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精选12篇)

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篇1

对话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交际活动的根本方式。学校教育的教学少不了对话,教学对话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有效对话是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创造过程的对话教学,它注重学生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逐渐多了起来。怎么才能做到“有效对话”呢?

一、深入文本解读,开启有效对话的大门

1.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中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老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而且老师还应该走出文本,不被文本限制住,而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把文本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具备了这些条件,语文老师就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之桥。教学《绒毛小熊》时,我除了细读教参等,还从文本入手,多次朗读文本,深入文本,发现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还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有关玩具的话题,因为有了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从中感受到的是我们对文本专心研究、独立思考,才不至于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发生错误或者说理解过于肤浅。

可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静心读书、读出感受的过程,从中你提炼出你想要的有用的东西,才能谈得上“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2.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文本是一次有效的心灵对话,旨在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发生交流、碰撞及共鸣,为接下来的师生交流、对话埋下伏笔。而教师应该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细细体味,把握感情。如果只限于课堂上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让学生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课前应该布置学生预习,并教给学生合适的预习方法,从而让他们的预习更显实效性,更加充分,对文本有一定的把握性。

二、在对话中激发兴趣,让精彩延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它。在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1.熟练教学环节,做好预设。想要在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自己所设计的对话环节势必要非常熟悉,同时还应做好预设,积极引导。比如教学《美丽的武夷山》,学生自然是对武夷山有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幻灯片系列美景出示,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壮丽河山,紧接着抛出问题,如“如果你坐上这古朴的竹筏上,看着两岸的青山,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谈谈自身的感受,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游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做到有效对话,从而达到共鸣。有的同学会发问:什么是入诗入画?这时,课前做好预设才不至于慌忙。这时,可通过精美图片插入,加上教师恰当的言语引导,让其身临其境,感受这“入诗入画”。

2.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对话中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参与教学中。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①(生朗读一段文字,把“龟jūn裂”读成“龟guī裂”)

师:读的不错,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可惜,就差了一个字。谁听出来了?(生恍然大悟,举手)噢!你也发现了,那就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生:龟裂。

②(师让生默读,找找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生纷纷举手)师:人人都有收获,看来,这四分钟的默读效果相当不错啊!也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很会思考。

总之,有效的评价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融入到课堂中来。可见,我们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向孩子以及孩子的学习上,但有一点必须指出,那就是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应从学生兴趣中找有效话题,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让精彩的课堂因为精彩的对话得以延续。

三、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

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情境,而要做到有效对话,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对话氛围又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首先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交流,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在教师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教师才能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从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作为学生也只有把教师当做自己的学习伙伴,才敢于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激发、引导、激励和帮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而不是精心准备问题让学生读教师。

其次,课堂上不仅要与学生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课后也应竭力通过班会、日常交流等契机,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特别是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优差生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感受教育的平等、宽容、真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发言,并能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

结语

语文对话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是孩子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教师应该大力提倡有效对话,它不仅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文本,追求有效对话策略,积极营造对话氛围,让真真正正的有效对话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锦上添花。【参考文献】: 1.许清,《语文课堂呼唤“有效对话”》,2011年5月

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篇2

一、生生对话不能形式化

活动单导学课堂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间的对话成为课堂的主要对话模式,改变了过去师生之间的一对一对话形式,这种模式在大量增加生与生之间对话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1)对话交流的效率低下。在活动单导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2)对话中存在包办代替现象。多数学生是听众,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好、缺少自信的学生,成了对话的旁观者。不能真实体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中生生对话更有效呢?

1. 小组合作当在合作之时。

小组合作在何时开展,不是根据活动单的安排,更不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只有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不能独立解决时;当学会了新知识,需要与同伴交流看法或经验时,这时的合作交流才是最有效的。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不管是组内交流还是组间交流,一个人发言,其他学生必须学会专注、耐心地倾听,在听懂别人的发言后,再去针对别人发言的内容或补充,或修改,或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才能打开,对话内容才能深入,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如上,学生们在大声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后,圈出的震撼心灵的词语或句子有异有同。在班组交流时,他人圈出的跟自己的是否一样?对还是不对?只有专心倾听,在听中学习、听中反思、听中质疑,听后言他人所未言,说出自己的感悟,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种生生对话自然就将交流引向更深层次。

二、师生对话要平等,更要主导

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站在教室一边一言不发,而学生间正展开着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活跃。但再仔细一听,好像争论的问题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是继续这样的对话,还是教师直接终止呢?这时,教师就得注意引导,让争论回归主题。课堂对话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对话,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教师尽量少讲、不讲,但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被学生牵着走,必须及时发挥教师在师生对话中的主导作用。

1. 适时点拨、引领、追问。

在生生对话的时候,教师不是看客,必须适时加入到对话的行列中,发挥好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领,为他们的对话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其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帮助学生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当学生间的对话没有触及关键问题时,当学生间的对话偏离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及时针对某一问题的关键点进行追问,将学生的对话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有利于避免学生脱离教学内容,浪费学习时间。

如上,学生们在全班展示交流时,教师可适时引导、提问:为什么这些词句能让你震撼?老天鹅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让学生惊叹于老天鹅破冰的壮举,感悟它勇敢无私的奉献精神。

如此,在这关键性的问题上,有了教师的点拨、引导,就有了学生再度探究的兴趣,就有了对话的活力,就有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2. 亲切、和蔼、恰当理答。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敏捷程度和积极性。教师的理答越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学得就越有劲。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话、提问,不能简单地说“很好!”“真棒!”,而是“你的见解很独特!”“你的思维有深度!”等等。这样的理答既充满了鼓励,又有一定的发展性,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生本对话不弱化

