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的寓言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精选11篇)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 篇1

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平”。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请求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金军统帅兀术(wūzhú)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岳飞也准备渡河北上,彻底打败敌人,收复北方。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不准再打。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 篇2

我们从高跷的形式可以看出, 它将人的双腿加长, 以至于踩在高跷上的人比正常人数倍, 形成“巨人”的形象。

一、中国古代巨人形象分类

(一) 创世的巨人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中不得不提的巨人就是盘古, 根据三国∙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的类似记载, 描述了盘古开辟地的经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二) 移山造海的巨人

《神异经∙东南荒经》:“东南隅太荒之中有朴父焉, 夫妇竝高千里, 腹围自辅。天初立时, 使其夫妻导开百川, 嬾不用意, 谪之竝立东南。”

(三) 战争巨人

黄帝王朝时代, 在北方大荒中, 据说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 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 因为他们长的身材高, 被称为巨人族。巨人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 但后来被黄帝打败。

(四) 神道巨人

《诗经∙生民》朱子注:“姜嫄出祀郊禖, 见大人迹而履其拇, 遂歆歆然如有人道之感, 于是即其所大所止之处而震动有娠, 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这是姜嫄生后稷的传说, 可见“见大人迹而履其拇”是生后稷的条件。

通过以上对于巨人的分类记述,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有许多内容是关于巨人的, 我们在关注巨人的形象的同时, 我们可以解读出在原始时期的巨人神话体现出 (一) 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 终极的人文关怀。 (三) 先民的反抗意识。从以下分析可以看出, 高跷发明也体现了先民的这三种情怀。

首先:高跷简易制作高跷制作上, 一般采用的是直径为0.05m左右的长型柱状木棍, 长约1.60m左右, 踏脚板宽为0.10m, 离地面高度为0.20mm左右, 牢固地嵌在木棍里。[2]踩在高跷上的演员比一般人高, 便于观赏。这就是先民希望突破自身的局限, 达到巨人的效果, 这是是一种对于巨人的向往的情节。

其次, 当时的生产力低下, 自然灾害在人们看来就是无法抗拒的, 然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中, 人们可以看到巨人神的威力, 一些巨人比如夸父, 他可以喝干整条大河的水, 这样就造成人们在长久的忧患生活下对于巨人的向往。

再次, 有学者就这种人文关怀, 对于巨人形象进行考证, 认为中国巨人较“天真浑朴”以及“中原巨人多平和温顺”[3]巨人多是牺牲自己成就更多的人又是一种大无畏的人文精神。

最后, 关于反抗意识。人们不满自然灾害带来的恐惧状, 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身体状况而挑战自然。就高跷的起源来看, 一种种观点认为:高跷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沿海的渔民脚上绑扎着长木跷, 在浅海中捕鱼。现在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京族, 依然保留全中国高跷捕鱼的传统, 但继承的高跷式捕鱼的人只剩5人。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跷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尧舜时代有以鹤为图腾信仰的丹朱氏族[4], 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如同鹤跳舞。其依据是《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 被发, 一曰长脚。”两种起源说其实并不矛盾, 鹤以小鱼为食, 沿海的人们以捕鱼为生。这种高跷捕鱼, 就是出于自身条件的不足的弥补, 形成较常人来说的“巨人”来进行生产劳动。且最原始的高跷形象就有渔夫, 渔夫捕鱼, 与鹤捕鱼, 也是具有生物模仿性的。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可以发现高跷这种活动与人们的巨人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也就人们产生巨人情节的原因也进行了论述。接着我们从最早的关于高跷的文献记载分析, 人们巨人情节的时代背景。

就高跷的产生年代来看, 我国最早关于高跷的记载是《列子∙说符篇》, 其记载:“宋有兰子者, 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 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 属其胫, 并趋并驰, 弄七剑迭而跃之, 五剑常在空中……”。

列子, 战国前期思想家, 他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源于黄帝老子, 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班固《艺文志》在“道家”中记录《列子》八卷。

从列子对于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看。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存在关于“大”的概念。如老子《道德经》中:“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 有《逍遥游》一书中提到:“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这种“大”的概念是一种把万物何为一体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同样在同是道家的列子身上得以体现。在《列子∙天端第一》中就有对于全能之人的描绘:“能阴能阳, 能柔能刚, 能短能长, 能圆能方, 能生能死┅”虽然《列子》记载的是关于高跷的“杂技”起源说, 但是《列子》中包也含全能大我的“巨人”情怀。

综上所述:高跷的起源是源于图腾崇拜, 源于生产劳动, 源于杂技, 但也是源于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巨人”情节。通过对“巨人”情节的探讨, 希望对高跷这种文化心理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沈卫珍.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高跷的起源与文化传播[J].浙江体育科学, 2008, No.14605:6-8.

