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培养措施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生培养措施(精选10篇)

优生培养措施 篇1

三年级焦永丽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班几个同学思想活跃,上进心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我把他们定为我的培优对象,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培优促特,真正发挥优生的内在潜力,体现因材施教、优生优培的原则,特制定优生培养计划如下:

二、培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感受语文的魅力。

2、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学习上的不良习惯。进一步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3、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习惯。明确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

取知识,形成能力。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1)在语文教学方面,培养自学能力,特别是借助字典、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2)在阅读方面,注意在教学中教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而且在每节课前都要进行预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绪,要加强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学中分类管理,对优生提出比一般同学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疑惑问题,积极加以分析和辅导。

6、为优生辅导确定时间,及时找出不足,查漏补缺。

优生培养措施 篇2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老师讲的是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是迷迷糊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联系实际生活法

只有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我组织学生代表到信用社实地调查,现行利率,让学生结合自家存款情况,计算出应选用哪种存款方法比较合算,并计算出相应的利息收益;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我让同学们用一根固定长度的竹杆做道具,利用相似比计算出旗杆、树木等一些较高大物体的高度;在学习概率时,我引导学生们一起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出一张体育彩票的中奖概率;……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讲评参与法

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些习题课中,我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组,让各组自己推荐代表到讲坛上进行讲评,其他同学适时进行跟进补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

3.创设问题情景法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场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例如:讲授“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这一节知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两两相交的三条马路间,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街心花园,在花园何处建造一个小亭子,才能使三条马路上的人们都能走相同的距离,来到这个小亭子呢?”从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急于要了解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精神集中,情绪饱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4.运用教具形象表达法

恰当运用教具,除了能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外,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奇妙的效果。在教概率的时候,我运用骰子来研究概率问题;在讲旋转、平移对称时,我利用纸做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现场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生数学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矛盾冲突质疑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这种情景的创设,我们称为矛盾冲突质疑法。如在讲分式的增根时,我给学生先写出了一个分式方程,引导学生解出未知数的值,最后再让他们代入分式方程中检验,结果发现了使方程无意义的现象,引起学生巨大的惊异,带着迷感不解的思绪,学生开始了认真地探究了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并且深刻地认识到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再如讲到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横一竖两条互相垂直的等长线段,让学生观察判断哪条线段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竖着的那条较长”。我用尺子一量发现一样长,同学们感到奇怪,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通过此例使学生明确数学问题光凭肉眼看是靠不住的,它需要严密的推理论证(此前一部分学生在证题时,看到图中的两条线段有点垂直,就直接写它们的夹角是90°,感觉两个三角形形状相近,就直接写它们全等,这都是因为缺乏对逻辑推理严谨性的正确认识),这样的数学课趣味浓、余味长,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开展学习竞争法

实践表明,大多数人在竞争氛围下的积极参与性远远高出平时,因而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设计问题比赛,“一题多解”的解答问题的比赛。读背法则,定义的接力比赛,默写公式比赛等等比赛方式,会使本来枯燥单调的数学内容在学生间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情绪氛围中得到落实,这种方法对激励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尤其有效,因为它使学习活动更富有刺激性、挑战性和参与性,从而引发竞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曾经有这样一句流行语:“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多数人也这样认为学好数学,就得多做题;故然,多做题是有好处,熟能生巧嘛。但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做”,更要“悟”。难题和特殊类型的题做完后,一定反思:这道题的突破口是什么?关键是从哪个条件入手的?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争取使学生会一道题,应会一类题。学优生现在已经初步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

三、在习题配备上给学优生发挥的空间

每堂课上,我都要求学生做完书上习题后,马上写练习册上相应内容,练习册上拔高题,我要求选做;每天的作业题也都有选作题,这样分层次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刚开始时,一部分学优生选作题也不爱做,后经我鼓励后,学优生都知道,选作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必答题。

四、全面细致的分析问题,开拓解题思路

初中的课程比小学深的多,九年级学生也不太善于全面深入地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多给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机会,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

例如:我们期末复习“不等式”一章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m+a<n+b(B)ma<nb

(C)ma>ma(D)a-m<a-n

班级4/5学生(包括一些学优生)都答的是(C),而忽略了a取零时(C)就不成立了。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做题上的薄弱环节。另外,我尽可能选择一题多解的题,既开拓了他们的思路,也激发了他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我在培养学优生身上下了很多工夫,但很不够,感到学优生的成绩不够稳定,这就说明他们的数学素养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我再多想想、多做做,尽早地把他们培养出来,使课堂效果更高效。

