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精选8篇)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篇1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目标

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力争到20xx年底,形成由局党组统一领导,各处室(单位)、区县分工协作,全行业广泛参与的绩效管理格局;构建涵盖部门(单位)和区县、资金和政策全方位,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形成水利预算资金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实现预算执行和政策实施的融合,资金使用和部门履职的融合,使预算绩效管理成为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水利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纽带。

二、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范围

将全市水利专项预算资金和政策、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项目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

水利专项预算资金包括水利发展资金、中央基建投资(水利)、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三峡后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基金)、三峡水库库区基金、水利救灾资金、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等。

区县依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相关规定,统筹整合非水利行业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的,纳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水利专项预算资金被统筹整合用于非水利建设的,不再纳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并调整对应绩效目标。

三、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分工

按照《重庆市水利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的处室职责及属地管理原则,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分工如下:

财务处统筹全市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统筹组织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各业务处室负责分管的水利专项预算资金和政策、本处室实施的局机关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估、目标设置、过程跟踪、评价实施、问题整改、结果应用、信息公开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局属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项目支出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区县负责本辖区水利专项预算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任务

(一)建立预算绩效评估机制

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在重大政策提出、预算安排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性行、筹资合规性等,并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必须深刻认识到保障“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的贯彻落实,是水利资金分配和预算安排最大绩效,重大支出政策或项目首先要将对补短板、强监管的支撑作用作为申报的前置评估条件。

(二)加强绩效目标管理

各处室(单位)、各区县应贯彻落实水利补短板、强监管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管理应做到“三同步”,即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申报、同步批复、同步调整。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分解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同步申报年度和中期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清晰、量化、可行、易考核,并与年度和中期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及预算相匹配。要加强对绩效目标的审核,把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与资金规模相匹配,并在批复预算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作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的依据。绩效目标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应根据预算管理要求,随预算同步调整。绩效目标设置应严格按照《重庆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渝财绩〔20xx〕19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

加快水利预算绩效共性指标框架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涵盖各项支出、符合目标内容、突出绩效特色、细化和量化的水利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加快水利行业预算支出标准、资产配置标准和事业成本以及分领域、分层次的业务标准体系建设,实现预算管理、业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业务标准必须要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预算支出标准等衔接匹配,突出结果导向,重点考核实绩,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

(四)做好绩效运行监控

各处室(单位)、各区县要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动态“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如期保质保量实现。定期收集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信息,汇总分析监控结果,督促组织实施单位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绩效目标实施情况与预算执行进度严重不匹配的项目,或者存在严重问题、预期无绩效、低绩效的项目,要责令其暂缓或停止执行,并将预算及时调整至其他急需项目;对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绩效目标实现而确需调整的,应及时督促按照预算管理程序,随预算调剂一并申请调整。

(五)全面实施绩效评价

按照有关时限等要求,各处室(单位)、各区县要通过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利预算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要实现水利预算资金绩效自评价全覆盖,合理设置自评指标权重,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量化打分;要结合年度评价,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组织实施时,重要的、上级有明确要求的或经批准的项目,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真实有效。委托第三方机构时应严格执行《重庆市水利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和费用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

(六)完善评价结果应用

促进预算与绩效的融合。强化绩效事前评估、目标管理、监控、评价各环节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事前绩效评估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结果不予支持的不得安排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监控结果应作为年度预算安排和调整的依据,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年度预算执行考核,与下年度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挂钩。

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各处室(单位)、各区县应严格按照《重庆市市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渝财绩〔20xx〕20号)的规定,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指标体系、整体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等信息,按照统一要求向社会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绩效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监督问责,对绩效管理差的处室(单位)和区县要进行约谈并限期整改,对绩效管理一般的要督促改进,对擅自调整绩效指标、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通报批评;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移交有关部门查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处室(单位)、各区县要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科学统筹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要明确分工和责任,理顺工作机制,要与本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等环节紧密配合,并重点对预算投入和过程进行评价;应加快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确定绩效指标和评价指标值,并重点对预算产出、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实现绩效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

(二)强化工作考核

各处室(单位)、各区县要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充分调动干部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各级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加强对水利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考核和督促,不断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抓好培训宣传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篇2

一、当前高校在财务预算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 预算体制存在缺陷, 缺乏合理性

在现今阶段, 一些高校在财务管理和财务预算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预算机制, 缺乏全面性的客观分析。对于基础性的预算没有完善的体系构成, 缺乏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部分高校的财务预算规划在订立之初缺乏科学性, 因此缺乏运行基础, 同时制定出的预算规划自然缺乏合理性, 所以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只是依靠传统的预算方式是无法与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接轨的。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始终呈现出十分混乱的局面, 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也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内部都存在着预算管理过于随意的情况, 经常会发生预算超支的情况, 有时还需要另加预算。

(二) 监督体系不完善, 缺乏公正性

目前, 很多高校在财务的预算管理方面, 对于信息的公开缺乏公正性, 经常是隐藏在内部工作中进行, 并且经常出现只依照上级指示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的现象。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方面, 没有公开的渠道去对财务细则进行公示, 因此在校师生根本无法详细了解到资金的具体用途, 就无法了解到高校财政工作的执行是否公正, 对于学校也自然不会信任。此外, 监督体系的不合理, 也为财政相关工作的执行带来了各类问题, 后续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资产浪费问题以及资源分配不公正的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 因此, 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于此, 各高校在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之前, 需要制定出更加细致, 更为合理, 富有科学化的监督制度, 对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 要确保监督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利用监督体系逐步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三) 并未与员工绩效进行挂钩

