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大门设计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园大门设计(精选9篇)

公园大门设计 篇1

笔者在考察南北方部分城市公园入口建筑之后,总结如下:调研的内容包括公园基本情况、入口个数及分布、入口处的城市交通、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大门建筑、售票室、广场、附属设施等,通过文字记录、拍照和绘图等方式加以记录,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有的城市公园大门建筑以自然环境及地域传统为背景,但是有些地方公园建筑设计在地域特色上体现还不够,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现象日趋严重,不考虑公园大门建筑的地域环境、民族文化、审美、材料技术等因素,甚至有的公园大门建筑设计引入欧式罗马柱式进行装饰,别国建筑成风,忽视了地域性特点。为了追求历史沧桑感,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还是为了商业开发等功利意图,值得我们思考。

2大门建筑造型设计

城市公园大门建筑座落在公园入口与入口广场轴线交汇点上,起着分割内外空间、交通疏散的作用,同时大门建筑的造型对公园的面貌、环境有着关键的影响。所以城市公园大门建筑的设计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与时代气息吻合,要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展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心里特征及环境、社会的美感评价等。

2.1强调环境和谐

公园入口建筑除了满足功能性、艺术性、观赏性,还要注重与园内及城市环境系统关系,不能忽视大门建筑功能和园林自然环境条件,满足市民在动中观景和对园林内外的空间组织利用,合理利用地形、绿化、山水、地域气候等,从总体空间布局到建筑细部处理细细推敲。如南宁市的安吉花卉公园大门建筑设计如(图1),因地制宜的选择规则式平面布局,公园大门建筑采用牌坊式,建筑风格采用岭南园林建筑形式,建筑立面雕刻有岭南红花羊蹄甲盛开的花朵,与周边植物相映衬,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另外在入口建筑外广场利用开敞性布局及平地设计,方便人们行走或车行到达,在入口内部则采用的是半封闭性的布局,进行隔景处理,以增添游人的兴致。建筑通过巧妙配置山石、植物等,使之在自然景物衬托下更见风致,点出园内景观特色的同时也创造出朴素自然、个性鲜明、标志性强的大门入口建筑。

2.2体现地域文化

城市公园大门建筑因地制宜创作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语言的建筑环境,把地域文化特征作为设计依据,设计形式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创造具有自然特性和文化艺术性的建筑形态。在建筑造型风格上,主张地域特色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相融合,延续本民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吸收运用独具特色地方建筑式样,结合现代结构构造,使公园大门建筑区别于同类建筑形式,营建符合本土文化内涵的要求,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如南宁市青秀山大门建筑在屋顶设计上采用的是地域特色的侗族、苗族鼓楼为蓝本如(图2),延续广西民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吸收运用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式样,创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观意境及壮实饱满的民族意趣。色彩上运用鲜艳、明快的色调,建筑屋顶是白色屋脊、蓝色的瓦,建筑基调是白色的,蓝白相间色彩相当明亮、开朗、给人以愉快的感觉,更突出了大门的形象,使建筑处于清新、生动、明快的色彩基调中。符合现代城市公园的性格。

2.3突出公园主题

公园往往通过大门的艺术处理体现出整个公园的特性和建筑艺术的基本格调,所以大门设计要考虑它在建筑群中的主题性,又要与全园建筑风格一致,主题的确立有利于形成园区特色的标志、性格。构思设计要切合公园的性质与内容,造型赋予个性,标志宜明显,易于游人瞩目。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入口大门建筑设计如(图3),主要以展示大唐盛世风貌的皇家园林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大唐芙蓉园西门也称御苑门,这是园区的正门,两层主门楼与左右紧接的三重阙相得益彰。北入口为次入口,建筑本身具有大唐时期风格,采用内凹半封闭式的空间造型,亭廊相连增加了景园的气势和对游人的引导性。例如,江苏邳州人民公园入口建筑设计,以体现楚汉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大门建筑,其入口浮雕相迎,奚仲、邹忌等古代名人雕像矗立其中,大门主体为牌坊式造型,运用现代大理石柱和横向宽大峨冠造型结合,烘托峨冠博带的汉风气质。

2.4注重植物配合

公园大门设计 篇2

关键词:大门设计,自由构思,创新

0引言

当人们欣赏一幅建筑作品时, 总是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来建立起对建筑物的整体印象, 整体和局部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凡是优秀建筑作品, 都是在注重建筑整体外观、风格的同时, 对建筑局部更是精雕细琢, 使之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下面就从这一局部出发, 以办公楼为例, 加以阐述大门在建筑设计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1建筑大门的设计如何着手

不同功能、不同体量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入口, 所选择的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平开门、移动门、折叠门、伸缩门、铁艺门、道闸门等, 大门的造型设计主要从它的尺度、形态、色彩、材料四方面着手。

1.1大门的尺度应考虑实际的人流、车流量的大小, 应考虑与建筑形体相协调。

1.2整个大门入口的设计形态通过风格的选择、形体的组合、细部的刻画这三个方面来实现。大门的风格必须与建筑物的风格相协调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例如:办公楼大门追求的是一种浑厚、统一的整体美感, 而一些商店、餐饮业等建筑讲求的是商业效果, 通过自己特有的风格来达到招揽顾客的目的, 此时, 它们的大门入口的风格就有可能与建筑不一致, 这在商业社会中产生特有的商业现象, 在理论上也应承认它的合理性;形体的组合方法是将数个几何形体通过解体、拼合、交叉等方法构成一个整体的形体;细部的刻画使人们更容易认识整体, 可以通过一些装饰、或设置小品、或通过灯光处理等手法加以点缀, 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1.3色彩是人类最普遍的审美形式, 色彩对人们的视觉感觉不仅比形状、质感反应迅速直接, 而且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作用, 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和情感效果。同样, 在建筑大门的设计中, 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彩组合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效应。一般说来, 深色给人以沉稳的感觉, 浅色给人以轻盈、明快的效果。复色之间的搭配带给人以典雅、高贵的感受, 原色与间色之间的搭配形成明朗、粗犷的氛围。