[2]李开唐, 赵帮万.高跷的制作与开发应用[J].体育教学, 2009, v.29;No.13102:59-60.

[3]刘成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人形象探析——兼与西方同类题材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 v.7;No.2602:69-73.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 篇3

关键词:文学典籍;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英译

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在文化翻译的领域,基于文学典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翻译引起广泛关注,翻译爱好者以及评论家等较多关注《红楼梦》等典籍中体现的物质文化或者《论语》等典籍中体现的思想文化,而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是中国古代以汉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在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在文明化过程中从事军事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精神形态源远流长,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即使在和平时期,对于西方军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根源性文学典籍《孙子兵法》的英译评析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胜利观,重战、慎战、备战、善战为核心的战争观以及以“道”为首、“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争制胜观等战略指导观。《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战略观念,内化为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理念,是当代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合理内核。

英国炮兵上尉卡尔斯罗普于1905年和1908年先后出版了他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修订本,卡尔斯罗普是把日文的《孙子》“十三篇”转译为英文的。1910年,英国汉学家翟林奈出版了新的英译本,此译本以其严谨的汉学功底和文献学的鲜明特点,奠定了后来英语世界翻译《孙子兵法》的坚实基础。二战期间,英语世界翻译《孙子兵法》的重心从20世纪初的英国转向美国。迄今影响最大的《孙子兵法》英译本,是美国准将塞缪尔•B•格里菲思1963年的英译本。

二、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战争文学典籍《三国演义》的英译评析

《三国演义》传承了优秀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并用小说这种文体使其大放异彩,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三国演义》出色的文学成就诠释了灿烂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

《三国演义》的节译本很多,异彩纷呈,诸如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赤壁之战》,内容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五十回的全译文都非常著名。莫斯•罗伯茨(Moss Roberts)译《三国:中国的壮丽戏剧》是一个选译本。《三国演义》的全译本有邓罗(C. H. Brewitt-Taylor)译,底本为《三国志演义》,1925年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共二卷。邓罗的译本是一部《三国演义》的英文全译本,在东西方影响较大。

三、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战争文学典籍《水浒传》的英译评析

《水浒传》是中国社会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文学著作,它独特的民俗色彩,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水浒传》,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

1933年至2002年,《水浒传》已经有了4个英语全译本,它们分别是美国学者赛珍珠(Buck P S.)的70回译本,英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 J H.)的70回译本,美裔汉学家沙博理(Shapiro S.)的100回译本和英国学者约翰•登特-杨(John Dent-Young )和安莱克斯•登特-杨(Alex Dent-Young )父子合译的120回本。其中,赛译本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西方影响较大的一个译本。

结论

以《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主的文学典籍中折射出的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光辉异彩纷呈,我国的文学典籍的英译之路走过了坎坷崎岖之路,很多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为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典籍的翻译过程中,文化的译介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历史语境、文化土壤、翻译家的背景、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因素使译本各有千秋,上述三部重要的文学典籍在翻译的过程中军事文化又是经过了怎样的阐释的过程,是否达到了文化传递的目的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

基金项目名称: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编号:fs201016

参考文献:

1. 郗孟祥.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构成要素及特征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7卷,第1期

2. Buck, Pearl S. My Several Worlds [M].New York: Pocket Books, Inc., 1956.

3. 陈高春.《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大辞典》[M]. 北京,长征出版社,1992年。

4. 高殿芳.《〈孙子兵法〉在海外》[J]. 《21世纪》杂志,1995年第1期

古代寓言两则 篇4

学习目标:

1、熟记重点文学常识及重点词语的意思:智、将、暮、亡、果、吊、居、遽。

2、熟读并背诵课文、将两则故事译成现代文。

3、归纳两则寓言的寓意。培养自己遇事能冷静分析和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学习过程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完成之后,小组内相互交流,有争议的,科代表请教老

近赛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借助其他资料,小组内相互合作,将两则故事翻译成现代文,译文写在练习本上(小组长安排相互检查翻译)。并将故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在组内相互讲着听。(为课堂展示做准备)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何遽.

