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评课稿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的气候评课稿(精选10篇)

中国的气候评课稿 篇1

一、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李老师就用南、北方景观差异很大的两组图片,问学生是否是同一时间拍摄的,学生争论激烈,这样通过悬念导入新课,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大大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结构设计,层次清晰,

在知识结构安排上李老师主要从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入手,然后气温又分我国气温特点、温度带、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及作物熟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影响冬季气温特点又从纬度因素、冬季风因素、地形因素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让学生看的明白,学的轻松。

三、图文并茂、讲解生动

李老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我数了一下,整节课共设计15张演示图片,设计了两张表格,两个综合连线题,结合他一贯从容不迫的教态、诙谐幽默而精辟的语言真是相得益彰,教学的难点,就这样云淡风轻又如菩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

四、教材领悟,独辟蹊径

在讲述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时候,李老师认为教材的讲解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没有按课本的内容,而是自行设计了相关教学内容,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与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五、学为主体、师为主导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评课稿 篇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廖彩芳老师在执教本课有以下亮点: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情导入:

上课尹始,廖老师出示本单元习作中的一张照片,通过学生观察谈体会,调动学生情感,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取了亲人,无家可归!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课题进行质疑,再以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引入新课的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朗读形式多样

文章内容感人至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融入文章的情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教学中,廖老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指导朗读 “如今这顶蓝盔回来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时,廖老师先范读,然后学生多样式朗读,有些孩子因为入境而感动流泪。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听完这节课,感触很多,但总感觉这节课应该更精彩。不是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们,他们应该更出色些。是什么影响了学生?我觉得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考虑到以下几点,效果可能更好。

一、将语文与生活结合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如果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二、、应广泛利用教学资源

中国的气候评课稿 篇3

------《我是中国公民》评课稿

今天听了青年教师胡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感受到年轻的教师带着青春的气息,颇具亲和力的语言,调控着课堂的节奏,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节好的课能看出老师和学生在课前下了很大的功夫。学生对让中国公民自豪的事情的搜集,老师对各种资料的搜集,精心设计课件是一节好的道法课的基础,使枯燥的文字变得可观、可看、可想、可回味的一堂生动的课。

2、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傲、自豪感这条情感线是贯穿本节课的一个主旋律。教师以两段视频《战狼2》《海外遇险》为铺垫,认识作为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接着从不同事件及数据分析中带领着学生由表及里去感悟中国在科技、文化、经济各方面腾飞,激发学生认识到中国公民的骄傲。

3、课程的设计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特点,具有开放性,书本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教师设计的三个活动(1)小组交流展示收集到的中国骄傲,结合小组汇报,既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感受作为国人的骄傲。(2)行为辨析:国外游客的行为对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参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学生集体诵读宣誓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激发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深深的自豪感。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使学生的情感,为祖国的自豪感由外露而得到内化。

4、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讲“法”的知识点比较多,“道”的教育渗透的少,而这节课老师能够借助我是小公民让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小公民,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

建议:

通过胡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再次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课时划分有了明确的认识,本课的活动园里涉及到护照的重要信息,及海外涉险应急呼叫中心电话12308教师可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使这节课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

《我是中国公民》评课稿

这次听了胡老师执教的《我是中国公民》一课,本课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我是中国公民》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为教材第二板块: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介绍了中国公民应承担的基本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及内容,懂得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听完本节课我有以下感触: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课堂上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

在《我是中国公民》一课中,胡老师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本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瞬时拉近了。通过图片自然引入义务这一概念,突出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学生对义务含义有一个直观的初步认识。课堂上通过文本、学生收集以及教师素材的三方对话,明确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这些法定义务来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各个方面。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发思想碰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科思维的发展,从而加深了对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了解。让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渗透在学生的心中和日常行为中。

二、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学生应该怎样履行义务”,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小学生应履行的义务,让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渗透在学生的心中和日常行为中,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老师能及时给各小组加分鼓励,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整整一节课,我的意识都可以融入在课堂中,看到孩子们的朝气蓬勃,感受到整个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如此深的吸引力,我自己也感到震撼了。

说课稿、评课稿 篇4

《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本文内容包括一幅图、三句话,诗句优美,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晴朗的夜空的美丽的景象。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认识偏旁“门”。

