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论文(精选8篇)
基本检验技术
一、标本采集
1、原则:①正确地选择采集部位: 这是细胞学诊断的基础和关键。故要求准确地选择采集部位,应在病变区直接采集细胞。②标本须新鲜:尽快制片,防止细胞腐败或自溶。③避免干扰物混入,如粘液、血液等。④采集方法应简便易行,操作应轻柔,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和肿瘤扩散。
2、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 直接采集法:皮肤、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肛管、口腔、鼻腔、鼻咽部及眼结膜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刷洗、吸管吸取。食管、气管和肺支气管、胃及直肠则可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
(一)自然脱落细胞
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②排泄或导尿:如尿液。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主要特点】:①易从病变器官获取标本。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亦可含有炎性细胞、巨噬细 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④能进行多次标本采集。
(二)非自然脱落细胞
指通过物理刮擦作用取得的细胞,采集方法包括:①刷取:如气管、子宫颈。②刮取:如乳头、皮肤、子宫颈。③灌洗:用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主要特点】:①能直接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如子宫颈和支气管。②使用纤维镜能直接从器官内部获取。③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④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三)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通过穿刺吸取或非吸取法,从充满液体的器官或实体性器官中获得细胞标本,如肿瘤、心包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和脑脊液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对小而深、移动且难以触摸的病变部位定位。【主要特点】:①通过触摸或导引法,可从体内任何实体器官采集标本。②方法简捷、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禁忌证少,经皮肤穿刺术无需麻醉。③需借助病理学知识解释结果。④良好的标本采集和制片技术可获得最佳的结果。⑤局限性:对结缔组织、透明变性、血管性病变、大量坏死物、囊性变或出血性病变等,可导致标本采集不足。
二、涂片制作 【原则】:①标本要新鲜,取材后应尽快制片。②涂片要轻柔,避免挤压防止细胞的损伤。涂片应均匀,薄厚应适度。太薄细胞过少,太厚细胞重叠,均影响阳性检出率。③玻片要清洁光滑无油渍,先用硫酸洗涤液浸泡冲洗,再用75%乙醇浸泡。④涂片须牢固防止脱落。含有蛋白质的标本可直接涂片;而缺乏蛋白质的标本,涂片前应先在玻片上涂一薄层粘附剂,这样可使涂片牢固。常用的粘附剂为蛋白甘油,由甘油和生鸡蛋蛋白等量混合而制成。⑤涂片数量每位病人的标本至少应涂3~5张玻片,防漏诊。涂片后立即在玻片的一端标上编号或姓名。【方式】:①直接涂片是将新鲜标本直接涂在载玻片上。②间接涂片是将各种液体标本(如生理盐水或运送培养基)进行浓缩处理后再涂片,适用于细胞少的标本。
若标本中有凝块,宜采用细胞块或传统组织学方法进行处理。渗出液、灌洗液和尿液等标本不易黏附在载玻片上,宜采用蛋白质(如牛血清清蛋白)或离子类(如多聚赖氨酸)黏附剂,增强细胞和载玻片之间黏附力,最大限度的保存标本中所有细胞。【常用方法】:①推片法:适于稀薄的标本,如胸腹水和血液等。离心后取1小滴标本放在玻片偏右侧端,把玻片上的检液用推片作30°夹角轻轻向左推。②涂抹法:适用于稍稠的标本,如鼻咽部标本。用竹棉签在玻片上由玻片中心以顺时针方向向外转圈涂抹或从玻片一端开始平行涂抹,涂布要均匀,不宜重复。③压拉涂片法:适合较粘稠的标本,如痰液标本。将标本夹于交叉的2张玻片之间,分别移动2张玻片,使之重叠,再边压边拉,这样一次可获得2张涂片。④吸管推片法 :亦适于胸、腹水标本。用吸管将标本滴于玻片的一端,再将滴管前端平放在标本滴上,平行向另一端均速移动滴管,即可推出均匀的薄膜。
三、标本固定
固定(fixation)的目的是要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以防细菌导致腐败和细胞自溶。固定液能破坏细胞内溶酶体酶及凝固和沉淀细胞内蛋白质,使细胞保持自然形态,细胞结构清晰,容易着色。因此,固定愈及时,标本愈新鲜,细胞结构愈清晰,染色效果愈佳。
细胞学检查常用固定液有下面3种:①氯仿乙醇固定液:又称卡诺(carnoy)固定液。渗透性强,能溶解红细胞,固定效果好。适用于一般细胞学常规染色。②乙醇乙醚固定液 :优点同氯仿乙醇固定液。③95%乙醇固定液:渗透作用稍差,但制备简单,适于大规模防癌普查。
【方法】①带湿固定:涂片后标本尚未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固定。食管拉网、痰液及阴道分泌物涂片等常用。适于巴氏染色或HE染色。该法固定细胞结构清晰,染色鲜艳。②空气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进行固定。常用于较稀薄的标本,如胃冲洗液、尿液等。适用于瑞氏-吉姆萨染色。与湿固定相比,空气干燥固定有使细胞增大的趋势。
四、标本浓缩技术
(一)、传统技术
1、离心法和细胞离心法:①离心法适用于大量液体标本,如浆液性积液、尿液或生理盐水灌洗液等。②细胞离心法适用于少量液体、中等量细胞的标本,是将细胞直接离心到载玻片上,制成单层细胞涂片,但部分物质会被滤纸吸收而损失,不适用于富含黏液或细胞的标本。
2、滤膜过滤法:适用于大量液体、少量细胞的标本,是用各种孔径的滤膜,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液体标本中细胞过滤到滤膜上,制成涂片。与离心法相比,能最大限度地捕获标本中的细胞。
3、细胞块法:适用于大多数悬液标本,是将标本中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与传统组织块类似的细胞块,可制作细胞块切片,用于特殊染色。制备方法有血浆凝血酶法和琼脂法等。
(二)液基细胞学(LBC)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标本处理新技术,是将刷取或灌洗法采集的标本,放在特殊的运送液或保存液中,制成细胞悬液,经过进一步处理,除去血液、蛋白和炎性渗出物,制成分布均匀的薄片。本质是滤膜过滤法实现了自动化。
其优点是:①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小、背景清晰。②标本筛查简便、快速。③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④能显著降低标本的不满意率。⑤能用于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五、染色方法
许多用于组织切片的染色方法也适用于细胞病理学涂片。不同染色技术均适用于妇科或非妇科标本的永久性染色。巴氏染色法适用于湿固定涂片。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许多细胞病理学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其他常用染色方法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如过碘酸Schiff染色、三色染色、Zie-hl-Neelsen染色、Gram染色和Grocott碘化银染色和有助于识别微生物或鉴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
①巴氏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的染色效果,色彩多样且鲜艳。涂片染色透明性好,细胞质颗粒分明,细胞核结构清晰。如鳞状上皮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桔黄色;不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粉红色;而角化前细胞胞质呈浅蓝色或浅绿色。适用上皮细胞染色或阴道涂片中观察女性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方法的缺点是染色程序较复杂。
②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otoxylin-eosin,H-E)染色特点:透明度好,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鲜明,染色效果稳定。细胞质染成淡玖瑰红色,细胞核染成紫蓝色。红细胞染成朱红色。染色步骤简便,适用于痰液涂片。③瑞氏-吉姆萨染色法(Wright-Giemsa staining)特点:细胞核染色质结构和细胞质内颗粒显示较清晰。此方法多用于胸腹水、前列腺、针吸细胞学及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
六、细胞病理学诊断 【镜检原则】:
①阅片前:应该严格核对送检单与涂片,且仔细阅读送检单上填写的所有资料,尤其是有临床主要体征的病人,需详细了解临床的基本情况,且结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及临床表现作出准确客观的诊断。②阅片时:
责任心要强:要求认真、耐心、细致,严格按规定程序观察涂片进行诊断。
初筛涂片原则:显微镜下视野要有一定的重叠,这是初筛涂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初筛应以低倍视野为主,首先观察涂片内各种细胞成分,发现特殊异常细胞成分时,再转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作出准确诊断。
全面的观察:进行涂片初筛时,应该使用推进器从左向右或从上向下,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张涂片内每一个视野,最后仔细观察盖片边缘,防止漏检。
有效的标记 :对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细胞,应该用标记笔在其左右上下方作出标记,或用圆圈标记,这样有利于进行复查、教学和研究。标记的方法应该在实验室内统一。【报告方式】: 直接法(direct method):多应用于有特异性细胞学特征,且较易确诊的疾病。可以根据细胞学检查,直接提出疾病的诊断,如“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
分级法:用分级形式来表示细胞学检查发现的细胞改变,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细胞学所见。改良巴氏5级分类法
Ⅰ级:涂片内未见到异常细胞(基本正常)。Ⅱ级:涂片内可见异常细胞,但皆为良性。
Ⅱa级:见轻度核异质细胞和变形细胞等。
Ⅱb级:见中到重度核异质细胞,属于癌前期病变,需要定期复查。
Ⅲ级:见可疑癌(恶性)细胞,其形态明显异常,但难以肯定良性或恶性,需要复查。Ⅳ级:见癌细胞,但是不够典型或数量极少,需要进一步证实。
Ⅴ级:见癌细胞,其形态典型而且数量较多,如有可能区分出其组织学类型。【质量保证】
1、标本采集:只有采集到合格的标本,作出的诊断才是可靠的。各种标本中应该出现有效的细胞成分才能被称为是满意的标本。如痰涂片内,须有一定数量的肯定的肺泡吞噬细胞,如尘细胞,才是真正的深部痰。
2、制片过程:①适宜的涂片:涂片应薄厚适当、分布均匀,在显微镜下每个视野内都布满细胞,间隙很少。涂片内的细胞结构必须清晰。②立即固定:标本制备完毕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内固定,使细胞形态保存完好,避免细胞退变影响诊断。固定液的浓度应该标准,过低或过高都可造成细胞形态的变化。③标本的染色:巴氏或HE染色,必须带湿固定,使细胞更真实地保持离体前原有的自然形态。巴氏染色最重要的环节是苏木素的染色。巴氏染色特别适合阴道细胞学检查,瑞氏-吉姆萨染色很适合痰液、胸腹水及针吸细胞学检查。评价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比较各种不同检验技术的性能。常用统计学指标有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假阴性结果是由于筛查错误或解释错误造成,说明采样部位是在病变周围或病变前阶段。假阳性结果是某些疾病之间有类似细胞学改变。
【形态学判断的基本原则】
检验人员需要依据涂片上细胞数量、分布、大小和形态、细胞质和核特征等进行系统性分析才能做出最终结论。
(一)细胞数量和类型
