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精选7篇)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篇1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篇2

一、古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地理环境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错点:误将地理环境当成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易错点辨析:星罗棋布的海岛、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造就了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地理环境对其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产生是历史、经济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雅典以海洋为依托, 航海条件优越, 工商业发达。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过程中形成了雅典人的平等、自由、民主等文化传统。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例1 (2013·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7)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 但双方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 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海洋

B. 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 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而古代希腊雅典实行民主制度

D. 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 而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开始出现专制集权的政治趋势, 同一时期的希腊雅典则出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出现这种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各自不同的经济形态, D项正确;地理环境和公民素质对政治形态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主要因素, 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两种不同政治文明的内容, 并非原因。

2. 知识点: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错点:误以为罗马法的内容仍适用于当代社会。

易错点辨析:罗马法对近代以来欧美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法中的很多原则和做法也为现代许多国家所借鉴, 主要原因在于罗马法中的某些立法、司法原则和思想符合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罗马法中的很多具体的内容是维护奴隶制的, 显然与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生活不符。

例2 (2015·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27)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的现象。例如, 14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l7 世纪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 罗马法

A.基本内容仍有生命力

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

D.成为史学研究的指导理论

【答案】C

【解析】罗马法的立法、司法原则与立法技术对近现代的立法与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C项正确;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在于保护奴隶制度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其基本内容并不符合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史学研究的内容, 并不能为史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D项错误。

3. 知识点: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主张是对智者学派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易错点:误认为苏格拉底从根本上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易错点辨析: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一系列主张。两者的主张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体现, 后者正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克服了前者思想的消极影响。

例3 (2015·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文综·32) 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答案】B

【解析】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但他忽视道德、法律、制度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则提出“美德即知识”, 并要求“认识你自己”, 他在智者学派的基础之上, 兼顾知识与道德, B项正确。题干反映出苏格拉底的文化素养更高, 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题干材料未反映两者对知识的认识不同, D项错误。

二、近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地理大发现”时代是由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最早开启的。

易错点:误以为只有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活动。

易错点辨析: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是开辟新航路的先锋, 两国支持的航海家所开辟的新航路加强了各个孤立的文明之间的联系,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紧随其后的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也开始探索新航路, 如英国航海家发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例4 (2015·湖北·黄冈中学高三4 月适应性考试·文综·27) 1596 年, 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 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环境下, 17 名水手中有8 个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 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答案】B

【解析】人性的启蒙是在18 世纪启蒙运动中, A项错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说明“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恰恰是商人的诚实, 并不是唯利是图, 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人的诚实, 但不能说明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D项错误。

2. 知识点:宗教改革的领袖们只是提出了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宗教主张, 并不倡导理性思考。

易错点:误以为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宗教信仰, 倡导理性思考。

易错点辨析: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经济压榨和政治控制, 宗教改革倡导的“信仰得救”“《圣经》至上”等宗教思想, 在不同程度上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但宗教改革中出现的新教并没有倡导理性思考, 甚至阻碍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与传播。

例5 (2015·湖南·长沙市高三4月模拟·文综·32)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诅咒, 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 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 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 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诅咒”“塞尔维特……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等信息, 说明宗教改革具有反科学、反理性的一面,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材料中未体现教会对人文主义的态度, B项错误。

3. 知识点: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易错点:误以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了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易错点辨析:发生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者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生活方面的诉求, 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并没有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指导。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的恰恰是宗教改革 (如加尔文教指导了尼德兰革命, 清教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和启蒙运动。

例6 (2015·浙江·东阳市高三5 月模拟·文综·23) 历史学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必须严谨、符合逻辑。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

B.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 文艺复兴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来

D.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产生

【答案】D

【解析】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产生, D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项错误;1956 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B项错误;启蒙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主张,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C项错误。

4. 知识点:《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

易错点:误以为《权利法案》颁布后, 英国国王就成了“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易错点辨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虽然国王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 不再像专制君主那样可以为所欲为, 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 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直到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后, 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虚君地位。

