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文献综述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剩余油文献综述

剩余油文献综述 篇1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最高的国家,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东部油田更为甚之,而且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以后地下仍然有60%~70%的油未采出,成为剩余油。目前,勘探程度高,新增储量少,且新增储量中低渗透和稠油储量所占比例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东部注水开发的许多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一方面新增储量日益困难, 勘探程度高,新发现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 而且新增探明储量中的低渗透与稠油储量所占比例逐年加大, 储量品质变差, 新增及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另一方面, 我国注水开发油田“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 即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 还有大量石油不能采出。这种开采程度高采收率低的严峻局面对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 原油性质差异大, 水驱油过程不均匀, 到了勘探开发的后期, 尤其是在那些勘探程度较高的老油田, 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 仅能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 左右, 这意味着有60%~ 70% 的剩余石油仍然残留在地下成为剩余油, 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估计, 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 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 至3 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 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石油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研究的主题。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 层间、层内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大, 而我国近90% 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由于非均质性严重, 各层吸水量差异大, 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带推进, 使纵向上和平面上水推进不均匀, 造成水驱波及体积小, 注入水过早向油井突进,油水分布犬牙交错, 剩余油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因此, 在开发后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剩余油饱和度为主要内容, 进行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和预测化的油藏描述。同时, 要把工作重点逐渐转向井间和整个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层间、层内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大,而我国近90%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由于非均质性严重,各层吸水量差异大,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带推进,使纵向上和平面上水推进不均匀,造成水驱波及体积小,注入水过早向油井突进,油水分布犬牙交错,剩余油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因此,在开发后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剩余油饱和度为主要内容,在油藏剩余油描述向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以及预测化方面加强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油分布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相关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70年代就陆续发表于各种文献和报道。美国于1975年成立了剩余油饱和度委员会。7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在杜玛兹油田专门打了24口评价井来研究水淹后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M.M.Chang于1988年从宏观上将剩余油饱和度度量分为单井、井间和物质平衡法3种。Schlumberger、Shell公司近年推出的测井数据处理软件、地层评价软件和地层测试数据处理软件,为剩余油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聚合物驱剩余油研究方面,国外除了应用水驱常规方法外,还主要采用了现代物理模拟、井间电磁测量、井地电位测量、体积CT、数值模拟等方法。(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石油生产者和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我国在“六五”期间开始剩余油的研究工作,相继开展了油藏、油田、区块、单井等不同地质规模的剩余油空间位置、形态、数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地震技术法、沉积相分析法、测井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我国大庆油田自主研制开发出的剩余油综合描述软件RODS,描述精度可达到80%以上。我国研究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的技术和手段同国外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井间示踪剂、荧光分析法、现代物理模拟、核磁成像技术、随机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和方法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主要体现在地质和井网动态两方面,对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微观分布、宏观分布和剩余油饱和度求取三个方面来进行。数值模拟方法和地质综合方法是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数值模拟法主要依据生产动态及各油藏参数模拟剩余油的分布,定量地给出剩余油分布的变化特征。地质综合法是在地质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定性(半定量)地预测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所起的控制作用,基于此对油藏内的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是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主要方法之一。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1)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剩余油主要存在于3个部位:构造高部位、砂岩边部和断层附近。但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分布模式存在多样化,不同的油田区块、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开发方式,其剩余油的分布模式不同。剩余油的纵向分布与砂体的韵律、开采方式、井网布置和层系划分有关。如果是正韵律注水开采,剩余油一般分布在油层的中上部,且易出现水淹,如果是利用底水能量开采,同样剩余油也会分布在上部,这种方式易出现底水锥进。剩余油横向分布特征主要受沉积岩相、构造部位、开采时间和开采方式的影响。构造高部位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的主要因素是重力作用。(2)分布模式

研究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可以更好地确定剩余油的富集部位,有的放矢地采取挖潜措施。不同的研究单位和个人划分的模式不尽相同,总结归纳如下。前苏联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划分为滞留带中的剩余油、毛管力束缚的残余油、岩石表面的残余油、低渗层和绕流带的剩余油、未钻透镜体剩余油和断层遮挡形成的剩余油。胜利油田根据河流相分为6种模式:水洗区剩余油、弱水洗区剩余油、未动用的薄油层、开发造成的剩余油、微型圈闭内的剩余油和断块外延棱形剩余油。韩大匡院士根据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条件将其分为8种类型。俞启泰教授根据剩余油存在的地区将其分为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等6种,同时确定出了注水油藏未波及剩余油的3大富集区:①注水高粘正韵律油层顶部未波及剩余油;②边角影响未波及剩余油;③层系内由于各小层物性差异开采不均衡形成的未波及剩余油。由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受地质和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油田或区块、不同的开发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各油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分剩余油的分布模式,采取相应的挖潜措施。

剩余油研究方法

俞启泰把剩余油研究分为4个级别:微规模、小规模、大规模和宏观规模。冉启佑将剩余油的研究方法总结为:取心方法、开发地质学方法、测井解释、地震、油藏工程、数值模拟、流线模型、生产测井、测试分析和检查井资料分析等9种。微观规模研究微规模油藏描述包括颗粒的研究、孔隙尺寸的分布、孔壁的粗糙度、充填的结构、孔喉的粘土衬、孔隙类型、矿物学、胶结影响以及在扫描电镜和薄片中可以识别的其它特点。目的主要是研究剩余油在孔隙内部的分布、数量和性质。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扫描电镜、薄片、光刻微物理模型、原油性质分析。微观规模分布研究就是从微观、小尺度或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谢俊等的研究认为,目前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主要采用微观物理模拟、物理化学性质及组分分析、孔隙结构及微观驱替机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高博禹等人的研究给出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技术主要有含油薄片技术、岩心仿真模型驱替法、理想仿真模型驱替试验方法和随机网络模拟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微观物理模拟和计算机数值模拟2种。微观物理模拟就是借助显微镜的放大、录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储层流体的微观渗流过程,从而揭示储层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和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物理模拟的实验条件与实际油藏的地质条件不能完全吻合,达不到真实的油藏条件,加之受到实验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的限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误差。油藏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油藏的物理性质及流体的流动规律。该方法虽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如储层参数、动态数据的求取以及模拟人员的经验,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参数提取的精度,力求将误差降为最小。

这一部分研究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计算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2)三维地震方法