细胞数量和类型提供了靶组织或器官的重要信息,不仅反映了病变性质,而且与非病变因素有关,如采样方法等。细胞过多表示增殖过程指数增加,代表增生或肿瘤。细胞过少也并非表示无恶性细胞的存在,因为分化差的恶性肿瘤时,细胞常散在脱落,形态类似于正常。因此,足够量的标本是提高结果解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二)结构特征
在细胞学涂片中常常缺乏细胞结构特征,而采集大量细胞时能显示组织学特征。
正常上皮细胞常保持细胞极性和细胞间黏附性。腺上皮细胞多呈规则排列,单层成片,正面观呈“蜂窝状”,侧面观呈“尖板条栅栏状”。增生和良性肿瘤的上皮细胞常保持良好的黏附性,呈特殊的外观,如乳头状、玫瑰花样或桑椹样结构。
合胞体样细胞的边界改变和极性紊乱,应考虑肿瘤可能。典型的恶性上皮细胞的极性差,细胞间相互重叠,有时三维状聚集呈球形。癌细胞具有异常黏附性和异常聚集性2个主要特征。正常淋巴细胞、分化差癌细胞的细胞间黏附性差,常呈散在分布,而淋巴瘤细胞则相反,两者很难鉴别。良性基质细胞常呈卵圆形、梭形,细胞间疏松黏附或呈裸核,恶性基质细胞(肉瘤)与良性基质细胞类似,但细胞核和细胞质多异常。
(三)细胞核特征----判断良性与恶性细胞的关键
正常细胞核体积相对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光滑,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涂片上同一类型细胞之间差别很小,称为单形性。①若核DNA含量增加会产生核染色致密,即染色过深,核染色质分布不规则,呈粗颗粒状、核膜增厚。②细胞核大小不均时,常伴核膜异常增加,边界不规则,呈沟状、切迹状、皱缩状。③核大小、形态和染色异常又称为核多形性。并常用核质比(N/C)来表达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对比例,分化差的细胞常具大核,而细胞质的量无变化,故核质比增大。
变性染色质常呈致密浓缩状物质,称为核固缩(karyopyknosis),如核破裂、核溶解、染色质溶解。
(四)细胞质特征
细胞质由Golgi体、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或代谢物等组成,是影响细胞染色性重要因素之一。正常细胞或分化好的肿瘤细胞,常见黏液球、泡沫状微空泡、微绒毛刷状缘和纤毛。邻近细胞会出现细胞质铸模现象,少数有细胞吞噬现象,见于良性或恶性疾病,后者更常见。细胞质变性包括水肿性、空泡样变化等,质膜完整性丧失使细胞内容物溢出,即细胞溶解(cytolysis)。
(五)涂片背景和人为因素
1、涂片背景 :包括细胞和非细胞成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但明显血性或炎症反应背景会掩盖上皮细胞核的细致结构,从而影响诊断。另外,应注意结缔组织成分、黏液、纤维蛋白渗出物、或类沙样小体,同时,也应注意微生物,如共生性微生物有乳酸杆菌和假丝酵母菌,病原性微生物有病毒、细菌、霉菌和原虫等。浸润性肿瘤常伴有血性、炎症坏死性、变性细胞碎片的肿瘤素质(tumor diathesis)。
2、人为因素 :指人为污染或涂片制作过程引起细胞形态学变化,与标本采集、运送和涂片制备等因素有关。在操作过程中引入“外来成分”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包括(1)内源性:如蔬菜和肉类纤维、胆固醇结晶等。(2)外源性:如染液沉淀物、滑石粉颗粒等。涂片固定不佳、染色不好、涂片空气干燥太久、封片有气泡等也会影响检查结果。在标本转运、固定、染色过程中必须避免某些成分会从一份标本转移到另一份标本造成结果假阳性,称为交叉污染。
(六)显微镜筛检原则
1、观察全片获取基本信息 先用10倍物镜浏览涂片,得到标本制备的初步信息,包括细胞组成、固定和染色等。除极少数情况外,仅含血液或无细胞成分的涂片应考虑为标本缺陷。
2、鉴别异常细胞 对用10倍物镜观察到的少量异常细胞,再用40倍物镜进行观察、辨认和确定。
3、明确2个问题:①细胞群体与器官来源有何关系?②如细胞群体异常,则是非特异性异常抑或明确异常?
正常细胞形态学
经染色后,大多数正常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能按组织类型和来源进行分类。根据细胞学(包括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将细胞分为上皮源性细胞和非上皮源性细胞。
一、上皮细胞
上皮组织覆盖于器官表面或形成腺体和腺体样结构,各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的上皮细胞类似,根据上皮细胞功能分为4种:鳞状上皮、分泌性腺上皮、纤毛上皮和间皮细胞。
(一)鳞状上皮细胞:
1.组织学: 鳞状上皮是一种多层上皮,覆盖于器官表面,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分为两种亚型:
①角化型:分布于皮肤和外阴表层;②非角化型:分布于口腔前庭、角膜、咽、食道、阴道、外阴内层和子宫颈阴道口。
2.细胞学:在细胞学涂片上,鳞状上皮细胞形态完整。多数鳞状上皮细胞呈扁平、多角形、边界清晰,大小与来源有关,鳞状上皮由多层上皮组成,通常分为4层。
①基底层细胞:最小,直径约为10μm,正常情况下罕见,是唯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核浆比为1:(0.5~1)。
②副底层细胞:直径约为10-15μm,由2-3层圆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1~2)。③中层细胞:直径约为15-40μm,由数层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2~3)。④表层细胞:最大,直径约为40-60μm,由各种多边形细胞组成,核浆比为1:(3~5)。基底层、副底层、中层的细胞核呈球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疏松,直径约8μm。表层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有小的胞核,但致密、染色深,核质交界处有狭窄空晕,核多固缩。
表层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无核,呈透明多角形,含大量角蛋白丝,成为无核鳞状上皮细胞。在某些情况下如宫颈和口腔前庭的黏膜白斑,也可见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细胞发生角化现象。表层上皮的细胞质常嗜酸性,底层上皮的细胞质常嗜碱性。空气干燥涂片染色性会从嗜碱性变为嗜酸性。
(二)分泌性腺上皮细胞
1.组织学:分泌性腺上皮是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器官,能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分布于消化道和相关腺体、男性和女性生殖道。覆盖在肠道和子宫颈内膜表面形成内陷或腺管,或与表面导管相连形成腺体,或单个散在分布,如呼吸道纤毛上皮中的杯状细胞。2.细胞学:在细胞学涂片上,保存良好的分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长约10-20μm,宽约10μm,具有极性。
(三)纤毛上皮细胞
1.组织学:分布于呼吸道、子宫颈峡部内膜、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纤毛上皮常由几层细胞组成,纤毛朝向器官腔面,而小的基底层细胞是上皮细胞更新的来源。纤毛细胞常与分泌黏液或黏液相关物质的分泌细胞同时出现,如杯状细胞。在呼吸道中支气管纤毛细胞被黏液覆盖,通过纤毛运动,能将灰尘或其他外来物质包裹于黏液并排出。
2.细胞学:在细胞学涂片上,纤毛细胞很容易识别,通常呈柱状,罕见立方形,一侧扁平有纤毛,具有嗜酸性,常固定在细胞的致密层(终板)上。一旦纤毛被破坏,出现终板的细胞就是纤毛细胞。纤毛细胞的长度和宽度不定,在呼吸道中,纤毛细胞长约20-25μm,宽约10μm,而其他纤毛细胞较小。纤毛细胞呈逗点形,细胞质缩窄侧,呈鞭状。细胞核透明,有时呈颗粒状,直径约8μm,常偏位。在恶性肿瘤细胞学涂片中罕见纤毛细胞。
(四)间皮细胞
1.组织学:体腔器官如胸膜腔、心包膜腔和腹膜腔由单层扁平上皮覆盖,称为间皮。间皮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的特殊上皮。在正常环境下,间皮的功能是调节体腔内的液体的量和组成,间皮细胞具有胞饮空泡和微绒毛的能力。发生异常情况时,体腔内液体量增加,形成积液,间皮层增厚。
2.细胞学:源自于脱落标本的间皮细胞常单个、成双或成片排列,源自于穿刺和刷取法的标本,间皮细胞常成片或成团排列。
二、非上皮细胞(小题为主)
(一)内皮细胞和特殊组织细胞
内皮细胞:位于血管内皮表面,形似间皮细胞,表面表达凝血因子Ⅷ。除细针吸取和血液标本外,在其他标本罕见。体内特殊功能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肝脏、胰腺和生殖器官等,由各种特殊类型的细胞组成。
(二)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具有支持、传递和防御等功能,如肌肉、神经和骨髓等。其中。防御系统(免疫)具有很大意义。淋巴细胞:包括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源于骨髓干细胞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
2.巨噬细胞或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外来物质的能力,如细菌、真菌、原虫和异物等。起源于骨髓单核细胞,并在各个组织器官中分化成熟。而组织细胞源自巨噬细胞。在细胞学涂片上,单个核巨噬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核呈圆形、肾形,细胞质充满小空泡,并含有颗粒或吞噬碎片;活化巨噬细胞核常偏位;多核巨噬细胞源自单个核细胞的融合,胞体巨大,细胞核常偏位,分散在细胞质周边,称之为Langhans细胞或Touton细胞。
(三)血细胞
在细胞学涂片上常见红细胞和白细胞。保存良好的红细胞常提示新鲜出血,有生理性(如月经周期)和病理性的(创伤)以及医源性的。出现中性粒细胞多为炎症,少数为生理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枯草热、寄生虫感染等。有时,还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
细胞损伤形态学
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损伤引起细胞病理学变化有3种:(1)死亡(坏死或凋亡)。(2)短暂或永久性形态学变化。(3)短暂或持续性有丝分裂活性异常,出现正常或异常子细胞和传代细胞。
一、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其中,程序性死亡称为凋亡,发生于某种特定疾病的死亡称为坏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凋亡:多发生于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较少见。凋亡细胞呈特征性细胞核和细胞质变化。细胞核变化是核染色质致密,先在核周形成新月形帽子,然后碎裂、降解,染色质碎裂成大小一致的小颗粒状,称为核碎裂或凋亡小体。细胞质常皱缩,细胞膜多破裂。凋亡与周围组织炎症无关,是细胞内DNA被切成185个碱基的过程。
(二)坏死:多见于理化损伤、制片不当或部分癌细胞,有一定诊断价值。坏死细胞常缺乏典型的形态学表现,通常先是细胞质空泡形成,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致密,称为核均化或核固缩,然后细胞膜破坏,细胞完整性丧失,最后形成细胞碎片、核碎片或核丝,被核染液染成蓝色。常与周围组织的炎症有关。
二、修复和再生
因物理或感染局部细胞损伤和死亡,最终能引起损伤组织的更新或再生,称为修复。上皮有邻近上皮更新,结缔组织由成纤维细胞再生。修复的新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常嗜碱性,细胞核异常,体积增大,有多个大的、不规则的核仁,并可见异常有丝分裂,易与癌细胞混淆。再生的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嗜碱性,细胞核增大,核仁增大,并出现异常有丝分裂,易于结缔组织恶性肿瘤或肉瘤混淆。
三、良性上皮异常
(一)基底层细胞增生:慢性损伤引起基底层细胞数量增加。可见于癌前病变。当采用细针吸取法或仪器法采集标本时,可见基底层细胞增多,体积小,细胞核大,核质比增大,偶见核仁,易误认为小型恶性细胞。
(二)化生: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上皮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上皮的过程。分为上皮组织化生和间叶组织化生。常见于炎症、机械创伤等损伤或慢性刺激的过程。如支气管黏液柱状上皮被鳞化上皮替代所形成的鳞化细胞,其形态通常异常,有时具有化生前细胞的特征,如含黏液和偶见核增大,此种鳞化细胞最终可能会发展为肺癌细胞。
(三)增生和萎缩
1、增生:为细胞数量增多伴有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常见正常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层数增加,如子宫内膜增厚。增生伴细胞组成异常,称为不典型增生。在细胞学涂片上,除非增生细胞发生明显不典型改变,否则很难识别。