例7 (2015·湖南·株洲市高三质检·历史·20) 有学者认为:“英国政体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 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种实质权力之上, 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 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这表明, 近代以来的英国

A.英王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C.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D.从1689年开始英王成为无权虚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 掌握立法权的议会下院拥有实质权力, 掌握行政权的首相和内阁由其产生, 说明英国的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B项正确;英王是虚位元首,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C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 英王仍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项错误。

5. 知识点:三权分立的机制下,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相互制衡。

易错点:误以为美国的三权分立中,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易错点辨析:完整的三权分立学说是由孟德斯鸠提出的, 他认为三权分立, 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可以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正是这一思想的最早实践者,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三权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制衡, 这正是美国政治制度创新的体现。而在英国的政体当中, 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的最高权力, 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例8 (2015·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31) 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经过激烈讨论, 最终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 加强行政、司法权力,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衡。这一变化说明, 美国

A.政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

B.三权分立学说深得民心

C.两党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深受英国政治体制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美国放弃了英国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力的做法, 而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做法, 这是三权分立学说的最早实践, 是美国制度创新的表现, A项正确;代表们的激烈争论体现了三权分立学说并非深得民心, B项错误;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 世纪50 年代, C项错误;美国放弃了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 D项错误。

6. 知识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易错点:误以为相对论否定了整个经典力学体系。

易错点辨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 至今仍指导着物理学研究。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打破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例9 (2015·北京·昌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23)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由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量的比重和世界黄金储备的比重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项正确;孤证不立, 单纯的一个史料不能证明当时青铜器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A项错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而不是淘汰了经典力学, 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农业开垦面积的增加和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加, 并不能由此得出赫鲁晓夫改革成功, D项错误。

7. 知识点: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代表的工业化。

易错点:误以为英、法、美诸国通过工业革命就实现了工业化。

易错点辨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现的。工业革命只是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代表的工业化, 而以重工业、石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实现的, 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德、美、英、法、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完成工业化进程。

例10 (2015·福建·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21) 布罗代尔说:“18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在这里他强调, 工业革命

A.是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是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是“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工业革命“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的信息可知, 布罗代尔认为工业革命是手工生产经验大量积累后发生质变的结果, 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才是英国“工业化”进程完成的标志, D项错误。

三、现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易混点:易将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相混淆。

易混点辨析: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则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

例11 (2013·吉林·通化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19)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 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 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 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 二月革命的胜利有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二月革命使俄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

D.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A项正确;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项错误;二月革命后, 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C项错误;1861 年农奴制改革以后, 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主义道路, D项错误。

2.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重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易错点:误将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当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易错点辨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特殊的国情 (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探索出来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活跃经济, 培植国家资本主义, 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其目的并不是要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例12 (2015·福建·福州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23) 1921年, 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 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可知列宁认识到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会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是因为没有认清俄国社会经济落后的国情, C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 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 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项错误。

3.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具有严重的弊端。

易错点:错误地认为应该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易错点辨析: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在苏联建国初期有其实行的必要性与特定的合理性, 它使苏联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它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否定商品价值规律;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对于斯大林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应该肯定其特有的积极作用。

例13 (2012·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34)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 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 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 片面追求公有制, 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C. 斯大林模式不可能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否定商品市场的作用和价值规律, 企图超越商品经济这个发展阶段, 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社会, 其弊端证明了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明显不同, 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 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教条地理解和照搬马克思主义, 不是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D项错误。

4. 知识点:二战后, 美苏两国“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彼此国家利益的矛盾。

易错点:误认为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是两国“冷战”的根源。

易错点辨析:在国际关系中, 影响国家间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二战结束后, 美苏走向“冷战”, 虽然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也是重要原因, 但主要原因仍在于两国利益的不同:战后的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例14 (2015·河南·郑州市第二次模拟·文综·32) 1946年初, 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 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A.对抗共产主义 B.争夺世界霸权

C.实行政治封锁 D.采用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说明美国认为苏联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A项错误;材料认为苏联是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奋斗, 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与美国争霸, 因而美国也要积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B项正确;实行政治封锁、采用经济制裁是措施, 不是目的, C、D两项错误。

