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精选8篇)

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 篇1

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公司采取多品牌业务发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宁品牌(LI-NING),还拥有乐途品牌(LOTTO)、艾高品牌(AIGLE)、新动品牌(Z-DO)。此外,李宁公司控股上海红双喜、全资收购凯胜体育。

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83.87亿人民币。目前,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店铺总数达到8156间,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国际著名品牌耐克在中国的物流分拨时间是7天,而李宁公司的物流分拨时间只有4天半,李宁公司物流绩效的优秀由此可见一斑。李宁公司在物流策略上拥有更胜一筹的“独家秘籍”,那就是在物流运输服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化上都善打组合拳。

1、寻找最适合的物流商并科学管理

在选择物流公司时,国内的很多企业总是相信大型物流公司。而李宁公司不找最大的物流公司,只找最适合的。同时,李宁公司在物流承运合同中加上了一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李宁公司的货物首先发。在确定承运商之后,李宁公司还非常重视对承运商的动态管理,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追踪控制。李宁公司物流部会亲自监控每一个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所有物流承运商都必须每天上报报表,包括货单号、提货时间、发货时间、和事故分析原因等。与此同时,李宁公司物流部设有运输追踪机构,专门负责电话追踪经销商、专卖店,形成承运商在一个月的编程。参照这些编程,李宁公司每个月都会给承运商打分,把数据报表向承运商公布,要求其针对不足限期整改。依靠这种严格的动态管理制度,承运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公司都是可以借鉴的,只要选择了合适的物流商,加上物流商对自己足够重视的话,完全能够像李宁公司一样与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创造出有货即发,即发即到的高效率服务。

2、整合储运统一分拨

李宁公司在全国共有两个一级配送中心:一个位于北京五里店,负责长江以北地区的产品配送;另一个在广东三水,负责长江以南地区的产品配送。全国共有13个分公司,各自下辖的仓库是二三级配送中心。为了集中网络优势促销售,李宁公司一边把全国13个分公司的物流储运部整合起来,设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一边推行按销售地入仓的做法。这种新做法试行一年之后,已经达到了三个目标:一是在广东生产的产品,一部分发北京,一部分到三水,分拨距离短、速度快。二是由于减少了运送环节,不仅成本降低了,在接到订单后,货物在36小时内可到达所有的门店,对当地的销售反应非常及时。三是整车运输的成本低于零散运输的成本,按销售地点入仓所耗费的运力实际上等同于做批发的车辆运力。由于大部分里程都是长途干线运输,因此整车价格比小批量送到门店的成本要低得多。

也许很多中小型公司并不能像李宁公司一样拥有如此大的配送中心,但是就算是小的配送中心,也要选择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和合理的配送运输方式,才能将分

公司的物流低成本地联系起来,经济而又高效。

3、依靠科技提升仓储水平

和其他生产企业一样,李宁公司也曾一度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减少库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成本,然而减少库存要在保证安全库存量的前提下进行,即配送中心必须有一定的储存量。因此,李宁公司决定以没有原料库、成品库为目标,在可控范围内压缩库存时间。经过一段时间试行,在反思了整个物流过程的各个指标之后,李宁公司发现其货物拣配时间比不上第三方物流公司。于是决定在货物拣配时,首先分清产品大类,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款式、色码上架。另外,李宁公司投资改造了仓库,而且在改造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比如为了选择合适的货架,不同的货架在仓库里按照不同的发货需求和货品属性依次排开。

分清货物的类别我想大部分的公司都能做到,可是要科学地区分,方便查找和运送,就得学习参照李宁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

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应对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 包括原材料、燃料、在途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 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 进而进行有效控制。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1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 约占总资产的30%左右, 商品流通企业所占比重会更高。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运作效率。不同存货管理水平下, 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 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存货平均资金占用水平, 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 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存货管理效率的高低, 直接反映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 在整个投资决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存货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存货因其种类繁多, 收发频繁、往往又经采购、入库、保管、发放、使用等多道手续, 而且其核算方法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等到多种方法, 不可避免会出现差错, 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 造成存货账面数与实际数不相符。 (2) 内部控制薄弱: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控制环节, 如果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很容易出现漏洞, 例如:材料采购与产品验收入库由一个人完成, 很可能出现质次价高、缺斤短两现象;产品销售与出库由一个人完成很容易出现货已发出但未确认收入, 最后实物盘亏。 (3) 流动资金占用额高:因库存量大, 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有的企业存货储备占到流动资金的60%以上, 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4) 管理不到位:企业每年都要进行清产核资, 每次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都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 但由于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 没有处理结果, 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5) 存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每个企业从报表上看存货账面价值都很大, 但在实际变现时却相去甚远, 主要是企业有许多滞销品、不良品却未计提跌价准备。