随着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 国家对于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更加关注。本文作者对2004年到2007年的资料中能够看到, 在此期间, 各级政府部门会出台相关规定, 对高校内部财政预算工作中的具体规范与相关细则提出新的准则和要求。“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 能够对高校内部财务预算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评价, 同时这也是对一些高校资金收益进行判定的重要指标。但是当前只有少数单位将绩效考核纳入了高校财务预算环节当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这对于高校内部财务预算的配置和优化起到了阻碍作用, 随之高校内部的财务预算工作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完善和改进。此外, 对于内部财务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无法进行有效督促, 致使财务部门产生只关心怎样用钱但并不关注资金最终用途的错误思想。财务预算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 两者是互促互助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 能够积极的促进高校财务预算评估工作的开展, 同时财务预算也可以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两者相互融合可以达到好的管理效果, 使内部财政资金利用率达到最大。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一) 调动预算管理意识, 逐层实施预算管理工作

高校内部的财务部门承受了所有的财务预算压力, 所以在实施预算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是采取自上至下的逐层预算方式, 所以很可能会在计算环节中出现各种问题, 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对影响财务预算因素考虑不周造成的。很多高校在购买教育教学设备和科研设备以及申请教育经费时, 都是采取自下至上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很可能会出现各类潜在问题。目前, 一些高校中因为缺乏节约意识和财务预算的意识, 所以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确, 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进而使各项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体现不出其最大的利用价值。要把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做好, 就必须要同高校的二级单位进行沟通, 尤其是在绩效管理工作上, 若相关二级单位在财务预算上能够提升其管理意识, 那么对于绩效的考核和计算才会更加合理。每个高校内部都存在二级单位, 它在高校预算工作中起基础作用。所以想要提升高校内部财务预算的能力需要从基础工作开始, 很多高校在内部都存在普遍的问题, 即只注重资金使用, 忽视了资金的使用率, 在统筹预算方面和多渠道预算管理方面, 缺乏重视程度。因此, 对于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源头入手。

(二) 审时度势, 选取适合的预算基础单位

通过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 每种预算方式都各自有自身的优势与弊端, 而在对采用方式进行选择时, 其参考依据是高校的实际运营情, 同时还要注重所采用的方式与院校自身的实际管理方式相匹配。如果高校采取以内部职能部门作为工作核心的管理模式时, 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会相对较高, 但缺乏精细度, 如果采取以院系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则能够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执行, 提升了预算的精准度。以高校的长远发展为主旨来进行分析, 以院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必将占据主导位置, 逐步替代以职能部门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各大高校在对预算的基础单位进行决策之前, 应该向校内的各级师生进行调查, 广泛征集学校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并在进行充分的调研之后, 合理的、慎重的进行决策。

(三) 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双管齐下

高校内部财务预算工作与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在一起, 能够有效的提升资金利用率, 这也是国内多数高校提高财务预算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现阶段, 我国各高校都需要建立起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同时将此种体系与公开透明公正的绩效考核办法相结合, 把其放在所有内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国内高校应当努力强化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绩效考核方面的作用, 努力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效率。高校中含有多个部门, 这样, 在实行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 可以把内部的部门和学院分成若干小组, 按照年份来分配预算工作的责任, 对各个部门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体系进行构建, 勾画出详细的责任分配结构, 而且要确保各部门能够确立自己的经费开销标准和计划, 然后通过对经费标准的考核, 及详细情况的分析, 来判断出财务预算工作的具体绩效成绩。要提升院校内部各级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的积极性, 可以为已经完成预算标准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 而相对于没有通过绩效考核环节的部门与人员, 则可以通过进一步核查来进行判定, 对于确实存在不合理开支的部门或人员, 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其具体的核查指标主要包含预算内的支出、预算之外的支出, 多渠道资金募集、科研方面的资金支出、固定资产的采购与管理等各项指标。衡量指标如此复杂, 所以建立起一个详细且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 在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以后, 院校还要定期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总结实践经验与整理监督情况表, 同时高校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细致、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确保绩效指标的完成, 要在当月薪资与奖金当中适当的体现出来, 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员工, 则要扣除一定的奖金或薪资, 但可以组织其参加培训, 体现出对于后进员工的关心。

三、结语

国内的高等院校, 本就是以义务教育为主的非营利性公益单位, 所以只有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工作, 才能够真正确保院校的切身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保证自身能够更加长久稳定的为国家提供人才教育及人才供给的服务。这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需要, 也是未来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靳亮, 李秀春.浅谈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J].电子制作, 2015 (06) .

[2]张华.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J].中国外资 (上半月) , 2012 (12) .

[3]张县平.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 2011 (11) .

[4]鲍桂英.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3 (08) .

[5]张庆余.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J].当代经济, 2014 (24) .

