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三期中考复习(精选8篇)
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保留猿的体质特征,直立行走,能够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2)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4)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尧、舜通过“禅让制”推举继承人;禹是治水英雄。
3、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史实: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工;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和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失败,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6、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7、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8、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史实: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9、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项目皇帝 措施
秦始皇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
1、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对皇帝负责;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
4、统一车辆形制、文字、货币、度量衡;(A、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B、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5、组织修补长城;
6、焚书坑儒。
汉武帝
大一统的措施 方的控制;
2、加强监察制度;
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5、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6、派张赛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1、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
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西汉初年经济繁荣与政权巩固的基础
上,使西汉进人全盛时期。他在位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格局。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10、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20年
曹丕定都洛阳
221年222年
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建业
11、知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迁都洛阳;2)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上逐步与汉族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12、理解: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2)长城:秦始皇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修建,用来抵御匈奴的进攻,以后历朝加以修缮,是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显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3)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1)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14、佛教传入的史实: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15、《史记》: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7、识记:“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18、识记: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是以才能为标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人们主要推重进士科。
作用: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②为士子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③人才不断更新;④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19、识记: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史实:吐蕃(今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并带去许多物品、技术和书籍。
作用:大大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0、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事件 目的地 目的 交流活动
评价
鉴真东渡 日本 弘扬佛法 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讲授佛经、介绍中国技术、文化知识到日本 中
玄奘西行 天竺 求取佛经精义 交流、介绍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到中国
21、理解: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2、识记: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史实: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两宋时,由于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3、识记: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4、识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有:①明初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明初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③明初设立庭杖制度,使君臣关系沦为主仆关系;④清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皇权进一步高度膨胀;⑤将科举制演变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实行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⑥制造文字狱,用文化专制统治扼制人们的独立思想。
25、识记: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史实。
戚继光抗倭: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的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称为倭寇。戚继光授命在浙东、福建、广东抗倭,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1662年),郑成功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打败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雅克萨之战: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在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康熙帝两次组织清军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中国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6、识记: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28、理解: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外,还有宣扬国威和到南洋“取宝”的目的,不计经济效益。
时间:1405—1433年;
情况: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意义: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②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及经济交流;③促进了南洋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9、运用: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1、古代著名的大河流域文明
大河文明 河流 典型象征
古代埃及文明 象征。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汉漠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尼罗河 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是古建筑的精华,是权力的是现存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等级间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宗教生活大相径庭,相互间界限森严。
2、海洋文明的代表——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伯利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极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为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伯利克利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3、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创立伊斯兰教。他带领信徒与麦加贵族进行长期战争,打败麦加贵族,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他建立的国家和创造的阿拉伯文明,对以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皇帝元世祖让他在元朝做官17年,他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开辟新航路产生巨大影响。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着重大贡献,印度人最早创造了从0-9的十个数字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后加以改造并传播,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文明的交往方式有两种: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
内容/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创始人
创始地
传播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印度 巴勒斯坦一带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汉朝传入中国
5、三大宗教的产生与传播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部分)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14—16世纪,欧洲兴起一股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潮,这一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它最早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被誉为文艺复兴先驱的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艺术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为寻求东方财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他误认为是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2)为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和侵略,3)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文件是《权利法案》,它对国王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立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打响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枪,标志独立战争开始的事件是来克星顿枪声。▲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文件《独立宣言》。它的内容有: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②政府由人民授权;③宣告北美独立,建立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北美人民获得民族解放,建立了独立的美国。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整个主权来源与于人民,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体现了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仅为少数人所享有。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在19世纪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并颁布了《民法典》,被法国人民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是拿破仑。他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在位期间颁布《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等一系列法律文献,加强统治,并通过对外战争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将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推广到欧洲各地,但由于他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反法同盟打败,从此退出政治舞台。他的一生对19世纪的法国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765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地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机——“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把人类的“手”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1783年,瓦特成功地改进了蒸汽机,并把蒸汽机和工作机连接起来,使工作机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这一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蒸汽汽船和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1814年发明“火箭号”;1825年发明“旅行者号”)。火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
▲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活动的典型表现,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它使非洲深受其害,而给欧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角贸易示意图如下: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马克思曾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编,并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迪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1861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动叛乱,挑起内战,历史上称为“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战争的胜利,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的法令。▲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美国内战的历史作用:经过美国内战,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上都统一起来,促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为其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②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全国统一征收地税;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①对内:使日本摆脱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②对外: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民族独立的国家。③消极作用: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突出,他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在家庭生活中,电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比如: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电的使用;通讯的便利等),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类带来娱乐,丰富生活等);在工业生产中,促使其他工业部门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1885年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卡尔•本茨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比如: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有利于人们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协约:法国、俄国、英国。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的扩军备战,为了控制欧洲和世界霸权进行激烈的争夺,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刺杀了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参加指挥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这一偶然发生的事件却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916年发生在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期最残酷,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此后,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定停战协定止,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参加这场世界大战的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国家
英国
英国
美国 人物 主要成就
牛顿 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达尔文 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爱因斯坦
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1、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它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放弃原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第2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2、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7课疯狂的战车
1、二战进程:
时间
1939.9
1941.6 历史事件
影响
德国闪袭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德国突袭苏联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12 日本偷袭珍珠港 2、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定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8课正义的胜利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二战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作用
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反法
1942-1943 西斯国家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1944.6.6 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 段。
1945年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
德国战败投降。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战结束。
3、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2)战后成立联合国;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10课“冷战”与“热战”
1、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3、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开始运用其强大的实力遏制苏联,向全球扩张称霸,经济上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针对性地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随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出现,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1)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投资加大,跨国公司增多,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经济地位加强。2)经济发展速度迅猛。3)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美国支柱产业。
第13课挑战“两极”
1、随着经济发展,西欧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战后,日本得到美国的扶持。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行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政策,使得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经过长期的斗争,1947年,原英国殖民地印度独立。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印度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第16课告别“雅尔塔”
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第17课干戈不息
1、中东战争:1948—1982年,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原因:中东地区矛盾十分复杂,有宗教、民族、领土、列强插手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这一地区一直动荡不安。
2、北约轰炸的停止,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作用,意味着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我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等为代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技发展、更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技渗透性加强。3)使用高科技的领域日益广泛。4)新的科技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第19课共建“地球村”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也是全球化的趋势):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会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科技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所以必然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和挑战。
中国现代史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想一想]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说明其伟大意义。
提示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
针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谈谈你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证明,对内改革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与旧中国“开放”(近代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的区别。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旧中国的“开放”则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的,是为外国侵略中国服务的。
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
答:我们要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世界近代史
1、新航路开辟
“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哥伦布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怎样的心态?
