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精选8篇)

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国家助学金发放与管理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技工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初中或高中毕业就读、在校一二年级所有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发给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三、我校建立受助学生个人台账,将学生申请表、户籍证明材料、受理结果、公示情况、助学金发放及变动情况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建档备查。

四、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学校不得将国家助学金直接抵扣作为学生的学费,不得以实物或提供服务的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不得以学生在校表现不佳等为理由停发或缓发国家助学金。学校应积极引导受助学生正确使用国家助学金。

五、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学校将完成申请受理、资格初审、校内公示、银行卡办理等工作。

六、国家助学金通过银行卡形式发放,并按受助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核发,实行动态管理。

七、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组织认定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具体认定时要参照本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八、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班主任、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对于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我校按市职建处实际下达的资助名额执行。

九、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每年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

十、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选按实际下达的名额执行,农村(包括县镇)与城市之间指标不能相互调剂。

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管理人员工作制度

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的有关文件。

二、拟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评审、发放的实施细则。

三、组织人员进行学生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学费资助、奖学金的评审、发放和管理等工作。

四、组织人员认真审查学生申报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的有关材料。

五、整理学生助学金和免学费资料,及时上报学生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的有关材料。并认真填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

六、将国家政策和上级的精神及时转达给学生,宣传到位。

七、协助银行办理受助学生的银行卡,及时的发放国家助学金,发现问题,妥善处理。

八、接待学生关于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评审、发放等问题的投诉。并及时处理。

九、按班级装订好受助学生的申请表、户籍证明材料以及发放学生助学金和免学费资料,存档备查。

学校免学费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免学费发放与管理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劳保部的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免学费资助对象是具有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初中、高中毕业就读、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县镇非农户籍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学生才是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

二、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申请表》发给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三、我校建立受助学生个人台账,将学生申请表、户籍证明材料、受理结果、公示情况、免学费发放及变动情况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建档备查。

四、免学费按学年申请和评定,学校将完成申请受理、资格初审、校内公示、银行卡办理等工作。

五、免学费通过银行卡形式发放,并按受助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核发,实行动态管理。

六、对免学费学生的认定工作,在组织认定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七、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班主任、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 篇2

一、我国助学金制度概述

自1949年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每年培养的各层次毕业生居世界首位。为帮助困难大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无偿给予式的助学金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收费模式发生改变,曾消失了近20年的助学金又重新恢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助学金制度对改进我国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一)我国助学金制度的分类与发展

1952年,我国确立了大学“免费加上人民助学金”模式。1952年7月23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标准的通知》中列明“高等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即由国家统一分配参加各种建设工作,现在人数还很有限,为鼓励青年升入高等学校并保证其学习任务,规定全部给予人民助学金”。到1983年人民助学金逐渐被取消而代之为奖学金。1997年之后我国确立了大学“收费加资助”模式。为解决贫困生就学难问题,2007年5月1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规定“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标志着国家助学金制度正式确立。

(二)两种助学金模式的比较

半个世纪以来为解决贫困生就学难的问题,政府提供的直接赠款资助形式出现过两次。一种是1952~1983年的人民助学金;另一种是2005年开始运作的国家助学金制度。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对比这两种助学金。

1. 设立的背景不同

两种助学金所设立的背景有很大不同。人民助学金设立时值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学生毕业之后须服从国家分配;另外,考虑到当时人民的收入状况,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承担高等教育之费用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发放形式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吻合的。2005年重新开始运作的国家助学金制度正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确立,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不再是“免费”,个人要承担很大部分的培养费用和生活费用。

2. 服务的目的不同

人民助学金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工农子弟进入大学,实现教育的公平[2]。但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种平均分配,所有的在校生皆享受此助学金[3]。而国家助学金是部分特困生享受的资助,它是为了使生存有困难的学生摆脱压力安心求学。从发挥的作用来看,人民助学金可以基本上解决当时在校学生生活问题,而国家助学金是为了满足小部分学生的基本生存要求。

3. 助学金的性质不同

人民助学金可以被视为国家对于“准干部”的工资,使其在校期间安心学习,毕业之后听从国家分配,实际可以看作是国家购买其服务的一种支出。而国家助学金则是一种转移支付,类似于在高校设立一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

(三)结论

人民助学金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解决了许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但是它也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体现在国家对高等学校学生包得过多,不利于鼓励先进和调动广大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4]。在我国重新设立国家助学金制度时,认真对待历史上助学金的作用和弊端,对完善我国资助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现阶段我国助学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员给予人民助学金可以帮助在校学生完成学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应该采取“直接赠款”的资助方式,从各界的反应来看都是一片赞成之声。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消助学金,即便是还设立助学金的国家也已经大幅度削减数额。以下从现实层面出发讨论助学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助学金制度设计价值取向不明确