2、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体积减小。在细胞学涂片上,很难判断萎缩上皮细胞。
四、非肿瘤性疾病细胞学变化(小题为主)
(一)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1、急性炎症 :在细胞学涂片上,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坏死物质,伴少量淋巴细胞等。其中,坏死物质常含细胞碎片、纤维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并伴有组织再生、损伤修复或发展为慢性炎症。
2、亚急性炎症 :较少见,可见于寄生虫感染。在细胞学涂片上,可见少量坏死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非特异性变化。
3、慢性炎症:在细胞学涂片上,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典型变化。巨噬细胞为单个核或多个核,有核增大和染色质增多现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现为再生和修复特征。
4、肉芽肿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炎症的形式,由上皮样细胞(类似上皮细胞的巨噬细胞)组成,伴有多核巨细胞。常见于结核杆菌或霉菌感染等。
(二)特殊感染性物质的识别
在光学显微镜下,能明确识别霉菌,尤其是在肺部、脑脊液和细针吸取标本中。少数细菌、病毒、寄生虫能产生特征性的细胞学变化,如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会出现线索细胞,沙眼衣原体感染会出现细胞质包涵体,艾滋病肺炎会出现卡氏肺囊虫。某些病毒感染会出现特征性细胞学变化。
五、细胞损伤的其他变化
(一)反应性核变化:较少见,多发生于炎症过程,可见于癌组织周围。细胞核轻度至中度增大,核膜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颗粒增大,偶见大核仁。此类细胞也称为修复反应或化生。在宫颈阴道涂片中,此类细胞既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或不明意义的不典型腺上皮细胞。
(二)多核:多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间皮细胞、上皮细胞或巨噬细胞均会形成多核细胞。多核巨细胞是上皮细胞(如支气管上皮或腺上皮)通过胞饮作用或核内有丝分裂,形成核分裂、质不分裂的细胞,细胞膜边界消失、融合,多个核,有时可见纤毛。
(三)其他:在炎症或肿瘤时,巨噬细胞、上皮细胞、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等都会出现吞噬现象,细胞质中可见外来异物、细胞碎片或完整细胞。病变组织中,各类细胞均可见核异常,表现为核皱褶或核沟。细胞质异常: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可见核内细胞质包涵体,是细胞质折叠入细胞核所致。在放疗、某些微生物感染(沙眼衣原体)、细胞内脂肪储存时,可见细胞质形成多个大小不一透明的圆形包涵体,内含水分或水溶性物质,称为细胞质空泡。
肿瘤细胞学基础
肿瘤是机体内形成的新生组织,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一、良性肿瘤
(一)定义和分类
良性肿瘤:是细胞发生异常增殖且呈局限性增生,但细胞排列和数量异常,可发生于任何组织或器官。良性肿瘤常表现为上皮细胞增生,伴有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
(二)细胞学特征
1.上皮源性良性肿瘤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差异很小。在细胞学涂片上,细胞多互相黏附,形成扁平的细胞群,细胞边界清晰,呈蜂窝状,细胞质透明,核仁小,有时可见有丝分裂。2.间质源性良性肿瘤细胞:如脂肪瘤、平滑肌瘤和纤维瘤,通过细针吸取法获取标本,在细胞学涂片上,与正常间质源性细胞类似,如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或成纤维细胞。
3.其他:某些良性肿瘤,如内分泌或神经源性肿瘤、皮肤疣、生殖道或膀胱尖锐湿疣,在细胞学涂片上,细胞形态明显异常,体积增大,核深染,可见多核,易与癌细胞混淆,细胞学很难作出正确诊断。
二、恶性肿瘤
(一)定义和分类
原发性恶性肿瘤:是形态异常细胞的自主增生,形成特征性组织学图像。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能越过组织学边界,浸润至邻近组织。肿瘤细胞能克隆性生长形成转移,能侵入淋巴道或血道。
1、癌: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鳞状上皮来源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分化好的鳞癌具有明显的角化形成。腺上皮的称为腺癌。同时出现2种类型细胞的称为腺鳞癌或黏液表皮样癌。
2、肉瘤:源于中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如骨肉瘤、肌肉瘤、成纤维细胞肉瘤等。其他恶性肿瘤命名具有高度器官特异性,如血细胞和淋巴系统癌变称为白血病和淋巴瘤,神经胶质细胞癌变称为胶质瘤,黑色素细胞癌变称为黑色素瘤等。良性细胞与恶性细胞的形态学区别
二、细胞学特征(小题多)
在细胞学涂片上,根据癌细胞的大小、形态、黏附性和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特征能识别癌细胞的起源和类型。
1、细胞大小 :癌细胞与相同起源的正常细胞大小不同。癌细胞大小变化多超出生理范围,体积大者超过多核巨细胞,小者极小。在一个癌细胞群体中,大小不一很常见。在空气干燥涂片中,癌细胞大小不一更明显。但是,在缺乏细胞核异常的情况下,不能仅凭细胞大小就诊断为癌。
2、细胞形态:恶性细胞形态异常不常见,特别是进展期肿瘤,多数与正常细胞形态类似。有时,恶性细胞形态呈各种畸形怪状。但是,良性肿瘤也可见畸形细胞,特别是增生的结缔组织或上皮组织。在诊断前,必须考虑细胞核特征。
3、细胞黏附性:黏附性差是癌细胞主要形态学特征之一。在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上,癌细胞多单个散在或疏松聚集,而良性肿瘤细胞多紧密排列,呈有序的聚集,且细胞边界清晰。分化差恶性细胞比分化好恶性细胞的黏附性差。恶性淋巴瘤和肉瘤细胞倾向于单个散在,罕见成堆。
4、细胞核:核异常是癌细胞主要形态学特征之一。主要变化有:①核增大,特别是核质比(N/C)增大。②核形态和轮廓不规则。③染色过深、染色质呈粗颗粒状。④女性出现异常性染色质小体。⑤核膜异常。⑥核仁异常。⑦有丝分裂异常。⑧其他变化。
(1)大小:与已知大小的细胞进行比较,如红细胞(约7μm)或良性细胞核等。正常细胞核大小随细胞周期变化,S期、G2期细胞(占1%-2%)的核体积大。大多数恶性细胞有核增大的特点,但胞质的量多正常,导致N/C增加。同一类型癌细胞有胞核大小不一的现象,称为核大小不一,与染色体数量或肿瘤干细胞有关。
(2)形态和轮廓:细胞核形态常与细胞质密切相关。圆形或多角形癌细胞的核呈圆形、卵圆形。梭形癌细胞的核呈长形或梭形。通常细胞核轮廓异常,有小的突起或切迹,有时呈指状突起,但较难识别。在细胞学涂片上,细胞核形态和轮廓异常,伴有核和N/C增大,应高度怀疑为癌细胞。
(3)核染色:采用恰当的染料(如苏木素)染色时,在有丝分裂间期癌细胞的核多染色过深,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和核膜增厚。但是,正常器官也可见核增大和染色过深,如胚胎性肾上腺皮质和内分泌器官(甲状腺腺泡)。
(4)女性性染色质小体:女性性染色质小体(Barr小体)呈致密的半圆形结构,靠近核膜,实质是失活的女性X染色体。出现2个或2个以上Barr小体称为X染色体异常,多见于癌细胞,特别是乳腺癌、宫颈癌细胞。
(5)核膜:多数癌细胞核膜增厚且不规则。有时,出现核孔增厚。核孔厚度与DNA有关,DNA含量增加使核孔增厚,而且核孔厚度与核体积一致。
(6)核仁异常:核仁常嗜酸性、居中,伴体积和数量增加,若见到巨大核仁(直径5-7m)就可诊断为恶性。核仁形态常异常,呈逗点形或“切饼干刀样”。有时,可见多个核仁(超过5个),特别是分化差的肿瘤,如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7)有丝分裂异常:在细胞学涂片上,有丝分裂异常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原因是癌细胞常出现染色体移动缺陷、不分离、染色体延滞、有丝分裂纺锤体异常、染色体数量异常和有丝分裂异常定位等。与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有关。
(8)其他变化:癌细胞常见2个或多个核。但是,多核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可见于良性细胞,无诊断价值。
部分恶性肿瘤可出现特殊的核异常,如甲状腺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可出现浆或核内包涵体,核周出现透明区。在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上,甲状腺癌细胞可出现核皱褶、沟或折叠,使核呈“毛虫样”外观。但是,某些正常和良性病变细胞,如肝细胞、支气管纤毛细胞、口腔、角膜或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间皮细胞、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室管膜细胞瘤细胞等也可出现类似变化。
5、癌细胞起源和类型的识别: 根据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特征,常能判断其起源和分化程度。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05~2007年的胸腹腔积液915例。诊断报告采用5级分类法, 为便于分析, 将Ⅰ级和Ⅱ级合并为良性, Ⅲ级为可疑, Ⅳ级和Ⅴ级为恶性 (2005年标本采用传统的离心涂片法, 共252例;2006~2007年标本采用膜式细胞采集术, 共663例) 。915例中, 恶性78例, 可疑21例, 良性816例。
1.2 方法
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是近年来卫生部批准, 应用于医院及其他部门进行脱落细胞分析时的一种新方法[1], 是对脱落于体液中的肿瘤及病变细胞进行浓缩制样的一种采集术, 该方法能清除细胞垃圾, 截留肿瘤细胞和其他有诊断价值的细胞。
2结果
915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中, 结果为恶性者中使用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为83例, 传统离心涂片法18例。诊断为可疑恶性者中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为9例, 传统的离心涂片法为12例。诊断为良性者膜式细胞采集术为571例, 传统的离心涂片法为252例。
3讨论
胸腹腔积液从细胞学诊断过程看, 经过染色的涂片标本并非显示化学反应或定量关系, 而是为了更好的反应细胞形态学特点, 利于镜下寻证[2]。在诊断思路中, 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检查及原发灶病理组织类型的参考是必须的, 但前提是这些依据必须可靠, 否则很可能误导病理诊断。在制作涂片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也很重要。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在使用过程中简单、方便、快捷, 无需电源及离心机等设备, 且可大量采集液体中的肿瘤细胞, 从而降低漏诊率, 提高阳性率。
使用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可靠信息, 这是病理组织学不能替代的, 也促进了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水平。利用滤膜现代技术, 不仅可以处理大量标本, 且同时对不同部位、不同检查目的的标本, 可快速得到制备及诊断结果[3]。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涂片细胞核及胞质结构清晰。经过滤膜处理的标本, 可以滤去大量的无诊断意义细胞及一些细胞垃圾, 保留了诊断性细胞, 方便阅片, 进而提高诊断阳性率;细胞收获率高, 细胞形态, 结构保存完好, 无论成团细胞或散在细胞均可展现清晰的结构;涂片背景十分清洁, 肿瘤细胞及其他上皮细胞一目了然, 方便观察。不断改进检查新技术和提高认识能力, 这些对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组织来源的诊断有所裨益。
