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农村作文(共11篇)
农村,我没去过几次,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脏、乱、差”。
我们先来说“脏”。在农村,随处可见餐巾纸、塑料袋。风一吹,全部飞起来,飘在半空中。有些还吹到村道边上的河里。要知道有些农村洗衣服就是在河里洗的。你们说说,这水能干净吗?还有如果下雨,路边积水很多,汽车一来,全部溅到人家晒的衣裤、棉被上,要么是墙壁上。
再来说“乱”。在农村,他们停车都很随便。这停停,那停停,横七竖八的。这么多年来好像也没人管理一下。还有些垃圾箱,肚子里空空如也,反倒是旁边都是垃圾,也没人及时清理。特别是这里的小动物,比如猫猫狗狗的,都是随地乱拉,一不留神你可能就会踩到,而且又硬又脏,弄也弄不下来!
最后来说“差”。农村的一些房子外墙都开始掉漆和石灰,看起来即破又旧,好像还不结实,感觉经不起大风大雨。还有些人素质比较低,常常见到他们随地吐痰和随地乱丢垃圾,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不过,如果在农村时间待长一点,我也发现这里也有不少的`优点。比如说,他们爱劳动,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的,养的。习惯早睡早起,不像城里人喜欢熬夜。农村人体格都很健壮,干活有力,我们要像他们好好学习。到秋天的时候,稻谷大丰收,农民伯伯面带微笑的把一排排稻谷都收割起来。一早起来,一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我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
在农村,绿色植物多,车辆又少,空气特别好,大家个个精神饱满。而且,他们人与人之间感情都很好,每个人看见对方都会有礼貌地笑笑,打招呼。。。听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当时农村环境什么都很好,可以在河里游泳,是亲近大自然最好的地方。
卡扎菲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感谢他俩为其施展才能创造了机会。的确,对一个在贫瘠的半沙漠地区放牧牛羊、骆驼为生的贝都因人来说,要养活6口之家已很不容易,但卡扎菲的父母却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不仅将儿子送去读书,还支持他的政治活动。卡扎菲在塞卜哈读中学时因参加政治活动被开除学籍,他父亲曾四处奔波,找关系托人情,才把他转到米苏腊塔继续学习。卡扎菲不忘父母的恩情,在学校学习和军队服役期间,一有空就回家探望双亲,给他俩带回一台收音机,1969年9月1日,卡扎菲的父母正是通过这台收音机听到儿子的声音,知道儿子领导革命成功的消息。他俩刚听到消息时,都瞠目结舌,但听完后即欣喜若狂,直夸儿子有出息。卡扎菲执政后,将两老接到城市,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但两老不习惯城市生活,坚持要住老家的帐篷。卡扎菲尊重他俩的意见,但仍不时地把他俩接到的黎波里住段时间,生活上做了妥善安排。卡扎菲的母亲1978年去世,父亲于1985年去世,享年九十多岁。
长期以来,卡扎菲一直保持着他独特的生活习惯,爱住帐篷,喝驼奶,出国访问,只要条件允许,他的秘书和警卫也要为他带上帐篷和几峰母驼,天天挤新鲜的驼奶给他喝。卡扎菲在国内的帐篷住处很多,具体数字和地点绝对保密。随着条件的改善,帐篷已很现代化,成为贝都因传统和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奇异混合物。帐篷内彩电、冰箱、录像机、组合音响等各种家电,金制地球仪、电话、手机、沙发、地毯,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起居设备等,应有尽有。
卡扎菲的衣着独具风格,他平时爱穿传统的阿拉伯大袍,夏天穿白色长袍,宽大透风,非常舒服;冬天,有时穿呢制金色斗篷,起到御寒挡风的作用,有时穿红绸衬衫和蜥蜴皮的拖鞋会见客人,显出十足的现代派。在正式场合,卡扎菲的衣饰相当考究,如穿上饰有穗子的白色海军装,再佩戴几排奖章,显得威风凛凛,或穿一套别致的国家元首服,显得庄重大方,也有时身着装有复杂拉锁和纽扣的跳伞服,显得轻松浪漫。他常自豪地说:“不论我穿何种服装,都会流行开来。”有人开玩笑说,假如卡扎菲不是国家元首而去做模特,也一定会非常出色。的确,他身材修长,胖瘦适中,青少年时代练就了一副好体魄,执政后,虽国事繁忙,但仍坚持体育锻炼,散步、踢足球,打网球或到他的健身房锻炼。
卡扎菲以处事当机立断著称,给人以风风火火的感觉,心血来潮时,会搞突然袭击式出访,这类故事流传颇广。一次,他突然提出要马上到开罗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命警卫和礼宾人员马上为他安排直升机。助手说,负责出访的卫队正在沙漠基地训练,一时赶不回来。他却坚持立即起飞,没带警卫便爬上直升机,命令驾驶员马上起飞。当他的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时,纳赛尔总统才知道卡扎菲已到开罗。而在萨达特执政埃及时,一天,卡扎菲突抵开罗,正值总统萨达特在国外访问,闻讯后只好中断访问,回国接待这位不速之客。卡扎菲乘专机出访,利方一般都安排两架专机同行。1982年10月,卡扎菲访华,派了两架专机,至于卡扎菲乘哪一架专机,利方绝对保密,要待专机降落后才知。