塞.上

堕而折其髀.

跛.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宋有富.人()

智子疑.邻()

不筑.()

天雨.墙坏(暮.而果大亡.其才()()()

其邻人之父亦.云()近塞上之人有善.数者()()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家富.良马()

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

引弦..而战()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3)看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两组句子中的意思一样吗?请准确解释。马无故亡而入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暮而果大亡其才()

不筑必将有盗()(4)准确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邻人之父亦云:

智子疑邻: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暮而果大亡其才:

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吊之: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4、完成下列空格填写。(1)《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末期

家。故事告诉我们:

(2)《塞翁失马》选自《

》,又名《

》,淮南王

等编著。故事告诉我们:

5、深入探究。(思考下列问题,列出提纲,准备课堂交流)

(1)你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智子疑邻》这样的事情吗?

站在“富人”的角度谈谈今后如何对待别人的意见:

站在“邻人之父”的角度谈谈今后向别人提建议应当注意什么:

(2)你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塞翁失马》的事情吗?联系实际说说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6、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至少写出5个)将其中的一个准备好,课堂上讲给全班同学听,别忘了结尾告诉大家故事的寓意。(将你准备的寓言故事题目及寓意写在下面)

古代寓言故事 篇5

有个郑国人看见这个盒子十分漂亮,就把盒子买下来,而把珠宝还给了楚国人。

寓意:一个素养不高、缺乏鉴别潜力的人,往往会丢掉真正宝贵的东西,而把那些价值并不高的东西当成宝贝。

原文:

古代寓言故事 篇6

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刘秀的勤奋工作,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他的儿子。有一次,皇太子怕那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大意是:陛下,你像夏禹、商汤一样的英明,却不能像黄帝,老子那样善于养身之道。我们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抽出时间安静地休息一下。

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了“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知道疲倦。

故事点评: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 篇7

关键词:索隐派,解经,思维方式,中国古典文献

基督教传教史上的“索隐派”是指在华耶稣会士中以白晋为首的一个小学术团体, 他们秉持的索隐主义是对中国古书的一种解释体系。至少到18世纪中叶, 一般基督徒都相信全世界人类皆是诺亚一家在大洪水之后繁衍的子孙, 惟有《旧约》中保存了对洪水之前世界的部分记忆。索隐派则认为, 中国古代典籍中也保存着对大洪水前族长时代的记忆, 并试图将中国古代人物同《旧约》人物对应, 将典籍中某些记载看作《旧约》中的寓言。索隐派的目的是使中国人主动皈依基督教, 他们相信, 一旦中国人知道他们视为神圣的经典原是《旧约》的隐喻式表现, 经典中包含着基督教教义, 那么他们信奉基督教就不再有违背中国古训的顾虑。索隐派宣称, 中国人丢失了理解古书的钥匙, 他们则要为中国人找回那把钥匙。

索隐派对中国典籍的研究成果颇丰, 对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经籍的西传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 近些年也有很多中国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圣经》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其中李美基、鲍博瑞、唐妙娟的《上帝给中国人的期许》、王敬之的《〈圣经〉与中国古代经典——神学与国学对话录》 (以下简称为《对话录》) 、陈慰中的《共同的上帝》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前者是从文字的构型角度论证汉字与神启的关系, 后两者是从中国典籍中寻找上帝的印记。本文以王敬之的作品为主要对象, 以另两本书为辅, 试图对书中滥用中国典籍的现象作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以求更好地了解索隐派作品, 并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另一条思路。

通过阅读归纳, 现将索隐派滥用中国典籍的方法初步总结为四点, 并在下文一一进行分析。

一、偷换概念

指利用字面上的相似或内涵上的某一点相通, 在中国文化的特定概念中注入基督教文化的内涵, 使被阐述的概念既具有基督教神学的属性, 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 以此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抵触和排斥心理, 达到传教的目的。这种方法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先秦古籍中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是同一个神,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证。