根据《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助学金的发放对象是家庭困难学生。从助学金功能来看,它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生存问题而不是为了改善一般学生的学习条件。简言之,究竟是为解决困难学生生存的效率问题还是帮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改善生活的公平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思路并不是很明确。根据国家的计划,从今年开始资助金额将会大幅度地提高,从去年的18亿猛增至今年的154亿乃至明年的308亿元,其中投入至助学金中的金额也相应提高。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将逐年递减,那么助学金的一部分势必将发放给那些家庭收入一般但基本生存问题能解决的学生,这样就会背离了助学金设立的初衷,造成了目的混淆。究竟是为了满足效率还是公平,这个问题会随着发放金额的提高逐步显现。若是为了解决基本生存有困难的学生问题,则应把助学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若是为了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则助学金数额肯定会存在缺口。盲目提高助学金的数额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影响整个国家资助体系发挥作用。助学金从“创造机会均等”的目标变为“资助均等”、“利益均沾”。因此在助学金的价值取向上要有明确的取向,助学金是为解决特困学生的生存问题即助学的效率问题,不应该把助学金塑造成一种实现收入再分配的制度。

(二)贫困生认定体系的缺失与助学资金投入增大的矛盾

在我国现有资助体系中,很重要的基石就是贫困生认定工作。根据我国高校通行的做法以及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评定细则来看,基本上都是“申请—教师和同学评议—学校认定”这个模式。一般申请成为贫困生要具备几个条件:即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同学评议结果等。但是从现实操作情况来看,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未必能真实反映具体情况;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也无法真实准确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例如许多学生家庭收入远远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这与我国社保体系逐步完善的事实不相符。根据生活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贫困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手机与电脑作为必要的交流和学习工具在校园中已经普及,但是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持有这些耐用消费品作为判断依据。国外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家庭收入情况是与其有严格的报税制度和完善的个人金融服务有关的。由于缺乏这些条件使得在了解家庭收入情况时信息严重不对称,不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在甄别贫困生经济情况上成本很高。以上这些限制就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判断学生的家庭情况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以及缺乏科学性。如果在源头上不能解决好认定问题,那么盲目增加政府投入扩大助学金发放数额,所能取得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这样就会助长贫困生逆选择倾向,出现更多的“假贫困生”。若无法鉴别出这些“不合格”贫困生,那么现有的整个资助体系将无法运转,即便再加大投入也无济于事。

(三)“助”与“奖”的冲突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勤奋学习,成绩合格;但是高校中存在的“贫而不学”现象也值得我们去考虑。有部分学生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资格享受助学金?许多高校的做法是把申请资格与学习成绩相联系,那么也就使得助学金存在奖学金的性质。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申请助学金,这样就剥夺了“贫而不学”者的申请资格。从国家培育人才的角度出发,这种做法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基于助学金的性质,它是一种人道关怀的政府补贴,如果过多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么这种关怀性质就会弱化。如果不考虑学业成绩,助学金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功能也会减退。因此,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执行的标准如何,现在助学金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在发放过程中学业成绩与贫困程度所占的权重究竟是多少?这依然是高校助学金发放工作中的一大棘手难题。

(四)资助数额加大与教育功能弱化

助学金作为无偿资助,其含义是国家希望减轻贫困生的负担,让贫困学生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它既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的关心,也从另一个侧面承担着教育的功能:国家本身“以身作则”去实现和维护社会最大程度的公平与正义,也让大学生们在接受助学金的同时感受这样的公平、正义的力量带给他们的获利。目前,大幅度提高助学金的发放比例与金额对于解决特困学生的生存问题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也意味着申请门槛和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倘若非贫困生能以很小的成本申请到助学金,这也就激励了同等条件下的学生也来申请。有限的资源争夺就会愈发激烈,此时助学金的教育功能就会弱化。在助学金评选时,会出现许多让人感到失望和痛心的事情。如果通过不正义的手段成功申请到助学金,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看待国家对学生的帮助,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造成冲击。经济学中搭便车理论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偿给予式的助学金会刺激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严重阻碍资助体系发挥作用。

三、对助学金制度的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投入到助学中的资金也将会大幅增加。如何用好这些政府资金,既是最大效率运用国家投入的需要,也颇值得从事助学工作的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以下,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浅见。

(一)强化助学金的救济性质

发放助学金不是撒胡椒面,不应是为了改善大学生学习条件的赠款,而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资助。盲目扩大助学金的数额虽然会解决特困学生的基本问题,但是资金利用效率会大打折扣。助学金的发放要求必须从严,一定是“雪中送炭”,也不能是“可有可无”,更不能是“锦上添花”。如果背离了助学金的初衷就会影响资助的效果。因此,在现阶段大幅度提高助学金是否合理确实值得冷静商榷。

