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共8篇)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1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HR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撰写与裁员技巧及核心岗位特殊条款约定

日期:广州9月28-29日;深圳11月6-7日;上海11月20-21日;北京11月27-28日

讲师:钟永棣

学费:¥2000元/人/2天(含授课费、资料费、两天午餐费及茶点)

本课程有名额限制,额满为止,欲报名从速。

【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经理/专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部门经理等。

【课程背景】

调岗调薪、裁员解雇的条件及程序非常严格,操作不慎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赔偿与负面影响,甚至连锁反应„„

基于调岗调薪、裁员解雇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的败诉率高达90%!怎样有效调岗调薪、裁员解雇,已成为广大HR人士和企业高层心中难言的痛!

另外《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制定、修改有关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但是90%以上的企业至今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操作!制定程序不合法,规章制度将成为一叠废纸!

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但可以规避人为地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劳动者钻法律空子、钻管理漏洞!但是绝大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恰恰相反,不但预防不足,反而侵权有余,甚至成为企业辩驳观点不攻自破的有力反证!

【课程大纲】

一、HR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撰写技巧(穿插3个以上的案例)

1.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的类型、性质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包含哪些内容及常见的不合法规定,制定员工手册的原则和方法

3.新劳动合同法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的法定民主程序、公示程序实务操作技巧

4.非国有企业如何组建“职工代表大会”?

5.规章制度能否规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6.如何预防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带来的风险?

7.员工手册在运用中的诀窍,有哪些关键点必须涉及,有哪些错误必须避免

8.新劳动合同法下招聘广告、员工入职登记表的设计要求及作用

9.新劳动合同法下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制订要点

10.新劳动合同法下的病假、工伤、“四期”员工管理制度制订要点

11.新劳动合同法下的加班管理、加班风险控制制度制订要点

12.新劳动合同法下的奖惩制度制订要点分析

二、裁员解雇与经济补偿(穿插3个以上的案例)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有哪些,非法解除的理由有哪些?

2、如何化解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支付2倍经济补偿的责任?

3、如何避免用人部门经理擅自辞退员工所产生的风险?

4、到底由人力资源部还是由用人部门,向员工发出解雇通知?

5、劳动合同的无效给用人单位带来哪些利弊,该如何灵活运用?

6、劳动者提出口头辞职,又拒交书面报告,有什么风险?

7、劳动者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组织兼职,用人单位能否作出解雇处理?

8、用人单位故意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给劳动者“放假”,合法吗?

9、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雇“三期”女职工?

10、企业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书面约定经济补偿的数额;但劳动者事后反悔,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的差额部分,到底谁会胜诉?

11、对于“三期妇女、工伤员工”能否协商解除,其操作技巧有哪些?

12、如何妥善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员工?用人部门经理应注意的日常问题有哪些?

13、如何书写《辞退通知书》/《处分通知书》,以保证合法处分、辞退员工。

14、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后的经济补偿年限?

15、离职程序有哪些技巧,既能保障用人单位利益又不触犯法律?

三、劳动合同法真空地带(穿插3个以上的案例)

1.企业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是否需要到劳动局备案,不备案是否影响其法律效力?

2.在校学生到企业打工,双方是否建立、存在劳动关系?

3.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4.公司、企业高层如何签订劳动合同,跟董事会还是上级主管部门?

5.劳动者离职2年后再次入职的,企业能否与其约定试用期?

6.试用期间,以“不胜任工作,经调岗或培训后仍不胜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7.“同工同酬”如何理解及操作技巧有哪些?

8.如何约定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以保证试用期间辞退员工没有任何风险?

9.如何约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范围,以保证辞退问题员工没有任何风险?

10.如何约定重大损失的范围,以保证辞退过失员工没有任何风险?

11.以“严重违纪”辞退劳动者,在新法下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为什么?

12.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该如何约定,“违约金”该如何约定?

13.劳务派遣方式,能否在异地缴纳社会保险?

14.婚假究竟在什么时候安排,企业能否自行说了算?

15.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如何支付?

四、劳动合同特殊条款设计策略与风险防范

1.劳动合同期限与服务期限发生冲突时如何适用?

2.培训服务期未到期,而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是否属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规避?

3.用人单位需支付多少的培训费才可以与核心岗位员工约定服务期?培训费和服务期对应关系如何?

4.核心岗位员工严重过错被解雇,用人单位能否依据服务期约定要求核心岗位员工支付违约金?

5.用人单位出资培训后,核心岗位员工离职,用人单位很难追回培训费用和其他成本,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在起诉核心岗位员工时也处于有利地位?