教师编写的“导学单”根植于教材,源于教材,但是又不同于教材。与教材相比较,导学案是教师与文本“零距离”接触的产物,它是教师品味文本后根据文本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现状,将教材的科学知识和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用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活动设计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案。导学案对教材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加工,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用比较容易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对较难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因此,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中,教师应非常重视学生与导学单的对话。在课前就将导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导学单。但是,教师们经常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那么,在课堂上使用导学单还要不要生本对话呢?答案是肯定的。导学单并不能替代课本。在使用导学单的同时,不要忘记让学生读一读课本,课本中精美的插图、优美的语言都是导学单不可替代的。唯有让学生在对话导学单的同时,又与课本对话,必要时甚至须适量地拓宽学生文本学习的资源,以利于升华文本的人文内涵,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更深的认识。

如何让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更有效 篇3

最近听了黄老师《我有一个梦想》之后,对如何让语文课堂对话更有效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教师对文本解读要深刻透彻

现在,很多教师备课之时总是依赖教参,唯教参是信,缺乏对文本钻研的能力和精神。上课之时也唯恐学生的回答跑出教参范围,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显得很拘谨和呆板。无疑,这时的教师已成了教参的奴隶,学生灵性的桎梏者。其实教师只有自己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文本解读有一定的深度,才不会依赖教参,教师才会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诱导,进行深度对话,从而探究文本内涵。

在这堂课里,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刻和个性的。这篇文章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并成为演讲名篇,黄老师从“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爱国的深情和胸怀的广博,家园的渴望和自由的梦想”三个角度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使演讲有了强烈的鼓舞力量,这是刚性的理性的力量;对家园的渴望和对自由的梦想,则极大地激励了人们去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前行!这是柔性的情感的力量。这二者的核心则是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博爱的胸怀,正是它使演讲具有了崇高的道德感召力量。它们在诗意的语言和激昂的表达中焕发出了惊人的激动人心的伟大力量。成就了不朽的演讲名篇!”黄老师对文本有十分深刻的解读,所以他一开始就用激昂的语调感染学生,使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并让整堂课从始至终都激情四溢,深深感染着学生。正因为黄老师对文本有如此透彻的解读,所以他在让学生寻找“具有‘激动人心力量的语段”时就有了精彩的对话:

生:读第19—26段。

师:你认为激动人心的是梦想了,梦想为什么激动人心呢?

生:这是所有黑人的梦想。

师:你认为你跟刚才充满斗志的同学读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这几句话要读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满怀的渴望。

师:哪些词朗读时需要特别注意?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要读出一种满怀的憧憬和希望。

我想如果老师对文本理解不透彻,他可能不会引导学生要在激情的朗读中读出一份憧憬和希望,不会在对话中把学生引向深度。

当然,黄老师对文本有些地方的解读也是不到位的。譬如这是一篇演讲词,马丁·路德·金是怎样让梦想深刻扎根于美国人的梦想中的,为了让这个梦想深刻地扎根于美国人的梦想中,他的演说有何特色?或者马丁·路德·金该怎么说才能让他的梦想深深扎根?这个问题是演讲词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而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可能会让师生之间的对话更精彩。

二、教师点拨要有提升性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语文课上,教师应巧妙地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和赞赏每一位学生,因为赞赏对学生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更好的思考和学习。但是随之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怪现象:有价值的批评指正越来越少,廉价的赞赏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这方面不及时引导,不巧妙点拨,或者不清楚明白地指正。那么,这样的对话又有什么价值呢?廉价的赞赏,对学生一点用处都没有。学生是发展的人,老师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诚恳、恰到好处的评价,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鼓励,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最好调节,也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

这堂课中,学生的朗读是一大亮点,大部分学生朗读都还不错。但是不是就没有点拨的必要性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譬如当学生慷慨激昂地朗读完第11—14段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讲讲为什么这么读?从而让学生“只有……才”中所蕴含的坚定语气;譬如当学生深情朗读最后一段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该重读,哪些句子该高亢,哪些词该深情。这样不仅可以让朗读者得到鼓励,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知道朗读的技巧。也就是说有时即使在学生朗读比较到位时也可和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之中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仔细观察,黄老师在学生诵读之后有好多地方没有做出及时的点评和指导的,有些地方也有一些廉价的赞赏,譬如“读得真不错”、“读得真有激情”、“你回答得很好”这样的评价过多,这样就导致学生水平高的没能得到提升,水平弱的没得到纠正和修改,师生之间的对话效果就打折了,课堂的有效性就得不到很好地体现。

课堂对话不应是简单的你问我答的形式,对话中应有教师的点拨与提升,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对话的意义所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 篇4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阅读教学的途径,即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实现。这种“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如何领会对话教学的实质并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搭建平台,平等对话,营造融洽氛围

民主的课堂首先是要容忍学生出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就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听学生那些奇谈怪谈却是不容易的。作为小学生,他们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该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现在,我尽量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在情感上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尽量避免出现口头语,多用“请”、“我们”等文明用语,尽量弯下腰来和他们对话,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确实因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愿意提出问题,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创设多彩的对话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1、创设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如在教学《儿童和平条约》时,上课伊始,我便给学生们看伊拉克战争时儿童和非洲饥饿的儿童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灾难,饥饿给儿童带来痛苦,儿童渴望和平,向往和平,学生说话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2、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方式,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演一演”的办法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在共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学生在练习时,把华罗庚回自己祖国去的决心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助,既对同学的表演指出了不足,也对课文有的更深的理解;既实现了文本对话,也实现了生生之间的对话。