提示反映了欧洲人对黄金贪婪的欲望。
新航路的开辟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
答:欧洲航海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对西方航海家到达美洲,我国史学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1)他们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2)他们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3)认为他们航海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同意第三种观点:理由是:(1)具有野蛮侵略的非正义性;随着哥伦布的航行,欧洲殖民者接踵而来,给美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该地区的长期落后。因此,航行具有野蛮侵略的非正义性。(2)具有历史进步作用: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有分散到连为一体。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向东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客观上对人类认识自然有什么意义?
答:向东:①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非洲最南端,进入印度洋。②1497—1498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再穿过印度洋,航行到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路线:①迪亚士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达•伽马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纵穿大西洋,再向东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到非洲马林迪,再向东到印度半岛南端的卡里库特。
向西的意义:①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评价哥伦布及其发现新大陆:
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要从两个角度予以全面评价:首先,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且伴随着殖民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从这一点上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同时,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拉开了长期的血腥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序幕,给美丽的印第安人带来了几乎种族灭绝的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与落后,这一点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就其主流来讲,还是一次进步的活动。
有人说哥伦布是杰出的航海家,也有人说他是强盗、是疯子,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哥伦布的航海实践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面对航海中千难万险,他挺过来了,而且发现了新大陆,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处于那个时代,又不可避免地使得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活动带上殖民主义的色彩。
下面内容是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你认为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谈谈自己的想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提示: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历史学界一直就有争论,题目中代表两种对立的观点。“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必须全盘否定。理由是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必须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美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世界的文明进程。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进步性。
材料题和问答题
1、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一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鳊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谨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请回答:(1)当地居民指什么人?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
答:美洲人。哥伦布称他们为印第安人。
(2)从材料中找一句话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
答: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3)从史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什么态度?
答:当地居民热情、友好地款待哥伦布一行。
(4)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它揭示了什么道理?
答:欧洲殖民者却残酷地奴役、屠杀印第安人。揭示了殖民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积累资本是靠血腥的殖民掠夺实现的。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灾难说”,认为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进步说”,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总体上来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答:进步说: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了西方资本积累的过程;使世界由封闭孤立到联为一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加速了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制度,加速了其灭亡,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灾难说:新航路开辟使西欧各国开始了对亚非拉各国的殖民扩张,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评价华盛顿
提示《独立宣言》倡导自由平等原则,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结合华盛顿的活动,想想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哪些作用。
提示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你同意“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的说法吗?为什么?
提示不同意美国历史是美国人民创造的,个人在某个历史时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概括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答:胜利原因:(1)美国军队采取灵活的战术,在人民支持下同英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2)法国等国家对美国提供军事援助。
意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启示。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同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都是一次以弱胜强的民族战争。在战争胜败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怎样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答:是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争取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它还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鼓舞了拉美等殖民地争取独立的信心,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3、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和评价拿破仑
[想一想]《人权宣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当时,追求人人生而平等,要求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的都是哪些人?
提示《人权宣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第三等级的利益。当时,追求人人生而平等、要求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是资产阶级。
从《人权宣言》的内容分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性质。
提示《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反映了宣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你认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的内容,当时的法国人民能否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提示不能。因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统治阶级的财产多,人民只有很少的财产,因而法国人民不能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议一议]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引发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拿破仑连年征战,造成了法国经济困难。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自我测评]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法典》?
提示《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在人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中,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为什么或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因为法国大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和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何评价拿破仑?
