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精选15篇)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1

《两只小象》这节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从而懂得爱护动物,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乐意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所以这节课我以“小动物”为主,贯穿整个课堂。一开始,用《数鸭子》歌曲,让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紧接着唱《小动物唱歌》的发生练习,学生边唱边模仿各种小动物,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教学时,我模仿小象的动作,让同学们猜,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连接的非常紧密,一环扣一环,而且个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同学们的注意力时时刻刻跟着老师走,歌曲新授完之后,我又加进了打击乐器,让同学们伴随着打击乐,边走边跳边表演,整节课在这个环节达到高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我又让学生们静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小动物(小象)的图片,供他们欣赏,并进行德育渗透,从而结束这节课。但在这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学“四分休止符”时,我出示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有“”这个符号,我把“”这个符号比作“红灯”,这样打比方,接近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这个符号,用手势表示时,我做了一个动作,是“手打开”的动作,学生们都能按我的要求做出来,但在教唱别的歌曲,出现“二分音符”时,通常要用到那个手势,这样,就发生冲突了,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忽略了这个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想动作,这样,记忆更深刻,也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学习。

回顾这节课,总的来说,自己还比较满意,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多看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2

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大力推进, 但是, 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在左右着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实践中, 仍然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比如, 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单一,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 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注重理论,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过分知识化和理想化, 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音乐教学评价以分数为标准, 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评价, 轻视音乐能力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途径入手, 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传统的音乐教学, 教师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教学束缚在书本按部就班的套路中, 按部就班地灌输式地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学习变得单一, 思维束缚在课堂和书本上, 不能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在对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 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 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各种功效, 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 灵活地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音符活跃展现在面前, 给予学生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刺激, 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 使音乐形象化。同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搜集课本以外的音乐素材, 增加了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多媒体的这些优越性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促进了学习欲望, 兴趣大增。

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封闭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到乏味, 学习有压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拓展思维,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的智慧,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学生可根据最近的兴趣爱好, 来选择不同的活动。 (1) 参加学校的合唱活动。合唱队成员由音乐教师在各班级挑选, 让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参加, 每周进行活动, 并对学生进行发音位置、练习合理呼吸、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独立稳定等演唱技能的训练。 (2) 组织器乐队。乐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 进一步训练音准, 并掌握多种常用曲调, 合奏多首小乐曲。 (3) 参加舞蹈队。主要以基本功为主, 锻炼形体, 加强韵律感, 逐步渗透各种风格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领和音乐节奏的特点, 并采取集体辅导、个别纠正的教学方法。在训练一定时间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进入规定动作训练, 再进行规定曲目动作练习。辅导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活动, 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 所教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二、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 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 我们要反思是否尽到了育人的责任。智育和德育平行并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身体、智慧、情感、个性、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教育应在乐声中潜移默化地逐渐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 净化人格。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少数伟人、天才, 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

三、从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通过教学案例, 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 把自己的一些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 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 起到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 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 会有什么不同, 什么相同, 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

四、从教学评价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幼儿对手指游戏很感兴趣,一 听到音乐就开始用身体来表演,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有长长鼻子的小象,通过欣赏音乐《两只小象》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玩中学,玩中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2、让幼儿初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象的长鼻子。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歌词内容,结合歌词进行游戏

难点:有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象,了解其外部特征

材料准备:两只小象的音乐和伴奏 音乐《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导入:小动物在森林举办运动会,幼儿随音乐《小动物走路》律动进入活动室。

提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到森林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基本过程:

1、教师甩动食指,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

2、教师用食指边唱边表演歌曲2遍,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谁来了呀?(小象)它晃悠着小鼻子还在干什么?

3、幼儿拿出食指跟着教师随音乐做动作,(结合歌词内容,通过手指游戏)表演歌曲。

4、教师创设情境,小象鼻子长大的过程,分别用2根、3根、5根手指,运用手指游戏变现歌曲。

5、游戏:小象找朋友

结束:森林运动会——小象拔河比赛

活动延伸:

故事《小象的奖牌》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音乐欣赏活动《两只小象》。在活动前就在想:活动中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活动时开始是直接用伴奏还是清唱。在课前也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幼儿熟悉的音乐律动入场,幼儿熟悉音乐也熟悉音乐中的小动物,能通过律动中的动物自然的引出小象。在老师用手指做小象鼻子晃动时,有的幼儿因为对手指谣《猴子荡秋千》 很熟悉,都在说是小猴子在荡秋千。当老师边唱边用手指表演时,有的幼儿很自然的就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在小象鼻子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幼儿很激动,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小象,想着要努力让自己的鼻子变大变长,还会跟旁边的幼儿比比鼻子。<来.源快思教.案网>活动中,教师说的较少,让幼儿通过手指的变化表现歌曲,也让幼儿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内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

