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看见作文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发现·我看见作文(精选8篇)

我发现·我看见作文 篇1

1分钟、2分钟……

为什么没人去拾起?

我在草地上看见一个饮料罐,小朋友来了,饮料罐——成了足球。

1分钟、2分钟……

为什么没人去捡走?

我在垃圾桶旁看见一堆垃圾,大雨来了,垃圾们——成了一堆泥。

1分钟、2分钟……

为什么没人去扫荡?

我在树枝上看见一个塑料袋,狂风来了,塑料袋——迎风飞舞。

1分钟、2分钟……

为什么没人去清理?

……

哦,终于!

一位可爱的小妹妹拾起了那张纸;一位少先队员捡走了那个饮料罐;一位老奶奶扫荡了那堆垃圾;一位男青年清理了那个塑料袋。

我发现·我看见作文 篇2

8岁那年, 父亲死去了。母亲不久也改嫁了, 嫁给小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 当时, 母亲才40岁出头, 而继父已近60岁。

继父让我叫他 “伯伯”, 并对我说:“来, 安妮, 伯伯带你去串门儿。 ”

“不! 不! ”我吓得直往后缩。

“去外面看看吧, 安妮, 外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

我动心了, 于是说:“我长得太难看, 还有, 我走路一瘸一瘸的, 妈说人家会笑话我的。 ”说完, 我不禁哭了起来。“放心吧, 安妮, 谁笑话你, 我就这样……” 继父扬起巴掌, 做了个揍人的动作。

我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第二天, 继父带我上街了。 有生以来, 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 我真是怕极了。 我羞怯地低着头, 两手死死拽住继父的衣角, 就像他的一条尾巴似的。

“ 安妮, 抬起头, 别害怕! ”继父大声说。

继父响亮的嗓门立刻引来了许多目光, 尤其是和我同龄的孩子, 边瞧边叽叽喳喳。

“喂, 过来认识一下, 小家伙们, 这是安妮, 你们的小伙伴安妮。 ”继父亲切地招呼他们。

于是, 他们走过来, 友好地问这问那, 邀请我和他们一起玩。

冬天里, 继父的哮喘病犯得很重。 睡不着的时候, 就让我陪他坐在火炉前, 听他讲大海的故事。

“海水是蓝的, 和天空一样蓝, 海水是咸的, 海很大很深, 海里有鱼, 大鱼小鱼, 海上有船, 大船小船……”

我听得着了迷:“我能看见海吗? ”

“能, 等你再长大些, 长到15 岁, 我就带你去看大海。 ”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 也长高了, 懂得了许多事情。 按照继父的规定, 每天我要做一件对我来说难度较大的家务活。 学校不收畸形儿, 继父就自己当老师, 我每天要学五个生词, 并背熟一篇课文。其余的时间, 便是听继父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海的故事。

母亲终于走了, 是跟一个在门口摆摊的裁缝跑的, 丢下我和继父相依为命。

继父的身体虽然越来越坏, 但他仍然拖着病歪歪的身子, 成天带我去这去那, 鼓励我独自进商店买东西, 做家务活儿。 每当我做了什么我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 继父就变得欣喜若狂, 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真能干, 安妮。 ”

我们把看海的日子定在明年的夏天, 到那时我就15岁了。 继父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看海做准备。 继父说去海边之前, 让我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漫长的冬季熬过去了。整整一个冬天, 继父病倒在床上, 我一个人在镇子上穿街走巷, 为继父请医买药, 办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独自承担了全部家务。 正是在这样的时刻, 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一个春日融融的上午, 继父把我叫到床边, 慢慢地说:

“安妮, 我就要死了, 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

早在我退休的前一年, 医生就说我是过敏性哮喘, 必须远离海洋, 所以我是永远都不可能带你去看海的, 我对你撒了谎, 请你原谅我。 ”

当时, 我觉得非常失望, 非常委屈,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 到头来却是一个骗局。我伤心地哭了。

就在这天夜里, 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 我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现在, 我这个畸形女孩是一个人生活了。

当我穿行在闹市中时, 当我熟练地做着家务时, 当我受邻居的委托替她照看孩子, 从而每月从她那里得到40元的生活费时, 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看海”的意义。 有无数次, 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 悄声对他说:

“伯伯, 我看见了大海, 真的, 我看见了……”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篇3

记得有这么一句诗:千锤百炼待鼓成,仅有一锤定鼓音。人生如战场,高考之于你就如同战士出征,能否在“鼓”上以一颗平常心握稳弗敲好这气定神闲的定音之锤,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场决战的成败。

我们知道,在高考中,实力是基础,发挥是关键。要想在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了解自己考试心态。并在考场上随时调节,争取在考试中能够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对于最后的结果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战”怯场,放松身心

从前有一位老者,学识渊博,弟子成群。所教学生中不乏中举为官之人,可他自己却屡试不中。有一年,主考官有意关照他,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上联“徒中师不中”。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是对不出下联,只好摇头叹息说自己不行。归途中,学生问他何以对不出下联,他叹息着说了一句:“人同命不同。”学生惊讶不已,这不正是一句绝妙的下联吗?在考场上为什么答不上来呢?

