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高考作文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倾听高考作文(共11篇)

倾听高考作文 篇1

喜悦时,踢踢踏踏,如践花的马蹄,令人热血沸腾;

忧伤时,淅淅沥沥,如秋日的细雨,令人愁绪万千;

愤怒时,轰轰烈烈,如拍案的惊涛,令人忐忑不安……

心灵的声音,是最纯粹的声音;心灵的声音,是最复杂的声音;心灵的声音,是最清晰的声音;心灵的声音,也是最美妙的声音。

来自心灵的声音,让我们遐想,使我们释怀,令我们欢畅。在倾听中我们知道了真与假,理解了爱与恨,认识了敌与友,了解了恩与仇,明辨了善与恶,识别了美与丑,也才真正做了一回人。

倾听心灵的声音,能帮我们随时了解心灵的状态,随时擦干上面的污垢,随时保持内里的洁净。

倾听心灵的声音,我们随时寻求帮助,给予安抚,让心灵一次次陷入思考,一次次接受洗礼,一次次遭遇拷问,又一次次回归宁静。在心灵得到净化的同时,灵魂也越发光彩夺目。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聆听心灵的声音。

亦或心灵正在喧闹,亦或心灵产生分歧,亦或心灵遭到纷扰,亦或心灵无法感知,亦或心灵已然麻木。

有时候我们还不屑聆听心灵的声音。

明明知道它在骄傲,在得意,在痛苦,在挣扎,在愤怒,在哭泣,我们却依然我行我素,听之任之,直到心灵了无声息,一片暗黑。在心灵行将枯萎的同时,灵魂亦随之逐渐死亡。

声音来自于心灵,所以是最柔弱的声音。

一不留意,它就会稍纵即逝,再要寻它,就难上加难了。丝毫的懈怠,就可能令心灵蒙垢,重新打扫也属不易,随时随地的倾听方为上策,

声音来自于心灵,所以是最真我的声音。

它常常赤裸裸一丝不挂,血淋淋令人作呕。听着它,你会觉得如鲠在喉,会觉得一针见血,会觉得羞愧难当。总之,你可能会觉得很不受用,你会极想逃避。这时,得千万记着“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否则,你将会失去倾听的极佳机会,而这样的声音可能永远也听不到了。

因此,我们得善于倾听,敢于倾听,及时倾听。无论听到了怎样的声音,都能勇敢地直面自己,冷静地分析自己,深刻的地反思自己,及时地纠正自己,时刻保持心灵的明净,澄澈,纯真。

倾听心灵的声音,应该有博大的心胸,过人的智慧,超人的胆识。我们得袒露心怀,敞开心扉,随时反省,深刻反思,静静地倾听,默默地感受,轻轻地询问,柔柔地抚慰,慢慢地擦拭,让心灵焕发出无限华晕,令人生熠熠生辉!

倾听高考作文 篇2

一、作文必须育人

教育泰斗叶圣陶认为作文“要紧的在乎做人”,强调“作文与做人的统一”,要求“把写作教学与育人紧密联系起来,绝不能忽视写作中思想道德的培养”。

著名语文教育家高惠莹指出:“‘要为文,先做人’‘既教书,又育人’这就是文道交融论的本质要求。”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作文训练也应该把‘育人’作为重要任务。如果学生的思想觉悟不高,缺乏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不可能‘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呼吁:“教师不可能给学生以地位、名誉、职业和金钱,但却可以给学生比这一切都更宝贵的东西——正确的人生观,给他们提供真、善、美的精神食粮,给他们指示扬尧舜、抑桀纣之路。”

学校的各科教学,都有育人的任务,但和育人联系最紧密的还是语文。任何一篇文章,甚至一段话,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露。没有思想感情的数理化公式比比皆是,但没有思想感情的文章,却几乎难以找寻。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心灵,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体。内容和形式互相依存,内容决定形式又靠形式表达,形式依附内容又表达内容,内容重于形式。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他把文章的情、理和文、辞的关系,比喻成织品的经和纬的关系,认为两方面相互依存,情、理重于文、辞。实际也是这样,感情不健康热烈,文采就无法形成;道理未明确清楚,言辞就不能顺畅。正确的意见态度,健康的思想感情,是好文章必备的条件,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

大量的实践亦证明:在作文中育人,作文教学效果佳,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快;若就方法论方法,就技能学技能,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和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文道交融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二、在作文中育人

怎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育人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在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中育人

