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精选8篇)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1

一、合理选择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气候特点限制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我国南北纬度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暴雨侵袭;北部地区冬季极寒,甚至有些地方四季常冬,终年积雪;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会受到梅雨的影响,有长时间的连绵雨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天气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

3.国情的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初级中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还不具备足够适应教学的体育场馆,然而教材上所给的教学内容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选择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择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2.科学性原则

室内课的内容要符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向他们介绍科学实用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同时,学校和地区的特色也是在选择内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多样性原则

初中学生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周围产生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考虑每一个内容自成体系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体系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时代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赛事全球直播,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5.急需性原则

每年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这时候学生对某一类知识有迫切的渴求。体育教师在此时就应根据此原则选择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参考内容

1.课本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国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室内课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这些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适当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

2.常见的运动损伤初期处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在中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扭伤、挫伤、肌肉痉挛、骨折和脑震荡,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很容易造成损伤加剧或二次损伤。通过教学生了解发生损伤的原因,可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损伤的实际处理能力。

3.室内基本体操和素质练习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也为了室内体育课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室内广播操,还可以自编和选用一些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

4.传统运动项目的介绍及技战术的讲解分析

室内课也可以是室外课知识的补充,通过对室外课学习的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裁判法等进行介绍,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

5.体育比赛的欣赏与新兴项目的介绍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选放一些精彩的体育竞赛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

6.体育时事及游戏、竞赛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结合各的体育时事进行介绍,例如通过奥运会、各种联赛等的介绍,让学生对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在学生追求偶像的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体育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拼搏、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薄雪松魏春立李金花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室内理论课教学实习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2

1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出现的问题

1 . 1内容变形

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内容的出现降低了学生的运动量,使得运动强度难以达标。这主要的原因:其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加工,但是这种加工降低了难度,使得教学内容的锻炼性降低了,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达到。其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知识和学习经验,所以教师经常在教学中运用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放任自流, 减少了锻炼时间,从而使得体育课运动量不够、强度不够。

1 . 2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模糊不清

教师在教学中,面对课程标准里面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感到很模糊,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知道各种教学内容要在整个教学中占据多大的比例。以前体育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内容规定的死板,然而课程标准出来后,教师却不习惯这种没有约束的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方法。

1 . 3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与学生兴趣的矛盾

初中体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以便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一味的强调技能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不利于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也就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的思想。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内容不做硬性规定,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而且安排的教学内容也缺乏连贯性,这些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安排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重点。

2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2 . 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选择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来进行选择,要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方面来安排选择内容,同时教学内容还要选择一些有意义、有乐趣、有价值的项目。此外,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还要考虑我国传统体育的优秀成果,把这些内容适当的加入教学中,突出我国传统体育的特色。

2 . 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遵循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及运动项目的性质来安排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建设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安全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在安全的环境和安全的氛围中进行。

2 . 3可行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来选择,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来进行选择,再好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能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实际来进行教学也很难在学校中获得好的效果。

2 . 4趣味性原则

在运动中体验快乐是体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页应重视内容的趣味性。趣味性原则就是在具有目标统一性和可行性的被选教学内容中挑选那些具有趣味性的教材,尽量避免选择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

3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

3 .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只是提出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而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安排,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所以,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统领作用。初中体育课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在课该和优化过程中不能脱离了新课标这个实际,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擅长什么就教什么,不能随便顺着学生的意愿安排内容,内容安排要有计划性和科学性。

3 .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也不同, 因为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和气候的影响。例如:游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能在南方地区的学校非常适合,但是在东北地区就不适合。因为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器材做基础,没有合适的场地器材就不能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受学校教师队伍、学生自身素质、学生兴趣、学生体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中,一定要用课程标准为根本准则,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因素、师资配备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素质与兴趣来安排教学内容。

3 .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各项目之间的有效迁移

各个体育项目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影响,即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学校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的顺序合理安排好,把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计划都合理的安排好,并考虑好每个项目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促使教学内容可以有效过度,使学生形成正迁移,尽快掌握教学内容。

3 . 4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和学生的兴趣以及健康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保证教学内容的选择能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选择,以学生的切身需要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优化。