(二)加强助学金的教育意义

育人是大学重要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当然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资助,更重要的它是社会关心大学生的体现。要把助学金的发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如果在高校中还大量存在骗取助学金、道德败坏的事情,那么从育人这个角度来看,助学金制度本身的导向便值得质疑,需要反思和改革。

(三)提高奖学金的覆盖面

相对于国外大多数学生可以申请到奖学金,现阶段我国高校还很难与之比肩。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作为努力的目标,即大力提高奖学金的发放面。应该利用奖学金形式作为改善学习条件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申请到奖学金。可以考虑减少助学金的资助量淡化其“奖”学的作用,而是把资金放在奖学金和补贴给商业银行鼓励其开展助学贷款。

(四)扩展贷学金的发放

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做法,而政府主导的贷学金制度是主要的形式。因此,在有足够的财力作为前提下思考如何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贷学金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努力方向。利用操作性强的贷学金替代助学金,利用市场手段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转“助”为“贷”,不仅能够有效运用国家资金,更能在贷学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诚信意识。

四、结语

相对于其他国家正在逐步减少助学金的发放额,我国却逐年大幅增加助学金数额,这与世界各国主要以贷学金的方式解决此问题的趋势有很大不同。这样的投入增量,一方面是弥补过往的“政府缺位”;但是另一方面却说明我国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手段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国家助学金的功能应当参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有悖于此目标的政策定位会影响资助的使用效率。因此,在肯定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要慎重考虑资助制度构建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的实现途径。

摘要:文章简要对比我国两种助学金制度的目的以及性质,在肯定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也有必要回顾一下人民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助学金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改进我国资助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思考 篇3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

(一)试点阶段。1999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等8个城市正式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试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向学校借款逐步转化为向银行贷款。

(二)推广阶段。2000年秋季,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广,贷款对象扩大到研究生和攻读双学位的全日制学生,并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

(三)第一次调整阶段。2003年下半年,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下滑现象,教育部等4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于2004年正式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即以“方便贷款、防范风险”为原则、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得到较快发展。

(四)完善阶段。2006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初步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调整为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模式。2007年5月,国家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2008年9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迅速推进。

(五)第二次调整阶段。2014年,为进一步健全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调整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措施,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比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需求。

二、国家助学贷款运行存在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历程显示,在国家开发银行、金融机构、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配合中,国家助学贷款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组织实施,较好解决了贫困学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贫困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化金融为辅的工作格局,以生源地贷款方式为主、校园地贷款方式为辅的贷款方式,基本上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需要。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如下:

(一)贷款存在空白区,借款学生比例相对低。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空白区,部分地方还没有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只选择推行校园地或生源地助学贷款,导致部分跨省就读的学生不能办理助学贷款。而且,全国总体20%的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比例,未能充分体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需求在不同区域和高等院校间的分布差异。

(二)助学贷款担保机制不健全,还款机制欠完善。贷款回收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一方面,作为一种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贷后管理、贷款催还、偿还风险等任务,主要由银行和学校承担。另一方面,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还款机制不够完善,还款要求过于单一,还款期限较短,导致助学贷款不良率较高,拖欠贷款现象较严重。随着进入还款期人数的大量增加,贷款回收的压力将会逐年增大。

(三)贷款风险补偿市场化程度低,贷后风险管理压力大。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以国家开发银行主导的生源地贷款为主,这种模式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风险补偿金。在实际运行中,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没有市场化机构或机制在风险补偿中发挥作用。若风险补偿金不足以弥补贷款风险,国家开发银行和当地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贷款损失,贷后风险管理压力大。

(四)学生身份识别制度不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由于高校不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在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上也不完善,影响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三、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的建议

(一)逐步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为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贷款需求,2014年,国家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比例。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全国平均资助比例为20%,各省份具体资助比例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情况确定,其中,东部地区为13%~17%.中部地区为21%~22%,西部地区为27%~29%。这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需要各地有效的落实。

(二)建全助学贷款担保机制,建立多渠道的还款机制。我国应健全相应的助学贷款担保制度,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承担的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政府、高校应与金融机构协商,建立多渠道的还款机制。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适当放宽还款要求,根据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的工作性质、工资水平和还贷能力来确定其还款的期限与方式。同时,引入学生偿还贷款的奖惩机制,对于在校期间或在规定还款期限前偿还贷款者给与适度的奖励,反之则予以相应的制约。

