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2025-03-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精选9篇)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1

梦想在前,路在脚下

11月8日的晚上,在图书馆报告厅里,我第一次聆听了关于“中国梦”的解读。当时,83岁的荣开明教授满怀激情和心寄希望地给湖经的莘莘学子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荣开明老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给我们做了一次政治报告,这个类似政治思想课的讲座却道出了不一样的心声,传递出了不一样的正能量。

而在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认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的确,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历经了170多年的沧桑岁月的中国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疑在彰显着“中国梦”的伟大力量。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在一直延伸。此时的我们,整个中国都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只因心中有梦,有着中国梦和自己的梦。

11月11日,当再次观看“中国合伙人”,看到“新梦想”在时代的发展中革故鼎新,因势利导,带着自己的梦想走向全世界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梦想带给人的精神动力。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中国现行的一个缩影,而合伙人就是广大的中华人民,新“梦想”是人民需要奋斗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人民一直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在打拼、在奋斗。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人们继承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共同努力着,即便有困难,也是通过团队和集体的力量去共同寻找出路。

而在不久前,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第一次了解到了“美国梦”。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自由女神雕像向我们阐述了最为明显的“美国梦”——平等、自由、民主。这是每一个美国人心之向往的东西,他们坚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了不起的盖茨比》让我了解到了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所扮演的角色,拥有物质财富和权利地位是美国人仰慕的对象。但是盖茨比最终的悲惨遭遇却有告诉了我:看似仰慕他的人有着“同而不和”的思想理念,关注的不是他个人的能力,而是他所拥有的财富。虽然他们共享派对,但是无不羡慕着盖茨比的金钱和地位,而当盖茨比失去了这一切时,没有一个人会在意他曾经的辉煌。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2

1.“中国梦”的含义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 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 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梦想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中国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

2.“美国梦”的含义

“美国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指的是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 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 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许多欧洲移民都抱着这样的梦前往美国。然而, “美国梦”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远胜过对物质的追求。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 (James Truslow Adams, 1878~1949年) 在《美国史诗》 (Epic of America) 中写道:“美国梦远远超过物质范畴, 美国梦就是让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实现自我。”他认为:“美国梦不是汽车, 也不是高工资, 而是一种社会秩序, 在这种秩序下, 所有男人和女人都能实现依据自身素质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 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而与他 (她) 的出身、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无关。”

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1. 相同之处

根据上文中的含义, 很明显能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梦”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表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两个梦都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够实现的。

2. 不同之处

纵观历史长河, 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 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 因此“中国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梦”是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 也是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 更是全国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前进的动力。因此,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 不只是一个人的梦, 它具有团结的力量, 具有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然而,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没有中华民族这样悠久的历史底蕴, “美国梦”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去美国的人的对自身未来的梦。他们渴望证明自己, 渴望变成精英, 通过自己在美国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从长远发展来看, “美国梦”不具有“中国梦”的广阔胸怀, 这也是“美国梦”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 结合历史和社会背景, 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样是“梦”, 但是每个梦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将以上的对比分析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传达一种语言深层的信息。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 笔者认为中英文化对比研究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差异, 而且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 同时对于当下的英语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美国梦”与“中国梦” 篇3

关键词:“美国梦”;“中国梦”;务实;奋斗

影片《阿甘正传》呈现了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对传统“美国梦”坚守的成功。《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满怀“美国梦”——“留美梦”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1 阿甘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独一无二的,它既是理想的、宗教的,又是世俗的、物质的,同时它也是多元的、兼容并蓄的。“美國梦”的内涵是:在美国,每个人通过自己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成功,过上理想的生活,也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人人平等,机会均等是灵魂,个人的才能,勤奋与执着才是必要条件。

“美国梦”强调成功的必然性和付出的重要性。“美国梦”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其二是成功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既是像阿甘这样的“愚人”和丹中尉这样的残疾人。像成东青一样,阿甘是个没有“美国梦”的人,他只有他的“爱情梦”。从出生到成功,阿甘经历了与常人同样的过程,只是他的命运与常人有所不同。身体上的缺陷曾经也让他迷惘过,生命中存在的缺憾和痛苦是无法消除的,唯有让自己内心的选择更为强大,它可以抛弃自己的生命去救助自己的伙伴,即使伙伴已经魂归天堂。它可以不顾危险去救自己的长官,即使他的长官已经失去双腿。

