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眼中的中国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吃货眼中的中国(精选13篇)

吃货眼中的中国 篇1

在这个平淡无奇的星期五下午,距离放学的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同学们正在为放学做准备时。这时,一位熟悉的身影走进了我们的班级。咦!这不是蓝越蓝的妈妈吗?接人的时间还没到,她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当我们全班用疑惑的眼光望向蓝越蓝妈妈时,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着她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揭晓了今天到来的目的。原来,今天蓝妈妈要为我们大家带来一节精彩的家长课堂---“中国美食”。一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既激动又好奇,激动的是,第一次看到家长进课堂给我们上课,这跟平时的课堂可是截然不同的,好奇的是,今天蓝妈妈到底会为我们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好期待哦!

首先,蓝越蓝妈妈给我们介绍了她自己,平时的她除了工作就是爱吃各种美食,她自称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听到她这么一说,我不禁会心地笑了,别看我年纪小,其实平时的我也很爱美食,也是“吃货”家族中的一员哦!我经常在与父母一起游山玩水的时候,品尝当地美食,一饱口福。在这堂课上,我充分展示了我平时积累的`关于“吃”的经验,只要是蓝妈妈在课堂上提出的关于美食的相关问题,我基本都能说上两句,甚至连自称是我们班超级吃货的金政宏都没有我回答的问题多哦。

通过蓝妈妈的课堂,我了解到“吃货”眼中的中国是如此的奇妙、有趣。比如:台北在“吃货”眼中就是鸳鸯火锅,台南在“吃货”眼中就是“炒鳝鱼”,香港在“吃货”的眼中就是“叉烧包”……。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中国的“八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我最喜欢的菜系当然是浙菜,因为浙菜的特点是鲜嫩柔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浙菜的代表菜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都是我的最爱哦,一想起来我就直流口水。

吃货眼中的中国 篇2

2010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如今在中国, 这一伟大的节日已经发展成为象征女性平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创造和谐社会、建设祖国争做贡献、举国欢庆的日子。中国女市长群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不断发展壮大。据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统计, 截止2006年5月, 在全国661个城市中, 有女市长610名。

作为新时代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女市长用她们独有的智慧勾勒出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积极发起和参与促进所在城市发展的计划和项目, 参与城市管理方式和政府运作方式的改革, 她们以智慧的创见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实践着对未来的构想, 用她们细腻的情感体恤着百姓的生活。

由于卓著的工作成绩, 女市长中有的荣获“亚太地区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安居工程优秀市长”“年度十大经济女性人物”“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长”“人民满意公务员”“巾帼建功标兵”“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有的使所在城市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等殊荣。女市长在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们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也同时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成长, 对城市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感知。为了表达这种情感, 为了展现女市长眼中的城市,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与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联合举办首届“女市长眼中的中国城市摄影展”。

女市长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通过镜头记录了当今城市的时代风采,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捕捉城市的人文风貌、自然景观、地域特色, 展示了不同地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成就以及人们安定祥和的生活, 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生的向往与追求。她们以鲜活、唯美的摄影作品展示城市变迁、进步、发展的成就, 希望通过这些摄影作品, 激发人们关心城市规划、支持城市建设、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吃货眼中的中国 篇3

拍摄素材无法计数,大量的数字记录,硬盘资料。

拍摄团队30多人

拍摄地点60多个,加前期调研将近100个

去了将近100个地方

花费一年时间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一些现象

1,自淘宝的数据显示,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到第5天,已有5844791人上淘宝搜索零食特产;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多件。就连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的成交量都增长了30%多。

2,自打该纪录片热播,食品类的购买高峰时段,逐渐从上午11点、下午4点-5点向晚上10点以后转移了。

3,某门户网站频道总编辞职后,在单位楼下开了一家煎饼摊——还能说什么?

4,不少看完纪录片的人希望尽快休年假,在游览名山大川的同时,尝遍各色小吃。

红了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首集收视率为0.012,此后一路飙升,收视率比同期几大卫视的热播剧《甄嬛传》还高出不少。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但是它火得一塌糊涂。

多年前看过《食神》,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决定谁能做食神的菜肴不是食材让人眼花缭乱的珍品菜式,而是普通人家一道最简单的家常菜蛋炒饭。能打动人的食物,一定是俘获人们内心深处情感的食物。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 “厨艺大赛”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出现,就掀起了“吃货”们的极大热情。这部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中,划着船桨挖莲藕、背着竹萝上山采竹笋、高跷式捕鱼、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都成功引发了中国人对食物最朴素的记忆。《舌尖上的中国》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当今特殊国情,出版业衡量一本书走红程度的标准,销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它被盗版的版次、是否能引动跟风热潮等等。如果借此来衡量《舌尖上的中国》,它真的红到发紫:一度最时髦的盗版碟是《舌尖上的中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一栏,继“舌尖上的中国”升至榜首之后,“舌尖上***”成为舌尖体变成一个跟风话题频频出现,甚至还听说有人开始筹拍《舌尖上的化学》。

陈晓卿红了,他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吃”的民族,看到这样的片子,能不忘记元素周期表吗?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收视率已经超过了目前播出的任何电视剧,眼看就超过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擾》。播出那段时间,说话如果没提到这部纪录片,你就真的OUT了。微博上的公知频道的公知人物方舟子这总算被换下来了,变成了陈晓卿,人们的舌尖上俨然都是他在翩翩起舞。片子红到什么程度?有人不断疑问,面食里面怎么能没有我们河南的面呢?陈晓卿说,宁夏人民也这么问,山东人民也问。现在我已经不能去这些地方了,据说去一次就要挨打一次。

