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阅读心得(通用8篇)
是啊,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最直接的影响着孩子们,我们做家长的要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可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在思想上、言语上、行动上,我们只会一味的要求孩子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可我们自己却没有克服自己的坏毛病。忙的时候借口太忙,没时间陪孩子,闲的时候还想看会儿电视、玩会儿电脑。遇到事情,还是按照一贯的做法去进行,遇到问题,仍是按照社会的现行标准去思考。我们知道这样不好,可我们为什么改不了?因为我们养成了既定的习惯。我们没有决心、没有勇气去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言语、自己的行为,看我们做的怎么样。
我们不可能像莫言故事中的母亲一样那么伟大和高尚,可我们至少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掉我们的坏毛病。
娘说我是日本同中国打仗的第六个年头来到这个世上的。在娘身边我一直长到八岁, 后来才由爹送我到城里的一所小学去念书。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 因为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 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布鞋, 一个小书包, 书包里除装了一支铅笔外, 还塞了满满一袋鸡蛋。我依稀记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时, 我第一次看见她流下了眼泪, 泪水大滴大滴地顺着她的脸颊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
一件事使我开始认识了我的母亲。
一天, 学校上体育课, 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鞋, 当我把它脱下挂在凳子上时, 恰巧让老师给看见了, 他提过鞋左看右看, 随即又把鞋举得高高的, 兴奋地说, 好漂亮的鞋呀!说着, 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 数着一层一层连起来的底, 足有8层之多, 且针脚细密结实, 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之后, 他问我:“你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师的问话时, 同村来的一个同学抢上话头:“老师, 他娘不漂亮, 村里人都叫她‘丑娘’。”
之后, 我仿佛才知道丑是什么意思。
或许老师说的全错了, 而那个同学的话是对的。我的娘确实不漂亮, 黑黑的肤色, 原本挽成髻的头发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年被她自个儿改成了齐耳短发, 额头上一块大大的胎记, 在黝黑的脸上是那样的显眼。为此, 我心里像满含着委屈, 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她, 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里, 只是在每次放假时呆呆地看着生我养我的她。而这时, 娘总是像欠账似的默默地把我揽在她胸前。临别, 又拿出一双同样的毛边布鞋给我, 那双分外黑亮的眼睛像是两潭水, 即使在漆黑的夜也能让人感到它的明亮。
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 往往需要以后才能得到公正的解释。
到60年代末, 我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 娘已苍老了许多, 原来虽黑但还丰满的脸颊已经凹陷了下去, 头发变得稀疏而花白, 手背上的骨节兀突出来。看着娘养我这么大, 一辈子在农村吃苦, 且作为一个丑女子面对别人的嘲笑从不与人红脸, 对于种种伤心话语所表现出的难能的平静, 我的心在发酸。一天, 当我把在外边买的几件湖蓝色起暗花的衬衣和两瓶珍贵的雪花膏给她时, 她先是一惊, 继而情不自禁地又像儿时一样把我拢到她的胸前, 嘴里喃喃地说:“要那干什么呢?娘是不配了, 待以后你相上媳妇了就送给她吧。”娘还说, 到时一定要把姑娘领回家让她看看。
我是70年代初结婚的, 按照她的嘱咐, 婚前几天我和爱人终于赶到家里。事前我就同爱人讲好, 娘一辈子在农村, 农村人显丑显老, 见了面一定要多说些宽老人心的话。爱人说, 谁还没有老的一天, 但娘一定不丑。
到家了, 不知怎么, 我发现屋里空荡荡的, 看着爹和弟弟的眼睛又红又肿, 我一问才知道娘已在一个星期前病逝了。爹说是娘病重时交待他叫不让我们知道的, 要不会冲了我们的喜。望着突然空寂和失去了生气的屋子, 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当到了娘的床前收拾她的遗物时, 我发现一切都是经过精心整理过的, 唯见一块红绸布包放在她平时靠头的那一面, 我急忙打开一看, 原来是两双精致的毛边布鞋, 一大一小, 显然一双是给我的, 一双是给她的儿媳妇的。看着看着, 我觉得膝头一阵酸涩, 扑通一声跌跪在地上, 我和爱人的眼泪如泉涌般直落下来。
我想起了儿时老师说过的话:你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吧!
