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精选8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16号)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已经2006年8月22日国防科工委第43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主任:张云川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管理,规范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行为,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第三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管理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负责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及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依照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发展规划,负责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行业规划,依照本办法协助国防科工委做好本行政区内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采用提高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性能的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现场混装车和移动式生产方式。
第二章 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 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品、技术政策;
(三)厂房和仓库的设计、结构和材料、安全距离以及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符合《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火规范》(GBJ16)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四)生产设备、工艺符合《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WJ9049)、《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1999]154号)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格;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5%;
(六)有健全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防科工委根据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产业结构规划和产品技术政策的需要,适时修改前款规定的审查条件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的企业,应当向国防科工委提交以下材料:
(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申请文件;
(二)《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批表》(一式3份,见附件1);
(三)企业注册地和拟建生产作业厂点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意见;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六)环境评价机构出具的环境评估报告;
(七)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八)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复印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八条 国防科工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
第九条 国防科工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核发《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核发《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登记类型、注册地址、生产地址、有效期、核定的生产品种和产量。《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式样由国防科工委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内向国防科工委提出换证申请。国防科工委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换发新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换发,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为调整生产能力及品种进行改建、扩建、异地建设,或者采用现场混装作业方式进行生产的,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办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第十三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类型等内容拟发生变更的,企业应当在变更前,向国防科工委提出变更申请,并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意见和有关机构批准变更的文件。
国防科工委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核发变更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并收回原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核定的品种和产量进行生产,生产作业应当严格执行《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WJ9049)的规定。
第十五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仅限本企业使用,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
第十六条 国防科工委对生产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年检表》(一式3份,见附件2)报送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盖章后,报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工委自收到《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年检表》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在年检表上盖章;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限期整改:
(一)当年企业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二)企业本能够满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
(三)通过当年安全生产许可年检审查。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防科工委依法办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
(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提出换证申请或换证申请未获批准的;
(二)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被依法终止的;
(三)颁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被依法撤销的;
(四)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生产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防科工委可以撤销已经作出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决定:
(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申请受理、审查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决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国防科工委和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申请受理、审查、颁证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国防科工委撤销其生产许可证,3年内不再受理其该项许可申请。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有权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举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企业未经许可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活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收非法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第二十三条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建议国防科工委吊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一)超出许可核定的品种、产量进行生产的;