预算绩效试水方案 篇3

社保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就是对其支出的追踪问效,是政府支出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开展社保资金管理及绩效评价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杠杆,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实际需要。

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财政部门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价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绩效:

1

政治绩效。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国家主体性,国家承担着主要的角色,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机器对社会保障系统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以求在最大范围内有效地降低乃至消除社会成员的各种生存危机,抑制、化解他们反社会的倾向和行为,进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维护特定阶级的政治统治。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保障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是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国家、维护统治的有效工具和武器。

2

经济绩效。社会保障的经济绩效主要体现在经济调节、促进增长和劳动保护三个方面,即社会保障具有调节经济运行、平衡经济周期的作用;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有助于提高国民储蓄率,其固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模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资金理应而且必然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機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障保证了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3

社会绩效。社会保障是一种安全制度。从宏观上看,是以政府干预来消除市场失灵所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所导致的社会风险,以保证社会协调、稳定及良好运行和发展;在微观上是为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护,以确保社会成员不因遇到暂时或永久的困难而陷入无援的境地,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的心理上产生安全感,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服务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社会保障机构承担了企业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的社会事务工作,如为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等;第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机构在提供收入给付的同时,还给予日常护理、家庭照顾等多种形式的福利服务。并致力于“造血”功能,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等服务;第三,社会保障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基础性医疗等公共卫生保健服务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三重绩效决定了社会保障评价要从这三重绩效分析着手,以此构造具体的指标体系,实施多种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促进政府三重绩效的实施,在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中要将管理方式指标具体化,管理方式也称为治理工具,是政府实现其政府绩效的手段。在社会保障中,管理方式如社会保险费强制型征缴、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转向基金制、为降低医疗费用实施政府采购等,这些治理工具产生了什么绩效、公众的满意度如何?都是我们在评价中需要得出的答案。

社保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社会保障绩效表现为政治、社会与经济三者的统一,对绩效评价指标站在政府、企业与个人不同的角度,人们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共识,这使得社保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政治过程,而这又与权力配置的基本制度相关。社会保障是政府与企业或个人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其职能是平抑企业畸轻畸重的社会负担,将企业保险变为社会保险,通过社会保障再分配,保障参保者的基本生存权、工作权与健康权。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将社会保障管理目标变为现实。由此,从技术上完善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完善社会保障绩效评价。社会保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体现出整体实力。围绕逐步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可持续、严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要求,作为社会保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起来,结合这四方面的要求,将客观存在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保障现象的若干指标,科学地加以分类和组合形成指标体系,反映县级社会保障的整体实力与发展状况。

(二)体现出社会效果。按照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功能,侧重于社会保障效果评价,即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反响、企业和公民的参与程度、社会保障投入与产出等,使社会保障活动绩效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

(三)体现出服务效益。侧重于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型要求,强调社会保障服务指标的功能设计,加大对社会保障受体的服务满意度考察,包括政策实施度、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两个确保”到位率、再就业岗位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简化办事程序等。

(四)体现出民意。强化客观评估标准,社会保障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要由社会公信来决定,由实际需要与社会效果判定,通过民情民意判定,政府的自我评价要遵循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规制。

(五)体现出统一指标体系。要统一社会保障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社会保障指标要与相应的财务指标、职能部门的统计指标具有统一性。

(六)体现简便可行。评估指标本身要有可操作性,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便于社会保障统计信息的组合、筛选与加工,在评价中这些指标易于猎取、计算和理解。

社保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县级社会保障资金涉及面广,支出项目多,资金额度大,在评价考核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绩效时,应该采取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方法和方式,考核评价投入人民比较关注的社会保障项目。

1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评价养老保险费年收入增长率;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增长率;中央财政补贴年增长率;各级财政配套年增长率;养老基金调剂总额。离退休人员对养老金及养老金增长状况的满意程度等。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率;医疗保险基金年均支出增长率;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率;中央或省、市、县财政配套增长率;某流行病治愈率;每千人拥有医生或护理人员数。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率;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年均增长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所占比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下岗职工培训人数及比率。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率;职业伤害事故降低率;农民工工伤事故降低率;职业病患病率或治愈率;改善生产或劳动条件投资增长率;工伤预防措施到位率或落实状况。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率;生育保险基金年均支出增长率;生育保险补贴占生育费用的比例;生育津贴落实率。

2

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老年人社会福利:全县老年人福利机构增长率;床位数及年均增长率;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社区老年服务志愿者人数及增长率。

儿童社会福利:九年义务制教育受教育人数及占有比率;学杂费减免额;计划免疫人数及占有比率;残疾儿童、孤儿和弃婴福利机构数量;残疾孤儿手术矫治和康复治愈率。

残疾人社会福利:募集社会福利资金年均增长率;福利企业就业人数及占有比例;福利企业税收减免数量;政府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数量;在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人数、所占比率。

住房保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公积金住房贷款额及占有比率;公积金用于退休比率;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及年均增长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平均面积。

社会优抚:财政投入抚恤资金数量及增长状况;社会优待措施落实率;城镇退役士兵就业岗位安排率。

3

社会救助与再就业工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城市低保人数;社保资金投入额及增长率;人均领取低保金;领取低保人数占“应保尽保”人数比率;实物补贴和优惠政策折合价值量。

灾害救助:社保救灾资金额及年均增长率;享受灾害救济人员占受灾人数的比重;灾害保险赔偿额及对损失的补偿程度。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救助管理站数量及增长量;救济助流浪乞讨人数及救助金额。

社会互助:社会捐赠接收站点数量;捐款捐物折合价值及年均增长率;送温暖活动惠及人数及人均数额;职工互助保障组织数量及受惠人数占有比率。

再就业工程:“4050”人员再就业率及女職工再就业率;失业人员转岗培训人次及比率;转业教育符合市场化程度;自谋职业享受政策优惠人数及比率。

建立完善社保资金使用管理评价保障机制,才能确保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各地政府都在努力探索。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报告 篇4