5. 知识点: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进行了调整。

易错点:误将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理解为恢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易错点辨析:20 世纪70 年代初,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 导致经济发展出现“滞胀”, 于是纷纷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出一种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这种调整并非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完全恢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15 (2015·贵州·遵义市普通高中第四教育集团高三5月联考·文综·33)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她首先让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 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 把英国石油公司、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统统卖给私人, 还大力推动货币主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政策是应对“滞胀”的重要措施

B.推行货币主义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

C.撒切尔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7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为此, 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有化规模, A项正确;推行货币主义旨在运用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 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撒切尔政府弱化对经济的控制, C项错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只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并不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 D项错误。

6. 知识点: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 但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较快发展。

易错点:误认为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经济经历“滞胀”后一直低迷。

易错点辨析:二战后,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黄金时期”;20 世纪70 年代初, 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 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例16 (2015·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4 月月考·文综·35)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了“裙边理论”:当经济增长时, 女人会穿短裙, 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 女人买不起丝袜, 只好把裙边放长, 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元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当时的是

A.15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 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初, 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超短裙传入中国, 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 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答案】B

高二理科历史“小高考”备考策略 篇3

一、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3本书、25个单元,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例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平时训练时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其实调动非智力因素,克服心理障碍,认真审题,掌握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目还是可以迎刃而解。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有三种答题要求:一是依据材料,二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是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是纯材料考查,要求学生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答题的关键句、词,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一般几个句号就有几层意思,尤其是省略号后面一定有答案。材料的出处也要引起重视,时间、作者、作品名称有时对解题有提示作用。最后还要结合分值答题,历史学科的分值一般较小,几分尽量就要答出几点,并按序列化规范答题。这种考查要求切忌不顾材料,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例如,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第37题有关孔子及评价题,共4小题,第二、第三小题的第一问,第四小题均要求从材料中提炼答案。按照不仅依据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方法,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除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还需照应材料所揭示内容作答。二是材料只是提供新情境,起抛出问题的作用,这种解法类似第三种答题要求。上文中提到的第37题的第一小题则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后一种,材料只是“引子”,所答要求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上题中第一小题的第二问,第二小题的第二、第三问,第三小题的第二问皆属于此种情况。这种题型一定要有信心,有历史的领悟能力,即学历史的小智慧,再难的题目也能从书中找得到答案的影子。讲评试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说、写,解题方法、技巧及如何规范答题均在讲评课中渗透。总之,方法的引领在备考阶段非常重要。

当然,“小高考”试卷为体现时代性,从来也不回避热点问题,备考阶段还要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如周年、民族复兴、转变政府职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经济全球化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 篇4

基础知识

维新派的代表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王韬、郑观应。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

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阐述变法图强的道理。

4、“公车上书”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使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_。

5、资产阶级维新团体和报刊

1895年,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成立,并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报纸,南北呼应。

6、戊戌变法

《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1898。6。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始。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经历103天,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执掌政权,废除新法(只保留了京师大堂等),史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影响:变法虽没有涉及维新派所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订宪法等到主张,仍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支持。

7、义和团运动

成员:贫苦农民为主。

兴起: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带有笼统的排外倾向。

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由西摩尔率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重点知识

19世纪末,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三个问题、论战的结果和意义。

三个问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提倡西学。

这场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教条的束缚,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活动

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阐发维新变法思想。(2)著书立说:康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最有代表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到文章。(3)办报纸: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4)上书皇帝:如公车上书,呈〈应诏统筹全局折〉等。(5)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进行演讲、讨论、读书等。(6)通过同顽固派的论战宣传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和失败原因

意义:(1)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2)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失败原因:(1)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结果必然失败。(2)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对变法进行镇压。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拆毁北京至山海关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4)惩办反帝斗争官吏,禁止中国人民反帝组织活动。(5)改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 篇5

背景

(1)政治: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原)

(2)经济: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阶级基础)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前提)

