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辨析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辨析(通用11篇)

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辨析 篇1

一、引言

周三多认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的职能是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1

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的理论。他指出,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重要依靠。总体来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五个方面,即:新市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和新组织2。这就要求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主动地去创造、引领,不断的开发智慧和潜能进行创新,时刻处在世界的前列,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徐兴生(2013)认为,当前,创新管理有三种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含义:创新型管理,管理的创新,创新活动的管理等。这三种含义共同体现了,要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制度和员工都要是创新型的。3

周祖城(2000)认为,创新是指从新的构想、新的观念产生到这些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运用的整个过程。4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根基和发展希望。创新导致经济增长与发展,它的周期性决定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周期性循环。人们之所以创新,是因为看到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创新的结果引导着其它企业学习和效法,进一步引起大量

投资,推动了对银行、信用等资金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最终导致了一定时期的生产高涨,产生了经济繁荣,形成了“创新浪潮”的出现。创新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管理创新

陈心宇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研究并利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实现技术创新目的的配套系统工程。5周祖城(2000)认为,管理创新就是在管理要素(管理目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职能、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产生新的构想、新的观念以及这些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运用的整个过程。6

管理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改变与重新组合使其发生整体功能的转变。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而,管理创新是必然的。周祖城(2000)认为,有效的管理追求维持与创新的高度结合。7对企业的发展来说,管理创新是举足轻重的。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改善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家的形成,使企业管理富有朝气和活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然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活动。创新需要计划,从长远看,各项活动都需要创

新,然而,创新往往是需要投入的,而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就有必要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创新需要引导,并不是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没有销路的“新产品”,有损企业形象的“营销新点子”等都是不可取的,这就有个对创新方案的决策过程。创新需要激励,由于创新是有风险的,对传统做法的留恋、对新事物的恐惧和对创新失败的担忧,会形成创新的阻力,因而创新一般不会自发产生,这就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来建立一种刺激创新的机制。

四、管理创新和创新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周祖城(2000)认为,管理创新和其它创新工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关系。8

管理创新包含管理上一切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创新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对象是管理活动,而创新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创新活动;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使管理适应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创新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并增强创新活动的有效性。[1]周三多.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闫卫弘.浅析现代企业创新管理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2,(11):132-133.[3]徐兴生.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3,(14):37

[4][6][7][8]周祖城.管理创新与创新管理[J].技术经济.2000,(10):32-34

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辨析 篇2

一、新型传播格局与新时期电视媒体的关系

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 彻底改变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三分天下的传统传播格局。新兴媒体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强的力度、越来越大的规模与电视媒体争夺受众。网络似乎是一个法力无边的技术平台, 它总是日新月异地适时满足人们几乎无止尽的互动需求, 从一般的电子邮件、QQ、博客再到微博等各种自媒体, 几乎容纳了大众传播、个人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学意义上的所有传播类型。通过网络这个平台, 海量的人随时生产海量的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观念偏好和需要改造和传播这些信息。网络技术的特性以及在信息和互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 使电视等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利用网络这个技术平台, 几乎可以毫无门槛地成为媒体独立发言人, 使社会舆论出现多元而复杂的局面, 与此相比, 原来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电视媒体, 生存空间和话语权某种意义上呈现弱化趋势。电视媒体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己任, 长期发挥着社会管理的舆论稳定器功能, 在新时期, 电视媒体依然是传播和引导主流舆论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但它身处的传播格局毕竟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

从具体的运营实践看,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的电视媒体, 对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这在央视、上海东方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已经得到证明。近几年, 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加强了这方面的实践力度, 产生了一些值得思索的新变化。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是主频道, 原来就有忠诚度比较高的受众群, 像黄金十八点的电视剧, 《福建新闻联播》、《新视觉》、《发现档案》、《综艺争锋》等栏目, 早已形成约会效应, 但这几年因为激烈竞争, 收视率虽然在全国和地区同时段的收视排名比较稳定, 但其绝对数值却有所下降。

2010年下半年,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决定各栏目立即开通官方微博, 接着又选择一些门户类网站, 如新浪微博、百度推广等平台, 发布频道微博宣传, 而所有这些设置都统一在频道创建的一个服务平台上, 这相当于在栏目与观众之间建立起时时“互通有无”的连心桥。为了切实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建立了微博管理制度, 从对外回复入手, 建立与观众互动的工作机制, 专人轮流值班, 时时更新微博内容。由于反应快速, 互动及时, 有效解决了许多潜在的疑问。这个以微博为核心服务平台的应用范围, 现在已经从常态化的栏目扩展到非常态化的活动项目。平台“民生”定位吸引了大批观众参加, 一年来的相关收视显示, 不仅频道的收视率明显提升, 而且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青少年受众群体,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就是说, 通过合理整合利用网络资源, 电视媒体可以有效扩展主流舆论的受众群。

上述实例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对关系, 即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台与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 一定时期内不可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电视媒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不仅能盘活自身资源的存量, 还能提升自身资源的增量。它的进一步的启示在于, 电视媒体与新型传播格局的关系, 不仅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而是互相渗透,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不仅仅是竞争关系, 更是一种合作关系, 其中有信息资源的共享, 也有技术方面的融合互补。这是打造强势电视媒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打造强势电视媒体, 是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二、创新电视媒体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中指出, 传统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家庭、家族、邻里、同乡逐级扩展, 直至国家、民族, 这是一个同心圆结构的彼此关联的熟人社会。在数字化时代, 这个变迁缓慢的熟人社会, 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急剧转型。现实社会通过数字技术催生了一个无远弗届的虚拟社会。这个虚拟社会给现实的熟人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它提供了方便, 也制造了话题。比如日前备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 正是熟人社会与虚拟社会共同发酵的“杰作”。已经流行多时的“人肉搜索”, 如果没有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参与, 不可能达到如此惊人的搜索功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所有这些例子以及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着的“两个社会”, 都指向了这样一对关系, 即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实质上是凸显出一个创新主流媒体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这是一个新时期的新课题。在这方面,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提供了一些颇具新意的案例。