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频资料。四.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但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情境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五.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便是以读为主,为理解而读,为进入语境而读,为训练思维、表达、想象而读。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老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2.交流、表演法: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表演等形式,以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3.多种形式的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在读中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组织者,参与者。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教学的具体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这样一个谜语导入课文:“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孩子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得出了谜底是月亮。我趁机用课件展示月亮图。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喜欢看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让学生通过回忆把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吧。于是老师借助《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范读课文。这样利用文中的语言、图画、运用多媒体展示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更大的期待。这时,我用课件展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阅读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再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基本读通课文的前提下,再让他们标出生字,初步渗透字形、字义。

(三)趣味识字。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接下来是识字教学,为了创设学生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我设计了以下识字教学环节:

1.自主识字: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用猜谜语的方法记“坐”字:两个人坐在土堆上。在这篇课文中,要学一个新的偏旁:门字旁,认读偏旁门,然后利用熟字加偏旁:“人”+“门”=“闪”。来识记“闪”字。还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再,可以组词为再见、看见、见面等。还可以找反义词:弯——直;坐——立。这时,我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非常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这两对反义词。

2.游戏识字:因为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摘星星的识字游戏。首先,我出示课件:闪闪的星星多美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然后老师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示出生字,学生抢读。

3.复习巩固:在短语中复习巩固生字。通过课件出示短语:弯弯的月儿,在这里告诉学生“弯弯的”是一个叠词,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像这样的叠词。

弯弯的()

闪闪的()

小小的()

蓝蓝的()

引导学生说一些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让他们对这些叠词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同时在学习短语中巩固了生字。

(四)朗读想象,体会感悟。

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让“趣”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读、想想、说说中感受美,培养想象力,并进行朗读训练。

1.引读激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进行了逻辑引读激趣。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这时通过课件出示弯弯的月亮图和小船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两者相似之处,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了什么?

重点是对第三句的理解: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点,又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有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这句话,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时机。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这句诗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

2.再创情境,想象感悟。

我综合运用语言、图片、音乐,再创情境: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蓝的天空上有闪闪的星星,那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引导想象:假如我们坐上月亮船,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什么?就这样,在教师富于感情的启发下,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讲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所看到的景色。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__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还能谈到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这样,通过想象扩展了课文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启发想象,扩展训练。

紧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出示课后训练: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_____。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___。

闪闪的星星像___________。

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天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________像_______。”

4.多种形式的朗读,再次体会感悟。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都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尝试读好的基础上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针对孩子们的好胜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配合动作朗读课文。

具体做法是:①自由读。②个别上台读。③全体读。这样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最后,播放《小小的船》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唱作为本课的结束。

(五)拓展延伸。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的星空画下来。

七、说板书设计:

7.小小的船

弯弯的 月亮图

闪闪的星星

小小的 小船图

蓝蓝的天

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板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简单美观。

八.说教学反思:

溶液的形成 评课稿 篇5

本节课的主题是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教学中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多媒体将微观的化学反应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花的勇气》评课稿 篇6

———《花的勇气》评课稿

丽岙二小

王和秋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完成教案,也不是读懂课文万事休,而是唤醒人。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一个智慧激活另一个智慧。教育的着眼点永远是人。换句话说,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

今天王晓珍教师的课堂上也看到教师在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初始学习能力。其中就有一个环节特别精彩。在学习导读时,教师就问学生,你们以前是怎样学习略读课文的。这就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又加以点拨,提醒学生再去读导语,将导语部分分成知识要求和学习方法两部分。而后,再抓住导语中提问题“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心情由失望,遗憾到怦然一震?”来学习课文。这样的教学十分真实,没有公开课做秀的痕迹,相信也是师生最爱的。

这堂课关注学生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教师猜测学生对冷风冷雨的认识不够时,教师就补充了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中“脸都冻得发麻了”感受天气之冷。此时教师是在关注学生对词语认识有可能不够透彻的情况下,肯于花时间去让学生体会。这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关注到了“课堂应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关注学生的地方还有欠考虑的。

一、定位偏离学生的实际。

《花的勇气》是冯冀才在维也纳看到了在冷风冷雨中绽放的花,突然心头一震,感受到花的勇气。这种感悟,这对于生命的体验对于一个作家特别敏感,对于成人而言,也会有一定的感触。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体会到这点,是有点超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定位过高。致使课堂上,教师很吃力地把学生往“生命的勇气”上拉,但结果这种勇气并未深入骨髓地震憾学生。

