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精选9篇)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篇1

题目:《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姓 名: 陈瑞沛 学 号: 201038990231 院 别: 经贸与管理学院 班 级: 2010级工商管理6班 指导老师: 王文彦 完成时间: 2012.04.18

参考: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文献综述:

2011年,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张也受到影响和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是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尽管我国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

1、能源消费强劲增长,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2、世界大部分能源资源被西方国家控制

3、新能源要去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2、日本核事故对国际核能生产的影响

三、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前景

1、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

2、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核能产业可能需要5至10年才能逐步恢复

4、南海和北极可能成为未来能源争夺热点区域

四、中国能源局势及面临的挑战

1、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增加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风险

2、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3、中国放缓核能发展步伐

感悟:

一、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复杂中,中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

在现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复杂的情况中,我觉得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局势,同时也空前绝后的机遇。但是在世界能源也面临着紧迫的局势,现在各种能源的增长率都超出过去的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这样看来我感到能源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而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迅速增长,各种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同时世界的大部分能源都在西方国家的控制之下,虽然中国进口的石油只占全世界的6%,但是油价就不停的上涨,导致上涨性的通货膨胀。然而新能源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样会导致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会更加困难。

二、受到国外的政治动荡和核事故后中国的能源发展

同时西亚北非的动荡和日本核事故的发生把国际的核能源的生产会更加谨慎,世界各国对核能安全的关切普遍提升,有的国家放弃核能。这样看来国家能源供应会受到影响,能源价格可能上涨,发展替代能源或提高核能安全都会增加财政投入,这样让我感到中国的能源供需会不平衡导致能源价格不停地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现在世界各国把南海和北极视为未来的能源来争夺的热点区域了,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地区局势紧张,还可涉及环境的保护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全世界各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和机遇,然而中国在这找到适合发展的机会就会更加困难和艰辛,不断的提升综合国力和全民的素质,还要稳定物价水平,调整市场的供需平衡和财政政策。

三、迅速发展的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

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人感到现在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加上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和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不乐观,这样就会引发油价高涨将是中国面临跟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同时造成了中国在国际中不利的位置和舆论环境。中国的核能发展也放缓步伐,这样看来中国应坚持依靠国内保障能源安全来发展有潜力的能源产业项目,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提高自身抗风能力。

四、目前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篇2

关键词:综合素质 形势政策任务报告员 思考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建立和实施“三个一”形势政策任务宣传教育机制以来,其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企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三个一”宣教机制要持续高效发挥作用,归根结底要由广大报告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来保证。笔者认为提高报告员的综合素质,要着力练好以下五方面基本功。

一是脑瓜子要勤用,练好思考基本功。报告员首要任务就是做形势政策任务的报告。一场能够抓住听众神经的好报告,绝不是靠说大道理、机械地照抄照搬现成的宣教材料做出来的,而是要紧跟形势发展,紧密联系实际,抓住焦点、热点问题,把大道理说小,好远景拉近,语言生动,比喻贴切,职工群众想听、爱听,听得进、记得住,真正能够起到统一思想,激发干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动脑筋去想、去琢磨,想本单位面临怎样的形势任务,琢磨哪个层次的报告会应该从哪一方面切入、从哪个角度去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脚板子要勤跑,练好调研基本功。“跑”就是“跑上跑下”,吃透上下两头精神。吃透上头的精神,为的是使报告会能够准确定调、紧跟形势,和上级精神保持高度一致;掌握下头的情况,为的是使报告会能够准确定位,讲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跑”不是走马观花,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要求静下心来、沉到基层,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弄明白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三是笔杆子要勤动,练好写作基本功。不会动笔的政工干部不是全面发展的政工干部,不善于或者不勤于动笔的报告员不是一个称职的报告员。上级的精神需要用文字传达下去,职工群众的思想状况需要用文字反映出来,形势政策任务需要用文字进行宣传等等。写作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的成熟。报告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一员,亲自动笔写是成为一名合格报告员、争做一名优秀报告员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必备的能力。