一、预算支出概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建筑业、装饰行业、城市房屋征收、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11个县市区城乡建设和村镇建设工作。现有行政编制50人,领导职数6名,内设科室11个。分管6个事业单位(市征收办、市质监站、市安监站、市定额站、市墙改办、市河道处);3个直属企业(城建项目公司、检测站、科林环保);5个特许经营单位(水务公司、中裕燃气公司、重庆康达公司、优艺环保公司、寰慧科技公司)。2017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工建设中原路、东海大道;强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实施路灯新建及改造工程,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二是抓好公用事业建设工作。城市供水方面,开工建设苏蔺水厂,完成府城水厂前期;投资4800万元实施供水管网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强供水水质监测,保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5%以上。城市供气方面,投资2000万元做好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工作,新建燃气管网16公里;投资1600万元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70公里,置换用户1.3万户;全年供应天然气1.9亿立方米,发展居民用户1.2万户。城市集中供热方面,投资4604万元铺设供热管网8.7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抓好中站、马村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做好中水利用工作。三是抓好建筑业管理工作。狠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深入开展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南水北调安置房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继续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二)项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

配套费两气返还4197万元、垃圾焚烧处置费380万元,市政设施日常维修1000万,政设施日常维修(路灯维修)路灯电费1300万元,城市供水补贴2475万元,城建项目管理费及十大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经费170万元,建设大大厦运行经费、水质检测费、普济路大修等项目97.5万元,共计9986.5万元。

1、主要项目申报的合规性、必要性、可行性

路灯电费是保证城市路灯亮化的基本需要,是市民夜间安全出行的必要保障,是城市基础设施必要的支出部分,应由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城市市政设施是关系到市民出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的血脉,通过设施日常养护维修可以有效保证设施的安全和完好,对焦作市城市市管市政设施日常养护维修与城市正常运转情况的具有较大意义。根据《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省住建厅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确定实施本项目。该项目为日常保运行的项目,通过不间断的日常维护,较小的投入成本,实现城市设施高完好率。截至2016年底,焦作市城区道路长度为487.4千米,建成区路网密度为4.3千米/平方千米,排水管道长度为912.38千米,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为8.05千米/平方千米,道路面积为1264万平方米,路灯23119盏,建成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为16.13平方米。

城市市政设施是关系到市民出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的血脉,通过设施日常养护维修可以有效保证设施的安全和完好,对焦作市城市市管市政设施日常养护维修与城市正常运转情况的具有较大意义。根据《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省住建厅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确定实施本项目。该项目为日常保运行的项目,通过不间断的日常维护,较小的投入成本,实现城市设施高完好率。截至2016年底,焦作市城区道路长度为487.4千米,建成区路网密度为4.3千米/平方千米,路灯23119盏。其中,市管路灯设施包括功能性照明16170盏(其中,高压钠灯12058盏,节能灯420盏,大功率LED灯3692盏),LED亮化灯72024盏;照明配电箱176台,路灯杆上变压器83台,箱式变压器39座,塑料管保护电缆811.65千米,架空线路4.4千米。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供水水质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建城【2016】23号)的规定,对焦作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太行水厂、峰林水厂、中马水厂、中站水厂、新城水厂五个供水厂出厂水及代表性的管网末梢水106项水质指标检测。

配套费两气返还根据政府和中裕燃气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安排资金。

2、项目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服务对象、涉及范围

路灯电费属于社会公益,服务城市路灯照明及部分景观照明,为广大市民提供必要的夜间安全出行环境。目前,市财政支付的电费主要用于28条市管主次干道的路灯照明用电,路灯设施包括功能性照明16170盏(其中,高压钠灯12058盏,节能灯420盏,大功率LED灯3692盏),LED亮化灯72024盏;照明配电箱176台,路灯杆上变压器83台,箱式变压器39座,塑料管保护电缆811.65千米,架空线路4.4千米。

市政设施日常维修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程,养护维修工程是维持道路基本功能的必要手段,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程的主要内容有:水泥路面养护、沥青路面养护、人行道设施养护、地下排水设施养护、桥梁涵洞设施养护、路灯及配套设施养护以及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工作。通过日常不间断维护,使全市市管市政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供水水质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建城【2016】23号)的相关规定。

3、项目预算和资金投入情况

以上项目全部列入2017年度部门预算安排资金。

4、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本年度项目资金基本为民生项目,保障城市供水和燃气事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十分重大的意义。按照国家住建部和省有关城市照明有关规定,城市主要道路亮灯要在98%以上,其它道路要在95%以上。市政设施日常维修为公益项目,非以盈利为目的。通过设施的日常不间断维护,使全市市管市政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保证广大市民的正常出行需求,解决百姓的合理需求,为创建和谐社会、平安焦作做出较大贡献。

二、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进展及执行中目标、计划调整情况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2017年度预算按年度计划执行,其中城市供水水质检测项目正在进行采购阶段,待确定供应商后将将积极组织实施106项供水指标检测。

2.预算支出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供水、燃气项目按计拨付,保证居民安全用水、用气,目前路灯功率约4571KW,全年预计电费约为1200万元。根据年度财政市直部门预算安排(见焦财预〔2017〕24号),2017年市财政安排1300万元(其中市政设施维修1000万元)用于市管路面、人行道、排水、桥梁、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日常养护维修及汛期防汛抢险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

1.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包括分析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量化性、信息可收集性

通过路灯电费与路灯设施保有量的变化,及时掌握路灯设施的运行情况,对存在异常数据的路段进行研判,对现场进行复核,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处置,确保路灯亮灯和设施完好。