事实上, 将“天”“天主”论证为《圣经》中的上帝, 最早可以溯源到利玛窦。他在《天主实义》中曾说:“吾天主, 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历观古书, 而知上帝与天主, 特异以名也。” (1) 并不厌其烦地引用《中庸》《诗经》《易》《礼》等多种古儒经籍中含有“上帝”“天”的段落, 以佐证基督教的天主观念在中国, 特别是在儒家传统中古已有之, 如“《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礼, 以事上帝也……《周颂》曰:‘执竞武王, 无竞维烈, 不显成康, 上帝是皇’。《商颂》云:‘圣敬日跻, 昭假迟迟, 上帝是袛。’” (2) 等等。且其中所引大部分文献在《对话录》中亦是作者的论证根据, 可谓一脉相承。

关于“天”的论述, 《对话录》中主要引用的论据为《论语·泰伯》:“子曰:‘大哉, 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 以彰厥罪。”等等。

首先, 不可否认的是, 无论是“天”还是“上帝”, 在前秦的古籍中确实具有无上的权威性, 是万物的主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具有一定的人格神特色, 所以利玛窦以及后来的索隐派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予以附会。

然而从西周至战国时期, “天”的概念始终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尽管索隐派传教士的关注点在于先秦儒家——亦即其所谓的“先儒”——经典中的相关内容, 而对宋明理学持比较强烈的批判态度, 但先秦各家在谈到这类概念时, 所持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殷商的帝与人是有亲缘关系的, 《商颂·玄鸟》所谓:“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 正域彼四方”正说明殷人将自己视为上帝的后裔, 这与基督教中的上帝造人说有着高度的相似。然而到了周朝则变成了“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以德配天”成为对天改造的主要特征。同时, 天的权威性与殷商时相比也不再至高无上。如《节南山》云:“昊天不佣, 降此鞠汹。昊天不惠, 降此大戾”, 对上天的斥责说明天的权威性在人们心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动摇。这些都说明“天”在周人那里更多地具有了自然属性和道德法则的属性, 人格神的特征逐渐消除。而这种趋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特别是在孔子手中则更为明显。先秦儒家的天的含义中, 最具特色的是伦理学层面的内容, 即通过对天的阐释表达出对人世的关怀, 以天为参考系规定世俗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人的身上。虽然在先秦儒家的一些语句表述中, 天仍然具有神性的特征,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这一特征的地位与天的自然属性、道德伦理属性是绝对无法相比的, 且在后代的儒家文化中也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

因此, 尽管索隐派传教士发现了中国早期典籍中与基督教极为相似的内容, 但他们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化史上某一时段内的“天”, 片面地将基督教文化与之进行比附, 并对其进行删改, 难免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此外, 书中将老子的“道”比附为耶稣基督, 将孟子的“气”比附为圣灵等很多论述均或多或少有偷换概念的手法, 在此不再赘述。

二、以实代虚

中国人在论述问题时以形象思维著称, 而西方则习惯于逻辑思维。当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并试图将中国文化纳入自己的话语系统中时, 如何将形象思维转换为逻辑思维就成了一个难题。虚指、虚数、泛指本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也是古人阐述自己观点时常用的论证手段, 甚至大量虚构故事, 借助寓言也不足为奇, 《庄子》《韩非子》就是最好的代表。而索隐派传教士则常常将中国经籍中的虚指、泛指有意当作定指、特指去理解, 进而运用逻辑思维去解释、推理这些内容, 一些所谓的孔孟预言即由此产生。《对话录》的第四章《孔孟二圣的惊世预言》中集中体现了这种手法。

书中首先引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彼一时, 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在 (3) 世者。”并以孔子卒年为起点, 通过推算, 认定孟子所说的五百年后为公元27年。而作者认为耶稣实际出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年春, 公元27年即为耶稣传道的时间。这样, 孟子的话就成了对耶稣传道的寓言。

