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共8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1

“心”修炼与“心”管理(1天)领导力(1天)沟通与影响力(1天)职业经理的EQ训练(1天)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职责(1天)时间管理技巧(1天)压力调节与情绪控制(1天)基本沟通技巧(1天)

建立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天)

工作分析与评估(1天)

绩效管理与绩效面谈(1天)TTT(2天)企业大学(1天)提高学习力(1天)

基于胜任特征(素质)的人才招聘甄选实务(2天)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天)

管理者健康管理(1天)品牌建设与管理(1天)

销售团队的销售力管理(1天)

网络营销(1天)

顾问式大客户销售(1天)新客户开发(1天)

关系行销(1天)竞争销售(1天)客户关系管理(1天)EVA管理体系(1天)预算管理(1天)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1天)

Excel提升工作效力与分析能力--高效数据分析之道(1天)高效执行力(1天)

组织行为学(2天)知识管理(1天)

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1天)项目管理(2天)

团队建设与团队领导(1天)流程管理(1天)

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1天)质量管理(1天)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2

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同样, 该规划纲要也对未来5年我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仔细深入解读规划纲要中的“标准”及“标准化”, 对每位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成效及问题

自200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以来, 技术标准战略已经上升为改变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进程的主要支撑手段。国家领导人对标准化工作都有亲切指导和重要批示———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要求:“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 要有一批叫得响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十一五”时期, 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标准化工作全方位地向各产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拓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标准制修订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标准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1.制定各类规划, 指引工作方向

“十一五”期间, 国家各部委, 包括质检总局、工信部、建设部等部委制定、发布了大量针对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文件, 成为这一时期各行业、该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这些规划文件主要包括基础和综合类的标准化规划, 如《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及实施意见》、《认证认可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 (部分工业领域) 标准化发展规划》、《环境卫生标准“十一五”规划》等;有针对工业行业的产业标准化规划, 如《“十一五”电工电器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全国耐材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家具标准化发展规划》、《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全国泵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工程建设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等;有针对第三产业的标准化规划, 如《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邮政业标准化2008-2010年发展规划》、《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2020年) 》等。

2.投入专项资金, 加大科研力度

2007年, 财政部、科技部将标准研究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至今已有475个项目获得支持, 经费总额4.5亿元。同时, 设立和实施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在促进创新技术转化、提升标准研制水平、支撑国际标准制修订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科技部批复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共完成16项课题、150余项任务, 专项累计研制国家标准306项、行业标准175项、国际标准44项。为鼓励各地区、各行业进一步重视标准化工作的质量, 突出标准化科研成果的转换, 推进向生产力的有效持续转变。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科技兴检奖”、“中国标准创新奖”等针对标准化的国家级奖项, 奖励了一大批卓有成效, 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化科研项目和标准项目。

3.加强制修订工作, 提高标准水平

“十一五”期间, 是我国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最大的时期之一。质检总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交通部、商务部、环保部等部门共同编制物流、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标准专项规划, 设计和布局标准体系框架, 依托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国家标准为例, 2006年至2010年共下达25 000余项标准制修订项目, 共发布14 000余项新标准, 详见图1。其中2006年是新立项制修订项目最多的一年, 达到9 500余项, 主要是对过去标龄较长的标准进行修订;经历2年多的工作, 2008年是发布新标准数量最多的一年, 达到近6 000项。

通过全国标准化工作者在“十一五”期间的大量工作, 我国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大幅下降。截至2003年底的统计显示, 当时我国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10.12年, 标龄5年以上的标准占总量的72.73%。到2010年, 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国家标准平均标龄下降到5年~6年。以浙江省21个块状产业涉及的国家标准为例, 对其统计分析显示, 13 000余项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6.6年, 详见表1。其中化纤纺织、家纺、服装、家电、电器、纺织、领带、泵业、氟硅等产业的国家标准平均标龄都低于5年, 与皮革相关的119项标准平均标龄仅为2.5年。通过对前期的标准进行清理、复审和制定工作, 我国已经扭转了标准老化的局面。

4.标准走向国际, 扩大标准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丰硕收获的时期, 特别是2008年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 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化活动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 协调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化活动, 研讨和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与区域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 加快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010年, 我国新承担了中医药、节能量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1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秘书处, 总数已达到50个;新提交了国际标准提案57项, 总数已达到227项, 数量位居成员国前列。在国际电工领域, 以我国为主提出的6项国际标准获得批准, 18项标准进入草案投票阶段, 新提交了11项国际标准提案。以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为例, “十一五”期间承担IEC秘书处3个、IEC主席3个、出任IEC/SMB中高层专家6人、赢得IEC1906贡献奖3人次、承担了7项国际标准的研制任务, 使我国电工行业在国际发、输、配、用电等领域都具有了国际话语权。