“愚人”阿甘没有物质欲望,不按常规思考,不按常规出牌从摆脱了而尘世的控制,凭借执着与直觉度过了种种难关,获得了极大成功,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不经意间实现了所有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国梦”。影片中所深藏的“美国梦”唤醒了我们对自我的追问、对未来的追求。他的忠诚、执着、善良,几乎惠及了人类最高贵的品质,让“美国梦”从一个虚无缥缈的境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华。“美国梦”不独属于美国,它是属于世界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美国梦”。

2 三个合伙人的“美国梦”

“美国梦”,在受众对象上,包括了美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美国梦”在指引着美国人前进的同时,也激起了全世界人对于成功的渴望,吸引了大量优秀移民。“美国梦”也造就了三个狂热的怀揣“美国梦”中国青年人。美国成为梦想的发源地,也成了梦想的实现场所。

草根出身的成东青把孟晓骏作为自己的偶像,孟晓骏的话就是他的信仰.在校期间疯狂学习英语,志在留学美国。为了留学梦他节衣缩食,结果确屡屡被拒签甚至失去了爱情。他的“美国梦”——留学美国的梦破灭了。苏梅,成东青的初恋,把留美看得高于一切,把事业看得高于爱情,她抛弃了成东青,实现了“留美梦”,却未能实现“美国梦”——富裕,成功,幸福。

孟晓骏是三人中唯一取得签证并留学美国的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继承爷爷和父亲的衣钵,成为家族中留美的第三代。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孟晓骏前往美国的坚定决心。但孟晓骏得到了留美的机会,他最后沦落为餐饮店的连服务员都不如的杂工(没有收小费的权利)。导演借他的伴侣良琴之口提出质疑:孟晓骏,我们来美国干嘛?孟晓骏的遭遇告诉我们:“美国梦”不属于中国人。

王阳在电影中是极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人,但他却最终被美国女友 Lucy 抛弃。其实王阳与Lucy的分手,与其说是一场情感的破裂,倒不如说是一个关于中美文化差异的隐喻。“美国梦”和“中国梦”有不同之处,前者更强调个人,后者更强调集体。因此,王阳能凭借自己的浪漫暂时得到Lucy的青睐,正如中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勤奋而获得留美的资格一样。随着中国人对美国了解的深入,才会真正发现并不是留美就拥有了美国梦。当中国人拿着自己的录像机,以为能在美国实现梦想把握自己的命运时,对方按下了“快进键”,剥夺中国人自我实现的自由,我们才发现我们依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奋斗而取得应得的利益。中美的现实文化差异注定了中国人在“美国梦”面前的挫折感。中国人不可能实现“美国梦”,只能怀揣“美国梦”的精神努力奋斗,勇于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华丽转身——实现“中国梦”。

3 “中国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传统。“中国梦”是个人梦想、社会梦想、国家梦想相一致的集体的梦想,其实质是个人的梦想与全社会、国家梦想的协调一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有了“中国梦”。但此时“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诸多问题,影片《中国合伙人》对这些问题与现象好不避讳。在经济方面,影片中苏梅想买一本新出的托福词汇书,成东青说领了工资再买,可见身为高校教师的成东青的贫困程度,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物质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影片借成东青因有关部门效率低下拖欠办学证而被警察传讯,孟晓骏争论说民间办校受国家支持和保护而被呵责一事,体现中国的政治体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最后在社会层面上,影片中的一位经理对中国企业做了经典的概括,即“小姐心态、寡妇待遇、妇联追求”。这些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在该片得到较为全面地反映。

种种困难,使中国人有了强烈危机感。孟晓骏的“舞台恐惧症”意味着对无法成功的恐惧,也蕴含着这种恐惧背后的成功可能,正如古语所说“知耻而后勇”。他代表了新兴中国对成功的渴望,不仅追求物质,更追求受他人认可的心理满足。新梦想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诠释了“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物质的快速发展,还是民族自信心的恢复和国际形象的强大。

成东青凭借朴实勤奋,矢志不移坚持目标并勇于面对困难,在孟晓骏的帮助进行了大胆的股份制改革,互联网项目,企业上市壮举,创造了奇迹,实现了很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他东方式的勤劳与孟晓骏西方化的视野正是他们“中国梦”实现的两大基石。成东青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国人的成功并不再仅仅依靠自身努力,而是对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学习和融会贯通。

4 “美国梦”和“中国梦”

