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构建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核心竞争力构建(共8篇)

核心竞争力构建 篇1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因此,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通用”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核心的胜利意义远超出单个产品的胜利。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也是公司最擅长的。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数量和质量消费型发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而是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购物的环境等比较关注,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附加功能。由此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百年企业。比如说海尔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并长期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仅通过产品含量高、性能优、价位低廉,企业制度完善、拥有充足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它只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制度是可以借鉴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很难成为企业独有的持久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点培育那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流不掉、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极为稀缺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比如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是豪华,TOYOTA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实用。在沃而沃看来,产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强调安全性;宝马的产品文化则侧重追求舒适和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大。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科技含量的增高,员工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热情高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把激励的与落实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着力塑造优秀的群体意识,因此必然有益于消解企业职工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向同一目标迈进,从而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他们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塑造形象作用。海尔集团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但是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精神与文化,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了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

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企业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附图模型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指出模型的外层组成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模型内因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其中,企业文化功能分别为指导力、推动力、改善力、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润滑力、开发力与感应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因素组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1)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的保障。包含: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着力点。

(2)第二层面为载体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等着力点。

(3)第三层面为转换层,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营销、技术和能力等着力点。

核心竞争力构建 篇2

大商基本上是做互联网平台, 不叫纯电商, 因为我们服务的因素更多一点。而且天狗是为整个大商200多个门店做的系统, 只有移动端, 即实体店的手机客户端, 没有PC端。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实体店, 包括未来很多其他的一些小的商场和一些没有能力也无法做这样系统的公司, 都可以来天狗上去做, 这是我们的思路。

天狗网的发展

先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天狗的进展, 2014年11月8号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83家百货店, 且都是大商自己的, 还有54家超市, 门店电子会员天狗用户超过100万。电子会员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是天狗网的用户, 而是商场的会员, 消费者前端可以看到每一个商场的客户端, 天狗只有用户, 没有会员。2015年这些业务整个加起来十几个亿的销售额应该没太大问题, 明年我们准备100亿, 基本上也没什么问题。

天狗网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看一下, 首先是有APP, 还有移动官网和微信商城, 通过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进去看到我们的平台, 但是没有PC端。因为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内容在APP上, 手机网页和微信的网页交互是实现不了。

在天狗网的平台里, 你可以选择城市, 定位后会搜索出这个城市所有的商场信息。每一个商场在这个平台上都有自己的首页, 每一件商品实际上都已经到单品了, 我们做的还是比较创新的, 绕过了供应商千差万别的商家自有的体系。我们建立了一套由营业员来做的这件事情, 有快捷的生成商品的, 也有通过跟顾客一起来拍照的, 让客户保留的, 也有导购自己去搭配、自己去拍照的。我们天狗上的商品一部分是来源于品牌提供的官网图片, 一部分是大家现场自己照的, 现场照的都有一个标记叫实拍。

实际上每一个商场的专柜在天狗上都是一个微店, 从天狗下的订单会额外给营业员一个提成, 这个做法对营业员的激励是蛮大的。本来大家觉得又多做一个事情, 通过这样的激励以后, 他们都很积极地在想办法怎么样在没有客人来的时候, 在自己下班的时候, 在客人来得不多的时候, 用手机在自己天狗专柜狗店来做这样的事情, 实际上是把营业员的销售时间、方式都延长了。

核心能力构建

我是从互联网、电商过来的, 到了大商这样一个中国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 实际上我们做的互联网、电商, 就是帮助实体店去互联网化。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个页面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无外乎是说在营销活动的频率上, 在虚拟货架的拓展上面, 在服务半径上面, 在服务的时间上面, 在支付的快捷上面去做这些工作。有些是纯网络店, 其实并不如实体店方便, 更多的是实体店不具备网店提供的服务, 所以基本上我们的思路还是为实体店做互联网化、电商化的概念。

1、场景+数据+连接

创造场景采集过程数据、建立互动连接, 借助导购单品化、导购即时沟通、试衣间上线和二次精准营销。因为现在的传统实体店、百货, 一般是客人来了试件衣服, 没买就走了, 无法掌握到消费者的信息。我们实际上是通过把营业员工作改变出来, 多些与消费者的互动。记下顾客在店里看的衣服或者试过的衣服, 下次通过APP给消费者二次的优惠和推送, 跟他看过或试过的单品绑定在一起。

这里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基础的公关, 让原来百货里各家不同单品的内部系统, 变成了统一的可以跟顾客直接对接的一套单品系统, 然后把沟通、试衣、精准营销放进去, 实际上就把原来靠大型活动才可以吸引顾客的一些营销方式变成碎片化的、日常化的。这个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不是说我们不办活动就没人来, 而是欢迎大家去我们的百货商场去试衣服, 每一次的消费行为、试衣行为都会成为我们的销售机会, 都会成为我们和顾客互动的纽带和内容。