(三)探索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市场化机制,减少贷后风险压力。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的银行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向保险公司投保助学贷款信用保险,通过贷款信用保险以降低助学贷款信用风险,保障助学贷款业务有序稳定运营。这个模式由深圳华安财产保险公司首创并试点,有效减少商业银行助学贷款贷后风险压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可以探索逐步加以推广。

(四)完善学生身份识别制度,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政府和高校应建立严格的贫困生识别制度,对贫困生的选定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资助落实到贫困生。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认定工作中,探索引入预认定方法,即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贷款资格进行认定,提高认定结果准确性。高校应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库,将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在校学费、生活费等各项开支情况等内容纳入信息库中,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完善学生个人信用体系,确保贫困生身份识别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加大信用体系的宣传,提高受助学生的还款意识与观念。大学生是有文化、有素质的群体,诚信是最起码的要求,应积极树立诚信意识。此外,应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由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等监督还贷款。

四、结束语

国家助学金发放与管理实施办法 篇4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与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机构

我校国家助学金专门工作机构由学生服务中心、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学籍管理部门、分校区办公室、财务科组成。

二、工作职责

我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一)班主任:

1、负责班级受助学生的统计申报;

2、协助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

3、向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提供本班《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签名名册》、《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代发数据汇总表》(电子版)。

(二)学生服务中心:

1、负责牵头完成每学期我校“云南省技工学校助学金申报”的相关统计报表及报告;

2、负责全校资助学生信息的统计上报、审核工作;

3、负责全校国家助学金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汇总工作;

4、负责向财务科提交校本部《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名册》、《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统计审批表》及《昆明高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代放数据汇总表》(电子版);

(三)学生学籍管理部门:

在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即电子注册系统)中对我校学生的信息按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求进行维护和数据更新,确保国家助学金所需学藉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四)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

1、负责在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即电子注册系统)建立学生电子学籍;

2、具体负责校外联合办学学生国家助学金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汇总工作;

3、向财务科提交联合办学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名册,发放金额。

(五)分校区管理办公室:

1、负责分校区学生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与发放工作;

2、向学生服务中心提交分校《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名册》、《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统计审批表》及《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代放数据汇总表》(电子版)。

(六)财务科:

1、财务科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的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做好资金发放有关资料(《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名册》、《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统计审批表》)、凭证分年度建档备查工作,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不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

2、根据我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上报的学生信息统一办理银行卡。

3、对于因学生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所结余的国家助学金,如实上报上级管理部门。

4、根据我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上报的《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统计审批表》及《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代放数据汇总表》电子数据,准备发放资金和进行银行代发工作。

5、负责向劳动厅报送“云南省技工学校助学金申报”的相关统计报表及报告;

三、发放要求

我校国家助学金专门工作机构相互配合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与发放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

四、工作流程与发放流程:

(一)工作流程

班主任→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财务科根据汇总数据进行银行代发或部分现金发放

(二)银行卡发放流程:

学生个人签字确认银行卡号→班主任→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机构→财务科根据学生服务中心电子版数据进行银行代放

(三)现金发放流程:

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 篇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文件

桂电学﹝2009﹞27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激励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在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三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具体的奖励名额由自治区教育厅核定,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第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审议和决定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的重要事项和问题。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组织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奖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单位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和初评。

第二章 评审原则与名额分配

第五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第七条原则上,同一学年内,获得资助性质项目款项超过5000元(含5000元)的学生不再参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审。

第八条 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每年10月前根据当年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核定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和各学院实际参评人数确定各学院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并向国家规定的特殊学科专业适当倾斜。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九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四)生活俭朴,通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五)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当年学年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及以上或当年学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85分以上;

(六)同等条件下,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或综合素质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优先。

第十条符合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可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申请,在学生班级或年级测评的基础之上,确定初评名单并进行公示。

第十一条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学院报送的初评名单和材料,提出当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后,在校内进行公示。

第十二条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将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核定。第十三条 学生个人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初评结果有异议者,可在本学院初评结果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本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提出申诉,评审小组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学生对本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评审小组答复后3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提起申诉,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审查后做出处理意见,报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批准后,通知学生本人及所在学院。

第四章 发放、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由学校财务处通过校内账号的方式统一发放,学校给获奖学生颁发奖励证书,并将获奖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五条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工作,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真正用于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六条学校为国家励志奖学金建立专门账户,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和监督。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各学院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细则,报校学生资助中心备案。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发:各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2009年12月8日印

校对:陈文武录入:郑曦(共印2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文件

桂电学﹝2009﹞29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体现党和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 〔2007〕92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由自治区教育厅下达,学校综合考虑各学院的学生人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等进行分配,并向国家规定的特殊学科专业适当倾斜。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和决定国家助学金的重要事项和问题。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组织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助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单位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初评。