考试,特别是高考,需要大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认知领域的问题解决层面;但与此同时,对于每个考生而言,高考又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挑战,因此,难免会在考试中被一些无关的问题困扰,特别是对考试结果的不良预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当你的心理能量不能完全专注于高考这种需要全部投入和付出的认知任务时,那么必然使完成任务的效率下降,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当然,面对高考,没有人不会紧张,毕竟高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第一次,而且关乎自己的前途命运。适度的紧张能调动机体的应急状态,但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动力便成为阻力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此时的你,如果执意纠缠在这个问题上,情绪只会越变越糟。不妨先放下试卷(暂时不去想和考题有关的任何事),闭上眼睛做深呼吸,深深地吸气再慢慢呼出来,呼吸节奏比平时慢一半。同时放松全身的肌肉神经。多做几次,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有所消减。通过短暂的调节,当你的生理状态比较趋于平静时,再继续作战不迟!

客服“舌尖现象”

不知同学们在考试中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一些题目,答案明明就在嘴边,但就是写不出来。就像你看见多年不见的同学,知道是谁,却偏偏想不起他的名字,刚走过没几步,一下又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舌尖现象”。

人的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知识,很可能在提取某段信息时受到另一个记忆的阻碍。何况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准备得不太充分。因此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时,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舌尖现象”。

研究表明,即便你回答不出完整的答案,但这些答案的某些特征也会突然跳入你的头脑(比如,我知道这个单词的第一吟字母是S)。所以,这时要保持冷静,快速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果一时想不到答案,就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消耗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儿就能想起答案。或者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作”而不乱

有些同学在考试中,一遇到做不出或没把握的题,就会不经意产生这样的念头:“完了!这门课要考砸了!后面的题可能更难!”明明做不出来,却不舍得放弃,结果生生把时间给浪费了,而且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压力。乱了节奏。也许我们平时被灌输了太多的“一分定江山”的思想。以致见“分”就眼红。奥运冠军朱启南曾说:“我不可能打满环,但我必须打好每一枪!”同样,不可能所有的题目都是你的强项,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最拿手的做好。

高考。是对你本学习成就的检阅,也能检验你与别人的差距。高考的每一分,无论多难或多易,其价值都相同。因此,对于碰到的难题,不妨这样思考,难题对多数人来说是一样的,我把该得的分数都拿到手,也许就可以比别人更胜一筹。

其实,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只有理性地放弃不属于你的。才能得到那些你該得的。

不让“干扰”干扰你

有些同学答题迅速,当别人在做第一页的时候,他已经在做第二页。有些同学就开始犯嘀咕了,担心时间不够,害怕比别人相差太远,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后果会不时在眼前闪现。考场上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做得快并不代表做得对,再说他很有可能是因为前面的不会才那么快。我们进行的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保持自己节奏的选手才会笑到最后。有个比较简便易行的控制考试速度的方法,就是把考试分数与时间挂钩。如该门成绩为150分,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那么平均一分钟解决一分的问题就够了。拿到卷子后,同学们可以在每个大题前轻轻写上计划分配的时间,然后照时答题,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避免懊悔心理

一门考试结束,考生们鱼贯而出,有的考生兴高采烈,有的考生神情沮丧,还有的可能走出考场就哭了。对于所考科目是弱项或不适应考场环境而发挥一般的同学,自信心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打击。然而,沉溺在失利中伤心,只能让后面的考试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个接一个倒下去。对此。同学们要学会考一门丢一门,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静下心来,总结教训,争取“亡羊补牢”。

徐志摩有句名言:“立刻消失在人群中。”一场考试结束,往往有些考生喜欢凑在一起议论情况,这时,你最好选择马上消失。否则,就可能会被迫做两件事:一是对答案,对那些没有把握的答案:二是听人家对答案,十分钟不到,可能“世界末日”就出现了。所以你得立刻消失,什么都不问,只专心为下科考试“预热”,为自己的大脑腾出更多空间容纳即将到来的下一科。

调节生理反应

最后。跟同学们说说和知识无关的“生理”问题。走进考场,想上厕所、手心冒汗、肚子痛,甚至在考场上晕过去的情况都发生。其实除了晕场,其他的躯体反应都是正常的,那只是副交感神经在起作用。遇到这些突发事件我们首先要清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心里默念:放松,我已经上过厕所了,可以安心考试了。若实在忍不住,去趟厕所也未尝不可。这样做,比人没去,但老在心里想着“去还是不去”要好得多。