阿甘“美国梦”的实现和成东青“中国梦”的实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影片中都镶嵌着国家大事美国的反主流文化,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运动,乒乓外交以及水门事件中国的中德签署15辆轿车的合资项目,新浪网在美上市,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等。环境迫使人奔跑或思考,迫使人改变从而获得成功。此外,两人在出身,性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成东青是草根,是“土鳖”,阿甘是傻子,是羽毛,他们都是没有梦想的人。但是他们都执着有信仰,不被物欲横流的环境所左右,有直觉的判断。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性格导致了阿甘对 “美国梦”坚守的成功,改变了珍妮的价值观,也改变了丹中尉,使残疾人同样实现“美国梦”。成东青也是凭借这样的性格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改变了王阳的价值观,使孟晓骏也实现了“中国梦”。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4

XXX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比较

摘要: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难免的要和“美国梦”进行比较。“美国梦”与“中国梦”在历史背景、文化习俗、价值观内涵、实现路径、国际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文章通过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比较,分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American dream

XXX(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engdu 610000)

Key words:Chinese dream, American dream, comparison

Abstract: Xi after the President puts forward the Chinese dream caused the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It is also hard to avoid comparing with the American dream.The American dream and Chinese dream are different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al practices, values connotation, the evidence difference exis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Based on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it can deep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a dream”.1 引言

习近平同志去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去年11月6日发表演讲时也表示,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一场会晤时,强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相通”一词本身就意味着中国梦与美国梦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但内在里又是互相关联的。本文旨在以求同存异的思想剖析中美两国梦的区别,以挖掘美国梦中积极有益的因素来丰富中国梦的内涵价值。“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产生

2.1 “美国梦”的产生

“美国梦”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其1931年的著作《美国史诗》一书中提出,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在美国获得更好生活的一种信仰。大多数著名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梦”之所以会产生,并且被大多数人所追求,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有追求财富的欲望。著名的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认为,“美国梦”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对金钱的追求。随着人们越来越崇拜金钱至上,“美国梦”不像原先那么有魅力了。沃肖尔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变化中的“美国梦”概念》一文中敏锐地观察到这几十年美国社会风气的变化【1】。如果说早期的美国人提倡“诚实和勤奋”来致富,今天则越来越热衷于寻求“快速致富”。现如今,奥巴马以自己的发展和奋斗经历为线索,以价值观、宪政、政治、机遇、命运、种族、世界、家庭为节点,从一个总统的视角正在连释对“美国梦”的重拾。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不热衷于“美国梦”了。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独断专行和霸权地位,经济的泡沫化、投机化使普通人害怕自己的梦想和财富突然消失。

2.2 “中国梦”的产生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达一千五百年之久。而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她轰然坍塌。这种苦难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经过90多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对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贡献。人民日报文章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演进。在中华文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农耕文明是其主要形态。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先后跨越了农耕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逐步实现了社会变化的质的飞跃,对整个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会使中华文明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辉煌。“中国梦”是对中国、对世界的大理想、大目标,是对21世纪中华民族的百年大理想、大目标的高度浓缩。“中国梦”贯穿中国近现代史,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梦”的出现,并不是单一产生的梦想,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以及个人的梦想。“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内涵

3.1 “美国梦”的内涵

美国梦是美国的一种国家信仰,也是美国全民的生活理想。它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信念,相信在美国只要经过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要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必须通过勤奋工作和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而不受所在社会阶层和出身背景的影响。美国梦的内涵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六种基本价值观: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物质充裕、自立、竞争和勤奋工作。前三种代表了美国人的理想目标,后三种则是实现上述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美国人看来,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2】。

3.2 “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概括,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深刻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广义的“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梦想的有机统一,立足于从整体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基本内容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广义上的“中国梦”体现的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这个梦想包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学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注国运昌盛,满怀家、国、天下的情怀,提出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广义上的“中国梦”也包含着在世界范围内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将会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3]。

从狭义上来理解“中国梦”就是对当前一段时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指向和目标。基本内容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狭义上的“中国梦”是中国人对强国梦、富民梦、公平梦、和谐梦等一系列价值追求的指向,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基石。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深刻洞悉的时代产物,代表的是这一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昌盛、生活幸福的一种向往。这个梦想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漫长探索过程,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是“中国梦”最本质的内涵,它既是国梦也是个人梦更是世界梦,它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支撑。4 “美国梦”与“中国梦”的联系和区别

