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内容及方式(共10篇)
1.研修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简单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及工作经历;
2.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动机及为什么选择该国,该大学与该专业;
3.详细的留学时间安排;
4.介绍留学所需资金及来源;
5.对未来职业目标的阐述,留学后回国的理由。
学习计划书的行文风格和文章结构与个人陈述有很大不同,不需要太多个性化和感性的描述,而应该是结构清晰简单,逻辑严密,阐述的事实明确,相关论据有力可信,学成回国的理由要非常充分,并且绝对不能和申请人的其他材料发生矛盾。关于学习计划书等留学文件的写作,可以上,等网站获得帮助。
由于使馆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因此学习计划书切不可写的太长,一般不应超过800字,并且说明一个问题最好只用一个段落,段落前加上标题,如 My Choice of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Canada,My career objective 等,以便使馆的工作人员对您一段内容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您的阐述应该非常清晰易读,不能希望让使馆的工作人员从您的文字中“挖掘”您“潜在”内容。
2学习计划书的重点部分是未来的职业计划和留学后回国的理由。通过这一部分来告诉大使馆您到该国留学后,确实能够对您的职业发展有良好的帮助,并且有可信有力的理由学成归国。虽然要求学习计划书的国家往往是移民国家,但是由于您申请签证的理由是留学,因此通过
学习计划书一定要消除您任何移民倾向。回国理由要结合您个人的背景经历和家庭情况给出很合理的解释,如一位拥有多年商业经历的经理获得新西兰读商业管理硕士课程录取,那么阐明他的职业目标是回到中国成为一名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而他在中国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社交圈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这就是非常强硬并合理的一条回国理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计划书中关于回国理由等涉及事实论据的地方,不能任意编造,在工作中,本文作者就遇到过客户因编造事实而被大使馆核查出来并拒签的情况。
一、我国实施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的现状
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大自然以及社会都是活的教材。”在其看来,要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并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各项自然资源。其实早在2002年时,南京的第一幼儿园就将田野课程引入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在对幼儿园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田野的课程概念,可以充分开发出有关家庭以及社会间的教育性资源,进而扩展幼儿头脑中的想象空间,使得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色可以充分显现出来,这一理论研究为今后的园本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某幼儿园实施“亲亲自然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性研究
1.园本课程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亲亲自然园本课程”将“纲要精神作为研究中的指南,将全面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作为综合目标,并利用农村的各类资源,对自然进行加工并和该幼儿园的原有课程结合,在全新的视角下,将课程内容以及自然资源的内容结合起来,将其变成幼儿的学习内容,满足幼儿以及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园本资源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在结合了幼儿园教育人员的情况过后,有关研究人员积极构建了该园本课程资源的构思以及设计方案,从而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定期组织相关课题研究人员学习该方面的理论,依据幼儿的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农村的资源特色逐步生成课程内容,并估计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开发中,对“亲亲自然园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进而整理出有科学性以及教育性的的内容;探索各个年龄阶段下有关活动的时间安排,进而探索“亲亲自然园本课程”的实施途径和主要方法;定期举办一些教学方面的研讨工作,并建立出幼儿个案以及幼儿个体化发展的相关评价档案,并收集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心得,针对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方式进行重点借鉴。
3.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通过对园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可以优化课程资源,为幼儿选择更加适宜其发展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可以使其真正回归到自然,实现了教育生活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乡土风情对幼儿实施教育,可以开发幼儿智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绪。
三、实施幼儿园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1.实效性原则。在幼儿发展时期,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但是幼儿园教育并不能完全涵盖。因而,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园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并对课程目标进行认真地分析,充分了解课程资源具有的特点以及作用。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本资源开发的实效性。
2.因地制宜原则。因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充足,然而,针对不同的地区,幼儿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一个发展模式,也不能一味地效仿城市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导致农村幼儿园向城市化的趋势上发展。因而,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都要依据当地的发展状况,并对地方的特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出当地资源的优势,使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表现出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最大程度生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
3.适宜性原则。在我国因农村地区因文化、经济以及地区的不同,使得幼儿园、孩子以及教师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发展,从而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资源特色,体现出幼儿园发展的自身特色。因而在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要依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该幼儿园的具体优势、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积极构建农村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建设。
4.因人制宜原则。在幼儿园进行课程资源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将孩子的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注重每个孩子心理水平间的差异性,选择那些有积极探索性的课程资源,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以实现课程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先树立教材使用的先进理念,正确认识教材的课程资源功能;其次,要理顺教材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知识结构对学生的适应关系;再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优化教材资源。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用教材教;资源效益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学生用来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教材使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价值的取向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课程中的教材本身就是课程目标,教师按照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一成不变地教学,是谓“教教材”。教师根据完成课程目标的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去教学,是谓“用教材教”。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新课程对我们每个一线教师最基本也最迫切的要求。
