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民的倡议书
2、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公民。每个人都要以爱清洁讲卫生为荣,以不爱清洁为耻。要养成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三、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文明公民。不横穿马路,不翻阅栏杆,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在十字路口要一站二看三通过,要走人行道。
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公民。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借别人的东西要还。不吹牛,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要坦诚相待。
五、做一个健康向上的文明公民。要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要相信科学,不迷信,不看不健康的书,不上网吧。
沈阳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开遍沈阳的每一个角落。
倡议人:xuexila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以15~75岁的深圳市民作为调查对象。
1.2抽样方法以区、街道为单位,以所在地前4位电话号为局号,由Excel中RAND随机函数产生后4位号码,将局号和随机号码相结合组成被调查的号码。
1.3访问时间6月26日 、27日 、30日晚19:00 ~ 21:00,6月28日、29日上午9:00~11:30和下午15:00~ 18:00。
1.4调查内容经过设计、试调查、修改问卷,共确定11个问题,分为6个方面:(1)个人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和所住辖区。(2)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及感染来源的知晓情况。(3)购买禽类、宰杀行为。(4)防控知识了解途径。(5)是否赞成市场关闭活禽交易,仅卖生鲜禽类。(6)所住辖区试点后,是否购买生鲜禽类。
1.5访问员培训经过统一培训,访问员由传染病防制科工作人员及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担任。
1.6数据处理问卷采用Epi Data录入,使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应答情况随机产生的3079个电话号码中,1 725个为无效号(包括空号、传真、总机号等),适宜电话为1 354个,其中771个为无人接听或忙音,拒绝262个,成功访问321个。此次调查的实际应答率为55.06%, 低于2004年深圳市疾控中心开展的居民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的应答率(88.89%)[4]及2008年开展的市民对疾控系统知晓情况调查的应答率(73.50%)[5]。321个成功访问的电话中,包括福田区的电话107个,占所有成功访问电话的33.33%;其他9个辖区的电话214个,占所有成功访问电话的66.67%。
2.2人员信息受访者年龄为15~75岁,其中15~ 29岁75人,占23.36 %;30~44岁122人,占38.01%; 45~59岁83人,占25.86%;60~75岁41人,占12.77%。 男性109人,占33.96%;女性212人,占66.04%。广东籍198人,占61.68%;非广东籍贯123人,占38.32%。 禽类从业人员3人,占0.93%;职员180人,占56.07%; 家务待业43人,占13.40%;离退休人员50人,占15.58%; 其他45人,占14.02%。
2.3感染途径知晓情况知晓感染途径的有148人,占全市受访人员的46.11%。福田区知晓感染途径的有44人,占该区受访人员的41.12%;其他区知晓感染途径的有104人,占其他区所有受访人员的48.60%。各年龄段人群知晓感染途径的情况如下: 15~29岁44人,30~44岁56人,45~59岁31人, 60~75岁17人,分别占各年龄段受访人员的58.67%、 45.90%、37.35%和41.46%。
2.4购买禽类宰杀行为平时购买禽类后,经常由自己宰杀的有44人,占全市受访人员的13.71 %。福田区受访人员,经常由自己宰杀的有1人,仅占该区受访人员的0.93%。
2.5获取防控知识的途径单一通过电视获取防控知识的有147人,占全部受访人员的45.79%;单一通过网络获取防控知识的有54人,占全部受访人员的16.82%;单一通过报纸获取防控知识的有10人,占全部受访人员的3.12%;由多渠道(电视、网络、报纸等) 获取防控知识的有71人,占全部受访人员的22.12%; 不知道防控知识的有31人,占全部受访人员的9.66%。
2.6市民对前期市场关闭活禽交易防控措施评价2014年1月是深圳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病高峰,针对当时疫情形势,于1月31日 - 2月13日采取了活禽交易市场临时休市两周,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这与浙江等地相继采取暂时关闭活禽市场收获的防控成效一致[6]。经访问调查,有116人赞成此项防控措施,占全市受访人员的36.14%。其中福田区有47人赞成,占该区受访人员的43.93%。男性赞成43人,占男性受访人员的39.45%;女性赞成73人,占女性受访人员的34.43%。各年龄段赞成的情况如下:15~29岁23人,30~44岁40人,45~59岁34人,60~75岁19人,分别占各年龄段受访人员的30.67%、32.79%、 40.96%和46.34%。广东籍人员有67人赞成,占广东籍受访人员的33.84%;非广东籍人员有49人赞成, 占非广东籍受访人员的39.84%。各职业人群赞成情况如下:禽类从业人员0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0%;职员68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37.78%;家务待业12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27.91%;离退休人员22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44.00%;其他14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31.11%。
2.7市民对试点开展禽类生鲜上市的反应情况经访问调查,实行禽类生鲜上市后,有102人愿意购买生鲜鸡,占全市受访人员的31.78%。其中福田区有47人赞成,占该区受访人员的43.93%。男性赞成36人, 占男性受访人员的33.03%;女性赞成66人,占女性受访人员的31.13%。各年龄段赞成的情况如下:15~ 29岁25人,30~44岁34人,45~59岁24人,60~ 75岁19人,分别占各年龄段受访人员的33.33%、 27.87%、28.92%和46.34%。各职业人群赞成情况如下:禽类从业人员0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0%;职员58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32.22%;家务待业11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25.58%;离退休人员20人, 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40.00%;其他13人,占该职业受访人员的28.89%。
3讨论
女性受访者对疫情的关注程度高于男性,但女性受访者对市场关闭活禽交易的支持情况及对禽类生鲜上市的赞成情况均低于男性受访者。年龄较大人群 (60~75岁)对市场关闭活禽交易的支持情况及对禽类生鲜上市的赞成情况均高于其他年龄较小的人群。 离退休人群对市场关闭活禽交易的支持情况及对禽类生鲜上市的赞成情况均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考虑既往烹调及饮食习惯,广东籍受访者对市场关闭活禽交易的支持情况及对禽类生鲜上市的赞成情况均低于非广东籍受访者。
有接近1/3的受访人员接受禽类生鲜上市工作; 作为深圳市首个试点地区的福田区受访人员接受程度高于全市其他辖区的受访人员。市民对禽类生鲜上市的认同感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各方多角度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市民对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冰鲜上市的全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产品卫生、质量安全提高信心,可以更好地促进此项工作。
家住定福庄的廖女士就反映,她家里之前刚刚完成光纤入户的改造,但是现在觉得改造后固定电话使用不方便了,因为有电才能通话,没电就不能用了。如果老人没有手机,万一有什么事,孩子打不进来,老人也打不出去。而住在团结湖地区的吴先生则担心,联通把原来的固定电话变成网络电话,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却依然收取用户每分钟一毛一的费用,这样就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
热线编辑联系了电信专家项立刚,询问他如何看待光纤改造后没电停机的问题,项立刚表示,任何的通讯都需要信息传输和能源供应,以前电话电缆把这两个功能一起做了,而光缆目前全球的技术都是本身没有供电的,所以它肯定需要用电。
