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的谚语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学习的谚语(通用11篇)

小学学习的谚语 篇1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9、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0、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21、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22、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23、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小学学习的谚语 篇2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工作、生活中得出的知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包含着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道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社会、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特点。韩国语中的谚语形象生动,内涵深刻,包括了人生、家庭、社会、心理、行为、饮食等人类生活中几乎所有方面的内容。韩国人说话时,几乎到了十句离不开一句谚语的程度。因此,只有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谚语,才能正确把握韩国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意思相通。在近几年的韩国语能力考试中,无论是中级还是高级,谚语都是必考题,这也反映了谚语在韩国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不同于单词简单直观,也不同于语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可把握,谚语是用非常简洁、洗练的语言表达出某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心理状态、自然规律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且多借助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所以对很多学习者来说,谚语部分是韩国语学习过程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难点。那么,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如何才能学好和正确运用韩语谚语呢?

二、韩国语中谚语的学习方法

1. 比较中韩两国相同相似的谚语,联想记忆。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频繁,在长期的互相交往渗透中,产生了很多相似的谚语。这些谚语在用词、用法等方面非常相似,所以理解和运用起来相对容易。如:

有些谚语,虽然表达方式与中国的谚语稍微不同,但其所表达的内涵和用法是一样的,只要理解了谚语的表面意思,通过联想汉语中相似的谚语,就很容易记忆。如:

2. 多了解韩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社会情况。

虽然韩国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但韩国文化、历史、风俗、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与中国不同,而谚语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习惯的风俗和所熟悉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所以有些谚语必须要了解其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生活风俗才能够理解。如年糕()是韩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所以年糕在谚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

———自作多情 (注:在韩国, 吃年糕的时候同时喝辣白菜汤, 这样吃起来口爽, 且不噎, 比喻一厢情愿地琢磨好事。)

———借花献佛 (注:祭祀是韩国从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纪念祖先的一项重要的活动, 而年糕是祭祀时必需的食品, 比喻不要错过好机会。)

像这样必须了解韩国的地理、文化、历史、风俗才能够掌握的俗语还有很多, 如:

———目不识丁 (注:是韩文的头一个字母, 形状跟镰刀差不多, 比喻一个字也不认识。)

———民以食为天 (注:金刚山被认为是韩半岛境内最美丽的山, 金刚山也是要吃完饭再欣赏, 比喻吃饭的重要性。)

———石沉大海 (注:“咸兴”是地方名, 现在位于北韩境内, “差使”是指以前的使臣。朝鲜时代太祖李成桂禅位之后去了咸兴, 他把儿子太宗派遣过去的使臣全都杀掉了。所以后来就用咸兴差使来比喻一去不复返, 没有消息。)

3. 通过影视剧学习谚语。

随着“韩流”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大量韩国电视剧和电影涌入,通过电视剧和电影中的对话来掌握谚语也是学习谚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电影和电视剧不仅反映了韩国人的思考方式和文化,而且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如前所述,韩国人说话时,几乎到了十句离不开一句谚语的程度,所以,选择一些反映韩国人的日常生活、对话较多的影视剧,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谚语的使用场景,使学习者在观看影视剧的同时,不知不觉就熟悉了很多谚语。深受欢迎的韩国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谚语。如:

再如:

4. 重视对谚语的总结和归纳。

韩国语中的谚语虽然十分繁多,但是总结起来,其素材不外乎动物、植物、自然、人体、人物、饮食、文化、信仰几种。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善于归纳相同素材的谚语。如关于动物的谚语:

三、结语

学习韩国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谚语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者在学习韩国语谚语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要注重在日常的韩国语对话和写作中对掌握的谚语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学习谚语,进一步提高韩国语实力的目的。

摘要:韩国语中的谚语非常丰富多彩, 韩国人在日常表达中经常使用谚语。但是对韩国语学习者来说, 谚语是韩国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韩国语谚语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韩国语,谚语,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12

[2]郑凤然.中韩谚语比较.苏州教育学报, 2000.06, VOL17, (2) .