二、想放手,但不舍得放手

《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篇7

评课人:张书克

听完龙光明老师《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公开课,我们几个新老师都感觉自愧不如,望尘莫及。他不但吃透了教材,而且采用独特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了文本中蕴含的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轻负高效的目的。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教学设计独特。仅从龙老师独特的生词听写导入就可以看出来了。这几个生词可不仅仅是为了复习,而是为第二节课的开展埋下了伏笔。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两组生词,这两组生词恰恰反映的就是“我”在唯一的听众的鼓励下拉琴心态的变化,由自卑到自信。整个教学设计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理解感情。

第二,补白训练恰到好处。龙老师在教学中多处设计补白,让学生深入文章意境,探讨人物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感情。如以前我是沮丧的,现在„„;以前我不敢在家弹琴,现在„„;以前我坐在木椅上拉琴,现在„„;以前我拉小提琴就像锯木腿,现在„„学生通过这样的补白,自然而然能够体会到“唯一的听众”对我的鼓励,达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第三,板书设计独特新颖,独具一格。由听写引入板书的部分内容已经很是新颖了,而龙老师的新颖之处更胜于此。“不教而教”,小提琴教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被龙老师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他先写下“教”字,等到学生分析、体会了老教授的教学方式后,才又补上了“不教而”这三个字。这种板书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听课老师眼前一亮,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感情朗读指导到位,老师范读十分出彩。龙老师充分发挥了他那带有磁性的男性声音的优势,在一段小提琴曲中,为大家献上了他优美的朗读,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之后,龙老师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音乐的配合下,使学生入情入境,一会是执着练琴、又缺乏自信的作者,一会是平静的、慈祥的老教授„„

《精美的邮票》评课稿 篇8

庄园

《精美的邮票》是游振山老师所执教的一节美术课,本课是让学生感知邮票的文化艺术,能分辨出邮票的种类,理解邮票的设计要素,感受邮票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并能根据邮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设计。

游振山老师从备课、教具的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充分利用课件及多媒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邮票的种类和构成邮票的基本要素。本课始终注重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游振山老师在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引导、讲解、总结、创作、评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在指导邮票的制作方法时,示范指导步骤清晰,语言准确简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

游振山老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了邮票不仅可以充当邮费,还可以纪念和宣传文化,进一步认识到邮票的魅力,激起孩子们参与集邮的活动。

游振山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邮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但我认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邮票的资料和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多掌握一些有关邮票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的印象会更为深刻。另外,陈益老师应多收集一些接近学生生活方面的邮票,比如说一些卡通邮票、动物邮票、有关奥运会的邮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邮票等,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更容易、更感兴趣。在教学方面,我觉得陈益老师在有些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细”,比如说是邮票的张数、套数应该怎样表示?邮票种类的标示应该放在哪里,在设计邮票时各部分的构成要素应该怎样处理等。所以会产生有个别学生的图案设计过大,面值、发行时间等要素留的空间不足,影响了构图的美,还有待于教师的引导。

《去年的树》评课稿 篇9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少许的伤感色彩,赞美高尚、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郝老师的这堂课就整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细节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将自己在本次听课中的一些感受作如下评议:

一、情感主线简明,教学版块清晰有层次

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解读。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本文的情感定位在赞颂鸟儿珍惜友情和信守诚诺的品质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主线。通过整体感知、感情朗读、引导想象、”三步来体会。内容线索定为:相处——分别——追寻——相会,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鸟儿诚信。而且郝老师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只要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加以肯定,这很好。比如:理解“鸟儿与树天天在一起”的情景,让学生说出了不同的相依场景。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

二、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小鸟的真情

整节课,郝老师很注重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这篇童话里的主人公:鸟、树、门都会像人那样说话,语言表达湿浅简洁是童话的特点,也是课文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郝老师采取的是“读”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加提示语读、分角色读等等。且对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读中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如:初读课文时,要求自由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通过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后利用课件,完成填空练习,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1—4自然段时,老师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自由读课文,读后,问: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天天”,谈感受以体会他们间的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对于7—14自然段的学习,郝老师要求读后写体会,这是默读,让他们在静思默想中,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让他们逐步深入到童话故事中去,感受鸟儿在找树过程中的辛苦与他当时的心情,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在充分体会小鸟真情之后,指导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与情景的创设,郝老师逐步把学生带入文本中,引领着他们深入到童话中的角色,体会着小鸟的情感世界。在学习“追寻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不是很高。这是不是因为谷老师在教学小鸟三次询问的片段时,将小鸟的话单独出示在投

