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参观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习总书记在参观(通用8篇)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1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就脱贫攻坚这个主题赴地方考察调研,也是在刚刚一个多月前总书记发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攻令后,第一站就到陕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总书记的陕西之行,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总书记的脚步谋划着百业兴旺,也嘱托着使命担当。在此次考察中,总书记主要关注了生态、脱贫、民生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志们在此次的分享中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体现了我们共同的千年大计、百年目标。

在此次心得分享中,提到频率最高的有两点:

一是对于电商作为新兴销售平台的极大肯定。同志们提到,通过网络这样的新兴销售手段有效地打开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宣传道路,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从而使得当地人民拥有了更高的收入从而达到脱贫进入小康的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劳动的价值最大化便是脱贫最有效的方法。还有些同志提到,面对需要振兴的乡村地区,我们应当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通过当今热门的销售方式,例如直播,推销等销售方式做好产业。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2

一、抓住文艺的根:必须虚心向人民学习, 做人民的学生

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旦离开人民, 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部分文艺工作者总认为人民群众知识贫乏, 看不起人民, 不愿意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 必须摒弃。普通百姓并不一定比艺术家差, 他们在艺术品味、知识积累、思想深度等方面甚至可能更高一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的生活舞台可以产生五彩斑斓的素材, 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谁能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经验, 谁就能更好地丰富提高自己, 就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升华与进步。文艺工作者要想抓住文艺的根, 要想有所成就, 就必须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学习, 做人民的学生, 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走到生活深处, 走进人民中间, 积极地体验人民的生活, 丢弃一切阶级偏见, 学会深刻感受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质朴的感情。要虚心学习人民群众身上的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感, 学习他们在文艺创造上的艺术手法与宝贵经验。只有虚心做人民的学生, 以更加虔诚的心态向人民学习, 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 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提炼主题, 文艺创作才会更有基础、更具活力, 文艺作品才会更接地气、更添价值。

二、树立文艺的旗: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

文艺是价值观孕育生成的沃土, 鲜明的价值观取向是文艺作品的内核, 落后、腐朽的价值取向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不利于人民的健康成长;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利于陶冶人民情操, 有利于弘扬时代正气, 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科学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鲜艳旗帜, 那些生动表现人民生活历史进程、注重揭示民众进取精神、大力讴歌民族创新开拓的伟大作品, 总是饱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也应成为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文艺的旗帜, 应修身律己、磨砺品行, 带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要积极发挥自身特长, 创新文艺表现形式与风格, 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文艺作品中;要坚定信仰, 善于用自己独立的体验、冷峻的思考与精辟的分析, 满腔热情地肯定, 讴歌一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现象, 积极在文艺作品中突显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和谐等主题思想, 积极弘扬真善美, 批判假恶丑。唯有用艺术化的表达将真善美和正能量传递给人民群众, 才是真正地坚持社会主义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 才能使文艺作品真正反映人民的意愿与需求, 真实表现人民的生活与状态;唯有如此, 文艺才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激清扬浊, 弘扬时代正气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唯有如此, 文艺在价值观的培育中才能更好地迸发出无穷力量, 进而实现文艺创作与引导人民的比翼双飞。

三、传承文艺的魂: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铸造民族灵魂作为历史使命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 弘扬“中国精神”、铸造民族灵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使命。正因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与思想脉络,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才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精神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与无穷的魅力, 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引领时代风尚、弘扬民族精神、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 就应该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时刻把中国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要始终以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野, 深情讲好“中国故事”, 生动展示人民风貌, 深切反映历史现实, 纵情讴歌伟大时代, 全力表现民族灵魂, 不断将文艺的功能和价值升华到新的水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 把握好弘扬“中国精神”、铸造民族灵魂的重要使命, 才能牢牢把握住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方向, 才能以饱满的激情、优美的笔触、清晰的逻辑、生动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更多反映民族思想深度、文化厚度与精神高度的精品力作, 才能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好地迈进。

