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推荐5篇)
摘 要:老旧电梯的使用安全与我们公众密切相关,随着老旧电梯数量的快速增加,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老旧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剖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剖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1-0181-02
高层建筑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栖居地,而电梯在高层建筑中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电梯技术已经的相当成熟,安全性很高,但老旧电梯事故频发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目前我们必须面临的焦点问题。在柳州市,超过10年的电梯有约600台,超过15年的有约300台,这些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每年由此引起的关人等事件屡见不鲜,但这些电梯由于更新改造费用高昂,所以基本是有问题才维修。通过归纳这两年柳州市老旧电梯的检验情况,对老旧电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分析
1.1 电气线路及元件老化严重,可靠性差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电气线路及元件的老化问题。老旧电梯的电气线路及元件使用时间较长,虽然不少还未到使用年限要求,但由于老旧电梯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差,机房通常无降温措施,夏天温度过高,不少还存在漏雨等情况,底坑通常存在积水、漏水等情况致使井道湿度大,灰尘多,有些?}坑还存在机油等,这些都加速了电气线路及元件的老化,降低了可靠性。电气线路及元件老化容易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造成门联锁电路系统故障。门锁的各种电气元件老化容易造成触点接触不良,致使厅、轿门已关好,但门联锁触点未接通,电梯不能启动运行。不少电梯用户反映的电梯关门不走,大多都是由于门联锁电路系统故障造成的。二是造成电气系统断路或短路。电气线路及元件绝缘老化容易引起绝缘击穿,造成电气系统失效(短路或断路),从而引起电梯故障,这种情况在老旧电梯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三是造成电梯控制电路失效。老旧电梯多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由于使用环境恶劣,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容易因老化或电弧烧蚀而粘连或阻断,造成控制电路的短路或断路,致使电梯出现故障。四是造成超载装置失效。老旧电梯的底坑环境都比较恶劣,容易导致超载开关老化失效或灵敏度降低,致使很多电梯事故的发生。2011年9月9日,广东东莞南城发生一起因电梯失控造成20人受伤的事故。事发电梯定载13人,实际进入电梯有21人。事故现场勘查发现,电梯超载保护失效,由于严重超载,制动器未能刹停,直至下滑到负一楼。
1.2 机械部件磨损严重,可替换性差
因为更新改造费用高昂的原因,一些老旧电梯仍在带病运行,且使用频率仍然极高,容易出现紧固件松动或松脱、机械部件发生位移、脱落或失去原有精度等情形,如果维保不到位,以上情形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或调整维护不得当,就会加速电梯机械部件的磨损。另外,润滑系统的润滑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或加速机械部件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造成事故或故障。老旧电梯的部件老化磨损后,很难找到合适的部件更换,因不少老旧电梯的厂家早已停产,使不少老旧电梯只能带病运行,这也为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机械磨损造成的事故不少,比如电梯抱闸的闸皮磨损严重导致抱闸力不足而造成电梯蹲底、冲顶、溜车;曳引绳绳槽磨损导致曳引绳与绳槽间的摩擦力不足也容易造成电梯蹲底、冲顶或无法提升。
1.3 使用单位管理不善
老旧电梯的使用地点一般是一些老旧小区或一些经济不景气的企业,一些小区根本没有物业管理。对于小区的老旧电梯面临的问题很严峻,本身老旧电梯故障多,维修频繁,所花费的维修资金也多,这部分资金需要小区业主承担,另外,日常维保及每年的定期检验需要资金也要小区业主承担,如果小区业主不理解,电梯的维修资金就很难收集,致使电梯的故障无法及时排除,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而要对老旧电梯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更是一个难题,因为这涉及到费用更加大,而老旧小区基本没有维修资金,要所有的小区业主都理解上交这笔费用基本无法实现。
1.4 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不到位
按照国家法规的规定,电梯必须由有资质的维保单位定期进行维保(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但一些维保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并没有按规定的要求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保或保养不到位,使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对一些老旧小区很难做到定期的维保,主要原因是有些使用单位对电梯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电梯,根本没有与有资质的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没有定期进行日常的维保,有问题才修理,导致了电梯的故障率高发,关人或故障停运事件屡屡发生。应对措施
对于目前实际存在的老旧电梯公共维修基金缴纳严重不足,难以做到更新、改造的情况下,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老旧电梯的管理,达到降低老旧电梯事故及故障率的目的。
2.1 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安全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所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占每年特种设备事故总量的比例居高不下。在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明确了使用单位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主体,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促使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达到降低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率的目的。针对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法律亦作了规定,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管理义务,一旦发生事故,物业服务单位如果没有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保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确保维保工作到位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见电梯定期维保的重要性,而近年来发生的不少电梯安全事故都表明了维保的关键作用。针对电梯的维保,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维保的资质、维保作业人员的资格、维保的过程都做了明确要求,但如何确保维保单位按规定去维保电梯,就要求我们使用单位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及政府监督部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