影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的缘故呢?这个地方是不是能用分角色读对话比较合适?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对词语的理解,还是句子的感悟,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才能体会得更深刻。小鸟的询问没有了对方的回应,显得空洞无力。那又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鸟儿的那份焦急呢?没有感受的朗读,当然也就没有感情可言了。如果将对话成组出现进行教学,其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三、抓住两个“看”,引导想象,深化主题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作者略去了鸟儿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郝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看”加以想象与比较:

第一次鸟儿“看着”灯火,他仿佛看到了什么?第二次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这两次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后,感慨较多,在多元理解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信守诺言。

此外,这节课还有一些精彩的地方:①课件的制作,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把学生领入了童话角色中。②导语的设计,非常精妙,使上下环节的教学过渡自然。③指导读儿化音。重视本地学生的薄弱点。④自然常态的公开课显得很美。

建议:

1、郝老师很善于挖掘文本,“伐”这个字眼抓得非常准确,但在引导当中,把那份“无奈”引出,我觉得有待于思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现在学生虽然偏向与成熟,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也应是阅读教学的任务。

泉水的评课稿 篇10

《泉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字里行间透出泉水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本节课,陈老师很自然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泉水,感受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这节课的亮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多种形式,有效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陈老师引领学生用各种形式的诵读来识字,把理解词语与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如适时地用多媒体出现“瓦罐”、“杜鹃花”、“水塔”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来理解词语,从而也积累了词语。在理解“清脆”一词时,老师巧妙地借助鸟叫声,让学生感受“清脆”。还提了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很清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清脆”一词的意思,又学会了运用这一词语。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泉水说的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以感染。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阅读课不要忘了表达,写作课不要忘了阅读。陈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泉水还会经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通过模仿迁移,二度开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和写作能力。总之,这是一堂有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陈老师能充分解读教材内容,紧扣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心灵对话,寓教于情,寓教于法,使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方法,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分享语文课的快乐。于永正老师说:“我们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略了攒钱——言语的积累。”他说:“人在12岁之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多读多背,甚至是死记多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注重言语的积累,其中有重叠词的积累,优美词语的积累,说的积累:比如大口大口、很多很多、很甜很甜、很清很清、很美很美、火红的杜鹃花等等。篇二:泉水评课稿

《泉水》评课稿 3月12日听了吴倩倩老师执教的课文《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让孩子们读着、品着,感受着泉水的快乐,分享着泉水的幸福,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学生的心田。吴老师这节课的亮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扎实落实识字教学------随文识字

吴老师在本课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自主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先让同学们自己读,然后请小老师领读,充分调动起学生们识字的兴趣,吴老师把“脆” “股”“鹃”拿出来让学生们观察发现其中的特点,还编了个顺口溜方便学生牢记和书写。然后又让学生们对比“很多”和“很多很多”在文字中体会泉水的特点。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

二、良好的教学机智驾驭课堂

课堂开始,吴老师想带领学生一起去听听泉水的声音,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在图画与音乐中初步感悟课文。吴老师教态很好,语言生动亲切。练习书写时吴老师不断强调写字姿势对学生常规加以监督指导。吴老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

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互动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依据课文语言特点,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

三、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本节课吴老师把训练重点放在了朗读上,做到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吴老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个别读、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等,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吴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给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学生也有了一遍又一遍的收获。第一自然段读出泉水急切的心情。教师示范学生朗读,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感悟的空间,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泉水的几句话,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山里姐姐那一部分,教师当作姐姐,和学生对话,学生很快进入泉水的角色,热情地招呼姐姐“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有了愉快的体验,孩

子们的思维也活跃了吴老师紧扣课题。

四、根据课文特点,发挥想象

精读课文时,吴老师抓住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反复体味感悟,从而达到了一咏三叹之效。吴老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把泉水到过的地方用“----”划出来。然后出示课件:泉水来到--------------。学生回答得很好:来到山腰的水池,来到了静静的山谷,来到山城的果园,来到了山间的平地。师相机板书,再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泉水来到了山腰的水池,还有静静的山谷,还有山城的果园,还有山间的平地。”等学生回答完毕,项老师耐心地说:“你能用一个关联词连接使句子表达地更加清楚。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孩子们口语表单能力。这符合二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这的确是表达上的缺陷,吴老师心中有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因生成而美丽。因此经吴老师这样一点拨,学生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表达规范的语言,使语言表达更具准确性,也知道规范的语言是多么重要。最后设计的延伸题,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泉水,你们流啊流,还会流到哪里啊?同桌商量商量。”一个问题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比如泉水流到江河里,它看