3 .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已有的内容中进行筛选

认真反思,重新认识旧教材,发现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促使所选教学内容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例如有些教学内容并不符合初中学生学习,也没有必要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进行筛选。筛选排除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能力范围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优化,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项目,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3 . 6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要已有的内容进行改造

体育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竞技运动中的项目,而竞技运动项目的目的是成绩,这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教师要选择和优化这些运动项目,把其转化为符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 剔除这些运动项目中不合时宜的因素,发挥竞技运动对人的激励作用,回归竞技运动的本质功能。

3 . 7教学内容要在运动实践中创新

每个运动项目都来源于日常生活,虽然有的经过加工创造,有的经过创新和改革,但这也告诉了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是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所以,生活实践才是运动项目创新的源泉。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观察、认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4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3

体育游戏初中体育应用1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势分析

1.1 动作完成的质量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比较熟练、正确地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动作,必须要进行反复地练习,而这些技术动作的学习往往十分枯燥乏味,并且学习的难度较大,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将与之相关的游戏穿插到教学当中,那么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幅提升。譬如,在篮球的基本技术——“迎面传接运球”,这一课的学习中,将这一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的进行教学,并严格做好游戏的裁判工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1.2 提升初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向往度

兴趣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重要手段之一。譬如,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练习”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中长跑对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完成练习之后,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十分疲劳。而如果在间歇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了集体的智力游戏,如“报数接力”“听数抱团”等游戏项目,并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较差的队伍进行表演。通过在间歇时间设置游戏,可以让学生在间歇的同时,充分地放松身心,活跃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练习的疲劳感,激发学生对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技能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1.3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思维训练和意识培养作用

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游戏,获得同伴的肯定,赢得对手,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在集体游戏中的贡献度。譬如,在进行初中体育——“双杠教学”时,由于场地跟器材的制约,学生参加练习的密度过低,运动负荷较小,很难达到练习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双杠教学时,选取运动量较大,具有一定竞争性的集体完成类游戏进行教学,从而通过设置竞争,提升学生的运动欲望,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奔跑能力,同时学生为了赢得胜利,都尽全力去完成技术动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技能的学习效果。

2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选择

2.1游戏选择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游戏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初中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和生理状况还处于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思想和生理容易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体育游戲的编订和选择时,要充分关注对学生思想道德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内容选择要积极健康,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体育游戏的选择应尽量新颖、生动,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2.2以教材为基础,科学选择和编订初中体育游戏

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和游戏编著的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教材内容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需要科学选择有针对性的游戏设置方案和编著方向。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游戏跟教材内容的关系,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达到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

2.3体育游戏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长特点

体育游戏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提升游戏的执行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对于中学生而言,男生的活动性较强,偏好具有较强对抗性的游戏,而女生比较安静,偏好具有一定艺术性、活动强度较小的体育游戏。

3关于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在初中课堂教学各部分的运用分析

3.1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导入部分中的运用

准备活动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的重要内容,在课堂内容教学之前,通过准备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减少运动损伤。作为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准备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以最高的生理、心理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准备活动阶段合理安排游戏十分有必要。通过在准备活动阶段设置游戏,增强准备活动的趣味性,转变以往枯燥、单调的准备活动形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准备活动的效果,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地准备。

3.2 游戏教学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养。根据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特点,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长期反复性的训练才能完成。从而使得在技术技能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不高,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技术技能学习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在初中体育技术技能教学时,通过科学设置游戏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完成对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

3.3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结束部分的运用

课堂结束部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经过40分钟激烈、兴奋的课堂学习,在课堂结束部分应该让学生的身心状态恢复到平静的状态,使得学生的各器官得到较好的放松。而在这个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将会获得非常明显的练习效果。首先,需要在进行游戏形式选择的时候,要按照教学的需要选择精彩、幽默的游戏内容和组织形式,以保证学生通过游戏获得身心放松的效果。其次,一节课结束学生身心已经处于相对疲劳的状态,这时游戏设置应该尽量以智力游戏为主,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结束一节体育课的学习。

4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4.1游戏项目选择要具有针对性

游戏设置是为了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化。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做好体育游戏的选择和实施工作。在体育游戏选择时,要充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游戏教学的内涵以及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4.2 游戏活动组织科学化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控,采用差异化的游戏教学方式,科学设置游戏的难度和活动内容,做好组织工作。其次,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做好人员分配工作,从而保证游戏能够顺利、完整地进行下去。

4.3 重视游戏的纪律性和安全性

纪律性和安全性是游戏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在游戏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因游戏而产生一些损伤情况。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技性特征,因此,遵守游戏规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有规则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完成体育学习。

参考文献:

[1]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冉北航,戴冰.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5).