十二五规划中的“标准”分析

“标准”、“标准体系”和“标准化”频繁出现, 贯穿于整个“规划纲要”之中。“十二五”规划纲要共计16篇62章, 其中在33个段落里提到“标准”和“标准化”。与“十五”、“十一五”的规划纲要相比较,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标准”元素更加浓厚。

1.提及点处明显增加, 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十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6处, 分别涉及农业质量标准、服务业标准、信息标准化、环境标准、国际标准和质量标准化体系。前3者是涉及具体产业, 推进产业质量水平或服务水平提升;后3者是标准及标准化在基础领域发挥作用, 加强生态建设, 推进国际贸易和强化质量基础。

“十一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10处, 分别涉及农业标准化、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网络标准、服务业标准化、节能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国家标准体系、中医药标准化、应急标准体系。除了延续十五规划中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之外, “十一五”规划与时俱进, 对新出现的事物和技术提出标准化工作要求, 体现在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网络标准、节能标准、中医药标准化、应急标准体系。尤其是节能标准化工作是我国整个“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 为我国顺利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比之下, “十二五”规划中“标准”和“标准化”出现35处, 提及频率比“十五”和“十一五”总和还多。“十二五”规划中, 一方面延续之前各领域标准化工作, 如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等;另一方面将标准化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2.“十二五”规划对下一时期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将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规划中明确提到在新的国际发展格局下,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要继续优化能源结构, 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 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中对先一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如何以标准化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 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 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 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还对汽车、交通等关系装备制造业的重点行业提出标准化工作目标: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和港口规模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 规范建设标准, 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涉及的领域, 一方面在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另一方面, 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三是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绿色发展、构建低碳发展方式也是“十二五”期间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这是从国家层面对落实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好注解。同时, 要求继续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 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划要求通过加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并贯穿于生产、流通、外贸、消费和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将改善民生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根本落脚点。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 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也是“十二五”规划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标准化工作要服务和服从于改善民生的大局。规划提出要抓住与民生相关的食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市场秩序以及防灾减灾等各个方面工作, 健全标准体系。要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 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

五是将改革开放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强大动力。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一直不断提出新问题, 标准化工作也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进程, 解决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中迫切需要完善运行机制、规则程序、体系建设、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难题。在新的形势下, “十二五”规划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提出要完善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要求, 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企业、消费者利益的协调统一, 同时与市场运行有效衔接, 促进国际贸易的科学发展。

“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结合“十二五”规划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回顾我国“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下一阶段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思考意见。

从总体上看,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问题有:标准化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仍显滞后, 社会公众标准化意识还较薄弱, 标准体系建设在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方面还不够协调。这些问题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各个击破、重点解决。

一是做好标准化“十二五”规划。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主题、主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制定标准化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标准化的顶层设计, 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着力在适应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各省市应围绕当地产业特色, 做好标准化整个工作链各环节的关键事务, 提出相适应的机制和政策措施, 如浙江省应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42个重点块状产业, 做好标准化工作。

二是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管工作。经过“十一五”期间全国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 标准质量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标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大体上与国际接轨, 基本上解决了“无标可执”的问题。但是, “十一五”期间, 在标准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民生的问题, 尤其是食品安全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有标不执”是“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从政府角度出发, 要细致研究措施, 加强企业在标准实施方面的监管, 做到标准公开, 尤其是各企业备案的产品标准应予以公开, 接受社会的监督。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3

提出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科技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越发明显。互联网、新兴媒体、三网融合、数字出版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并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革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确201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包括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要基本完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基本建立,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明确要完成的具体要求等。

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在政策扶持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尤其是,明确将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称,除了重点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之外,在国家许可范围内,我国将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还表示,将推动一批有潜力、有创新点的重要国有、民营企业上市。

将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拓展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积极发展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三网融合则成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将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4

国烟科„2011‟55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烟草行业 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

现将《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谋得深一点”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谋划,着力做好“十二五”期间的标准化工作,切实使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在支撑“卷烟上水平”、提高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不公开)