2010年,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着手进行全面的节目改版。电视节目改版是频道运营的正常现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次改版的思路非常明确, 就是不仅要在经营上牢牢占领本土市场, 还要在主流舆论上紧紧抓住本土社会, 自觉承担主流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因此, 这次改版在“本土、大众、前卫”的理念下, 要求各栏目要制作福建人参与、关注、爱看的节目。为此, 综合频道围绕“三个创新”进行全面改版。一是进行节目编排和内容的创新, 采用“大版块编排为主、带状编排为辅”的节目编排方式, 实现“编排版块化”, 周一到周日七天, 每天突出不同的“热点版块”。二是节目本土化、多样化创新, 深入挖掘本土资源, 争取年轻观众。2010年3月份, 综合频道相继推出了《爱心帮帮团》、《为爱去旅行》 (后改为《谁是那一伴》) 、《幸运顺风车》、《勇闯聚龙岛》 (2011年5月份改为《急速斗阵行》) 等新栏目。三是进行改版运作管理机制的创新, 综合频道的节目改版首次采用栏目方案竞聘的方式, 鼓励一批有想法、有热情的业务骨干走上制片人岗位。通过机制的创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使频道各节目的投入产出比更趋合理,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改版之后, 不仅节目更加贴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实际生活, 而且还因此建立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在“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中, 《爱心帮帮团》栏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制作播出了有关福建籍乘客的系列节目, 遇难者家属深受感动, 很好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这些事例表明, 围绕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进行体系性的节目创新, 是电视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如果说社会管理是长治久安之国“事”, 那么, 作为主流舆论权威性社会组织的电视媒体, 就应当是辅国事之公“器”。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利用创新电视媒体的成果, 反过来, 创新电视媒体也要有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识和眼界, 需要了解社会成员的行为, 需要了解群体、邻里、组织、社交圈、社区, 以及互动、沟通、角色期望等等。创新表现在思维方面的特征就是与时俱进, 表现在实践方面的特征, 就是不断寻求新的应对之策、解决之道。创新电视媒体, 就是面对数字时代的“两个社会” (即熟人社会和虚拟社会) , 巩固和提升电视媒体的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摆正创新电视媒体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就是要以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人民安康幸福、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为总方向, 以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为现实目标。这是新时期电视媒体落实创新社会管理责任应该具备的眼界。

三、电视媒体品牌与舆论引导能力的关系

品牌是电视媒体生存的生命线, 也是其赖以发展的基础。一家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己任的电视媒体, 没有品牌及相应的品牌效应, 就不能彰显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品牌与舆论引导能力的关系, 是形象与诉求的关系, 二者互为因果。换句话说, 品牌及其所产生的品牌效应, 是检验电视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试金石, 正确处理品牌与舆论引导能力的关系, 要视品牌为物质基础, 要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品牌建设的先决条件。

电视媒体的品牌, 包括一批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名编导、名主持和独特的媒体文化。这方面以央视和湖南卫视为突出。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兼收并蓄各家之长, 从2010年开始对持续多年的品牌建设进行提升。在打造名编导、名主持的同时, 重点抓好品牌栏目建设。一方面精心培育具有稳定受众群的品牌栏目, 如《新视觉》、《发现档案》等多次获得全国大奖的栏目;另一方面是坚决淘汰一批没有生命力的老栏目, 腾出空间来创办新栏目。经过一年多的运营, 多档新栏目全部成为品牌栏目。其中属于大民生类的《爱心帮帮团》, 由于着眼于“帮忙”的都是底层百姓, 所以开播后, 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关注。《幸运顺风车》则是国内第一档以车为载体的户外益智类节目, 它有着益智与博彩相结合的特点, 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受众。《大话百姓》着眼于整合民生新闻和故事类节目的优势元素, 讲述寻常百姓催人奋进的故事, 做到百姓趣事, 趣味解读, 也在观众中形成了约会效应。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品牌节目是一个多元收视诉求的集合体, 老品牌的《新视觉》、《发现档案》、《综艺争锋》、《与法同行》与新品牌的《爱心帮帮团》、《大话百姓》、《急速斗阵行》、《幸运顺风车》等栏目, 汇集了历史、科学、艺术、法律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点面结合, 各有侧重, 基本涵盖了各社会群体阶层的收视需求。

电视品牌要能立得住、站得稳、信得过, 品牌文化是核心, 社会责任是电视品牌的灵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从实施新一轮品牌建设开始, 就将彰显社会责任作为增进电视品牌文化内涵的硬指标。新品牌栏目《爱心帮帮团》立足节目选题, 开展公益帮忙活动, 为社会团体、个人与帮忙对象牵线搭桥, 扶贫济困, 社会反响强烈。老品牌《发现档案》、《与法同行》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及时解疑释惑, 与观众频繁互动, 备受观众信任, 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在频道官方微博上的留言便是明证。

人们常说社会管理从“心”开始, 电视品牌客观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入心”, 进而影响社会大众, 能够发挥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来源于权威性, 而权威性则来源于社会责任。电视品牌确立的过程, 既是增进社会责任、彰显主流舆论公信力的过程, 也是引导主流舆论的过程。