(选自《人生至爱》, 春玲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有改动)
鉴赏空间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母爱是伟大的, 母爱是无私的, 母爱是天底下最为真诚的。“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恰如本文, 作者叙述了一位心灵手巧、心胸宽广、心地仁厚的母亲, 虽然她没有漂亮的外表, 却有着一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丑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 这不仅是作者的心灵忏悔, 也是读者的内心感受;不仅是作者的无限追思, 也是读者的真切呼唤。
[读有所思]
八十年代,个人与时代,均喘息稍定,我开始搜罗1966年以前出版的经典长篇小说,范围限定在我少年时代读过的。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好像最初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内部传出来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除了这顺口溜的八部经典小说,我自编了“三花一铁,新敌艳野。”“三花一铁”:《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新敌艳野”:《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Ⅸ野火春风斗古城》。所谓经典小说,题材基本三大类:打仗的,革命的,农村的。除了上述这十几本,另有《上海的早晨》《小城春秋》《三家巷》《苦斗》《烈火金刚》(“二火”之一,另一“火”是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著《草原烽火》),《李自成》《桥隆飙》《晋阳秋》等书。
当年有一批“三部曲”雄心的作家,可惜真正实现其宏伟目标的寥寥无几,即使最终成功的也是跨越了十年浩劫后实现的,前强后弱。如《红旗谱》的第二部叫《播火记》;《艳阳天》的下部是《金光大道》;《创业史》预告的是四部,可我只看到了“互助组阶段”的第一部。欧阳山的“一代风流”是多部头的长篇小说,1966年前出了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斗》。在第一卷预告了以后的几卷是“苦斗”“庄严与无耻”“到延安去”“大地回春”。第二卷《苦斗》如期出版了,1966年以后出版了第三卷《柳暗花明》、第四卷《圣地》,第五卷《万年春》,好像完成了最初的所有预告,真是一个特例。
十七年的小说印象为何尤其深刻,是因为小说改编过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互动互补,想忘都忘不掉。有的小说在当年的传媒利器——收音机里有个“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时间”,每天中午半小时,好像是12点半到1点。当年听收音机的这个节目颇似今日之电视连续剧,到点必听,落一次都觉得难受。我没有机会认识任何一位小说的作者,最接近的一回也只不过是见过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饰演者谢芳。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恋,俩人漫步在海边,书里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上弦的月亮已经弯在天边,除了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海边早已悄无人声,可是这两个年轻人还一同在海边的沙滩上徘徊着,谈说着。”走着走着,他俩坐在岩石上,余永泽深情地念起了诗,那景象太美了。后来我却在书里怎么也找不到余永泽念的那首诗(《青春之歌》第一版里余永泽没有念诗,第二版里念了,念的是海涅的诗),这是咋回事?终于我在《电影“青春之歌”的分镜头剧本》那里找到了原诗——改成了雪莱的诗:
“喃喃的海波安歇了,云彩都各自去游荡,天空的笑颜就映在海洋的蔚蓝的胸上,这一刻,好像是从碧霄外飘来的时光,弥漫在这儿的落日的余晖,也仿佛是来自天堂。”
余永泽念诗时的表情真挚极了,是整个电影中最经典的镜头。
《新儿女英雄传》是我设定的十七年期限中最早的一本,这本书先是连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5月25日至7月12日的文艺版,单行本第一版由海燕书店于1949年9月出版印行,作者是孔厥和袁静。郭沫若和谢觉哉分别作序——这么高的规格乃小说中唯一一例。这本书后来有多个版本,都是彦涵作的插图,每版的插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就是谢觉哉的序不见了。作者孔厥、袁静是夫妇,可惜后来孔厥(1917~1966)因生活问题犯错误被开除党籍,并服刑数年。1957年在家写作,“文革”中投水自尽。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出《新儿女英雄传》,在“出版说明”中有一段话“小说的作者之——孔厥,后来由于道德堕落,为人民唾弃;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存在的价值。孔厥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实际参加过一定的劳动,因此仍然保存了原来的署名。”人文版的插图很写实,是彦涵重新画的,只是数量比之旧版少了许多,仅6幅,且均为正面人物的画面。《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改编为电影,谢添饰演的张金龙我最爱看,李景波演的李六子亦好,正面人物不脸谱化,如果再晚十年拍成电影,不大会这么逼近原书。此书还有外文版,我也存有,《新儿女英雄传》可说是我这个专题里版本最完全的一种,它们来自不同的旧书店,也不是一次买齐的,最远的一本是在上海旧书店淘到的,绝品,还是大32开本。海燕书店首版特难找,先找到的那本没封面,可我也当宝贝留着,拿它“聊胜于无”,直到前几天在旧书网买到一本带封面的,新旧并存,念其皆来之不易也。