要写好文章,就要积累第一手的材料。我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生活第一线,实地观察、体验生活,让美的生活拨动学生爱美的心弦,然后积累整理材料,写成观察日记。2014年11月26日凌晨,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恒大煤业公司发生煤尘燃烧事故,造成24名矿工死亡,52人受伤。我班小邓同学的表叔参加救援身负重伤,小邓到医院探望表叔,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舍己为人。学生小陆观察食堂师傅捡起地上馒头的细节后,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中心,在班上作了一次成功的主题发言。重阳节同学们去镇敬老院进行送温暖演出,潜移默化地受到尊老敬老的教育,并体会到和谐社会的无比优越。全班同学去海边踏青,尽情观赏潮涨潮落的壮观情景,不仅开阔了心胸,而且培养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在体验生活中,同学们受到良好道德、感情、意志的影响和大自然美景的熏陶,无形中让他们悟出一撇一捺的“人”该怎么写。

2. 在作文命题中育人

为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觉悟,在写作训练中,我总是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来命题。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以《我与大运河(丝绸之路)》为话题,让学生一吐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责任。小黄同学习作的四个小标题“大运河是窗口,我是守望者”“大运河是路口,我是行人”“大运河是圣地,我是志愿者”“大运河是平台,我是主人”,表达了全班同学的心声。清明节那天,同学们徒步二十五华里祭扫烈士墓后疲惫不堪。我随即结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七律·长征》《老山界》等课文,将原计划写怀念英烈的记叙文改为议论文——《二十五与两万五》。在接受深刻革命教育的同时,全班同学表示,在和平年代不断锤炼自己仍是必修课。部分学生先进观念模糊,我引导大家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以《凡人小事》为题,出了不少佳作。如小钱笔下小护士的形象,小肖文中清洁工的举动,小王着力描写护路工人的言行等,给全体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在提炼主题、观点中育人

对于生活中积累的材料,我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生活的现实情况看到它的发展规律,不仅揭示事物本身的意义,有时还要做由此及彼的分析,挖掘更为深刻的主题。小顾同学观察校园四五月的牡丹,她的《花萼》一文,描写了从花蕾初生到绽开再到盛开,各个阶段的花萼的不同形象,品味出花萼的高贵品质——默默无闻,甘做衬托,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抒发了崇敬、赞美这种品格的思想感情。学生小吴《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文,深情描写了农人于雨中弯腰插秧的辛勤身影。行文至此,他灵感一闪,将原本歌颂农民不怕苦不怕累主题的笔锋来了个峰回路转:农民劳动方式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应为改变农业低效率的种作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程度而发奋学习,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也有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4. 在写真言表实情中育人

真虽不一定就善就美,但真却是善和美的前提。说话、作文、做人皆要真。学生写文章,首先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如果在习作中说大话、空话、假话和套话,文章必然空洞乏味,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天长日久,还会形成不良的文风。我注意引导学生说真话,即使学生道出不正确的看法,也不大惊小怪,先是肯定其说真话的勇气,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开导,使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提高思想认识。这样,诚于衷,形于外,自然而不造作,不但可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襟怀坦荡、表里如一的做人品格。

5. 在评改中抓住契机育人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评改作文的契机,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暴露的思想问题及时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小保同学的作文《上网的乐趣》,他说自己在网上建了一个专题帖,可以发一些习作和网友交流,很是有趣。但更有趣的是网上游戏大战,看到自己的积分一路飙升,怎一个“爽”字了得!我让全班学生就此文进行评改,大家热情洋溢.争着发言,最后课代表的总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利弊共存。网络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邀游于知识的海洋;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交流思想,启迪心扉,展示自我,这是它的利。但上网打游戏,浪费大家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同学们的正当学业,这是它的弊。大家要好好利用网络的有利一面,切勿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通过互评互改作文,心灵得到沟通和熏陶,模糊的认识得以澄清。

寓育人于作文教学中,这旅程艰辛而又愉悦充实。师生平等对话于作文家园里,教师在充盈中厚实,学生在成长中拔节,二者都在不断超越中获得新生。

写作立本,作文育人,需要沉淀。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学生读本》《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倾听”作文导写及例文 篇3

苏轼在赤壁怀古彻悟人生真谛,辛弃疾在京口怀古感慨历史兴衰……当你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的回声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遐想?劳伦斯在聆听鸟啼时生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怀,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时勾起无限乡愁……当你身处穹顶之下,倾听自然之天籁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指导】

从字面上看,“倾听”的意义是听声音;从深层次来看,“倾听”可以是接受、享受、感知、理解等等,都可以视为“倾听”。“倾听”意为“虚心地听取”,它不是简单被动地聆听,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的、带有主观态度或倾向的聆听。我们可以记叙一次倾听的經历,表现倾听的感受;可以围绕倾听的必要性或者重要性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阐发自己对“倾听”的看法与思考;还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有感而发的散文。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下笔,要思考三个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倾听,即倾听时特定的情境、环境或氛围,有此交代或者预设,倾听才不同寻常;(2)倾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必须选好倾听的对象:可以是大自然的各种天籁,如海浪声、溪流声、鸟鸣声……,可以是音乐、话语、或教诲……,可以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有此描述,文章内容才充实;(3)倾听时的感受怎样,即倾听的结果或者感悟,突出情感体验,文章才有深意和主题深度。这三个问题,是我们的构思之本,完整地考虑,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完整的写作思路。