2.3 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部门对电梯安全的监管,一是要实行“警察式”的监管,而不是大包大揽;二是要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把关;三是加大违法成本,发现违法行为,如不按期进行定期检验、不按期进行维保等,坚决予以查处。
2.4 把好定期检验关
电梯的定期检验是对电梯安全性能的检验,也是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及使用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定期性检验,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电梯检验部门来说,在定期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规程的要求开展检验工作,对老旧电梯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严查安全隐患,对不符合检规要求的,必须督促整改到位,对不合格的电梯及时上报监管部门。
2.5 强化社会监督
电梯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只要社会各方面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对电梯的安全工作的监督作用,必然能取得良好效果。要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一是要公开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方式,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二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定期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6 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近年来,不少电梯事故是由于乘客对电梯安全知识认识不足造成的,比如电梯关人后强行开门自救引发坠落或剪切事故等,事实上,电梯关人是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起作用,只要耐心等待专业救援,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社会公众乘坐、操作特种设备都有明确规定,但很多公民并不了解,所以政府部门及电梯使用单位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势在必行,而我们公众本身也要主动去了解电梯安全常识。结语
目前老旧电梯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我们公众都积极参与进来,与我们政府一起共同关注其安全问题,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才能从制度上、源头上有效防范、减少和遏制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剖析,措施
高层建筑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栖居地, 而电梯在高层建筑中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电梯技术已经的相当成熟, 安全性很高, 但老旧电梯事故频发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目前我们必须面临的焦点问题。在柳州市, 超过10年的电梯有约600台, 超过15年的有约300台, 这些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 每年由此引起的关人等事件屡见不鲜, 但这些电梯由于更新改造费用高昂, 所以基本是有问题才维修。通过归纳这两年柳州市老旧电梯的检验情况, 对老旧电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1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分析
1.1 电气线路及元件老化严重, 可靠性差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电气线路及元件的老化问题。老旧电梯的电气线路及元件使用时间较长, 虽然不少还未到使用年限要求, 但由于老旧电梯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差, 机房通常无降温措施, 夏天温度过高, 不少还存在漏雨等情况, 底坑通常存在积水、漏水等情况致使井道湿度大, 灰尘多, 有些厎坑还存在机油等, 这些都加速了电气线路及元件的老化, 降低了可靠性。电气线路及元件老化容易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造成门联锁电路系统故障。门锁的各种电气元件老化容易造成触点接触不良, 致使厅、轿门已关好, 但门联锁触点未接通, 电梯不能启动运行。不少电梯用户反映的电梯关门不走, 大多都是由于门联锁电路系统故障造成的。二是造成电气系统断路或短路。电气线路及元件绝缘老化容易引起绝缘击穿, 造成电气系统失效 (短路或断路) , 从而引起电梯故障, 这种情况在老旧电梯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三是造成电梯控制电路失效。老旧电梯多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 由于使用环境恶劣, 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容易因老化或电弧烧蚀而粘连或阻断, 造成控制电路的短路或断路, 致使电梯出现故障。四是造成超载装置失效。老旧电梯的底坑环境都比较恶劣, 容易导致超载开关老化失效或灵敏度降低, 致使很多电梯事故的发生。2011年9月9日, 广东东莞南城发生一起因电梯失控造成20人受伤的事故。事发电梯定载13人, 实际进入电梯有21人。事故现场勘查发现, 电梯超载保护失效, 由于严重超载, 制动器未能刹停, 直至下滑到负一楼。
1.2 机械部件磨损严重, 可替换性差
因为更新改造费用高昂的原因, 一些老旧电梯仍在带病运行, 且使用频率仍然极高, 容易出现紧固件松动或松脱、机械部件发生位移、脱落或失去原有精度等情形, 如果维保不到位, 以上情形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或调整维护不得当, 就会加速电梯机械部件的磨损。另外, 润滑系统的润滑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或加速机械部件磨损, 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造成事故或故障。老旧电梯的部件老化磨损后, 很难找到合适的部件更换, 因不少老旧电梯的厂家早已停产, 使不少老旧电梯只能带病运行, 这也为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机械磨损造成的事故不少, 比如电梯抱闸的闸皮磨损严重导致抱闸力不足而造成电梯蹲底、冲顶、溜车;曳引绳绳槽磨损导致曳引绳与绳槽间的摩擦力不足也容易造成电梯蹲底、冲顶或无法提升。
1.3 使用单位管理不善