(二)违反安全技术规程生产作业的;
(三)民用爆炸物品的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的;
(四)因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被取消安全生产许可的;
(五)向没有《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的单位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
(六)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未按照规定向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备案的;
(七)未经审批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的。
第二十四条 负责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的工作人员,在生产许可的受理、审查、颁证和监督管理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及受贿、渎职等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的企业,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规定的许可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原《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凭照管理暂行办法》(科工法字[2000]561号)同时废止。
附件:
1、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批表
确保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山西省审时度势、主动作为,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56条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 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山西省经信委强化经济运行调控, 完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 加强研究分析, 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确保了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加强经济运行协调。建立各市目标进度月报制度及目标进度预警制度, 分行业选取300户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实时重点监控, 提高对工业经济的预警监测能力。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意见》, 被省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意见》 (晋政发[2012]21号) 全部采纳, 对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狠抓生产要素保障, 特别是对煤电油运气优先保障, 使供求关系逆转, 总体供应宽松。推进煤电一体化进程, 省调20万千瓦及以上33户主力火电企业目前已有15户电厂实现煤电联营, 有效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同时,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确保重点企业、区域用电, 对35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机组并网规定的发电机组实施并网发电, 新增电力装机354.2万千瓦, 全省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2年11月底, 山西省发电装机5 342万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的4.97%, 发电量完成2 2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9%, 占全国发电总量的5.09%, 外送电量累计完成71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4.32%。强化铁路运力协调, 增强重点企业、重要物资的物流保障能力, 制订出台了《山西省铁路专用线共用管理办法》。并经省物价局核准, 在长治和晋城两市为试点, 逐步推进专用线共用工作。
2012年, 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3 703户, 较2011年底增加171户。前三季度, 山西省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46户, 较去年同期增加252户,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由42.5%提高到50%。2012年1~11月份,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高于全国水平1.6个百分点, 11月份当月增长14.1%。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左右。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2012年, 山西省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中心, 从技术、企业、行业等不同层面促转型, 夯实工业实体经济发展后劲, 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创新驱动作用,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汾西、华顿两户企业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山西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户。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 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5户。通泽重工、蓝天环保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山西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4户。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组织榆次液压等7户企业成功申报工信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获得补助资金4300万元。获得工信部物联网发展资金补助项目3个, 资金总额700万元, 国家发改委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补助项目3个, 资金总额1500万元, 补助资金总额为近年来最多, 有力提升了山西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共为企业立项加计扣除技术创新项目3580项, 预计可为企业减少税负约20亿元以上。累计为6户企业办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备案10项, 进口额10123万美元。大力推进焦化化产回收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 实施了403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 对7户新认定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正式授牌, “创新中心”数量稳步增长, 且运行效果逐步显现。
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强化“双千亿”、“双五百亿”和“百强潜力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 在项目推动、资金支持、政策优惠方面给予倾斜。截至目前, 山西省有9户工业企业进入全国500强, 其中, 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煤销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 大企业大集团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 培育118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2012年1~11月份, 山西省中小企业实现17%以上的增长。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及时将年度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及具体企业、设备, 争取到中央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2.8亿元, 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又为7户企业争取到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867万元。2012年, 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5万吨、水泥产能2310万吨、铅冶炼2.15万吨。截至目前,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升级改造, 电力行业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及以上的机组已占到71.1%;电石行业12500千伏安以下的电石炉已经全部淘汰;铁合金行业12500千伏安及以上炉型占到总产能的70%以上。大量落后产能的淘汰, 优化了产业结构, 为新上优势项目腾出了空间。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制定下发了《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 分别在吕梁孝义、晋中榆次组织召开推进会, 加快焦化行业重组步伐。焦化行业兼并重组以产能置换关小上大为重点方式, 227户企业减少至175户, 60余户企业正在收购整合117户企业, 涉及产能7254万吨。47户企业建设与规划6米 (含5.5米捣固) 以上大机焦升级改造项目, 总产能约6 705万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以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省外大企业相结合, 中建材、冀东等大企业参与兼并重组, 6户企业已兼并省内20户水泥企业, 涉及产能4557万吨 (其中在建产能2095万吨)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先局部整合、后跨区域整合, 分阶段稳步推进, 实施了太钢4350m3高炉、首钢长钢2×3200 m3高炉等转型升级项目, 钢铁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2012年, 针对山西省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以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进程的需求, 山西省经信委狠抓产业调整, 工业结构实现了优化。