陈晓卿的一个好朋友这样评价他:陈晓卿红了你也看不出来,因为他的肤色……你懂的。所以他比谁都亏,人家是红得发紫,他怎么红都还是本色,不管怎么外漏侧漏泄漏都看不出来。”看似调侃陈晓卿的肤色,实则夸赞他心不随境而转。

坊间流传个段子,陈晓卿有一位女粉丝,想索要他的签名当结婚礼物,陈老师可能还还没适应红的状态,紧张的地到处找签字笔,作为业余红人,必备道具都不带在身上。最后,陈晓卿工工整整在纸上写了八个大字:“珍爱生命,远离舌尖。”……当然更直接表明红了的反映,是媒体记者的朋友们都在互相打听他的联系方式,被数家报刊约访。对于陈晓卿这可是个沉重的负担,据说有个“老男人饭局”,陈晓卿头轮酒敬罢众位亲友,就宣布了一条纪律:任何人不得提《舌尖》半句,否则吐他一身。席间,陈晓卿小声地说:“你说我现在都黑的发红了,是不是我给媒体写的美食专栏稿费后面该添个0了?”问:“你原来一篇多少钱?”“150块,这还是总编辑特批的。”

因为我是吃货

从《大国崛起》到《舌尖上的中国》,很多人认为纪录片的高潮期到来了,但陈晓卿知道,这只是纪录片按部认为这只是就班地向前走的过程。由于央视现在对于纪录片栏目的保护力度很大,而这些节目的权限要比娱乐节目宽松得多。但实际上在经费、媒体的扶持方面,甚至不如过去几年。早前就有很多卫视频道总监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央视这一巨大的资源平台,但能做出来跟大火不是一个概念,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在片子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味道,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被观众追着看的原因。

“吃货”、普通观众、传媒人、文化学者、社会学家等各路人士纷纷发出了各种专业感慨,以求揭秘它何以“走红”,甚至它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纪录片处境、市场前景的思考。《舌尖上的中国》简直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可陈晓卿悠悠地说,“我是个吃货,没有什么是我不爱吃的,我真是太爱吃了。能够把吃和纪录片结合起来是让我感觉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他觉得片子能火是因为这个题材跟“吃”有关系。食客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好吃吧?这个不太好说,因人而异,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答案,就像这个片子,每个人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你对美食,首先要有一个好奇心,第二要有对食物的热爱,口舌之欢,想满足还是非常容易的。《舌尖上的中国》最初定位是希望通过美食这个平台,看到更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是陈晓卿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还有这一次他和他的团队更多的是怀着“吃货”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来做这件事情的。“现在的很多评论有点过度诠释,我本人也没有什么思想,没有追求,更不喜欢被别人拔高,从一个简单的片子里边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当然大家看了片子有感受,也没什么错。”陈晓卿说。

2011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纪录片频道,陈晓卿于是向台里报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选题。他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更多的选题是由领导派下来的任务,这是第一次自己上报,而且通过了。很多人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中的旁白津津乐道。但陈晓卿以前觉得这片子应该比较窄众,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的文案。但现在来看文案对普通大众来说有点“文艺”,对文青又“故事会”了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该片的评价显得两极分化的原因。

对一个经常用一个长镜头把婚庆场面拍下来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婚纱摄影专业的高材生陈晓卿来说,拍和吃有关的纪录片,简直是太容易的事情了。作为当代吉野美食家,当他有一天发现眼前的食物都不是食物的时候,就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好友的饭局,陈晓卿就是这个饭局的舌尖。每次聚会在哪儿吃、吃什么、怎么吃,都由他包办。别人不能插嘴,更别想干涉,否则他真生气。不过他真生气大伙也不在乎,因为他脾气太好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陈晓卿经常缺席老友饭局,缺席的假条上,写的都是“工作太忙”四个字。大家都以为他当了官,忙国计民生的大事,于是不以为然。结果有一天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大伙才发现,他还是个三俗的大吃货,只是这次俗到要给全国人民当“舌尖”,于是纷纷原谅了他。

我眼中的中国梦 篇4

中国梦

从高中开始,就顶着“愤青”的头衔一直到现在,说实话,我不知道愤青到底指的是怎么样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所谓的愤青。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中国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却对未来的中国信心百倍,因为我爱我的祖国,我希望我们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最近在看央视记者柴静的«看见»,或许是自己看到的社会百态还不过多,阅历还太少,在看到关于山西的焦化污染事件时,内心还是十分的愤怒,但是让我惊奇的是,我在愤怒之余,开始试想如果我可以改变,我该怎么做?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之间到底选择什么?还是能更好地兼容两者?我迷惑了,我没有答案。但是我想我眼中的中国梦一定不会是这样。

总书记曾这样说过,中国梦,简言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在“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有期盼,也有实干。为了中国这个梦想,多少代人付出青春,付出生命,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中国梦之雏形。“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敢于追逐梦想的民族,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胸怀梦想,不断的奋斗,铸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不断的去创造,造就了那博大精深的灿烂文明。近代以来,1840年的炮火惊醒了沉睡中得华夏巨龙,从人们苏醒的那刻起,至今的百年来,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前赴后继,奋斗不息。他们的心中都孕育着一个梦想,一个国家富强的梦,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作为青年更应如此,应当将个人的努力融入到“中国梦”中去。只要广大青年胸怀理想、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奋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才能发挥生力军作用,用汗水托起“中国梦”。

想起革命时代,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梦,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

宏伟的青春蓝图。瞿秋白手中的野花;方志敏身上的清贫;刘志丹胸前的补丁;杨靖宇腹中的草根;无不诉说着不怕牺牲,矢志不渝,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伟大情怀。而如今的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的人生与中国的未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中国未来的支柱,中国大学生是与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我们的梦和中国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 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 的青年人。

