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管理论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征收管理论文(共8篇)

征收管理论文 篇1

一、税务组织机构

税务机关是主管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部门。1994年,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为了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我国对税收管理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革。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

国家税务局系统的机构设置为四级,即: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市、州、盟)国家税务局,县(市、旗)国家税务局。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在机构、编制、经费、领导干部职务的审批等方面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实行垂直管理。地方税务局按行政区划设置,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地(市、州、盟)地方税务局,县(市、旗)地方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系统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按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办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税务总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业务的指导和协调以及对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政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即地(市、州、盟)以及县(市、旗)地方税务局的机构设置、干部管理、人员编制和经费开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机构垂直管理。

国家(地方)税务局系统依法设置,对外称谓统一为国家(地方)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国家(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按照行政级次、行政(经济)区划或隶属关系命名税务机关名称并明确其职责。各级税务局为全职能局,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区(市、盟、州)以及直辖市的区、副省级市的区,县(旗),县级市、地级市城区的行政区划设置,地级以上城市的区也可按经济区划设置。税务分局、税务所为非全职能局(所),是上级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可按行政区划设置,也可按经济区划设置。较大县的城区、管辖五个以上乡镇(街道)可设置税务分局。管辖四个以下乡镇(街道)的机构称税务所。各级税务局稽查局是各级税务局依法对外设置的直属机构。地级市的城区如有需要,可以设置稽查局,城区稽查局视不同情况既可按行政区划设置,也可跨区设置,由所属区税务局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税务局稽查局的指导。

全国省以下国家税务局系统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局、15个副省级城市局、336个地(市、州、盟)局、81个直辖市区局、152个副省级城市区局、840个地(市、州、盟)区局和2054个县(市、旗)局,另外设置有2898个稽查局、直属分局等直属机构,10507个税务分局、税务所等派出机构,4153个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地方税务局系统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局、15个副省级城市局、317个地(市、州、盟)局、71个直辖市区局、106个副省级城市区局、571个地(市、州、盟)区局和1949个县(市、旗)局,另设置有4977个稽查局、直属分局等直属机构,18178个税务分局、税务所等派出机构,2132个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

截至2007年底(查询不到更新的数据),全国税务系统共有正式在职人员74万多人。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及直属单位正式在职人员888人(不含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省以下国家税务局系统共有正式在职人员39.44万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0.78万人,大学本科18万人,大学专科16.51万人,中专和高中及以下4.15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为89.46%.省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共有正式在职人员35.27万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0.64万人,大学本科16.47万人,大学专科13.56万人,中专和高中及以下4.6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为86.97%.二、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的征收管理范围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定,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有着不同的征收范围,具体划分如下:

国家税务局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后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产品退税,中央税的滞补罚收入,按中央税、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属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缴纳的入中央库,其他入地方库)。

地方税务局主要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不包括已明确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的地方税部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地方税的滞补罚收入,按地方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在部分地区还负责社会保险费及其他一些地方规费的征收。

在部分地区,目前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由地方财政部门征收和管理。另外,关税、船舶吨税由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管理,海关还负责代征进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有着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征管范围,但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部门,共同执行统一的税收法律和法规,共同面对的纳税人。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不断加强协调配合,整合行政资源,共同致力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定期交换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日常征管工作的协作,通过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联合开展个体工商户税额的核定、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联合组织税收宣传、纳税咨询辅导、对同一纳税人欠缴税款实行联合公告、联合实施税务检查以及加强税收政策执行的沟通协调等方式共同做好对纳税人的服务和管理。

三、分税制的体制效率

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财税体制可以概括为“确立一个契约、强化三个保障”,即:

1、确立新型中央与地方财政契约关系,由“承包制”变为“分税制”;

2、强化组织保障,实行国、地税机构分税分管双重体制;

3、强化技术保障,通过金税工程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

4、强化执行力保障,主要是加强法治建设,严肃财经纪律,整顿税收秩序,查处执法犯法,优化纳税服务,完善征管制度,打击偷逃骗税(尤其是1997年组建总局稽查局并完善全国稽查组织体系)。该体制的效率生成机制如下:

一是分税制使财政承包制原体制成本(代理成本)大幅降低。

围绕税收的各种权限在政府间的划分就是所谓的财税管理体制。无论是承包制还是分税制,国家税收的征收管理都必须实行分级管理,组织机构依然要按行政区划分级设置,同样是一种等级组织,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都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及其代理成本——这也是体制成本。在不同体制下的代理成本或体制成本的差别就是体制效率的来源。

财政承包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定额承包,即S(x)地方报酬函数=X地方行为结果-C上交中央税(含利)。在这种体制中,不管X如何,而C是不变的,其实质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全部风险。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总是设法使自己逃避风险以使中央承担风险,往往在“事前”确定C时,夸大风险,使C降低,在税收分配方案和留成比例上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以获得更大的地方利益。

另一种承包方式是固定比例法,即S(x)地方报酬函数=A地方分成比例?X地方征得收入。这种体制的实质是中央与地方共担风险。但由于地方分成比例A小于1,因而地方政府不甘心与中央分享,往往在“事后”通过隐瞒收入,人为降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做法来藏富于企业,减少上交中央的财政收入。然后“再通过集资、摊派等非规范手段把这块收入再收上来。这样共享收入的增长部分实际上就变成了地方独享收入,这也是滥集资滥摊派的根源之一”——这也正是财政承包制的体制成本(代理成本)。

地方政府(税收征收机关)隐藏税收实现额或降低超收额的代理行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中层

合谋”,即省以下政府间“合谋”。比如,擅自下放减免税权限,扩大“税式支出”额度和用途范围,鼓励默许下级政府坐支税收收入,层层设立国家金库以外的收入账户,体外储存税款,扩大预算外收入范围,游离于与中央分成共享范围之外。在1982-1989年间,地方预算外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预算内收入的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预算内收入从占GDP的20%下降为14%,而预算外收入则一直占GDP的12-13%。二是“底层合谋”,即基层征收机关与纳税人的“合谋”,对付其上一级税收管理机关。比如,扩大减免范围,违法坐支税款,纵容企业拖延交纳,纵容企业挤占税利,由企业报批盘亏、毁损等损失,提高折旧及其他费用提取标准,税银(行)联手搞假“税前还贷”冲销应税利润,等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尽管“体制成本”没有直接的精确数据,但其间接表现就是“两个比重”大幅下降,财税法纪被从根本上破坏,税收配置调节功能紊乱,中央利益遭受侵害,财政日益拮据,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区域差距扩大,部分地方财政日益强大,甚至拥财自重,进而削弱中央经济权威与政治权威的统一。当这种体制成本高到不可承受之时,新的体制就将取而代之了。