3 如何应对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立科学存货管理模式: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 建立适合自已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例如可以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 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 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存货信息, 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完整,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 完善内部控制:企业要想管理好存货必须建立建全三项基本内控制度: (1) 职务分离制度, 职务分离的目的是“内部牵制”, 要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就要求采购人员与验收、保管人员相分离;生产计划的编制者与其复核、审批人员相分离;存货的保管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存货的盘点要由独立于保管、使用、记账职能以外的人员共同进行。 (2) 存货的储存制度, 企业的仓储部门负责保管实物, 要有相应的储存保管制度:a.适当授权, 生产领用要授权, 未经授权人批准不得办理领用;b.进入限制, 非工作人员或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库房重地;c.存货登记, 仓库保管员收到实物要根据验收单、实物登记收发明细账, 发出存货要根据领料单登记收发明细账并填制一式多联出库单及时送交财务部门;d.存货保管, 仓储部门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 查看有无损坏、变质或长期不流动的存货, 如有及时报告说明数量、原因, 经有权人批准处理后由仓储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调整实物数量各金额记录以保证账实相符。 (3) 存货盘存制度, 存货盘存制度包括永续盘存制度和定期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 就是对每一笔存货收发业务都要根据原始凭证逐笔登记明细账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的实物数量和金额。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实物盘点的方法确定存货的期末结存数量, 倒算出本期减少数量。企业平时对存货要保持良好的永续盘存记录, 建立清查盘点制度, 如有盘亏盘盈, 应分清责任, 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3) 合理确定存货储备, 提高资金利用率: (1) 运用财务管理知识, 计划存货采购。企业之所以有一部分资金占用在存货上,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经营连续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 零星采购价格往往比成批采购价格高, 但过多的资金占用在存货上会相应增加仓储费, 保险费、维护费等, 因此要做好存货采购规划。这就要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再结合材料的补充情况确定再定货点, 同时还要考虑企业销售计划、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运行情况、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目的是使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达到最佳结合。 (2) 有限储备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商品要根据销售情况储备, 对于工业企业要在接到销售订单后, 根据顾客要求组织生产, 不可盲目生产。同时根据销售人员对市场需求的合理预测, 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 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库存商品的储备量。过多的库存商品储备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造成资金浪费, 而且长期积压也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从而形成直接损失。 (3) 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第三方物流, 因为从事物流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沉重负担。企业自已从事物流活动, 会因生产规模过小或生产的不平衡等原因降低效率。所以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流通环节, 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核心事业上。 (4) 积极处理不良品:对于清产核资上报的不良品, 要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当年发生尽量当年解决, 否则数额巨大时再处理对处理当年利润影响大, 也不易被有关部门批准。 (5) 公允确定存货价值, 准确计提跌价准备:企业应尽可能使存货的账面价值反映存货的实际状况, 对于不能公允反映的要计提跌价准备。以下几种情况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 市价持续下跌, 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 (2)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 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 因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已发生减值的情形。

总之, 通过加强存货管理, 有利于企业降低综合成本, 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进行,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快速消费品存货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 快速消费品 存管理 成本 速度

前言

在我国人口众多,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中国的存货管理起步较晚,企业缺少系统优化的存货管理理和工具。FMCG是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首字母缩写,代表快速消货品。与快速消费品概念相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通常使用周期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包括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一种新的叫法是PCG(Packaged Consumption Goods),顾名思义,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了元来进行销售,更加着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对它的界定包括包装的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及洒类和饮料。之所以被称为快速,是因为它们首先是日常用品,它们依靠消费行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通过规模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

1.快速消费品的产品特征

快速消费品行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补充都离不开它。快速消费品是高频率消费的产品,使用时限短,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对于消费的便利性要求很高。一般而言,快速消费品具有:单品价值低、消耗周期短、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便利、消费者可以就近购买、视觉化、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受卖场气氛影响、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者很容易在同类产品中转换不同的品牌等特点。

2.库存管理的外部竟争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是企业制定库存策略的必须步骤,针对竞争者、消费者、供应商不同时段的具体特征,在满足消费着需求的同时,根据竞争者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地位,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掌控力度来制定相应的库存策略。

2.1 行业和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和产品发展趋势分析包括生命周期确定和快速消费品特定的季节分析。生命周期通过市场容量、市场增长率和增长方式决定着企业的长远计划,例如:库房地点、面积,运输车辆规模等资金投入;季节分析一方面是为具体销售预测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从具体品种销量变化中发现消费者的变化,从而针对消费者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和库存计划。若库存计划没有清晰的市场分析引导,销量快速增加期采用的积极备货策略在产品转入平稳期和快速下降时就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大量产品将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消化,资金必将积压,严重时将导致报废。

2.2 消费者需求变化

2.2.1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变化

消费者永远关注价格,但不同时段关注度会发生变化。例如:饮料产品每年7~8月酷暑期同,消费者饮料需求急增,需求重点是购买及时性和方便性,而价格影响会略有下降。作为库存管理此阶段的重点是如何提供足够的库存满足销售,库存资金占用可以退居此席。加强配送能力;库存不足应提前备货,降低断货风险。而到每年11~12月份。消费需求更多的是通过市场促销来推动,必须不断降低营运成本为市场促销提供资金支持,此时降低库存量成为库存管理的重点;