此外,高考这几天,女生可能还要多一分担忧,那就是撞上生理周期。在此期间,身体可能会有不适,心情也会有些许烦躁,但对大多数女生来说,靠饮食、作息调整完全能够顺利度过经期。更关键的是,考生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强化“例假恐惧”心理,除非特殊情况,尽量少做人为调整。

我看见大海作文 篇4

其实大海就相当于我们的生活。战胜了困难,就能成功,就能看见属于自己的一片海。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去华山游玩。华山海拔有两千多米,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宛如一个巨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视着大地。见到这么险峻的山,我的心中不禁有一丝害怕,但是由于我的好奇,想体验一下“站高望远”的感觉,我还是努力地攀爬这座险峻的山。

在爬山的过程中,感到脚很酸,头还有一点晕,整个人都感到很累,加上华山的陡峭,更令我胆战惊心,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算了吧,这么陡峭的山,脚又这么酸,我还是不爬了。”但是在我的心中又有一个一直在不停地鼓舞我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不断地往上爬。它们就像两个小精灵,在我心中不断的争吵着,最后我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努力地爬上了华山北峰。

虽然我只爬上了华山最低的山峰——北峰。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战胜了困难,登上了山峰,我也同样体验了成功的滋味。站在峰顶,望着山下那一望无际的世界,我仿佛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付出努力。只有付出了努力并且战胜了这些困难,才会成功,看见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美丽、广阔的大海!

我看见大海作文 篇5

突然,我听到好听的歌声到了。我想到:“这里的人真懂得优雅,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边上还有人伴奏。”不对,这好像不是人唱的,我看见沙滩上的贝壳到了,一听才知道那奇怪的歌声原来是从这贝壳里传出来的,这贝壳五颜六色的,沙滩上还躺着更多漂亮的贝壳呢。

海面上泛起了波澜,海面上出现了披着一种特制的铜甲的衣裳的“海怪”,当他大步的跨过大海,当他傲慢的迫近身边,你才发现他并不是“海怪”,而是小小的轮船。海上刮起一阵强风,海水翻腾着,那小小的轮船差一点就翻了,当时我看了都心惊胆战的。还好没事。那狂风一刮,差得把轻飘飘的我给吹倒了。

狂风没过一会儿就停了。听别人说,海水是咸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来试试看,我捧起一点海水,用舌头试一试,真是咸的呀。海上传来一阵嬉闹声。许多的人在海上玩耍,刚才还没有人,现在怎么这么多人呀!我看着他们在海上玩那么高兴,我心动了。大海,我来了。我叫道。姐姐把我耳朵一揪,说:“不许去,你会游泳吗?不会吧,你从来就没游过泳,还想在海上玩,没有的事,刚才刮了一会儿风,我们赶快回旅馆穿衣服去,别感冒了。”

我看见大海作文 篇6

于是我就问:妈妈如果海里的鱼死了怎么办呢,妈妈就说如果海里的鱼死了,那是因为它们缺少呼吸,每个人都是属于呼吸的,只要你停止了呼吸,你就会死亡,不管是什么都需要呼吸的,动物和人都需要呼吸。

于是我心里就怀着一种好奇心的感觉,我就想着虽然妈妈给我讲了那么多关于海的故事,但是我始终没能看见海是什么样子的,我就一直想着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估计一定很美很大吧,于是有一天我真的看见了海了,我以为我是在做梦,结果不是,是真的海。是非常美丽的海,是带有绿色的海。比我想象中的更加美丽壮观,于是在我心里就阁下了一个海阔天空的感觉。

我发现·我看见作文 篇7

一、课堂教学结构对比

(见下表格)

二、浅析中美课堂教学异同

通过两节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师生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以及相关备注的简单对比, 我们可以大概看到中美课堂教学存在的异同———

1.中美课堂教学的相似之处。

(1) 从教学目标看, 中美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了本课的两个重要目标:一是从文本内容来看, 理解河子说看见了海的真正意义;二是从情感上来体会, 一个是感激帮助我们面对困难的人, 一个是体会继父对河子深深的爱。

(2) 从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看, 中美两节课堂都采取了“讨论法”, 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突显了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3) 从师生主要的教学活动来看, 可以体现出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而学生亦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有序的自学和交流。

(4) 从课后作业看, 中美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写”, 也就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练习, 做到读写结合。

(5) 从相关备注看, 中美两位教师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了及时的评价, 做到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生成。

