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关爱作文(精选7篇)
故事发生在我市赣东大道文化广场上,我记得那一天是“五一”劳动节,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那里有一个聋哑人,摆着一张桌子在广场上写书法,他书写的唐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的字是那么刚劲有力,简直能和书法家比美,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赞不绝口,有的买下几副字画,拿回家挂在墙上留作纪念。就在这时,有一位青年人从人群中钻出来,看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一副大老板的样子,丢下五十元钱在地上,便扬长而去。接着,那个聋哑人把钱捡起来马上追过去,咿咿呀呀指手划脚,拿着一卷字画送给他,意思是说:“我不要你施舍,字画是卖给你留作纪念”。这时年青人把字画撕了一个角,丢在他的.地上嘴里不停的说:“真不知好歹”。这时,那个聋哑人拉住他不放,因此,两个人争吵起来,聋哑人把钱还给他,要年青人还他的字画,年青人毫无办法,也知道自己错了,没有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在众多人的谴责下灰溜溜的跑了,这个聋哑人保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关爱学困生, 还其自尊
作为任课老师, 必须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同时, 尊重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困生独特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上, 又表现为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让他们体验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在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困生长期处于自怨自艾的自卑状态中, 他们备受学生的冷落, 老师的指责, 扮演着优等生的替罪羊, 老师出气筒的角色。殊不知, 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关爱。清代学者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 不如教子一长。”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 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有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声关爱的问候, 一次促膝的长谈, 都会使他们受宠若惊, 都可能唤起他们的自信, 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
二、与学困生沟通, 因材施教
要了解学困生, 就要走进他们, 与他们沟通、谈心, 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在这方面, 笔者采取了以下四种措施:一是与学困生交谈;二是家访;三是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四是向同学了解。经调查, 笔者发现, 有的学困生胸无大志, 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困生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 学习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学困生有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激发兴趣, 树立自信心。例如, 针对学困生基础薄弱, 缺乏意志这一特点, 笔者采取了以下对策:首先, 加强辅导, 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 为学困生辅导。其次, 分层布置作业, 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降低难度, 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为了磨砺他们的意志, 笔者让学困生写“每日一记”, 所谓每日一记, 就是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而言, 只是记住“三词一句”, 即三个单词、一句话。
三、赏识学困生, 找回自我
每一位学困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而且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别人所知或欣赏而感委屈, 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笔者曾有一位学生, 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 可是乒乓球打得很不错。一到课余时间, 乒乓球台旁肯定有他, 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 便主动与他谈心, 首先肯定了他在体育方面的天赋, 随后话锋一转, 说到学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上课专心听讲, 回答问题积极,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为了激励他, 笔者除了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外, 还特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和他打了一场比赛。通过这场比赛, 同学们重新认识了他, 他也获得了自信心, 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激励学困生, 成就自信心
在美国的某个校园里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凶手在杀害了三名学生后饮弹自尽,校方在举行追悼会时设了四个灵位(为杀人凶手也设了灵位)。当时我很不理解,心想“如此的杀人恶魔还能有人为他开追悼会”,但校方想的是:“被杀的学生是受害者,同样杀人者也是社会的受害者,因为杀人者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身边的人对其缺乏关心引导,所以才走到这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杀人者本身更是可怜与不幸的,确实是社会的受害者。