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在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已知是恶性肿瘤患者, 浆膜腔积液不是由于肿瘤侵犯胸膜、腹腔膜, 而是由于继发于其他因素, 如心力衰竭, 肺栓塞、肺淋巴管阻塞, 低蛋白血症, 找不到癌细胞。鳞癌的胸腔积液多由支气管或淋巴管阻塞引起, 也不易找到癌细胞。另外与肿瘤类型也有关:如腺癌的阳性率可高达90%~100%, 鳞癌为4.5%~6%;再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胸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 恶性间皮瘤因临床发病率较低, 细胞学阳性率检查也相对较低, 而霍奇金病就更为罕见。阳性率也可受取样量的影响, 并与送检次数有关, 送检的量越大、次数越多, 阳性率越高;初检阳性率为90%, 送检>2次可高达98%以上[4]。另外诊断者要有足够的经验和组织学诊断基础, 制片和阅片都要认真、细致。为防止浆膜腔积液凝固, 抽液时需加适量肝素于针筒内, 送检积液量多, 肝素的量要适当增加。送检积液最好是抽吸到后面的穿刺液, 可使阳性率升高。
虽然细胞学诊断有其优势, 但它仍然是一种抽样检查, 具有一定误差, 而这种误差因诊断者的水平而异, 差别很大。细胞学的诊断范围很广, 要加强大范围的合作, 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在进行诊断时, 要慎重、留有余地, 在诊断语言上宜缓冲, 不可急于下结论, 多参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结果。作为一个细胞病理学工作者, 要寻找新技术, 创立新方法, 制定和运用科学性强的措施来保证诊断的真实性, 为临床提供最佳的诊断依据, 使患者得到更早、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膜式病变细胞,病理学,采集术
参考文献
[1]王永才.新编脱落细胞病理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廖军鲜, 王凤计.脱落细胞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关键词】Th17细胞;炎症性肠病;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39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69-01
人类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症状表现为肠道反复、慢性的炎症[1]。尽管目前IBD的病因还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遗传及环境因素参与了该病的进程,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肠道黏膜的炎症的发生。实验室模型的结果表明,IBD相关的组织损伤与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而且在此作用过程中细胞因子起关键的作用。细胞因子谱的研究表明,CD疾病中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以Th1型为主,而UC中可见大量的Th2型细胞因子[2]。近年来的研究证实,CD和UC疾病中肠道黏膜往往有大量的Th17细胞[3]。本文将就Th17细胞在IBD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学作用进行回顾和展望。
1 Th17的发现
传统的观点将CD4+的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Th)分为Th1和Th2两个细胞群,二者在分泌的胞因子类型及蛋白的表达上均存在着差异。在免疫应答类型上,Th1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通过分泌IL-4及IL-13启动B细胞免疫应答,即体液免疫应答,二者协同作用,抵抗病原体感染。
Th细胞的发育始于胸腺,其分化依赖于与活化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s)接触。Th细胞与分泌IL-12的APC接触后,分化为分泌IFN-γ的Th1细胞;而当Th细胞与分泌IL-4的APC接触后,则分化为以分泌IL-4、IL-5和IL-13的Th2细胞。在Th17细胞被发现前,Th1细胞一直被认为是介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唯一细胞。然而,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IFN-γ和IL-12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而IFN-γ和IL-12可以驱动Th细胞向Th1分化。该结果提示,可能有Th1以外的细胞参与了自身免疫应答反应。
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缺乏IL-23的小鼠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表达IL-23但缺乏IL-12的小鼠会发生严重的自身免疫病。该实验结果表明,IL-23而非IL-12是介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关键因子。一系列的研究又表明IL-23可以促进IL-17的分泌,而分泌IL-17的细胞是一群独特的Th细胞亚群,即Th17[4]。而且这群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CD和UC疾病中的病理学作用
Th17分化受STAT3调控,STAT3不仅调节Th细胞的IL-17、 IL-21分泌及IL-23受体的表达,而且还调控Th17分化过程中的另外3个关键调控因子(RoRgt、IRF4和Batf)。RoRgt仅仅表达于淋巴细胞,是Th17细胞发育中的关键调控因子。敲除RoRgt基因,小鼠体内无Th17细胞。
许多细胞因子在Th17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如TGF β、IL-6、IL-23、IL-21和IL-1β。IL-6和TGF β在Th17细胞的早期发育中起关键作用,IL-6能激活STAT3信号通路,促进Th17相关细胞因子、IL-23及RoRgt的表达。TGF β可以诱导CD4+ T细胞高表达FoxP3和RoRgt,从而诱导其分化为Treg或Th17。IL-6可以封闭FoxP3对RoRgt抑制作用,从而提高RoRgt的表达,促进CD4+ T细胞向Th17的分化。IL-23、IL-21和IL-1β对于Th17的分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Th17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7A、IL-17F、IL-21、IL-22、IL-26及IL-9等。单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Th17细胞都能分泌上述所有的细胞因子。临床研究表明,CD和UC患者的肠道中IL-17A、IL-17F、IL-22及IL-26均高表达。IBD基因谱研究表明,Th17相关基因STAT3和IL-23R的多态性与其发病具有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IBD患者黏膜中CCL20高表达,而CCL20具有趋化CCR6+ Th17的作用,同时CCL20的表达受到IL-21的正向调控[5]。
3 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肠道中的促炎及抗炎作用
由于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在IBD中大量表达,对于这些细胞因子在控制肠道炎症中的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的研究显示,在不同的模型中Th17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有时表现为促炎,有时表现为抗炎作用。比如,在口服葡聚糖硫酸钠诱导肠炎的模型中,IL-17A敲基因小鼠比野生型更易患肠炎。葡聚糖硫酸钠可以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肠道菌群侵入黏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大量渗入肠道黏膜引发强烈的炎性反应。因此,在这个模型上,IL-17A可能通过诱导肠道高表达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及粘蛋白mucin,增強肠道的屏障功能,从而抑制了炎症的发生。过继输注实验中,供体鼠的CD4+ T 细胞IL-17A基因缺失,受体鼠接受了供者的T细胞后,更易产生急性肠炎。而在此模型中,CD4+ T 细胞IL-17A基因缺失并不能提高T细胞迁移及侵润能力,却能增强Th1细胞的功能,该结果提示,IL-17A可能通过抑制Th1细胞的功能,发挥其抗炎作用[6]。
和IL-17A敲基因小鼠类似,IL-22敲基因小鼠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模型中,也更易患肠炎。IL-22可以激活STAT3,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杯状细胞重建、促进粘液和抗菌物质的产生,从而提高了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过继输注T细胞诱导肠炎的模型中,IL-22也具有组织保护的作用。
在三硝基苯磺酸直肠灌注诱导肠炎的小鼠模型中,IL-17RA基因的缺失反而可以抑制肠炎的发生,起到组织保护的作用。注射IL-17RA IgG1也可以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肠炎。由于IL-17RA受到 IL-17A和IL-17F的共同作用,因此上述结果提示,IL-17F而不是IL-17A是肠炎的致病因子。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IL-17F敲基因小鼠具有抵抗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肠炎的作用。尽管IL-17F促进肠道炎症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已有一些数据表明,IL-17F可以促进TNF、IL-1、IL-6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释放。而这些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可以放大肠道对病原体刺激的反应、。
尽管上述结果暗示IL-17A具有抗炎作用,但依然不能排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IL-17A可能协同IL-17F或其它一些由Th17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肠道炎症的发生。Leppke等研究表明输注了IL-17A、 IL-17F或IL-22敲基因小鼠的T细胞后,RAG1-裸鼠发生严重的肠炎。而肠道不分泌IL-17的RORγ-裸鼠在输注上述细胞后,并不发生肠炎。
RAG敲基因小鼠输注CD8+ T细胞也会发生严重的肠炎,其症状與输注CD4+ T细胞类似。对该模型中小鼠肠道淋巴结中的CD8+ T细胞的分析显示,存在着一群IL-17A和IFN-γ双阳性的细胞。更为明显地是,给小鼠输注来源于IL-17A或IFN-γ缺失小鼠的CD8+ T细胞,不产生严重的肠道炎症。
以上结果表明,小鼠的Th1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肠道炎症的发生。IL-21在肠道的Th1和Th17细胞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IL-21可能是控制肠道炎症的靶分子。DSS和TNBS肠炎模型中,IL-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注射IL-21受体的中和蛋白,可以缓解肠道炎症并降低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IL-21敲基因小鼠对DSS和TNBS引起的肠道炎症起保护作用,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与肠道内IL-17A和IL-17F的低表达有关,该结果再次证明了IL-21在维持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IL-21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促进肠道炎症的生理学功能。比如,IL-21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外周的分化,并增强CD4+ T细胞对Treg抑制效应的抵抗力[7]。
综上所述,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在肠道炎症中起重要的作用,Th17很可能成为肠道炎症治疗的靶点。
参考文献:
[1] Kaser A, Zeissig S, Blumberg R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nu Rev Immunol. 2010, 28: 573-621.