然而考究书证, 这段话全文作:孟子去齐, 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 不尤人。’曰:“彼一时, 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 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正义》引赵歧注曰:“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 今此时, 亦是其一时也。……七百有余岁, 谓周家王迹始兴, 大王、文王以来, 考验其时, 则可有也。” (4) 焦循疏文曰:“此一时为孟子之时, 谓今时已是圣贤当出之时也……谓前圣既没、后圣未起之间, 有能通经辨物, 以表章圣道, 使世不惑者也。” (5) 又引赵注曰:“孟子自谓能当名世之士, 时又值之, 而不得施, 此乃天自未欲平治天下耳, 非我之愆。” (6) 疏文又引赵佑《温故录》云:“……上言数已过, 时已可, 而未有王者兴, 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我所以有不豫, 为此也。否则天诚厌乱而兴王者, 使我得如古之名世, 大展其尧舜君民之素, 何不豫之有。” (7) 由此可知, 孟子的这段话重点不在“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而在“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 表达的是孟子以匡世之才自况、却又因天命之故不得施展的心情。“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为下文蓄势、作铺垫, 并非是明确的时间。且即便是明确的时间, 参照系也应该从“周家王迹始兴, 大王、文王以来”算起, 而不应从孔子卒年算起。

《对话录》又引《列子·仲尼》篇: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弗知 (8) , 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 圣则丘弗知。”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智勇也 (9) , 圣则丘弗知。” (10) “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者则丘弗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闲, 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 不治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 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11。丘疑其为圣, 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我哉!”

《对话录》的作者将“西方之人有圣者焉”的“西方”解释成相对中国而言, 地处西方的以色列, 那么“圣人”则自然而然指耶稣了。实际上, 文中的“西方”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虚指、泛指的典型表现。东晋张湛《列子注》云:“圣岂有定所哉?趣举绝远而言之也”12, 不必一定是实指。

《对话录》又引《论语·子路篇》:子曰:“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孔安国注曰:“三十曰世”, 作者由此认为这是孔子对耶稣三十岁之后开始传道的寓言。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太平御览》中郑注云:“圣人受命而王, 必父子相承, 而后天下之民能仁也。”13又曰:“王者初起, 必先制田里, 教树畜, 使民家给人足, 然后以礼义化导之。言‘必世’者, 量民力之所能, 不迫切之也。”14由此可知, “世”在此处是一个泛化的、不确定的时间概念, 是“量民力之所能”而定, 不必非是三十年。《对话录》将“世”作为定指以附会耶稣传道的年龄, 实属大谬。

除了对中国古籍的误读, 书中亦有将《圣经》中的虚指当作特指的例子。如第二章中说:“按照保罗的说法, ‘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 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既如此, 那真理之声在古时也必曾传到过中国大地。《圣经》称那将来的救主为‘万国所羡慕的’ (该2:7) , 就表明那种对人间救主的渴望, 从最初就是深植于万国心底的。”作者抓住“地极”“万国”不放, 从中推导出中国也在《圣经》论述的范围, 亦是将修辞方法具象化, 是化虚为实的手法。

三、将共性解释为特性

这个方法在《对话录》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各宗教共同的特点当作是基督教与儒教独有的特征, 以此证明二者是同源的。二是将人类道德修养的普遍标准或普世价值当作耶稣个人独有的品质。

前者主要体现在对具有宗教神秘性手法的处理上。宗教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智蒙昧的阶段, 与神话一同产生的, 因此其中必然掺杂了许多神秘性的因素, 如处女感神灵之孕而生子, 神灵托梦给人间王者或先知以发出预言等等。这些情节不仅仅在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中, 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当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故事, 更证明了这些表现宗教神秘性的手法是很多早期文明所共有的, 而非基督教所独有。因此, 《对话录》中将《尚书》等文献中记载的神灵托梦无一例外地解释成是基督教的上帝在与先知沟通是不妥当的。

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对话录》中引用了很多《易经》《论语》《孟子》中关于君子所具有的道德品质的句子。如“象曰:‘ (君子) 虽磐恒, 志行正也;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以至命遂志”, “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等等。这里提及到的谦逊、安贫乐道、坚忍、刚强、推己及人、博爱等品质, 本应是个人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必然会涉及到的目标, 甚至可以当作人类的普世价值去解释。而《对话录》中却将其局限在耶稣一人具有的品质, 将上文中的“君子”以这些道德品质为中介将“君子”神化, 以达到与耶稣比附的目的。