答: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掌权以后,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和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还为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作出了贡献。但拿破仑也有其不足之处,他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他统治时期正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他用剌刀加速了这一过程,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争具有革命的性质。(但他迷信武力,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同时,拿破仑连年征战,造成了法国经济困难。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退出历史舞台。)
下面两人分析拿破仑事业成功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男生:拿破仑能成功完全是“时势造英雄”与他个人的能力没关系。
女生:不对,拿破仑完全凭借自己的本事成功的,是“英雄造时势”。
答案提示:两个人分析拿破仑事业成功的原因是不确切的,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拿破仑成功的某一方面因素。其实,拿破仑事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他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另一方面他的成功还与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铁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说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制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的结晶。我们在培养自己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
青少年应该学习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学习他们那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
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与污染等问题。尽量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例如统一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等,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重污染企业一律叫停;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技术改造与创新,注重安全和环境保护,走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发明创造,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进程: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中期从英国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改进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它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革新。到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完成。随后,美国、法国等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影响最大的发明创造:蒸汽机、汽船、火车(供参考)
5、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本上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想一想]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段话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话说明农奴制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学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两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减轻了沉重的阶级负担。乙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不大,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简述理由。
答:甲同学:农奴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使农民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乙同学: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发展影响很大,它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6、林肯和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1)美国独立以后,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实行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南方奴隶主借口发动叛乱。
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为什么能够最终取得胜利。
答:(1)南方奴隶制度残酷野蛮,必然遭到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正义者的谴责。
(2)北方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广泛支持,军队英勇作战。
(3)在实力对比上,北方力量远远超过南方,获胜是必然的。
(4)林肯在战争中领导正确,贡献巨大。
(5)先进资本主义制度战胜落后奴隶制是历史的必然。
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他废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他又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而又谦虚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具有魅力人格、对社会有用之人。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的认识: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简要分析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①第一次是民族解放战争,是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是在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第二次是南北战争,是要取消黑人奴隶制度,是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②第一次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的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题和问答题:请分别写出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领导人及革命期间颁布的文件名称。并说出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答:(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2)领导人:华盛顿和林肯。(3)文件《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1。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开始的。――列宁语
材料2。当前南部与北部的斗争不是为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马克思语
材料3。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恩格斯语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答:美国独立战争,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因为通过独立战争,使美国取得了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材料2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
答:“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南部的种植园主奴隶制经济与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因为美国建国后,南北双方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差别和矛盾,南方的种植园黑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请你说出恩格斯关于美国内战意义论断的理由。
答: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和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提示相同点: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都面临着严重阶级矛盾,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不同点: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日本的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日益激烈,而中国守旧势力非常强大。
[想一想]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提示明治时期的改革派指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指维新派,他们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没有基地,也无兵权和财权。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其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出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事实告诉中国,国家要强盛,必须投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再“穷”不能“穷”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要立志成材,就必须培养孩子的远大理想,丰富孩子的精神,而不是物质上的,所以再“富”不能“富”孩子。
你认为明治维新中的哪一项内容值得借鉴?请说明你的道理或理由。
①我认为社会生活方面的“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值得借鉴。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才能造就出优秀人才。
②我认为经济方面内容值得借鉴。因为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③我认为政治方面的“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值得借鉴。因为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④从一个民族进步的角度,谈谈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材料题: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学习日本社会发展史,使我们知道了改变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答: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2)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这方面,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这两次改革都吸收、学习外来文化,请你说说分别学习的是什么文化?
大化改新吸取的是中国隋唐时的先进文化,明治维新吸取的是近代西方的先进文化。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重要的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⑴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请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和结局。答:日本的改革是“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迅速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改革是“戊戌变法”,结果失败。
⑵二战结束时,两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总量相当,结合二十世纪50—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浪潮,分析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状况:二十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遇到巨大挫折;原因:日本有美国援助,加上科技革命推动,重视教育。中国受到左倾思想干扰,国际上有资本主义的封锁以及和苏联关系恶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
⑶根据上述两个时期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你认为当前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8、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吗?以比较的方式来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们坐的是马车,后来坐的是汽船、火车,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坐的是汽车、飞机,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照明:工业革命前,人们使用自然火或蜡烛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电力的广泛应用,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驱走了黑暗。
通讯:工业革命前,人们通过邮寄或写信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人们使用有线电话、有线电报或无线电报来传递信息。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分别说出它们都有哪些成就吗?(各举3例)?这些成就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果有火车、汽船、珍妮机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成果有汽车、飞机、电话等。
(2)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等。
(3)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说出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及你对这句名言的感想或启示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9、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
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提示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得出两点认识:(1)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义和正确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活动;(2)战争不是不可以避免的,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
提示(1)中国当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
[议一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
提示不可能。答案同下
[材料阅读]想一想,你认为“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
[自我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
提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见[议一议]提示答案一战的灾难:见课本P107第2段
有人说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正确。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没有此事件,一战也不可避免。它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矛盾,而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带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战的启迪,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或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空前的灾难,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
战争的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谈谈我们应当从这场大战中吸取什么教训?
结合当前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形势,我们应该从战争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应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罗斯福新政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有哪些历史作用?
提示
1、维护和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对生产关系做了局部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社会稳定。
2、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内容。提示《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工人具有具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并成立国家“产业复兴署”。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有人说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人说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①第二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有功能。
罗斯福新政措施得到的经验:实现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利率和兴办工程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赈,扩大就业等。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答:①中央应加强金融控制,重视树立诚实信用原则;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应大力振兴民族工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工业化水平;④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的建设(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等),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⑤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下岗工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降低失业率。……
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内容值得借鉴?请说明你的道理或理由。
①我认为“加强金融控制”值得借鉴。因为中央只有加强金融控制,银行重视树立诚实信用原则,百姓才会把钱存入银行,银行活动才能逐渐开展。
②我认为把中心措施定为整顿工业值得借鉴。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认为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值得借鉴。因为像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能够让大量失业者有工作可做,让很多人能够维持生存,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人说“罗斯福基本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请结合罗斯福新政谈谈对此观点的理解。
答:罗斯福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即计划调节的手段,并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是减缓了经济危机。
2、战后世界格局、美苏“冷战”
(课本上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想一想]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冷战”局面的形成与战后的世界形势是密切联系的。
[查一查]查找资料,举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
提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有:美苏军备竞赛、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的分裂、古巴导弹事件等。
[材料阅读]提示两个条约都存在明显的军事集团的性质,这为后来的局部“热战”埋下了伏笔,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我测评]“冷战”推进图:
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
时间:1947年1948年1991年
1946年富尔顿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事件:北约的建立(1949年)、华约的建立(1955年)等。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两极化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
提示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维护人权的名义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严重侵犯了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这种行为也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公然践踏,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和制止北约轰炸过程中,俄罗斯、中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美苏全面开展“冷战”的标志是什么?自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以后,美苏之间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没有发生“热战”。有人据此认为,“冷战”是国际关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①杜鲁门“冷战”政策出台。②第一种看法:进步;避免了直接冲突,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关系成熟的表现。第二种看法:落后;冷战加剧了军备竞争,不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
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应该怎么样面对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我国应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美苏“冷战”政策影响: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也影响世界局势。
美苏“冷战”政策认识:美国等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直接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与发展。
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与认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如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科索沃战争和对伊拉克的战争;确定邪恶国家;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
认识:它的霸权主义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恐怖主义行为此起彼伏,很多是针对美国的。美国政府应反省自己的政策。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
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美国霸权政策的表现及其霸权地位的兴衰
答:1)对欧洲的冷战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对亚洲的侵略战争的政策:侵略朝鲜的战争、侵略越南的战争、干涉中国收复台湾。
二战后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霸权政策;到70年代霸权地位衰落,表现在对呀走的侵略战争失败,对欧洲资本主义的控制减弱,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与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3、结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联盟及我国驻南大使馆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等“北约”国家本质的认识。
答: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的行为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是恃强凌弱的表现。
4、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世界经济)
5、世界关系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1)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当今界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旧的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首先搞好稳定团结,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课本上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
[说一说]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跨国公司?