经典小说收入语文课本也是能够传之久远的手段,又因为是经典小说片段,印象尤为深刻,比如《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买稻种”一节,好像当年上语文课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三根火柴找睡觉的地方,五分钱喝一碗汤面,描写得多细。几十年后,我在旧书摊淘得《创业史》后,马上寻找买稻种这段,似曾相识燕归来,那时的美文以今日眼光视之,颇多可笑之处,如“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他更不因为人家笑他庄稼人带钱的方式,显得匆忙。相反,他在脑子里时刻警惕自己,出了门要拿稳,甭慌,免得差错和丢失东西。办不好事情,会失党的威信哩。”我们后来都知道党的威信何至于这么脆弱。
我个人发现的又一个规律,小说的初版本往往没有插图,插图本往往都是在小说受到欢迎以后出版社赶紧找人画的。《新儿女英雄传》初版有插图,我想可能是原先在报纸上连载时就有了插图。《红岩》初版有插图,也许因为《红岩》的前身Ⅸ在烈火中永生》先就有了插图。《小城春秋》初版没插图,第二版有了阿老的插图。《红旗谱》刚开始的好几个版子都没插图。《苦菜花》《迎春花》的初版本都有插图。《烈火金刚》好像一直就没出过插图本。我不想改正这个“好像”,因为在我自以为对十七年小说的知识高高在上之时,前几天某旧书网站拍卖一本精装《烈火金刚》,是有插图的,这情景太像法国影片《老枪》里的一个镜头了;也像《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的描述,好玩啊。我拼了老本,拍下了这本带插图的“金刚”,同时也创下了十七年小说拍卖价格的新高。
《创业史》很可惜没有插图,好在这点遗憾在外文版的《创业史》里得以小补,是阿老的插图,素描人物像,真是画得好,我的作法是,多买一本,把其中一本里的插图割下来,放到中文版相应的页码里。我说没插图是指1966年之前的,1977年新版的《创业史》有了蔡亮的插图,插的方式是卧图,小幅,
没有占整页的,计景物画4幅,人物画7幅。《铁道游击队》我也是这么干的。《青春之歌》我亦如法炮制,后来在旧书网拍到一本带插图的《青春之歌》,那本假插图本变为了过去。插图艺术,我们是有优良而悠久的传统,郑振铎是收集古小说插图本的先行者。有藏书家称“版画和插图也是一大热点,一旦书中有几幅图,拍卖目录上必然要点清数目,郑重说明。”(林夕《古书市今昔》)我们如此,外国人也如此,董桥说他在英国猎书“我向那位粗眉大胡子的店主开价钱,他把书抢过去翻来翻去看一下说,这他妈的书没图画,给他妈的五十个便士算了。”鲁迅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学之不足。”
《林海雪原》是我少年时代最爱读,也是读得最细的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都读了,几乎每个细节都记忆至今。贫困的少年时代再已不回来了,我现在的年龄四倍于年少时耳,真是可怕之极,不堪回首,那又能怎么样,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直到永久黑暗的尽头。我记不得当年是从谁的手里借来这本小说读的,是先看的小人书还是直接读的原著,无从忆起,更记不得看的是哪一版的《林海雪原》,封面是什么样,一切都渺无线索。直到有一天,在潘家园旧书摊,老柯得到一册老版《林海雪原》,竟然还是带插图的,我才如梦方醒——这书找起来远非易事。更早一些时候,我在隆福寺修绠堂一块钱买了一本很破的,感觉就是这事先起个头。接下来又得了几本——当然必须是老版的了。近来又得知这书除了已有的两种封面以外,还有一种灰茫茫画得很满的封面,三种比较,灰而满这种最有味道——它将林海的莽苍感置于雪原的广袤感之上,尤获我心。另外两种,一种突出雪原,另一种持平均主义最不好看。待我诚心实意寻找这第三种封面的时候,它好像消失了,它是初版本的封面,可是老柯说插图本不在初版里,是在一个小32开本里,它藏的很隐蔽,只有在外文版此书里能看到。前些年终于得此书初版本,封面就是我想要的,可惜书品有点问题,另装了个硬壳,书面少了垂直的一厘米的边,书脊也看不到。先有了再说,以此为起点,插图本会找到的,比这本书品好的也会找到的,但愿这一天不要来的太迟。
初版的概念在小说的出版上尤为混乱,“初版”往往不能等同于“第一版”。举个例子,手边有精装本《红日》,版权页注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它是《红日》的“初版书”吗?不是,它只是人文社的“第一版第一印”而已,《红日》的初版应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1962年《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
还有就是《红旗谱》,我先得一精装本,版权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8年1月北京第1版195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这样的著录该确定无疑是1版l印的初版书了吧?又不对了,近日我高价得一册平装本《红旗谱》,版权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比之精装初版时间提前了2个月,也就是说1957年11月应该是《红旗谱》初版的日期,而1958年1月有可能是精装本初版的日期,因为两者的印数太一致了,故我有此判断。《红旗谱》后来的本子我存有四五种(1959年9月的,1959年10月的,1962年8月的),均于版权页著录“1958年1月北京第l版”,我就一直以为自己拥有初版本,直到1957年11月这本的出现,才打破了真实的谎言。
