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德育的工作计划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学期德育的工作计划(共10篇)

新学期德育的工作计划 篇1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和学校工作思路,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文化兴校,实施精细管理,抓实常规教育,创新德育途径,加强队伍建设,丰润学生道德修养,打造成功幸福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99%以上,犯罪率为0。

2、学校德育工作获区一等奖,名次争进位。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学生管理,细化常规要求

实施精细管理,努力创新特色。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工作理念,努力做到学校工作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多部门协调,定期与随机相结合,开展“校园常规行”、“回头看”等活动,加强校园环境、校园卫生、校园文化建设,表彰先进,督促整改。细化常规检查条例,加强检查员队伍培训,提高检查流程合理性,加强反馈与再检查。全体教职工要以身作则。

(二)立足德育阵地,彰显育人功能

班会课做到每月有专题,每周有主题,并有年级的特色。加强班会课、微型德育课检查和评比。精心策划升旗仪式、校园广播主题,不仅生动而且要有深度。

拟班会课的主题是:九月,常规执行月(做文明规范学生,欢度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十月,爱国教育(国旗在我心中,国防健育,弘扬民族精神,身边英雄);十一月,我爱真理(学法导航,心理调节,保护脑健康,诚信学习,合作竞争);十二月

感恩教育(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自然,感恩社会);二0一三年一月,新年畅想(新年颂歌,我的进步,迎击挑战)。要求每节课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防溺水、防传染、防电防火、自我保护等。九至元月的黑板报主题分别拟定为感恩老师、祖国在我心中、自主学习、感恩的心、新年畅想等。

(三)擦亮班级文化,打造科技特色

重新设计各年级班级文化主线,各班班牌上要有中队名称、班级格言、教师寄语。设计班风、班训、墙壁文化(英语角、大学介绍、佳作欣赏、科技人物介

绍),各个班级要努力形成班级口号,使之成为引领班级学生成长的动力源。

(四)加强班主任聘任和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学校聘任33个班主任,聘期一年。工作中,丰富班主任培训形式和内涵,以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发挥优秀班主任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经验教育身边班主任。少先队要编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指南,各班要按周备好班会课教案,注意收集班级工作案例,学校以学年为单位形成《邗江区公道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

(五)依托活动评比,培养儒雅之气

坚持不懈做好校园读书活动,在利用好每天下午半个小时全校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故事妈妈进校园,读书宝宝进社区”活动,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多个家庭带动社区”为策略,打造读书型学校、社区和社会。

坚持不懈开展最整洁班级(开学初)、最守时班级、最诚信班级、最自律班级、最文雅班级、最爱护公物班级等的评比。

开展“我为老师做件事”,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向师长感恩,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和谐师生关系。

组织学生赴扬州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

举办2012体育节,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展示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工作安排 八、九月份

1.校园常规检查

常规执行规范月 2.一年级新生入学培训

3.开学典礼 4.家长学校

5.流动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身心特异儿童建档

6、庆祝教师节(我为老师做件事,师生同制贺卡)7.开展“共谱成长篇

百师进千家”活动

8、开展“我与经典有约”中秋诵读会 十月份 1.庆祝国庆

2、班主任管理研讨

3.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十一月份

1.德育论文评选活动 2.和谐管理校园行活动 3.开展“诚信学习”活动 4.班会课模式研讨 5.研讨完善成长记录袋

6、举办2012年公小体育节 十二月份

1.开展“两个走进”活动 2.德育百分考核

3.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4.安全教育周 一月份

1.开展“庆元旦、迎新年”系列活动2.召开班主任工作考核会议 3.安全法制教育 4.“缤纷的冬日”活动

5.多元评价学生 满怀豪情写评语

新学期德育的工作计划 篇2

1. 电子产品成为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

信息化时代科技飞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带给学生丰富广阔的资源和信息的同时, 也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正常社交, 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高校德育实践要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学生个体呈现出碎片化的生存状态

所谓碎片化生存, 即学生持续不变的生活状态或者说日常进程被电子产品所打断, 生活呈现碎片化、切割化、片段化, 比如, 不时要打开浏览器, 不停地刷朋友圈, 等等。原本常态的生活节奏被新媒体资源讯息打断, 导致的后果是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 没有电子产品就会表现出焦虑, 学生原本的生活出现无序和断裂, 就连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德育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而在新媒体时代, 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理性克制地对待新媒体和相应的电子产品。