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将这项技术用于4个特高含水区块后,1994年新钻调整井45口,平均单井日产原油27.8t,是老井产量的倍;平均含水18,比老井降低50%;当年产油nxol气。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文献介绍了用三维地震技术监测各种驱替方法的驱替前缘及饱和度变化的方法和实例;文献进一步提出用三维、三分量技术更加准确地研究油层的地层性质、流体性质以及饱和度的方法。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和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方面:①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②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我国早在1980年就应用这种技术,揭示了微旋回性对水驱油层饱和度分布的定量影响(4)动态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的调整措施,特别是单井调整措施,往往迅速见效,因而在我国应用十分普遍。早在1965年,由玉门石油管理局采油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合作研制了一套小层动态分析方法,对我国第一个注水油藏—老君庙油田L层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取得很大成功。国外研究者对动态分析方法也十分重视,例如前苏联就提出了称之为水动力学的方法,用于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文献介绍了用不稳定试井资料制作油层饱和度图的方法。(5)沉积相方法

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至层理等微沉积相类型不同,在注水开发后都会形成特定的剩余油分布特点。河道沉积是我国陆相沉积油田中最普遍的一种沉积类型,又可分为河床相、过渡相、河漫相。油层注水后,注入水首先沿河床相主流线底部高渗透部位急剧突进,使剩余油分布在河床相上部中低渗透部位和河漫相中。因此河床相的生产井水淹后,封堵出水层或转注,将有利于剩余油的开采,改善开发效果。我国许多油田都采用了这套方法并见到成效。(6)检查井、观察井研究方法 利用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和大直径取心方法,在水淹油层取心,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这种常用的方法在我国已大量使用。利用取心资料的试验果,可以用于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油层饱和度评价,为水淹层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提供基础资料,为研究注水后油层参数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剩余油的微观研究提供实物等。这种岩心的剩余油研究虽属于“小规模”范畴,但由于它的价值巨大而倍受重视。通过观察井研究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和底水油藏油水界面的变化,是一种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在油田开发特别是底水驱油藏的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底水驱的碳酸盐岩油田—任丘油田共设油水界面观察井8口,在研究水淹区采出程度、岩块渗吸作用、水驱波及体积等方面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数据,使任丘油田的数模生产动态拟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准确度。

影响因素

剩余油分布主要受静态储层(地质的)和动态注采状况(开发的)双重因素影响。储层因素是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注采状况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外部因素。地质因素主要由储层的非均质性决定,如储层砂体的孔隙结构、渗流系数、存储系数、矿物成分、韵律类型、润湿性、沉积相,等等。注采状况指层系的组合与划分、井网布置、射孔方案、注采强度以及开发方式、开采时间等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1)断层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a、断层边角部位剩余油富集。苏北盆地多为小断块油藏,断层发育,且多为多油水系统,靠近断层的构造高部位控制井少,注水波及小,因此为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场所。

b、小断层遮挡作用形成剩余油富集。对于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低级序小断层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小断层的遮挡,在其两盘可能有剩余油富集。我们可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精细地层对比、微构造以及动态矛盾来识别低级序小断层(2)微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微型构造是在圈闭构造背景上油层顶面(底面)细微的起伏变化,主要为正向构造、负向构造及斜面构造。微型构造影响剩余油分布的理论依据是油层倾角及油水重力分异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使水线推进的速度趋于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油水按重力分异,在构造高部位就留存较多的剩余油。如果微型构造的高部位没有井控制,就会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微型构造的局部起伏形态及幅度大小直接影响剩余油的分布。

(3)储层非均质控制剩余油分布。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剩余油的形成是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油过程控制作用的综合体现。研究表明,决定石油采收率的基本地质因素是储层的非均质性。非均质性可以分为平面、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

a、平面非均质影响,储层边缘相带物性差,水驱效果较差,剩余油富集。不同的沉积微相形成的沉积砂体具有不同的渗流物性,因此可以说沉积微相控制着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它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如主河道等高渗流区,受注水波及程度高,采出程度也高,次河道及河道间等相对低渗流区剩余油富集。

b、层内非均质性影响,正韵律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地层沉积韵律控制着储层垂向渗透率的变化。油层一般是由几个沉积单元叠加而成的多段、多韵律沉积,受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当高渗部位位于砂体下部时,注入水沿少量高渗层突进,水驱纵向波及系数小,在油层顶部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岩心分析资料表明:在正韵律油层水驱过程中,底部高渗透部位水淹严重,向上水淹程度逐渐减轻,从而在多个沉积单元叠加的油层剖面上表现出多段水淹的特征。

c、层间非均质性影响,开发层系内相对低渗透层剩余油富集。层间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与层内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相似。由于层间渗透率的差异,开发层系内物性好的油层多采多注,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层推进,低渗透层水驱效果差,从而造成低渗透层储量动用差,剩余油富集。(4)厚油层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厚油层中由于夹层的阻隔作用,形成夹层顶部遮挡型和上下隔层夹持型剩余油类型。在层内发育有连续稳定的岩性或物性夹层的情况下,在紧靠夹层的下部或夹层之间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域形成一定剩余油分布,由于隔夹层的存在造成油井多段水淹核。开发因素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网、生产压差等。

(1)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因素主要表现为井网及注采系统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对油层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最重要的是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其与地质因素的配置关系。对于砂体分布不稳定的油层,由于砂体发育不稳定,或规模小现有井网对油层控制程度低,造成注采不完善,或是有注无采,或是有采无注,从而形成剩余油。另外,宽度小于目前的注采井距的砂体形成的“漏网”部分非主力层、井网控制差、储量未很好动用以及被井钻遇而未采或无井控制的油层,都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重要部位。

(2)生产压差不合理。生产压差过小满足不了补充地层能量及产能的需求,生产压差过大导致注入水平面上沿主流线突进,纵向上单层突进,结果油井暴性水淹,水驱动用程度不高、驱油效率低,剩余油富集。

剩余油主要研究技术

(1)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它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知道,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 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段, 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任务在于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 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待征、油藏流体性质和分布, 乃至建立油藏地质模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油藏描述技术的综合性、定量化和广泛使用计算机手段是该项技术最突出的特色, 它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从科研和生产实践来看, 油藏描述是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综合应用多种信息, 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段, 对油气藏进行综合研究和描述。它是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油藏工程等资料, 研究全油田的构造面貌、储集层的几何形态和岩性岩相、储层微观特征、流体性质和分布规律, 定量描述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 计算油气地质储量,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 进行油藏评价, 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 从而实现对全油田油气藏进行静态和动态的详细描述。

