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精选10篇)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1

1.掌握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

2.探究文章幽默风趣的风格。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

慨叹()饶恕()叫嚣()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cù()而就逻ji()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ng()

shùo()见不xiān()不liǎo()liǎo()之

3.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反馈矫正】

1.lónɡsuǐfànyuāncùpínliáokǎishùxiāo

2.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

3.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大意。

【探究活动】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抓住关键句,关键句有:“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讨论明确】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要点二:探究钱钟书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探究活动】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围城》小说的开头讲一位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有句名言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穿得很少,几乎是赤裸裸的,所以叫她真理,但她并没有完全赤裸裸,所以叫她为“局部的真理”。可见,钱的幽默是透着学者的智慧的幽默。结合下面句子,体会钱钟书的语言风格。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语言风格的题目,探究的重点是“幽默风趣”,答题时注意作者要表的的意思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的,这种方式如何体现“幽默风趣”的特征的。

【讨论明确】

(1)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

(2)“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课堂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答案】D

(3)“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

【答案】“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解析】这是暗喻,联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4)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答案】“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

【解析】从“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可得出答案。

惜缘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2

1、通过破解套子的含义探究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

2、分析小说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契诃夫,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欧亨利、莫泊桑并成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憎()恶讥诮()撮()合祈()祷()辖()制胆怯()怂()恿()无恙()谗()言孤僻()战战兢兢()

3.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哆侈僻癖粹淬萃诮俏搓糅蹂堪戡勘宵霄

4.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

【反馈矫正】

2.Zēngqiàocuōqīdǎoxiáqièsǒngyǒngyàngchánpìjīng

3.哆嗦/奢侈孤僻/癖好纯粹/淬火/荟萃讥诮/俏丽揉搓/杂糅/蹂躏难堪/戡乱/勘察通宵/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人物形象。

【探究活动】

别里科夫是一个学校的古代语言教师,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什么都要有一个“套子”。课文给他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套子”,默读课文,填写表格,通过分析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分析其产生和能存在的社会原因。

套子的类别

套子的内容

“套中人”的性格特征

外表的套子

生活的套子

职业的套子

思想的套子

论调的套子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分析人物性格的题目,分析人物性格在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同时,还要照顾到社会的背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有考虑到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全面的分析出其情歌特征和社会意义。此题要联系当时俄国正是革命爆发的前夜,别里科夫是反动势力的卫道士,之所以能够存在他的后面是反动的政府的残暴的通知,当然新生势力的弱小也是其存在甚至统治社会的原因。

【讨论明确】

套子的类别

套子的内容

“套中人”的性格特征

外表的套子 雨鞋、雨伞、棉大衣、

黑眼镜、羊毛衫等 胆小脆弱

循规蹈矩

思想僵化

害怕变革

保守

扼杀新思想,摧残人的精神。

反动

生活的套子 卧室象箱子,睡觉蒙脑袋,不跟人并排走路

职业的套子

教古代语言,歌颂过去

思想的套子 只相信政府的告示

和报纸上的文章

论调的套子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害怕新生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害怕改变现状,他是发动腐朽统治的卫道士,周围的人怕他们;再加之革命力量薄弱,所以别里科夫这类人能够存在。

【课堂提升】

1.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吏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答案】作者是从人物的衣着、居室和行为等方面来描写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

【解析】

(2)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胆小多疑,生活在沙皇血腥统治之下,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以求保险,这既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B.别里科夫是教古代语言的教师,他歌颂的只能是过去的东西,或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

C.别里科夫怀旧、封闭、胆小多疑,害怕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用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甚至虚妄地歌颂从没有存在过的东西。

D.别里科夫表面上是一个中学教员,骨子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当然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别里科夫形象深入分析的一道题目,A胆小错误,他辖制全城十至十五年,监视周围的人,不能说他胆小,文中“不要闹出什么乱子”不能说他胆小,它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对新生事物惧怕;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D“十恶不赦”用词过重。

(3)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答案】“古代语言”与“雨鞋和雨伞”都是别里科夫借以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本质属性一致,都是他生活当中的套子。