四是嘴皮子要勤讲,练好演讲基本功。报告员做报告要讲形势、说政策、明任务。出色的演讲能力和水平是报告员应该具备的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之所以要强调勤讲,就是说报告员不能只是在报告会上讲,毕竟报告会的次数是有限的。只要职工群众有不明白的、需要解释的,不管人多人少,不分上班下班,都要随时随地地讲形势、讲政策、讲任务,要把自己当成一名企业形势政策任务全天候“新闻发言人”。讲要有依有据、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混淆视听,更不能无中生有、自编自造。要从受众的层次和环境背景出发,应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不能盛气凌人地“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要平易近人地“晓情理”、“拉家长”,千方百计增强讲的效果,使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听得进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自觉学习演讲艺术,不断提高演讲水平,努力增强沟通交流能力。

五是新點子要勤出,练好创新基本功。“三个一”宣教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创新。创新无止境,创新增活力。“三个一”宣教机制必须一步步地完善下去,一步步地创新下去,做到一步比一步好。报告员是“三个一”宣教机制的具体实践者,也是这一机制不断创新、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推动者。因此,广大报告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联系实际,积极实践,为完善和活跃“三个一”宣教机制,多出新点子、好点子、金点子。比如,在作报告这一环节上,可以把形势政策任务编成脍炙人口的快板、说唱、小品等文艺形式进行宣教;可以开发和打造网络宣教平台,积极依托和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方便、快捷的优势等。总之,要不断拓宽宣教渠道,打造宣教新载体,使形势政策任务宣传教育工作寓教育于娱乐,化呆板为生动,变单一成多样,努力提高宣教效果,不断开创出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海顺.创新宣教机制彰显先导作用[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08).

[2]吕金英,林丽惠,张淑珍.创新宣教机制发挥先导作用[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12).

形势与政策报告 篇3

如今互联网是个经久未衰的话题,有关它的一切都被评论着。众所皆知,互联网已经成功走过了实验科研阶段和社会化应用启动阶段,现正处于社会化应用发展阶段。

对于互联网的定义是多样的:有人说互联网就是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有人说网络就是传媒,网页就是出版物;也有人说互联网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互联网的意义、价值和本质提出新的理解。其实从这一方面也看出了互联网的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到了生活上的点点滴滴。

首先从在中国的发展规模上讲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用户手机网民增幅较2009年趋缓;娱乐类应用在我国网民网络应用中呈现下滑势趋势,电子商务类互联网应用则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快、最迅速的主力军。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仅仅从规模上讲就可看出当今社会进入了网络的社会。

计算机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从网上游戏到网络课堂,从网上购物到网上炒股,都可以在计算机前完成。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频会议改变了面对面开会的传统习惯,及时方便。网络课堂进行高考辅导、答疑和试卷分析,中小学师生免费学习浏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从网络影响深度来看,网络对人们的语言、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等深层次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整修世界经济的格局以及产业的组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对传统产业的履行和技术深化上。它使得人们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有用的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过网络和电子商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商品。从生产者角度来说,网络的应用养活了企业的监督成本,缩短了生产的决策者和生产人员之间的距离,并使企业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网络的应用,更有助于政府对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使,通过网络,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公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有利于政府按照公民的要求为公民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网络使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有助于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网络降低了政府运作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及时,并且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

互联网的精华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可以说,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简单而且快捷的通信

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

而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蚂蚁般地辛勤工作,构造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互联网,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互联网反映了人类

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无论你是谁,你永远是受欢迎的。你不会由于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挤在外。在当今的世界里,唯

一没有国界、没有歧视、没有政治的生活圈属于互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互相传送经验与知识,发表意见和见解。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

会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产业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融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中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

总的说来,可总结为以下十点:

一、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各种信息最为高效的传播途径。

二、从硅谷的崛起到.com,再到Web 2.0,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会。

三、网络中立性是互联网最令人敬佩的原则之一。

四、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互联网将各种机构和团体有效地组织起来。

六、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文化与交流方式。

七、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并永远地承载着它们。

八、互联网成就了网络游戏,并让全球的玩家可以无障碍地沟通交流。

九、无论是搞笑视频,还是幽默段子,互联网上的喜剧素材几乎源源不断。

十、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视频存在的目的和分发手段。

总而言之,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

不过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刀,也是社会需求决定了事物的是否存在,任何事物不可能百分百好,也不会百分百差,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要对社会有一些冲击,既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一些弊端存在。网络也不例外。它必存在其消极影响。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公开、过于商业化。人心的险恶使电脑从万能转变到双刃剑,网络也随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主要表现在某些由电脑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和安全焦虑等方面。例如有的人因为沉迷网络而迷失了自己,整日沉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已然完全无法辨别哪里才是自己活着的世界。但也有人因为网络而成就了自己,因为网络了干成了一番事业。说到底网络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用的心会不会用而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网络有许多优点,但是利用网络干坏事的事例还是存在的,有的人利用网络散发它病毒,破坏电脑的正常工作。对于这些,我们要严格地禁止,让网络真正地服务人类。

互联网的未来是光明的,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上网将象看电视一样成为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众人有众人的说法,据资料的查阅:1人工智能可能会是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个终极目标。由于电脑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我们希望新的疆界将被打破,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2虚拟世界它不仅涉及数字生活,也使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一方面,我们已经在迅速发展第二生命及其他虚拟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已开始通过技术用数字信息诠释地球。3移动网络是未来另一个发展前景巨大的网络应用提供网络服务的网站在线视频/网络电视更高的画面质量,更强大的流媒体,个性化,共享以及更多优点。4服务模式提供的业务也不断丰富。然而要实现中国互联网服务的繁荣,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丰富的业务,还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任何可以想到的事也许有一天都可以变成现实,互联网的潜力还犹如大海,是正无穷的。

面对新一轮的挑战,我们中国又该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呢?

第一,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信息网络化得到稳步发展,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和推动。国务院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相关部门应当乘势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利用税收政策、采购政策、资本市场的政策来推动信息网络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信息网络化上的差距。

第二,理清思路,站在一个高度来认识信息网络化建设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国家信息网络化建设重要且关键的战略。要知道信息网络化不单单只是建立几个信息企业或者是生产几千万台电脑,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国民经济的建设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网络化使我们面临现实信息差距的挑战,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那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能力将产生越来越大的悬殊。所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快速而高效,建设宽带高速传输网络要继续,高速互联网也要全力发展;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提高通信普遍服务水平,以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速度来带动加快西部信息化进程,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信息网络化的水平。

第三,着重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具体是指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突破产业发展在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积极引导和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争取在众多领域尽快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以此推进信息产业的升级发展。

第四,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广泛实际的应用,具体是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推动企业信息化;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统筹规划,实施信息化重大工程等。通过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方式、经营手段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改变,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素质,全力应对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第五,加大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加快生产信息产品的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采取股权多元化、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上市、债转股等措施,使国有信息产品生产和运营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机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做足准备信息网络化带来的相关挑战。

第六,加速普及全民的信息网络化知识。信息化关系到我们民族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的崛起与发展,所以,普及全民的信息化知识十分必要。某种程度上,信息网络化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浅,不仅关系着个人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此外,要不断拓展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我国的信息网络化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信息网络化建设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要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中进行的。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篇4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从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我积极参加《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参加了大学生心理讲座、材料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讲座、新生安全讲座、志愿周服务活动、轻化工程专业造纸方面介绍、义务卖报活动、郑金贵校长关于“高等教育与大学生风范”专题报告、郑传芳书记专题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身边时事”的社会实践、汶川地震募捐活动、材料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月活动、“新时期团员如何在工作中发展自己”为主题的团校培训、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学习会议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月30讲话暨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学习科学发展—团组织生活活动、材料工程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座谈会、防盗防火安全讲座、海归博士有关造纸方面座谈会、超级毕业生讲座、材料工程学院就业、择业交流会,总计2周时间。下面我就参加材料工程学院就业、择业交流会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

步入大四学年,我们即将面临就业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这次就业交流会我们主要讨论了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思考、大学生就业应注意的细节、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等问题,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要属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了。