提示摩托罗拉公司,宝洁公司,百事可乐公司,IBM公司,LG公司,菲利普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麦德龙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西门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壳牌集团,松下电器公司,梭尼公司等等。
[自我测评]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提示经济发展迅猛;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外向型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什么启示?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在空间分布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或借鉴。要关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世界经济全球化
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你生活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遇到的国际品牌谈起,说明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开工厂,生产的饮料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1)有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
(2)不利: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经济全球化在很长时期内还将会导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贫富差距悬殊。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顺应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量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以及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所以,对国际竞争中潜在的风险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趋利避害,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民族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其对策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共同问题: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太空、海洋;毒品、爱滋病蔓延;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和核武器扩散等。
(2)对策:各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必须依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和共同努力,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以理智和正义共建一个繁荣的“地球村”。
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一些简单例子:使用进口化肥、农药;使用外资、合资品牌的产品;吃洋快餐等。
5、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们国家应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变化?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对世界的影响。
特点:科学成果大量出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互相渗透,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试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答: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网上购物,上课等;生物制药、纳米技术和农作物的转基因防治病虫害。
你如何看待中学生的上网问题?
答:上网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加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一则事例说明“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
如给网友发电子邮件、网上聊QQ、可以在网上进行文件的传递、可以在网上上课与学习、可以查阅资料,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等等。
针对我国上网用户越来越多,一些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请你对这些少年说一句最诚恳的忠告。(要求简洁准确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保护身心健康,告别虚拟时空。
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系三次科技革命,谈谈你的感想。
答: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制约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是重点,人才是关键,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素质,才能实现国家科技兴国的战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科学报国。
概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并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过程日益缩短,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有力因素之一。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常抓不懈。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60—9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末(70年代后,即“一战”前),以电能(电灯)的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即“二战”后),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使人类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
三次工业革命的启迪:
(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初三的英语教师必须研究中考命题的原则, 分析中考命题的依据, 以及中考命题的趋势。如此, 我们才会避免浪费时间在一些非重点知识上。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 特别是英语中考试题, 我们很容易发现命题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时代感极强、选材丰富、图文并茂、新颖有趣、语境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思维、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此, 我们在复习前, 必须了解这些特点, 要深入研究《英语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 要弄清中考的考试和要求, 弄清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 明白题型示例、语法附录等几大方面, 强化要考的, 突破难考的, 精析必考的, 将考点极限浓缩到最小的范围, 这样, 才能在中考复习中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二、搞好中考复习模式研究, 激发兴趣热情
传统的复习课, 模式比较单一, 通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不停地记, 这样沉闷的课堂气氛, 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在复习教学中, 我们的复习模式要视学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好, 英语基础也不错的班级, 我们最好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复习模式——合作探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每个人数不宜多, 4—5人最合适, 而且小组成员应该是优、中、差全覆盖。布置复习内容, 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有利于学生的讨论和探究, 这样的小组讨论式合作探究, 会使优、中、差学生各得其所。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差, 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 我们可采取学案指导式的复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教师将每节课复习的内容编成讲义, 提前分发给学生, 并在讲义的设计中, 适当地留白, 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这种模式, 最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因为它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框架和帮手, 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
这些年的实践也说明, 这种区别对待学生的复习模式,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还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采用精讲巧练、讲练结合, 提高复习效率
精讲、巧练, 讲练结合, 是提高复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1. 精讲。