1949年以前,版次与印次区分得不甚严格,这是藏书时应该注意的。那时印书,无论内容改动与否,每印一次,即算作一版,所以有些书的重版本与初版本在内容上无丝毫区别。1954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将版次与印次分开。版次是用以统计版本内容的重要变更的;凡图书第1次出版的称第1版或初版(也有称首版的),内容经过较大增删后出版的称第2版,以下类推。图书重印时,内容如无改动或仅有少量改动的不作为再版,即不作版次的变更。同一图书改换书名,开本,版式,装订,封面,出版者,亦不作版次的变更。
由于上述规定,造成了可以有N个初版《红日》的滑稽情形。五六十年代,有的出版社的作法还稍好,它会在版权页上标明它的第一版仅是它社的第一版,在此之前哪个社哪一年还出过第一版等等,一五一十交代干净,或注明是租的某某社的纸型。像规定中说的“书名”“出版者”都改换了仍“不作版次的变更”,太具欺骗性了,其结果就是使读者多花钱花冤枉钱。
出过许多经典小说的某大出版社,散出过许多他们不看重的资料,随便就当废纸卖了,书贩的嗅觉多敏锐啊,收购上来,立即变废为宝,有些小说的封面画和插图的原稿竟被书贩们送到拍卖公司,这里有黄新波的《苦斗》封面设计草稿(木刻),王荣宪《青春之歌》封面底稿(水墨画),古一舟《林海雪原》封面及插图原稿(水墨),柳成荫(原名沈荣祥)《汾水长流》,《铁流》封面(水墨),彦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木刻),估价大致每幅三四千元。
旧书货源日渐枯竭是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是任何商品都存在的“物稀为贵”的本性,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只不过旧书的商品属性从未像今天这么显明。此外,还有两个大原因促成书价一路走高,一个是藏书人群的迅猛发展,版本知识的普遍提高,旧书价原来是传统的品种涨,时至今日,不论新旧不论古今是书就有人群收集就有人肯出钱,普涨,几无死角。听也没听说过的八十年代出版的“网格本”外国名著小说,能卖到几百元上千元,你不理解就说明你跟不上时代了。十七年经典小说的收集,已蔚然成风,《山乡巨变》精装护封本卖到一千元,“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早期版本,品相好的,出价凶猛的大有人在,本人渐渐招架不住也。
我上初中时读过《桥隆飙》,吾家贫,从未买过小说,这本是跟同院一同龄女孩借的,她家住北房,是全院经济条件最好的。查旧日记:“晴,下午看曲波写的小说《桥隆飙》,没瞅完,让王瑛拿回去了。”初中时我的作文在班上数一数二,读小说最注意的就是好词好句子,当然这是当年的标准,现在觉得那些太是“新八股”了。可当年就是喜欢的不得了,觉得曲波能造出这么美的句子,真了不起。像书的一开头:
“强虏八寇,国贼横行;河山涂炭,天下混乱。国土片片沦丧,同胞重重苦难,伟大的祖国整个在动荡!一九三七年过去了,又跨进了一九三八年。
战战战,杀出了多少英雄好汉!
降降降,滚出了多少奸臣贼子!
贪贪贪,多少民族败类,专发国难财!
逃逃逃,多少将军显宦,抱头鼠窜!
五千年的古国,谁主沉浮?亿万里
的江山,谁定兴衰?”有一个创作规律,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够打破,尤其是十七年成名的那些作家,概莫能外,——第二部小说的质量总超不过第一部,曲波如此,杨沫如此,梁斌也如此,除非是那些只写一部见好就收的“一本书作家”。
《桥隆飙》曾被禁过,有印好之后被销毁的遭遇。许觉民在2002年《痛悼韦君宜》中回忆:“她(韦君宜)调来出版社时,同时调来了作协下属单位的一些人,其中有一名编辑,文化水平虽不高,却极有能量,说话常凌驾于韦君宜之上,看样子是个隐性领导,韦君宜是很怕他的。有一次出版社印了曲波的一本长篇小说《桥隆飙》,内容是写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支民间游击队,首领名桥隆飙,这支队伍神出鬼没,弄得鬼子兵昼夜不宁。这支游击队以后为八路军所收编,但桥隆飙有时仍有些我行我素。此书印好后,那个隐性领导认为此书要销毁,理由是主人公不服从党的领导,有损于党的形象。他到韦君宜那边去力陈利害,韦无计,把我叫去一起商量。我把小说全部看完后认为无妨,桥隆飙之被收编,就是接受了党的领导,至于其部队有些自作主张,正说明其成为真正的八路军还有待于不断地进行教育,而且在小说中八路军正是这样耐心地做的,这也正是表现了小说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不料那位隐性领导仍不以为然,声嘶力竭地要销毁此书,我说完后就怫然而走。以后知道,韦君宜还是听了他的,将印好的书全部销毁。”
至于《桥隆飙》禁没禁干净?销毁的彻底不彻底?大可怀疑。当年就读到过,可见有漏网之鱼。这几年淘旧书,书友中就有淘到过此书的经历。但此书存世甚少,也是事实,十几年来我只见到过一本。再见就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个月见过一本,还是精装的,争拍的尤为激烈,最终905元被山东一书友竞得。有心的贩书朋友居然又淘到一本《桥隆飙》,第一时间问我要不要,精装,十品书,崭崭新,十成新的书页泛着一点儿旧色——四十年寒暑的印记。光书缘好不成,还得维住人缘,这样人家得到书才能想着先告诉你。《桥隆飙》现在我家,仿佛四十年前的少年读书场景回放。