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社会主义文艺搞得好不好, 文艺工作者能不能创作出好作品, 文艺作品能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认同,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方向把握得牢不牢。虚心向广大人民学习, 做人民的学生, 是社会主义文艺应抓住的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影响人民, 是社会主义文艺应树立的旗帜;弘扬中国精神、铸造民族灵魂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内在灵魂。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认真践行“三个必须”, 实质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 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抓住文艺的根, 树立文艺的旗, 传承文艺的魂, 努力坚持好“三个必须”, 文艺工作者才能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启迪与引领, 才能从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中获得磨砺与成长, 才能更好地激发与升华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才能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文艺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摘要: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 科学地回答了关系当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工作者应抓住文艺的根, 树立文艺的旗, 传承文艺的魂, 要认真做到“三个必须”。

关键词:文艺座谈会,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文艺,三个必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EB/OL].[2014-10-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5/c_1112840544.htm.

[2]孟世强.让文艺工作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EB/OL].[2015-01-05].http://www.cntheory.com/zydx/2015-01/ccps150105TJTP.html, .

[3]陈咏芹.抒写人民情怀弘扬中国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当代电视, 2014 (12) .

[4]徐放鸣.以人民为本位与当代文艺的新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艺术百家, 2015 (02) .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3

得体会

总书记参加第十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高屋建瓴、语重心长、内涵丰富的讲话,从政治生态、为政之德谈到法治与德治,从高质量发展谈到对重庆加快“两点两地”建设的热切希望。山城广大干部群众既心有戚戚,更要以明白人、实干家的要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把握总书记的讲话,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理解。

提升国土资源工作的质量,必须落实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而高效高质量做好每项工作,都是对干部队伍素质水平的极大考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意识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质朴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内涵,对于今后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总书记看到了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建设中的无比重要作用,对领导干部如何当好领头雁,以实际行动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重要观点。

什么是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是说理想信念,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是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要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立政德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二是要注意小节,要多积尺寸之功。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小事小节并不小,内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因此,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三是要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4

“自豪而不自满”意在鼓励全党树立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信心,“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则是告诫全党要正视过去的成绩,时刻不忘头脑清醒和保持进取精神。

回顾过去我们成绩喜人,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等天灾人祸,在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对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大力投入,则考验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以及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更考验了我们党正视和切实改进自身存在问题的务实作风。回顾过去,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给人以信心,从未让人民群众失望。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但一定要认识清醒,切勿骄傲自满。当今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后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若是一味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看着以往的成绩沾沾自喜,只会被历史淘汰,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全党上下唯有头脑清醒,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才会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5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

2、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A、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B、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C、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D、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D、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的内容以及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8、强调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原因: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9、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的原因: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D、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E、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F、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G、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H、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0、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11、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习总书记在参观 篇6

一、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创作“人民中心论”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创作要坚持“人民中心观”, 是极为高瞻远瞩的, 切中了文艺创作在叙事逻辑上不得不面对的两大问题:

第一, 文艺的性质究竟为何?马克思认为, “文艺不是忘情离骚, 也不是黄白细软, 文艺说到底是意识形态, 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孔子曰:“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当下的文艺创作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鲜活、形象、生动的手法, 感人的故事, 弘扬主旋律, 引导人民确立正确的政党观、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

第二, 文艺究竟是为谁服务的?在当下, 文艺就是为无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绝不是丑化、恶化、奴化人民, 要为改革开放服务, 要歌颂社会的光明, 批评社会的时弊, 鼓动社会的政治情绪, 大写特写在改革时代里先进的事与人, 把我们时代的精神与风貌展示给我们的人民, 这是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立场与原则, 决不能动摇。可以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创作“人民中心论”, 是对1946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一次再回首、再回归, 对新时期文艺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

二、当下电视剧创作与“人民中心论”割裂乱象的批判

电视剧创作是一门严肃的艺术形式, 须遵循人文原则、原创原则、真善美原则、生活化原则, 然而当下的电视剧创作因金钱和市场的绑架, 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为人民创作的创作价值观、道德观和服务观严重蜕化, 令人痛惜。乱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 部分电视剧创作人文情怀相对缺乏, 娱乐气息过重。电视剧创作, 尤其是现代题材生活剧, 既要表达现实, 又要反思、引导、回答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困惑, 所设置的剧情矛盾, 不仅是要展现当代人恋爱苦、婚姻痛、育儿艰、买房难等生存命题, 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荧屏观众思考诚信、善良、坚守、公平、正义、良知等主旋律命题, 拓展人文情怀, 而非像有些电视剧创作——满嘴鸡毛、放大矛盾、庸俗低劣。