市管道路市政设施维修累计维修路面47692.24平方米、沥青灌缝1.13万米,人行道2731.93平方米、检查井3023座次、收水井5477座次、道沿石1.45万米,疏挖排水管道68.417公里,桥涵维修16座次,其它民生工作及防汛。市管道路市政设施完好率为95.4%且运行正常,达到该项目标的年度考核绩效指标。以上数据均根据市住建局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及维修单位共同定期、不定期实施的检查、抽查结果综合评定。根据12345值班记录中的市民来电报修记录和数字城管下达的记录的维修完成情况来综合评价市民满意度,通过查看上述记录,有效报修记录共计683条,其中655条在规定时限内修复,修复及时率为95.9%,报修信息及时反馈率100%。城市供水水质检测项目组织实施106项供水指标检测。

2.按照绩效评价指标衡量绩效具体目标的完成程度,重点包括专项资金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间的对比分析,阐述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影响等 截至2017年9月路灯电费为868.56万元。项目资金所针对的28条市管主次干道范围内的路灯设施均运行正常,经实际评估后平均明灯率为98.05%(其中主干道明灯率98.4%,次干道明灯率97.7%);设施完好率为98.6%,均略高于申报目标,达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国家养护管理水平要求。

按照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要求,目前市政设施维护的基本设施完好率在90%以上,而实际评估后市政设施完好率为95.4%,略高于申报目标,达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国家养护管理水平要求。但从资金支出对比来看,全年合计所需资金为1572万元,资金缺口达572万元。之所以实际维修费用高于预定资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现有的市政设施老化严重,特别是老城区的排水设施,大都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有的排水管道渗水严重,设施老化导致维修率高,维修频率增大进而造成维修费用增加;二是其它工程项目施工时对市政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导致不必要的维修,主要是路面破挖造成的排水管道和路面的损坏。

单位供水电耗为308.3千瓦小时/千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325.1千瓦小时/千立方米减少16.8千瓦小时/千立方米,减幅约5.17%。

3.绩效管理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为合理节约路灯电费使用,我们响应国家节能要求,按照国家“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积极推行绿色照明产品: 对既有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减少路灯功耗。近年来,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先后对北环路、新园路、民主南路部分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将原有的钠灯更换为更为节能的LED路灯,由此每年节省电费约30万元。

新建路灯继续采用节能灯具。在中原路、龙源路、人民路、丰收东路、丰收西路、新园西路等近年新建的相关路段中,路灯灯具全部采用LED灯具,可以较钠灯节约用电40%以上。

争取尽快实施路灯集中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集中智能控制,进一步优化亮灯时间,调节路灯功率,提高路灯用电的利用率。

计划以PPP模式或类似模式,在市财政少投入的情况下,分批将现有钠灯灯具全部改造为LED灯具,最大程度实现节电。

现有27条市管道路中,多数市政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之运行管理模式落后,管养分开,与周边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改进措施:建议加强城市数字化建设,按区域划分,提升运行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维修及时率。

随着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单位分属不同部门,造成各建各的,导致市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各建设单位与维护单位交涉过程困难、各方推脱扯皮或不予理睬,最后不得不用财政经费为这些遗问题买单。

改进措施:成立统一的专门管理机构,将我市市政设施管理、维修养护统一到一个部门,施行管养一体化,同时给予相关执法权。市政设施维修资金短缺。按照国家养护维修估算标准和目前市场价格,我市现有市政设施养护维修费用每年至少需要1.8亿元以上,而2017年实际安排日常维修资金仅为1000万元,在此情况下,有限的维修资金只能以保证设施基本运营安全为前提,对一些资金投入较大的设施维护内容有心无力,基本上处于应急抢险维修为主。

改进措施:按照国家养护维修估算标准,合理增加维修养护经费,对工程量较大的市政设施内容,列独立项目并以专项资金方式实施改造;同时每年根据市政设施新增数量,及时调整经费额度。

由于我市市政设施老化,历史欠账较多,实际年度需要的资金约为1.8亿元以上,资金缺口大。因此,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设施完好率,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篇5

2011-12-28 | 来源: 部绩效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梁玉红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产生的费用。“三公”经费原本是政府预算中的一种行政性支出,是否公开却关系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开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腐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形象。目前“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但从公开情况看,反射出我国公共支出预算效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支出预算的效绩管理。

首先,缺乏对“三公”经费的预算绩效管理。对“三公”经费进行绩效管理属于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范畴,即“三公”经费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从公布的“三公”经费情况看,人们看不出钱是怎么花的?花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目前“三公”经费的会计核算难以支持其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一些基础性的财务数据。财政预算中没有专门的“三公”经费,“三公”经费分别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中反映。在会计分录编制过程中,这三种经费是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与性质,按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入相关会计科目,有可能放在预算内支出,也可能放在预算外支出,而且即使是放在预算内支出,也可能放入不同的会计科目。

其次,公共支出预算过程缺乏公众参与。从公布的“三公”经费情况来看,人们也看不出预算数据是依据什么而来的?预算是否科学和实事求是?由于以往的行政模式导致信息不畅,公众无法真正参与其中。而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包括了社会效益评价,这就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但公众参与到对预算绩效的评价过程中,前提是需要对预算有细致的了解。国外一些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公开得非常详细,财政报表会具体到以月为单位发布。比如,伦敦市政府2010年11月的预算报表就有50多页,而且附有清晰的目录,哪个职位、哪些工作花了多少钱都能清清楚楚地查到。其实,预算账表越明细越透明,才越有公信力。不要怕暴露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果。