值得单捏出来一说的还有《红旗谱》,这书从初版到插图版再到精装本到外文版,我也几乎收齐了。插图本有两种,一是大画家黄胄画的插图,另一位也姓黄,黄润华,名头稍小,以插图的角度而论,两位风格各异,黄润华画的多为场景,配合着故事情节;黄胄则是一幅一幅人物形象图,有古小说人物绣像的味道,不同的是黄胄的绣像是浓墨重彩,因而看得出意识形态对创作的影响,正面人物都是带彩的,且一人一图或两人一图;画到“冯兰池、冯贵堂、李德才、刘二卯”,待遇就改为四个人挤一张图上了,冯贵堂还是个后脑勺,画面的颜色也只是黑白两色了。我一直认为冯兰池和《暴风骤雨》里的韩老六,是写得最出彩的大地主形象,冯兰池比韩老六又胜一筹。《红旗谱》里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冯家大院,是一座古老的宅院。村乡里传说,冯家是明朝手里财主,这座宅院也是在明朝时代,用又大又厚的古砖修造起来。经过二百年以上风雨的淋晒,门窗糟朽了,砖石却还结实。院子里青砖铺地,有瓦房,有过厅,有木厦。飞檐倾塌了,檐瓦也脱落下来,墙山挺厚,门窗挺笨,墙面上长出青色的莓苔。青苔经过腐蚀,贴在墙上,像一片片黑斑。一进冯家大院,你就闻着腐木和青苔的气息。据说,冯家大院里有像猫一样大的老鼠,有一扁担长的花蛇,把那座古老的房舍,钻成一个洞一个洞的。院里一把老藤萝,缠在红荆树上,老藤长得挺旺盛,倒把红荆树给缠黄了。老藤的叶子,又密又浓,遮得满院子荫暗。大瓦房的窗格棂挺窄挺密,屋子里黑古隆冬的。但是,这样的房子,冯老兰却住惯了。他就是成天价钻在这大瓦房里,晴天白日点起油灯,写账簿,打算盘。”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我老是想象冯家大院是什么样,后来朱老忠他们没太费劲地攻陷此院,这已是《播火记》里的事了,有些描写是前面未预留伏笔的“当冯贵堂带领家丁们在村边作战的时候,冯老兰早在家里做好了准备:穿上送终的绸缎衣裳,穿上一双缎子靴,戴上送终的缎子帽盔,红疙瘩。把两条子弹袋挎在身上,手里提了盒子(枪),踩着扶梯上了屋顶。冯家大院,平时就有作战的准备,屋檐都修上掩体和枪眼,房与房之间,修上天桥,冯老兰从这座屋顶走到那座屋顶,查看工事。”
书对孩子而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就为孩子挑选适合其认知程度与兴趣的书籍。自从我的孩子进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她比以前更热爱看书了。很多时候都是拿起书就大声朗读起来,读到不认识的字时,会拿着书来问我,我告诉她读音后,她会继续读下去。读到自己认识的一些难字或有趣的情节时,会哈哈笑起来。
书既成了孩子的良师益友,也成了孩子最感兴趣的玩具。每天晚上在睡觉前,孩子都会选好自己喜欢的书,拉着我和她共同阅读,我们一起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无比惬意。时间长了,我发现孩子不但对书本里面的内容感兴趣,对书中的字也渐渐熟悉并感兴趣起来,一段时间下来,她认识了不少汉字。于是,我改变原来的读书方法,由我拿着书读给她听,到她自己逐个字读,遇到不明白的汉字,我再点拨。有很多时候,他能基本通读全文,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但让她养成了主动读书,独立读书的好习惯,而且还自然地培养了她读书的语感。我感觉到她读得很轻松,很连贯,也很有感情。原来,亲子共读,有不少的收获呢。可以在此同时和孩子沟通生活,研究书中的形象,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最主要的是能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能让孩子更依赖父母,这种依赖是信仰,是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信赖。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4分)
语 句
情 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1)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
(2)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5分)
1。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
2。(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
(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3。(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突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意思符合即可)
(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
4。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
【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母亲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散文,名字叫:《我的母亲》。文中,作家老舍为我们讲述了他可亲又可敬的母亲。
老舍的母亲家境贫寒。1900年老舍的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那年老舍才一岁半,她的母亲靠为别人缝补衣服和干一些杂活养活一家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享过一天福。她天天吃的都是粗粮剩饭,鱼呀、肉呀……从来就没有吃过。后来,儿女们长大后工作在全国各地,母亲又孤身一人,只有过年全家人才能团聚在一起。
母爱如山、母爱如海。老舍说:“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我的妈妈工作很辛苦,还要给我做饭、辅导我做功课,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这全都是为了我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妈妈对我的爱。老舍的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伟大!