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确立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即民众法庭,由公民抽签组成)

(4)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

作用

(1)保护平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2)打破了贵族世袭原则,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3)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4)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性质

奴隶主阶级为缓解社会矛盾,稳定奴隶主贵族统治秩序的改革

影响

积极:

(1)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动摇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局限:“中庸”(折中)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贵族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补充: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1) 克里斯提尼改革

措施:第一,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第二,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第三,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第四,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第五,实行陶片放逐法。

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体制。

(2) 伯里克利改革

措施:第一: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第二: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第三: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第四: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作用: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3)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4) 局限: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的权利;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商鞅变法

背景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变化;(2)新兴地主阶级兴起,阶级基础变化;

(3)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的影响奠定了思想基础;(4)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

措施

经济: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

(2)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3)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4)制订《秦律》

文化:

焚烧诗书

风尚:

改革社会风尚

性质

加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1)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

(2)确立了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此开始

(4)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3)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即便是商鞅遇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对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北魏崛起后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2)各种制度弊端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控制人口.逃避赋役。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推崇

措施及作用

前期(冯太后改制)

(1)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史治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农民获得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3)设立三长制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有利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租调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增加财政收入

后期孝文帝汉化

(1)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3)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影响

(1)经济: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政治: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冗兵、冗官、冗费使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措施及作用

富国之法

(1)青苗法。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政府收入增加

(2)募役法(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3)农田水利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国家收入

(6)均输法。节约开支和成本,减轻纳税户的负担

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加强对人民控制,减少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唯才用人。有利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影响

积极:财政收入增加,增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极: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目的

(1)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

特点

(1)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

(2)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失败原因

(1)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3)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欧洲宗教改革

背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4)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5)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

15,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

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概况

1.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

1517年开始

经过

开始:“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意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内容及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2)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评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作用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发起者和时间

国王亨利八世,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实质

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

(1)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2)使英国__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的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4.结果

建立了不受罗马教会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5.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3)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4)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实质

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7.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1)经济: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农奴反抗越来越多;

(3)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赫尔岑等);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5)个人:亚历山大二世的决心和借鉴历史推行渐进的措施;

(6)国际背景: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目的

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措施

(1)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①政治: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

②经济:通过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③组织:建立村社管理农民(赎金和赋税的缴纳等)。

(2)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3)司法制度:废除等级审判制,建立公开陪审制

性质

是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进步性

地位:使俄国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作用: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思想)。

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赎金高);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土地少而贫瘠)

日本的明治维新

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目的

(1)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

(2)根本目的: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措施及作用

(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设立新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藩置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③制定1889年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②改革地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③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兴建了大批近代企业;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培养本国人才。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3)文化上“文明开化”,变革文化和社会风俗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4)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现代化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性质

是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

进步性:

(1)对内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完成了工业革命,迈入强国行列。

②政治: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巩固了天皇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成功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

(2)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3)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4)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戊戌变法

背景

(1)必要性: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涌现张謇等实业家)。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来源:早期改良思潮。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主张

(1)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进行竞争;

(2)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3)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影响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过

(1)兴起: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改革来论证当时改革的合理性,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开始: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3)发展: 创办报纸:《中外纪闻》、《时务报》。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上书请愿:18上清帝第五、六书。

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方式.宣扬维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4)高潮:百日维新

原因:18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

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及作用

(政治)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②裁撤冗员,③澄清吏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颁布新法: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②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颁布新法: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颁布新法: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改革旧制: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影响

积极: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目的

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结果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取消新政,变法失败。

失败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

①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3)国际环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

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粱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共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特点

(1)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2)力量弱小的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3)光绪皇帝的变法带有宫廷政变争夺的色彩。

(4)内容全面,但未涉及“行宪法,开国会”等主张 。

性质

使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比较

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

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欧的影响

主观目的: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富国强兵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性质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内容 鼓励工场购买农奴,强化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

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

①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②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④结果不同:一败一成。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⑤内容部分相同,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

不同点:

①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③方式上,中国是在综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④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