1.4材料的选择 建筑大门入口的材料有:金属、木材、石材、混凝土、贴面砖、玻璃、化学有机材料等。大门入口所选用的饰面材料不仅是为满足结构上或功能上的需要, 而且更是为了通过所用材料的质感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材料的质感是通过材料的表层纹理来体现的。不同质感的材料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粗糙的质感有一种凝重、厚实的感觉, 光滑的质感给人以洁净、明快的印象, 反光材料产生的光影变化显得丰富而又强烈。透明材料给人以明亮、开敞、轻快的感觉。镜面材料由于反映物像, 使环境显得深远、开阔。镜面石材给人以豪华、富丽、典雅等感觉;毛面石材给人以敦厚、沉稳、庄重的感觉;轻金属钢架具有灵秀、有序、飘逸的感觉;不锈钢材具有光亮、豪华的效果;木材具有朴实、亲切、温馨、典雅的感觉:由于材料质感表现出如此丰富的视觉特性, 在建筑大门的设计中应该认真地选择材料, 以创造更为美观的形态。

2办公楼建筑的大门入口设计

2.1保持与建筑形式的统一

办公楼建筑从功能上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办公为唯一功能而建造的办公楼;二是以办公为主要功能结合其它功能建造的综合办公楼。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办公楼, 在建筑设计中都应体现办公楼的造型语言。办公楼建筑立面通常都追求庄重、明朗、沉稳和快节奏、高效率的视觉感觉。办公楼的大门入口大都在建筑设计中完成, 它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局部, 在形式上应与建筑的形式保持一致。

2.2入口外围空间设置广场

近年来建造的大型建筑, 往往在入口外围空间设置大型广场, 以满足交通、休闲、观景的要求;在广场中, 可设置停车场来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另外, 还可设置绿植、休闲设施、景观小品等:停车场的面积和位置在建筑设计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绿化的面积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都有相应的指标加以限制。

2.3采用较为简洁的色调

办公楼以及它的大门所采用的色彩大多为浅灰、灰色、深灰、浅咖啡色等。设计中常以一两种色彩为主, 配以少量的其它色彩, 从而产生一种统一、协调、素雅、沉稳、端庄、大方的视觉感受。

2.4饰面材料的选用

构建办公楼的大门入口的饰面材料, 一类是传统的天然石材, 石材可以是毛面的, 也可以是镜面的。毛面石材可以达到端庄、凝重的视觉效果;镜面材料可以产生明快、高贵的感觉。另一类是复合铝板, 它给人一种现代、光洁的视觉感受。在办公楼入口的饰面中, 将两种石材结合在—起使用, 或以镜面为主、毛面为辅, 或以毛面为主、镜面为辅, 都可以产生很好的视觉感觉。运用复合铝板时也可配以金属网架、透明玻璃等以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大门入口的形象, 现代办公楼的雨篷和门廊用材也可以选用钢化玻璃、工程塑料、轻型钢、铝合金、不锈钢等新型忧质建材, 它们具有质轻、成型性强等优点:用这些材料制成的构件形状精美、别致轻盈、现代感极强。可成为整个建筑的视觉中心。另外, 在大门与建筑主体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搭配, 利用其色彩、质感产生的对比, 达到突出入口的效果。

2.5注重细部的处理

办公楼的大门入口追求形体简洁、色调统一的视觉效果, 如果过分注重统一感, 就会产生呆板、单凋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缺点, 在设计中应注意细部的装饰处理, 如在大门立面的同类材料上采取近似色或同类色对比, 形成简约而含蓄的感觉。又如使用大面积同一材料而且造型变化不大时, 采用凹凸线条或将形体做成小起伏变化, 以此形成简单而不单薄的感觉。

3案例分析

例1:

此效果图是一办公楼, 整体设计体现出简洁、明快、现代的办公气息, 立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办公环境。在设计中十分谨慎的选择楼体的外观样式, 采用弧线设计, 令建筑看起来富有动感, 建筑入口通过的重点突出的手法让整个建筑更加富有韵律感。整个建筑从俯视的角度看, 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给人一中蓬勃向上的视觉感受。

建筑入口的处理打破常规的思路, 采用从2层进入楼内, 两侧弧形上车坡道像双臂一样将楼前架空广场揽入其中。架空广场上面可以满足休闲、观景的要求, 在广场的下面的架空部分设置为停车场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 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

建筑的入口装饰选材以简洁的色调为主, 与主楼的色调相协调, 门口的装饰采用浅色的石材, 雨棚采用银灰色的铝塑板。镜面石材与铝塑板都可表现出明快、现代、光洁和高贵的视觉感受。

例2:

此楼是集办公、住宿、食堂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 整体风格为仿欧式建筑。

大门的设计结合整体风格, 做到造型简单, 庄重明朗。

门口的柱子没有选用常规的罗马柱, 而是选择了现代风格的装饰, 贴光面材料, 并使其做到协调统一。雨棚上翻檐处贴花饰线条。从门口到整体力求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4总结