4.1 “美国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国以民为本”,国家是由人民大众组成的,国家梦想必然体现着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的国家政权,国家的政治属性必然体现着无产阶级的政治意志,而且无产阶级又是我国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占据社会的主导力量。因此,无产阶级的梦想成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而美国是一个建国仅有 200余年的新兴国家,人民中的绝大多数是从世界各地移民来到这片新大陆的。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国别背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外在特点,但是他们移民到美国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寻找一个充满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并且相信在美国这个社会里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生活。不论最早的五月花号乘客还是最近的移民,他们都是带着这个“美国梦”来到这个新兴国家的。因此,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也就是美国梦的具体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是人民的幸福。而“美国梦”是人们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与幸福,强调个人权利的保障与实施。这种个人幸福都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它们都不是以牺牲个人的权利与福祉来实现整个国家的强大与梦想。因此,“中国梦”和“美国梦”都是人民的梦,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实践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进而实现国家的梦想【4】。

4.2 “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区别

“中国梦”“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大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他们也有诸多差异。

一是具体内涵不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奋斗和成功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

二是文化背景不同。美国的发展道路是在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确立起来的,是上千年西方文化滋养的产物。“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尤其是随着新自由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流行,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享受似乎成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和“美国梦”最高目标。因此,每年仍有超过百万的人通过移民等方式成为美国公民。而“中国梦”则是在中华文化滋润下萌生,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也使得中国人民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都能够始终以伟大的民族智慧为底蕴,始终张扬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性格。

三是根本价值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价值,是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集中体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梦”则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看出,“中国梦”的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在价值层面上极大提升了“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四是实现途径不同。“美国梦”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所谓的全球化来实现,其本质是对外扩张、掠夺和侵略。从1898年发动了美西战争进行北美大陆以外的第一次扩张并借此占领了菲律宾,到21世纪为了转移经济衰退的巨大压力而公然入侵伊拉克、南联盟、利比亚等,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扩张、掠夺甚至侵略的不光彩历史。而“中国梦”实现靠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靠的是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努力。

五是实现目标不同。除了一些人的个人成功和那些虚幻的激励成分以外,如今“美国梦”的实现目标就是追求美国独霸世界。而“中国梦”的实现目标则是人民幸福、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六是前景不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变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如99%的人控诉和抗议1%的人贪婪和腐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50个州近66万民众集体签署请愿书“闹独立”等等,这些问题让“美国梦”失色、失落,变得虚无缥缈。再看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一直保持了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率,现在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5]。七是产生影响不同。美国意识形态以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心,“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的整体利益。“中国梦”追求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这个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实现“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总结

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美国梦与中国梦,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与美国梦之间所具有的相通性。我们认为美国梦与中国梦并不冲突,个人梦是实现民族梦的微观层面,民族梦是实现个人梦的肥沃土壤,无论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还是中国梦更强调集体主义,都不能否认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属性中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美国梦虽然是个人的理想,但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每个人的成功也推动集体的进步;中国梦寄托更多集体的期望,但社会是人的集合,在民主社会中,集体的意志必须考虑个人的利益。因此,借鉴美国梦的合理因素并与中国梦相融合,成为一种既追求国家繁荣富强又兼顾每个人自由发展进步的伟大梦想,其意义重大。我们并不是说要全盘接受美国梦,任何一种他国的文化都不能随意地直接移植,其中存在大量糟粕,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与实现宏观的中国梦不相符合。美国的个人主义并不是完美的,美国梦的最终后果并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与世界的正义,美国梦的缺陷不应为中国梦所吸纳。笔者认为的中国梦不仅仅是民族的梦,同时也具有民众的梦这第二层意义,民众的梦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价值。习主席强调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而非“相同的”,这表明,对于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兼容与扬弃。各个国家的梦都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不能要求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必须统一,我们要以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敢于敞开胸怀,大胆接纳,激荡中学习借鉴,碰撞中扬弃升华,交融中丰富发展。对于美国梦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必须坚决予以摒弃抵制,这是在激荡、碰撞、交融过程中的必要之举。我们应当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美国梦中个人奋斗致富的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勤奋好学的文化中,吸收美国梦的优秀合理成分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一个公正、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集体中充分地鼓励个性和创造,打破社会流动固化的问题,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6]。

参考文献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5

2014年03月21日 16:22:50 来源: 国际在线

分享到: 3

近日,英国最大的广告和传媒集团WWP公司在英国议会下议院发布了题为《中国梦的力量与潜力》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其吸引力却首次超过了美国梦。

