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共8篇)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1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点: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有利于学生感知,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方面来的更直接、更有效.缺点:操作难度相对大,信息显示的持续性相对较差,并且不是所有的学校和课时都能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对学生能起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优美的板书),它以语言的形式传达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缺点:表现力不足,传播的信息量受限,也无法为课堂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

根据国家现在的现状,有些地方教育现代化设备配套程度还比较落后,尤其偏远农村学校,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教学媒体还要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而且就现代化的城市学校而言,也并不是说每节课都一定要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教学,有时传统教学媒体反而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2

1 粮食种植业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弊端

在各级政府推动下, 近几年土地流转力度非常大, 实践证明, 粮食种植业大规模土地流转, 特别是66.67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是没有生命力的, 主要原因是土地租金太贵, 劳动力成本较高, 仓库晒场等硬件设施跟不上, 生产季节紧, 管理粗放, 产量低, 风险大, 效益难以保证。种植大户机械化程度高, 人工劳动大大减少, 丢弃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产量下降是必然结果。特别是2015年, 粮价下跌, 而土地租金在上涨, 经营效益低, 租地难度更大。此外, 大规模土地流转还造成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传统文化和技艺消失等后果。农居被拆除, 种养加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复存在, 农民被赶入城镇, 这部分人很可能是潜在的失业群体和贫困群体, 会增加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总体来说, 大面积土地流转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2 适度规模经营的优点

2.1 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十八大”以来从发展农民合作社转向发展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经营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一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是家庭经营, 基本不租耕地, 基本不雇佣劳动力。只有不租耕地, 不雇佣劳动力, 才能降低成本, 保证收益。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是以一对夫妻加子女为一户,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户均土地面积较小, 效益虽高, 总量太小, 难以致富。一般情况下, 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1~2 hm2地, 1个家庭2个劳力可以管理2~4 hm2地, 劳动力较多或者机械设备较好的农户可以管理更多土地。以1个家庭2个劳动力计算, 只要有2 hm2以上的土地, 如果不再租地, 不雇佣劳动力, 年收益可以确保在4万~8万元, 如果再利用农业废弃物搞一些副业, 或者利用农闲时节务工创收, 家庭年收入可以确保6万~10万元。

现在的问题是不租地如何增加户土地数量, 如何达到每家有2 hm2以上土地, 最好的办法是并户。打破家与户的概念, 树立“大户”观念, 几个甚至几十个家庭合并成一个“大户”, 每户人口不少于10人, 户均土地总量自然成倍增加, 每家的土地适当进行合并, 减少原有的田埂和畦沟, 新的田埂畦沟不再是地界, 而是应排灌需要而设, 同时便于机械作业。户内自行分工, 务工的安心务工, 务农的向专业化发展, 农忙时节可以一起务农, 农闲时节可以一起务工, 充分解决农业劳动季节性强的问题。大户内部管理形式多样, 自由选择, 可以发挥能人效应,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户不仅能解决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贫困、残疾、养老、孤独等社会问题,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2]。

2.2 解决土地管理粗放问题

目前, 农村长年外出务工的家庭大约40%, 在当地创业务工的大约又占40%。外出务工农民、进城农民大部分不愿意放弃土地, 名义有土地, 大部分是无偿送给他人耕种, 即使有部分人还在自己耕种, 因为不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管理粗放, 产量偏低。这部分人流转出土地的积极性较高, 但对流转方式比较保守。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为主, 劳动能力差, 种植水平低, 很多人也有流转出土地的想法, 但又担心无事可做, 失去生活来源。年轻人因为土地有限, 收益不高, 不愿从事农业劳动。通过并户, 利用家族、亲情、邻里关系, 把土地交给最信任的人, 对务工务农的人都是最现实的需求。其实很多农户已经并户, 只是未走必要的程序, 因势利导, 推动一下,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通过并户80%的地块实现小块合并成大块小户变成大户完全有可能。

并户与土地流转有很大区别, 并户是土地地块小规模合并, 土地还在自己手中, 即使是有偿包给他人耕种, 也是自己主动自愿把土地交给另一方, 是买方市场, 土地流转则与之相反。并户不仅仅是耕地的合并, 还可以进一合并户籍、宅基、产业、保险、福利。并户不必要改变土地承包权, 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 一方面是土地有潜在价值, 既得利益不会轻易放弃;另一方面是有后顾之忧, 如果在城市失业了, 无以为生时, 依靠土地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2.3 增加就业弹性, 促进社会和谐

对国家来说并户也有很多好处, 可以增加就业弹性, 稳定社会秩序, 改良社会结构, 改善邻里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保护传统文化。并户有利于培养一批职业农民, 农业生产可以快速实现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3,4]。

3 结语

农村并户的优点很多, 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关键还是政策措施, 必须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 实行激励机制。不能搞一刀切, 并户自愿, 2户并1户、10户并1户均可, 并户分户的自由、户内家庭的权益保障要有章可循。从事粮食种植业, 整块土地达到0.67 hm2或2.00 hm2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进城农民、去世农民的土地收回时, 可以实行留在户内一段时间或者户内优惠承包。“大户”的资金、技术、设备有了一定积累后, 可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提高总体效益。因此, 村里收回的土地应当让有实力的“大户”优先承包

参考文献

[1]潘朝辉, 杨怀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J].技术与市场, 2007 (1) :74-75.

[2]伍业兵.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 :32.