[3]魏鹏.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4

(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而所选择的内容又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所以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实现水平目标,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对运动的爱好和自主锻炼的习惯才能逐渐 形成。

(三)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新课标认为一切对学生有利的体育教学内容均可以纳入选择范围。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某一活动是否简便易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为生活服务。若某项技术对学生要求太高,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和生活联系又不紧密,就不具备较高的实效性。

(四)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体育和体育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竞技运动项目、体育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多变性。所以,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注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五)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另外,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六)选择教学内容要具有文化性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如果教学内容选择适当,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能起到沟通学生心灵的作用。例如,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场篮球比赛,与教会学生如何运球、投篮技术同 等重要。

(七)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注意可置换性 许多体育项目和内容都是相通的、多变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内容之间的可替代性。如练习上肢力量,掷羽毛球、沙包可以,打保龄球也行,甚至利用废报纸团、废布团练习投掷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农村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 篇5

吴耀仁

(开发区德才中学 广东湛江 524072)

摘要:本文根据农村学生自身的特点,将生物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绘图兴趣、概念图制作联系起来,以达到优化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概念教学 生活经验 绘图 概念图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概念繁多、抽象且零散,如何理解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并使之系统化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虽然农村小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形同虚设,故学生的生物概念基本等于零,进入初中就要面对较多抽象概念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且生物学长期都非中考科目,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学一直边缘化,生物教学资源缺乏,生物实验仪器、教具为零,多媒体教学、实验法、教具直观法等无用武之地,更增加了生物学习的难度。但农村孩子自幼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抓小动物、采野果、自制玩具、自创游戏,动手能力较强,他们这些经历恰好是学习生物的优良资源,是等待教师挖掘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若能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活润起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概念教学的技巧,梳理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利用生活经验构建生物概念

生物概念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初中学生十几年的生活经验中,演绎着许多生物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相关概念与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感性经验进行加工,构建成概念,便能做到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如应激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手被烫到、刺到或动物咬到,手都会本能的缩回来,教师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几种情况下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他们会得出一个“疼——缩手”比较粗糙的表面应激性概念,再经过引导加工润滑可呈现出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经过这一点拔,学生会豁然开朗,有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原来生物概念就存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只要教师用心挖掘、精心设计,这样的经验式概念有许多,如遗传、变异、食物链等。

学生的生活经验点点滴滴分散在记忆深处,而生物概念之间存在较强的系统性,两者相互矛盾。因此在采取概念教学与学生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时,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零散经历从记忆中呈现出来并将之系统化,整合成科学的知识系统。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应激性,在七年级下册学习反射、反射弧概念时,学生发现学习内容中有一幅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后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们常玩的游戏,居然课本也出现。这是一个契机,他们知道好玩,更好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抓住这点,老师可请两学生起来示范,先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中什么是应激性(学生回答: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手掌拍膝盖是什么(学生回答:手掌拍膝盖是刺激),小腿向前抬起是什么(学生回答:小腿向前抬起是反应),受刺激部位与反应部位是否相同,两者是否存在联系(学生回答:不相同,存在联系,受刺激的是感受器,产生反应的是效应器,两者是反射弧结构的两个部分),应激性是否受大脑控制(从学生的示范可以看到,被刺激的同学很难控制该反应,因此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不受控制)。通过一连串问题,学生可以轻易理顺这些答案之间的层次联系,即刺激部位与反应部位的不同体现了反射弧结构的存在,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膝跳反射由相应的反射弧结构完成,膝跳反射就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应激性是生物的一种特征。膝跳反射是这一特征的一种体现,不受大脑控制,受脊髓控制,是低级反射,这为接下来学习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打下基础,而条件与非条件反射与八年级上册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又有联系。这样系统的概括,可巩固概念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妙用卡片巧学生物概念