③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

⑥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①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④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⑤内容不尽相同,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⑥影响不同,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⑥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⑦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不同之处:

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

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

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

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社会主义改革比较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场改革的背景。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而展开。试从经济、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分析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悬殊较大。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③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忽略特殊国情,产生消极影响,前进步履维艰。

(2)内容:

①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提倡和平共处。

②改革经济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涉。典型事例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3)中苏改革成败原因

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时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时刻警惕和打击西方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发展,人民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苏联长期脱离实际,受教条主义影响,不能很好地对外开放和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西方和平演变进行有效的反渗透,而经济因改革失败而衰退,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4)启示: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并完善建设道路。

②坚强有力的集体领导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6

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和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对外扩张政策则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早在19世纪代美国就提出“门罗主义”,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明确表示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意向。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多次派兵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8挑起美西战争,夺走波多黎各,并将古巴沦为“保护国”。19,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强迫哥伦比亚共和国签订《美巴条约》,攫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同时美国资本也大量渗入拉美,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这就是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外交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一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美国妄图支配世界事务,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并操纵巴黎和会。由于在欧洲获利不多,特别是国联问题上逊色于英、法诸国,美国竭力巩固它在拉美的殖民利益,积极在亚太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扩张势力,实行海军军备竞赛。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打击了日本利益。其间通过金元外交,发挥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2)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对法西斯侵略推行绥靖政策。

(3)40年代初,美国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修改“中立法”后又通过“租借法案”。珍珠港事件后,美对日作战,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并与苏英等国协同作战,安排战后问题,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4)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发动侵朝、侵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之所以能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主要由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军事上拥有世界上大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它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表现是:

A.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国和扶植西德。

B.在亚洲扶植蒋介石打内战,发动侵朝、侵争。

C.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历史复习中的隐形知识点 篇7

一、 前言中的隐形知识

这些知识散落于历史各册教材的前言、导语、学习建议或课前提示之中,一般以揭示历史规律为主,也包含价值观引领和学法指导等方面。

如 “注意政治历史中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并注意把中国置于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大坐标中。”“经济史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类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与各个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

“结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综合的角度,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本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 “学习思想文化,应该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 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一般的历史课本中都选编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的范围很广,有地图、图表、画像、文物图、漫画、照片等。“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但表象背后所隐含的知识也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如《秦阳陵虎符图》就依附了众多的隐形知识:从虎符的铭文含义可以了解秦朝的政治、军事制度;从虎符的原料和制作可以了解当时的冶炼技术和生产水平;从刻在虎符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字水平和篆刻艺术;从虎符的造型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观念。“明治维新”这一课提供了“鹿鸣馆的交际舞会图”,图片隐含地告我们“日本政府不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服饰和生活习惯也开始欧化。”

“湖北军政府旧址”图隐含了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十八星旗”,寓意“在关内的十八个省份中恢复汉人的主权”,体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当时有人据此认为“十八星旗”是大汉族主义的旗帜,后被五色旗取代。“面额壹圆的法币”图,图中信息“中华民国十七年印”提醒我们要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纪年法”。《12英尺的战利品》提醒人类思考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以法国七月革命为背景的。

历史地图上隐形的知识点则更多。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时叫东京;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由《元朝行省图》可知,元帝国地方行政设置在行省之外,还有“腹里”和宣政院辖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古希腊地图呈现出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三、 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说明,一些出人意料的考题往往依托于注释,在复习时也不能忽视。如“榷场”,“榷”是专卖的意思,“榷场”是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在各接界地点设置的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瓦肆”,又称“瓦舍”“瓦子”,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时人也称“勾栏”,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从西周到唐代,城市建置的格局一直是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肆,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坊市制是适应统治阶级为维持封建秩序的稳定而形成起来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较低。

四、 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有些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之中。如唐诗中的繁华喧闹与宋词中的幽冷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形成这一反差的原因中隐含了社会变迁以及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清王朝亡于何年?答辛亥年或1912年都对,因为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时,还是辛亥年的腊月二十五日。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直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才基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系实际上是由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两部分构成的。

