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放大镜随笔(精选7篇)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点点滴滴可爱之处,只要你的孩子五官端正,面貌可亲,你就要肯定你的孩子是帅哥、美女。只要你的孩子不傻,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很灵活。只要你的孩子会穿衣吃饭,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双灵活勤劳的手,长大了什么都能做。只要你的孩子肯喊人,你就要告诉孩子你真有礼貌,大家都喜欢你。只要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颗美好的善良心,你一辈了都会快乐无穷。只要你的孩子喜欢唱歌,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付好嗓音,象百灵鸟一样动听。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学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当从事各种活动时,让他们想想这些优点,这样有助于孩子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于是,你的孩子便成了美丽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健美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但是,点赞也不能过于直白虚假,要做到有根有据,就是你的赞美是有理由的,和孩子相处时,要学会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孩子今天的作业全做对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孩子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奖状、小制作。这些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彭老师, 彭老师!我们班扣分了!我们班扣分了!”一大早, 还没等我跨进教室大门, 孩子们急躁的话语已纷纷向我涌来, 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被吹得无影无踪, 随即而来的是一丝难耐的怒气。“怎么就扣分了呢?“谁呀?谁呀?”我也急躁地问道。“简家乐, 他下课的时候乱跑被值日生扣分了。”又是简家乐!上课不听讲的是他, 乱动同学东西的是他, 语文课文背不出的有他, 数学作业乱做的也有他, 因为课间不守纪律已经让班里扣了好多的分数。今天又这样……以往的所有种种一股脑儿地涌了上来。“简家乐!过来!”我恨恨地扯开嗓门喊道。他一脸忧伤地望着我, 慢慢地走了过来。我厉声问道:“不是跟你说过好多次下课不要乱跑, 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面对我严肃的面孔, 他只是呆呆地盯着我, 没有回答。
于是, 我慢慢宽慰自己:算了吧, 孩子呀, 总有犯错的时候。同时也为我刚才的失态充满了内疚, 我决心帮助他找回自信。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就是孩子最好的动力。
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午读结束时, 同学们都想赶早去美术教室上课, 于是把看过的图书迅速放回图书角, 图书角一下子乱七八糟。大家都急急忙忙地走了, 教室里只剩下简家乐, 他看到我在整理图书, 于是就主动来帮我。接下来上语文课时,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了他, 并让他担任班上的图书管理员, 他高兴极了。刚开始当图书管理员时, 嘿, 别说, 他还真负责, 每天收好图书, 摆得整整齐齐。我告诉他, 他能当好图书管理员同样也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成绩。课堂上我时常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他也时常不好意思地正正身子, 或是渐渐举起手来。这段时间, 他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了许多, 发言也越来越踊跃了, 作业更认真了……
这位妈妈的言行,跟大多数家长一样——数落起孩子来毫不留情。若是这名女生当时就在她身边,会是什么感受?孩子第二天上学见到我时得多难为情呀!