[2] Reinisch W, de Villiers W, Bene L. et al. Fontolizumab in moderate to severe Crohn’s disease: a phase 2,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ple-dose study. Inflamm Bowel Dis. 2010, 16:233-242.
[3] Annunziato F, Cosmi L, Santarlasci V. et al.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of human Th17 cells. J Exp Med. 2007, 204:1849-1861.
[4] Burton PR, Clayton DG, Cardon LR et al. Association scan of 14,500 nonsynonymous SNPs in four diseases identifies autoimmunity variants. Nat Genet. 2007, 39(11):1329-1337.
[5] Hirahara K, Ghoreschi K, Laurence A. et al.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in 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 2010, 21(6):425-434.
[6] Yang XO, Chang SH, Park H. et al.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IL-17F. J Exp Med. 2008, 205:1063-1075.
壳状核仁:原纤维状成分集中位于核仁中央,细颗状成分呈壳状包绕于外层。这种细胞的合成活性甚低。
海绵状核仁:这种核仁的原纤维状与细颗状成分呈海绵状(或线团状)排列。这种细胞的合成活性升高。大多数所谓的“工作核”具有这种核仁。
高颗粒性核仁:由海绵状核仁转化而成,原纤维状成分几乎消失,核仁主要由颗粒状成分构成,故组织学上呈强嗜碱性,细胞的合成活性旺盛。这种核仁常见于炎症和肿瘤细胞。
低颗粒性核仁,与上述高颗粒性核仁相反,这种核仁的细颗粒状成分锐减,故电镜下原纤维状成分显得突出,电子密度较低。这种核仁常见于再生时,因此时细颗粒成分(rrna)过多地被胞浆所利用。
分离性核仁:超微结构上3种核仁成分清楚地互相分离,原纤维状和细颗粒状成分减少。这种核仁变小,无活性,常见于核仁转录过程被抗生素、细胞抑制剂、缺氧和蝇菌素中毒等所完全阻断时。
由此可见,核仁的大小和(或)数目的多少常反映细胞的功能活性状态:大和(或)多的核仁是细胞功能活性高的表现,反之则细胞功能活性低。
二、细 胞 膜
b.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大
c.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小
d.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小来源:
e.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大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征。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降低,称为红细胞的脆性降低。
同一个体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并不相同。来源:
衰老的红细胞脆性较高,而初成熟的红细胞脆性低。
红细胞在低渗脆性的高低主要取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来源: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由于细胞膜脂质逐渐丢失,膜的表面积减小,细胞成为球形,故渗透脆性增高。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红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高,na+内流增多,若经过na+-k泵活动代偿性增强仍不足以维持细胞内的低na+浓度,则细胞内的na+浓度和渗透压将增高,水分子进入细胞,红细胞的体积增大,变为球形,渗透脆性增高。
相关名词
1.萎缩:是已发育的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生理性
病理性: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萎缩细胞胞质内出现脂褐素颗粒,是老化的标志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生理性、病理性)3.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生理性、病理性)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1鳞状上皮化生○2肠上皮化生(二)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1细胞膜的破坏 ○2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4缺血缺氧 ○5化学性损伤 ○6遗传变异
(三)可逆性损伤(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细胞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1.细胞水肿(最常见):水变性,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细胞内Na+和水积聚
肉眼——受累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
2.脂肪变(最常见):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脂肪肝发生机制:○1肝细胞浆内脂肪酸增多 ○2甘油三酯合成过多
○3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脂肪输出受阻
3.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1细胞内玻璃样变 ○2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3细动脉壁玻璃样变(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病变)4.淀粉样变 5.粘液样变 6.病理性色素沉着 7.病理性钙化(四)不可逆性损伤
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的变化时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域呈灰黄、干燥、质实。
坏死区域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存在炎症反应,光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但组织轮廓仍存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西粒细胞等大量释放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干酪样坏死——黄色、细腻、质软、无红染
3)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常见的坏死形式 4)坏疽:指组织坏死并激发腐败菌感染。分干性、湿性、气性
a.干性坏疽:动脉阻塞,但静脉通常的四只末端。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轻
b.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发生于动静脉阻塞的肢体。坏死区肿胀呈蓝绿色,界限不清
c.气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除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捻发感
○3坏死的结局1)坏死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 3)分离排出 4)机化与包裹 5)钙化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1.不稳定细胞:又称持续分裂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Eg.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被覆细胞、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2.稳定细胞:又称静止细胞,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Eg.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3.永久性细胞:又称非分裂细胞。Eg.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4.肝再生的三种情况: 部分切除
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 可再生 网状支架塌陷→不可再生
5.接触抑制:当增生的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如相互接触或达到原有大小,细胞停止生长 6.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无限或较长时间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 7.修复的过程○1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称再生
○2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纤维性修复,以后形成瘢痕,也称瘢痕修复(一)肉芽组织
1.肉芽组织的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二)瘢痕组织
1.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的过程 1.血管生成
2.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3.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积聚和纤维组织的重建
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最终结果不仅导致了结缔组织的重构,而且亦是慢性炎症和创伤愈合的重要特征
(四)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比较
1.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出血、渗出物少,对合整齐,无感染,炎症轻微,愈合时间短,瘢痕小。Eg.无菌手术切口
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对合整齐,伴感染,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伤口收缩明显,愈合时间长,瘢痕大。Eg.感染伤口(五)骨折愈合过程: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动脉性)和淤血(静脉性)都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 2.充血: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 3.淤血○1局部性——静脉受压、静脉管腔阻塞
○2全身性——心力衰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4.淤血的后果:
发生淤血的器官和组织,会产生以下变化 ○1由于血液的淤积而肿胀 ○2局部皮肤呈蓝紫色 ○3体表温度下降
○4镜下见局部细静脉及Cap.扩张,过多的红细胞积聚
后果:○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4淤血性硬化 5.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由左心衰引起,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可见心衰细胞
心衰细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2肝淤血:由右心衰引起,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槟榔肝)6.出血:血液从从血管或心腔中溢出
7.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加
○2凝血酶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成分 ○3血栓的类型、结局、对机体的影响 类型:
1)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肉眼观察白色血栓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构成
2)混合血栓:肉眼见呈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粗糙干燥圆柱状血栓,与血管壁粘连。镜下见无结构分支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和充满小梁间的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构成
3)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呈暗红色,可脱落形成栓塞 4)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是Cap.,最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再通 3)钙化
影响: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
8.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血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
9.羊水栓塞的证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小动脉和Cap.内有羊水的成分,如角化鳞状上皮、胎毛、胎脂、胎粪和粘液
10.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11.梗死形成的原因:○1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12.梗死的类型
○1贫血性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脑 ○2出血性梗死:发生条件 1)组织疏松 2)先存在高度淤血
3)双重血供或有丰富血管吻合支 4)动脉栓塞
结局:小梗死灶被肉芽组织完全取代机化,日久变为纤维组织。
第四章 炎症
1.炎症:是以损伤、抗损伤、修复构成的综合反应,只有具有血管系统的生物才可发生炎症渗出。对凋亡组织来说,不引起炎症反应。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统称为变质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体液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3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3.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1渗出液: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细胞和细胞碎片,外观浑浊,能自凝。○2漏出液:蛋白质含量较少,细胞少,比重低,澄清,不能自凝。
4.引起炎症的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寄生虫 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2局部表现:1)红: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2)肿:局部炎症性充血、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
3)热:动脉充血、血量多、流速快、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4)痛:渗出物的压迫,炎症介质的作用 ○3全身反应1)发热、嗜睡、厌食 2)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3)血沉加快
6.炎症的分类:急性、慢性
○1急性炎症:反应迅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2慢性炎症:持续交缠,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为主,以增生性病变为主 7.急性炎症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1细动脉短暂收缩 ○2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3血流速度减慢(血管进一步扩张)○4白细胞边集游出 8.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