而对于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支柱呢?我们即将走出校园,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即将成为每一个行业的新鲜血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呢?正如我说过,当我们面对山西焦化污染,我们除了愤怒以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当代的青年,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青年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我认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不少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志向时大多数都会一脸迷茫,我们必须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会得到什么,搞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才会有方向去实现。也就是立足当下、放眼长远。

二、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只有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一个能 力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首先要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认识和适应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变化最基础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书本理解运用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知识运用和更新能力等等。其次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改变、改造、改善、改进和调整实践对象的能力,包括资源转化与整合能 力、运用科技手段能力、专业实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等。最后,就是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形式,包括创新思维能力、预测决策能力、创新 表达能力、创新策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既是全面发展的标志,也是推动全面、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些 综合能力,才称得上是具备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才可以“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上述能力,不是凭空而成的,需要我们广大的青年 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创新过程中逐步培养、锻炼、摸索、提高。

以我来说,一名未来是人民教师,我又应该做到什么来实现中国梦呢?就来说说关于教育方面的中国梦吧。

今天中国的教育制度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就我看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必定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步。

比如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

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其次,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但是我们已经能在免费师范生等政策中看到了曙光。

对于这些阻碍实现中国梦进程的因素,我能做的,微乎其微,但是当代大学生一起为之而奋斗,却是指日可待。这也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眼中的中国作文 篇5

其中,一个“网友”问的问题,“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最揪心”?答:“足球”。“什么运动更揪心”?答:“中国足球”!我这两年有功夫就想一想,可是我想了又想,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就是出不了线?

亚洲杯时,出征的“高家军”,以比赛练兵的理由输球;以比赛锻炼新人输球;以让着主场卡塔尔输球。如果是雪藏主力,还有情可原,如果上了“大腕”还是输,那可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是大意了?还是内有玄机呢?

在20xx年,中国足协的打假球,又作何解释?在亚洲杯上的一系列的丢球,中国足协就好似没看见,睁一只眼闭只眼了。真是让中国球迷哭笑不得。

咱中国足球是谁呀!冲了四十多年!还是在家待着,那是咱国足“谦虚”,如果好好踢一回吓死他们。(有多弱!!)

演讲稿----眼中的中国 篇6

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11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再次迎来了她的辉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的中国平穷落后,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就像一条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

政府和人民面对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仍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以前出行用的自行车叫什么?

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11年,一个充满希冀的年代。回望昨天,我们不得不为这个伟大的东方古国骄傲。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又一个宏伟的建筑….鸟巢。神

五、神

六、神

七、神八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GDP的不断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这些一个个伟大的成就,我们不得不说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

又是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放眼望去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鸟语花香,繁华似锦,高楼矗立,煤海流金,大海扬波,长城起舞。春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但今年的春天,非同一般,更不同寻常!当2011年的新年钟声响起时,也意味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的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将迎来新的挑战。

白鲁恂眼中的中国道德政治观 篇7

关键词:白鲁恂,道德政治,中国政治文化

一、世人眼中的白鲁恂

白鲁恂 (Lucian·W·Pye) , 曾被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科学系主任查尔斯·斯蒂沃特 (Charles Stewart) 称赞为“一个跨越了政治科学领域的知识界巨人”。1921年, 白鲁恂出生于中国山西汾州一个派驻中国的公理会传教士的家庭, 从小受中英双语教育。少时, 返回美国进行系统科学教育。1947年, 白鲁恂进入耶鲁大学学习, 在大师阿尔蒙德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他一生共编纂了25本以上的著作, 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其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所得的结论与观点。出生于中国的白鲁恂, 与中国颇有渊源。被称为“汉学家”的他借助于自己的专业背景, 突破传统研究政治学的方式方法, 注重政治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 对20世纪的中国政治展开了系统分析, 有其独特的风格。此外, 在研究中国政治文化时, 白鲁恂也采用了当时政治文化研究较为流行的大众问卷调查分方法以及个案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前期的广泛调查以及深入访谈, 白鲁恂根据所得实情, 对20世纪初期的混乱动荡的军阀政治、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等多个敏感且较为突出的政治事件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到见解。

目前, 相比大陆, 台湾及香港对白鲁恂有着较高的关注。台湾方面翻译了白鲁恂的《中国政治的变与常》、《中国人的政治心理》等书籍, 并且还出版了专门研究白鲁恂观点的书籍, 如《政治文化的沉思者》。21世纪初, 大陆对白鲁恂的介绍与研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系统介绍白鲁恂政治文化观点的应为王乐理教授所著的《政治文化导论》, 对白鲁恂中国政治文化观进行系统总结并赋予现代意义的应属张英魁教授的博士论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现代价值———以白鲁恂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学者对其观点的综述大多相同, 毕竟白鲁恂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观的阐述集中体现在几本著作中, 不大容易有创新性。本文旨在理清白鲁恂中国政治文化观中的道德政治观并对其观点进行简要评述。

二、白鲁恂眼中的中国政治文化之道德政治

“在中国, 个人的社会责任与整个社会秩序的源头可追溯到寻求道德。”中国政治文化可以看作是“道德的政治文化”, 道德是政治的必要条件, 是政治的起源。这与西方传统法治观念相背离, 以致白鲁恂在初研究时对此大为惊叹, 并产生浓厚研究兴趣。他认为道德是中国政治的天赋, 即它允许国家的统治者以所有他自己显而易见的光荣, 以非凡的轻松去发起各种政策的变化, 带给他们广泛的赞扬行为;“地方权威允许被忽视, 处于高位的人拥有令人敬畏的类似愿望, 他们希望通过假装顺从来保持意愿的一致性, 并且容许人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基本的类似于蜂房的形成自我人格的集体中行动。”道德中衍生政治不再是虚无, 反而为中国政治核心问题之一。白鲁恂还曾指出“由于中国人需要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中国对待国内国外政治事务的行为过于古怪。”

