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教育笔记(精选4篇)
中国古典园林史
广义园林: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配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世界园林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生产为目的的果木蔬圃 农业文明阶段——统治阶级的乐园,宗教及神话的物化场所 工业文明阶段——公共、开放、专业化,城市园林化 信息文明阶段——生态园林
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基址选择划分&以隶属关系划分)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建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局部进行改造或完全将天然山水苑围作为建园基址 皇家园林:隶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称:苑、苑囿、宫苑、御园、御苑。
私家园林:民间的官僚、贵族、缙绅所私有。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其他园林:衙署、祠堂、书院、会馆、公共。
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美与建筑美融糅;诗画情趣;意境的蕴涵。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一、起源:1园林雏形
(1)囿——狩猎、栽培、圈养
(2)台——通神、望天。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囿中主要建筑物。(3)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2风景式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天宫崇拜
山岳灵石园林物态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灵水灵物崇拜 天人合一思想
君子必得思想意识形态因素(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神仙思想 主要园林实例
殷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前身
殷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 东周:台囿结合,以台为重
楚国章花台a又名“章华宫”主体建筑章华台,四台相连,俗称“三休台”b宫苑“高台榭”的典型c山环水抱:人工开凿大型水体
吴国姑苏台:a位于阖阊(今苏州)一带
b因山成台,联台为宫c内有“海灵馆”、“馆娃阁”、“春宵宫”、“天池”等宫观池馆d观赏太湖e夫差、勾践、西施——响廊裥。采香经 秦封建帝国建立,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主要宫苑建设:上林苑、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
大咸阳规划——体天象地,天人合一
*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阿房宫(又名阿城,集中美于一身,高台建筑及复道:二层廊道,上层封闭通行,下层开敞。甬道多种建筑的组合)*兰池宫: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假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筑山为蓬莱,开皇园求仙之先河(并未出现一池三山之格局)汉
皇家园林:汉武帝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局面。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
* 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a 秦代上林苑基础b 周一百多公里c 山水——自然山水及人工开凿相结合,关中八水贯穿,人工湖泊:昆明池d 动植物丰富e 苑——即园林,“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36处园中园f 宫——12处宫殿群,其中最大为建章宫,宫中“一池三山”g高台h 观——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的通称,21观i生产基地
&西汉上林苑综述:天然山水环境;建筑密度低,疏朗随宜;涵盖了几乎全部功能的皇家园林(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生产)建章宫: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一池三山”布局的皇家园林。太液池一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
前宫后苑(宫南苑北)
私家园林梁孝王梁园(又名东苑、兔园)袁广汉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 梁冀苑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家园林
三、萌芽期总结
1、演进变化极其缓慢,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2、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3、园林功能的转化——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
4、总体规划粗放宏大,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5、形式的意味——一池三山,以象二崤
6、仙境意象——昆仑、蓬莱
7、自然观——神秘、崇拜、比德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成为当时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性而风流自赏 *
特点:(1)人性觉醒(2)清谈(玄学、佛学、老庄)(3)名士风尚——饮酒、服食、猖狂、寄情山水(隐逸)
*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刘伶、向秀、阮成、山涛、王戎 杨衡之《洛阳伽蓝记》 园林发展概况
皇家园林:典型代表城市:(1)北方邺城;(2)洛阳;(3)南方建康 战国时魏国重要城池(今河北临漳县西)代表作品:铜雀园(铜爵园):a曹魏时建,毗邻于宫城之西,以初具备大内御苑性质b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三台具备一定的军事战备功能 华林园(后赵)石虎所建诸园中规模最大
仙都苑(北齐)北齐后主高伟所建,其象征五岳四海的山水格局,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2)代表作品:苏林园(华林园)北魏洛阳城
(南到北)成熟的中轴线体制:干道——衙署——宫城——御苑 北魏魏明帝初建,相当于大内御苑
(3)建康即今南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华林园乐游园 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宅园、游憩园):建置在城市里面(1)北方:北魏洛阳张伦宅园,人工山水园;写意写实结合——造园艺术的飞跃;山石大假山——井冈山(2)南方:南齐文惠太子“玄圃”(建康)a名称——昆仑神话b 园址较高;南梁“湘东苑”a 各种建筑类型b 石洞堆叠(二百余步)
庄园、别墅建置在野外风景优美地带(1)北方:西晋石崇“金谷园”,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具有代表性的地主庄园和游赏性园林相结合。当时又称“河阳别业”自然山水之美——临河,地形略有起伏 汉代遗风的建筑——高层阁楼
后世以其喻贵族园林生产和经济功能比重较大 金谷晏集——曲水流觞 南方: 会稽“谢家庄园”(谢灵运)《山居赋》 选址——“十宅项地,堪舆风水”
分“南北两居”——北山二园,南方三苑 浓郁的文人宅园风格,较多生产、经济成分 私家园林特征:规模由大到小造园手法精致化 创造方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写意相结合 具备了丰富内涵——老庄、佛道、绘画、诗文 私家园林率先逐出了转折时期第一步 寺观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城市寺观园林:不仅举行宗教活动,也是居民公共活动中心 洛阳:宝光寺、睛明寺、冲觉寺 建康:同泰寺 郊野寺观园林:佛家及道家的山中修行促使寺观大都于山水风景优美地带选址,促进了风景名胜区(尤山岳型)的开发
东林禅寺——庐山第一佛寺,东晋高僧慧远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南京)
4、其他园林:公共园林性质的园林始见于记载
亭汉代为驿站建筑,西晋时演变成风景建筑,逐渐为公共园林代称兰亭 小结:(1)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摹仿进而至于概括、提炼、抽象化。开始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2)园林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私家园林集中反映了这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皇家园林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寺观园林出现,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种类型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社会文化
1、诗歌:李白、杜甫、王维 2绘画:(1)山水花鸟世俗画出现,分花鸟、人物、山水、鞍马、神佛独立画科 山水画有了工笔、写意之分(工:李思训,写:吴道子)山水画创作准则:外师造化,内法心源 诗画互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
