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特刊》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动终端特刊》(精选8篇)

《移动终端特刊》 篇1

(移动终端特刊)

二○一○年第十四期 总第20期

江苏省苏州工商局信息中心主办 二○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编者按】为了加强移动监管终端的宣传,推动移动监管终端的实际应用,我们从本期开始,利用《苏州信息管理专刊》平台不定期刊出《移动终端特刊》,从信息化支撑、保障角度宣传移动终端的相关内容。欢迎广大爱好者与使用者踊跃来稿,交流终端使用技能方面的心得体会,从一侧面促进工商信息化建设。

移动监管终端使用问答

(常熟工商局 杨晓东)

1、问:我收到短信说充值XX元,是怎么回事?

答:移动监管实施初期,由于电信网络设置的原因,我们的移动监管执法终端可以连接因特网,由此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用,在月底的结账日,电信公司通过充值的方式给予免除。也就是说,移动监管实施初期,电信公司没有收取我们的因特网流量费,实 际产生的上网流量费,通过充值的方式免掉了。

2、问:我收到短信说欠费XX元,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答:根据省局与省电信公司签订的协议,我们使用了超出工商通套餐的通话时长、短信数量等情况,都可能产生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比如你超过了套餐定额每月300条短信的数量,多发的短信将按照每条0.10元的费用收取。自己支付的费用可以到任何一个电信营业厅缴纳,如果你的预计通讯量比较大,也可预存一定的话费以保证通讯畅通。

3、问:我能不能自己到电信去变更套餐,增加服务项目? 答:根据省局《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移动监管执法终端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个人可以凭身份证件和缴费承诺书至电信营业厅办理工商通套餐以外的业务,其中办理国际长途、彩信、互联网访问业务的,则需要出具单位证明,由电信工商客户经理协助办理。增加的业务所产生的费用由自己支付。

4、问:手机有时会提示收到彩信,我没有收发彩信功能,能不能不要提示?

答:打开信息窗口,在右下角“菜单”中选择“彩信选项”,选中“参数设置”中的“拒收全部信息”,这样设置后将不会提示收到彩信。当然对短信的收发没有影响。

5、问:群发短信有没有什么限制?

答:理论上没有什么限制,但是根据手机的性能以及网络的通讯状况,综合多普达公司和电信公司的建议,一般建议一次群 发短信不要超过200条,否则容易出现手机死机、网络拥堵、发送不成功等现象。

6、问:我的铃声太小、通话声音太小了怎么办?

答:手机左侧有音量调节按钮,待机状态时可以调节“响铃”和“系统”的铃音音量,也可设置为“振动”或者“静音”。在通话状态时,音量调节键可以调节听筒的音量。

7、问:能否为某一个联系人设置特有的来电铃声和短信铃声呢?

答:可以为特定联系人设置独立的来电铃声,但是不能设置独立的短信铃声。设置方法是编辑联系人时,在“铃声”栏目中为该联系人选择特定的来电铃声。

8、问:我能不能在通话过程中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 答:可以,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便签,一个是通话录音。通话中打开便签的方法特别简单,在通话过程中将手写笔拔出来,手机即自动打开便签,你就可以记录一些重要信息了(比如电话号码等等)。通话中录音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先打开便签(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在便签窗口中点击屏幕右下角“菜单” → 选中“查看录音工具栏”打开录音工具栏,在录音工具栏中点击最左侧的红色“录音”按钮,即可开始录音。第二个方法是在通话界面上,选择屏幕右下角“菜单”,选中“开始录制”,即可开始录音通话内容。通话记录完成后,查看记录的便签的方法是:打开通话记录(详见“

二、电话功能”的第5条)→ 按住 有便签图标的通话记录条三秒钟,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查看附注”,即可打开通话时记录的便签,查看其中记录的重要信息或者播放其中的通话录音。用第二种方法实现的通话录音可以通过点击“开始”菜单 → “程序” → “通话录音”,找到记录的通话录音播放即可。

9、问:手机没有键盘,在拨打一些声讯电话时(如10000),怎么在通话过程中按键盘呢?

答:手机没有物理键盘,但是有屏幕虚拟键盘,通话过程中打开屏幕虚拟键盘的方法是:点击屏幕左下角“键区”菜单,即可在通话中调出屏幕虚拟键盘。如果要关闭虚拟键盘返回通话中的界面,直接点击左下角的“呼叫状态”即可。

10、问:什么叫“飞行模式”?它和“静音”有什么区别? 答:“飞行模式”和“静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飞行模式”是指关闭所有的无线通讯讯号,包括手机电话信号、蓝牙信号等,设置了“飞行模式”后,你的手机不能拨打接听电话、不能收发短信、不能连接蓝牙设备,变成一个PPC设备。而“静音”是一种情景模式,“静音”时,手机的所有功能正常,只是来电、短信、系统提示没有声音。

11、问:为什么我打完电话,发现打开了很多不相干的应用程序?该怎么办?

答:执法终端是全触摸屏手机,打电话时耳朵或者脸部可能会接触屏幕,从而可能会运行一些我们不需要的程序。解决方法 是:在接通电话后按一下手机上部的电源键,这时手机屏幕关闭,但是不影响正常通话,然后再将手机听筒放到耳朵上听电话,这样,由于触摸屏不能触摸,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前面所说的问题。

12、问:能否备份联系人?

答:可以。运行“开始” → “程序” → “号簿管理器”,可以实现联系人的备份、恢复、手机联系人和手机SIM卡联系人的相互导入、导出等操作。注意:备份联系人时一定选择“内存”而不是“主内存”;多次导入联系人后,联系人会重复。

13、问:联系人和短信是保存在什么地方的?更换手机、重置手机后,联系人和短信还在不在了?