6.商业秘密的范围包括哪些?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

7.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数额该如何约定?

8.用人单位有义务支付保密工资吗?

9.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能包含在每月工资中吗?

10.如何约定核心岗位员工泄漏商业秘密的责任?

五、核心岗位员工违纪违规、营私舞弊、严重失职防范策略与风险应对

1.核心岗位员工违纪违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

2.营私舞弊往往来自于授权过度、监管缺失,该如何防范与应对?

3.如何界定核心岗位员工严重失职?

4.如何对上述问题进行事实调查、证据固定?

5.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原则、依据,法律有何特别要求?

6.对上述问题的方式、时间,法律有何特别要求?

7.如何书写《违纪违规处分通知书》?

8.如何在《惩罚条例》中详细明确违纪违规的行为或情况?

9.如何追索违纪员工的违约赔偿责任?

10.如何书写《违纪违规解雇通知书》?

【讲师介绍】钟永棣--资深劳动法专家、薪酬绩效顾问

资深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高级讲师,精通劳动法规,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现任易通培训网首席顾问、签约讲师;兼任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广州劳动学会等20多家机构特邀讲师、特聘专家。钟老师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巡讲“劳动法相关课程”,受益企业达20000多家,真实案例教学,将枯燥的劳动政策法规溶入实际管理当中;学员参与讨论、互动,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学员迅速学以致用。深受广大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好评。钟老师长期担任50家以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和法律顾问,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争议诉讼及劳动法律研究工作,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劳动用工风险有深刻的了解,处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1000余件(包括个人、企业),涉及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广西、山东、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福建、海南、辽南、云南、江西等地,对各地劳动地方法规有较深的了解,对劳动法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人力资源》、《南方都市报》等专业杂志、媒体发表劳动关系类文章20多篇。就华为集体辞职事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由于观点独特,先后被21CN等各大网络传媒大量转载。

多年来,钟老师经常参与企业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的咨询设计,通过近10年的研究与实际操作,钟老师逐步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规进行有机结合,协助企业科学构建劳动争议防范体系,科学运用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实施调岗调薪调级,既保证合法操作,又不伤害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顺利达成企业的各项目标。钟老师曾为以下客户提供服务:中铁集团、深圳机场、黄河水电开发公司、中烟集团、南粤物流集团、新南方集团、深圳爱施德股份、深圳酷动数码、合生创展地产、新世界地产、城启地产、中海地产、方圆地产、珠江监理、珠江投资、三新地产、富力地产、艾默生电气、富士电机、日本狮王、雅芳婷布艺、红孩子集团、深发展银行、养生堂药业、晶苑集团、华鼎担保、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黄振龙凉茶、广风隆科技、广州电信、国讯通信股份、益海集团、松厦冷气、旺大生物科技、中远物流、日晖园林、欧时力服装、欧神诺陶瓷、中山大学研究院、解放军421医院、大禾寿司连锁、金发科技股份、佰搭果餐饮连锁、高士线业、交通集团、广发银行、中山华泰、风神集团、松下电器、骏丰频谱、南海现代国际企业集团、天创鞋业、逸泉国际大酒店、丽丰控股、罗氏集团、昊天化学企业集团、通用文具集团、宽讯技术服务、广药集团、日松工业、天力叉车、丽新集团、利海集团、白云心理医院等万余家企业。

资格证书费:高级¥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此费用,不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无须交纳)备注:

1.凡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由IOCL<<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颁发<<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际国内中英文版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蓝底电子版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20天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参加流程】报名表回传----发确认函----转帐/现金----参加培训

【联系我们】

博传培训网葛老师

电话:021-50595224客服:***

传真:021-51062566

E-mail:shbc@bochuansh.com 网址:

公开课预约报名表

参会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 参会人员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电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机:姓名: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电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机:姓名: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电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机:联系人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电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HR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撰写与裁员技巧及核心岗位特殊条款约定

日期地点:□广州9月28-29日;□深圳11月6-7日;□上海11月20-21日;□北京11月27-28日

请在您选择的前面打“√”:

付款资料:□转账转账日期:□现金

如选择转账,请汇款至以下指定帐户:

 户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世纪公园支行 帐户名:上海博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帐号:***0

代办住宿:

□是(入住时间:____月____日离开时间:____月____日)

□否

发票抬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全称)

相关事项

1.请填写报名表后传真至021-51062566,我们即确认您的报名,客服人员会与您联系;

2.如选择转账,请将银行原始凭证传真至021-51062566,发上课确认函;