第二, 部分电视剧创作原创精神相对欠缺, 流行翻拍重制。文艺创新的目的是为适应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然而有些电视剧创作缺乏新意, 停留于对以往名著、名片的饱和改编、花样翻拍、重复制作上, 表面虽打着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幌子, 但实际反映出电视剧创作严重乏力, 极度缺钙后患上了软骨病的窘迫现实。

第三, 部分电视剧创作真善美原则把握不足, 传播主流价值不够。文艺是对真善美的自然表达, 然而当下部分电视剧创作漠视观众审美情趣、情感认知与接受度, 关系混乱不清, 违反伦常是其惯用元素, 雷人、狗血、搞笑是其常规标签, 美丑不分、以丑为美、尔虞我诈, 传播负能量。

第四, 部分电视剧创作生活化原则落实不力, 厚古薄今现象突出。电视剧创作需要反映现实, 展现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农村、城市、乡土等生活场景、热点难题、时代困惑, 然而有部分电视剧因为功利主义的需求, 害怕触及时代热点话题, 只愿在故纸堆中胡乱编造属于江湖人物、帝王将相的所谓戏说、私访记, 观众难以欣赏到现实主义的佳作。

三、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中心论”指导下的电视剧创作质量提升的研究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期, 人民群众正用波澜壮阔的奋斗抒写伟大的中国梦, 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 文艺创作必须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这个恢宏时代的巨大变迁, 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作为内容产品, 电视剧创作者必须选择正确的社会姿态, 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艺术创作“人民中心论”的观点, 无疑为今后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一) 创作理念上:重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创作观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个作家要生存, 就有两个方面的事情需要做:一是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从古今中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二是深入生活, 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 没有生活创作就会枯竭。电视剧创作人员要创作出意义深远的作品, 就要放下身段, 从民间去获取创作素材, 只有低下来, 才能仰上去。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 许多中青年甚至更年轻的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家们开始更加自觉地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原则, 深入生活、讴歌时代, 创作出了一批反映现实、关注民生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正是作家和群众相结合、扎根生活沃土所绽开的艺术之花, 结出的丰硕之果。

(二) 创作重点上:创作要大胆反映现实生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 电视剧创作类型繁多, 历史、玄幻、魔幻、武侠、战争、家庭伦理等多种题材较为盛行, 然而作为新时代的电视剧创作人员, 必须贴紧时代呼唤、党和政府号召、人民诉求, 大力进行现实题材的创作, 深入生活、深入思考, 并深具人文关怀精神。当下, 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电视剧要围绕中国梦进行创作。中国梦是历史的、未来的, 也是国家的、个人的, 讲述保家卫国、时代英模、发明创造、当代创业、成材与成长、成家立业 (大情感、不家斗) 、民族团结、古代先贤的题材都符合中国梦的要求。创作重点要以当代现实为主, 以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成长、家庭创业为主, 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挂在心间, 用最好的形式表达人民群众的呼声, 弘扬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三) 创作行动上:创作要深入群众实际, 力求原创, 打造精品

文化得以传承是原创力充分发酵的结果, 而原创力严重乏力是一切艺术形式最忌讳的死穴。记录时代、反映时代, 需要强劲的原创力, 电视剧创作也不例外, 否则就会给时代留下一段空白, 社会及历史责任感也就难以谈起, 而要做到文艺无愧时代和人民, 就必须自觉走近人民、体察生活, 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 经过艺术再加工, 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结束语

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火热的生活, 是电视剧创作的源泉。面对当下伟大的时代, 电视剧创作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中心论”的敦敦告诫, 主动呼应群众呼声, 拒绝做市场的奴隶, 真实细腻地表现生活, 力争出精品, 为社会主义文艺园地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邢台日报:《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2014-10-28.

[2]陈蔚林;杜颖:《自觉担当历史使命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海南日报, 2014-10-21.