以我学会了倾听为题的高考作文 篇4

小时候,我在乡下,由奶奶一手带大,那时的我任性爱耍小脾气,不愿意让大人喂,想要自己吃,奶奶拗不过我,只得让我自己吃。可我又不会拿勺子,握着勺子到处比划,勺子上的饭没几粒,桌子上却到处都是了,奶奶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用筷子一粒一粒地捡进她的碗里,指着门外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慈祥地对我说:“这些饭可都是那些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很辛苦的,我们可不能浪费粮食哟!”吃完后,奶奶还会监督着我,让我吃干净碗里的饭粒,“宝贝啊!我们玩个游戏吧,看谁的碗最干净,要一粒米都不剩喔!如果你赢了,等会奶奶就奖励你一颗糖喔!”我高兴地点了点头,马上把头埋进碗里把碗舔得干干净净的,干净地都闪闪发光了。那时候天很蓝,云朵像棉花一样挂在天上,家门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奶奶常常抱着我坐在家门口,指着那片绿油油的菜地说:“你看到了吗?那都是爷爷亲手种的菜呢!所以以后无论吃什么,用什么,都不能浪费,要节约喔!”于是便为我哼起歌来。就这样,在倾听奶奶的教诲中,我学会了要珍惜节约粮食。

后来,要到城里上学了,离开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妈妈每天接送我上学便去上班。那时候,妈妈骑着单车,我抱着妈妈坐在后面,倾听妈妈说话。妈妈时常指着那些身穿绿衣服正在埋头扫地的环卫工人对我说:“你看这些叔叔阿姨多幸苦啊!他们这么勤劳,为了我们的环境每天风吹日晒,多么伟大啊!所以你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虽然他们很平凡,但他们是用自己的双手换来财富的!”到了学校后,我下车,她总要叮嘱一番:“见到老师要有礼貌哈,对老师要诚实,对同学要大方一点知道没?”就这样,在倾听妈妈的教诲中,我学会了要做一个勤劳,懂礼貌,大方诚实善良的人。

如今,我14岁了,爷爷奶奶早已不在人世了,妈妈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骑着单车送我去上学了。现在则是爸爸带着我去玻璃栈桥,去登陡峭的山,去挑战自己。他常在我犹豫不决,不敢勇敢地迈出脚步的时候鼓励我:“孩子,你要学会勇敢坚强,你要克服困难,你要去挑战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我在这等你!”每次倾听完爸爸这段话,仿佛就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带着我向前。他还时常带我去英雄文人纪念馆,常教导我:“你看这些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牺牲的人,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你以后也要做一个报效祖国的人啊!”就这样,在倾听爸爸的教诲中,我学会了勇敢坚强和报效祖国。

倾听的作文500字:善于倾听 篇5

倾听,要用心去感受,倾听大自然的乐章,倾听喧嚣中的宁静,倾听你我的心声……

太姥山,屹立在这片大地上,巍峨无比,这亘古的巨石不被外界的一切干扰,静下心,仔细听,多么沉重有力的心跳啊!仿佛在颤抖这天下。来到这,虽不是秋天,我不禁感到了几丝秋的凉意。步入花径的圆拱门,遍地青草,绿,是播种者的希望,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微风抚过,带走了一丝温暖,带来了一片“沙沙”的响声。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你可以感觉到风在欢笑,树在舞蹈。

慢慢走,来到了一座寺庙,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当初,他不也是在庐山大林寺写下了这首《琵琶行》与《大林寺桃花》吗?草堂门前,鲜花小草,流水淙淙,仿佛在为人们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虽已过了四月,无福享受那份桃花之美,但那首《大林寺桃花》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继续走着,走着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和谐,一边谛听着万物的声音,一切显得多么美妙。只有此时,我们的灵魂和谐的共处,了解你我的心声。

夜晚,来到了白日无法来的观星台,这本被白日烈阳掩盖掉的地方,在这夜却是最美的地方。这是多么凉爽清明的夜!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银灰色的天幕下缀满一颗颗夺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星星仿佛都在谱曲,以那温柔的光,衬托出一片安静祥和的夜。

美,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你亲自发现而创造的美,只有你用心去倾听,用眼去捕捉,才能发现的存在。

学会倾听

有人说:“鲜花最美,因为它鲜艳。”有人说::“雨露最美,因为它滋润”。有人说:“太阳最美,因为它温暖。”而我说:“倾听最美,因为它染艳了心灵,滋润了身躯,温暖了世界。”我们应该学会倾听。