《移动终端特刊》 篇2

产业大势:移动互联加剧

毫无疑问, i Phone的诞生可谓是空前而又承前启后的, 从此之后, 丰富的手机应用及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移动终端从业者共同的追求目标, 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明显特征。目前, 我国三大运营商的3G网络覆盖日益完善, 给中国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必要条件, 终端厂商和运营商都将目标瞄准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了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站稳位置甚至更进一步, 各大终端厂商动作频频, 不但陆续发布新一代具备移动互联特征的终端产品, 还在应用商店、操作系统等方面积极探索, 如诺基亚很早就发布Ovi, 并力推Symbian3和Meego, 微软革新Windows Mobile后推出Win Phone 7, 三星推出Samsung Apps及bada系统, 黑莓拥有App World, 谷歌引领Android及Android Market, 酷派发力Coolmart等。此外, 移动运营商也不例外,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推出了应用商店, 并且自主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将纷纷上线, 特别是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多款基于OMS操作系统的OPhone手机, 并一直致力于OMS的升级和创新。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并且从终端厂商和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加速部署和竞争走向前台来看, 我国移动互联趋势正在加剧。

积极探索:终端形态百花齐放

从近几年手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 从具备简单语音功能手机到多媒体功能手机, 再到现在的多任务和多应用手机, 移动终端正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特别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对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移动技术部高级经理常嘉岳表示:“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将会带来业务的大爆发, 而且业务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 因此终端也需要适应这个趋势, 提升其功能和性能。”

中国移动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方面也在积极探索,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推出不同形态的终端。最近, 中国移动600万部普及型TD终端集采刚刚完成, 据本刊记者了解, 在本次集采之后, 中国移动还将进行中端智能手机、高端旗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无线座机等各类移动终端的陆续采购。

在TD网络日趋完善的情况下, 中国移动为了避免“路修好了没有车跑”的状况, 必须大力发展应用, 但是常嘉岳认为, 究竟该发展什么样的业务, 什么样的业务会得到用户的欢迎, 是目前运营商们都想明白的问题, 但是却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运营商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并通过这些来培养和引导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需求。

而如上所述的多形态并针对高中低端用户的移动终端, 面向不同的用户, 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其他的运营商此前并没有发掘到的业务, 而这正是运营商梦寐以求的。就中国移动目前运营的无线座机应用方面, 通过将一些家庭业务移动化, 也创造出了新的业务并产生了更多的收入。比如, 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具备家庭安防功能的无线座机产品, 通过捆绑可以跟家庭成员的手机进行联动。

中国移动的多形态终端策略, 不仅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体验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而对运营商来说更重要的是, 通过用户对于不同终端的使用来挖掘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比如, 正在研发的大象手机不仅是要体现中国移动在行业内的高水平, 同时也是为了探索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双剑合璧:终端+业务共同发展

终端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而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灵魂。中国移动也一直是采取将终端和业务共同发展的态度, 这从对OMS和MM的重视程度就可见一斑。常嘉岳表示:“应用商店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而中国移动发展OMS的初衷则是增加运营商竞争力的一个手段, 通过平台降低终端厂商进入的门槛, 从而将终端做强。”

移动终端技术简介 篇3

全球正在体验这场移动风潮,目前全球移动电话使用人口已突破22亿,预计在2009年底,全球将一举超过30亿的移动电话使用人口(数据来源:拓墣产业研究所)。目前市面上各种PDA、智能手机(SmartPhone)、随身多媒体播放器(PMP, Portable Media Player)已经随处可见。整合式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市场正在持续成长,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硬件装置上看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单色灰阶到高彩屏幕,更轻更薄,电池续航力的提升,更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大容量的储存媒体,并且加上了多媒体播放与数字照相的功能,这些进步将带给新的应用更多的可能性。

图:全球整合式移动设备出货情况

资料来源:IDC;全球整合式移动设备(converged mobile device)市场未来市场潜力评估(2006/10)

在日本,NTT DoCoMo与Sony将无线感应芯片与移动电话进行整合,通过非接触式的感应进行消费购物或是移动票券,又更进一步的改变移动电话使用的方式。各项新服务不断再加强移动电话对于使用者的黏着性,未来移动电话无疑是移动终端技术的主要舞台。

而在网络这方面,无线宽带网络(如:WiFi与3G)更是无所不在,无线上网的速率也不断的在提升当中。通过互联网的连结,移动终端的数据内容来源将更加的丰富,不再受限于存储于单机之上的数据内容,目前最为热门的应用即为视频串流,通过移动电话观看各种节目的实时转播。未来当移动电话运算能力与带宽充足之后,以背景下载之方式,将多媒体内容直接存储在移动电话上,使用者想要观赏的时候再进行播放,提供更大的便利性,但相关的议题将包含付款方式与数字版权管理(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等技术。未来无线网络费率的降低、带宽的提升以及无接缝网络技术的成熟,对于使用者的成本降低,增进使用者的方便,都将有助于移动网络服务的发展。

但移动终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结合手持硬件、无线宽带网络与移动应用软件的总称,当我们有了随处可及的网络、拥有绝佳运算能力的携带装置,但整个技术正差临门一脚,我们缺乏一个新的杀手级移动应用。回头来看,移动终端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始祖当推个人信息管理(PIM,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不但成功的将个人数字助理打入了移动商务市场,成为繁忙的商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必备功能,今日连给一般大众使用的移动电话上也可看到精简版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的身影。

然而商务族群占整个消费族群的比例不高,我们希望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将是能将移动应用带出商务市场,能吸引到一般消费者,真正贴近大众生活需求的新应用,可以预见的是传统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会通过与新的移动技术的混搭,激荡出不同的火花,举例而言,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根据使用者身处的地理位置,提供周遭生活设施的信息,或者通过RFID或移动条形码(QR Code)存取周遭商品信息,查询网络上其它使用者的意见;而未来移动装置的互连机制,将克服掉现有各种异质网络之间的互通限制,打破现在各种通信协议的界线,颠覆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础架构,将各式各样不同的软硬件装置连结在一起,共享信息与运算资源,将如同点对点通信(Peer-to-peer communication)对传统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一样。

另外一个值得注目的应用趋势是移动娱乐,掌上型电玩虽然不是新鲜事,早在十几年前,任天堂的GameBoy早就为任天堂赚进不少钞票,现今移动电话上的 Java 小游戏已经是大家打发无聊琐碎时间的良伴,然而新一代的携带式游戏主机,像是任天堂的NDS与SONY的PSP,都不约而同的加入存取无线网络的功能,可以一同联机进行游戏或是上网存取数据的功能,加上更为进步的硬件,组合这些特点所带来的娱乐性是否创造出新的数字娱乐面貌,并再掀起一股在过去互联网上出现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Massively-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热潮。