老旧电梯的使用地点一般是一些老旧小区或一些经济不景气的企业, 一些小区根本没有物业管理。对于小区的老旧电梯面临的问题很严峻, 本身老旧电梯故障多, 维修频繁, 所花费的维修资金也多, 这部分资金需要小区业主承担, 另外, 日常维保及每年的定期检验需要资金也要小区业主承担, 如果小区业主不理解, 电梯的维修资金就很难收集, 致使电梯的故障无法及时排除, 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而要对老旧电梯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更是一个难题, 因为这涉及到费用更加大, 而老旧小区基本没有维修资金, 要所有的小区业主都理解上交这笔费用基本无法实现。
1.4 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不到位
按照国家法规的规定, 电梯必须由有资质的维保单位定期进行维保 (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 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但一些维保单位为了减少成本, 并没有按规定的要求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保或保养不到位, 使电梯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 对一些老旧小区很难做到定期的维保, 主要原因是有些使用单位对电梯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电梯, 根本没有与有资质的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 没有定期进行日常的维保, 有问题才修理, 导致了电梯的故障率高发, 关人或故障停运事件屡屡发生。
2 应对措施
对于目前实际存在的老旧电梯公共维修基金缴纳严重不足, 难以做到更新、改造的情况下, 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老旧电梯的管理, 达到降低老旧电梯事故及故障率的目的。
2.1 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安全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所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占每年特种设备事故总量的比例居高不下。在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明确了使用单位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主体, 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促使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重视特种设备安全, 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从而达到降低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率的目的。针对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法律亦作了规定, 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管理义务, 一旦发生事故, 物业服务单位如果没有尽到安全管理义务, 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确保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确保维保工作到位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见电梯定期维保的重要性, 而近年来发生的不少电梯安全事故都表明了维保的关键作用。针对电梯的维保,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维保的资质、维保作业人员的资格、维保的过程都做了明确要求, 但如何确保维保单位按规定去维保电梯, 就要求我们使用单位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及政府监督部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
2.3 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部门对电梯安全的监管, 一是要实行“警察式”的监管, 而不是大包大揽;二是要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抽查力度, 严格把关;三是加大违法成本, 发现违法行为, 如不按期进行定期检验、不按期进行维保等, 坚决予以查处。
2.4 把好定期检验关
电梯的定期检验是对电梯安全性能的检验, 也是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工作及使用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定期性检验, 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电梯检验部门来说, 在定期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规程的要求开展检验工作, 对老旧电梯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严查安全隐患, 对不符合检规要求的, 必须督促整改到位, 对不合格的电梯及时上报监管部门。
2.5 强化社会监督
电梯安全涉及千家万户, 只要社会各方面都参与进来,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对电梯的安全工作的监督作用, 必然能取得良好效果。要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 一是要公开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方式,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二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定期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6 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宣传,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近年来, 不少电梯事故是由于乘客对电梯安全知识认识不足造成的, 比如电梯关人后强行开门自救引发坠落或剪切事故等, 事实上, 电梯关人是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起作用, 只要耐心等待专业救援, 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社会公众乘坐、操作特种设备都有明确规定, 但很多公民并不了解, 所以政府部门及电梯使用单位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宣传,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而我们公众本身也要主动去了解电梯安全常识。
3 结语
目前老旧电梯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只有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我们公众都积极参与进来, 与我们政府一起共同关注其安全问题, 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才能从制度上、源头上有效防范、减少和遏制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 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0:49-63.