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简化服务流程、完善调度机制、加强服务跟踪, 在重点推进的传统产业技改项目中, 已有太钢不锈钢冷连轧及配套技改、阳煤兆丰铝业年产100万吨氧化铝二期70万吨、孝义金岩年产500万吨焦化园区、潞宝年产200万吨焦化等等98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探索建立以产能置换为前提的项目审批机制, 核准钢铁项目14个, 涉及产能达3190万吨;核准水泥项目14个, 涉及产能3000万吨, 批复大同低质煤高效综合利用、孝义生态铝循环经济园区等项目。传统产业素质明显提高, 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对应产能占比达31.8%, 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92.8%, 太钢、首钢长钢等五户企业粗钢产能占全省的54.6%, 冀东、华润、威顿等六户水泥企业产能占全省的34.9%。, 为今后山西省传统产业的全面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太重高速轮轴、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大运重卡、阳泉百度云计算、紫林老陈醋、杏花村汾酒集中发展区等900余个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目前已有31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2012年的前三季度, 山西省新兴产业共投资完成1077.2亿元, 增长45.3%, 高于传统产业27.7个百分点, 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的41.2%。2012年1~11月,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66亿元, 同比增长25.1%, 其中新兴产业投资1529亿元, 同比增长47.8%, 煤焦冶电之外的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由2011年的15.7%提高到17.6%。其中, 装备制造业成为仅次于煤炭、冶金之后的全省第三大支柱产业, 占全省工业比重由2011年的5.3%提高到7%。预计全年新兴产业可完成投资1700亿元, 增长37%, 超过年度目标7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已成为工业实现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的载体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有效措施, 引导新兴产业走园区化、集聚化发展道路。作为全国首批、国内唯一的装备制造 (能源装备)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聚集20多家煤机企业, 煤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省同行业的70%。吉利轿车、一汽重卡和中航工业等近30户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 形成晋中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基地;大同医药产业园聚集了国药、普德、振东等重点企业, 销售收入占到全省医药行业的38%。长治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榆次工业园区、长治郊区漳泽新型工业园区等9个园区申报省级示范基地。征集了20多个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能力项目, 统筹资金安排1000万元支持了其中的4个重点项目。对“一市两园”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园区内企业并购重组科技型企业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或投资补助支持。制定了《山西省工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八大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节能降耗,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部署, 2012年的山西致力于狠抓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节能降耗攻坚。完善节能监测预警体系, 及时发布各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督促各市按序时进度推进节能工作。扎实推进节能改造, 山西省重点推进的1024个重点节能改造工程项目已完工873个, 完工率85.3%, 可形成年节能能力1327.9万吨标准煤。2012年完工项目429个, 形成年节能能力727.6万吨标准煤。强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 在水泥、电力行业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山西省供电煤耗同比下降0.76%, 水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4%。对100多个高耗能工业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发布了水泥、电解铝等8个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新制定节能地方标准14项。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 扎实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推进太钢、海鑫、山焦、阳煤、山西铝厂5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 推进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2年山西省节能服务公司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93个, 项目总投资6亿元, 实现节能量32.6万吨标准煤。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 前三季度山西省万元GDP单位能耗同比下降3.93%, 比年初省定的下降3.5%节能目标高出0.43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左右, 将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的43.7%。
强化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推动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与朔州市签订了共建协议, 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资金对朔州市的固废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倾斜, 全年共支持朔州基地项目资金2200万元, 占全省资金总量的38.3%。目前, 园区总投资已达37亿元, 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产业聚集区, 年消化粉煤灰500万吨。认定了82家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全省在有效期内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预计年可为企业减轻税负2.95亿元, 年可利用煤矸石930万吨、粉煤灰350万吨, 安排省节能专项资金5750万元, 支持了30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这些项目总投资18.7亿元, 项目达产可形成约26.3万吨标煤的节能能力, 年可减少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和废钢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415万吨, 年节水453万吨、节地379亩, 年处理低铝硅比矿石120万吨, 回收废旧塑料9000吨。安排墙改资金980万元支持了9个新型墙材项目, 这些项目总投资3.6亿元, 年可利用废渣125万吨。争取了工信部1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获得65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优选20个产业基地和50个骨干企业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建设, 确定了10家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并予以公布, 推荐了二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 (基地) 、5个骨干企业申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 资源综合利用加速向高端化和规模化迈进。