习总书记兰考讲话 篇7

这次来到兰考,来到焦裕禄同志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心情很激动、很不平静。上午我们到了焦裕禄纪念园,瞻仰了烈士纪念塔、焦裕禄事迹展室,看望了焦裕禄同志的亲属,还去看了焦裕禄同志当年种下的泡桐树。刚才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了体会,讲得都很生动,很有感染力。这一路看下来、听下来,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很受鼓舞。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今天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而不要等到群众反映强烈了,或者上级指示批下来了,才去解决。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禄同志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坚持生活简朴、勤俭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条件越好,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套、已经过时的看法是错误的、有害的。现在兰考的物质条件与焦裕禄那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物质上的丰富是焦裕禄同志的愿望。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能丢的。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即将解放之时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以后马上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调研,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焦裕禄同志那时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但广大党员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百姓从中感到了精神的支撑,再苦再累也能看到希望,把精神的力量变成前进的动力。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党员干部却不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有的脱离群众,有的贪图享乐,甚至有极少数作威作福,给党和政府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当经常用焦裕禄精神来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困难增加,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上,使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无价之宝。

第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同志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从兰考的县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把战胜灾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兰考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治沙、治涝、治碱,都是当时关系兰考民生的实实在在的大事。解决这些问题,就抓住了当时促进兰考发展、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当时焦裕禄同志抓这些工作是身体力行、亲历亲为的,完全没有应付群众,也不是为了做给上级看。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积极有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说,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不怕困难,发扬革命精神。面对当时兰考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终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这种精神,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面对困难和挑战,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悲观、被动应付,有的甚至临阵脱逃;一种是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现在还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倡导。

第五,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抱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每当雨下得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的各种诱惑更多、更大,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非常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可以说有许多暗礁、暗流、陷阱。面对这种情况,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始终记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88年,新中国成立60年。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先进性,需要从焦裕禄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中不断吸取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焦裕禄同志生前曾想写一篇“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文章。经过兰考人民45年的艰苦奋斗,焦裕禄同志的遗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当然,兰考也需要不断规划新的目标。兰考自己与自己比,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横向比、同先进地区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算高。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兰考的同志要把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经过兰考广大干部群众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必将使焦裕禄同志的遗愿全面实现,兰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

新华社郑州3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准确把握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实践载体、重点对象、组织指导原则、特点规律,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对标立规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提振信心,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规律,确保每个层级每个单位都真正取得实效。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习近平联系兰考县。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陪同下,深入农村和窗口服务单位,同干部群众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实地指导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

17日上午,习近平一到兰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焦裕禄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迹,习近平边看边问,不时驻足。他同焦裕禄亲属和基层模范干部代表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走上前去同他们握手,祝他们学有所获。

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考察。他向地税、国土、民政、房管中心等窗口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勉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把服务工作做好。他对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改善,政府对老百姓的服务还要不断加强。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

服务中心大厅一侧,醒目的“焦裕禄民心热线”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习近平走过去同热线工作人员交谈,肯定他们将电话、微博、短信、来信来访等群众举报方式综合运用、集中处理的做法,希望他们把群众举报批转和督办到位,充分发挥民心热线的服务功能。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是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下午4点10分许,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他牵着85岁的张景枝老人的手来到她家,看厨房,察卧室,同一家人促膝交谈,问家里一年产多少粮食?种的蔬菜够不够吃?农业补贴和低保、医保等政策是否享受到?对新农村建设有哪些要求?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村警务室,习近平向值班民警了解农村治安情况,希望他们恪尽职守、热情服务,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多作贡献。

随后,习近平同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6位同志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基层干部转变作风等向总书记吐露心声,习近平边听边记。他说,兰考是粮食主产县,首先要做好耕地这篇文章。农村将要推进一系列改革,基层的同志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如何让改革措施落地,多向上级提供经验、提出建议。习近平指出,乡村面临的不少矛盾,与上级政策指导和工作作风有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上下联动,共同解决难题。要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多渠道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傍晚时分,习近平回到住地焦裕禄干部学院,又同在此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进行了座谈。大家谈学习焦裕禄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争先发言。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现在,农村发展和管理对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要多思考如何把基层干部当好。习近平指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习近平希望广大基层干部认真组织并带头参加好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乡村工作上台阶。座谈结束时,习近平握着前来给学员授课的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全国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李连成的手,向他们表示问候。