而对于电话变成网络电话,联通成本下降却坚持收取一毛一每分钟市话费的疑问,项立刚解释,这个肯定不是网络电话,它有交换机,有独立的计费管理系统,和网络电话完全是两回事。而且从全国来看,市话都是不怎么挣钱的。
那如果用户习惯了目前的固定电话,不愿意改造成光纤电话呢?联通客服回答说,今后,随着光纤的普及,铜线会相应撤销。也就是说,现在不改,将来铜线没有了,电话就不能用了。
对此,电信专家项立刚的评论是:目前来看,强制性的完全换掉不是很有道理,用户应有选择权。(10月11日)
当城市里的汽车川流不息,道路拥挤不堪时;当昔日江南水乡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继时;当驾车出行不再方便快捷时;当我们的腰椎、颈椎突感不适时,我们需要寻求一种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xx市以“六城联创”为龙头,提出了“三生融合、幸福xx”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xx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低碳文明的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它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值此“922”世界无车日暨鹿城公共自行车启动仪式,我们积极践行使命,倡导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并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绿色出行的先行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优先选择绿色健康出行,外出尽量徒步行走、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议“1公里内步行、3公里骑车、5公里坐公交”的绿色出行方式,为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和城市拥堵,推动节约能源和改善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争做文明出行的倡导者。通过参与活动,我们努力提高文明谦让意识,主动加入到活动中来,倡导文明出行,文明行车、停车,不占用非机动车道。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人人争做文明出行的宣传者、推广者、倡导者。
三、争做幸福xx的建设者。树立起城市主人翁意识,以创建“三生融合、幸福xx”为己任,勇当时代先锋、争做创优典范,身体力行弘扬新风、倡导文明,把xx打造成真正的温暖之州、幸福之城!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些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倡绿色出行,做文明市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倡议人;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环保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市民环保倡议书。”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建设文明环保的旅游名县,保护世界著名的地球村--西街,我们特发出倡议:
一、大力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
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环保经营,绿色消费,倡议书《市民环保倡议书》。特别是西街的居民和经营户,应以保护西街为己任,让西街这颗世界明珠永远璀璨。
三、积极做好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共建绿色家园,创建环保西街。
四、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负起环保责任,促进阳朔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惟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阳朔是我们共同的阳朔,西街是我们共同的西街,是世界人民的西街,我们能说保护西街与我无关吗?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拯救地球、保护西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对保护旅游景观、营造整洁高雅的环境氛围有着重要意义,是一个体现良好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在您和他人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践行文明旅游,是每位市民应尽的义务。为此,我们向徐州市泉山区每位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出行,遵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自觉做到: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提倡健康娱乐。
二、知礼守礼,践行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文明游览。公民出境旅游不仅代表自己,而且关系国家形象。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恪守公德,讲究礼仪,爱护环境,尊重旅游目的地文化习俗,以文明言行举止为自己加分,为中国添彩。
三、讲文明,树新风,为建设文明城市添光彩。广大市民朋友们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养成文明旅游的良好习惯,保护旅游资源,造福子孙后代。做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做城市文明的代言人。
吉林市是一个有近三千年建城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以来的几百年间, 一直处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近几年来, 吉林市逐渐加大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力度, 取得了卓越成效, 先后获得了“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京剧的第二故乡”等20多项殊荣, 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城市。随着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出现, 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时期也已经到来, 因此, 整合全社会的公益文化资源, 调动文化事业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大跨度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以适应城市文明建设和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
我市文化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很多,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源丰富, 市、区级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十多个, 尤其是现有剧团, 十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 上千场次的文化广场音乐晚会、童话剧、课本剧、大型交响乐演奏会等演出活动,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 人力和物力, 逐步形成了定期、定场次, 规模化、数字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 不仅丰富了江城百姓的文化生活, 而且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的文明形象。2008年以后, 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满族民俗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等相继免费对外开放, 全方位、形象化、立体化地宣传了吉林市历史文化。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满族民俗博物馆和吉林市图书馆, 从2008年开始免费对游人开放, 不仅坚持为市民服务, 不带有任何营利性质, 而且, 配合城市经济、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仅去年一年吉林市博物馆在长期展出的“吉林市历史陈列”、“松花湖浪木展”、“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吉林陨石展”等基础上还隆重举办了“特色旅游艺术作品展”、“党史展览”、“吉林市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松江墨韵—吉林市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展”、“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展”等, 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吉林市图书馆自2008年承办“松花江文化讲坛”大型公益讲座以来, 采取“非商业化运作, 市民免费参与”的模式, 每周日下午1:30时准时开讲, 除本省、市文化界名人外, 还陆续邀请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马瑞芳, 上海卫视“东方大讲坛”主讲人鲍日新、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家张占斌、中国美术理论评论家徐恩存、著名国画家袁武、著名油画家贾涤非等教授、学者。