该报告是WPP公司对中国品牌调查的一部分。本次调查由英国WPP集团联合其下属的华通明略、光速研究两个国际性调查机构开展。调查实施时间是2013年9月29日至10月15日。在中国、美国和英国各选择500名有代表性的受访者,通过25分钟的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完成。

报告认为,在个人梦与国家梦想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看重家庭幸福和和国家强大,7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对自己很重要,这一比例在年轻人群体中达到76%,远高于美国的65%和英国的39%。尽管中国梦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但其在本国的传播力是最强的。数据显示,中国梦、美国梦、英国梦在各自国家民众中的认知率分别是:92%、81%、10%。报告显示,三国受访者都对中国的未来表示有信心。但相比中国人,美英两国民众对中国未来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在中国,80%的人认为美国是当前最强大的国家,但问及未来时,回答中国或美国将是最强大国家的人数则基本持平。在美国,超过1/4的人认为将来中国会是最强大的;在英国,民众普遍认为现在美国是最强大的,但将来会是中国。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6

友好区第三小学张栢铭

今天,我们满怀憧憬,心潮澎湃

今天,我们放飞梦想,用心灵打印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的梦,小年梦,中国梦!

有梦的人才能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有梦的人才有前进的一份斗志,有梦的人才能对生活充满激情。

我也有一个梦,一个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是一个关于建设美丽的中国的梦。

我的中国梦是一个关于生态建设的梦。

我的中国梦,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

我的中国梦,是一个绿色的梦,更是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采集大地所以的绿,写你的蓬勃。

提炼大海蓝天全部的蓝,写你强国的梦想。

丈量你幅员辽阔,讴歌你高大巍峨。

用祖祖辈辈热爱的中国红,写你江山多娇万里锦绣。

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林都伊春,莽莽原始森林溪泉流淌,湿地花海鸟雀欢唱飞翔,阵阵松涛响过空谷,水声、鸟声、风声······

组成大森林动人的交响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小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伴随着中国梦一起成长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中国梦让中国繁荣富强。

自学会写字的那天,我便挺拔成一支笔,记录你越来越美好的景色,——如诗、如画、如歌。

我们追逐梦想,我们努力奋斗,我们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

美丽中国,日出东方,日出东方,美丽中国。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7

一、美国梦与德莱赛

美国梦是一种美国精神。美国梦代表了美国人对于民主, 自由的高尚追求, 以及他们对于实现自身理想的执着与勇敢。美国梦即是人人平等, 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乐观与自信。自从十七世纪, 备受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时候起, 他们对于宗教自由, 人身平等, 以及靠自己双手获得财富的信念与梦想便成为美国梦的前身。正是他们心中对实现这一愿望的渴望, 因为他们心中对自由, 对个人主义的执念使得“美国梦”这颗希望的种子在人们的心中扎根, 并发芽生枝。从18世纪末, 美国西部各大金矿的发现引发了淘金热再到美国工业化的发展, “通过自己的双手, 勤劳得以致富”的美国梦逐渐被“一夜暴富, 不择手段致富”的人生哲学取代。在《嘉莉妹妹》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美国梦则与大众心中的美国梦截然相反, 在当时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机会展现在美国人的面前, 成功不再变得遥不可及, 曾经以勤奋, 努力为主题的美国梦逐渐被理解为用各种手段达成梦想即是成功。

德莱赛的人生经历是他创作《嘉丽妹妹》故事的灵感之一。德莱赛出生于一个贫困的有着十一个孩子的家庭中。他的童年便是在困窘的生活中度过, 当德莱赛长大以后, 做过五金店伙计, 收账员, 记者等工作, 德莱赛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做过的职位都让他无法实现他的梦想, 通过接触不同的人群, 德莱赛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 他奔波劳累的生活经历使他懂得在贫富相差悬殊的社会中, 穷人通过勤奋努力是实现不了美国梦的。德莱赛创作《嘉莉妹妹》这部作品正式想通过嘉丽的人生经历向世人展示他对于美国梦的理解, 在他看来美国梦只是一个高尚的名词,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确立的奋斗目标。同时, 德莱赛把人们对于贫穷的恐惧以及对于金钱的渴望这两种情绪夸张的体现出来, 对于美国梦这种理想的代名词做出了有力的嘲讽。