见了小鱼,泉水说:“游吧,游吧,快点游到妈妈身边吧!”泉水流到田野里,它看见了油菜花,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你们要快点长大!”„„ 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

四、板书、媒体恰到好处,突破重难点

这篇课文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什么是天然水塔?”吴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出示多媒体图片(人工水塔)对比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有了直接的形象感官之后再理解“天然”二字,就容易多了。而且多媒体反复播放泉水的图片给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知课文。

最后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课后拓展的资料,开放课堂,走出课本:积累诗词。真是一堂精彩又实在的课,泉水的清甜,泉水的快乐,奉献的美好相信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篇三:《泉水》评课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趵、疲、藻、攒”4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的突泉的美丽 4.落实结构化预习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趵突泉的特点。

《泉水》评课稿

很高兴今天在一小听到这么多精彩的课。现在我重点来讲讲《泉水》这一课这节课。陈老师能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设计了一个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有以下几点和大家探讨。

一、读中品味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陈老师能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齐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二、自主学习为主 陈老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互动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依据课文语言特点,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

三、重视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陈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写话练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语言。从而,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总之,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恰,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有新意,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听了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一小浓浓的教研气氛,教师们浓浓的朝气!这是一种好现象,希望以后能多多向你们学习!篇四:泉水评课稿 一

《泉水》评课稿

闫鹏 今天我们共同观摩了一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泉水》,我们看到年轻有活力的阴老师,引领着可爱的孩子们徜徉在文本之中,泉水那无私奉献精神正如那孱孱涓流,流入每一个孩子心中。透过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我想与各位老师,分享以下四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首。第二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写字为重。第三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快乐阅读为主。第四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习惯为本。

先来说第一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首。我们来翻开我们熟悉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在识字写字,阅读这两个板块中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喜欢”这两个字。及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的重要。比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的时候,老师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感悟泉水的热情,读的是有滋有味。第二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写字为重。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起步阶段,识字写字又是语文的基础,那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的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教学中突显这一重点,我们来回顾阴老师的课堂教学,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然后阴老师又通过鼓励学生交流多样的识字方法,等等这些策略来提高当堂识字的效率。最后,通过开展识字游戏,用生字置换语境的方式,这样教学不仅显得扎实而有实效,还更甚重教给孩子识字写字的方法。

第三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快乐阅读为主。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富有童趣,那么,《泉水》这一课也正如此,在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阴老师不停的提问,没有看到老师繁琐的讲解,而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营造快乐阅读的学习氛围。第四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习惯为本。众所周知,习惯成自然,所以作为低年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已任,加以重视。我们看到阴老师在课堂上,有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有对学生进行写字习惯的培养,比如学生在临写“鹃”字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要何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把字写的规范,端正。” 只要把习惯的培养落实在课堂上,就有助于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那么刚才就阴老师的课堂教学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所提出的几点感受,阴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还或多或少在教学中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提高。篇五:《泉水》教学设计及评课

《泉水》教案

刘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泉水的资料。2自主学习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播放《泉水叮咚》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你知道它歌唱了什么

你了解泉水吗?来,请说一说。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泉水就是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许多江河湖泊都是由泉水汇聚而才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下面请同学打开书19页,看谁坐得正,端得直。

自读课文,重点读读你圈出的生字词。

(生自学)2.(出示生字)这就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你认识吗? a.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生边读,师边注音)b.不太熟练的同学自己再练练。c.男生一个女生一个。3.(去掉拼音)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 a.同桌间互相检查一下吧。b.小小火车我来开。

4.a.下面我们只读生字,看谁反映快,来,抢读。b.太棒了,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特别是一些比较难的字?小组交流一下吧!c.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脆:组词造句

缝:多音字的认识

结:多音字的认识

师: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我们再来读读。

小小浪花,我来翻。5.师:同学们的字都记住了,课文一定能读好。来,把书端起来,谁来熟练准确的朗读课文?其余同学思考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读文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感悟

(一)梳理问题:针对这篇课文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归纳总结:泉水流过 遇到 说

学生自学,读一读,画一画

(二)小组交流

(三)交流汇报:

师:好了,孩子们,大家讨论得真热烈,谁来把你的想法说说?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生看着书说,教师出示课件(水池——姐姐——很多很多)