○1内皮细胞收缩和(或)穿胞作用增强 ○2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4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9.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炎性水肿的意义: ○1稀释中和毒素,减轻损伤作用 ○2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供养和排废 ○3渗出物含抗体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4渗出物中的纤维素交织成网,限制病原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 ○5病原可被淋巴液带到部属淋巴有利于免疫反应的产生 ○6渗出液过多也有压迫和阻塞作用 10.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白细胞边集和滚动:毛细血管后静脉中的白细胞离开血管中心部,随血流缓慢和体液渗出的发生,到达血管边缘不,称为白细胞边集
○2白细胞黏附:白细胞借助于免疫球蛋白找家族分子和整合蛋白类分子黏附于内皮细胞 ○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1)白细胞游出→主动、耗能,白细胞游出后称为炎细胞
2)趋化作用: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趋化因子: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能力的化学刺激物(外源性、内源性——补体、白三烯、细胞因子)○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1)吞噬作用——识别附着→吞入→杀伤和降解
2)免疫作用——发挥作用的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3)组织损伤作用
11.炎症介质: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西,由局部组织或血浆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12.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作用 ○1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 ○3白细胞产物
○4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 ○5血小板激活因子 ○6NO ○7神经肽
作用:血管扩张、收缩,血管通透性增高,趋化作用,细胞激活,发热,疼痛,组织损伤。13.急性炎症的类型:
○1浆液性炎:好发于粘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 ○2纤维素性炎;易发于粘膜、浆膜、肺组织
○3化脓性炎: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链球菌引起 脓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出血性炎
14.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1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 ○2主要由炎症组织引起的组织破坏
○3常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修复和损伤的组织
15.慢性肉芽肿性炎的常见病因 ○1细菌感染 ○2螺旋体感染 ○3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4异物
第五章
肿瘤
1.肿瘤:是集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集体局部的异长组织团块。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2.肿瘤性增殖:导致肿瘤形成的细胞增殖。3.致瘤因子:导致肿瘤形成的各种因素。
4.肿瘤组织分肿瘤实质和间质两部分,肿瘤细胞——实质,结缔组织和血管——间质(支持和营养实质)5.肿瘤的分化:是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处,相似的程度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
6.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细胞异型性、结构异型性)7.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表现为: ○1肿瘤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大
○2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 ○3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质比增大 ○4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差别较大 ○5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也可增多 ○6核分裂象常增多
8.肉瘤——具有间叶组织分化倾向
9.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大多良性,速度慢。界限清,有包膜
○2外生性生长——生长速度快,良恶都有,体表、体外、腔外 ○3浸润性生长——大多恶性,分界不清,肿瘤细胞长入组织间隙 10.浸润:肿瘤细胞长入并破坏周围组织的现象
11.肿瘤的扩散方式:
○1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
1)直接蔓延:随恶性肿瘤不断长大,其细胞沿着组织间隙或神经束衣连续地浸润生长,破坏临近器官或组织 ○2转移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12.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良性)○2良性肿瘤有时可发生继发性改变
○3恶性肿瘤除可引起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易发溃疡、出血、穿孔,引起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全身衰弱 ○4引起副肿瘤综合症:是指不能用肿瘤的直接蔓延或远处转移加以解释的一些病变和临床表现,由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间接引起。13.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象
无或少,不见病理核分裂象
多,可见病理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膨胀性,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外生性生长
继发改变
少见
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 转移
不转移
可转移
复发
不复发或少复发
易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
较小,局部压迫或阻塞
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坏死、出血、溃疡、穿孔
14.腺癌: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 15.基底细胞癌:癌巢由深染得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16.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肉瘤
组织分化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高,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 较低,各种年龄均有可能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干燥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镜下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解清楚,纤维组织增生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少
网状纤维 见于癌巢周围,癌细胞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17.癌前病变: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潜能的疾病 ○1大肠腺瘤 ○2乳腺纤维囊性病 ○3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 ○4慢性溃疡状结肠炎 ○5皮肤慢性溃疡 ○6黏膜白斑
18.癌基因:使细胞获得恶性转化、生长能力的基因 19.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 ○1点突变——单个碱基置换 ○2基因扩增——特定基因过度复制 ○3染色体转位——启动子,融合蛋白异常
20.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抑制增殖,促进死亡。Eg.野生型P53 抑癌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或丢失,其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发生转化
21.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鳞状上皮被覆处或鳞化处,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喉、子宫颈、阴道、阴茎等,或支气管、膀胱等处。大体——呈菜花状,也可形成溃疡。
镜下——分化好的鳞癌癌巢中央有角化珠,细胞间可见细胞桥。分化差的反之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动脉粥样硬化(AS)1.AS的病因:○1高脂血症○2高血压○3吸烟○4糖尿病与高胰岛素血症○5遗传因素○6雌激素
2.AS的基本病理变化
○1脂纹(可逆):点状或条纹状黄色不隆起或微隆起病灶
○2纤维斑块:散在不规则隆起斑块,颜色从浅黄、灰黄变为瓷白色 ○3粥样斑块: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 ○4继发性改变1)斑块内出血 2)斑块破裂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腔狭窄(二)冠心病 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肌缺血而引起。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
3.好发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左旋支 4.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心绞痛: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造成的常见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 2)分类——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
○2心肌梗死(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梗死
1)病理变化 a.早期凝固性坏死,地图状,规则灰白色 b.液化性肌溶解
2)合并症: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炎、心律失常(三)高血压病
1.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被定为高血压
3.○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出现的血压升高 4.高血压的类型分为:良性(缓进性)高血压、恶性(急进性)高血压 5.高血压的病理变化 ○1良性高血压
1)功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血压升高 2)动脉病变期:a.细动脉硬化 b.肌型小动脉硬化 c.大动脉硬化 3)内脏病变期:心脏——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向心性肥大)肾脏——双侧肾对称性缩小,质硬,表面凹凸不平(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脑——脑细小动脉硬化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基底核、内囊)○2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病程短,发展迅速,预后差。(四)风湿病
1.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2.风湿病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渗出期:早期改变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风湿细胞凝集→阿少夫小体(风湿特征性病变)○3瘢痕期或愈合期:坏死细胞逐渐被吸收
3.风湿性关节炎:最长侵犯膝、踝、肩、腕、肘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发作性。
4.风湿性心脏病的基本病变:○1瓣膜浆液性炎→瓣膜肿大 ○2纤维素样坏死 ○3风湿小体形成
5.风湿性心脏病: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长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6.风湿性心内膜炎:○1疣状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特征性病变 闭锁缘上单行排列,灰白色半透明,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2慢性心瓣膜病
○3心内膜局部增厚,粗糙,皱缩——左房后壁,MC Callum斑 7.感染性心内膜炎: ○1急性:
1)基本病变a.脓性病灶:多发性栓塞性脓肿 b.脓毒血症
主要由致病力强的的化脓菌(金葡、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引起。多发于正常人心瓣膜上,主动脉瓣常见,瓣膜破坏严重,常有瓣膜关闭不全。病程短,预后不良 ○2亚急性:有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
1)基本病变a.原有瓣膜病变——穿孔、溃疡、缺失、赘生物
b.心脏赘生物大,且多个,不易疣化,易脱落引起栓塞,听诊有杂音 c.血管:小动脉栓塞(脑、脾、肾)→无菌性梗死 d.合并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e.败血症:细菌入血、繁殖。皮肤、眼底粘膜有出血点。
8.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受各种原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官实质性病变 表现○1瓣膜口狭窄○2瓣膜关闭不全○3瓣膜狭窄伴关闭不全 9.二尖瓣狭窄: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所致。10.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变化、临床表现
○1早期左心房代偿性扩张肥大,使血液在加压情况下快速通过狭窄口 ○2后期左心房代偿失调,房内血液淤积,引起肺淤血、肺水肿
○3神经反射引起肺内小动脉收缩或痉挛,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 ○4失代偿后→右心房淤血 ○5左心室可有萎缩
11.心肌病:指心肌病变伴心脏功能不全
类型: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一)肺炎
1.肺炎:通常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2.肺炎的分类:○1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多发生于青壮年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小儿、体弱老人、久病卧床者 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多见于青壮年,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疼痛,呼吸困难,铁锈色痰。○1病理变化:1)充血水肿期:1~2天,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
镜下——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液,可检出肺炎球菌,X线呈阴影
2)红色肝样变期:3~4天,肺叶胀大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
镜下——肺泡间隔内Cap.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及红细胞,铁锈色痰 3)灰色肝样变期:5~6天,肺叶仍肿大,充血消退,由红色转为灰白色,质实如肝 镜下——肺泡腔内有纤维素渗出,此期缺氧状况改善,痰液转为粘液脓痰 4)溶解消散期: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酶溶解纤维素,肺内实变病灶消失 ○2并发症:1)肺肉质变 2)胸膜肥厚及粘连 3)肺脓肿及脓胸 4)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5)感染性休克