《我的母亲》中心思想是: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
同时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
小编整理了莫言《母亲》阅读答案,文中着重写了母亲在记忆中的画面和自己对她担忧留恋、还有父亲爷爷对自己的教育,正是他们让作者在人性光辉中健康成长,关于莫言《母亲》阅读原文与莫言《母亲》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学习,我们一起分享莫言、母亲、阅读答案吧!母亲/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莫言《母亲》阅读题目:
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1、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23、本文题目为 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莫言《母亲》阅读参考答案,请见下一页!)篇三: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莫言
个人描述 姓名:刘祖义职业:教师年龄:40位置:中国,太和个性介绍: 没有个性.只有喜欢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的说: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 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选自莫言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11.作者在⑤⑥⑦三段中分别用了 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 三个短语来评价这三件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分别是什么?(6分)
1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6分)13.本文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中母亲说: 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结合文章,先谈谈这句话的作用,再联系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11.最痛苦 表达了 我 因无力保护无辜受到伤害的母亲的伤心,对让母亲绝望的那个以强凌弱的时代的痛恨; 最深刻 说明了那个年代吃顿饺子不容易,而贫困的母亲的大方的举动对 我 的影响深远; 最后悔 是想表明 我 不能容忍在母亲的教诲下老老实实做人的自己一不小心沾染上的坏习气,更不能容忍自己深爱着的母亲因为自己而痛苦、而丢脸,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敬仰。(一点2分,每点只答一个方面可给1分)
序阅读, 使我的心灵趋于宁静, 使我的大脑勤于思考。阅读是一种快乐, 更是一种享受。我喜欢睡前阅读, 特别是睡前躺在床上, 闲逸地随手翻幵朽本, 静静地阅读, 心灵得以与作者细语交流, 更是睡眠的一种催化剂。我的阅读, 从童年幵始, 跌跌撞撺-•路走来, 可谓喜忧参半。諍下心来一梳理, 竟是“四部史”耶!一史曰:牛背上的阅读, 因为快乐着你的快乐我的家庭并不是书香门第.只是因为哥哥姐姐也爱肴中〕, 家里的书柜里就有了•些读物。六七岁时, 我还没上学, 每天在家放牛。那时家乡还没电, 没电视, 电影也很少€•到。而那些“公仔” (小人书) 成丫我的娱乐, 不识字的我只能看图画。当赶牛到空旷的野外牛儿吃草时, 我则躲在树丛卜.或者靠在田埂上翻看图画:宵时, 则与识字的大人进行“交易”:他的牛儿占吃别人庄稼, 我帮他赶回来, 他给我讲“公仔”上的故事。我的记忆力很好, 只要听一遍.便能复述。久而久之, 没上学的我结合听与看, 认识了一些常用字。后来, 我自己可以用海南话跳跃着阅读“公仔”书上的文字了。敁舒服的是艳阳高照的中午赶牛儿F河里泡水, 自己则口丨坐在橡胶树下伴着-阵阵习习的凉风, 如痴如醉地“跳跃阅读”, 爽极T。有时, 我则把“公仔”绘声绘色地讲给三四岁的堂侄子侄女听, 看着他们专注的表情, 我觉得特别冇成就感。八岁时, 我幵蒙入学, 学到了一些汉字, f是, 哥哥姐姐的小, 语文、初中语文、历史、地理, 都让我翻出来读, 反正逮到什么书就读什么, 只是图个娱乐, 没什么目的。读四年级时, 我在二哥的书柜里发现r《血染的爱》、《第二次握手》、《少年维特之烦恼》三本书, 书太厚, 不知什么原因, 我不敢在家甩看, 也怕别人看到, 只有周末去放牛时才揣在怀坦拿到野外去, 顶着烈U跟在吃草的牛儿后面或者骑在牛背上, 以域快的速度用海南话阅读, 丨5屮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和打动T我, 小小年纪的我怅然若失.•主人公的命运也常使我独自流泪;也使我激动+已这是我第•次读小说。二史曰:帐里孤灯, 驿动的心小学毕业时, 我考上了陵水中学。学校的图书馆、校门外的租书店、邮局前的报FU亭成了我常光顾的地方, 而《故卞会》我每月必买, 为的是有故事内容讲给侄子侄女听。