第二章 资助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分为二等:一等每人每年3500元;二等每人每年25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第五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勤奋学习,成绩合格;

(五)生活俭朴,通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第三章 助学金的申请和评审程序

第六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评审,每年9—11月集中进行申请和评审。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七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与金额不得拆分。

第八条符合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可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第九条各学院助学金评审小组负责对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初审,提出获得国家助学金建议名单及资助等级,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

第十条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对各学院初选学生进行审核,报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在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各学院应综合考虑学生受资助情况,原则上获得助学金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

第四章 助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国家助学金由学校财务处按月直接划入学生校内账号中。

第十三条各学院应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十四条学校为国家助学金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

第五章 助学金的中止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学院核实后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备案,并从当月起中止发放国家助学金:

(一)因违规违纪受学校纪律处分;

(二)弄虚作假,谎报家庭经济情况或本人生活状况;

(三)平时有高消费行为,抽烟、酗酒、铺张浪费等;

(四)休学、退学。

第十六条尚未发放的国家助学金由学校用于资助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院应同时将替换学生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备案。

第六章 受助学生的教育管理

第十七条为培养受助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他们自立、自强、自助的意识,学校鼓励受助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一定量的公益性活动,以积极的态度回报社会。

第十八条学校将对受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作为下一年度申请助学金的参考。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各学院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国家助学金的评审细则,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备案。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解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学生助学金管理办法

发:各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2009年12月8日印

(共印2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文件

桂电学﹝2009﹞28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激励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桂财教〔2007〕10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奖学金奖励对象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优良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包括大学一年级学生。

第三条政府奖学金每年具体的奖励名额由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核定,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第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审议和决定政府奖学金的重要事项和问题。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政府奖学金评审的组织工作。各学院成立奖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学院政府奖学金的申请和初评。

第二章评审原则与名额分配

第五条政府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同一学年内,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七条原则上,同一学年内,获得资助性质项目款项超过5000元(含5000元)的学生不再参与政府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审。

第八条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每年10月前根据当年自治区核定的政府奖学金名额和各学院实际参评人数确定各学院的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向国家规定的特殊学科专业适当倾斜。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九条政府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生活俭朴,通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五)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当学年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以上或当学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80分以上;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优秀。

(六)同等条件下,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或综合素质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优先。

第十条符合政府奖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可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申请表》。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申请,在学生班级或年级测评的基础之上,确定初评名单并进行公示。

第十一条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学院报送的初评名单和材料,提出当年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十二条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将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十三条学生个人对政府奖学金初评结果有异议者,可在本学院初评结果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本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提出申诉,评审小组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学生对本学院评审小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评审小组答复后3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提起申诉,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审查后做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批准后,通知学生本人及所在学院。

第四章 发放、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政府奖学金由学校财务处通过校内账号的方式统一发放,学校给获奖学生颁发自治区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第十五条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政府奖学金的评审工作,确保政府奖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六条学校为政府奖学金建立专门账户,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和监督。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各学院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政府奖学金的评审细则,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备案。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发:各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2009年12月8日印

酒泉市一中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篇6

第一条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教[2010]260号)和《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教[2010]27号)及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酒泉市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酒市财教[2010]54号)和《关于印发酒泉市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酒市教发[2010]137号)的精神和要求,为加强对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高中部学生。

第三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四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面平均约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3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开支。

第五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期发放。

第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第七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扶贫济困、照顾弱势群体、鼓励先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班主任初审,年级组复审后,上报学校。

第八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在我校就读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第九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品德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5、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生活俭朴。

第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优先考虑:

1、持有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有效低保证的农村特困群众和城市低保户子女;

2、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

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

4、经济特别困难的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子女;

5、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6、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7、父母中有智力或精神不正常,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8、学生本人残疾,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

第十一条 学生在校、在家、在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认定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

1、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的;

2、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

3、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

4、学校有住宿条件,但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5、有其它高消费行为或奢侈消费行为的。

第十二条 有以下行为或表现的,停止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

1、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的;

2、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能支付学习费用的;

3、资助款项被享受资助学生本人或他人挪作他用的;

4、在校期间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

5、高中未毕业,但终止了学业的;

6、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的。

第十三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上已经享受资助的学生,下需要继续资助的,须重新申请和认定。

第十四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评审认定程序:

1、提出申请。符合资助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的同时,必须向学校提供有关本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班主任审核)。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由所在乡镇(街办)、村组或民政部门出具证明材料。

2、信誉承诺。申请人必须对其所陈述的家庭经济情况、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做出书面承诺。