3建筑木结构→成熟,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4栽培观赏植物栽培专业化 园林实例
(一)、皇家园林隋唐长安城唐长安(隋大兴)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繁荣都城
A 宫城、皇城、大城
b 坊里制
c 水利工程
d 宇文恺(祖籍鲜卑)规划设计 坊里:居住区坊里制:居住区与产业区隔离 隋唐洛阳城
A两京制
B 水网密布
大内御苑:毗邻皇宫或建置在宫城之内,即皇帝的宅园,供皇帝日常游憩娱乐 唐长安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李至)、南内兴庆宫(李隆基)。唐城大内三苑:禁苑、东内苑、西内苑(禁苑三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前者供皇帝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后者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长安代表实例:华清宫、九成宫、玉华宫、仙游宫、翠微 洛阳代表实例:隋西苑、上阳宫
西苑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到来,其规划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山水宫苑的转折点。
华清宫 A与长安城类似——会昌城、宫廷区、苑林区
B宫城布局方整,呈前宫后苑之格局
C宫廷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行政、寝宫、寺观;南部为温泉汤池区,有8处汤池供帝、后、妃嫔淋浴
唐玄宗时期的一出最为重要的离宫,以长安为蓝本,会昌城为长安外廓城,宫廷区为长安皇城,园林区相当于禁苑,只是方向相反。
九成宫因山就势,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宇文恺设计,规划设计能和谐于自然风景,又不失宫廷的皇家气派。
(二)私家园林风格:豪华绮丽,清新雅致 士流园林——官僚士大夫经营的园林(中隐)
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为隐逸者。广义上乃是“文人化”的园林,而不单单为文人经营或者文人所特有之园林。
类型:
1、城市私园: 宅园:规模不大,依附于邸宅建筑,作为园主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
游憩园:不依附于邸宅,单独建置的城市私家园林。
✿长安 居住坊里的宅园或游憩园,唐代人称之为山池院、山亭院多为皇亲和大官僚所建 洛阳 履到坊宅园
长安 新昌坊宅园 白居易的四处园林 庐山草堂
渭水之滨的一处别墅园
履到坊宅园:整个宅园的布置以水景和竹景为主,并采用划分景区和借景手法,创作园景 2 郊野别墅园
别墅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唐代称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的也称为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类型:(1)单独建筑在城市近郊风景优美地带(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 依附于庄园建置
平泉庄 洛阳城南三十里,园主人李德裕,园中以怪石奇水取胜 浣花溪草堂 成都城西,著名诗人杜甫,今称杜甫草堂 庐山草堂 白居易《草堂记》
选址佳——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的庐山
巧于因借,就地取材;简朴而书卷气浓;养生之道 王维 辋川别业(天然的山地园)
20处景点: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宫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辋川集》 《辋川图》
(四)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
1、寺观园林
(1)寺观越来越多的接纳世俗活动,成为公共交往的中心
(2)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功能区。(3)寺观园林肃穆与愉悦更多的融合
著名寺院:慈恩寺:寺内大雁塔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 唐代著名僧人玄奘——第一任主持方丈
塔高七层 雁塔题名
以牡丹、荷花盛名 普救寺:《西厢记》中两人见面地方 2其他 衙署园林
坊内的岗阜——原,如乐游园 公共园林 水渠转折处的两岸(以水景为中心)如曲江池 街道的绿化
小结:1皇家园林“皇家气派”的回归及三个类别的形式 私家园林,文人园林的兴起,隐与仕的巧妙结合,诗画入园已见端倪 3寺观园林进一步世俗化:城市寺观——公共交往场所 4公共园林已更多的见于文献记载 园林的成熟期——宋
一、社会文化:承上启下,1、宗教哲学,儒——宋理学; 佛教——禅宗; 道教——士大夫道教。
2、文学 宋代诗词繁荣发展,相比汉唐时代,宋代文学气度虽减,却更加细腻,题材也更加生活化
3、绘画 绘画在五代、两宋时期达到高峰境地,山水画尤其的得到重视。
4、绢绣
5、建筑 李明仲《营造法式》
建筑个体及群体的多样化,出现了叠山技工“山匠”、“山园子”
6、栽培
二、园林的发展概况
城:宫城、内城、外城 城与市双重并
市:《清明上河图》商铺、夜市、娱乐和服务——勾栏、瓦肆 举,城市概念
坊里制——商业街——商业城市——商业兼政治中心 根本变化 *南宋 临安(杭州)倒骑龙的宫衙布置
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
(一)皇家园林
集中在东京与临安,其规模与气势远不如隋唐,但精致程度超过之,少皇家园林之气派,更多的接近于私家园林。北宋东京
大内御苑:后苑、延福宫、艮岳
行宫御苑:景华宫、琼林苑、宜春苑、玉律园、金明池、牧苑等。东京四苑:琼林苑、玉律园、金明池、宜春苑。艮苑:(1)又名华阳宫、寿山艮岳
(2)文人园的高峰(3)选址:开封东北隅,洼地
(4)建园由宋徽宗亲自参与,宦官梁师成主持修建工程
(5)园建成之后,宋徽宗撰写《艮岳记》,僧人祖秀写《华阳宫记》
(6)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花石纲” “应奉局” 1 筑山——主宾分明,远近呼应,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
A 主——万寿山 宾——寿山 侧——万松岭 余——芙蓉城 B 土石兼用:太湖石 灵璧石 C 体现画论“势” 理水——完整的水系,对大自然的多种水形的摹写 3 置石——太湖石的特置,花石纲
A单块石特置 b 专门区域 c 命名:神运峰、盘固候 4 植物配置 a 品种繁多 b 南方驯化品种 c 多样化种植 5 建筑——发挥了观景及点景作用
A 从造景的需要出发——点景,观景 b 各种建筑形式,除台、榭、楼、阁,还有观、寺庙、书馆、村居、酒家 艮岳是宋代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制中华大地山川的优美范例。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组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而较少皇家气魄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
金明池:五代时演习水军,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 水嬉 浓郁的公共娱乐性质,建筑不多;池形方整 巨型拱桥——仙桥“骆驼虹” 水心殿 南宋临安
大内御苑——后苑 行宫御苑——德寿宫(秦桧)
(二)私家园林
集中在中原和江南;文人园成为主流(全面文人化)——影响皇家、寺观园林 1 中原 洛阳为私园汇聚之地
宋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记述他亲历的19处园林(包括私家园林18处)富郑公园、环溪、湖园、大字寺园、独乐园、董氏西园东园 富郑公园:南北两区,宰相富弼之园 北区:大土山(腹洞)、竹林、明渠 南区:大水池、池北主体建筑“四景堂”,池南“卧云堂”;土山上筑台、种竹梅,总体开朗。环溪:a 溪池为主 b 中间大洲——主要建筑 c 松、梅为主要绿化 d 建筑“洛中无可逾者” 湖园:a 原唐代宰相裴度的宅园 b 开朗运用水景为主题 c 动观、静观因时而变 d 四并堂出于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李格非“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兼此六者,唯湖园而已”
独乐园 a 司马光的游憩园,在洛阳诸园中最为简朴自撰《独乐园记》 b 竹子构成多种形式的“绿色建筑” c 园内建筑的命名意境深化已十分明显 d “独乐”的深远影响,“所以为人欣羡者不在于园”——人品、诗文 司马光《独乐园七题》释景名
读书堂——董仲舒 钓鱼庵——严子陵 见山台——陶渊明 种竹斋——王子猷 采药圃——韩柏林(韩康)浇花亭——白居易(白乐天)弄水轩——杜牧之(有《池州弄水亭》诗)2 江南 私园以临安为代表
吴兴即今湖州,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
临安私园集中在西湖一带:南园、水乐洞园、后乐园、水竹院落、裴园平江即今苏州,代表园林沧浪亭、乐圃等 润州梦溪园
沧浪亭平江城南,是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北宋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花了四万钱买下了这座名园。在水旁筑亭,自号沧浪翁。
沈园 绍兴市,此园与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关,离婚十余年后,见于沈园。陆游《钗头凤》
(三)文人园林的兴盛
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宋代仕流园林的主导地位 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1 简远 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2 疏朗 景物数量不求多,空间开朗,虚处大于实处 3 雅致 托物言志,以物寄情 竹文化 石文化 天然 天然之趣表现在: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另外,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宋代文人园林的美学观点: 须弥芥子 壶天