最后,公共支出预算过程缺乏监督与问责。政府的财政主要来源于公民的税收,了解公共预算信息应该是公民天然的权利,理应让公众知道并能进行有效监督。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预算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以实现政府的公信力,保持社会的进步、稳定和发展。我国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制度。香港每年财政预算的整个过程都是公开的。从1月份开始,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每一个部门都要把自己的预算报到财政司(这一过程是公开的,有各种各样的民众、团体参与),由财政司汇总平衡后再由立法会来讨论(立法会的讨论也是公开的),是否应该削减或追加某部分的预算,公众可以作为各方利益代表来讨论,整个过程就是公开的过程。另外,我国“谁花钱,谁负责”的相关制度还未形成,对那些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还未纳入问责范畴。

总之,目前我国的“三公”经费等公共支出预算缺乏预算绩效管理,而公开的预算由于通俗性、明细性、可比性不够使得公众难以参与其中,即使是参与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也难以行监督权,即使是发现了问题,相关的问责制还不够完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公共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

为此,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制度。预算绩效管理最基础性的工作是财务数据的收集利用并对其进行分析。而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核算方法要求比较简单,使得一些行政性支出难以在账上明细地反映出来。从人们普遍关心的“三公”经费来看,由于资金的经济内容或用途不同,其入账方式各不相同。同样是出国,由于出国的目的不同,其入账时分别记录在不同的会计科目。这不利于基础数据的统计,也就难于对其进行绩效分析。政府绩效管理需要更细致的预算数据和更丰富的信息支持,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政预算科目体系。要完善预算科目,明确预算资金使用范围、预算内容,为日后的公共行政性支出的绩效管理做好准备。

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有效监督是建设绩效财政的保障,但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还不完善。在内部监督方面,我国《预算法》中规定了各级权力机关和各级政府对预算活动实行监督的职责、权限以及法律责任,但是在预算监督内容的法律规定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对政府预算活动的事前、事中监督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造成各监督主体实际上不能对政府预算实现有效监控。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指标不够具体,收支分类不尽科学等原因,在客观上给财政部门实行内部预算监督造成许多实际的困难。而人大的监督力度不够,也会造成预算过程流于形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督,很难保证政府预算执行最终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外部监督方面,由于政府审计力量有限,目前还只能有选择性地对少量预算单位进行审计,且很少涉及行政成本效益审计。审计监督职能应该边做边完善,逐步实行预算编制、执行和预算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另外,由于预算各个环节缺乏透明度和公共参与机制,社会监督这一重要的外部监督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公共支出预算的监督不能只靠自律,还必须靠他律,公开就是最有效的监督。发挥社会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所以,要完善包括《预算法》、《审计法》等相关预算绩效中的监督职能与内容,建立预算公开的社会监督制度。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篇6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成立小组

按照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我局领导在党组会议上召开党组会对全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我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印发了《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市监财字〔xxxx〕x号),具体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职责、主要任务、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组织学习,加强培训

一是积极参加区财政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系统地学习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对绩效工作开展进行梳理,答疑解惑。二是专门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工作布置会,在会上要求各机关各股室、基层分局(站)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我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务求取得实效。三是注重与其他单位的业务交流,相互借鉴工作经验,切实增强了绩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取得的成效

我局xxxx年按照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专款专用,做好预算执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障我单位日常工作有效运行,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今年下半年,xx博中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局的xxxx年药品样本及检测经费和xxxx年食品安全检测经费进行项目支出评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xx分、xx分,绩效等级均为“良”。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绩效目标分解及设置不细致,项目立项、过程、产出指标不具体、产出指标未做到量化,缺乏定量可考核指标。

预算编制有待完善。预算编制未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不相匹配;

预算额度测算依据不充分,未按照标准编制;

预算确定的资金量与工作任务不相匹配;

预算资金分配依据不充分。

年度工作计划有待完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时间节点有前松后紧现象,不利于整个项目的有效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绩效考核水平。围绕中长期规划及相关规定,设定绩效目标时选取相关性强的量化指标,并注重选取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指标值,设定指标值,探索符合部门工作及项目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编制项目预算。为了有效利用财政资金,进一步合理编制项目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预算会计,绩效预算,公共财政

中国现行预算会计基本体系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构成。现行的预算会计只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预算会计的基本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 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

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适应绩效预算的问题分析

中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方法, 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下, 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现金支付来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同时也不能将资本性成本在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这使得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来, 与绩效预算的注重效率和效果以及财政透明性不相适应。收付实现制对于推行绩效预算制度改革存在一些局限性。

1.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 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 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 许多承担的现实债务不能得到反映, 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2.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 各级财政部门经常出现预算已安排, 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而不得不作为年终结余处理, 从而出现年终结余出现虚增的现象。

3.不利于进行准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 不利于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 不利于预算的编制。尤其是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事业单位特别突出。

4.这种会计方法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它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支付现金, 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同时, 也不能将资本性项目的购买成本在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

5.这种方法忽略了投资的机会成本, 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政府行政的成本。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会计确认的时间不同。

6.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从报表上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情况, 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 报表价值量的汇总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也不利于准确地反映行政单位政务成本情况, 不利于考核政绩。

7.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只将政府参股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 没有对国有股权和有价证券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国有资本运营状况没有全面反映, 不利于考核国有资本运营绩效。

8.由于现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很多实际承担的义务由于尚未发生现金流出, 相关的负债也未确认。

9.预算会计不能真实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出现财政“假平衡、真赤字”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财政赤字、单位结余。在政府财政中, 很多已经作了拨款处理的款项, 在预算单位的会计账目上, 由于尚未实际支付, 还没有作支出处理, 因而形成单位账面“结余”。 (2) 财政平衡、单位赤字。政府财政表面上达到平衡, 却实际面临着巨大的“隐性债务”风险。