从长期的科研实践来看, 特别是对那些复杂的油气藏, 要正确揭示地下油藏的规律, 必须利用多种手段和多种信息, 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才能做好油藏的综合研究和描述, 达到预期的目的。故油藏描述的方法和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广, 概括起来说, 可分为油藏描述的地质技术、油藏描述的地震技术、油藏描述的测井技术和油藏描述的计算机技术等4 个方面。上述4 个方面的技术目的是相同的,即对油藏进行整体或局部、宏观或微观、静态或动态的研究, 去揭示复杂油藏的地质问题。由于各个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 所应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信息各不相同, 所以, 它们揭示油藏问题的侧面也是不同的。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至今已日趋完善, 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的油藏描述, 标志着油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已得到我国东西部油田的广泛应用。其中, 储层描述技术、储层岩石物理相技术、河流相砂岩储层建模及测井约束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微构造研究技术、沉积微相定量描述技术、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剩余油描述及潜力评价技术等已迅速得到发展, 并在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整装、断块和低渗透等油藏进行调整挖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研究至今, 已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确定、油田开采中生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方面, 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欠缺的主要研究手段。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有了很大的改进, 越来越接近油田开发和生产的实际情况,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随着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不断应用, 并根据油藏工程研究和油藏工程师的需求, 不断向高层次和多学科结合发展。

近年来,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 数值模型的自动化建模技术、精细建模与模拟计算中时间步精确控制技术、模拟参数场的交互更新技术以及工艺措施拟合的数字化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3)动、静态描述相结合技术

国内过去开展的油藏描述侧重于静态描述。它主要利用原状地层参数, 建立概念模型和静态模型。而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则必须开展动、静态相结合的精细油藏描述, 在研究工作中充分利用动、静态资料, 考虑储层及流体参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动、静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要求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进行一体化研究, 在油层描述和油井动态分析基础上, 研究宏观剩余油分布。(4)多学科结合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关系十分复杂, 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很大, 仅凭单一学科预测剩余油分布存在很大局限性, 只有应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才有可能准确地预测剩余油分布。多学科综合研究要求最大限度地采用综合信息, 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不同专业的专家共享一个数据库, 以统一的地质模型为媒介, 以预测剩余油分布为目的, 紧密配合, 协同攻关。要求每一学科从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侧面为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而且允许各学科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评价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的结果是否一致。(5)系统分析技术

剩余油文献综述 篇2

物质平衡法是将油藏看作体积不变的容器, 剩余的流体储量加上采出流体的储量等于地层原始储量, 适用于油气藏开采一段时间, 地层压力明显降低 (大于1MPa) , 已采出可采储量的10%以上时。物质平衡法适用于高渗透性油藏、未饱和油藏以及连通性较好的裂缝性油藏等, 对于渗透性比较差的饱和油藏, 计算精度比较差。其基本公式为:

原始地质储量:

油田注水开发到某一阶段后, 其剩余可开采储量为:

2 水驱特征曲线法

对于水驱油田进入稳定的含水阶段后, 累积产水量的对数和累积产油量成线性关系, 因此在剩余油的研究中可以利用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油田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该方法可用于计算单井点、小层、区块的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可采储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等, 适用于水驱油田高含水期、特高含水期层系或单井的剩余油定量描, 不适用于生产不正常或未形成特征直线段的单井。

做lgWp~Np关系fw曲线, 得回归方程经数学处理:

而目前剩余油饱和度:

3 含水率分析法

通过研究油田地质资料以及常年的生产资料, 得到SW与的线性关系式从而计算油田剩余油储量。适用于水平砂岩油层, 满足油水两相稳定渗流, 忽视毛细管压力, 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和溶解气作用的油藏。计算公式为:

4 渗饱——水驱曲线法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能够表明油水两相在渗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结合实际生产状况的水驱特征曲线, 通过求生产井出口端含油饱和度及其它剩余油, 从而反映地下流体分布状态。适用于相渗曲线资料较为齐全的层系或区块, 对于相渗资科较少的层系或区块, 在取心井周围区域计算效果较好, 而远离该井区域计算效果相对变差。计算公式为:

根据回归方程, 即可求得系数A2、B2值。

计算水驱控制储量

N=1/B1×Soi×B2

计算生产井出口端含水饱和度

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可动油饱和度、剩余水驱控制储量、采出程度

剩余油饱和度:

So=1-Sw

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Som=So-Soc

剩余水驱控制储量:

Nl=N-Np

5 无量纲注入——采出曲线法

通过油井注入量, 采出量与采出程度的关系以及水驱失效时的采出程度、累积注入量求出剩余油饱和度。适用于计算水驱可采储量、剩余采出程度、区块、井组的水驱控制储量等。相关计算公式为:

6 结论

根据油田储层特征、开采方式、以及开采年限选择合理的剩余油计算方法, 以便准确的估算剩余可开采储量, 并为未来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泽明, 鲁宝菊, 段传丽, 等.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J].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2) :37—40

资本积累文献综述 篇3

摘 要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研究资本积累对于理解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以及资本主义最终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资本积累的定义、源泉、包含的因素以及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

一、资本积累的定义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二、资本积累的过程

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成都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也可以称为原始积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掌握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而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又来源于这个原始积累,原始积累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15、16世纪的西欧封建主凭借手中的权利强迫贫穷的农村居民同自己的生产资料相分离。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土地的掠夺,形成了原始积累的基础。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有: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谁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要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财富在纵向上发生了积累。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资本构成从价值层面看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投入一定生产部门的许多单个资本,在构成上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把这些资本的一个个构成加以平均,就得出这个生产部门的总资本的构成。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那么对劳动的需要,要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越快,劳动的需要也增长越快。因此,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劳动力的不断增加。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一旦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是社会劳动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资本价值的不便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然而,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絕对量的增加。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资本积累最初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而实现的。而可变资本主要由劳动力构成,随着可变资本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减少造成相对人口的过剩。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过剩的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方式

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揭示的问题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根本对立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成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朱方明,张衔.政治经济学(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有效教学文献综述 篇4

摘 要: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颇丰,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梳理。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三个角度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1.从学习论的角度讲,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教育心理学里,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动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2.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即发展性教学)。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目的和归宿,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

3.从知识论的角度讲,知识论是教学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论,有效教学论以有效知识论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济学观点认为,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2)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3)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4)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环节“链接”。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本。有效教学是对“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主动调适。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相互依存。

四、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有效教学是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及其过程实现的。从总体上来看,有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以实现预期学习结果和效率的过程;而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是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观念与能力,对教学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学情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选择和设计的。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从上述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影响有效教学的变量众多,对于观察有效教学而言,至少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变量:学习结果与效率;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与学情。