分税制体制使税收征管中的代理空间大大压缩,尤其是“国、地税分设体制”有助于提高中央政府对中央税征收管理的控制力,使中央税收以更低代理成本的组织形式取代了较高代理成本的组织形式,国税系统作为中央“自己的队伍”,其“忠诚问题”从组织基础上得到了确保。尽管在实行分税制最初的1994-1997年,体制惯性使得体制成本降低的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部分国税机关丧失原则、疏于职守,与地方政府和不法企业共谋,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以及直接截留已入库的中央税税款等代理行为。但伴随着与分税制配套的“三个保障”措施有效深入地运作,新体制终于得以确立,代理成本逐步消除,“体制效率”逐步显现。

二是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获得巨大的激励效率。

分税制确定了中央与地方分税分管的基本权力边界,使得税收风险和收益基本由中央与地方各自承担,权责更趋分明,激励作用明显。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各自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当家理财的激励和便利,征税努力程度普遍提高。尤其是地方税收,在自身加强管理以促进地方税收秩序好转的同时,也带动了包括国税收入在内的税收总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的分税制变革,产生了“税收与经济的交叉互动”效果[17],不仅促进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又循环带来税收收入的更大增长。稳定的地方收入预期和来源有效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大力投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进行区域竞争。对中央政府而言,新体制确保了“两个比重”的提高,使其经济权威与政治权威统一起来,尤其是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来实行转移支付,并以此来奖励地方政府。比如,2009年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补助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57%,占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43%。

三是伴随着“三个保障”的逐步强化,征管技术保障与组织保障、执行力保障形成合力,使分税制的激励、约束、配置和保险等效率高度统一。

作为征管技术保障的“金税工程”,不仅把亿万纳税人纳入监控网络,同时,它独有的技术特性和功能也打破了行政官僚体制信息渠道的单一性和信息的垄断性,产生了巨大的约束效率。比如,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的征纳行为均需“授权”,并留有“记录”,且可进行核对和比对,有利于上级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征纳行为进行直接监控,监督并制约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作为组织保障的“国、地税机构分设”有效地配置了管理资源,有利于提高征管专业化水平和分工程度,不同的税种所依赖的税制载体、征管程序及征管技能是不同的,分设体制有利于提高征税专业化水平和分工程度,从而以规模经济形式获得了配置效率。比如,在分设体制基础上,以专业化为特征的重大机构改革,用征收、管理、稽查等专业性机构替代综合性分局;把对企业征收、管理、稽查职责上收到省级或市级税务机关,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税收权力运行机制。用信息化加专业化的思路改革税务部门的管理方式,是我国税收管理乃至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之一[18]。

显然,分税制体制选择和以“三个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确保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增长得到较大限度地应收尽收,体制成本大大降低,体制效率极大提高。宏观税负在1998年出现“拐点”,并连续上升至今,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l995-2008年税收增长弹性由80年代的小于1增长为平均1.47,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由l986-1992年的7.2%,增长为

1995-2008年的18.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从l995年的10.3%逐步提高到2009年的20.1%(其中,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从9.9%上升到l7.5%)。国家税收秩序乃至经济秩序持续好转,连年稳健增长的税收收入更是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体制效率的意义也包含着保护地方权益、发展财政民主等立宪层面的深远含义。分税制体制选择及其保障制度创新,从国家汲取功能的结构上改变了国家权力基础和运行规则,不仅保障了中央经济权威与政治权威的统一,而且为建立在财事两权科学界定基础上的分级财政奠定了组织基础,是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模式的基本路径和制度选择,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政治成就。

四、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

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税收事项属于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制定法律方式确立。税收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有两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程序法有一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规范性决议、决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等等。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我国现行税法绝大部分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归纳起来,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税收的基本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尚未制定法律的,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比如,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船舶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关税等诸多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条例。

二是法律实施条例或细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国务院相应制定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三是税收的非基本制度。国务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决定等。比如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中有关房地产交易营业税政策的规定。

四是对税收行政法规具体规定所做的解释。比如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解释的复函(国办函[2004]23号)。

五是国务院所属部门发布的,经国务院批准的规范性文件,视同国务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

(三)、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它们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的有关税收事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命令、通知、公告、通告、批复、意见、函等文件形式。

具体为,一是根据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实施细则。二是对税收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补充内容以及如何具体运用做出的解释。三是在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对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具体事项做出规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只有经由税收法律和税收行政法规授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

(五)、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根据中国现行体制,税收立法权,无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还是地方税,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地方只能根据中央的授权制定税收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比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税额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幅度内确定。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5条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统一审批减免税项目之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税或者免税,须报省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六)、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是指省级或者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适用于其管辖区域内的具体税收规定。通常是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定,在特定区域内生效。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往往是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上级税务机关的文件要求。

(七)、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

税收协定是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在处理跨国纳税人征税事务和其他涉税事项,依据国际关系准则,签订的协议或条约。税收协定属于国际法中“条约法”的范畴,是划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法律依据,对当事国具有同国内法效力相当的法律约束力。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外谈签税收协定至2007年底,已对外谈签了89个税收协定,其中86个已经生效执行,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也签署了税收安排。这些协定和安排在避免双重征税,吸引外资,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征收管理论文 篇2

座谈会上, 市建材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秋生指出, 各级主管部门要严格依照政策征收、管理、使用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充分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 努力推进十堰市散装水泥事业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提高了散装水泥的综合配套能力, 促进了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同时, 通过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发展散装水泥的积极性, 提高了社会各方面对散装水泥的参与程度, 吸引了企业和个人对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的投入, 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产业导向、经济杠杆、激励和组织保障作用。

十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张正国从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依据、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十堰市水泥生产情况、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专项资金的征收方式、标准等方面强调了征收专项资金的目地和意义。各县市区建材行业办公室、住建局 (代办处) 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近年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进一步做好专项资金征收、管理、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 十堰市大部分县市区都是严格按国家政策做到了应收尽收, 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纳入到工程报建程序之中, 其经验可以概括为领导高度重视, 四个到位, 即机构人员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职责安排到位、领导分工到位。

