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共9篇)
(2012年8月22日)
一、单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考核不能确定为()等次。
A.优秀
B.合格
C.合格及以上
D.基本合格及以上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考核不得确定为()等次。
A.称职
B.基本合格
C.合格及以上
D.基本合格及以上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考核不得确定为()等次。
A.不称职
B.基本称职及以上
C.不合格
D.基本合格及以上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48
B.24
C.12
D.36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但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处分。
A.从轻
B.免除
C.不予
D.减轻或者免予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营利性
B.公益性
C.群众性
D.自发性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除处分由()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B.上级主管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检察部门
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决定以()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A.口头
B.电话
C.短信
D.书面
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以上办案人员进行。
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四名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处理,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但是办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3
B.6
C.12 D.21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申请复核。
A.纪检监察部门
B.原处分决定单位
C.综合管理部门
D.检察部门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受到处分的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申诉,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受理。
A.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B.上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C.同级纪检监察部门
D.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种类有()。
A.警告
B.记过
C.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D.开除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关于受处分期间正确的是()。
A.警告,6个月
B.记过,12个月
C.降低岗位等级,24个月
D.撤职,48个月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 应当从重处分的情形有()。
A.在两人以上的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B.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C.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D.包庇同案人员的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 应当从轻处分的情形有()。
A.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C.不积极配合调查的 D.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依法对()给予处分。
A.领导干部
B.工作人员
C.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D.直接责任人员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擅离职守
B.不按规定报告
C.不采取措施处置
D.处置不力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贪污、索贿、(),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受贿
B.行贿
C.介绍贿赂
D.挪用公款
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国有资产,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占有
B.使用
C.处置
D.以上都不是
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权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资源,(),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压制不同观点
B.限制学术自由
C.批评不同观点 D.发表个人观点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
A.解除聘用合同
B.出国(境)
C.办理退休手续 D.暂停其职责
1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以()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A.暴力
B.威胁
C.引诱
D.欺骗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参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
A.夫妻关系
B.直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D.近姻亲关系
1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解除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A.考核
B.竞聘上岗
C.晋升工资
D.休假
1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应当撤销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单位重新作出决定()。
A.处分所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B.处分决定未按规定要求存入档案的
C.违反规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D.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作出处分决定的
1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工作中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收受贿赂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可以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终止其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开除以外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但处分期应当按照一个处分期以上、两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人以上共同违法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按照两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又有减轻处分的情形的,免予处分。()
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但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泄露国家秘密行为的, 给予警告处分。()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或者工作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1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或者社会保险基金, 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专业技术或者技能实施违法违纪行为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1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造、传播违法违禁物品及信息,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1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可以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暂停其职责。()
1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出现违法违纪情形的,处分期满,经原处分决定单位批准后解除处分。()
1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个人记功以上奖励的,经批准后可以提前解除处分。()
1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规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1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复核、申诉期间,处分决定停止执行。()
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
2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情节认定有误的,受理复核、申诉的单位应当变更处分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单位变更处分决定。()
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被撤销处分或者被减轻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受到损失的,不予补偿。()
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但是,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D 6.A 7.A 8.D 9.B 10.C 11.B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D 5.CD 6.ABCD 7.ABCD 8.ABC 9.AB 10.ABC 11.ABCD 12.ABCD
13.ABC 14.ACD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令第18号,下称18号令)于20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纪律处分的专门性国务院部门规章,结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10月23日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于1月1日被废止以后,对事业单位中非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纪律处分基本无法可依的历史。
