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古代诗词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春的古代诗词(精选11篇)

青春的古代诗词 篇1

诗歌一:青春走起

黑暗中你哭红了双眼

装作没有人看见

可是红红的眼眶出卖了你

你说是风迷了眼

不肯承认困难面前你的胆怯

总是扬着手说眼泪只为感动

不曾有过悲伤

荆棘丛中你划破了手

鲜血滴滴忍着痛

紧皱的眉头显示还未成熟的心

你说那是青春的热情

伪装的坚强是你的自我保护

偶尔壮志豪情的宣誓人生的理想

还会为自己的激情兴奋不已

路上你无数次跌倒遍体鳞伤

淤青从不曾消退

你依旧迎风奔跑笑的那么灿烂

你说年轻的心不懂畏惧

倔强好胜是青春亮丽的风景

常常用猎奇的眼光搜寻别样的世界

小心翼翼珍藏着你的发现

生活中你总是犯错

责备的口吻萦绕你的耳边

没人知道你的努力没人给与肯定

你说青春难免有误解

固执的坚守自己的阵地

踌躇满志时刻准备着前进

不在乎异样的眼光

青春是你资本

没有什么输不起

哭了,痛了,疼了,累了

也要笑着走下去

诗歌二:青春祭

昨天走远的时候,夕阳什么也没说

岁月逝川里,阳光品咂金波

子在川上曰,岁月如鱼

而鱼在川里,吞吐一川高歌

我在梦中,点泪敲响雾钟

总想跟鱼共鸣一曲,鱼却随波逐流

我曾在昔日流浪,与鱼决裂

流浪至今。于星光中编织残梦

鸟语把日光吵醒,而我不愿醒来

我欠青春的梦境,一份痴情

我送过往的日子,一串蹉跎

昔日的河边,鱼还在唱歌

忆起岸边的绿草地,我这么走过

一袭风,灿烂了欢乐的堤坝

朴实无华的草,或梦或醒着

迎风的太阳,正挂在腮边

阳光,晾不干我晶莹的伤感

曾经的诗稿,在火光中渐行渐远

眼泪与浊酒,让我的思维酸痛

诗情澎湃,成灰飞的蝶影

一汪一洼,都渡着从昨天摇来的脚印

汗的滋味比泪复杂。青春能逗留多久

牛犁弓背的剪影,铺遍天涯

种子追随地垄伸向茫茫,我无法驻足

预知自己的终点,谁能成真正的卜者

每个人的终点,一定不是天堂

青春的墓碑,只弹奏天堂的谎言

一任风清月白,陪伴着遗憾

为什么,青春画不圆一个结局

请在青春的浪尖,设祭

绝不做一条无奈的鱼,注定

命运沉浮里,逆波远游

诗歌三:献礼青春

三四月的阳光碎了蠡湖之水

青春,绽放在

江南的鸟语花香

像葵花向着朝阳的微笑

青春里就算雨季也淋得漂亮

十八岁的青春应有所依托

和着生命的召唤奏响我们的歌

于是,你我细碎的梦

拼凑起未来点点滴滴

美丽的自由的向往

年轻的歌唱出澎湃的激情

如春雷的鼓点敲在心上

充斥着淋漓的畅想和恣意的风声

青春呼啸而去

如一阵风穿越我们的生命

传递着梦的种子

看它最后落到什么地方

抽出什么样的芽

浸染着热血的土壤

年轻的心脏在跳动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燃烧的是一代人的血气和

一个世纪的希望

青春之势不可挡

点滴谱就时代梦

往昔已逝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歌四:青春如梦

枝头间枯萎的思绪

指缝间溜走的时光

春风里缒绻的情丝

俗世里消磨的悸动

日记中珍藏的心事

一生中最美的诗行

回首时珍重的记忆

梦醒时叹息的颜容

诗歌五:青春的歌谣

青春

青春的花开花落让我感到疲惫不堪却不后悔

青春的苦辣酸甜让我懂得感悟生活却不认输

四季的风起雨落让我心醉却不堪低头流泪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雾

轻轻的脚步是时光走过的痕迹

淡淡的云淡淡的笑淡淡的年华

淡淡的.友情是青春的灿烂阳光

纠缠的叶纠缠的泪纠缠的爱恋

纠缠的情感是年少懵懂的忧思

流逝的笑流逝的梦流逝的岁月

流逝的青春是我们长大的印记

青春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暗示年少生活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想一个美丽的童话