大学生生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相比,学习、生活、交际都比较有规律。所以在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作好就业心理准备。迅速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迅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积极主动的去适应社会需要,在自己选择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

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但是在现实中,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也就是说,心理准备不足。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经常会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这是很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应该保持着自信心,因为失去了自信心,就会失去开拓创新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息不足为奇,但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的挫折是早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最好的方式,遇到挫折后应该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然后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的前进,争取更好的机会。树立一个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脚踏实地并不矛盾。激烈的竞争是商品经济社会普遍的现象,但是职业理想的追求与实现,并不一定取决于职业本身。挫折其实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就业心态,使自己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其次,我们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是否能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是求职者对自己进行职场定位的关键,一个准确的职场定位其实就是一个好的人生规划。我们要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其中,能力尤为重要。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到什么样的岗位,不具备职业所需的能力,只会慢慢被淘汰。

最后,我们必需注意一些细节。很多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这些对于我们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利的。

形势与政策实践调查报告 篇5

一、社会实践(调查)安排

(一)实践课程目的与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外交立场、外交政策,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本课程适用专业:全校统招本科各专业大一、二学生。

(三)学分:1个学分。

(四)社会实践(调查)安排在假期进行。

任课教师放进假根据学校教务处和形势政策教研室的安排,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五)在社会实践(调查)经常上,每个学生撰写2000字以上论文(或报告)。

(六)教师批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给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

常用的有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

整理资料主要是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鉴别、归类、数据录入和分析(有的还要进行统计分析)。

三、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参加本次《形势与政策》第二课堂修读的学生结合专题报告的内容,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及社会调查,并通过实践、调研和查阅文献,完成1篇(不少于2000字符)社会调查报告。

本次包括的六个专题报告

(1)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十二五规划”解读;

(2)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

(3)我国的民族问题;

(4)我国的宗教问题;

(5)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6)北非中东政治动荡:原因、影响与我国的应对。

马列部贵州省情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84—03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的特殊使命。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尤其是1998年和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发文,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并就课程的设置、基本内容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有效地规范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但纵观我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客观上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需要我们给予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解答。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在各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不少高校对形势政策教育缺乏资源整合,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不少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于较低层面,削弱了其人才培养的功能,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高校表面上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排课,但实质上并未按公共必修课进行建设,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等方面管理失范,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估及考核不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体来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认识有偏差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三不”:第一,不愿意。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单位主要看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只要这些课程成绩过硬,就可以谋求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而《形势与政策》课不一定要学,就是学好了,也不见得对就业有多大帮助。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往往不愿意听教师讲课,宁愿自学外语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第二,不重视。部分学生把获得奖学金作为在校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仅一个学分,又是考查课,只要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了;退一步讲,即使这门课考得不理想,只要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拿个奖挣些附加分,照样可以获得奖学金。这样的想法使得他们不重视该课程的课堂学习以及考核成绩等第。第三,不必要。部分学生平时非常关注国内外时事,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所知晓的,教师在课堂上再“炒冷饭”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认为要了解国家大事,自己听听收音机、看看报纸、上上网就行了。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授课效果参差不齐

从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存在专职比重较小、青年教师多、留校改行的兼职教师多的普遍现象,且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或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虽然这些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由于身兼数职,客观上分散了他们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兼职教师因本职工作的需要时有调整,使该课程教师队伍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据对部分高校的调查,《 形势与政策》的任课教师中,80%左右为兼职,而青年教师占到70%左右。此外,教师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等,也导致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教师的培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常规化,导致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授课效果也参差不齐。

(三)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

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显著特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稳定的部分,也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增添和变化的部分。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及时增补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时效性不强,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没有随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也没有适时组成时事政策研究小组编写辅助资料;教师在课前收集信息也不够,准备不充分,没有及时补充重大事件发生、发展及迅变过程的相关信息资料,照本宣科。这些都造成了本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这与当代大学生反应敏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及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非常关注的心理需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影响了师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情绪及热情。