“道德高权”是统治者的必要标签, 只有以道德、伦理规范为起点的权威才能被认可。他认为中国政治最为重要的是道德上有无瑕疵, 而并非权力的正当与否。道德上的崇高是奠定统治者地位的有利因素, 高层领导人要时刻显现出自己的高尚德性, 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的无私品德。只要高层领导人树立起其完美的道德形象, 那其政策错误的制定或执行是被淡化的, 至少是放在了道德形象的背后。相比于政策的制定、执行的正确顺利与否, 领导人的政治生涯的成败更多地取决于领导人自身的道德形象、自身的人格魅力。

因而政治人物权力的合法性要追溯于政治人物的道德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道德高尚与否所带来的权威, 是政治人物所握权力是否合法的来源, 即中国道德政治文化观下的政治权力是基于道德素养所建立的权威中发展而来, 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需要非正式的领导人物的权威作为补充。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政治人物是怎样获得的政治权力, 最终都将致力于维护或者塑造自身的道德形象来保住自身的政治权力。由此, 可以看出中国政治权力获得的途径分为三个步骤:遵循道德权威———政治权威———政治权力。要想获得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没有道德权威的基础是徒劳的, 而也只有在道德权威基础上实现政治权威的建立, 政治人物才能真正握有政治权力。

这种政治权力的获得需要在道德权威的基础上具有正当性, 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不可分的。儒家的价值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内圣外王之道”、“德主刑辅”等观念的倡导都使得中国政治从开始就趋于道德政治, “儒家的道德秩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与西方的法律体系在功能上相同的等价物”。儒教文明讲求德性、注重人内心品质的侧重点使得人们过分看重道德的力量与作用。如果说基督教、伊斯兰教是西方人、穆斯林的信仰的话, 那么儒教文明可以看作是中国人的信仰。

除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之外, 中国人从家庭观中衍生出来的顺从与服从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对权威的服从观。“白鲁恂认为, 中国人有服从权威的习惯, 认为在权威之下生活是对秩序与集体需求的有力保障。这种对权威需求的心理使对道德权威的服从代替了对政治权力的服从”。孩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服从训练, 无论对错, 都需要保持对父母、长辈的服从而不得违背, 子女接受的是“和谐有秩序的社会才是正当社会”的教育, 并且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到只有学会控制自我情绪才能获得安全, 求得自保。在家庭教育培养中建立起对权威的绝对服从, 久而久之, 使得中国人对权威有着狂热的崇拜与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 从家庭中对父权的依赖转向了对君权的依赖, 以至于树立了权威的人便拥有了众人同意的政治权力。“对统治者来说, 有着充分利用大众依赖权威的迫切心理, 尤其是在局势混乱之时, 这使得统治者不惧怕社会的动乱, 因为这样反而会加强人民对于他们的更为强烈的需要。一定程度上, 这种心理经常为统治者而利用”。

由此可看, 白鲁恂将中国政治文化称为“道德政治”便不足为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方因素加速了道德政治的发展, 精英人物要想获得政治权力, 未树立高尚德性便不足以使其获得的途径更加畅通、正当性尤为值得公众质疑, 这一循环政治圈使得道德政治从古延续至今, 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白鲁恂中国政治文化观的缺陷及现实性

白鲁恂多半的著作都是以研究中国政治文化为中心的, 有着其独特的见解。浏览其有关书籍, 仿佛他是一位熟谙中国政治, 比中国人自身更了解中国政治的学者。由于他擅长从心理文化等主观角度来分析中国政治, 有别于主流分析方法, 因而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具有许多“见人未见之处”, 并且白鲁恂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预测也印证了其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白鲁恂的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白鲁恂在阐述其观点时, 常常表露出了其自身的民族价值观, 对于中国存在的相关政治问题的看法过于偏激而不具有更大的客观性。这也是众多学者批判其观点的地方之一, 认为其在研究中, 有种族优越或文化优越感的流露。此外, 白鲁恂在做问卷调查及采访群众时, 可以看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0世纪末, 在中国进行量化研究并非易事, 白鲁恂更多地采访的是从大陆移居香港的人, 因而其调查结果的科学性要大打折扣。并且他得出的某些结论有过于夸大事实的嫌疑。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公众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正在增强, 人治即道德政治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法治的影响, 不再有着政治的核心地位。政治人物的伪善倾向及偏重戏剧化的行为方式也并非完全, 他应当清楚地提出, 而不能擅自下过于武断的结论。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白鲁恂所述的一些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但历史是不可阻挡的, 我们看重的更多的应该是其分析的过程, 而不应一味徘徊于其所做的最终结论。要知道, 对政治人物道德的高要求、德性的高需求、过分寻求安全感、维稳等现象仍是现在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几大突出表现, 道德政治依旧是推进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障碍。相比去论证白鲁恂的观点有何缺陷, 我们更应做的是秉持较为客观、公正的研究态度去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找出点破问题的解决机制、寻求可靠的解决路径。白鲁恂的结论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问题的繁与杂, 其现实意义远大。