在活动小象找朋友时,由于教师没有先提要求在让幼儿进行游戏,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玩游戏,游戏中在找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希望跟老师做朋友,在跟好朋友抱一抱时很多孩子都来抱老师,使得孩子抱成一团,有的孩子就被撞倒了,有的幼儿也会趁跟好朋友抱一抱的时候,把好朋友抱倒在地上。

在小象拔河比赛时,开始幼儿不太懂怎么玩,就在后面看2个老师拔,有的幼儿还在旁边为老师喊加油,看到跟自己在一边的老师快被拉走了会很急,都在后面拉着老师的衣服帮忙,在跟小朋友比赛时,一组的小朋友也和团结,都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使劲往后拉,即使全摔倒在地上了还是开心的笑着,一次次的说:”老师我们还要玩。”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感触很深,在活动前,因为有领导来听课就很紧张,感觉没有激情。告诉小宝贝些老师有点紧张,小宝贝些就对着我喊:“谢老师,不怕不怕!”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激情来了,从活动中也看到的宝贝的能干和团结,让我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课上完了,感觉还不错。可课后一想,就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太多了。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总是有些牵强。教师的语言生动性不够,表情也不够,特别是教师的语速过快,还有游戏活动环节的设计不完善。

如果在让我上一次,我先要写出一个详案,把游戏活动重新设计,在让好朋友抱抱的基础上,可以让好朋友碰一碰,握一握手,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好朋友的爱。在游戏前先讲清楚规则在让幼儿游戏。在活动中注意活动的安全。在活动前还要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说课,请同事或有经验的老师帮忙听,帮忙找出问题,及时修改。

《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中我以故事情境导入,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如:第一段歌词教学中我采用了《两只小象》歌曲伴奏音乐做为故事的背景音乐,加上老师形象的动作和丰富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把孩子们带进了森林中,调动了学习情趣,同时感受到歌曲的情绪,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在第二段歌词学习中我以夸小象展开教学,并应用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手偶一边演示,一边和学生夸小象。

此外还让他们用手偶亲自来表演,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了掌握两段歌词的决心,以“动”调动了学习激情,使学生在动中感悟,加强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在唱歌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唱歌的欲望,让孩子们好象真得走进了情境中,快乐的渡过35分钟提高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在学生创编表演中体现了动脑、动手、动口、合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设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两只小象音乐教案 篇5

教学思路:

学生喜欢小动物,爱看它的憨态,乐意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的活动方式适合他们的心理与他们的爱好,在求表演和游戏中学会知识,在模仿动物的叫声中小合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通过对动物的动作模仿,使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思维敏捷开扩,并得到发展。在对动物生活的体验与模仿中,使他们感悟到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地唱歌、游戏,体验表演的乐趣。

2. 能使用打击乐器,表现音的长短与强弱力度。

3.尝试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教师的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同学们,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老师请来了各种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先让我们一起来听赏有趣的音乐。我要求同学们做到:用耳朵去聆听音乐,用头脑去思考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

二、音乐欣赏与律动

三、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

1.音乐山──唱音阶

①音的高低。

②音的长短、小动物特点。

③讨论:游戏感受;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速度有快与慢。

2.音乐桥──编节奏

3.音乐河──唱歌曲

①感受歌曲《两只小象》旋律。(课件)

②有感情地朗读两段歌词。

③随琴学唱歌曲、歌表演(教师评价)

④游戏:粗心的小象──“旋律错误大家找”

⑤帮助小象找家乡。

播放《动物狂欢节》选段──《大象》

比较:比较不同动物的身体动作、神情与外形等有什么区别,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如:大象──大、慢、笨重,小兔──小、快、灵巧等。

表演:a.学生手持小鼓演唱《大鼓和小鼓》,注意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的变化。

b.优美抒情的傣族音乐《象走》

通过表演a、b,学生体会快乐与抒情音乐情绪的不同点。

创作:教师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两只小象要回原始森林了,它们有一个要求,它们说: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创编小动物的歌曲作为礼物,让我带回去给我们的小伙伴呀?

