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信息及其特征(共7篇)
设计者:张鹏飞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 【适用年级】:高一必修模块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一年级第一次信息技术课,第一节课对于学生以后学习信息技术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第一节的课的内容更趋“文科”化,内容枯燥乏味,动手实践较少甚至是没有,所以激发学生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是本节课至关重要的内容。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的概念:信息论的观点、控制论的观点、我国专家的观点。
2、传播的要素(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做铺垫)。
3、信息的基本特征:共享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等(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及信息中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做铺垫)。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信息活动中形成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生活和学习中体验信息存在的普遍性,意识到信息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作用,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的具体含义,实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活动一:感受信息的重要性(学生集体回答)
打酱油: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一种在天涯十分流行的对现实无奈的术语,道义上强烈关注某事,行为上明哲保身,受压抑的轻微呼喊,朝野都能接受的行为,属于“非暴力不合作”幼稚阶段的行为。
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提意见——拍砖强烈支持——狂顶蟑螂——小强高手——大虾 低手——菜鸟
847
教学活动三:感受信息的概念及特征(学生自主探究并举例)
1、信息是如何传递的?用示意图画出
2、信息为什么能共享,物质和能量能共享吗?
3、信息为什么会有时效性?
教学活动四:分组讨论(时间允许的话)
大多数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对大家都有用,那些过时老化的、虚假的信息对人们来说是有害的。但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过时了的信息都没有利用价值,有些东西时间越久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 深,也希望本节能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两部分的内容:
一、信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而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是全书及整套书的基础内容。
本节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信息内涵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方式,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教材中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并设置了探究活动,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讨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这对学生认识到利用信息创造财富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学情分析
在思想认识方面,学生在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信 息技术课”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提炼能力,因此在进行信息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的总结归纳时,应主要由学生去完成。但是学生之间计算机操作基础还存在差异,所以还需对零基础的同学特别照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信息; b. 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案例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白信息对我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特征
2、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软件:windowsXP,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和屏幕广播教学系统,教学使用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使用案例导入新课: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向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并形成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指出这三种物品的本质分别是物质、能量和信息。我们这门课叫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所处的时代叫什么?(与学生进行问答)进而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并且衔接到下一步——讲解信息的定义。
2、讲授新课
(一)信息的定义
(1)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称之为信息。
香农(信息学奠基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控制论奠基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我国信息论专家):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请学生起来举例讲讲他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可以称为信息。并记录在黑板上。
(二)信息的传播过程
判断学生上一环节所说的内容是否是信息,进而让学生分清楚什么是载体、什么是途径,什么才是信息本身。举例:1.老师比出ok手势,让学生看手势说含义(希望学生明白信息是符号,其包含的含义是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和理解的)
2.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善于观察、分析信息,充分利用好信息,这样信息才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课本第五页的任务,归纳出对应的信息基本特征,同一信息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特征,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
(1)依附性:信息的传播是离不开传播介质(载体)的,所以说它具有依附性。(2)传递性:我们阅读书籍、报刊,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维和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很多事情。
(3)共享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后,还是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信息,我有一个信息,我们互相交换,每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共享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精神!没有共享的初衷也就没有今天庞大的互联网系统。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受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比如一个班的同学,在同样的教室听课,同样的老师讲课,但是每个同学对于老师所讲的东西理解吸收是不一样的。
(5)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率就会降低。这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很充分,日历也是用完一年就不会再用来看日期了。
(6)真伪性: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有些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窜改、捏造、欺骗、夸大;有些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有的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给学生讲述自己被骗的经历)
练习书本第6页的探究活动。
(四)学生练习往年关于信息特征的会考题目
1.萧伯纳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B.信息对于所有人具有同等价值 C.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普遍性 B.价值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DVD电影光盘 B.学校发的课本
C.刊登新闻的报纸 D.电视台发布的天气情况 5.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独立存在 B.多个信息可以依附在同一载体上 C.信息只能以一种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 D.依附于同一载体的信息必须是同一类型
3、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信息的很多东西,信息的各种定义,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源通过载体传播到信宿,并对信宿产生一定的效果和作用),还有信息的基本特征。同学们还记得信息的特征有哪些吗?