2、到店和自提, 实现资源常态化

我们和超市做的事情是相反的, 是把超市相对零散的活动频道化, 到店和自提结合, 集中促进资源常态化。我们把每个超市不同的促销做成一个 (33:36) , 实际上是让人气, 到店客流更加集中, 这几个东西是目前我们觉得对大家很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然后让很多资源可以更频道地关联起来, 这样就不是那种无序的或者是零散的。

而百货恰恰是要做场景化、碎片化, 这是两个相反的高度。如果说百货公司天天都跟店庆一样, 那就不用操心了, 大家不用着急。无法做到每天店庆的人流和销售额, 所以百货要解决的是营销的碎片化问题。

实体店和电商而言, 电商是从仓库到消费者家里, 实体零售是从商业地产到客户家里, 实体店的线上下单如果还是简单地加上一个配送, 成本是很高的。那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首先解决的是顾客不用自己去超市里面找货, 也不用排队去交钱, 他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上下单, 然后只需到超市门口来提货就完了, 首先把这个问题解决, 这个相对来说成本是最低的一种解决方法。

然后再逐步的通过人人配送, 我是住在小区的, 来超市买东西, 买完后系统可以抢单, 我一看小区里其他人也买了很多东西, 我帮他拿回家送给他, 然后我会有个服务费的收入。这样的话比你去养配送团队的成本低, 大家都接触过这种概念, 快递天天给你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到, 什么时候在家等等。我们的配送是由他的邻居给他送, 实际上我们想在将配送成本降低的同时, 又能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3、配送社会化+分拣中心结合

最终是让商品不用放在超市的货架上, 这些订单全部通过分拣中心直接快速用刚才说的方式完成分拣。上游的商品费用或者差价用来弥补后续配送的成本, 这样才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模式, 否则是没法做的。

4、货架虚拟化+体验售后实体化结合

构建服务文化 提升核心竞争力 篇3

经济的必然市场的呼唤

市场环境的变化激活了改进服务的原动力,增强了构建服务文化的紧迫感。

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消费者的选择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买方市场的出现,使消费者赢得了选择挑剔的权力,增大了中国人的选择余地。不仅选商品,还要选就业,更要选服务。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必须由过去以企业和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千方百计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当今重要的不是经营什么而是如何细化经营,竞争制胜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新颖独特的卖法(顾客的买点),把握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欲望,以别出心裁的cs战略深度行销开辟新天地。

消费者日益成熟,使服务成为竞争的主角。规模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可供消费的商品,使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等问题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已不成问题,技术质量成为进入市场的基本保证,使传统的价格战(实质是让利不让市场,走到头适得其反,失控的降价使品牌的魅力丧失殆尽)、促销战、广告战(像兴奋剂一样让人兴奋一时)的作用不断减弱,消费者的注意力(眼球经济)越来越关注于服务,从而使服务的地位上升到主要位置。传统的营销就是为了卖产品,只要产品好、价钱便宜,就能卖得出去。同样是空调哪个便宜我就买哪个,所以营销又是卖价格。但卖价格的根本是成本,而成本是有限制的,价格太低就要亏损。于是营销又开始卖质量,质量又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再好服务质量差同样竞争不过人家。一个产品卖出去,制造商只赚20%—30%的利润,而70%—80%的利润让流通领域赚了。所以制造业慢慢地走向低谷,而服务业却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什么?因为服务业是无限的,你只要服务周到,服务的方法、服务的内容都可以无限地发展。而服务做好了,你的产品就可以增值、做品牌。品牌决不是一开始就卖的,一开始一钱不值,只有你产品质量好了,服务搞好了,你这个品牌才有价值,才是高贵的品牌。服务营销在某种意义上是卖感觉,而卖感觉的核心又是卖文化,要让人追求真、善、美,这是现代的一个趋势。举个例子:北京前年夏天特别热,大家都去买空调,所有的空调厂都感觉特高兴。但消费者很快发现安装成了大问题,许多厂家都没有售后服务人员,即便有,服务质量也很差。只有海尔不同,迅速从全国各地调集安装的工人坐飞机到北京,客户购买即安装。就这一项服务,把北京人的人心抓住了。人要用心去追求市场,市场是由人心组成,没有人心还有什么市场?大家都不喜欢你,你当然就没有市场了。