学生进行歌曲《两只小象》的创编活动──填词。

学生展示歌词创作的成果,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以生为本反思音乐教学 篇6

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认识到,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感悟音乐中的美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中小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而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不少的音乐课类似文学课,或是欣赏课。老师按教参的“解释”进行讲解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留给学生思考、领悟的少;用音乐激发学生去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得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美,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对音乐课失去了热情。

本人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感悟音乐中的美。在欣赏《老虎磨牙》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过程,用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形象:

欣赏1聆听“老虎觅食”,它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充分体现动物为了生存机智觅食时的安静、仔细、有耐心的本性。我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老虎觅食?”学生讨论开了,有的模仿老虎轻轻走路,把头慢慢贴近地面,有的静悄悄地在树丛中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动物时的动作,等等。我重播了这段音乐,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打击乐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等等。大家立刻感受到音乐紧张神秘的情绪。

欣赏2“老虎磨牙”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表现老虎的霸气、凶狠的本性,在音乐的伴奏中我扮演老虎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他们跟着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虎!虎!虎!虎!”互相助威,充分体现了音乐雄壮威严的情绪。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同样,音乐课不仅仅要唱会歌曲,而是唱好歌曲、把歌曲唱得有滋味。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很多时候课堂的后半节的时间里唱歌总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地反复练唱。目的只是让学生反复熟唱,而没有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悟音乐的味道,从感悟中熟记歌曲,造成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这也是造成当今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我强调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分钟,在指导学生熟唱歌曲时指导学生有情感地唱好歌曲,用老师的激情和演唱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课堂音乐的美和味,在愉快的学习和提高中熟记歌曲。有时候还可以进行歌曲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种太阳》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段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试着将自己的愿望编成歌词,将这首《种太阳》变成自己的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来了,也喜欢了音乐课堂的学习。

二、平等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我们的音乐课里,不少教师由于长期超工作量工作 (专业的音乐教师缺乏, 班额严重超编所造成) ,使得在进入课堂前不能调节好心情做到“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几乎都是坐在琴凳上,按照已备的教案和时间表授课。“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授的关系,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堂,就必须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用健康愉悦的心态进入课堂,主动与学生交流,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用积极向上的情趣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就会成为空话,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老师除了认真备好课,做足做够“教”字这篇文章,还要积极地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到学生中去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体验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

三、改善教学方法,回归音乐课堂的“活跃”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观察学生们课间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是一句口令便能“步调一致”地去做一件事情。如在做“找领袖”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些口令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指挥学生跟着我学做和唱,建立一套音乐课常规“用语”。如用一段音乐指挥学生做发音练习,用一段节奏指挥学生做节奏练习……这样不但提高了音乐课的“音乐含量”,活跃了课堂,也使得课堂“井然有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又如我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时,也像其他老师一样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学生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从中感悟顿音的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难了,唱起来就比较容易掌握。又如,我教学生唱《春天》这首歌,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春天时万物竞相生长的视频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自己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的景象。同学们闭上眼睛时,头脑里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睁开眼睛后就有了生动的体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往往会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但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老师动脑筋创造一些巧妙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教学生认唱音阶时用“柯达伊”的手势教学法,让学生在动作的帮助下唱准自然音节,又如在教学生背读《少先队鼓乐小鼓乐谱》时还可采用“柯达伊”节奏读法,让学生在单调无味的鼓谱中读出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摘要: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等。本人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主动感悟音乐中的美, 要积极地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平等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到学生中去同学生一起歌唱, 一起表演, 体验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

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象 篇7

1、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热爱动物的意识,知道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好帮手。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亲切、自然。

3、能够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知道休止符的意义。

活动准备:

节奏条、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节奏条,引导幼儿玩节奏游戏(重难点前置)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请你学我|说说话0||

我就学你|说说话0||(边拍手别模仿)

这里有一个“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它有一个名字叫做休止符,表示停止的意思。)

2、师:你还能编一些话让我们学一学吗?

3、我请你们看一些图片,你能把图中的内容用这样的节奏编一编吗?

(出示《两只小象》的三张图片,分别是两只小象河边走的、扬起鼻子勾一勾的、握握手的)

三、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老师把这三张图片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听(师范唱)

1、幼儿倾听歌曲:你听到了什么?给歌曲取个名字

2、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按节奏读词

3、学唱歌曲:(1)轻声跟琴学唱歌曲(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进一步表现歌曲: 小朋友的歌声真美妙、谁能为这首歌配上好看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大象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大象还能为我们做什么?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8

1.指导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并通过身体动作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感受并掌握半拍音符的时值,尤其注意读准两个半拍音符的时值,使学生在二拍、一拍、半拍的比较练习中,不断地巩固和掌握它们的时值。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安排:

1.以知识为载体,以音乐美为主线,用生动有趣的动物音乐连结各环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掌握声音的长短和歌表演《两只小象》。

2.面向全体、师生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设计:

准备电子琴、课件、录音机、头饰、卡片、图片及各种打击乐器等与本课有关的物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师生随音乐《数鸭子》律动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声音的长短 1.引导入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音乐吗? 生:喜欢。

师:大森林中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音乐会,咱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生:好。

师:(课件里)你们看这么多小动物参加音乐会,一起唱,热不热闹呀?