北师大教材为概念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特别是图文结合的形式,用文字精确表述概念,再配以图片说明生物概念形成的过程,图片为生物概念形成提供形象的证据,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推进的作用。

在七年级下册与八年级上册,人体生理活动内容涉及了解剖生理学知识,较抽象。没模具,无法进行实验,学生若只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观察,很难理解或很容易忘记这些结构在生理功能顺序上的联系,造成结构与功能搭配上的混乱。农村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可以用涂鸦形式替代实际的解剖,指导学生动手用绘图的方法尝试把系统各种结构按功能顺序绘出来,制成卡片,在旁边标明结构 2

名称与功能,找出各系统发生联系的部位,并以自己身体为模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接具体的功能与结构结合图,使各种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明朗化,系统之间的联系部位细化。例如《神经系统的组成》这节课中,课本虽然给出了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简单示意图,但由于神经在人体分布与功能的复杂性,导致许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各部分的功能联系。我引导学生先绘出中枢神经系统之一——脑,分析其在人体的部位,大脑、小脑、脑干之间的结构关系,再画出脊髓,分析脑与脊髓的联系。脑与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别叫什么?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相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来说两者发出来的叫周围神经系统,理解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画出神经在某个器官的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某个位置放大,画一个神经元模式图,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再接着画一个神经元,理解神经元间的联接方式与传导方向。在第一个神经元周围再画几个神经元,胞体聚集与突起聚集的结构分别叫什么?同样的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胞体、突起聚集的结构叫什么?这样学生自然一目了然神经节、神经、灰质、白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既生成了新的概念,也深深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奥妙,对解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

三、应用概念图理顺生物概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懂得学习,教师可通过向学生传授概念图制作方法达到该目的。概念图教学方式建立的前提是学生通过前期学习或预习已经获得了概念,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概念用节点,连线和连接词建成一张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适合农村学生的构建概念图教学方式是卡片法,农村学生天性好动,静下心来构建一张概念图是件不易的事。卡片可制成一幅小型扑克的样式,每人一定数量,两面都可以使用,鼓励学生间的卡片所写概念尽量不同,以便促进他们在制作概念图时进行交换、交流、合作,这样的互动形式可避免一人操作的枯燥,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制作出有质量的概念图卡片。概念图可作为评价工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层度,对概念系统性的概括水平;也可在评价时引入比赛机制,可以是个人,也可分小组,制成的成果大家一起评。农村学生的好斗、不服输是“野性”十足的体现,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良性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比赛竞争在章节复习中效果喜人,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自 3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6

关博

摘要: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是指体育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知识、学习技能、规则、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与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智慧生成的过程.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生成智慧,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自主学习

正文:

智慧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独特产物。它不是实体,也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经验、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之中。对于人的生存,智慧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对危难的应对、对实质的思考及对实验的技巧等方面。与体育教育有关,智慧表现在如何获取、处理及立用体育知识、技能,即统率体育知识、技能。恰恰是这些,体现了智慧具有世界上任何事物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一项伟大的体育教育宣言。这个宣言的核心理念就是召唤人们去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牵系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一、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应该生成智慧

什么样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才有利于学生生成智慧?学生自已不能给这个问题明晰的答案,只有通过具体的体育教学才能实现。那么,什么样的体育教学才具备这一功能呢?答案是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围绕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依据学生“使用个人才智”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知识、学习技能、规则、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需要的超前意识。

信息与知识爆炸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可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应采用何种学习方式来应对这种进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调查表明,目前仍有80%以上的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或传授着课本上的体育知识、技能。或者说,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还仅滞留在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能这个单向量的层面上。几乎没有形成向体育课堂教学要方法、要策略、要智慧的理念。今天的时代,要求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一种在信息和体育知识、技能丛林中,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法获得最有价值体育知识、技能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能够用来“纠偏”、“拨误”,而且还能够用来提升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效率与价值。毫无疑问,这种智慧的获得,仅从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来讲,就不能只强调对体育知识、技能本身的传授,而要加强生成智慧的教育。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度理解带来了体育知识、技能的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很难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多少书本上的体育知识、技能,而是掌握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应该是让学生最终学会体育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在今天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讲授书本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教会学生获得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策略、技巧、规则等.并以此来引领学生去生成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思想等。这些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思想就是帮助学 生最终生成智慧的潜在信息。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学生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只能是主体自我的认知活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它的源头是学生主体内学习愿望、动机与兴趣的激越;是学生个性的自由飞扬;是学生智慧的充分绽放。