3、联系生活,拓宽对话的广度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唤起他们的生活记忆储备,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解读课文。如在教学《寓言二则》中“滥竽充数”这一课时,我抓住课文主要一句“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芋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鼓”、“捂”动作词理解“装腔作势”的词语,再让学生演一演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更深理解词语,从而我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我们每天早上做操,有些同学就像南郭先生这样“装腔作势”混在队里瞒天过海。再让学生自由畅所欲言,积极发言。

做好核心销售日,让业绩锦上添花 篇5

核心销售日的判定与选择

笔者认为,所谓核心销售日就是区域时间段内目标消费人群最集中,购买力最强,销售价值最高(销售量最大、品牌传播效果最好)的销售日。核心销售日不仅仅是实现产品销售量的最大化,更是实现品牌信息最大限度地向消费者群体高效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销量的持续增长的重要时段。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段,核心销售日不是不同的,如啤酒行业的核心销售日就是同六、周末或气温最高的日期,城市市场的核心销售日是周末、节假日、文化节、展览会,乡镇市场核心销售日则是集市、庙会等。

产品是通过终端销售出去的,做好核心销售日就要加强终端营销工作,提高终端销售力,尤其是加强核心销售终端(销售数量和销售效益的最大化终端,既质量型终端)的营销工作。核心销售终端就是目标消费人群集中,购买力强,销售价值最高的终端,如啤酒行业的生意好、忠诚度高的餐饮终端、夜场、大型超市等。

如何做好核心销售日

一、做好核心销售日前的营销准备工作。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做好核心销售日前的准备工作是关键:

1、全员重视核心销售日。

在以往放的粗放型的营销时代,不论是营销中、高层还是基层营销人员几乎都没有核心销售日的概念,

在精益化营销的时代,加强核心销售日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战略选择。销售日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而是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全面开展,做好核心销售日所以不仅仅是一线销售人员的事,为此全体营销人员必须提高对核心销售日的重视程度。

2、营销方案的制订。核心销售日的营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制订详细的营销方案的是重要保证。营销内容方案包括:营销内外部环境分析,如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和营销目标、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信息等;确定核心销售日;确定核心销售终端;核心销售时段;确定核心消费群体;确定销售产品和价格;促销(针对终端和目标消费者)方案的制订;销售、促销人员的准备与培训内容。

3、核心销售终端沟通。营销人员及时与核心销售终端老板及相关销售人员如便民商老板、餐饮店服务员、KA店售货员就企业为何要加强核心销售日营销工作,核心销售日能够为其带来更好的生意和利润,核心销售日的主销产品和相关的促销活动等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使其理解并接受企业的相关营销思想和方案,使产品的铺货快速、到位,促销活动能够得到终端的接受和配合,积极主动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和服务,传播品牌文化和情感。

4、核心销售终端有效铺货。高效的铺货不仅仅是把产品铺到终端,还要做到:数量充足(防止因产品畅销而断货)、展示到位(堆头展示、货架展示)、品种齐全(高中低档产品的合理组织)。

5、人、财、物准备。销售人员、促销人员到位并足量配备,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动员和业务技能培训;销售日期间所需要的宣传费、差旅费、促销费等要做好预算提前备好;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宣传影像资料、终端POP、促销品提前准备好。

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篇6

研究

摘 要:“互联网+教育”就意味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从数字化教育到智慧教育,这不仅仅象征着教育信息化中技术的数字化转为智能化走向而促发的“形变”,更蕴含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所追求的“质变”,尤其是教育文化的创新。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带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最终指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师生有效对话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89-2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互联网迅速渗透于各传统行业。大量传统行业开始与互联网相结合,诸如餐饮、旅游、购物、通讯等,这其中也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便形成了互联网+教育。随着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教育领域也必然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也催生了高中语文教育中师生如何有效对话这一代表性问题。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及流程

互联网+教育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互联网+教育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育,互联网+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凭借着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灵活地进行学习。其次互联网+教育是教师地位转变的教育。老师是教学的根本,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改变原先的课堂主导地位,指引学生开发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提供辅助作用。教师还应和学生一起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汲取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也应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最后,互联网+教育是媒介丰富的教育。互联网+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包括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在内的多种教育媒介。

互联网+教育在教学中主要操作流程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教师方面分为三步,即备课,录制微视频并上传,组织课堂活动。学生主要是观看视频,课前课上解决疑问,拓展学习及反思总结。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

对于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互联网也给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带来了新思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I悟,共同提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1]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有效对话,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下面笔者将以《边城》为例,具体说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如何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

1.优化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互联网+教育具有显著的进步。在互动机制方面可以采用比以往传统课堂更为新颖灵活的形式展开,诸如辩论、小组讨论、游戏、自由讨论等形式。在《边城》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诸如教师提问:《边城》的结尾是开放性结局,如何看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可能会有部分学生认为这句话意思是傩送很快就会回来,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傩送永远也不会回来,双方分别陈述理由。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本文的结尾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正如人物的命运一样。文中主人公包括清秀灵敏的翠翠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文章的结尾无疑暗示这是一个悲剧,傩送不会回来,作者采用了委婉的表达。这样的对话机制要比教师把结局的含义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2.加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师生的有效互动的基础是教师自身夯实基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缩短了知识传播的时间。老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要求教师:首先是熟悉课程内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在课前学习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因地制宜的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要求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在课堂上如何互动,如何调解气氛,何时讲解重难点,何时引入课堂发言等都需要进行设计。最后,教师需要提高把控课堂节奏的能力。课程在设计出来后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设计的进度来,一些突发情况或者特殊事项需要教师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这需要教师不仅仅具备专业素养,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驾驭教学节奏,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在《边城》的教学中,学生是在课下学习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和教师互动。因此教师必须做到熟悉课文内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边城》教学方案,遇到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时,适当调节课程进度,以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