正像白鲁恂深入分析中国政治一样, 我们同样需要对拥有悠久“法治精神”的西方国家进行深刻剖析, 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 将相关法治的多方知识与实践经验选择性地运用于中国政治领域中来, 使其效用最大化, 推进中国政治社会的法治进程。借鉴经验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外因, 在此现实条件下, 我们需要调动国民积极性, 提高全民素质, 为建设公民社会及法治国家提供强大内力。内外力的双重作用, 无疑为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铺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Lucian·W·pye.胡祖庆译.中国政治的变与常[M].台北:台北五南出版社, 1988

[2].翟韬.家庭教育与中国革命——白鲁恂对中国政治的“另类”解读[J].文化纵横, 2009

[3].张英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现代价值——以白鲁恂的研究为考察中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4].石之瑜.白鲁恂的中国观评述[J].美国月刊, 1994

我眼中的中国素材作文 篇8

可是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乾隆建筑了圆明园之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圆明园这样的艺术瑰宝瞬间化为灰烬,从此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又签订了《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还赔了许多两白银,令人感到十分愤怒,还发起了南京大屠杀,仅留几百人活口,那血腥场面,令人发指。

但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出现了,他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梦圆飞天,申奥成功,开国大典,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这一次次的成功,好像都在对全世界发出公告: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万岁。

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9

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传统文化有四大特点:一是新旧交融性。传统文化是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东西,是过去与现在交融的结果,渗入了每一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并非古人的独创。二是相对稳定性。不可否认,传统文化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吸取新内容而形成的,但它是植根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稳态的东西,有相对不变的一面,能够超越时代而长久延续。凡不具有这种稳定性的文化现象,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历史所淘汰,不成其为传统。三是伦理性。尽管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伦理观念标准、表现形式不一,但这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力量和原因,是以强制的法律范畴之外的社会道德观念认可而淬的。四是广泛的社会性。传统文化既不是贤哲的观点,也不是少数人的思想倾向,它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总倾向。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让独特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呢?不仅是继承,而且要批判地继承;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创新地发展。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只有具有包容性与发散性的民族文化,才能够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保存本民族珍贵的传统,将其中的精华奉献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吃货眼中的中国 篇10

谈到苏富比、佳士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二者均作为国际知名的拍卖行而享誉全球。但在工程机械领域,同样也有这样一家专业级的拍卖航母。

2012年6月14日,全球最大工业品拍卖行—利氏兄弟在北京举行“2012猜价格赢大奖颁奖仪式暨无底价竞价活动”。利氏兄弟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爱德华携全体成员出席了活动。

2012年4月5日至5月5日,利氏兄弟通过网络平台举办了一场“猜价格赢大奖”的网络活动。活动提供两台二手设备供竞猜,两台设备分别于5月9日和5月18日在利氏兄弟在意大利和美国的拍卖会中成功拍出。“猜价格赢大奖”活动吸引2 164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业者参加。而最终凭借对于设备成交价格的精确预估,来自大连的张威获得了此次活动的一等奖,来自济南的苏健和亳州的康磊同时获得了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将利氏兄弟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推广,在颁奖仪式上,利氏兄弟还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工程机械模型为竞价标的物的“无底价竞价活动”。此次无底价竞价活动,参照利氏兄弟在全球统一的无底价拍卖会流程来设计。虽然利氏兄弟简化了其中的一些流程,但其无底价竞拍的精髓仍然贯穿其中。最终,6件工程机械模型均成功获得竞价。在场人士也亲身感受到了无底价拍卖的魅力,感受到了利氏兄弟一直所倡导的公平、公正、透明的发展理念。用爱德华的话说就是:“利氏兄弟希望向中国的客户更多地宣传无底价拍卖这种模式,把这种中国市场上未曾出现过的、非常好的发展方式推广出去。”

据爱德华介绍,在利氏兄弟的规划当中,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利氏兄弟始终关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利氏兄弟认为中国市场正在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利氏兄弟认为是时候引入无底价拍卖,这种从来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出现过的商业模式的原因。

在爱德华看来,目前的国内市场,有很多的参与者尤其是购机者,都希望得到公平透明公开的一种交易形式。但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没有一种形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利氏兄弟的无底价拍卖形式,将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客户完成夙愿,实现客户及设备的价值最大化。

爱德华说,为了实现中国客户利益最大化,利氏兄弟会给中国市场带来全世界的买家,会把全世界对中国设备感兴趣的买家都邀请到利氏兄弟在中国的拍卖会上来,真正缔造一种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自1958年成立至今,利氏兄弟在世界各地已设立了44处永久性拍卖场,而且前来拍卖场竞拍的买家50%以上都不是当地客户,所以拍卖价格不仅代表当地的价格,更加接近全球的市场价格。利氏兄弟还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用户数据库,用户数量达到40万个。在每场拍卖会举行之前,利氏兄弟会向这些用户发宣传册子,每次发行数量介于10万~20万册之间,通过宣传册把卖家的设备情况宣传到世界各地。爱德华认为,如果仅仅通过卖家自己的力量,这是很难做到的。

在过去的8年当中,爱德华与利氏兄弟员工们亲身经历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他们认为,中国市场在过去的多年中,一直是全球最有利的设备需求来源地,并在不断走强。对于所面临的挑战,爱德华同样直言不讳:“这对于利氏兄弟来说存在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很难把设备从中国卖到国外去。因为你会发现在中国的价格远远比在国外卖出的价格高很多。不过,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波浪式进程,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这种波浪式进程恰恰体现了中国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升。任何一个市场都有高峰和低谷,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所以,利氏兄弟认为现在中国市场的二手设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成熟的平台,来帮助其寻求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法和渠道。”爱德华认为利氏兄弟现在正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在二手设备进口这一点上,爱德华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在二手设备的进口上,并非完全开放,利氏兄弟非常认同中国政府为了环境、为了生产安全而一定程度上控制二手设备的进口,但是利氏兄弟同时认为应该以公平的态度去对待用户,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用户应该享有公平自由选择二手设备的条件。”