公园大门设计 篇3

关键词:墙架柱;托架;抽柱

中图分类号:TU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01-02

随着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以及减少建筑垃圾排放的号召,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新建时期转移到新建与旧有建筑维修、改造、加固并重时期。部分工业企业的旧有技术已阻碍了生产进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制约着经济效益。而其中某些厂房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变、设备的更新、或是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再续建新车间,二者共同来实现新的工艺要求。这就需要对原有厂房的布局进行改造,增加某部分的使用空间,托梁(架)抽柱[1]这项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扩大柱距这一问题。

1 工程概况

2009年,由我公司承担的抚顺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型螺纹环锁紧式换热器)搬迁扩能改造项目,为新建及搬迁项目,车间全长478.4 m,跨度75 m,檐口高度为28.7 m。主厂房车间建筑面积为46 387.2 m2。该厂房为三连跨排架结构,屋架为轻型钢屋架及钢梁。厂房基本柱距为12 m。其中20 b线至37线交C轴、D轴利用旧有厂房钢柱搬迁,吊车吨位及工作制与旧有厂房相同,因此不需进行新的设计。

厂房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该厂区原计划分两期建设,1~20 a轴为先建部分,20b-41轴为后建部分。因此在20 a轴线山墙最初设计时,作为临时封闭措施,仅设计了4.5 mx4.5 m的大门。

该厂房下柱、中柱采用钢管混凝土双肢格构柱,上柱均采用焊接H型钢柱。钢材选用Q235B,钢管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厂房外墙采用组合压型钢板,墙面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卷边C型钢,钢材选用Q235B。对于20 a轴临时墙架柱采用双肢钢管格构柱。原设计考虑待20 b至41线建设完成,拆除20 a线的墙面,保证厂房贯通完整。

但是到2010年底,该公司由于资金问题,20 a轴以后的厂房暂缓建设。为了保证容重车间的运输功能,需要在原设计的20 a轴临时墙架中部开设一大门。业主要求即便以后建设20 a轴之后的部分厂房,仍可利用该大门作为两个车间的运输通道,该墙面也不需拆除。因此大门洞口尺寸要尽可能的大,最后定为9 mx9 m洞口,如图2所示。由于该厂房已经投入生产使用,故要求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不影响厂区生产。

2 设计方案的选取

业主最初的想法是用焊接H型钢换掉新开门洞处被截断的钢管格构墙架柱。若采用业主的建议,施工工程量较大。首先得拆除新开洞口所在位置的全部墙板及墙梁,然后才能换掉已有的墙架柱,最后还需要恢复拆除部分的墙面系统,达不到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的要求。

经过仔细考量,进一步分析,由于新开洞口很大,此部分必须设置相关构件以承载洞口上方相关区域的荷载,且还需考虑如何把要拆除的墙架柱和需要设置的构件结合起来,达到既施工方便、周期又短的目的。

新开洞口两侧的柱距为12 m,若采用设置托梁的设计方案,因跨度较大,则托梁所需的截面会很大,且施工较困难,不好操作。

考虑原有山墙墙架柱在墙面外为双肢格构柱,若采用托架,则构件轻巧,平面外的稳定也容易满足。托架平面外支撑布置,如图3所示,综合评定,此方案能够满足要求[2]。

3 设计计算

对于新增加托架TJ-1承担的荷载以竖向荷载为主,主要为拟拆除洞口上方墙架柱及墙面材料的自重P=40 kN,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托架跨中。由于墙面荷载左右均匀布置,故托架采用豪克式桁架,使桁架斜腹杆均处于受拉状态,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5.3.9受拉构件容许长细比取250,若是按受压构件则长细比容许值为150。杆件按受力及长细比控制的截面将比受压状态计算的小很多。构件变形值

3.6 mm<[VQ]=l/400=12 000/400=30 mm

满足规范要求[3]。

经计算,采用托架形式,截面应力也较小,且各项指标均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山墙在风荷载作用下,托架水平支撑计算:由风荷载产生的力FW=17.5 kN,该集中力作用在跨中位置。采用PKPM计算,托架水平支撑在风荷载下的构件应力、节点位移也均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4 节点构造处理

连接节点处理上:①钢管柱与托架采用铰接连接,该连接只向两侧墙架柱传递竖向荷载,不传递弯矩,能充分利用已有钢柱的强度。同时铰接连接施工简单,容易操作。②作为托架中间竖杆的原有钢管柱,由于9 m标高以下部分被切除,此处为开口截面,在托架TJ-1左右下弦杆拉力作用下,容易撕裂。因此在连接形式上采用环形节点板连接,连接节点板为一个整体,对节点处钢柱起到环向约束的作用,避免环向应力过大导致钢管撕裂和柱承载力的下降,试验证明该连接方法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4],连接节点设计如图3所示。

5 施工步骤

①第一步拆除拟开洞口部分(11.100 m标高以下)的墙板及墙面檩条;

②第二步安装托架TJ-1;托架制作时应预起拱L/3 000;

③第三步现场安装托架间水平支撑;

④第四步截断拟开洞口处的墙架柱;截断处用12 mm钢板封堵端口;

⑤最后恢复多拆除部分的墙面系统。

6 结 语

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托梁(架)抽柱的方案也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选取。