1982年10月卡扎菲访华,我担任主要译员,与他朝夕相处数日。他在参加完正式活动后喜欢找我聊天。当他知道我与他同庚后,与我交谈显得更加随和。卡扎菲称我为“翻译兄弟”,我称他为“领导阁下”。有一次,我无意中称他为“主席阁下”,他立即加以纠正:“你最好称我为‘领导人兄弟’。”
1977年3月卡扎菲不再担任行政长官,但仍为国家元首,被称为“‘九一’革命领导人”。卡扎菲对我说,他之所以不再担任行政职务,是为了贯彻他在《绿皮书》中所阐述的“世界第三理论”。他送给我一套三册《绿皮书》,当着我的面亲笔签名,并希望我好好研究一下他的观点和论述。
卡扎菲结束访华前,邀请我作为他的私人朋友到利比亚访问,到他的帐篷里做客。我对他的盛情表示感谢,内心却认为这仅是客套话罢了,并没当真。谁知过了一些时间,利比亚驻华大使约见我外交部副部长,专门商谈有关我访利的事情。外交部领导对此非常关心,批准我访利,后因种种原因,我未能成行。人们常说,凡事都有缘分,1991年9月,我被任命为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政务参赞,1992年初到任,使我有机会再次见到卡扎菲。
从1981年春夏开始,人们注意到,卡扎菲的卫队中出现了女保镖。卡扎菲访华期间,多次谈到他的女保镖。他与邓小平会谈时,有意识地主动谈及这个问题。我陪车时,他也向我谈及这个话题,他的中心思想是,中、利都是伟大的国家,历史上都遭受过侵略,现在又都面临挑战。中、利两国人民都是不屈的人民,都曾为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斗争。为了战胜敌人,利比亚人民必须武装起来,实行全民皆兵,妇女也不例外。卡扎菲说,他带这些女保镖到中国,并要求尽量在公开场合亮相,其目的不是为了警卫,而是宣传。他说,他对中国的警卫工作信得过,也很放心。他想利用这些女保镖向世界尤其是向西方显示,利比亚是坚强的,正在实行全民皆兵,任何进攻利比亚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我与卡扎菲的几名女保镖有过交谈。她们告诉我,她们来自不同的阿拉伯国家,在利比亚的黎波里女子军事学院学习。陪同卡扎菲出访是她们的一项特殊任务,一般是大家轮流担任,但人员要经过严格审查挑选。她们对能有机会陪卡扎菲到中国来感到非常荣幸,称这是难忘的回忆。
我在中国驻利使馆工作3年,其间,曾多次见到卡扎菲的一个女保镖。据利方有关人员说,这位女兵是卡扎菲的秘书、礼宾官和保镖,可见其身份之重要。还有一次,我看到卡扎菲坐敞篷车到某地视察,当车穿过欢迎的人群时,车开得较慢,卡扎菲的警卫分散在车的四周,跟着汽车跑。车加速时,他们也加速跟着跑。在这些警卫中也有女保镖,她们始终跟着车,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如今,我时常回忆起我在利工作期间的趣闻琐事,脑海中展现出卡扎菲的身影。的确,他是位令人难忘的传奇人物。
(时延春,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
上就要端午节了,有种暮然回首的感觉。昨天突然的看见了一人家门口的许多的枯萎的艾草和菖蒲,没怎么去想,就觉得是端午节过了许久了。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近日在简书乐此不疲地码字,那些充满灵性的汉字在屏幕上欢快地跳跃舞动,让我感觉是那么惬意那么悠然。享受文字带给我无穷乐趣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初中的一位老师——张良术先生。
一
三十年多前,我在老店乡中读书。升入初二那年,张老师开始担任我们班的语文课。在此之前,我就曾听张老师教过的学生说他对学生如何关心,课讲得如何生动,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并时有作品发表等。那时我就想:如果能有幸成为张老师的学生,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一天,我在校园里注意到了他:瘦削的身材,不高的个头,微驼的背,黝黑的皮肤,小而有神的眼睛,朴素而整洁的衣着,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张老师教课好。在教学中,他注重读写,尤其是写。他要求我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报刊书籍,还经常给我们读全国获奖的高质量的散文、小说等,使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他还要求我们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针对班里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一现象,张老师如是引导:“将来你们不管是从理还是学文,到社会上以后,总要同别人交换意见接洽工作,彼此需要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觉和心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写信、互通信息,这都离不开写文章。因此,写文章不但能有效帮助我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张老师不是从升学的角度而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学生写作文,使我们写作的积极性得意持久。