3. 新媒体信息影响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新媒体海量信息的广泛流布, 往往容易使学生迷失在信息之中, 且网络信息中负面新闻居多, 社会的广泛学习和争相效仿, 会影响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 他们引领着未来世界, 是未来社会的精神领袖, 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影响着未来的社会价值走向。因此在新媒体信息的大浪潮中, 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筛选和判断新媒体信息, 做到明辨是非, 进而促进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二、生活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向

1. 在“生活”的场域中实现道德的内化

德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回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回到大学生的电子化生存状态中去, 在学生的生活与网络生活、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中渗透德育, 即一方面“在生活中渗透德育”, 另一方面“让德育回归生活”。高校德育要“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 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的生活中学习道德, 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目的”。生活德育是积极应对新媒体对德育挑战的有效策略。

2. 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知行统一”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的基本方法和践行原则。生活德育要求道德与行为的一致性, 要求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德育实践是检验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水平的最终尺度和标准。因此应积极在道德实践锻炼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实践, 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三、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新媒体与生活德育的完美结合

1. 高校德育模式要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高校德育模式要与时俱进, 紧扣时代脉搏。时代在发展进步, 因此德育的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断发展进步, 在这个新媒体广泛运用的大时代, 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应该故步自封, 应该积极了解和把握时代背景, 及时更新自身德育观念, 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投入到德育模式的创新中去。

2. 新媒体与生活德育的完美结合是高校德育实践最好的模式

当下主要德育模式就是新媒体和生活德育的合理结合, 生活德育要着眼于高校青年学生的网络生活, 认同新媒体资源依赖, 以包容心态, 与时俱进, 与新媒体时代紧密结合, 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与引导。

摘要:新媒体环境给高校德育实践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生活德育是新媒体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最好的模式,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促进新媒体与生活德育的完美结合, 积极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向。

关键词:德育,新媒体,高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冰.回到陶行知的生活世界[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 (2) .

[2]张夫伟.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与德育工作者的新形势新任务 篇3

[关键词]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与德育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人风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但是,近年来,在高校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政治观点模糊不清,法制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功利色彩、拜金主义、诚信缺失、信用危机,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缺乏等。上述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及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结合多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工作实践,谈谈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4日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成为强音,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教育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生自身顺利成长、发展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高校学生不断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如清华大学硕士生伤熊事件、马家爵杀害同学案、清华博士生伤害邻居案及高校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涉案学生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龄人中的“成功者”。而今他们却都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无不折射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淡漠或缺陷。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明确地把法律素质作为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的重要方面提出来。可见,在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要。

在法制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观念和意识:(1)法制观念。即人们在自由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法律所反映的价值观念的评判,认可已成立的法律规范,自觉遵从法律的至上权威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的意识体系。(2)权义意识。权利和义务规范是法律的基本内容只有能妥善处理自身权利与他人权利的关系、自身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自身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才谈得上具有完整的权义意识。(3)程序意识。即对法定程序的认可和遵从,对程序正义的信仰与追求。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高校校园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法律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事,而他们对于信用认识不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关于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产生的重大作用以及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是:图书馆借书过期不还,论文从网上下载抄袭,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在择业过程中,使用假学历、假证件;在日常生活中,借钱不还,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付息,使国家助学贷款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诚实守信,作为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在大学生中却被轻易地“忽视”了。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校园内开展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和实战活动,创建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一方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教育。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增设诚信教育栏目等等,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圈,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等正面舆论引导人。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校园诚信氛围。第二,开展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关注社会,关注诚信、解析诚信,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诚信。真正使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营造全校上下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第三,利用“两课”渠道,加强诚信思想的传播,培养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两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途径。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改进“两课”教学内容与手段。首先,要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诚信意识现状以及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其二,改进方法,浓郁氛围,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诚信道德行为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激发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兴趣性。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诚信教育成效。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更重要的在于诚信行为的养成。学校作为教育者,其一,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做出明确的要求和惩戒规定,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遵,增强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其二,要严明校规,加强惩戒。对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恶意欠款及日常生活等失信行为,给予及时、适度的惩处,从而