3、学校评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资格审查由学校负责。学校组建评审小组,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和品质状况,日常生活消费情况以及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要进行实地核查。

4、公开公示。

5、审核审批。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有异议,在征得学校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十五条 各年级要认真做好评审和发放工作,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六条 学校每学年应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受助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学生纪律处分,并在其档案中记载不诚信记录。

第十七条每学年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评审认定工作,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十八条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等,随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等。

第十九条 各班要加大对此项助学政策的宣传,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二十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由财政按照资助人数和标准,将资金统一拨付到学校,由学校将资助资金直接发给学生家长(住校生打在饭卡上)。

第二十一条 学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家长手中,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与防范管理 篇7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还款

我国向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工作始于1987年, 是当时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补充措施。从1999年至2004年6月, 政府大力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但由于多种原因, 尚未从机制和政策层面提出和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2004年6月28日, 新机制出台后, 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 还款年限延长至毕业后6年[1]。2006年9月启动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等, 为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尽管如此, 由于助学贷款业务使银行承担风险高, 工作成本高, 工作量大, 一些地方商业银行态度冷淡,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贷后管理的风险防范研究和实施仍然滞后[2]。

1“河南模式”的创立

由河南省政府牵头, 教育厅和开发银行密切合作、反复磋商, 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方面大胆探索, 形成了独特的“河南模式”。 (1) 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的比例, 把风险补偿金定为14%, 其中7%由省财政支付, 7%由贷款高校支付。 (2) 高校全面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 (3) 将风险补偿金支付与管理工作的绩效挂钩。高校作为管理助学贷款的主体[1], 以全校助学贷款总额的14%作为风险补偿金, 如果违约额低于14%, 则剩余部分全部奖励给高校, 如果违约额高于14%, 高校不仅要缴出全部风险补偿金, 而且还要承担超出部分的50%。这既为高校增加了承担风险的压力, 又增强了其管理的动力。 (4) 建立“两个管理平台”、委托“一家代理行”, 即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全省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操作平台, 全面管理学生贷款的受理、审核、汇总、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催收、贷款信息管理及学生的诚信教育等具体事宜[3], 并明确高校内部必须建立“三级工作体系”, 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助学贷款工作组[2]。同时委托省农行为代理行, 具体负责办理学生卡、发放助学贷款、结算利息和贷款本息的扣划等业务。开发银行按贷款发放金额的0.4%支付代理手续费。 (5)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为贷款业务的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河南模式”的创立为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使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困难学生主渠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4]。

学生毕业后是否诚信还贷, 是决定国家助学贷款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河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风险补偿金的支付和贷款管理方面实现了创新, 但在学生还款的风险防范以及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 如何使学生较好地履行还款义务, 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资产损失, 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有以下几方面。

(1) 高校通过加强管理可以大幅降低违约率。贷款的管理特别是贷后管理主要在高校, 只有高校积极参与并加强各项具体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才有可能把违约率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分担和分散银行的工作量, 把高校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才能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工作, 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开展。但是, 在高校的参与和管理中, 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工作不稳定等, 导致联系学生非常困难;即使是找到在固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 也可能分布于全国各地, 存在联系不畅和路途遥远的问题, 造成高校贷后管理尤其是追款工作难度极大。

(2) 为保证学生正常履行还款义务, 国家督促各高校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5]。在目前国家诚信系统数据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实施诚信教育要牵涉到很多方面和部门, 单靠个人的素质还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诚信管理体制和相关的物质条件, 还不能达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 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 诚信教育既要依赖于人的素质, 也要依赖于体制, 通过体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建设诚信社会, 搞好诚信教育, 更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体制, 制约和激励并行, 避免或惩戒恶意欠款行为。

(3) 学生在高校规定年限内, 修完教育教学计划的内容, 达到毕业要求后, 高校应为其颁发所有证书。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一般为6年, 这时学生已脱离高校, 使高校在无法扣押学生证书的情况下, 追款工作风险极大。这也不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3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管理

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 要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和管理, 即保证学生还款义务的正常履行, 就必须采取一些更为具体的、和学生本人利益切实相关的措施。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学生管理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经验, 提出以下建议。

思路:由省政府委托省教育厅负责。由代理银行、高校、政府和开发银行共同承担责任, 学生所在村/居委会负责监管, 由开发银行提供资金保障, 由代理银行负责贷款, 高校和政府负责贴息 (学生在校期间贴息) , 并按规定交纳风险补偿金 (政府财政和高校各承担7%) 。在学生毕业按期归还贷款后, 银行返还的14%的风险补偿金, 由村/居委会和高校按协商比例共同享受。其他事宜, 仍按相关规定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村/居委会和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监管、追款的力度和积极性, 以保证学生贷款有效收回。