主题词:烟草

标准化

规划

通知

抄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 2011年2月12日印发

— — 2

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为有效支撑“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的落实,根据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和《烟草行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战略(2007—2020年)》(国烟科[2007]98号),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制订《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一、“十一五”行业标准化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行业标准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行业重点工作,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基础工作有效夯实、国际标准实现突破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一)标准化工作明显加强

行业各直属单位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标准和标准化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已经构建起由502项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包括计量规程、规范)组成的行业标准体系;烟草农业、卷烟生产、工程建设、劳动定额、烟机制造、烟草信息化、烟用材料和烟草物流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

持续提升,有效推进了烟叶生产标准化工作、支撑了优势大品牌卷烟的发展、促进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高了国产烟草机械产品质量、保障了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卷烟物流发展等重点工作。行业计量和标准物质(标样)建标工作保证了量值溯源和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部分企业研制了一批关键性指标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二)国际标准化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行业牵头制订的《烟草及烟草制品 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ISO 12030)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烟草行业乃至亚洲烟草界制订国际标准“零”的重大突破;行业牵头制订的《卷烟 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国际标准项目成功在国际烟草标准化组织立项,为再次制订国际标准创造了条件;国际烟草标准化组织正式提议由我国与土耳其国共同承担烟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这是行业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更为我国实施的国际标准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初步构建起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组织开展了90余项涉及产品安全的标准研制以及10余项具有前瞻性的预研课题,持续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发布了烟草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工作规程并成立了评估委员会,建立了烟草添 — — 4

加剂安全性测试中心,初步构建起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四)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工作机制

完善了烟草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标委)和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标委)运行机制、行业及直属单位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化工作表彰奖励机制、重要标准预研机制、贯标实效考评机制及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通报、预警机制。部分直属单位及企业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明确了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设立了标准化研究(工作)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有效开展工作。

(五)建立起一支技术骨干队伍

已形成由全标委、分标委、标准化工作领军人物以及各单位标准化工作业务骨干组成的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2010年底全行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业务骨干达1500余人。

“十一五”期间行业标准化工作尽管取得诸多成绩,但也存在对部分重要标准缺少针对性预研、企业间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平衡、标准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需要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十二五”行业标准化工作

“十二五”是行业发展至为关键的时期。如何为“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与服务,是“十

二五”期间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行业标准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有效支撑 “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为要务,依托国家标准,瞄准国外先进标准,有力支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行业标准化工作须坚持突出重点、加强预研、企标引领、国际接轨的原则。

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着力抓好一批能有效支撑原料保障、品牌发展、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基础管理上水平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和贯标工作;

加强预研——针对部分领域的关键性课题开展深入的前瞻性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为有效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对话与交流、为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等奠定基础;

企标引领——支持行业各类企业瞄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研制一批关键性指标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以持续提升水平;

国际接轨——一些关键性指标要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水平,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规避风险,进一步开 — — 6

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撑。

(三)总体目标

一是构建起布局合理、运行有效、对重点标准研制工作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标准研究体系。

二是建立起由700项左右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组成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行业标准物质(样品)库。

三是制订和实施一批对“卷烟上水平”有明显支撑作用的重要标准,完成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预研课题。

四是建立一支由2000人左右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标准化工作骨干队伍,重点培养200名标准化工作复合型核心人才。

五是持续提升行业各类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六是稳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我国烟草界在国际烟草标准化组织(ISO/TC126)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重点工作

1.完善标准研究工作机制

进一步发挥全标委、各专业分标委、行业各直属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和有关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组建专业的标准研究机构,以切实提高标准研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2011—2012年,国家局将组建若干个涉及行业重点专业领域、与有关直属单位共管、业务上接受国家局指导的标准化

专业研究室(以下简称专业研究室)。专业研究室要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熟谙标准化工作,能承担相关专业领域重大标准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标准制订。专业研究室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2011年底前,要完成对业已建立的重要预警信息发布、标准项目管理、标准电子版发行与阅读、国际标准征求意见与投票、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以及贯标实效综合评价等在内的行业标准信息平台的进一步优化,切实做到资讯准确,预警及时,使用便捷。

2.健全行业标准体系

进一步健全烟叶生产、卷烟制品、工程建设、烟草机械、烟草信息、烟用材料、烟草物流和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等领域的标准体系;2011年底前,各烟叶主产区要努力建立起烟用化肥和农药准入标准体系;各省级工业公司要建立起可有效防范卷烟加工过程中外源性物质侵染的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烟用材料质量安全准入标准体系;2013年底要初步建立起部分产品的许可使用制度;“十二五”末期,完成一批行业急需、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标准制修订并针对一些重要的前瞻性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构建起由700项左右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包括计量规程、规范和内控标准)组成的,系统完整、层次清晰、可覆盖各项主要工作的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物质(样品)库。