一、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1.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旨在掌握教材使用的大方向。一般地借助以下问题的思考可以便捷地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学生应该遵循哪些学习程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使用的教材是否涉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学生应该用所学的知识做哪些事情。以上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对教材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追问,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明确了教材使用的大方向。
2.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知识结构
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知识结构,旨在把握教材的体例和体系,认清教学的基点、重点和难点,进而为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学设计创造条件。了解教材的思路和结构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阅读教材的前言(课本说明)和目录;二是分析教材中代表性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次序。借助于前者可以把握教材外在体系的基本架构,借助于后者可以把握教材内在知识的逻辑关系,这样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的全貌。
3.分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作用
教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主要执行者,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大致有以下一些较为典型的思路:教材是否提供了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的空间;教材是否要求教师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角色;教材是否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教材涉及到哪些教学活动;指引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在帮助学生学习、发展智力方面,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打开教材使用的思路,从而保证教师在处理和使用教材上的作用落到实处。
4.分析学生对教材的适应状况
确定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差异是明确学生对教材适应状况的前提,因为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素质及其差异,才能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情况:教材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衔接;教材在何种程度上适应学生的长期学习目标;教材在何种程度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以什么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材中的哪些内容能让学生感兴趣或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教材突出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为发展这些知识技能提供了哪些条件;教材如何要求学生使用这些技能。明确了上述问题,教师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来自主探究,做教材的主人,教材的“学本”功能就得以实现。
所谓“用教材教”,说到底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如果弄清楚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二、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
如果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切实把握课程目标是有效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则是有效使用教材的发展和升华。
1.删减。小学语文教师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多角度考虑,使之体现知识、智能、情感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优化。不仅要注重字、词、句、篇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还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对那些内容过于繁杂、超出课时容量或者与学生学习基础不相适应、难度较大的内容尽可以删减不用,以便凸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增加。在学生基础较好,对教材内容感到“吃不饱”或者教材容量不足、满足不了课时需要的时候,教师无疑要及时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不失时机地挖掘出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内容为课堂教学所用,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文的教学中,可增加学生自身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与享受的事例,以引导他们结合课文中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3.侧重。如果教材内容的定位与学生的需求发生偏差,那么就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教材内容实施纠偏,选择那些与学生能力关系密切的内容来教学,这就是教材处理中的“侧重”方法。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往往有同一篇选文会出现在不同的年级的现象。如:人教版四年级《巨人的花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分别选在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和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同一篇文章选在不同的年级教材里,这样老师教学时,侧重点就应该不同。低年级一般侧重于字词的教学、感情朗读的学习;中年级一般侧重于教学生如何通过辨析达到对词语精确的理解,如何把握重音,如何概括文章内容;高年级一般侧重于从课文体裁出发,发现文章的思想价值和表达艺术。
4.拓展。如果教材中出现一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且呈现方式过于笼统和简略的而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那么教师就要对此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拓展的目的是为教学创设必要的台阶,让学生凭借拓展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面对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词的教学,学生大多是“食古不化”。此时此地,教师有必要对诗词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应有的交代和提示,并进一步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质异形的事例来点化。如此一番拓展之后,学生完成古典诗词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5.重構。如果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建议不能切合当下教学的实际,课后的练习设计不够科学、得体,文中的注释不够准确、全面,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境、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自己对教材的正确理解而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实事求是的重构处理,以便保证教学取得应有的效益和质量。教学内容重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需要;二是学生喜欢。
教师在运用上述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因为经教育部审定的教材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学科教学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的,自有其完整的体系,不可因为自己的拓展和取舍而破坏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和系统性;二是要随时注意学生对所调整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反应,留意学生是否适应教师这种处理教材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教师的任何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为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
总之,科学有效地“用教材教”,不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单纯展示,而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思想的有力体现,是一种“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风云变态中”的化境。