“身教胜于言教”。张老师每次给我们布置作文,总是自己带头写,这无形中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和鞭策。他常常随身带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随时记录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还要求我们多留心、多观察、多摘抄、多动笔。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文章都是用稿纸堆出来的……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全班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很快,尤其是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张老师在教我们语文课的同时,自学了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多次在县文艺创作会、新闻工作会议和作文研讨会上发言,他还是好几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
张老师为人随和,脾气好。在学校,无论是谁,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他都一视同仁,都能谈得来。他常说,要想让人尊重,必先尊重别人。学生爱的是爱学生的老师。
二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年后,我们刚刚升入初三,张老师由于工作的需要调他家乡的一所中学——慈周寨一初中。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张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全班学生是含着眼泪听完的,那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让我们了解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关于他的经历。
原来,张老师自幼喜欢舞文弄墨。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开始在本村当民办教师,1978年经考试在老店高中当代课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秀才教起了举人”。
张老师教高中语文的时候,为了上好一节课,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备课、查资料,有时累得一周吐几次血。一点不错,他是在拼着命干的。
张老师除了教课,还要写作、种田、照顾一家老小。他自嘲说:“我现在30多岁,离家30多里,每月工资30多块钱,上有七十多岁老母亲,下有四个年幼的儿女,爱人也是民办教师,又体弱多病。所以,我不得不离开老店回家。”我们能够理解张老师的难处,可以想象他平时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人穷志不短”,张老师硬是和生活中各种困难作较量,结果他成了赢家。在学校,他是好老师;在家里,他是孝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张老师劝诫我们:人贵有志气,要练真本事,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他还说,自己有本事,干啥都自在。在那节课的最后,张老师送给我们一首诗:
成功靠登攀,丰收靠流汗;
尽管小了脸盘大了衣衫;
可我感到无比充实、舒坦;
我在荒芜的处女地耕耘,
为了明天不再替今天羞惭,
也许没有收获,
也许果实又小又酸,
可我不羞愧,不哀怨,
奋斗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追求才能探索生活的内涵。
这首诗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现在想来,它正是张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三
张老师离开老店后,在慈周寨初中工作了一年,仍然教语文课。由于擅长写作,1987年11月经省、市劳动人事部门批准,张老师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并调入慈周寨乡党委工作,从此结束了他近十年的代课生涯。