(四)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 寺观园林 临安 禅宗五山 灵隐寺 2 其他园林 西湖
楠溪江中游村落园林:a 唐末移民 b 天人感应 c 耕读思想 d 选址、布局、入口,开放空间 e 苍坡村——文房四宝布局 f 芙蓉村——七星八斗格局 g 岩头村 h 枫林村——新月带星格局 I 花坦村 辽金园林
金 西苑 大宁宫 玉泉山行宫 大宁宫(万宁宫):a 以艮岳为蓝本 b 琼华岛,广塞殿 c 一池三山 d 太湖石来自艮岳——折浪石
中都八苑:芳园、南园、北园、东园、同乐园、广乐园、熙春园、琼林苑 全章宗“燕京八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萌、西山晴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荆门飞雨 小结 私家园林为造园主流,士流园林全面的“文人化”。文人园林的兴盛是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重要标志 皇家园林、寺观园林愈加接近私家园林,公共园林较上代更为活跃,普遍。3 造园技艺高度升华,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其景观功能被显著提升 园林受写意画、禅宗哲理及诗词文化的影响而进一步画化、诗化、禅化、写意山水园于宋代最终形成。
园林成熟期
(二)——元、明、清初
一、元代
元四家——倪云林、黄公望、吴镇、王蒙 色目人 蒙古人 汉人 南人 元代皇家园林:元4年,以金代大宁宫为中心建新都城,“大都”。这里是北京前身。金琼华岛及周围的湖泊再加开拓后命名为“太液池” 《周礼 考工记》 前朝 后市 左祖 右社 2 元代私家园林:狮子林、万柳堂(廉园):宰相廉希宪之园、汝南王雪香园、倪云林的清閟阁
二、明、清初
(一)政治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成长 文化:《花镜》是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著作 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二)都城规划:明清北京城,宫城即大内,又称紫禁城 前朝后寝的格局。御花园在最北端
(三)明代皇家园林:主要为大内御苑的建设,共6处大内御苑
1、西苑:元代太液池旧址,大内御苑中规模最大
奠定北、中、南三海格局,水面占全园的一半以上。既有琼阁仙境又富水乡田园野趣。
2、御花园(后苑):前宫后苑 规整布局
坤宁宫之后,紫禁城中轴线的尽端,建筑二十余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格局
3、东苑(南内):位于皇城东南角
4、慈宁宫花园:原仁寿宫基址,浓厚佛教气氛,紫禁城内第二处大内御苑。
5、兔园:兔儿山
6、万岁山:位于紫禁城之北,大内之“镇山” 行宫御苑 南苑 古称南海子 上林苑 采育上林苑
(四)清初皇家园林(清初——雍正)
1、大内御苑:西苑 清初对其进行两次大规模改建
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群:西区:香山为体,包括附近山系和东麓的平地 中区:玉泉山、翁山、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
东区:明代私家园林的汇聚之地,海淀镇以北的沼泽地 主要园林实例 离宫:畅春园、圆明园、避暑山庄 行宫:香山行宫、静明园
畅春园:以水为底,康熙皇帝首次引进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康熙北巡,政治活动
三个景区:山岳区、平原区、湖泊区
康熙题四字景名36处,即为康熙三十六景 《御制避暑山庄记》
(五)明、清初的私家园林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新课程改革(1——5)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2001年。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育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2、确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成为新课改的首要任务。
教学理念:(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丰富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升华、加强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3)提出昂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组织生活化] 教师角色转变:⑴变管理者为组织者⑵变主导者为引导者⑶变传授者为合作者⑷变教师表演
二、全面发展(8——12)
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手段就是-------因材施教。
2、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一)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
(二)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
(三)个人的“个性”充分发展
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1)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策略⑴从全面发展着眼,从因材施教着手⑵扬长避短,促进发展⑶灵活教学,和谐育人
第二节
二、校长与管理人员的管理(14——15)
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⑴教学管理中的示范者⑵教学工作的指导者 第三节
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8)
1、简单地说,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常规由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和教务行政工作常规构成。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包括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务行政工作常规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总结、听课与评课、检查与评定、业务学习、教学研究等相关教学工作的明确规定。
二、校本研究制度和培训制度(19——20)
1、校本研究制度应体现出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在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为研究目标,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以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为基层单位,以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课例、案例、论文为主要载体等特点。
2、新课改吧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的在岗培训是其突出特点。校本培训一般是由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原则、培训措施、管理方法等几方面构成。
四、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24——26)
1、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评价制度存在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多种弊端,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学生评价制度,是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的,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的过程性评价;
2、教师评价制度: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提高教学效能为主要目的,它存在很多的缺陷,如片面追去升学率和考试成绩,阻碍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难以促使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构建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2)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的共同原则: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人文性、民主性。
第二章 第一节
二、课程得概念(30)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8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意义的课程开始出现在我国。在西方,课程最早由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
2、杜威认为课程是活动。泰勒认为课程是经验。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关心知识的传递。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论,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方式课程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活动课程是从兴趣和需要出发,以经验为基础,有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法国卢梭提出,美国杜威和克伯屈发扬。