倾听正在大自然里。

闲暇之际,独步山间树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大山的深邃,旷远,倾听大河的奔腾,喧器,倾听一颗小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呐喊,倾听一枚红叶走向深秋的平静,倾听花朵恣情的渲染,倾听檐角如断线珍珠的雨滴,倾听蜿蜒小路上彼伏的鸟语。

倾听让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热土,让人寻回内心深处最美丽的真实,让人寻回那份独特的宁静。

倾听在人群中。

在讲台上,在人流中,在小巷的深处,在高楼的阳台上,在奔驰的列车上,在温馨的小家里,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倾听,倾听让我们回味一生的声音,倾听街头那个修鞋的老人,阐述他对过日子精辟的看法,倾听一个重病患者,坦然面对生命的表白,倾听那个屡遭磨难又屡次站起的男人的悲壮历程,倾听那个成功人士郑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倾听那些用汗水智慧浸泡出的辉煌往事,倾听那些用热血顿作潮涌的感人情节。

倾听那一串串鲜活的故事,那一个个真实的足音,我们就会明白,这日子真的很精彩,这生命真的很美丽,这人生真应该演绎得如诗如画。

倾听老师的教诲,就如同读一本好书,受益匪浅,倾听朋友的倾诉,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倾听他人的牢骚,让他人感到舒畅满足。

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我在倾听中得到了无穷的快乐。我在倾听菊花中得到了快乐。走过盛夏,进入秋季,树木的叶子渐渐地枯黄了,百花也慢慢调谢了,在一片寒风瑟瑟之中,只有菊花竞相怒放,争奇斗艳,为苍茫的大地增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院落秋深数菊从,缘花错莫雨三峰”。这不正是王安石的诗句吗,他赞美秋菊傲霜的精神,我听到了秋菊傲霜,你们听到了吗?我在倾听翠竹中得到了快乐。

倾听高考作文 篇6

窗外的风景很美,转眼也会不见。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美好或记忆犹深的画面,它们在我们心底的某一个角落呼唤着我们,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但总有后悔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们的思想也逐渐变的成熟,对一些事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正因如此,我们便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就像华丽的外衣被脱下后存留的本真,坚硬的铠甲被剥去后脆弱的内心。在黑暗的角落里嘤嘤抽泣,逐渐丧失了方向感,找不到回去路,在黑暗里摸索前行。

小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做法很伟大,母亲节时为母亲准备小礼物,就会令她感到自己的成长和对她的爱,可母亲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大。她只是笑着说;谢谢’。后来才知道母亲想要的并不是那些毫无意义的礼物,而是一句发自内心的慰问。

多想回到儿时的时光,现在的我只知道努力的看书,拼命的学习,不知是习惯的麻木还是真的舍不得放弃。才发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其实孩子和父母的缘分只是不停的目送,目送她越走越远。

这个冬天还未过去,今年的冬天还未来临,时光好似被刻录过的画面,一次一次,一遍一遍的重播,去倾听那些内心的呼唤。重拾那些美好。

倾听历史的声音

我的国学课目前是讲论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中华文明的经典,涵盖了古人的处世之道、治国之略。里面绝大多数内容,对当下人的生活,依然有着指导意义。所谓倾听就是仔细全面用心的听。国学老师曾言,对于历史,对于经典,必须通读,切不可断章取义。老师举了个例子,《论语阳货》有个名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现代人老拿着句老抨击夫子,说他歧视妇女。某段时期,甚至拿这句话证明论语是封建的糟粕。而事实上,子是这么曰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目前,研究的结论有多种,一则女子指夫子专门针对卫国国君所宠爱的南子而言的,她曾怠慢了夫子;二则古文中“女”通“汝”,女子则是你这小子的意思,指和对话的子贡。就算是指女人和小人,其实当今社会的确存在,一些人你对亲近,她就是自以为是,你对她疏远,她又怨声载道的人,还不在少数。要不怎么说,距离产生美。由此可见,对于历史的声音,我们要学会如何倾听,才能明悟起真谛。

有人说,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去看古代愚昧的东西啊。的确,从技术而言现代是大大超越了古代。可是,人性却没变,而中华文化主要论述的就是自然和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千百年前要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现在依然需要。千百年前天人要合一,现在人和自然依然要和谐。

引用论语为政篇中一段:“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通过倾听历史的声音,我们可以知道很多道理,也可以预见未来。

学会倾听

我悠悠地走进海里,找了块只被冲湿半块的石头坐了下来,静静地倾听着海的声音:“我来源于每一滴水,每一条溪流,它们无私地汇在了一起,形成了我。它们把所有力量都汇聚一身,然后赋予了我,因而我有能力掌管这片大海摊,我有了生存的意义。莫不是它们,便没有今日的我。我感谢它们。”成功之事的背后,往往是由每个人奉上绵薄之力汇聚而来的。有时候,回首静思,滴水不为泉,独木何成林?