摘要:“学校发展,我的责任。”正因为我心中时时牢记这条信念,才知道培养学优生的重要性,本文就我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家校合力”培养一等优生 篇3

自古以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和老师构成了教育孩子的第一阵地,社会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身上寄予了家长和社会的殷切希望,孩子成绩的高低,行为的好坏,仿佛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长把教育的权利和责任都推给了老师,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也是任重道远的接受了这个重任。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师和家长是截然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育成败,父师之责也。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昔日严父型老师向朋友型转变,一切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变。老师在不断变化,但学生的素质和成绩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应该把目光投向比老师地位还重的家长身上,从他们身上发现改变学生气质和综合素质的缺口。

重新带初一,工作相对轻松。闲暇之余,面对初一的少先队员。感觉他们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活泼可爱,反而觉得老气横生,愁眉苦脸。初一的孩子不应该这样呀,他们和自己想象的相差的太远了,于是我就做了这么一个调查,《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只所以选择这样的题目,我感觉现在的教育过多的强调了老师的作用,家长把所有的希望和责任都放到了老师身上。其实家长比老师的地位还有高,因为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所以想了解到底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但是当我收到学生交上的日记时,我的心却沉重了。“父母管的的太严,我都不想活了;我愿化作一只小鸟,飞出家的牢笼;”初一的孩子,正是春光灿烂的时候,却发出了地狱般的呐喊,令人心颤啊!

孩子们的压力,不应该是中考的压力,这些少先队员们心中还没有什么真正的中考概念,那么压力只有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到底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初中家长,我不禁的陷入了沉思,通过几天的思考和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我感觉一个合格的家长至少做到这几个方面:

首先应该是一个了解教育规律的家长,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而对孩子成长中的关键转变期,家长应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转变。我们先了解一下成长起的孩子的特征有哪些?

成长期的孩子主要特征: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少先队员开始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如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知觉有关的事物,但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 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因此,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我们家长应该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问题。 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心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家长,看看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家长:

1.有准备的家长

家长把孩子送到初中后,就给孩子规定了怎么上初中,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在班里,学校里要排多少名,其实,这是只要孩子说一句,爸爸你准备好了吗,我想肯定很多家长就会目瞪口呆。是啊,孩子上了初中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个家长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沟通,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做法告诉了孩子,我想学生肯定会理解家长的苦心,学习自然会用功,还有我们家长大眼瞪小眼看吗。

2.朋友型的家长

要掌握孩子的情绪,沟通是最重要的,由于他长大了,更应该把他当作朋友一样交谈。可以先告诉他进入初中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比如考试成绩可能下降,可能某个老师或是同学他不喜欢,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同时,要他明白,爸爸妈妈是“朋友”,是最坚实的后盾。谈话时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什么时候有时间、想谈什么、对什么有疑惑……这样才能保证谈话能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早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一个好家长应该是能学习着用微笑面对孩子,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孩子,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 。

如何培养优生 篇4

如何培养更多优生,一直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在中学阶段,英语与语文、数学一起成为最重要的三个学科,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否上重点高中甚至是好的大学。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学好数学、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生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初中教学培养优生的积极方法

一、重视每一个学生。不少人认为培养优生就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加以额外辅导,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成为优生的潜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优生。为此,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将每个学生都当作优生进行培养,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平等对待,而更加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

二、合理实施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分层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及个别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

三、注意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拓展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拓展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引导学生强化知识学习和联系生活。拓展学习产生的积极效果在于:它不仅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起到强化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这样的感觉和认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

二年级优生培养计划 篇5

二 年 级

任 文 升

二年级优生优培、学困生转化计划

学情分析:本班有38名学生,其中有10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5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约1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12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为了全面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力求做好学优生、学困生的辅导的工作。

优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并培养一批学习尖子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学习能力入手,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计算、阅读和写作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素养和文化成绩。

二、学生名单:

曹文涛周健伟任敏凤杜昕悦何舒豪

徐熙明杜奕辰周雨晴杜钦宇杜培鑫

三、基本情况分析:

以上这些同学思想活跃,上进心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我把他们定为我的培优对象,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培优促特,真正发挥优生的内在潜力,体现因材施教、优生优培的原则。