买卖关系的发展,激活了改进服务的原动力。在市场经经济中,人人都为别人生产,又都消费别人的产品;雇人干活,自己又受雇于人;所以人人都买,人人都卖。此种交换引起了分工,培养了专业化生产,推动了科技进步,并且改变了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人人参与买卖对社会的文化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消除了鄙视商人的传统观念,使人们懂得了参与交换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方式。其次,每个人认识到捍卫个人利益的正当性,自己捍卫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同时别人捍卫个人利益也是正当的。这种平等、自由、自重和互重,它避免了僵化,培养了让步妥协的务实精神。再有,市场竞争引导人们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这种质量意识是基于负责精神的。守时、守信、克服困难去完成工作,都是负责精神的具体表现,并成为商业社会中道德构成的主要成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非但是缺乏道德,甚至连饭碗也难找到。要真正解决服务质量不高的老大难问题,把劳动当做商品自由买卖是惟一的办法。因为一个人为了生存而出售自己的劳动,决不会轻视自己的饭碗。铁饭碗制度下的人们并不把劳动看作是商品,不把职业看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甚至把找机会刁难和奚落顾客作为自己的特权和乐趣,这才是厌恶劳动、厌恶为别人服务的真正原因。

品质概念的变化,使“让顾客满意”成为经营的宗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驱动是“你想要什么我来适应你”,产品的品质已由过去的符合技术标准改为“符合顾客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技术标准对顾客可能毫无意义,因为技术再先进,但操作不便利,用着不称心,老百姓不买帐,你生产出来的只能是库存和摆设。不是你喜欢你能够生产什么高端产品,而是你的顾客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当今流行的话是,买对的不买贵的,贵的并非就是最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顾客不满意,再好的技术与设备也是没有意义的。

享受型消费时代的到来,使消费者对服务和文化的需求大大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七大变化:即求新(新颖别致不流俗模仿,使人耳目一新);求便(节省时间、增加闲暇、松弛生活);求美(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求健(追求健康、安全、绿色指标,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求名(华丽高雅、显示声望地位);求真(名实相符拒斥假冒伪劣);求特(追求自由和个性化消费);求智(享受科技成果,智能化的消费,对知识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精神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在现代商品价格构成中,不仅包含商品的实用价值,还包括精神价值,而且后者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人们越来越追求心里的愉悦、精神的满足和美的享受。竞争关键是人心,“得人心者成老板,失人心者要破产”,竞争是竞优质服务,争顾客的心,让顾客心动。以自己的诚心精心细心热心耐心的服务,赢得顾客放心称心动心舒心欢心。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在消费者心灵深处点燃熊熊的情感之火,谁就能够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商品服务上,我们要重视发挥非价格竞争作用,应满足消费者“花钱买个满意买个舒服、买个高兴买个梦,买个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需求,把握住文化走势,实施“攻心”战略,使服务文化走进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服务的文化含量。

体验时代的到来,要求积极推行客户体验战略,快速准确地反映顾客的需求。这是服务转型和取得竞争优势的通行证。客户体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在服务中为客户提供一种能体验到企业服务文化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是要求企业、服务工作者站在顾客角度换位思考,反思改进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服务。要求服务者到客户岗位工作,进行换位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迅速予以解决。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部门,如果认真当几回乘客,体验乘车的不便,就不会陶醉在火车提速增开车次的成绩中,而会下决心解决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老大难问题,把进出站口的通道建成真正的绿色通道,在月台上醒目地标出各车厢的大体位置,车厢门口的台阶就会平缓地与月台接触,保证乘客享受出行的潇洒和人性化的服务。

时代的主旋律全球化的通行证

服务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在产品质量、品种、功能高度同质化的服务企业尤为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服务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服务和文化一体化已是必然趋势。因此,每一个企业都要自觉地担负起建设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使命。我们还应看到,服务是一个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与此相关联的服务文化也是一种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它直接影响和左右着社区和社会的服务品质。党和政府及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帮助企业乃至全社会构建高品位的服务文化,这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实际行动。

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方便,带来更多的惬意和惊喜,让顾客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潇洒、更有品位、更有时代感;就要构建高品位的服务文化,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还应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构建大服务文化,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服务、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相互受益、相互提高、合作竞争、互动双赢的文化氛围,推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三个文明建设。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率先垂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群众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并不是群众的“父母官”,只有向纳税人服务的义务,而没有捞取个人好处的权力),淡化官本位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人民的公仆,改进衙门作风,倾听群众的呼声,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效的作风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以自身的文明服务引导和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的服务。改善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投诉的重点)、焦点和亮点,成为社会的大趋势。其标志是:①中央领导抓服务,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道德建设,把过去党和军队的宗旨变成了全民的规范;中央连续推出几百个文明示范点召开现场会座谈会;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质量万里行”和创建文明行业等活动;江泽民亲自题写“青年文明号”牌匾,朱 基责成四个工作组写出专题报告后特意写了一千多字的批示,要求以优质服务规范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常态化。②新闻媒介炒服务。各大媒体网络先后开辟“精神文明建设巡礼”、“示范窗口单位追踪”等栏目,就群众关注的焦点进行炒作,对服务行业的服务明查暗访频频曝光,而且盯住不放。商家服务为何怕曝光?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原因在于文化不到位,在于被动应付服务。③社会各界看服务。把服务质量高低作为评价企业好坏的标准,把服务的优劣作为选购产品的首选。④人民群众盼服务。盼望享受安全实用便捷高效诚实的高品位的服务。⑤各个行业争服务。争相推出新的服务举措。不仅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争,而且垄断企业也纷纷争打服务牌(电力和铁路相继开展服务质量年活动),就连政府部门也纷纷缩减审批权限建立审批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不仅服务行业争,而且制造业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造业也是服务业,迟早要过渡到服务业。