座谈会上, 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分别就各自的职能介绍了专项资金征收程序和管理方式, 并进一步强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是政府性基金, 是国家为限制袋装、鼓励散装, 由政府部门向生产和使用袋装水泥的企业和单位征收的资金, 专项用于发展散装水泥, 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

据了解, 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 财政部于1998年和2002年, 先后两次印发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1年, 财政部再次下发财综【2011】4号文件, 明确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继续保留。

征收管理论文 篇3

【关键词】税收征收管理风险;监督力度;软件运转系统;税收征管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体系

税收征收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税务机关针对实体经济中的参与者进行征税,从而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使得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距,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对实际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我们称之为风险因素。为实现更好的征税管理,就必须造好风险因素的研究与管理。

一、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一)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

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主要是指外部风险因素。外部风险因素其主要是指产生于税务部门外部的风险也可称之为税收征管外部风险。外部因素使得税收征管偏离预期目标,导致税收损失发生。主要包括税收征管法律依据的实操性与规范性风险因素、社会大众法律维权意识的高低的风险因素及征收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等。

(二)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

与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不同,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是税收部门内部风险因素。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可结合具体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把控。主要包括:

1.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科学性。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科学性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是否相符。如果制度与现实脱节,将会影响征税工作的效率。

税收管理员制度。国家虽然出台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但该制度是税源管理的权宜之计。整个制度中对管理员职责的设计过于理想化,很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职责根本没有抓手,无法操作执行,导致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潜在税收管理成本有所加大。

现行纳税评估体系科学性有待提高。现行纳税评估体系以实际征税管理中企业申报的纳税信息数据为依据,评估指标是理想化企业运行中缴税行为,往往与实际脱节。因为在现实经济中,从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到大型股份或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虚假虚报的情况,这就使得纳税评估体系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有违必要的纳税评估体系科学性。

2.税收部门专业分工体系有待提高。我国税收部门先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强调分工,按照税收分工条线的职责开展部门工作。专业化分工可以实现专业高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过分强调分工,对于税收职责交叉部分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不同分工部门间信息对称性较差,综合协调运营成本高。管理部门、征收部门、稽查部门往往权限混淆、职责不明晰、以部门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使得税收征管工作效率较低。

3.监督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税源监管不到位。税源监管的作用是使税收实现“应收尽收”,防止税源流失的问题。因此,对税源的监管是十分重要的税收管理工作。同时,人员风险因素也是风险产生的重点因素。对实际税收征管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管制度与机制不健全,形成实际操作风险。

4.技术风险因素。征收软件不统一。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按照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运行软件。从每一环节来看,效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环节来看,软件并不兼容,自成体系,为整体汇总、分析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数据采集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数据采集质量较低,数据并不精准。有的数据甚至是伪造的,缺乏真实性。这有技术人员原因,也有企业虚报会计数据信息的原因。

二、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及监管力度

根据税收征管的实际情况,实施修改修订现行的税收规章制度,及时的将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对策编入制度,只有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制度能够反映现实情况并涵盖现实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实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风险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内部监管,外部检查的多种有效手段,切实查找问题并积极解决。

(二)统一软件运转系统

要实现整个税收系统数据完整、横纵向间可传递,就必须统一运行软件的标准。统一软件运行系统,在大的运行系统中通过不同模块的设计,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运转功能的实现,当然,各子模块之间、子模块与大系统之间不能存在冲突,要彼此兼容有序。对数据的录入及采集标准进行相应规定,提高实际分析的能力。只有数据科学、软件分析系统可共享,才能为税收征管风险工作作出分析及信息共享的贡献。

(三)强化整体税收征管管理的工作原则

积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要实现对整个税收征管风险防范的一致高度共识,明确风险防范的意义、目标,从思想上加强未来行动的执行力。风险管理要常抓不懈,实现风险全流程管理,将风险控制作为税收征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部分,要时刻关注风险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要积极化解潜在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

(四)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保证。根据实际税收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专门应对。同时,要设置风险管理岗位人员,通过不同条线、不同部门风险岗位人员的设置,开展风险信息对接、风险应对经验对策交流借鉴工作,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防范。

(五)实施税收征管风险评估

实施税收征管风险评估,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这是符合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原则的。风险管理一定要做好事前的预估评估工作,通过事前调查给出预判,并形成相应的解决预案。一旦风险发生,可通过前期的评估的准备开展相应工作,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可控。

(六)设计科学有效的税收征管风险控制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征管风险控制体系设置情况,积极进行合理改进。目前主流的税收征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步骤为:确定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目标、利用软件录入实际信息、测算并识别税收征管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解决控制预案、对风险管理实际效果的后评估。我国的税收征管风险工作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上述环节。

三、结语

综上,本文针对我国税收具体征管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可控性风险及非可控性风险深入分析,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发生原因。同时,根据阐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对策的详细论述,为实现我国具体的税收征收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合理的科学解决对策,并通过解决措施的制定更好的实现税收征管目标,有效防范税收征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杨.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59).

税收征收管理业务试题 篇4

一、填空题(共40道,每空1分)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或者(),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姓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名

2、“简并征期”是指实行()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取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的方式缴纳税款,具体()由省级税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号 应是以纳税人在()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内累计超过()天。

4、税务机关将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变价抵缴税款时,应当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无法委托拍卖或者不适于拍卖的,可以交由当地()代为销售,也可以责令()限期处理,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商品,应当交由()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5、税收的开征、()以及减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 定执行。

6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 件不得转借、涂改、()、()或者()。

7、税务机关查询存款帐户时,应当指定(),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进行,查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存款()和()情况。

8、税务机关进入纳税人电算化系统进行检察时,有责任保证纳税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性,并保守纳税人的()。

9、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管范围实施(),采取()或()的方式办理税务登记。

10、税务机关对()和()进行检查时,可以采取统一的税务检查通知书。

11、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税务机依法执行职务;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1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

13、《税收征管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

14、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其申报日期以税务机关()系统收到该()的时间为准。

1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16、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向税务机关结清()、()和罚款,缴销()和()。

17、欠税增长率,指()与()的比例。主要用于衡量清理欠税的(),以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8、按照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划分,税款征收方式包括()、()、()、定期定额征收。

19、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纳税申报期限内,无论有无应纳税额,都应该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20、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