【解析】

试题分析:这要从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套子”,然后答出他们的本质都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考点二:分析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探究活动】

文中的第二部分是通过哪些细节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这些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教师释疑】

细节描写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进行分析,主要作用是突出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和突出文章的主旨,答题时还要注意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如他的脸色是愈来愈难堪,语言是愈来愈显得保守,心理愈来愈显得难堪,就这样逐步的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凸显主旨。

【讨论明确】

神态:“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脸色发白”“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语言:“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心理:“难堪极了”“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作用: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凸显文章主旨。

【课堂提升】

(14届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假如是你的话

【日本】都筑道夫

“这个戒指真的白给我?大概是人造钻石吧,但人造钻石这么大也妙极了。”

“是真的钻石。不嫌弃的话,请戴上试试。”

推销员交出了戒指盒。女的双颊一红,捏起了戒指。推销员按住这只手,说道:“请等一下,太太。不行。我不能说谎。”

“还是有什么条件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白给嘛。”

“说实在的,这不是平常的戒指。是一个遥控开关。我不是这个地球的人。是从一个遥远的星球来的。我们那个星球,由于人口过剩,眼看要爆发危机,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结果,决定杀死五百万无用之人。可是谁也不肯按执行死刑的开关。因此派我到这里来。一戴上这只戒指,立刻要死五百万人。这颗钻石可以说是执行死刑的报酬。对不起,太太。”

“尽开玩笑。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肯戴的就奉送。不过,要等我回去以后再戴。”

推销员把戒指留在女的手中,跳出门外。女的手拿戒指端详了片刻。然后--假如是你的话,怎么办呢?

(1)请简要概括文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4分)

【答案】兴奋-怀疑-犹疑不定。

【解析】

试题分析:只是一道文章情节内容概括的题目,主要是细节中心理描写。

(2)文中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和人物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逐层推进;凸显文章的主旨,人物的心理变化引人对道德和利益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解析】

惜缘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3

【导学】教学目标:

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知人论世:沈从文说,“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作家作品:沈从文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边城》主要情节介绍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导思】

1、整体感知

本文节选了《边城》的第三至第六章,虽是节选,但也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理清节选部分内容的结构。第三章:叙述了今年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的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与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2、给加点字注音

喁喁()焖菜()挪移()黑黝黝()竹篁()傩送()

涎皮()甬道()茶峒()莞尔()滨水()蒿艾()

角隅()埋怨()胡诌()嗤笑()茨滩()碾坊()

3、词语释义

(1)俨然:

(2)喧阗:

(3)解嘲:

(4)张冠李戴:

(5)信口开河:

(6)礼轻仁义重:

【导练】

1、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请补充下表。

环境 特点

自然环境 环境美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环境 民风民俗--淳朴、善良、热情

翠翠--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

天保、傩送--坦荡磊落、正直尚义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6分)

2、请简要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6分)

部分答案:

(1)俨然:①形容庄严,②形容齐整,③形容很像。

(2)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3)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

(4)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沉重。

环境 特点

自然环境 青山绿水--温柔、美丽、平静 环境美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环境 民风民俗--淳朴、善良、热情 风俗美

翠翠--天真活泼、善良乖顺、自然纯洁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

天保、傩送--坦荡磊落、正直尚义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4

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2、 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5)不可不蚤来

(6)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毛不敢有所近

(7)令将军与臣有郤

(8)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0)不者

(11)沛公奉卮酒为寿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籍吏民

(2)范增数目项王

(3)若入前为寿

(4)刑人如恐不胜

(5)道芷阳间行

(6)沛公欲王关中

(7)于是项伯复夜去

(8)吾得兄事之

(9)日夜望将军至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

(12)道芷阳间行

(13)项伯杀人,臣活之

(14)从百余骑

(1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6)拔剑撞而破之

(17)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18)樊哙侧其盾以撞

(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1)素善留侯张良

(22)秋豪不敢有所近

(2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4)君安与项伯有故

4.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15)籍何以至此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反馈矫正】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也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毛不敢有所近(“豪”通“毫”,细毛)