生:热闹。

师:咱们也来试试,一起模仿它们的演唱,好吗? 生:好。

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座位下面放了一个头饰,座位下是什么头饰,你就扮演什么小动物的演唱,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你们把头饰拿起来,看一看,戴在头上。生:(拿出头饰,看后,戴在头上。)

师:老师给你们放音乐伴奏,加入叫声处,看老师的指挥,可离开座位,老师看哪个小朋友叫得最美。

(老师放音乐,师生随音乐一起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师:你们表演得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扮演的这些小动物,谁叫的声长些,用我们学过的两拍的音符来表示。

生:小猫、小牛、小羊等。

师:很好,(课件2)小猫,小牛,小羊的叫声用单符表示。我们一起学学,老师给你们速度。

生:(随老师一起加动作模仿。)

师:谁叫的声短些?用我们学过的一拍的音符来表示。生:小鸭、小狗、青蛙。

师:(课件3)小鸭、小狗、青蛙的叫声用一拍的音符来表示,我们一起学学。

生:(教师给速度,学生随老师一起加动作模仿。)2.指导学生拍音符。

师: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小动物中还有叫声更短的是谁呀? 生:小鸟、小鸡、老鼠等。

师:它们的叫声用半拍的音符表示,半拍音符是这样的。(出示卡片)齐读:半拍音符。

生:半拍音符(老师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师:与课件中我们学过的一拍音符比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条尾巴,多了个圆线。

师:很好。半拍音符比一拍音符多了条尾巴。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两个半拍合到一起,这样标记。(出示卡片到黑板上)两个半拍音符等于一个一拍音符,一拍怎样读?

生:(划拍读出ta)

师:两个半拍音符读成titi](划拍)生:[titi]。

师:拍一次手读两声,用这个节奏我们模仿小鸡的叫声[jiji]。生:[jiji]。

师:模仿老鼠的叫声,谁来? 生: [zizi zhizhi]。

师:模仿小鸟的叫声,全体。生:[zhazha]。

师:(出示卡片),老师这儿有条节奏,都是由半拍音符组成的,咱们用拍手、点手的方法读出这条节奏。

生:(自己练习,再集体打出,老师给速度。)

师:(出示小鸡图片贴在黑板上)我们现在用这条节奏来模仿小鸡的叫声。

生:(用边拍手、点手边口读节奏的方法模仿小鸡的叫声。)

(依次出示老鼠、小鸟的图片,学生以个人和集体形式用此节奏模仿叫声。)

师:我们边做动作,边模仿小鸡、老鼠、小鸟的叫声。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来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师:现在我们用打击乐器串铃把这条节奏打出来。自己先练练。生:(自练、集体在老师指挥下用串铃打出节奏。)

师:你们演奏得真好,咱们今天认识的半拍音符和以前学过的一拍、两拍的音符都是表示声音的长短。(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齐读。

生:声音的长短。3.指导合奏。

森林音乐会还在热闹地进行,小动物们高兴地唱着,跳着。老牛说话了:“这样演唱,看不出我们的水平高低,我建议咱们分组演唱,每种长短的音选一种小动物做代表,用同样的速度,稳定的节奏,就会好听多了,咱们试试吧。”于是小动物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进行了分组演唱。

首先,小鸡被分到了小猫、小鸭一组(课件4),它们的表演方式是小鸡先唱,不停地唱,小鸭再唱,最后小猫唱。我们分成三组来模仿它们的演唱。

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依次进入模仿,形成三个声部。)

师:看了它们的演出,小老鼠着急了,(出示课件5)小羊和小狗非常友好地邀请它加入它们的演出行列,它们小组唱了一首歌曲,老师教给你们,好吗?

生:好。

(老师教给学生后,用电子琴伴奏,师生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带领学生表演。)

师:它们的演出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出示课件6)只剩下老牛、青蛙、小鸟了,它们商量决定,再为音乐会增添些热闹气氛。用打击乐器演奏,方法是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一句,最后一句全体一起演奏,我们来模仿好吗?

生:好。

师:老师放音乐,你们把打击乐器准备好。

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用碰钟、响极、串铃等歌曲演奏,形成三部合奏。)

师:你们演奏得可真好。

三、歌表演《两只小象》 1.放录音模唱。

师:这时候,又从远方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呢?小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7)。

生:两只小象。

师:对,是小象兄弟俩。它们为音乐会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生:(看课件听范唱)师:它俩唱的是什么歌曲呀? 生:《两只小象》

师:是《两只小象》。(说的同时,将两个小象的头饰分别戴在自己和一个学生头上。)看我们俩像不像两只小象呀?