他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精心选题, 讲座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贴近生活, 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二百多期讲座, 成为我市群众周末休闲学习的时尚文化活动, 被公众誉为吉林市的“百家讲坛”。与此同时, 周六免费播出的电影, 更是场场爆满, 深得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创建于2009年末的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建馆既免费开放, 八个展区, 一千二百余件馆藏, 由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在展馆进行活态保护传承, 使参观者对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民族风貌一览无遗。吉林市文庙博物馆2010年免费开放以来, 除“孔子圣迹”陈列、“大成殿祭器、乐器”陈列、“中国科举制度”展览、“江城优秀学子”展览以外, 还经常举办主题展览如:“欢天喜地打灯谜”、“感受儒家文化, 修学成就梦想——弱冠学子修学游暨成人礼仪式”、“尊师重教, 奖掖后生——吉林地区高考文理科表彰奖励仪式”以及“纪念孔子诞辰”等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上述这些单位是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然而, 如何把这些公益性文化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的排布开来, 实实在在受益于广大民众, 达到提高市民素质,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还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研究。
创新是公益文化的本质特征, 也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自身能力建设的持续性、长期性、长效性机制, 将创新理念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力建设战略中来, 在此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服务能力, 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这就为文化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理念和高度。
公益性文化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 所以, 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建设主导的非营利为目的的方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机构, 特别是基层机构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 各级财政不仅不加大投入力度, 反而逐年削减, 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造成设施简单, 布局不合理, 专业人员缺乏, 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这就更谈不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以满足于广大市民的需要了。
文化事业单位在强调以政府为建设主导的同时, 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的建设, 拓宽建设渠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 各级政府应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来, 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总体态势是繁荣发展和稳步前进的, 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文化设施资源利用率不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显得相对落后。因此, 政府应该采取重点扶持的政策,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结合地方特色, 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 创作出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地方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一方面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地方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中介和桥梁, 另一方面, 使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和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
在知识和信息时代, 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现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施大都相对落后,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把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作为战略重点, 依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 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 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得文化知识, 感受现代科技发展, 享受先进文化带来的最新成果。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市民素质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素质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层次, 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及其运行效率。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 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文化的引领, 城市必然会因为缺乏“软实力”在竞争中落后、掉队, 而发达的城市公益性文化和较高的市民素质最终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和现实的城市竞争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x004)
[作者简介]马东景(1969—),男,安徽省宿州市人,安徽大学副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章编号]1009-3729(2014)04-0018-05