综合课程也称广域课程或者大范围课程,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特点有:符合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有助于增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知识的人为割裂,帮助学生,整体的综合的认识世界。有助于减负。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潜在课程也称环境课程、隐性课程。它是在学校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但又对学生的成长和知识增加、情感的培养产生影响。集中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二节
一、课程规划(32——35)
1、课程规划包括课程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课程改革、建设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步骤等。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它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由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方面的具体化,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课程目标才能体现出来20世纪以来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目标包括了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目标三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其对象学生体现出来的。
3、课程设计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遵循时代性、适应性、环境性、评价性和教本性等原则。
4、课程结构是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5、课程实施主要涉及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
二、课程组织与管理:(35—36)
1、课程管理的概念:课程管理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管理及教学管理,课程管理主要是对课程编制的管理,课程管理即课程工程。课程管理是一种责任和权利,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而言,是中央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进行的决策、组织、领导、实施和评定的过程;广义讲,就是中央、地方、学校、社区、家长、学生共同对课程施加影响的过程。
2、课程管理的任务:新课改中明确规定由统一课程向三级课程转变,同时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任务。
⑴国家层面对课程的管理包括规划课程,制定课程政策,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评价。
⑵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主要是制定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制定地方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⑶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任务主要有两项: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
第三节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39—40)
1、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最早出现英美等国家。(1)校本课程的概念:由各级学校的老师基于学校的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课程与教学目的,结合学校内外的环境和资源,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四个特征:补充性、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第三章
第一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48—49)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精神发展。(2)专业知识的发展。(3)专业技能的发展。
2、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修养、专业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49—50)
1、美国学者富勒提出教师关注的四阶段发展模式: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
2、柏林纳则根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归纳为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等五阶段。
3、费斯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50—51)
1、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途径:(1)教师教育改革。(2)校本培养。(3)反思与交流。(4)专业发展学校。
第二节
一、新教师的发展特征
(一)适应专业角色的转换(51—53)
1、新教师是指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
2、新教师的角色转换:⑴角色认识与角色体验的冲突,⑵教师效能感低,⑶树立角色价值观。
(二)完善专业能力的成长(52—53)
1、能力结构失衡 ⑴教学技能生疏 ⑵人际交往能力很弱,2、年轻的优势 ⑴思维的新颖性,⑵对工作的投入。
二、新教师成长指导(54——56)
新教师成长指导:新教师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人际关系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指导
(1)组织环境支持:①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②组织针对性的入职教育。③建立区域性教师交流网络。
(2)自身努力。①经行职业生涯规划。②多层次教学反思。③终身学习。第三节
一、成熟教师的发展特征:(56-58)
1、特征:⑴教学能力成熟 :①备课效率高,②教学相长,③课后反思意识突出。
⑵专业精神感人。
⑶高原现象困扰发展。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是指个体职业发展到某一顶峰状态时候,出现停滞,甚至有可能以缓慢下降的现象。
二、促进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59-61)策略:(1)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①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②以带促教双赢。(2)构建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
①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菜单式”的培训内容。②能力提升的成长周期决定了培训方式的综合性。(4)帮助教师应对高原效应。①引导教师正确归因。
②减轻教师负担,保障专业发展时间。第四章 第一节
一、释读校本教研的内涵:(68—69)
1、三方面含义:1)校本研究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的实际问题,针对性的展开教研性工作,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
(2)校本研究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究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究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3)校本研究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史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研究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2、内涵: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对校本教研案例的解析:(69—70、74)
1、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校本教研的四个过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具体展开为: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反思。
3、校本教研的整合模式:说课模式。(1)说教材。阐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本册教材或者本章书的地位记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2)说教法。阐明本节书用到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要到达的目的及其理由。(3)说学法。阐明本节书要教给学生的方法以及选择方法的理论依据。