(四)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师生间互动不够

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情感呆板,缺乏凝聚力。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是师生交往、交流的基础。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若能赋予情感基因,充分发挥情感在德育中的先导作用,也能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而我们的一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平等的对话和协商,还是留于表面,“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的理念还只是一种宣言,对学生精神生活的把握相当浅薄。面对人头涌动的阶梯大教室或礼堂,他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只能是泛泛而谈,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2)教学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我们竭力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但实际上,理论教育在有些教师身上变成了理论说教,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单纯地放录像、看光碟; 社会实践变成了完成政治任务的点缀,劳动教育已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即使是外出参观只不过是理论的简单验证,无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和认知能力[1]。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高校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该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手段的条件和管理状况、外在环境等构成要素上做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特别要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认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出发寻找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及沟通通道,整体规划出最优效果的教育体系,使之既牢牢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向,又克服传统教育缺乏相对系统和稳定所带来的“教”与“学”上的困难,既能服务学校大局和中心工作,又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明晰学科定位,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也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育的一般育人功能,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把它切实看作一门教育学科,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建设、管理,而不是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教育学科,而要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将其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加以建设。对它的整个教育过程需要学校社会科学系、教务处、学工办、党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只有从上到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使分管校领导抓起来一条线,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阵又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从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变化又大,这对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该课程专业教师少,许多高校多为辅导员、团委(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战线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这支队伍日常工作繁忙琐碎,队伍流动性大,且大多缺乏任课的专门培训,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很难集中精力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提高认识,使教师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育者只有接受、认同、内化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及具备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去教育受教育者。通过对广大教师进行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情、形势教育,使他们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真懂”、“真信”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努力学习,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学科多,具有理论性、时效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要把这门课讲好,任课教师需要在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方面下扎实的功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在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地理、历史及某些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三是加强学习交流。可以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精品课”竞赛及观摩教学、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四是注重“以老带新”,实行传、帮、带。中老年骨干教师每人具体指导一至二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尽快成熟,业务上尽快提高。五是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开设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他们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制订科研规划,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他们的学识层次[2]。

(三)抓热点,挖掘素材,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而且应从实际出发回答学生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对全国8 省市74 所高校进行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关注程度仍保持在高位上;大学生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涉及国家民族尊严的台湾问题、反腐败和中美关系上。这项调查结果为我们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别是在充实教学内容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注重针对性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教学要求的结合点; 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规定的教学计划外,特别要在精选和充实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捕捉“焦点”,多介绍和分析学生似乎知道又不太清楚的理论问题与社会现象,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力求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形势课内容的最大特点是跟着形势走,易于变化,就是时效性。“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如何在众多的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中选题,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既有价值性又有趣味性,这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编写讲稿既要以时事政策、报道资料为基础,又要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不能是报纸新闻的简单重复。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意义。

(四)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如仍采用“满堂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模式进行的话,将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应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1.教学方法上倡导教学互动模式。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反应最强烈、最感兴趣的话题。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方法; 要从“满堂灌”、“空洞说教”向“灌输艺术、方法和水平”上转变 。

2.教学手段上应“现代多样化”。一是以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座谈、讨论、辩论等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体验,把它同实际生活、具体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感悟、体验和验证,把知识性、理论性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促使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并按社会需求努力发展自己;三是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课件、收听录音、收看录像等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环节

自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对其课程重要性的怀疑、轻视甚至是不认可就在一些高校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不将“形势与政策”当作课程对待并进行规范建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考核是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大“形势与政策”的考核力度,必将对其课程地位的强化和课程重要性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考核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从构成要素上看,它包括考核目的(为什么考)、考核内容(考什么)、考核形式(如何考)、考核过程(命题、考试、阅卷、评分)和考核结果(成绩结构与分布)等方面,因此,从考核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根据“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从这些方面加以突破。具体讲,就是要在考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明确考核目的、规范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严格考核过程、优化考核结果,切忌一刀切。结合我院的实际,我们采取了这样几种考核方式。一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闭卷形式写一篇论文;二是社会实践和写心得体会相结合;三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以开卷形式写论文;四是闭卷考知识点与开卷写论文相结合的形式[3]。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应再是被某些大学生戏称为“上课走走形式、考试完成任务”的“形式任务课”,而应能够起到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方面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是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是可以正确而理性地判断形势,健康成长,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本贞,任祥,余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邓远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职教育研究,2006,(1).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学习报告 篇7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了几节课,但是我收获颇丰,了解了很多当今社会的与我们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形势,以及国家的很多目标和政策。转眼间,大二马上就要过去了,对于我们来说,大学生活仅剩下短短两年的时间了。而现在我们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还需要做的应该是找到我们两年后的目标,并且从现在开始就为我们的目标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这样,两年后的我们才不会觉得茫然失措。