构建服务文化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通行证。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支撑着我们国家战胜了艰难险阻,形成了中国服务文化的有力支撑。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糟粕根深蒂固地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使相当一部分同志固执己见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抱残守缺。有时还好心办一些坏事,弄出不少可悲可气的笑话。如某地修高速公路时,国外专家设计的图纸是,隔一段距离设计一个小弯,但中国的指挥长自作聪明、擅改图纸,按照“高速公路必须笔直一马平川才能产生高速气派的效果”的思维指挥施工。国外专家发现后,要求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返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原来从科学的角度看,司机在笔直的公路上始终保持一种姿势开车,会造成习惯性的疲劳,最容易出事故。而在适当的时间地段设置适当的弯度,司机在调整方向盘时,会造成全身的协调联动,激发兴奋点,可有效地预防因疲劳开车造成的事故。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外来的文明和体制对中国政府职能、管理体制的威胁,而是产生于我们内部自身的制度建设的滞后;中国入世最大的挑战,不是由于跨国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给我们的企业家带来了挑战,而是我们的企业家的经营战略、思维模式和观念尚未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去运作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入世最大的不安全不是由于我们开启了国门,加入了国际经济俱乐部,而是我们落后的文化、落后的意识、落后的思维理念,还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警觉到,入世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新形势使我们终于意识到了必须使政府职能定位得到调整,使服务型政府理念得到培育,使企业的开放心态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得到强化。

中国入世带来的挑战,要求“文化自觉”。我们讲与国际接转,是调整自己的文化与国际接轨,而不是调整别人(你也调整不了别人)与自己接轨。从这个角度看,包括服务文化在内的文化自觉越来越重要。

用服务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它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的技术、管理和系统的有机组合,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竞争合力。服务竞争是成本较低投入产出比较大的竞争手段。比如改善服务态度,提供微笑服务,并没有增加成本却提高了顾客满意度,赢得顾客的支持。当然服务也需投入,但成本低回报时间长收入高。而且还应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支付能力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心甘情愿地为获得高档优质的服务而多花钱,价格竞争的作用在弱化,而服务竞争优势在增强。美国哈佛商业杂志发表的调研报告指出:公司只要降低5%的顾客流失率,就能增加25—85%的利润,而在吸引顾客再度光顾的众多因素中,首先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其次是产品本身,最后才是价格。非价格竞争的诸因素中,服务具有更大的优势。非价格竞争包括产品促销公共关系等因素,而产品的质量分为核心层、表面层和附加层(服务)。随着技术进步,企业之间产品的核心层、表面层的差异在日益缩小,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附加层服务上下功夫。首先服务更有利于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通过提供有特色的服务,使自己与他人的产品区别开来,就能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其次改进服务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于人们对广告的不信任,投很多钱做广告难达效果,买不到好口碑。相比之下消费者相互传递自己购买后的体验信息,则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换句话说,“让大家告诉大家”胜过“让你告诉大家”。因为生活在同一生活圈内的消费者,彼此相互信任,商家优质服务的事例常被传为佳话,而劣质的服务则会一传十十传百,更快地在消费者中传播开来,这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引发8笔生意,至少一笔成交,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需要。

走出误区 转型升级

通过构建服务文化,让传统服务从单一、概念、文件、形式主义的瓶颈中跳出来,走向全员、全程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提升到艺术、文化和事业的层面,必须走出服务的误区。

总体上看,目前许多单位的服务在认识和操作上还处在较低水平,存在许多误区,主要是五个不到位、8种服务误区。

五个不到位:一是服务观念不到位,服务意识落后。目前我国服务市场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有相当数量的服务厂商仍然固守着服务从属于产品的陈旧观念,对服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卖出产品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这就直接导致了服务承诺的兑现程度普遍很难尽如人意。还有低贱观念:服务就是低三下四的侍候人,而非神圣的崇高事业,不安心、不热心、不用心、顾客不舒心。恩赐观念与冷漠综合症:这主要表现在垄断企业,自己的服务是对顾客的恩惠照顾,既然有“恩”于它,收个红包、吃个回扣、受点“照顾”,态度差点也是理所应当的。因此人民铁路人民烦、人民医院人民怨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二是服务诚信不到位。服务承诺不到位,承诺时天花乱坠,履行承诺时软磨硬泡打折扣,强词夺理推来踢去把责任推给顾客,或趁机向顾客收不合理的服务费,因而导致顾客不满甚至对簿公堂。有的企业把应该做的正常工作作为承诺内容大肆宣传。