适用的单位范围
18号令适用于行政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自无异议,但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所属的事业单位是否适用不是很明确。应当指出的是,18号令系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共同起草,因受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的限制,在发布18号令时,中央组织部无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联合署名,只能参照制定公务员法配套规定时,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发布并由中央组织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通知的方式,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联合制发《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人社部函[]290号)来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即18号令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
适用的人员范围
18号令明确规定对机关的工勤人员给予处分可参照执行,一些同志认为18号令没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可以参照执行,即对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给予处分在立法上还是空白。对此,应当指出的是,除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在其与所在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中明确相应的岗位类别。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实际上在聘用合同中明确的是工勤技能岗位,对其纪律处分应适用18号令,不存在参照执行的问题。
规定的处分种类
18号令规定,监察机关对事业单位中的监察对象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依照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但18号令规定的处分种类中的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降低岗位等级处分作出监察决定。对此应当指出的是,18号令规定的`降低岗位等级这一处分种类,是专门针对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无法适用撤职处分而设定的,内涵与撤职处分并无实质不同;且18号令系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共同制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规定,监察部对行政监察法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有解释权,故监察机关可以作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监察决定。
溯及力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规章不溯及既往,18号令亦应遵循;对18号令施行前的行为,如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会计法等单行法规的规定,可按照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的规定和从旧兼从轻原则,确定适用该单行法规或者18号令,其中对该单行法规认为是违纪且应予处分,但未明确处分幅度的,可参考18号令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确定;对18号令施行前的行为,如按照18号令规定属于违纪,但行为时是否违纪没有相应法规作为判断依据难以确定的,在处理时需慎重考虑,确需处理的可考虑采取考核、解除合同、到期不续聘等组织处理方式。
赌博行为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简称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第三条 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1 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第四条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六条 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第七条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做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先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第八条 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给予政务处分,一般应当与党纪处分的轻重程度相匹配。其中,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如果担任公职,应当依法给予其撤职等政务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开除公职。
第九条 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有企业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或者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受国家机关3 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
(二)依据本规定第三条有关法规采取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
对前款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单位提出下列监察建议:
(一)取消当选资格或者担任相应职务资格;
(二)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罢免。上述处理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第十条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个人记功以上奖励的,经作出处分决定的监察机关批准后,可以提前解除处分。
处分解除后,受处分的公职人员不再受原处分影响。受到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处分解除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十一条 对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由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作出决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履行有关手续:
(一)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二)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政协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免去其职务后,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三)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予政务处分,应当向其所在的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通报。
(四)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给予责令辞职等处理的,由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第十二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监察机关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在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期间,不得交流、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监察机关应当在立案决定书中写明上述要求,并告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第十三条 监察机关经过调查、审理,决定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或者免予处分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陈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公职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二)按照处分决定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后,作出对该公职人员给予处分或者免予处分的决定;
(三)印发政务处分决定;
(四)将政务处分决定送达受处分人和所在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五)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应变更手续;
(六)将政务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公职人员的档案。政务处分决定的内容和生效日期,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给予开除以外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第十四条 监察机关对本级党委管理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除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送达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应当根据受处分人的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团组织等单位。受处分人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同时函告本级党委统战部以及相应的民主党派机关或者相关单位。
第十五条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处分后,其本人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递管理。
第十六条 对公职人员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的复审、复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规定办理。变更、撤销政务处分的情形和法律后果,根据受处分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或者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对公职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管理责任的领导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据或者参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其作出通报批评、诫勉、停职检查、责令辞职等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降职、免职等问责建议。第十八条 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在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监察机关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在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辞去公职或者死亡的,不再给予处分,但是监察机关可以立案调查,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的财物,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一条处理。