[2]何东.浅谈对老旧电梯安全状况的分析及年检常见问题[J].科技天地, 2011, (8) :6-7.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96-0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护理服务的不断改进,人民对自身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就更加苛刻和严格,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护理责任日益加重[1]。尤其是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由于骨科康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给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护理安全作为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更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2]。所以,在骨科护理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做好患者安全防护,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医患纠纷是骨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先后来就诊的骨科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9.7岁,其中上肢骨折9例,下肢骨折12例,双胫腓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1例;对照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8例,腰椎骨折3例,双胫腓骨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结合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在患者结束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我院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评价,采用0~10分满意制。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安全问题,对照组出现安全问题3例。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3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5分,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3.1 患者自身问题
骨科患者多是意外伤,出现骨折时患者缺少心理准备,会出现一些烦躁心理和失落情绪,这种不良心理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而且患者对自身病情并不了解,会对一生的治疗措施有抵触的心理,拒绝接受医嘱,擅自活动,导致功能锻炼进入一个误区。在康复阶段的卧床休息时间比较多,尤其在没有陪护人员时,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情况,这些也会限制患者的康复情况。再加上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也会造成很多的医患纠纷事件。
3.2 护理人员的问题
3.2.1 专业知识贫瘠
医院在招进护士时大都是刚毕业的年轻护士,只会照本宣科,缺乏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不足以支撑护理工作,容易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到位,加重病人伤痛。在进入护理状态后,一直都处于繁重的工作当中,没有多余时间充实培训自己,医院也没有为其组织系统的培训课程。在护士缺乏基本护理技巧时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
3.2.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有一种“重医轻护”的概念。护理人员的强压工作和超负荷工作量会让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出现心理疲惫的抵触状态,导致护士责任心降低,引发了不少的护理不良事件。
3.2.3 医院的管理制度问题
医院在护理人员层次结构分配和排班不合理,导致护理人员对自己感悟给职责不清楚。加上护理制度不到位,缺乏专职监督和护理水平的不同,都对护理安全造成了不安全因素,
3.2.4 医院设施环境问题
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活动不便,需要借助轮椅和拐杖,医院和病房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布置不合理,缺少护栏,走廊无扶手,地面积水等会对住院患者在活动和锻炼过程中造成不良因素,导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病房内灯光设施不合理,马桶高度与患者情况不符,床栏不坚固等都会导致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安全事件。
4 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4.1 加强患者安全健康教育
由于骨科康复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应对家属及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护理对策,让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参与护理计划,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在患者进行功能鍛炼时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
4.2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
从事护理工作人员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3]。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加强护理水平,改进护理流程,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考试,培养护士的观察力和病情预见性的能力。
4.3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因素构建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从上到下层层落实,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参与到其中,同时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4.4 创建安全的医疗环境
对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几集作用。如加固床栏、建立无障碍走廊、室内灯光柔和、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等。
5 结论
骨科患者由于自身和周边因素,存在了很多不良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护理责任心,具有风险意识,争取把护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郑筠.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112-113
[2]孙凤荣.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73-74
[3]郑晓芳,叶晓明.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796-1797
水利工程与建筑工程相比, 在施工中施工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 具体如下:
1.1 系统管理难度大, 因为水利工程规模较大, 施工单位多诸
多, 施工现场分散, 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 交通不便, 容易形成单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导致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1.2 涉及施工对象复杂, 单项管理形式多变, 如有的涉及土石方
爆破工程, 接触炸药雷管, 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 必须保证洪水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的关于基坑开挖处理 (如大型闸室基础) 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 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 施工导流隧洞施工时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