三是服务效率服务规范(质量)不到位。机制不灵流程不活责任不明,技能不熟,办事效率低下,增大了顾客服务成本。没有制定完善的服务规范或执行不严格,服务行为存在随意性,语言、行为、制度、标准不规范,设备设施完好率不高等问题,质量不高或不稳定。

四是服务的品牌经营不到位,缺乏真正有号召力的服务品牌。国内许多服务厂商由于观念上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服务品牌意识,也没有真正把服务视为企业盈利的来源之一,因而其服务品牌经营还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并没有将其付诸实施。而像“海尔”那样真正叫得响的服务品牌如今更是凤毛麟角。

五是服务创新不到位,服务的个性化不够。目前国内IT服务大多仍然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故障维修、软件升级等初级阶段。随着用户对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及多样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服务市场缺乏为用户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的弊病暴露无遗,服务创新已明显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八大服务误区是:1、检查式服务。检查团来之前,全员发动“一级战备”,尽其所能表现,使出浑身解数把粉涂在脸上,“把钢使在刀刃上”,谁也不愿当“不长眼的棒槌”,检查团一走“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检查前后的服务有天壤之别;2、被动式服务。服务是做给领导看的,只要领导满意就行,领导在场、领导强调得多、领导抓得紧服务就好,反之就差;3、浅层次服务。服务就是面带微笑热情周到、敬语相迎站立相送,服务是前台员工的事、是政工部门的事、主管部门的事,因此服务与业务经营两张皮,服务停留在表层阶段,员工素质低、服务不热情,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功能不完善、机制不高效,流程不顺畅、差错经常有、故障又不断;4、政治式(运动)服务。服务是一项政治任务,不讲服务不好交待,但讲服务是做表面文章,仅把服务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满足于开几次动员会誓师会造造声势刮刮风做做秀,风过之后便偃旗息鼓转入另一个“战役”了,没有考虑服务的长期性、反弹性、反复性、系统性、战略性、群众性等特点(应持之以恒的反复抓抓反复、经常抓抓经常);5、花架式服务。重宣传轻效果,重承诺轻实践,把服务当时髦,有的虚张声势还没有做就超前宣传,有的宣传言过其实做一说三,有的为宣传而宣传,宣传时紧锣密鼓轰轰烈烈,宣传过后偃旗息鼓销声匿迹;许多企业在其重要位置打出了“顾客第一”、“顾客中心顾客至上”等各种各样的口号,但缺乏切实的经营革新和一套有效的运作体系,因此这些口号仅仅作为一些企业对外的宣传和对内的号召而流于形式,实际上这些企业仍是以自己为第一,顾客为第二;6、简单化服务。服务表面化,服务是可有可无的装点门面的形式,大服务机制没有建立,流程没有改造,后台远离市场和经营;服务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两张皮,前台讲服务,后台不支持,前台着急、后台扯皮、错过时机、客户丢失;7、功利式服务。没有把服务作为资源资本来开发,仅仅作为广告促销的手段和附属品。没有在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8、诉后服务,许多单位的服务平时不注意及时收集顾客的反应,或对顾客的抱怨熟视无睹敷衍塞责极尽对付,仍停留在“一诉就灵”“一曝光就着慌,甚至曝光也不思改进”的状态等等。

电视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策略 篇4

我们有一个档案库,你随时都可以去查这些明星的资料呀图片呀,每个明星可能有几十张上百张图片都在库里。这些电影比如说它是什么时候播的?它播的收视率是多少?我们要多长时间重播等等,都有专门的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和记录,还有专门的归总。你必须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了,你才能在未来你能看到HBO的时候让你的观众不流失,你才能在竞争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才能知道拿5%或者拿20%是你最重要的。我觉得广东台在整合客户资源方面是做得相当好。他用一个收视率不怎么高的频道结合广东地域化妆品洗涤用品的优势和特点,能够获得那么高的广告收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些地方性的频道有那么多广告的资源到底你要怎么做?这些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迪的。当然管理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

接下来,就是黄金档的编排了,这由广告部的一个推广部来进行。另外这个组织里面还有明确的类似品牌经理制这样一个角色,你负责双休影院的,拍片也是你负责,二审你也要考虑,编排了出去的收视率效果你也要负责,你的奖金是跟这个挂钩的,你负责“735国产影院”这一档,你的奖金也跟这个挂钩,奖金也跟这个挂钩,所以这个内部的组织管理已经品牌化了。所以他都会自动自觉去把收视率维护好,他自动要跟总编室沟通怎么编排,自动的要去做推广,自动地要去跟买片子的人从知识方面检索现在中央台6套电影频道又放了哪些新电影,哪些收视率好,我们二轮能不能买来,其实我们播的都是二轮片子,没有什么新片子。所以这个系统建设流程再造,包括电影有很多法规方面的问题,我们跟当地的电影公司,文化厅都要做很多很多的沟通。你必须要解决你的生存环境问题。所以这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