[3]伍业兵.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条道路及其选择[J].农业经济, 2007 (11) :36-37.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社会化体系;技术改进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我国来讲,农业现代化不光是机械化、化学化等器物层的现代化,更需要在政策层面和经营者层面对现代农业的组织方式及产业营利能力等确立基本的文化理念,实现对现代农业的整体推进。

一、农业文化的涵义及现代农业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农业文化的涵义

农业文化是体现在农业领域中的人类全部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的总和。文化是知识和认知的总成,也是引领人们行动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认同。农业具有文化的共同特征,包含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面。农业文化从器物层表现为以农业机具为主、种籽和农家肥料为辅的物质资料情况,现在已经逐步向机械化方向更替。制度层不但包括了农业的生产耕作制度,也包含了国家政策制度层面关于农业生产组织、农产品供应及政府对农业的态度等在政策层面的实际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上进行了不大的改变,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说明制度层面对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影响。精神层指的是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在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形成起来的、而又有益于、有利于农业生产本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理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范式。是农业文化的最高形式和哲学层面,也是农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和价值体现。

(二)农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文化

农业的基本经营对象是土地,是对自然界生物生命周期自然运行规律的开发和利用。在此利用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力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对生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劳动工具的改进。对农作物生产及畜禽动物饲养的知识的积累,包括时令的掌握,肥料施用,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农业经营组织

从文化的制度层面来考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及协作情况。世界上农业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和农业经营公司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经营组织形态。二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与国家制度体系的关系。主要的内容是农业和政府间的利益流向关系。与传统农业相伴的是,国家从农业取得资金积累,而现代农业则反之。三是农业经营单位与其它产业经营单位的对比情况。主要表现为农业经营单位是否具有同其它产业大致相当的营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农业产业环境

一是是否能获得资金的自然流入。和其它产业一样,按市场调节并有资金的自愿流入。二是是否有制度障碍。包括要素流动的畅通情况和产业链位置锁定的情况。这方面我国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地区人口平均收入远低于城镇,但由于人口不能从农业领域顺利转移,造成了农业的过度竞争。同时农业服务体系、流通和融资等都掌握在其它部门手中,农业被锁定在“农业生产”这个最没有增值潜力产业链位置,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三是是是否是自愿的选择。农业现代化国家农业和其它产业能获取大致相当的收入,农业是人们自主选择的职业,但我国农业生产是不得不为之。农业经营不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无法顺利转移的情况下的一种谋生手段,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倾向。

4.农业价值实现

农产品是农业经营的成果。根据社会分工的理论,要求在市场上与其它产业的产品进行流通和交换,取得产品的交换价值。根据经济人的观点,如果一个产业的收入长期低于其它产业,该产业从业人员便会流向其它产业,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这与当前我国的情况有很大差距。我国乡村人口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地区,但农业人口城市化速度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的文化提出了新的命题。

(三)现代农业文化的根本要求

1.器物层的改进与防止器物层依赖

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是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运生产率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器物层的改进,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因为器物层的改进能提高单位劳动的实物产出水平。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信息化、良种化等器物层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等同起来,忽略了现代农业文化其它方面的要求,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比如,由于我国目前土地状况大多是后家庭承包责任制时代,土地“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经营,单从器物层的改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单从器物层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技术手段改进的边际产出递减,技术手段改进的成本可能会大于产出成本增加,二是农业产品增加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降低。这两方面会降低技术进步对农业经营者的实际收益,所以单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显然过于片面的,必须辅以农业风险防范等其它现代农业文化所要求的手段和措施。

2.现代农业要求生产组织形态的合理化

农业经营组织形态是农业经营主体与其它相关主体的关系情况和价值链传导情况。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导形式。是农户还是家庭农场,还是农业经营公司等形式的情况,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还现代的农业经营者,是个体劳动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主导等情况。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但农业主体的最大问题是农业价值链中的上下游及社会服务都与家庭有相当距离,农民基本上处于农业价值链的生产环节,这一环节是升值潜力最小,风险最大的环节。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情况。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要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并分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利益。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是把农民从农业的生产者变为农业的经营者,实现农民向农业经营主体、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营主体和向农业工人的转变。

nlc202309021125

3.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决定农业经营收入的有两个变量,就是产量和价格。农业的产品大多源于生物对自然条件和物质的转化,转化的效率受生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和自然生命规律的限制。因而在全世界提高单产的潜力是很小的。追求单产的大幅提高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因为单产提高会受到要素投入边际效率递减的限制。现代农业因而从追求提高单产转向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追求单产恰恰是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价格是目前很多农业经济专家提出的解决办法,但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限制,中国能不能承受高粮食价所导致的国际贸易问题,也涉及到高粮食价格可能导致的国外粮食对中国农业的冲击问题,进口大豆对中国大豆种植业的冲击的历史不能再在我国重复。二是高粮价可能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压力。高粮食价格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的增加和价格传导造成的通胀压力。因而最根本的解决农业经营者收入提高的办法还是要通过土地经营的集中,提高营业经营的劳动生产率。

4.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的产业化再造

2011年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都按照当年早稻保护价每公斤2.04元/公斤计算,平均到每个乡村人口,粮食收入只有1774.81元,只占到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的25.4%,农业仅四分之一强①。这既说明农民靠农业经营很难达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更不用说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了。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立在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也不可能建立在以家庭小地块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之下。因而我国面临一个对农业的产业化再造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农业变成可以让从业者取得安身立命之本的收入水平,从农业为保命手段转变为可致富的事业。二是打破农业过度竞争的局面。从目前总体情况看,真正从农业经营中取得与非农收入大致相当的收入难度很大,但农业从业人口却无法顺利从农业流出,形成了过度竞争。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使农业成为一个真正让从业人口从其中获得与其它产业从业者大致相当的收入的产业。三是将农民从农业生产这个定位上解脱出来。将农民从生产者变为经营者,而一部分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同时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的角色转换提供服务。

二、我国农业经营与现代农业文化要求的差距

(一)在现代农业文化的器物层上的差距

1.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现实差距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实现了农业机械化,70年代实现了全方位农业机械化,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向自动化的过渡。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②

2.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利用能力的差距

我国当前不但机械化水平低,而且还存在机械化使用潜力与土地地块分割不适应的问题和机械化效率低的问题。由于土地在农村仍然在一定承诺上担负着社会保障职能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难度。同时,我国目前由于农业并未实现向产业化再造,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不足,农机大多由农户购置,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农业科技的使用还没有面向社会,使用效率不高。