四、对引书的有意取舍

《对话录》《共同的上帝》的作者在对中国古籍进行索隐钩沉时, 对古籍的内容做了有意取舍, 其选择对象主要为三类:儒家 (主要是《诗经》《论语》《孟子》《易经》) 、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

在儒家典籍中作者又做了进一步的区分性选择。对《诗经》主要引用年代较早、包含天人感应内容的诗篇, 如《大雅·皇矣》中上帝对文王的垂训, 《大雅·生民》中对姜嫄感帝灵生子以及周人祭祀上帝的描写, 《大雅·荡篇》中将殷商的灭亡归结为对上帝法则的抛弃。这些内容一来年代较早, 保留了较多原始宗教的痕迹, 其宗教层面的相似性可以用来与基督教进行比附;二来天人感应的内容可以与《圣经》中上帝与希伯来先知直接沟通的内容相比附。对《论语》《孟子》的引用主要集中在对君子道德品质的描写上, 这在第三部分已有论述, 不再重复。对《易经》的引用有一部分也是对君子道德品质的赞扬, 更多的是利用《易经》语言的模糊性, 对其中的词语进行夸大的解释。《周易》是由符号、文本和解说三种不同的语言载体构成的。符号语言指代宽泛、难以把握;文本语言隐晦不明、解读困难;解说语言抽象随意、高深莫测。加之时代久远, 最终造成了《周易》语言的多重模糊性, 为各种角度的阐释均提供了可能。15如传统意义上对“大人”的解释, 既可以是有道德有作为的人, 又可以是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 且因其所出现之处不同而含义略有区别。16这种概念的不确定性, 加之“君子”在道德品质上与耶稣的某些共通之处, 便使得索隐派学者有条件将二者比附在一起。

对《老子》的引用主要着眼于“道”所具有的某些形而上特征, 如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等特点。而据《圣经》记载, 上帝在何烈山上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耶和华是我的名, 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纪念, 直到万代。” (出3:14-15) 这种超越时空限制、为世界万物的起源而又不被任何事物所囿的特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为索隐派的比附论证提供了便利。

对《墨子》的引用主要是看中了墨子“兼爱”的思想。墨子在《兼爱》中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观点, 主张不分亲疏、贵贱、贫富, 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主张人们互相帮助, 共谋福利, 反对互相争夺。这与耶稣所说的“要爱你们的仇敌, 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5:43-45) 有相似之处, 可以被拿来比附。墨子的这一观点在《对话录》中被解读为“从自然的动转、朝政的兴衰、善恶的报应等多方面论述了上帝的大爱, 并指出人当以爱回报于天”。

除了对古籍的有意取舍外, 作者在使用古籍时对版本的选择也很值得商榷。所引古文均采用吴树平、赖长扬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白话四书五经》。该书属于普及型读物, 受众为对四书五经只需大致了解、不需作深入研究的普通读者, 学术权威性较差, 不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引用材料。在处理被引用文献时作者没有利用前代注疏, 而是仅凭翻译过后的白话进行说解, 可信度较低。且作者在引用古籍时不仅出现了很多如上文注释中指出的字词错误, 还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如汉武帝建元五年本应是公元前136年, 作者却误作“公元136年”;《尚书》即使是《今文尚书》的成书年代、内容真伪目前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而作者在对其进行描写时用“其历史年代跨度长达1700年之久, 是一直公认的可信的史料”这种绝对肯定的语气亦是不专业的表现;孔颖达本为隋唐时人, 却被误做宋朝时人……这些初级错误使得书中原本突兀、断裂的论证更缺乏可信度。

以上四个方面是索隐派学者在进行比附论证时使用的主要方法, 除此之外, 循环论证、使用感叹语气的判断句式等方法亦有散见, 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五、结论

通过索隐派的解经方式得出的结论, 虽然很大程度上令人难以信服, 但在明清之际却着实实现了中西方两大异质文明的实质性碰撞和交流, 对中西方的文化和历史进程都有着功不可没的成就, 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虽然索隐派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教, 然而对于他们所研究的中国古籍来说, 其中所蕴含的宗教性因素, 例如敬天、祭天、祖先崇拜等却被充分挖掘了出来且给予了大量的论证和解释, 而这些正是中国传统注疏学所忽略且不会主动去发现的内容。因此, 索隐派的解经方法可以说是另辟蹊径, 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传统典籍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敬之.圣经与中国古代经典——神学与国学对话录[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4月第1版.