在节目方面的整合,包括电视剧这一档跟台里其他频道有些电视剧谁来先用?下午5:40有一场电视剧,谁来用这个电视剧?所以我们台里在电视剧的编排上有一个规范,电视剧的优先选择顺序有几档,比如说,定位,你这个频道定位是什么,第二,投入产出,放在你这个位置能带来多大的回报?等等,根据这些因素决定第一轮谁选第二轮谁选第三轮谁选,你定位不清楚去乱选是不行的。还有客户方面,客户管理体系等,广告我们是包给一家广告公司也是我们台的广告公司里面的一家子公司叫伙伴媒介,它去全权运作的,不是我们运作,它也是分地区的,把业务员分得很清楚,你负责哪一块你的任务是什么你的考核是什么你的工作流程是什么,你怎么发现客户接触客户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然后签约提供播出报告以及播出后的评估,争取进一步合作。这些流程比较合理,激励系统也比较合理,因为提供了大量的综合支持系统,做广告业务没有这样综合支持系统不行的,因为节目覆盖和广告两周一次的沟通会议都是管理系统的制度化问题。

我们成功以后,很多频道跟着模仿,它们也推广说我放什么什么电影但推广的结果就像非常可乐等于在替可口可乐打广告一样,别人还是喝可口可乐。

我们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时代更需要的是战略,变革时代更需要的是领导而不是管理,未来和变革不是管理出来的,是领导出来的。所以我们讲英雄并不是有思想的人,英雄是能把我们媒体带到未来做大做强做久的人,是能把思想变成行动的人!

电视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策略

★ 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论文

★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提纲

★ 家族企业论文

★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论文

★ 论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培养核心竞争力论文

★ 竞争力作文

★ 例析制革厂的核心竞争力--简论制革工厂的成本管理

论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篇5

关键词 竞争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及特征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因此,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通用”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核心的胜利意义远超出单个产品的胜利。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 问题 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 历史、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也是公司最擅长的。

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数量和质量消费型发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而是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购物的环境等比较关注,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附加功能。由此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百年企业。比如说海尔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并长期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企业 仅通过产品 科技 含量高、性能优、价位低廉,企业制度完善、拥有充足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它只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制度是可以借鉴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很难成为企业独有的持久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点培育那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流不掉、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极为稀缺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自然 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比如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是豪华,TOYOTA的核心竞争力则是 经济 实用。在沃而沃看来,产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强调安全性;宝马的产品文化则侧重追求舒适和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大。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叨龋畲笙薅鹊丶し⒃惫さ幕促进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院痛丛煨浴K孀牌笠档?发展,科技含量的增高,员工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热情高涨,提高工作效率,(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把激励的 理论 与 方法 落实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着力塑造优秀的群体意识,因此必然有益于消解企业职工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向同一目标迈进,从而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 社会 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他们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科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塑造形象作用。海尔集团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但是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精神与文化,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了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企业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 研究 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附图模型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指出模型的外层组成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模型内因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其中,企业文化功能分别为指导力、推动力、改善力、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润滑力、开发力与感应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因素组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1)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的保障。包含: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着力点。

(2)第二层面为载体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等着力点。

(3)第三层面为转换层,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营销、技术和能力等着力点。

浅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6

浅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应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构建自身素质。高校应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研究能力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怎样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从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由学生、高校两方面入手,就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高校、人才培养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何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能以自己所独有的专长、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能、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格为企业带来较大的价值,那么他不但赢得了个人核心竞争的优势,也会强化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可以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作为“准人才”的大学生,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专业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开发可挖掘的潜能,具有开拓性思维。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与其他大学生相区别的素质。分析自己的特长所在,并积极锻炼培养,突出特长。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来定。比如说,你爱好书法,可以在大学的学习中着重培养,又要侧重地学习书法中的某一方面。例如你学习书法,你是学习楷书还是学习行书或者其他方面,选择好哪一方面就要着重从那一方面入手。等步入社会后,你的楷书或行书等就可以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为什么要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据新华网报道,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而增长。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2010届大学生的就业率比2009届更加难看。专家调研发现,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是至少有40%的2009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据官方数据显示,2009届和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共有710万。2010年610万—700万的应届毕业生,加上2009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10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

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从八、九十年代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普通人群”。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大学生不应该去抱怨社会没给我们一个好的机会,或是抱怨我们生不逢时。我们要从自身去找原因,从自身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校从教育上探索方法。在竞争中,我们大学生要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去抗衡。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社会竞争如此残酷的大背景,我们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行动起来,在学习生活中,构建自我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也应该在教育模式上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一)、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了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点,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着力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素质尤为重要,实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学生在大学中首先要把专业知识掌握牢固。专业知识,就好比盖大楼打基础,如果地基没有打好,美轮美奂的大楼都会成为危房。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所发展。