仰望碧蓝的天空,低头凝视着海水。大海呀,你是值得倾听的大海。

听,另一条白色浪花翻滚着,打湿了我的小腿:“我们这里无边无际,时常有不少船在此航行,有时我真是渴望能跟着它们去游览这个世界。可是总会有那么一阵风吹过,掀起我的身躯,向岸边打去,那是一个背对它们远去的方向啊。每每我好不容易平复奔腾的心,向大海的中心退去,它们却离我越来越远了,怎么追也追不上,只得眼巴巴地望着远处的白帆向地平线靠近。”地平线,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边。也许我们有追随的目标,可总有一些荆棘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海浪没有办法阻止风的到来,只好等待下一个白帆。但对于我们呢,阻碍反倒是可以踏过去的垫脚石。要坚信,即使满路荆棘,只要肯努力迈大脚步踏过去,我们就会离地平线更近一步。

啊!大海,你如此美丽,我该好好感受你的美,用心倾听你的世界。

倾听高考作文 篇7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 是一种修养, 甚至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 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 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 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 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 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1.“走进”必先“走近”

(1) 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 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 如果老师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 朝他们微微一笑, 摸摸孩子的头, 抚抚孩子的肩, 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 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 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 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 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

(2) 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 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 老师坐着, 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 学生答一句, 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 平等相待, 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 我们做教师的, 首先要放下架子, 摆正位置, 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尊重他的人格, 乐意做他的朋友, 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 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3) 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 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 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 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 心灵的篱笆拆掉了, 感觉亲切了, 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

2.“走近”还须“留心”

(1) 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 既要承认同一性, 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 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 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 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 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 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

(2) 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 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 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 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

1.做个“知心朋友”, 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 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 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 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 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 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 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

2.做个忠实的“听众”, 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 自主性的增强, 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 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 教师要专注地倾听, 不能有半点不耐烦, 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 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 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

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 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 不是看报纸, 就是批改作业, 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 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 就心烦, 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 他就不耐烦地打断, 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 学生有了心里话, 宁可憋在心里, 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 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 走进学生的心里, 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 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 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 我们都曾有过。因此, 我们要将心比心, 真诚地为他们支招, 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倾听, 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心声, 从而给疑惑者以解释, 给困难者以援助, 给失落者以鼓励, 给徘徊者以心灵的点拨。因此, 教师在耐心倾听时, 还要特别注意抓住孩子反映出的问题, 予以灵活巧妙的引导或化解, 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 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摘要: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媒介组合与重新组合的有机体。学生、教师作为教育活动有机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 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篇8

关键词:一年级;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智慧火花的地方,学生的思维在课堂里得到提升、得到发展,同样课堂效率也在充满活力的对话中得到提高,但是一个高效率的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倾听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一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一)和学生一起了解“倾听”

刚入学,进入课堂,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立规矩”就尤为重要,在倾听方面应该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倾听”,我们为什么要“倾听”,了解到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将“倾听”作为一种礼貌,那么,每个孩子还是愿意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

1.使学生明确“倾听”的要求

学会倾听,需要教师良好的指导。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老师说话时要认真听;同学发言时要看着他,听他说什么;要听完后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当其他人说的时候除了听要思考,你想的和他一样吗?比他好吗?

2.“倾听”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倾听方法,使学生会倾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倾听”训练

首先,将说与听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倾听”效果。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结合老师或者同学的发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思维的发展,有了专注的听,才会准确地说。而“说”不是只给自己听,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个别孩子还需要进行“复述”训练,将听到的重复一遍,以提醒他们认真听。这里要说的是我并不赞同一定要学生坐得毕恭毕敬,坐姿是很重要,区分懒散就行,主要是看孩子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思维散发光芒的地方。

(二)树立“倾听”榜样

一年级的学生学会倾听是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并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见效的。特别是他们刚进入小学,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不那么容易。

1.教师认真“倾听”

教师是位倾听者。课堂上,当学生发言时,教师都要非常关注地听完每一句话,认真看这位发言的学生,坚决不能因为不准确或不精彩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只有老师实际行动了,学生才能有学的模子,老师才能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使学生养成了倾听习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表扬会倾听的学生

一年级学生有其年龄特性,他们爱听表扬的话,正确恰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同时也可以采取生生比赛、小组比赛的方式,刺激他们去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可以来个课课评、周周评,选出“最佳倾听者”等。

对于倾听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不要批评他们,可以采取暗示的方法。如:目光暗示、语调暗示、接触暗示、点桌暗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就是一面镜子,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和仿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倾听。

(三)课堂设计,吸引学生“倾听”