实施方法:对符合国家助学贷款条件的高考生在接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 持通知书、本人申请、学生及父母/监护人贷款共同还款承诺书、乡镇/街道办事处 (含) 以上政府出具的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以及开发银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由父母/监护人提供担保证明, 村/居委会同时担保后, 到高校申请贷款。经高校审批同意后, 由学生填写贷款合同, 持贷款合同及高校相关证明到当地代理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然后再由当地代理银行按学生所在高校指定账号, 将资金汇到高校账户, 用于交纳学费。高校收到汇款后通知代理银行, 并以此为结算依据。

高校和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可密切合作, 共同磋商, 与代理银行共同负责学生毕业后的催还贷款工作。学生如期还款后, 高校将返还的风险补偿金按照商定分配比例交给村/居委会。由此, 可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由于风险补偿金是由政府和高校支付的, 村/居委会不负担任何资金, 只要催款有力有效, 就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就有利于调动其催款的积极性。同时, 由于村/居委会辖区小, 路程近, 联系方便, 便于找到贷款人, 催款更加容易。只要学生按期归还贷款, 高校就按约把村/居委会应得的风险补偿金部分汇入其账户。此外, 由父母/监护人和学生共同承担还款义务, 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贷款的学生产生还款压力, 这有助于消除少数学生恶意欠款, 认为国家对其无计可施的侥幸心理。这样就可有效收回国家资金, 提高学生贷款的还款率, 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良性循环系统, 投入更多的资金资助困难学生。

当然, 在就业形势非常好的情况下, 也可采取高校和政府财政交纳风险补偿金, 高校回收的方法, 不必统一采取上述措施。

笔者认为, 这种方法就是把国家、银行、高校和学生共同承担的贷款风险调整为由国家、银行、高校、村/居委会、学生家庭及本人共同承担的新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 如果能够形成这样一种具体的、责权下放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并有效执行, 就可以增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安全系数, 减小财政损失系数。通过建立这样一种制约机制, 能够调动多方面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将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 树立诚信意识, 减轻助学贷款贷后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压力, 从源头上根除恶意欠款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 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各省辖市所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贷[2005]471号) [S].2005.

[2]肖新生.在2005年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豫教阅[2005]18号) 2005.

[3]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关于印发《河南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2005]712号) [S].2005.

[4]肖新生.谈谈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R].省教贷中心, 2007.

[5]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贷[2005]217号) [S].2005.

国家助学金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80-02

国家助学金(下文简称助学金)是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金额为全国平均每人每年3 000元,无偿发放。其最主要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的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这项惠及寒门学子的政策未能有效地落实。

一、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漏洞

助学金工作有赖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需要学生提交其家庭所在地相关部门出具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调查表》(下文简称《调查表》)。《调查表》往往是学校评定该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依据。但是这样一份《调查表》作假的空间实在太大。

1.学生瞒报、虚报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现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坑蒙拐骗、以假乱真、以公谋私的不诚信行为,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助学金是无偿发放,全国平均每人每年3 000元,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抱着“天上掉馅饼”,不拿白不拿的想法,即便自己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也踊跃去申请。并且为了使自己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中更具优势,在《调查表》中瞒报、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如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栏,家庭人均年收入能想到多低就能多低、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与突发意外事件总能有一两起……简言之是能写多困难就写多困难。

2.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把关不严

由于家庭收入的多途径、公民财产的不公开、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的难以查证、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弱的不可测量、家庭负债的无法确认等,地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申请者这些资料进行核实是有客观原因上的难度,所以多半不会选择大费周章去调查。加之《调查表》不与其发生利益冲突,因此,成人之美、做顺水人情给申请者盖下具有法律效益的公章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3.相对贫困程度难以评定

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标准不一样;造成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不一样;每个家庭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而相对的贫困程度就难以评定,从而导致这个标准的划定不太公正。

(二)民主评议小组的失真、失衡性

民主评议是体现助学金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尽管在成立民主评议小组时,我们会尽量综合考虑成员的政治成分、职位、性别、地域等去合理配置,但是在评定中一样无法达到真实和公平,尤其是对大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并不相互了解,即便是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完全了解本班同学的基础信息。所以在不了解的前提下所做的评定对于求真实、求公平的作用不大。

其次,不考虑拉票因素,评议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或多或少会掺杂个人情感,多偏向自己熟悉的同学,因而人际交往面窄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能就无法被推选出来。

再次,助学金申请者的性格差异是很大的。有的人习惯于跟别人诉苦,告知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有的人则养成默默忍受的性格,不善于表达;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着重描述家中的窘境,担心被人瞧不起……这样就造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因此,同样会影响到民主评议的真实和公平性。