当新的应用正在兴起,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忽视新的问题将随之而来,移动装置的安全性将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2004年底,第一只专门感染移动电话的恶意攻击程序出现后,威胁这些移动装置的恶意攻击程序时常在近两年的报导上曝光,无疑的,移动终端技术的成功不仅将便利带入人群,也同样的将网络上的威胁带给这群对技术和网络安全课题较不熟悉的一般大众,而移动装置也可能比过去的信息装置存放了更为私密的个人信息,如:地理位置、购物记录、电话名单等。而商业上的应用使得商务人士通过移动装置存取公司机密数据的频率提高,这些都将成为有心人士觊觎的目标,手持移动装置也较一般的信息设备承担着较高的失窃风险,一旦遗失,损失硬件事小,损失上面的数据反而成本更高,若无适当的保护机制加以备份或加密,将使得更多的重要信息暴露在危险之中。

无线移动终端现状分析论文 篇4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现阶段无线移动终端高、中、低端三大类并存,而且多功能终端占据主要市场。多功能终端较传统话音手机功能丰富,它可以摄像、拍照,可以有PDA、MP3甚至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它也可以看电视,下载视频节目,还可以做电子钱包或成为电子商务终端。但这种终端由于通信能力和主CPU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需要复杂数据处理能力的业务的实施不够完善,例如摄像头像素可能不够,如果像素够了又受移动网络传输能力限制而出现不能无线传输的问题,到了网络电视和流媒体,对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总的来说,现有网络条件下,业务已经多种多样,但还是不能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很多业务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是3G业务的一个雏形,到了3G或者后来的4G,开放的智能终端最终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移动业务局限于话音业务,硬件结构主要由射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在此硬件基础上的软件比较简单,而且多由终端生产厂商自己研究开发,软件和用户界面都已经固化到终端里,不能修改,或只能通过厂家修改和升级。

如今移动终端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其应用也日益多样化,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电话,除了简单的话音通信功能外,它还具备数据通信和数据计算功能。现有的多功能终端能满足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它们多采用ARM9或者ARM11等功能较强的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而且具有较强的独立终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或通过JAVA和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对外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便第三方应用和业务客户端能通过下载运行于终端之上。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功能强大的双处理器(CPU)终端,现阶段的智能移动终端一般就是指这种具备了两个处理器的终端。围绕这两个CPU形成移动智能终端中的两个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目前的这种终端由于标准化程度还不够,不能实现应用的广泛互通,不能实现外部功能接口的互通,也不能实现功能组件的相互替换,所以它们还仅仅是智能终端的雏形。但即便如此,这样强大而复杂的硬件资源需要系统化管理,单独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要用来完成诸如进程、内存、外部设备等系统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并提供或通过JAVA或BREW等应用运行平台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服务。

现阶段存在的移动终端,除了传统的话音终端外,多功能终端和初期的智能终端都逐渐趋于开放,功能组件逐渐模块化,加上OMA、3GPP、OMTP等标准化组织的推动,无线移动终端日益具备了规范的逻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硬件平台(ASIC、外部设备)上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程序和业务客户端程序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我们统称之为终端软件。

终端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软硬件、承载应用的关键平台,在智能终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普通多功能终端操作系统主要有NucleusPLUS、pSOSystem等,主流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CE、PalmOS、Linux等。

NucleusPLUS是由AcceleratedTechnologyInc.(ATI)公司推出的、专为实时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一个抢先式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其95%的代码是用ANSIC写成的,因此非常便于移植并能够支持大多数类型的处理器。从实现角度来看,NucleusPLUS是一组C函数库,应用程序代码与核心函数库连接在一起,生成一个目标代码,下载到目标板的RAM中或直接烧录到目标板的ROM中执行。在典型的目标环境中,NucleusPLUS核心代码区一般不超过20K字节大小。NucleusPLUS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由于采用了软件组件的方法,NucleusPLUS各个组件非常易于替换和复用。

pSOSystem(简称pSOS)是集成系统有限公司(IntegratedSystems)研发的产品,它是一个由标准组件组成的、可扩展可裁减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包含单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多处理器支持模块(pSOS+m),文件管理器模块(pHILE),TCP/IP通讯包(pNA),图形界面,JAVA,HTTP等。pSOSystem功能模块完全独立,开发者可根据应用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和存储容量。pSOS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通讯、航天、信息家电以及工业控制。pSOSystem的主要缺点在于其上下文切换时间长,实时性不强,采用的集成开发环境SniffPlus与产品兼容性不好,部分关键功能无法使用。

Symbian公司是由诺基亚与松下、爱立信、Psion等公司联合注资的,它的成立就是要防堵微软的移动终端市场的进入和称霸企图,为未来智能无线移动终端提供一个标准作业平台。SymbianOS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多线程的纯32位的操作系统。其前身是PsionSoftware公司的Epoc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功耗低,内存占用少,适合硬件受限的移动终端。再加上它的技术支持上都是一些老牌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机制造商,所以它们与2G、2.5G、3G有平滑接口,而适应手机范围跨GSM/GPRS/WCDMA和CDMA两大系列。对原有的通信协议,外设支持全部继承,因此受到了占世界产量75%以上的终端制造商的欢迎。

最早微软推出了用于手机的WindowsCE1.0和WindowsCE2.0,后来又于推出了WindowsCE3.0,曾以PocketPC和Smartphone命名该针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目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WindowsCE3.0统称为WindowsMobile。WindowsCE3.0专门用于为包括移动与低能耗设备在内的大量产品建立动态应用程序及服务。此外,WindowsCE3.0的扩展平台特性集实现了模块化,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仅从200多个成熟的前沿操作系统组件中选择自己所需的组件。WindowsCE3.0可以工作在12种不同的处理器体系结构、180余种CPU上,可以用于许多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工业自动化、手持便携式PC、高速数据获取设备以及一些用户应用程序如游戏控制台和机顶盒。目前主要被一些新兴或有IT基础的厂商所采用,并与PC应用联系紧密。

PalmOS是一种32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此系统是3Com公司的PalmComputing部开发的。PalmOS最初是定位于掌上电脑的操作系统,但是随着手机和掌上电脑的不断融合,PalmOS已经在通信方面作出了努力。Handspring已经推出了支持GSM和CDMA等不同制式移动通讯网络的掌上电脑,使用的就是PalmOS操作系统。

嵌入式设备非常适合像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因为Linux本身是开放源代码的,而从源代码级来对个性化的产品进行定制是最根本和最深入的。开发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诸如互联网应用、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数据获取设备的相关产品。随着嵌入式Linux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已能够满足更加灵活的体积要求,并支持越来越多的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产品,开始逐步进入主流的嵌入式市场。然而,嵌入式Linux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瓶颈。首先,嵌入式Linux系统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发展比较晚,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成熟;其次,嵌入式设备个性化比较强,导致从事嵌入式Linux开发的厂商所开发的产品现在互不兼容。在众多Linux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它正在不断地完善以满足新一代消费产品的需求,在,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A760。