青春是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树

备受风吹雨淋的考验

让我们鼓起勇气唱出属于我们的青春

诗歌六:逝去的青春

岁月的长河缓缓流过,

可是我们无法察觉,

依旧依旧,

生活在自己悠闲的生活中。

然而,

终有那么一天,

你会发现,

曾经挥霍的青春已不再,

徒留嗟叹和懊悔。

曾经的我们,

呵,

上学那会儿,

是多么轻松自在,

每天都在忙所谓的事,

完全不留意时间的飞逝,

等到一定时间,

一定场合,

突然觉悟了,

后悔了,

可这又能怎么办,

只得接受。

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接下来是否依旧,

那要看自身的自制力,

是依旧还是改变,

那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诗歌七:我们的青春

我们还在演绎猖狂,

只是少了最初的那份倔强。

我们还在期待希望,

只是遗失了最初的那份坚强。

纯真的笑容开始撕裂,

无奈在我们的生命中愈演愈烈。

叹息,迷茫

我们都一样,

最初的最初我们有青涩的梦想,

最后的最后都被折断的翅膀,

梦想已埋葬,

我们该怎样飞翔?

诗歌八:写给青春

时间带走年少的轻狂,

雨水洗尽爱情的忧伤。

那飘零的,

岂只是红花绿叶,

月圆的夜晚,

有风拂过便是一地的馨香。

纯真的梦幻逐渐褪色,

黑色的羽翼挡住阳光,

那老去的,

岂只是天涯的过往。

今日一别,

此后流年为谁,

青春的古代诗词 篇2

关键词:古代诗词,独特性,诗词鉴赏

唐朝宋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讲诗国, 当然是讲它的普及性。如果一个国家无论贤愚老幼都能写诗、吟诗、对诗、唱诗, 那这个国家就无愧于诗国之称。铁板红牙, 山东大汉, 无论歌楼还是酒肆, 都能唱诗吟词, 真不是假话。谁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 为什么?主要在相对比较稳定。农耕作为一个大国的根基几千年, 政治上是君主制度, 文化上得益于诗化的教育。朝代更迭, 短则几月, 长则几百年, 但对诗的重视, 从来如此。诗能定心, 能稳世, 这只怕只是中国才有的发现和创举。诗的功能被放大了。诗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兴衰升落的标准, 也只怕只有中国才有。

诗成为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诗歌是承载中国进程最主要的载体。无论是蒙学进读, 科举为官, 喜宴葬丧, 参禅论道, 所有的人生舞台上什么时候少过诗歌呢?

诗对于中国既然那么普及又那么重要,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轻于谈诗呢?我不想谈及, 留给大家思考。

唐宋诗词作为一代文学, 支撑它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独特性。格律、意象、境界和格调成为那个时代整体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严格的格律、纷繁的意象, 清浊雄秀的境界和雅俗不一的格调使诗歌氤氲出恢宏的气象。

诗歌在华夏民族中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开出的不尽是名苑奇花, 也有山花烂漫。诗歌亦滋养着我们民族, 赋予我们敏感与深沉, 思考与想象, 豪迈与洒脱, 执着与淡定。我们的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民族。诗意的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持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即便在标榜科技的今天, 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这应成为今天我们推行诗词教学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不抵触和拒绝古典诗词的教学, 我们才能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一.诵记仍当作为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

韵文适合诵记。讲究格律的唐诗宋词是学习诵记的好材料。

目前, 就我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察, 他们一般觉得理解古诗词比一般文言文要难, 但对于诗词的兴趣却比学习古文大。这看上去很矛盾, 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诗词理解虽难, 但吟诵却很有意思。声调的谐和, 便于吟诵, 这是学生兴味所在。从保持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出发, 将诵记当作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诵记的重要还不仅仅在兴味上, 还在于诵记是古诗学习精进的必经途径。我主张初中生若能滚瓜烂熟诵记一百首以上的诗词, 必定能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先生是有着多年诗词教学经验的老师和务实的学者, 他的《论诗学门径》很有见地。他说“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 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 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 有它独特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 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综合, 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也许有人觉得诵记的方法太老土, 但就诗感的形成来看, 是必需的。

小学乃至初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记。讲解和分析限于粗通诗意即可, 不作琐屑的释义, 不作支离破碎的分析, 以免影响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当然, 我这只是一般而言, 并非一概而论。最近, 看了几堂干国祥老师的课堂实录, 还真不怀疑低年级学生也能听得懂诗歌欣赏课, 但这与干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功力和他的学生平时训练的学习诗歌的功底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人只怕学不来。