[摘 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批判与构建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实质以及克服该分离的途径,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帮其提高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B0-0;C9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4.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各类社会问题丛生,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对社会治理思想及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1]。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之后,理论界开始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角来探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但仍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认真梳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真正做到忠实于客观史实与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本真涵义,以期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市民社会理论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建构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批判与建构过程,这种批判与建构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研究始于其为《莱茵报》工作的后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政论性文章,觉察到物质利益与国家和法的尖锐对立和冲突,也就是所谓遇到的“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而黑格尔唯心主义理性原则又无力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这使得马克思对其原来所信仰的黑格尔的抽象理性主义国家观和法哲学产生了怀疑,对黑格尔产生了“信仰危机”,决定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清算,而这首先就要对集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是市民社会问题,其重点内容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因此,马克思要想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首先就要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由此,马克思开始了其市民社会问题的理论探索过程。
为了解决所遇到的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马克思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该书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关系的正确论断,但对黑格尔论证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主谓颠倒”的逻辑,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家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需要一提的是费尔巴哈于1839年所写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和1841年6月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在前文中,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公开宣布自己与黑格尔抽象理性主义哲学彻底决裂;在后一部著作中,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指出“上帝的概念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异化”[3]。费尔巴哈在上述文章和著作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要理解现实的人和世界,应从现实的存在出发,不应从抽象的思维出发。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唯物主义为武器,对被黑格尔所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重新论证。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第261节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对私人和私人福利,即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一方面,国家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律和利益都从属并依存于这种权力的本性;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4](P263)黑格尔这里所要表达的是,由于家庭和市民社会相对于国家来说缺少独立性,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而家庭和市民社会是把国家作为自己追求的目的。黑格尔于是得出结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针对黑格尔的这一观点,马克思论证说,“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5](P252)。针对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第262节的一段表述,“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己分成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型的领域,分成家庭和市民社会,即分成自为自己的有限性的两个领域,目的是要超出这两个领域的理想性而成为自为的无限的现实精神”[4](P263),马克思指出这是黑格尔在国家问题上的逻辑泛神秘主义,黑格尔把“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5](P250),而真正的情况应该是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真正有活力的存在,而这一切在黑格尔的思辨理性思维中却被倒置了。这样,马克思就以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对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学说进行了颠覆,构建了自己的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则。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的观点加以肯定,但同时对黑格尔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的做法提出质疑和批判,指出黑格尔只“满足于这种解决办法的表面现象”[5](P338),因为他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想象为理念的必然环节,并把市民社会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普遍利益对立起来,且黑格尔解决该冲突的方式是国家把市民社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也就是用国家来泯灭市民社会。马克思以历史发展的视角来探究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问题,即“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5](P283),对市民社会本身进行改造从而使市民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特殊本质得以消灭,并把克服政治国家的使命交由市民社会来完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也初露端倪。马克思指出,“我们的时代即文明时代,却犯了一个相反的错误。它使对象性的本质作为某种仅仅是外在、物质的东西同人分离,它不认为人的内容是人的真正现实”[5](P345),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人的本质与人自身相异化的思想。