3.丰富互联网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

互联网+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相较于国外的互联网资源,国内包括语文课程资源在内的互联网资源非常不足。我国的语教学资源主要以视频为主,缺乏互动的平台和反馈系统。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是微课,其以简短、易传播的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但是微课的零碎性、片段性也是饱受教育心理学专家的诟病,原因是它的形式不利于连贯性思维的形成。此外,语文教学由于其资料涉及面较广,需要大量的素材,这也给制作微视频的教师带了巨大的负担。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视频、图片、文本等。例如《边城》的微视频制作就需要综合沈从文的个人写作风格,文章的写作背景,主人公翠翠的生活环境,拍摄成电影的《边城》视频等各方面素材,资料较为繁琐。综合以上因素,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互联网资源库内容较少。而丰富的资源库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互联网资源库建设,为师生良好互动的展开提供优质的平台。

4.转变评价体系,完善课程反思机制

传统课堂具有互动不及时,不能及时反思课程互动效果的缺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需要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单单从考试分数下定论,还要综合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另一方面,在课程预习阶段,课堂交流阶段以及课后拓展阶段,学生都应及时反馈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平台提交,也可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提交给老师解答。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内容,反思课程的设置,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在学习《边城》时,学生应当在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及时反馈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总结,教师也应反思自身的课程设计和课堂表现,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教学活动已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更多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的教育模式。因此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作出改变。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新型的师生互动机制和课程反思机制,完善课程资源库,夯实师生互动的基础,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引导学生善问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篇7

但细观语文课堂, 大部分学生的提问要么不着边际, 要么都仅是停留在表面, 敷衍了事, 流于形式。不知问什么, 怎么问成了当下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困惑。

那么, 如何让学生善于提问,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只有善问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问的学生。”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问在恰当处, 疑在关键处”, 使学生真正融入文本, 积极参与学习, 这样才能创设高效厚重的课堂。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究竟应如何引导学生善问呢?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 引导善问

“看文先破题”, 有的课文的标题不仅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且还能“顺藤摸瓜”, 弄清课文要义。所以, 教师要善于抓住题眼, 引导学生提问, 然后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疑, 为文本的深入学习作好有价值的铺垫, 形成积极活泼的阅读期待, 让学生在自主提问并急于探究中进入课文不失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 我在板书课题之后, 分别在“理想”和“风筝”词语下面加上了着重号, 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 当你们读到这两个词语后脑子里会产生什么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举手, 有的提出, 理想和风筝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有的问:“老师, 为什么要说成是理想的风筝?”带着这样有趣的共性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课文, 并马上找到了文中的主人公———刘老师, 并初步感受到他、风筝、理想之间的关联, 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文章主旨, 不知不觉提高了高年级学生抓题眼而统领全文的阅读能力。

二、从重点字词入手, 引导善问

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往往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 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这些重点字词入手, 去进行深层挖掘, 探究阅读, 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又能提高学生感悟遣词精练与巧妙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它送来的缕缕幽香, 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教学时, 我在句中的“钻”字点上了着重号, 然后问:“同学们, 你觉得这个字可替换成什么词?”此时, 有的学生说, 可以用“升”;有的说, 可以用“进”。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钻”字让学生谈感受, 为什么文中作者不用“升”或者“进”呢?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得出, “钻”字其实是通过隐喻, 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 而且语句也变得生动形象了。学生感悟颇深, 对优美生动的词语有了敏锐感, 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在这样的善问中不断提升着。

三、从关键语句入手, 引导善问

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的慧眼, 通过反复品读玩味, 进行质疑解疑, 使学生回味无穷。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 在感受着月夜母亲为我哼唱民谣时, 我相机多媒体出示:“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同学们, 你们喜欢这句吗?”话音刚落, 有些小手便高高举起了:“老师, 我特别喜欢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一句, 但又说不出好在哪里。”“老师, 我觉得芳香一词用得特别好, 它给我舒心和陶醉之感。”“老师, 我觉得这句话中的两处比喻非常特别。”“老师, 读着这两处比喻, 让我感觉母亲的嗓音是那么甜美, 读起来好舒服。”在引导学生充分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 在学生自己质疑解疑的过程中, 他们对母亲甜美的嗓音有了更加感性具体的认识, 进一步感受到夏夜的美妙和母爱的伟大。

四、从空白处入手, 引导善问

每一篇课文, 都有给人思考回味的空间, 这就是文本空白。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文本空白, 给自己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达到读深、读透的目的。以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 课文倒数第三小节是这样写的:“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 缓缓地摘下军帽……”“同学们,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呢?”通过联系上文, 逐步引导学生提问:此时彭德怀内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是啊, 同学们问得真好!深爱着大黑骡子的彭德怀此时内心是不平静的, 他似有千言万语要对大黑骡子说啊!”在接下来练笔的过程中, 学生的质疑和思维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 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五、从特殊的标点符号入手, 引导善问

文章中有些标点符号不仅揭示了不同的用法, 还能从中感悟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 《海伦·凯勒》一文中出现了双引号的三种用法, (1)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的世界。这三句话一齐出示, 学生很容易产生有价值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词语要分别点上双引号?”“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这些词语上加双引号好在哪里?”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并且层层深入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从这些看似平常处去发现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从课文的插图入手, 引导善问