(4)说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思路设计及其依据,各教学时间的分配和相关教学法及其采用的教学手段的依据,板书设计、及其依据等。
三课一反思模式。⑴说课。说课的任务是要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其理论依据是什么?⑵看课。执教教师的上课和教师同伴的看课如何看,看什么?⑶评课。即对一堂课的评价。⑷反思。
四、制度化校本教研的确立:(75—76)
制度改革深化:围绕校长创建学习型校园。课例研究的惯常化。师师互动—形成互助空间。三种对话方式的融合。
第三节
二、教师教学理论修养与提升:
(一)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内涵:(80—81)
1、教师的教学理论修养:教学理论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
2、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科学体系:学科教学理论是教师教学理论修养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教师对其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⑴明晰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定位及内容选择。⑵洞察学科教学论与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的关系
3、以学科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师在现实教学还要形成一系列具体性教学理论修养:⑴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意识反思。⑵主动的教学创新。⑶孜孜以求的教学交往。⑷敏感的教学研究。⑸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能力。
4、教师教学理论修养提升之路:○1读书 ○2实践----反思
三、教师教育理论修养与提升:
(一)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内涵: ﹝85—86〕
1、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关键是一种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动态化的教育人格的生成,核心就是围绕师德的一系列个性品质的养成,其中教师的教育德行是整个教育人格的重心。教育德行是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化的品质。教育德行包括:教师的善。教师的公正。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的角色体现:教师即促进者。教师即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
(二)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87〕(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2)自我修养是实现教师德性的根本。○1教师教养:教仪,教态,教行。2教师涵养:情怀,风范,操守。○第四节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90—91)
1、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结构性内涵由背景性要素和技能性要素组成。技能性要素包括教育创新方法运用能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能力。
2、两大要素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具体的教育创新素质:⑴先进的教育观念,⑵完善的认知结构,⑶独特的个性特征,⑷艺术性的教学技巧,⑸较强的扩展能力,⑹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3、这些素质表现到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教学行为是:⑴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⑵课堂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⑶参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⑷承认差异,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
第五章 第一节
二、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101—102)
1、德育的内涵: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与法律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
2、学校德育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做人教育。心理教育。责任教育。
三、德育原则:102—105
1、德育的原则有(1)知行并重原则。(2)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原则。(3)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①发现与收集问题。②恰当选择问题。③研究问题或事件。
⑷贴近现实的原则。⑸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德育中应注意:①在环境上创立学生愿意接受的积极的心理氛围。②在德育模式上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模式。③在师生关系上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关爱和尊重的合作型师生关系。④在德育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如启发式教育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四、德育方法:105—112
1、榜样示范法。⑴正面榜样。⑵负面榜样。
2、情感体验法。⑴积极输出感情。⑵给学生以感情之港:积极接受并理解学生的感情。(要注意几个要求:①注意保密。②认同并理解。③要角色互换或换位思考。④学会倾听与体验。)⑶避免受日常情绪的影响。⑷理解教学内容的情绪并恰当运用。⑸一切以爱学生被出发点。⑹积极合理地利用表情。
3、习惯养成法。
4、沟通交流法。⑴真诚与学生交朋友,主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⑵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并让学生认识或体验到教师的关心。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用情绪感染学生。⑷语言柔和、循序善诱、有的放失。⑸牢记沟通交流的目的。⑹注意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民主性。
5、争辩讨论法。
6、自我教育法。
7、情景模拟法。
8、无意识教育法。⑴精心组织活动,⑵优化环境,⑶尽可能避开学生自己,⑷恰当选择素材。
9、夸张矛盾法。⑴通过夸张使学生产生矛盾心理。⑵显现结果。⑶采用矛盾的相反的行为。
10、奖惩规范法。⑴有效批评或惩罚。⑵有效赞扬或奖励、鼓励。
五、有效德育的途径: 112-114 有效德育途径。德育课教学,学科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与社会,日常生活。
第二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开设: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概述:115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教育性活动的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专门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矫正性功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操指南: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20—12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倾向。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鼓励化倾向。
第六章 第一节
一、理论概述:
(一)教学计划的概念:125 教学计划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各方面活动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第二节
一、理论概述:
(一)备课的概念:129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二)备课的内容:129—131 备课内容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即备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其中着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问题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练习设计、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节
一、理论概述:133 说课是指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讲述的方式,向听的对象(如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的设计和设计的理论依据的过程。