建筑工程的承包,即建筑工程发包的对称,是指具有从事建筑活动的法定从业资格的单位,通过投标或其他方式,承揽建筑工程任务,并按约定取得报酬的行为,
建筑工程的承包单位,即承揽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业务的单位,包括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和承包分包工程的单位。
建筑工程的承包按照承包方承包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总承包与单项任务承包两类:
1.建筑工程的总承包
实践中采用较多的有建筑工程全部工作任务的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
建筑工程全部工作任务的总承包,又称为“交钥匙承包”,是指发包方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调试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由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建设单位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建设单位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方要求的建筑工程的承发包方式,
施工总承包,是指发包单位将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包括土建施工和有关设施、设备安装调试的施工任务,全部发包给一家具备相应的施工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由该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向建设单位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建设单位交付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工程的承发包方式。
此外,还有分别对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及设备采购等不同专业的工作任务实行总承包的承发包方式等。
2.单项任务的承包
即发包方将建筑活动中不同的工作任务,分别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单位,与其签订相应的承包合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为幼儿进行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条件。在网络这个大时代,微课堂最适合幼儿教育,这是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用微课堂辅助教学,能抓住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引领幼儿获取新知识,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化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国培学习,结合幼儿园的的园本建设,我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园本研修与现场实践活动。在校本研修中,我认真倾听专家和园长的讲座,通过理论学习拓展思路与视觉,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制作ppt等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应用能力自评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本文主要通过对四大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浅谈了几点教学方式方法的体会:
一、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
三、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法;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四大学习领域;鼓励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初中美术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和体验愉悦。新课程标准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采用鼓励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育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我仅仅介绍了画家的情况和圣经内关于耶稣和他门徒的两个小故事,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作品所产生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哪一则故事?作品的色彩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哪个地方给你的感触最深?你是怎样理解这幅作品的呢„„然后,鼓励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笔触非常的细腻,刻画的细致入微;有的说每个人物的神情各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有的说构图巧妙,把主要人物放在画面的中间,众门徒坐在两旁,使画面有稳定感„„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不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给予一些有想法却不敢举手的同学不断地鼓励,锻炼他们的胆量,也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扩展学生的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此话深刻地提示了教学的内涵,也启迪我们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现有的美术教材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例如:引导学生创作一幅家乡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哪一处景象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说田野绿油油的庄稼美;有的说宁静的村庄美;有的说家乡的文化古迹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抓住这个时机,我鼓励学生及时地把自己的感受
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教学成果显示学生的作业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象直观的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中小学的美术主要是通过写生、临摹、创作、欣赏和工艺美术等,来提高学生感受客观事物的形式美的能力。其中又以绘画和工艺美术为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是直观教学法。通过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接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实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知识体系。演示教学由于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经验,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易于巩固。如在线描静物写生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演示讲解如何运用线条恰当地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感,如何组织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画面中容易出现的“脏、乱、灰”等错误现象及如何避免等,使学生能从对比中得到符合演示的正确结论,少走弯路,增强其学习自信心,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之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扬弃,也是教与学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
人的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的关键和最终结果在于其个性化的形成,在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美术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比如在上《招贴画》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小组中的各个成员将从定题、策划、设计、定稿、绘画、完成等各个环节进行协商、合作。这样,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发展,他们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教师不必对学生的作品加太多的评语,因为,本身这个过程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过程,而不必强调结果。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快乐的体验,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必要性