二.说诗仍然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还说到, “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记诵的效果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 (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 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 有时相远, 但决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 句数有定。篇幅较短, 有时还要对偶, 所以更其如此。固然, 这种表现法, 记诵的诗多了, 也可比较异同, 渐渐悟出;但为是既久, 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 用什么材料, 表什么意思, 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 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 可是文义和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 究竟不成”。

现在评论诗歌欣赏教学有不少误解的地方。有的认为老师不宜讲得太多, 太多就是灌输。也有人不主张训练太多, 太多就失去了语文的情调。我认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该讲的还得讲, 不讲不明, 稀里糊涂肯定不对。该练的还得练, 不练不熟。关键在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练什么, 什么时候练。

朱自清先生讲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是诗歌欣赏的基本套路, 虽有些粗线条, 但原理上不错。

典实在诗歌教学中最难处理。就学习的人看太知识性, 因此缺少兴味;就说诗的人来看, 要参考的东西太多, 很是繁琐。从中学的诗歌教学的要求看, 其实还是不主张学究式地学习诗歌的。过多的罗列典实的做法肯定不适宜, 但对老师来讲却不可太无凭恃, 太活泛。如若仅凭个人的理解去教学生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我主张, 搜寻不妨广, 取舍却须严, 说诗要有数, 教时能出浅。因为用典的本质是公话中的私语, 不了解公话, 就很难明白私语。取舍全在比对, 最后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从全篇整体的意思着眼, 看是否能贯通上下文。典实的教学, 也有人采用先示例后训练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参照。

在申述文义方面, 朱自清先生主张采用分析的方法, 我也很认同。他说“就一首首的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但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 人家要问怎样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功夫不可。譬如《关雎》诗罢, 你可以引《毛传》, 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 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 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 可是他的方法是分析的, 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 后四句写‘阁’, ‘悲在夜’, ‘愤在阁’, 不管说的怎样破碎, 他的方法也是分析的。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 可称为比兴派;金圣叹式的诗论, 起源于南宋时, 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 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 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 很能起信, 比兴派尤然;就因为说得出个所以然, 就因为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先生在这里是完全肯定了分析的方法的。

课堂上采用分析的方法远比做学问复杂。做学问只要考虑分析得切合不切合, 深入不深入;课堂上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 有没有兴趣。一言堂的分析固然系统周密, 最大的难处在要能讲出趣味。讨论交谈的方法活跃自由, 最难的地方在容易走散失去准则。一般采用先提问题, 再商讨, 不时引导补正, 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样的办法比较好。

三.“意象———意境———格调———以己证诗”是诗歌欣赏教学中较实用的课堂架构

诗歌之所以要分析, 就在它表达的不充分, 诗人的本意大都隐含在纷繁的意象中。人内在感受的丰富和独特, 使他对直意的表白感到索然寡味, 将内心的感受投射在一定的外物上, 成为人对诗意的追求。诸多意象统摄在诗人一贯的思想和情感中就构成了诗人独立营造的诗意场, 这就是意境。个人的性情、品格、才情在诗作中一一表现出来, 形成他特有气质, 我们称之为格调。诗歌欣赏教学顺着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格调的思路是符合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由分析到综合的解读思路的。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 篇3

[对]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例1 李白的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解析 仅回答哪一句“好”是不能得分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为什么”来。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答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对] [同一诗人的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感情的比较]

例2 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词中的“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其《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解析 1.知人论世,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要比较的两句其思想基调应该与前者是一致的。2.表达要准确恰当,忌讳生硬套用,如“壮志未酬”“烈士暮年”“伤感”“悲愤”等词语的运用要注意分寸。3.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

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鬂虽残、心未死。”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哀鬂已先斑”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对] [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3 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中“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汪元量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解析 1.联系背景境遇,体会作者心情。这里的“背景”主要是注释提供的素材。2.根据诗歌类型分析感情走势。“感情走势”是指同一题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侧重,两诗都是凭吊古人,但苏词侧重怀古,汪诗侧重现实。3.结合描写内容,分析主旨。

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词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对] [不同诗歌相同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4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和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拦得②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③中。

注:①侬:人称代词,指我,多见于古诗文。②披襟:敞开衣襟。 拦得:挡住,承受。③碧伞:比喻,指荷叶。

解析 1.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2.由果寻因,准确理解诗句表达的不同含义。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答案 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诗歌比较鉴赏种类繁多,其解题思路虽然各有千秋,但彼此之间大同小异,一言以蔽之:审清题目,读懂诗歌,横联纵比,扼要表达。

练习

[]

1.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赠诗,回答问题。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

①第二首赠诗中的“风流”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②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①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②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1. ①“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②前一首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后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视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

古代诗人描写青春的诗句 篇4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3、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4、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5、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6、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7、待与青春斗长久。——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8、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青春岁月,我与诗词相约作文 篇5

可别小瞧她哦。他背起古诗词来,可是一流的!她认真起来,两眼炯炯有神的盯住书本,好像都能把书本钉穿一样!小嘴像和尚念经一样,呜呜啦啦不停念,不停读!