2.2.2消费者质量敏感度

消费者质量敏感度主要体现在对包装、货龄的要求,其中货龄对库存管理尤为重要,所以对影响货龄的新产品上市、替代品的促销必须时刻关注。

2.3 供應商供货能力及讨价还债能力

供应商的供赁能力和讨价还价能力也是库存管理着必须关注的。由于供应商大多同时为几家公司供货,比如:某饮料厂家同时为几宗饮料代理商供货。当旺季来临饮料厂的产能也将满负荷,对不同饮料代理商自然会有优先次序。如果饮料代理商预先了解饮料厂的实际供货能力,就可对库存预先进行安排,对备什么库存,备多少也就非常清楚。换个角度,如果对供应商的掌控能力很强,可以直接介入到供应商的库存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

2.4 竞争者分析

库存管理中竞争者分析也非常重要,企业运作的目标是优于竞争者而不是做到满分。快速消费品的库存目标是所有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都是当天生产的,但要达到这点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例如:必须有大量性能良好的运输车辆、必须有健全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但市场容积在某一时段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产品或企业的某一项指标达到最佳而急速增长。既然销量不会急速增长就应该通过降低运作本来提升利润,其标准就是竞争者的状况。

3.库存管理的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3.1 企业财务分析

企业内部分析首先是财务分析,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等。一方面财务的压力会直接带来明确的库存指标。比如:库存金额上限和库存周转率。另一方向,财务具体提供库存管理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客户的信用(这牵涉到多少库存可放到客户处);库房预算和运输预算(涉及到库房和运输车队的选择)等。对公司财务有了清楚地认识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公司状况的库存计划;

3.2 配送能力

配送能力也是库存计划必须考虑的。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渠道和区域相当复杂,不同的分销渠道和区域可能配置不同的配送车辆,旺季时还有配送吨位要求。而企业一般根据全年平均运力需要来确定自己车队规模,增加的运力需求主要靠社会资源,而实际状况是旺季全社会都处于运力紧张状况。对于库存管理而言,必须预先了解公司的配送能力,配送吨位不足时必须提前加大库存,并提前配送到各分公司库房或客户处。

3.3 仓库状况

公司仓库状况主要指存货可用面积和发货区域大小。库房在租赁时或建造时上述面积都已固定,可以调整的只有库位合理性,最终指标是日最大库容和日最大发货量。一方面根据库容制定的库存计划才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库存管理也可为库房的建造和租赁提供指引。

4.建立快速反映型的组织机构

4.1 适应信息管理的要求

快速消费品行业外部环境极其复杂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流入,所有企业都会面临两个问题:(1)如何提高处理更多信息的能力;(2)如何降低具体职能部门对信息的需求,避免不相关信息干扰,使其专注于独立的工作任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企业建立一专门的组织来处理信息。

4.2 适应快速反应的要求

适应快速反应的要求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共同标准,但单凭同样产品已不足以区分两家公司,于是时间成为确定市场领先者和跟随者的关键竞争指标。

4.3 必要的授权和高素质的人员

所有计划的执行和监督都必须有充分的授权,特别是跨部门的计划,同时信息的收集和定期汇报也需要公司明确的流程进行规定,所以必要的授权是上述部门得以发挥功效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需求和营运计划的负责人既要熟悉公司销售、采购、储运的各项流程,熟悉公司拥有的各项资源,对企业经营理念、策略,项目管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应有丰富的沟通技巧和经验以适应大量的协调工作。这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花相当的时间去寻找和培养,但一旦拥有将成为企业的独有的社会稀缺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长久发展非常有利。

结束语

企业必须加强存货入库、保管、出库流程内部控制,必须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实施对快速消费品存货管理。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它不仅提了存货管理效率——节省存货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等等,还减少了由于存货资金的占用而减少的资本成本支出。以此加强企业存货的控制、管理,提高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

李宁公司管理研究报告 篇4

一.集团的相关简介

(一)背景分析

他,曾是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囊括六项世界冠军;他,曾是万人瞩目的“体操王子”,独创吊环雄姿,身姿矫健;他,曾是北京奥运会上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照亮世界希望。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创业更尤为精彩。他就是李宁——起步于运动员的企业赢家。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经过15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的态势。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于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热忱,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

(二)集团的愿景和使命陈述

研究李宁公司的战略,必须从其公司的使命开始延伸。使命是我们生存的理由,是我们承担的责任,是企业的基础,没有使命的企业是短命的企业,使命决定寿命。大的公司在很渺小时就有自己的使

命。

而李宁公司的使命就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李宁公司的使命演变为:

我们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致力于专业体育用品的创造。让运动改变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

其次,李宁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 下面,着重分析李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即:崇尚运动、诚信、激情、求胜、创新、协作

①崇尚运动:对运动有强烈的热爱,专业从事某一项运动,或在业余时间里积极钻研某一项或多项运动,并有所成就。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热爱以体育为核心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影响周边的人积极的地参与运动,用体育促进人们的交流,增进健康,增强自信。公司要求每一个李宁人热爱运动所创造的激情与欢愉,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周围的人们,传递“重在参与”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②诚信:诚实面对每一项竞争与挑战,尊重公司的制度、纪律,绝对不因个人利益牺牲、损害公司利益;在公正正直的前提下,真诚的对待同事,建立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③激情: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进取心,有为实现公司使命、愿景而努力工作的持续冲动。积极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不言气馁。