谈到价格问题,爱德华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客户往往会把价格放在第一位,多数情况下首选的是价格便宜的设备,这也是早期市场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但在成熟市场,客户更关注设备的使用价值,并关注产品的支持度、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知名度,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市场,利氏兄弟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发现中国的用户比以往更关注二手设备给其带来的效率。

其实,爱德华发现一些中国用户并不十分重视对设备的保养,但却常常听到很多想买二手设备的客户在抱怨市场上找不到保养较好的设备。“这就陷入一个怪圈,有人想去付钱买良好的设备,但是潜在卖方又没有积极地去做良好的保养,很多人认为即使做了良好的保养,设备也没有增值的可能,这种怪圈不被打破的话,那市场中客户的消费习惯始终处在一个不成熟的形态。”爱德华非常乐意通过利氏兄弟来改变双方的习惯,让双方都能通过竞争的形势获得更大的收益。

“但竞争是相对的,这个市场本来就没有输赢,即便竞争对手也是我们的客户。”爱德华说,一些建筑承包商往往想通过利氏兄弟尽快地把闲置设备卖出去,回笼资金进入新的项目,一旦有了新的项目又可以从这里买到设备,投入到施工工地,“所以我们有很多双重身份的客户,他们既是卖家又是买家。很多客户第一次是以买家身份参加我们的拍卖会的,买完设备等项目完工之后,又想到把设备通过我们拍卖掉,这样又成了拍卖的卖家。”

利氏兄弟的中国大幕即将拉开,面对着巨大的中国市场,爱德华和他的员工们踌躇满志!

老外眼中的中国儿童教育 篇11

按自己的标准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正确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的`理想。当子女长大后回想起童年时,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一些失败父母的作为。

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尤其是和父母交流。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漠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量。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来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的。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地告诉他要换尿片了,请他忍耐一下。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孩子成炫耀比较对象

也说我眼中的中国足球 篇12

足球,号称第一运动,总是能让人联想起激情澎湃,热血喷张的精彩瞬间和那些被膜拜景仰的巨星。不过说到中国足球,貌似与足球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是蛮拧的:技术落后,素质又差,黄赌毒一个都不少,额,为何落差如此之大!

首先郑重声明本人是中国队的球迷,铁杆球迷,这一点貌似现在没几个人敢公开宣称了。我爱中国足球,不为别的,只因他是我祖国的代表队,虽然有的时候很不争气,但每当国歌在球场想起,我的心便与场上的十一人一起沸腾。也是因此我愿意去客观的分析中国足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套用话剧茶馆的一句话:我爱中国足球,我怕她(记得老师说所有有感情的事物都要用“她”)完了!

经常有朋友问我中国13亿人为啥就出不来11个踢的好的呢?我一般的回答是,是有13亿人,可是有多少人在真正的从事这项运动呢?有多少职业化运作的俱乐部呢?平均要多少人才能有一块真正的球场呢?我从上学前班就爱踢球,但到现在没有踢过一场完整正规的比赛,曾经有机会参加市少年队,但家长一句“学习不行的才去呢!”让我打消了念头,因此也很期待南开的校长杯,可是如果大家都只能等到大学再踢上球那也基本就是乐呵乐呵了。要知道梅西C罗们在我们这个年纪已然是荣誉一大把了。小时候爱看日本的《足球小将》,也傻傻的梦想像大空翼那样倒钩凌空射门,那时在我们这一代中可以说足球是受众最高的体育项目。现在想想,当初也是甲A最火的日子,如果足协能把握住机会,或许真的就能让我们国家的水平上升一大块。那部动画片虽然画风很一般,故事也很假,但里面渲染的对足球的爱,对梦想的执着真的感染了很多人。如今很多足坛巨星如阿圭罗等都是受大空翼的感染才投入这项运动,可惜中国的孩子很快就开始把目光转向《灌篮高手》了,理由很简单,抛开这两部漫画的优劣不谈,中国各个机关单位学校都有篮球场,而足球场……喜欢足球的我们只能在电视机前干激动,最多找片空地拿书包摆门过瘾,还要时刻担心邻居大妈的窗户,现在地价这么高,貌似连我们小时候踢球的空地都没了……

吃货眼中的中国 篇13

钱家骏(1916—2011),动画艺术家、教育家。原名云林,江苏吴江人。1935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北京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导演、副总技师。

上世纪初,当动画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中国人视野里的时候,它还被人们称之为“卡通”。还是苏州美专教师的钱家骏率先采用“动画”一词来替代音译,为这门艺术正名。作为中国动画教育专业的创始人,钱家骏为新中国培养了阿达(徐景达)、严定宪、林文肖、戴铁郎、胡进庆等美术电影导演的“黄金一代”,为上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动画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美术电影导演,1955年,他执导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成为首部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动画电影。作为技术师,60年代初,他潜心钻研水墨动画制片工艺,使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轰动世界。

201 1年,95岁高龄的钱家骏在上海辞世。随后,笔者走访了钱家骏在苏州美专时期亲自教授过的学生以及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合作伙伴,通过对严定宪、林文肖、段孝萱三位中国动画界前辈艺术家的回忆,旨在展现钱家骏的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并重新审视钱家骏对中国的动画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及其学术研究价值。

周剑峰(北京大学硕士、以下简称周):众所周知,在颜文樑先生的主持下,苏州美专率先开启了中国动画教育的先河,由钱家骏先生担任苏州美专的动画科主任。作为钱家骏先生的学生,请您回忆一下当时他是如何开展教学的。