1.3 工程特征导致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 无法进行有效
的封闭隔离, 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4 人力资源综合素质限制, 水利工地招用的部分农民工文化
层次较低, 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 使其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 增加了安全隐患。
1.5 现场施工时间短, 使有效控制安全的难度加大, 现代水利施
工, 机械设备多, 且越来越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现场施工速度快, 一个中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往往只需要4~5年就竣工了。
1.6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为偏远地带, 自然环境差, 施工单
位多居住在临时建筑里,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 比如饮食、通风、御寒和卫生等条件差;安全设施, 比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在野外环境下, 自救能力有限, 一旦发生问题, 都会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安全, 不可小视。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
2.1 建立安全监管体系, 严格执行安全措施
在工程招投标后,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成立项目部的同时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并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 包括违章作业制止权, 严重隐患停工权, 经济处罚权, 安全一票否决权等, 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在组建施工队伍、施工班组时, 应选择技术过硬, 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 实行安全与效益挂钩, 使其能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对于特种作业人员, 危险作业岗位, 应严格培训, 持证上岗。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 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准上岗, 并明确规定工人有权拒绝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及无安全防护的危险作业。
2.2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预防, 思想是关键, 而抓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要使各管理层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才能使安全教育工作不成为一句空话。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 一律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 年终考核不合格, 视情节扣发年终奖金, 直至解聘和辞职。通过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激发领导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其次, 以人为本, 强化广大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施行安全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 (即事故原因不查出不放过, 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 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职工的思想从“你要我安全”转变为“我需要安全”, 在思想上建立忧患意识, 为贯彻安全制度, 落实安全措施,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3 制订安全制度, 组织全员进行制度培训
水利施工安全工作也是一门科学, 是有规律可循的, 要建立安全生产制度, 用制度管人, 才能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延续性。安全制度必须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既要有一般要求、一般情况下的安全施工制度, 也要结合各种突发因素, 制定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施工预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层层制订落实安全施工制度, 做到标准统一, 符合实际。笔者单位多年来一直采取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向建设单位负责,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头上, 这在施工建设中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十分有效。
2.4 控制两个关键, 保证安全生产
施工安全管理应抓住两个“关键”, 即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关键施工对象包括:危险施工部位) 如高空悬挑部位施工、大坝围堰筑堤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等。关键施工工序包括:大体积砼浇筑、大型构件吊装作业、钢筋焊接加工、构配件吊装运输、材料、脚手架工程等。对以上两个“关键”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2.5 坚持规划化管理,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
坚持标准化管理是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规范化, 规范化施工是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的施工对象, 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 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 执行规范化要求和规定, 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时时刻刻都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 施工对象明确, 工作要求明确, 安全注意内容明确, 坚决杜绝因情况不清, 职责不明, 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2.6 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 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 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进行安全施工。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安全用电制;机具、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应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 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事后进行严肃查处。
结束语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 总是希望把一切状况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宰, 而这种潜在的愿望正来源于人们所谓的“安全感”。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表示, 安全需求是人们的第二必要需求, 当温饱得到满足后, 安全感就成了生活的重心。但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往往发生在人们的疏忽与侥幸中, 而要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 既需要每个施工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整体配合, 也需要全体职工共同自觉的努力。