要学生有效“倾听”,课堂的设计尤为关键。

1.以趣引听

“有人曾把注意力形象地比喻为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认真听,仔细想,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动脑。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尤其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百分百的注意力。结合一年级课本的特点,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比如:《比一比》,导入部分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个比赛,比比谁最高,谁的手最大等,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开始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去认真“倾听”每一个环节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在课堂中,也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倾听”。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尤其是一年级教材中的计算占了大部分,每天计算学生都乏味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开展“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也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以言吸听

有魅力的教师语言往往能吸引学生倾听。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说”的艺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是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说”。说得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方能听有所获。当老师富有激情地上课时,学生被老师紧紧吸引,在精彩的语言引领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再配合不同的媒介,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倾听内容,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3.以停激听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一节课他们不可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地听讲,因此一节课可以安排“中场休息”,让学生站起来,老师带领学生休息一下,做做小活动。休息过后,学生“重新出发”,在紧张的学习过后停下来,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喜爱,而且向师性转移到学习数学上,更能认真地倾听。

二、反思

经过一年的摸索与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情况要实施不同的策略;二是倾听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要贯穿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三是作为现今社会中的孩子,自我意识特别强烈,因此要不断地提醒他们;四是课堂上教师的训练还不是很到位,因为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策略不是很完善,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总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渐渐养成了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习惯,自己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还要做进一步研究,从实际出发加以深究。

总之,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有利于人与人的交往。我们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专心倾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倾听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教师都应该去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江宾蓉.打开学生的耳朵[J].教学设计,2004.

[2]方旭.新课程下,认真听讲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在线,2005.

[3]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文学会倾听 篇9

听一听鸟儿飞过的声音,你听到的是生命掠过的痕迹。

倾听,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有不少人丧失了这个生存之本,真替他们这些人可悲。

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很多时刻都要求我们学会倾听。如果你是一名学生,课堂上没注意倾听,就可能漏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果你是一名军人,任务是没注意倾听,就可能让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如果你是一名工人,工作时没认真倾听,就可能使一座大楼倒塌„„总之,“倾听”会关系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历史上,许多人因为不会正确倾听,付出了不少代价。商纣王因听信妲己妖言,导致了商朝灭亡;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告,导致了吴国的衰败;宋高宗听信谗言,失去了良将岳飞。这样的教训数不胜数,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倾听的技能。

学会倾听,首先要求我们要听取正确的言论。我们必须学会区分好坏,才能避免做错事或遭别人算计。要对别人的言论进行理性的分析,理解它的含义,也许有时候的话感觉很难听,但有时“忠言逆耳”,一定要认真分析别人的话对自己是否有意义,千万不能只采纳那些顺耳的,那样极可能把自己引入失败的深渊。

学会倾听,其次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听的时候要心无旁骛,不能走神,也不能听点漏点。这不仅是出于对别人的礼貌,而且对自己的吸收十分关键。有时候机会只有一次,很多人总是事后怪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倾听,然而世界上没有卖的后悔药,他们只能独自哀叹。另一方面来说,做有些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好比上课,也许我们因为一时的烦躁没有听好,但落下的已不是那一时,而是整个过程,那种结果是很难挽回的。

学会倾听,还要求我们在听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分析。有的人认真听了,却总是没有收获,因为他们没有思考。只靠听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是短暂的,就像一阵风吹过,感受到了它一时的清凉,却什么也没有留下。我们必须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析,深刻的理解所听到的东西,才能让它在大脑中留下刀刻过般清晰的印记,让我们更好的把它应用。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会倾听更要求我们要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把所听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选择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

倾听的声音作文 篇1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倾听的声音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倾听的声音作文 篇1

在乌云之中穿过电光,几分钟之后云层压境,声音也加大了,雨点开始掉落下来,大雨如期而至。

原本想飞奔回家或者躲起来,但我还在决定在雨中漫步回家。

走在风雨中,大雨之中只有我一个人,周围十分安静,雨声清晰入耳,足以平静躁动的内心,同时感受到真正的轻松,雨点打在雨篷上、地上、树上、衣服上……,每一次的打击都有着不同的声音。聆听四周,一切都有了灵性。雷声一阵阵传来,忽远忽近,忽大忽小。一道闪电之后,雷声在三秒钟后炸开,车的报警器也响了。很多人说雷声如打鼓,我看不像,在雷声中有个鼓打不出来的东西,就是气场,每一声中都有气场,能震撼一切。与其说是打鼓,不如说是一种君临天下,撼动大地的践踏,产生了无法比喻的气场。

蝉在雨声中也没有停息,反而鸣叫声更大了。不知是真大了,还是周围很安静,也听不出是躁动还是雨后更加活跃。也不知是为何从中听不出一丝的畏惧,大概是因为它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吧。