— — 8

3.大力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行业标准化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是人才。各直属单位要制订并着力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战略,要切实加强对标准化工作业务骨干、特别是复合型核心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各省级工业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以及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级局要至少培养5名(其他各省级局至少培养2名)标准化工作复合型核心人才;全行业至少培养5 名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核心骨干。4.强化企业先进标准的引领作用

行业各专业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要研制一批具有先进性或重要指标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十二五”末期,要在卷烟生产与营销、打叶复烤、烟机制造和烟用醋酸丝束生产等专业领域建成15个左右标准化工作示范企业,以带动行业各类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5.进一步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全面掌握国际标准化工作程序,全力做好国际烟草标准化组织烟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有关工作;力争再制订1项国际标准;深入研究相关国际标准、特别是关键性指标,为实现与国际先进指标接轨并在部分领域有所超越提供支撑与服务。

6.着力推动贯标工作

2011年底前,各直属单位要建立起标准化工作实效考评体系,以支撑贯标实效考评工作;各直属单位和行业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结合重点工作,每年选择若干项重要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贯标实效考评,务求相关标准落在实处,切实发挥作用。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5

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创业环境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5年,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第一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教育保障责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规范透明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公益性幼儿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深化统筹城乡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职教攻坚,构建布局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成都大学等市属高校建设,整合在蓉高校资源;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打造终身教育网络,健全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优质发展。

第二节 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

优化城乡学校布局,逐步形成城乡均衡、规模适度、效益较高的布点格局。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均衡配置区(市)县域内教育资源。完善“县管校用”教师交流机制,完善城乡校长互派、教师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集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多种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完善普通高中招收制度,合理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加大资助力度,切实解决经济困难群体和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问题。

第三节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进教育观念和管理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尊重个性、全面发展。加强教育督导,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和基础教育学能监测体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逐步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格局。

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市级专项经费投入,加快学校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加强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基本服务项目,构建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施网络远程教育,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全面覆盖学历、非学历、职业教育、市民教育各个领域、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学习的平台。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规划。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完善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考评标准和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完善成都市名师选拔培养、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体系。

第四节 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具有国(境)外学历、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推动国际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引进和执行国际通用标准,参与国际认证,建立与国外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评价体系。加强与海内外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教育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成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形成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二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以壮大创新主体、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环境为着力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

第一节 壮大创新主体

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和发展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企业。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科技型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大集团。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军工单位联合,组建民品科技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节 夯实创新基础 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先进技术。支持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深化校(院)地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完善合作交流机制,引导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协同参与解决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问题。鼓励创办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支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科技服务机构,重点培育一批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交易、科技评估、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立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开展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增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孵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孵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战略功能区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服务,在战略功能区引导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第三节 优化创新环境

制定和落实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打造以市场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和竞争观念为特色的价值体系,培育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文化。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强科学普及,深入开展“三下乡”等城乡科普工作,办好“成都科技节”等科技活动。

专栏30 “十二五”时期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重大工程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设48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12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情报共享平台、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区域技术市场交易平台。

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章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重要人才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常规引进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建设中西部人才高地。到201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33.5%、24%,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8人,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4.5%,人才贡献率达到27.6%。

第一节 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科技前沿技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主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

第二节 统筹各类人才开发

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拓宽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培养一支具有全球经营战略眼光、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培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人才战略,培养引进优秀企业家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水平。建立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体系。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完善市政府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选拔制度。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作用。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能技能为核心,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为重点,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革新能力强的技能人才队伍。实施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技能品牌赛事,聚集人才。鼓励企业实行首席技师制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技工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技工院校和示范院校。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科学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抓好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种养殖能手为主体的农村人才开发。抓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以市场需求定培训机构、定培训项目、定培训对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制。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0万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提高社会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发展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出台扶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到2015年,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数量达到1万人。

第三节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重要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打破常规招纳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和年薪制等多种薪酬方式,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建设力度。

专栏31 “十二五”时期重要人才工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6

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和提高舒适性的条件下,让建筑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是发展建设事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

“十二五”是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十一五”后的又一关键时期。为实现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发展,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并参考《**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及节能方案》,结合我市建筑行业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主要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继续认真落实《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的工作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1、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得到推广

**市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目前我市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得到普及,城市普及率达25%左右,农村也开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新型墙材的发展势头较好,新型墙材的比重越来越高。通过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3、建立了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制度。