在职教师的学习具有明显的自我导向性。在职教师通常基于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外部强加的任务通常难以有效地驱动教师的学习。他们通常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目标, 比如要补充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解决什么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 各个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都必须进行前测, 在了解教师参培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培训, 校本研训更是要根据学校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开展培训活动。即便是这样操作了, 由于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培训活动、校本研训是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研训活动, 因时间、场地等有限, 很难满足每个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肯定, 有自我发展规划和事业心的教师, 在我们现在开展的三种培训方式之外, 一定还自发地进行了很多的自我研修活动, 以实现其自我发展目标。因此, 我们有必要将自我研修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普遍方式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自我研修有利于帮助教师达到360学时的培训要求。以“十二五”教师培训为例, 教师现在可以参加的培训有国家、省、市县、校几级培训。我们测算, 湖南省平均每个教师可参加国培、省培60~80学时, 参加校本研训120学时, 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60学时, 以上共计约240~260学时。这样全省每个市县还要安排教师参加100~120学时的培训。而根据2011年、2012年各地实施培训的情况, 由于培训经费、培训能力、工学矛盾等的限制, 一些市县很难完成这个任务。为此, 我们可以将自我研修作为教师培训普遍方式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以帮助教师达到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二、实施建议
教师自我研修包括自我展示共享和自主研修提升两类方式。自我展示共享包括教师自传与传记探究、教师故事欣赏、教育叙事研究、个人成果资源展示、教育问题提出等。教师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绩, 增强自信心, 获得提升, 并给同伴们提供学习资源和借鉴。教师自主研修包括读书自学、教学反思、专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师通过自主研修, 增进知识, 总结经验, 形成成果, 获得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修;途径;方式
G627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修炼,就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又注重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活动开展上想办法,用精细化的管理,打造校本研修特色。
一、立足校本,拓宽研修基本途径
(一)强化校本培训
1.领导重视。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校本研修则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推进器”。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带头落实,校本研修才能有效推进,不断深化,研修成果才有科学性、指导性、实效性。
2.专题培训。学校应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五类培训。一是以教育法规为主的师德培训。二是以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为主的管理能力培训。三是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四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五是以教育教学课题创新研究为主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
(二)夯实校本研究
1.观课议课。要在中心教研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三个层面上,以“课前议课确定主题和重点——课堂观察和初步分析——课后讨论与对话——反思与改进实践”为操作流程,深入开展听“三课”活动和赛教评优活动。
2.课题引领。要以校内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课题,以研究课(活动)作为展示平台,以课题研究成果体现课改实验成果。广泛开展“小课题、短周期、重实用”的专题研究。
(三)研发校本课程
我校校本課程开发与建设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提高质量”和“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合格公民”的办学理念,着力开发并实施“吟诵诗文、艺术活动、”两类校本课程。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让师生积淀文化底蕴,内化传统美德,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内涵发展。
(四)细化校本管理
1.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氧吧”和“加油站”,使校本研修真正从“他律”走向“自律”,既要宣传动员,更要建章立制,既要跟踪指导,排忧解难,更要严格落实《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奖励办法》,充分发挥制度在组织实施校本研修工作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2.夯实常规。要把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和校本研修有机整合,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新路子。通过“中心教研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这个教研网络定期开展活动,定期检查通报,使校本研修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3.科学评价。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鉴定、调节、监督、管理和教育功能。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评价小组,负责对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过程进行及时指导,负责对教师教科研成果进行审阅、把关、报送和奖励,负责对教师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督查考评。
二、紧扣要素,精选研修基本方式
(一)内化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引导教师交叉运用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三种反思方法:
1.反思日记。要求教师采用反思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记录、思考、积淀,从中筛选出亟待解决和自己应反思的焦点问题。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随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
3.行动研究。按照“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导行、反思提高”的研修思路,运用“问题一一计划一一行动一一反思”的操作模式,鼓励教师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和他人的智慧记录下来,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复实践,积累基本经验,解决教师在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优化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能使教师汲取更多的知识、经验和力量。
1.“一课两上”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是同伴互助最好的方式。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在一起共同备课形成共同的教学设计印发给大家,然后每位教师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形成个性化教学方案的一种形式。
3.推门听课。领导与教师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堂。构建简约式互助研讨的快捷平台,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
4.创新评课。重视听、评课的环节和质量是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听而不评或者敷衍评课都达不到借鉴他人长处,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目的,必须创新评课形式并设法提高评课效果。
(三)强化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之一。专业引领者在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来观察教师的行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先进理论和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撑。
1.理论学习。系统学习专题研究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心理、素质教育、新课程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等基本知识,专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知识,专题研究的案例分析等。
2.专家指导。学校除为教师订阅教育杂志和教育专著供教师学习外,还定期聘请校外教育教学专家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更新教师观念,拓宽教师视野。
3.校长引导。校长定期开展教学讲座和报告,如专业发展之路讲座、教学改革规律探究、新课程理念介绍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