四、培养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学习上的不良习惯。进一步给每个学

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3、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习惯。明确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五、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让其自由的表达意思。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方面,培养自己读的能力,特别是借助字典、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2)在阅读方面,注意在教学中教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而且在每节课前都要进行预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绪,要加强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学中分类管理,对优生提出比一般同学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疑惑问题,积极加以分析和辅导。

6、为优生辅导定出时间,地点。辅导时间为每周二、四的下午

第四节课。及时找出不足,查漏补缺。

7、及时沟通家长,平时督促家长做好后勤工作。

“学困生”转化计划

一、学困生名单:

杜春秋杜宁孙浩钧刘桓雨

杜子杰裴晓玲赵胜利杜宝利

周本俊杜贞航刘长青周本建

二、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明确了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三、转化措施:

1、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2、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

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优生培养工作总结 篇6

为了让优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挖掘他们最大的潜力,在本期里我对优生作了进一步的辅导培养,现将优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掌握优生的特点

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认真发现优生存在的个性特点,既“优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具体说来,“优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及比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心。

7、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勾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优生潜能。

针对以上特点,我作了相应的引导工作,一般说来,“优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生”不求上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并不断培养优生的受挫心理。对“优生”犯错误切不可迁就,而应该严肃批评,让他们习惯于批评,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处分;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这当然不是说要有意让“优生”不断失败,而是引导“优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失利,而当“优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当然,“优生”的学习成绩是拔尖的,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却不是个别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总之,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活动„„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优生培养措施 篇7

一、欠发达地区高考备考优生培养难的原因

1.学校紧张过度, 患得患失

由于社会舆论对清华、北大过于关注, 学校高度紧张, 以往的宽松教学、有序的竞争环境受到影响:在备考复习中, 清华、北大不仅成了高频词, 而且在实际的战略部署上, 出台多种有关优质学生培养的方案, 落实了领导驻班责任制, 要求跟班跟尖子;于是, 教师为尖子生开小灶, 进大补, 唯恐步伐不快, 步调不一致, 有些教师明知这样做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又放心不下, 患得患失;而尖子生倍受关注, 高度紧张, 进补受不了, 消化不下, 明知效果不理想, 也要机械接受, 唯恐错失良机, 患得患失。事实证明, 学校环境宽松, 教师教学轻松, 学生复习从容, 教师理性有序指导复习, 录取清华北大的学生自然而然出现了。中国有句古话“欲速则不达”, 又说“以静制动”, 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2.教育主体淡化, 动力迟钝

据调研, 高考能考出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任课教师能够实实在在与学生打成一片, 教学相长, 学生向教师学习, 教师也向学生学习。这样, 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了, 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了, 一句话:学生学得主动。而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学, 教师的权威性过于突出, 教师高高在上, 讲的是所谓权威言论, 学生照着教师所谓权威的模式来练, 很难越雷池一步。这种权威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势, 学生只敢仰望, 这样指导备考是让学生真正的诚惶诚恐的“迎接高考”, 而不是信心百倍的“挑战高考”, 如此又怎能产生拔尖人才?

3.优生培养欠缺, 攻坚不力

对尖子生的培养贵在知情, 贵在仔细研究其薄弱处, 做针对性的指导;同时, 在知情的基础上, 还得讲究策略。目前一些学校组织优生培养有三种情况令人担忧:一是缺乏对尖子生的全面深刻了解, 对其短处不明确, 而笼统说其某科薄弱, 说不出薄弱的具体环节, 盲目组织强攻, 目标大, 收获小;二是尽管找准了尖子生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 却忽视整体, 旷日持久, 专攻薄弱环节, 薄弱点终于攻破了, 而整体却不牢了, 顾此失彼;三是对尖子生各科缺乏分析, 平均使力, 尖子生也就拔不高, 长不大。

4.备考方法简单, 大拼消耗

不少学校备考过分看重“练”, 一日多练, 正常课堂练, 课后练, 自习课也还是练, 语文是如此, 数学、英语等学科都是如此。在“练”的过程中, 消磨学生大量时间与体力, 可尖子生成绩仍在一条水平线上徘徊;即使有的学生有点起色, 但在高考中却又平平: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悟”、“通”、“化”的时间太少;他们“悟”不了, “通”不了, “化”不了, 只是机械做题, 在做题中尽管有所“悟”, 有所“通”, 有所“化”, 但非常有限, 缺乏全局性, 因此, 他们的成绩很难提高, 尤其是高考, 新题型一出现, 他们就适应不了, 所以纵使平时得过高分, 高考却发挥不出来。其实, 尖子生并不完全是靠“练”出来的, 很大程度上靠“悟”、“通”、“化”, 真正的尖子, 做的题并不会很多, 而且学得很轻松。