3.付费后如本次培训不能参加,所付费用将转为今后参训费用。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2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 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 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财政部

2012年11月5日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 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 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 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 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二) 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 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 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二、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 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合约, 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 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 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是指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 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根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合同条款,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判断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否属于财务担保合同, 并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 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除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八条的规定处

理外, 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中, 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的信用保护费用和信用保护卖方取得的信用保护收入, 应当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 计入各期损益。

(二) 不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其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财务担保合同, 是指当特定债务人到期不能按照最初或修改后的债务工具条款偿付时, 要求签发人向蒙受损失的合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

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的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 应当根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分类, 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或《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列报。

三、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 是否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答:企业对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的金融资产, 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 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规定, 确定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企业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 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 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 应当继续判断企业是否对该资产保留了控制, 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代付业务, 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委托行 (发起行、开证行) 与受托行 (代付行) 签订的代付业务协议条款判断同业代付交易的实质, 按照融资资金的提供方不同以及代付本金和利息的偿还责任不同, 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 如果委托行承担合同义务在约定还款日无条件向受托行偿还代付本金和利息, 委托行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将相关交易作为对申请人发放贷款处理, 受托行应当将相关交易作为向委托行拆出资金处理。

(二) 如果申请人承担合同义务向受托行在约定还款日偿还代付本金和利息 (无论还款是否通过委托行) , 委托行仅在

申请人到期未能偿还代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下, 才向受托行无条件偿还代付本金和利息的, 对于相关交易中的担保部分, 委托行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处理;对于相关交易中的代理责任部分, 委托行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处理。受托行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将相关交易作为对申请人发放贷款处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 对同业代付业务涉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贷款承诺、担保、代理责任等相关信息进行列报。同业代付业务产生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得随意抵销。

本条解释既适用于信用证项下的同业代付业务, 也适用于保理项下的同业代付业务。

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 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 应当按照《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会[2009]16号) 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财会[2010]15号) 的规定对每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 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 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 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 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六、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 (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 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 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接受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 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 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 (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 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 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 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

企业发生破产重整, 其非控股股东因执行人民法院批准的破产重整计划, 通过让渡所持有的该企业部分股份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 企业应将非控股股东所让渡股份按照其在让渡之日的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 减少所豁免债务的账面价值, 并将让渡股份公允价值与被豁免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控股股东按照破产重整计划让渡了所持有的部分该企业股权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 该企业也按此原则处理。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理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连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责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

如水库诱发强烈地震、大面积库岸崩塌、濒危珍稀动植物灭种等。

1.2可以避免、减轻的环境影响

这类影响—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加强管理等多种手段避免、减轻、或通过自然因素自身的调整又可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1.3介于两者之间的环境影响

主要是对大的淹没损失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和造成生态环境大面积恶化,地下水位抬高造成的大面积的土地盐碱化,如果治理不好侧伏出的代价将是极大的。

1.4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人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1.5水环境质量下降

水和土常常无法分离,对土的污染将波及到水体;对水体的污染也将进入到土层当中,例如,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常常将农药、化肥、工业废料等排人到地表,这样水流经过的时候就带进了水体当中。并且土质也随着水流一起被冲走,这些有害物质就会漂流到各处,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同时,水源对一部分污染有自救能力,但是数量太大,程度太深则难以实现自身的净化过程。

所以,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也是水利工作者在从事水利事业的同时要考虑的问题。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防洪工程规划

工程经济效益和环效益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对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进行统—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勋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高歌的要求,重点是生物九江(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特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诉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在堤线布置中,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岸坡防护

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际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秕皆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昼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4景观建设

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洒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5工程施工阶段的任务

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特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爿瞰要限制在标准以内: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病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浒病的传播扩散;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应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

2.6工程管理及施工后期的任务

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纸杯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护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为降低施工作业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生态建设效果的实施,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奉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2.7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4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中央管理企业、上市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及其配套指引已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和部分在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和试点。具体执行过程中,企业反映了一些问题,我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征求了有关上市公司、咨询公司等单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经会签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现予印发。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

财政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及其配套指引已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9家公司实施。同时,财政部、证监会又选择了200多家在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进行试点。实施一年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为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顺利实施,现对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1.如何把握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强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

答:在实施试点中,一些企业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是否需要逐条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具有强制性,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应当遵照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包括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和1个审计指引)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关规定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可以结合所在行业要求和企业自身特点,参照配套指引的规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2.已经完全按照境外监管机构要求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是否需要执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答: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公众公司内部控制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同时,更多地适应了我国国情,尤其是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管理体制、风险管控实务等具体情况,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等,且不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更多突出全面内部控制的要求。因此,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在满足境外监管机构要求的基础上,对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特别是应当围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五目标,对相关控制措施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完善。

3.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是否还需要遵守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有关要求?