讲授是教师最为传统地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传统方法不能丢。但是,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更需要的是适度讲授, 所谓适度, 就是不能把学过的知识不问掌握与否, 不分轻重主次地再重新讲上一遍, 而是教师在对教材提炼的基础上, 去帮助学生把那些分散在教材不同单元的零碎知识, 通过分类与归纳的整合,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进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运用最为简练的语言, 进行讲授, 使学生一目了然。
2. 巧练。
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就一定离不开练习这个重要的手段, 同时,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 也离不开练习这一条重要途径。所以, 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复习中, 应毫不动摇地坚持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这本身其实无可厚非, 但它却有一点小小的瑕疵, 就是缺少一个“巧”字。做到巧练, 其实很不容易, 它难就难在教师必须依纲据本, 来一番精心的设计,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精心地筛选, 编出不同类型且能与中考内容比较吻合的练习题, 使教材内容题目化, 以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它的巧, 就在于练习的习题要精, 内容与形式要准, 方法要活, 达到做一类题目, 学一种方法。
3. 讲练结合。
这里所说的讲练结合, 不能理解为简单的讲练交替, 它首先要保证讲清重点、难点, 其次再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 再次帮助学生分析命题角度, 理清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技巧, 最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重视错题, 建立错题集, 防范再次出错
学生在英语中考复习中, 做错题是常见的现象, 有时也会重复犯同样的错。如果建立一本错题集, 将所犯错误的知识点收集、记录、纠正, 特别在题旁加以批注, 没事的时候, 翻一翻, 看一看, 这样便能加强防范, 避免再次犯错。教师要告诉学生错题集的重要性。单单纠正一道错题时, 也许我们发现不了什么, 然而, 当我们将错误汇总在一起时, 就极容易发现出错的规律, 一旦知道了这个规律, 重错的机率便会大大减少,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其实整理错题的过程, 就是一个知识系统复习与消化的过程。试想, 学生在整理中, 对以前历次考试和练习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 通过分析, 进而总结出经验教训,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是学生今后复习反思的重要依据。教过初三毕业班的教师都知道, 在英语复习过程中, 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遗忘和遗漏, 而学生精心整理的错题集, 就恰恰给学生提供了循环复习、循环记忆重点难点的大好机会, 也成了迎考复习时查漏补缺的好帮手。
错题集建好很重要, 而用好就更重要。要用好错题集, 一是要经常翻阅。在空闲时或者在准备下次考试时, 拿出来看看, 把错题再做一遍, 将完全弄懂的划掉, 如有仍不明白的可以用彩笔加以标记, 再请教教师和同学, 弄通弄懂,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 如若遇到同类的题型, 便能即刻想起曾经的错误, “吃一堑, 长一智”, 从此“题不错二”。如果错题集中的每一道题全部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还何愁考试成绩不优。二是要相互交流。好的错题集, 应是学生知识体系中漏洞的集合,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 所以错题集中搜集的错题也肯定不同, 如果学生能在平时注意相互交流, 相互切磋, 便能“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便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只有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才能互有启发, 共同提高。三是要不断归纳总结。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要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和分类, 尤其是临考前的一次总结和分类最重要, 在中考前, 要让错误进行重叠, 从而检测出知识体系和能力上的漏洞, 要记住:这个漏洞会致命, 不管下多大功夫, 不管花费多大气力, 一定要堵上!
【关键词】初三历史 历史复习 历史线索
中考是对学生整体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要想上好初中历史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复习课内容庞大,而且趣味性较低,因此导致历史复习课一直不见成效。纵观当前的中考历史试题模式,我认为历史复习模式的关键是先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归纳和综合。要想达到历史复习的完美效果,重要是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根据多年的历史复习教学经验,我认为关键是正确的运用和选择历史线索。
历史线索一般分为横线和纵线,中国历史教材是从根据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纵线来编排的,而世界历史则是由纵线和横线并用安排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编排方法不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历史线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在选择和运用历史线索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复习方法,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总线索
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简史理论可以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面对新课程改革,课本中对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不再进行讲解和强调。但我认为,只有学生熟悉和理解了该规律,才能对整体的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然后形成清晰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主线索
在介绍中国历史时,教材是根据纵线线索也就是朝代顺序来进行编写的。因此,在中国古代史总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记忆我们古代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即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对于朝代的背诵有一个小口决,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因此在复习古代历史时,每次上课我都会先让全班同学一起背诵朝代顺序歌。
利用该线索复习中国古代史方法的好处有两点:1、学生在复习完中国古代史后,会对各个朝代的事件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没有清晰的复习历史线索,那么在复习各个朝代知识时,知识会出现混杂。2、每堂课学生都会对历史朝代进行背诵,可以明确的掌握该堂课程要复习的大概内容和已经复习过的内容。
三、横线索
横线索是指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发生的历史事件,而且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该线索适用在复习中外历史对比时。由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常常设计到中外历史对比的试题,因此此方法在复习课中运用最为广泛。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避免混淆相似知识点,如美国的南北战争、德法两国走向国家的同一、日俄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此时的中国在和外国侵略者对比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开始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通过该复习法,学生可以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并且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提升。
四、知识结构线索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是按照时间和朝代顺序一条主线贯穿下来的,因此在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从主线索开始复习。但复习到具体某些朝代时,我采用知识结构线索进行复习。因为教材中对于每个朝代的介绍都是从同一方面进行的。即政治制度与方针—经济措施与发展—民族关系与外交—文化知识。利用该复习法,学生可以形成清晰的调理,并且能够自行进行归纳。
五、板块结构线索
板块结构线索是指我们的历史知识的每个单元知识是独立且相互联系的,甚至知识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该复习方法适合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第一个单元为学习反抗与侵略,第二个单元则是外国侵略者侵略和占领中国的过程,中国各个基层的自救运动。该自救运动的发展是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利用板块知识结构线索复习这种章节间知识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综合的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六、政治格局线索