④求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积极地面对市场挑战,对目标的实现及成功执着地渴望和追求。

⑤创新: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或向成功企业学习。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用于产品设计、品牌经营和内部管理,不断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⑥协作:具有整体意识,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与他(她)人配合,齐心协力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李宁公司作为供应链的组织管理者,更需要充分协调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二.集团的外部环境分析

但仅仅有使命和愿景是不够的,企业运行不能忽略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其所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

(一)PEST分析

李宁有限公司所处的政治环境是:中国国家商务部曾提醒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奥运会前夕、中国运动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议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能够尽快开展品牌国际化建设,进行标准化、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国际惯例对接的工作。即体育用品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

经济环境:2005年,中国GDP超过了18万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2%,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可略见一斑。具体到户外运动产品也是同样,国外业者都认为,在五年内,中国户外用品产业50%以上增速不会改变,美国户外用品年产值100多亿美元,欧盟年销售550亿欧元,而我国去年只有10个亿,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美以及日韩等户外用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厂商业者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诱惑。

社会文化环境: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三;大学生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九;高中生占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初中生占百分之十六点六;小学生占百分之九点零。在该项统计中,除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比一九九六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的比例比一九九六年上升了二十点二个百分点。

技术环境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专业运动装备从前期研发到设计生产基本都是采用全球统一版型,不会特别考虑地域差异对运动爱好者的身体特点和运动习惯的影响。李宁作为中国国内体育用品的领导品牌,向市场推出”专为中国人设计”的专业运动产品,不但说明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的日渐成熟,更意味着国内的体育用品在技术研发上有了新的突破,从技术和市场开发上具备了和国际品牌在专业领域一争高下的实力。

(二)产业环境分析

新进入者的威胁:体育用品行业的高端市场有着较高的进入壁垒。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耐克、阿迪等占据着高端市场,构筑了高端市场的一道进入屏障,使潜在新进入者难以逾越。在中低端市场,虽品牌众多,但各品牌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营销模式雷同,市场进入门槛因而很低。因此李宁最终选择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以向高端市场延伸为主要目标。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端体育用品的生产方式采用外包的生产方式。为知名品牌进行代工生产的企业,知名品牌OEM合同是它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利润十分微薄,很少有议价的能力。李宁一直采取外包的生产模式,供应商达100多家。对于众多的供应商而言,李宁的订单是其营业额的主要来源,因此,李宁公司有最大的话语权。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在高端市场,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高端产品引领时尚趋势,体现前沿的专业技术,拥有较强的对抗价格竞争的能力,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在低端市场,产品同质严重,品牌影响不足,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低,价格战是企业谋求生存的主要手段。李宁相对于其它国内品牌的高价正是其品牌价值、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的体现,这是其它品牌的产品无法替代的,使其拥有很高的牌忠诚度。

替代品的威胁:体育用品的高端市场强调运动产品的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因而替代品不多。不同品牌的运动鞋类,包含了不同的专利技术和独特设计,包含创新技术和独特设计的

限量版运动鞋更是成为爱好者珍藏收集的对象,难以仿制和替代。在低端体育用品市场,运动鞋服往往很难与休闲鞋服相区别,因而产品替代性较高。

潜在竞争对手:目前,体育用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国际品牌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在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形成三强顶立的局面。在中低端市场,又遭到安踏、361等晋江品牌的围攻,甚至是仿制劣质品的争夺。

三.内部条件分析

要想成功应对如此多的外在威胁和挑战,必须对企业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包括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和核心竞争力。

(一)优势和劣势分析

李宁公司的优势有:1.李宁公司由一个依靠体操王子李宁的小公司起家,如今成为中华民族体育用品第一大品牌,其凭借李宁个人的影响力和公司十几年来所积累的实力,建立了非常广的公共关系资源,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和品牌亲和力。2.李宁分销网络完善,公司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分销网络,700个认证店和200多个经销商,并给经销商提供培训基地。3.根据“金字塔”式的推广思路,李宁公司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和国外体育队、加强与体育明星(特别是NBA球员)的合作来推广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消费者对品牌的喜好程度明显升高,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也大幅提升,销售额和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为企业展开全面而持久的赛后体育营销提供资金保障。4.在中高端市场,相对于耐克类国际品牌来说,李宁价位较低,具有价格竞争上的优势,“人有我