插图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 有意识地利用这一资源, 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提问的意识, 也不失为一种引导善问的好方法。如《爱如茉莉》一课, 学生在观察插图后会自然地想道:妈妈嘴角边为什么挂着恬静的微笑?作者映子为什么被病床上的场景怔住了?映子会有哪些感触呢?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 活用教材, 让学生学会质疑, 才能使学生学活知识, 触类旁通, 从而达到提高质疑质量的目的。

让朗读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篇8

一、掌握读的方法

小学阶段读的方式有朗读、诵读、默读、略读、浏览。朗读、诵读等贯穿于低、中、高年级各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读的能力也呈螺旋式上升,慢慢提高。如:默读从第一学段开始培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能够初步学会,而第三学段就要有一定的速度,做到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略读从第二学段开始学习,主要是为了粗知文章大意。浏览从第三学段开始学习,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师必须熟知以上几种读的方式,根据需要去恰当运用,尤其是用好默读与出声读。

所以,导入课题后的初读,以默读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主要任务是了解课文内容,需要思考,默读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有所思有所悟。在布置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读通、读熟课文的学习任务后,就需要让学生出声读、大声读。在学习课文中,品读、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环节中适宜让学生利用小声读、默读、诵读等方法自读自悟。此时的读带着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体会情感、品味文字、揣摩写法。

二、把握读的梯度

读的训练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每个阶段读的要求与侧重点各不相同,任课教师对小学阶段读的处理应该有一个纵向了解和横向把握。在低年级段,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朗读、默读、诵读,此时读的要求不能过高,就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标点、读对停顿为主。读的指导不能过于笼统,教师要细化要求、耐心示范,教给学生读的技巧与规则,像常见的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朗读语气与停顿规则,长句间的停顿规则等基本技巧。

如:在听一个教师上课时,一个学生把“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读成了“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教师竟不加以纠正。我在课后与该教师交流,提到这个问题时,他竟说:“学生能把字读正确就不错了,哪能提那么多的要求?”其实,文章之所以成为篇章,就因为它有内容、有含义,而内容与含义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标点、句读、语调等。因此,虽然学生年纪小,但不能降低对他们这方面的要求。否则,学生读书容易出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连词、无标点、无停顿,把有含义的句群变成了零乱的字符。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朗读技巧,但有的人朗读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提升,相反出现了一些朗读水平下降的迹象。一是由于准备不足,学生更容易读错原文,常出现读错字、掉字、加字等现象。二是由于赶时间,读时没有了停顿。所以,在进行中高年级的朗读指导时,我们既要让学生读准确,还要让学生切实体会文章情感。读出文中的情感,文章就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味道。

因此,小学阶段读的训练必须形成系统:低年级教给方法,重在要求读准确,读出标点与停顿,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年级强化监督,严格要求,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评读,从而促进语感的培养;高年级强化要求,加大训练,熟练掌握读好的技巧。

三、培养读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除要注意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与技巧外,还要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读书时身坐直,书立在桌面上,出声读时不唱读,默读时不指读,眼口脑并用,看准后再读等。高年级学生还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旁批的习惯。

四、以评促读

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读书评价过于简单粗糙:“你读得很好” “读出了感情” “你读得很正确”……这种评语既无方法的指引,也无兴趣的激发、信心的激励,总感觉是一种了无新意的应付。巧妙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改进,提高朗读的信心。

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要做两项与朗读有关的修炼:一是教师应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使之具有示范性。二是教师的朗读评价语言要有指导性,好在哪儿,说得清楚明白;不足在哪儿,说得委婉到位。

同时,布置读课文时教师要慎用“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你喜欢的段落”这种毫无引导性的设计,要给学生选择的标准,使其选择的结果既符合自主的意愿,又能达到语文教学训练的目的。

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篇9

由于某些老师因为没有摆正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认知规律,无视学科特点,轻视课件效果,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育的误区。其实多媒体在语文课堂的恰当使用,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优美的情境,拓展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角、听觉信息,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语文老师们面对多媒体教学,不能裹足不前,而要让它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用多媒体奏响听、说、读、写四步曲。

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创造了许多便捷条件。1、听。学生在学习中,听的能力占有重要位置。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后的思考,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语文老师在讲《乡愁》一课时,可播放课文录音,辅以课件展示。这样,学生边听边看,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课前的《乡愁》歌曲,课中如泣如诉的作为背景音乐的二胡曲《江河水》所创设的氛围,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学生在倾听中感悟,在倾听中思考,领会了作者那刻骨铭心的思念和希望。2、说。说是语言运用的表达形式之一,语言的运用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用,以画面再现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如在《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中,有一段描述狮子形态的文字,学生对这一段描述是极其陌生的。有位教师此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练习说话,按照课文中“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句式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一来,既加深了理解,激发了想象,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读。有效地指导朗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又为朗读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如在教《纸船》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小声跟着朗读,感受语境;然后让学生人机合作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在配乐中正确地把握课文感情基调,自发地产生共鸣,他们可以摸仿或自己创造性地运用节奏、语调和表情等技巧,入情入境地朗读。这样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理解和感悟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4、写。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媒体的运用提供了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引导学生写作“感动”这个话题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学生们看后,十分感动,在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熏陶后,心灵得到净化,思想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要求他们回忆最受感动的事,并写段颁奖词。那次作文篇篇打动人心,催人泪下。在作文评讲时,我又配乐朗诵了学生范文,许多学生热泪盈眶。从此,学生写作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多媒体的运用,让我们摆脱了单调的说教,刻板的填“鸭”,它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奏响了听说读写四步曲的新篇章。