九、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与学生也有较好的互动,很自然地跟本节课的主题“信息”衔接过渡起来了,而且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
高一年级 课时:1课时
一、设计思想
通过身边的关于信息的实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信息,目的就是让他们在了解信息及其特征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并不是纯粹的教他们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而是要培养他们养成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的要求: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载体和形态、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三、学情分析
初中时主要注重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对“信息”的确切内涵和特征没有掌握,高中时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第一次接触时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应结合教材,多收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从侧面和感性上理解这两个概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2)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信息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案例,能正确的分析它的特征 2)能形成一种正确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收集使用信息的正确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认识信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兴趣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五、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与载体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和具有的一般特征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
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七、课前准备
相关的辅助课件、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抛出问题(学生用2-3分钟分析讨论)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2:观看课本中第二页图片,你从图片中获取什么信息? 3:从网上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什么信息?
师: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
引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第二环节: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引出载体的概念:我们将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景象、数据、图标、符号、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体或媒介。
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即:其只是传输介质/实体/名称,不表示内容
第三环节:信息的特征 师:任何的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都必须依附某种载体,这就是信息的第一个特征:(载体依附性)。那么除了这个特征之外,信息还有哪些特征呢?
例1:大家都观看过春晚节目中的小品“不差钱”,本想是给丫蛋上,最后是毕老爷看上了服务生小沈阳,为什么呢?这个小品中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信息价值性)
师: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在历史上,我们可不可以找出些关于信息价值性的例子来? 生:……
例2:走回家路上,下起了暴雨,回到家时,整个人都湿透了,这时,妈妈跟我说“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这个信息对我来有没有意义?
生:……
师: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性?(时效性)生:……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具有价值,但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为历史记录。所以,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研究领域中,要养成积极关注信息变化,跟踪最新信息动向的良好习惯,以免使用过时信息。
例3:街上有人牵过一头大象, 听到人们在谈论, 几个盲人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于是出现这样结果:第一位摸到大象的耳朵说是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二位摸到大象身躯,说大象像堵墙,第三位摸到大象大腿,说大象像一根柱子,第四位摸到大象的鼻子,说大象像一根弯弯的管子,第五位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大象像一根绳子……
师:这则材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生:……
例4:上学期13级有个学生打电话给我说,他的手机号码被湖南卫视播放的《爸爸去哪了》第二季幸运用户,发短信过来了,他说获得12万的奖金,并告诉了他家人,叫他家人来学校了…..老师要相信他手机上的这条短信吗?
生:…… 师:说说理由 生:……
师:哪些人容易上当? 生:……
师:上面这条短信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伪信息造成社会信息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要习惯首先对信息进行分析鉴别,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以及误信他人,上当受骗。同学们有收到过伪信息吗?
生:……
例5:师:现在几点? 生:……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知道了现在是几点钟,这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性?(共享性)
生: ……
师:我们知道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它们都可以共享,但是它们又有区别。物质和能源一旦被人占有,其他人就得不到了。同学们刚才给老师共享了几点钟的信息,可是你们并没有因为给我共享而失去这些信息。所以,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怎么样?
生:……
师:信息的特征是不是只有以下几种呢?还有很多特征,请同学们学会观察,并能举一个相关的例子(信息可以被储存和保留、传递性等)。
生:……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分析下面的材料,说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1、李明早上听到广播说晚上有暴雨,他到学校把这个信息告诉班上的其它同学。
2、《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蒋干从周瑜那里盗得伪造的蔡瑁、张允投降书,致使曹操将二人斩首。
3、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4、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5、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将发生过的事件通过适当的方式全部记录或保存下来,使得我们对某些事件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清楚
6、学校把历年的高考成绩列表分析,预测今年的高考情况。
九、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身边的关于信息的实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然后给出信息与载体的定义,并举例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信息的各种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帮助和总结
A组 基础训练
1.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外耳道内
B.耳蜗内 C.鼓膜内
D.鼓室内
2.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不会使人失去听觉的部位是()..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听神经 3.下列关于耳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耳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B.耳是形成位觉的器官 C.耳是听觉和位觉的感受器官 D.耳是形成听觉和位觉的器官 4.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5.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6.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了过强或过长的刺激
7.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说明耳廓的功能是()A.收集声波 B.传递声波 C.感受外界刺激 D.感觉位置变化
8.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9.每年3月3日,是我国“全国爱耳日”。引起听力下降或损伤的原因很多,某同学经医生诊断是由于细菌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为()A.一定是听神经受到损伤 B.一定是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 C.耳廓受到细菌感染而损伤 D.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10.当我们坐着睡觉时,头部下垂后会立即醒来,这种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耳廓
B.耳蜗 C.听小骨
D.前庭、半规管 11.听觉形成的过程是()A.声波→外耳→中耳→耳蜗 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C.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
12.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
13.声波先到达外耳,耳廓像漏斗一样接受声音,并把声音聚集起来,引向________,使其产生振动。鼓膜振动带动了________的振动并放大振动,随即传到________,其内充满着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便把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___,形成了听觉。