“明清之际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工商皆本”,这一思想正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这里隐含了应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变革有其深刻的物质根源等,去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则隐含了“史学范式的运用”和对“近代化内涵的理解”。包括革命史范式、近代化范式、全球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范式在内的多重史学范式的运用,拓宽了考察历史的视角。

五、 概念中的隐形知识

历史概念总是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一些重要的知识隐形于概念之中,因此要注意其内涵的准确和外延的完整。为了复习的方便,可以把历史概念大致分为两类:较小的概念和较大的概念,较小的、具体的概念一般都集中在教科书的某一节里,如“中体西用”“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五年计划”“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组织”“大萧条”“福利国家”“新经济”等;较大的概念比较复杂,往往分散于教科书的许多章节里,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等。

有些历史概念具有综合性,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历史概念涉及政治、经济、民族等领域的知识。从政治上讲,是封建制度建立的过程;从经济上讲,是封建化的过程;从民族关系上讲,是民族融合的过程。要真正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就需要将政治制度、生产关系、民族关系这三方面的隐形知识给“曝光”。

有些历史概念具有相对性,如在手工工场时代,“工人”不是机器工厂的工人,不能解释为工人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中的“工”指手工工场主,而非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产生的。农业资产阶级、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都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但其产生的时代、经济地位等又有明显的不同。

六、 附录中的隐形知识

有一部分隐形知识隐蔽于教材附录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之中。

首先,要注意那些“正文未讲,或讲而未明,或文表相左”的知识点。如春秋末期,人们已经能制造钢剑;元朝,中书省设立,替代三省;隋朝,三教合一;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1969年,互联网产生等等。

其次,要综合、对比看附录。如魏晋时期就要寻找“年表”中与之有关联的南方经济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国家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等史实。明清时期则应从世界史的角度,对比看同一时期“年表”所列举的东西方史实。

第三,看“年表”还要注意历史时期的划分。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历史阶段,又可以分为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小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可以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徘徊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归类和整理,我们发现历史隐形知识是非常宽泛的,有史实、有观点、有理论、有方法,在复习中要根据重点知识的分布逐一排查隐形知识点。

【创新演练】

1. 2011年3月,在两会闭幕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

A. 勤政为民B. 交流合作

C. 轻徭薄赋D. 经世致用

2. 照片《民国奇观:拎着麻袋领工资》反映了近代某一时期工人领工资的情景,下列对这一情景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

A. 照片应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B. 照片反映了国民政府关注民生的事实

C.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造成了这一奇观

D. 照片真实反映了当时严峻的经济状况

3. 2011年3月初,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的利比亚共撤出35860名同胞,创造了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行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方面是 ()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 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 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是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而发

②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具有进步和侵略的双重性

③ 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的民族意识觉醒

④ 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5. 罗斯福曾说:“胡佛总统没有骨气,只知用麦克阿瑟(即后来成名的麦克阿瑟将军)来指挥兵士驱散、压制贫民;他如果聪明,便会用咖啡与三明治来平息怒潮。”对此,罗斯福在新政中的“聪明之举”是 ()

A.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削弱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D. 加强救济、兴办公共工程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1年2月,日本公布了2010年经济数据,其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中国已于2010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而现在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工厂。

——据韩国《东亚日报》整理

材料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为别人代理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新华网《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

请回答:

(1) 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分歧?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材料出自《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子产相郑》,意思是从政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下种以后,刮风下雨,阴天阳时,无不上心。

2. B

3. C这次撤离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党和政府牵挂在利比亚同胞的安危,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4. C材料前面一层意思表明了拿破仑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后一层意思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选项④虽然正确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的积极意义,但与材料无关。

5. D“咖啡”“三明治”寓意给民众以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6. (1) 材料一,《东亚日报》认为中国是“世界工厂”;材料二,日本商人认为不是。理由:材料一认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出口大国;材料二认为中国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工厂以仿制和为别人代理生产为主。

上一篇:海上钢琴师详细英语演讲稿读后感下一篇:余秋雨三峡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