二、用多媒体推动导、析、练、探四环节。

语文教学离不开导入、分析、训练、探究四个环节。而多媒体的运用大大推动了这四个环节的运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落实。1、导。新奇精美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麦琪的礼物》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人类真挚的感情,导入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配了导入语:“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圣洁而崇高。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一段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去了解美国下层劳动人民感人的爱情故事吧!”听到这儿,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在音乐的感染下,他们神情庄重而专注,课堂教学有序而高效。2、析。在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必不可少。课堂上,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语文教师教学生赏读表现浙江富春江美景的古文《与朱元思书》时,就可以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制成集音像、图片、赏析文字于一体的课件。在教学中展示有关富春江的图片,能让学生在直观地欣赏山水风景时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当学生看到清澈的江水中鱼儿戏水的图片,他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文中的文字:“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富春江水“清”的特点一目了然。3、练。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扩大信息密度,强化训练的针对性。如我在讲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这一课时,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播放了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场面。在观赏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激烈赛况时,学生们可以领略到青年才俊们的雄辩才华。辩手的智慧、口才,风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看完后,我又加以点拔,传授辩论的技巧,并组织了一场班级同学之间的辩论赛。大家思维敏捷,巧舌如簧,手势语的运用恰当自如。我惊叹于他们的模仿力和记忆力。这堂课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探。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推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带来了方便。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勾践灭吴》时,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勾践和夫差都有自己的分析,多是褒勾践贬夫差。为了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他布置学生上网查资料,重新审视勾践和夫差,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学生对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更有兴趣。在讨论人物形象时,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周记中由勾践和夫差的事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思考,这是多媒体给学生们探究性学习带来的收获。新的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课堂,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一次革命,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生动有趣,井然有序。

三、协调师、生、机三者的关系。

由于人们对多媒体认识的误区,致使教学中滥用多媒体、误用多媒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的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让多媒体能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必须协调好师、生、机三者之间的关系。1、教师为主导。多媒体课件制好后,就要靠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了。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备好课,了解课文的重难点,对课件了然于心。教师如果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而一味地依赖多媒体,那么,投射到屏幕上的那些文字、图像、不过是一幅幅毫无生气的幻灯片而已,既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效果必然很差。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把屏幕上的信息和课文联系起来,加以恰到好处地点拨,精辟入里的分析和声情并茂地讲解,及时和学生沟通,整个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学生才能灵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达到。2、学生为主体。搞好语文多媒体教学,使其发挥最佳作用,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的智能。本着这一原则,多媒体在促教和促学这两个方面,既要兼顾,更要突出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要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自我表现”。多媒体最终要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3、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因其融文、图、形、声四位一体,更有动画、录音、录像的效果,颇受老师们的青睐。但在教学中,它始终只是辅助手段,是否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大纲、做出恰当选择,不要喧宾夺主,为手段而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大容量。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比如介绍有关作者的背景、图像、文字资料,有关课文的画面,文学作品的影像资料,艺术化的朗读等等,根据需要加以选择,不应形成过分推崇的心态。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和创新的机会,实现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新课程园地里灼灼其华,愿语文多媒体教学日趋成熟,光芒四射。

让有效对话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篇10

上好一堂活泼生动的语文阅读教学课, 是每一位小语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知道,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言语交际等语文素养。课堂就像个表演的舞台, 教师与学生都属这个舞台中的一分子, 双方共同完成某项演出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双方应各自做些什么呢?其实,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 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 教师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换言之,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课中, 教师应带着学生走近文本, 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带着欣赏, 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去有所读、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情况却不尽人意。对话的质量不高, 甚至出现了为了对话而对话的现象, 对话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不可否认, 课堂对话应当要“活”, 应当要充满生机, 死气沉沉的课堂不是我们想要的。但问题是不少教师只注意了“活”, 而忽略了对话更重要的内涵, 那就是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因此, 努力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就成了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 课堂对话应当“活而有序”、“活而有趣”、“活而有质”, 应当让有效对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一、有效对话应当是“活而有序”

有效的对话应当是“活而有序”的, 这是由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从总体来看, 一堂课中出现的对话, 总是可以分为若干个单元。我们不妨把它称作为对话单元, 那么, 同一课堂中的这些对话单元按照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应该构成一个整体, 它们之间应该是紧密相联的。换句话说, 那就是前后对话应环环相扣, 衔接自然, 前一段对话是后一段对话的基础, 或者说后一段对话是前一段对话的发展。就每个对话单元内部而言, 也应如此。然而, 我们发现, 在有些语文课上, 前后对话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甚至是各自为政, 毫无联系。这样的对话, 虽然看起来很热闹, 但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完整性、连贯性。作为语文教师, 在预设之时就要统盘考虑, 整体设计对话的形式与内容, 尤其是要注意对话之间的条理性。理想的课堂对话, 应当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状态变为富有激烈的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的接收, 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的有序状态。一句话, 就是要做到———“活而有序”。这样才能使对话顺利进行, 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有效对话应当“活而有趣”

有效对话还应当“活而有趣”, 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现代教学论认为, 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都将妨碍学生学习的进步, 抑制智力的发展, 更使学生怕说话、怕讲错。因此, 对话要“趣”字当头,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 拉近师生距离, 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

三、有效对话应当“活而有质”

课堂对话注意了“活而有序”、“活而有趣”, 使其对话的有效性有了显著提高, 但仅仅如此, 还是不够的。笔者以为, 课堂对话更要强调的是“活而有质”, 这是由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所决定的。我们完全可以说, 质量是课堂对话的生命。说得夸张一点, 没有质量的对话, 那只能是在浪费时间, 浪费生命。只有有了一定的对话质量, 才能真正让学生从中受益, 学到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 受到人文熏陶, 顺利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怎样才算是“活而有质”呢?笔者以为, 那就是对话的指向要正确与明确。在这一点上, 特级教师管建刚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他提出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应当要“指向写作”。因此, 课堂对话自始自终都围绕着“指向写作”展开。在他执教的《黄山奇松》一课中, 笔者聆听到了指向写作的、高质量的课堂对话, 其中有一段是围绕“……有的状如黑虎, 有的形似孔雀……”这句话进行的———

师:“状如”的“状”是“样子”的意思, “如”是“好像”的意思;“形似”一词与它完全相同。有没有与“状如”、“形似”相似的词呢?