21、因税务机关责任造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 可以追征税款,但是不得加收()。

22、纳税人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 残缺不全,难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23、未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为纳税人、()、()保密的,对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

24、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的,应

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 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

25、纳税人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其他机关予以撤消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 被吊销或者被撤消登记之日起()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

26、发票的()、()、()及()由()规定。

27、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或发生()之日起15日内设置帐簿,总帐、日记帐必须采用()。

28、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前向 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如实填写()。

29、当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时,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和()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有()的,退还纳税人。

30、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

31、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的()之日起()内将执行情况书面回复审计机关、财政机关。

32、同一送达事项的受送达人众多,或者采用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税务机关可以()税务文书,满(),即视为送达。

33、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帐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

34、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纳税人应当自遗失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内,将纳税人的()、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名称、发证()在税务机关认可的报刊上做(),凭报刊上刊登的()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办()。

35、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或()税控装置。

36、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双基”是指()、()。

37、除()、()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38、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税款、()、代收代缴税款。

39、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和其他存款帐户,并将其()向税务机关报告。40、“简易申报”是指实行()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在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或者在税务机关依照()的规定确定的()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

二、单选题(共50道,每题1分)

1、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省级税务机关

2、下列对税务所行政处罚权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对征管法规定应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B、只能对未取得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C、只能对个人及个体工商户处2000元以下罚款 D、对未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3、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

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A、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也可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D、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4、根据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不能对()实施检查。A、纳税人的生产车间 B、纳税人的私人住宅 C、纳税人的经营场所 D、纳税人的货物存放地

5、按照科技加管理的思想,新《税收征管法》规定要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A、档案资料 B、干部队伍 C、硬件设施 D、信息系统

6、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A、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B、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C、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D、由税务机关注销税务登记。

7、关于税务文书送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税务机关送达税务文书、必须直接送交受送达人。B、税务机关将税务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即视为送达。

C、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签收。D、受送达人有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8、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

A、征管编码 B、经营地址 C、税务登记证件号码 D、账户账号

9、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A、纳税 B、税务行政处罚 C、税收保全措施 D、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0、下列应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是()。A、编造虚假计税依据 B、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C、采取转移财产 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所欠税款的 D、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

11、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A、生产经营 B、财务状况 C、应交税金 D、欠缴税款

12、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

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A、5 B、7 C、10 D、15

13、税务机关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 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须经()批准。A、开户银行负责人 B、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C、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D、银行县、市支行或者市分行负责人

14、下面属于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是()。

A、税收增减率 B、滞纳金加收率 C、陈欠减少率 D、申报完成率

15、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A、6个月 B、3个月 C、12个月 D、1个月

16、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

A、1年 B、3年 C、5年 D、任何一年

17、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次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滞纳金。

A、千分之二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五 D、万分之二

18、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

A、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放弃到期债权 C、无偿转让财产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19、纳税人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税务机关()。A、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B、责令限期 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处20 00元以上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20、对扣缴义务人拒绝或阻挠税务机关对其实施检查,税务机关应()。A、责令改正,并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B、移送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条例 处理 C、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D、按抗税的相关规定处理

21、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的税款,税务机关应向()追缴。A、扣缴义务人 B、纳税人 C、由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双方协商确定 D、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各按50%

22、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收取款项时应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将支付款项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代为收缴,对纳税人拒绝付给的,扣缴义务人应在()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A、一 B、二 C、三 D、半

23、扣缴义务人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处以()的罚款。

A、2000元以下 B、10000元以下

C、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 D、未收税款3倍以下

24、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

A、清单 B、收据 C、清单和收据 D、发票

25、纳税人应当设置但未设置帐簿的,税务机关有权()。

A、核定其应纳税额 B、规定其财务核算方式 C、确定其会计制度 D、指定某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建帐

26、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 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A、滞纳税款 B、办理纳税申报 C、计提税款 D、缴纳税款

27、税务机关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或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措施为()。A、纳税担保 B、税收强制执行 C、税收保全措施 D、税收处罚

28、对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A、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征收应缴的税费 B、税务机关应责令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C、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D、税务机关在其办理工商登记后进行税款的征收

29、《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A、无偿 B、有偿 C、全天候 D、全方位

30、增值税“一窗式”管理即时比对评估方式是指()。

A、即时评估方式 B、隔日评估方式 C、即时与隔日评估相结合方式 D、即时评估、隔日评估、即时与隔日评估相结合等方式

31、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这里的存款利息是按()的利率计算的。

A、活期存款 B、半年期定期存款 C、1年期定期存款 D、3年期定期存款

32、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A、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B、情节严重 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C、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 以下罚款; D、情节严重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33、关于承包人或承租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承包人或承租人按照规定的条件,可以成为纳税人。B、在财务上独

立核算 C、并定期向发包人或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 人,应当就其上缴的承包费或租金纳税。D、承包人或承租人应当自承包 或承租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34、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的税款追征期是:()。A、3年 B、5年 C、10年 D、无限期

35、发票的管理办法由()规定。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36、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的规定执行。

A、国务院 B、国家税务总局 C、法律 D、地方政府

37、因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可以追征。

A、3年内 B、5年内 C、10年内 D、无限期

38、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指()。

A、税务机关

B、法院

C、行政机关 D、审计机关

39、欠税的预防制度主要包括()。A、追缴欠税 B、及时清缴欠税

C、制定合理的税款予缴制度 D、必须经市级机关批准 40、发票种类的划分,有()确定。

A、省级以税务机关 B、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市 C、级以上审计机关

D、市级以上税务机关

41、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

A、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B、罚款优先于税收、没收违法所得 C、没收违法所得优先于税收、罚款 D、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优先于税收

42、对于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以下的,可由税务所处理。A、2000元 B、1000元 C、1500元 D、500元 ?