操作系统的优劣决定了手机的品位和性能,操作系统设计得越好,不仅用户使用方便,而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众多的.新功能和应用。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操作系统将为终端加快更新换代提供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应用运行平台

应用运行平台的引入使终端更加开放,允许终端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门户上或互联网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并在手机创造可执行环境,然后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运行这些程序,从而得到所需的服务。由于定义了可执行程序下载的标准,并在手机上创立了可执行环境,由此,在移动通信业第一次为软件开发商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手机用户在得到丰富应用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营商的网络流量。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平台,BREW在CDMA终端中应用广泛,也随着WindowsMobile的推广日益兴盛。

Java由于它简便易行、跨平台、开放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可以做到与平台无关“一次编写,到处运行”。J2ME(Java2MicroEdition)作为Java2平台的一部分,与J2SE、J2EE一道,为无线应用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了完整的开发和部署环境。由于专门针对多样化的嵌入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J2ME的结构与传统的编程序语言和规范有一些不同,它是由配置(Configuration)、简表(Profile)和可选包(OptionalPackage)三要素构成。J2ME技术由一个虚拟机和一组API组成,这组API适合于为消费和嵌入式电子设备提供经过剪裁的运行环境。Java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它能同时为多种连网的便携机、台式机或其它工作站和服务器提供服务,无论运行在这些客户机上的软件是Javaapplets、独立的Java程序、HTML浏览器还是本地的应用程序,它都可以同时支持。利用J2ME,这些企业系统也可以直接与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J2ME体系的一般结构是:由Configuration定义的Java虚拟机运行于设备的宿主操作系统之上,构成整个平台的基础。Configuration提供了基本的语言特性,Profile提供针对设备的特殊功能API和扩展类库。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需要一个Configuration和至少一个Profile,多个Profile可以共存,也可以叠加。

图2J2ME的体系结构

BREW是高通1月推出的无线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它扩展了Rex操作系统的功能,而又扮演开发平台的角色。BREW平台为无线设备提供开放式标准平台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是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发布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完整的BREW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开发者的BREWSDK(软件开发包)、面向设备制造商的BREW应用程序平台和移植工具以及由运营商控制和管理的BREW分发系统(BDS)。利用该系统,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轻松投入市场并协调计费和支付过程。

是MicrosoftXMLWebservices平台。XMLWeb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平台提供创建XMLWeb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本讲小结

目前市场上高、中、低端无线移动终端并存,分别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具备独立操作系统和一定开放接口的多功能终端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段时间内,终端硬件平台由TI、Qualcomm等公司提供核心Modem芯片和解决方案,协处理器和双处理器结构相对稳定,所以终端上的操作系统、运行平台、游戏、客户端等应用程序成为决定终端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且由于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兼容性和互通性差,因此终端上的软件开发也就成为终端生产厂商研发的重点。随着终端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移动终端必然更加开放和功能标准化,到时,终端成本降低,成为用户使用全业务的载体,到时终端的发展受限于通信业务发展。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调研报告 篇5

报告结果显示,在品牌满意度方面,三星、华为、vivo、OPPO上榜机型最多。具体到每一个价位,1500以上价位华为和vivo相关机型位居第一;300-599价位段智能手机满意度提升最快。

在净推荐值方面,今年整体提升较大。千元以上都是正值,推荐值较高,且提升幅度最大。最推荐方面,三星、华为、OPPO、vivo上榜较多。红米Note3成为千元以下最受推荐手机,而vivo和OPPO依然占据了千元以上个价位段推荐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4G+、卓越100满意度得分较高。

品牌用户的上个手机与下个手机预期方面,苹果、华为、三星占据前三。也就意味着这三个品牌用户忠诚度最高。接下来是OPPO、vivo和小米。国产手机相比苹果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搜网性能方面,iPhone领先,国产手机方面vivo第一,当前手机通信性能品牌三甲为三星、OPPO和IVVI。

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论文 篇6

电力设备巡检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巡检的质量和效率又与巡检模式密切相关。分析了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科技巡检系统。系统采用了无线通信、二维码扫描、GPS定位以及Web Service等前沿技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该系统在提高电力设备巡检工作的效率、质量以及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智能巡检的普及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0 引言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人们生活乃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每一次故障都可能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1]。电力巡检作为一项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能够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提高设备可靠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巡检工作是为了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

目前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由于缺乏移动终端的支持,在传统的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一般采用手工书面记录的方式进行信息记录,这使得巡检工作受制于环境气候条件、人员素质、责任心等因素[2],且存在着工作量巨大,巡检效率较低,纸质的巡检记录不易于保存等弊端。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设备巡检工作时,也会经常出现巡检人员工作不准时、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巡检状况,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

1 电力巡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巡检工作需求增多,出现了一系列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巡检人员利用移动计算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读取电力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以获得相应数据,再将巡检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PC端的后台管理系统[3]。这类系统与人工纸质巡检方式相比,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所需投入经费较高等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

因此目前国内的电力设备巡检软件仍然具十分广阔的探索开发和创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在基于RFID的巡检系统中,必须配有电子标签以及相应的PDA才可以开展巡检工作,且采用PDA巡检存在数据存储量有限、无法自动获取巡检任务、人机交互界面功能过于单调等缺陷[4]。

由于PDA造价比较昂贵,多数电力企业因缺乏相应资金支持而仍旧采用的传统巡检模式,或是PDA数量不足而使得巡检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因此电力设备的智能巡检并没有得到普及[5]。第二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手表等一系列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将智能移动终端带入到电力设备巡检工作中不仅能大大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更能扩大智能巡检在各电力企业中的普及率和覆盖率,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新一代的智能巡检系统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地结合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让系统能在基于Android/IOS等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上运行。

2 系统概述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分为移动端和后台管理端两部分。其中,移动端采用M/S(Mobile/Server)移动技术架构,后台的管理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分层架构。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应用的便利性和可扩展性。采用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充分利用当前移动终端设备具有良好的便携性与普及性等特点,结合二维码扫描技术、GPS定位等技术等,构建了新型的网络移动软件架构智能巡检体系,图1为本移动巡检系统的技术路线图。