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向前
2012年, 山西省经信委大力扶持电子信息及软件服务业发展,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重点, 积极推动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为推进工业新型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目前, 山西省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11家。2012年11月, 山西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产值达387.6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全国第一;出口交货值达241.7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全国第二。优选精英科技、太工天成等5户竞争力强、管理规范的企业, 授予全省首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示范企业称号, 以典型示范带动行业快速发展。国家新认定信息系统集成企业11家, 新认证软件企业30家, 登记软件产品173件。2012年1~11月份, 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1.8%, 保持了较快发展。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启动两化融合项目备案工作, 遴选19家省属大型企业的55个项目, 初步构建了山西省两化融合项目储备库。太钢的产销质一体化信息系统项目与阳煤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三级管控系统项目, 顺利通过工信部评审, 成功列入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分别获批100万元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 占专项资金总额的2.5%, 资金额度排全国第六。推进阳泉百度云计算中心建设, 制定2012年信息化发展资金项目计划, 下达资金3000万元, 带动总投资近60亿的项目建设, 实施了42项两化融合及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有力推动了全省信息化水平向前迈进。
稳步实现三网融合。加快推动省政府与三大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 启动了总投资达103亿元的48个建设项目, 目前电信基础网络升级工程完成量已过半、干线网光缆改迁完成90%, 至2012年11月底, 共落实投资约80亿元。积极推动省广电网络集团启动全省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工作, 目前, 山西省广电网络已完成10家网络机构的资产清查;与9个地市签署《统一信号源协议》, 并成立了吕梁、忻州等市分公司。省干线网升级建设全面施工, 双向网已覆盖用户约113.8万户, 开通11万户。省IPTV集成播控平台一期工程已建成, 全省已发展用户2.7万户。组织制定了《太原市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 上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全省三网融合实现实质性突破。
本次年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主办,南京长江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介质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出席会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理事长邱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机电商会法律部主任刘鹏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顾问田炜、侯经纵,以及车轮生产相关企业负责人等14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远未消除,中国车轮产业遭遇国外新一轮反倾销,国内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遇到严重挑战的大背景下,本次会议召开的意义尤其重大。
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做了致辞和讲话。在讲话中,他对过去一年中汽协会车轮委员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车轮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叶盛基表示,分支机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会的基本支撑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宣传、贯彻国家汽车工业方针、政策和法令,反映会员单位的要求;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和合法权益,为本行业和相关工业发展服务,搞好自律性行业服务,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叶盛基强调,协会的各分支结构要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共同协作,同时,应建立完整的分支机构秘书处班子,健全工作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为行业服务的工作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汽车协会零部件部当前正在进行的主要工作,希望车轮委员会能结合行业自身特点深入开展行业发展的研究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本行业各企业间纵向、横向的合作。
车轮委员会秘书长王秀山代表车轮委员会秘书处向会议代表汇报了车轮委员会上一年的工作情况。据了解,在过去一年中,针对行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要求,车轮委员会组织了专题调研,编制了《车轮行业“十二五”规划》和《车轮行业工艺与装备发展规划》,召开了商用车无内胎化普及与推广研讨会。此外,在美国政府部门针对中国生产的钢车轮的反倾销调查中,车轮委员会帮助相关企业积极应对,并为企业提供了相关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会员单位的肯定。王秀山秘书长还重点介绍了车轮委员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主要有:行业龙头企业评比活动、车轮协会网站建设、推动汽车车轮产品纳入国家3C认证范围、《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车轮部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等。针对目前印度对我国生产的铝车轮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车轮委员会将继续协助企业进行应对工作。
车轮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孝东介绍了2011年中国汽车车轮产品出口的情况并对2012年进行了展望。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轮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雷娜对于车轮标准的修订进行了解读,并与参会代表分享了车轮标准现状和发展情况。
会上,反倾销调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车轮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机电商会法律部主任刘鹏旭做《贸易摩擦及企业应对》的报告。刘鹏旭主任建议车轮生产企业,有序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健康发展。不但要维护正常出口秩序,了解各国市场发展情况,收集美国六个替代国家的同行情况、市场及价格信息,还要考虑海外直接投资(注意国产化率要求,反规避),对外,加强和国外同行交流;对内,苦练内功,加强管理。
今年上半年在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工业园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边开展学习边工作实践,用学习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做到工作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09年落户园区的企业达到5户;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工业园区聚焦效应明显增强,并荣获“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称号”,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园区09年上半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引进了陕西比迪欧化工公司投资4.99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是以该公司现有合成氨联产甲醇和已有的氢气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利用现有装置富余能力的产业链延长项目,是陕西省第一个1.4-丁二醇项目,也是一个“以煤代油”项目,基本没有污染物排放,是一个环保型项目。该项目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1亿元,节约标准煤6万吨。08年底已建成,并试产投产。
2、陕西省煤业集团投资的55亿元陕化节能减排技改项目(30-52-60)。技术方面进度:锅炉部分已完成吹灰器、捞渣机、减温器、连排扩容器、风机、点火系统设备招标,召开了脱盐水项目技术联络会以及高温高压阀门设备评标工作;电气部分已完成10KV开关柜、直流电源装置、10KV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投标;水系统完成了新鲜水系统的清水池及加压泵房的平面布置和部分剖面图,循环水系统完成了平面布置和部分剖面图。