第十九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的,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履行主体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规定,对公职人员给予处分。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已经给予政务处分的,任免机关、单位不再给予处分;任免机关、单位已经给予处分的,监察机关不再给予政务处分。
第二十条 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立案调9 查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交有处分权的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或者交由其任免机关、单位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的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法取得的财物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予以退还;属于国家财产以及不应当退还或者无法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上缴国库。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解释。
为了做好对受纪律处分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使其改正错误,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撤销处分的范围:
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
第二条:撤销处分的条件:
1、受纪律处分满一学期(留校察看按留校察看时间)以上;
2、受处分后对所犯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并有改正错误的实际表现;
3、受处分后无任何违纪现象;
4、受处分后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
5、操行成绩良好以上;
6、有突出表现的,经学校研究同意可提前撤销处分。
第三条:毕业时还未撤销处分的,可到当地所在组、村委出具表现证明再到学校撤销处分。
第四条:受纪律处分且无悔改表现者不予以撤销处分。
第五条:撤销处分的程序:撤销处分工作,每学期集中受理一次,上半年时间为3月1日-30日,下半年时间为11月1日-30日,符合撤销处分条件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先
向所在班提交书面申请,讨论同意后到政教处领取并填写《违纪学生撤销处分申请表》,并附一份个人思想汇报及反映本人有突出表现方面的有关材料,交至政教处再报校行政讨论撤销。
第五条:学生撤销处分需上报的材料:
1、《违纪学生撤销处分申请表》及说明该生有突出表现的相关材料。
2、《违纪学生跟踪教育考察表》。
3、违纪学生对所犯错误的思想认识汇报材料。
第六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由政教处负责解释
凤山民族中学政教处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可以提出辞职。
第三条 辞职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人才的分布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
(三)鼓励和支持人才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及其他国家最需要的地区、行业和部门工作。
第四条 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 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辞职申请起,除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况外,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第六条 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聘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本规定的第五条或第七条办理。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其辞职必须经过批准。
(一)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
(二)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
(三)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
(四)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
(五)经司法或行政机关决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
第八条 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辞职申请人之间发生争议时,可向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
第九条 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国家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进行移交、接转和管理。
第十条 辞职人员被全民所有制单位重新录用,辞职前和录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第十一条 辞职人员在未另外获得住房前,在一定期限内允许继续居住原单位住房。具体居住时间和住房收费标准,按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辞职人员凡经单位出资培训的,如个人与单位订有合同,培训费问题可按合同规定办理;如个人与单位没有签订合同,单位可以适当收取培训费,收取标准按培训后回单位服务的年限,以每年递减培训费20%的比例计算。
第十三条 辞职应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不得擅自离职。对擅自离职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并分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七条可以辞职或经批准允许辞职的,要补办辞职手续。其余的要动员返回。对拒不返回和拒不补办手续的,按自动离职处理,以后被其他单位录用,工龄从重新录用之日起计算。
第十四条 辞职人员不得私自带走属原单位的科研成果、内部资料和设备器材等,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有关单位应支持人才合理流动。对有意刁难、打击申请辞职人员者,应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负责解释。
一、严禁毕业生离校期间酗酒滋事、打架斗殴、乱扔杂物、损坏公物、放火等不文明行为;
二、学工部一经发现有上述不文明行为,将按照校规校纪给予相应纪律处分,视其情节给予扣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报到证并延期毕业;情节严重者学校将予以开除学籍处分,其毕业证、学位证不予网上注册,报到证收回或通知用人单位取消报到资格;
三、学工部将在毕业生离校期间对毕业生宿舍进行检查,对有上述不文明行为的宿舍将按照相应纪律要求追究宿舍全体学生责任;
四、本纪律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
为进一步规范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管理,推进城区人事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城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对象和范围
经过城区党委、政府领导集体研究同意聘用,目前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编外工作人员(不含中小学校、卫生院、环卫站、电灌站等事业单位聘用的代课人员、保洁员、护理员、管护人员)。
二、聘用编外工作人员的聘用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国家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准无计划、无程序进人,由于阶段性、突击性工作需要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城区党委、政府领导集体研究同意。属于党群口(含人大、政协)的部门单位聘用的,由区委组织部呈报区委研究,政府序列的部门单位聘用的,由人社局呈报政府常务会研究。没有经过城区党委、政府领导集体研究同意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一律列入清退范围。确实工作需要的,必须报城区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方可临时聘用。
三、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的管理
1、经审批使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实行一年一聘,聘用期满,合同自然终止。如工作需要,报经城区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方能继续聘用。未经批准擅自聘用的,财政部门不予拨付经费。发生劳动争议的,要追究部门和单位主要责任人责任。
2、经审批已聘用人员,必须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
(2)聘用期限;
(3)岗位待遇;
(4)变更合同的条件及违约责任;
(五)解除聘用合同的条件;
(六)其他事项。
3、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由所在单位依照合同条款加强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单位部分由单位负担,个人部分由个人负责。解除合同后要办理好社会保险的衔接手续。
四、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的待遇
经批准同意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不含单位应承担的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交纳住房公积金,生活补贴按城区审批的标准发放。
1、硕士研究生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中级),月工资1500元;
2、本科学历或高级工,月工资1300元;
3、大专学历且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中级工,月工资1200元;
4、大专学历,月工资1100元;
5、中专以下学历(含中专)或员级职称,或初级工、普工,月工资1000元。
今后视城区财政状况对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工资作相应的调整。本通知下发后,由所在单位填报工资变动表,城区人事、财政部门审核、备案。
五、本通知下发后,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现有已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该清退的要在两个月内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给予辞退,需要继续聘用的要提出书面申请,组织、人事、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加强督查,发现违规聘用的,要及时向城区党委、政府报告。
定》的心得体会
??