巡检工作开展前,先要完成巡检系统的前期部署:由管理员对企业所属区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贴在设备上,最后向数据库中录入所有设备的编号、地理位置等参数。

管理员可查看所有设备的参数资料、故障情况并针对实际需求制定巡检计划,利用后台管理端将计划发布,同时系统将自动向担任本次巡检任务的巡检人员发送飞信提醒。图2为数据流图。

巡检人员收到通知后登入到巡检系统移动端,查看巡检任务并按要求开展巡检工作。本系统利用MD5算法对巡检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巡检系统会对巡检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一旦发现有设备出现故障,管理员可在后台管理端查看具体情况并向维修部门发出故障维修通知。巡检过程中获取的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都会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到服务器,管理员可以通过巡检系统的后台管理端实时、精确、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的电力设备状况,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采集

巡检人员到达待检设备后,利用移动终端上摄像头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取该二维码所包含的设备/编号信息。

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传递和识别技术迅速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6]。与传统的一维条码相比,二维码在信息容量、编码范围、译码可靠性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除此之外,低廉的成本及简易的制作过程也使得二维码的应用得以涵盖诸多领域。在本系统中,二维码扫描技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比于前文提到的射频技术(RFID)所伴随产生的昂贵费用,本系统采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快捷方便,经济成本低廉。

扫描二维码时移动终端利用Google提供的地图应用接口、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等技术实现GPS定位功能[7]对移动终端所在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获取巡检人员所在地点的经纬度信息。最后将设备编号、经纬度信息与数据库中原始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只有比对成功才能进行巡检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整个巡检工作的可靠性,图3为巡检数据采集流程图。

巡检数据信息主要有:设备编号及参数、设备位置、瓷件、电气连接件、音响、本体及基础等。其中设备编号及参数由二维码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位置信息由GPS定位系统自动生成,其他数据为员工自主填写。

3.2 数据传输与处理

本系统的后台管理端采用B/S层架构,分别为: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如图4所示。系统利用Web Service获取巡检相关信息,Web Servic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像是一个“黑盒子”,它所提供的数据访问接口能够被智能移动终端、PC端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平台访问。因此,只要符合Web Service的接口定义,不管来自何种平台,基于何种编程语言的数据访问请求,都能实现数据交互[8]。移动端采用M/S架构,通过第三方提供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来调用Web Service,从而实现数据以XML格式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传输。

系统充分利用Web Service的开放性、跨平台性等特点,结合HTTP和SOAP协议、XML数据解析技术[9]等,实现从移动终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围绕巡检工作的计划制定、设备正/异常状况记录、巡检过程监控和巡检数据处理等业务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

巡检系统后台管理端由系统管理、巡检管理、设备管理、统计报表、员工反馈以及帮助文档六个模块组成。主要实现内容如下。①系统管理:对所有巡检人员及管理员进行权限的分配、信息的更新与维护,便于工作的安排和巡检计划的落实。②巡检管理:由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巡检计划,及时通知巡检工作人员并对巡检过程进行监控。③设备管理:记录企业内所有电力设备的实时状态、故障状况、巡检记录信息等数据。④统计报表:服务器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生成多样化报表,使管理员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掌握电力设备的状况。⑤员工反馈:巡检人员将在巡检工作中遇到的特殊事件或是对于巡检工作的建议等及时反馈给系统管理员。⑥帮助文档:提供所有设备的巡检信息和参考数据,巡检人员可根据帮助文档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巡检,保证巡检信息的准确性。

3.3 实时监控

系统后台管理端利用Web Service+Java Script技术实现监控页面与服务器进行无刷新的数据交换[10],从而在监控页面内动态地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实时刷新,使得管理员能及时掌握所有设备的实时状况,若有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可在第一时间保修。

在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可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上传“设备故障等级”信息,分别为“正常”、“一级”、“二级”、“三级”,故障级别越高,表示设备的故障越严重。在监控页面里每个设备的不同故障等级都会用不同颜色来表示,“正常”为绿色,“一级”为黄色,“二级”褐色,“三级”则为红色,若设备“未检测”则显示灰色。当巡检人员发现电力设备故障并上传相应故障等级时,后台管理端的“实时监控”页面中相应设备的颜色将会改变,这使管理员能够总览所有设备的故障状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若巡检员漏检,可向该员工的移动终端发送飞信进行提醒。

4 结束语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充分利用了智能终端普及率高的优势,支持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操作简便、界面交互性强等优点。结合无线通信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Web Service等前沿技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搭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巡检平台,使电力巡检工作更加专业化、智能化。与传统的人工巡检相比,本系统有效地提升了电力设备巡检的工作效率和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实时监控”功能可保证巡检工作质量,使得管理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设备状况,从而制定最佳的保养和维修方案。相比与RFID技术,本系统采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在控制经济成本、业务复杂度、应用扩展性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对于智能巡检工作的普及有着重大的意义。

《移动终端特刊》 篇7

随着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办公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只能通过PC机访问,依赖固定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不能满足用户移动办公需求[1]。移动办公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工作事务,如查看通知、公文审批、邮件处理、分发任务、在线交流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 移动OA面临的问题

移动办公具有极大的便捷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各种型号手机。PC机主流操作系统为微软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采用B/S架构后,相关操作系统都提供符合W3C的标准浏览器,在所有操作系统平台上都可以使用。而手机终端则不同,虽然大多手机系统支持WAP上网模式,但是由于手机屏幕比较小,如果采用WAP模式,系统操作性差,影响用户体验。如何开发出一套支持市面上各种手机的系统,是移动OA推广面临的问题。

(2)与原有应用系统集成。大多数移动应用系统并不是孤立的系统,很多单位本身已经有OA系统,移动OA仅仅是对原有OA的扩充。需要将原有OA系统操作流程和内容能在手机上展现,在手机上输入的信息也可以在原先的OA中同步显示[2]。一方面,大多数PC软件厂商都不会因为单位移动办的需求而开放源代码;另一方面,当企业实施移动办公项目时,常常需要将各种信息系统搬到手机上,这些应用有可能采用J2EE开发,也有可能是用.Net开发,移动办公项目实施中需有效整合原有OA系统及其它系统。

(3)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大多智能手机须将word文档、excel表格、ppt文件等下载到本地后才可以打开。而这些文件一般比较大,下载到本地不仅增加流量费用,也影响办公效率。