打消其侥幸心理。促使学生把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统一起来。总之,高校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

四、加强大学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既是大学生个体成才的需要,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背景下,团队与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一个成功的组织,往往是一个既敢于开拓创新,又善于团结合作的集体,虽然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职务有高低差别,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精诚团结,善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团队的目标,并促使团队中的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随集体发展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为此,在学生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首先,把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贯彻。其次,在舆论宣传上,要营造一种积极而浓烈的气氛,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团队精神对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理论研究,探寻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一,加强合作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组织进行“合作化”学习。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长组建“互学组”,引导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互学组”的合作化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智慧交流、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学习竞争的“双赢”或“多赢”。第二,加强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协同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团队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团队合作精神既强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又强调与人合作的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也消除了自卑、自傲等影响人际关系的不健康心理,更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为他们的人生积累了宝贵财富。

五、加强生命观教育,是决定高校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学期小学德育计划 篇4

以学校计划为指导思想,各种德育活动为抓手,继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从“小事”做起、据“实际”而行、务“有效”之为,抓紧、抓实行为养成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落实《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升我校少先队的品位和特色。

二、工作重点:

(一)注重行为习惯,开展养成教育,促进队员快乐成长。

1.提高少先队员思想素质。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龙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从大事着眼、小处着手,从做人与做事的角度,从新世纪对人才要求的高度,抓紧、抓实行为养成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从小做个好公民。

2.加强少先队工作,努力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细化常规管理要求,认真实施《阿恰乡中心小学德育活动”工作方案》;加强行为规范检查考评工作,通过常态化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具体抓好:

(1)“把地扫好”、“把物放好”。各中队要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每一天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人人会扫地、抹桌、擦窗、拖地,方法得当。要着力清除卫生死角,要教育、并督促学生有条理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室内外一定要保持全天的干净、整洁。

(2)“把话说好”、“把饭吃好”。各个班级都要教育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要讲文明,懂礼貌,行为规范、有教养。教育学生在就餐时不大声喧哗,不浪费粮食。

(3)课间纪律。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的各项规定,“有礼、守纪、保洁”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4)抓好检评,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结合文明班级(中队)的考评,继续进行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每天对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在学校的卫生、早操、言行文明、红领巾的佩戴、眼保健操等情况等进行检查、公布、评比。通过自我检查,红领巾监督岗督察,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力争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的进步,以竞赛激发队员荣誉感,促进队员的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5)深化“养成教育系列训练活动”。形式多样地开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劳动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诚信守法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系列训练活动。

(二)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

1.抓好少先队自身建设。

(1)健全少先队组织,培养少先队干部。

期初,进行大队委员选拔。通过中队推荐、岗位竞聘,选拔一批有责任心的小干部,让他们自主管理和设计队活动。中队抓好中队干部的培养,同时,设立各种实践岗位,让不同层次的队员在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中得到发展。进一步巩固少先队大、中、小队建设,开展好队会、队日活动,积极发挥少先队在班集体建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少先队队室、板报、广播室、文化长廊等文化宣传阵地,增强少先队文化的感染力,不断提高阵地建设的品位。

(2)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有形化的探索,大力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加强对少先队礼仪用品的规范管理,教育少先队员坚持佩戴红领巾和少先队干部标志,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队旗、队徽、标志、队礼、呼号、礼仪等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3)强化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少先队的育人功能。

重视希望来吧、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利用好学校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台等媒介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红领巾文明监督岗”等组织的作用。

2.抓好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建立辅导员的培训制度,不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政治,学习理论,共同商讨少先队工作。通过学习讨论、上队课,辅导员间结对等多种渠道,帮助辅导员学习现代新理念,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把少先队工作要求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三)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组织好各项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教育实效。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库尔邦节、国庆节、以及读书节等各类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如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做国家的新主人,对广大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建队节期间通过新老队员手拉手,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帮助少先队员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队章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少先队组织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明确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少先队的组织生活,引导少先队员以是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教育主题:感恩老师

1.制定政教,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

2.制定各中队工作计划。

3.布置教室,出好第一期板报。

4.各中队开展班队干部竞争上岗活动 。

5.大队委培训工作及分工工作。

6.布置本学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到“把地扫好”“把物放好”“把话说好”“把饭吃好”。