为促进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全面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总体要求,近期,我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学习,使我深入了解了问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问责制度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规定》的适用范围是全县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将对全面提升全县党风政风建设效能起到促进作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因此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坚决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才能使党的建设永葆生机。
二、问责制度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必须手段
《规定》中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是县委县政府对依法治国精神的拓展和延伸,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可见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础,只有做到处处有法律,人人守法律才能保证政务通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满意。
三、问责制度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党的建设严重的脱离群众或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那么党和国家的命运将岌岌可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问责和查处了部分违反法律的党员干部,切实整治了党内的不正之风,夯实了党的执政地位,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事实证明,党的发展必须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四、问责制度是强化使命职责的着力点
《规定》中明确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问责的各种情形,涉及面非常之广,正是把权力关进了牢笼,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深入自查,接受组织管理、法律约束和群众监督,从而各司其责,各尽其责,营造出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环境,将会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违规违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问责制度是造福百姓的制度保证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要坚持权为明年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凡是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凡是破坏人民
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加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执行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关于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国家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处分决定的宣布与送达
党的纪律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纪律规定,是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凡是违犯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处分或行政纪律处分。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或批复,有关党组织和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坚决执行。
(一)处分决定的宣布
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作出的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由下达决定的机关30日内在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的党委(支部)或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宣布,也可以委托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的党委和行政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宣布。报批案件,呈报单位自接到处分决定批复后,由单位负责人30日内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如遇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宣布的,应以书面形式向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说明原因。
(二)处分决定的送达
(二)行政处分的执行
1、受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一般不影响担任原职务,但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处分影响期为:警告处分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一年;撤销行政职务处分两年。开除留用处分期最多两年。
国家机关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工人不适用降级、降职、撤职处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不适用降级处分;专业技术人员不适用降级、降职处分。
2、受行政撤职处分的,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重新确定职务,两年内不得晋升职务。遇有高待遇低任职的,取消高待遇。
3、受行政开除处分的,从处分决定下达之日起,解除其与所在单位的人事行政关系。五年内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录用。
(三)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工资问题,按本暂行规定附件一至四的办法执行。
执行中应掌握的原则:
1、受党纪、政纪处分后,与职务有关的待遇和津贴,均按重新确定的职务标准执行。
2、因同一错误,同时受党政纪两种处分的,按工资处理较重的处分执行。
3、受党纪、政纪处分后,根据受处分当年和处分期及处分影响期内的考核结果及晋升工资时对考核结果的要求,确定能否正常晋升职务(等级)工资档次、级别工资和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正常晋升职务(等级)工资和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应从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起重新计算。
4、在立案审查期间,如遇正常晋升工资,应暂缓晋升,待结案后根据审查结果确定是否晋升。
(一)受党纪处分人员的考核
1、受党内警告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2、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只写为不称职等次,其中所犯错误与职务行为有关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3、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第二年以其新任职务参加考核,按规定条件确定等次。
4、受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受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第二年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人员,第二年和第三年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5、受开除党籍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第二年和第三年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6、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审查的,可以参加当年考核,但在受审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没有受党纪处分的,按规定补确定当年考核等次。
(二)受行政处分人员的考核
1、受行政警告处分的人员,当年考核不提确定为优秀等次。
2、受行政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解除处分的当年,按规定条件确定当年考核等次。
受降职、留用察看的当年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根据其本人表现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
3、受政纪处分人同的考核,如国家今后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三)因同一错误,同时受党纪和政纪处分的,按党纪处分结果确定其考核等次。
(二)在执行党纪、政纪处分决定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干管权限,给予单位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人员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或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不适合担任原职务的,组织人事部门应予以调整。
1、对受处分人员应降低工资而未降低工资的;
2、对受处分人员在处分期和处分影响期内提拔任用的;
3、对受处分人员考核违规确定等次的;
4、对不执行处分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本暂行规定中未涉及的其他问题,仍按中央和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过去的处理办法与本暂行规定不一致的,按本暂行规定执行。
七、我省国有企业中,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处分决定的执行,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八、本暂行规定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九、本暂行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中央和国家有新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附件:
1、《关于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党纪处分后工资问题的处理办法》;
2、《关于我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处分后工资问题的处理办法》;
3、《关于我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后工资问题的处理办法》;
【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推荐阅读:
成都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暂行办法10-28
洛阳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暂行办法09-08
事业单位人员考核05-26
事业单位工作心得06-08
事业单位工作汇报06-30
事业单位人员现实表现06-16
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任职09-11
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工作09-24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总结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