(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8)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10)不者(“不”通“否”)

(11)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用作动词

(1)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2)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3)若入前为寿(上前)

(4)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5)道芷阳间行(取道)

(6)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名词用作状语

(7)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8)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9)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10)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11)头发上指(向上)

(12)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13)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14)从百余骑(使……跟从)

(1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16)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17)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18)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行大礼)

形容词用作动词

(21)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22)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形容词用作名词

(2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24)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宾语前置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15)籍何以至此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被动句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起如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乃令张良留谢

①沛公军霸上

②从此道至吾军

③为击破沛公军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① 妇女无所幸

②故幸来告良

①亡去不义

②相去四十里

①当是时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故遣将守关者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①为击破沛公车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①客何为者

②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w

④我为鱼肉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⑥为击破沛公车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何辞为

⑨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⑩军中无以为乐

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①具告以事

②籍何以至此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

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

①长于臣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

①然不自意

②不然

③项王默然不应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

【讨论明确】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哙拜谢(感谢)--《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特意,副词)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

②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éi,做,干,动词)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④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éi,是,动词)

⑥为击破沛公车(wèi,替、给,介词)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⑧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⑨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wèi,给,介词;第二个“为”,wéi,动词,成为)

⑩军中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

因:

①因言曰:……(趁机)

②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③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④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①长于臣(介词,比)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②不然(这样,代词)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要点二:疏通文意,概括内容,体会情感。

【探究活动】

熟读课文,并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释疑】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

【讨论明确】

可以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顺序讲述。给每个情节拟小标题可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千篇 一律。下列小标题可参考: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出逃、张良入谢、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

【探究活动】

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试简要分析。

【教师释疑】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

【讨论明确】

三起:开始很和平,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这是一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这是二起;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斥责一顿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

【课堂提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心意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停止

C.头发上指上:向上

D.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止:阻止,使……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叛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B.以待大王来常以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而啖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D.怀王与诸将约曰欲呼张良与俱去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体现的是“忠”,⑤与“勇”和“谋”无关。

4.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答案】 C

惜缘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5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全词

2.说出“击”“翔”等词语的精妙之处,说说诗人表达的情怀。

【重点难点】

背诵全词,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学法指导】

朗读指导:朗读前可先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河山,然后吟诵这首词。这样,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即欣喜--深沉--激昂,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更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

【知识链接】

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少年的宏大抱负。

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学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朋友。

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

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全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都有不同的规定,如“沁园春”即词牌,一般表达豪放激越的情感。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如“长沙”即题目,点明词的有关内容。

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千山”“鸟”“ 孤舟”“ 蓑笠翁”“ 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读得准确,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读出节奏等。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沁(    )园春       百舸(    )争流       寥(    )廓

挥斥方遒(    )      浪遏(    )飞舟      橘(    )子洲头

(2)解释词语

漫江:                           寥廓:

沉浮:                           峥嵘:

指点:                           粪土:

2.自读,要求大声朗读,读出词中的豪情。

4.赛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平定本组的“诵读明星”。

诵读明星:

评选理由:

二、局部探究

1、用一句话描述前三句词的意思。(要求:简洁 、流畅、优美)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说说你的理由。

2 、词的上片中“看”字、下片中的“恰”字都是统领字,任选一个说说它统领的内容:

3、在以上内容中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找出对应的句子。

山上:

江面:

天空:

水底:

4、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有色,而且有声。“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蜜蜂似乎也想来凑凑热闹,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前人评为“卓绝千古”。 《沁园春 长沙》的上片中也有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四个字,它们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任选两个字)

染:

争:

击:

翔:

5、词人在上片中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他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湘江秋景图?