18日上午,习近平专门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要整合好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使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同向着力、相互协调。要把握好节律,解决复杂矛盾先行探索,用成功经验和管用办法示范带动。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大胆提意见、评头品足,特别是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能够解决的要抓紧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需要上级决策或制定政策的要及时反映。要严格督导把关,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长期以来,习近平在不同领导岗位上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县汇报会上,他回忆起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填写的《念奴娇》词。这首词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2009年4月,习近平专程来到兰考县,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5点明确要求。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面对群众的眼睛,领导干部自我要求越严格越好,勘误纠错越主动越好。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摆进活动中去,使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位。

习近平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他为此提出4点要求: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二是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三是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四是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习近平强调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既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

习近平还对兰考县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他们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

调研期间,习近平考察了黄河兰考东坝头段,了解黄河防汛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读《习总书记用典》有感 篇8

荆山西北清晨,耳畔响起清脆的鸟鸣声,拨动了生命的心弦,行走在21世纪中国大山深处的新农村沿河大堤步行道上,小河潺潺,玉带环绕,放眼向周围层峦叠嶂的山川河流看去,顿感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全身心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回到电脑桌前,人民读书会四月的书单如约而至,感觉眼前一亮,感谢人民网读书频道人民读书会书友读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冲一壶春茶,静一静心神,任凭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它的身姿,品茗春茶入口散发着浓浓的花香气。

随之,端坐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网页,接转读书页面,点击红五星进入网上书页,细细拜读《习近平用典》,知悉该书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

人民日报社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释意精准。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名句,每句都标有引用的场合,配有解读、原典、释义。

我学习得很慢,初学感觉我对散落于经典中的金句有了全新的认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同志们用功甚巨,勘正了我对经典真意的认识;学习第二遍,感觉总书记,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思考的如此深邃;学习第三遍,感受到了我们红色中国领袖真挚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境界和担当精神,取舍之间彰显执政风格,读懂当前时政,这是细细拜读而能得到的高境界和深刻的认识。

就这样慢慢读着,结合现实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想着,灵感的火花让我醍醐灌顶,豁然贯通,《习近平用典》就像品茗的的春茶,氤氲着浓浓的花香。经典如同祖国一山山生长千年的老茶树,在中国智者五千多年来悉心的栽培下,长出了嫩嫩的春芽,总书记今天从生长千年的中华经典老茶树上采摘出嫩嫩的春芽,人民日报社又将他炒制成素朴的章句和汇编装桢成高雅的《习近平用典》,才让大家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起学经典、思经典、用经典。经典越读越明,智慧越用越多,茶香越品越浓,让人一时不知究竟是书香还是茶香,也许两者已经交融在了一起。一时间让我感觉走进了经典的宝山,尚需多采撷,一定不可空手而归。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习近平用典》无疑从经典和现实的来龙去脉上为我们作了深入浅出地阐释,交给我们一把读懂当前红色中国的“金钥匙”。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经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习近平用典》内涵丰富,学习这本书,是读懂中国这本大书的“金钥匙”,大家读懂了这本书,也就找到了认识当前中国的源头。读这本书好像在听总书记讲他对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价值取向、路径、行动。如谈领导干部修身:“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这些经典在总书记讲话中频现,总书记信手拈来,意到境成,指导“治世”,把古人治理智慧应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在现实实践中自然生成自己的治国理政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在解读、原典、释义上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点出了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场合。解读,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这样的观念,表现于文字,潜藏在心灵,塑造着气质,决定着命运。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创新意识往往会迸发出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果真是原汁原味。释义,这句话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点清这句话的来龙去脉。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笔锋一转,切入现实,直接党的群众路线。感触深的是有时候真是较真,如辩证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是从“有为”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这样的大手笔,瞬间就让读者把儒道两家观念不同弄的清晰明了。

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总书记植根中国大地,贯通古今智慧。他一手伸向历史汲取营养,一手伸向实践的大地上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治国理政智慧。两束火花的碰撞,倒逼破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金钥匙”就被习近平同志找到了。

上一篇:土地流转承包合同范本下一篇:出纳会计岗位职责、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