3.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推广不力。国际上流行的膜分离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冷榨技术、浓缩技术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国在有些方面也有相当的实力,但这些技术推广使用并不十分有效,市场上的包装大多还在用国外的技术,产品很多还是洋品牌。

(二)在制度层的差距

1.农业风险防范体系

农业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④前者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后者是对农业收益水平的影响。我国目前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差,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出下降,我们没有农业保险等手段来保障农业经营者家庭收入不爱大的影响。同时在市场风险的防范方面也没有很好的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使农业经营的收入预期不明确,也无法对农业融资等进行投入产出规划,与现代农业文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农业指导咨询服务和预警体系

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选种、生产指导与市场预警等信息指导和预警体系还很薄弱。家庭生产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美国农业统计和信息服务,农场主几乎不需要太多地担心自家种的农作物卖不出去或遭遇自然灾害而血本无归,因为美国农业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保护伞可以使得农民旱涝保收。作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美国政府长期对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和扶持。

3.土地集约经营及城市化制度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左右,东部的很多省市只有0.03公顷左右。西欧较典型的农场规模是30公顷左右,美国为178.4公顷⑤。即使我国劳均耕地面积达到3公顷的规模,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就应当减少80%之多!这也意味着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5倍。如果我国劳均耕地面积能够扩大到10公顷,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就将提高15倍左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需要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为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机会。还需要解决这些转移出来的人口的生活习惯、住房及子女上学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服务。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有机械化的辅助。但播种,除草,收割等各个环节的实现需要众多机械来完成,一个家庭购买和掌握这些机械的成本非常大,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理想的模式是由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来完成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出服务。让农户从农业生产者变为农业经营者,让农业劳动力的一部分流向专业服务公司,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nlc202309021125

5.一些使农民利益流出的制度还继续存在

如在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过程中,农民只能获得一定年限的土地农业产出的补偿,而这些土地进入土地市场后,往往以在农民手上拿地数十倍的价格交易,农民无法取得赖以生存土地的增值收益。同时,我国还存在很多隐含的不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它指的是很多政策看似对全国一致,但由于农村人口普遍收入低下,社会资源少,这些政策事实上造成了对农民不利的结果。如高等教育的高收费政策等,由于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资费可能是一个农村家庭数年的纯收入,大大增加了农村人口求学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农民子弟求学的积极性,近年代大学中农村子弟比例下降就是这种政策的结果。

另外,我国还存在着土地分割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的问题、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等。

(三)在精神层面的差距

1.农业经营还不是人们的自觉选择

由于农业生产的收益相对较低,农业经营目前虽然潜力较大,但由于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及投资门槛高,农业还不能成为我国目前就业的自愿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是被逼的职业选择,是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的结果。农业收益与城镇产业的收益还存在很大差距。农业从业人员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我国区域结构的主导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出的势能巨大,还远未达到城乡差别的大致均衡。

2.农业品牌意识淡漠

农产品的深度增值需要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借鉴工业品的品牌经营理念。这方面日本有非常成功经验。日本有很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如产于三重县松阪市及其近郊的松阪牛肉(Matsuzakabeef)、产于鹿儿岛县的鹿儿岛黑猪(Kagoshima Black Pork)等。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拥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价格上要高出很多。例如:每100克的松阪牛肉大约能卖到5000日元,比其他牛肉价格高50%。⑥虽然2006年农业部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办法》等文件,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社会认可,品牌农业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缺乏大农业意识

农业现代化要求有大农业的观念。不光是在政府层面和农业从业者都层面均存在大农业意识缺乏的问题。对于前者,政府通过建立种籽销售,农资,粮食收贮等产前和产后的体系。

三、以现代农业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一)建立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文化取向

一是提高农业经营的机械化水平。要在进行充分的投入产出分析的前进下,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等一系列生产技术,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出率。二是加强优良品种开发。综合运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现代基因技术育种等多种优良品种培育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推广大棚立体农业,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四是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多层次增值效益。

(二)以提高农业收入为政策设计的核心目标取向

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农业政策由追求产量向追求效率和收益水平的转变,以提高农业的收益水平来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一是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要在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收购价格。二是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转移性收入。

在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必要的时候用其它补贴手段代替提价以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政策体系。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水平。因此要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作为未来几十年农业政策的重点,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持续转移。四是提高农产品品牌意识,以品牌运营的思路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

(三)提高农业的经营组织方式变革

目前我们在农业经营组织文化观念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意识。目前我们的关键是在全社会树立以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为基本经营组织单位的的文化理念。一要加强土地的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二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规模经营提供服方位的服务。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当前理想的农业组织形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以家庭农场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代替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解决农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服务问题。三是加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按照农业现代化国家的通行做法,保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正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规模经营的长足发展。

(四)变农业生产者为农业经营者

一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改革,在保障土地使用于农业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业经营创造一个与其它产业大致相当的收益水平和经营环境。二是积极探索有现代企业体制机制的农业经营者主体,以股份制等形式对农村土地进行优化组合,培育新一代农业经营者。三是对新型农业经营者及土地优化重组过程中以土地入股,变为农业工人的那部分群体,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剩余人口向新型高效农业就地转移。

(五)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现代农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以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引导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的确立。

【注释】

①根据2011年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著.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88.

③徐唐奇.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与化解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

④沈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

⑤周立.美国家庭农场:要么变大,要么走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05-19.

⑥吕苏榆.日本农业区域品牌发展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2,(2).