4.小叶性肺炎: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1病理变化:双肺表面和切面散在分布灰黄、实质病灶,以下叶和背侧多见,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
镜下——病灶区域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有浆液渗出,部分肺泡过度扩张(代偿性肺气肿)5.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炎)○1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渗出的浆液性渗出物常浓缩成薄层红染的膜状物贴附于肺泡内表面,即透明膜
○2病毒包涵体: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其周围常有一清晰地头透明晕。
检出病毒包涵体是组织病理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主要依据 6.慢性支气管炎——咳、痰、喘、炎
7.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或小支气管持久性不可复性扩张,并伴有长期反复感染的肺部慢性疾病
○1病因:管壁受损,支持结构破坏
○2病变特点:支气管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3临床表现:长期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8.肺气肿:是神经末梢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1病因:常见慢性气管炎,先天性抗1—胰蛋白酶缺少症、小气道炎症、老年性肺弹性减弱
○2临床表现:“桶装胸”
○3类型:1)肺泡性肺气肿
a.腺泡中央型肺气肿:肺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b.腺泡周围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基本正常,而其周围的肺泡管、肺泡囊扩张
c.全腺泡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基本正常,二其他周围的肺泡管、肺泡囊、肺泡都扩张。含气小囊腔布满肺腺泡内。2)间质性肺气肿
3)其他类型:a.疤痕旁肺气肿:>2cm→肺大泡 b.代偿性肺气肿
c.老年性肺气肿
(二)硅肺——分I、II、III期(三)肺癌 1.大体类型: ○1中央型(肺门型):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在肺门部形成肿块。
○2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或其他远端支气管,在靠近肺膜的肺周边部形成孤立的结节状或球形癌结节,与支气管关系不明显,转移早
○3弥漫型:起源于末梢肺组织,沿肺泡管及肺泡弥漫性浸润生长
2.早期肺癌:癌块直径<2cm。局限于肺内、肺泡管内,管壁浸润型,局部淋巴结转移阴性 隐形肺癌:肺内无明显肿块,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 3.组织学类型:
○1鳞癌:最常见,生长慢,中央型多见,淋巴结转移,对放化疗较敏感,预后较好
○2腺癌:女性多见,生长快,周围型多见,淋巴结转移早,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不如鳞癌
○3腺鳞癌
○4小细胞癌: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生长迅速,恶性度高,中央型多见,淋巴结转移早,对放化疗敏感,预后不好
○5大细胞癌:生长快,中央型多见,恶性度高,转移早而广泛 ○6肉瘤样癌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食管
1.急性食管炎:(1)单纯卡他性炎(2)化脓性炎(3)坏死性炎 慢性食管炎(常由急性转化而来)(1)反流性食管炎(2)Barrett食管 2.食管狭窄:一般伴有代偿性扩张
食管扩张(1)先天性扩张:广泛扩张
(2)限局性扩张(憩室):食物易储留,造成感染,引起炎症甚至癌变(二)胃
1.胃炎(1)急性胃炎 ○1急性刺激性胃炎 ○2急性出血性胃炎 ○3急性感染性胃炎
○4腐蚀性胃炎(2)慢性胃炎
○1病因:1)幽门螺杆菌(Hp)2)长期慢性刺激3)胃粘膜屏障的破坏 ○2类型1)慢性浅表性胃炎 a.病变位于黏膜浅层,即黏膜上1/3 b.合理饮食→痊愈
c.少数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a.特点:胃粘膜萎缩变薄;
粘膜腺体减少或消失,伴肠上皮化生;
多量淋巴cell、浆cell浸润
b.胃镜下:炎性改变;颜色转变;黏膜变薄引起血管显露 c.镜下:黏膜变薄,腺体萎缩减少; 淋巴cell、浆cell浸润;
纤维组织增生(异型增生:轻、中、重度);
腺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
完全:杯状cell+吸收上皮cell 不完全:只有杯状cell(易癌变)——假幽门腺化生
(三)十二指肠
1.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1)临床表现:○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2上腹疼痛、反酸、嗳气(2)病因○1幽门螺杆菌(Hp)○2胃液的消化作用
○3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 ○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5遗传因素
(3)病理变化:肉眼观——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 镜下——渗出层、坏死层、肉芽层、瘢痕层
(4)结局:
○1愈合 ○2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慢性)(四)阑尾
1.阑尾炎(1)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伴体温升高及末梢中性粒细胞增多(2)病因:细菌;阑尾腔阻塞
(3)急性阑尾炎:○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五)肠
1.非特异性肠炎:病理学上无特异性变化
(1)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是结肠、回肠近端、空肠
(2)病理变化:○1肠壁变硬变厚,黏膜高度水肿,重者肠穿孔及瘘管 镜下:无干酪样坏死改变(六)肝脏
1.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1肝细胞变性坏死○2炎症细胞浸润○3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变性坏死1)肝细胞变性a.细胞水肿 b.嗜酸性变
嗜酸性变:肝细胞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故红染 2)肝细胞坏死a.嗜酸性坏死 b.溶解性坏死——点状坏死 ——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
碎片状坏死: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
(2)临床病理类型:○1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广泛变性,以水肿为主 ○2慢性(普通型)肝炎:轻度——点状坏死
中度——中度碎片状坏死
重度——重度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3急性重型肝炎:仅肝细胞大量坏死
○4亚急性重型肝炎:既有肝细胞大量坏死,又有结节状 干细胞再生 毛玻璃样肝细胞: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常可见部分肝细胞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此种肝细胞为毛玻璃样肝细胞
2.肝硬化: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的肝脏变性变硬的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
(1)门脉性肝硬化
○1病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有毒物质的损伤作用
○2病变:大体:早期肝体积正常可稍大,质地正常或稍硬。晚期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切面有弥漫分布的小结节。肝被膜增厚。镜下:可见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被假小叶取代 胶原纤维增生→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硬化
假小叶:肝硬化时大量纤维增生破坏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3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致食道下段静脉丛曲张;胃肠淤血,水肿
2)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出血倾向;胆色素代谢障碍;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肝性脑病
(2)坏死后性肝硬化与门脉性肝硬化的不同 ○1肝体积缩小,以右叶为重 ○2结节较大,且大小不一
○3纤维间隔宽
○4肝细胞坏死较严重,肝功能障碍明显,门脉高压症不明显 ○5病程短,癌变率高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滤过屏障:内皮细胞
基底膜
内皮下间隙
上皮细胞(滤过隙膜)滤过隙(足突的间隙)(一)肾小球肾炎(GM):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与滤过隙膜紧密相关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疾病,肾为唯一或主要的受累脏器(1)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与肾小球肾炎有关的抗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2抗原抗体反应是肾小球损伤的主要原因,与抗体有关的损伤主要通过两种机制: 1)抗体与肾小球内的抗原在原位发生反应
2)血液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引起肾小球病变 ○3常见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较少见 ○4补体-白细胞介导的机制是引起肾小球改变的一个重要途径(2)肾小球损伤机制的要点:
○1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是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机制,这一机制主要通过补体和白细胞介导的途径发挥作用
○2大多数抗体介导的肾炎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免疫荧光检查时,免疫复合物呈颗粒状分布
○3抗GBM成分的自身抗体可引起抗GBM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时抗体呈线性分布 ○4抗体可与植入肾小球的抗原发生反应,导致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荧光检查显示颗粒状荧光
(3)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增多
○2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 ○3炎性渗出和坏死 ○4玻璃样变和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4)临床表现类型:
○1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者有氮质血症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进展快,水肿,血尿、蛋白尿,后迅速发生少尿和无尿,伴氮质血症,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脂尿 ○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5慢性肾炎综合征:见于各类型肾炎终末阶段,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预示晚期),氮质血症,尿毒症。(5)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与感染有关,儿童发病多于成人,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2)病变:肉眼观——双侧肾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充血(大红肾或蚤咬肾)镜下——病变弥漫分布,累计双侧肾绝大多数肾小球。肾小球体积增大,血管球细胞数增多,并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Cap.腔狭窄,肾小球内血量减少 免疫荧光——见IgG和补体C3沉积,呈颗粒状分布
3)临床病理联系: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1)病变:肉眼观——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皮质表面有出血点,切面皮质增厚 镜下——特征性病变为多数肾小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 新月体:多数肾小球囊壁上皮细胞增生为新月形
2)临床病理联系: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病人迅速出现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最终肾功能衰竭。本病预后极差。○3肾病综合征及相关的肾炎类型 1)膜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成人)肉眼——双肾肿大色苍白,大白肾
常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部分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 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婴幼儿多见)光镜——肾小球基本正常,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肉眼——双肾肿胀色苍白,切面皮质出现黄白色条文。预后最好。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 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 ○4IgA肾病:病变为IgA沉积引起的系膜增生性改变
○5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
病变: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
(二)肾盂肾炎:感染引起的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炎性疾病 1.急性: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病变:肉眼观——肾体积增大,表面充血,有散在、稍隆起的黄白色脓肿,周围见紫色充血带
并发症:(1)肾乳头坏死(2)肾盂脓肿(3)肾周脓肿
2.慢性:病变肉眼观——肾固缩外观,表面凹陷性瘢痕,肾盂黏膜粗糙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结局和并发症:○1脑积水○2颅神经受损麻痹○3颅底部动脉炎致阻塞性病变——脑梗死(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起病急,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
1.病变:肉眼观——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浅。切面充血水肿,严重者脑实质有点状出血,可见散在粟粒状或针尖大的软化灶
镜下——○1脑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神经细胞周围有增生的胶质细胞围绕,即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小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噬神经细胞现象 ○3软化灶形成 ○4胶质细胞增生
第十五章
传染病(一)结核病
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一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 2.呼吸道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3.基本病理变化:○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出现结核结节,菌量少,毒力较低或免疫力强时,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
○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在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时。干酪样坏死(红染、颗粒状、无任何结构的彻底坏死(二)肺结核