①本案例中需要拆除的柱子为钢山墙柱,在考虑设置托梁(架)时,综合利用原有柱子,作为新设托架的一部分,结构设计上可行,施工上操作简单。

②由于大部分托梁(架)抽柱的改造工程都安排在厂区设备检修期间,而检修期一般都不会太长,这就需要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应在停产前准备完成。因该工程中构件均为钢构件、且墙架柱承受竖向荷载有限,在设计时承载力富裕较多,而是以与稳定相关的长细比作为控制指标,因此该案例中托架两侧的钢柱并不作强度加固,而长细比仍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③为了实施合理的托梁(架)抽柱方案,实现荷载的有效转移,保证截柱过程以及截柱后厂房结构的安全性,托梁(架)抽柱及结构加固施工方案也很重要,因此设计应给出托梁(架)抽柱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黄慧平.抽柱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科学,2008,(16).

[2] 吴铁汉,陈岚,袁精玲.厂房改造中大跨度托梁抽柱的设计与施工[J].工 业建筑,2002,(11).

[3]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公园大门设计 篇4

作者在今年的Apple’s World Wide Developer大会上获得这个奖项。作者由此开始考虑如何通过Apple的ADA评价标准敦促成千上万的开发者们开发出更加完美的移动apps。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对这些标准的分析和探讨,他认为这些标准将帮助开发者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应用程序。

1.风格讨喜

Apple一个核心的宗旨就是技术并不仅仅是功能。让应用可用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应该变得更加有趣。它应该让用户感兴趣,觉得亲切。

在细节上要注意吸引人。微妙的暗示、幽默、比喻、动画和漂亮的图形都能够增强app的特色。

Postage在获得了ADA,它逼真地模拟了明信片的制作、投送和邮寄的过程。它能够轻松地显示一个弹出对话框,告诉用户明信片已经投递,但是它并没有这么做,它为用户精心设计了一个动画的信封。这就是讨喜的设计!

Grades 2是一个排名和GPA计算器——听起来似乎很难有什么讨喜的突破。但是开发者使用了动态人物,让程序变得贴心、幽默,漂亮的细节设计和人物描述使得应用程序充满个性。用户自然会喜欢这个有意思的设计。

2.界面直观

直观的app最有效。用户最好通过界面就知道如何使用你的应用。在某种层面上讲,应用应该符合用户在真实世界中的感受,最好让所有的元素都是可点击的。在作者看来,削减元素是使得应用直观的最好方法。让app变得“要多简单有多简单”就是将所有会左右用户的元素全部剔除,只留下最最需要的东西。这不仅适用于屏幕上显示内容的安排,同样适用于整个app的设计。将所有无关紧要的功能、按钮或是选项剔除。这个过程也许会很痛苦,但是它绝对是值得的。你也许会以为你的用户希望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你必须记住:任何功能、按钮或是选择的增加都会增添程序的复杂性。试想一下,如果你下载的app界面上只有一个按钮,那么所有的人应该都知道怎么使用它了吧。虽然这很困难,但不是做不到的,越少的东西能为你带来越多的收益。

当用户第一次打开Grades 2,他们就知道怎么使用它,因为它就只有一个按钮。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3. 优雅

一个优雅的app就是能够以一种巧妙而雅观的方法解决问题。它能够减轻用户的工作。输入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更糟糕的是,用户常常需要单手使用他们的设备,这使得输入工作变得更加麻烦。减少输入,提供选择,设置默认的输入结果都是有效的减少用户输入的方法。如果能够找到更加聪明的办法减轻用户的输入那就更好了,比如自动定位到用户的位置信息,而不用让用户自己输入自己的位置。

作者曾询问了Apple的一个首席设计师,为什么会看中他的UI设计,他的答案有点出人意料:因为他的app能够根据输入的需要自动切换输入法。这个听起来或许很简单,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很多apps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是从设计到实现的一些小细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编码阶段设计师也不能完全抽离项目的原因。

4. 引人入胜

一个引人入胜的界面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它甚至使得用户忘记了其他的事情,完全投入到你的应用之中,

引人入胜的app往往是从漂亮的图形介绍开始的。在用户使用app以前,他们需要在App Store中下载它,这时app的描述和评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购买决定,用户通常会根据app的截图作出决定。所以,确保你的app的界面能够清晰并且绝妙地说明app的主要功能。

漂亮的视图的确能够吸引用户的眼光,但是不足以留住用户。许多apps的外观做得很好,但是整体体验却不行,它们要么是内容混乱、要么是界面前后不一致、或者是动画不流畅。一个引人入胜的界面应该能够让用户拥有一个神奇、流畅并且真实的体验,那些让用户感觉到他们正在使用一台电脑的元素(一个小故障,动画卡住,或者是没有响应)都应该消除掉。

通过Our Choice,Push Pop Press颠覆了大家阅读图书的方式,让书籍走进生活。它们让屏幕上的所有对象都变为可触摸的,从页面到插图和嵌入的视频,这些对象不仅可以触摸,而且可以拖动和缩放,让用户拥有更加真实的体验。这个app中还利用声音和绚丽的图像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5. 令人兴奋

兴奋并不是指app本身,而是说让用户能够很兴奋地使用它的功能。Brushes就将移动设备变为一个艺术工作室,可以用它创作一个充满艺术感的杂志封面。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能够随时随地开展他们的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

Smule(虽然没能赢得ADA,但是却很受作者的青睐)开发的Ocarina就将iPhone变为了一个随身携带的长笛。用户愿意花费一个又一个小时的时间用Ocarina来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曲目。能够学会一样乐器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令人兴奋的apps能够吸引用户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它。你的app有什么让用户兴奋的东西吗?