生:像。

师:小象从云南西双版纳,也许是从更远的泰国赶来,为音乐会献上这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呀?

生:想。

师:它们唱的是什么内容呢?

(师与一个学生边说歌词边模仿小象动作,引导学生记忆歌词之后,两人配合,学着老师说说,再配乐按节奏说词,在此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师:我们再来唱一遍歌曲,用拍手拍腿的方法为歌曲伴奏。生:(边唱歌曲边用身体动作伴奏。)2.指导创编。

师:老师弹琴,你们来唱词,边唱边想小象走路的样子。

生:(唱歌曲)

师:谁到前面学学小象走路的样子。生:(模仿)

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这样沉重。生:因为小象很大,所以走路慢。

师:很好,象是庞然大物,粗壮的腿能把地踩出大坑,所以走起路来缓慢,沉重。咱们来学小象走路的样子,甩甩鼻子。(边唱边感受小象的形象。)

3.指导合作表演。

师:我们随音乐来演唱歌曲。谁来当领头象?(老师把头饰摘下给领头的小朋友戴上。)

生:(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森林动物音乐会结束了,老师看出小朋友从音乐会中学到了很多本领,认识了更短的音符──

生:半拍音符。

师:半拍的音符、还有以前学过的一拍、两拍的音符都是表示(老师指黑板)──

生:声音的长短。

师:还学会了歌表演── 生:《两只小象》 师: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一起演唱一首《在动物园里》,来表达我们高兴的心情。(老师放音乐,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9

2013年5月份, 笔者所在学校举行第六届教学百花奖, 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课的内容是《音乐与影视》, 课虽然上完了, 但是内心的感触很多。于是,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写了一篇教学反思, 从教案、学案、课件上, 从课堂氛围, 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乃至知识的建构和生成上, 对于教学优缺点加以点评和回顾, 并且对能够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收获颇丰。对于教学反思, 刚工作时, 总听别人说要多写反思, 自己却不以为然, 后来有人说:“教学贵在反思, 反思贵在坚持, 如果连续三年写教学反思, 将来就可能成为名师。”我虽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但还是坚持写了, 每节课都写一点, 有时候几百字, 有时候只是一两句话, 但是, 坚持几年下来, 还真的有不小的收获, 我十分赞成撰写教学反思。下面谈谈我对坚持写教学反思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教学反思可以丰富和完善自我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 我们每天都要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打交道, 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些事、一些现象, 引发我们思考, 如果将这种思考深入下去, 就是一种教学反思, 倘若将这种反思再写出来, 就是一种教学感悟。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现象, 可能是教学中失败的地方, 也可能是教学中成功的地方, 可能是一些新发现, 可能是一个兴趣点, 也可能是一些困惑点……这些都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例如, 在《音乐与影视》一课中, 我事先准备了两个大鼓, 两面锣, 铙、钹各一个, 在欣赏影视音乐的同时,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来, 学生的积极性马上提高了, 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师生之间思维不断发展, 情感不断交流。此时, 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 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突然而至, 转瞬即逝, 不及时记录下来, 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例如在《音乐与影视》公开课中, 提到影视剧中的打斗场景, 有个学生说到:“现在是春夏之交, 美丽的九寨沟应该是鸟语花香, 我们可不可以用集体吹口哨的方式代替鸟叫, 来营造气氛呢?”我鼓励她, 让她试一试, 结果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节课下来, 静心反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方法,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整理,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定要把这些所思、所感、所悟以文字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 留下第一手资料, 以备他时之用。

二、反思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提高写作能力

教育的现代化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平时除了上交论文以外, 很少写文章, 这就使得教师的写作能力日趋下降, 教学反思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有鲜活的教学案例, 不用我们再绞尽脑汁去构思主题。例如:教学反思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章节、一堂课、一个教学片段, 甚至一句话、一个教学动作等的反思,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思考一下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 并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改进的教案。写教学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 教师或处理不当, 或从中突发灵感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这种灵感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古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确,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历练教学艺术, 形成教学特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反思, 是自身专业技能成长路上求真务实、趋利避害的“润滑剂”, 是理性提升、动态刷新的“净化剂”, 是不断追求成为名师的“催化剂”。

三、反思可以提高后续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写教学反思, 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缺少了这一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有始无终, 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总结和反思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情况了如指掌, 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持之以恒地写好教学反思, 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建议每一位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 从收集事实, 分析事实, 研究事实中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的研究使每一位教师从教学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每一位教师都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重视写教学反思。

撰写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内在机制。撰写反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要坚持不懈地进行, 教师唯有如此才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应当具有愚公移山精神, 让“撰写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将撰写教学反思坚持到底。既为人师, 我们理应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 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实践中, 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手, 用“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 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心, 用“跳出庐山看庐山”的大胆努力做一个反思性教师, 让反思赋予我们教师正能量, 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摘要:坚持撰写反思可以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思考、总结、评价和改进, 让零散的经验形成系统的教学思想, 以丰富和完善自我;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写作能力;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育案例, 改进教学策略, 积累教育智慧, 对提高后续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丁红梅.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 2010 (3) .