二、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

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学者吴甘霖分析了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九种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阿基米德支点。耍实现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关健在于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强、更有效。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好就好在它更多地强调了体育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同时获得;强就强在它更多地注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效就有效在它更多地突出了学习策略获得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内在关系的形成。

创新素质是个体以生理条件为基础,把外在获得的信息内化成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连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思维独特性的产物。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它是创新的动力源,解决“想不想创新”和“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创新精神不同于某种单纯的创造技巧或创造方法,它更多体现的是人的一种个性倾向。某一创造技巧或创造方法可以通过专门训练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但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却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就能获得,严格地说,它不是“教”出来的,是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育”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教育教学实践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要保证并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在这一点上,学习策略的获得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如,自我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元认知策略,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会引导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估计、精细的检验,以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训练与考验。创新能力由创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思维两大支柱构成。创造性想像是中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想像。精加工策略中的人为联想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具有重要作用。人为联想策略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自由地赋予其意义,以便与学习者的记忆与提取。因此。在运用它的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会得到训练。如,要记住排球迎面垫球的“一插、二夹、三提”的动作要领,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的联想:天空飞着一只银灰色的气球;眼看这只气球将要落到地上,我夹紧双臂插到气球之下,用劲一提,它又飞向了空中……

再如,为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可用谐音联想法教学生记忆数学圆周率(3.14***932384626……)的值: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酒杀尔(897932),杀不死,乐尔乐(384626)。同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有关生辟的体育术语或动作要领。这种谐音联想法本身就是自由联想的结果,因而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像。

创造性思维就是应用独特、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五个特点:①创造性活动新颖、独特,且有意义;②思维和想像构成其两个重要因素;③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发性,即灵感;④在思维的意识水平上,创造性思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⑤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这五个特点 说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某一具体的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因此说,培养创造性思维既要培养它的具体思维方式,又要培养它的思维品质。基于这个事实,在我们的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们应强调常用学习策略与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之间内在关系的训练。识记策略包括自由回忆策略和自由联想策略。自由回忆策略使用的是先对学习材料提出归类标准,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回忆,回忆的顺序不限。这种策略一般在单元学习后巩固所学体育知识、技能时所用。如,在进行铅球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各种投掷项目,让他们在回忆其它投掷项目中,加深铅球与其它投掷项目明显区别的形象。为积极记忆铅球的动作要领起铺垫作用。自由联想策略使用程序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想.从而记住学习材料。这种策略一般用于新授体育知识、技能后的巩固或拓展,使用时体育教师要提示学生尽量联想与新授体育知识、技能有直接相关的事物或生活经验。如,在教实心球投抛时,可让学生联想农忙中农民“抛秧”或造房时瓦工“抛砖”的情景。在教“集体舞”时,可让学生联想电视中看见的一些大型“舞蹈”表演场景。在让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创作时,可诱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的民间游艺等。使用识记策略其本质就是训练学生的比较和分类能力,而比较与分类能力又是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的具体特征。精加工策略指将新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与脑中已有体育知识、技能联系起来以增进对新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常用的有摘录与勾划、提要策略等。摘录与勾划策略是指在学习新授体育知识、技能时对学练中重要信息进行有目的的记录或在所记录的信息中勾划出相关的重点。摘录一般用于语文课中读懂一段话,用它来概括段落大意,而我们体育课堂学习中的摘录是在学练过程中有目的地记录一些学练心得体会。勾划常用于语文课文段落学习中,特别是用在理解段落中各个句子的意思时。而体育课堂的勾划是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进行总结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重点、难点。在开始运用勾画策略的阶段,一般由教师提出勾划的任务,如划出所学技术、技能的重点及关键。由于在摘录与勾划过程中学生要比消极学练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所以这一策略的运用能指引学生注意学练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深水平加工,进而对强化思维的深刻性训练有积极作用。提要策略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体育知识、技能的动作要领,表述提炼出来的体育知识、技能要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使用这一策略的程序是:关注学练过程找出练习要点,排除不重要的多余信息;弄清练习要点间的层次关系;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达。由此可见,这些策略的本质都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而思维品质中的深刻性也正是这些能力的具体标志。加强精加工策略训练也就是加强体育思维品质中深刻性的训练。