4.骨干示范。充分发挥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送教到校,片、校赛教,上课点评,授课示范,经验分享等方式发挥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精选研修基本方式,才能有效地推进校本研修,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本微课程研究的策略
校本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问题:关键问题课题化
微课程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课题意识。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下而上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设计:用高效课堂理论助推
其实,教师一直在与研究打交道,比如备课、写教案等。微课程研究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行动,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微课程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行动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研究。当教师以学生立场、生命立场来设计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就是“教学即研究”的理念。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原来的那种“少、慢、差、费”的无效教育而言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高效课堂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学生直接面对教材,将教材还原为“生活”,关键是主动学习;二是将教材还原为课程资源,还原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形成高尚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常的教学小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转化为研究课题,而设计就要选择高效课堂的模式。
微课程研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更强调高效课堂理念的支持。教师选择何种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微课程研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周围的同伴对话、与校外的专家对话,也需要必要的理论充电。
行动:既要执行,更要再创造
教学行动是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如果设计的方案是一个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展示,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展示。就教师的展示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就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灵活调整方案。
就合作者而言,展示行动不仅包括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而且也包括倾听和观察所设计方案的执行是否合理。
微课程研究不仅要设计方案,而且更要注重再创新。它不仅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希望通过行动来引起教学实践的改进,并在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有效,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个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生、创意者、合作者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反思:用“我口”说“我心”
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是贯穿始终的。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微课程研究既需要教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报刊上的公开发表,也包括了教师与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教师要善于用个性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或困惑,这就是用“我口”说“我心”。
“发表”自己的教学故事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对合作者而言是共鸣与分享。创新的火花往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
如何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
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机制,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氛围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微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校本微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第二,体验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微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科作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微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微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校本微课程研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微课程研究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学校要制定翔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促使微课程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课程。对于典型的小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学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自制教具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进行比较,一方面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另一方面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网站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3.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反思应贯穿于微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实践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建筑行业管理工作这一中心,面对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始终服务于大局,全局党风、行风、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为全市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先后被评为“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建设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省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全市建设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是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重要途径,是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面对**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生
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把建筑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为建筑行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参加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全市建筑业实际,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做到了基础夯实、学习扎实、深入实际、解决实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阶段通过开展集中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调研等形式,形成了高质量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汇编》、《调研报告汇编》两个成果,并在全系统进行了交流。第二阶段结合“企业服务月”活动,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12个方面67项具体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梳理和归纳成七方面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整改方向,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第三阶段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四明确一公开”的原则,研究制定详细整改落实方案,务求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效。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局