7.开展“庆祝教师节”、“民族精神月”活动。

8.“感恩老师”演讲比赛。

9.每月之星评比。

十月: 教育主题:爱国

1.庆“国庆”手抄报比赛 、演讲比赛、征文比赛。 经典诗文朗诵及写字比赛。

2.庆祝建队节。

3.开展“微笑行动”系列活动。

4.每月之星评比。

十一月: 教育主题:安全,感恩

1. 11月9日消防安全日,了解消防知识。

2. 11月第四个星期日是感恩节,组织开展“感恩亲人,感恩伙伴,感恩社会”系列活动。

3.强化学生的常规管理,并加强少先队常规礼仪管理。

4.每月之星评比。

十二月: 教育主题:健康

1.结合“12.4”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法制讲座等)

2.举行踢毽子、跳绳、拔河比赛。

3.准备“元旦”文艺活动。

4.每月之星评比。

一月: 教育主题:创新

1.1月1日元旦,庆“元旦”系列活动。

2.评选和表彰“优秀少先队员”、“红旗中队”、“优秀督导员”、“优秀广播员”。

3.收集资料,总结汇报少先队工作。

新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篇5

工作内容

深入贯彻“两个纲要”的要求,积极开展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初步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内体糫,构建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体系;结合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知识传授和人格教育有机结合。

基本工作

1、重视基础行为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大队部要切实加强反馈检查的力度,并能发挥“红领巾广播、”及黑板报的功能,及时进行播放评订。对检查情况及时公布,树典型,造氛围。

2)充分挖掘传统道德中文明礼仪教育的资源,赋予时代气息,结合网络、结合课堂使广大学生知文明、懂礼仪,在学校以“校园礼仪”为主题创造纯净的校园环境。同时把养成教育溶入到学生的活动中,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3)以民族教育、生命教育为重点,以推进中队电子化管理为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定期修改更新网页,培养发挥队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努力使我们的中队在建设过程中张扬个性,凸现特色,真正成为快乐中队。

2、宏扬民族精神,做有根有魂的好少年

1)充分发挥课堂等主渠道的作用,结合思品课、晨会课、升旗仪式、广播宣传等

2)结合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发挥网络教育功能,继续培养发挥学生上网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班本特色继续开展教育活动,及时充实民族璀璨中的内容。

3、关注学生成长,加强人格教育,发挥“人生导航”作用

1)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课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发挥“心灵之约”、“班级阳光心语”的作用,确定每月论坛主题,促进家校、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始终拥有自信、向上、进取、健康的精神状态。

2)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3)班级师生建立困难学生跟踪卡,开展“成长困难学生教育对策”研讨,真正落实对困难学生的帮助转化工作。

4、加大德育科研力度,积极转化研究成果

5、完善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建立开放德育新体制

1)定期开展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价作用,推进我校民主管理的进程。

中学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篇6

我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平时,我除了利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和方法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新学期开始,开一堂行为习惯教育课。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倡团结友爱,讲文明礼貌,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对教材的学习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学起来会更加的认真。

(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五)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组织同学们进敬老院关心照顾老人,到校外捡垃圾、打扫卫生等等,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意识,让学生树立起责任感,让学生在奉献与付出中体会幸福与快乐。

(六)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1、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及时与家长沟通,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探寻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篇7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德育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好的德育,就把握不好教育工作的方向。时代在飞速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日益更新,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在新世纪、新目标、新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根本点。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一个轻视后代思想教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忽视德育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发展后劲的学校。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善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其个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倾向,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科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从而完善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人人重视、参与德育工作的德育整体。

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德育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虽然教育者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教育效果一直不尽人意,教育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思路和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二是教育手法过于老套、死板;三是说教成分过重,互动性差,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等等。

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德育不是物化的、模式化的,而是人格化、多样化的德育。学生是人,不是物;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装“美德”的口袋,学生是精神主体,是道德主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不是物的标准件生产,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是育人、育德、育心的文化心理过程。应实行人格化的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实现《学会生存》中提出的教育理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生活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是当前形势的紧迫需要,德育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途径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及教育形势产生了重大变化,德育面临不少新的情况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尤其是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深刻指出:德育工作要“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因此,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首先,学校应成立以党委 (支部) 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全方位启动。其次,建立德育工作网络。建立“校内外两大块、六条线、全方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校内:一是发挥党委 (支部) 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发挥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四是校内三条线齐抓共管,线线职责明确,措施落实。校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警民共育三条线,线线有组织,有规章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活动落实、基地落实。