2、增强综合素质。大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在大学中学会修身,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实践,认识自我。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爱他人、感恩他人,团结互助,培养团队精神。第二就是专业技能的实践,包括你在工作前的简单工作、实习,甚至包括你大学期间的社团工作,都是为就业做准备的好机会。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根据专业,年级,兴趣爱好等不同,设计合适的社会实践,并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到农村、城市社区展开调查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社会实践,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以使我们能够更正确的认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我们参加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

4、大学生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尤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非智力因素发展迅速。大学生求知欲强,富于幻想,想象力开始尝试与社会现实接轨,创新动力充足。大学生精力充沛,个性基本形成,思维、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浓厚。如果对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培养和塑造,使创新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主要基质。那么,将来的创新能力愈发增强,创新成果就愈加显著。这将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组成。

只要知识、能力、思维三方面水准达一定高度,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状态下都可以战无不胜。

(二)、高校在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上的教育模式探索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所以高校要抓好专业素质教育,要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通过市场需求带动人才培养,适时调整高等教育调控机制。

1、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育大学生竞争能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许多新、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调整才能促进和引导人才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为此,(1)积极发展适应新兴、高新技术发展的学科专业。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综合性、多科性的学科优势,开发新的学科专业。并为新的学科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学术生态环境。(2)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与发展,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建立学科专业调整的运行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形成大学根据社会需求、教育规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的措施。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大学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环节。高等院校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本科规模适度扩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改善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增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后续研究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和训练基地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大投人,改善条件,提高水平,建立创新氛围,使素质教育和以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大学内活跃起来。

3、强化基础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也是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提供学术论坛,促进知识和学术思想交流,交换研究方法和技术,促进合作,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并将其融人大学生竞争力培养过程之中。其次,热心发现创新观念、思路与科研项目,遇到大学生中有新思想、新发现的项目,要支持、培植、帮助其实现创新计划。第三,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既要希望成功,也要允许失败,要为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上立足,也必须有个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并非一般竞争力,如果说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十倍努力的话,那么,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需要百倍的努力。大学生只有把握住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在学校的辅助下,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力求在将来的激烈的环境中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参考文献:

[1]童利忠、丁胜利、马继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2]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3]林永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教育科学》,2007年第6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与构建 篇7

现代企业竞争凭借的就是核心竞争力,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企业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低技术和粗放式加工阶段, 经济结构更多偏重于劳动密集型, 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自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这显然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我国十八大以来就开始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经济转型, 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从而突破我国技术落后, 创新落后的瓶颈, 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

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但是从短时期来看, 还很难构建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主要体现在:

1. 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整体战略意识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战略发展意识。企业战略意识是否完备是企业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但是我国当前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这种战略思维, 特别是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主体的战略性思维, 很多管理者的决策更多来自于直觉或者过去的经验来决定, 缺乏相应的定量以及定性分析, 进而让企业的发展方向变得随意和具有明显的投机性, 这自然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了。

2. 盲目扩张战略较为常见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在初建之后往往会迎来高速发展期, 因为从一开始建设公司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利润, 但是随着这个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很多企业开始面临亏损, 但是在亏损之前由于前期的利润不断积累激发了很多企业开始盲目扩张, 忽略了市场和资源的约束, 也没有认真思考企业自身的生产条件以及管理水平, 不遗余力的扩张生产规模, 甚至将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了其他的业务领域, 导致企业的主营业务资源收到了企业副营的牵制和影响, 从而严重的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并且丧失了从一开始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契机。

3.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很多企业的管理结构还处于线性组织结构, 而不是扁平化结构, 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慢, 也容易出现权力重叠的问题, 给管理造成极大的干扰, 而且有些企业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没有完善的规划体系, 比如对企业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正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的缺失导致现在很多企业的人员流动率非常频繁, 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4. 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我国之所以要加快创新经济转型, 其根本原因就是当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高科技含量相对于发达国家明显偏低, 很多产品都是基于模仿, 创新力度较小, 这和中小企业投入的技术开发经费相对较小, 同时当前的创新性人才也相对匮乏,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三、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1. 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力度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元素, 而企业的战略管理规划同样也是具有这样的功能, 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因此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和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融为一体, 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行定位。对此首先要明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对当前市场或者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明确的调研, 然后确认自己所处行业的地位和优势, 竞争对手的优势, 然后再根据这些调查来明确战略目标。其次要分析企业内部运营情况, 分析内部管理的漏洞和缺陷, 加快经济转型, 构建企业文化, 这些对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非常关键。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企业要想取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才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把劳动力当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而不是一种成本或者对付的敌人, 管理者要更多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很多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 企业的战略和战术执行都需要人员来开展, 所以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显然非常关键, 也就是企业要通过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并辅之以完善的激励措施, 才能够促进员工和企业的战略发展融为一体, 促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 注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 企业创新的关键要放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营销创新三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指的是要建立创新的现代化管理制度, 制定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机制, 并改革和市场经济相违背的一种管理机制。在技术创新上要加快引入技术性专业人才, 通过招聘和内部培养的方式来优化企业技术人员的人才结构,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而在营销创新方面要通过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创新企业的营销渠道, 比如结合互联网来发展企业的垂直电子商务, 从而开拓网络赢下平台来创新企业的营销手段,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来构建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就是引入信息系统来进行管理, 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从而有效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完善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以及供应链的关系, 从而打通企业的上下游运营渠道,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长期稳定的发展。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 不仅要选择符合企业管理理念的软件, 同时还要将管理思想和信息软件相融合, 才能够有效体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来促进信息化的建设, 从而提升企业的信息快速反应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同时也在摸索自己的办法, 不过只要企业能够认真分析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元素, 从企业发展战略、现代化管理以及创新等方面着手, 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红海中获得优势地位。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同时也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本, 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秦文.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J].现代商业, 2011, (20) :99.