组织策略指学习者学习新信息时,将学习内容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结构模式的学习策略。它能够帮助学习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使体育知识、技能系统化、结构化,形成清晰的体育知识、技能网络,扩展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主题纲要法是指在学习新体育知识、技能时抓住该知识、技能的主要脉络,用有层次的标题和短句来概括体育知识、技能并揭示体育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时,先让学生给老师的完整示范动作划分结构段并概括各结构段的技术名称。接着分组让学生通过反复分解练习体会各段之间的技术要领并弄清各技术要领间的层次关系或作用。并让学生各自的列出一个学练技术结构纲要,见图l。蹲踞式跳远技术结构纲要

助跑(15~20米加速跑)————踏跳(正确踏板、有力踏板)————腾空(有高度、正确收举腿)————落地(正确伸腿、有效缓冲)图1技术结构纲要法示意图

符号纲要法是运用一些体育术语(或符号)代表一个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然后再用一些连线将这些概念(或知识点)连接起来,以表达一个概念体系(或一个领域的知识结构)。如,在学习关于球类的分类关系形成一个网络体系,便于理解和记忆,见图2。由于组织策略的本质强调的是概括,而概括又是思维品质中深刻性和灵活性的具体特征,这样在加强组织策略训练的同时也就等于加强了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图2符号纲要法示意图

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控制。如,如果学生在学练中有自我检控的习惯,即每练一步都要回头问问自己,练这步的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正确吗?于是他马上就会意识到在学练过程中的疏忽与漏洞.并对此予以纠正,并使后续练习得以顺利进行。这个过程就是元认知的自我监控在其中起了作用,它保证了体育学练的正确与有效。元认知策略的本质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与内省思维,而自我调控与内省思维的本质就是反思与批判。这正是思维品质中的批判性特征。因此,在加强元认知训练的同时也是在加强思维品质的批判性训练。体育教师使用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学生某些创新素质的改变。随着学生创新素质的改变,他们会不断地产生新见解、习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这些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就是一种经验的升华,一种能力的再现,一种智慧的孕育。

三、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怎样才能生成智慧,既然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一)生成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积极创造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养成。体育教师能不能创新,首先是想不想倒新和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包括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性和主动性等。创新意识不是单纯的创造技巧或方法,更多体现的是体育教师的个性倾向。它不是行政命令要求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滋养生成的。如,学校能为体育教师创造参与不同类别的学习策略教学课题研究的机会,提供体育课堂策略教学优质课、示范课的场境。开展体育课堂策略教学学术论坛的活动,请体育教育心理学专家做学术报告等,都有利于形成体育教师开阔视野、探索新方法及获取新信息的意识。但仅靠这些外在因素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汲取这份滋养,并使其内化为一种精神需要,即我要创新。

“双赢”意愿的培养。“双赢”在这里,一方面是指体育教师要赢在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上,另一方面又要赢在学习策略上,即体育教师会给学生“鱼”吃,也会给学生“渔”的技能。普遍来讲,体育教师要将两者娴熟地结合起来,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我们在长寿中学三年教研组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五名实验教师开始时都有“双赢”的愿望.可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都是顾此失彼,即顾了教体育知识、技能,忘了教策略;或顾了教策略,忘了教体育知识、技能。经过反复研究其中的问题后发现,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将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关键做法是要制定出各个层次上的教学计划表,如,全年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全学期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单元或每节课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并要在每章表上详细地标明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具体在哪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体育教师有一种献身体育教育科研的激情,更需要体育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如牺牲节假日、双休日或假期等)。就前者来说.各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支持体育教师的科研实验.允许体育教师去探索、去发现,甚至不成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保持激情。就后者而论,体育教师要将时间投入到分析与研究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上。因为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加工体育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也是把握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与创造性思维品质正确结合的过程。更是挖掘个人聪明才智,生成创新能力的过程。(二)增长执行能力