[2]何月珍.探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 .

[3]张惠玉.谈如何提高音乐课讲评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3 (2) .

[4]刘建东.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实施[J].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0) .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 篇10

年级:一年级 课型:歌表演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以及歌曲的学习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2)能够在表演活动中自然大方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活动。

(3)能够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三拍子,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今天的天气不错,想不想和老师坐上火车一块到远方里去旅行呢? 2律动,感受三拍子节奏:

师:现在老师开始检票,当我走到你和你朋友的面前我会做出一个动作,做完之后你和你的朋友就要重复老师的动作,做对的就可以顺利登上我们的列车了,听明白了吗?现在开始检票(放《两只小象》伴奏音乐)师:同学们做的真棒,都顺利的登上了火车,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大森林,坐好了,火车出发喽。(放音乐,火车图片)3歌曲学习

师:终点站到了,同学们你们看,(图片)大森林美不美啊,这里可是动物们的天堂,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回答)今天老师从大森林里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听它们唱着歌超我们走来了。第一次聆听 师:告诉老师它们是谁? 生:

师:这就是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两只小象》(板书,图片)师:小象是不是很可爱?哪位同学说一下小象有什么特点? 生:(走路的声音,三拍子强弱弱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想不想知道更多?(图片)

(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有着非常灵巧的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耳朵,象又分成了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亚洲象主要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以及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它们喜欢吃树叶、树枝和野草,喜欢在河里玩耍、洗澡,它们也是非常团结的一种动物,每当遇到敌人的时候,它们会集体出动共同打败敌人。)

师:了解了小象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见到同学朋友是怎样打招呼的呢?(生回答)不错,看来你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知道吗?小象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也是很特别的,让我们仔细听听看看找一下答案。第二次聆听,师:谁能告诉老师小象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打招呼的? 生:

师:回答的真好,那你能模仿一下吗?(出示图片)(评价)师:下面跟着老师找一找读一读好不好,(注意衬词的空拍,衬词表现出小象很高兴的心情,歌曲中加上吆罗罗这首歌就变得更有意思更加活泼了。)(出示歌词)

师:这么有意思的歌,老师也想来唱一唱演一演,好不好 第三次聆听(出示歌曲)师:老师唱的怎么样? 生:

师:同学们,小象这么可爱你们想跟它们做朋友吗?可是小象说了,要想成为它们的朋友,就必须学会它们的歌,你们有没有信心啊?(再次聆听)生: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轻轻的来唱一下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可是有一点点的小错误,咱们一块来找一下(空拍练习,指导)

学生自己练习一遍,如再遇到难点继续指导(弹琴)

(1)师生接唱,学生唱衬词部分,可以加上那个动作(放伴奏音乐)

(3)老师邀请几对好朋友来演唱一下,表现好的有礼物给你们(发头饰)

(4)齐唱(一块唱一唱)师:你们觉得自己唱的好不好?

(5)请一位同学与老师合作表演一下这首歌曲(6)好朋友间讨论动作,进行表演唱(放两遍音乐)(7)集体表演唱

同学们做的太棒了,小象同意和所有的同学们做朋友了

你们高兴吗? 拓展活动

可是你们看小象为什么着急的要跟着妈妈走呢?(话外音)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小象吗?(回答)结束: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虽然你们的年纪还小,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爱护我们生活家园,相信我们人类和动物们一定会和平相处,永远都是朋友,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乐的旋律,学会用各种体态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的形态。

2、体验和同伴配合说悄悄话游戏的乐趣。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鸭的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悄悄话”游戏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我要请一位好朋友上来,和他说句悄悄话。

二、出示小鸭的手偶,边清唱歌曲边演示,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两只小鸭在做什么?