1.原发性肺结核: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
○1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形成。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原发综合征。○2病变: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形成灰白色炎性实变灶,大多数病灶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2.继发性肺结核
○1局灶型肺结核:X线显示肺尖部有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病灶,境界清楚,有纤维包裹 ○2浸润性肺结核: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4干酪性肺炎
○5结核球(瘤)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6结核性胸膜炎
3.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比较
原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
初次
再次 发病人群
儿童
成人 免疫力或过敏性
无
有
病理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新旧病灶复杂,较局限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主要散播途径
淋巴道,血道
支气管 病程
短,大多自愈
长,需治疗(三)伤寒
1.病变部位: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最突出
2.分期○1髓样肿胀期:回肠下端淋巴组织略肿胀 ○2坏死期:局部肠粘膜坏死
○3溃疡期:坏死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4愈合期
(四)细菌性痢疾
有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 收集2009年12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74例, 并于患者手术期间采集到病理组织标本180个, 将采集到病理组织迅速送到我院病理科进行检查, 其中男50例 (67.6%) , 女24例 (32.4%) ;年龄35~76 (56.4±7.8) 岁;病程3月~4年, 平均1.0±0.1年;其中腺癌34例, 鳞癌4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为肺癌, 排除其他转移性癌症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切片机、自动包埋机、目镜测微器、染色机、显微镜等等仪器, 其中脱水机型号LEICAASP300S, 包埋机型号LEICAEG1160, 切片机型号LEICARM2245, 显微镜型号LEICADM3000。所有的病理组织切片均在患者手术期间采集, 在30min内进行病理检查, 首先, 检查之前每个标本尽可能在不同的方向采集2~4块组织, 然后对2~4块组织进行脱水、透明等病理学基本检查前步骤。其次, 使用光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病理类型, 并给与记录, 最后, 使用直观法在光镜下目测病理组织周围组织的侵润程度, 同时给予记录。观察病理组织的侵润范围时, 采用盲法选择两位医生进行观察, 从而减少误差, 最后选择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数据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腺癌和鳞癌周围组织侵润范围大小比较
对两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周围组织侵润范围进行观察, 结果提示腺癌和鳞癌的侵润范围在0~1mm, 占比例最大, 分别为35%和57.6%;>4mm范围所占的比例最小, 分别是5.2%和3.8%。另一方面, 鳞癌的侵润范围比较集中, 腺癌相对较分散, 详见表1。
2.2 腺癌和鳞癌不同解剖学部位与侵润范围关系比较
对中央型、周围型腺癌和中央型、周围型鳞癌的侵润范围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提示不同解剖学部位腺癌侵润范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解剖学部位鳞癌侵润范围比较,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即腺癌或者鳞癌不管部位是中央型或者是周围型其侵润范围大小不存在差异性, 见表2。
2.3 腺癌和鳞癌分化程度与侵润范围大小的比较
对不同分化程度腺癌和鳞癌与侵润范围关系的比较, 其中鳞癌的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统计学无意义 (P>0.05) , 说明在鳞癌中分化程度与侵润范围无关系。另一方面腺癌的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其中高分化侵润周围组织的范围最大, 其次是中分化、低分化, 见表3。
3 讨论
注:腺癌分化两两比较, 与低分化比较★:P<0.01, 与中分化比较▲:P<0.01
病理分析提供的科学依据为临床上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很大的益处。国外一些研究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应用ERα的COOH端识别抗体时可以检测到NSCLC的ERα的表达, 但如果同时使用识别NH2端的抗体, 则不能检测到ERα的表达[2], 提示ERα的N端可能发生缺失改变。国内目前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3]。同时也有研究发现, 在使用识别不同的位点的ERα抗体时, 检测到NSCLC的ERα表达的阳性结果不同[4,5]。ERβ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多为细胞核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45.8%~69.0%[6]。另一方面研究发现, 在NSCLC有可能表达的不是完整结构的ERα多项研究发现, E Rβ在腺癌、高分化癌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鳞癌和低分化癌[7~9], 对于受体的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目前在国内不断的开展, 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和病理特点提供更细的客观依据。
本次研究对收集180个病理切片组织进行检查,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学分类的周围组织侵润程度的特点, 结果提示腺癌和鳞癌的侵润范围在0~1mm的比例最大, 分别为分别是35%和57.6%;>4mm所占的比例最小, 分别是5.2%和3.8%, 说明临床上大部分情况非小型肺癌患者组织的侵润范围比较小, 在不同解剖学部位肿瘤分析结果中提示, 鳞癌与腺癌中无论是中央型或者周围型, 其侵润范围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对不同分化程度腺癌和鳞癌的侵润范围观察比较, 其中高、中分化鳞癌的侵润范围与低分化鳞癌的侵润范围比较统计学无意义 (P>0.05) , 说明在鳞癌中分化程度与侵润范围无关系;另一方面高、中分化腺癌的侵润范围与低分化腺癌的侵润范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且高分化腺癌的组织侵润周围的范围最大, 其次是中分化、低分化腺癌。
综上所述, 临床上通过病理检查能够给予医生提供患者癌细胞周围较为全面的病情依据, 从而指导治疗, 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益处。
摘要: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周围组织的特点, 以及对各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改变进行描述,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已进行病理检查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 其中腺癌34例, 鳞癌40例, 对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均采用光镜下使用目镜测微仪器测量其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以及观察不同解剖部位肿瘤、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范围的病理特点。结果 本研究共180张病理切片, 其中腺癌77张, 鳞癌103张。周围组织侵润范围描述中腺癌和鳞癌的侵润范围均0~1mm, 占比例最大, 分别是35%和57.6%;>4mm所占的比例最小, 分别是5.2%和3.8%。腺癌与鳞癌在不同解剖学位置与侵润范围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不同分化程度与侵润范围关系比较中, 腺癌的高/中分化所侵润的范围较低分化范围大,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的周围组织侵润范围较鳞癌广泛, 腺癌的分化与侵润范围有一定关系, 鳞癌的侵润范围较为集中。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周围组织,侵润,分化
参考文献
[1]林冬梅.国际多学科肺癌组织病理新分类解读.中国肺癌杂志[J].2013, 16 (6) :277-280.
[2]Raso MG, C Behrens, MH Herynk, 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dentifies a subset of NSCLCS and correlates with EGFR mutation[J].Clin Cancer Res, 2009, 15 (17) :5359-5368.
[3]张怡飞, 张杰, 陆舜.雌激素系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J].肿瘤, 2010, 30 (1) :77-80.
[4]Gomez-Fernandez C, A Mejias, G Walker, 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adenocarcinomas of the lung:the antibody factor[J].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2010, 18 (2) :137-141.
[5]Mauro LV, M Dalurzo, MJ Carlini, et al.Estrogen receptor beta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s early-stage prognostic biomarker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Oncol Rep, 2010, 24 (5) :1331-1338.
[6]Skov BG, BM Fischer, H Pappot.Oestrogen receptor beta over expression in male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survival[J].Lung Cancer, 2008, 59 (1) :88-94.
[7]王瑞娟, 张建中, 王萍.雌激素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10) :1435-1436.
[8]Wu CT, YL Chang, JY Shih, 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estrogen receptor beta in 301 surgically 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5, 130 (4) :979-986.
【关键词】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嗅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嗅神经的神经外胚层,占鼻腔肿瘤的3%,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l0~20岁、50~60岁为双高峰,男性多见。该肿瘤一般发生于鼻腔顶部、上壁及侧壁,病程进展较缓慢,呈局部侵袭性生长,可侵及筛窦、上颌窦、蝶窦和额窦,也可向眼眶、鼻咽部和颅内侵犯,可有淋巴结转移,约1/5的病例有远处转移。本文报道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右侧鼻腔反复出血三月,术中右侧鼻腔内可见一新生物,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大小约2.0×1.5×1.0cm。
1.2 方法 標本经过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行单克隆抗体标记,光镜观察。所用抗体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苏木精衬染。
2 结果
2.1巨检 息肉样组织一块,体积:2.2×1.5×1.3cm,表面光滑,切面灰红色,有光泽,质软。
2.2 镜检 镜下表现为小蓝圆形细胞,胞浆少,被纤维血管分隔成小叶状、片状或条索状,大多数病例均存在多少不一,典型及不典型的菊形团结构。(图1)。
2.3 免疫组化 瘤细胞CD56(图2)、S-100、Syn、CgA(+);CK、NS、EMA、CEA、desmin、CD99均(-);Ki-67<8%(+)。
病理诊断:(右侧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WHOⅠ-Ⅱ级 。
3 讨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源性恶性肿瘤,占所有鼻腔肿瘤的3%-6%[1]。肿瘤细胞为小蓝圆细胞,胞质少,典型的嗅神经母细胞瘤内可见到Flexner-Wintersteiner型菊形团结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与Kadish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治疗方式有关, 早期诊断,手术+放疗等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本病的生存率,晚期患者的辅助化疗是必要的[2]。
3.1 临床特点 本例肿瘤位于鼻中隔后上方,表面光滑,息肉样,生长缓慢,呈局部侵袭性生长。
3.2 病理特点 肿瘤位于粘膜下层,分叶状或巢状,境界清楚,间隔以丰富的血管纤维间质。达30%的肿瘤中可见Homer-Wright型菊形团(假菊形团),而可见Flexner-Wintersteiner型菊形团(真神经菊形团)的肿瘤少于5%[3]。此肿瘤镜下组织学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分化越差。本例CD56(+),s-100蛋白特征性的只表达于肿瘤小叶周围的支持细胞。
3.3 鉴别诊断 ①小细胞癌:小圆细胞,无核仁,胞浆极少或裸核,如燕麦样,S-100阴性。②鼻NK/T细胞淋巴瘤:镜下常为多灶性大片坏死,细胞多形,胞质透亮,有核沟,肿瘤间质较少,LCA、CD45RO、CD56阳性。③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典型者在疏松粘液样背景中见星芒状细胞,胞质少,或出现带状,蝌蚪样或蜘蛛样横纹肌母细胞,desmin、myosin及myoglobin等肌源性标记阳性。
3.4 治疗与预后 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选择完整的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效果更加,也可联合化疗以提高生存率。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最新发现完整切除比临床分期预后更重要[4]。
参考文献:
[1] Resto VA,Eisele DW,Forastiere A,et al.Esthesioneuroblastoma:the Johns Hopkins experience. Head and Neck . 2000
[2] 张运东,蔡奇山.嗅神经母细胞瘤7例诊疗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08):1573-1575.
[3] irose T,ScheitauerBW,LopesMB,GerberHA,AltermattHJ,HarnerSG, Vanden Berg SR(1955).Olfactory neuroblastoma.Animmunohistochemical,ultrastructural,and flow cytometric study.Cancer 76:4-19.
【细胞病理学论文】推荐阅读:
细胞工程论文06-15
细胞的教案06-15
细胞增殖12-11
《伟人细胞》教案设计05-24
细胞生物教案设计10-15
“平安细胞”汇报材料10-21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10-27
医学细胞生物总结12-05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介05-24
细胞的分化 —说课稿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