根据《云南省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对一般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节能审查,凡是违反建筑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审查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结论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通过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能够保证节能在50%以上。通过在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审查,并按照符合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和监理。

4、政务方面:

(1)联合市发改委、市纪委、市财政局、市法制办,制定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细则,并发文实施。

(2)通过对全市既有公共建筑的调查统计,建立了203个项目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库,总建筑面积405000平方米。为今后争取国家和省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市建设局起草了《**市加强建筑节能与节能材料应用管理实施意见》并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4)政协**市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开发利用建筑垃圾,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案》,已由市建设局办理答复终结,并已制定《**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管理实施方案》待上报市政府。

(5)为配合做好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申报的工作,市建设局起草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已上报省建设厅。

二、我市建筑节能形势与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我市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绝大多数没有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建筑围护结构达不到低限的隔热保温要求,由于建筑墙体、门窗、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差,气密性不良,大多数建筑室内热舒适状况不佳。随着人们对室内热环境、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安装空调已较为普遍,使用量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城镇每百户空调拥有率达5.7户。由于缺乏空调节能设计和运行标准规范的控制和科学指导,夏季空调负荷大,设备利用效率低,电能浪费惊人。特别是空调设备往往在炎热时间同时使用,使电网高峰不堪重负。另外,我市部分县区城镇居民冬季基本上采用煤炭取暖,建筑用能排放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建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使城市大气污染得到根本改善。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空调热效率不高,不仅能源浪费严重,而且造成大气污染。面对这一形势,建筑节能工作必须扭转落后的状况,为公众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

尽管全国建筑节能已开展十多年并做出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此项工作在我市仍未大规模开展,当中存在着

某些困难和障碍。首先是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建筑节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但很多部门和领导无视建筑节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效益,一方面认为我市能源供应还不算紧缺,另一方面认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建筑的节能效益与实施建筑节能所增加的建设成本相比,效果不明显。再加上群众的节能意识淡薄,致使我市建筑节能工作难以向前

推动,进展缓慢。

其次是气候因素,我市气候特征虽不算恶烈,但分区类型较多,节能措施差异较大,执行标准难以取定,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第三,现行节能标准在我市缺乏针对性。比如《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只适用于水富、绥江、盐津、威信等少数县份,我市大部分为温和地区无节能标准可依。且我市居住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各项性能指标等也未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底数不清。因此,尽快组织编制出可行的节能标准,开展建筑能耗调查分析工作,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图集、技术规程的制定,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我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节能建筑需要增加10—15%建设投资。房屋开发商、业主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建筑节能工作无专项经费,给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带来难度。

三、“十二五”建筑节能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为指导,以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为工作平台,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保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技术、经济、法律等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创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建筑领域资源利用率。

基本原则: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改善热环境相结合。我市各个不同气候区域都要在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下节约能源,并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热舒适程度,努力实现在耗能不高的情况下,全市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墙改相结合。要发展建筑节能,就应当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墙体革新,在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指导下,发展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坚持政府对节能的宏观调控引导与市场机制对节能的促进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节能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推动规范性节能市场的形成。

发展目标:

1、建筑节能目标:

——到2015年

(1)按国家第二步节能目标要求,全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50%。以昭阳区为中心带动全市,从点到面全面发展。

(2)改善建筑舒适条件的同时节约能源,努力实现室内热环境明显改善。使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

(3)全市节能住宅面积不低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30%。

(4)公共建筑必须认真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旅游旅馆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及其它有关建筑热工标准。

(5)在建筑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6)市政照明系统大力推广节电控制技术和节能灯具,全市城镇路灯节电技术达到80%以上。

(7)城乡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砖。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隔热保温墙体材料应用逐年提高。

(8)在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对大中型党政机关既有办公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9)开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作。市级财政应予适当支持。

2、建筑节能产品开发及应用目标

——到2015年。

(1)大力推广轻质墙板、复合墙体及屋面隔热材料的应用,积极引进憎水性珍珠岩保温板、岩棉和聚苯保温板、陶粒混凝土板、改性石膏板、grc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板材料,使新型墙板应用逐步扩大。

(2)开发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提高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加气混凝土制品以生产砌块为主,墙板为辅。

(3)开发多功能承重和非承重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中重点是承重混凝土空心砖,努力使应用量达到标准砖用量的80%以上。