二、绩效预算的改革与实施

预算管理方法和工具是促进预算制度变革的动力在公共财政预算发展历史过程中, 人们对预算绩效测量采用多种管理工具和方法, 这些工具在相应的预算制度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也促进了公共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

(一) 预算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

1. 计划与绩效预算 (program and performance budgeting sys-tem) , 目的是对政府活动的产出成本予以衡量。

在这种预算制度中, 公共部门的产出与投入都受到重视。换言之比较重视效率性。这种预算制度是由于政府公共部门追求效率产生的, 也就是说是在投入———产出工具的推动下产生的。

2. 设计、计划和预算制度 (PPBS) 。

这种预算制度的雏形是1924年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一种管理制度。设计-计划预算制度的基本内涵是:在设计阶段, 预算编制者寻求的是确认目前与未来组织之目标, 以及对达成这些目标的各种可能途径作出评估;在计划阶段, 预算编制人员将设计阶段所提之建议加以整合, 并根据优先顺序形成各种计划, 以备组织中不同政治层级进行决策制定时用;最后一个阶段即预算阶段, 它的任务是通过工作分配和相应的资源分配, 将每一个年度计划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年度活动。推动PPBS应用与公共预算主要有三个原因, 经济学中的多年度分析以及成本和收益分析概念及工具的盛行;数据科学, 即新的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管理规划技术, 兰德公司规划技术工具的发展促进了PPBS的开发和应用。

3. 零基预算 (ZBB) 。

是指将每年的预算, 从“零”的基准开始, 不局限于上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数字的高低, 重新审视其业务活动, 决定其优先级, 并根据成本-效益的分析, 就下年度预算做出最适当的安排。20世纪60年代, 德州仪器公司的职能部门和研究部门面临预算削减的任务, 在决策分析技术的影响下, 对决策单元和决策包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需求, 该公司提出了“零基预算”的制度。由于决策技术的发展使得零基预算在个人决策时显得简单和有效, 因此零基预算主要应用于小规模的组织决策,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零基预算得到了发展和广泛应用。

综观上面几种财政预算管理工具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知道财政预算管理分析工具的发展促进了公共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管理分析工具在预算制度中的促进作用在绩效预算中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 绩效预算管理分析工具的应用

绩效预算管理分析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有重要的管理功能, 对于政府公共财政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绩效预算管理工具改进了政府预算部门公共服务的方法与技能。

绩效预算分析工具的实行带来了一系列以结果绩效为本的管理措施的运用。预算部门围绕其绩效战略进行绩效管理, 采用目标管理、全面标杆管理等手段, 强化政府对顾客 (公民) 的责任;增加顾客选择的机会, 尊重顾客选择的权利, 调查和审视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满意程度, 让顾客参与管理;实行战略资源控制和成本核算, 建立以结果导向为基础的公共预算制度, 实行绩效审计和反馈与财政预算拨款挂钩。

绩效预算分析工具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原则, 改革公务员制度, 打破统一的薪酬体系, 实行业绩奖励制和绩效工资制, 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绩效预算分析工具及其措施在公共预算中的广泛运用, 极大地推动了公共预算管理方法与技能的改进和发展, 导致了倾听顾客 (公民) 声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公共预算的技能, 同时也促进政府公共预算效率的提高。

第二, 绩效预算分析工具提高了公共预算的效率, 产生良好的绩效预算执行效果。

现代化的绩效预算制度要求决策者必须专业化, 顾客 (公民) 不会仅仅因为政府公务员的权威而信任, 而是更因为政府公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而维护其服务, 接受政府的预算决策。利用不断创新的绩效预算分析工具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使其更加专业化。专业化的决策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也使实现预算结果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在公共部门预算中, 信息是很重要的。每一次的信息都是从高层领导向下传递到基层的, 然后基层员工又会把他改进工作的想法和建议传递到高层决策者。平衡计分卡方法应用在绩效预算中, 其分级实施将促进信息在组织层级之间的上下流动, 提高决策效率。与传统的绩效预算评估方法相比, 分级实施平衡计分卡更能促进绩效预算部门内部各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而且在公共绩效预算部门, 要达到绩效目标, 经常要跨越各层次和各服务部门, 分级实施平衡计分卡技术能够促进内部协调。

全面标杆管理在绩效预算中应用, 其核心是给公共预算决策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方法途径, 通过对领先部门的管理学习对比, 提高本部门的管理流程的效率。在绩效预算中全面标杆管理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在学习和引进了其他机构或私营部门的一些较好的做法后, 会自觉主动地找出自己与之相比较显现出来的不足, 从而缩短差距。首先, 对公共预算部门的组织绩效而言保证组织活动方向的正确。采用标杆管理, 借鉴其他组织如何进行决策、如何配备组织人员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可以尽可能地做到最优决策, 从而保证方向的正确。其次, 在保证组织活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推行标杆管理可使组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再次, 采用标杆管理可使部门绩效得到提高, 有效实现组织的绩效预算战略目标。标杆管理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引进并严格但非僵化地遵循一系列的程序。程序是工作不断反复的一种机制。组织工作人员能通过对业务处理中存在的显在或潜在的程序的认识, 做出预测, 保护程序, 有效地处理业务。

结束语

公共财政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绩效预算实施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也就不可能推进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的预算制度。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绩效预算的实施至关重要, 绩效预算要求项目成本衡量准确, 要求反映政府活动成本充分和完整, 这些都需要财政信息完全充分, 只有建立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 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财政信息。绩效预算的科学管理工具和方法能够促进绩效预算的实施进程, 同时提高绩效预算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也能够通过反馈进行正向激励。绩效预算的实施要求有一支熟悉制度框架、了解政策内涵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业务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德祥.美国新绩效预算改革及其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12) .