我们的民族以谦虚为美德,可表现在谈论孩子方面就不可取。经常见到几个家长在一起谈论孩子,当别人夸自己孩子时,赶紧否认,并找出孩子的一大堆缺点进行数落。
其实,作为家长,不能整天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千百年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就是找出孩子的缺点,不断地提醒警告,让他改掉缺点。总认为改正了缺点,孩子就进步了,没缺点就完美了,完美了就杰出了。这个理论是不可取的。
优点就好比地里的庄稼,缺点就好比杂草。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一块荒地长满了草,要是一心只想着对付杂草,哪怕天天拔,照样是荒地。得赶紧种上庄稼,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庄稼上,施肥、浇水、松土。
若是我们经常批评孩子粗心、马虎,那么时间长了,这些缺点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潜意识里,他就会给自己打上“我很粗心,很马虎”的烙印。家长也别指望他会细心、认真起来。
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周宏说过:“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我们应正确地面对孩子的优点与缺点,甚至在必要时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你多关注他的优点,发现优点,通过鼓励、表扬、确认,把优点培养出来。优点多了,突出了,缺点没有生长空间,会自然萎缩。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
文/王 沁
一直以来我坚信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美术不行的到赛场上去,体育不行的到舞台上去,艺术不行的到科技园去吧!但这都需要教师和家长善于发现,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一颗颗钻石,让钻石的光芒不仅点亮他人的眼,更让阳光的温度暖透钻石的心。
记得我教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一次拔河比赛,有一场比赛我们班和另一个班实力相当,两局下来一比一。决胜局的比赛就要开始了,这时我发现我班的几名主力队员因用力过猛,小手上的皮肤竟被粗糙的拔河绳擦破了。周围同学看到此情景纷纷举手要求上场比赛,可这几名受伤的队员说什么也不肯下来,一定要坚持到底,都说要争取赢了这场比赛为班级争光。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学生,霎时加油声惊天动地,一阵相持之后,终于,我们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学生欢呼拥抱着,最后竟激动地哭成一片。我激动不已,“多可爱的孩子们啊!”在批作业劳累时,感到肩上有几只小手在轻轻地捶打着,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多懂事的孩子们啊!”学生回报我的点点成绩,丝丝温情总让我感叹:“只有孩子才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
但是每当上课看见学生交头接耳时,批到邋遢的作业时,我就全忘了他们的闪光点,真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于是总忍不住咆哮起来,学生就在我严厉的目光下开始躲躲闪闪,在我转过身的时候做鬼脸,在我不在班时开“茶话会”,不管自己有多努力,始终没看见自己所希望的“风平浪静”,于是越发地心浮气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什么是学生所需要的?难道我这样严格要求他们,不知疲倦地唠叨,错了吗?夜深人静时,我总是问自己。看了许多名家著作,经历了许多故事之后,我才明白,真的错了!知识和能力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他们更渴望的是理解、沟通、交流,更需要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鼓励。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该是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不仅需要教师的召唤,更需要学生的回应。课堂也不应该是一座精心修筑的围城,更应拆除墙壁,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丽,呼吸鲜活的气息,吹拂挟带着花朵幽香的微风。
那么,今天我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必须像盆栽一样循规蹈矩呢?人为地修剪或移栽,如果过分抑制了自身的天性,结出的果子只可能是苦涩的。载歌载舞、琴棋书画、文学、经济,我也并非无所不能,学生又怎可能是全面发展呢?明白了这一点,看待学生的目光就宽容多了。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如果我们再戴上一副“优点放大镜”,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一颗颗稀有的钻石。把他们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阳光中去吧!
花艳
班主任工作案例:用放大镜找优点韦花艳
案例:刚入学时,小孩子个个打扮的干净利落,小脸圆润可人,只有一个孩子,特别引人注目。他的脸上有很多的疤痕,右手臂上有一道长长的伤口。课间带孩子们上厕所时,学前班的一名老师发现了这名孩子。她悄悄地问:“韦老师,坤在你班?”我问:“哪个是坤?”她指给我看,正是那名与众不同的孩子。她说:“这可是全园闻名的大皮蛋。”他手臂上的疤痕,就是在疯闹时摔断了胳膊,缝了十多针,至今还用左手写字。
我暗吸一口冷气,思量对策。
人都说:第一印象很关键。有了先入为主的不良记录,他的一举一动都不会逃过我的眼睛,也总发现他的不良习惯。总想着在第一时间把他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之中,不让它在我的班级中滋长。
他多动,上课时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去影响别人,下课后,精力更十足的可以,追逐打闹,弄沙子,小石子,把个手脸弄得给个花猫似的,那衣服一转眼就成了迷彩服。并且特别不利索,东西摆放毫无头绪,地上经常会有书、笔、本子、废纸。这么多的问题,该从何处做手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先从这里入手。这天早上,看到战旭坤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小脸上还没有一条条的黑道道。我就面带微笑的摸着他的头说:“坤,穿上干净漂亮的衣服很神奇,老师喜欢神奇的你。”说完我就走开了。小人真的爱听好话,一节课过后,他的衣服和小