14.有首儿歌这样唱到:“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我们听到蜜蜂飞舞时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 _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去,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________,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大脑,形成了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15.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第15题图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_______和[7]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此时,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8]______张开,从而使[3]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5)小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6.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17.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8.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B.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C.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情愉快
D.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能够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19.小儿高热导致耳聋,一般是由于()A.外耳道损伤 B.鼓膜损伤 C.耳蜗受伤 D.神经中枢受损伤
20.如图,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第20题图
A.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 B.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C.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
D.小明产生的幻觉,食指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 21.某科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先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朵听声音(另一只耳朵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朵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第3节 耳和听觉(第1课时)1-5.BACCB 6-10.DABDD 11-12.CA 13.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 14.振动 声波 耳蜗
15.(1)半规管 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2)鼓膜 外 咽鼓管 鼓膜(3)2或3 6 9(4)鼓膜或听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16-20.CDCDC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1)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
2、能力:
(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爱护生物,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4、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
5、教学思考: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通过多种媒体都有一些了解,我的设想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接受探究教学的思想,并且把新课标倡导的“人与生物圈关系”的主线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形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生物圈中地位平等的一员的观念。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生物学的第一节课,课的形式、风格将影响到以后的教学。课的开始使用课件导入生物圈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和阅读课文,学生能整理出生物圈层的相关知识,并为学习生物多样性埋下伏笔。接下来的教学利用初一学生爱表现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将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散的生物学知识系统整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并统称为生物多样性。在教学中,注意贯穿“人与生物圈”的理念,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教育贯穿始终。
通过学生的统计、讨论、发言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软件,准备一个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那里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有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
学生观看课件并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讨论发言)
生:有草原、河流、森林、蔚蓝的天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呢?
生:(讨论后发言)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大气层的最顶部、火山熔岩里、在地球的最里面„„
师:(教师拿出地球仪,一边指点一边讲解)讲得非常好。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现在,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空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学生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出了“生物圈”这个名字。
一、生物圈的知识
师:大家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怎么样?
生:(讨论)我们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很恰当。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你们知道生物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吗?
(阅读课文并讨论)
生: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天空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海平面下约10千米的深处,生物圈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师: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当中,不同的生物生存的位置不一样。毛主席有一首词中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很明显,不同的动物生活在生物圈不同的层次中,我们的生物圈到底可以划分为几个圈层呢?(提示:大家可以根据生物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划分)
(学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生物圈应该划分为三个圈层。
师:具体地说一下这三个圈层的范围。
生: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师:非常好,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就包括这三个圈层。
二、物种多样性
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的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到海洋中庞大的蓝鲸,从栽培的瓜、果、蔬菜到驯养的鸡、鸭、猫等动物,以及我们人类自身,都是生物。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你们知道在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吗?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试着将你熟悉的这个生物圈层的生物名称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去掉重复的,统计你们小组总共列出多少种生物。详细的要求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进行讨论)。
教师来到同学中间,帮助解决学生统计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分组叙述(略)
师: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的生物,看来大家平时都非常善于观察,非常热爱大自然。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对本组代表的生物圈层内生活的生物做一个表述。
生:大气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生活的生物有鸟类、会飞的昆虫,还有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等。
师:原来大气圈中有这么多的生物啊!
生:水圈约占地球表面的70%,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生活着鱼类、微小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
师:水圈也是“藏龙卧虎”,生活着那么多的生物,那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这么多的生物呢?
生:(讨论)不是。
师:在水圈的哪个部分生活的生物多呢?
生:(讨论)应该是在水圈的表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我们把海洋称为“生命的摇篮”,就是因为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中。下面我们说说岩石圈的情况。
生:岩石圈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圈层中,有我们熟悉的各种陆生动物和植物,还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我们人类也生活在这个圈层。
师:刚才,三组同学分别对生活在生物圈不同圈层中的生物进行了概括,讲得非常好,可见我们同学的知识都很丰富。既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请大家从教材中提供的科学资料里找一下,生物圈中有多少种生物呢?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多少种生物呢?