有关学习的小学生四年级谚语 篇3

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多行不义必自毙。

4、家丑不可外扬。

5、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6、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7、勤劳与懒惰

8、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9、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0、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11、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12、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13、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14、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15、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16、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17、天上掉下馅饼来。

18、诚实与虚伪

19、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20、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21、挂羊头,卖狗肉。

22、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23、猫哭老鼠假慈悲。

2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5、邻居好,赛金宝。

26、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27、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28、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29、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30、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3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3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34、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35、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36、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37、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3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39、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40、不怕慢,就怕站。

4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42、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43、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44、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4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6、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47、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48、求知与学艺

49、无事不登三宝殿。

50、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5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5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5、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56、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57、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5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9、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60、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61、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62、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63、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6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65、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66、莫看强盗吃肉,要看强盗受罚。

67、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68、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69、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赌。

70、只有扯皮的人,没有扯皮的事。

71、没有不上钩的鱼,没有不上竿的猴。

72、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

73、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经来。

74、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75、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76、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77、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78、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79、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学习态度的谚语 篇4

2、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3、薄技在身,胜握千金。

4、才出于学,器出于养。

5、不能则学,不知则问。

6、万般技艺,多学益善。

7、积之平时,获之瞬间。

8、边学边问,方有学问。

9、人有大德,目标高远。

10、平日不学,用之已晚。

11、人无学识,处处招难。

12、积学在身,事事好办。

13、创新钻研,贵在眼前。

14、善学悌者,登高望远。

15、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16、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17、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8、细想出智慧,细嚼出滋味。

19、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20、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21、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

2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3、勤学又勤问,不怕头脑笨。

24、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5、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

26、胸有千秋业,腹有万卷书。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8、才华如快刀,勤奋是磨石。

29、东西越用越少, 学问越学越多。

30、与其博爱万物, 不如精通一事。

31、愚昧来自懒惰, 聪明来自勤奋。

32、海有边山有路, 学无涯不停步。

33、日出唤醒大地, 读书改变愚昧。

34、数不尽的沙粒, 渡不尽的学海。

35、要学好多动脑, 要学深须认真。

36、山有泉水才美, 人有技能才好。

37、读不尽世间书, 走不尽天下路。

38、财富装潢门面, 学识充实头脑。

39、铁不磨要生锈, 人不学要落后。

40、只要脑筋动得好, 不怕窍门找不到。

41、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42、好铁要经三回炉, 好书要经百回读。

43、聪明靠努力学习, 学识靠平时积累。

44、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45、有知识心胸宽广, 有远见路途亮堂。

46、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47、家富长读心莫变。 家穷苦读两三春。

48、如若难把功名进, 也算知书识礼人。

49、吃饭不嚼不知味, 读书不想不知意。

50、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51、德积百年元气厚, 书经三代雅人多。

52、欲高门第须行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53、欲昌和顺行为善, 想振家声在读书。

不断学习的谚语 篇5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5、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6、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7、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2、温故而知新。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4、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5、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8、学不可以已。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1、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22、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23、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9、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30、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31、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32、读一书,增一智。

3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37、失败是成功之母。

38、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9、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0、知识就是力量。

41、到处留心皆学问。

42、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43、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44、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45、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7、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48、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4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古作舟。

5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1、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5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53、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55、三人行,必有我师。

5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7、问遍千家成一家。

58、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59、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0、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6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6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汉语谚语和日语谚语的比较研究 篇6

一、日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1.直译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我国文化传到日本后, 日本人不仅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谚语, 其日语表达或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汉语, 或是删减、增加、更改个别字, 或是根据日语的表达方式借用汉语相应谚语的部分用词或通过释义创造出来, 因此这些谚语在形式虽然与汉语不尽相同, 但意思基本上是完全对等的, 此类谚语在翻译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2.意译