读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颤,想想自己在前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后进生的管理和教育有时“急功近利”,对个别的违纪学生轻则训斥,重则体罚,与上例中的校方相比,我是如此的不宽容,痛定思痛后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现撷取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与大家共勉。
陈某是我教过的千余名学生中的一个,我是他的数学老师,让我发觉他特别信任我是在他读完初二时的那个暑假。一天,陈某给我打来电话问哪一天到校上课,我当时知道陈某向我这个数学老师问上课时间而没有去问班主任并非偶然,回想起入学以来陈某在班上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上课迟到、捣乱、课后不写作业已是家常便饭,偶尔还会逃课、与人打架,班主任老师已经是忍无可忍了,自然两人的关系也不断恶化。我由于受到上述事例的启发,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到照常尊重他,例如,下课与其他学生聊聊天谈谈心,对他也不例外。上课轮流讲作业题,当轮到陈某讲题时,有学生提出跳过该生,但我不同意,我要求他必须讲,实在讲不了的题可以请同学帮忙。不出几日,他对数学的兴趣大增,渐渐地还会写一些作业。平常都不和老师打招呼的他,每次与我碰面都迎上前来自信地唤声“老师好”。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有意提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回答,每次他都能认真地对待,这让我由衷地体会到尊重学生的甜头。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对陈某有所“偏心”源于我从他的班主任口中得知,陈某的父亲坐过几年牢,目前他由奶奶监护,他父亲曾经打电话威胁过班主任,说如果班主任再为难陈某(指当时班主任要陈某写检讨、罚站什么的),他将对班主任及其家人不客气,此事的发生毫无疑问伤了班主任的心。此时的我常常默默地关注他,发现他上课常常无精打采,课后很少和同学交流,常常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想他可能也缺乏关爱,由于基础弱、自控能力差,导致给老师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后我选择了在课间时多与其交心,课堂上也会抓住时机表扬他仗义、豪爽,提醒他只要品质不变坏,今后定能当个小老板什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陈某的尊重和“偏心”,换来了他的进一步信任与依赖。
记得在初三毕业后的暑假里,他为去哪所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打了几次电话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认真地给他作了分析。去年他在QQ上主动联系我,告诉我他已经和父母在一块做橱柜装修,还把他自己装修好的几家橱柜的图片发给我欣赏,我实事求是地对他的作品进行了评价。我俩成了知心好友,他常常在QQ里与我聊些心里话。我也多了一位好友。我感觉到这个曾经让人很担心的孩子,曾经是老师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现在竟是站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青年。
我们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他们学会做人。我们理解尊重每一位后进生,就是教育所有学生理解、宽容生活在周围的人的一种最好典范。知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后进生无非是消极落后方面的因素多一些,但再差的学生也有积极因素,他们同样渴望取得好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尽管这种心理需要有时是微弱的,但它确实是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做他们的益友,他们就会多一份自信,在心灵上就会多一缕阳光。(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最近,我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关于“关心”这个话题的事件。前天晚上,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杰森,一个因为腰伤复发而行动不便的妻子,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她,为她分担。最近,他的妻子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奖,他为她煮饺子来庆祝。虽然这个事件并不大,但它处处显示了杰森是多么重视情感,多么关心他想关心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也许是因为你通常缺乏发现的眼光而忽略了它,也许是因为你没有在头脑中反映自己的个人经历。我自己也受到了别人的关心。
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我和我的同学出去玩,我们玩得很开心,很开心。这时,因为每个人都在疯狂地奔跑,所以有一个陡坡。一个不小心,我被所有人绊倒,扭伤了脚踝。我停下来,扶着栏杆走完剩下的路。走到那里后,每个人似乎都看到我的脚受伤了,开始责怪自己。我立即上去阻止他们说没事。不要责怪你自己。我先回去休息。每个人都点点头,然后站起来帮助我。所以我一路依恋着我的家。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的父亲碰巧在家,所以我坐在沙发上,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冰袋,放在我受伤的脚上。10分钟后,我取下冰袋,用手掌轻轻地在上面摩擦,这让我身心都感到快乐。后来,父亲在伤口上撒了药,那些场景一直在我脑海里播放,这让我至今还记得。
有这样一幅漫画,窗外阳光明媚,艳阳高照,一个小孩子却正无奈地坐在一架钢琴旁,流着眼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唉,来个小偷把钢琴偷走该多好呀!”