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是对不同行业、各类企业提出的一般性要求,具有普适性。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对所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规定,是不同行业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重要补充。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规定和行业管理、市场监管的要求,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

4.如何协调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充分吸收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统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二者都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由不同机构负责。对此,企业可以对有关机构和业务进行整合,从工作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工作执行的方法、程序等方面,将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职能交叉、资源浪费、重复劳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5.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尚未规范的领域,应如何处理?

答: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比较复杂,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仅对企业常见的、一般性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方面和环节进行了规范。在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尚未规范的业务领域,企业应当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原则和要求,按照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梳理关键业务流程,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和执行相应控制措施。

6.如何权衡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答: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必然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可能会发生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设计与实施费用、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费用、建立融入内部控制要求的信息系统费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等等。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从提高企业长期效益出发,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加大投入。同时,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抓住关键风险控制点。集团性企业可以采取分类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选择下属不同类型的企业试点,形成范本,减少重复建设。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应当承担的成本,企业应安排相应经费确保审计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区别于财务报告审计的独立业务,企业应就该项业务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单独的业务约定书。同时,企业也应权衡审计成本与审计效益,在业务约定书中明确有关费用标准,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资源的投入和审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7.如何协调好内部控制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答: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设计、运行以及审核认证需要遵循已经发布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些标准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原则和要求并不矛盾。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管理体系运行发生冲突,原因可能是企业采用的方式方法出现了偏差,如简单照搬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规定,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控制而控制,导致控制设计不合理,出现控制过度或控制冗余;也可能是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受到更多的牵制和监督,从而以影响经营效率和目标为借口,拒绝必要的内部控制;等等。对此,企业应当立足管理现状,全面梳理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从管理体制、机制以及落实各级权利责任等方面,将内部控制的要求融入各项管理体系中,形成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使内部控制真正为经营管理服务;应当从总体目标出发,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将内部控制的要求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加强执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固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从而尽可能减少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管理体系的冲突。

8.企业如何确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答:查找并纠正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的缺陷,是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风险偏好等存在差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进行统一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企业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应当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综合考虑,并保持相对稳定。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法。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中,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分析缺陷性质和产生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管理层报告。对于重大缺陷,企业应当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进行披露。

财政部将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根据首次执行和试点情况,分行业、分类型总结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供参考。

9.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企业,是否需要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

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企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为便于董事会履行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设计、建立、运行与改进方面的职责,董事会应当指定专门委员会负责指导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对于少数企业受制于岗位编制、专业人员等条件限制,目前尚不具备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可暂将内部控制管理职能划归现有机构。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持续深入和相关条件的不断成熟,企业应考虑成立专门机构,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协调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10.如何编制和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自我完善。企业可以独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也可以委托不承担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中介机构协助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格式,供企业编制评价报告时参考,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报告方式作适当调整,但有关内容原则上应体现在报告中。

附:

XX公司20xx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xx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般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专门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描述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一般包括评价工作组织结构图、主要负责人及汇报途径等]。

公司[是/否]聘请了专业机构[中介机构名称]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公司[是/否]聘请了专业机构[中介机构名称]协助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公司[是/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审计。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列明评价范围占公司总资产比例或占公司收入比例等],重点关注下列高风险领域:

[列示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内部控制前“十大”主要风险]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

[无需罗列单位名称,而是描述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行业性质、层级等]

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包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未尽事项可以充实):

(一)组织架构

(二)发展战略

(三)人力资源

(四)社会责任

(五)企业文化

(六)资金活动

(七)采购业务

(八)资产管理

(九)销售业务

(十)研究与开发

(十一)工程项目

(十二)担保业务

(十三)业务外包

(十四)财务报告

(十五)全面预算

(十六)合同管理

(十七)内部信息传递

(十八)信息系统

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如存在重大遗漏)公司本未能对以下构成内部控制重要方面的单位或业务(事项)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逐条说明未纳入评价范围的重要单位或业务(事项),包括单位或业务(事项)描述、未纳入的原因、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实完整性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严格遵循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描述公司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的基本流程]。

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个别访谈、调查问题、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适当方法,广泛收集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分析、识别内部控制缺陷[说明评价方法的适当性及证据的充分性]。