5.科任急功近利, 各自为政

很多担任高三教学把关的科任教师担忧本身科目成绩平平, 怕打板子, 怕被社会品头论足, 迫于压力, 抢夺尖子生的宝贵的学习时间, 每天给他们下任务, 把他们的空间填得满满的;这时, 如果班主任宏观调控失灵, 甚至其本身也来凑热闹的话, 即使有希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 也会被弄垮;在这种情况下, 难怪不少教师感到困惑:怎么优生临近高考, 越“优”不起来了, 变“笨”了, 试想想, 他们被排山倒海般压来的练习题逼得喘不过气来, 哪还有“灵性”存在的空间?

二、破解欠发达地区高考备考优生培养难的对策

1.强化动力

高考备考紧张而激烈, 不少尖子学生会挺不住而退下来。太史公司马迁曾说过:“人穷则反本”, 人处于艰苦环境下, 就会回想根本, 返回到起跑线上。因此, 这时就需要强化动力, 动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底气, 底气不足, 焉能持久?

一是励志。

要用鲜活的事例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而读书, 让他们把“小我”摆到“大我”的高度, 开拓他们的学习境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悟出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道理, 同样适应于挑战北大、清华。曾有一位特级教师在介绍培养高考优生时说:“我当班主任时, 经常利用班会课、早晚自习课, 组织学生学习‘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的材料, 记得当时组织学生轮流读《高山下的花环》, 读得学生热泪盈眶, 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正气、浩然之气增长, 读书的底气增强, 动力自然强大。”事实说明:磨刀不误砍柴工, 他带的班有多名学生考上名牌大学。而目前很多学校班会课、自习课成了正常课的延伸, 要么用来考试, 要么用来讲课, 很是可惜。

二是造境。

营造轻松复习环境。①要消除来自外界一定要出某某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压力, 冷静处理, 正确对待, 科学安排备考;要求校园、教室的布置人性化一点, 校领导、教师的言谈淡化名牌大学的概念, 让学生尤其是尖子生轻装上阵。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很有道理。②消除部分班级所采取的束缚尖子生的强制性的强化复习 (笔者的意思并不是反对强化复习) 。关键在于尊重“民意”, 顺乎复习规律, 转变思维方式, 变要我复习为我要复习, 变要我补课为我要补课;其实不少尖子生是有自知之明的, 并会妥善处理好复习节奏, 主动要求查缺补漏。需要的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遵循这种需要组织复习, 往往效率高, 效果好。

三是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说明兴趣作用之大, 是学习的一股强大动力。高三备考信息量大, 枯燥, 更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内容变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克服复习的沉闷与呆板, 引领他们攻坚克难。

四是扬“波”。

扬“波”就是要让学生开展竞争、超越, 超越别人, 超越自我。要求教师评价学生成绩进退, 扬抑有方,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激发徘徊者。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谈到这个话题时, 很有感慨地说, 有个女学生, 每次模拟考试都排第一名, 比第二名多40-50分, 为此, 他十分担心, 担心班上没有竞争活力, 于是故意制造波澜。有一次, 模拟考试后, 他找到该生, 与她达成协议, 有意为她减掉50分, 结果她的成绩成了第二名, 第二名的变成了第一名, 这样一来, 有效的激发了第二名的学习竞争热情, 结果高考原第二名与第一名的成绩只有’分之差。很多能出尖子生的班级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通过鼓励、鞭策、激发促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这些班级的第一名往往都是不确定的。

五是正身。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身正即是令, 也是动力。人们常说“学生像班主任”, 意思是说,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很有道理:!说明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大;"说明班主任工作到位。这话给我们的启迪是:班主任要以一种自信乐观, 不畏困难, 务实奋进, 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多说鼓励的话, 不说泄气的话, 多点微笑, 少点严厉, 多点激情, 少点冷漠。其实科任教师的表率作用也并不亚于班主任, 如果有严谨务实的教师, 就会有严谨务实的学生。所谓“为人师表”, 不可忽也。

2.优化引力

在备考的关键时刻, 把关教师的话, 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于尖子生来说, 教师话里的每一个信息, 他们都是十分关注的;因此要求教师引导尖子生复习, 要引到“点”子上, 切忌误导;如何优化这个环节, 引到“点”子上呢?