现在的人已经开始脱离大自然了,而不去感受与聆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遭到大自然的谴责呢?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倾听的声音作文 篇2

“沙沙”随着树叶在秋风中唱歌的声音,秋——悄悄地来了,她为我们带来了一首首秋的乐曲。

踏进小数林,迎面送来一阵阵凉爽的风,一片片金黄的树叶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跳着秋的舞稻,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仿佛在为这段舞蹈加上美妙的音乐,风停了,“呼呼”的声音也消失了,落叶也停止了舞蹈,鸟儿也停止了鸣叫,热闹的树林一下子静了下来。

我往前走,脚下的树叶像铺成了一条金灿灿的路,树叶在“簌簌”地作响,仿佛在向我讲述它们的生活,这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好像声音里都蕴含着它们生活的喜怒哀乐。

忽然飘起了小雨,这秋天的雨,在树叶上弹奏着“滴答”的乐曲,在草丛中弹奏着“沙沙”的乐曲,在小溪里弹奏着“丁冬”的乐曲,树林里的万物,都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这一首首优雅的小曲,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秋的声音是美妙的,秋的声音是欢快的,秋的声音也是充满色彩的,让我们一起去倾听秋的声音吧!

倾听的声音作文 篇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伤感的词调,凄悲不变的场面,使我害怕别离,害怕离别时那连泪水也载不动的无限愁绪。然而,同时经历到的久别重逢的.喜悦,目睹到的失而复得的幸福,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倾听别离的声音。

晚风轻轻地吹,别离悠悠地在我耳边轻吟:“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我抬起头,欣喜地伴着她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风来急……”别离淡淡地哼着,注视着我。不禁又想到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东坡。想当年,苏轼的久别之伤,一定不下于李清照的凄凉。然而旷达地在转身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庆幸于他们手足的别离,使得如今有如此的词句来供我们赞扬。还有那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甜蜜,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凄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淋漓,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远古的他们因别离而悲伤,他们的悲伤,却带给今天如此的完美。倾听远古的声音,久久回味。

汽笛绵长地响,别离悠悠地牵起我的手。我们穿过人群,越过街道,溯着时光的长河,别离轻语对我说。她告诉我那大山里面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远离谋生变得自立而懂事;她告诉我那远处樱花树下的鲁迅,因远离了祖国和对沦亡的祖国无限的自信与热爱变得坚忍,中国的文坛也因这一次他与祖国的别离而从此升起一颗永不衰落的星;她还告诉我,因为不久要来的远离,才有了孟郊当年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慨唱,至今感人至深……我们在迷迷之灯下相伴牵手,我们在纷繁世故中穿梭,我看见人们眼中那因别离而触动的甜蜜的惆怅,我静静听得别离的声音,静静漫步前方……

回忆书中“苍茫人世,因为有了别离,而有了某种缺憾;而正是因为有了别离,缺憾成美”这一句,我倾听这别离悠悠的声音,嘴角泛起微笑。

倾听的声音作文 篇4

“谁来回答有史以来人们都使用过什么交通工具?”听到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脑袋一阵犯晕,不知不觉迷糊过去,而此时,学霸正在与老师滔滔不绝的交流这个问题,我却浑然不知。

好像耳边传来一阵脚步声,我以为是老师从讲台下来揪我了,于是强打精神睁开双眼,朦胧中却看到一个穿草裙的人,提着最原始的工具——棍棒,向我走来。我下意识的问:“你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分明听到他回答:“我们一直都是步行天下!”

接下来眼前一亮,不知是到了哪个朝代,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拉住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你们无论多么遥远都是这样步行?”路人微微一笑:“当然不是,我们撑竹筏渡过河流,我们骑快马驰骋平川!”

漫步在陌生街头,一辆辆的黄包车拉着戴礼帽穿长袍的客人从我身边经过。“铃铃铃……”迎面来了一群骑着自行车的学生,是刚刚放学吧。“呜……”火车的汽笛声远远传来……

恍惚中,我好像坐在飞机上,透过厚厚的云层,俯视一座座高楼大厦,山川河流,眼下,竟是这样渺小……

终于回到“现实”,我跟父母一起去车行看车。一排排崭新的小汽车,泛着光,各种颜色,各种型号,我却因为到底要选哪个品牌哪种款式和父母有了不同意见……

“起来回答我的问题!”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给震醒。此时,老师正站在我身边,而学霸则向我投来嘲讽的目光。真是的,怎么可以上课时睡觉,该!

老师等的有点不耐烦,我突然想起梦里的一幕幕场景,于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老师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

倾听高考作文 篇11

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样规定:“中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须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中学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这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能力, 是人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倾听能力, 就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只有听懂对方的话, 才能理解对方表达什么, 才可以和对方交流, 所有交际要从听话开始, 听是说的基础, 只有在听懂话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然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听话能力呢?