政治格局线索适合复习世界近代历史时。例如,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政治格局;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欧洲出现了两大对抗的军事集团,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国争霸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了30多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随后世界向着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发展。通过政治格局线索复习,可以把整个世界近代史穿连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将世界近代史知识进行归纳。
结束语:
复习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要想在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就要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复习有法,但无定法,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复习。只要我们适当的采取以上线索复习,学生就可以清晰的掌握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且对整体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在历史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苏传勇;找准课标,突出能力培养,搞好初中历史复习[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07期
[2] 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3] 高群 安师大附外;中考历史复习有“法”可依[N];芜湖日报;2011年
一、分类训练法。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习的原则。复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理解为就是做习题,做习题是必要的,通过做习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由于语文知识的庞杂,各类习题放在一块训练耗时费力,效果不佳,可以采取分类训练的方法,同类的试题集中在一起,便于比较鉴别和记忆掌握。可分五类复习,一是语文的知识积累与运用;二是文言古诗词,重点是正确背写句子,掌握实词、虚词的意思;三是现代文阅读训练,要兼顾课内课外,注重整体把握;四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注意知识的综合和探究;五是作文训练,从复习过程角度应考虑文题、材料、构思、修改、成文等方面的训练;从复习内容角度,应考虑到对亲情类、友情类、吟咏类、畅想类、说明类、应用类7 方面的覆盖。
二、稳步推进法。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步地前进。可分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时间相对长一些,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第二轮采取综合复习法,有针对性地综合集中;第三轮采取筛网式复习,时间较短,主要是适应中考各种情况,做好心理调试。
三、模拟考试法。如果把模拟考试也作为一种复习方法,那模拟考试法就是复习方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对做题速度、时间的把握能力,试题的解题方法的领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四、题海拾贝法。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可以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进行训练,比如: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知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语病修改等。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起到较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查漏补缺,弥补了不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招试题,可以明确中招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招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招考试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文林撷英法。从课本中选取一些重点课文,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背诵,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以及学习重点;每周从课外至少选一篇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六、忙里偷闲法。有人说,忙里偷闲是一种快乐,不错的,在紧张的迎考复习中,偶尔抽出一点时间休闲一会儿,放松一下,可以脱去一身的疲劳,身心轻爽。有时,当师生都有些劳累的时候,利用课堂上十几分钟、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幽默幽默,唱唱歌,表表演,听听泌人心脾的音乐等来放松紧张的神经;课下,聊聊天,打打球,赛赛跑来减缓学习压力。
或许以后你们将会感慨,整个初中是我们人生中最应该享受的时光,并不是因为我们多么自由,多么富有,而是因为此时我们年轻,对于朋友和同学来说我们拥有彼此,这种日子仅此三年。中考复习的每一天,尽管学习很辛苦,做题很疲惫,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我们也知道会有老师帮助我们尽可能的实现它。
所以,每个人都不是自己在奋战,每天的辛苦复习中,我们有老师,有同学,拥有朋友和家人,每个人都会挺你。中考,没有人让你去下火海,没有人逼你说拿命来,复习仅仅是辛苦,但是不会觉得恐怖。
我们想想和同学们一起埋头苦写的日子,互相追赶着彼此的进度,虽然紧张,但是课间依然说笑如常。彼此之间不应该是竞争者,而是队友。一套卷子发下来争先恐后的做着,生怕比别人落下,生怕比别人少做,而后对于某些题大家又开始互相讲解,互相调侃着。我们希望不断地通过做题来证明我们的实力,找到那种被别人羡慕的成就感。初三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恨它因为他让我们不得不忙碌着,我们爱它,因为他让我们忙碌并在一起。
好啦,言归正传,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满打满算,也只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能够用来复习,再细细算一下,直到一摸前,我们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如果能够把握好对于我们提高成绩还是可以有很大帮助的。
在此阶段同学们复习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方法,第二是心态。
先说方法,春季的复习,基础知识永远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
第一、基础知识系统化。
看到一道题,我们要知道它在考什么,我们要明确的知道每一个知识点来源于那一部分知识。牢记每一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能够大大降低我们的出错率。就像看到分式方程一定要想到验根 初中学习方法,看到一元二次方程一定要想到算一下△,看到等腰三角形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并且想到三线合一。
初中学过的所有知识都有着他最基础的一部分以及较难掌握的一部分,这就对应着我们中考要求中ABC三类不同的要求,我们对于每一部分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几何的模型,例如圆与切线当中的单切线,双切线以及三切线,相似当中的非垂直相似,双垂直相似以及三垂直相似模型,我们都要了然于胸,这才能使得我们做题的思路来得更快更清晰。
再者,对于构造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来说,经常需要讨论谁是腰谁是底边,哪个是直角边哪个是斜边,这里系统化的方法就变得特别的重要了。为了保证讨论的情况不丢不落,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否则拼拼凑凑就有可能有丢的有重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对于基本题型的总结,对于基本知识点的归纳,以保证我们做题的顺畅与严谨。
备战初三期末考试:如何为自己“添枝加叶”
距初三期末考试只剩半个月时间了,桌子上这么些课本、资料是否看得过来?看过了又能记住多少?北京五中初三老师谭丽建议,不妨给自己画棵“知识树”,有条理地展开期末复习。
要想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里,就要先对所学全部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梳理。这棵知识点系统“树”重要知识点是树干,次要一些的分支点是树杈,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引申出一系列的概念、定义的相关知识。复习时,学生要对照知识表有顺序、有逻辑展开,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把思路搞乱了。
列好知识表后,学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复习方式堵漏洞,练习强度根据漏洞的重要性判断。如果这个概念是知识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要下大功夫掌握;如果只是一个旁支的小知识点,可以考虑暂时粗略复习,等寒假再把它补上。
此外,有些初三生认为所学课程已经结束,书中的基础知识就没有再看的必要,这种想法不可取。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例如,语文试卷中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部分,数学中的简单运算例题,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等,这些内容就好比是大树的根基,丢掉这些,失分就在所难免 初中物理。
最后,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为知识大树“添枝加叶”。学生们可以动手制作一盒小卡片,把自己各科近期考卷的出错点记下来。上学路上、课间休息时,随时拿出来翻阅一遍,做到“有的放矢”。
中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暑期生活安排计划
大家盼望已久的暑假生活开始了,如何做好计划过好这个暑假,让这个暑假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请看看专家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吧!