严定宪(动画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厂长、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以下简称严):在苏州美专学习的第一个半年,没有安排我们一次动画实习课,很少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当时理论还是学的,但是暂时还不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几个比较要想学的人就跟范敬祥老师提出:“我们动画专业怎么不学动画?”到第二学期,钱家骏老师给我们来上课了。他觉得,学生要学,还是好的,就逐步给我们上动画基础课,课后还发下来一些做习题的材料,学校里自己油印的一些教材。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画鳄鱼的练习等。鳄鱼不是常见的,动物园看不见的。鳄鱼尾巴动,嘴巴张,身上好多鳞片,较复杂的。那时候觉得动画真难呀,那么一片片鳞片,位置要对准,真的不容易。这个是在苏州美专学动画时给我的最初印象。

林文肖(动画设计师、导演、以下简称林):我们入学后的第二学年,动画班到了北京的电影学校。那时钱家骏老师给我们上课。钱老师特别强调线描,就是用线条对绘画形象进行慢写、速写、默写。他更多要求我们平时就要加强速写练习。这因为是针对动画专业来说的,如果是绘画专业,就不是这样要求了。

何非(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教师,以下简称何):我们知道,新中国高等教育撤销了民国时期“艺专”的建制,取而代之的是仿效苏联学制成立的“艺术学院”。1952年实行“全国院系大调整”,苏州美专的动画科合并入北京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动画班毕业后,很多学生与钱家骏等老师一起进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 957年成立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段孝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总工工程师、动画摄影师,以下简称段):1952年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后,苏州美专的动画专业并到北京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1953年学生毕业,特伟先生就去学校里要学生骨干,他们的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就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来了。当时我们这儿来了几个老师(钱家骏等)和八个学生(严定宪、林文肖、胡进庆、戴铁郎、徐景达、方澎年等)。来了以后根据特长分配工作。钱老师在北京教学时也是主要负责的,所以来了后就是动画片组的副总技师。这是钱老的行政职务。当时总技师是位日本朋友一方明(持永只仁)。另外,制作工作上他负责美术设计。刚来后参与的第一部片子是特伟先生的《好朋友》,负责美术造型,小花鸡和小鸭子的形象就是钱老设计的。

周:进入美影厂后,你们和钱家骏先生既是师生又是同事关系。在技术方面,钱先生为中国彩色动画的发展进行了许多实践。请谈谈他在这方面的工作。

严:钱老师来以后参与过很多片子的制作。其中《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片,钱家骏是这部片子的导演,又是总技师。当时颜料他不管的话,就没人管。所以他成天拿着玻璃碟子不停地试呀,调呀、加点水果汁、生梨汁,要粘一点,加点防腐剂,怕霉。做各种防潮、防裂、防霉、防粘的试验,终于研究成功。

林:我们有个特定条件,颜色要上在化学板上。所以色彩研究很重要,当时调色的难度是非常高的。每一个颜色都要有一种配方,有一种调法。当时有一个102号胶,是钱老师专门研制的。

段:特伟的《好朋友》,是钱家骏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以后参与的第一部片子。这个戏完了后,1954年左右就开始做彩色片的试验。原来黑白片的颜色是黑白两个调起来就可以。但用彩色颜色,买现成的广告色是不行的,必须自己调。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要进行很多研究。钱老当时是副总技师,我那时也在彩色颜料的试验组里,因为那时候行政工作上我负责这个组,所以我们就有合作。我们研制了一个叫02号胶。有了这种胶体以后就可以调各种各样彩色片所需要的颜色。在这个彩色研究中钱老是花了很多力气的。这个102号胶当时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成果。这个颜色一直沿用了很多年,从1954年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还在用。而且不仅美影厂在用,全国各地制作动画片的厂都来我们厂要。

何:我们知道特伟厂长对上美影的动画片提出“民族风格”的要求,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美术电影动画片。在这方面,钱家骏先生进行了积极的响应。这方面他具体开展了怎样的工作?

严:来上美影后,钱老师参与了《骄傲的将军》的制作,担任该片的总美术设计师。当时在特伟导演的要求下,“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是剧组的目标。钱老师积极实现导演的想法,实现导演意图。尽管特伟提出要“探民族风格之路”,但具体到画面、风格,还是要靠美术设计先去画出来,导演再通过。特伟也不是亲自动手画,他提出方向,提出要向京剧艺术学习。分镜头剧本全是钱家骏画的,他在艺术风格上确实完全按照特伟提出的方向去做。片子背景风格在50年代中期,跟以前画的那些模仿或者借鉴美国和苏联卡通的绘画方法都不一样。他用的是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墨色打底的画法。《骄傲的将军》中为什么富丽堂皇的将军府、地毯、上面的花纹、屏风,还有柱子、窗子门框,都那么厚实、那么浓重?就是钱老师想了一个办法——用中国传统的墨色打底,最后用工笔勾勒花纹。古代的厅堂当时没有电灯,屋里很暗。用这种办法画,古代宫殿、将军府的味道就出来了,富丽堂皇,而且有中国特色。这个画面气氛,是国外动画片找不到的,实际上就是“探民族风格之路”在片子中的具体体现。后来发展到《一幅僮锦》,1957年,就是钱老师自己创作的了。片子在美术设计上用卡纸上裱了一层绢,用墨色打底,再画出来就十分细致,那又是一种风格。它在发展中,同样是民族形式的,但又很古朴的那种。《骄傲的将军》的背景是直接画在卡纸上的,裱绢的画法则是《一幅僮锦》的做法。