一、听懂对方说话的重音

重音实际上就是对方要表达的意图, 明白这一点, 对方说的话就好理解了, 如:我说你偷了我的钱。简单的八个字却有六种意思, 看说话人的重音在什么字上:A.重音在“我”上, 则就有强调“谁”说的意思;B.重音在“说”上就表明我“干什么”了;C.重音在“你”上, 就强调是“谁”偷钱的;D.重音在“偷”上就表明你“干了什么”;E.重音在第二个“我”上, 就有强调偷的是“谁”的钱的意思;F.重音在“钱”上就说明你偷了“什么”。不同的重音有不同的意思, 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听出重音。这样一句话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因此, 一句话书面表达, 让人会产生多种歧义, 但口语表达就不一样了, 可以根据说话的重音来判断他说的内容, 所以学会听说话重音是关键了。

二、要理解说话人的说话环境

理解了说话人的说话环境便于我们理解他的说话内容。如文开头, 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没有死……”很显然, 是希望他死, 甚至有恨他怎么不死的意思。然而在地震中, 一个妻子说出这样的话, 是对丈夫活着的惊喜, 高兴, 特定的语境要特定地理解, 这样才能听明白一句话的意思。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说话人的说话环境都能像这个例子那样容易理解的, 要多积累日常生活经验, 多观察生活才好理解具体的说话环境。所以要想明白具体的说话环境, 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多积累生活经验, 走到生活中去, 真正体验生活, 才可以在听话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差错。

三、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只有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才能使我们听明白他要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汶川地震中, 我们的总理, 站在废墟上, 佝偻着背拣起学生的一只鞋子, 又看到学生遗失的书包, 此刻他是一位老人, 还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爱民如子的总理, 他用沙哑而有震撼力的声音说:“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尽百倍努力”。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发出的号召, 这感人肺腑的话语, 让世人对共和国的领导人刮目相看, 也让所有华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因为那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的承诺, 怎么能不使我们动容呢?“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钢筋水泥, 用死救出自己的孩子的母亲临终的遗言, 我们怎么能不动容?“让我再去救一个……”这是人民子弟兵的呼声, 在余震来临时发出的吼声, “加油中国!加油四川!”5月19日下午天安门广场回荡了四个小时的话语, 国人的空前团结, 震撼人心呀, 国家领导人的话, 母亲的话, 子弟兵的话, 中国十三亿老百姓的话, 我们都能听得明白, 理解得透彻。不同身份的人的话都能表达出一个心声, 让我们听明白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呀!不同身份的人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 血浓于水的情感。

四、注意说话的场合

“难言之隐”这个词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就有了含蓄, 含糊, 听话要注意说话人的场合, 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什么话适合什么场合, 场合在听话中很重要。

又如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对话, 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002年5月24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 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 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 让它退出弹药, 远离人群, 是最安全的。”这是一道别具匠心的口语交际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听”的能力, 要理解言外之意, 解答这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意思。不用武器, 意味着不要战争, 要和平。可这样回答:“和平”应成为今后政治对话的主旋律。 (或“和平对话, 远离战争”;“要和平, 不要战争”) 所以要注意说话人所处的场合很重要。这样就便于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了。

五、听话不仅要用耳朵, 还要用心听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说:“听他怎么说。”反而常常告诫我们自己:“看他怎么说。”所以在听话的同时, 我们要多用心考虑, 如:有一次, 一个新闻记者访问了两个摊贩, 记者问:“如果政府把大家集中起来, 你愿意接受政府的安排吗?”甲摊贩回答:“政府早该这么做, 我们也不愿意这样流动啊, 很辛苦的。”乙摊贩答道:“很好呀, 只要有合理的地方, 我一定去。”甲乙两人的话含义很深, 甲摊贩丝毫没有承诺什么, 他在抱怨政府步调太慢, 像这样一类的事情早该做了, 怎么拖到现在?他又坦诚自己喜欢安定下来, 不愿意一辈子流动, 然而情非得已, 不得不流动时候他还是要流动的, 看政府怎样安排, 能不能真的让他安定, 否则他会继续流动的。乙摊贩说得更妙, 政府要有合理的地方, 他才肯去。如果将来依然流动, 责任在政府不在他。表面看甲乙二人似乎拥护政策, 但实际上, 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我们常说:“赶快去看, 看他怎么说。”

另外, 《增广贤文》还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当然还有一种主张:“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前者是对交情不深的人而言, 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 当然, 要话到嘴边留三分了。后者专指对交情很深, 关系密切的人而言, 既然亲如一家就不要有所隐瞒。所以听话人要时刻明白自己与说话人的关系, 这样即使对方说话留七分也能听明白了。

上一篇:瑞吉欧教学模式下一篇:电气主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