(4)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可再生性,开发新型再生建材。

(5)积极采用低能耗采暖设备、集中采暖方式,公共建筑大力推广地热利用技术、空调节能控制技术。

(6)提高外门窗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1—8层建筑中采用的门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ⅲ级水平,9层以上建筑中,不低于ⅳ级水平。大力推广塑钢窗和断桥金属窗,塑钢门窗应用量达到60%,逐步向中空玻璃窗、复合窗过度。

四、重点任务

全面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到2015年,全市城乡必须实现“禁粘”。在我市以重点推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其它墙材为辅。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乡居民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普及率达到60%以上。

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审核,没有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工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

大力引进相关节能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温隔热技术

(1)针对我市不同气候区,采用符合实际的墙体保温技术。

(2)轻质、高效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试行推广憎水珍珠岩保温板屋面、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屋面、挤塑型聚苯倒置保温防水屋面以及岩棉和聚苯板屋面。

(3)节能门窗与密封技术。采用高性能密封,可节约能耗10%—15%,因此,应采用密封性能强、耐久性好、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的门窗密封技术及材料。重点推广应用塑钢窗、钢塑复合窗,以及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中空玻璃替代单层玻璃。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

包括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鉴于我市财力薄弱,宜重点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在昭阳城区个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得到应用,供热制冷效果显著,其经济又环保的优点得到了充分验证。

3、节水、节电技术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供水系统、节水洁具和节水阀门以及污水回用中水处理技术。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引进使用用电系统节能调控技术,包括智能系统、节能电器和节能灯具,在居住建筑中重点推广使用节电新技术和新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1.加强建筑节能法制建设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建筑节能工作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原则、鼓励政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节能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房屋销售、使用管理、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规范。

2.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同时,根据我市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市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二)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1.完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建筑节能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通过法律、政策、经济以及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把建筑节能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各环节,建立从项目立项、可研、审批到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的相互衔接的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对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的执行开展专项监察执法。

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规划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做到机构、人员、职能落实,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员设岗,努力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加强建设工程立项审批中的节能审查

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内容应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发改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审查建筑能源利用和节约内容,不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批准建设。对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重大项目等,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实施部门联合监管,发改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项目可行性报告中节能篇进行评估,并按照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项目节能试评估,提出项目能源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议。

3.严把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关

要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施工图审查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应单列是否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章节,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并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保证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落实。

4.保证施工现场节能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加强节能材料的市场准入管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建材采购、使用单位要对所采购使用的节能产品质量负责,按规定建立进场验收责任制、现场复检责任制、降低消耗和回收利用责任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所使用节能材料的质量;监理单位要认真监督建设工程的建材使用工作,完善见证取样制度,确保建设工程使用合格建材,依法承担监督责任;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公众举报制度,加强不良行为提示警示,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要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认证工作,不仅要对建筑节能单一产品功能质量进行判定,而且必须考核相关单一产品组合成一个分部工程系统后应有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指标,从而保证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及已通过认证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加强施工过程监督

严格实施有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要加强对建筑节能有关规定、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建筑节能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专项内容进行检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要加强节能设计实施情况的核查;对没有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分项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6.实行房屋销售节能明示制度

房屋销售单位要公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在《售房合同书》、《房屋质量保证书》中向消费者承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和建筑能效,必须签定有节能设计标准和赔偿条款的购房合同。加强对房屋销售单位是否进行节能公示和购房合同条款是否符合要求的监督管理,不符合规定的,取消售房资格。

(三)加大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

1.建立技术引进机制

鼓励建筑节能高新技术、成套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本市市场需求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符合我市实际的建筑节能先进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应用技术。

2.加强试点示范工作

加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综合试点示范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取得建筑节能有关数据,进行科学(来源:好范文 http:///)分析,探索适合我市市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途径,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建筑节能事业。

(四)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节能方案,并组织实施。施工节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用电、用水、建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施工机械的选用等方面。施工现场要安装节能灯具、节水器具,避免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现象,现场建筑垃圾要集中分拣、就地利用或回收利用。应设专人负责节能降耗工作。

同时,要鼓励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工业化水平,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施工用能。推广计算机辅助管理,对现场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及时修订施工方案。

(五)建筑节能要与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同步推进

加强城乡规划,节约用地,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用地的合理发展、基本稳定和有效控制。支持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节约用地。加强对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规划管理,提高城市建设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整体水平。建筑工程(小区)应优化规划布局,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广立体停车,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在建筑工程(小区)中,广泛应用各种节水型器具,推广中水回用、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倡导节约用水。

加强监督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消耗,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利废型、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加大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力度。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