[2]利玛窦.天主实义.利玛窦中文著译籍[M].朱维铮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3]焦循撰, 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

[4]杨伯峻.列子集释[M], 1979年10月第1版.

[5]刘宝楠撰, 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 中华书局, 1990年3月第1版.

[6]程建功.论《周易》语言的多重模糊性及其成因[J], 宁夏大学学报, 2010年1月.

古代寓言故事 篇8

砗磲个头虽大,但在贝类中却不被尊重。

蚌贝们常讥讽他:“大是够大了,但有什么用?”“徒有其表,内里空虚。”“山大无柴呢!”

砗磲听到非议,却不予以理睬,整天蜗居在海藻旁,吃饱了睡,睡够了再吃,非常悠闲。

老海葵看到后,叹道:“砗磲啊砗磲,你的个头是贝类中最大的呀,就这样荒废掉,不觉得可惜吗?”

砗磲说:“我也这么想,但我长成这样子,还能做什么呢?”

老海葵说:“贝类中,有不少种类是很突出的,走上市场,都很有价值。如文蛤,贝壳很光滑,很闪亮,被人们当做欣赏品;鲍鱼,肉质非常地清甜,被列为海味的八珍之首;牡蛎,能长出人见人爱的珍珠呢!你何不向他们学学呢?”

经老海葵一点拨,砗磲便决定到蛤蚌聚集的海域去观摩取经。

砗磲首先去找文蛤。他看到娇小玲珑的文蛤,总在沙堆里钻出钻进,贝壳不停地磨蹭在沙砾上,立即明白文蛤的贝壳为什么总是晶光闪亮了。他想,自己长得五大三粗,文蛤的本事是学不来的。

砗磲又去找鲍鱼。发现鲍鱼定居在水流湍急的海沟中,专食这里的浮游生物和海藻,在礁石林立的湍急中定居,是须有很强粘附力的,这对躯体庞大的砗磲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离开鲍鱼,砗磲去找出产珍珠的牡蛎。看了生产过程后,砗磲才知道,珍珠的产生,原来是由分泌物凝结练成的。

砗磲说:“我干别的可能干不好,但练珍珠,也许能练出来!”

一只红螺听到后,说:“什么?你说什么?你能出产珍珠?你也不照照镜子,你长的什么模样?”

砗磲说:“我知道珍珠很美,我长得不美,但练珠者并不一定要长相美。我也是贝类,凡贝类的肌体都会产生分泌物的。”

红螺说:“不错,凡贝类都有分泌物产生,但却有个多与少,快与慢的问题,看你那么庞大迟钝,是很难有出色表现的。”

果然不幸被红螺言中,砗磲造练珍珠,虽长期闭门不出,但三年过去了,却产不出一颗珍珠来。而牡蛎呢,每两年,便可以出珠一次。

砗磲出不了珠,但仍坚持练珠。牡蛎知道后,很想打击砗磲的积极性,使他丧失信心而减少对手。为了与砗磲有个对比,原来是两年出一次珠,后来便提前 到每年出珠一次。再后来,牡蛎干脆提前到每半年就出珠。

砗磲却无动于衷,仍坚持自己的“闭门造车”。三年出不了珠,五年出不了珠,到了第十年,砗磲产珠了,砗磲产出了一颗又大又圆又结实的巨型珍珠。砗磲产出的珍珠比牡蛎的珍珠足足大出几十倍。

牡蛎半年期出产的珍珠,不到二三年,便皮破化水了。而砗磲产出的巨珠,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不褪色,成为了一颗永久性的珍珠。

红螺问海葵:“他们出品的珠,谁是真正的珍珠?”