三、操作程序:135 说课的操作程序: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第五节
一、理论概述:139
1、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二、实际操作:140—141 实际操作包括:⑴创设情境,质疑问题(三到四分钟)⑵自学探究,释疑质疑(六到八分钟)⑶实践探究,体验升华(十三到十五分钟)⑷点拨解难,形成解释(六到八分钟)⑸归纳总结,迁移创新(三到五分钟)。第六节
一、理论概述:141
1、听课与评课介于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中间关键环节,听课可探究课堂教学现场的真谛,评课则是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2、听课的特点与规律:听课是一项技能,听课具有目的性、指导性、理论性与情境性的特点,听课者在听课时要遵循一定的要求。
3、评课的内容主要从目标—过程—效果等三维度展开评价,遵循原则:实话实说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激励性原则、艺术生原则。
二、实际操作:144 听课的操作:做好听课前的充分准备(心理准备,教育教学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评课程序:授课人以陈述方式自我剖析。授课人与听课者互动点评。教师或专家概括评价。
第七节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144-145
1、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参观培训等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方面存在的经验及失误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过程。
2、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章 第一节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154
1、教育评价的概念最初由泰勒1930年提出。并于1965年在美国国会通过,得到合法化。
2、一般而言教育评价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的特点:⑴教育评价是一个活动过程。⑵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⑶教育活动中的评价者与被评者是统一的。⑷教育评价注重对资料的解释。⑸教育评价是一种反馈—矫正系统。⑹教育评价要涉及对教育价值的判断。
3、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154—156
1、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3)、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4)、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5)、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6)、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三、教育评价的功能:156—157
1、教育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调节功能。(3)、激励功能。(4)、教育功能。
2、教育评价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
(3)、教育评价的总结阶段 第二节
二、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161—163
1、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特点:⑴面向过去。⑵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⑶标准是统一的,预设的。⑷强调量化(追求客观化、准确性)方法,多采用外部评价,注重结果。⑸主要为了区分优劣,收集信息、下结论为主旋律,相对时间短。
2、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⑴容易使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⑵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反省、改进和提高。⑶导致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片面性。⑷有碍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⑸与现代管理理念背道而驰。
3、发展性教师评价发源于英国。
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⑴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目的。⑵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⑶强调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⑷强调全员参与。
5、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不同之处。⑴激励机制不同,⑵评价的功能不同,⑶评价的目的不同。
6、教师评价改革的趋势:⑴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表现是提倡教师自我评价;⑵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⑶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⑷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三、教师评价的实施
(一)教师评价的内容 163
1、教师评价的内容有教师素质发展评价和教师职业行为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2、教师素质发展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3、教师职业行为评价是对教师承担各项工作的数量、态度和完成工作时所采用的手段的评价。主要包括工作量、备课质量、上课质量、作业辅导质量、课外活动、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研科研、德育工作、协同工作的。
4、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效果评价、教育教学成绩评价、教学科研成果评价。
第三节
一、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认识:167—168
1、学生评价的类型:诊断性学生评价。形成性学生评价。终结性学生评价。选拔性学生评价。
2、学生评价的特点:强调了评价功能的形成性。重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重视评价类型的多样性。
3、学生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二、学生评价的实施:
(一)学生评价的内容:168—170
1、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学科学习评价和学生基础性发展评价。
2、学生的基础性发展评价包括道德品质评价,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发展评价,交流与合作水平评价,个性与情感发展评价,运动与健康领域评价,审美与表现领域评价。
一、新课改的背景
(一)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才的综合素质更显重要。(2)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3)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运行产生极大冲击,对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4)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二)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1)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2)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3)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4)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三)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2)强调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关注学生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1)课程观念落后。(2)课程体制僵化。(3)课程目标偏颇。(4)课程编制滞后。(5)教师缺乏训练。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即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改的内容