(三)资助对象不当认定的危害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非客观性因素,体现在助学金资助对象的认定上难免顾此失彼,当资助对象认定不当时就会引发了许多的问题。如:助学金给了弄虚作假的学生,将助长该申请者及类似学生的不良品性。家庭经济真实困难而未获助学金的学生,其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困境也得不到帮助和解决,助学金雪中送炭、解人之忧的作用就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家庭经济情况位于困难与不困难之间的学生,他们因为某些条件限制而被挡在资助大门之外,因此出现了心理落差,引发了心理错位,形成了较大范围内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经济困难相当的同学,其中有人获得了资助,而也有人因其他原因未获得资助,那么未获得资助的学生会认为助学金的评定不公平,甚至埋怨辅导员偏心。未获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私底下,跟同学们散布资助认定不公的言论,则会引发很多未参与学生对于资助对象认定标准和认定方法的质疑,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威信及师生关系,不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

(四)因助学金产生的不良心态

有的学生认为助学金是国家给的钱,只要家庭经济困难属实,就理所应当获得,回馈社会、感恩党和国家的意识缺失,一旦没有被资助则心生怨恨;曾经获得助学金的某些学生,在尝到助学金无偿发放的甜头后,都不愿意通过其他的如勤工助学的途径来辅助完成学业,而是一味地等待每年的助学金补助。更有甚者,为获得资助,故意欠交部分学费,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假象。这种对助学金产生的理应所得、依赖、造假的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五)监督的不力

因为助学金的评定中存在太多的漏洞,所以经常有资助对象认定不当的情况出现,对于不当获得助学金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支撑去收回资助金额或进行其他处理。而目前我们对于正当获得资助对象的助学金的使用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方法,最主要的监管仍然是依靠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为了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一般不主动向主管部门反映。

二、解决助学金评定的对策

(一)取消助学金的无偿性

正是因为助学金的无偿性,所以使得唯利是图的学生趋之若鹜,不仅加大了助学金的难度,也助长了学生中的不诚信行为。助学金变为有偿发放后,申请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义工等方式来获取资助或毕业后为国家贫困地区服务一定年数。这种方式的另一目的是促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如新加坡,学生申请助学金必须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契约,即毕业后为新加坡政府服务3~5年。

(二)缩小助学金发放比例,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比例

申请助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同之处在于:助学金要求: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前者注重的是学习的态度,后者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但积极勤奋地学习往往能成就成绩优秀,所以这两者在本质上区别不大。既然资助的目的都是希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更好地成才,那么建议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缩小助学金发放比例。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去争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助和荣誉。从激励作用上来说,国家励志奖学金优于助学金。这也正响应了现代大学培育人才的号召。

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申请者不一定是家庭经济困难生,它要求申请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国家奖学金的比例远低于后二者。既然三种方式都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更好成才,那么在设置国家奖学金的比例时,应该加大。因为我们不能舍本逐末,我们要鼓励的是全体同学的努力奋进,而不能只照顾到少部分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

勤工助学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资助方式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自立自强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相比助学金的“授人以鱼”,这种“授人以渔”资助方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因其与所审批的地方相关部门有利益关系,所以在审批中能够更加严格把关,而因学生及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所以在还款时也能更加积极主动。这种贷款方式,即能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又可以减少国家对于教育经费的财政支出,还能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

(三)完善助学金评定体系

在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尽量使学生提供的各项资料客观化,可量化。如申请者在《调查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一栏填写某种疾病,则需要申请者提供家庭成员诊疗该病的详细记录以及缴费清单。其次,我们无法判定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是否真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学生在校的经济状况,因而我们可以弱化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多以学生的在校表现来参照。再次,借鉴国外的经验,修改申请助学金的部分要求,如申请美国佩尔助学金要求:“学生必须保持适当的学术进步……学生如果吸毒或贩毒,将被取消学生资助申请的资格,受到联邦或州法院惩罚的学生没有资格获得佩尔助学金……”我国助学金的申请要求可以量化一些标准。再次,加强监督。对于通过不当途径获得资助的学生,学校有权收回资助金额并给予相应的处分;对于不当使用助学金的学生,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学生虽然受到社会、家庭不良风气的影响,但是学校依然有能力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前加强其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龚彦忠.当前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教育,2010,(6).

[2]周雪琴.高等学校助学金资助对象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

[3]王芝华,邓志强.高校“第二类贫困生”的心理错位及调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4).

[4]陈春燕.对独立学院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1).

上一篇:职教中心校园导游词下一篇:学生会文艺部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