一是点“实”。

引导他们要切中复习的实际情况, 不讲空话、套话、不着边际的话。要求教师要系统研究尖子生的学习情况, 做到详知内情;对他们备考复习精力分布、考点火候把握, 实实在在, 了如指掌。

二是点“准”。

针对尖子生复习困惑, 要准确解答, 正确引导他们复习巩固提高。要求教师:!对考点研究深透;"广泛占有把握备考材料, 筛选精要, 改造或者自编习题, 推荐给他们;#对尖子生课堂提问认真设计, 考试测评仔细分析, 建立尖子生备考情况动态档案, 做好跟踪指导服务。

三是点“精”。

教师引导尖子生复习, 不是去“苦”他们, 不是引其入“题海”, 而是要把他们在“题海”中引出来, 让他们把书读薄来。要求教师把书教薄来:①引导复习提纲挈领,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当前一些教师是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乱自己, 更乱学生;②引导复习精练精讲, 举一反三;③引导他们善于驾驭资料, 精明强干, 多看多思少动笔, 提高复习效率。记得有一位考生在复习时, 曾创造了一个礼拜轻轻松松完成八套语文模拟卷的纪录, 其关键在于以“看、思”为主, 没有每题“亲躬”。

四是点“深”。

引导尖子生复习, 不能就事论事,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要透过现象探究本质, 从根本上找原因, 作指导。一位特级教师曾讲道, 在指导学生写小作文:“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孪生姐妹, 她们走进玫瑰园……”要求给这两个“一模一样”的姐妹作肖像描写, 不少于100字;结果学生都在“一模一样”上大做文章, 按高考要求判及格以下。这位教师没有直接说他们应该怎样写, 不应该怎样写, 而是想到他们没有完全理解肖像描写这个概念, 于是对他们仔细讲解什么叫“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的相貌、神态、衣饰等进行的描写, 然后把他们的作文打回去, 让他们重写, 结果, 他们在“一模一样”的大前提下大写“不一样”, 按要求可以判高分。

五是点“新”。

引导尖子生复习, 要多在培养其应变能力上下功夫。应变能力的有无与高低, 其实是对知识是否由“懂”达到“通”、“化”程度的检阅, 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是国家选拔拔尖人才的重要标尺, 是真正判定尖子生尖到什么程度, 能否达到录取清华北大学生素质要求的最重要的尺度;每年每科高考题中都会有不少检测应变能力的新题出现。因此教师指导备考:①把考点讲深、讲透, 让学生由“懂”进入到“通”, 再进入到“化”的阶段,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②会变换角度、变换材料编题, 力克定势思维;③会变换情况讲题。可以判定:不从宗旨上、根本上指导复习, 不会自己编题, 不会变换情况讲题的教师难以胜任培养拔尖人才的重任。近几年, 很多把关教师以做题作为指导学生备考的主要方式, 缺乏把考点讲深讲透的耐心, 缺乏自编训练题的热情, 或网上下载或订几套试题, 组织学生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 每次训练之后, 对对答案, 这种以考代讲, 大搞题海战术的备考模式, 对学生来讲实在是一种悲哀。

3.深化合力

培养尖子生, 特别需要合力。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密切配合, 互相合作, 协同作战;这种“合”的程度越深, 越能产生奇异效果;深化这种合力, 可以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理一”, 即认识一致。

尖子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单靠任何一人或几个人难以完成, 为完成好这项工程, 有时需要更多无怨无悔的付出或需要更多心甘情愿的让步。要求所有教师要有全局意识, 达到“小我”服从“大我”的境界, 自觉主动当好主角或配角。

二是“情一”, 即用情一致。

对尖子生要把他们当做朋友, 充分体现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能高高在上, 师道尊严, 要共同营造亲密、和谐的感情氛围。