五、有效教学策略的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含义、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策略即教学主体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有研究者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情知互补,培养新人;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组合;因材施教,适应需求多样化;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学者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把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三个阶段的策略: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教学的评价策略。也有学者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包含: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一般倾向于将支持学习的外部教学事件(活动)主要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六、结论与反思

关于有效教学研究,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有效教学的涵义、重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克服这些缺陷和不足,是今后相关研究努力的方向。

1.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难以统一,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基本概念。

2.有效教学研究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但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相对匮乏。

3.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同时,由于量化研究的缺乏,以及研究视角缺乏新意,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显得深度不足,未能体现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运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2,(第2期).[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第4期).[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第1A期)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篇5

前言

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中,一直将内功心法列为上乘,视拳脚功夫为皮毛,素有内功杀人于无形、摄敌于千里之说。试观各绝世武功,不论是九阳神功还是九阴真经,不管是葵花宝典还是如来神掌,无不注重提升内力,研习心法,可见这内功的重要性。以上或许是作家们的杜撰,但就现今的各路武术,也都尊崇着一定的理念原理,并将其融入拳脚套路中去,使得功夫拥有灵魂,不至于死板乏力。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推崇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因此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无不带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等特点。

功夫如此,企业亦如此,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如何庞大,赢利如何丰厚,支配其运转的还是企业的文化。这里我说说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企业、企业的分支或者一个团队内部共有的价值观、标志、信念和行为规范。这是一个非物质的、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范畴,因此并不容易去建立、完善和把握。正是如此,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才是难能可贵的,才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各国企业文化综述

影响企业文化的因素很多,大体可以归纳为民族特性、企业家理念、员工认同等方面,而这些因素无不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一个企业所处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不同,那么它的企业文化亦有不同。接下来我将按国家划分描述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

一、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

创立于1914年的IBM,一直贯彻着他们的“沃森哲学”即:

1、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正是老托马斯·沃森的这几条行为准则,促成了今天IBM年收入逾千亿美元,雇员近40万的庞大商业帝国。

微软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企业文化:

1、汇聚优秀专才,注重才尽其用;

2、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待留住员工;

3、聘用人才方针,须符微软精神;

4、管理方式:长期性的承诺和支持;使命和大方向的启发;自由、真诚、平等;雇用最有才华的人。同时微软还根据自身行业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理念,例如尊重失败,释放信息,不需要再开一次会,工作任意小时,建立电子邮件系统,无等级的安排。

作为世界排名500强第一位的沃尔玛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的企业文化,其框架为:

1、信仰、法则与理念

沃尔玛追求“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等理念,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总结了“事业成功的十大法则”:忠诚你的事业;与同仁建立合伙关系;激励你的同仁;凡事与同仁沟通;感激同仁对公司的贡献;成功要大力庆祝,失败亦保持乐观;倾听同仁的意见;超越顾客的期望;控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逆流而上,放弃传统观念。

2、原则、规范与行动

沃尔玛有一套十分健全的企业文化制度,保证了“口号与行动一致性”。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日落”原则、“比满意更满意”、“十步服务”、“薄利多销”等原则。

3、激励、沟通与氛围。

总的来说,美国的企业文化强调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为员工构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发掘他们的潜力;同时关注客户利益,力求达到双赢。

二、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

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早在1937年他就提出了“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不断进取、礼貌谦让、适应形势、感恩报德”的企业精神,它们至今仍然是指导松下电器公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根本价值体系。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哲学是“事业在于人”,“丰田纲领”还提出“潜心研究与创造,不断开拓,时刻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等等。丰田公司正是靠这种企业文化形成比较和谐的劳资关系,吸收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创造出先进的管理方法———丰田工作方式,从而在新产品开发及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成为日本第一大企业。

“人要有创造性,决不摹仿别人;要有世界性,不拘泥于狭窄地域;要有被接受性,增强相互的理解。”这是著名的“本田精神”。

从整体上看,日本企业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促进团队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同时日本企业注重家国观念,强调以人为本、以社为家、国家至上,重视创新与借鉴学习。

三、德国企业的企业文化

德国企业文化的最突出特点是: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务实的员工培训,牢固的质量意识,优质的服务。

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它立于小败之地;凯乐玛公司提出:“我们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戴姆勒克莱斯勒一条很有气魄的广告:“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您一万美金。”这些都从不同层面反应了德国企业的文化。

大众汽车公司在经营当中尤为强调服务:首先,大众汽车公司服务客户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以好的质量来体现好的服务;其次,注重在营销中,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获得顾客的信赖,让顾客放心;第三是服务的快捷。

这些无不与德国文化密切相关,即相互尊重但不亲密、重视私人空间、严谨、创新。

我国企业文化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开展,我国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能够跨入国际大公司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无疑为之在成长、壮大过程中以及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将《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带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企业文化:“管理无小事”、“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日事日毕,日清日新”。他倡导的企业精神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并追求“敬业报国”的信念。海尔模式已被写入哈佛大学MBA课程,成为中国型企业文化的典范。

房地产巨头——万科始终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始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不惜成本建设人才培训机制,良好的人才储备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要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家。

雅戈尔是我国知名的服装企业,他们创造了“将所有员工视作亲人”的亲和文化,这就是增加员工归属感的最好写照。同时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要以顾客为本,以服务社会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良好声誉,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海信从十几人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其企业文化是“敬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海信集团建立了完整的激励机制、明确的奖惩制度,并要求人人遵守。同时海信的企业文化倡导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怀,有浓厚的人情味,让很多员工对海信都不忍割舍从而放弃高报酬的其他工作机会。海信将标准化与人性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员工人人争先,在把握创新和质量两个关口后,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这些优秀企业在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的文化可大致归纳为:重视人才,以人为本;保证质量,追求创新;尊重员工,赏罚分明。

然后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似乎只是一个口号,每一个企业都在对外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然后这些文化要么只是空乏之谈毫无实施意义,要么就是抄袭一气没有创新。因

此我们会失望地看到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一个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要知道企业竞争分为四个层次:产品竞争、营销竞争、战略竞争和文化竞争。企业产品竞争的成功是一种短期成功,营销竞争的成功是一种中期成功,战略竞争的成功是一种中长期成功,只有文化竞争的成功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根本保证。

因此企业若希望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有自己独特而有力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IBM的企业文化》

2、《奔驰的企业文化》

3、《德国企业文化的四大特色》

4、《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

5、《微软的企业文化》

6、《沃尔玛文化对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启示》

7、《中外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文献综述写作参考 篇6

文献综述又可以称为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目的是要了解研究选题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以及确立本研究的起点。文献综述内容包括某一主题的全貌,包括历史概况、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必须是有论点、有见地的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学生在选定题目后,要围绕题目进行相关文献的搜集、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字数一般要求1000-3000字。