【作者简介】

梁鑫,供职于中共商洛市委党校。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4

创新发展策略

----中航安盟陕西省分公司孙晓峰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农业现代化程度相比稍显滞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程度直接关乎整体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正如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新四化目标的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新四化目标的协调同步发展才是保障全面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根基。然而,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中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保险作为现代金融工具和我国工业经济和社会资源反哺农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农业深层次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因此,对农业保险进行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农业保险功能作用解析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不仅是防范和分散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也可以有效地调动银行信贷资金流入农业产业,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农业保险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助推作用,下面对 其作以简要分析。

(一)风险保障——分散和化解农业风险、减轻和降低灾害损失。农业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战略性产业,面临着复杂多样的自然灾害风险,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生频率高、涉及地域广、灾害损失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在缺乏农业保险承保的现状下,由于农民的生产积累相对薄弱,灾害发生后缺乏足够的再生产资金,往往导致生产被迫中断。相反,农业保险机制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分散和化解了农业风险,减轻和降低了农民的风险损失,而且保证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推进功能。

(二)经济补偿——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实行的是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政策性保险,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一定补贴和政策优惠,借助农业保险发挥特定的收入转移和稳定功能。一方面,灾害事故发生后投保农民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经济补偿,从而减轻了农业经营风险,保障了农民收入稳定,促进了全社会收入均等化,有效增进了社会福利。另一方面,通过保险赔付补偿,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实现了投保主体与投保区域间的再分配,使得农民之间的收入分配趋于合理,有效调节了国民收入再分配。

(三)资金融通——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农业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支持和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在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的现状下,由于受农产品生物活体不能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物的政策限制,农产品的实际价值不能得到金融信贷机构的确认,农业产业融资难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瓶颈”。通过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可以有效地固化农产品的实际价值,为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进 2 入农业产业提供保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资金推动。同时,政府通过保险补贴引入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机制,借助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功能和灾害损失评估能力,不仅能对受灾农民实施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风险补偿,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大大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此外,实行财政与保险共担的保险机制,使得既定的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保险分担可以惠及更多的农业主体,覆盖更广阔的生产区域,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经济杠杆效应。

(四)社会管理——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完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失灵,建立与市场规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不断发挥市场主体的功能与作用。农业保险作为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不仅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网络机构、风险控制、专业服务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有助于降低财政资金管理成本和政府运行成本,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此外,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对接,参与农业生产、防灾防损等环节风险管理和灾后经济补偿管理,促进了政府工作从财政资金管理向防灾防损机制建设方向转变,从侧重微观财政服务向注重宏观经济发展转变,通过保险主体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建立健全地方农业防灾防损组织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其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功能。

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及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金融工具,其承保覆盖面和渗透力大幅提升,分散风险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今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更是进入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年来在中央财政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业 3 保险取得了很大发展,对于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实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参保意识不强,保险覆盖面不足。由于农民总体收入偏低,虽然各级财政对农险保费进行不同程度补贴,但由于农户之间经济情况的差异性,仍有部分农民存在交付剩余保费的困难。加之对保险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其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淡薄,使得整体承保覆盖率偏低。

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区域兑付差异较大。按照现行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由各级财政按不同比例实行补贴,但各地财政资金富裕差异状况较大,往往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不能按期足额兑付相应的农险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险业务的持续发展。

三是农业保险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目前,陕西省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产品共10种,享受地方财政补贴的农险产品共7种。在我省局部地区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地方特色产品未能纳入补贴范围。比如猕猴桃、葡萄、石榴、柑橘、茶叶、肉牛、肉羊、育肥猪、奶山羊等特色农产品的保障需求很高,但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政府财政支持无法给予满足。

四是整体服务供给不足,查勘定损到户难度较大。农险业务较为专业,承保农户相对分散,一旦发生受灾出险状况,由于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队伍建设跟不上,往往导致整体服务能力跟不上,对于大面积的灾害损失只能采取抽查查勘到村,不能普及到户,从而导致部分农户定损出现偏差。

五是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无法承担巨大风险责任。近年来地震、干旱、洪水及泥石流等系统性巨灾频繁发生,而巨灾损失 4 远大于一般灾害损失,由于我国巨灾保障主要还是以政府救助为主,虽然政府救助的效率非常高,但救助过程中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资金支持力度也较为有限,加之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整体实力不强,分保接受能力有限,农业巨灾风险还难以得到合理分散或转移。

三、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服务“三农”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推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及集约化经营转型发展,但整体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加快农业保险创新,建立多层次经营、多渠道支持和多主体参与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迫在眉睫。

(一)以经营模式创新为引领,驱动农业保险市场的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农险发展原则,采取的主要是财政+保险公司+农户的政府诱导性参与模式。因此,我们应从实施方式和参保方式两方面加快创新,实行政府诱导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多层次与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驱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加快实施方式创新,推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模式。一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种植业与养殖业采取强制性保险,并逐步扩大强制保险的标的范围,充分发挥强制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作用。二是对基础农作物主产区,强化强制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将各种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和银行信贷优惠政策与强制性农业保险相结合,规定获取财政补贴或农业信贷资金的借款主体必须购买强制农业保险,以此保障基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三是对其他经济价 5 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其他养殖业可采取自愿保险与财政补贴相结合,以此发挥自愿保险对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作用。

另一方面加快参保方式创新, 推行多层次与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一是以县乡政府为引导,以村委会为投保主体的保险模式。主要是通过县乡政府引导,农民自行将保费交给村委会,保险公司直接与村委会签订保险合同,以此提升农民自主投保意愿,强化村委会的监督功能,降低投保农民“道德风险”。二是以农业经济合作社为投保主体的模式。主要是由农业经济合作社牵头组织农民缴纳保费,再由保险公司与农业经济合作社签订保险合同,强化农业经济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投保主体,为其下游分散农户生产投保的模式。主要是由龙头企业为其下游提供货源的分散农户投保,农户不需负担保费,但需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订单,确保生产数量稳定,以此稳固龙头企业的基础原料来源,促进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顺畅经营。四是以农业保险互助社为投保主体,与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是由农户自行组织成立农业保险互助社,社员按其生产规模缴纳一定互助风险金给互助社,互助社委托保险公司负责互助风险基金的日常商业化运作,且保险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只分享互助风险基金的营利分红。风险灾害发生时,农业保险互助社委托保险公司利用自身互助风险基金对社员进行风险补偿。