生 (稍作思考后) :“貌似”!“貌”是“样子”的意思, “似”是“好像”的意思。

师:意思倒是相同了, 可“似”这个字重复了, 美中不足。

生:“貌若”!这回不重复了!

师:很好!那“貌若”什么呢?

生:“貌若河马”。

师:感觉怎样?为什么?

生:不顺。因为河马太大了。

师:那换成蜜蜂呢?“貌若蜜蜂”怎么样?

(生摇摇头, 无法回答)

师:看来不是大小的问题。

生:河马不美。

师:那改成“骏马”如何?“貌若骏马”?

(生还是摇摇头, 无法回答)

师:看来也不是美不美的问题。那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稍作停顿后) 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替我们搭配好了。有个词语叫“貌若天仙”, 这是描写女子的;若是男子的话那应该是“貌赛潘安”。

(生恍然大悟)

师:可作者为什么不写了呢? (稍作停顿后) 同学们把它放到文中去读读就会明白的。

生: (朗读改过后的句子) “黑虎”、“孔雀”是动物, “天仙”、“潘安”是人物, 放在一起的确不协调。“貌若”后面搭配的词语又不能随意改动, 估计是作者一时想不出合适的, 所以就不写了。

师:是呀, 作者写到这里肯定是动了一番脑筋, 思前想后, 找不到可以表达的语言, 只好作罢了。以后我们碰到类似情况也要这样, 宁可不写, 也不要乱写。

通过细致的分析、耐心的引导, 在与学生和风细雨式的对话中,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了作品的缺陷之美, 更让学生明白了在写作文之时, 当寻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之时要宁缺勿滥。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那就要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让有效对话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趣”、“活而有质”, 在营造活跃对话气氛的基础上, 紧紧扣住“序”、“趣”、“质”这三个字, 何愁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摘要:目前, 不少课堂对话只是流于形式, 有效性不高。教学中, 应当让有效对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要提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就要努力使课堂对话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趣”、“活而有质”,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素养, 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对话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篇11

为使课堂“对话”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必须追寻一条既能体现语文特点, 凸现文本特色, 又能合乎学生实际的有效“对话”教学途径,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沿着这条“对话”路径自由徜徉在文本中。

一.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

“语文不是无情物, 字词句段总关情。”语言文字蕴含着思想内涵, 承载着价值取向。“以文载道”就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教学既要提倡个性化阅读, 又必须进行价值引导。在阅读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教师首先要正确把握、确定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且产生感情的共鸣。教师用自己与文本的心灵密语汇聚成的独特的教学视野, 能使教师更好地预测学生理解的多样性, 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易于对话的展开。

在教学《勇气》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讨论:“题目中的‘勇气’表现在哪些人物身上?哪一种勇气更值得赞扬?”让学生仔细读课文, 从课文中的每一段, 每一句, 每个词当中去寻找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发表不同的观点。

生1:“美国伞兵身处险境时却临危不惧, 积极想办法, 这种勇气可嘉!”

生2:“美国伞兵被捉住后再次逃生, 走投无路时竟折回小屋, 这种勇气更让人佩服!”

生3:“法国妇女为了救美国伞兵而死了丈夫, 竟还再次救他, 这种勇气才让人佩服呢!”

……

法国妇女渴望和平、为正义而战争的勇气在一刹那间展现, 我抓住“一刹那间”———“没有向他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引导学生去体会法国妇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救助美国伞兵而放弃了家庭幸福所绽放出来的“人性美”, 这种对正义事业表现出来的无私的支持, 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种在战争中所闪现的“人性美”是多么的崇高啊!美国伞兵无疑是可爱的、令人敬佩的, 但法国妇女的勇气更崇高、更伟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受到训练, 认识得到了提升。

教学的对话充分展开了,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教师心里首先有一把“尺”, 即对文本基本意义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 这样的解读让阅读对话更具吸引力和深刻性, 似春风化雨, 唤醒学生的阅读心灵;更如助推器, 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文本感悟的交流碰撞推波助澜, 从而激荡衍生出新的文本内涵和更具时代意义的文本主旨。学生的对话无疑是进入了新的境界, 课堂对话显得意义深远, 它应当是我们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

二.正确解读文本主题内涵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语文教学中, 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 开展语文主题教育活动。融会贯通, 多向联系, 把文本置入合适的主题系统中去对话。利用文本展示情境, 合理加以阐发, 有效加以渗透。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 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领悟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 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如在教学《犟龟》一课时,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犟龟的形象以及“犟”的内涵, 我让学生抓住了小乌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小乌龟在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语句反复诵读来进行体会。特别是引导学生理解小乌龟的这种“犟”的性格时, 我引导学生抓住了小乌龟和蜗牛的对话来领悟文本的内涵。如当听到蜗牛说“你走的方向完全相反”后, 小乌龟非常感谢他的指路, 然后慢慢地调转方向继续前进。通过解读文本, 学生理解了小乌龟并非不听别人的正确劝阻, 而是只要有助于实现追求的目标, 别人的劝说他就愿意听从, 从而理解了小乌龟的这种“犟”的性格并非表现为盲目所从, 固执己见, 而是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坚持到底, 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此时此刻, 无论是犟龟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学生的心灵, 对犟龟的执着精神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老师不仅找准了阅读的结合点, 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 还巧妙地处理好“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关系。文本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把多个文本作为整个阅读空间呈现给学生, 使文本与“文本”之间纵横交错, 对话视界融合, 更加彰显文本的人文内涵。