43、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有()。

A、印制虚假发货票 B、偷税金额10000元以上 C、不办理纳税申报 D、骗取退税数额较大

44、税务所下列哪些项目,须报经县级以上(不含县级)税务机关批准()A、缓缴税款 B、2000元以上罚款 C、延期申报 D、申报方 式的确定

45、税收优惠按照优惠形式包括()。

A、照顾性减免 B、税收抵免 C、税基式减免 D、鼓励式减免

46、税务机关在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不在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A、高档消费品 B、易腐烂的商品 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D、金银首饰

47、对纳税人已缴纳税款,单拒不交纳滞纳金的,税务机关()。

A、可以单独对纳税人应缴未缴的滞纳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B、不可以单独对纳税人应缴未缴的滞纳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C、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处理

48、违反发票管理规定,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的,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的罚款。A、一倍以下 B、一倍以上 C、一倍 D、两倍

49、凡需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提供()的书面证明。A、提供接受服务 B、税务登记证 C、纳税申报 D、相关会计报表

50、采取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其与数据电文相对应的纸质申报资料的报送期限()。

A、由纳税人自行决定 B、由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协商确定 C、由税务机关确定D、与数据电文时间一致

三、多选题(共50道,每题1分)

1、征管质量考核指标有()。

A、申报率 B、滞纳金加收率 C、欠税减少率 D、罚款率

2、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

A、责令停产停业 B、行政拘留 C、警告 D、财产保全

3、下列有关纳税人的权利叙述正确的是()。A、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的情况保密 B、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C、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D、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4、实施细则第八十六条规定:“有特殊情况的,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这里所称的“特殊情况”有()。

A、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的 B、涉及普通发票检查的C、纳税人涉及税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 D、纳税人销毁账本的证据

5、税务机关负责()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A、征收 B、管理 C、稽查 D、行政复议

6、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A、财务、会计制度 B、财务、会计处理办法 C、会计核算软件 D、帐簿

7、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主要有()。

A、期间条件 B、时间条件 C、行为条件 D、主体条件

8、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取得、保管的管理和监督。

A、印制 B、领购 C、缴销 D、开具

9、下列对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D、因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0、有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某集体企业,在()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A、处分其不动产 B、处分其大额资产 C、变更法定代表人 D、变更财务主管人员

11、税务机关在发票管理中有权进行的检查包括()。

A、调出发票检查 B、向当事各方询问与发票有关的问题和情况。C、查阅账本 D、检查发票的保管情况

12、下列()属纳税人采用的会导致偷税后果的手段。

A、企业销售材料、逾期不作帐务处理 B、将营业收入挂应付款、结转下年后转出 C、因计算错误,少缴税款 D、企业实现经营收入100万元申报80万元

13、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A、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B、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

C、加算银行同期贷款利息 D、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14、纳税人有()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A、合并 B、分立 C、停歇业 D、变更财务人员 ?

15、计算所得税时应予扣除的项目包括()。

A、捐赠支出 B、职工福利费 C、工资支出 D、借款支出

17、下列有关协税护税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C、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D、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18、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管辖的有()。

A、属地管辖 B、移送管辖 C、管辖权转移 D、地域管辖

19、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A、拘束力 B、约束力 C、公定力 D、确定力 20、以下属于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有()。

A、发票的使用范围 B、发票的联次 C、发票的购买 D、发票的印刷

21、()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A、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D、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22、下列属于未按规定保管发票的行为有()。

A、丢失发票 B、转借发票 C、盗取(用)发票 D、损(撕)毁发票

23、经核准延期申报的纳税人,应当在纳税期内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预缴税款的数额可以是()。

A、上期应当缴纳的税额 B、本期申报的税额 C、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 D、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

24、延期申报的程序包括()。

A、处理 B、受理 C、申请 D、核准

25、税款优先的原则主要表现在()。

A、税款优先于罚款 B、税款优先于抵押权 C、税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D、税款优先于罚没所得

26、某税务所按规定程序报经县税务局局长批准,对电脑公司欠税实施税收强制执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B、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缴回发票 C、依法拍卖其价值相当于税款的物品,以拍卖收入抵缴税款 D、要求其提供税收担保

2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减税、免税的决定,税务机关对此应当()。

A、不执行 B、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C、撤销其作出的决定 D、申请行政复议

28、税务稽查的方式有()。

A、倒查法 B、查阅账本 C、选查法 D、祥查法

29、纳税人下列行为中,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处以罚款的是()。A、逾期未办理税务登记证 B、逾期未办理纳税申报

C、未按规定设置帐簿 D、未将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 30、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

A、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C、职能分开原则 D、属地处罚原则

31、有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某集体企业,在()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A、处分其不动产 B、处分其大额资产 C、变更法定代表人 D、变更财务主管人员

32、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A、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放弃到期债权 C、无偿转让财产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33、下列哪些税务违法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A、未将全部银行帐号报告给税务机关 B、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 C、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代扣代缴税款帐簿 D、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34、下列涉税违法行为属于偷税的有()。

A、不进行纳税申报而不缴应纳税款 B、伪造、变造帐簿,少缴应纳税款 C、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不缴应纳税款 D、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而少缴税款

35、印制发票的企业应建立()制度。

A、保管制度 B、保密制度 C、质量检验制度 D、购销管理制度

36、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

A、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 B、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37、对下列哪些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处10,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A、未按规定将会计核算软件报税务机关备查 B、纳税人阻挠税务机关检查,且情节严重 C、非法印制发票 D、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纳税,逾期仍不申报

38、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A、安装 B、购销 C、勘探工程 D、装配

39、某纳税人的开户银行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冻结存款通知后帮助其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税务机关应()。

A、对开户银行负责人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D、对该银行处100,000元以上500,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40、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纳税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有()。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B、没收非法所得 C、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D、通知出入境管理部门阻止纳税人出境

41、下列有关扣缴义务人的论述,正确的有()。

A、销毁代扣代缴税款凭证的,应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B、未按期报送代扣代缴报告表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 C、应扣而未扣的税款,处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

42、下列有关对税务人员违法处理的论述正确的有()。

A、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 B、对违反法律规定提前征收税款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协助纳税人逃避追缴欠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中未依法回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3、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追朔调整期限,实施细则规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起10年内进行调整。下面属于特殊情况的有()。

A、纳税人在以前与设在避税地的关联企业有业务往来的 B、纳税人在以前与其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达到10万人民币 C、纳税人在以前与其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超过10万人民币 D、纳税人在以前与其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低于10万人民币

44、税务人员在()情形下,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与纳税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人偷税的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C、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 D、对控告、检举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

45、关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依法行使撤销权应同时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无偿转让 B、对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害 C、必须由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 D、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税务机关负担