(二)以保险功能创新为通道,突破农业生产企业的融资瓶颈。尽管各级政府对涉农贷款都给予了不同程度补贴,减轻了借款主体的负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利息风险,但对信贷本金而言仍是捉襟见肘。对涉农资金短缺的农业产业来说,高风险依然是制约农业生产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的适时引入不但提高了农业产业 6 整体抗风险能力,而且提高了农民的偿贷能力,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的信贷难问题,因此,我们应借助保险功能创新,以银保联动机制为通道撬动农业保险的潜在融资功能,拓宽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银保联动机制主要是在保险公司、银行及农业生产组织共同参与的模式下,投保主体自主购买经营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承保经营风险损失,投保主体再以保单作质押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一旦发生风险损失,投保主体必须首先以保险赔付资金偿还银行贷款,从而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实现多方共赢。由此可见,银保联动机制不仅延伸了农业保险的金融杠杆功能,而且发挥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协同效应,有效破解了农业生产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以保险产品创新为支撑,满足不同投保主体的多元需求。目前我国农险承保范围相对有限,承保产品相对单一,承保范围主要包括基本农作物与大众性牲畜养殖,而且农作物保险又主要是承保自然风险和部分社会风险,加之现有保险品种划分标准不细,从而导致保险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投保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加快农业保险品种创新。

一是拓宽农业保险承保范围广度。即将承保的风险范围从自然风险和部分社会风险扩大到经济风险及社会风险的其他方面。农业的弱质性和生产经营过程的特殊性,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保生产成本,后期我们应对不同类型风险,逐步创新开发产品产量险、产品收入险、产品价格险和产品订单险等险种,实现从保成本—保产量—保收入的全流程农业保险产品。此外,适时推出价格指数保险,有效发挥农业市场价格发现和保值功能,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有效规避价格风险,推动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进程。

二是积极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即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把当地形成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生产的农产品纳入保障范围。比如,可以将陕西省的猕猴桃、葡萄、石榴、茶叶、苗木花卉、食用菌、淡水养鱼、肉牛、肉羊、肉鸡、育肥猪及奶山羊等特色农业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发展。

三是细化保险品种划分标准。即将目前经营保险标的按其成长过程细化为不同阶段险种,如成长前期保险、成长期保险、成熟期保险等,或在既有险种基础上,区分期限标准。

四是延伸农业保险承保范围深度。即将承保的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险延伸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一切财产风险或农村人身险,全方位地参与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建设。

(四)以保费补贴创新为依托,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能。政府实施强农惠农政策以来,通过财政转移方式对农民给予了多项补助,尤其是对农业生产实施的保费补贴,有效保证了农民的经营收入,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而不同的补助方式或补助标准将直接影响资金配置效能。因此,我们应以保费补贴创新为依托,将部分财政直接补助转为借助保险公司保费补贴的间接补助,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大力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能。

一方面支农补助方式创新。即积极引导支农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向间接通过保费补贴给农民过渡。直接财政补助借助间接保费补贴通道惠泽农民,不仅有助于依托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专业优势,利用其基层网点为投保主体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升支农资金配置效率,释放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而且有利于财政资金后期使用监管。

另一方面保费补贴标准创新,即对不同投保主体、投保标的及投 8 保区域实施差异化补贴。差异化保费补贴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业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业保险市场化程度,培育投保主体的参保意愿。一是投保主体差异化,即对不同投保主体实施差异化的保费补贴,如对农业龙头企业组织或经济联合体的保费补贴应高于离散的单一投保农户。二是投保标的差异化,即对不同投保标的实施差异化的保费补贴,如对地方特色农业、稀有珍贵或经济价值高的标的保费补贴应高于一般农作物。三是投保区域差异化,即对不同区域或推广阶段实施差异化的保费补贴,由于不同区域发生灾害的概率有所差异,初期试点推广的险种风险相对较大,所以灾害风险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区域保费补贴应高于灾害风险发生概率相对低的区域,推广初期的试验性标的保费补贴应高于现行标的保费补贴。

(五)以农险服务创新为抓手,挖掘农业保险市场的内在潜力。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作为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市场化程度也日益提升,市场化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提升份额,优质的服务将成为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从服务方式、服务过程及服务渠道创新入手,以服务创新为抓手,充分挖掘农业保险市场的内在潜力。

一是保险服务方式创新,即从投保主体的被动服务需求向保险公司的主动服务供给转变,进一步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使投保主体充分享受“增值服务”,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服务当中。

二是保险服务过程创新,即对市场潜在投保主体在售前服务中,应在充分宣传保险产品的基础上,采取“上门服务”机制,在自身业 9 务范畴内为其设计合适的保险方案;对前期已投保主体在售后服务中,应采取固定客户经理“定期回访”机制,做好承保期间的“防灾减损”辅导工作,同时在第一受灾时间,使投保主体拿到保费理赔资金,充分感受到“理赔无忧”的保前承诺。

三是保险服务渠道创新,在现有物理渠道营销的模式上,借助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支持,积极拓展网络电子虚拟渠道营销平台。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渠道建设成本,而且还可以延伸服务半径和延长服务时间,消除时空上的客户服务制约。

(六)以农业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纽带,强化参与社会管理职能。

现代农业风险防控体系是一套针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反应、处置和监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不仅是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保险公司作为现代农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在构建农业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应以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纽带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及基层网点服务渠道,进一步强化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目前,农业防灾救灾体系远不能满足灾后重建和恢复再生产需求,保险公司应以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让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受益,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农村的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利用自身网点机构及专业优势为投保主体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逐步将以政府短期临时性“输血”救灾机制转化为通过保费补贴的长期商业化“造血”风险保障机制。二是在国家政策 10 的推动下,积极参与巨灾风险救助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广度和深度,开发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涉农保险,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支撑。三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农机科技、气象、农业信贷等机构的联动协作机制,利用基层渠道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服务三农,提升农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效率。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5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现