根据当今社会的形势,旅游业是一个非常热门并且很有发展的行业,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公司,都有大量的人们需要旅游。根据我的兴趣爱好,我认为当我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时候,导游的职业比较适合我。

据我了结,要当一名导游首先必须要有的是导游资格证,这是一切的前提。第二,导游自身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比如导游员的语言知识,它是导游员的基本功,是服务的基本工具。特别是外语导游员更要熟练的掌握语言,才能做到讲解正确、清楚、生动、灵活。还有史地文化知识,包括历史、地理、宗教、民俗、风物特产及园林艺术。另外还有社会知识、国际知识、旅游常识等等。此外,导游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导游员是靠嘴巴吃饭的。导游讲解就是通过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向旅游者传达各种信息,使之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就要求导游员的嘴巴功夫要过硬。导游讲解是否动听,能否吸引住旅游者是导游工作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导游讲解时应运用各种讲解技巧,无论是使用外国语、普通话、地方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应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切中要点、引人入胜和富有表达力。

据我的咨询,我了解到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至少包括以下6个方面:

1. 热情友好、爱岗敬业:导游员应该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活波睿智、富于幽默感。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应该热情地关心每一位旅游者,经常嘘寒问暖,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服务,使旅游者产生一中宾至如归的感觉。

2. 意志坚定、处事果断:无论担任领队、全程陪同还是地方陪同,导游员都必须在旅游者面前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心和抗干扰能力。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导游员应能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善于透过纷乱复杂的表面现象,迅速找到 1 问题的实质,果断地采取适当措施,尽快将问题解决好。

3. 待人诚恳、讲求信誉:导游员必须具有待人诚恳的品质,无论对旅游者还是对旅行社,都必须讲求信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切事情必须光明正大,不得背着旅行社同旅游者、旅游中间商或其他旅行社做私下交易。

4.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导游员的衣着必须整洁、得体;仪表端庄、大方;表情要自然、诚恳、稳重,让人看上去总是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在接待旅游者的过程中,导游员要讲求礼貌服务、使用礼貌语言,面部应经常带着微笑,使旅游者感到舒心、满意。

5. 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导游员应该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精力旺盛、充满朝气。旅游接待工作既是一项十分繁重的脑力劳动,也是非常艰巨的体力劳动。

6. 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导游员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自觉维护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地按照旅行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以上的6种素质,我想我基本上已经具有了。但是我认为,这些还是不够的。在这仅剩的两年大学生活中,要努力学习。比如,考下导游资格证、学习一切到有需要拥有的学识与知识。另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相关能力

在一次旅游过程中,我认识了一名优秀导游,我对他说等我大学毕业后我也想做一名导游。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并且告诉了我很多东西。

他告诉我,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导游,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出自己的有四种能力。

1、独立执行政策和独立进行宣传讲解的能力

2、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的工作方法

3、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

4、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事故的能力。

他另外还说,现在旅游公司很多,导游也非常多。他说他的同行中,就有很多导游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质,比如会有额外乱收费的、擅自更改旅游行程、与小商贩私下勾结等等不道德的现象。我想,既然选择了导游这个职业,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素养,像这样的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必须杜绝。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篇8

调查题目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6/ 6

城市生态文明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走向了生态文明。它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隐患大、问题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小组深入城区,实地调查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下面就是我们这次关于衡阳市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重道远。衡阳市作为发展中的工业城市,始终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一些新兴工业区生态环境做得很好,但是许多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城市生态环境依然亟待改善。水环境污染依不容乐观,部分地区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大摇大摆排放入湘江。中心城区交通要到汽车尾气排放超标,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地区生活废物乱丢现象依然存在,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处置能力尚待提高。