6、“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中写出了同学们的精神面貌、活动和志趣,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景。它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提升】

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节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的面貌与风采,再读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和抱负。(不少于50字)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学习反思】

【拓展阅读】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柳亚子

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 不尽依原题意也

廿载重逢,

一阕新词,

意共云飘。

叹青梅酒滞,

余意惘惘,

黄河流浊,

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

伯仁由我,

拔剑难平块垒高。

伤心甚:

哭无双国士,

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

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算黄州太守,

犹输气概,

稼轩居士,

只解牢骚。

更笑胡儿,

纳兰容若,

艳想秾情着意雕。

君与我,

要上天下地,

把握今朝。

翻译:二十年来此次相逢,你的这首词,与我心意相共,如天上云飘。我们喝醉了酒,却是怅惘地意犹未尽。黄河带走了浊沙,浩浩荡荡。邻人嘹亮的笛声传来,我们拔剑而起难平心中之愤。 痛心的是:这样举世无双的国土,如此美丽多骄,(怎能落入他人之手)!

(你的)才华盖世,从古至今的那些词人都会惭愧。苏轼的词不如你有气概,辛弃疾的词太过牢骚,可笑那满族人纳兰性德,写的东西只是艳意浓情。

我们应携手一起,共同探索,把握机会,成就功业!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6

1.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体会作者情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谴责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情感目标就择定为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愤恨之情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明确本文的写作手法,思考不同写作手法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缘由:本文的体裁是新闻,但本文采用了不同于常规新闻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领会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奥斯维辛真的没有什么新闻吗?

1.在作者的报道中,你看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

2.本篇新闻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而作者为什么却偏偏说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呢?它究竟有什么新闻价值呢?

3.与其它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比较,作者是怎样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奥斯维辛的“可怕”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当年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4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

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相关数据:

这里每天要焚烧掉4000具尸体

这里最多时关押了0人

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2、相关电影:《辛德勒名单》、《灰色地带》、《奥斯维辛集中营:被遗忘的证据》、《集中营血泪》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

第二部分: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对应检测

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毛骨悚然(sǒng)和煦(xī)噩梦嬉笑

B.不寒而栗(lì)废墟(xū)雏菊绿树成茵

C.踉跄(liàngqiàng)祈祷(dǎo)绞刑绿草茵茵

D.呆滞(zhì)婆娑(suō)惊惧制息

2.文章中两次提到了这里“阳光明媚”,请问有何作用?

3.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但为什么文章却以“没有什么新闻”为题?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

5.请参照下面“素食者雅”的美食文字,仿写一段“肉食者鄙”的美食文字。

素食者雅:菜蔬都美得感动人心,拔起一棵萝卜,随便用溪水漱洗,即咬进嘴里,伴随清脆声的鲜甜像水梨,如今却难以复得。白居易《烹葵》有几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陆游《食荠》:“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麦忽忘归。传夸真欲嫌荠苦,自笑何时得瓠(hù)肥”。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对应检测参考答案

1.C(A.和煦(xù)B.绿树成阴/荫D.窒息)

2.①反衬。以美好的阳光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②首位呼应,使文章开头与结尾形成照应。

新近发生的及时客观真实

3.①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与文章报道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

②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

4.答:(1)诗中写了井边梧桐、深秋黄叶、夜深重霜等暗含“秋意”的意象。渲染出冷清凄凉的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失意与寂寞。

(2)描写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寂寞孤单的妇女形象。“无颜色”说明了室内用具的灰暗,暗示了主人公无宠的处境和黯淡的心情。“卧听清漏”则写女子夜深无眠,卧听漏声,倍感凄清,心理刻画真实细腻。

5.仿写示例:

肉食者鄙:整只鸡像巨大的岩石般浮现在沸腾的乳白色汤汁中,用筷子轻轻一碰,皮就剥落下来,鸡肉离开了鸡骨,和已经变成带着黏性的一大块白色糯米一起混入鸡汤,就像冰山在春天到来时崩塌一样。

惜缘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7

1、本课目标

⑴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法。

⑵ 学习了解本课新闻的语言特点。

⑶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发现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的社会良知,增强社会责任感。

⑷ 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2、本文目标

⑴ 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

⑵ 掌握本文写作特点、技巧及本文选材上的特色。

⑶ 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重点难点:

⑴ 学习本课新闻的语言特点。

⑵ 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⑶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842年8月29日、1860年10月24日、186月9日,英国侵略者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占据了中国的香港本岛加上深圳河以南整个九龙半岛及附近约200多个岛屿、约1071平方公里的地区。

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冉冉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在被英国统治一百多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二、引导自学

⑴ 自学关于新闻的有关知识

⑵ 自学本课的生字、生词。

⑶ 学习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自学内容见学生所用《学案》)

二、学生阅读课文、研讨交流问题

(一)阅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可先自己研读,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1、学习讨论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意义

2、学习讨论理清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3、学习讨论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三、展示研讨结果:

1、学生发言,展示学习研读讨论

2、学生发言,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问题答案要点:

1、(本文标题的特点意义)记录香港回归的报道很多,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本文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2、(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

导语(第1自然段),介绍背景、事件结果:在一句话中,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本导语照应标题,是全文的中心内容。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报道。

第1层(第2~4段),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第2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第3层(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第4层(第10~1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最后一段是一段补充说明文字。

3、(写作特点和技巧)

⑴ 本文的取材特色:定格历史的瞬间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

⑵ 本文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

⑶通过精辟、凝炼的点晴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引发读者的联想。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课外阅读有关香港问题的资料,观看香港回归的影像。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李崇军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8

教学目的: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1、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分析本文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第一节

一、导入:

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二、解题: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读起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陈”是陈述的意思,标题中的“情”当为辞不赴命,终养祖母的衷情。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西晋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人,文学家。李密祖父李光,东汉末做过朱提太守。但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的。祖母对他关怀备至,他对祖母也十分孝敬。

李密幼时虽体弱多病,但甚好学。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称

于世。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吴,以能言善对著称。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事晋。先为尚书郎,后为温县(河南温县西)令。在任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李密很有才能,本望在朝担任高职,充分施展其才能。但李密刚正不阿,当权者惮其公直,无人推荐,不久竟去官,为州大中正,后任汉中太守。只任了一年太守,被罢官归田。

四、写作背景: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晋武帝笼络的对象。且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而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推重孝道,因此李密屡被征召。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当时的李密对出仕新朝有所顾虑:李密的祖母年事已高,年老多病,无人供养;李密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蜀汉旧臣思想;李密可能有亡国之臣顾虑新朝而暂存观望的谨慎,更何况司马氏有篡取天下之嫌。李密的这些想法,多少被晋武帝觉察到,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孝”字大做文章,写下此文。

五、诵读课文,感知课文: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指出要重要字词的读音:

茕茕孑立

洗马

陨首

逋慢

拔擢

优渥

盘桓

2、精读课文,感知以下问题:

A、是谁陈情?

李密。

B、向谁陈情?

晋武帝。

C、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先尽

孝后尽忠的衷情。

D、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至于作者是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我们学习文章时慢慢体会。

六、讲解第一段:

1、讲解第一段词句:

2、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那么作者从小遭遇了哪些不幸之事?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四个原因,故作者不能“废远”。所以这一句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4、围绕“夙遭闵凶”,作者的叙述的层次是怎样的?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横的方面:(外、内)

5、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述这些不幸的遭遇?

由当时的处境看,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先不谈辞不赴命之事,而是从自己幼年不幸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说起,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使晋武帝的恼怒斥责化为同情,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因此这段文章的朗读基调应该是——凄苦,悲凉。

第二节

一、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所有人的同情了。但是他一再推辞,这样很容易给晋武帝产生误会——你李密不识抬举;甚至很容易被误解为不肯与新兴的晋王朝合作,就很危险了。那么李密在这段中又是如何陈情的?

二、第二段词句的学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该段:

2、讲解该段中重要词句:

3、巩固整理该段词句:

三、问题解析:

1、同学概括该段主要内容:

一方面写朝廷对自己征召之殷的感激之情,另一面写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所以本段分为这两个层次来写,在第一层中作者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同学们说说哪些是说朝廷对自己的恩遇,李密对朝廷的恩遇持怎样的态度?哪些是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的语句?