参考范文附后

文献综述:

旅游营业推广的研究综述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活动越来越大众化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各种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勃勃生机,纷纷抢滩旅游市场,因此各个旅游企业竞相推出各类产品促销,吸引旅游者购买。营业推广作为旅游促销方式中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辅助性的促销方式,它将成为最有效最简单的市场竞争手段和最强大的品牌传播手段。营业推广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不仅因为旅游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特征、业务流程还是组织行为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性,也是其顺应社会环境变化之后的必然结果。旅游营业推广的研究意义

营业推广是营销活动的一个关键要素(科特勒,1999)。长期以来,由于翻译等原因,营业推广有很多叫法。在国内早期市场营销及相关著述中,它被翻译成“促进销售、营业提升、促销推广、促销”等等,但营业推广在旅游行业中运用一般称为旅游营业推广。

由于营业推广有着众多的工具,因此,在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企业和营销人员对它在产品与服务销售中不可或缺作用的认识加深,它已成为企业和商界最重要的工具(Ken Peattie,1996)。不仅如此,在许多包装类消费品促销组合中,营业推广早已取代广告,成为企业营销费用“开支大户”。因此,在企业越来越依赖营业推广,甚至是“滥用” 营业推广(乔治等,2000)的今天,如何解决旅游营业推广理论研究中的非系统性及其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显得既迫切又非常有必要。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旅游营业推广研究现状,那么就是分歧与成果并存。如果片面地接受某些研究成果,我们甚至可以拒绝它的存在。事实上,关于旅游营业推广诸多真知灼见,不仅增强了系统研究旅游营业推广的信心,而且对旅游企业在运用营业推广时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旅游营业推广的研究内容

从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围绕营业推广的纷争主要集中在营业推广定义、基本类型以及营业推广负面作用与实际效果等重要层面上,并且在这些研究内容上也是各执一词,存在众多分歧。2.1 旅游营业推广定义与基本类型的研究

迄今为止,营业推广还没有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且“一统江湖”的定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据我们对现有营销理论和促销组合的研究和分析,有关营业推广定义的分歧既反映了不同学者对营业推广功能、作用、内涵和形式的看法差异,同时也反映了现有市场营销理论对营业推广基本类型的研究不足。

Haugh(1983)在对营业推广再定义时认为:“营业推广是一种直接的诱惑,它向购买产品的销售人员、分销商或者最终的使用者提供一种额外的价值或者激励,其首要的目标是创造即刻的销售”。

科特勒(1999)认为:“营业推广包括各种多数属于短期性的刺激工具,用以刺激消费者和贸易商迅速和,或较大量地购买某一种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2003)认为营业推广是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以外的,用以增进消费者购买和交易效益的那些促销活动,诸如陈列、展览会、规则的、非周期性发生的销售努力。

而在国内相关著述中,李先国(1998)的定义较有代表性。他认为,“营业推广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购买或销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促销活动”。

中国的于由(2005)认为旅游销售促进也成为旅游营业推广,它是指旅游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旅游者或旅游中间商提供临时性激励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促使其尽快或大量购买某些特定产品。

吴金林(2009)认为旅游营业推广是旅游企业在特定时间、在一定的预算内,对某一目标旅游市场所采取的能够迅速刺激购买欲望以达成交易放入临时性促销措施。旅游广告、公关和人员推销方式等不同的是,旅游营业推广限定时间和地点,以对购买者一定奖励的形式促进其购买。这些奖励或是金钱或是实物产品或是附加服务,以此快速激发需求。

在总结各种定义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营业推广是指旅游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与空间范围内通过刺激和鼓励交易双方,并促使旅游者尽快购买或大量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而采取的一系列促销措施和手段。同广告和公共关系等都属于大众促销工具,但是广告更多产生的是购买理由,而营业推广带来的是购买刺激。旅游营业推广是行为导向型,是为获得旅游者的立即购买二设计的。营销推广与其他促销策略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以强烈的呈现和特殊的优惠为特征,给消费者以不同寻常的刺激,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为取得最佳销售效果,在实际中营业推广和其他促销方式常常协同使用。

2.2 旅游营业推广作用与效果的研究

Peattie等(1997)介绍促销竞赛文章中详细分析了存在营业推广作用与效果研究中的诸多分歧。他们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销售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的一系列“偏见”及坚定的信念。研究者通常认为营业推广是成本高的、作用有限的甚至是起反作用的战术性工具。因此它只会引起短期销售的繁荣,不会产生长期的效果

但是一些研究者却认为,营业推广可以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乔治等,2000),可以为企业宣传或者其他长期目的服务,而且营业推广效果比广告快,也易于吸引追求交易优惠的消费者,易于控制渠道,易于小企业与大企业展开灵活的竞争(科特勒,1999)。David R.等(2002)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营业推广可以促进消费者的消费增长。Peattiv等(1997)认为上述有关营业推广的偏见是以偏概全,是将所有的工具都认作是价格性销售促进工具的错误看法。

但总体而言,各种关于旅游营业推广作用的研究中关于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可以有效地加速新的旅游产品进入旅游市场的进程;可以有效地抵御和击败竞争者的营业推广促销活动;有利于增加旅游产品的消费,提高销售额,并带动关联产品的销售;提升产品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发掘新客户,强化、巩固老客户;旅游营业推广研究的主要成果。

2.3 其他方面的研究

在对营业推广最优策略探讨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营业推广策略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中诸要素的影响。“在某地、某时等特定的环境下,针对某产品,最优的促销策略只有一种”(贺福升,1996)“而选择营业推广主要考虑市场类型,目标和竞争情况、促销预算以及每一种工具的成本效益”(李先国,1998)。研究者指出营业推广运用不当会对产品销售会产生致命打击,因此科学的营业推广策略必须包括以下一套流程,即建立销售促进目标、确定预算,充分考虑促销对象,并据此“确定范围,什么该打折;确定程度,打折程度和让利幅度;确定时机,在什么时候打折;确定期间,促销应该持续多长时间:确定频率,即一年内打折次数;确定方式,即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李先国等,2002)。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指出、营业推广的成功与企业执行能力有关(陈长明,2002)。尽管研究者普遍对营业推广持谨慎态度,但是他们也认为营业推广在增加短期利润、应对竞争以及获得市场份额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旅游营业推广研究显得非常“零散”,但这并非说现有研究就一无可取。事实上,关于旅游营业推广诸多真知灼见,不仅增强了系统研究旅游营业推广的信心。