四、创新市场营销手段与创新节目体系的关系

在现有的社会和市场条件下, 创新营销手段是打造强势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路径。创新营销手段与创新节目体系互为前提条件。一家处于上升状态的电视媒体, 两者总是处于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如前所述, 从2010年开始,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便大力推进电视节目体系创新,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造强势媒体, 引导主流舆论。这样, 从创新节目体系开始, 创新营销手段就提上了日程。

节目改版紧紧围绕市场, 在把握好宣传主旋律的前提下, 将广告创收营销效果作为节目改版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 利用频道内外各种资源, 对新推出的节目做大量的前期调研、策划工作, 并和集团所属专业广告公司充分沟通, 提前介入营销。特别是娱乐类的节目, 更是将是否有营销收入, 投入产出比是否科学置于重要的考核标准。其中, 《聚龙小镇·勇闯聚龙岛》 (后改为《金鹿·急速斗阵行》) 和《天翼·幸运顺风车》的非硬广营销收入达到400多万元。

如果说上述动作是基于节目体系创新推出的常态营销计划, 那么, 利用一般电视媒体“不太看好”的主题宣传活动推进营销, 则是另辟蹊径的有效手段。如2010年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的营销, 作为承办方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历时三个月, 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组织选手参赛, 有包括台湾选手在内的近千名爱好者参加了海选, 盛况空前。活动得到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台办、省旅游局等近50家政府机构和两岸众多企业、行业协会的支持, 此项盛事影响数千万人, 打造了一张两岸交流和省际交流的“文化名片”, 有效实现了福建主频道品牌形象的提升。

2010年, 作为主频道, 综合频道还承担了43场直播节目、20场大型晚会和19个特别节目。同时, 与省委文明办联合开设《海西志愿者》栏目, 与省委党建办、组织部、宣传部合办《时代先锋》栏目, 与中央党史研究室、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百集电视纪录片《共产党人》等等, 这些海量的主题宣传活动, 既弘扬了主流价值观, 也展现了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流与权威”的形象, 是一种高层次的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 要以节目体系创新为立足点, 又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先导, 更要跳出营销看营销, 要借助创新营销唱响主旋律。要践行人文关怀, 落实社会责任, 独标高格, 才能不耻言利。

创新服务与技术转移辨析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 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 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經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 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 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譯.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创新 篇4

现代企业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趋同.从而使得投资者的战略决策与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相一致。这种管理格局无疑需要企业管理有一条主线.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贯穿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这条主线就是预算管理。在国外.预算管理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应用和发展。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因此.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搞好企业预算管理并在管理中产生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投资者(或所有者)关心的中心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当然与投资者相一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势于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散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种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因此.推行预算管理是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产权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3、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适应财务活动性质变化的有效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逐渐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等价交换的原则运行。企业的财务活动已成为连接市场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随着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的转变.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还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筹措资金.以及对资金的日常运用进行管理。企业能否有效地预算所需资金的金额.是否能有效地筹集资金.并将其配置在适当的地方等.这些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财务活动性质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预算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4、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本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需要

路政管理的创新与探索 篇5

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和公路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在路政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创新,笔者就路政管理的创新谈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创新管理思想

创新管理思想,是搞好路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管理者树立为被管理者服务的思想。管理思想能否紧跟形势,直接决定着路政管理的效率高低。我们必须牢牢掌握路政管理的根本目的——保障公路的完好畅通,为社会提供完好、舒适、畅通的公路交通条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设法处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今年淳化段路政大队在管理思想工作中打破了以往一味管理的工作思维,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譬如在G211线淳化所辖三级沟坡路段发生堵车时,路政执法人员就及时与交警取得联系,在交警未到现场时,路政人员就临时成立服务队,义务疏导交通,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减少了不必要的路产损失,赢得了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又如在路遇肇事车辆时,路政执法人员就身先士卒救助受伤司乘人员,用救死扶伤的高尚风格感化当事人。之后在处理事案时,当事人也愿意服从管理,心服口服地交纳公路损失赔偿费。

创新宣传工作

创新宣传工作是搞好路政管理的前提。创新路政宣传工作能为路政管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能促进路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淳化段进一步创新宣传工作:一是在城区人口稠密的中心广场设立公路法、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宣传咨询台,给过往行人散发传单,热情讲解公路法及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让人们从思想上对公路法、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熟悉重视。二是深入地方乡镇机关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路政执法人员改变了以往别人上门才做宣传思想工作的被动局面,积极成立路政管理宣传队,主动深入地方乡镇机关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讲解公路法及相关路政管理条例。在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中树立爱路护路的意识,鼓励其对过境路段实行三包:即包环境卫生管理,包三堆一所(土堆、粪堆、柴堆、厕所)的清理,包贸易小摊点的清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段路政管理。三是利用G211线所辖路段的自然条件如挡土墙,高边坡等刷写公路管理宣传标语,既形成山区公路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在社会大环境中营造了浓厚的路政管理宣传氛围。

创新协作环境

路政管理牵涉到许多管理部门。四通八达的公路把几个管理部门紧紧联系在一起,路政管理机构管路产路权,公安交警部门管交通事故,土地管理部门管公路两侧的土地使用,城乡建设部门管建房审批,工商部门管集市贸易和摆摊营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法规规章。因此必须加强横向联系和部门协作,创新协作环境,达到路政管理的创新与突破。今年淳化段创新了这方面的工作:

一是联系政府共同治理打场晒粮。夏收期间,G211线淳化境内官庄、马家段打场晒粮现象较为严重。该段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策,并立即向当地政府汇报。淳化县主管交通的刘敏轩副县长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安排由公路段路政大队牵头,公安、交警、各乡镇政府全力配合,统一上路,集中清理打场晒粮。由该段路政大队、公安局治安大队、交警队、各乡镇政府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对在国道上打场晒粮现象进行了集中治理。执法人员采取说服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教育群众自觉遵守公路法,杜绝在国道上打场晒粮,保障了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二是提前消灭违章建筑萌芽。今年,淳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很大,全县沿211国道规划建设的新农村有马家镇雨坊村、润镇甘沟村和草地村、城关镇辛店村、大店乡大店村等5处新村。三四月份正是农民建房的高峰季节,针对这一情况,淳化段路政大队与县城建局、土地局及各村镇充分沟通,加强上路巡查频率,早出晚归,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平场地时大力宣传《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三是查处肇事车辆,疏而不漏。该段路政执法人员经常和当地交警大队、保险公司等部门通气,保持联系,让其在处理交通肇事车辆或给予肇事车辆保险赔偿时若发现有损坏公路路产的,及时通知路政部门,从而使路政执法人员对损坏路产肇事车辆的查处做到疏而不漏。

创新管理方法

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有效平台 篇6

阅读:5 次 时间:2011-7-19

——龙山区检察院“检察服务联络室”工作综述

少东 关怀 洪易 本报记者 李志民

近年来,龙山区检察院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依托,以“检察服务联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法律效果。

管理领域由“点”到“面”,形成体系。2008年,龙山区检察院率先在全市检察系统建立了一个名为“检企共建同步预防犯罪办公室”,并于2009年在寿山镇成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这是现今“检察服务联络室”的雏形。到2010年底,“检察服务联络室”工作全面铺开,基本做到了检察职能全覆盖,即在全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共设立了37个检察服务联络室,与30家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加强了联系和服务,并以建立警示基地等形式,将检察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金融、水利、国土资源、税务、学校、林业、部队等领域,初步形成了检察服务联络体系。同时,与公安、法院、司法等执法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进一步畅通了法律诉求渠道,从而为该院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管理内容由“单一”到“宽泛”,日趋丰富。最初在寿山镇成立的“服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范性的文献,所以重点是在农村村际情况调查、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方面投入了主要精力。随着“检企共建同步预防犯罪办公室”的发展,管理内容拓展到了对重点项目派驻人员,从招投标及项目建设进行“全天候”、全过程跟踪监督的同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支撑、开展警示教育、进行职务犯罪的同步预防、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促其整改等。特别是在与辖区30家重点企业建立联系、在全区乡镇、街道和社区设立了37个“检察服务联络室”以后,管理服务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从而为该院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提供了多项内容。

管理手段由“简单”到“多元”,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管理逐渐纳入重要日程,近年来,龙山区检察院在管理手段上也不断有所创新,由最初对执法部门执法行为的刚性监督,到深入社会进行法制宣传、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律咨询等柔性服务,发展到同步预防、媒体传播、画廊宣传、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到棚改现场直接与群众对话、为金融企业干部赠送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联合有关单位到监狱参观等“多元化”手段相结合的“立体式”结构。这些手段的创新和采用,不仅进一步深化了社会管理的内涵,也使得管理的形式更加活跃,更加丰富,更加直观,更加让人容易接受,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有很强的社会实践价值,从而为该院提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具体措施由“刻板”到“活跃”,有所创新。他们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制作了服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通讯录,分送到每位代表和委员手中。他们变单一的职务犯罪的专项预防为社会化的犯罪大预防,广泛开展了“送法到社区进住户、到村屯进农家、到企业进工厂、到学校进教室、到部队进军营、到金融进银行”活动,进行警示教育;配合有关单位组织干部群众到市监狱参观,进行面对面的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督促作用,帮助一些企业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而提高了预防犯罪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宽严相济”的刑事和解功能,对5起由刑事犯罪引发的矛盾纠纷进行了有效的化解;对部分刑事和解案件当事人进行了案后回访和跟踪教育;为推进“群众工作年”活动开展,进一步突出帮扶困难群众,他们与联系街道一起,确定了重点帮扶对象62户,其中特困户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辨析 篇7

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1. 绩效管理。

美国学者罗伯特·巴克沃认为:绩效管理是指通过持续开发的监督和沟通过程来开发团队和个人的潜能,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产出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流程和方法。绩效管理是事前事中, 侧重于持续需要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 并及时沟通实施过程中问题, 获取反馈信息;另一方面, 员工也需要不断了解绩效信息, 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2.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对员工担任职务职责的履行程度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 进行有组织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考核和评价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事后回顾, 侧重于考核过程的执行和考核结果的判断, 考核过程往往是单向命令式。

二、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联系

绩效考核中, 员工认为考核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 自己仅是一个该流程中的被动参与者即员工不对设定的目标承担任何责任, 对主管部门的期望不了解, 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如何被考核。而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员工可以亲自参与绩效管理的各个过程即制定指标、绩效沟通和信息反馈等, 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主动性, 对员工的近期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得到一个关于员工工作情况和工作效果的结论, 主要用于对员工薪资水平上的奖励与惩罚。在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