正因为她的记忆超群,甩下了全班学生而遥遥领先。所以全班想与他一决高下的人不计其数!因为如果胜过了他,自己的地位,可就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高加一等哦!看!老师又布置背书任务了,看看,刚才兴高采烈的同学立刻变成了苦不堪言,鸦雀无声的教室里顿时哀声一片,但只有她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样子,淡然得好像跟她没半分关系似的。

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话音落地,她就开始大展身手啦。当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便开始大声地朗读,可能这就是她的绝技吧!她可是个记忆天才,眼睛望着课本,神采飞扬。给老师背诵时,速度越来越快,只看到她面无表情,嘴唇飞快地翕动着,叽哩呱啦,呱啦叽哩,还没等你回过神来,一篇长长的文章就背完了。听她背书,一定要学会调整呼吸哟!瞧!别人都被他惊的目瞪口呆呢!

她,就是晶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天才。

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篇6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 以其雄伟的气势, 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 艺匠画师, 以及帝王将相, 为之泼墨挥毫, 笔走龙蛇, 讴歌咏唱, 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 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 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 安此亿兆生。”描绘悠悠万里长城, 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 格调生动高昂。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 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 破敌有馀闲。” (《夏州崔常侍自少》) 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 万里得长城。” (《送张遥之寿阳幕》) 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 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 万古兴亡取次觇。” (《望长城作》) 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 连山刺天, 其山中断。”《明史兵制》上说, 终明之世, 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东起鸭绿, 西抵嘉峪, 绵亘万里, 分地守御。”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 均是长城著名景点, 被无数的诗人讴歌。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是明代长城的精华, 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 海拔高达1015米, 地势险要, 城关坚固。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 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 群山云共高”。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 奕奕似流水, 鲸形曲腰膂, 蛇势长首尾。”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 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 风烟朔漠塞边秋。” (《八达岭》) 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 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 千秋堡堠傲苍穹。烽烟早净王戈泪, 伟业方兴鼎革工。莫对关山嗟往事, 且看寰宇仰神龙。” (《登八达岭》) 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 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 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 英雄造事令人惊。” (《登八达岭》) 。弹琴峡位于五贵 (鬼) 头山间。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 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 此段即是弹琴峡。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 河道被砂石填平, 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峡西壁上, 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 清声岂待指中弹。” (《弹琴峡》) 清代顾炎武:“居庸突兀倚青天, 一涧泉流鸟道悬” (《居庸关二首》) 。嘉峪关, 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 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 (公元1372年) , 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 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柱。”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 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 犹唱白符鸠。”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 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 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 冤名不入土。”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 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 石作边墙墙上头。”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传说秦朝时, 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 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 不但未找到丈夫, 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 终于将长城哭倒, 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 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 因此流传千古, 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 (又称贞女祠) 。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 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 杞染贞妇啼呜呜。”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 浮云欲动楚臣冠。”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 通过对比, 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 用于传递军情信息。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 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 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关上建有关城, 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 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 如古北口、喜峰口。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 旌旆屡徂迁。仰凭积雪岩, 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 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 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 凶器无两全。”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 黄沙白骨拥长城。”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 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 望塞悬弧雁阵分。定拥节麾从此去, 安西大破犬戎群。”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 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 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 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 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 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 日没更烟尘”, 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浅谈初中古代诗词的教学 篇7

对当前语文古诗教学现状的反思。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标环境里,古典诗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到熏陶,善良心灵得到滋润。然而,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诗词在语文课中所占分量并不算少,但所用教学时间却不多,即使学习诗词,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熟读背诵、了解大意而已,再加上作文又一直将诗词体裁排除在外,因此诗词的鉴赏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致使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不高。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直接导致学生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的不足。即使有教师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但由于方法不当,仍然效果不甚理想。针对古诗词教学我谈几点想法:

一、深刻探究,感悟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美首先体现在词藻、语句的优美之上,所以语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之美。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我先让学生诵读,先从读中加以体会。由于诗词用词准确、意境优美,学生兴趣浓厚。比如有的说“几处”说明早春时节,早莺还少;有的说“谁家”说明新燕也不多,可以指出数量;有的说“没”字用得妙,写出春草初生,还不是很高大茂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体悟到诗词语言描述的生动真切特点,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感悟诗词的语言美。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二、放飞想象,描绘诗词的意境美。无论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意境是诗之灵魂。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是诗词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譬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一个神奇、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先从想象入手,让学生讨论作者在诗中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通过分组讨论,集体订正的过程之后,学生逐渐认识到诗人想象的过程是这样的:街灯、明星--天上街市--天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再让学生随着诗人的思路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假如你在天上的街市闲逛看到了什么,从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这样,由学生一步步自主的去理解描绘诗词的意境美,体验到合作探究之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

三、恰当点拨,体会诗词的思想美。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把握不准或不全,这需要教师恰当点拨,切忌包办代替。在讲解《己亥杂诗》时,学前预习,我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去查找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在做了这些充分准备工作之后,学习诗词时我又指导学生先理解诗词字面意义。学生理解到前两句写诗人满怀离愁,对着西下的夕阳,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后两句写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新花。接着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深切认识到诗词的思想美。这节课通过逐层引导,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的必要条件,留给学生自由体会的广阔空间,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

我的青春里有诗词作文800字 篇8

与诗为伴,与词为伴,方为青春。——题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姐姐姐姐,伊人是谁啊?一方又是哪里啊?”

表妹依旧在不停地询问,而我的思绪,却已飘向了远方……

犹记得第一次接触诗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书房里看书,而我却在角落里找到一个古诗词卡片,照着注音读了起来,虽然结结巴巴,却也读出了些许诗的韵味。之后,他似乎觉得我很有天赋,总是乐此不疲地往家里买古诗卡片,刚开始,我对古诗充满着好奇、崇拜,可后来,背诗词似乎成了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但看着他期待的眼神,我总是不忍心对他说我不喜欢背诗词。直到有一天,家里来了一群都和他一样退休了的老朋友,偶然提起让我背诗,我流利地背完了一首又一首,客人纷纷夸赞我们家一股书香气,以后每次家里来客人,他总是会让我背诗以此来获得所谓“书香门第”的称赞,幼时的我虽不懂事,但总是生出一种反感,觉得自己好似是一个小丑,通过表演获得别人的夸赞,而诗词就是我表演的道具……

于是,诗词似乎在岁月扉页间戛然而止……

一次,我胡乱调着电视,一个叫《中华好诗词》的节目跃入我的视野,节目里的大学士正在讲解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我有些印象,小时候似乎背过。“相传崔护是位苦读书生,一日去郊游散心,因口渴找水时偶遇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大学士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诗词世界,诗词不再是一个个汉字组成的符号,它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于是,我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思想去触摸诗词的温度,我开始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壮志肃然起敬,我开始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而动容,我开始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世事变迁扼腕叹息……

描写秋天的古代诗词 篇9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 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篇10

【关键词】长城;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笔者就长城意象书写的内容分析如下: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艺匠画师,以及帝王将相,為之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讴歌咏唱,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描绘悠悠万里长城,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格调生动高昂。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夏州崔常侍自少》)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送张遥之寿阳幕》)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望长城作》)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明史兵制》上说,终明之世,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均是长城著名景点,被无数的诗人讴歌。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八达岭》)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登八达岭 》)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登八达岭》)。弹琴峡位于五贵(鬼)头山间。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此段即是弹琴峡。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河道被砂石填平,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峡西壁上,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弹琴峡 》)清代顾炎武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居庸关二首》)。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传说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又称贞女祠)。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染贞妇啼呜呜。”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通过对比,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用于传递军情信息。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关上建有关城,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如古北口、喜峰口。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长城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体现在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抒写新的奇迹抒写新的辉煌。

青春的古代诗词 篇11

身体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础, 它既是一种物性的存在, 又是一种符号化的肉身, 就像道格拉斯所言:“身体——我们吃什么、怎么穿戴和爱护身体的日常习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这种肉身化的符码, 铭刻着文化的印迹。因此, 我们视“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甚至形而上学的信念都记录在这个表面, 并且通过身体的具体语言得到强化。”[1]而在整个人类的文化编码中, 身体本身又构成一种强劲的文化隐喻。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露西·伊利格瑞等从不同视角反复提示:与身体形态学相关的想象为诊察和展望社会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幅蓝图。然而, 在当代的文化视点中, 身体的青春化征象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广告到处充斥着“青春身体”的招魂幡;各种流行杂志更是大谈青春美体的秘诀与青春不老术。一场仪式化的身体魅惑术时时将目光投向青春美神。因此,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文化视点的身体化热潮。