如果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那么,体育教师的执行能力就是将甘泉洒在教学实处的工匠。这个工匠要具有执行和落实策略的能力。

增长体育教师执行策略的能力,第一.要求体育教师真正搞懂所用学习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概念化。如,复述策略中的命名,是指见到体育图片就说出体育图片上的技术的名称。策略传授还要符合年级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如,识记策略适合初一年级,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适合初二和初三年级,但并不是不涉及别的策略。策略知识概念化要求体育教师要在头脑中有理、有序、有则地储存策略.即懂得何时、何处、何地激活与提取何种策略。第二.体育教师要把比较抽象的策略,赋予丰富的内容,使之具体化。如,在使用重复策略时要注意:①重复时间的安排(时间安排上,教师要注意及时复习,越是意义性不强的难记的学习内容.越应及时复习,一定要抢在“大塌方”遗忘之前加固。“堤坝”);②重复次数的安排(如果刚能练习还不太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不会太好,应该再记忆50%一100%的次数);③重复方法的选择(采用整记与分记相结合及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也

就是说,每一种策略必须具体到如此地步才可以进行操作,反之,仅知道某种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不赋予丰富的内容,要想使各种策略都运用自如.且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困难的。第三,体育教师要把各种相关的策略结合在一起用。使之综合化。各种策略尽管都有其独立性。但为了完成具体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它们可以同舟共济。如,要巩固某方面的体育知识、技能,用识记策略中的复述策略和重复策略是可以的,但如果把精加工策略中的联想策略(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组织策略中的归纳策略(分类归纳、歌谣归纳、图标归纳)以及元认知对记忆的监控策略综合起来,其效果将好似锦上添花。这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将所有策略烂熟于心.将陈述性知识变为程序性知识,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第四,体育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组织教学时,要讲清在什么条件下运用某种策略,使之条件化。条件化是指学生不仅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而且知道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在什么情况下有用,把体育知识、技能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储存在大脑之中,形成一个„如果……那么……”的认知结构。如,初学某体育项目,把握技术大意.那么就可以运用标识、摘录和勾划等策略;巩固技术技能.概括动作要领,总结该项目技能的特点。邵么就可以用提要策略。实验证明,条件性知识是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浅水平加工”向“深水平加工”的桥梁。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7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课余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单靠有限的体育课堂是不够的,为了弥补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课时的不足,必须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更好的实现和巩固。目前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是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选择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各种体育锻炼项目逐渐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就影响他们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展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松陵第一中学抽取男生135 名,女生135 名,初一、初二、初三各90名,共计270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课题研究的需要,主要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学校图书馆查找并参考了有关影响初中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需求,为该文研究提供现实参考。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学生访谈,归纳影响初中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初中三个年级各发放学生问卷90例,共计270例,有效回收270 例,回收率100%。

2.2.3 访谈法

通过对松陵第一中学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学校体育课堂实施现状,使得许多没有在问卷中发现的问题得以体现,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需求,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到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现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 1 初中生选择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选择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倾向于羽毛球和跑步,分别占总数的49%和4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状况决定的。不难发现,大多数家庭都配有羽毛球拍,羽毛球这项体育运动在生活中很常见,可以利用的场地较多,项目装备低廉,是学生首选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1];另外,对抗性弱和活动强度较小的体育项目颇受学生欢迎[2],反映了初中生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健身项目的喜爱。

3 . 2 影响初中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

3.2.1 兴趣爱好

调查结果表明,就目前自己选择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非常喜欢的同学有29%,喜欢的有38%,一般占32%,不喜欢的只有2%。由此反映出绝大多数同学在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时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出发的。初中生对不同的锻炼项目表现出的兴趣,是促使其选择该项目进行锻炼的最强有力的内在动机之一[3]。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对某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兴趣,受这种意识倾向的指引,学生就会优先选择这项体育活动,只有以强烈的锻炼欲望、高昂的热情、愉快的情绪体验投入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才能持之以恒,为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