[2]杨培斌.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5) :114-115.

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篇8

摘要: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但是甘肃省的中医药产业竞争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提出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为陇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材;竞争力;陇药企业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特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企业竞争力内在要素的研究。该理论最早由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提出,二人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归纳起来,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主要有: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以巴顿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以拉法和佐罗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和康特为代表的基于组合观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虽然对核心竞争力的演技角度不同,但是归纳起来,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整合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技能、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虽然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不尽相同,但是这种要素所体现出来的外在作用是综合性的,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

(二)异质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在资源的有机组合,这种相互作用会受到企业组织结构、部门规模、资源规模和组合、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大可能在其他企业重复出现,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一定差异。

(三)软实力性。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企业硬实力的软实力化,即由各种独特的资源优势)而形成的独特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文化等。因此,核心竞争力不是简单的资源要素的组合,二是对这些资源要素的升级和优化组合。

(四)难以替代性。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被其他竞争力所替代。难以替代性的程度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持续的周期。这一特征要求在进行核心竞争力分析时应关注企业产品或技术的周期和更新速度,加强对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

(五)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竞争力是单个技术和生产技能经过复杂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靠简单地模仿他人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内外部环境为依托,来自我形成和发展。

(六)效益性。由于企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的一种独特资源和能力,往往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而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追求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二、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核心竞争力要素通常由企业外部要素和企业内部要素组成。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地理位置带来的资源便捷优势等,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对现有资源优势进行消化、创新和组合而形成的能力。因此,外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内在资源整合和运用是核心竞争形成的关键。

(一)外部要素分析。陇药企业目前面临的外部资源和政策优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和甘肃省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植和中药原产地的地域优势两个方面。

政策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以及《甘肃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推进陇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陇药的发展勾画了明确的蓝图,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资源优势方面,甘肃省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

(二)内部要素分析。甘肃省现在主要有兰州生物所、兰州兽研所、兰州佛慈、奇正藏药、甘肃扶正等42家制剂(原料药)企业和9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陇药工业已形初步成了集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些陇药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而言,陇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与国家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甘肃省重要药材基地的优势资源地位差距较大。

三、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陇药企业目前面临着政策扶植和优势资源的良好外部条件,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乏。建立陇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要将外部的有利条件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竞争能力。

通常而言,企业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会形成包括战略决策和应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陇药企业应从上述各种能力的构建着手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决策和反应能力构建。战略决策和反应能力是指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洞悉行业发展的前景,据此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清晰而长远的规划,并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力。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达到人均GDP的5%以上,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3%。中药作为我国的医药特色,国家寄予了很大希望,作为陇药企业而言,借助于国家发展中药的良好机遇,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是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步骤。

(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技术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由于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陇药企业整体而言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这是构建陇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和短板所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引进技术,更应注重引进人才,开发专有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的持久优势。

(三)生产制造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产品来展现,因此生产制造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由于陇药企业在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方面具有地域优势,因此相对而言,陇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会较低,大技术投入,必然会使陇药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优势发挥出来,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创造重要条件。

(四)市场营销能力构建。市场营销能力是将技术和生产能力转化为外在的效益的必要途径。目前,部分陇药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销售体系并确立了品牌优势,为营销能力的构建创造了表较好的条件,在这方面,更应借鉴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作法,逐步构建营销能力。

(五)组织管理能力构建。组织管理能力涉及企业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等诸多要素,它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方面,陇药企业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目前一些上市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还有一些企业则管理比较落后,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概括而言,由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陇药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应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钟鸣. 甘肃陇药现状及发展路径对策研究[J].甘肃医药,2014(33)

[3]王海燕.促进陇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J].中国经验研究,2014(4)

上一篇: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下一篇:村委换届选举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