二、嘉丽妹妹的寻梦历程

(一) 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实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嘉丽妹妹的美国梦是已经实现了的

1.精神层面

这里的精神层面指的是嘉丽妹妹的幻想。当她在火车上畅想未来时, 芝加哥是五光十色, 充满财富的地方。在这个城市里, 能使人实现梦想, 获得地位和成功, 在火车上, 嘉丽遇见了推销员杜洛埃, 杜洛埃谈吐优雅, 衣着体面, 杜洛埃对于芝加哥的描述更是为嘉丽的幻想添上一层瑰丽的色彩。杜洛埃满满的荷包, 发亮的皮鞋以及他充满风度的表现让嘉丽妹妹第一次见到物质生活如此富裕的人, 这正是她梦想的有力见证。

从这一点来说, 嘉丽的幻想从未失望过。正是因为嘉丽所见到的情境给了她太大的信心, 所以她心中永远有着她自己的美国梦, 那就是她要拥有一切她想要的东西, 这也是她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牺牲了自己去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2.物质层面

当嘉丽妹妹在火车上遇到杜洛埃开始, 她便对将来的物质生活有了一个初步感官印象, 那就是充裕的金钱和华丽的衣裳。当她下了车, 站在芝加哥的街道上时, 她的内心便更肯定了自己对于物质的渴望。橱窗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她想要的, 她对于自己现有的衣裳感到了羞涩和反感, 觉得自己没有街上的小姐们穿的贵气。所以, 她会义无反顾的跟着杜洛埃离开姐姐家, 因为杜洛埃会给她钱让她买漂亮的衣裳, 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郝斯沃的出现让嘉丽妹妹对于财富和地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嘉丽看来, 郝斯沃能给她的比杜洛埃能给她的更多, 这无疑让她的梦想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也是嘉丽会跟郝斯沃私奔的原因之一, 嘉丽对于金钱和地位的渴望已经能让她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任何选择。

从嘉丽与杜洛埃住在一起到她与郝斯沃私奔, 嘉丽妹妹的物质生活应该说已经达到她最初的幻想了。可以看出她的梦想一直被满足。嘉丽已经深深沉浸在这种吃穿不愁甚至更为优渥的生活中了。她的生活状态已经与她在小县城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她已经融入了城市人的生活状态中, 她所得到的已经远远超出她最初所幻想的。可以说, 嘉丽妹妹的美国梦在物质层面上是实现了的。

(二) 嘉丽妹妹美国梦的幻灭

之所以说嘉丽妹妹的美国梦是幻灭的, 是因为美国梦, 这一词汇在大众看来代表了高尚的梦想, 希望, 与光明的未来, 它让人为之努力, 奋斗, 它所代表的成功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付出辛勤劳动用自己双手所取得的成功, 并不是不择手段所获得的成功。而嘉丽妹妹为了成功所付出的是她的美貌, 精神与肉体, 并不是她的努力和奋斗, 在这种非道德途径下取得的成功是不被大众和社会承认的, 所以说, 嘉丽是失败的, 她的梦想是残缺的破灭的。

当嘉丽妹妹到达姐姐家, 看到姐姐家生活的困窘与她所梦想的截然不同时, 便为她梦想的破灭埋下了伏笔。嘉丽对于找工作的恐惧和茫然, 在鞋厂工作时心里的绝望, 站在大街上面对别的女人美丽的衣裳时, 她的心态就从未健康过, 她渴望财富与地位, 可她无法用自己的双手付出努力而得到。她并不为自己的没有付出而感到羞愧, 她的难过之处在于她并没像他人一样拥有金钱, 仅此而已。

当杜洛埃给了她钱让她买衣服, 甚至带她离开了姐姐家与他住在一起, 随着杜洛埃为她买衣服, 带她去吃餐厅, 去戏院看戏, 嘉丽妹妹开始接受杜洛埃给她钞票并心安理得的花时, 她的心态已经改变, 她肤浅的认为“金钱是某种别人已经有了我也必须有的东西, ”她手里拿着的钞票让她感到自己的境遇好多了。而郝斯沃的出现使嘉丽更加的迷失自我, 迷失在她所幻想的金钱, 地位的世界中。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 当嘉丽相继成为杜洛埃和郝斯沃的情妇, 甚至与郝斯沃私奔时, 她便与保守的思想彻底决裂, 她成为杜洛埃的情妇, 用身体换取金钱和她想要的事物, 从这时开始, 就意味着嘉丽妹妹梦想的失败, 她所拥有这一切的途径是不被社会承认的, 是遭到谩骂与唾弃的。