代化

设现

农业示

范园

区的意

东朝

是探

中索

特国

色农

化道的重路

体,是

快变农业

展方

式、升提

农业发

展质的有量

径,途

展是示

广现

代农业

模展式、展

现农

展发

成果

重要的平

台,是

农业增

效、农

民增

广、育

部门

科技实

验示

范的场所

种,先

进适

技用成果

遍普

得到运,农

民用素

质明

高并

提起

了示

范到

辐射作

用,带

面上农

科技

成果

推的广,粮

食复

数、学科

种田

水大大提

高,民丰农

增收

社会,经济

和生、态

发益。

展四、有

利于

农业

适规

营。

提的有

效收抓

手。

现代

农业

区建示设

。大

一、有

利于

根从

上解

农投业入

高产

经化

营水

农业示

园范区

设建明

了确业

农建

方和向设建重

点,有

于促进利业农投新

人机制的建,立推

动农了业发

基金、农村

合基作金、业承农

款包、动积

劳工累等

制度的建

土立

地流

转机

制,发展

经模,提

高规营

模益,效

是区建的一设

项重

要内

容各

。地从

出发

尊,重群

众意愿,推

双行

制开,发

名特

产探索,以

业企的行为建

立应

场市经济的经

机制,进

制新

创初,步改

土零星、散

分、建

和完善,逐

步形成了

以家

财国、政

贷信

为投

导向

民和,乡

镇()村

主体

体有,关农业

资金

外、商

业、及

体投个人

补充的农

投业

人机制

。二、有

利推

动于传

统农

现向代

业农的转

变兼

业的传统农的业经

格局营

促,专进

生化

产企、业管化

理、贸

体一

农业的产

化业

成的。

五、有利

农业

社会

化服

体务系

建设

成后,区农业基

施础大

改,善

灾能

显增

强,业农机

械化程

提显

高,上加

栽型

技培

术的广应

用推,从

根上

减轻

动强劳,度

告别

传了

统农

各地在区园设建中,把

加强

县镇、村、三级农

业合服

系建体设,提

高农

合业服务

功能,作

为园区

为设民办

实事,求实

效、增

力基的工

础来

;园区所

在形地

以成县为依

托、乡

镇为

村、基为础的全

方、位多

服体

系园;区

所各

乡在镇农

腰弯一肩

”的挑工

操手作,提高

生产

力,速加了传

农业

农代业的迈

。三、利有于

现代

业科

技的运用。

促进

站技

农、机站、水

利站

成为农

业综

合服务的农

教相

结合新

建的园区办成各

级了

政党领

导的丰

骨干;

区在所村创建

农的综合服业务实体是

农服务

最为

直接

有力的基

组层织,通

产示范

样、田板,成为

各级

农科

研、推际

出发,既

轻负担,又

解要

决题

问,老

养保

险纳人以农

医,疗

险保也可

点试

推广,住

度逐

步走

向商

步;

统一

务服,解

了一

家一

分散、兼

经业营

立社

性会的失业

保险

制,励

鼓外在就业

加,强对

工职进行

培以,便重

业就,大

引力

新进

项目

根从本

解决

问题。

37

业代

化现

怎粹

构建

诸劳芳

系动

是基

本的社

经会

济关

系,构

和谐劳

保系障

改善民

生、护

社维

安定

和谐的础

。基当前

和后

今期,时

我国仍

处于

劳关动系

矛盾的发

和种利

关系的调

构,建

动谐

关的任系务十

艰巨。

党十的八

大报

告确明提出,要个

期要,根

我国

劳动

系关工作

新形

势,以实

现劳

合同

制度

盖为重

快加

善完

职工

益权保

制,一进步完

善劳动合同

法套法

规政,策依

健法全

务派遣制度、劳

工案

制度

业和裁员

制;

以进

企业推

资集

商体、建

工资

增常

动健

准标体系

劳关

协系

调机制,加

劳动保

监障察和

调解争仲

裁,对构

劳谐

系提

了出

新的要求。

构建

谐劳

关动

要系重

抓住

下几

个节

:环

第一,健

劳全

动标准

系。要

快制加定

制机为重点

善完利

机制享,不

扩集大

体协

范围,积极稳

妥进

推行

性业、区

域性

商,促

进业在劳动

产率

高的同时

步增加

工资

;以健

全府、工

会和

企业组

劳动

为机

新的动标劳准,进

一步

全利

维有

劳护

点重加快

社会

协商机,进制

步一加

强三

方机

制制

度化、规

建设化,善完三

制机

权者的益动劳准体标系。同时,要落实好现

行的各

劳项

动标

准,重

加点

动定

职能额,充

发分挥

三方

机共

制研究

解同

决劳

关领系域

大题问的独

特作

用,深入开展

谐劳

活建动。

准管理,督促企

业严

格落

实家国

定的工

和特

殊工

度管

理定

规,依法安

劳动排

息休休假,促

改业

劳动善

件,加

人文关,加强

企怀业民

主管

建设,保

障职

工的情

权知、参

权与、表

权达和监

权。

第二,健

动关

调系

机今。

后一

第三,加

劳强保动

监察障。

善和落

保劳障监

执察

制,度健

全违法行

预为

警防控

机,制

建立

保动障监

执法

与刑事

动多

部等门

合治理机

畅,举通

平高的产粮

田和

菜蔬

地,走

出一

了条

建以

中办

办、好

不的事,增

集了体

统的功,加能

先了进适

用技

现实

向力产的转。

促保,建、造

保、相

合基

本农的保田

护新路

。子

七、有

于农

村利

精神文

园设的建区

成六、有利

基农本

田保

范示

区建

在都

基农田

保护

区,高标的农准田

施使基

田保本护

进区一

硬化

”,正落

真到实处,得

有到效

。保

同,时通过园

建区

设,对原

田边的地角

水、塘

荒滩进行

平整、改

造、复垦,加

了耕增地面

。高低

平、不形地

复杂、并荒

芜低的改善了周边村

庄的道路

通交

条件,优

环化境,提

农民的环

保护意

同时。为平

土,迁

搬深

埋、坟

墓推,动了农

村的风

移易俗

建设。

园还区可

引以导农

确民

费,积把累

入投土

地,投

再生

产。

洼田、低

进田行

建,成上规模、上水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篇6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题目: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指导老师:

成绩:

教 学 点: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日期: 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摘要: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要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温家宝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代发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

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

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 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

(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

(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

(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3)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7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 农业机械、原材料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多来自农业外部, 且农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城市居民, 形成一种外部循环。所以, 我们要大力增加农业以外的能源和物资的投入, 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 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但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全面的渐进式的过程。

一是内容的动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变迁与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化。与二十世纪所谓的农业现代化相比, 其内涵不仅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 还包括农业标准化、质量化与信息化等, 内容具有动态性特征。二是内容的包容性。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 还涉及经济关系、农业政策、环境影响等。三是地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因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制定的农业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美国因农业技术水平高, 所以它的农业现代化是通过先进农业机械的运用,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来衡量的。而日本由于人多地少, 其必须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高产的经济作物品种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产值, 从而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人口众多, 而耕地面积相对不足, 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推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历史承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因循的基础上推进与实现, 将传统农业中合理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等继承下来, 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化发展。

2 适应农业现代所需的人才

从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难发现, 要想实现现代化, 农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是关键因素。

一是懂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满足高质量、高数量的市场需求,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迫在眉睫, 而这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研发队伍。因而, 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以此为导向, 针对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与实践指导, 以培养尖端技术人才为主, 兼顾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有技能——农业技术推广现今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成果要尽快尽早地转化为生产力, 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农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技能精干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是善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着眼全球视野, 培养一支擅长经营管理, 能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农业经济型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培养乐于服务农村, 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人才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劳动者, 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目前, 农业人口比重大, 农村人才资源匮乏, 结构分布不合理,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在农业产业化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比较弱,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充分认识加强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 作为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总之, 发展现代农业,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培养一支既懂科技又有技能和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业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是办学经费紧张。虽然中央不断强调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力度和增加资金投入, 但由于具体指导政策不明朗, 导致执行力度不够, 转移支付不足, 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本身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又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 最终使得维持其正常运行的经费捉襟见肘。由于办学经费不足, 使得对学生进行基础培训的设施和设备都很缺乏, 扩大教育规模成为空谈。同时, 教师没有经费出去进修, 很难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 限制了学术视野, 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学校自身办学的吸引力。

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知识水平偏低。如前所述,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们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人才, 这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与足够的师资数量作为保障。而现实情况是, 由于办学经费、人才待遇及重视程度等条件制约,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且现有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三是就业前景严峻。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扩招严重, 高等 (职业) 教育呈现大众化教育趋势, 精英教育褪色, 且师资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 教育细分化不能得以实现, 导致教育水平不同程度下降, 培养的学生质量严重下滑, 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不能找到适应的工作岗位。加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 就业变得越来越难。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 近年来, 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 农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 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

四是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 一些农业职业院校不顾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师资条件,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迎合社会“热点”需求, 盲目上一些专业, 比如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 这很难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再者, 即使本着自己的办学宗旨, 一些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短期行为, 不能与时俱进地及时完善培养目标和及时调整相应专业设置, 导致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同时, 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内容并未走进教学视野, 导致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脱节, 所学与岗位契合度低, 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影响了学校声誉。另外,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现象, 重知识、轻能力, 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只会“纸上谈兵”, 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 培养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需要的变革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 重新树立人才观。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 不仅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掌握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层次高级专业人才, 还需要各层次的初、中级层次的专门人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 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 根据社会差异化需求, 培养大量的既懂理论又有应用、操作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 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明确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近些年, 随着不断深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 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我国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该以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 明确农业职业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做到“按体裁衣”, 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专业性。

三是改革教学设置, 优化培养模式。农业职业教育要牢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服务和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宗旨,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 (1) 周期性地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以更新其农业知识, 培养新技能; (2) 要根据农村与农业发展现状, 不断开发新专业, 设置新课程,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使学生和受训人员具有知识够用和技术一流的特点; (3) 要采取贴近农村实际的培养模式, 灵活办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与相关联的高等学校合作办学, 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的方式, 深入到乡村亲自指导农业从业人员学习。

四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职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而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便是“产学研”相结合。农业职业教育应以科技成果的高转化率为导向, 面向农业市场、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重视人才科技研发能力的培养。

五是立足地域特点, 有效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农业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 农业职业院校要根据地域特点及当地涉农产业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 因地制宜地培养人才, 以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农业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根据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 农业院校要面向农业市场, 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本文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特点、现代农业专项人才的特点, 简要分析了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的现状,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专项人才职业教育的变革举措。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专项人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贺武华, 汤智.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转变[J].高等农业教育, 2005.6 (6) :65-69.

[2]董廷宣, 安守强, 王兴华, 等.浅议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取向[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7.3 (4) :18-19.

现代化农业的优点 篇8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一改三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

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日本农业发展过程的许多成功经验对中国更有借鉴价值。

本文拟在梳理日本现代农业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严格来讲,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战后恢复期,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中期,大致经过10年的经济调整,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2)经济快速增长期,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通过大致10年的时间,日本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日本农业现代化开始时存在着“三利三不足”。“三利”是指战前农业基础较好(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广泛使用化肥(农民科技意识较高)、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除本州西北部和北海道,其余地方四季温暖湿润);“三不足”是指二战后果沉重(青壮年劳力大量损失、经济损失巨大、生产瘫痪),耕地面积少,小块土地多、生产规模小。战后初期日本的农地改革彻底完成了地主制度的解体和自耕农的创设[2],日本农村成了小生产的“汪洋大海”。日本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是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即以“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为路径的“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

土地改良重在改变土地属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日本的土地改良包括农户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除了农户个体的自发行为,如对土地进行修整、改造外,日本政府还通过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农田进行了规划、开垦、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灾害预防、水利工程建造、农田道路建设等。日本土地改良的目的在于提高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这是日本特有的农业现代化开端。