学生阅读课文(有的边看边画),讨论。
生:有记载的或命名的共有200多万种。
师:这么多!
生:但是我看报纸介绍,每年有上万种生物灭绝。
师:是什么原因,你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吗?
生:大多数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而灭绝的,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生物。
师:算上已经灭绝的生物,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多少种生物呢?
生:地球上曾经出现过10亿种左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人说“人类是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主宰”,我想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不对,我们人类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都是生物圈的一员,地位是平等的。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师:请谈一下你的观点。
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人类甚至可以灭绝任何一种生物,难道我们还不是主宰吗?
师:大家对这个观点怎样看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后发言)
生:只能说明人类以前只顾自己发展,破坏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许多生物的灭绝。我还看过关于恐鸟和旅鸽的故事,它们都是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的。
生:我认为表面上人类好像可以为所欲为,甚至灭绝一种生物,但许多个体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病毒,我们就没办法战胜它们,比如“非典”病毒。
生:还有,由于许多鸟死亡了,很多地方都暴发了虫害,农民就给庄稼喷洒大量的农药,而好多农药对人都有害。
师:也就是说,最后受害的是我们自己。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让我们很受启发,我们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要危害到其他生物的生存,我们和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同学们在生活中更应该爱护其他生物,别忘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地球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
师:生物圈中的物种具有多样性,有的我们非常熟悉,有的我们也早有耳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再来欣赏一下和我们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的美丽的生物。(播放课件,展示多种生物的美丽图片。)
(学生仔细观看,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遇到自己熟悉的生物还禁不住小声说几句。)
三、遗传多样性
师:地球上生活着这么多的生物,大家也看到了,同样是菊花,花的颜色、形状都各不相同;而我们大家熟悉的动物――狗,也是种类繁多,这些都说明了地球上的物种具有多样性,下面我想请大家分析一下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生:我们在电视上了解到,生物体内有一种叫做基因的物质,不同物种的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有差别,而生物体内的基因又有很多,基因不同生物就不同。所以,我们组认为,物种多样性的原因就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多种多样决定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生物表现出来的外在差异,可以用基因的差别来解释。两种生物体内的众多基因中只要有少量的差异,那这两种生物的外在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说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遗传的多样性。例如,菊花原来只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地都在种植,种类有2万多种。正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多种多样,才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至于遗传物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中继续探讨。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通过我们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学家们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统称为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一下你对生态系统有哪些了解,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先看一下书。
(阅读后发言)
生: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还可以继续划分为次级生态系统,小到一片森林、一个花园、一块农田,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师:经过同学们的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的根本,很难想像地球上只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为生物多样性尽我们的一份力。
小科学家行动
每组的小科学家要对我国濒危或灭绝的生物进行调查,详细要求在教材第12页。
教学点评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料,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常识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看到该教师在如何实施小组教学,以及在小组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这一问题上,经过了深层的思考,并能结合学生情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充分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第二课时
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通过插图描述生命现象,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在设计意图上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取学校附近池塘里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而是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中尽量多地收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丰富拓展知识。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像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教材中所提到的生物的四点特征,只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以增强感性认识,能够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则不需要展开来讲。
教学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
“我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
“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
“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
“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
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
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
我接着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
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
另一名学生马上纠正说:“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那上面说‘植物也跟动物一样呼吸,不要在卧室里养太多的花,夜晚花和人争夺氧气,使人憋闷。’”
有同学接着说:“动物是靠吃其他的生物生活的,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食物’养活自己。”
我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要产生许多废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你们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吗?”
在师生共同交流互动中讨论归纳出动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带走废物。
我接着说:“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要从外界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把它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将身体的一部分物质分解,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新旧物质的更新,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只有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才能表现其他的特征。”
“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我问(利用多媒体演示: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的实验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这说明生物有什么特征?”