日本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谚语。此类谚语的构成受到了日本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此类谚语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的话, 有时会使中国读者无法理解或接受。这时就不要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对等而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 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 将其喻意翻译出来。

3.等值译法

如直译和意译一样, 等值译法也是日语谚语翻译时常被使用法。等值译法又常被称为借用法、代替法或对译法, 是将源语谚语翻译成与目的语相似或意思相近的谚语。有一部分的日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无论在文化内涵、形式还是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很相似, 这时若采用等值译法, 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形式, 较易为读者所接受。但是采用此方法的话必须慎重考虑, 一部分的日语谚语虽看起来和汉语谚语相似, 但实际上在语感细微之处可能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因此, 在翻译不太包含有民族特征和历史典故的日语谚语时可以采用等值译法。

二、日语谚语翻译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 文化作为社会现象, 是一定的人的群体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认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深层这三个不同的层面。表层文化, 又称器物文化, 指的是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及精神的产品, 如饮食、服饰、器具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 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指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导致语言的差异,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翻译谚语时, 译文大都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犯了就词译词的毛病, 没有很好的进行文化处理。这也成为学生学习日语的一大盲点。因为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过程, 它涉及到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 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也负载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因此, 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翻译的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 谚语、流行语就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 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的差异, 中日两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比如, 中日两国对“鬼”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活跃在日语谚语中的“鬼”与中国的“鬼”是不同的, 它不是死人的灵魂, 而是一种妖怪, 在日本人的心中, 鬼有邪恶的一面, 但同时也存在神的一面, 它在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人类进行惩罚的同时也会保护人类。所以在日语谚语中鬼的寓意虽有负面的成分, 但也有富有生活情趣, 让人感到温存亲切的成分, 它的寓意具有混合性、多元性。

此外, 从有关“猫”等有关动物的谚语中, 我们还可以窥探出中日两国人民对其价值的评价是不同的。在日语中, 有关“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 猫或被当做目不识珠的无能之辈, 或被当做馋嘴贪吃的无用之才, 或被当做素养不高的庸才, 或被当做忘恩负义的不耻之徒。而在汉语中对“猫”的评价并没有如此强烈的负面色彩。

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指主体获取、加工、输出信息的方式, 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一般说来, “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 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 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重辩证思维、重意合, 表现在语言上, 汉语常用大量涵义概括指代笼统的抽象名词去说明事物, 阐述道理。而日本人重形合, 注重即物性、直观性、实用性, 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 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谚语中有明显的体现。

另外, 中日两国也都擅长形象思维, 但中国是以农耕或畜牧为主的大陆国家, 而日本是靠海为生的岛国, 孕育汉语和日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 使同一事物在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给人的具体形态是不一样的。这在自古流传下来的充满智慧的谚语上有明显的反映。

3.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审美倾向, 既有个性特征, 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同属东方文化, 总体说来, 两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审美情趣方面两国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是宏大取向, 而日本特有的岛国风土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芳贺绥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归纳为:追求小巧细致, 崇尚简洁、余韵, 爱好残缺美, 喜好风流与风雅。日本人钟爱樱花, 樱花花期一般只有十天, 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是日本人审美意识最合适的象征, 同时它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无常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谚语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汉谚语翻译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只有了解了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谚语的正确含义, 准确地做好翻译等工作, 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记录和储存文化, 并使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总之, 不同的民族之间,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 使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角度也不同, 所以, 译者永远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处理是否得当至关重要。译者应当是了解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使者, 不懂文化就不能真正领会语言, 更不用说把它译成另外一种文字了。

摘要: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 是各民族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语谚语翻译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从中折射出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读书学习的谚语 篇7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

4、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5、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6、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7、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8、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9、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回智。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11、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约·贝勒斯

1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3、不愿看的人,比瞎子还瞎;不愿听的人,比聋子还聋。(法国谚语)

14、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5、知识无底,学海无涯。(蒙古谚语)