(一)课程结构的变革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数、体、艺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始品德与社会、语、数、外、体、艺、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初级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提倡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艺、美术课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四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正式”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二)课程标准的变革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本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应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角色的变革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教学的重要特征。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课程评价的变革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六)课程管理的变革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即学生的适应性。(1)国家层面的课程管理:宏观指导课程改革;制订各项课程政策和法律;制定国家课程的门类与课时,颁布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2)地方层面的课程管理:省级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的开放、编制与实施的管理,遵循国家课程管理的政策、法律与法令,包括:制定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
(3)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
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并反映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倡导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因此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师生互教互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之相关的关系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获得新知的体验。
学生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丰厚的回报。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 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
(1)在心理、生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统称为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2)受教育者在心理、生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具有主观能动性。(3)教育媒介指构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
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地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不可能开展,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
1、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活化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 阶段)
2.阶段性(反面:一刀切,一锅煮)
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4.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即先培养人,人从属于社会时为社会服务。
5(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素质教育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6、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 衷于人民教育事业 b 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a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 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a 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教学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a 高尚的师德 b 愉悦的情感 c 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
教师观:1 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2 教师应该是促进者 3 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的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 学生是责权主体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性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行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a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 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c发扬教学民主 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7、课程(1)课程内涵(2)课程的类型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标准
(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内涵:课程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检验的综合。(2)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
2、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课程。规定核心课程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2)外围课程: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是核心课程的拓展、补充或深化。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1)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2)显性课程:即在国家课程大纲中所正式规定的课程。(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由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参照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2、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
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4、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特征: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主要规定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开发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
开发利用的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3、人文价值 开发利用的意义:
1、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3、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提升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8、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
(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一)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工业化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三)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规律.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备课
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2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 3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