(4)快速开发应用后台系统。此系统需要整合内部原有各种系统,形成完整、准确的视图,并和移动信息化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如和考勤等外部系统进行连接,并将数据导入到OA中。

此外,在解决移动办公便捷性的同时需保障系统安全性,使系统数据信息不被监听或泄露。

2 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移动客户端不需要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在移动办公系统平台进行处理、解析后,再进入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通过移动无线中间件与客户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对接,移动无线中间件在整个系统中模拟了PC应用客户端场景,因此服务器端平台系统无需作任何修改就能支持移动系统应用,降低了成本,同时确保服务器端平台的稳定性。而移动无线中间件将从应用平台中采集的数据展示到移动终端。对于Word、Ex-cel、PPT等日常文件,移动无线中间件经过处理转换成移动终端能显示的格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支持手机打开Word、Excel、PPT等文件。另外,为了节省用户流量,可以通过移动无线中间件提前在服务器端对文件进行处理,压缩分辨率[3,4]。

云计算包括三层:最底层的IaaS,即“硬件即服务”;中间“平台即服务”;最上面的SaaS即“软件即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其核心部分仍然是数据中心,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是标准服务器组,由AMD和IN-TER处理器以及其它硬件商家的产品构成。通过一系列软件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整合、获得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资。利用该技术,数据中心就变成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内部云和外部云来提供灵活、可靠的下一代IT硬件服务。如融合虚拟化技术,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便捷性、节省成本,如图2所示。

3 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

采用移动无线中间件,可更加快速、高效完成手机应用开发,实现PC端软件移动化,实现跨平台、跨界面、跨客户端的软件安装包[5]。移动无线中间件可以帮助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与传统开发相比,利用无线中间件的应用可节省80% 以上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缩短70%以上[6]。

移动无线套装包括MSC移动智能客户端、WG无线网关、MDP多通道数据平台3款无线中间件产品。移动无线中间件可忽略各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无线网络和数据源的差异,将所有技术难点进行统一封装,开发者不用专注移动应用技术开发,而专注业务模式的应用。

移动无线中间件对移动信息化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为软件开发商、互联网商家、服务提供商等提供快速、低成本进入移动化领域的便捷通道。它使移动信息化告别了传统的人工开发模式,打造出全新的产业标准化、流水线合作机制,为移动信息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基础[7]。

移动办公为标准化产品提供了部署简单、快速上线的一站式移动办公服务。移动办公标准方案体系采用分层方式架构。移动办公系统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终端用户层:用户手机端的操作与使用;移动网络层:移动运营商的各种网元;移动办公Server层:移动办公系统的中间服务器平台。移动办公服务器负责与原有系统接口与手机终端的数据对接。MISC后台系统管理平台,具有单位管理、账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记录等功能。移动无线中间件平台拓扑图如图3所示。

4 系统接入

采用强大的页面表现层接入技术,移动办公系统只需访问业务系统的Web端口获取Web数据,数据经过页面解析后变为手机客户端可以识别的终端数据,从而完成业系统的快速,稳定、平稳移动化。其原理如图4所示,具有以下优点:

(1)开发周期短。只需进行简单的代码适配,即可完成业务平台系统的移动化接入。

(2)所需资源少。采用页面单侧接入方式,无需对业务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大大节省了系统开发成本。

(3)多版本发布。结合智能客户端技术,对业务系统的一次配置,可实现支持跨手机终端使用的系统。

(4)稳定易维护。页面对接技术主要在表现层,对平台底层数据和业务逻辑不会造成影响。用户在访问系统时就像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系统一样,在业务系统上发布数据,在手机终端上可实时访问,因此不会增加系统维护工作量。

5 系统安全

在保证系统易用性的同时,需保障系统安全,包括终端接入性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系统运行安全、机制安全等。

5.1 终端接入性安全

从运营商申请专线直接接入用户单位IDC,实现物理隔离,避免业务数据经过开放、透明的Internet造成威胁,如图5所示。因为移动办公服务器需要同时与移动网络、用户办公信息化系统相连以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因此可以通过防火墙来有效限制移动网络只能访问移动办公服务器的相应端口,降低因移动网络与用户办公信息化系统网络相连所带来的数据传输风险。

5.2 SSL内容加密

单向认证是SSL安全协议应用的一种方式,“单向”指仅对用户在服务器端的标识进行身份验证,无需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通过数据加密传输信息,确保通信保密性和完整性。双向认证是SSL安全协议应用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服务器本身数字证书对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同时通过客户端数字证书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通过此种方式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消息,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5.3 数据存储安全

通过加密技术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生成字符段,存储在移动平台中,保证用户密码的安全。对需要存储在移动办公服务器上的敏感数据采取加密存储,而不是直接存储系统硬盘数据[8],即使被攻击、侵入,也无法获得用户存储于移动办公系统的机密文档。

5.4 系统运行安全

为更好地保证移动办公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模块化部署各子模块功能,使得其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子模块崩溃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作。

5.5 冗余部署

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冗余部署方案,当系统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由替代模块即刻继续接入系统工作,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和高可靠性。

5.6 机制安全

(1)帐户、手机号和终端设备号三重检验。移动信息系统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可与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底层系统对接,实现用户账户、手机号和终端设备的三重绑定。即使有人获知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也无法登录。

(2)清空数据。如果用户丢失手机或手机使用权发生更变时,通过比对,发现为非法用户,可利用系统发出炸弹消息,清空用户手机中移动办公相关的所有资料。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用户操作,炸弹消息除了清空移动办公数据外,还可以清除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日志、内存文件等(视具体手机API支持程度而定)。

(3)避免穷举攻击。限制用户登录密码试错的次数,假如连续3次密码错误,系统将自动中止与用户的连接,使攻击者无法编程实现对用户密码的穷举攻击。

(4)系统人工锁止。当用户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中止服务时,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锁定用户所有数据,并阻止登录,保证用户的机密信息不被泄漏。

(5)安全审计。通过进行严格的审计和详细的记录,可以随时查看以往操作日志。同时也可以对日志进行分析,分析系统是否曾遭到攻击。

当然,对具体客户而言,仅需要从中选择几个合适的安全措施即可,没有必要采用所有的安全方案,还需考虑成本因素。

6 结语

移动办公系统具有便捷性、及时性等优点,随着无线网络覆盖更加全面以及终端功能越来越完善,用户使用习惯越来越规范,移动办公业务应用越发普及。本文基于移动终端的校园OA建设方案及技术可为校园OA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铭.电子政务中移动办公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25-29.