事实上,这也是笔者选择“旅游营业推广”作为研究内容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我希望能在探究旅游营业推广在旅游产品销售应用过程中,逐步完善旅游营业推广研究体制,并向企业提供更规范、更具操作性的分析框架。

旅游营业推广研究的不足

3.1 对旅游营业推广存在偏见,相关研究不重视

营业推广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研究领域。由于研究者对营业推广功能和效用认识上存在各种“偏见”,诚如Baker(1993)所说,直到现在,它还是学术界内不为人重视的“灰姑娘”。KenPeattie(1997)指出:尽管在许多企业的营销沟通中,营业推广数量、范围以及技巧在不断增长,但是市场营销研究却未能把握住这个现实。由于缺乏广告在建立品牌资产方面的战略性作用,因此,同广告相比,营业推广明显受到了学术界的冷落。

不仅如此,旅游营业推广所有工具还被看成是具有“理论经济缺点”的工具,并被贴上了“战术性”工具的标签。旅游营业推广在理论界受到的冷落反映到体制建设上,就是缺乏系统研究且纷争不断。

由于缺乏统一的框架且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不仅造成了研究者在探索旅游营业推广策略框架上的止步不前,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在面对诸多旅游营业推广工具、组织实施策略时缺乏必要理论指导的不利局面。

3.2 旅游营业推广的国内研究起步晚,缺少实证研究

比照国外研究,国内研究水平还显得非常“稚嫩”,且研究大多是理论推演和国外研究的转述,极少有实证性文章。没有任何文献综述,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此其结论总显得有些“武断和苍白”。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在这期间,大量国外市场营销知识和理论纷至沓来,人们在“拿来主义”的大旗下,以坦然的心情接受科特勒等人智慧的同时,基于国内社会文化制度以及旅游企业实践的市场营销理论或基本框架却寥若晨星。

由于翻译和其他原因,国内目前还没有译自其他国家的销售促进研究专著。在诸多国外文献中,我们只发现ScottA.Neslin(1990)一本专著《营业推广:概念、方法和策略》。同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学者涉猎非常广泛。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包装类消费品上。本论文课题对旅游营业推广的研究

4.1 研究内容

4.1.1理论方面

整合现有旅游营业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对旅游营业推广的重视程度,理顺旅游营业推广工具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克服理论研究与现实脱节的矛盾。

4.1.2现实方面

回应现实需求,赋予旅游营业推广研究更多的实践意义,综合回答并解释旅游营业推广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理清旅游营业推广在旅游产品销售中应注意的方面,以期概括出控制旅游营业推广强度和提升旅游营业推广效用的一些方式,帮助企业克服旅游营业推广策略投入产出倒挂的风险。

4.2研究方法

由于促销策略的选择受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科学技术和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并与目标顾客、供应商和竞争者等有直接的联系(贺福升,1996),因此,对旅游营业推广的研究不仅需要从现有研究以及市场营销理论中汲取营养,而且也需要从旅游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中借鉴相关工具和成熟理论。鉴于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对实践的要求,在课题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我们综合使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一方面,使用规范研究来构建旅游营业推广=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保证所有的研究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使用实证研究来验证我们研究框架的实用性,保证研究对旅游营业推广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4.3研究意义

旅游营业推广在旅游产品销售中的应用研究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4.3.1理论方面

本文在吸取现代经济和管理以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游业的新的角度来研究营业推广问题,分析旅游营业推广的内涵、特征、方式及过程,丰富旅游营业推广的内容,同时延伸它的应用领域。

4.3.2帮助旅游企业选择正确的营业推广方式

有助于旅游企业准确地把握影响旅游营业推广竞争强度与具体效用的外部因素,并能针对不同市场和产业特点、产品属性、消费者特征、渠道状况等重要因素选择恰当的旅游营业推广工具,规避不必要的竞争风险等等。为旅游企业产品选择促销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引导旅游企业制定一个切合旅游企业实际的、科学的旅游营业推广方式,不仅仅能提高旅游产品销售量,同时能够给予品牌资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正增长,对旅游企业产品销售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4.3.3有助于旅游企业制定合理旅游营业推广计划

有助于国内旅游企业了解最新的旅游营业推广知识和理论,并根据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下消费人群的基本态度综合考虑旅游营业推广的范围、诱因的大小、参与条件、促销时间、促销频度、传播媒体制定相应的旅游营业推广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德光.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60-267. [2]吴金林.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26,258-264. [3]于由.旅游市场营销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3-184.

[4]贺福升.促销策略的最优化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6,18(6):15-20. [5]魏李鹏,施华淼.市场营销理论演进的制度分析[J].当代财经,2001,22(6):60-62. [6]李先国,任锅源.商家如何运用折价促销[J].成人高教学刊,2002,20(2):42-53. [7]马绝尘.会员制促销的方法、实例和技巧[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5):123-125. [8]卢长宝.企业销售促进行为研究[J].东南学术,2003,16(6):38-43. [9]卢长宝.销售促进强度研究[J].亚太经济,2004,21(1):63-66.

[10]蔡升桂.对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新思考[J].企业经济,2001,(6),12-13. [11]艾治国.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0,(12),158-160.

[12]华楠,约翰·奥尼尔,安娜·玛蒂拉.酒店市场营销:花得越多越好?[J].旅游学刊,2009,24(3):82-89.

[13]郭英之,张丽.旅游市场营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杜,2005:126-129. [14]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译,欧阳明校.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56-376.

[15]李晏墅,张永志.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382-389. [16]姜玉洁,纵清辉.促销策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0-285. [17]林成安.促销管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13-231.

[18]陈觉.餐饮营销经典案例及点评[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6-158. [19]钱炜.饭店营销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54-65. [20]李晓.服务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67-380.