西方管理中有个“教练式引导”, 过程中要不断纠偏, 中间修枝修叉, 事后评估。绩效考核的结果是非常直接的数字, 是发现问题, 属于技术性层面, 是HR的工作;而绩效管理是要分析总结, 并提出未来该做什么, 是解决问题, 属于艺术层面, 是管理者的工作。企事业单位需要重视绩效管理, 而不单单只看绩效考核。由于绩效考核中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处于分离状态, 双方对评估的项目、标准和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解, 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和绩效的改善。因此, 从绩效发展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转变。

三、识别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员工发展。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都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员工。绩效管理中, 让员工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 可以增加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员工的工资和工作状态与绩效联系在一起, 可以使员工感到公平,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反映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工资水平, 这样员工就更能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从而加以改进。绩效管理还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激励自己, 努力学习新技能,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 同时又能通过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 激活员工的工作动机。

2. 便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员工, 而不是一味的重视绩效考核, 站在一个高点去评判员工。要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 亲身感受到绩效管理的好处, 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 让员工自觉自愿的参与到绩效管理中来, 做好了企业管理, 才能让员工坦然的接受绩效考核, 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 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 如何探索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模式, 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必须重视绩效。重视绩效就必须加强管理员工绩效, 为员工制定具有战略目标的绩效计划, 并监督计划实施, 评价绩效考核结果, 才能促进职工努力创新, 提高工作积极性, 从而积极主动的帮助企业提高绩效。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区别与联系, 有助于实现对员工的高效管理, 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只有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 才能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价值, 也才能通过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绩效考核水平, 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琪.绩效管理:走出绩效考核的困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60-69.

[2]何琪.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 2007 (4) :97-103.

[3]苏天高.试述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12) :62-64.

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辨析 篇8

熙宁变法是宋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王安石想建立周公辅佐成王的功业,宋神宗则希望找到辅佐刘备的诸葛亮,两人君臣相得,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然而,熙丰新法被元祐更化全面废止,北宋政治陷入了“翻烧饼”。熙丰新法的失败原因有多种,从管理角度看,王安石与宋神宗的目标存在差异,顾问角色和经理角色的不同要求,制置三司条例司引发了原有组织体系的反抗,改革中缺乏对多种目标的整合,尤其是政策执行中发生了严重变异,都是导致新法不能继续推行下去的因素。由变法失败的史实进一步发掘,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管理思想在践行中存在不少困窘。宋代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儒学治国铺垫出走向辉煌的红地毯,但红地毯下面却掩盖着各种坎坷。人们往往看到“拗相公”和“司马牛”的倔犟个性冲突,而看不到儒家管理思想的内在缺陷。大体上,这种践行中的缺陷可以归纳为缺乏试错机制而导致舆论一律、缺乏协商机制而导致党争不断、缺乏平衡机制而导致利益失衡、缺乏利害辨析机制而导致弊端丛生等方面。这些缺陷,从根本上看,是从修齐到治平之间的链接中断,和而不同的修养在实践中变成了党同伐异的举措。在所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儒学以修身见长而以实务见短。

nlc202309051335

张维智--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篇9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

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二、什么是创新?

思维创新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维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解决方法的思维T***过程。

1、关于思维创新的几点结论

(1)思维创新是应变性思维

(2)创新思维是反定势思维

(3)思维创新是发散性思维

(4)思维创造需要知识和勇气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3、开发创意的Q605556860方法

(1)逆向思维法

(2)头脑风暴法

4、管理创新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2)管理组织创新

(3)管理机制创新

(4)管理方法创新

(5)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1)直线制组织机构:

(2)直线职能制:

(3)事业部制:

(4)矩阵制:

(5)多维立体:

(6)模拟分、企业组织设计概述

4、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统一指挥

(3)管理幅度原则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创新 篇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一般来说,知识管理不同于资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的。然而,知识资源不像传统的资源如土地、机器设备、资本等有形资源易管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过程则更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它不易被监控,也无法以外力强迫,因而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便悄然兴起。

一、企业管理受知识经济影响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冲击下,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由于人们对新科技的接纳程度不同,社会上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不一致。同时,由于现有法律无法规范日新月异的新科技,人们的权力分配、工作品质、生活品质都会面临新问题,更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自然面临极大挑战。

未来的企业管理受知识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在传统企业的管理中,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后来又增加了“激励”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职能不断增加和更迭新的内容,但无论如何,传统企业管理仍然是只注重有形资本,而未将作为无形资本的知识资本的创造和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了新的变 化,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的职能主要是为企业内外的新知识资本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大力加以培育。创造、培育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

2以知识和人才管理为主的学习型

组织的建立。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被看成是“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以物质资源和资本的管理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新型的组织机构管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并要求员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自学成才,发挥知识和团体的整合效应,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

3人本管理的实施。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向对人的管理。现代企业根据知识经济竞争化的要求,突出“人才激励管理”,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至关重要的位置;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集体领导与民主决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要求传统企业管理转型的同时,领导也要随之改变:要把各行其是的众多部门整合为一体,既保持员工个人和团体的高效率,又重整对外关系和创造新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新的领导方式,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领导的机会;需要领导者组织进行学习,扩展其成员的能力。未来的领导应当是集体领导,集中公众智慧的领导。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勇于接受、改变和发挥示范作用,充分施展其“感应”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管理决策必须知识化、民主化。首先是企业管理层的文化程度空前提高,因而知识决策素质大大提高;其次是重视专家集团和智囊机构提供的决策意见和建议;第三是高素质员工对知识决策的民主参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在追求企业自身经济目标的同时,非常重视企业整体目标的长远性以及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注重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企业管理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再生等看得十分重要,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等。企业战略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规划自己,主动承担它对社会进步所负的责任,而传统企业管理比较强调通过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经济利润的快速增长,追求企业经济目标被放在压到一切的位置。这一过分强调经济利润增长的主张,一个严重的消极后果就是对现有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生态失衡、污染严重、环境破坏,进而导致社会、经济难以持续协调发展。