同郝斯沃私奔到纽约后, 生活逐渐变得困窘, 郝斯沃一蹶不振, 但是嘉丽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 便前往百老汇寻找工作。嘉丽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表演上的天赋在百老汇取得了成功。她用小小的心思改变了一句台词, 作为演员而大获赞赏, 得到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种成功却是偶然的。在鱼龙混杂的纽约社会里, 作为演员而生存的道路太为崎岖, 而嘉丽看似轻易的便走上了这条道路, 并获得成功,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感到荒唐。这也正是嘉丽的美国梦的不堪一击之处, 没有坚实的基础, 获得的成功只会让人飘飘然, 继而迷失自我, 这种成功之路只会将人引向失败的最终结果。

在故事的最后, 嘉丽虽然得到了她想的到的物质, 地位, 身份, 可是她时常坐在窗边摇荡着, 思索着, 可见连嘉丽自己也觉得自己取得成功太过容易, 她对于保持这份成功没有自信, 这种成功只会带来空虚而不是带来真正的希望。

嘉丽的梦想看似被她实现, 实则却早已破灭, 她所追求的只是满足她无止境的对于财富的追求, 甚至可以说, 嘉丽不再拥有梦想, 她拥有的只是欲望。

总结

嘉丽妹妹的美国梦看似成功, 实则德莱赛用她的成功衬托出了她梦想的幻灭。嘉丽每一次物质上的获得都意味着她每一次精神的沉沦。嘉丽妹妹的美国梦是虚无缥缈的, 肤浅的, 是她野心和欲望的代名词, 德莱赛正是通过描写这样的梦想的成功来反映当时美国社会的浮躁和拜金。在德莱赛看来, 资本主义社会里, 底层老百姓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是几乎不可能的, 理想中的美国梦只能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他运用嘉丽妹妹这样一个肤浅的, 在社会上不受重视的女性形象去描写她的梦想, 她的成功, 实际上是对当时美国社会, 对美国梦的一个巨大的反击和嘲讽。

摘要: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作家所探究的主题之一。德莱赛的作品《嘉丽妹妹》也是一部探究美国梦的作品。本文通过作品分析, 剖析了作品中的主人公“嘉丽妹妹”的美国梦地实现与幻灭, 分析了美国梦的虚幻性与幻想破灭的必然性。

关键词:美国梦,实现,幻灭

参考文献

[1]裘柱常.嘉丽妹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蒋道超.德莱赛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Walter Allen, E.P.Dutton.The Urgent West:The American Dream and Modern Man[M].New York, 1999

饶毅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篇8

饶毅2007年从美国全职回国,被看成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

这个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体制对于个人发展的优越性。

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回国: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与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

在这个前提下,我也希望归国者和国内的人成为同志:摒弃以关系为导向的旧习性,建立以事业为导向的新文化,携手并肩共同探索新道路。

如果大家携手并肩,有可能以中国为基点推动人类进步。

我记得,文革末期,我生活的江西南昌连蔬菜都要定量,肉类已经极其缺乏多年,中秋月饼也要定量,每年春节才有按家庭人口供应的所谓“年货”,不过是目前的常见食品腐竹、香菇、木耳、冰糖等。通过中国人民30多年的努力,中国不仅远离经济崩溃的边缘,而且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起飞。我相信,中国还能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的进步并非无可挑剔,应该欢迎继续批评。中国有时还有退步。比如,我回国后才知道现在有的大学的政治课所要求的科目比文革时期还多,十分令人不解。显然,中国大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从政者,政治课更不能比文革时期还多。中国的缺点当然不止这一点。但是,正因为中国的进步有限、不如意处还很多,所以才需要吸引更多的人、需要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人做好各方面工作。

毋庸讳言,许多人出国的一个原因是以为美国代表人类发展的理想。这样的想法,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国的华人中大概不是少数。而如果纵观世界历史、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可能: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基础、包容传统,结合中西的理性思维,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不同于受宗教极大影响的西方模式,也许优于西方的模式。

中国的缺点众目睽睽,好像从来不乏国内外的批评。中国的优点,有些却没有得到冷静的挖掘。有位尚未回国的学者说:如果中国可以自由买卖枪支,将比美国乱很多。我想说:如果美国没有宗教,腐败和道德问题可能比目前中国还多。一个不依赖宗教而建立了道德体系的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突出的成就。