中学生暑假生活安排计划:
一、制定暑期生活计划表
首先就是要把我们暑假刚开始的各种暑期安排的想法落实到纸面上,自己制定一个暑期生活安排计划表。这样,就能把我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好想法记录下来,而且也利于我们对暑假活动安排的条理性和次序性。
二、安排好暑期学习活动
暑假期间,学校会要求我们完成暑期作业,有的学校是要求按章节复习课本知识,有的学校是要求预习新教材,这是我们暑假里必须要完成的,我们要在活动计划时首先考虑进去,比如我们可以每天用两个小时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内容,保证完成这些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有的学生把学校留的作业用一个星期不分白天黑夜的做完,期盼着暑假剩下的时间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疯玩。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安排。
暑假期间,确定学习目标,攻克薄弱环节:学习目标不宜太大、复习范围不宜太广。如果想真正有收获,一定不要贪多哟!适宜重点攻克薄弱学科、或某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三、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每个同学都有一些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也有很多同学想利用暑假时间学习一些新技能,比如学绘画、学游泳、学舞蹈等。暑假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我们可以把平时学习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的事情放到暑假里做,完成自己心中的愿望。
四、睡眠、运动和饮食
暑假期间,因为是自己自由在家,没有学校作息时间的约束,容易出现自己在家吃喝无度、睡眠过多、行为散漫的现象 初一,所以暑假期间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五、旅游外出
由于是旅游,我们一般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自然风貌,可以了解到中国甚至世界各国的文明和文化,了解到各地的风土民俗。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细心观察,亲身感受,把所看到、所体验的到的事物与所学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联系起来,从感性上去加强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旅游回来后,也可以写写此行的感受,这同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分担家务劳动
假期里父母仍然要上班,我们可以主动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这不但能减轻父母的劳累,而且对于锻炼自我的劳动能力、自理能力都有好处,所以建议同学在暑假期间能多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
七、保持和同学交流
暑假里,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好朋友和同学们。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多加强沟通,当然如果方便,有些暑假活动我们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完成。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总是很愉快的,所以我们暑假快乐的一个源泉是来自我们和他人的交流和共同活动。
初三生活开始后,一些初三生还沉迷在暑假轻松的感觉里,上课迷迷糊糊,放学打游戏看电视,心思不在学习上。某中学初三生郑阳说,进初三后,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使不上劲儿,觉得茫然,对初三的很多问题也不了解。“我觉得时间还长,离中考还早着呢,到时候再奋起直追也来得及。”郑阳说,班里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想的,觉得现在还不用太紧张。
据了解,进入学习状态过慢在初三生中并非个别现象,尽管他们知道进入初三,中考就开始倒计时了,但在思想和行动上却跟不上。今年升入高一的小王说,去年初三第一学期快结束时,他才找到学习的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一开始就有计划地复习,跟着老师进度走,肯定能考得更好。”
2014年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2014年3月15号
2014年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为迎接2014年中考,确保物理教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保障完成,特拟定以下物理备考复习计划方案。
一、复习策略1、2、3、4、5、6、重视物理基本概念的复习; 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应用; 加强物理实验的操作教学; 重视物理作图及实验探究的严谨科学观; 关注物理对社会热点应用及反馈; 积极开展特长生培养,提高科学素养。
二、复习进度
1、第一轮复习:基础过关(2014年3月15日~2014年5月10号)第1单元:机械运动(2课时)
第2单元:有趣的声(2课时)
第3单元: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2课时)
第4单元:色彩斑斓的光现象(8课时)
第5单元:古老而现代的力学(22课时)
第6单元:功勋卓著的电与磁(18课时)
第7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8课时)
2、第2轮复习:专题突破(2014年5月10号~2014年5月30号)专题一:声现象与光现象(2课时)
专题二:运动和力(2课时)
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3课时)
专题四: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2课时)
专题五:力学综合(3课时)
专题六: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2课时)
专题七:电功电功率电热(3课时)
专题八:电学综合(3课时)
专题九:热学(2课时)
3、第三轮复习:题型专练(2014年6月1号~2014年6月25号)专练1:选择题(2课时)
专练2:作图与设计题(2课时)
专练3:实验题(2课时)
专练4:计算题(2课时)
一、全面细致地复习, 夯实基础
依据《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知识, 一个都不能放过, 必须做到面面俱到, 不留死角。每个知识点都必须细细思量, 不存在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 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有考到的可能性。
(一) 主题式复习:全面、细致
按照课本中的主题顺序, 依次复习。把主题中的每一课, 依据中考说明讲解一遍。要像讲新课一样, 因为中考涉及初一、初二的内容, 而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很多内容已经很陌生了或者忘记了。复习时应结合书中图片、辅栏中的问题、书中的材料、地图等, 使学生熟悉历史知识点, 形象、具体、生动地去理解历史事件。例如在讲《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问题:辅栏中的想想“唐代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复习时需结合书中小字史料进行引导, 让学生去理解、分析。在讲《中国历史》 (八下) 中的《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课时, 关于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不能只靠传统方式进行讲解, 而需结合书中的相关地图进行讲解:其形成过程为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区———内地。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东西两侧, 汕头属于广东省, 厦门属于福建省, 海南位于南方。利用地图识记历史地名,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重要地名的空间感, 能记忆深刻。
(二) 抓住历史基本线索:系统、立体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历史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 而是要抓住基本线索。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横向联系, 形成清晰的网络结构, 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 记忆更容易、更深刻。
首先, 注重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讲清每个主题的延续性及内在联系, 可采用比较法、讲授法等多种教法。与现实相联系, 并能以史为鉴。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这三个条约内容较多, 学生不易记住, 甚至容易发生记混的现象。这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 逐条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力。《南京条约》中有一条:允许开放通商口岸。而《马关条约》有一条: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教师进行引导, 与现实相结合, 问:开设工厂与《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相比较, 日本只需要带着什么就可以到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学生回答:钱。教师讲解:钱就是资本, 因此《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样, 学生就容易理解并记住。从侵略方式、赔款数、社会性质等分析条约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逐步加深, 社会性质从开始沦为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并得出结论:只有国家的强大, 才有平等的外交。