《古代寓言二则》讲学稿 篇9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时间:2011年9月20日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培养利用书中注释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寓言的文体特点,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3、培养联系客观实际分析问题的思想意识,学会变通地处理各种问题。【教学重点】

对照注释把课文读通读懂,了解寓意。【教学难点】

由寓言引发的感悟。【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3、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本课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本课难点: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预习·导学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郑人买履()②自度其足()③吾忘持度()...④宁信度()⑤遂不得履()⑥ 遽契其舟()()....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郑人买履》 ①自度其足()②置之其坐()③至之市()...④忘操之()⑤吾忘持度()⑥反归取之()()....⑦及反()⑧遂不得履()⑨何不以足试之()()....⑩宁信度()11无自信也()..

3、文学常识填空。

①《郑人买履》选自《 》。韩非,时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学派代表。

②《刻舟求剑》选自《 》,该书是 国末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内容以、思想为主。

4、理解句子。

① 何不试之以足?

此句是 问句,又是 句。意思是 ②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此句意思是 ?

这句话以委婉 的语气批评了求剑者。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鞋”在古代叫“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与“履”有关的寓言故事,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好吗?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学生知道,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今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学习《郑人买履》。

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先让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现存55篇。他提倡法制,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三、研读文本:

1、学生自读《郑人买履》,对照文后注解,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研究怎样读,才能读通顺,试着读一读。

2、全班交流:质疑释疑;学生评议,老师点拨引导。

四、讲寓言故事,理解寓义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五、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课内阅读

阅读《郑人买履》,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同)②反归取之。(同)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 何 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句子。

①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译文: ②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5、写出含有“履”字的成语3个。

6、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

1、能正确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本课难点:

理解课文,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

一、成语接龙,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搞个成语接龙,老师起个头,比如“日理万机”下一个同学再以“机”开头接着说一个成语,比如“机不可失”,接不上的表演一个节目。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刻舟求剑”。(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三、合作探究:

1.从这个人找剑的过程来看,你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呢?

2.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3、你觉得《刻舟求剑》里掉宝剑的人愚蠢在哪里?

四、拓展延伸:

1、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

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今天我们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如:正确面对现实,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因循守旧 时代在发展,思想要跟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刻舟求剑》

2、课外收集三则成语故事,并作简要评论。

3、完成练习:

阅读《刻舟求剑》,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② 是吾剑之所从坠。.③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翻译下列句子。① 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 ②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3、寓言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刻舟求剑”无疑是愚蠢的行为,求剑者“蠢”在哪里?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篇10

八哥学舌

有一只八哥鸟,经过主人的训练,学会了模仿人说话。它每天颠来倒去 就会说那么几句话,但是却自以为了不起,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天,知了在树梢上一个劲儿地叫,叫得八哥心烦意躁。它就对知了嚷嚷:“喂,喂,歇会儿行不行?就会发单调的噪音,还叫起来没个完了呢。我会说人话,也不象你那样炫耀。”知了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大哥,你会模仿人说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你每天百遍千遍学说的话,依我看其实等于没说。我不会模仿人说话,也没有一副动听的歌喉,但是我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而你呢?”八哥听了这席话,满脸通红,张口结舌,把脑袋深深地埋进翅膀里。从此以后,这只八哥再也不跟主人学舌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篇11

对牛弹琴

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韩娥善歌

《列子·汤问》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后羿射箭

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④。”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 (选自《说苑》)

注释:①羿(yì)—— 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②径寸之的(dì)——直径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ng——动词,射中。 ④邑(yì)——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这里指夏王分封给后羿的土地。 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职。 ⑧斯——这个。 ⑩遗——抛弃,去除。 (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愧,惭愧

译文: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制成的,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没有中。夏王问大臣弥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差的。”

导读:后羿是古代传说中射箭技艺精湛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夏王给他加了万金筹码,再让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乱了方寸,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

智①子疑邻

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墙坏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邻人之父。

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 ②宋:指宋国。 ③雨:yǔ,(古今异义)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 ④坏:毁坏。 ⑤筑:修补。 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⑦暮:晚上。⑧果:果然。⑨亡:丢失。⑩疑:怀疑 ?之:zhī,的?父:fǔ ,老头。

一词多义:1.暮:夜晚。(年老) 2.果:果然。(瓜果) 3.亡:丢失。(逃跑) 4.其:他/她。(大概) 5.之: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

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还会伤害自己。 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要求公正地对待事情。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

上一篇:无人机发展史下一篇: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