日本的土地改良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以1949年出台的《土地改良法》为标志的对水田的改良;二是始于1960年代初的对旱田的改良,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膳食结构中对蔬菜、水果、畜产品的需求;三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草地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畜产品、奶制品的需求和发展畜牧业。

2.化学化

所谓“化学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类物质,这既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过巨大的危害和污染,包括滥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使地力下降、农作物生命力减弱,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增加。这样,化肥、农药轮番增施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污染、饲料污染进而导致畜产品污染。

3.良种化

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作物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改良(日本水稻品种改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根据气温有特寒区、寒冷区、温暖区、暖区等水稻品种;根据灾害有抗风性、抗湿性、抗旱性、抗灾性、耐肥性、抗病性等水稻品种;根据季节有早熟、中熟、晚熟等水稻品种)放在重要地位。在旱田作物方面,1960年代以后日本蔬菜种植主要采取设施型生产方式,并在水果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的发展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机械化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始于1950年代,全面实现于1970年代。1960年代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全面普及和改良时期,也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适用性强。日本水田多、山地多、土地分散,对此,日本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例如,根据水田多的特点要求农业机械能够基本适用于从育苗、耕地、整地、灌溉、插秧、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等水稻生产的整个过程;根据山地多和土地分散的特点,要求优先发展小型农机。日本农业机械在向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二是种类齐全[3]。农业机械有适用水田生产、旱田生产、果树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系列机械,甚至还有病虫害防治机、供料机、自动真空青贮室、自动挤奶机等。总之,到1970年代日本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牛马等农用畜力结束了其在日本的历史使命。

正是由于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实现,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农业现代化所选择的路径符合当时日本的国情、国际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二、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在世界范围内,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广人稀的国家所采用的先机械化、后生物技术化的道路,二是法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所采用的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并进之路,三是日本、韩国等人多地少、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选择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先推广生物技术再机械化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之路。作为后起的农业现代化国家,日本基于自己的国情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这种理性的路径选择有利于此后各项农业发展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日本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东方道路”[4],对东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不具备农业现代化之欧美模式所要求的人少地多的条件,因此,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先例对中国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1.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

日本于196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基本法》作为农业“母法”确立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对生产、价格、流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行政机关与团体等作出了规定,加之配套的200多部农业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日本的农业立法具有严密性、权威性、稳定性的特点。日本不仅通过严密的立法程序进行农业立法,而且立法内容严密,不仅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原则问题,也包括具体的措施、办法、程序等操作性问题,此外还明确规定了违法后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依法治农保障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执行力度。日本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科技三大要素几乎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受政策更迭和人事层领导变动的影响。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作了较大的修改,确定了未来日本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一是稳定食物供给;二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三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5]。日本政府还依法建立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对土地流转实行严格限制,坚决排除非耕用地、利用农地获利,从而保护了有限的农地资源。这对于我们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有启发意义。

2.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日本政府先后完善了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如财政信贷支持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价格补贴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制度来操作:稳定的价格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差价补贴制度。补贴政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故此,日本政府从价格支持转向生产能力支持,从而在不放弃政府职能的前提下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这种调整保护方式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日本为了克服小农经济本身对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几乎所有的日本农民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合作组织。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农业协同组织(又称“农民协会”或“农协”)。这是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的合作组织。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信贷,保险业务。日本农协的合作保险事业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协是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参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组织形式。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给农民以指导,使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农协组织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两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同利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形式有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三是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调整、指导和管理。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农协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政府的支持和农协对内的公益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日本把农协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的组织措施,通过1947年的《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法条的形式为其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并予以规范,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协在财政拨款与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协对外追求利润,对内体现公益,成为日本国内最能维护农民利益的实体组织。同时,各地农协和各种研修中心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使他们具有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素质,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面临的课题,而日本农协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科技推广制度,民营的农业推广体系也是推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7]。

遍布日本各地的国家级或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各县的农业综合中心下设农业实验场、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和综合调整部。农业实验场负责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属于研究部门;农业大学负责人才培养,属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属于推广部门;综合调整部统一协调上述三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日本的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建立了严格且完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具有主体多元化特征,包括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院校、企业或民间的培训服务机构、各级农协、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改良普及系统等。这种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农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提升了日本农业发展的科技实力。我们在发展有机农业、培养农业人才等方面可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

5.重视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

日本农业不仅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十分重视生态效益,把农村的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组成一个个休闲场所。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经过前后三轮的新农村建设,日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其中“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日本各地以村庄为单位,以特色资源条件为基础,开发特色产品,使每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既发展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农村繁荣,又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形成当前日本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气息与传统特色共存的特征。这对于我们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借鉴价值。

6.多种途径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理性推进城镇化发展

各国农业现代化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过 “钱从哪来”和“人向哪去”两大问题。日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做法是钱靠工业反哺、人靠城市吸纳,不仅为工业增长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也实现了就业结构的现代化。日本一方面发展农村合作事业,就地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人才,在农村推行职业训练制度,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其劳动技能。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

三、结语

二战后,由于日本制订了适宜的农业政策,选择了适合该国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完全自给并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高度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主要标志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农业高效益化和产业化,农户家庭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

日本在二战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特点主要有:非农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对于当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时代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基础等,都不能与世界范围内早期农业现代化时同日而语[3]。就农业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呈三种态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基础较好的处于经典农业现代化起步期的中部地区、尚未起步的西部地区;就化肥污染来看,我国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且土地退化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或模式的选择,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参 考 文 献]

[1]

蔡世忠.河南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探究[J].河北社会科学,2008(6):120.

[2] [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M].胡浩,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85.

[3] 杨绍先.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

[4] 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2-124.

[5] 孔凡真.可供借鉴的日本农业现代化[J].吉林农业,2007(5):12.

[6] 范三国.国外的农业合作组织——以日本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5-136.

上一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好习惯下一篇:中学2014-2015学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