(六)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把建筑节能相关知识作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专业素质。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能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和利用展览会、现场会等方式,利用节能宣传周等载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建筑节能工作与单位、公众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有关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氛围。

(七)建立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1.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各县区要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及任务分解书,并根据节能目标制定计划。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年年末将目标和计划完成情况报送本级政府和市建设局备案。

2.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

各县区将建筑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节能目标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中。同时将结合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各县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对本县区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问责制。

要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关键在于重视,特别是各县区政府部门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配合,组织强有力的机构进行推动。建筑节能是一场攻坚战,面对习惯势力和繁重的任务,为了我市整体的长远利益,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

**市建设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篇7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 包容性发展强调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在尊重自然按其发展规律自我演化的基础上, 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 不能缺项, 某一领域的发展也不能滞后, 否则就难以发展的全面性,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 任何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总体发展, 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二维关系的维度上以自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发展, 从深远视域来审视, 亦即在人与自然共融与共荣的维度上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自身六位一体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既要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又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不断完善制度体现和政策措施, 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社会的发展,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包容性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

在当代人类虽然参与了自然的演化, 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要尊重自然界的自我演化。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坚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和自然的自我修复,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效益分享机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生产经营方式选择上, 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社会成本, 也要充分注重生态成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护环境, 在环境保护中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如何对待人置身于其中并据此获得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自然, 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善待自然, 实际上就是为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境。发展生态经济,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发展低碳经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加强水资源节约,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尤其是应注意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珍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循环型生产方式,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城乡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科学发展。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 农业农村农民获得工业和城市的有力支持,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既要参与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要分享发展结果。提高农业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统筹安排农村发展规划, 实现农村内部各领域、各种产业的兼容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提高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村倾斜力度。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金融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对“三农”的服务水平。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兼容性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这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也是提高农民发展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社会建设上的包容性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克服社会阶层结构固化、内圈化、社会排斥倾向, 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特别是为社会底层的流动提供公平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侧重公平。完善包括由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组成的的分配制度体系。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网络, 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加强社会组织监理。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诉求表达机制, 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政策的社会公示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 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 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 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保障人民群众在这些领域中的话语权, 要重视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基层人民群众话语权不充分的问题, 切实解决失语症候的顽疾。完善人民群众话语权的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话语权。完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节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 整合各方面力量, 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 依靠基层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 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系, 形成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公正。

四、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推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一方面, 要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与经济等兼容性发展;另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符合时代特点合理养分, 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 也要大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 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既要注重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流文化的建设, 也要为作为亚文化的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之源。源头枯竭也会影响到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影响到主流文化建设的丰富性。自有源头活水来, 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江大河。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农民建设文化生活。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文化工作者到民间采风, 吸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营养, 借鉴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元素, 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化作品,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地域文化是文学、歌舞戏曲等艺术的创作源泉,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题材来自于地域文化, 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表现地域文化的。如许多具有传承性的优秀的歌曲也带有地域文化的元素符号。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也要注重地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民间性、地域性等特点, 开展对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研究与挖掘整理工作, 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要使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和民族文化形式的珠联璧合, 有机统一。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和民族文化特点,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进行自我调适, 既要传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 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为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增添璀璨夺目的文化奇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应该是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获得兼容性发展, 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从而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政治建设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生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 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中的民主, 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度, 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过程。

六、参与国际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世界参与中国的发展过程, 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参与世界的发展过程, 分享世界的发展成果。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道获得兼容性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增进互相信任, 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促进共同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深化传统友谊, 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发展多边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 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 创新对外援助方式, 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民生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自主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七、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包容性发展

注重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每个人的发展以机会。注重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条件, 以确保每个人不管其出身的哪个社会阶层, 不管其是否出生在城市还是出生在农村, 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都能得到教育和培养。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是教育的包容性发展乃至整个包容性发展的最重要方面。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补贴、补助、助学金制度。人才培养,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对人才个体的培养, 又要面向大众, 实行大众化培养,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用尽其所, 用有所获。

参考文献

[1]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

十二五规划投资亮点解读 篇8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本文通过采访权威人士对文件中未来投资走向解密,挖掘探寻投资机遇。

新能源如何冷静前行

《公报》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解析:低碳经济热潮还要继续热下去,但投资者或许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低碳经济投资之路上,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权威采访:

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

新能源需解决六大问题

在《小康•财智》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经过自己一年来的调研,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认为,中国目前发展新能源经济必须要面临解决六大问题,谈新能源仍需冷静分析。