一、技术介入下“身体”的青春化塑形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把身体称为“最美的消费品”, 他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它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人们给它套上的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光环, 时时萦绕心头的对青春、美貌、阳刚或阴柔之气的追求, 以及附带的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和包裹着它的快感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2]身体成为当代人关注的重心。于是, 一种新的产业——身体工业应运而生, 并迅速发展, 它帮助人们维护、重塑自己的身体形象, 以便使身体能够承担更多的文化意义。而在身体工业众多的身体维护目标中, 保持身体的青春化状态是其最核心的一个。

在当代,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向青春的回归, 于是, 身体工业便找到了市场, 它的作用就是研发各项技术, 改造人类的身体外形, 从而在技术的介入下再造“青春神话”。近几年整形美容业异军突起, 成为“身体工业”领域的主力军。各类整形外科医院及美容院在塑造美的身体的行动中, 都不遗余力地为抗衰老葆青春作着不懈地努力。如眼睑提升、超声波去皱、拉皮等, 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帮助千万女性恢复“青春的容颜”。据一些西方学者统计:“美容院的数目在1971—2001年间增加了五倍, 从两千三百家增加到了一万四千家;还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量减少的美容外科手术, 如今每年要做数百万个。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法国每年甚至增加十二万个, 在美国增加近百万个。2000年仅吸脂一项就是1990年的十倍。”[3]“美容第一次变成了既多样化又普遍化的实践活动”[4]。国内学者潘知常也认为:“人类的文化、审美已经被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广告女模特儿在广告上洋洋得意地说:‘美是秘密吗?我不觉得。’确实, 美已经不是秘密, 而成为一道道工序:纹眉、纹眼线、睫毛加长、高分子合成双眼皮、无痛拉皮去皱、无疤痕去眼袋、激光祛斑、电子漂白、人工酒窝、软组织注射隆胸、超声乳化抽脂减肥, 等等。”他又说:“古代诗歌中歌颂什么的都有, 但是就是没有歌颂睫毛的, 这说明在古代还不存在睫毛的美化。然而在当代却由于技术的介入而发现了这一细微的美, 到处可见的睫毛夹、睫毛膏、假睫毛就是这一发现的例证。指甲的美也如此。修正涂磨指甲的审美时尚应该说是自古有之, 但是, 没有技术的极大普及, 20世纪指甲美的时尚就不会得到迅速发展。”[5]技术的进步在为身体美化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住青春的容颜提供了可能, 比如说, 面部拉皮等手术, 就是要人为地通过生拉硬拽来使紧绷的皮肤驻足, 重返年轻时代;而纹眉、纹眼线、纹唇线等等则把青春的状态雕刻进了身体, 形成永不磨灭的青春痕迹。通过以上种种的美容整形方法对时间的线性发展进行阻隔, 从而使时间被浓缩在某一个人为设定的特殊基点上。在这个基点上, 时间从时间隧道里脱轨而出, 失去了既有的、规则的向度, 不再使人容颜衰老、姿色尽褪。可以说, 当前社会实现“青春梦”的一个特定的方式, 就是技术化的青春身体形象再造。

二、“身体青春化”的跨阶层、跨年龄性

在种种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人很快就会陷入到时间的迷宫之中, 彻底改变自我生物钟的时间感。通过各种美容整形术来对时间已经留下的痕迹进行抹煞, 对时间将要留下的划痕进行预先的理想构造, 使岁月的刻画难以再作用于人的体貌。人们迷醉于潜意识中对青春梦与拒绝衰老的种种幻觉, 在弥漫着青春气息的文化氛围中, 制造出超越时间的青春神话。现在由于挽留了历史, 创造了未来而具有了神性, 现在的青春状态蕴含着种种个体青春期的可能性, 人们只需要把握住“此刻”, 就可以不受时间的牵绊, 以青春的身体形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游历于青春乌托邦的王国。这破坏了时间的整体感, 拒绝了时间对人身体状态的改变, 使青春成为现在唯一的时间标准、也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现在成为了唯一存在的时间, 过去成为了可以戏拟的参照, 可以忽略的存在。美容或者整形的最终结果使得现在的现实和现在的历史直接性获得一种光彩美丽的海市蜃楼的魅力和距离。年轻时富有弹性的肌肤和轻盈的躯体在美容师和美容器械的作用下得以再现和延续, 通过延长自身的生理年龄, 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年龄, 从而改变社会处境。对人们来说, 对容貌的焦虑和痛苦往往产生于对时间造就的形象的审视, 当在身体工业的加工下把一切挽留在现在的理想状态时, 人就无法再抽身反观时间的流逝, 也不太可能重返改变前的状态, 或者改变已经规划好的未来, 从而也就不会再产生对时光飞逝的种种恐惧和对人生易逝的伤感、青春不再的焦虑。