一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看到一侧培养液旁边放盐粒后,草履虫都游到了另一侧培养液中。”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看到用针轻轻碰水螅,它就会缩成一团。”
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盐对草履虫有刺激,对它生活不利,所以它逃走了。”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针对水螅有刺激,所以它会缩成一团。”
我接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有同学说:“我用小木棍碰过蚯蚓,它的身体马上收缩。”
另一个同学说:“我知道含羞草的叶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
还有个同学说:“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
我说:“通过以上的实例,你们认为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马上回答:“它们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应。”
我高兴地说:“同学们归纳得太好了,我们把生物遇到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有应激性,大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明显,植物的应激性通常表现在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方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VCD短片。片段内容: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一粒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的过程)。
2、一些生物的繁殖方式(细菌、真菌、植物的营养繁殖,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看到哪些现象?”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并能由小长大”“一个细菌能形成两个细菌”“我看到蛇和龟靠下蛋来繁殖后代”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后代的特征。
师生互动总结出生物的一些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繁殖。
我说:“下面我们打开书看看科学家的观点。”看到自己的观点跟科学家的基本一致,学生们非常兴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它是我们辨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各图,指出哪些属于生物、非生物?并说明理由。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与交流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学到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习”“我知道了怎样调查”“我感觉到正是有了生命世界才变得精彩”“我知道什么是生物与非生物”“我们以后要好好保护生物”等。
教学点评
千差万别的生物与非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去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如何把握生物的特征呢?我觉得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符合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而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先通过播放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应激性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经验举出生物应激性的一些实例,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应激性的概念。这样从现象出发、从特殊的个例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充分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引用了大量身边的鲜活实例,从微观到宏观,经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和比照,总结抽象出生命的一般特征。
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从教学过程中感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汲取并丰富着各自的经验,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资源的开拓者,由独立的学习单元变成相互联结的学习者共同体,而教师则转变为一个引领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镜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在大家仔细观察平面镜和你戴的近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对,平面镜能反射光,不能让光透过;近视眼镜片能让光透过。能让光透过的镜子,我们物理中称为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可以放大书上的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把教学内容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
二、新课教学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大家知道,青年学生一般佩戴近视眼镜,老年人戴的一般是远视眼镜(即老花眼镜)。这两种眼镜是不能乱戴的,这说明这两种眼镜不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仔细观察两种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总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教师拿出一块透镜,请学生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找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回答。那我们如何判断谁说得对呢?
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他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学生活动:
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大家分别手持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靠近书上的字,观察书上的文字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到什么?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前面的实验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我们实验时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看得会更清楚。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如果放凸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图3)。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总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2: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如果放凹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总结: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三、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结合上述凸透镜会聚光的实验,阅读教材,并结合作图回答让学生明确: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
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
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会看到光线会聚于一点。
2.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结合上述实验,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总结: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3.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拿出一个凸透镜)怎样可以测得它的焦距?
这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75px和125px,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
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第1节 质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
・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本节的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
三、教学实施建议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天平的用法。质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课程标准中并未对这一概念做过深要求,知识目标的界定只是“初步认识”。因此教材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过多讲解,只是在从日常生活物品的简单导入后,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教材安排“测量质量”这一小节,主要针对课程标准中“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一技能目标。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亲自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这一重要的测量工具。本节最后安排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实验探究,这一论断学生并不易于理解,因此也是教学实施的难点,这一探究活动除了基于对质量概念的纵深拓展外,还为随后的第二节“物质的密度”对密度这一物质特性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认识质量;(2)测量质量;(3)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以下对之进行分析展开。
1.认识质量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物质”与“物体”混为一谈;日常购物时常提到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关系搞不清楚。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以及对实物的观察,明确“物质”与“物体”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基础,引入质量的概念。
(1)物体与物质
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等是物体,木材等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
(2)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材这种物质多少不同,塑料桶和塑料杯含有塑料这种物质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一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以后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是说质量表示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应该明确,这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
(3)认识质量的单位
课本直接给出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并给出相应的克、毫克、吨及换算关系。通过课本图6-1-3对宇宙中一些物体质量尺度的描述,旨在提供一个质量数量级的参照标准,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质量尺度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1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粮、菜、糖、水果等物品时,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斤或公斤,这里说的重量,实际是质量。因为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或杆秤,跟天平一样,属于杠杆类量具,只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另外公斤和斤都是质量的单位,斤和公斤是500克和1千克的别名,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重量实际上是质量。
【第1节信息及其特征】推荐阅读:
1.2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 及其发展05-26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07-14
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对抗09-25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2-13
1信息及特征07-18
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06-14
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转换11-23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教案10-02
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10-08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