其次, 汇总初中历史相关的史实, 挖掘其中的横向联系。具体的方法为:以主题为板块, 标出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汇总历史事件。这样,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较好, 就不容易混淆。可对初中历史汇总为五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对每个板块依次细分。例如对中国现代史的汇总, 依据2012年的历史中考说明可分为三大主题, 要求掌握每主题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及相关史实, 以第一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例: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任务、影响)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特点、影响、经验教训)
依照此法, 把中国现代史内容分成不同的枝干, 最终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
(三) 强化历史知识:多背、训练
徐州市的历史教育专家高华谆谆教导说:多背多得分, 再加上适当训练, 会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 理解更深刻, 应用更自如!引导记忆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每个主题复习结束时, 都结合一个单元测试, 或选择江苏省各个市的中考题, 进行训练, 使学生感受到中考的气息。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重点突破
(一) 专题式复习:重点、热点突破
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 目的是牢记历史, 并以史为鉴。以重点为依托, 密切联系热点问题, 收集最新的热点事件资料, 与考点知识联系起来, 以小专题形式进行训练, 例如美国专题、中日关系的演变、民主法治、民族团结、三次工业革命等专题。复习时遵循大视野、新角度、小切口、大综合等原则,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模拟演练, 泰然迎考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热点事件后, 选几套模拟试卷或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习。因为平时学生所接触的题目大都是直接的问答题, 如果学生见过中考题型和中考出题的方法、思路, 就知道了如何把握重点、考点, 在面对中考试卷时就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不会感到茫然找不到答题点。
一、辅导书的使用有利有弊
我认为学生使用辅导书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之,如果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老师提问和做作业而买辅导书回来抄答案,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和投机取巧的心理。
(一)辅导书的好处
数学辅导书在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数学辅导书里很多题目出自名家之手,有深度,有代表性,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时,课本只给出一般式和顶点式两种形式。许多辅导书增加了交点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以求更便利地解决问题。因此,数学辅导书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数学应与生活、应用密切联系,学习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除了做到把知识在课内渗透,还应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自己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辅导书中许多题目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能把学生引到学习的情境中去,使学生思维上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锻炼,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许多数学辅导书提供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阅读材料,对于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起了很大的帮助。它们使学生产生对生活、对数学的热爱,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世界。
(二)辅导书的弊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辅导书的使用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书成了“答案书”。由于现在学生功课重、时间紧,为了应付老师课堂提问或快速完成作业就照抄辅导书上的课后习题答案,班上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答案书”。辅导书对某些学生来说只起到了提供答案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辅导书的使用效率。
2.辅导书起了“拐杖”的作用。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辅导书,甚至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时还看辅导书。有些学生觉得自己读得很明白,可是合上书又不明白了。这使得辅导书成了“拐杖”,学生一旦离开它就不能独立行走,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缓慢,效率很低。
3.辅导书选择不当,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些辅导书脱离实际生活,脱离课本拔高训练,片面追求学生高分,推行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辅导书
数学辅导书的使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使用数学辅导书
要想让学生眼中的“答案书”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辅导用书,教师应先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看教辅书的危害。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凡事看看答案即可,没必要再去绞尽脑汁去思考了,久而久之,对老师的讲解失去兴趣,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逐渐下降。教师应告诉学生平常练习可以参考教辅用书上的答案,但必须懂得教辅用书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可以自己先尝试解题,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和教辅用书上的答案进行对比,找出不足的地方根据辅导书上的答案进行修改,渐渐摆脱对辅导书的依赖。
(二)正确选材
一方面辅导书的选择应该与初三阶段的复习相匹配:初三第一学期,尤其是期中以后,最好选用一些偏重讲解的辅导书,这样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也可以让自己对初三的一些经典的传统习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效避免做题的盲目性;期末考试完毕,选择讲解与练习兼重的辅导书是这个时候最实用的,选这类辅导书应选用水平高,质量好的。使用这类辅导书时,应是研究阅读完前面的讲解内容,然后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第二学期开始,基本上全面进入了总复习阶段,选择习题集较实用。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特别是全国中考试题汇编,练习真题,紧贴中考,熟能生巧,巧能生速,可使自己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定适合自身的辅导书。选择的辅导书中的练习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太难,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过于简单,就不能达到训练思维的作用。另外,课辅作业量不宜过多,应体现“精讲多练”的精神,不宜搞题海战术。
(三)适当点拨
教师应对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比较系统的,有独特见解的典型题目要进行集中评讲。对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还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教师也应及时进行点拨。
(四)精心提炼,注重反思
对于精选的题,要让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北师大初三期中考复习】推荐阅读:
初三期中考冲刺要怎么复习10-16
北师大版数学中考复习06-25
初三物理中考的复习计划10-07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复习06-26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5-31
北师大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计划09-1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11-1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