2. 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

《论语》中讲:“学而不知思考,必定是迷惑而无所得”。光是没有理论知识的乱想,必定造成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活动课要想学生有所得,必须“学”、“思”结合,寓教于乐,甚至可说在玩中学,玩中思,玩中得。

3. 在“导”和“行”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向导、开导,把重点放在“行”上

《学记》中讲:“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怎样把讲授的道理转化为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关键在于“导”。“行”就是具体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小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食粮。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意识的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教师育人观念,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结合教学工作,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

4. 德育活动课要与校内外结合

要使学生克服在校是学生,回家是“皇帝”的错误思想,逐步由他律向自律的方向转变。怎样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言论和行为,并养成习惯是一个反复认识、不断实践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注意激励机制,深化“乐学”效应,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相统一的教学改革实验,将促进其他学科的改革。注重研究各学科教材教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有的放矢地渗透德育。

5. 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渗透德育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知识范围,根据知、情、意、行精心设计,按序列安排活动内容。把每个学期作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一个中心,围绕每个训练中心设计阶梯式活动系列。每月应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一项活动和训练内容,使教育和训练有序地进行。德育离不开家庭、社会教育的载体,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的合力,解决社会“大环境”、家庭“小气候”和学校教育不协调的问题。建立班主任家访制,解决和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办好家长学校,用自编讲义,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按照德育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具体教育活动,通过确定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的系列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例如:可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优秀图书、歌唱优秀歌曲活动,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可举办“小帮手”劳动技术比赛、“小卫士”环保行动、“小标兵”诗歌朗诵会、“小伙伴”结友谊对子、“小主人”谈理想信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中思想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6.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学校部门,应该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而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却小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因此,要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里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积极向上。

总之,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社会各界应大力开发家庭、学校、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从而提高道德素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革新, 2006, (3) .

对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8

一、优化德育方式,拓宽德育途径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前我们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育者往往采用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常常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改革德育方法和形式,除重视说教外,应强化渗透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观看影视录像、开展演讲辩论、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功效。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自身修养。我们更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接受教育,了解社会对公民的规范和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将来成为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高素质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效果,学校的特定环境和育人的艰巨任务均说明,只有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才会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的言传身教中,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生活习惯、个性特征,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教师的一个眼色、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应注意自身形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礼貌水平,促进校风校貌的良好发展。为此,学校应带领老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让老师真正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权利和义务,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范遵守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为青少年树立榜样。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人们开拓进取,同时对于控制人们的不良行为和校园的不良风气,也有很强的约束作用。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应注意校园的美化、净化和优化。师生的价值观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校园精神和校园风貌中。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风貌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伴随着学校自身的历史发展而呈现出的文化积淀。因此,我们应认真总结学校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营造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校园文化,形成好的校风。

新学期教师德育工作计划报告 篇9

为了“强管理、提实力、出成效”的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本着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态度,优化教学与管理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为载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形成教学、研究、师训一体化的教研工作新机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加强各学科、各学段教学策略的研究,体现课程功能观,在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各环节中的整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力度,积极开展课堂常规抽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学期学校进行二至三次大型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开展全员性听课评课活动,加强个性化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

(1)备课: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力求突出重难点、解决策略、设计意图、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写反思,向40分钟要实效。

(2)继续抓好“说、上、评”和教学反思:深入课堂听课,及时评课,从听课入手,提高教师讲课水平,突出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

(3)加强理论学习,苦练基本功。每周一次集体教研,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教师讲课、评课及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加强教研组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同年级组备课,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强化对教材、教法的探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水平。

(三)以教师培训为纽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新学期德育工作讲话稿 篇10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春草吐绿,气象维新。我们满怀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13年上学期,在今天这个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谨向全体师生问好,祝老师们工作顺意、幸福安康!祝同学们健康快乐、学习进步!