6.引人注目

还记得当你拥有了一个新的设备时,你向你的朋友展示的第一个app吗?你的朋友或许会非常惊奇并感叹到,“哇,这是什么?”。这或许是因为这个app让你做到了一些你无法想象可以在你的移动手机上做到的事情。引人注目的apps往往能够跳出技术的框框条条,给用户带来从未想过的体验。

Golfscape将手机上的摄像头、GPS、指南针和一个高尔夫课程数据库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增强现实技术的取景框告诉高尔夫球手临界距离。

Starwalk利用了iPad的陀螺传感器,用户只要将他们的iPad垂直于地平线树立,就能看到对应天空中的所有的星辰和卫星。

7. 可靠

可靠的app就是能够保证执行的任务永远不会失败。它是可靠的、健壮的、并且永远不会崩溃。app中的信息是实时更新的、准确的、全面的,并且即使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访问的。如果一个app常常出现崩溃的问题或是给出的信息不够准确,那么即使这个app设计得再漂亮,也没有用。

结论

App Store是一个apps的海洋。想要在众多的apps中脱颖而出吸引Apple的注意,拥有迷人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迷人的设计并不容易;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好的品味,这要求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充满激情。只有当开发者对产品充满热情时,他们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开发一个值得嘉奖的app。这样的apps开发者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匠,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细节:界面的布局、一个按钮甚至是一个警告信息。富有激情,充满灵感,决不妥协,就能创造出一些了不起的东西!

公园大门设计 篇5

对穿行空间的强化,根据大门联系的两空间的性质(如居住区与城市之间),以及对穿行的主体、穿行的方式、穿行的整度等方面的分析,在大门前设置相应的缓部和引导空间,比如像入口广场,并进行恰当的空间划分,营造动静皆宜的空间环境,

对过渡空间的强化。根据大门所处的具体城市的环境,使大门前的空间具有双向围合性质。运用一些景观构筑物,如雕塑、活动花池等,营造内外空间的自然衔接。

公园设计理念 篇6

设计理念是结合公园本身的地域文化,它位于,是一座森林公园,是传统的公园形式,这次设计的设计理念是在设计与造型上打破原本的单调,以几何形式的红色金属长廊和水系规划并加以同样风格的设施来做点缀,做的设计。

设计说明

这一项目是森林公园为主的公园规划,设计本着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基本保持原来的生态风貌,通过树木的种类、数量、配置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感受自然。通过此次设计为其生态建设献一份力量,也为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保障。实现城市绿洲的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现植被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森林公园。

在方案中,我们对原本的中心水体做了新的规划,以几何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设施上以几何与剪纸相结合的造型,并加上耀眼的红色与金属的质感,使其具有一定的现代感。

对原本的山体没有做过多的改变,保持了原有的生态风貌,山上主要以绿色植被为主体,在山顶做了可以眺望公园风景的观景台,使游客对其有更直观的参观,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公园大门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是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 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 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言综合性学习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性是它最基本最主要的属性, 其次才是活动性。所以,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及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更强调整个活动过程指向“语文收获”。

由于以前分散在各单元里的诗歌教学, 总是服务于相关的单元目标, 对于诗歌本身的学习与探究, 总难免失之零散或肤浅。本次综合性学习独立成为一个单元, 正是一次基于单元整组设计, 相对系统地走进诗歌世界的好机会。

教学目标:

1.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 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 引导学生动手写诗、开诗歌节目展示会进行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

2.在活动中, 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诗歌的形式、内容和音律等特点;感受诗歌的意蕴美、节奏美, 陶冶高尚的情操;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 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 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能借助注解和图画, 准确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弘扬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和深入探索、不言放弃的态度, 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资源: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学生多渠道搜集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同步《古诗文诵读》;推荐相关诗歌网站。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诗海拾贝

活动一:规划, 叩开诗歌的大门

一、明确主题, 激活已知

1.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个学年开展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 简单概述自己的感受或体验。

2.揭示主题: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并不是零起点, 开展新的综合性学习之前, 做简单的回顾是必要的唤醒。

二、通读教材, 整体感受

1.在预习的基础上, 再次自由浏览整组教材, 交流感受:通过预习和浏览教材, 你知道了些什么?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在预习时, 教师可做适当的读法点拨, 如本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 分别告诉我们什么?这次综合性学习与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在要求上有什么不同?等等。)

2.结合以往的综合性学习经验, 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预习教材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也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预习, 有助于使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成为基于学生体验与认知需求的学习活动。)

三、组合团队, 初定计划

1.指导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及最后的结语,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与目标。

2.根据“自由组合为主, 教师调整为辅”的原则, 组成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 组长管理研究档案袋。研究档案袋里的内容包括:成员责任分工单, 活动计划表 (分为组员建议和集中确认两种) , 活动总结表等。考虑到小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经验有限, 教师可以把相关步骤要求表格化, 降低学生设计与操作的难度。如:

第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建议版) :_______

第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集中版) :______

3.对照表格, 学生先分散后集中讨论整理确定本组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计划。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活动的准备, 包括: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团队自愿而不失合理地组建;活动计划先独立设计, 后集中讨论。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也追求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不过, 本次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初步阅读相关材料的感受和困惑而安排的, 对研究内容的深度等问题要求不宜过高, 重点是强化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程序性认知。)