三是“力一”, 即努力一致。

培养数学学优生的方式探讨 篇8

关键词:学优生;小组合作;数学思维;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63-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堂学习是中小学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我们的改革理念在这里得不到落实,那探究就是一纸空谈。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所以很多同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找不到方法,并且数学学习也是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学生小组模式的进一步升华,来带动大多数同学主动学习数学,也让学优生完善自己知识体系,成为学科“尖端”。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模式。(1)模式一。在一个周的学习中,分别在周一到周四晚自习之前(19:00~19:30)安排三位学优生,他们主要学习方法好、学习思维好。在这个时间段里,主要是个别同学答疑,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课本练习题以及练习册里的习题不能自己解答或者解答起来有些困难的情况,都可以来问讲解员。讲解员需要对同学们的问题积极解答,并且在解答习题过程中,总结解题经验、数学思维方式,让同学可以举一反三,充分理解知识点,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2)模式二。在每天晚自习21:30~22:00为学生的讨论时间,这时三个学优生分别负责三个小组,对小组讨论的练习题中存在问题的进行指导,充分带动小组交流学习。并且对于小组中普遍出现的解题思路不完善、解题格式不清楚、解题中对知识点不严谨进行及时指出,让小组的学习更加有效。

2、研究对象。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优生以及班级的各个小组,通过对他们的深入研究,依托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同时通过对于有潜力和有思维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也通过给其他同学讲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数学学科学习的楷模。

三、主要阶段与具体成果

1、第一阶段:试行阶段。本阶段主要以高一某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这个班级开展“数学角”活动,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小组学习的乐趣,充分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快乐感。同时让这三名学优生也能感受到学懂知识跟讲解知识的异同,激发他们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健全知识结构。

(1)学优生培养具体实施阶段(措施)。在具体实施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的方向出现偏差,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了之前设想的实效,所以基于这些所出现的问题,又制定出以下的措施:

①每小组每天至少一个问题。任课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每天至少要问答疑人一个问题,这种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要求答疑者将学生所问的问题整理起来交到代课老师处,进行备题;②整理问题形成试卷再考查其他学生。对于答疑者所整理出来的问题,编排成试卷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是否问了问题,掌握学生对所问问题的理解情况。

(2)学优生培养具体实施阶段(目的)。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更好的让学优生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并且将学生所问的问题形成试卷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更好的在学习中找到自己问题所在,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2、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在通过前期的试行阶段后,这个班这三名学优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和讲解方法,再让这三名同学针对高一整个年级,对数学知识以及习题有疑惑、解题方法不完整的同学进行指导学习,这样不断提高这三名同学在高一年级中数学学科的优胜感,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同时因为自己在学生中有了一定的口碑从而使三名学优生学习更加全面、更为完善。

3、第三阶段:全面开展阶段。在通过一个班,三名学优生的带头和试行阶段后,仿照这种模式,让高一年级组的其他班级也在代课老师的指导下,选取3~4名学优生,开展“数学角”。从而使数学的学习走出小组、走出班级,通过更多同学的交流和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性、思考性、快乐性。

学优生培养全面开展阶段运行情况。通过在这个班实行的学优生的培养,不断在探索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反馈信息,对这种课题下的培养模式做了诸多方面的完善,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思维模式。并且在后期通过老师的监督,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课题所预想的效果,也是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再通过在高一年级其他班级进行了推广,基于在高一八班总结的经验,使得其他班级在开展学优生培养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结有如下:(1)被选择的学优生学习积极性高涨;(2)整个高一年级数学学习氛围很浓厚

四、主要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五、学优生培养方案总结

本学期通过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之下所开展的本次课题,最终的结果跟预期的效果基本一致,也对我们培养学生提供了更有效、更巧妙的方法,学生也积极相应老师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本学期所学习的《必修五》本身在整个高中的学习中就属于难度偏高的一类,这种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心向很足,最终的效果也是学生对于《必修五》的掌握情况很乐观,这种空间思维模式从平面向空间转化也就水到渠成。

班级管理之优生培养与差生转化 篇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能在这里发言我感觉很荣幸,因为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座的很多班主任和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所以今天在这儿只能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我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以便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提高。

2010年秋天,我新接了一个近50人的一个普通班,班内优生少后进生多,集体荣誉感不强,缺乏责任意识。还记得初一的前几个月,班内吃烟的、打牌的、看小说的、玩手机的、翻院墙出去上网的等这些事情时常发生。面对这一群孩子,我并没有灰心。我时时留意,处处观察,不断地总结,找到针对每一个学生最适合的方法。下面我就从优生培养与差生转化谈谈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一、差生的转化

(一)、倾注温暖,以爱为先

教师对差生的热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一般来说,老师对差生是不喜欢的,我也一样,甚至讨厌。还记得我带的第一个班,有一名学生经常吃烟、打架、玩网络游戏,我每次都是暴力解决,一期结束后,他就选择了放弃学业。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如果从感情上对这样的学生嫌弃的话,在教育时必然是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爱护少。这样,他们本能的有一种戒心,就会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现在我想,一般学生需要爱,差生就更需要温暖和爱。