三.巧妙设置中心话题

探寻“有效对话”最佳途径, 教师要开掘文本的内涵, 设计精当的问题。在触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感召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体悟文本的蕴蓄。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对话”纵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引起学生整体性阅读, 达到高效的课堂对话生成。

如在教学《美猴王》一课时, 我通过问题“为什么在猴王前面加了个重要的字‘美’, 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有关语句。然后让学生读出自己圈画出的部分, 并联系实际谈感受。最后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三个方面。在学生品读课文谈感受的过程中, 使学生更多直接地与文本对话, 然后又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体会美猴王具神、猴和人三位一体的形象。通过巧设中心话题解读文本终于拨开迷雾见青天了, 使课堂回归了语文教学特色, 上出了语文课的魅力。

四.深层开设心灵话题

有效的对话更应在于学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对话场景中, 在碰撞和相互作用中, 调动这两者的潜力, 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获得感性复苏。在教《一厘米》一课时, 引导学生领悟母亲陶影的精神品质时, 不能进行空泛的说教, 要以语言文字为根, 引领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悟和运用中解读母亲陶影的形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我问:“你觉得母亲陶影是一位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读课文, 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学生各抒己见:“陶影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 “诚实善良的人”, “宽容大度的人”, “有教养的人”……并能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最后我诵读课文的最后一句“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 告诉他, 妈妈没错儿……”并激情演说:“陶影的回答是那样的出人意料, 又是那样简单:她只想来人告诉儿子小也‘妈妈没错儿’, 她要的, 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是作为母亲的尊严。她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此时, 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她是普通的, 但她又实在是可敬可佩的。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激起了学生对具有高尚品德与闪耀着真善美人格光辉的伟大母亲陶影的敬仰之情。同学们都满怀激情地表达自己感受。教师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 与文中主人公陶影进行心灵对话,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 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引起了学生对课文深层的对话化感悟, 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在逐层推进的对话中, 理解得以深化, 感受得以深入, 情感得以升华。

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语文 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0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度讲究趣味性、有机运用直观性、有力把握启发性、有意张扬拓展性、有心突出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整合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这种整合模式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我们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内容串联于屏幕上,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自主学习,持续发现,形成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媒体间的信息碰撞,收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凸显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以执教《大瀑布的葬礼》一文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采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趣味性强是它的明显特征,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从而增添无穷的趣味,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寓教于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兴趣是求知的导向,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心理学家拉扎勤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塞特凯达斯瀑布,对此非常陌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然后通过多媒体把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音乐中,参天的古木,错落有致的瀑布,以及活泼可爱的珍奇异兽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他们眼看优美画面耳听变化多端的流水声,完全沉浸在那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里。此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没有丝毫的哗众取宠之嫌,通过短短的3分钟情景创设,凝聚了学生的思维,导出了课堂探究的问题,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甚远的事物如在眼前,或者说是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不言而喻。

二、对比揣摩,擦燃灵性

在学生欣赏了昔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壮观美景之后,为了突破重点,推进教学,我不失时机的引导道:“昨天的塞特凯达瀑布是多么美呀,现在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随着画面的变化音乐也由优美的抒情音乐变为低沉的哀乐,许多人身穿黑色的葬礼服,站在面临枯竭的瀑布前,神情严肃,为瀑布举行葬礼。此次课件是在课堂进行了朗读、讨论等一番喧闹之后使用的,今昔对比,足足达5分钟之久,在这期间,学生做什么呢?当时课堂上有的学生凝神静思,有的眉头紧蹙,有的轻轻地翻看着书、交头接耳……在课件创造的静的磁场中,我们仿佛感到了学生心灵的震动、思维的闪光,智慧的火花在擦燃。让人不禁感觉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应是前提,在学生自主状态下的学习也是有效的。此时多媒体的使用,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主遨游的遐想的空间,学生兴趣盎然,心中产生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求知欲。图片、音乐的辅助手段,造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动。课后,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学生的眼睛也是湿润的。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无疑为语文课堂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注入了新鲜怡人的空气。

三、挖掘资源,拓展思维

我在引导学生探讨了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原因后,出示了本课的第三个课件,“忧思沉重篇”。我说:昨天的塞特凯达瀑布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的赛特凯达瀑布似的悲剧却依然在我们身边上演,请看屏幕,课件上出现了破坏环境,破坏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最新素材,制成连环画面一一从学生眼前闪过。学生被人类对环境恣意破坏的画面所震撼,从他们愕然的眼神中我解读出环保的意识已然在他们童稚的心田生根、萌发。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课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语文真正与生活融合!”本课的选材,就是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真正懂得环保的意义,但仅仅是课文,还远远不够,我们身边环境究竟如何?有哪些罪魁祸首还在无视我们共同家园的累累伤痕,还在拼命剥夺和掠夺它?此时一系列问题一定会萦绕学生心头。我巧妙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采集了最新重大的相关事件,制成幻灯片放映,我想,它的震慑力量绝不是学生讨论所能达到的,在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我们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适时、适度,就能为语文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上一篇:幼师国培研修心得下一篇:2024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