廉”;在中低端市场,相对于安踏双星等本土品牌,李宁具有明显质量、技术上的优势,“人有我精”。

其劣势则是:1.李宁低价位的品牌形象已经根深蒂固,靠提高价位来增加利润的空间不大。2.李宁公司在产品设计、赞助活动、形象及产品广告、开店风格、乃至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都存在传达信息不统一、不连续,品牌形象不一致的问题,造成消费者对李宁的印象凌乱。3.李宁在体育赞助上不惜重金,辅助配套工作却做得不理想,有将“体育营销”等同于“事件营销”的倾向。在几次世界性大赛中,我们都能看到“李宁”标志,但赛后的品牌管理和品牌维护工作却做得却远远不够。其推广模式为1:1:1,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赞助,三分之一用于推广赞助项目,三分之一维护赞助对象及因赞助建立关系的客户(对比NIKE:赞助:推广=1:3),比例分配不合理,缺乏推广品牌力度与强度。4.缺乏与目标消费者的有效沟通,目标消费者流失,公司实际消费者与目标消费者错位。公司所定位的目标顾客是年龄在14~28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流行趋势的消费者,但实际购买的消费者却是年龄在18岁到45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中等收入,并非体育用品的重度消费者。

(二)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李宁在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2008年11月,李宁在公司总部内,正式挂牌“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下设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鞋机械测试实验室及脚型与鞋楦型研究实验室。它的落成,也标志着李宁在运动科学研究领域真正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其中,生物力学实验室是国内首家为提升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量而成立的生物力学实验室。这里配备了世界顶尖的测试设备,大至运动力学,小至橡胶(22350,235.00,1.06%)的回弹力、鞋的抓地能力等,在这里都展开了专项研究。

而基于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李宁公司鞋品在回弹力、抓地性等很多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对手。

李宁公司“李宁弓”减震科技平台就是很好的说明。“李宁弓”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晶赵州桥,目前已经应用到跑步、篮球、网球等专业品类,是李宁公司的科技专利,也是其鞋品科技的集中呈现。

再比如,李宁公司拳头产品之一的羽毛球,在专业性方面也是国际领先。以产品碎残率该一指标为例,为了提供过硬的产品,李宁公司组织了3000多人对羽毛球进行试打,从各个角度进行测试。

“我们现在的碎残率是百分之零点几,而业界平均指标为百分之几!”李宁公司室内运动事业部总经洪玉儒说,在羽毛球领域,这是一项无人争锋的指标。

如此种种,都为李宁培养出了明确和明显的竞争力,不断缩小了与国际品牌相比在产品前端的短板,这为李宁公司的全面国际化市场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集团的管理模式分析

李宁公司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畅通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目前,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五.集团的企业战略及其评估

李宁公司面对内外威胁,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首先,找出了公司的核心问题所在:战略方向的缺失,使得公司的内部结构上出现问题,公司的内部结构问题,又导致了市场运营上的问题。

其次,针对问题进行战略调整。包括拓宽销售、引进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将公司的关键业务系统化,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支持企业持续性的发展和提高。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明确企业的定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寻求差异化发展。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些创新,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才。所以,李宁公司积极引进跨国人才,实行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人才管理策略。

李宁公司在不断地摸索中,认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品牌营销的策略,包括体育营销、支持公益事业、结合中华民族文化打造东方元素的品牌和抓住奥运营销等。

企业在扩大之后当然想要走出本国,占领更多的市场,但是只有本土市场稳定,国际化才有意义。李宁公司虽然一直坚持国际化战略,但是效果却不佳。原因正是在国内市场面临竞争压力和国际化的举棋不定。对此,李宁公司决定实行收缩战略,放弃国际市场,主打国际化品牌。这是李宁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

六.集团未来战略构想

李宁”的品牌定位是在现有市场竞争格局下的正确选择,有助于李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李

宁”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高其竞争能力:其一,继续坚持专业化的品牌定位,推进多品牌战略,在核心产品领域树立品牌地位;其二,在本土市场维持持续性快速增长,积累资金实力;其三,继续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强化品牌的价格优势。

李宁品牌分析报告 篇5

2010年,对于李宁公司来说无疑是难忘而又充满期待的一年,在这一年,李宁公司在连续亏损,面临倒闭的时候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重塑李宁,做一次彻彻底底的转型。下面我就就其转型前后的市场定位及其优缺点,转型的原因、效果,及建议做一点分析。

我们都知道,李宁品牌在2010年转型前,它的核心元素,也就是其核心价值观是:自信、激情和自由。

有资料表明,其转型前做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李宁的主要销售对象时30~35岁的人群,调查中在二三线城市的第一提及率为25%,第二提及率达到了66%。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问,有这么多人都知道李宁,李宁在转型期为什么会遭遇到那么多困境,以至于其不得不另寻出路呢?