(二)、多种形式,交流感情

1.对差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我班的孙丽娟一直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对此,我经常找她交流,让她明白自己并不笨,不必存有心理负担。树立信心后,我发现她学习踏实多了,中考时,还考到了全级中上水平。因此,我认为应该对这些学生注重其自尊心的培养,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老师的抚慰。

第二、在情感上接近他们,适当运用表扬艺术。应该承认差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反复。我认为

针对差生经常犯错误,自尊心强的特点,应从情感上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认为老师对自己充分重视,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稍有进步,多多鼓励;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批上“很有进步”等字样,下次作业就有好转。

2.发现积极因素,激励其上进。

差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自身都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只不过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我班的熊祥,自制力差,喜欢欺负弱小,但是他有强烈的班级付出意识,在劳动中只要是重活,他一定身先士卒抢着去干。于是,班内的大小事务我都尽量安排给他去做,让他体会自己也是班级的主人。后来他再也不是非正式小群体的“头目”,反而帮助我管理起了班级。

3、转变差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加强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我班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差,我通过单独交流,教他们如何听讲、如何记笔记、如何考试、如何打草稿等,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很多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我平时适当给予他们照顾。比如:编排位置时让他们坐在最好的位置,同时周围一定是习惯较好的的同学,这样,通过一帮一或多帮一,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整体水平也就上升了。另外,我还经常利用课外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三)、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不怕反复

班级管理中,我认为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差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差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批评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丁环宇同学因为父母离异、上网玩游戏产生了厌学情绪,想放弃学业。我为了让他回校读书,抽出周二下午没课的时间到她家中与其父亲交流,讲解读书的重要性,给他做思想工作,分析当今社会不读书的坏处。他答应第二天就来学校,可是第二天我望着校门,却始终没见她的身影。第三天一早我冒着大雨又来到了她的家,再次劝导,我想一次不行去我来两次,两次不行我来三次。就这样,三次交流后,他来到了他熟悉的学校熟悉的教室,在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认为对问题学生,要循循善诱,不怕反复。初变期,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波动期,多谈心,多辅导,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改正错误。巩固期,多正面引导,倾注温暖。稳定期,多树典型,多找成绩,多肯定。

二、如何培养优生

(一)、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教师对这类优生的辅导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切实

抓紧抓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耐心地反复地抓好辅导工作。

(二)、既抓知识,又抓能力。优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比较好。因此,我认为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比如:当小老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帮老师出复习题;收集自己的优秀习作;自己动手策划、组织一些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说得形象些,对优生,我们既要“输血”,又要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

(三)、加强课外练习与辅导。对于优等生,基础知识在课内已经几乎掌握,因此我认为培优工作,还应加强课外练习与辅导。比如: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一些较高难度的资料;注重一些衔接性的题型等,还记得我班的冉光雨同学应试能力就提高了不少。当然,对于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应把机会给优生;同时要适时地出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满足于课本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培养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四)、教育学生要有互相竞争的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开展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讨论交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我鼓励学生只追前一名,各个方面只向比自己稍好些的同学看齐。我班的李桂碧,分班时占全级200多位,初一上期期末考试考到全级176位,我发现她有一种不服输的劲,于是我从言语上刺激她与另一位女生竞争。这样,初中三年,他们也就拼了三年。下自习后,你不离开教室,我绝不先离开;你做一套卷子,我就要做两套。中考后,她竟然考到了全级18位,那位女生也考到了全级25位。其实,并不是进步多大才叫进步,一分就是进步,三年内每次考试都多考一分,我想人人都是满分了。

另外,无论是差等生,还是优等生我认为都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教育和鼓励这些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优生培养措施 篇10

文/贾俊峰

如何转化潜能生

如何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这是多年来每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我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潜能生,国外通称“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按国际上通行说法,潜能生是指由于一些因素,生理上有缺陷,性格上有缺陷,基础差,学习方式习惯不良等等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并且思想品德不好,对班级有危害的学生。现常用一词“后进生”,这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落后和缺点较多的学生。

如何看待潜能生,我认为潜能生和优秀生是相比较而言的。潜能生通常是那些在品德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品德、学习都是很差的学生,他们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和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及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