有一次, 我从同学手里借到了一本琼瑶的《几度夕阳红》。我第-次接触到了言情小说。青春期正当时, 我怀着一颗少女的心, 用最快的速度很快地读完了这本书, 太好看了!紧张又刺激, 我意犹未尽。从此, 我迷上了琼瑶的言情小说, 如《一帘幽梦》、《月朦胧, 鸟朦胧》、《庭院深深》、《烟雨袋朵》、《彩霞满天》, 等等:岑凯伦的《再生缘》、《幸福花》、《幸运指环》、《白马王子》, 等等:严沁的《流星的眼泪在飞》、《摘呈记》等;梁羽生的《萍踪侠影》、《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古龙的《绝代双骄》、《武林外史》等;金庸的《倚天属龙记》、《雪山6狐》、《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卧龙生的《天涯情侣》、《血剑丹心》等。其实, 上瘾武侠小说, 缘于书中的爱情情节, 什么神龙十八掌、十指掏心、铁砂掌那些, 我概不感兴趣。这些小说情节, 有时使我躺在床上浮想联翩, 或是ft己续编故事情节, 或是幻想自己是书中的主人公角色, 想着想着, 伤感落泪:有时也使我在课堂上走神, 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好在我的功课并没有落下。每每想起初中时期的阅读, 丨5中的故'jf情节、人物, 也记不了多少, 可我总免不了感激那些言情、武侠小说, 它们使我养成/使用齊通话阅读的习惯。三史曰:蘑菇凉亭下, 想说爱你不容易三年寒窗, 初三毕业时, 我考b了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读师范时, 离家远了, 加上回一趟家经济不允许, 交通不方便, 每学期放假才回家。于是, 每到周末, 除了每月必买的《故事会》, 我总是到图书馆借书。在图书馆里, 我领略到/什么是书的海洋, 书——太多了, 各种各样的。而我爱上阅读世界名著、名人名著, 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骆驼祥子》、《青春之歌》与我未来职业有关的书刊却只有《师范教育》。那时, 学校图书馆楼下有•个蘑菇凉亭, 旁边长着颗茂盛的海蜡树 (海南话, 是枇杷树) , 周末极少有人来这里, 偶尔有幼师、音乐班的学生来音乐室练脚踏风琴或钢琴。我每个周末都来这儿看书.这里安静, 没人干扰。可是, 这些书太难读了, 有时把书读完了, 还是•头雾水, 甚至书中情节都记不得人名与赓件混淆厂张冠李戴, 唉, 真的是雾里看花!后来, 我阅读《三国演义》时, 学会了读一章回, 就回忆•遍, 用这样的阅读方式慢慢地读完了整本书。过后, 再回忆-下, 那种感觉就像咀嚼口香糖, 又像吃了酸辣菜开胃清爽。有些书就是用这种阅读方式读了两三遍, 可每次读完的感觉都+—样, 把整本书的内容在脑子里回放一遍, 总觉得心像足重新幵放的鲜花。我+敢说, 我读丫这些名著就人格高尚了, 知识丰富了, 但我敢说, 读遍再读N遍的挑战, 促使我后来阅读很厚很厚的、-系列的1$也习以为常, 而且被这些名莕熏陶了:思绪随着多萝茜K路, 在兽滨逊的小船1 tl顺流而下;欢乐跟着孙悟空腾云驾荽;而少女的<11、则躲在大观园里捉迷藏。现在回过头来, 苫年阅读这些书的故事情节我记忆犹新.重新阅读也有兴趣, 我倒觉得言情、武侠小说平淡无味, 再也没心思阅读, 没有了当年年少的激情。或许, 这就是年龄惹的祸吧。 (下转第68页)
(上转第79页) 四史曰:乡村校园夜月, 让我欢喜让我忧师范毕业, 我被分配冋家乡。上课、写教案、批改作业成了生活主题。nj‘每学朋都有一些赛事, 如说课比赛、写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等等。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比赛却不是阅读小说就能胜任的, 于足, 我jI-始有意识地阅读了与职业心又的书, 订阅r《小学语文教帅》, 用心阅读《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教育》 (《新教育》) , 还有很多的教学设计、教学参考书、教育故事、优秀教师事迹, 如《教魂》、《桃李满天下》等。2004年我被校L<�推荐参加了省新课改的培训:2008年, 又被推荇参加了省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选拔, 成了省级骨r教师, 我兴奋不已。从此, 我人量地阅读了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报纸分忐, 肖川的《教^•的理想与信念》、彭小虎的《小学教师专仆成长——从新手到P家》、郭根福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刘良华的《教师专业成长》、《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走进课堂——小学语文卷》、于永!丨:的《做一个学生苒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薛让根的《推敲新课程课堂》、《第56 3教室的命迹》等书报刊„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读多了这类15刊, 看到同行的美文, 也想跃跃欲试, r•是, 夜深人静时, 我总是阅读, 总足涂涂写写, 忙得不亦乐乎。