下面,我就就李宁在转型前为什么会遭遇那么多困境对其各方面的优缺点做一些分析。

首先,我先说一下李宁转型前的一些优点:

1、由其调查结果显示的第一提及率为25%,第二提及率为66%,可见其宣传的比较好,这一方面得益于其在1992-2000年都参与了世界性体育盛会—奥运会,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李宁本人更是参与其中,这大大的提高了李宁品牌的知名度,为其做了很好的宣传。

2、李宁品牌做的是价格和偏好优势,其价格能被中低层收入人群接受。

3、李宁做的是民族品牌,有助于其被本土人民青睐。

4、李宁品牌由以前单一的运动服发展到现在的几乎涵盖所有的运动类方面。

其次,李宁在转型前的缺点有:

1、李宁品牌的人群定位不准确。李宁品牌的主要销售对象为30~35岁人群,此人群主要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应该把销售对象趋于年轻化,这样更符合其自信、自由和激情的核心价值观。

2、品牌缺乏文化属性。在经营品牌时,李宁公司忽略了品牌文化的打造,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

3、品牌个性不鲜明。在消费者心目中,李宁品牌的个性总与体操王子——李宁的形象连在一起,即“亲和的、民族的、体育的、荣誉的”,而非公司打造的“青春的、热情的、时尚的”品牌个性。

4、缺乏创新意识,李宁公司自创始以来就不断受到“Logo抄袭耐克、Slogan抄袭阿迪达斯”的质疑和诟病。

5、对公司品牌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战术上的分散,经营上的结果,让李宁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处在“专业”与“休闲”之间徘徊。

6、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李宁公司的产品运动属性较弱,科技含量、创新和提高运动表现方面均落后于竞争对手耐克与阿迪达斯,并成为消费者不喜欢李宁产品的首要原因。

2010年,李宁公司决定转型,其转型在目前看来是失败的,李宁公司在转型是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从转型至今,李宁的战略转型备受关注。包括品牌LOGO造型、宣传口号的变化,部分产品价格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的订单量锐减、市场萎缩、股价下跌等等。

2.转型前没有和消费者做好沟通,李宁增长方式应该先从价值驱动做起,前期所作铺垫不足。

3.想诉求品牌要永葆青春,不断突破自我,但是在表达上错误的将年轻 和“90后”做直接挂钩,而我们都知道体育市场并不能以年龄作为市场区分。

就其转型存在的问题,我给出一点个人建议:

1、向阿迪达斯、耐克看齐,仔细分析李宁的品牌管理。耐克的个性是叛逆和张扬(广告词:just do it),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高不可攀。阿迪达斯更多的让人联想到30多岁成功男士,其个性是稳健。而李宁品牌想要将自己打造成“亲和的、酷、时尚的、魅力的”品牌调性,只有从他的目标消费者“下手”了,作为充满个性的“90后”目标消费者,想要抓住他们的眼睛,那么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更有张扬、个性与激情的“90后的李宁”是李宁的突破口。

2、其次,为了改造李宁品牌的鲜明个性,旗下的广告传播,文化宣传,管理模式以及品牌的形象设计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3、李宁品牌旗下有很多旗舰产品,产品太多混淆了消费者视线,李宁品牌应该致力于一种产品的创新,做出李宁品牌的特色,或者是服装,板鞋,篮球鞋,做出李宁品牌旗下最强的产品。

4、人群定位应该趋于年轻化。李宁品牌的主要销售对象为30~35岁人群,此人群主要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应该把销售对象趋于年轻化,这样更符合其自信、自由和激情的核心价值观。

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 篇6

摘要: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本文主要根据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切入的基础,分析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营状况和结果,并对其数据进行研究探讨。主要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整理出了各项财务指标,然后根据各项财务指标分析并说明了李宁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后就该企业的经营状况,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李宁;体育;公司;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三)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营现状

2011年年报显示,李宁公司全年营业收入89.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达65.19%,多年来连续攀升的业绩开始下滑。201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9.54%;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大跌84.92%。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曾经一度辉煌的李宁公司,如今面临重重压力。

二、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

借助前两届奥运会,李宁曾经是何等的风光:2004年,赶在雅典奥运会开幕之前,李?这一运动品牌赴港上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将奥运营销推向巅峰,次年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首超阿迪达斯,李宁公司在经营业绩、品牌价值等方面经历了数年的连续飞跃,截至2009年,李宁公司上市6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2010年7月,李宁宣布进行品牌重塑,选择以“90后”为主要目标,但这一策略却并不成功。随后公司陆续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多位高管离职、裁员、库存过剩、股价跌至6年来的最低点。李宁有限公司(下称“李宁”)日前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实现销售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9.54%;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大跌84.92%。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12年奥运年,李宁或许注定将惨淡经营。

利润、库存问题上文已提及,不再赘述。伴随着业绩下滑,高管离职等阴霾一直笼罩着李宁公司。原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钟奕祺辞任,随后相继离职的中高层已包括首席品牌官方世伟、首席运营官郭建新、Lotto(乐途)事业部总经理伍贤勇、首席产品官徐懋淳、政府及对外公共事务部总监张小岩等。自2011年开始,李宁公司多位业务骨干相继离职。目前,李宁公司内部管理仍未稳定。待管理团队稳定后方能更好执行库存清理及渠道整改工作。

三、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营状况改进的建议

通过三个阶段改进其经营状况:第一阶段包括清理渠道存货、改善产品和运营的成本结构、聚焦核心产品和国内市场等的短期措施;第二阶段包括改善供应链管理、营销和产品规划模式,提供更多一流的产品及客户体验;第三阶段将重点改造业务模式以及提高公司和渠道的利润结构。