四、组际交流, 互启完善

1.先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 然后回答同学的提问, 教师也可根据情况从可行性、科学性等角度提问。教师的提问既要起到示范作用, 又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反思, 使其完善各自的活动计划。

2.结合大家的意见, 各组修改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而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计划则是使活动计划更趋合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活动二:感受, 贴近诗歌听心跳

一、再读材料, 初步理解

默读阅读材料, 定向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对诗歌进行定向思考探究, 一是深度走进诗歌, 二是弥补前一节课确定研究内容的不足。毕竟, 让学生自己发现研究内容而深入走进诗歌, 不是一件容易和具确定性的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可减轻难度。)

二、课堂交流, 适时补充

1.汇报交流, 要特别关注学生发现的形式上的特点来源于哪些诗句。特点包括四言体、五言律诗、词、散曲、现代诗等。学生说六首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时, 注意图文注解相结合, 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可简要补充关于《诗经》、律词、散曲以及现代诗的发展时期和艺术成就等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是发现之旅, 但教师该出手时当出手, 有必要系统集中地进行相关诗歌知识讲解,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诗歌的艺术形式, 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 心生向往。)

三、朗读背诵, 积累感悟

1.教师指导朗诵诗歌, 背诵诗歌。

2.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从六首诗歌中自选。研究形式与第一课时的综合性学习相同。此活动在课外学生自主完成。如:

第三小组:《诗经·采薇》活动计划

成果示例: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对偶匀称写景状物生动传神, 意境深远, 又蕴含儿女情长, 暗喻战争的残酷, 短短16个字, 内涵却非常丰富, 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对比, 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 突出了眼前的悲凉。

(设计意图:诗歌的诵读积累是丰富积淀, 培养语感的重要策略, 背记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在打开这扇门, 让学生自己去不断汲取、体会, 从诗歌形式到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 到诗歌表达的内容和作者情怀, 都需要学生自己贴近了细细倾听。本次探究以阅读材料的内容为主, 视野相对局限一些。下次探究将可能从诗人的角度或诗歌类别等角度进行自由探索。)

活动三:探究, 美丽的诗歌美丽的发现

一、生成问题, 筛选问题

1.检查诗歌积累情况。谈话生成问题:在这些诗人中, 你最崇拜的诗人是谁?预设:如果学习小组最崇拜的诗人是杜甫。则引出一系列问题:你们还会背诵杜甫的哪些诗呢?除此之外, 还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你们还想了解杜甫的哪些事情呢?等等。最后, 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 如分成生平、作品、轶事等。)

2.继续谈话:探究的角度很多, 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视角。比如, 在这些诗词中, 你们最喜欢哪类诗词? (预设:如果学生喜欢爱国诗词, 则导思:一首诗词, 一份情环, 不同的爱国诗词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 你想知道吗?相同的情怀, 又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你想细细了解吗?相机诵读古今中外的爱国诗词, 讲解爱国诗人如屈原、文天祥、岳飞、闻一多等的故事。吟唱由爱国诗词谱曲的歌曲。此外,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 把视角投向山水诗、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咏物诗等专题。)

(设计意图:以阅读材料中的以及学生积累的诗歌为引子, 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 对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重组,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建构知识体系。这无论对夯实学生的经典文化底蕴, 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搜集、归纳、探索的能力, 都十分有益。在这方面一定要下工夫。)

二、制订方案, 小组分工

引导每个小组研究其中的一类问题。可继续运用前边使用过的表格进行规划、实施研究。学生不够明白的地方教师再次做简要的强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程序性认知, 学生虽然已经接触过, 但还不是十分牢固, 教师适当强调巩固是必要的。)

三、实施研究, 撰写报告

根据方案分工探究, 撰写报告, 教师提供写法示例。比如合并综合法等。

(设计意图:确定有意义的不同研究主题重要, 搜集信息、归类整理信息更为重要,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援”至关重要。)

四、成果展示, 汇报交流

在班级学习园地开辟“成果汇报空间”, 鼓励学生署名评议。

(设计意图:展现丰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 既是对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 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通过探究, 使诗歌知识能够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得到梳理, 变得清晰系统起来, 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第二部分:与诗同行

活动一:感受, 走进诗歌有密码

一、阅读材料, 感受写法

1.自主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三首儿童诗, 初步理解三首儿童诗的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提示框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发现儿童诗的特点:有趣的生活、神奇的想象、真情的表达等。

3.指名阅读诗歌故事《给诗加“腰”》, 并且联系复述。

4.指名朗读《诗中的“秋”》, 并引导学生小结读诗的方法:不懂的诗句要请教父母、老师、同学;学会把读到的诗句变成画面, 想象诗歌描述的图景;读诗要联系生活;要学会将不同诗人的作品, 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句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教师的点拨、讲解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读诗、写诗是有方法的, 进而激活寻找方法的意识。)

二、自由选择, 仿写诗歌

自由选择一首儿童诗, 教材之外的也行。提示仿写方法:选类似的事物或主题, 模仿表现手法或诗歌结构等。如:爷爷的汗珠/就像是雨后山坡上的小溪/它使我总猜想/爷爷的身体里是不是有一个汗池/爷爷的汗珠/一股一股/使我总担心流干了/咦/爷爷的汗珠没了/是不是汗池关闸了

(设计意图:创作诗歌从仿写开始。最初, 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仿写, 慢慢地, 他们在尝试创作中, 会逐步领悟写儿童诗的秘诀, 尝到写儿童诗的乐趣。)