工程建设进度:1#锅炉场平施工已基本结束;南端东西围墙已基本完成一半施工,马屿河段围墙正在进行砖墙施工;进场道路跨线桥的南北承台6.8米以下混凝土已浇筑完成,正在对承台进行养护。
3、引进省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投资的金堆城钼矿开采扩建加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于08年11月19日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4、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年产40万吨硫酸生产线及余热发电9000万度项目,副产30万吨铁团矿项目。是我省二十个重点环境保护治理项目之一,也是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采用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配气制酸工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利用二氧化硫制造硫酸生产线。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年产20万吨硫酸及余热发电4500万度,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亦可解决钼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污染,同时实现废气、废渣、余热的综合回收利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烟气7000吨。该项目一期工程08年11月初沸腾炉顺利点火,进入投料试产阶段。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5、投资1.8亿元的柳枝石材加工区,根据当地环境成功引进了7家石材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60万平方米,今年落户园区的石板材企业有腾飞龙石材、富华矿业、新世纪石材、宏发石材,目前已完成投资1290万。
6、陕西嘉诺集团华县产业园建设年产1000万瓶复合糖类免疫增强因子植物功能性食品口服液;加工中药饮片500吨。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
7、华州绿色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香港盛芳实业集团技术和人才装备,总投资1.2亿元,建设10万吨粮食储备与深加工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450万元。
8、华县凯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硫精砂年产10万吨硫酸项目落户华县工业园区,是2009年新建项目。该项目是在国内多套硫铁矿制酸装置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近年来的实际运行经验,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硫铁矿制酸装备,利用当地及周边硫铁多的资源优势,年生产 98﹪工业硫酸10.204万吨,以填补当地硫酸供应的缺口。项目总投资3824.13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建成投产后,可提供税收800万元,安置80人就业。目前已完成可研、立项批复、环评等,项目建设形象进展为厂房和办公场所已基本成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预计年底可望建成投产。
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一)、园区道路建设
1、长1100米,宽34米的龙山路,投资606万元的龙山路现已完成实际投资300万元。路基部分处理完毕;
2、长1400米,宽44米,总投资950万元的潜龙东路现已完成投资688万元。管网铺设、路面清理已完毕,完成水泥路面铺设的70%。
3、沿山西路(南环路):长6600米,宽34米,总投资6600万元。目前完成前期勘探和设计等工作,等待贷款资金到位后开工建设。
(二)、园区供电工程建设
总投资为4735万元的园区供电工程,将新建35千伏城南变电站,铺设线路1.2公里,变压器1台;新建110千伏城东变电站,铺设线路30公里,变电站2台。目前城南变电站已建成,于2009年7月3日通电试运营。
(三)、园区供水工程建设
引进西安客商投资2200万元的石堤峪向工业园区引水工程,已完成5.8公里管线、1.6公里引水渠、2个调蓄池,水厂“三通一平”基本建设工程已完成,年初已投入使用。金钼集团投资500万元的小夫峪向莲花寺钼炉料引水工程已完成排水管安装,给水管已进入扫尾工程,近期可正常供水。园区排水系统已进行了彻底改造,凭借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优势并入城市排水管网,直接排放到投资3673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场。供排水建设已累计投资2650万元。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委员会是上个学年创立的,得到了院方的广大支持,本学期是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学期。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整体工作将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共青团中央关于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意见》、《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的具体要求,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本届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会以“服务师生、回报社会”为目的,团结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内部建设,营造志愿者之家的文化氛围
1、规范内部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制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部门内部制度及考评制度,规范会议及活动流程,明确对外联系程序,严把财务审核关。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
着重学习《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和《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培养志愿者基本素养,加强部门业务学习,提高干部基本素质,制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培养计划》。做到培训有计划,有特点,部门内部学习和全体集中学习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效、富有生命力的志愿服务干部队伍。
3、开展内部文化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
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组织全体成员参加迎新晚会、内部体育竞赛、基本志愿知识竞赛、素质拓展等一系列活动来完善内部文化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
二、开展志愿者招生工作,创立独特招生先河
4、根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体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制定出相应的招生政策。确定号招生政策后开展招生工作。
三、健全志愿者注册机制,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5、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要求,依托各个院(系)志愿者组织分会,完成全校志愿者注册工作,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完善志愿者注册机制。
四、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打造青协对外新形象
6、对宣传部门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开发新的宣传形式,优化宣传部门结构。探索与校外媒体的合作形式,积极扩大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影响力。
五、加强院(系)交流,整合全校志愿服务资源
7、加强院(系)志愿者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启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培训计划,加强各院(系)志愿者组织的深层次交流,促进全校的志愿服务活动。
8、加大和院(系)志愿服务组织联系,定期收取各个院(系)工作计划及总结,组织交流,增加活动中各个院(系)合作部分。
六、完善项目化管理模式,开发新项目
10、开创 “感恩行动”等项目,开拓思路,积极进取,开发新的项目,并实现“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11、坚持“带走知识,留下爱心”毕业生募捐、“滴水藏海,爱心永驻”新生军训服装募捐等常规活动不放松,同时积极探索在校内组织新的志愿服务公益讲座及其他活动,力争创品牌、出项目。
七、以“十佳志愿者”评比为契机,营造珞珈志愿文化氛围
12、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十佳志愿者”评比活动,集中考核,综合分析各个院(系)活动资料,组建专项负责小组,举办“十佳”颁奖晚会,并做好优秀志愿者集体、优秀志愿者的评比工作。
13、在做好“十佳志愿者”评比的同时,借十佳评比契机,组织一系列人文、心理讲座,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来营造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八、进一步探索志愿服务进社区渠道,建立定点服务基地