张老师在慈周寨乡党委工作期间,工作尽职尽责,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尽了心,出了力,立了功。根据工作需要,1993年张老师又调到瓦岗寨乡主抓民政工作,兼任乡党委秘书。事多而杂,但他不怕苦,不喊累,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0月,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张老师业余时间依旧笔耕不辍且成绩斐然。他先后被《安阳日报》《河南日报》《芳草文学》等报社聘为特约记者;先后陆续加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5月被吸收为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并获(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四
自张老师离开老店以后,我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总爱向他求教,张老师总是不厌其烦,悉心指导。金秋,欣闻张老师把以前发表的作品整理成册,共分《新故事》《老故事》《新闻通讯》《小说散文》《杂乱无章》五本。我去信索书,张老师答应了。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和几个老同学前往瓦岗寨,师生共度了几个小时温馨美好的时光。
那天上午,我们一行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张老师工作的地方。民政所座落在乡政府后门的一个小院内,从临近田野的一条小径进入,大门上方的“敬老院”字样格外醒目。走进大门,幽静的小院内有美轮美奂的小巧雕塑,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不规则形状的莲花池溏……迈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但见几位老人在院中悠闲地散步。
张老师见我们来了,忙把我们让进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拿出糖果招待我们。随后从书柜里取出作品集一一递给我们,笑着说:“没有什么惊人之作,看了怕是要浪费你们的时间咯!”尔后,师生共叙工作,话家常,忆往昔。我拿出我们班的毕业合影让他看,他高兴地指指这个,说说那个,好不热闹!
我们本来说好不打扰张老师太多时间马上返回的,但他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留我们共进午餐,还专门找了几位同事陪同,我们只能遵从师命了。
午餐地点就设在环境幽雅的敬老院里,从几位同事无拘无束的笑谈中,我觉察出张老师依然那么平易近人,且深得人心。原来这个设计独具匠心的敬老院,是张老师亲自参与设计和建设的,小桥亭榭的美工和题词也由他亲自书写,一草一木一椅一凳都倾注了张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张老师身为乡民政所所长,他希望瓦岗寨的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这是怎样的博大的爱民情怀啊!
席间的氛围异常活跃,一姓田的同事戏称张老师为“刘锣锅”,我能感觉到他所知的古今“刘张”二人的相同之处;另一姓时的小伙子直言张老师有“三不一好”,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就好埋头苦干;又一个姓巫的退伍军人打趣道:“要我说,你们的张老师最爱吃,写作时爱吃糖,酒桌上爱吃菜,工作时爱吃苦。”……在座的无不为他们的话拍手称快。张老师听了只是冲他们淡淡一笑:“吃菜还堵不住你们的嘴?”继而一边给我们夹菜,一边笑着说:“别听他们胡咧咧,就会拿我开涮。”是啊,正直善良的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了多少学生,又影响了多少周围的人,正如那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
屈指一算,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和张老师联系了。现在他老人家已近古稀之年,他的身体还好吗?他退休之后会在哪里安度晚年呢?想必他现在一定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凝眉深思奋笔疾书,抒写自己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吧。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重阳节是敬老节,仅写此文献给我最敬爱的张老师,以表达我对他老人家深切的怀念,心中默默祈愿:
心地善良的恩师年年康健
育人有术的恩师岁岁平安
一开始接触张老师的时候,我觉得张老师很严肃,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后来,老师给我们上了几节课后,我觉得张老师很幽默,平易近人。在课堂上老师和我们如同朋友一样,老师会跟我们开玩笑,每一节数学课,都少不了我们的欢笑,在欢笑的基础上,张老师还把学习的内容加入其中,“在玩中学习知识”。我呢,也渐渐喜欢上了数学。不仅是我哦,大多数同学都很喜欢和支持张老师的教学方式
老师除了这些,还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当天写完的卷子,张老师明天一早就能把卷子发给我们,要知道赵张老师是教两个班的呀!他要一天晚上批改100多张卷子呀!老师为了让我们多做卷子,每天都熬夜,老师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张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不止这些,感动一直在继续……