一、倾注温暖,以爱为先

教师对潜能生的热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一般来说,老师对潜能生是不喜欢的,甚至讨厌。因此,老师和潜能生之间就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从感情上对这样的学生嫌弃的话,在教育时必然是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爱护少。这样的学生因受批评多,他本能的有一种戒心,就会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这些潜能生是受了病虫害的花朵;像久患重病急待医治的孩子,应当受到加倍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对他们播下爱的种子。一般学生需要爱,潜能生就更需要温暖和爱。倘若受到老师的温暖、体贴和疼爱,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好像从老师那里吸取了无尽的乳汁和力量。这种感情力量无比,这是转化潜能生的根本所在。

二、多种形式,交流感情

1.班主任要对潜能生进行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一些差等生之所以放任自由,没有上进心,甚至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关键是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不正确,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情感上近乎完全失去信心,对学习的重要性不明了。对此,班主任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因人而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部分差等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班主任不能歧视学生,要一视同仁,也不能因其犯错误就大发雷霆,“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听之任之,放弃不管,这样只能使他们走“下坡路”。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笨,不必存有心理负担,落后只是暂时的。对这些学生还要注重其自尊心的培养,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老师的抚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可以讲一些名人轶事,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坏习惯、坏毛病,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消除他们自卑心理,重新燃起希望之光。第二、在情感上接近他们,适当运用表扬艺术。应该承认潜能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反复。班主任做潜能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如针对潜能生经常犯错误,自尊心强的特点,班主任要从情感上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认为老师对自己充分重视,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再如,平时上课,老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帮助老师拿小黑板、作业本等,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心理变化,融洽师生情感。无可否认潜能生最需要教师的爱,最渴望老师的信任与表扬。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稍有进步,教师就鼓励;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批上“很有进步”等字样,下次作业就有好转。

2.发现积极因素,激励其上进。

首先,用潜能生自己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道路。潜能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自身都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只不过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教师就是要尽力寻找潜能生身上的优点,即“闪光点”,让他们自己的优点照亮其前进的路。如某同学成绩很差,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效果,但此生是非正式小群体的“头目”,一些调皮鬼特爱听他的指挥。还有,在劳动中只要是重活,他一定身先士卒抢着去干。对此,班主任就要肯定其“闪光点”,引导其走上正途。教师要对其劳动积极性和团结同学的能力给以充分肯定,在班级中肯定他肯于吃苦的精神,并且让他在班级中负一定的责任,这样他得到老师的重视,就会增强上进的信心。其次,耐心辅导潜能生,教潜能生学会学习。潜能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班主任转变潜能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加强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在做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中,除了尊重、爱护,处处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外。还应借助各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同他们交流感情:1.经常和家长谈心,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在征求意见中交流感情。2.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施展他们的长处,让他感觉到别人对他的信任感。3.让他们给班主任写封信,谈感想,提意见,从言谈书信中交流感情。

三、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不怕反复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潜能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潜能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批评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前总是将心比心地分析一下学生的心理,习惯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选择批评的角度和时机,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消除了他们的逆反情绪,学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通过思想教育,潜能生有了转变还要跟你观察注意反复。初变期,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波动期,多谈心,多辅导,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改正错误。巩固期,多正面引导,倾注温暖。稳定期,多树典型,多找成绩,多肯定。

如何培养优生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我们老师都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而往往忽略了一些有特长的同学。这些有特长的优等生,即使教师把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地传授给他,而不再给他以新的“营养”,他还是感到不满足的。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减退,能力下降,就埋没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多为这类学生“充电”,认真做好辅导工作,使这些特长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

根据我的体会,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教师对这类优生的辅导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切实抓紧抓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耐心地反复地抓好辅导工作。

二、既抓知识,又抓能力。优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比较好。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只要文化素养提高了,即使碰到灵活的类型题目,他们也能凭着自己的学识能力来解决。只有这样,他们的所有科目成绩才会真的有所提高。

三、切实提高优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都知道要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作文分一定要高。除了在作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外,对于优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为此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它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加强课内辅导。由于师生在课内接触时间比课外多,辅导效果也比课外好,因此培优工作,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如果把学生留下来往往情绪不好,所以教师在班级授课当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如课堂提问,对于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应把机会给优生;课堂中要适时地出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满足于课本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培养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五、家校配合。教师还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教育和鼓励这些优生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上一篇:写《城南旧事》的小学读后感下一篇:体育生实习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