总之,未来的企业管理中人才和科技要素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在效益模式上,将根据市场的变化,寻找新的突破口;在文化模式上,向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的方向发展;在制度模式上,探索平等和效率高度结合的新的权力结构;在组织模式上,向更为灵活的、体现新价值观的组织形式过度。

资产管理和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体的经 济。传统企业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则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今,在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无形资产的升值将带来企业价值观的变化,科学的公共关系日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创新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

1知识经济对管理理论的创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对传统管理理论提出严峻的挑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结构向分散化、虚拟化、智能化发展,而这种结构的管理将更加困难;知识与知识主体的不可分离以及主体行为的不可察及、不可度量使得人力资本管理也越来越困难,并可能造成新的分配不公; 组织分散化要求管理加强协调与合作,管理的概念与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领导的责任重在远景的设计、目标的确定和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力,领导不再是依靠权力而是要靠经济和能力赢得员工的信任与支持,因而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形成,企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凡此种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都会促进企业管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创新,比如:将企 业建立成虚拟化、网络化的学习组织;建立新的推动知识创新的激励监督机制;建立柔性的企业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变化; 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实现跃进式和突发式增长,在资本积累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积累。

知识经济一般表现出以下特征:1知识经济是面向市场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已由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的集中方式变为市场驱动的即时的、精益求精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灵活生产方式。“ 知识经济是面向全球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将千百万市场主体连接起来,经济活动超越了地域的限制,经济系统越来越成为全球系统,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开始形成。2知识经济又是一种强劲的扩张型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作为“放大器”的效应远大于一般制造业。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高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产品本身的不断完善,它将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更大的需求,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3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应用知识添加创意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这些变化,要求我们的管理观念必须随着变化,否则,没有管理观念的创新,就跟不上知识经济发展的变化。4知识经济对管理内容的创新。企业管理涉及到对人、财、物,产、供、销以及对科技、信息、时机和企业制度的管理等等。随着知识经济的渗透,对各类管理都将赋予新的内涵,形成新的突变。比如,在工业社会里,企业强调以生产、营销等各项管理为主要内容,人仅仅被看作庞大机器的一部分、一个零部件,而在信息社会里,人不再被物役,人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过去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得以充分体现。人力资本是企业最 重要的资源,是技术知识的活载体,同时又是技术知识的“识别体”和“创新体”,因而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才能使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高效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还要十分重视“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在发达国家,以企业为中心的 战略”管理已转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管理 意为 “顾客满意微软等公司已提出了“顾客关系管理”理论,以顾客需要为核心,争取更多的顾客,扩大市场份额。以顾客为中心将成为21 世纪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知识对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管理科学认为,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员工的行为,确保圆满地完成公司经理为员工指定的工作任务。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科学网络覆盖企业生产与流通全过程,生产周期缩短,专业分工从金字塔组织逐步转向扁平团队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存在逐渐失去了意义。每个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即可了解全局、关心全局,人们的知识、思维更新更具活跃性。因此,管理者应从“控制”转为 “指导与激励”,注重提供服务,确定战略和创造员工必要的工作条件与环境。

当今,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下,各种管理方式方兴未艾,诸如企业再造、企业战略联盟、虚拟联合体等。虽然这些管理方式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原因,步入市场经济较晚,在我国明显地慢了半拍,但它们将在21世纪中得到广泛推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成为知识经济 的关键因素,出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大趋势,尤其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这些都为管理手段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将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来加强企业管理。如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通讯技术后,除了信息远程高速传递外,还可做信息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国际贸易中将普遍推广无纸贸易,通过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标准化的“电子文件”交换和国际贸易;计算机不仅使企业可及时掌握和分析国际经贸动态、进行市场调研,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规划安全生产、财务以及人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电子计算机在国际国内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生产与经营。

三、企业管理的未来

创新教育实践的辨析 篇11

关键词:创新教育,功利主义,相对主义,个人主义

许多学者对创新教育做过不同层面的反思。这些反思对于促进我们当前的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创新教育的反思有两种态势:一种是从创新思维的心理层面对创新教育的得失进行检讨;另一种是从创新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本文试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价值层面上进行简要的剖析。

一、创新教育的功利主义之辨

马克斯·韦伯曾对理性作过深刻分析,他提出了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概念。所谓工具合理性指行为是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进行,着重考虑手段对于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至于其特定目的所针对的终极价值是否符合人们的意愿,则不加关注。哈贝马斯在韦伯的基础上把技术兴趣、工作和经验科学联系起来的合理性称为工具合理性。本文的功利主义主要是指把工具合理性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我们不否认创新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工具合理性,含有一定的功利特征。但是,如果我们把创新的功能扩大化,无视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发展规律,甚至以个人的好恶代替客观的现实,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缺乏对创新教育的价值和前提的认真反思,把创新教育局限于工具合理性的范围内,把工具合理性作为唯一目标,则是创新教育极端功利主义的表现。

(一)Howard Gibson认为,有许多学者把创新教育当成一件自然而然的好事情,总认为创新是和“善”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有价值的,创新是为了达到有意义的目标。但是关于创新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创新为怎样的价值服务,往往缺乏必要的追问。“假如创造性作为一种工具,其可以为两种不同的理性服务,它既可以为解决技术上、军事上和私利上的技术难题服务,也可以为主体之间解决复杂问题和探询根本价值的合理性服务。”[1]因此,在Howard Gibson的眼中,创新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多的只是充当工具罢了。确实,如果创新作为一种工具,需要我们对创新的目的做出必要的价值追问。虽然我们并不会因为创新可能会成为“恶”的工具而放弃创新教育,正如我们并不因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而放弃科学教育一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放弃对创新目的合理性所进行的仔细审视。