林:还有《牧笛》的制作,片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钱老师的肩上担负着成功与否的重要责任。《牧笛》比《小蝌蚪找妈妈》表现水墨更难。一头牛跟一个小蝌蚪不好比。人物的水墨也很不好搞。设计稿和分镜头都是他画的,我觉得钱老师画分镜头,感觉非常好。他是苏州美专毕业的,而且是高材生,所以他的美术功底好。他的电影感觉、镜头语言、构图感觉都很好。马克宣刚毕业不久,就在这个摄制组里。这个组有两个梯队。一个是专门负责戏的动作设计。我就在第一梯队创作人物、原画。他们那个第二梯队是负责水墨效果设计的。这两个组分工虽不同,但钱老师都要管。因为牛正面角度和转过来的侧面角度,造型都要有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定型的。但水墨效果又很写意,你感觉这一笔下去行就是行。所以每一个镜头的造型都要设计。钱老师兼顾两个组。我们组是画原画、画动作的,人物结构好不好要给他看。当然不要每一张都修改,但实在看不下去的就要改动一下。这样放在一起工作量非常大。但钱老师从来没有怨言。《牧笛》的工作量非常大,我觉得他只在白天工作时间是不够的,肯定晚上要加班。

段:在水墨动画的研制过程中也跟钱老有过合作。当时水墨动画片处于试验阶段,我们深入到彩墨研究的时候,钱家骏作为技术指导,特伟是艺术指导,还有万超尘作为厂领导,他们都作为领导层参与进来了。当时研制的规模扩大了,把原动画组的人分了很多人来搞彩色。要搞彩色,钱家骏提出了很多怎么样把彩色与墨结合的意见,在这方面贡献比较大。《小蝌蚪找妈妈》一片中金鱼游动摆尾巴的彩色水墨效果就是钱老解决的。所以他也是水墨动画发明者之一。

周:段老师,您与钱老有过多次合作的经历,能谈谈钱老师工作中的表现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钱老集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电影作品,这些作品是怎样诞生的?

段:钱老美术功底比较好,绘画能力很强。各种风格的东西都能适应,他制作过的不同风格的影片也说明他的能力。第一部彩色动画片是《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也是钱老导演的。原来第一部彩色片是准备制作《骄傲的将军》的,特伟是导演,钱家骏先生是总美术设计师。后来特伟先生生病住院要开刀,做手术了,戏就停下来了,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在停了这段时间里,钱家骏就创作了《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个片子。

《乌》片子出来后,在国际上得到了肯定,但也有一些不确切的说法流传。说厂长特伟因为这个片子是洋的,所以我们在创作《骄傲的将军》的时候要“探民族风格之路”。实际上这个根本就是颠倒的。《骄傲的将军》是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之前就已经开始筹备的。外国评委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而且到底怎么说的也不知道,这些都是传来的。

其实《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本身也是民族的。说它是洋的,他们摄制组的主创人员是很生气的,等于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工作否定了。实际上《乌》片当时也是追求民族风格的,有傣族的舞蹈、孔雀在跳舞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是继承民族传统的,怎么能说是洋的呢?

后来好多写文章的人来问我,我说:“是的,你们时间搞错了,《骄傲的将军》的筹备是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之前。”我当时在美术片组负责生产计划工作,这方面是很清楚的。所以可能这件事情对钱老总归是有点影响的。外国评委讲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而且到底怎么讲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实事求是地评判自己的片子。

现在有好多文章,包括有些动画史写得都是不准确的,都是加了自己的主观臆断、自己的分析,写史就要尊重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不准确的内容传来传去,到最后这个历史就改变了。研究历史的人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要研究当时整个的环境、背景。

在《牧笛》制作过程中,我跟钱老的合作特别密切。因为《牧笛》镜头和画面环境都比较复杂,所以要做很多试验,不是一上来就可以制作的,需要每一个镜头选择一张有代表性的画面,先做一张水墨合成效果。当时钱老画好了,我来拍,洗印合成后、看效果,特伟导演他们都满意了、通过了,才正式开始创作完整的镜头。有时候在拍的过程中,画面有问题。因为钱老设计后由很多人一起画,所以难免会有些问题存在。时不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急了,就会跟钱老发火。他一点也不生气,他会说:“好,我来改我来改。”马上他自己动手就改了。当时像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何:对于工作的态度钱先生非常严谨,生活中的钱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

段:钱老是一个很风趣的人,人很好。他的生活很西洋化,家里没有床,有张沙发,拉开来就是床。另外,我们平常到他那儿玩,钱老就开很多罐头请大家吃。他喜欢吃罐头、巧克力什么的。那时候我们年纪比较小,很尊敬他的,当他是老师,但他跟我们也是一点没有架子的。

制作《牧笛》的时候,工作非常紧张,经常加班,差不多没有休息日。我家里有两个孩子,我爱人也常在部队,两个孩子只能全托管。周日孩子接回来以后,我工作时也就带着他们,他们就在美影厂院子里玩。钱老在我们加班的时候也要来处理一些镜头,来了以后看到两个孩子就带着去玩,跟他们关系特别好。还给他们买很多玩具、吃的。平常不加班也会到我家来。孩子们到现在还记得钱爷爷。

严:钱老师有一本小的本子,经常在记什么东西。有一次我问他:“钱老师你在干嘛?”他说:“我在研究‘三分角’。”那时还在学校,是50年代,世界上很少有人能破解这个难题。说明他是个相当有追求、有知识的人。按道理说他是一个学绘画的,数学跟他没有关系,但是他一有空就去思考这个问题,破解一个数学难题。他的精力也放在这个上面。

上一篇:2024幼师招聘模拟试题下一篇:俞敏洪在北大演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