五、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公司董事会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保持了一致[描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定性及定量标准],或作出了调整[描述具体调整标准及原因]。

根据上述认定标准,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我们发现报告期内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并说明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

六、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针对报告期内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含上一期间未完成整改的内部控制缺陷),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效果]。对于整改完成的重大缺陷,公司有足够的测试样本显示,与重大缺陷[描述该重大缺陷]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且运行有效(运行有效的结论需提供90天内有效运行的证据)。

经过整改,公司在报告期末仍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

针对报告期末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公司拟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公司已经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司截至20xx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方面存在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描述该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可能会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相关风险[描述该风险]。

(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对评价结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如存在,描述该事项对评价结论的影响及董事会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们注意到,内部控制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简要描述下一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未来期间,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签名]

XX公司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5

发布日期:2011-08-28 作者:贾金勇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杜万华针对婚姻法解释三进行解说。

(概述:近二十年来,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由此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进行司法解释

(三)的起草工作。在起草工作中,要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与自由、平衡家庭成员的利益关系、平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司法解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追求逻辑体系的完美。杜庭长主要讲述了建议稿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涉及人身关系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问题,婚外同居关系的补偿问题,亲子鉴定问题,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问题,生育权问题;其次是涉及夫妻财产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解除婚姻关系下子女的抚养费问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分割夫妻财产的问题,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的处理问题,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产的赠与问题,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问题,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的问题,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处理问题,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的处理问题,附登记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问题,夫妻一方举债的问题。杜庭长对这些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说明了建议稿所采纳的意见以及条文的具体规定。同时还表示该建议稿将通过报纸或网络等媒体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关于司法解释三的内容,杜万华庭长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和历程:首先杜万华庭长阐述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起草的背景和过程:我国近一二十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经济从以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我们的社会管理也巨大变化,由此导致的社会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为很大的问题。

司法解释三确定了一般的指导思想,首先要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第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第三,平衡家庭成员的利益关系。第四、平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单就婚姻家庭考虑婚姻家庭,应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予以考量,并考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还有个指导思想,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追求司法解释在体例和逻辑上的完美,以实际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在制定司法解释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组织调研组,去全国各地的法院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年多的搜集情况草拟一个稿件。包括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民政部以及高校进行调研,同时,征求部分专家的意见。现在正在准备登报征求群众的意见。因为这是涉及十三亿人民的问题。

二、人身关系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问题。杜万华庭长说,审判实践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当事人针对登记瑕疵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比如一些当事人一方没有亲自到场登记等。对于这样的情况如何解决。婚姻法第十条对婚姻无效的规定一共四种情况,规定很严格。司法解释三准备明确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当事人对结婚登记无效情形的问题,不符合第十条无效情形的应该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第二、当事人未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婚姻登记而向法院申请婚姻无效的,法院驳回申请。

(二)关于婚外同居关系的补偿问题。杜万华庭长认为,婚外同居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补偿问题。达成协议,拿出一定钱补偿受害方。而怎么处理这个补偿的问题,视为自然债务还是什么。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未解除婚姻关系约定了补偿协议,但是一方不兑现,那么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赔偿的时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而支付补偿后主张返还的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但其配偶以侵犯夫妻财产权为由主张返还的除外。

(三)关于亲子鉴定问题。亲子关系是身份关系,现在要求确认亲子关系的越来越多。国外对亲自鉴定问题上可以强制鉴定,但是中国不承认。因为要尊重人权,不能强制。非婚生子女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如果非婚生子女一方提供的证据能证明双方可能存在亲子关系,另一方拒绝鉴定又没有相反证据排除的,法院可以主张承认。

(四)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离婚诉讼参与人的情况。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原告主体不合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严重虐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的,可以变更监护关系,由其他监护人做离婚诉讼解决这个问题。

(五)关于生育权纠纷问题。近年来,审判实务领域遇到很多生育纠纷问题,女性现在很多对工作和学习看的重,不愿意生育,怀孕后自己做了人流便发生了生育纠纷,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妇女权益保护法赋予已婚妇女不生育的自由,这个权利应予保护。但是在维护妇女这个自由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夫和妻子之之间的平衡。夫以妻子不给生育提出赔偿的法院不予支持;夫或者妻因为生育问题产生纠纷要求离婚的准予离婚。

三、关于财产关系的几个问题。

(一)婚姻财产的调整问题。

1、以前经济不发达,家庭财产十分有限,财产的维护也很少。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家庭财富的增加,针对财产关系的纠纷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司法解释二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远远不够,现在司法解释三还将做进一步研究。