14、积极联系,认真选择,按照“五个结合”,组织院(系)青年志愿者组织及“爱心大使”,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同学积极参加“走进社区”志愿服务,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并增强工职院学生的社会影响力。并和服务基地签定服务协议,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九、加大对外联系力度,组织各大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交流活动
15、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对外联系工作,做好和各大志愿服务组织的联系工作,联系明确到人,加大对外交流力度,邀请兄弟团体参加志愿服务迎新晚会,交流志愿服务及组织管理经验。
16、积极参加各大高校联合活动,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联合活动经验,为以后组织类似活动积累经验。
十、鼓励自主创新,开拓青协新局面
17、做好内部民主建设,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使每一个干部都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协会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18、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鼓励自主创新,对有新意活动想法的同学提供物质和人员支持,做到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力争开创青协新的局面。
陈国平
2019年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申请指南
一、申请内容
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等为目标,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的、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
重点支持领域: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等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安全生产、资源环境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4号;
(二)《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发〔2016〕7号;
(三)《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
(四)《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科〔2012〕168号;
三、支持强度与方式
支持强度: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未来产业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资助不超过50万元。支持方式:采用“单位申报、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的方式予以支持。
四、办理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当是在深圳市或深汕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二)申请人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经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具有博士学位;
3.有两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三)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必须是申请单位(或合作单位)的在职研究人员,项目完成不超过60周岁。
申请单位非全职聘用的在职工作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基础研究类项目,应当提供申请单位的聘用合同复印件,并提供包含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和每年在申请单位工作时间的说明(申请单位或其人事部门盖章)。
(四)申请人为博士后在站人员的,需提供合作导师签字的单位承诺函。
(五)申请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申请人须提供本项目相关在深自有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清单等证明材料(加盖单位公章)。
(六)有合作单位的,应注意以下事项: 1.合作单位仅限1个。
2.申请书中填报合作单位名称,提供合作协议书,并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协议书中须注明双方研究内容分工、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申请单位应承担大部分研发内容,资金分配比例大于等于单个合作单位资金分配比例。如果项目无合作单位,则明确填写“无合作单位”。
3.申请单位项目组成员(前五位)应占三位以上。
4.有企业参与的,自筹经费金额应不低于市财政资金资助企业的金额,并提供自筹经费投入承诺书。
(七)申请单位或申请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申请人或企业同年只能申请1项基础研究类项目(学科布局或自由探索)。
2.申请人或企业在研(包括主持和参与)市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创业资助项目不超过(含)3项。
3.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项目申请书在不同机构中以同一申请人或者不同申请人的名义进行多处申请的,我委核实后将不予立项资助,并将申报人列入我委科研诚信负面清单。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科技计划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作为附件随申请书一并报送。
(八)申请项目如获资助,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申请单位(含合作单位),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第一署名单位应为申请单位(含合作单位)。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具有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号”营业执照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三)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四)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五)2017年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尚未完成的,可暂由财务报表替代,最迟在2018年4月30日前上传审计报告)。
(六)事业单位登记证(事业单位提供)。
(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八)申请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项目的清单(企业提供单位的项目情况),以及本项目相关研究内容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情况说明(盖单位公章)、科研成果及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职称证书或学历证明、高层次人才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九)申请人聘任(用)合同复印件(申请单位或其人事部门盖章)。
(十)申请人或企业主持和参与市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创业资助项目未超3项证明(盖单位公章)。
(十一)本项目相关的在深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清单等证明材料(加盖单位公章)。
(十二)在站博士后申请项目须提供全国博管委或有关省、市人事部门出具的进站文件、工作协议复印件,以及合作导师签字的依托单位书面承诺函原件,承诺在项目资助期内在站工作或出站后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十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申报项目,需提供两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研人员推荐信。
(十四)合作协议。
(十五)有企业参与的,须提供自筹经费投入承诺书。
(十六)涉及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项目,须提供伦理审查委员会意见。以上材料
(二)~
(六)由申请单位管理员在业务系统统一上传,其他材料由申请人上传。同时准备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胶装成册。所有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务必保持一致。
项目申报材料中拟取得的学术、技术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应严肃、科学,申报指标将作为项目评审、合同签订、过程管理、验收结题及项目评估的依据,原则上不予调整。特提请各申报单位严肃对待。
项目申报单位对申请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如有虚假,我委核实后将不予立项资助,并将申报单位列入我委科研诚信负面清单,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二)受理时间(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18年1月12日-2018年2月14日 书面材料受理时间:2018年2月22日-2018年3月7日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三)联系电话:
电子信息领域:88127371、88101054 生物与环境领域:88121057、88121058 材料与能源领域:88125027、88103124 智能制造领域:88125001、88103956
(四)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西厅18-28号窗口。
八、决定机关
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审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办理程序(流程图)
申请人网上申报—窗口受理纸质申报材料—专家评审、合规性审查—制定资助方案—审批机关审定—社会公示—下达资助通知—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经费拨付—项目后续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科技报告及相关统计。
十、办理时限
结合受理情况,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十一、证件
证 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未来产业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声
明:
工信部信息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筹建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8月12日成立。该委员会将面向装备制造、军工等工业领域开展互联网介入评估, 并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全产业链的集成示范和推广。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到会指导,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孙蔚敏、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业应用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领导机构。朱宏任当选委员会高级顾问, 孙蔚敏等13人当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当选委员会秘书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焦绪录处长当选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李毅中、朱宏任、高新民三位领导共同为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揭牌。
航空、兵器、舰船、电子等多个行业,产品范围极其广泛。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以色列、印度等9个主要国家直接参与国防工业的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
按防务收入计算,2010年,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军工企业(未统计中国企业)的防务收入总值约4188亿美元。在上述世界军工百强企业中,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以色列等8个重要国家的80多家最大的军工企业在防务领域2010年的总收入达4017亿美元,约为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26%。在世界各国中,以美国的国防工业规模最大,其40多家军工企业在防务领域的年销售收入超过2700 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85%。其次是英国,英国军品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占英国GDP的2.17%;英国在其国防工业收入中,超过15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英国BAE系统公司的美国分公司。法国最大的5家军工企业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190亿美元,加上其在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EADS)和MBDA公司等合资企业中所占的军品生产收入份额,其军品生产年收入远远超过280亿美元。俄罗斯8家最大的军工企业2010年和2009年防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0亿和97亿美元。俄罗斯也拥有众多的国防工业企业,保持了较大的军品生产规模。日本军工企业的军品生产年收入在70亿~100亿美元之间。国防工业产值占GDP百分比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仅以色列最大的4家防务企业的军品生产年收入就占该国GDP的4%左右。近些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5国的国防研究与开发费的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防研究与开发费大大高于其他国家,2006~2010财年国防研发、试验与评估(RDT&E)经费达720亿~800亿美元/年,占国防预算的13%~15%。欧洲国家国防研究与开发费在80亿~100亿欧元。根据欧洲防务局提供的数据,2007~2009 年欧洲防务局26个成员国国防科研费总计分别为95亿、86.4亿和84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防采购费总和的20%~25%,占国防经费总和的4.3%~4.8%。2009年,国防采购费最高的3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的国防科研费合计为75.62亿欧元,占26个成员国国防科研费总和的90%。日本、印度、韩国的国防研究与开发费保持在10亿~20亿美元/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韩国,近几年从9亿美元增长到近15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组、收缩,但主要国家现有的国防工业生产规模仍然大大超出了满足各自武器装备采购的需求,美国、俄罗斯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国防工业产值远远高于本国武器装备的采购经费,因此依靠本国武器装备市场根本无法支持国防工业的发展,各国国防工业都以相当大的规模和能力生产出口军用产品,通过大力争取国际军贸市场份额,保持本国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并为本国的经济竞争力做出贡献。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加快。各国在进行军事战略调整的同时,也积极制定新的国防工业政策和发展计划、规划,继续推进国防工业的转型和良性发展。可以预期,国防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会继续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将持续进行。最近10 年,主要国家武器装备的生产可望继续增长,国防科技的创新能力将不断增强。
各国将继续推动国防工业转型
进入21世纪,为满足新环境下军事变革对国防工业的需求,各主要军事国家分别调整国家军事战略和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改革管理模式,加大国防研发的投入,评估新的国防工业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和效益。美国颁布了《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按照“基于能力”的战略构想发展国防工业基础,并开展国防工业基础能力的研究和评估,以推动国防工业转型;修订了5000 系列采办文件,提出采用“螺旋式发展”和“递增式发展”概念,充实“渐进式采办”策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促进传统的国防承包商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产品,以增强国防工业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了国防工业从“武器系统提供者”向“所需作战效果提供者”的转变,这些政策对国防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国防部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国防工业战略》(2005年版、2010年新版)、《面向21世纪的国防技术战略》(2006年)、国防部《国防计划2009~2013年》等战略性文件和重要计划,使工业界对军事变革环境下国防部未来武器装备的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技术路线图为基础,为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国防科技的投资提供导向,从而保证军方对先进武器装备的需要和国防工业的健康发展。法国2008年公布了《国家防务与安全白皮书》,明确了2025年前国防工业与技术优先发展重点,提出了2025年法国工业的技术优先目标;同时,法国对国防工业企业进行持续调整和重组,积极参与和推进欧洲国防工业的发展,以满足21世纪军队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除此之外,西方许多国家也都卷入了为适应军事变革的需要而进行的国防工业的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目前,这场由军事变革引起的国防工业转型还在进行之中,未来主要军事国家的国防工业转型将继续深化,并对国防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并购整合与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