(3)市民生态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市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市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市民肆意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市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 6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对于培养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部分地段人口过于集中、交通繁忙地段道路狭窄、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站太少等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不合理之处,损害了城市的容貌,浪费了很多城市生态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脚步。

二、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参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的自觉性。各级政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科普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对市民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象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一样来爱护、建设 “大家庭”环境,摒弃陋习,倡导新风,自觉投资投劳;引导他们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2)加大投入力度。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政府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工业“三废”安全有效的处理以及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广大市民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创造健康美好的幸福生活。

(3)增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强化城市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治污稳定达标。对于不符合环境评估条件的新上企业,一律不予批准;同时提倡城市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统一进行污染治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增强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对整个城市的环境保护覆盖面,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4)广大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要充分认识并维护自己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进行社会监督,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 6

境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积极推行绿色消费;同时,生活中广大市民也英爱积极行动起来,倡导绿色生活:使用布袋,出行乘坐公共汽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节约粮食„„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篇9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

引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具有教育引导、动员激励、释疑解惑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提高素质、拓展视野,促进成才的功能,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不重视,当然,这与学校的重视与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是有关的,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机制,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传统“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论文,占总成绩的60%—70%,考勤占总成绩的30%—40%。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是考查课,很多学校为了节约教学资源,通常采用合班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通常是随机抽查考勤,这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浑水摸鱼的状况,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出勤率很低。而教师布置的期末论文大多数采用的是开卷形式,甚至是课后完成,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是抄袭或者东拼西凑而成,学生根本没有花心思和精力去独立思考。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注重小论文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教师在面对堆积如山的论文也很难做到认真仔细,有些甚至会以字书写的好与差来评定成绩,经常翘课的学生最后还能拿到“优”,考核的不公平性将会严重打击爱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这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将形同虚设。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形势与政策”课考评机制

从传统的考评机制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过于注重结果,却看轻学习的过程。这样要想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难度非常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考评机制。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评定,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比例。考勤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分班按学号对号入座,如果分组授课的话,每个组固定好座位。教师布置作业要结合课堂所授知识来布置,以主观题为主,如果发现抄袭,本次作业记零分。课堂表现可结合平时的提问、课堂讨论、演讲、新闻播报等成绩来评定,占平时成绩的50%左右。课堂表现采用奖惩制,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加分,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吃零食的学生要减分。如果分组授课的话,确定好一名组长,平时常与组长联系,强化组长的职责,每次课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甚至适当的奖励或加分。

有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很少,2周以上才有一次课,而且是合班授课,还有些高校是采用讲座形式,一个学期总共也就四五次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很不了解,从而很难评定成绩,而且极易导致成绩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可由学生的自评成绩、组长或班委的评定成绩和教师的评定成绩组成。自评成绩要求写明理由,即平时上课的表现情况,如果自评成绩与组长或班委的评定成绩相差比较大,要求调查虚实,三者的具体比例由教师对学生的熟悉情况而定。

期末考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几种方式结合考试。第一,布置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社会实践报告。这种考试方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第二,以闭卷形式完成一篇论文。教师可以布置诸如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心得体会类的论文,既能让学生回顾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又能了解学生对整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还能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安排教师监考,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论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抄袭,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第三,在课堂上布置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由一两名学生归纳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能够考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思想觉悟。第四,如果时间宽裕的话,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考试论题,学生当场抽签,并给予5-10分钟准备,教师和学生评委可以根据学生的论述提问并打分。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五,考试前先告诉学生一些命题,让学生在考试前选择好题目并充分准备好,考试时上台演讲,教师和学生评委再根据学生的演讲进行提问并打分。这种考試方式相对第四种来说要容易过关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具体选择。请学生评分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提高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殷宏楼,周建超.形势与政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上一篇:全民国防教育日讲话稿下一篇:国家税务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