2、不接触婚姻关系下子女的抚养费问题:以前传统家庭是夫妻抚养子女,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迁徙流动频繁。在外打工的人不寄钱回家养孩子,女方要钱男方不给。

3、婚姻存续期间子女抚养费,司法解释三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不抚养子女的,另一方以子女问题起诉给予子女抚养费的法院予以支持。

(二)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分割夫妻共有财产问题争议很大。存在两种观点:第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有以下情况的可以: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或者严重损害夫妻财产的;第二,一方的法定被抚养人患重大疾病,要求支付医药费而另一方不给支付的要求分割的予以支持。有的观点认为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直接走离婚分割财产途径,不需要分割财产了。

(三)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问题,也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比如一方婚前所有的房屋增值部分婚后归谁所有,是归婚前一方所有还是婚后夫妻共同所有有争议。一般认为归一方所有,但是对孳息有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婚后共同财产。第二种观点认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除双方另有约定外,婚后的收益归夫妻共同财产。

(四)婚姻关系存续或者婚前房产的赠与问题。对重大财产的处分需不需要特殊的法律手段。婚前或者存续期间双方约定将一方的财产赠与另一方,一方转移房产前撤销赠与,可以撤回。

(五)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处理问题:婚后由一方父母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子女一方名下的可视为对自己的儿女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该认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问题:房子分给谁,需不需要补偿?方案如下: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婚后登记在首付款购买者名下,认定为此个人的,尚未支付的按揭认定为其个人债务。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部分是共同财产,离婚的时候考虑离婚时的市场价格,对共同还贷的部分按照比例来分配。

(七)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问题。房产登记于一方名下的,另一方擅自出卖,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的,一方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该房屋属于共同生活居住的除外。同时,夫妻一方擅自出卖财产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另一方离婚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有学者认为除外条款应该删除,有学者认为需要保留,存在很大争议。

(八)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处理问题,夫妻出了钱买了房改房,离婚的时候房子该怎么处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以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一方父母房改房的,购买房改房的钱可作为债权来处理,但是不能对房屋要求分割。

(九)附登记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问题,分割协议达成后,又没走登记离婚程序,起诉离婚了希望法院按照原来的分割协议进行财产分割,这样有一方就会不愿意按照原来的协议。处理方式:一方主张按照原来的协议分割的不予支持。应该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分割、(十)司法解释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问题。两种观点对立。有学者认为,离婚时,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主张为共同债务的,应于准予;也有学者认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因共同生活需要举债认为其为夫妻共同债务,出去必要共同生活的应为个人债务,但若证明夫妻合意的除外。

杜万华庭长的专题演讲详细生动,获得热烈掌声,随后众多学者对杜庭长提问。

1、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蒋月教授首先提问:为什么司法解释三中没有提到忠诚协议,是不是对该问题不做规定了?

杜万华庭长回应: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曾经被写出草案中,但最终没有规定。一种观点认为,协议该得到尊重,该得到履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道德方面的问题,不该由法律约束,法院遇到驳回起诉。而我本人是不赞成忠诚协议的,因为这是基于爱情建立的,爱情之初可能会出于非理性签订忠诚协议,同时,在实践中也会产生很多不方便执行问题。

2、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理事会主席陈明侠老师提出,希望司法解释三能更深入细致的进行一些内部讨论,谨慎出台。

3、老师提出:婚内夫妻之间的诉讼的支持对破坏夫妻关系是有利的武器,但是我们核心的原则是维护家庭稳定和谐,但是这样就被破坏了。离婚损害赔偿无过错方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还要考虑第三者的补偿就觉得很荒谬。国外有规定:如果给予补偿是为了结束这样的关系便可以,但是是为继续的话便不合理。

4、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副主任薛宁兰老师提出:司法解释三和一、二不同的是司法解释三有很多创制法律的情况。同时,她认为婚姻法是平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而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其实是其与第三人的关系。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龙翼飞教授对人格权法起草也做了个简短的演讲。他说,民法是人法,婚姻法也是人法。所以,人格权法作为独立法是必须的;目前,我国尚未将人格权法纳入立法规划中,因为涉及的问题太多,基础的法律条文太少;没有必要将全力划分的那么细,一个权利到底是属于人格权还是属于身份权,没必要理的太清楚。比如配偶权,它既含人格权的因素,又含身份权的因素;关于贞操权,建议采用性自主权字样。第三阶段:闭幕式

两位教授的专题演讲获得热烈掌声。专题演讲后,北京市妇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的第一项内容是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明舜教授宣布获奖名单:学术著作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论文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随后理事长李明舜教授宣布新增理事名单:

关于县长针对县里问题作出的批示 篇6

各承办部门根据提案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个结合”、“四个不放过”等方法。“三个结合”,即将提案办理工作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洛南经济建设相结合;与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与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能力建设相结合。“四个不放过”,即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没有解决的不放过;不作调查研究,应付差事,没有正面回答的不放过;开空头支票,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成可以解决,计划解决的问题说成正在解决或已经解决的不放过;委员对答复不满意,又不重新办理的不放过。

各承办单位为提高提案办理效果,积极创新办理方法。县环保局制定了三项责任制度,即目标责任制,要求答复率达到100%、见面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100%;办公室督办责任制,对各个办理环节提前发出督办落实通知单,提请办理人员按时限、按要求、按办理程序落实办理任务;责任追究制,对办理不落实,书面回复敷衍了事,不与提案人见面,将追究承办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县卫生局提出,对政协提案要严格要求办前、办中、办后的三次沟通,与全县中心工作、与本部门年度工作、与作风建设活动做到三个结合。

关于针对通知的解释 篇7

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必须紧紧围绕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适时调整当前的人才战略思路, 从观念和行动上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为此, 必须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需要出发, 立足当前, 兼顾长远, 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 增强实施人才战略的针对性。

一要创新人才意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 特别是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260年历史证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人才意识的创新史。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各类人才, 特别是国家公务员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 创新其意识, 则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可以说, 不创新人才意识, 我们就难以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就不能有效地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和回避国际经济动荡的风险, 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就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二要努力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才效益发挥得如何, 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进程。作为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人才资源,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形势, 重新进行人才资源的战略布局, 以追求人才资源资本运营带来的最大化经济效益, 已是当前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 首先要调整专业人才结构, 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充实企业人才队伍, 努力改变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状态,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其次, 要合理配置区域间人才资源, 重点加大东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资源资本运营, 积极开展东西部人才余缺调剂和对口支援, 鼓励人才向东西部流动。第三, 要积极调整产业间人才资源结构。加快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人才资源资本运营, 重点加强农业, 为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支撑。同时, 改善第二产业人才专业结构, 大力增加第三产业人才数量。第四, 要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开发作为主战场, 加大为非公有制经济调节人才的力度。第五, 要合理调节机关、事业、企业人才资源结构, 鼓励科技人才向生产第一线转移, 促使人才与资产的优化配置。

三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势, 培养入世急需人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大批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的高等院校正在崛起, 无数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卓有威望的精英人才云集其中, 他们是我国迎接世界经济竞争的重要的人才资本。为迎接入世挑战, 就必须将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在有关高等院校, 开设汽车、医药、石化、农业、外贸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急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班;有计划、分步骤地举办外语高级人才短训班、高级律师培训班、高级商务谈判人才培训班、国际贸易经营人才培训班等, 培养一批急需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实用型和外向型高级人才。

四要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功能, 实施市场培育工程。近年来, 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的人才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人才市场作为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日益显现。加入世贸后, 人才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将更为突出。为此, 要建立完整的人才市场体系。在现有基础上, 创造条件, 争取在短时间内, 在全国建立起功能比较完整、服务项目比较齐全、信息传递比较先进、有固定充足场所的人才市场。尤其是要结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探索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试行企业经营者资格认证制度, 把企业经营者推向市场,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服务。要培育非政府人才中介市场。继续在较大行业、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发展内部人才市场;加强对其它社会人才中介组织的清理和整顿, 使之在政府人事部门的指导下健康有序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着眼点, 以人才开发为中心, 积极拓展人事代理、人事咨询和人才预测、引进、培训、评价、国际交流等业务。组织智力交流服务, 建立智力供求信息库, 开展以项目带人才, 以人才带项目的深层次信息服务。要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采用现代化手段, 加速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坚持硬件和软件开发相结合, 尽快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 积极扩大网上用户, 形成网上人才市场, 实现全国人才信息资源网上共享。要利用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按照适应入世的要求, 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各类专题人才招聘会, 发布专题人才招聘信息, 引导人才的流向, 吸引急需的各类人才。

五要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海外高级人才。在人才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必须创新人才和智力引进机制, 制定和出台能体现人才价值的优惠政策, 改善人才成长环境, 以政策为导向, 积极引进我国重点行业、主导产业急需的高级科研人才以及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专家;引进短缺的海外优秀专业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国际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要制定并实施优厚的、能够吸引出国留学、外流人才的回归政策;要本着“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通过兼职、讲学、科技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 引进一批“两栖型”、“候鸟型”的拔尖人才。对少数特的高精尖人才, 要不惜重金引进或“猎头”。