2.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从整体来说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性质的批判与建构,对市民社会的深层矛盾还缺少研究和揭示。为了解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继续研究和揭示这一矛盾的本质,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总结道:“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6],由此,马克思开始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体现在其《德法年鉴》时期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概念出发,揭示了国民经济学二律背反的虚伪本质、异化劳动是工人异化的深层秘密以及私有财产是市民社会的前提等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对私有制扬弃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在随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为搞清市民社会的运行规律做出了卓绝贡献,其代表作包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已经不再用原来的抽象哲学等来批判市民社会了,他以唯物主义为武器,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市民社会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同时建构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为写作巨著《资本论》而准备的手稿,被称为是《资本论》的前奏,贯穿于前者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为后者的完成作了方法论的铺垫。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物化”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所谓的“物化”是指人们在货币、资本、生产等领域,以物为中介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并指出了“物化”在给社会进步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所产生的弊端,即“物化”过程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人们的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它所造成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酷无情,使社会发生异化,从而滋生了腐化、堕落等丑恶的东西。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才完成的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鸿篇巨著,其价值非此前任何一部经济学著作所能比拟。《资本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彻底揭露和批判了市民社会“物化”关系的根源。首先,马克思论证了资本是市民社会的生产关系,第一次对资本的本质进行了界定,指出资本本质上不是物,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从而揭示了掩盖在物的外壳下的社会关系,指出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及其矛盾存在,通过对资本运行规律的揭示,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其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市民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并不会只让工人的工作时间局限在工人工资的限度内,而实际情况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从事远远超过他工资水平的劳动时间的劳动,这样剩余价值就被生产出来了;工资的实质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就像给机器不断加油一样,是为了连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种。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市民社会的资本积累过程就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同步过程,这一过程也同时造就了资本家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上述问题的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这是其科学性的充分体现,也是构建其“两个必然”结论的合规律性的基础。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之涵义及其市民社会理论之要点
为避免发生歧义,我们必须依据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其市民社会概念的涵义进行解读,以便准确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范畴的含义随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明朗,这一过程体现于马克思一系列著作中,历经了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再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的整个思想发展过程,总之,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不能断然以一个含义概括。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起,马克思开始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马克思说:“如果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时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客体化,那么家庭等等就是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7],可以看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形式。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人在其最直接的现实中,在市民社会中,人是尘世存在物”[5](P428),“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规则”[5](P448),马克思这里要论述的是“人类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关系问题,从全文的论证逻辑我们可以得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是特指资产阶级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部分的纯政治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取得普遍统治,就是一定的阶级从自己的特殊地位出发,从事整个社会的解放”[5](P12),马克思指出政治革命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其结果只是个别阶级的解放,该阶级既有钱又有教育,其只可能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此时的“市民社会”指的就是资产阶级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市民社会也是在资产阶级社会这一涵义上使用的,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深刻批判,用异化理论揭露出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自相矛盾的本质。在随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涵义的表达虽不是很明确,但从“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8](P19),联系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还是资产阶级社会。《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成熟的一篇论著,在该书中,马克思在继续使用资产阶级社会来指称市民社会的同时,还赋予了市民社会其他更新的涵义。马克思说,“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它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5](P40)。这里的“市民社会”等同于交往形式,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概念雏形开始形成。接下来市民社会概念完全跳出了“资产阶级社会”这一特定涵义,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5](P40)。可以看出,此时的“市民社会”概念被社会组织所替代,且这种社会组织是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并与生产力构成辩证运动的交往形式,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概念由生产关系来定义的任务是由《哲学的贫困》来完成的,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不再使用“交往形式”等模糊表达,明确把市民社会定义为生产关系,这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涵丰富,其中的核心观点有:
第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学说的扬弃,形成了自己全新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马克思认为,国家形成后,整个社会就分裂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两部分,且它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绝不是黑格尔所说的政治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构成了国家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基础。恩格斯也指出,是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而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该原则的确立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唯物史观。
第二,市民社会是物质交往关系。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包括整个工业和商业生活。这里的物质交往的总和其实也就是马克思后来所阐述的生产关系,这当然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诸种关系,如友爱等。
第三,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市民社会是指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它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8](P40)各市民的生活条件被马克思定义为市民阶级中的“阶级”,这些条件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规则、共同的对立面等,社会组织就是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社会组织是由市民社会的内部分工而创造出来的,是保护市民社会、对抗统治阶级的有效手段,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政府的行政权力因有市民社会及其生活而终结。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启示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当前创新社会治理有重要启示。市民社会的基础是市场经济,1978年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同一性的特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客观基础。对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我们应面对中国现实,发挥其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活动中,无论对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还是对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以及对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即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方面做一简要论述。
马克思在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对社会组织问题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社会组织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组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马克思把社会组织设计为“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的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则是“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的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不仅生产组织,社会主义社会其他组织都将成为每个成员存在和自由发展的团体形式。目前的中国社会组织得以发展并获得相对独立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能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限制和约束其负面影响,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可以起到“轴承”和“润滑剂”的作用。社会组织就是群众组织,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这也是现代管理理论中“权力平衡”理论的体现。社会组织既可以把群众的诉求及时反映给政府,也能把政府的思想宣传解释给群众,有了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社会管理会变得更加顺畅。
第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有效强化社会服务。当前,社会事务由政府包揽显然已不现实,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组织自身的责任意识及存在感。
第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将一大部分事务交由社会组织处理,就可以集中精力履行其宏观调控、监管等职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这将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另外,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社会事务,有利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消除腐败现象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但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公众对其认知度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地位等认知不够,对其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够信任,缺乏认同感,导致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不够,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大打折扣。二是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差,对政府的依赖性大。我国一些社会组织无论在组织机构,还是在人员安排方面,都有政府的影子,所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自主性较差,或者根本就无权对社会事务做出独立的管理。三是社会组织内部机制不健全,缺少长效稳定的机制。这些问题导致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对外形象不佳。四是我国社会组织本身治理的法律法规滞后,造成了社会组织运行不畅。
诸多专家和学者尝试着对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出有价值的设想,笔者认为,为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我们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优化管理体制,按照马克思“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同时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外部环境,解决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二是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三是激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社会认同度。对于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处理的事项,就应交予社会组织自主处理,且对其所作出的贡献要加以肯定与支持,这样,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就会自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规模就会逐步扩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6-10-12)[2014-05-20]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lzqh/toutiao/200610240193.htm.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18)[2014-05-20].http://phycjy.pinghu.gov.cn/readnews.asp?id=3121.