虽然, 美容业的普及与后工业时代文化工业的不断扩展, 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文化上的年龄差别。但是, 它在社会审美风尚上, 却表现出了跨阶层、跨年龄的大众化趋向。

首先, 就跨阶层趋同来说。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在论及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大百货商店对女性审美重构所起的作用时说:“大百货商店, 特别是‘廉价’百货商场‘在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中间传播市民文化, 并把他们引向中产阶级的彼岸’”[6]。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身体青春化”追求对社会各阶层审美风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社会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大型超市、广场、电影院、歌舞厅等都市化的消费、娱乐空间, 正是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中国第一批大量涌入城市、感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情调的打工者的重要课堂, 正是这些渴望城市、想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人把流行与时尚的概念传播到中间地带, 甚至偏远的山村角落。在这种先于经济、政治体制的中产阶级化审美情调在文化生活中蔓延的同时, 随之播撒的也有对“身体审美”的观念与风尚, 我们看到“美容方法向迄今为止尚未为人所知的阶层扩展。大众化使人的外表发生了巨大变化, 令显而易见的社会差距变得模糊:‘要找出一个从前那样的平民女子越来越难’。”[7]通过护肤、美容、美体追求, 身体的青春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追求, 使社会大众在身体审美上表现出大众化或趋同性。

其次, “身体的青春化”也使得不同年龄的人群向这一审美风尚靠拢。只要我们稍作留意, 就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打扮都在向成熟而性感的青春身体审美靠拢。一方面, 就未成年人的服饰与化妆来看, 如今几乎接近成年人或准成年人, 甚至少年、童年也在分享着化妆品、外科整形手术、自我装扮和美容所带来的“青春魅力”。这使得十几岁的青少年提前进入准成人世界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 就中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调来说, 他们对“青春的眷恋”、对生命激情与青春身体的渴望, 体现在“抗衰老革命”的行为中。“今天‘五十到七十岁’的人生活得‘几乎和他们的下一代一样’: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驾车、度假、自我保养;寿命延长必然突出的平等感觉、卫生功效的扩大、生物学的更新。关于这些变化中的一种‘抗衰老’文化繁荣起来:‘今天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如此富于变化’, 或者简单地说, ‘美丽不分年龄’已经确实无疑了。”[8]带着各种再生激素的补偿、化妆品的疗效、流行歌的节奏、交谊舞的旋律, 使老一代的人们似乎看到了青春到来的梦想。

因此, 在当代, 青春化的身体几乎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对它投入了关注与渴望拥有的目光。

三、“青春形象”:视觉文化时代的欲望修辞

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德波认为, 在现当代社会中“最发达的商品形式是形象而非具体的物质产品”, “在二十世纪的后50年中, 形象将要取代铁路和汽车的地位, 成为美国经济的驱动力量”[9]。身处当下的中国文化环境中, 我们不得不感叹居伊·德波深邃的洞察力, 因为我们也已经处在一个被各种形象包围的世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大众传媒技术的推广, 特别是计算机的运用, 图像日益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文化文本,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影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 图像压倒了文字, 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10]而且,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来认识、了解现实并根据这些经验来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在充斥于各种媒介的众多图像中, “青春身体”的图像与具有“青春意蕴”的画面比比皆是, 如各类影视作品里的俊男靓女, 杂志画报上美艳绝伦的明星面孔, 大型商厦、超市展示的巨幅广告画中青春靓丽的美女帅哥……, 那青春的脸庞、青春的体态、青春的笑容、青春的服饰尽情地展示着青春的魅力, 那优美的体型、光洁紧致的肌肤, 充沛的活力与激情, 处处透射着因青春而美丽的自信。可以说,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痴迷于青春、健康、和肉体之美的时代。电视、电影、占主导地位的可视媒体制造出大量坚持不懈地昭告人们要铭记在心, 优雅自然的身体和魅力四射的面庞上露出的带酒窝的微笑是开启幸福, 甚至是开启幸福实质的钥匙。”[11]