很多海外华人批评中国的问题,有些非常中肯。但是,与其在国外批评、抱怨,不如在国内批评、在国内扎扎实实做工作。在国外批评勇气不需要很多,而且起的作用不大。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人能像梁漱溟、马寅初那样有脊梁。在国外不是不能为中国做事,但不如在国内做的多。目前,还没有人能赶上“两弹一星”时期科学家,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却为中国做出很重要的贡献。

中国肯定应该改进缺点。但是,批评中国的华人,也不妨想想西方是否有些根本性质的问题没有解决。宗教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宗教对美国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华人能理解和接受的程度。迄今为止、以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是不信基督教的(而且除了一个天主教徒外,其他都是新教徒)。华人批评中国有些事情过分政治化,不无道理。但是,同样的华人,有几个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屈服于公众压力而拒绝在中小学经常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拒绝用带有“上帝以下的国度”(one nation, under God)的誓词?

这样的说法有些华人为美国开脱成不重要的表面文章,其实是表明宗教势力强大。我曾在芝加哥参加过一个上千人的中学生科学竞赛,开场竟然也要用同样的宣誓,我坐下来拒绝宣誓,成为全场的异数,而其他人无论是否信上帝,都没坐下。这样的宗教影响,对个人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长期的副作用,也常常有例子。美国宗教势力不懈地压制生物课讲进化论,不断创造名目不同的神创论名词塞进正规教育体系。美国对非犹太基督教国家的态度,没有脱离宗教的潜台词。

毋庸赘言,如果和西方相比,中国在许多方面还落后、甚至很落后。但是,如果我们努力,中国不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也可能在多方面超越西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方面。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中国也将在学习、吸收的基础上,探索超出西方的模式。

中国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尚未通过艰难的坎,既有勇气问题,也有具体怎么过的问题,但是,中国已经从近代最严重的外忧内患(日本入侵、文化大革命)中走出。中国还有人权问题,但是中国近年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而布什当任总统期间美国的人权退步到践踏几十年前签订的《日内瓦公约》。奥巴马也慑于国内压力,并没有向伊拉克人民、向世界道歉当年美国国家对联合国撒谎、对国际公约的肆意曲解。

我认为,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根本是优点。中国不热心侵略是优点。中国不依赖宗教来约束人民是优点。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根本上优于西方经宗教深刻改变后的传统。中国的诸子百家,是民主、平等、和平、理性的探讨。没有宗教的吓唬人,没有强求他人信自己才能得救,没有故意以谎言、欺骗为基础。在美国的生活告诉我,宗教在西方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影响,消失将相当缓慢。宗教的负面影响去除的过程,会慢于中国现有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大毛病改变,而且会慢很多。海外华人并不能影响美国宗教副作用是否消失、多快消失,而回国来参与工作,却可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中国梦美国梦区别 篇9

2013年04月16日09:2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梦想才有未来,有梦想才有力量。每个人的都有梦想,无论多么伟大的事业都是从梦想起航。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整个中国人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想,从你开始也从我开始,每个中华儿女都是梦想家,每个中华儿女都以自己的小梦成就中国梦,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的参与。在这个无数的小中国梦里,也有我的梦想,作为一名村官,我的梦想是在农村这边广阔的天地上,踏实前行,当好一名村官,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新的改变。

农村是一个大舞台,深处这个大舞台中,有过迷茫,有过误解,但唯有梦想未曾改变,因为它是一个值得我奋斗的梦想,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成就梦想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要真正扎根基层,就要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最好的方法就是虚心学习。初来咋到的我们,农村工作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我们的弱项,因此我们需要向书本学习、向村民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学习与农村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弥补自身知识水平上的不足。学习老党员老干部管理村务、发展农业生产、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和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注重总结与积累,注重用心学习和踏实工作,加强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梦想最终需要照进现实,因此追寻梦想,必须行动。基层工作绝不是嘴上说说,手上写写就能做好的,只有稳扎稳打,对工作要充满热情,对村民要充满真情,坚定为村民服务的信念,才能做好农村工作。在农村工作,也许没有大工程、大项目,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都应该慎重对待,时刻明确工作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上到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下到调解邻里纠纷矛盾,都是需要做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工作,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让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是一名村官应该做到的事情,力所能及为村民服务,就是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撑起一片天空。

上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10期)下一篇:学校教师离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