张老师是我们见过的教学方式最特别的老师,张老师的幽默,张老师的尽职尽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同学 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一班 邓斯舜
给我印象最深的同学是张天园。
他长着一张古铜色的鹅蛋脸,直勾勾的大眼睛上有一对粗粗的浓眉,眼睛下面长着塌鼻梁,鼻梁下有特别富有表情的薄嘴唇: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噘起的小嘴能挂一个小油壶。从这张嘴巴中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你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他还有乌黑发亮的刺猬头。
他还比较讲究穿着,每天穿得都很大方、新鲜。他的性格既不温和也不急躁。
他特别贪玩。记得有一次下雨,放学回家时看见路旁有很多水,他忽然说:咱们玩漂流吧!于是,我们就自己找材料,我用吸管当船,而他摘了一片树叶当船。水流又急又快,不一会儿,就到达第一个水沟,我的“船”冲了过去,而他的船不幸掉进了水沟里,他连忙跳进水里,拿起“小船”,二话没说,索性放在我船的前面。
他比较乐于助人。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出去玩,看见一位老奶奶拿着菜吃力地走着,他急忙跑过去帮奶奶拿菜,把奶奶送到家才离开。
虽然是冬天,但是园子里鸟语花香,温暖如春。这里的建筑让我眼前一亮,它们都保持了岭南传统的建筑风格,跟外面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街上还有一条小溪,边上的鸭子对妹妹嘎嘎叫,妹妹对着鸭子哈哈笑,妹妹手舞足蹈的样子真可爱!但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里面的皮影戏和民俗演出“印象岭南”。
走进皮影剧场,没一会,灯就灭了。白色的幕布上慢慢出现了三个字:鹤与龟。这个故事讲的是河上的小岛上有一只乌龟,鹤总想吃掉它,但是每次都只能咬到壳。情节让人捧腹大笑,尤其是乌龟的脖子有小半个人长,最后它还把鹤推进水底。
而民俗演出则是另一个样子:有身着绿衣的采茶姑娘,有举着火把的壮汉,还有杂技表演。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是舞龙和舞狮。
葛教师以她全部的爱,精心的培育着我们,既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给我们点燃了理想的火花。记得那是二年级开学后的几天,又发美术、信息、拓展等一些新书了,教室里一片欢腾,老师让我为我们组发书,我连忙跑上讲台,拿了一把书,选了一本崭新的、干净的书放进书包里,把那些沾有灰尘的和稍有磨损的书发给其他的同学。不料,被葛老师看到了,她对我说:下课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下课后,我忐忑不安地向办公室走去。我边走边想:会不会是刚才……我嘀咕着走进办公室。葛老师微笑着问我:你叫蔡培文是吗?嗯我点了点头,她又说:请你查一下‘先人后己’、‘自私自利’这两个成语的解释,并且理解意思,明天我可是要考你的噢。我点了点头,心里暗自庆幸:刚才我上课时的事没有被老师发现,一块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回家后,我把这两个成语的意思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到老师办公室后,我背道:‘先人后己’是指无论什么事都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自私自利’是自私心很重,无论干什么事只是为个人利益打算。葛老师点点头微笑着说:嗯,词背得很熟,那么与自己的行动对比呢?我,我……我无话可说,脸涨得通红,羞愧得低下了头。接着葛老师给我讲了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葛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事事都考虑自己,‘自私自利’可有百害而无一利呀!葛老师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如果要我说我印象最深的人那一定就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说她温柔,但她有时也很暴躁;说她美丽,但她又有点胖,所以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她。
但我记得有一次,那是我第一次打羽毛球。那个时候我还连球拍都不会拿,更别说打羽毛球。可是我却从当初的不会变成如今的技艺超群,那都是妈妈手把手教的。
首先,妈妈教我拿球拍,要用手紧握球拍手柄,这样才能保证球拍不掉,既然拿学会了,接下来应该学打了,妈妈又告诉我,一开始要把羽毛球轻轻地向上抛,然后必须是快速的拿起球拍向对面重重地打去,然后就是熟练过程了,熟练之后,妈妈再跟我讲了些技巧,妈妈一次次的`陪我练习,一次,二次,三次……直到第十五次的时候,我居然成功了!我真是喜出望外,喜笑颜开啊!