终于, 纪实日记《初为人师》在《青少年U记》发表/, 我高兴极/, 接着《指导黎族学生作文浅谈》、《浅谈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的第•个教师节礼物》等多篇文章见报、获奖, 措导学生的作文也获奖、发表了, 让我尝到了师希的成功与喜悦。没有终结的尾声虽然阅读了一些15, 可是我觉得我的心智还是迟钝。现代教师的职I素质要求也使我不敢怠慢, 广泛读书, 读与职业有关的书。闲暇时, 我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 巳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黄晨华,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2U08�2012年海南省小学语文省级骨千教师)
年内阅读相对集中的是近现代日记和书札,两个重点,一是晚清近代,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也是近年图书热点题材最集中的时段,好书不断,如《民国乃敌国也》(中华书局)、《故国人民有所思》(三联书店)。读日记和书信这类原始资料,对我而言,既是满足对文献的兴趣,也因为它所带来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是读别人选择性的描写阐述不能有的。我曾经将竺可桢、金毓黻、邓之诚、顾颉刚、宋云彬等人50年代前后的日记对读,参照陈寅恪、陈垣等人的年谱资料,某一件事(未必是大事)在当时的波及面和各自关注的角度、评价,大不一样,历史往往隐藏在这些细节之中。《邓之诚文史札记》(凤凰出版社)其实是日记,饱含时代变革印迹,涉及新旧学人之多,不啻为一部北平学界指掌图。近来读过的书札类图书有《函绵尺素——沈曾植往来信札》(中华书局)、《许宝蘅藏札》(中华书局)和《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人民文学出版社),前者最为精美,后者最为大宗。日久年陈的书札,对于后来的局外人也不无见字如晤的感觉。与这两类稍稍相近的是“编年事辑”体的学人年谱,兼具年谱和传记之长,中华版《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兴趣,近期上古版《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出版,应该是一本必读之书。
因为工作,往往得提前阅读之便。按常例,审稿自然不必读完全稿,但有些书会让你有快读一过的迫切,李怀宇的海外名家访谈《家国万里》就是这样一本书。余英时、张充和、唐德刚、王鼎钧等名家亲述人生际遇,是一代旅美学人的心史。另一本先读为快的书是即将出版的葛兆光《想象异域》,是继《宅兹中国》之后,作者对“什么是中国”的又一次叩问。关于这样一个大命题,最需要的正是作者提倡的从历史中去理解民族国家的形成。《想象异域》从李朝朝鲜汉文燕行录文献,提出了一些视角独特有趣的观察和思考,比如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往,看中国作为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在这个共享传统的文化圈中的影响,等等。8月上海书展的学术论坛,曾现场聆听过葛先生关于这个题目的讲演,对这部新著,我和广大读者一样期待。
阅读其实是最私人的一件事,闲暇时光,坐对晴窗,让人最欢喜的还是捧读一本精美的书法碑帖,或者说故谈往的精致小书。前者最令我满足的是精美绝伦的上古版《四欧宝笈》,四种宋拓欧碑和各家题跋,原装原样,完整复制,纤毫毕现,赏心悦目,如对古人。另外仲威《善本碑帖过眼录》(文物出版社)和陈麦青《书物风雅》(中华书局),两本关于古代金石碑版的新书,作者都是长期浸淫于故纸堆的专家,远非一般耳食之言的所谓著述可比。
近年的关注和阅读,还给我一个特别的体验,文化的繁荣,要旨在文化的多元。仅就传统文化和艺术而言,为数不在少数的年轻人的表现,是一支值得关注的静水深流。他们区别于学院派,没有文艺腔,以民间的身份,不与时随俗,接续着几十年来逐渐式微的文人传统和笔墨。这里有我关注的王家葵、严晓星、梁基永、蒙中,和他们的作品:《唐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鉴真》(中华书局即出)、《近代古琴逸话》(中华书局)、《故纸寒香》(花城出版社)、《笔墨旧约》(西泠印社出版社)等等。
上个月在书衣坊,主人送我一本已经第5次印刷的《设计诗》,其中的一叶印象最深:
眼睛睁开,梦被惊扰,缩成一团
眼睛闭上,梦被打开,洒了一地
这是现实与理想的贴切写照。读喜欢的书,就像被打开的梦,一本好书,也许就是喧嚣生活中梦的栖息地。
(作者为中华书局总经理,本文原载2013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
【我的母亲阅读心得】推荐阅读:
初中阅读心得05-27
《简爱》阅读心得10-24
亲子阅读家长心得06-29
暑期阅读读书心得07-16
托福阅读备考心得09-30
名著阅读心得总结10-09
名著活着阅读感悟心得07-28
《科学实验》阅读心得09-15
高二《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9-16
阅读格林童话心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