写好三项计划: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 2 上课
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得当4教学语言清晰
5师生积极性高6组织得好
3作业的布置和检查
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紧扣课堂教学内容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4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完成的实践6要规定作业常规,提出严格要求 4课外辅导
要求: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或因病情请假的学生补课,给优秀的作个别指导,对全部学生的学习方法,目的态度上给予指导和教育。学业考评
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检查,小结巩固,以及单元,期中期末学年考试成绩的检查和评点等,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6)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主要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 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道尔顿制(7)说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程序:1说教材2说目标3说学情4说教法5说教学程序
要求: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 3 处理好说课和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 4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忌”读“和”背“(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强调以人为本。
9、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本质上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作用:1检验教学效果 2诊断教学问题 3提供反馈信息 4引导教学方向 5调控教学进程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类型: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方法:主要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这个我有些不确定}
教育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划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 根据评价的标准划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注重发挥评价的 激励功能 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3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 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10、德育与班级管理
(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6)德育的途径
(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构成: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地条件和保证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划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3)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作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基本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法。(6)德育的途径
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
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1、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2)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3)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4)课外活动的组织(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程计划中计人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之列。通常讲的课外活动仅指校内活动。但活动场所在校内或校外仅是空间场所不同,并不反映课外活动的内涵。
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2)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的意义 加深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 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3 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意义: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二 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三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四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的任务:
(一)扩大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确定。课外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学校的课外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带有普及性质,可以吸收大批学生参加,有一定声势,适合青少年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包括:
(1)报告和讲座。
(2)各种集会。
(3)各种比赛。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5)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灵活方便,非常有利于因材施教。参加的人数每组不宜过多,可以三五人到一二十人,每个学生以参加一个小组或两个小组为宜。有的小组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如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一般不要从学习成绩上加以限制。小组开展活动要制定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安排好每次活动的课题、内容和方法,并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2)技术小组。
(3)艺术小组。
(4)体育小组。
3.个别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或制作教具模型,进行艺术创造等。个别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这种个别化的独立的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独立研究能力。
(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活动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活动的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活动的场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活动的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这些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蔚为壮观的群体场面,也有少数学生的相互切磋。就连活动质量效果的检查评定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一般不采用像课堂教学那样的考试记分方法,而大多采用汇报表演、娱乐竞赛、成果展览、举行讨论会和报告会等形式进行。
【自己整理教育笔记】推荐阅读:
教育心理笔记自己整理11-27
自己整理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07-06
新闻史笔记整理12-03
考研英语阅读笔记整理05-29
给教师的建议笔记整理06-17
毛泽东思想整理笔记06-26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07-07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要点整理笔记11-17
战胜自己读书笔记06-20
健康教育资料整理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