[2]刘群, 邱锦异.浅议项目绩效预算[J].现代商业, 2008, (23) .

预算绩效管理立体化 篇8

建立管理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财政系统前列,建立了“事前绩效预算、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绩效评价、绩效审计和绩效问责”动态的、循环的绩效管理模式。一些地方财政局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绩效预算评审。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增加绩效预算评审,选取了部分单位和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包括两大块:试点单位50万元及以上除基本开支外的项目;所有预算单位5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类采购项目。要求预算单位上报项目时必须同时申报预算绩效目标和其它相关佐证资料,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和经费明细测算等。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根据预算单位提供的预算绩效目标材料,重点从项目的实施、管理水平、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及申报组织工作等方面进行评审,通过点面结合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对项目的规范性、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专家评审结果作为财政局预算安排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财政部门在收到市政府或相关机构批准的财政专项资金年度计划文件后,将财政专项资金年度计划批复业务主管部门执行,同时批复绩效目标。

二是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自评由各单位具体实施,包括组建评价工作机构,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核实各项数据和相关资料,提出绩效自评结论建议,向市财政局提交财政支出绩效自我评价报告。市财政局对各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进行复核审查,形成审核意见批复各单位。

三是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对预算支出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除了对这些项目的财务支出规范性进行检查外,还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投入产出率进行评价。重点评价由市财政局负责实施本级财政支出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包括确定重点评价方案,组织评价工作组,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相关数据资料等,形成财政支出重点绩效评价报告。

四是开展部门整体综合评价。主要是评价一个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具体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财政在职供养人员控制、预算完成率、预算调整率、支付进度率、结余结转率、公用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财务制度建立情况等内容。通过开展部门整体综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保障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责。

第三方评价

在全过程绩效管理过程中,引入中介机构、专家等第三方机构评价。这样就能够利用专家独立、客观、公正、可靠的专业判断,有效解决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不对称问题,科学剔除预算单位多报、虚报资金,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分配预算资金,增强了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统筹能力,促动了财政资金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倾斜效能。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均聘请中介机构(如: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等)作为财政局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聘请专家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项目立项依据审核。重点审核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与申报单位的职权、职责相匹配;是否有部门单位授权;是否有政府的文件或政府部门的批文等。二是方案可行性审核。对单位提交的项目绩效预算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分析,判断其是否可行,提出项目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并给出是否同意立项的建议。三是资金量审核。按照单位提交的项目实施依据、项目绩效目标、项目预算,同时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给出该项目实施的具体预算资金额度建议。四是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按照单位提交的项目实施依据,结合项目的预算建议,对项目的具体绩效目标进行核定。专家组审核结果经反馈单位征求意见后,再组织专家组复评,确定项目最后立项意见、预算金额审核意见以及绩效目标核定意见。

存在瓶颈

通过加强财政绩效管理,能够进一步明晰了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强化了预算部门责任感,树立绩效观念,各部门单位的财政绩效意识显著加强。但是,事前没有制定绩效目标和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导致事后评价缺乏依据。深圳市财政局组织编制2014年部门预算时开始绩效管理试点工作,要求符合试点范围的项目在预算编制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目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但是由于以往的项目在预算编制时缺乏实施方案和绩效目标或没有定量标准,造成绩效评价工作无的放矢,影响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除了专项资金,大部分预算单位没有制定各项目经费资金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范围缺乏明确界定,常常出现相当部分的项目经费用于车辆、误餐、临工工资等,难以界定是否挤占项目经费,影响了项目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各资金使用单位或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理解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直接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预算管理;二是合理安排预算;三是报告评价结果;四是公开评价结果;五是纳入政府考核;六是实施绩效问责。由于预算单位绩效意识较为淡薄,评价结果的运用目前还停留在前三个方面,其他方面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如何开展绩效管理

喀什市属于欠发达地区,绩效管理虽然已经开展6年但大体还是处于摸索阶段。比起发达地区的绩效管理工作,喀什市财政局将如何开展?

喀什市财政局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工作从2009正式运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绩效评价试点阶段;二是绩效再评价开展阶段;三是绩效管理全过程探索阶段。

其中绩效管理全过程探索阶段里面,2014年单位自评上报的项目228个,资金规模达到24亿元,财政再评价工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聘用第三方机构对12个民生项目进行独立评价,为推进此项工作,市财政局起草了相关文件,并与专家协商合作。借助专家具有的人才、理论和学术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绩效评价质量,保证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但是发展和建立一套成熟而且运行成本比较低的绩效测评体系,需要较长过程。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使项目的绩效目标能够量化、具体化,为评价各项目的绩效提供技术支持。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具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支出性质评价的复杂性。如何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办法,来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衡量,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和主要难点。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编制一套系统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值,熟练掌握和应用评价方法,优化评價手段等都还需要一个过程。

全社会对绩效评价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缺乏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氛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财政资金是“唐僧肉”,不吃白不吃。绩效评价工作对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要打破长期形成的管理方式,其难度可想而知。工作起来难免出现个别部门、单位不积极主动配合的现象。此外财政支出涉及到各个层面,牵涉到部门、单位甚至是个人的利益,财政支出本身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增加了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单位和项目追求较好支出的动力。

总之,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省市,笔者认为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指标体系建设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强化绩效理念,构建内外部组织保障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体系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供职于新疆喀什市财政局)

上一篇:关于歌剧下一篇:路灯采购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