冷战后,世界国防工业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兼并重组,21世纪初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但国防工业企业的并购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从未停止,未来将继续深化并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新军事战略成为影响企业调整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军事国家大型军工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顺应军事转型和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的需求。大型军品制造商将继续推进优势互补策略,包括采取强强合并,共建专业化合资企业,大型企业之间收购对方的子公司或部分业务等举措。
nlc202309032026
军品制造商将继续深化内部结构,剥离部分非核心业务,增强在主要优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型军工企业注重对信息技术领域公司的并购,以适应企业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的需要。大型系统集成商对分系统或专用部件供应商垂直收购,增加主要业务领域的竞争力。部分武器系统的平台供应商自身定位为系统集成商,其核心能力集中于研发、设计及总装和集成,下属的制造部门被逐步剥离。分系统或主要部件供应商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扩展业务,呼应主承包商层次的变动;一些分系统承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专业化重组的同时,通过并购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更多的中小转包商和供应商则突出专业化,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基本结构是“行业”式构型,政府管理、研发采办活动、公司业务与运行等,都呈现出航天与导弹、航空、舰船、兵器、电子、核工业等不同的行业特色,无论是苏联/俄罗斯还是美国和西欧各国,均不例外。这是作战能力与相应装备需求按军兵种设定的必然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围绕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美国等主要军事国家已经开始从按军兵种需求转变为按联合作战需求来规划和发展未来能力。美国将国防工业按照作战功能概念,分为“战场感知”、“指挥与控制”、“兵力运用”、“防护”、“集中后勤”等5个作战功能领域,这一战略构想改革了按照产品属性或行业划分国防工业领域的传统做法。美国大型军工企业为适应联合作战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尤其是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需求,开始从制造舰艇、导弹、飞机和坦克等武器系统进一步转向研制生产武器与网络及信息技术结合的武器网络体系,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打破了国防工业以平台为中心的行业划分局面。未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和转变将继续顺应联合作战能力建设需求,大型军工企业进一步转变成面向多个军兵种需求、横跨多个工业领域,提供平台、系统、武器的装备和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国防工业的行业界线将逐渐模糊。
民用现成技术的军事应用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主要军事国家在推动新军事变革、建设新的军事能力体系的过程中,要求技术更快地成熟,要求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建立在更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跨越国防工业传统的圈子,在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中,发现和发展创新成果与创新力量。民用现成技术(即所谓的COTS技术)的军事应用和掌握创新性技术的中小企业成为新的依靠对象。利用民用现成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技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产品,不仅可以大量节约武器装备研制费用,而且由于有众多用户购买力的支撑和使用考核,相关产品价格低,技术成熟度高。
私有化、私营化继续进行
在国防工业以国有制为主的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将逐步推进国防工业的产权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程。法国将在股份制大型国防工业企业中逐步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出于对私有化利弊的不同考虑,这些国家进一步实施国防工业私有化的态度相对谨慎,因而私有化的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各国国防工业的私有化将从两个方面继续进行:一是国有制的国防工业企业实行私有或私营,如法国在混合所有制的国防大型工业企业中逐步减少国有股份的比例;二是允许国防工业以外的私有企业和部门进入国防工业。
军民两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生产保持高比例
由于军民两用技术、两用产品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国防工业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06~2008年,世界军工百强企业的军品收入占这些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2%、33.43%和37.76%。预计未来国防工业企业的军民两用产品和民品的比例仍然较高,尤其在民用飞机、商业卫星及其他民用航天系统、民用核工业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将继续占有广大市场,保持大规模的生产和高额销售收入。
国际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强
为了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各国国防工业国际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国防工业的跨大西洋合作、欧盟内部或欧洲防务局成员国的跨国合作、俄印合作等将持续进行或不断加强,成为未来国防工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防工业国际化发展主要体现在:
大型军工企业将继续推进跨国并购。进入21世纪,大型军工企业跨国并购日益增多,典型的跨国并购案如英国BAE系统公司收购美国联合防务公司、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收购美国DRS技术公司、德国蒂森·克虏伯船舶系统公司兼并瑞典考库姆公司等,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一些国家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领域继续推进和扩大双边或多边合作,不同国家防务企业大量合作进行武器装备项目的开发、研制和生产,特别在美欧之间、美日之间、欧盟各国之间、俄印之间,这种合作将持续发展和加强。
大型军工企业跨国设立的子公司日益增多。许多大型军工企业经过多年并购和对外投资,在国外都拥有若干子公司,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国防工业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军工企业将扩展海外业务,跨国设立的子公司日益增多。
产权为多国投资者所有的国防工业企业逐渐增多。国防工业的国际化正在模糊以往对其产权所有国构成的界定,例如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MBDA公司、欧洲战斗机公司、海上发射公司等均为多国企业所有。随着国防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产权为多国投资者所有的国防工业企业还有可能增多。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制定了有利于将外资吸引到本国国防工业的政策,以便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为本国带来效益,这也将促进国防工业企业产权国际化的发展。例如,英国政府在保留每个国外股东持股比例不得高于15%的前提下,取消了外资所持英国国防工业企业股份不得超过50%的限制。印度政府决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允许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印度国防工业,并限制外资控股的比例不得超过26%。
需要指出的是,国防工业事关国家安全,其国际化发展有明显的界限,并且这一领域的所有国际合作都需要合作国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政治基础。法国明确表示,涉及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的核武器及其相关技术装备,必须保持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研制、生产和开发能力;在某些涉及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技术领域,适当地考虑与盟国合作,但必须保持独立研制和发展的能力和技术优势;其他主要的常规武器装备均可以考虑同欧洲盟国分享技术成果和共同研制;普通的常规武器装备则充分实行来源多元化。
主要国家的武器装备发展
主要军事国家在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技术开发方面,均制定了发展战略或相关的规划计划,确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网络中心战系统、精确打击系统、C4ISR系统、全球力量投送平台和作战平台、无人系统、电子战装备、战场感知系统、空间对抗系统、核威慑力量、防御核生化武器等成为各国近期重点发展的领域。表1和表2对美国和俄罗斯武器装备或国防技术的近期发展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选编自《世界国防科技工业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