(2)用自己的话说说

(3)理解“天然水塔”:

a.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天然水塔?你知道吗? b.生答

c.(课件出示,教师讲解)这是人造水塔,人们把水抽到高高的塔里,等到用的时候一拧水龙头水就流了出来。大自然在高高的山上储存着丰富的水资源,这些水会沿着山体顺流而下,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天然水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泉水的话: a.泉水有这么多的水,当然感到自豪了!让我们再来读读泉水的语言,体会一下泉水自豪的心情。谁来读?

b.1生读,生评价。

c.大家讨论、教师点拨:读出自豪、欢快、热情的语气。d.再有感情地朗读。

e.把自己当作泉水再读读。f.孩子们,你想想姐姐打水能有什么用呢?

老师来做山里的姐姐,你们是泉水。“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煮粥。” 生齐读。“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喝。”

生齐读

“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齐读

谢谢你们这些热情的泉水。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1)谁来继续汇报?生汇报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a.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b.我们来分角色读吧!

(4)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泉水说自己像什么? b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c孩子们,你也能说一句什么像什么的句子吗?

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

(1)让我们看看四五段又告诉我们泉水流过哪里,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生汇报四五段。

(3)谁能像读前两个自然段那样有感情地朗读四五段?

(4)你能完整地说说泉水流过哪里,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a.生完整汇报

b.引导学生用另一种方式说说。

(四)拓展练习:

孩子们,这潺潺不断、清如明镜、甜似甘露、美同琴声的泉水它不停地流着,它欢快地流着,那它还会流到哪里?遇见谁?说了什么?

孩子们,泉水就这样一路流淌,一路欢畅,一路为大家做着那么多的事,你们想对泉水说什么?来,把老师当作泉水吧!

(生畅所欲言)

四、巩固提高

(一)小朋友们,其实你们不用感谢我,因为在帮助你们的同时我已经感到了快乐。我有一个小小要求你们能把课文再有感情地读给我听一听吗?

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小朋友们,你们把我读得太美了,可是你们以后还会记住我吗? 那你们用什么方式记住我呢?

(三)大家的方法可真多,我太高兴了。其实不仅你们喜欢我,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我呢!还写诗赞美我呢!对了,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

生齐背。

你们也可以通过找描写我的诗句的方法来记住我呀!

五、课后学习准备:

好了,小朋友们,课后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记住我这个泉水朋友吧!我们下节课见了!

浅谈低年级自主能力的培养

——《泉水》教后反思

刘娜

自主最浅显的字面意思就是自觉地、主动地。要让学生主动地学,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说得更准确点是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孩子刚入学时其实是很有学习兴趣的,别让太枯燥的教学把他们难倒了,吓住了。课程标准中不管是识字写字教学还是阅读写作教学,第一个词都是“喜欢”,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方法少,自主能力还很差,以后的学习道路还很长——所以我更注重的是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处处碰壁,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有怎么会有兴趣呢?所以,这两点相辅相成,让爱

学和会学相结合,孩子就会自主了。

识字方面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到: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课前预习时能自主借助工具书读准这些字,并能主动扩词,发现多音字。3.能联系到学过的形近字。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教科书内外的生字词。5.小组交流时能解决自学时的困难。

具体做法:

一、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变老师要我认为我要认。鼓励他们读校园里的警示语、同学的名字、街道上的牌匾,动画片的滚动字幕??到校就展示:说说自己在哪里注意到了什么字,可以做成小卡片,也可以由学生说,老师来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热情的赞赏。

二、在课堂上多想方法让枯燥的识字有趣起来。如教“人”“八”“入”这三个形近字时,可以做手势,两根手指头就能解决问题。如识“好”和“妙”时编顺口溜“女子好,少女妙”,还有学生喜欢的编字谜法,如“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

三、探究、发现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从教材《学习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中归纳总结出一些识字方法:数笔画、加一加、联想法、熟字换部法、组词法、造句法、分析形声字法等。同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应多加表扬。什么“雨”的四个点就好像是老天爷的眼泪;看见“虾”字再也不敢吃虾了,因为“虾”的左边是一个虫字旁。

阅读方面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到: 1.喜欢阅读,能自主地阅读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2.能想办法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词。3.能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边读边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5.能在小组合作时合理分工,乐于表达,虚心倾听。

具体做法是:

我个人认为阅读很重要的就是找到感觉,为了帮学生找到感觉,我做了以下几点。

上一篇:关于分数的作文初中下一篇:四年级下册《习作7》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