剩余油文献综述 篇7

(一) 剩余收益概念的提出

使用会计数据进行估值模型的分析可追溯到Preinreich (1932, 1937) 使用权益报酬率作为解释变量给出估价公式。由于没有明确的优于股利折现模型的理论基础, 证券市场也没有发展到能提供足够稳定的数据对其正确性进行检验的程度, 因此该模型并没有被当时的会计界所普遍接受。Preinreich (1938) 发表文章《经济理论的年度调查:折现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剩余收益的概念, 认为剩余收益可以从固定资产的折现价值获得, 即: 。其中:B (t) 为账面价值;p (τ) 为单位利润;i (τ) 为单位利息。公式表达的意义为:资本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加上超额利润的折现值。差额利润为单位资本获得利润减去单位资本要求的利息。

(二)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Paton和Littleton (1940) 的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使用会计盈余估算公司股权的价值。Edwards和Bell (1961) 以及Peasnell (1982) 明确提出了净剩余关系假设。然而自Ball和Brown (1968) “会计收益的经验评价”及Beaver (1968) “年收益宣告的信息内涵”开始, 会计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经验研究风起云涌, 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中, 信息观的研究范式 (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此后Ohlson的一系列论文逐渐将剩余收益模型的真面目展现出来。Garman和Ohlson (1980) 批评了前期的一些估值模型过于严格的假设, 而且认为在均衡市场条件下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的股价用来与会计数据进行研究并不恰当。他们共提出七个基本假设 (其中包括“无套利经济”假设, 该假设也为日后1995年Feltham和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奠定了基础) ,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下, 推导出资产价值由未来股利折现价值决定的线性估价模型。Garman和Ohlson (1981) 考察了存在交易费用条件下无套利经济下风险资产的价值, 比较了非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结果, 在“捏造因素”下内生价格系统用来描述估价结果。Ohlson (1989) 在《会计与经济》中分析并延伸了Beaver、Lambert和Morse (1980) 提出的BLM模型, 认为BLM模型并不能在资本化公式中确定折现因子, 因为折现因子会受到利息率、风险、股利支付、收益增长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认为该模型将会计盈余仅作为一种信号而不是与公司价值有明确关系的经济变量, 同时其解释变量“未整理的盈余”与预期股利之间并无多大区别。Ohlson (1990) 得到主要结论认为:基本的理论均来自无套利条件;股价由股利折现价值决定;如果现金流量资本化, 需要额外的假设;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存在纯利润的理论缺乏实体性。而且明确提出只有基于未来股利折现的估价模型才是合理的, 可以作为经验研究的基础。Ohlson (1991) 从Ball和Brown (1968) 的研究评论了非预期收益研究的缺陷, 同时分析了会计盈余对股价的经济含义。Ohlson使用了Hicksian的经济盈余理论:均衡市场里本期盈利等于期初公司价值乘以无风险利率, 而与股利政策无关, 推出市盈率的理论均衡值应等于“无风险利率的倒数加1”, 进而推导出收益作为首要回报的解释变量, 但该文章并未真正构建出会计估价模型。以上几篇Ohlson的论文为日后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剩余收益模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Ohlson和Feltham (1995) 《权益估价中的盈余、账面价值及股利》一文的成果被认为是会计研究从信息观转向计量观的重大突破, 使以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目标从解释股价行为转向预测、计量和估价, 同时也促使Beaver (1996) 将会计研究分为基于“信息观” (Informationalperspective) 和基于“计量观” (Measurementperspective) 的研究两大类。而当代计量观肯定了会计数据在企业价值评估或市场定价中所起的直接作用, 同时也肯定了应计会计下的会计数据对企业价值的计量属性。

二、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提出及拓展

(一) Ohlson (1995) 模式

Ohlson (1995) 模式也衍生于DDM, 而且其模型的基本三假设自成一类。假设一:价格等于预期股利折现值, 即: 。其中:Pt为t期企业除权后市值;dt为t期发放的净现金股利;Rf为权益资本成本 (无风险利率加1, 即Rf=1+r) ;E[·]为基于t期信息的期望值。假设二:所有者权益会计。企业价值计算满足净剩余关系 (Clean Surplus Relation, CSR) :bvt=bvt-1+xt-dt。其中:bvt为t期账面价值;xt为t期会计盈余;dt为t期公司所发放的现金股利。即企业当期账面价值等于前期账面价值加上当期收益并扣除当期股利。当期股利支付影响当期账面价值, 但并不影响当期盈余, 即企业股利政策不会影响盈余, 将CSR进行偏微分, 可得到下述表达式:鄣vbt/∂dt=-1;∂xt/∂dt=0。假设三:剩余收益线性信息动态性。给予剩余收益时间序列的特征, 收敛条件是剩余收益与其他信息均满足自回归过程, 而且其他信息是在盈余的下一期产生影响的。假定满足随机过程: 其中:xta为t期剩余盈余;r为折现率。这里的剩余收益是指企业的净盈余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只有获得了股东所要求报酬之外的盈余, 才形成剩余收益, 表示为未来每一时期收益超出资本成本那一部分。vt为其他信息。即为剩余盈余之外的信息, 为财务报表之外的重要信息, 会影响未来的而非目前的剩余盈余。ε1τ为非预期的干扰项, 是不可预测的, 均值为0;也就是说, , k=1, 2且τ叟1。ω, γ是固定且已知的, 为非负且小于1, 即0≤ω, γ<1。在三个假设条件下, 得到Ohlson的会计基础评价模式:pt=bvt+α1xta+α2vt。其中:α1=ω/ (Rf-ω) ≥0;α2=Rf/ (Rf-ω) (Rf-γ) >0。或可以表示为:pt=k (φxt-dt) + (1-k) bvt+α2vt。其中:φ=Rf/ (Rf-1) , k= (Rf-1) α1= (Rf-1) ω/ (Rf-ω) 。且0≤ω≤1, 0≤k≤1, 在边界点上, k (ω=0) =0, k (ω=1) =1, 但k≠ω。x軇aτ}τ叟1

(二) 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剩余收益模型

直到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文章,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 (或称权益资本估价模型) 完全展示在读者面前, 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以下三大前提假设:公司的当期价值等于当期权益账面价值加上未来期望剩余收益的折现值累计之和;公司价值计算满足净剩余关系 (Clean Surplus Relation) , 即公司当期账面价值等于前期账面价值加上当期收益, 并扣除当期股利, bvt=bvt-1+xt-dt, 其中:bvt为t期净资产账面价值, xt为t期会计盈余, dt为t期公司所发放的现金股利;将剩余收益定义为:xta=xt-rbvt-1, 其中:xta为t期剩余盈余;r为权益资本成本率。这里的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盈余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理论认为公司只有获得了股东所要求报酬之外的∞盈余, 才形成剩余收益, 表示为未来每一时期收益超出资本成本那一部分。在此假设之下,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E[·]为基于t期信息的期望值。从表面上看, 剩余收益模型虽然仅仅将股利折现模型中的股利由盈余和账面价值所替代, 但却有其深刻的原因:第一, 一般来说, 较规则的现金股利很难作为唯一变量来衡量变动的公司价值, 因此股利折现模型从经济观点来看不是很完善的。而通过将股利折现模型中的股利替换为变动的收益和账面价值后, 剩余收益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变动的股票价格。第二, 许多公司, 尤其是高技术和高成长性公司, 这类公司直到生命周期后期, 才有可能支付规则的现金股利, 因此股利折现模型在衡量公司价值上, 存在一定问题, 而剩余收益模型由于使用了剩余收益折现的方法, 可以很好地进行弥补。第三, 股利折现模型在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了净剩余关系, 这一变化使得剩余收益模型建立了权益价值和会计数据之间的联系, 而不仅仅依赖于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多少。剩余收益模型把公司的注意力由财富 (股利) 的分配转向了财富 (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 的创造, 因此能更好地实现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拓展