可以提高品牌质量和服务,延长产品线,拓宽客户面,提高单件单店利润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增强品牌价值必须从原料、设计、成本、店面形-像、执行力、售后服务去全程提高质量。质量问题,是生命线。要提高质量员的工资和权利。要全程有质量监督,要预防腐败。要聚焦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而不是公司自己去各地做销售型分公司,与经销商形成恶性竞争。要充分与经销商沟通,如何互惠互利,做大做强。

四、结束语

通过对李宁公司2010年2013年财务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李宁公司净利润的下降和现金流的短缺主要是由于收入下降、存货堆积、经销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我们针对这三大问题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并从李宁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进一步印证。

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应用与分析 篇7

关键词:适时存货,管理现状,问题与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型的现代存货管理方式得到了推广。适时存货管理模式既是新型存货管理模式中的一种, 又是企业存货管理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企业存货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1适时存货管理现状

1.1适时存货管理的含义

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简称JITIM,也叫零存货管理模式。JIT的意思是准时生产,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中心,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

适时存货管理的理论在美国起源而盛行在日本。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推行的集成化生产装配线是适时存货管理的最初模式。而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中提倡“非常准时”的管理方法,在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存货管理体系。

1.2海信集团存货管理模式

适时存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存货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以需定供,追求企业零库存。海信在实施存货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的呢?

1.2.1“零库存管理”

1999年,海信实行“零库存”管理,率先将纯平电视的价格降至工薪消费水平。海信电视的销量突破了200万台,同比增长了32%,市场份额超过了10%,利润增长率达到30%,资金周转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5%,成功进入中国彩电的第一集团军。

这里的“零库存”不是真正的零,而是指没有沉积的库存。公司内部对库存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进口材料在生产前一个月内才被允许购入,而国产材料只能提前5天购进,避免了库存的形成。 当天未用完的材料也必须当天退回,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占用情况。

1.2.2实行VMI库存管理体系

2004年,海信推行供应商管理存货,供应链上游稳定的供应商对位于海信制造工厂内的仓库有拥有权和管理权,以便供应商随时掌握海信的需求,按需安排生产和交货,保证适时供货,使存货风险和存货管理费用降低,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海信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材料分成了3大类。第一类是寄售类材料,这类质量合格的材料被放在仓库内。供应商在同海信签订协议后即可拥有这类材料的所有权,并可按规定进行调配。在材料转移到海信之前,所有的存货成本都由供应商承担。第二类材料是自有材料。这类材料与传统意义上的库存是相同的。第三类材料又叫“JIT材料”,这类材料不需要仓库,直接由客户送往生产线。 这样海信将大部分材料转化成了寄售类材料或者是“JIM材料”。 库存管理变成了适时的,存货数量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1.2.3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

完整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整个企业均采用数字化管理是海信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基础。 海信在1995年就投入了一大笔资金建立了由专人负责的销售网络,使海信的各个销售点之间联网。企业在市场上产品的型号有多少,各个型号的产品的仓库库存是多少,每个销售网点的库存又是多少,都能给出准确的数据。同时,海信还投巨资兴建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这样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时就有充分的依据。在此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海信的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迅速做出调整,形成了完善的生产销售体系。

2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没有得到普及,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的适时存货管理起步较晚,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做的不到位,许多企业并不了解这样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同时,国家和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出针对于适时存货管理的法规制度,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护,企业实施适时存货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2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的应用程度差别较大

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高,特别要求企业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作支撑。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域、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高科技的机器和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只有少数企业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企业之间的技术程度差别大,使得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推广遇到了困难。

2.3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

强大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实施适时存货管理的有力支持,而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企业之间难以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捕捉也受到了影响。使整个适时存货管理的节奏、质量和效率都受到制约。

2.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分散

适时存货管理的最主要一点要求就是及时,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各环节之间的连接要紧密。而我国地域辽阔,有些产业布局较分散,供应链上每个环节之间的上下交付在及时性上难以得到保证,有的虽保证了及时性,但也产生了较高的成本,与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初衷相违背,这也是要实行适时存货管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5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标杆,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有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而我国目前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适时存货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对适时存货管理产生一定的障碍。

3在我国发展适时存货管理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3.1推广适时存货管理的思想,完善相关制度

有关机构和部门应尽快制定出针对适时存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为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企业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同时,加大对适时存货管理模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新型的存货管理模式。

3.2企业改变传统存货管理理念,树立适时存货管理管理

实施适时存货管理是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型,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人员安排,责任变化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 要成功推行实施存货管理模式,企业应当创造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改变原有的存货管理思想,使企业上下能接受适时存货管理这样一个新的理念。

3.3提高科技水平,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国应该注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也应当加大对研发和推广新技术的投资比例,对于一些技术资金较弱后的地区,国家应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扶持,促进整体的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西方国家,适时制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计算机技术的好坏对适时制存货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我国需尽快培养大批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另一方面 , 我国的通信市场应得到调整,特别是上网费用要有所降低 , 提高网络运行速度。 同时,注重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快速传递,互相交流为,适时存货管理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3.4建立稳定高效的供销网络