摘要:水利工程工程具有规模大, 投资多, 涉及施工人员多的特点, 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管理环节就更加的复杂, 并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则造成的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提炼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结合实际论述了防患于未然, 铲除安全隐患, 加强现场监控和预防工作。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规划管理;网民;信息技术
1 引言
网络安全在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服务、金融、管理、科技、国防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毫不夸张的说,计算机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尤其是互联网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应当值得深思。众所周知,网络本身就存在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因此,这一“双刃剑”也为私有信息和数据被破坏或侵犯提供了犯罪机会,在安全隐私问题被高度重视的今天,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成为了计算机应用领域中高度重视的问题。
2 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计算机网络定位不准。按照有关保密的明确规定:机关和单位的内网不可储存、传输、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但是可以处理工作秘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有很多机关和单位在建设网络的过程中往往都忽略了网络的根本性质,做不到对网络的正确定位。不仅如此,内网的安全系数低是众所周知的,一旦工作中出现重要机密,不法分子就很有可能通过不良手段窃取机密。
(2)违规使用和操作。在我国,有很多重要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其在内容上涉及了很多的重要机密。在这些机构当中之所以会出现泄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违规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所造成的,造成违规操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机构内部没有设立完善的保密论证;第二,涉密系统未经技术测试。当然也不排除不良分子的恶意操作,故意盗取机密。
(3)移动设备的交叉使用。虽然移动设备给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稍有懈怠就会导致泄密。我们把移动设备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用来专门保存机密,此种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另一种则是保存个人信息,没有涉密,而且这种移动设备是不可以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的,但是一些机关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从而使机密文件丢失。
(4)将涉密的笔记本电脑带出办公室以外的地方使用。很多的单位和机关对于员工将笔记本带出办公室不给予重视,这样的做法也很容易导致机密的泄漏和外传。
3 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有关泄密隐患的防范措施
(1)将防火墙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中。防火墙技术的开发给网络安全维护带来了重要支持,配置防火墙系统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简单的说,当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之后,系统识别自身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的同时,其更加有效的作用是能够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说,防火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内网的安全维护,并能够通过过滤不安全的因素而降低风险。同时,防火墙还有警报功能,一旦可疑动作发生时,它便及时的进行监测和适时的发出预警。
(2)将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应用中。与防火墙技术相比,该技术则显得更为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的。此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是针对于静态信息提供重要保护,但是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唯一的缺陷就是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则很难得到使用。
(3)将防病毒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应用中。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使得计算机病毒也变得更加的嚣张、更加繁杂,因此也就加大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的威胁。就大多数杀毒软件而言,其在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所谓的单机防病毒软件,主要是指安装在单台计算机上,能够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网络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在发现病毒的情况下能够将其删除。
(4)将入侵检测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应用中。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这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能够监视并分析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查找非法用户对计算机进行的违规操作。②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系统在配置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能够及时的提示使用人员对漏洞进行修补。③对异常行为模式具有统计分析的功能。④能够实时检测到,最大程度阻止的入侵行为进行反应。
(5)建设一支网络安全管理团队。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绝对的安全措施,因此,这也就要求管理人员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打造出专门管理网络安全的团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团队内管理人员的培训,让其明白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的为网络安全管理服务。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势不可挡,人们对网络也产生了空前的依赖,生活、工作、娱乐等等,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为网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如何让互联网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更加可靠;这就要靠不断加强管理和网民共同努力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环境可以更加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1] 李天铎.因特网的信息保护[J].管理科学文摘,1998,(4)
[2] 向亦斌.浅谈局域网的安全问题[J].软件工程师,2000
[3] 刘家真.保护电子信息与网络安全[J].城建档案,1999,(2)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推荐阅读:
电梯使用安全监管措施05-30
电梯安全守则四川07-05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措施10-31
电梯安全技术监察规程05-24
电梯安全管理条例05-27
学校电梯安全宣传总结06-19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范本06-29
安全使用电梯主题班会07-26
电梯操作安全知识培训10-06
关于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及措施整改的汇报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