[2]刘雁.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J]科技资讯,2009(13):9-12.-12.

[3]兰功博.基于工作流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09(12):6-9.

[4]李建林.基于PKI的移动OA安全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8):45-49.

[5]唐国华,李惠欢,吴毅,等.移动办公在校务管理系统中的建设[J].现代计算机,2008,291(9):110-115.

[6]CHOU W.Inside SSL:the secure sockets layer protocol[J].IT Professional.2002,4(4):47-52.

[7]王良莹.基于B/S架构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29-32.

移动终端的显示革命 篇8

便携式移动终端(尤其是PDA、手机等掌上设备)的传统I/O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些产品发展的瓶颈,例如准确性和速度欠佳的手写输入、显示面积和显示品质不尽如人意的窄小LCD屏幕等。可喜的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正在或即将产生重大的变革。显示屏厂商们不仅对这些显示技术在生产工艺、关键材料等方面进行着一系列改进,还在着力开发并尝试推行诸如3D显示、OLED等全新的技术。

半透式LCD技术

显示屏厂商在研究如何利用地球上最普遍、最好的光源——太阳光。过去,要设计出室内和室外都能很好工作的显示屏是非常困难的事。如果LCD显示屏所采用的背板采用透射式(即允许光线透过),就很容易用冷阴极管从后面来照亮LCD(背光)。不过要是把这种穿透式显示屏拿到室外,其背光亮度要强得足以盖过阳光才行。如果把背板做成反射式,就可以利用太阳光或其他的环境光线来让LCD显示画面。但是光线较暗或光线不是直射的环境下,这种显示屏表现出了缺陷。任天堂的老式Gameboy游戏机就是一个例子,它的显示屏完全依赖反射技术和正面照明。

半透式显示屏则采取了折衷的巧妙办法。这种日益流行的屏幕同时采用反射和背光两种照明方式。Sharp公司的高级TFT半透式技术允许太阳光或其他环境光线为LCD提供大部分反射式照明,同时也支持透射光,但透射光不像在穿透式显示屏中那样起主要作用。屏幕上留出极小部分的反射区,以形成小孔,让透射光线通过。Sharp公司显示器部门的副总裁Joel Pollack说:“我们终于能够制造低功耗设备。这有助于大大降低功耗需求。”

半透式显示屏如今应用于许多新的Pocket PC和Palm OS设备上,包括Dell的Axim系列、HP的iPAQ 系列(1940、3900和5300等)和Sony的CLIE系列等。

有几家显示屏生产商采用的方案稍有不同。Sharp将其半透式技术称之为高级TFT(Advanced TFT),据说可以在室内亮度和室外亮度之间提供更佳的自动均衡,这归因于它优化了背光孔径和表面反射之间的平衡。

同时,Kodak开发了室内/室外LCD,配置在其型号为CX6330的数码相机上。室内/室外LCD采用了更有效的反射技术,面板表面也采用了防眩光涂层,以适合各种拍摄环境。

虽然阴极管是最普通的LCD照明方式,但白光LED技术也出现在越来越多的PDA显示屏上。因为LED被封装在塑料而不是在玻璃里面,因此可以制成更轻、更硬的设备,还能稍稍减轻重量。白光LED还支持光线亮度变化的连续性,而不是大多数LCD亮度的不连续变化。在一个小设备中,只要4块很小的白光LED就顶得上一只普通的背光管。另外,由于传统的背光管包含水银,因此采用LED还有利于环保。

不过以LED作为LCD光源的技术目前并非十分完美。如果处理不当,白光LED容易出现光线不均匀的现象,即LED上方比较亮,边远区则比较暗。对此,Sharp的Joel Pollack认为:“虽然用于背光照明的LED最初要贵一点,也很难做到亮度一致,不过LED行业在过去几年已取得了进展。”

重新审视Tablet PC

虽然Microsoft曾一度极力宣传其Tablet PC(平板电脑)概念,但显示屏生产商没有一时心血来潮、纷纷跟进,因为许多人认为Tablet PC难免昙花一现的结局。所以即使到现在,Tablet PC厂商们还在为这种产品的显示屏问题而头痛。Tablet PC生产商Fujitsu公司的战略产品规划主管Tom Bernhard说:“LCD厂商通常不会生产特殊的Tablet PC显示屏产品,因为没有大量订单就生产一种新品是不现实的。”

Tablet PC专用显示屏的产量提高之前,早期面临的一项挑战是:设计显示屏时,如何把所需的有源数字转换器(利用无线射频来检测光笔是否碰到屏幕)也做进去。Fujitsu把数字转换器完全放在面板背后时,很难让这套无线电装置正常工作,不过它采取妥协方案开发出了可以容纳有源数字转换器的LCD产品。Tom Bernhard解释说:“所有这些元件不是都位于数字转换器的前面。”那样,万一Tablet PC市场没有得到迅猛发展,LCD生产商也就不必承受价格不菲、高度定制的一堆积压产品。

Tablet PC生产商还希望屏幕在垂直方面的可视角能更开阔一些,因为这种设备经常被手持使用,所以对垂直方向的可视范围有较高的要求。对此,Tom Bernhard认为:“LCD厂家生产的显示屏,水平方向具有较广视角,但因为可以调整屏幕的俯仰度,所以垂直视角很窄。”至于水平方向的视角,有些人则认为并非总是越宽越好,例如那些比较注重信息保密的商务旅行人士,在公众场合下经常不希望身边的陌生人很轻易地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Tablet PC推动LCD市场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分辨率。因为Tablet PC显示屏的规格建议采用比常规显示屏更高的分辨率,所以Tablet PC生产商希望能研制出尺寸小但分辨率高的屏幕,于是尺寸为10.4英寸(1英寸=2.54cm)或更小、提供XGA(1024×768)分辨率的面板受到青睐。LCD厂商没有为Tablet PC厂商提供足够数量的真正的室内/室外显示屏,而兼做LCD与笔记本电脑的Fujitsu则利用自身优势推出了采用新显示技术的Tablet PC,这就是Fujitsu Stylistic ST系列,它最适合现场办公人员,因为配备了正面光反射式显示屏。有了这项技术,用户就能够直接在太阳光下浏览文字和图像。这款Tablet PC还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工作,因为它可以调整正面光来补偿亮度不足。

移动终端也3D显示?