知遇之恩: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表达感恩:寻蒙国恩,非陨首所能上报。

3、面对郡县的逼迫和州官的催促,李密陷入了怎样的境地?

进退两难的境地。

4、大家思考:李密的“进”难在哪里?“退”难在哪里?

进,无以报祖母的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

5、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坚决辞不赴命,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四、第三段词句的讲解:

1、指定学生朗读该段:

2、讲解该段中的重要词句:

3、巩固整理该段词句:

第三节

一、问题讲析: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但本段文势有个三转折,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

伏惟、且、但。

2、据此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不就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氏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3、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况”句有何含义?

A、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谈“孝”就给作者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自己供养祖母的要求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B、“凡”是指一般情况,是凡是的意思;“况”是指特殊情况,是何况的意思。行孝道既然遍及一般,对于特殊情况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4、李密不为官事晋,他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李密怕晋武帝认为自己是矜守名节。因为古代崇尚一种“忠臣不事二主”观念,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

5、那么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多余的?有何作用?

作者表明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作者一再称颂君恩,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辞不就职与“名节”无关,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为了“孝”。

6、最后作者以“祖母病日笃”是想向晋武帝表达什么信息?

让晋武帝明白: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

二、讲析最后一段:

1、学生朗读该段:

2、讲解该段词句:

三、问题讲析:

1、本段中哪一句话表明了全文的主旨?

“愿乞终养”

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种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先尽孝后尽忠。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3、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四、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五、“陈情表”,文中主要陈述了什么情?

陈述了孝情、忧情、惧情、忠情。主要是孝情和忠情,因为,忠孝难以两全才“忧”,才“惧”。

六、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9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10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大声诵读、积累归纳、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重点难点预测】:

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2、背景介绍:

洞庭湖有中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断句。(温馨提示:先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在原文标注拼音,再完成下列题目,加以积累。)

北渚()眇眇()愁予()搴()兰橑()

汀()联袂()庑()门褋()擗()

2、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划出疑难语句,勾画重点字词,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

(3)袅袅兮秋风(4)鸟何萃兮蘋中

(5)与佳期兮夕张(6)荒忽兮远望

(7)观流水兮潺湲(8)疏石兰兮为芳

(9)遗余褋兮醴浦(10)聊逍遥兮容与

(11)罔薜荔兮为帷(12)擗蕙櫋兮既张

二、诵读作品,整体感知(B级)

1、全体齐诵课文。

2、小组内每两人一组,翻译课文。

3、整体感知: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C级)

(一):写法探讨:

1、本诗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请同学们品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2、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此诗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3、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的诗歌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喜欢运用大量的香草美人的意象,本诗的第三段就详细描写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湘君怎样的心情?你如何理解屈原的这种香草美人情结?

(二)主题探讨:

4、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用学过的知识,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理由。

四、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小组齐诵诗歌。

2、小组内两人一组,互相抽查,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六、课后反思

1同学们,这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

2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懂或者没有学懂?是什么原因?

3还希望老师做到哪些呢?

附:《湘夫人》参考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谢一彰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疑问:

二、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史书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     》、《      》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整体把握。课文共有四个段落,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1、秦晋围郑2、临危受命3、说退秦师4、迫晋撤兵

五、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7、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6、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12题。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  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亟请于武公 亟:多次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大概

C. 蔓难图也 图:对付     D. 国不堪贰 贰:从属二主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辟害 / 将焉取之             B. 国之害也 / 君之所知也

C.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以乱易整 D.公闻其期曰 / 其真无马邪

9.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 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大叔。

C. 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 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10.填空:多行不义,___________

11.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参考答案

【检查预习】1、编年体  公羊传   谷梁传

【分析课文】

1、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略

4、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巧施离间。

5、略

6、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检测】

1、A   2、D   3、B    4、C  5、D

6、略

【课外拓展】

7、B   8、A   9、D 10、必自毙

11、①蔓延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②势力一大,将会得到民心。③庄公到鄢攻打他。

惜缘

上一篇:初中作文远方下一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