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措施更加有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了百分之百。
二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行业文明水平。近年来,*******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开展了和谐单位创建活动。通过打造和谐建筑业、搞好领导班子和谐、搞好干部职工队伍和谐、搞好科室和谐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制定精神文明创*****作规划,明确创建目标、计划、措施,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在全行业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的作用,深入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舆论氛围,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创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21个,省级安全文明小区2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626个,市级安全文明小区12个。四是积极开展了全行业建筑工人的各类培训活动。结合全市建筑业的实际,要求全市建筑业企业都要创建农民工业校,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QC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建筑 3
职业技能大赛、业务大赛、关键岗位培训等活动,提高整个行业建筑工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是开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
当前,全系统正在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意识、执法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局党总支《关于开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召开了动员大会,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开展了以“狠抓工作效率提高、狠抓服务标准提高、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安全稳定”为内容的行风作风整顿活动。大力弘扬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紧张快干的工作作风。严格依法办事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禁违法行政、粗暴执法、吃拿卡要等行为。通过在干部的作风要求、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日常管理、服务意识等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服务周到的行业监管队伍,为推进全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是发挥政研会作用,搞好行业宣传,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和带动干部职工。
我们充分发挥局政研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加大了对外宣传的力度,今年3月份召开了行业宣传
工作会议,印发了《全市建筑行业宣传实施意见》,建立起了全行业信息联络员制度、信息考核、奖励以及通报制度。重新改版了《******信息》这份行业刊物,及时报道行业的工作动态,树立行业先进典型,为企业提供经验交流、信息交流的平台。与省建筑业协会联合,编印了《山东建筑业》潍坊专刊,宣传潍坊建筑业的经验做法、优秀企业,树立了潍坊建筑行业在全省的良好形象。特别与当前全系统深入学习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学先进、争先进、找差距、创一流业绩的活动,每个党员干部都写出了学习崔学选同志心得体会,领导班子成员高标准严要求,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对照先进典型,找不足,找差距,真正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创新思路,丰富内容,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
近年来,坚持创新思路,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取得了新成效。主要是做好了三个结合:
一是与行业管理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建筑业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及时召开管理部门和建筑企业负责人会议,邀请专家讲解,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迎难而上,围绕解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养老保障金管理等建筑业领
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二是与党******作相结合。近几年,根据我局党员人数和实际状况,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党员干部活动室、荣誉室和电教室。活动室内配置了乒乓球台、台球桌、扑克桌等娱乐设施,电教室内配置了电视机、DVD影碟机及各种电教图书、录像片等资料。坚持“三会一课”和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制定了局机关党员理论学习计划表以及党建教育配档表,组织党员干部全面系统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列材料以及建筑业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局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都与市建设局签定目标责任书,制定《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任务要求,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作配合、互相监督、齐抓共管的局面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廉政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制度,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开展各种警示教育,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警自立,警钟长鸣,杜绝“庸、懒、散”及“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是与群团老干部工作相结合。****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先后组织了迎春节联欢晚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寒、歌咏比赛等。“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女干部职工外出参观学习。每年坚持召开两次老干部座谈会,通报全局的工作情况,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老人节”期间,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旅游,在政策、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老干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局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总支书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并将分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结果。
二是抓领导班子建设,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依法执政、科学决策的能力,增强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带头讲党性、讲团结、讲信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到了三个同时,即在布置、检查、总结行政业务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形成一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赢得群众信赖的领导班子,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三是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各业务科室要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一岗双责”的工作模式,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修内容及方式】推荐阅读:
研修计划书书写格式及内容09-16
远程研修报道及心得09-13
校本研修及培训活动总结09-22
例会程序及内容11-04
演练程序及内容12-04
顶岗实习项目及内容06-28
培训计划及内容09-12
会计实习内容及收获06-10
结题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06-22
贺电的写作格式及内容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