46、纳税人合并、分立时未缴清的税款,()。

A、合并后的纳税人不承担清缴欠税的义务 B、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 C、分立后的纳税人均不承担清缴欠税的义务 D、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税务机关不得加收滞纳金。()A、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 B、经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期限内 C、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D、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48、对财政、审计机关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财政、审计机关征收入库。B、由税务机关征收入库。C、由税务机关按照财政、审计机关的决定、意见书征收入库。D、由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入库。

49、关于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 B、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D、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50、对下列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以处未缴、少缴或骗取税款5倍以下罚款的是:()。A、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帐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B、纳税人拒绝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由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追缴税款、滞纳金;纳税人拒不缴纳的。C、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D、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

四、判断题(共40道,每题1分)

1、欠税增减率是指期初欠税余额与期末欠税余额之间的比率。()

2、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所在税务机关申报变更税务登记。()

3、法现象的核心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4、纳税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

5、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法《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20天,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6、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决定不服,在提供担保后,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7、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

8、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9、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部缴纳税款,都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12366是一种新的纳税申报方式,该种方法适合于任何纳税人进行申报纳税。()

11、税收保全制度不仅适用纳税人,而且适用扣缴义务人。()

12、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担保人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3、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一般要保存5到10年。()

14、“简并征期”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取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季、半年、年的方式缴纳税款。()

15、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应同时强制执行。()

16、直接送达税务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有关机关或者其他单位代为送答,或者邮寄送答。()

17、税务机关可以查询纳税人存款账户的账户名称、账号及其他资金余额。()

18、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定期相互通报税务登记情况,相互及时提供纳税人的登记信息。()

19、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后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

20、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外地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也应办理税务登记。()

21、经县地税局征管分局局长批准,征管分局可以实施税收保全措施。()

22、纳税人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时应该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

23、对自然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对其所用的生活用品不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24、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应定期予以公告。()

25、减税、免税申请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26、变卖纳税人的商品属于税收保全措施。()

27、因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

28、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

29、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证。()30、税法是国家权利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1、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机动车,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32、对于非法邮寄空白发票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33、以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折扣额另开发票,可以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34、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后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

35、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36、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37、纳税人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违法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8、欠税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资产前,应向税务机关报告。()

39、税务检查通知书只能一户一书。并且必须注明被检查对象的名称或姓名。()

40、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推行纳税人以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

五、简答题(20道)

1、开业登记业务流程?

2、停业登记业务流程?

3、赵恒局长在2004年国税工作报告中指出了继续加强增值税管理,着重抓好“一四六小”,何为“一四六小”?

4、注销登记业务流程?

5、非正常户认定业务流程?

6、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业务流程?

7、待批文书的业务流程?

8、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109条规定:“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请问,这里的法定休假日是否包括双休日?

9、定期定额户办理停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10、税务机关对双定户核定税额是否属于征税行为?

11、未申报纳税是否按偷税处理?

12、对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属地征管局如何进行监管?

13、什么是数据电文申报?

14、新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对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是如何规定的?

15、新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应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的范围?

16、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征管质量考核指标包括那些具体指标?

17、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税收征管模式的具体内容?

18、征管法对税款优先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征收管理类纳税评估岗试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分析纳税人资产综合利用情况时,采用的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是(C)。

A、资产负债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存货周转率

解析:《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中第5款,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是分析纳税人资产综合利用情况的指标,指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可能出现隐瞒收入,或闲置未用资产计提折旧问题。

2、税务约谈的主要对象是(B)。

A、企业人事总监

B、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C、企业投资方代表 D、企业管理人员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约谈对象可由评估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法定代表人。

3、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一般应在纳税申报期满之日起(C)年内进行,涉及少缴税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可以延长至()年内进行。

A、2 5 B、3 7 C、3 5 D、2 7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六条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一般应在纳税申报期满之日起三年内进行,涉及少缴税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可以延长至五年内进行。

4、在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评估时,以下指标属于二类评估分析指标的是(C)。

A、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B、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C、成本费用利润率

D、存货周转率 解析:《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中第二项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的第二款评估分析指标的分类与评估运用。

5、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列明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为50万元,短期投资6万元,应收票据8万元,应收账款398万元,存货 119万元,待摊费用 2万元,一年以内的长期债权投资53万元,其他应收款 34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300万元。则该企业速动比率为(A)。

A、1.9B、2.3

3C、1.8

3D、1.6

5解析::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700-119)/300=1.94

6、某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单位产品耗电18度,9月份的用电量为54000度,9月初库存产品为200件,月末库存产品为300件,其申报的销量为2000件。则运用单位能耗评估分析法推算该企业的实际销量与申报销量之间的差为(C)件。

A.700

B、800

C、900

D、1000

解析:9月用电量54000度,则实际生产54000/18=3000件,期初库存200,期末库存300,则实际销售200+3000-300=2900件,申报销售为2000件,2900-2000=900件,固实际销量与申报销量差为900件。

7、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所辖税源的规模、管户的数量等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纳税评估工作能力,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对(A),要保证每年至少重点评估分析一次。

A、重点税源户

B、纳税信息等级较低的税源户 C、有税务违章行为的税源户D、财务核算不正规的税源户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所辖税源的规模、管户的数量等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纳税评估工作能力,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对重点税源户,要保证每年至少重点评估分析一次。

8、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主要是(D)。

A、所有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B、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C、实行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各类纳税人 D、实行查账征收和核定所得率征收的各类纳税人 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中第一章,纳税评估对象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主要是实行查账征收和核定所得率征收的各类纳税人。

9、实施实地核查需经所属税务机关批准并事先发出(A)提前通知纳税人。

A、《税务检查通知书》

B、《询问通知书》 C、《税务事项通知书》 D、《税务事项告知书》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实施实地核查需经所属税务机关批准并事先发出《税务检查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

10、企业的股权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C)。

A、2%

B、3%

C、5%

D、10%

解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

11、在约谈举证环节,要求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对疑点举证说明,同时报送(B)。

A、《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 B、《纳税评估自查表》

C、《纳税评估约谈举证记录》 D、《纳税评估分析表》 解析:《约谈评估方法》中分析报告的制作及约谈、举证的方法。

12、某企业的应收帐款账户,借方期初余额为8700万元,贷方本期发生额为13000万元,借方期末余额为14000万元,则该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为(A)。A 18300万元 B 9700万元 C 7700万元 D 35700万元 解析:13000+14000-8700=18300万元

13、税源调查报告属于(C)