(二)把创新看成是达成某一目的的手段,并不意味创新本身的价值问题可以游离于我们的视阈之外。创新活动作为手段的正确与错误,合理与荒谬,固然有时能一眼分辨出来,但有时却被埋藏得很好,不易甄别,更在有的时候,因为对于创新目标过于急切的追求,反而往往遗漏了对创新活动本身价值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了宣传环保,用上万根一次性筷子,做成了一棵大树,其用意是告诉人们,生产这样上万根一次性筷子,得毁掉如此一棵大树。从活动目的讲,用意在于提醒人们为了保护树木,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是无可厚非的,其创意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震撼力。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我们认为这样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值得质疑的。用上万根未经过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做成环保树,其本身就毁掉了一棵参天大树。所以,一方面创新教育不可以离弃对创新目的的价值掂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于其作为方法和手段的完美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讨。否则创新极有可能成为掩盖价值的陷阱,创新教育陷入工具合理性的泥潭,永远无法和功利主义划清界线。

(三)即使我们的创新活动,经历了某一方面的价值和理性的审视,但这并不等同于说,创新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是绝对的,创新与其价值功用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是要置身于具体环境与其他活动相互配合才能展现出来。有效的创新活动至少需建立两个前提:第一,要使创新本身有益,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如果盗版横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创新纵然拥有有益的价值,也很难实现,有的时候甚至出现负面价值。第二,即使在健全的制度下,创新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并非完全是直接的,庞守兴指出:如果是一项效益巨大、很有科技潜力的创新,必然会伴随无数的改制和模仿。假如某项潜力很大的科技创新没有后续的改制和模仿,那么它的潜力和效益便不能实现[2]。创新固然对经济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该推进作用需要至少满足上述条件。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支撑,没有对创新教育的价值充分的认识,把创新教育当成是医治百病的灵药,正是创新教育功利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我们有清新的认识,也需要我们在创新教育当中进行有效防范。

二、创新教育与相对主义之辨

相对主义主要是指认为知识和价值没有评判的客观标准,所有的知识和价值都是相对的、主观的、经验的、个体的,片面夸大知识和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等观点。创新需要对已有的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批判,否认教条和绝对真理,有着一定的“相对”色彩。但是,创新教育的“相对”明显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评价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是否真正的创新,还是有一定的客观可依的标准。如果相对主义过分涉入创新教育的空间,容使创新教育成为颠覆传统知识和价值的工具,使创新本身失去理性,在低层次上徘徊。

(一)创新的现实标准和优化标准。

虽然创新活动可以千姿百态,值得鼓励。同时,创新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标准,例如,在语文课的创新教育中,“有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古训进行逆向思考,既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思考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那么,‘南辕也可以北辙’。……按现在的地圆学说,往南也能到达北方。”[3]虽然,学生的创新思维不错,但是单凭一辆马车,无论怎样尽车夫所能,也无法达到目的地。虽然学生的逆向创新思维值得引导与呵护,但决不能因此而忽略答案本身的正确性、适用性以及情景性的标准;有的教师在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确实,一道小小的数学连加,学生们想出了诸如数手指、数小棒等等的多种方法,而此时的教师,如若秉承凡是学生不同的思维都应当得到鼓励与呵护,不可挫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的理念,结果必然是“你对,我对,大家对,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没有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可能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只有永远停留在数小棒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了。虽然说,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彼此之间不一定有优劣之分,但并不等于说,创新教育就不允许存在较为优化的标准和方法。

(二)创新的理性标准。

知识相对主义使个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得到了强调和鼓励,而使科学的理性精神在无形中萎靡。现实生活中众多的创新故事,充分展现了某些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有一些恰恰因为缺少理性,从而误导大众,误导学生。浙江大学叶高翔教授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农夫山泉最早的广告是这样的:用两杯水,一杯农夫山泉,一杯一般的水,在其中各放一株水仙花,然后叫了很多小朋友,问他们水仙花是不是一样高,回答是一样高。过了几十天再问小朋友,小朋友的言下之意就是农夫山泉中的水仙花长得更高。他们用这个办法证明了: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是一个科学的产品,包含了钙、钾、铁等矿物质。这个广告从创意上来说不错,并且类似的广告也很多,但是从理性的角度,至少有两个明显的错误:第一,缺乏统计学的意义。因为水仙花的高低是需要统计的,世界上没有两盆水仙花长得一模一样高;第二,混淆了人和水仙花的差别。就算农夫山泉对水仙花成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不能得出其一定对人体有益。创新教育值得提倡,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创新而抹杀知识本身具有的理性特征。