脸还是干净着的。我可是大大的表扬了他一番。可课间操后,他又变成了花脸猫。有了一点时间的变化,我也找到了点信心。只要看到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及时给予他肯定的眼神。现在的他可称为班级卫生小卫士,讲台上,只要有人擦了黑板,地上有一点点的粉笔面,他都会拿起拖把拖的干干净净,讲台已成了他的领土。
反思:每个孩子都有完美自己的向上之心,只是缺乏毅力和执行力。而要完善此种之心,需要教师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作为班主任,就要学会用放大镜找优点,优秀是需要时间来成全的,欲速则不达。只有放低目标,一步一步的慢慢进行。(班主任工作案例)如果只是强调他的问题,往往是问题越来越重,会给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让他自认为,我已经这样了,这就是我的缺点,不能改变了,会把不良习惯当成自然,而失去向上的信心。所以要降低难度,让他能伸伸手就够得
着,执行起来,目标容易实现,当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逐渐加大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成才。
坤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喜爱之后,他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能积极发言,有次数学课上,课本中出现了一道智力题,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寻找解题策略。班级中仅有3人完全做对,其中就有坤。同学在听他讲解时,都不自觉的把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答案:丰富的金矿指的是每个人的能量,宝藏指的是内心的潜力,只要善于挖掘自己内心的潜力,就会获得成功,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光芒,而忽略自己的优势,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利用,这样就会成功。
1.在括号里画出恰当的词语,并举一例说说怎样选的理由。
答案:肯定果然举例“果然”,“竟然”意为出乎意料,起转折作用;“果然”意为不出所料,起承接作用。文中受到鼓舞的青年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作出点滴的努力,在数年后发表出惊世之作已属必然。所以,选:“果然”。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答案:做人不该妄自菲薄,应当善于发现自身优点并通过努力使优点变为优势。
3.回答问题。
(1)短文中大仲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之,并通过自身努力将其放大。
(2)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的“放大”一词的?
答案:勤奋与努力。
(3)读了短文,你会怎么放大自己的优点呢?
答案:找到自己的长处,锻炼之。
到巴黎之后,青年四处碰壁,眼看盘缠要花光了,无奈只得去找父亲的朋友。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什么特长,数学、历史、地理怎么样,懂不懂法律,能不能当会计。青年不好意思地连连摇头,难为情地告诉对方,自己一无所长。
父亲的朋友很耐心,对青年说:“那你先把现在的住址写下来吧。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尽量帮你找一份事做。”青年写下住址,就想离开,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拦住了。他说:“年轻人,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怎么没有提呢?我现在就可以幫你找一份抄写的工作,说不定以后你还会成为作家呢。”
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夸青年字写得漂亮,还说他的作文写得好,这些正是自己的优点,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从那以后,青年坚定信心,边工作边创作,很快就发表了一系列的戏剧和小说,其中的《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流传至今,已是世界名著。
这个青年,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大仲马的故事,告诉我们4个道理。其一,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其二,优点就在自己身上,却经常被忽视;其三,自信就像放大镜,可以放大优点;其四,只有放大自己的优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
我有三个小学同学,学习成绩都很不好,连初中都没考上。在老师的眼里,他们不是好学生;在乡亲们的眼里,他们也不会有大出息。但过了若干年之后,人们发现,其中一个瓦工活干得精准利落,很快就当了包工头。另一个做生意样样精通,钞票赚得腰圆。还一个先当厨师后开饭店,自己做了老板。
清代诗人顾嗣协的哲理小诗《杂兴》中,有这样一段:“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因材施用、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般人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忽视自己的优点。一种是像大仲马一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人说自己不行,自己也觉得自己不行。一时之间,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什么优点都没有,什么出路都找不到。再一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没费什么劲,就得到了很多人得不到的东西。所以轻轻松松干工作,舒舒服服过日子,优点和特长,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人的一生,可以创造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按照这个思路,如果你找三个人去请教,很快,他们就会帮你找到你的优点,并为你指出人生的出路。
【优点放大镜随笔】推荐阅读:
放大学生的语言优点06-29
放大你的优点阅读短文11-29
美术放大镜教案07-03
放大镜实验教案12-24
《放大镜》参考教案04-05
科学一年级放大镜06-19
放大镜的秘密周记06-22
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11-02
《科学放大镜》大班教案03-27
放大镜的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