岭南印象园里的舞狮会馆更是让我刻骨铭心。生龙活虎的舞狮在台上翩翩起舞,观看精彩的狮子采青表演,还有驱邪消灾的好意头。若说舞狮给游客带来了热闹喜庆的氛围,那精致的木雕宫灯,就给大家带来了远离城市的宁静。广东特色的木雕宫灯,古典工整的造型,精雕细琢的雕花,让游客感到分外的优雅静谧。
最让我喜爱的还是消暑纳凉的瓜果长廊。近100米的长廊上吊着葫芦瓜、金天鹅、大兵丹等100多种珍贵奇异的瓜果,你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清凉唯岭南独有。千姿百态的枫树林,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漫步于蜿蜒的木栈道上,观漫山枫树,白鸽盘旋,在山顶凉亭休息,品香茗,享鲜果,看珠江百河争流,解心中忧郁。
回民街,位于西安市境内鼓楼城墙旁,是有一条“色香味俱全”的小吃街,就算你距离它几十里远的地方,也能闻见阵阵香味。
走进回民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两旁吆喝的店主,这是我见过最热闹非凡的小吃街了,灯火辉煌映照下的回民街,仿佛一条巨龙在西安的城市中穿梭。烤串,当然是味道传得最远的那一个,几家烤串店,相对摆开,有牛肉串、有羊肉串、还有烤猪蹄,当然了,家家的味儿是不一样的;有肥、有瘦,肥肉一口咬下去,那是一口油溅在嘴里,越咬越糯,不过最好要配口瘦肉,让瘦肉与肥肉的汁融为一体,再在嘴里“翻腾倒海”,这个时候再来一口当地有名的老酸奶解解腻,那你的味蕾可就要开Party啦!记得在街角的拐弯处,有一家冰淇淋店,这家冰淇淋店可别提有多厉害啦!看着师傅的功夫,一个脆筒就能垒起老高老高的冰淇淋!而且冰淇淋还冒着烟,吃进去烟从嘴巴冒出来,这是我第一次见过会冒烟的冰淇淋,感觉好神奇!
到了回民街,那一定不能错过臭豆腐啦!在往街道里面走,就会发现许多家臭豆腐的店,虽然一说到臭豆腐,大家脑海里想到的就可能是“太臭了,不好吃,别离我太近……”但是,真正吃过它的人,还是不得不承认一句:“闻着臭、吃着是真香啊”!是啊,它闻着虽然臭,但是却能让你的味蕾“蹦迪”,咬下一口,脆皮包着的就是一大口汁,脆皮破了,汤汁顿时就“占领”了一整个嘴巴,“香”味扑鼻,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回民街的尽头,看到的是一片灯火通明;是一片香味扑鼻;是一片满足和称赞的声音。
【我印象中的农村作文】推荐阅读:
令我印象深刻的人500字作文07-16
我印象最深的人六年级作文11-05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作文09-23
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00字作文07-23
我印象最深的老师范文05-29
军训印象作文10-27
印象西溪作文11-14
纳兰印象高中作文09-23
开学印象初中作文10-16
印象初一优秀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