当代大众传媒制造着一个个“青春形象”, 并使对“青春形象的追求”成为大众的一种普世化的审美追求。首先体现为对理想身体模式——青春身体的塑造, 传媒强制性的规定“身体美的视觉标准, 比如女性的苗条、三维比、皮肤的精致;或男性的健壮、活力和力量。……这种模式是通过各种媒介来展示的:通过模特儿、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主持人、青春偶像等种种视觉形象来确立或形成普遍规范的;通过诸如选美、健美比赛、体育运动、广告形象、演艺节目、画册画报、偶像形象等媒介方式塑造的。”[12]电影在这一理想身体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梦工厂著称的电影业制造了一批批的“青春形象”, 并将这种“青春形象”的审美风尚普及成一种“大众化的美丽”。同时, 电影还提高现有的美的标准。它“调动身体、光线、银幕、观众超越时空的感觉。电影用虚幻为真实服务, 把虚幻的影子想象成为‘美丽的使者’”[13]。此外, 每天反复播放或刊登在各种媒体之中的大量广告几乎也都采用年轻的演员, 并配以展现青春活力的画面, 制造出一组组“青春”的意象。有的广告宣传其产品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有的广告反复地向观众暗示着产品所具有的“青春”意蕴, 诉说着商品本身所代表的一种“青春化”的生活方式。也正如陶东风教授所说:“在消费社会中, 广告信息是使我们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在这里各种模特儿以及影视明星常常充当了‘形象大使’、‘形象楷模’的角色。她们的身体成为使大众既自卑又羡慕的‘理想身体’。电影、电视、各种各样的广告图片是消费文化中标准的身体图像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许多青年男女就是用这种标准来监管、打造自己的身体。”[14]这一切的影像制作模式最终就是将它所制造出的美丽产品——“青春的形象”, 传播给世界的每一方土地, 从而孕育出“青春形象”这一大众化的美丽。

我们知道, “修辞学就是运用语言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一门艺术, 它通过或隐或显的策略和方式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认同某种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不但接受了这种修辞方式, 而且也在暗中改变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学会了用修辞策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15]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代大众传媒中的“青春形象”及其“青春”的符号化展现, 就是一种关于“青春”的欲望修辞。各类媒体上“青春身体”与“青春形象”的展演, 如青春偶像剧中的俊男靓女, 时尚杂志中的美人照、各种选美大赛中的美人体态, 各种美容整形宣传广告中的图片, 无不在讲述着青春=美丽=自信=幸福的当代神话, 它在释放当代人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欲望的同时, 也再一次激活和加深了人们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狂热迷恋, 并对青春=幸福的神话深信不疑。

四、结语

“青春化的身体”及各种媒介中的“青春形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景观, 就在于在当代文化中, 青春、年轻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而不断地在宣传中得到大众的认同, 而衰老、死亡又被赋予了否定性的价值, 并在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中被歧视为低贱与卑微。正如费瑟斯通所言, “身体的‘自然’衰老与伴随衰老的种种征兆被人们理解为道德涣散的证明。皱纹、松垮的肉体、中年发福的迹象、秃顶等随衰老而出现的问题理应得到遏制——个体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身体维护和保养, 可借助化妆品、美容、健身和各种消闲方式收到成效。”[16]于是, 抗拒衰老、保持青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就被赋予类宗教式的道德命令。当代人渴望重新回到青春的状态, 抹去岁月对容颜的雕刻和时间对心灵的侵蚀, 带着渴望青春的梦想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 “青春的身体”意味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性的吸引力与渴求、无限的希望与未来。“青春”, 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状态, 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它所依据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的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注释

1[1][英]玛丽.道格拉斯.自然的象征 (Natural Symbols) [M].New York:Pantheon, 1982.95页

2[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9页

3[3][4][6][7][8][13][法]乔治.维加莱洛.人体美丽史[M].关虹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226页, 226页, 184页, 227页, 226页, 206页

4[5]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1页

5[9][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72页

6[10][16]金元浦.消费美丽:时代的文化症候[J].粤海风, 2005 (04) :59页, 59页

7[11][12]汪民安, 陈勇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331页, 332页

8[14]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J].美苑, 2004 (05) :3页

上一篇:东川教育简介下一篇:文明就在我身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