高效是适时存货管理的重要要求,企业拥有信誉良好且高效的供应商是成功推行适时存货管理的重要保证。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应选择科技信息化水平较高、管理模式较成熟的供应商,并与其保持稳定的长期的联系。

3.5发展和完善物流网络,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有了便利、快捷的交通能使每一个环节所需求的材料及时的送到需求者的手中,良好完善的物流网络也能节约运输成本。要实现适时制在我国的广泛运用 , 须加快陆运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交通极其不发达。因此,国家应加大在这些区域建设投资的力度。

由海信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到,良好的企业领导、资金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便利的物流交通都是成功推行适时存货管理的必要条件。现在我国适时存货管理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沿海强于内地的形势。而我国的沿海地区,在科技,经济发展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着其自然的优势。

浅谈存货管理 篇8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现状;建议

1、 存货管理的概念

1.1、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已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1.2、分类

存货跟据其目的可以分为三类:1.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已备出售的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代销售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品、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等。2.为了最终出售目前尚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指为了最终出售但目前尚处于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委托加工物资、工业企业的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3.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劳务将被消耗的存货,指企业为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储存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储存的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 进行存货管理的原因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也从原来的提高销售,抢占市场份额波及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存货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在于它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如何确定进货及产成品销售的时间、数量、种类,使得在特定的时期内企业存货成本最低,要尽力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3、 主要的存货管理方法

3.1、ABC分类法

由于企业的资源的限,对所有库存品种均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和管理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重要的库存物资上,根据库存物资的重要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在众多库存物资中,一般只有少数几种物资的需求量大,仓储管理的成本大,占用的流动资金多。而较多种类的其他物资需求量却较少,管理的重要性小。由此,可库存物资分成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A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5%-15%,成本占60%-80%,进行重点管理。现场管理更加严格,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为了保证库存记录的准确性,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盘点,预测要更加仔细。B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20%-30%,成本占20%-30%,进行次重点管理。现场管理不必投入比A类更多的精力:库存检查和盘点的周期可以比A类长。C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60%-80%,成本占5%-15%,进行一般的管理。现场管理可以更粗放些,但由于品种多,差错率会较高,须定期检查和盘点,周期比B类长一些。

但是,ABC分类管理法也有局限性:(1)割裂了物资间的关联性,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物资按年度货币占用量或其他标准分为A、B、C三类;(2)难以查找关联物资。(3)难以进行联合采购。

3.2、CVA管理法

ABC分类并不令人满意,因为C类物资往往得不到因有的重视。例如,经销鞋的企业会把鞋带列入C类物资,但是,如果鞋带短缺将会严重影响到鞋的销售。一家汽车制造厂商会把螺丝列入C类物资,但缺少一个螺丝往往会导致整个生产链的停工。因此,有些企业采用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CVA)。CVA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其关键性分为3~5类:最高优先级,是经营的关键性物资或A类重点客户的存货不允许缺货;较高优先级,是指经营活动小的基础物资或B类客户的存货,但允许偶尔缺货;中等优先级,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或C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用这些物资,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

4、我国存货管理的现状

4.1采购阶段, 采购审批程序控制不科学,计划盲目。采购内部控制不严格,采购不及时,货物丢失或损失。公司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存货采购的成本过高。 存货资金占用量大,存货周转速度慢。4.2验收及保管阶段,验收入库时间长,没有定期盘点。保管不善,职责不清,损耗严重。4.3发出阶段,选择不合适的计价方法。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使用及摊销、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5、 后果

资金占用大,采供成本高,影响企业整体利润。客户及供货商往来不清赊购不能及时挂账,赊销不能及时入账,造成库存管理的混乱,影响到企业的客户往来,企业成本核算差,成本控制处于失控状态,对企业管理缺乏指导由于存货价值不能准确计量,有些悬殊很大,失去了核算的意义,不能对企业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管理信息,成本管控处于无序状态。

6、 建议

6.1 采购阶段要做好事前计划,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程序把关,提高预测性。

根据企业本身情况,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订货方法,进行订货管理。企业存货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费用,因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订货方法。建立原材料采购成本考核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6.2 验收及保管阶段,关键在于抓好内部控制及时验收,实地盘点,加强内部控制。压缩验收时间,第一时间内完成存货验收,在验收存货的过程中,必须将采购合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书与运输部门的运输单相互核对,并查看货物是否相符,再填写存货入库单,以便与以后发出时相互核对。实行 ABC 分类管理。 实施严格盘存制度。一项有效的存货控制制度往往需要将存货的两种盘存制即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结合运用。

6.3发出阶段,准确核算。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分为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存货摊销及核算缺陷的解决对策(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孟珠,方辉,冯智.论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大型百货企业存货控制中的应用.商业研究,2007(2):76一78

[2]Chung K J.Tsai S F Inventory systems for deteriorating items with shortages and a linear trend in demand-taking account of time value 2007,8(7)

[3]陈杰,刘妹威.中国存货指数的设计及合理性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0(4):34一39

[4]段文娟,聂鸣,张雄.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的风险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154一158

上一篇:落日的作文300字下一篇:适合立秋发朋友圈的句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