剩余收益模型是在股利折现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的出现得到了金融界的广泛重视, 并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司价值估价方法, 究其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它的实用性。剩余收益模型将公司价值同股东利益结合在一起, 更加关注公司对财富的创造能力, 而且该模型能拓展为使用很容易得到的公司财务指标来计量, 因此获得了更多公司的认可。这里假设t时刻公司权益报酬率为ROEt, 股票数量为Nt股、每股收益为EPSt, 每股净资产为NAPSt, 每股价格或价值为Pt, 则剩余收益模型可以拓展为:xta=xt-rbvt-1= (ROEt-r) bvt-1; 。上式表明权益报酬率可以与公司价值建立线性关系, 成为计量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若从其他财务指标角度, 该模型还可以拓展为:xta=xt-rbvt-1=NtEPSt-rNt-1NAPSt-1; 。当期间内公司股票数量不发生变化时, 可简化为:xta=xt-rbvt-1=N (EPSt-rNAPSt-1) 。拓展之后的剩余收益模型, 使用了常见的财务分析指标, 由此将财务分析和公司价值的计量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公司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使用已有的财务报表或公司财务指标计划进行比较研究。

三、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 国外实证检验文献

自Feltham和Ohlson (1995) 提出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以来, 凭借其并不严格的假设条件, 而且将企业价值同股东利益结合在一起, 更加关注企业对财富的创造能力, 该模型使用很容易得到的企业财务指标来计量, 因此获得了更多企业的认可, 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广泛的关注, 一些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 主要考察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其他估价模型的比较, 以及模型与盈余指标之间的关系等, 国外学者对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下:真正对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价格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由Ball和Brown于1968年发表的《会计数据的经验检验》一文。Ball和Brown通过对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61家公司从1946至1965年年度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前12个月到后6个月的股价进行经验研究, 发现盈余变动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从而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提出, 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会对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做出反应。Bernard (1995) 使用价值线的预测数据对Ohlson模型进行了检验, 并且与股利折现模型进行了比较。在比较过程中, 他使用了三年的预测值, 结果表明Ohlson模型比股利折现模型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Collins、Maydew和Weiss (1997) 以1953至1993年四十年期间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Ohlson (1995)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和Theil (1971) 的方法把整个回归方程的R2分解为三部分, 分别衡量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 结果发现, 虽然在这四十年中盈余信息的重要性正逐步让位给资产、负债等账面价值信息, 净资产账面价值正逐步替换会计盈余而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每年以近0.2%的比例上升, 从而表明在美国市场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传统历史成本下的会计信息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相关性。Frankel和Lee (1998) 基于I/B/E/S数据库分析人员的预测, 使用简单的三期间Ohlson估价模型去对每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样本收益而言, 价值与价格的比率 (V/P) 比账面价值与市值比率有更好的预测性, 他们还发现具有高V/P的公司, 能获得更高的调整收益。Penman和Sougiannis (1998) 比较了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 结果发现:Ohlson估价模型的结果比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更为准确。Dechow, Hutton和Sloan (1999) 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 改进了Ohlson模型, 发现以改进后的模型估计的V/P能更好的预测样本收益。并通过对信息动态标准化来执行Ohlson估价模型, 发现Ohlson估价模型提供了比股利折现模型稍好的预测效果。Lee, Myers和Swaminathan (1999) 检验了当股票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时, 使用会计数据如何进行估价。通过使用Ohlson估价方法来考察30种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股票的估价情况。结果发现, 当传统的市场估价方法 (例如, B/P、E/P和D/P比率) 预测能力不强时, V/P (其中估价由剩余收益模型来确定) 对市场指数有统计上的可靠的预测能力。同时还发现随时间改变的利息率以及分析人员的预测对于价格的估计是非常重要的。Francis (1999) 使用预测的盈余和现金流量对Ohlson模型和股利折现模型等进行了比较, 并且使用了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衡量价值模型的标准, 结果表明Ohlson模型比其他的估价模型更为准确。Francis, Olsson和Oswald (2000) 使用了市场预期。预测经常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 一般为二到五个周期。虽然使用预期数据提供了准确的事前估计观测, 这一方法为了使用预测数据必须明确最终价值。文中比较了股利折现模型和Ohlson模型, 以及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模型对价值估计的可靠性发现Ohlson估价模型更为准确, 而且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好于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

(二) 国内实证检验文献

叶长勤 (2001) 选取1999年沪市交易的商业类公司, 样本为45个, 对Ohlson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净资产账面值、非常经营收益、经营资产账面值对股价有较高的拟合度, R2为71.73%, 但变量均未通过t检验。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 (2002) 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证券市场1995年至1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能力。结果发现, 收益、净资产以及剩余收益指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并且各指标相互之间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但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收益的定价乘数, 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 持续性较差。同时, 分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 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随检验年份不同而不同。郭旭芬、熊剑 (2003) 采用Ohlson的价格模型对1998年至2002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回归系数均高度显著, 两者联合能解释股价变动的20.98%, 同时还发现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下降而每股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却有所提高, 但两者共同对股价的解释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总体来说, 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会计信息还是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于渤和高印朝 (2005) 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考察了1999年以来中国上市银行股票市场定价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两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对其股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净资产、剩余收益、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股票价格和净资产、剩余收益、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不良贷款率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且对股票价格影响最大;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对会计收益拥有全部股价解释能力。

综上所述, Ohlson和Feltham (1995) 模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企业估价的重要工具, 在模型中, 会计数据不再是作为估价的信号, 而是直接作为估价的变量, 由此在会计数据与企业价值评估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在剩余收益模型中采用会计数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除要求满足净剩余关系外, 对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并无严格的要求, 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未来股票收益和公司价值的未来预测上。

四、结论与展望

游戏教学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 游戏教学;文献综述;模型建构

一、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二、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三、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5]肖旭.体育游戏课程主动学习教学模型的建立与思考[J] 体育教育,2010.

[6]鲁了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4.

[7]吴显也.小学游戏教学论「M].1996.

【剩余油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剩余药品管理规定07-08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07-19

上一篇:地震灾后重建方案doc下一篇:五年级班长竞选发言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