A 总结 B 调查报告 C 税务调查报告 D 报告

14、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出示(B),否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A 工作证件 B 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C 单位介绍信 D 能证明税务人员身份的有效证件 解析:《征管法》第五十九条 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15、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C)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解析: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例如,生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变量,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A、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进行 B、纳税评估的对象为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

C、税务约谈要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事先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

D、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评估工作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不发纳税人,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依据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重点税源和重大事项的纳税评估也可由上级税务机关负责。

2、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各级税务机关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BCD)。

A、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汇算清缴的关系 B、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其他税种纳税评估的关系

C、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与税务稽查的关系

D、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的关系

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

3、纳税评估的对象的确定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BD)A、计算机自动筛选 B、人工分析筛选 C、随机筛选 D、重点抽样筛选 解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十条,纳税评估对象可采用计算机自动筛选、人工分析筛选、重点抽样筛选等方法。

4、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进行配比分析产生疑点时,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进一步分析(ABC)。

A、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

B、结合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进行分析,与同行业水平比较

C、通过《损益表》的若干数据分析三项费用中增长较多的项目,进一步分析原因

D、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 解析:《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

5、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总体要求除了优化服务、完善汇缴、防范避税外,还有(BC)等。

A、后续管理B、分类管理 C、强化评估D、收入管理

解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第二条,总体要求,根据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

6、以下应作为企业所得税重点评估对象的有(ABD)。

A、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 B、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C、发生经营亏损的

D、享受减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

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

1、通过审核比对发现有问题和疑点的。

2、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

3、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4、企业所得税税负异常变化的。

5、连续3年以上申报纳税亏损的。

6、纳税信用等级低下的。

7、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

8、享受减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

9、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

10、有关联交易的企业。

11、内部控制不好的大中型企业。

7、属于增值税基本纳税评估分析指标模型有(ACD)。

A、销售变动率 B、收入成本法

C、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

D、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 解析:《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中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8、下面对所得税纳税评估叙述正确的是(ABCD)。A、对企业的利润率进行初步分析,主要是初步判断该企业被评估期“利润总额”的合理性。

B、对被评估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和其他

业务利润变动率进行分析,判断纳税人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C、对被评估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问题。

D、对被评估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

9、对纳税评估时采用的保本经营法叙述正确的是(ABC)。

A、保本经营法主要适用于规模不大、财务核算不规范的小型企业。

B、最低保本销售收入等于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C、实际工作中,关键是要摸清纳税人费用开支的真实情况。D、最低保本销售收入等于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不需要合理确定纳税人费用支出额度和非生产经营收入。解析:《纳税评估分析方法》中

(七)保本经营测算法。

10、要加强对涉及特别涉税事项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工作,涉及特别涉税事项主要包括(ABCD)。

A、减免税 B、经营规模较大但连续多年微利 C、改组改制 D、关联交易

解析:《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中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三、判断题

1、纳税评估对象的选定是我们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关键。(×前提)

2、应税销售额变动率用于初步判断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的问题。(√)

3、用企业存货变动情况测算商业企业应税销售额,纳税人采取售价核算方式记账,则计算公式为: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4、用企业资金动态测算企业应税销售额就是企业本期收到的全部资金减去前期销售货物在本期收到的资金,加上本期销售而未收到货款的部分,即为本期全部含税销售收入。

(√)

5、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与设置的预警值比较,目的是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账外销售、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税所得额等问题。(√)

6、产权比率是衡量纳税人接受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是否正常的主要评估分析指标,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

7、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最重要的因素是短期投资到期是否能够顺利收回。(×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8、使用能耗测算法评估企业需要注意正常的企业非生产性(办公照明、空调使用等)用电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9、设备生产能力法普遍适用于工业企业。(×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如造纸业、水泥制造业、发电等行业一些特定的行业,如造纸业、水泥制造业、发电等行业)

10、欠税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资产前,应向税务机关报告。(×)

四、实务题

请根据甲公司12月份毛益率和销售额变动率指标情况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本期

上年同期

甲某公司毛益率 8% 10%

同行业平均毛益率 14% 10%

甲公司销售额变动率22%

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 篇6

车辆购置税是对在中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直接税的范畴。成都指南针学校会计专业的李老师告诉我们以下就是车辆购置税的税收管理: 1.纳税申报

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税款应当一次缴清。购置已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不再征收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进口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取得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以外汇结算应税车辆价款的,按照申报纳税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

已缴纳车辆购置税的车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纳税人申请退税:(1)车辆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2)符合免税条件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但已征税的;(3)其他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应予退税的情形。

车辆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纳税人申请退税时,主管税务机关自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之日起,按已缴纳税款每满1年扣减10%计算退税额;未满1年的,按已缴纳税款全额退税。2.纳税环节

纳税人应当在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办理车辆登记注册前,缴纳车辆购置税。

纳税人应当持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证明,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没有完税证明或者免税证明的,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不得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

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通报纳税人缴纳车辆购置税的情况。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车辆登记注册的情况。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缴纳车辆购置税的,有权责令其补缴;纳税人拒绝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暂扣纳税人的车辆牌照。

免税、减税车辆因转让、改变用途等原因不再属于免税、减税范围的,应当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前或者办理变更车辆登记注册手续前缴纳车辆购置税。3.纳税地点

浅析非税资金的征收管理工作 篇7

1.1 非税收入的概念

非税资金是国家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规定, 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 向单位或个人收取、提取、募捐、集资的税收以外的收费、罚没款、专用基金、各种会费、刊物费、资料费等所有收入, 即非税收入。

1.2 非税资金收入的地位和作用

非税收入的地位是:属于财政性资金, 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单位的第二财力。非税收入的作用是:主要用于执收执罚单位的自收自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费, 弥补单位经费不足, 改善和提高办公设施、交通工具, 其政府调控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城市建设规模, 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等。

2 非税资金的征收管理工作

2.1 明确征收范围, 下达征收计划

每年年初根据执收执罚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总量、征收范围, 科学合理地核算, 下达年度非税资金收入计划, 要求单位写出征收计划的书面报告, 细化征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使征管工作人员掌握翔实的征管工作资料。

2.2 实行计算机操作, 规范运作程序

科学编制执收执罚单位的银行代收、单位直收、年度项目目录及编码, 实行电算化管理, 简便合理地设计征收工作会计报表, 做到全面、真实、及时、准确, 并与票据收入相核对, 使其作为征管工作的参考依据。