三、布置作业, 继续探究

1.收集觉得写得特别精彩的儿童诗, 重点了解几位著名儿童诗人。

2.探究读诗、写诗还有怎样的方法或秘诀, 继续仿写儿童诗。

3.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

(设计意图:只有以表达的视野去看儿童诗, 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儿童诗的奥妙, 只有不断自主地去寻找、学习前人的写作方法, 才能提高写诗的水平。)

活动二:展示, 我的地盘我做主

学生提前申报节目,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组织展示会。

1.基于古诗词的歌曲类节目。如演唱根据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谱曲的歌曲。

2.基于古诗词的情景剧节目。如陆游的《示儿》等。

3.基于古诗词的配乐朗诵节目。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4.基于古诗词的创意小品表演节目。如改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成的《杜甫回家》。

5.基于古诗词的现场书画表演。

(设计意图:安排这样的活动课, 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更是诗歌艺术之美的张扬。很多时候, 美, 就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召唤。以上节目, 根据学生申报情况调整。)

活动三:总结, 享受收获享受美

课前各小组做好总结准备, 包括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 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指导写总结报告

教师提供表格式的总结报告单 (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不使用此表格) , 指导撰写。

第_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报告

二、学习小组讨论、记录、整理

1.学生可以先自己写, 再讨论、合作写。

2.组长整理本组综合性学习档案袋。

三、交流总结报告

1.各研究小组依次轮流总结, 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总结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2.听众提出疑问, 请总结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3.综合性学习档案袋资料展评。有条件的, 可以把资料用数码相机拍照后, 上传到班级网站相关栏目中。

四、活动总结

教师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 提出今后的学习方向与要求。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篇8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本方案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以展现农村田园风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融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地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地原则。

2、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三江口湿地历经了上千年地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渔耕、农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地独特性,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地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三江口湿地上千年地渔耕文化、农耕文化地历史沉淀,在建设中应对湿地地原生形态尽量保护与恢复、坚持最晓干预地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一个黄河码头

在位于黄河排水渠入河口处规划兴建一个黄河码头。通过这个码头将黄河北岸的自然山、水、树林等景观环境引入到景观区内,成为整个景区的大背景。同时黄河码头也是黄河景观湿地景观区内少数的几个永久性建筑之一。

两个滨河广场

两个滨河广场即纬一路滨河广场和纬四路滨河广场。其中纬一路滨河广场是整个黄河景观湿地的休闲、集会区。黄河景观湿地内的大部分硬质铺地都集中在这个区。而纬四路滨河广场即为纬四路入口广场,是一个休闲小广场。

三条景观轴

三条景观轴即是一零九国道、自然水系、排水渠。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即是在根据对景原则的基础上,为了使黄河景观湿地与惠农新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新区东西走向的六条主路尽头相应位置处设计六个入口广场在延续了新区城市机理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

2、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规划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3、景观视觉分析

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

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借景和框景

远处城市建筑群会成为湿地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黄河,从而将黄河景观引入湿地。此外在综合活动区内规划的城市观景林带也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关系。

4、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

曲线形景观路:为了保护黄河景观湿地内的红柳林等自然树木和植被,湿地内道路的设计是在利用原有地块分割区和现有道路的前提下形成的自由型道路系统。规划路宽度以2米为主。湿地内的主路,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路面铺装较为独特。次要线路:宽为均在1

.2米左右,从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各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接中有水便以栈桥的形式来完成。

5、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 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湿地。

6、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

7、竖向规划:

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

三、规划设计目标、理念

1、在本规划中我们通过对黄河畔现状的考察研究,提出新建可延续惠农城市文脉的生态景观湿地。进而确定黄河湿地的主导规划目标,打造石嘴山黄河文化生态景观廊,借以传达丰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展示石嘴山地区特色,为人们提供可观赏生态湿地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

2、开启黄河休闲娱乐天堂,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黄河岸边用地功能划分的原则在防洪设施的前提下大范围治理水系,恢复其活力,结合黄河湿地原有现状植物植被,为人们创造出多层次舒适怡人的滨水空间。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篇9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

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1、观景平台:在山顶相对开阔的地方开辟设置观景平台,其上构造钢架、张拉膜搭建的观景亭,供居民及游人休息、聊天、饮茶等使用,观景亭既考虑人与建筑的尺度,同时自身也是体现城市景观形象的小品。

2、观景亭:在近中心区的峭壁处建构两处膜结构亭,形状似展翅欲飞的仙鹤,游人可登高远眺,亦可在亭中休息,两亭之间遥相呼应,夜晚灯火通明,成为都市中的亮点。

(二)生态文化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西南部,这里林木茂盛、有一个村落和两处寺庙:上林庙和山塘庙,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宗教文化色彩。本区利用现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塑造地方文化景观。

1、上林庙博物馆

确保原上林庙寺院的环境氛围,保护其视线走廊和空间环境效果。在道及门区等视线敏感区避免设置大型构筑物及各种与景点氛围不和谐的元素;对已有影响景观的构筑物应予以拆除或改造。大力挖掘寺庙的历史文化内涵,修建上林庙博物馆,充实馆藏内容,全面展示上林庙的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充分体现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风格与成就及道教的特点。

2、山塘庙

现状中是以杨家将为主题的宗教建筑,规划中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建,对所在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保留部分原有的寺庙建筑,新增老年活动室,户外布置健身广场,放置健身器械,使整个区域的性质转向公共性,强化其宗教色彩,使之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