关于刑法司法解释完善的路径论述 篇8

关键词:刑法;司法解释;完善;途径

所谓的刑法解释,实际上就是将法律中所提到的书面文字内容与现实的案件结合起来,并且在案件的处理以及对法律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以此作为依据的过程。根据目前我国的现行法律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以及我国最高国家司法机关对刑法进行解释是合理且合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对刑法进行立法解释,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则需要对其进行司法解释。通过不同的分工,共同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使得刑法在我过得实际现实应用过程中,真正的实现其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与强制性。

一、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必要性分析

1.有效改善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的滞后性

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司法解释实际上可以改善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自身的不完善性。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而法律的制定并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同时刑法以及刑法的司法解释也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滞后性。故而刑法以及刑法立法司法解释本身往往缺乏与时俱进的特点,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实社会要求。即便立法解释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但其只能依据刑法以及法律原则来进行刑法的解释,所以即便刑法在法律精神的指导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其也依旧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速度。故而要想解决现实社会中许多千奇百怪的犯罪现象,往往还是需要司法解释来进行与辅助完成。

2.避免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过程中对其模糊性概括性的描述

在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解释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因为本身文字语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多种意思。加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在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必然会和现实生活有所出入,所以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故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司法解释对实际的案情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化复杂、模糊、抽象的法律条文为实际具有操作灵活性和适用性的內容。

3.改善刑法不够全面的现象

法律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起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但是法律本身的覆盖性以及其本身的适用性也相对有限,不可能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外人的认知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所以立法者本身即便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与人生阅历,也很难将所有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立入法律当中。因此这就说明法律本身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故而需要司法者在实际的案件处理过程中,利用实际情况对法律作出最为科学的解释。

4.有利于促进刑法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当今世界是法治的世界,同时我国也不断提出要建立建设法治国家,这就需要我国不断促进刑法法制化的过程。即便现代刑法已经较从前而言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提倡人道主义原则,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有明确的规范。在实际的司法案件处理过程中,只有切实了解了案件情况,才能判定应该如何利用刑法对案件嫌疑者进行处罚,目的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犯罪者利益,进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有效实现刑法司法解释完善的途径与方法

1.规范司法解释主体,避免与杜绝违法解释

刑法司法解释的最高解释权不应该是检察院,所以最高检察院应该有意识地在司法解释过程中退出,这样才能逐渐清晰且明确解释主体。因为检察院本身就是法律监督者,同时又是控制的一方,这样会让检察院自身赋予两种角色,有失公允。故而要求最高法对刑法解释必须要赋予正确严格的法律规定,不可以随意对法律条文进行应用与阐述,同时也不可以随意修改与扩充,必须在司法解释的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原则,站对政治立场以及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刑法司法进行解释,进而高效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一案例为:被告人胡XX在株洲县白关镇至大京风景管理区路面改造工程及株洲县通乡公路雷三线1.8公里路段修建工程中,违反招投标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共计976232.88元。这时进行司法解释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秉承公平原则,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对司法解释程序进行规范制定

针对目前我国司法解释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所以司法解释从最初的立项、调研乃至起草和审议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当司法解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之后,才能够进行发布。如若没有通过审查,那么就说明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只有修改之后且通过审查才能进行发布。此外,为了有效避免审查机关徇私舞弊,就需要利用责任制牵制起每一位工作人员,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才能确保司法解释过程的公平、透明、合理。

3.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系统化与规范化要求

首先,司法解释的结构以及形式还存在不完整的现象,尤其是会出现文件编号错误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司法解释的极大不完善现象。所以需要国家对司法解释进行结构方面的统一规定,对其编号以及具体文件名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这样可以提升司法解释职能,也可以在内容上更为科学合理。

其次,在司法解释文件内容里,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便与工作人员应用,同时也便与公众遵守。在司法解释内容编纂时们应该全面、及时、科学,对原有刑法司法解释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修改和补充,从而减少分歧,提高刑法司法解释水平。

4.建立监督审查制度

通过建立监督审查制度,可以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定的监督特权,对不够合理且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的司法解释酌情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关的专门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对不正确或者不良的刑法解释严格追查,绝对要实行责任到人的方式,发现违法司法解释,严肃处理,甚至追求其刑事责任。如司法解释明确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束语

针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完善,有利于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与团结,对我国法律水平的制定以及我国刑法落实过程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东自考课程考试大纲下一篇:地震演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