上学期,在上级领导、学校老师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及社会各界的赞誉,主要表现在:目标管理制度严格、措施到位;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全期实现了零安全责任事故;校园文化日渐活跃;学生思想素质大有提高。去年下期我校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涌现出一大批进步明显的同学。

但是,成绩终究属于过去。在新的学期,我们要有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希望。同学们,过去的你是好还是差,都不重要,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好今天。一切重新开始,努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守纪的新形象,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们不断挑战自我,严以律己,就一定能使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取得可喜的进步。我相信你们,我也希望要大家对自己充满信心。

下面,我就学校德育工作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在安全与卫生方面:一定要严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管理,往返学校的路上和校园活动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往返学校途中,一律不准搭乘无牌无照或超载车辆;一律不准搭乘摩托车;一律不准靠近深水区域或下河下塘洗澡;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行,不准推揉拥挤,不准在楼梯上嬉闹;不准攀爬围墙;通学生凭证出校,寄宿生凭班主任批示的请假条出校,严禁私自外出;不准进入网吧和游戏厅;不准携带火种进入寝室;不准在教室私自用电;严禁带手机入校。卫生是文明的标志。我们要搞好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教室、公共区要打扫彻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保洁意识,提倡大家养成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坚决反对乱丢乱扔现象。时刻保持好良好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在仪表、仪容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化妆、不染发、不佩带首饰。男生不留长发、怪发,女生不烫发、不染指甲。禁止着奇装异服或披衣敞怀入校。总之,不适合学生的仪表、仪容要坚决杜绝。在这里,我要提醒那些染发和留长发、怪发的同学,本周内一律自行修正发型,若不然,学校下周将采取强制措施予以修正,决不手软!

3、在校规校纪方面: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大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班里有同学违规违纪,让班级扣了分,整个班级都会受到影响。班级里有同学得了荣誉,全班同学都会感到光荣。我希望同学们自觉守纪并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在学校里,大家要尊师爱友,见到老师问声好,这是尊师的起码要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勤奋,这是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与同学和睦相处,这是团结友爱的表现。在公共场合,谈吐文雅,举止文明,这是基本的公民道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这是文明的体现。在这些方面,我们学校的多数同学都做得不错。但也有个别同学满口脏话粗话,拿别人的东西,吸烟、喝酒、赌博,以大欺小、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这都是极不文明的表现,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厉打击。

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同学做到: “三个关心”:关心老师同学,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四个参与”:一是积极参与劳动卫生活动,二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三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四是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五个不”:一不攀趴围墙、二不串教室、三不乱涂乱画、四不闹打架斗殴、五不进网吧、游戏厅。“六个禁止”:一禁止旷课、私自离校;二禁止吸烟、喝酒、赌博;三禁止破坏公物;四禁止携带匕首、管制刀具等危害物品入校;五禁止以大欺小、敲诈勒索、打架斗殴;六禁止拉帮结伙或与社会闲杂人员混迹一起。

同学们,学校里多数是小事。比如:弯腰捡起校园内的一张纸屑,听到铃声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整理好学习用品等等,事情都很小,但却关系到同学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日积月累,便是大事。中学阶段是人生中长身体学知识及修养道德的关键时期,切不可虚度年华,我希望同学们经常扪心自问:(1)我来学校干什么?(2)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3)我将来干什么?(4)学习尽到责任了吗?(5)我的行为习惯好吗?这样,大家的学习目的会进一步明确,学习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困难就会被努力克服,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细节中: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讲什么样的话语等等,无不体现出我们的修养。细节决定成败,一滴水虽小,但是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当你随手关掉水龙头时,当你弯腰拣起校园内的纸屑时,当你不再随地吐痰、不再乱抛杂物时,当你遵守了那再琐屑不过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时候,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就会在我们的校园里绽放。

老师们、同学们,龙回蛇至又一年。龙的魅力在于“腾”,蛇的精神在于“钻”。让我们在新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扬蛇的钻劲,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更加生机勃勃!

老师们、同学们,松弛的神经又该绷紧了,起床的号声又将吹起清晨的奏鸣!愿所有的老师工作顺利、万事胜意。愿亲爱的同学在新的学期思品好、身体好、学习好,时时有收获,事事有长进!

上一篇:高考标点符号真题练习下一篇:助力银行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