3、山居风情度假村

增建各档次度假别墅,运用乡土性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木材等体现原始自然的建筑风格,外观协调统一、统中有变,室内装设施则各有特色,风格鲜明。别墅建筑为在此度假的游客提高质量的住宿条件,昼保留周围现有植物,在别墅周围点缀花灌木,以构成优美、恬静的别墅群。

在原有山地民居的基址上改建各档别墅,其风格外拙内秀,设施齐全,造型各弄,以古朴自然的造型将游客带入山野林间,倍享温馨。别墅依山势而建,3 有平台直挑入山谷中,别墅之间可由小路通达,改造村庄木屋条件,住宅内设卫生设施,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成为旅游综合服务区。

控制别墅度假村建筑规模,禁止肓目扩建乱建,保护现有的景观和植物资源,建立完善的电力给排水设施系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和破坏

(三)中心景观带

进一步完善北山公园中心景观带的植被建设,增强其城市绿带的功能,为市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立意别致,造型典雅的综合性的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建立起联系两山之间的绿色桥梁。

(四)自然风景生态区

位于北部山体的东南部,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有大量的自然野趣环境,规划在植物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的景观规划要求,规划不同的植物群落,从而创造出不同景趣的景点。

1、自然风景园:

面向中心景观带的北山山坡,此处林地开多于合,林地山坡间有较多的空旷地,在此处沿坡向上开辟一道亮丽的透景线,将山下的景色一直延续到山顶,两侧宜建风景林带,以秋色叶为主,配以常绿阔叶乔木和针叶树,乔灌草结合形成高郁闭度的生态风景林。

2、台地园:

在山顶制高点开辟一跌落式台地园,层层台阶随山型跌落,在最高处设一石塔,成为全园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成为城市中借景的对象。

3、生态竹林:

北部山体以北的山坡以竹林景观为特色,点缀秋色叶和针叶类植物,在园路交叉口和景观优美的地段设立景亭和弧廊等景观小品,成为游人观景休息,改造现有园路,使其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同时形成本区朴野、自然的景观特色。

(五)娱乐休闲景观带

本区是北山山脚近居民区沿线地势相对平坦的带型绿地,由于靠近居民区,规划中加强了娱乐休闲的功能。

1、水景广场(山底公园休闲区)

展示“水”主题,广场开敞、明朗、以水景环境小品、精致的铺装地面为表现对象,创造与人们心中温泉感觉相呼应的形象。

2、林荫水景道

将空旷的道路改造为步行与车行两部分,沿步行道利用旅游区经生态处理形成的中水,做一条景观水道,以林荫树与花草植物美化水道两侧的环境,并在适当地点修建一到两处表现本地特点的建筑文艺小品,作为点晴之笔激活居住区的环境。

3、体育游乐场

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及障碍等条件,结合自然材料(原木、绳索、废轮胎等)设计各项独特的游乐设施,让人们在其间跳跃、攀爬、摇荡,尽情游戏于天地之间。为山林增添不少野趣。由于该项目占地面积小,建议在施工时采用密集式运动设施,在狭窄的基地,以立体构筑方式将数项活动设立于一处。

4、采石场生态重建区

大力整治现有采石场,推平、推缓陡坡,利用石料修路、填坑,增加可建设用地,利用石料堆山障景,改变景区整体环境。设置各项游戏设施,使之成为宜人的休憩环境。

科学植树造林,改良区域气候。当整体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后,本区将成为区域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但这是一项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需要下大力气,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作为规划建设的长期目标,必须加以重视并长期坚持。

二、绿化规划

(1)规划原则

生态环境保全原则:建设和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育林、造林、保林、杜绝任何可能的破坏、毁林行径。绿化、美化、采花一体化,注意形成多种组合的形式各异的植物空间。

1、道路绿化:

2、公路绿化:选择枫香、黄山栾树、香樟等作为行道树,沿线种植,留出透景线。

3、游览道路沿线绿化:作为联系园内各点的通行用地,其绿化配置主要考虑对游人的引导及沿途相关景物的适时展示。种植方式上以自然式风景林带为主,强调路口绿化。

4、山林地绿化:在公园的山坡地及外围可视范围内营造风景林、防护林,选择乡土速生树种,快速形成森林景观,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服务于其它景点。

5、树种选择:

(1)常绿乔木:柳杉、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香樟、杜英、女贞、紫楠、浙江樟、香泡、棕榈、桂花、楷杷、杨梅、柑桔。

落叶乔木:青冈栎、杂交鹅掌揪、白玉兰、板栗、三角枫、枫杨、榔榆、柿树、银杏、麻栎、无患子、花榈木、苦槠、枫香、乌桕、黄连木、黄山栾树、鸡爪槭、罗汉松、水杉、珊瑚朴。

(2)灌木:木芙蓉、红叶李、山麻杆、六月雪、山茶、茶梅、栀子花、中华胡枝子、胡颓子、紫荆、紫薇、金钟、中华绣线菊、黄馨、腊梅、垂丝海棠、山茶、杜鹃、映山红、阔叶十大功劳。

(3)藤本:常绿油麻藤、凌宵、爬山虎、山葡萄、络石、辟荔。

(4)花卉地被:鸢尾、二月兰、红花苕子、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石蒜、葱兰、麦冬、玉簪

上一篇: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下一篇:离婚诉讼保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