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哪个爹娘不望女成凤。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能文善舞,恨不得一夜之间孩子就能学会所有的东西。于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逼着我们学这个学那个,天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前几天报纸上一篇报道:河南省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被父母所逼学了珠心算、古筝、萨克斯等23门特长,结果一样都没学好,还患上了忧郁症。
孔子说过:“子不教,父之过。”中国传统教育都是从严教育,有俗话:“不打不成才”、“严师出高徒”这虽然是一种教育,但是,我们还是孩子,我们也喜欢打球,我们也喜欢跳绳,我们也喜欢外面的阳光,我们也喜欢呼吸外面的清新空气,我们更多地希望保留我们的天性—童心。
好在,我有个开明民主的妈妈,她能和我沟通,培养我的兴趣,给我适当地选择特长,例如我喜欢玩电脑,妈妈就找来关于电脑方面的书,将我喜欢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更多的电脑知识,动漫设计;我学习了奥数,回家她总是和我一起分享,将好多的奥数知识用到生活的解题中,一步步培养我的兴趣,不是强压强迫,而是由我自己安排时间。我想学习和特长并没有冲突,学一点特长能增加更多的知识,扩展视野,只要在我们能接受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一样也能开心地学习,开心地娱乐。
妈妈觉得小玲可怜,就把她接到我家来住。刚开始,我很高兴以为有了伴儿,可后来,我觉得并不是那样,就拿前几天的事来说吧!
前几天,妈妈从西安买回来一个漂亮的写字台,我还以为是给我的呢,可是妈妈却把她搬到了小玲的房间,可我呢,只能趴在饭桌上写字。
从此,我不理小玲了,就连妈妈也爱理不理的了。我觉得我好象不是妈妈生的,而小玲才是妈妈的亲骨肉。
还有更生气的`呢!妈妈带我和小玲去买衣服。到了,只给我买了一双袜子,可给小玲买了一套衣服。回到了家,爸爸正好在家,我本想让爸爸评评理,可爸爸连理我都没理,亲切地对小玲说:“快去换衣服吧!”
我真是恨死小玲了,于是我处处找她茬儿,事事跟她对着干。可小玲却不生气还整天对着我笑。我有点后悔了。
直到昨天,妈妈把我叫到她房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明明,你要理解妈妈呀!你是妈妈的掌上明珠,你需要母爱,小玲也要呀,你不能太自私,就把你的母爱分她一点,这样她不会孤单,你不是也快乐了吗?”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对,于是就与小玲和好了。我们俩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关键词:健康;关爱;希望
我校六年级学生中有位残疾儿童,他是我们班中唯一年龄最小的一位同学。他聪明伶俐,学习积极性高,团结同学,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人虽聪慧,但厄运难逃。经家长介绍得知,这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得了一种先天性眼病。左眼球肿大,内被蓝白色点状物笼罩,经反复医治,都无济于事,留下了终身痛苦的后遗症。无法看清东西,左眼几乎失明。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难,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
为了尽快解决他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作为他的班主任,首先向全班30多名同学说明情况,动员鼓励同学们进行爱心助残活动。同学们多有一颗炽热的心,积极伸出了自己援助之手。有的把自己最好的文具送给他用,有的帮助它做值日等等。使这位同学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特殊照顾。使他那灰暗的心灵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内认真指导,反复让他练习,课外耐心辅导,使他的基础知识得到补充和发展,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一次,老师引导同学们翻译文言课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黑板上写满了字词解释和句子译文。这时。只用一只右眼勉强看字的他可犯难了。他看不清黑板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只好左看看,右瞧瞧的,看别的同学写的字,速度自然很慢很慢。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鼓励他要坚强,要有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并在课外活动时间找他来办公室,老师重新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一一讲给他听。他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是老师给他的温暖。
因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再加上自己勤奋努力,这位残儿的学习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学习成绩从原来的“差”转变为“优”。这些成绩来自关爱和勤奋。实践证明,只有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得到温暖;只有多一分关心,学生才会有新的起点。
为此,我在教学中总结,只要给一个失败者多一分关爱,多一些鼓励,就是个孩子增添了一分力量。使它能够克服困难,摆脱困境,走向光明。最终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多一点关爱作文】推荐阅读:
高中优秀作文:多一份等待,多一份关爱02-01
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09-08
多一点欣赏作文10-30
多一点包容作文11-23
让校园多一点绿色作文700字12-25
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宽容作文02-02
改变一点点初二作文01-17
留一点目标给自己作文07-19
给孩子一点点自由作文10-25
给自己一点颜色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