邵秉仁阐述了中国发展新能源过程中所遇到的六个问题:第一,战略思想问题,是搞大规模集中建设,长距离输送,还是应该小规模就地消化。

他以内蒙风电项目为例,指出新能源投资项目盲目,浪费现象已经出现,大量风电投资,但送不出去电。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分散就地消化,还是建立大规模的长期规划。

第二,新能源应用的经济性问题。他表示,新能源的效率并不高,经济性不够强,长期价外补贴,恐怕很难持续发展。

第三,新能源的支持政策。目前的情况是电价附加全电网分摊,是否可持续值得深思。他表示,可以通过增收资源税、环境税、环境基金等方法筹集资金。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问题。如果关键技术国内掌握不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就谈不上。

第五,如何处理新型能源与改造传统能源的关系。邵秉仁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短期内得到转变,能源消耗依旧高增长,传统能源仍旧是主要的发展路径,除非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或者传统能源完全耗尽,因此,不能不计成本地发展新能源。

第六,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新能源的关系。邵秉仁表示,没有经济利益,通过长期接入电网的方法发展新能源不可行,电力公司没有动力,当务之急需要尽快对电力体制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邵秉仁称,“十二五”期间具体的产业发展框架尚在制定中,政府应该统筹规划,提供便于新能源发展的良好机制。

农业的机会

《公报》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解析:作为“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十大任务之一的“农业现代化”,将会在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上有所作为。

权威采访:

杜邦全球副总裁、先锋中国区总经理倪博:

“十二五”规划是鼓励也是契机

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的专访中,杜邦全球副总裁、先锋中国区总经理倪博认为,“十二五”规划对中国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十二五’规划中,农业作为十大任务之一的一个重点,对我们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发展契机。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与中国的政府、科研院所、合作伙伴一起去创造新的机会。”

今年中旬刚到任中国的他透露,自己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制定杜邦先锋在中国的一个五年计划,这和“十二五”规划是不谋而合的。对于杜邦中国、杜邦先锋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部分的进程中,让未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成为全球的一个领头者。

倪博认为,杜邦先锋的这个五年计划能够现实地支持到中国农业方面的五年计划的地方就是投资计划。在杂交育种、提升产量、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杜邦先锋会加强与政府部门、中国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从业者的广泛合作。

倪博称,国内行业里比较领先的公司,经常会找到杜邦先锋,表达合作的意向。接下来,杜邦先锋将在这些同行里选择合作的伙伴,通过合资企业、合作项目等不同方式的合作,求得共同的发展。

通过上述合作,倪博透露,在未来的五年内,杜邦先锋的员工数将是现在的三倍。计划到2013年将在中国不同的省份建立8个研发中心。在二三线城市得到发展。

倪博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细节,今年5月份之前,先锋中国还隶属杜邦先锋的亚太区(杜邦先锋全球原本有四大区:北美、拉美及非洲、欧洲、亚太)管理,5月份开始,总部派杜邦先锋副总裁身份,有着科学家背景的倪博来中国后,中国公司也提升为杜邦全球第五大区,与亚太等其他四个区平行,这也就获得更多与总部直接联系的机会,因此,也能引过来更多新的资源。同时也充分说明,杜邦对在中国农业区域充分发展的重视和信心。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

《公报》中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解析:“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这个新提法下,文化产业投资将成为新的的热点。

权威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荣丰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征:

文化产业投资应以民间为主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改变目前以政府为主体的发展现状,民间资本应该成为主导。中国需要对现有的文化进行重新包装。中国并不缺乏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兴趣的资金。”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今年年初用25亿元买下香港亚洲电视52%股份的全国政协委员、荣丰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充满信心。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荣丰控股(00066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征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已经走远了。他甚至对《小康•财智》记者引用了一句古诗来证明他的观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征称,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欧美和日本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从全世界的文化产业总量来看,中国文化产业总值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几。而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大国美国,则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多;欧洲排名第二,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多;而整个亚洲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几,而其中百分之九又来自于日本。可想而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分量还是非常小的。”

也是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2010年3月11日,王征在北京宣布,以20亿元的价格转持50%以上的亚视股权。同时邀请中国人寿、招商银行等五家重量级国企与亚视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内地投资者,王征成为香港仅有两家免费电视台之一的新主。

他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是不相称的。“中国并不缺乏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兴趣的资金。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应该以民间为主体,另外还需要好好包装。”

上一篇:国际爱眼日作文:保护视力从我做起下一篇:写环保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