三、再次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在第4小节合拍地发出“咂”的亲嘴声。

四、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只小鸭亲嘴、说悄悄话。

动作提示第一遍1-2小节,双手的食指左右摇摆,3-4小节,食指对碰,指头对钩,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

第二遍1-4小节,两只手分别变成小鸭的样子,摇摆对碰,5-8小节做说悄悄话状。第三遍双手配合做成鸭嘴状,与同伴一起两两结对,尝试随着音乐边唱边完整地表演。

活动延伸:

可以将小鸭变成其他不同的动物,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反思

《两只小小鸭》节奏轻松明快,歌词幽默诙谐,很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悄悄话”的含义,我请了一位幼儿到前面来,和他咬着耳朵说了一些话,其余的幼儿好奇极了,伸长耳朵也想听,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理解了“悄悄话”就是不能让别人听到的话语。而后,我边操作两个手偶边示范演唱歌曲,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幼儿很快就听明白了歌词的内容,同时也被歌词中蕴涵的趣味所感染,都哈哈大笑起来,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后我又用提问法及夸张的口型突出“亲亲小嘴巴”的节奏,解决了难点所在。

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篇12

一、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 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绝对权威, 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跟着老师转, 老师跟着教材转。老师教的没兴趣, 学生学的也没兴趣。新课标“以人为本”, 要求我们转化角色,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如, 首先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智。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音乐技能的差异,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 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 给予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一定的指导, 使他们都能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其次, 要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 关注学生的需求, 教师由传授知识转化为促进学习知识和引导学习知识。重视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的能力。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 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

我们应努力创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 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舞蹈表演、伴奏表演、各种角色扮演, 教师应根据音乐课程的内容进行选择,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这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采用讲故事、玩游戏、乐器演奏和道具展示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音乐可以分成几段?音乐的情绪、节奏、拍子、旋律、力度、演奏乐器等等各是什么?请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并请各组代表发言, 教师进行解答、总结和评价。这种小组讨论方式比较适合中学生, 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还可以多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 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音画的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 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

三、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应当高度重视净化中学生的音乐文化环境,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初中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音乐欣赏不仅仅局限在音乐课堂上, 每天从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 都要比我们音乐课堂上多得多, 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

流行歌曲对学生影响极大, 很多音乐作品贴近学生的心灵, 朗朗上口, 旋律优美, 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选择各种健康向上、积极励志以及给他们提供模仿的英雄形象的健康歌曲作为对教材的补充。对中学生能加以正确的引导, 是抵制文化环境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如, 《健康歌》、《童年》、《英雄赞歌》、《为了谁》等, 这些歌曲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 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音乐作品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能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 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作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 可以隔段时间让学生讨论他们喜爱的、旋律优美的、最近听到的歌曲, 找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音乐来欣赏、学唱。对于黄色的、不健康的、无病呻吟的歌曲要坚决制止, 正确的指导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改善评价机制,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音乐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 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老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 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 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 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幼稚、肤浅, 甚至片面、错误, 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 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求异”的思想火苗, 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同时抓住学生学习音乐中的优点, 加以鼓励。这就要求课堂上, 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根据学生能力和不同音乐层次提出问题: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问一些较难的问题;对于不太积极、内向的学生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一旦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语言或者鼓励的动作。当然, 存在问题的则需要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这种赏识的教学方法, 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 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会更加主动热情, 并能更好的展现和表现自己, 很快地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13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快慢,会用碎步、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2、能用简单的表情表现高兴、害怕、勇敢的神态,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请大班三名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2、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情景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大班幼儿扮演小羊、老羊分别出场)

师:请幼儿欢迎小客人。

二、分辨乐曲节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的节奏。

1、教师提问:小羊是怎样走路的?

2、学小羊走路的动作:你们会不会像小羊这样走路呢?(先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小羊走)

3、教师提问:老羊是怎样走路的?

4、学老羊走路的动作:你们会不会像老羊这样走路呢?(先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三、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1、表现高兴:你们吃草吃得开心吗?草的味道怎么样?一起做做高兴的样子。

2、表现害怕:播放恐怖音乐另一位教师扮演大灰狼出场:谁来了?小羊心里怎样?

3、表现勇敢:小羊、老羊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它。想想怎样才能打败大灰狼?

教师与幼儿一起做顶、踢、撞的动作。

4、总结:你们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们就团结起来用刚才想的办法对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结束:

1、师:现在我们继续吃草吧!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幼儿边听音乐边退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14

《两只老虎》这首歌,学生都会唱。而教材里的这首《两只老虎》是一首轮唱歌曲,对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型的歌曲。我用循序渐进的办法,让学生逐步感受轮唱带来的音响效果。首先解决音准的问题,这是后面的合唱能够唱好的基础。接着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两个声部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轮唱的训练。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比较合理,环环相扣。

我认为整堂课的几点不足:一是学生的音色不够统一。在唱歌时,会有个别“不合群”声音冒出来,不是学生故意冒出来的,而是在平常的上课中对孩子们的发声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演唱歌曲才是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正确、好听的。二是学生有些拘谨,不够大胆。

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很多时候可以让学生来仔细聆听来感受音乐,教师有时候讲太多效果反而不好。四是课后的拓展还是又一定难度,应该给孩子们一定的指导,不然孩子们会有些茫然。

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篇15

音乐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由作曲家吕冰创作于1956年,是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以下是我对同一个教学片段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

2.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青海!