[3]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册)[C].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6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一个文明城市,能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建设一个文明城市,需要社会各界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的白银,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光荣的义务和神圣的责任。为此,我校大队部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争做文明小市民的倡议:
一、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
我们倡议各位少先队员能帮助身边的人们深刻认识不良陋习的危害,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小手拉大手,用我们的文明行为影响父母、邻居和周围人,用红领巾文明宣传小队等符合少先队员的活动方式,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把文明传递,争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
二、做文明行为的实践者。
我们倡议各位少先队员们从日常生活入手,在家里做个孝敬长辈,勤俭自强的好孩子;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传承“孔融让梨”的精神;节约水电资源,珍惜粮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里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与同学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爱护校园绿化和环境卫生,参与健康向上的、有意义的活动。在社会中,时刻警示自己、约束自己,带头消除“随地吐痰、乱贴乱画、损坏公共设施,沉迷于营业性网吧”等生活陋习,不骑车上学,乘车时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遇到老人应主动让座,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拒绝网络诱惑,倡导绿色上网,以实际行动塑造文明小市民新形象。
三、做文明行为的监督者。
在平时的生活中,少先队员们不仅要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实践者,还要当好文明行为的监督员,及时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言行,帮助同学改正一些不当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各种奉献爱心的宣传活动和公益活动,通过活动促使大家养成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白银是崛起的新城,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争做文明小市民吧!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他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篇章,树立了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展现。50年来,雷锋精神激励着80万xx人民开拓创新、奋勇前行,共同建设着山清水秀、碧水蓝天、雅致舒心的美好家园。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既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仙居xx,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共同愿望。在35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倡议:
一、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xx市文明市民守则》,把雷锋精神内化为自身修养,转化为自觉实践,用我们的文明言行为建设文明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仙居xx的建设者,促进团结友爱、和睦融洽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做一个敬业奉献的人。大力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把普通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创造新业绩。
四、大力倡导社会新风,做一个文明健康的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名语言文明、举止优雅、身心健康的文明市民,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使者。
弘扬雷锋精神需要全体市民的自觉践行,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热情参与,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更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
倡议人:xxx
“那场面确实让人激动,吊车轰隆隆响,碗口粗的树一棵接一棵被吊起来。扶正,再被栽到早就挖好的坑里,多少年了,看着自己家门前总算有树了,谁不激动啊?”朱先生说,参加栽树的有好多机械,从车牌看,还有外省牌照的吊车参与: “动静很大,到晚上回来时,树已经栽下直直的一排。在我印象中,这周围街区好几年前就预留下树坑,可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动作过。”刚过50岁的朱先生有不少机会到省外,昆明街头绿色少,是他对比许多城市后的突出感觉。不过,通过切身感受,2008年刚开春,这位普通市民隐约感觉到,政府在绿化方面的大动作已经展开。
也就在这一天,朱先生夫妇从媒体得知,3月1日起,昆明的医院将通用一本通病历。病历不通用,早就是朱先生两口子疑惑的问题,这天晚上,知道消息后自然又谈论了半天。从病历本说开去,他们发现,今年开春,昆明关注民生的新鲜事真不少……
公布了政府部门和官员电话。朱先生朋友的儿子刚大学毕业,创业碰到了一些问题,已经给有关部门打过咨询电话:
朱先生有一位親戚,住宅临街,一直想做点小买卖。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其中提到“家庭住所可作经营场所”,这位亲戚最近就在到处打听生意经,不过他们小区也有许多人并不赞同此举措。
平时要经常外出,朱先生感觉目前昆明道路施工不少,拥堵较多。他认为,现在的施工比较有全盘考虑,还能从媒体获得相关资讯,比如,小西门龟背立交开工前,昆明媒体做了“铺天盖地”的介绍,如何绕行,如何坐公交,等等,很细致。朱先生对这项工程充满期待。
朱先生只是昆明500余万市民中最普通一员,昆明新政,却是他和身边亲友当下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每位市民都能说出许多亲身感受。朱先生说,自己不太看报纸,今年以来买报纸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我比较关心时政报道,天天都想看看政府又出台什么贴近老百姓的政策了。喏,你看,一本通病历的消息就是从今天的晚报上看到的。”
【对市民的倡议书】推荐阅读:
“建生态家园,做文明市民”倡议书06-11
创文明城市_做文明市民_倡议书10-23
给市民的消防安全公开信07-05
市民举报制度07-06
市民文明交通方案06-18
活动市民调查问卷07-14
街道市民文化节06-01
市民建工作计划06-05
社区市民学校管理制度09-30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要点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