3 非税资金的票证管理工作

3.1 严格票据管理的会计核算

根据票据种类, 利学合理设置总账、明细账, 根据收费许可证发放、填写票据领购证, 并随时做好账簿及票据领购证的登记核算工作。

3.2 严格票据的管理审验

票据必须做到当月审验, 年度核销。每月月底要对执收执罚单位所领用的票据全部进行审验, 核算出全市各单位的非税资金收入总额, 科学编制票据会计报表, 报送主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科, 并与缴入国库或专户的收入相核对, 年度终了将全年所领取的各种票据全部收缴核销, 从而使票据管理与财政专户融于日常管理之中。

4 非税资金的稽查管理工作

4.1 制定稽查制度, 规范稽查管理

稽查工作是做好非税征管的重要手段, 是发挥财政监督检查的主要职能, 是财政执法监督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制订下达稽查年度工作计划、文件, 明确检查的单位, 检查范围、时间、内容等, 明确稽查过程中相关单位的工作程序, 对特殊情况、特殊问题, 可随时进行检查, 提高稽查管理水平。

4.2 实行年度稽查全过程的台账化登记管理

平时对稽查的每一项业务要进行账簿、文字登记, 按照稽查的单位、时间、内容、资金、问题、处理决定等进行记录, 年底按检查的所有单位、资金、问题等情况进行统计并纳入档案管理, 为下年度检查和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5 非税资金的财政专户管理工作

5.1 建立内部制约机制, 实行财政综合监督

做好财政监督检查是搞好非税资金征管工作的关键, 也是财政专户管理的重中之重, 建立相关科室的制约机制, 是实施共同监管非税资金的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每月将执收执罚单位的非税资金收缴入库情况进行核对, 核算出单位某个时期的收费资金是否足额入库, 并根据各单位的收缴入库报告单的内容核对出是否存在欠交资金, 若存在问题, 可停止发放单位收费票据, 促使单位收费资金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5.2 实施综合财政预算, 优化资金收支管理

征收管理论文 篇8

【关键词】国有土地;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城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

随着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土地出让金的规模逐步增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出让收支管理也经历了由国土部门一家独管到国土、财政等部门共管的转变。“国土部门负责国土使用权的出让收入征收,出让收入招拍挂后全额缴入非税收入专户,财政部门负责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模式。但是,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方面存的主要问题

(一)出让金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影响土地出让整体效益

用计划经济的办法低价征地,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高价出让,客观上形成了多占地多得益的机制,既诱发了地方政府批地卖地的冲动,又为“寻租”提供了条件。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所获取,而被征地农民只能得到低额的补偿费,远不能弥补农民的权益损失,这使得农民与地方政府因征地补偿问题而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所得的那部分出让金主要用于城市开发和土地开发,出让金分配向城市倾斜,城市的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而农村却出现了大量就业无门、社保无份的失地农民,农村建设也严重缺乏资金投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裂痕在继续扩大。

(二)用“以土地换项目”手段搞城市建设

从表面上看,“以土地换项目”能够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但其弊端很大,一是“以土地换项目”往往规避了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而将经营性土地直接协议出让,或通过虚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不利于建立和规范正常的土地交易市场秩序。二是“以土地换项目”的方式出让的土地价格往往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造成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三是换给开发商的土地未缴纳出让金而直接换成了工程项目,造成了这部分应缴纳出让金的体外循环和固定资产投资脱离计划控制。

(三)部分土地出让金未做到应收尽收

部分本应收归政府的出让金未能做到应收尽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免和变相减免出让金,如有的地方政府将应通过招拍挂出让的土地违规协议出让、为用地单位减免或变相减免出讓金等;有的地方在与用地单位签订出让合同后,又以政府办公会议等形式,研究决定减免出让金;有的地方采取先征收、然后再以某种理由向用地单位返还出让金或给予其他资金补助等形式变相减免出让金。二是欠征出让金,用地单位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长期拖欠应上缴政府的出让金。

(四)征地补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补偿资金及时到位,劳动力安置问题,对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但由于一些工作岗位有技术要求或收入较低的原因,造成了农民不能不愿就业,农民再次离岗失业,随着各级政府对征地补偿安置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被征地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农民都能够拿到应得的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被征地农村集体也能够拿到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但对于部分地方自行安排的或从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中收取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由于这部分资金是集中起来后在以后的若干年逐步发放的,所以有的地方就放松了征收的力度或将已收取的资金挪用于其他用途,影响了这部分资金的足额筹集和安全使用。

二、土地出让金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是以经济手段来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保护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既坚决贯彻土地“新政”,又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议如下:

(一)规范土地出让金支出范围,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

严格按照土地出让金使用范围规范资金支出:一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二是土地开发支出;三是支农支出;四是城市建设支出;五是土地出让业务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从提高征地补偿费、建立补偿费发放公示制度,增强补偿费用发放透明度、改革补偿费发放方式、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四方面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二)明确土地出让金范围,确保应收尽收

一是明确土地出让金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包括土地补偿性成本、土地开发性成本和土地净收益三部分。二是明确土地出让收入的范围包括五种土地价款、土地租金收入等全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划拨土地的征地补偿费和拆迁补偿费(不含征地管理费)等一并纳入土地出让金管理。三是在征收的过程中要严格禁止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以土地换项目”等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金。

(三)解决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领域机制体制改革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确保失地农民获得社会保障?政府应按不低于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的一定标准足额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规范使用。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有序衔接。

(四)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地方政府应切实增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透明度,定期对社会公开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杜绝各种形式的非公开出让土地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流失现象的发生。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银行机构以及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对土地收支情况的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支出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规定执行。土地出让收支情况要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政府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人大监督。最后,建立土地出让金审计制度。审计机关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实行定期或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在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但如果能综合考虑土地新政改革和实际情况,从收支监督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一定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存在问题,有效保护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玉坤,许红清,张峰,左炳生,钟丹华.浅析国有土地出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4,(16).

[2]孔岩.当前我国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4).

[3]崔文峰.略论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7).

[4]宋杨.论加强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刻不容缓[J].经营管理者,2015,(21).

[5]蒲方合,李乐平,蒲亨乐.土地出让金监管中的程序规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简介:李静(1973-),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财政局公共支出股负责人,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我想做服装设计师优秀作文下一篇:月儿圆圆庆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