在如今的桌面计算设备上,3D显示屏已经初露端倪,不过还离主流应用较为遥远。尽管如此,手持设备上的3D显示技术也没有落后于桌面设备。在此领域,比较领先的还是Sharp,在其研发的3D LCD显示屏上,只须轻轻按一下开关,就可以将显示方式由传统的2D平面切换成3D立体效果。目前,日本NTT DoCoMo的新型手机SH251iS就率先采用了这一技术。

Sharp的3D LCD的基础显示原理与普通的LCD产品相同,关键不同在于普通面板上的LCD层。电源开通后,这种显示屏会竖起一道微光学视差格栅,视差格栅形状就像木栅栏,其工作原理类似无须佩戴的偏振3D眼镜。图像经弯曲处理后,左眼和右眼看到的是同一排像素中不同的间隔像素,因而最终看到的是两个不同图像形成的立体显示效果。这种特殊的LCD层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按钮来开启,因此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传统的平面显示与3D显示之间自由进行切换。

这种3D显示方案,其实让每只眼睛看到的只是图像的一半,例如对于一幅800×600分辨率的3D图像,每只眼睛看到的只有400×600像素。不过人类的大脑有足够强的插值解析功能,可以把双眼看到的图像重新组合成一个图像,从而在实际效果上并没有使分辨率降低。

现在市面上就有早期的几款软件,有助于把屏幕上的2D图像切换成3D图像,也有其他工具可以把普通图像转换成3D图像,不过它们往往需要借助于3D眼镜等高成本的硬件设备。不过Sharp认为,用户需要的是低成本的3D屏幕,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切换成2D显示方式。Sharp正在试图说服3D芯片生产商,通过合作将这种3D显示屏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3D显示屏除了用于手机产品以外,Fujitsu、Toshiba等厂商最近还展示了采用3D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原型机;此外,Microsoft、Olympus、Sanyo、Sharp、Sony和Toshiba等多家厂商联合发起成立了3D联盟(3D Consortium),也将有助于推动3D显示屏技术的发展。

新工艺与新材料

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技术,还从制造工艺入手进行全面革新,以在显示品质、显示尺寸、显示原理和成本等方面实现突破。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许多新的显示屏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率先应用于手机、PDA、数码相机等移动终端上,而后再将成熟的经验拓展至显示尺寸更大的产品领域。

低温多晶硅LTPS

在LCD显示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进展是低温多晶硅工艺(LTPS)。从技术层面来讲,LTPS能使电子在面板上的传导能力大大增强。而电子在面板上迁移越快,就可以把越复杂的电子元件直接装到屏幕上,而不是依赖成本较高的独立部件以及面板和主板之间的复杂接口。LTPS还使得LED像素具有更高的孔径比(aperture ratio),使得更多的面板表面用于透光。Toshiba Portege系列、Sony VAIO 505系列中的多款笔记本电脑,以及HP的iPAQ H3635掌上电脑都配置了采用该技术的显示屏。

不过,并非谁都看好LTPS。例如有人认为,业界的目标是让显示尺寸在4英寸以下的显示屏具有VGA(640×480)的分辨率,而LTPS做不到这一点。

连续粒状结晶硅CG-Silicon

相比之下,Sharp的连续粒状结晶硅(CG-Silicon)专利工艺使该公司能研制出比常规的LTPS屏幕尺寸更小、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屏,主要是因为CG-Silicon具有比LTPS更佳的电子迁移特性。

在试验阶段,Sharp甚至在单片CG-Silicon上集成了完整的8位微处理器(过去的Z80)。该公司还展示了完全具有VGA分辨率的3.7英寸面板,其中包括全部做在CG-Silicon电路上的4X变焦驱动逻辑元件。

Sharp将CG-Silicon技术最先应用于移动终端市场,而非PC领域。其Viecam系列掌上电脑中的新款,就采用了2.5英寸的CG-Silicon显示屏。Sharp还把基于CG-Silicon的智能显示面板采用在Zaurus SL-C700掌上电脑中。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OLED相比于LCD,其制造工艺更加简单,它只用两层薄膜和玻璃或塑料衬底。通电激活后,一层层有机分子材料就会发出光来,其显示效果比LCD更明亮、更细腻,还可以非常明显地节省功耗。由于OLED能够自己发光,因此没有LCD所用的背光源等部件。OLED又分好几种,包括采用塑料衬底的柔性OLED(FOLED)和透明OLED(TOLED)。

到目前为止,OLED已出现在一些便携式设备上,例如Kodak的数码相机LS633、先锋的高档车载音响DEH-P7500MP等等。OLED的下一个重点应用领域是手机,LG公司的新款手机VX6000就采用了效果非常好的OLED显示屏。除了可以当做主显示屏以外,OLED还可以用作手机的副显示屏,用以显示来电号码等少量的突发信息。最近,Motorola与RiTdisplay公司签订了一项400万块OLED面板的生产合同,就是打算将OLED用作新款手机的副屏。

Universal Display和Sony一直在联合开发用于桌面显示器和电视机的OLED显示屏。Sony最近展示了一款24英寸的宽屏幕OLED面板,但这款产品还不可能实现量产。某观察家认为:“制造商花了好几年才掌握全彩技术,今明两年它们有可能停留在5~7英寸的屏幕上,直到掌握制造工艺、控制住成本之后,才会关注尺寸更大的产品”。这表明,虽然一些厂商已在着力开发其更大尺寸的产品,但由于生产和制造工艺方面的问题,OLED目前也主要限于小尺寸应用。Universal Display公司认为,手机、PDA和游戏设备是OLED目前的最佳应用领域;而Sony也在最近宣布,将把2英寸OLED面板的月产量提高到30万块,针对手机和PDA市场。

早在几十年前,Kodak的实验室里就产生了OLED技术,不过此类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向大众市场大力推广的地步。目前,由于量产规模不高,OLED还没有完全体现出相比于LCD的成本优势;此外,OLED还没有突破只有1万小时的使用寿命问题;更重要的是,OLED对几种颜色的褪色快慢不一,屏幕最先丧失显示蓝色的功能,从而在使用后期影响性能。尽管如此,人们对这一先进的显示技术普遍比较乐观,有分析人士预言:短短几年后,全球OLED市场有望达到数十亿美元的规模。

上一篇:书签设计大赛策划书下一篇:歌声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