2. 中美课堂教学的差异之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中美两节课存在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教学目标的不同。中美这两节课中, 相同的目标体现出对文本重点的解读相同, 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同。正是因为教学目标的不同, 也决定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主要活动的不同。从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师生的活动来看, Romney老师着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或分享———汇报交流”, 这期间是以辩论、互说、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更注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而非文本本身内容上的分析与理解。而冯老师着重于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这期间以自学提示、合作要求、教师逐步引导为主要教学方法, 偏重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 对学生关注的不同。虽然两位教师都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进行了评价、关注, 但可以看出她们关注的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淤抽生答题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每次抽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的是“抽号”的方式, 把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变得均等了。冯老师的课堂每次抽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的是“举手回答”的方式, 强调的是给主动者机会。于关注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在每次抽生回答问题时, 都会师生一起说:“Eyeson her/him.” (眼睛关注她/他) 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倾听。冯老师的课堂在每次抽生回答问题时, 是教师很关注学生的回答, 学生都坐得很直, 眼睛看向黑板。盂评价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在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 不管回答的好坏、观点的正确与否, 都会和学生一起竖起大拇指表扬“Very /Super cool.” (非常/超级酷) 以正面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信, 不会在回答内容的正确与否上纠结。冯老师则是就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追问、评价和提炼, 完成相关的板书, 着重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人物内心的理解程度。

(3) 读写结合的点不同。读写结合点的不同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这两节课中, Romney老师的课堂把读写结合的点放在了两个地方:一是用辩论的形式完成撒谎和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的观点辩驳, 先写后辩;一是根据切身的体会说说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有没有像继父一样的人帮助自己, 帮自己成长了什么, 先说后写。这两个点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本, 使文本的外延拓宽了, 着重于对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冯老师的课堂则把读写结合的点放在了最后的“真相”环节中, “如果你是河子, 站在继父的遗像前, 你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 写出来”, 先让学生说, 后让学生写。这个点的结合可以说是情感上的一次提升, 从前面河子不理解继父, 怨恨继父骗她, 到最后体会到了继父的良苦用心, 带着些许的遗憾、懊悔等复杂的内心站在继父遗像前表达, 着重于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情感语言的培养。

三、对中美课堂教学的憧憬

徐贲:“我看见大象了” 篇8

肖恩于8月9日诞生,几个小时后死去。他的父母在脸书上告知亲朋好友:“今天早晨6点15分,宝宝肖恩在见过全家人,并受过天主教洗礼后,在母亲怀里平静去世。我们为能有福拥抱我们的儿子而感恩。”肖恩的故事感动了许多美国人,有70多万人关注了他们的脸书。肖恩的父母对此非常感激,他们在脸书上写道:“你们的支持和祷告令我们惊喜,我们衷心感谢你们每一个人。肖恩的一生都是在无条件爱他的人的怀抱里度过的,在此之外已别无所求。他现在已与神同在,他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奇迹。”

读到肖恩的故事,我想起另一句美国俗语,叫“看见大象”(see the elephant),也是达成心愿的意思。据说这个俗语来自19世纪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夫有一个心愿,他想亲眼见一见活的大象。有一天他赶着马车进城,真的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城里来了一个马戏团,但是,就在他遇见马戏团的路上,他的马被大象惊了,掀翻了马车,车上的鸡逃散了,鸡蛋也打碎了。这位农夫失去了一天的生计,但他却并不在乎,他满心欢喜,因为他看见了他一直想看到的大象。肖恩的父母在孩子完全没有存活可能的情况下让他来到这个人世,为的是给他几小时的爱。这样的事情在许多人眼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肖恩不这么以为。为这个孩子,他们付出了许多,似乎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就像那位无怨无悔的农夫一样,他们最后可以说,“我看到大象了。”

“我看见大象了”这句话后来成为美国精神的一个表述。千千万万的移民抛家离土,来美国寻找他们心目中的“幸福”,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甚至把什么都赔个精光。但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奔向这片已经不再是新大陆的新大陆。他们当中有的以事业是否成功作为是否“值得”的标准,但也有的把这种努力本身就当作一种有价值的经历。这种经历便是他们想亲眼见一见的“那只大象”。哪怕是不成功或为此付出了沉痛代价,他们毕竟可以说,“我看见大象了”。

“我看见大象了”也可以用在今天世界上所有无怨无悔地追求自己目标的人们身上。日前,巴基斯坦17岁女孩马拉拉和印度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一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美国报道得更多的是马拉拉。在这之前,被塔利班追杀的马拉拉就已经在采访中表示,就算她遇险后没能捡回一条性命,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后悔。她为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奋斗,这是她要见一见的大象,就算她为之付出了极沉重的代价,而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她也可以没有遗憾地说,“我看见大象了”。

上一篇:信息安全服务评估报告下一篇:涵洞防水施工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