3.2.2 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程度

由表1可知,47%的初中生是考虑到该项目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才选择这项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另外,22%的学生选择的原因是为培养锻炼意识,少部分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是为了掌握运动技术和就业的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现在的体育课堂准备活动就是慢跑400 m,再简单的进行四肢活动,和以前相比,强度明显降低。这就要求学生加强课余体育锻炼,利用课余时间、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并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

3.2.3 受周围人的影响

通过调查初中生在选择某项课余体育锻炼时,主要受谁的影响,其中自己占30% ,家人占35% ,老师占27% ,同学占8%。如果我们把后面三者统称为“周围人”,那么周围人的比例达到70%,也就是初中生在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时,主要受家人、老师、同学的影响,这主要是由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决定的。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观、价值观还存在质疑;对于家长、老师心存敬畏,并积极地向着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要求上靠拢、模仿,追随周围人的选择,有一定的依赖和从众心理;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很欠缺,所以他们更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

3.2.4 目的需要

在初中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动机需要上,增强体质占76%,健美减肥占30%,通过考试占36%,人际交往占17%,兴趣爱好的比例也很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客观的局限性。体育课上的要求不规范,教学也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在进入中学后,体育教学内容和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体育兴趣、技能培养等也有了很多不同的需求,男女生的需求不同,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需求也不同,紧紧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3.2.5 场地设施条件

从表2可以看出2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体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参与,也离不开场地等物质资源的保障。就影响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而言,体育场地器材是一个不能忽略不计的因素,一方面由于学校和社会过分的追求升学率,重视智育、轻视体育,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而休息和休闲锻炼的时间却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规范、体育教师队伍普遍不足、体育活动单一、场地器材缺乏,这些都使得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促使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并且偏向那些大众的锻炼项目,如:跑步、羽毛球、跳绳等,这些项目对于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也能培养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质,颇受学生欢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项目的特点上来看,大部分男生选择集体对抗性较强、竞争较激烈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而女生恰巧与此相反,她们对一些对抗性较小、运动量不大、参加人数较少的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比如羽毛球和跑步这些项目。

(2)就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教育体制下,高分和升学依旧是家长与学校追求的重中之重,体育课不被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被重视。因此,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课余体育锻炼价值没有合适的定位、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时目的不明确。

(3)大部分初中生认为就自己所选择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场地条件的限制、组队人群的限制、对抗性强且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等。这与中学近几年学生人数增多而运动场地器材没有改善有关,学生很少选择对抗性强、强度大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

4.2建议

(1)建议学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意愿,开发和引进一些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并积极促进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和体育传统项目的形成;要提供有利于广大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一些收费的锻炼场所应该对学生推行一些优惠政策,延长开放时间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2)建议学生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在课余体育锻炼过程中除了全面锻炼身体各项素质,还有多参加团体活动,如:比赛、合作项目,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积极与周围同伴交流,扩展交际圈。

摘要:以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270名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影响初中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找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措施,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体育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初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锻炼规律提供依据。

关键词: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威,刘海燕.初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与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1(1):78-82,119.

[2]薛淑娴.上海市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态度行为和亚健康现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 篇8

1 体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而选择

体育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能创新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地选择与安排。

2 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做法

(1)延用、改造传统的教学内容,使动作方法多样化。传统教学内容是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课程改革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教学思想。

(2)延伸、拓展现有教学内容的,使学练内容生活化。延伸和拓展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指学生从单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向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和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方向发展。如投掷内容从单一的右上手投延伸到左上手投,拓展到实际生活中所应用的一些方法:单手下投、飘投、抛投,双手向前、向后、向上抛投等。

(3)联想、创新现有的教学内容的,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新。体育学科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如跳高时直线助跑、斜线助跑、弧线助跑,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联想动物形态模仿其典型特征,如从羚羊跑的动作联想到跑的方法;联想生活实际模拟实效动作,如跌倒后的滚动;联想相关知识,迁移、运用、体验,如掷纸飞机等。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4)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再运用,如跳竹杠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

(5)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课桌凳、自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的内容。如空的饮料瓶装上水或沙可以做投掷物用,装上五颜六色的水可以做标志物用,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教师表扬学生的话下一篇:乘务员年度工作总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