3.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随课件教师现场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4.介绍花儿会。

5.听一听阿宝演唱的歌曲《花儿与少年》片段。

6.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刚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

7.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剖析与体会

1.老师检查学生课前的查找资料情况,学生准备充分和大家一起交流,但学生的资料和老师课件的介绍过于具体,稍把握不当就成了地理课,而缺乏音乐性。

2.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本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要让学生多次聆听作品,但上面的设计有些单调,听阿宝的演唱后直接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歌曲,如果学生说舞蹈、绘画等答案,老师还是硬要把学生拉到接下来的器乐曲的答案中。老师的问题还要再推敲。

3.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体验、参与不够充分,还可以再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好好推敲每一个问题,既考虑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又要兼顾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欣赏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1.老师手风琴演奏《四季调》音乐,学生拍手走进教室。

2.同学们刚才听着音乐拍手走进教室,老师再演奏一遍音乐主题你再听一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3.有同学听过这段音乐吗,你是在哪里听到的?

4.大家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听老师来介绍。这段音乐就是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旋律,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去青海,欣赏那里的民歌。当地的人们知道我们要去做客可高兴啦,邀请咱们参加他们的聚会,你想不想去呀,是什么聚会呢?(出示幻灯片)

5.原来是山坡上的“花儿会”,这里的花儿不是指普通的花朵,而是指我国民歌中山歌的一种,“花儿会”就是演唱山歌的聚会,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视频)

6.花儿会上的歌声给你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用方言演唱有当地的特点。很淳朴、自然、热闹。老师:人们唱起花儿声调既高亢嘹亮,又委婉动听。

7.花儿会上人们唱起许多山歌,但他们最爱唱的还是《四季调》的歌声,就连歌唱家们在舞台上也喜欢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听一听由吕薇、吕继宏演唱的《四季调》,大家边听边轻轻拍手,歌曲是几拍子的?

8.老师贴两朵花,看两朵花有什么区别?(大小不同,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9.用LA哼唱旋律,唱出两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10.大家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2/4拍,你准备怎么表现?

11.再次随钢琴用LA哼唱旋律,加上你喜欢的方式。

12.大家轻声哼唱歌曲前两句,看老师怎样为歌曲加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老师加了声势,一起做一做腿腿|手手响指|

13.老师弹琴里圈同学用LA哼唱旋律,外圈同学做声势。

[欣赏《花儿与少年》]

1.《四季调》的旋律人们太喜欢它了,作曲家吕冰根据他的旋律创编一首新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想不想听?在青海花儿是指姑娘,少年指小伙子,听音乐中《四季调》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在音乐的什么位置?

2.出现两次,开头和结尾。老师贴结尾的花。

3.听老师演奏中间部分,轻轻拍手,仔细听音乐还是两拍子的吗?

4.变成三拍子,情绪上更抒情优美,老师贴中间部分的三朵花。三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乐曲的结构是ABA三段体结构。乐曲中各段落拍号的变化随之带来了情绪上的变化。

……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通过前后两次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发现第二种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中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花儿会视频、分段欣赏、全曲欣赏、边听边议、用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曲分段,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换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乐曲,学生学得主动更积极!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中年级的孩子。

通过这两次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觉自身的不足之处,作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常抓不懈,选用手风琴上课我考虑了很久,手风琴演奏音色明亮又有新意,原来上学时演奏很流畅的乐曲却在上课前又苦练了一番,就怪自己平时疏于练习,看来音乐教师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练习音乐基本功。

教学技能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观看花儿会上的演唱后,学生说那里的人们歌声很高但声音有些沙哑,我回答人们演唱的歌声如同青海高原一样高亢嘹亮,但歌声沙哑当时没想到合适的话来解答,就匆匆一带而过,留下了小小遗憾。课后细想,其实可以说人们热爱歌唱,生活中处处充满歌声不知疲倦的歌唱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时每一个小细节都要认真考虑,问题提得巧妙而有效,让学生思考后容易回答。

一节好课需要教师反复的琢磨,思考课的结构与时间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语言的组织,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与提高,积极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认真踏实上好每一节课,把音乐的美带给每一位学生。

上一篇:班组建设工作报告下一篇: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标语(1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