(三)价值观创新的评判标准。

如果说,关于知识的谬误和正确,可以较为清晰辨别。而流行的价值观相对主义认为价值观是相对的,没有高低之分,则极容易在创新教育过程中高尚的价值观不断受到质疑和拷问,而庸俗的价值观则以创新的招牌,招摇过市,以致学生真伪难辨。价值观的创新比知识观的创新更具有诱惑的色彩,或者更加行之有效,因为其较难有客观的标准。“例如有教师在教学《(指南录)后序》和《梅花岭记》时,就认为文天祥、史可法等人逆历史潮流而动,知不可为而为之,算不得民族英雄,也不值得后人赞颂。”[3]事实上,个人的价值观或行为,一旦成型,便无可更改,后人无论如何猜度,前人的价值观并非因为今人的杜撰而发生变更。而我们在教育中,正是传授这些业已定型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对此价值观的创新,无疑等同于践踏而颠覆定型的价值观念,这是其一;其二,即使价值观也是具有普遍认同的标准,比如孝敬父母、讲求信用、乐于助人等等价值观是现代社会普遍都认同的。其三,价值观也并非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拘泥于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是相对的、无法比较。而事实上,在客观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价值观还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元代的许衡夏日出游,口渴难耐,路旁有梨树,朋友纷纷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摘,大家说不知道梨树主人是谁就可以吃,许衡说:“梨树无主而我心有主”。许衡在与朋友们同等的客观条件下,做出不同于朋友们的价值选择,说明在这件事情上,许衡的价值观比朋友要高尚。我们并不反对对价值观创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要注意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客观评价的标准,有高低优劣的分别。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创新的招牌,在价值观教育上优劣不分、真伪不别,而使庸俗的价值观念在教育中泛滥成灾。

三、创新教育与个人主义之辨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实现,过分依赖个人的天赋和私人一时的激情。它提升了个人信念和人类主体的合法地位,认为人类的生命力不在于客观的知识当中,而在于人类的主体体验、感受、情感和直觉当中。固然创新教育需要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但是如果个人主义过分地掌控创新教育,也会让创新教育误入迷途,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一)马斯洛认为,创新现象不仅发生在伟大的精英人物身上,也发生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马斯洛的功绩在于把原来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创新活动降落到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去掉了创新中包含的神秘色彩。但也使一些人认为,创新是一件轻松和随意的事情,主要依赖个人的天赋和直觉,从而使创新教育表面化和肤浅化。只要让学生有所创新,至于创新的结果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提升就不去细究,否则怕束缚学生创新精神。我们并不否认大凡较有成就的创新活动,固然有个体偶尔的直觉、想象力等因素的作用,但是这些创新同样无法排除个人的艰辛努力以及个人渊博或者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说,前者为创新活动提供机遇和突破口,后者决定了创新活动的品格与层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文理,都是‘创新’的楷模(创新是根本,无创新就不能获此殊荣),但他们几乎都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4]另一方面,即使对于广大只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创新的学生来说,我们也要明白“由家长或教师公开向儿童做出允许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的承诺,这同儿童自发的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不是一码事。因为它已隐含否定事实依据和逻辑思维之意,而把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合理化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想入非非、胡言乱语的习惯,且不说毕业与创造缘浅,即使作为普通人也难于立身处世。”[5]可见,创新教育不能离开基础训练这一坚实的基础。再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一时反应敏捷、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大加赞赏,那么那些反应并不敏捷,但思维深刻的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像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具有巨大创新成果和精神的科学家,在年少的时候,如果用我们现在的一些创新标准衡量,也许是属于不善于“创新”的类型,但也不损于他们今后成为创新大家。如果,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看成只是关注那些平时反应较为敏捷、口齿比较伶俐的学生,是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严重狭隘化。

(二)创新需要对既定知识和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使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这对于以往教育当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过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形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切断与外界信息的正常交流,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历史课上,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谈谈对抗日战争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也有几位学生标新立异,认为如果没有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不可能完全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牢笼。尽管后来教师采用了课堂辩论、陈述事实、播放影片等等途径,但是那几位学生还是以自己的观点“新异”而沾沾自喜,拒绝接受外来的正面信息,认为教师是说教、是宣传。创新需要求异,有其合理性,但是求异并不是“钻牛角尖”。很多在课堂上能够有点滴“创新”的学生因为时常受教师表扬而产生优越感,甚至一些学生为了能够拥有和维护这种优越感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警惕。

(三)创新教育对个人主义的张扬还表现在对学生个体经验的看重。有的时候甚至混淆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界限,这也是不足取的。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后记”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6],他说,低年级小学语文课,下大雪,小鸡、小鹿等动物都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而青蛙和蛇却没有。在探讨为什么青蛙与蛇并没有在雪地留下脚印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提出那是因为,青蛙和蛇怕冷,呆在屋里不敢出来,结果遭到了教师的严厉否定。当然,我们对该教师对学生否定的语气和态度不持赞同态度。同样,我们对该学生创造性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表示理解赞赏。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推测,青蛙和蛇是因为怕冷而在下雪天不敢出来,从想象独特性、逻辑性(仅仅是学生所知的知识范围内)的角度来看,也是合理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否认,作为科学的知识来讲,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衡量,这个答案并不一定完全值得肯定。如果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夸大个人经验的重要性,甚至以创新为借口,掩盖学生在科学知识上的幼稚和无知,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狭隘和肤浅的,甚至是和创新教育本身是背道而驰的。

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创新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上文所分析的三种主义在创新教育中的渗透,给创新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此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批判创新教育本身,而是对创新教育和功利主义、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界限的一个并不十分完备的论证,以提醒大家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注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并不反对创新教育,而是希望我国的创新教育能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品位,使创新教育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Howard Gibson.What Creativity isn’t:The PresumptionsOf Instrumental and Individual Justifications For Creativityin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Vol.53,No,2,June,2005,156.

[2]庞守兴.创新教育的另类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7):28.

[3]吴章贵.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4.

[4]吴永军.课程改革呼唤理性精神[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5]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0.

上一篇:新员工转正定级管理制度下一篇:国防教育征文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