16、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7、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若要精,人前听。

1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19、聪明来自见多识广。(阿拉伯谚语)

20、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21、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22、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23、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24、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2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2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7、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日本谚语)

2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30、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31、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的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谚语)

32、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33、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34、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

35、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36、不爬崎岖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37、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38、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麦谚语)

39、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40、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41、数不尽的土粒,渡不尽的学海。(蒙古谚语)

42、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43、万川归海海不盈。

44、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45、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46、站在森林外边,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47、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48、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49、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50、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5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52、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5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4、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5、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56、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57、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5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9、失败是成功之母。

60、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法国谚语)

61、读一书,增一智。

62、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63、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6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5、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66、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7、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关于学习的俄语谚语 篇8

今日事今日畢。

27.В чужой монастырь со своим уставом не ходят.

入境隨俗。

28.Задвумя зайцами погонишься, ни одного не поймаешь.

追二兔者不得一兔(務廣而荒)。

29.В гостях хорошо, а дома лучше.

作客雖好,不如居家。

30.В тесноте, да не в обиде.

宁愿擠不受氣。

31.Одинв поле не воин.

寡不敌众(孤掌难鸣)。

32.Поспешись,людей насмешись.

欲速則不达。

33.Семеро одного не ждут.

多数不遷就少数。

34.Словоне воробей, вылетит не поймаешь.

一言既出,四馬难追。

35.Язык мой, враг мой.

祸从口出。

36.Языкдо Киева доведёт.

嘴能領路。

37.Там хорошо, где нас нет.

我們不在的地方最好。

38.Правда светлее солнца.

真理愈辩愈明。

39.Сглаз долой - из сердца вон.

日久不见,就忘掉了(眼不见心不煩)。

40.Семьраз при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

量七次剪一次(三思而後行)

41.Лучше поздно, чем никогда.

迟到总比不到好

42.Шилав мешке не утаишь.

袋子裡藏不住錐子(紙包不住火)。

43.В здоровом теле здоровый дух.

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体。

44.Первый блин комом.

創業維艱(凡事開頭难)。

45.Нев свои сани не садись.

不占據不相稱的職務(貓不坐虎位)。

46.Кашу маслом не испортишь.

好不厭多(多多益善)。

47.Москва не сразу строилась.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48.Цыплят по осени считают.

事未成之前別高興得太早。

49.Светне без добрых людей.

世上不无好心人。

50.Одинза всех, все за одного.

关于学习态度的谚语 篇9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问遍千家成一家。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温故而知新。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

8、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13、三人行,必有我师。

14、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15、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6、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17、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9、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越南)

20、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21、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4、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25、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8、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9、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30、光说不练,枉学百年。

3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3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读一书,增一智。

35、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37、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38、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9、知识就是力量。

4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4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43、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44、学不可以已。

4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7、失败是成功之母。

48、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49、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50、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51、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5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5、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56、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57、到处留心皆学问。

5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59、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6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1、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62、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63、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6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6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6、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67、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68、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6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70、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努力学习的经典谚语 篇10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2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2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到处留心皆学问。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4、三人行,必有我师。

25、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8、失败是成功之母。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1、问遍千家成一家。

32、知识就是力量。

33、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34、光说不练,枉学百年。

35、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36、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古作舟。

38、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9、学不可以已。

40、温故而知新。

4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4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5、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6、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47、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4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0、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51、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52、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53、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5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5、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56、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57、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5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9、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6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勤奋学习的谚语名言 篇11

2)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3)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 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5) 打盹会做梦,学习会圆梦。

6)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7)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8)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9) 成功包含着黄连与蜂蜜,黄连在成功前吞咽,蜂蜜在成功后品尝。

10) 当遇到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

11)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2)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13)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4) 人生中有时不去冒险比冒险更危险。

15)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16) 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17)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8)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19)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上一篇:民商事案件包括下一篇:因个人身体健康原因的离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