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格言(精选2篇)
何谓性如棉呢?盖棉之为物,具有五种好处。(一)温暖。(二)清洁。(三)柔和。(四)平等。(五)绵长。这五样。是棉花的天然善性,本来面目,由道而生,以德而化。故姑娘性当取法如之也。夫人之心性,因禀赋之不同,各有一偏。
第一是情重心热者,偏于热度太高,遇境沾着,牵恋狎爱,以情背礼,为姑娘大病。而意志淡薄者,又心寒意冷,面剑言霜,则又失之太凉,未免孤立寡和,亦非正道。
故当效法棉之不凉不热,不冰不炭,四季常春,中和可亲可敬的样子才对。况以生理学来论,性太热者,将来为媳妇后,生子多不易存,而性寒冷者,又多不易生长。此亦伦常大事,不可不省也。
第二是姑娘当意清似水,身洁如玉,不沾不染,明白自然。性、心、身,三界分明,才算得其本分。性界要无恨、怨、怒、恼、烦,的五毒。心界得去贪、瞋、痴、慢、疑,的思虑。身界要除吃、喝、穿、戴、阔,的嗜好。这谓三界清洁,这算是真正初生。必如棉之不洗不漂,不待人工,自然纯洁之天性为妙。
第三样棉的柔和性质。如水一般,随方就圆,随大随小。素位无争,圆通不着。当姑娘也当柔以养性,和以待人,不争不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为对。
第四就是当学棉花的平等性。无论贫富贵贱,贤愚闲达,士农工商,一律看待,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乐道安仁,不计不较,存菩提心,无分别意。就是姑娘的本分。试想那棉花罢。
富人买去可以温暖,贫人买用就不温暖吗?不是的,士人做衣,可以御寒,而农人做衣,就不能御寒吗?不是的。你拿它做帽子用,顶在头上可以,你拿它做鞋子,踏于脚下也可以,这就是棉之平等善性。姑娘当效法之,以除好高骛远,嫌贫爱富,伤品离异,时髦浮荡之病症也。
第五棉有绵长善性。姑娘尤当效法。棉能拍之如并,纺之成线,绵绵永存,一贯不断,为姑娘的,立身处人,也当庸常不变,见异不迁。不能行东就西,昨是今非,亲近了不得,忽而又疏远不得了。
猫一天狗一天,哈哈,那就失了姑娘性如棉的本分啦。大家要想一想,向本身归一归,善则加勉,过则改之,存诚行持,化和如一,则道得矣。此姑娘性如棉之例也。
他若棉白似金,棉柔似水,棉立似木,棉暖似火,棉实似土,棉具金、木、水、土,五行之真阳性,而为五行之精华所聚萃。参而得之,道在是矣。人人可学之成圣成贤,岂特姑娘而已哉。
何谓志为根呢?根者固定之喻,志者八风不动之意,志为根者,即当遇利、衰、得、失、或称、讥、苦、乐之来,我则如如自在,不动不惧,若根扎于地之固定之谓耳。试想世人不为八风吹动者,十万中能有几人。若能志为根,那就是佛国的人了。
提满家者,当提满家中各人的好处,也就是心中常找众人的好处,能见众人好,我性自然好了。
身有补助力者,要殷勤不怠,侍亲助嫂,看护侄男侄女,兄嫂之愚鲁者。提倡补助之,这谓身有补漏助缺之力。
姑娘若能依此道,而身体力行之,该有何等可敬可贵呢。和乐家庭光荣门楣,岂不是一家的贵星吗。
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翁婆,全家喜欢,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因为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欲当好姑娘,可是必须明白姑娘道。若不明白姑娘道的,在家中好多嘴多舌,遇着嫂子或弟妹有错便跑到父母面前告诉,使嫂子生气,母亲能不生气吗?这等姑娘直接是送毒药丸给她母亲吃,母亲吃了毒药丸不知道,还说多亏姑娘告诉我,不然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想,这样婆媳如何能和顺?嫂子受了气,当然恨小姑。姑娘依仗母亲,嫂子则依恃丈夫,往往因着婆媳不和,连累母子也不和,间接连累父子也不和,使父母落个不慈、哥嫂落个不孝的名。一家之中,种下这种恶因,将来不定惹出偌大的祸患。母亲本来偏向姑娘,什么布角线穗啦都愿意给姑娘,这虽是些小事,可是早被嫂子暗中看得明白,口中不说,心里却不愿意,自言自语说: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姑娘,有活可不叫你姑娘做。无形中对婆母孝道上渐渐差迟,起初是心里恨,常了嘴里就说出来啦:“你指着你姑娘养你老吧。”一家不和睦的病根,就起在姑娘身上,这样能提满家吗?简直成了“踢满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及至出阁走了,哥嫂如同去了一块大病,哪能按四时八节去接送呢?!因此婆媳仇恨更深了,闹得一辈子享不着儿媳的福。这样糊涂的姑娘,在家不懂孝道,出阁哪能会尽孝道呢?因此不得翁婆的欢喜,使她母亲添上心病,终日如同在苦海地狱里一般。究竟姑娘何尝愿意她母亲受苦呢?不过因为不明白道的.缘故。考其总根,当父母的就根本不明白道,不会教训姑娘,以致自己受苦恼,姑娘也受苦恼,一生不能出苦。还有一种原因,禀性不化,决不会当姑娘;媳妇当不好,婆婆当不好,总之当姑娘的时候就错了。
“我能感受到王凤仪先生的一番用心,2002年接触时,我内心是很温暖的,像见到亲人一样。”逄飞说。
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
王凤仪老人,人称王善人,生于清同治三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大时代。家在热河省(今辽宁省)朝阳县云蒙山前王家营子村树林子屯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贫,不曾读书,为人放牛、扛活。生性淳良,偏在日用伦常、庄家牲口间,化秉性,通人道,悟天道。以质朴的方言白话,为人传道讲病;创办女学,宣讲女德,成为近代著名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
王凤仪认为,性分天性、秉性与习性,是万物的本。以天性为主的人,性情温柔,对人和蔼,爱人以德,看人都好,与人为善;用秉性当人的,总是满怀怨恨,看谁都不顺眼,穷凶极恶;有习性的人,见到所好的,就流连忘返。人需去习性,化秉性,圆满天性,才能行道做德。
王凤仪特别提到要化“怨气”,怨毒伤身又伤德。不怨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内求不外求。这样把自己内在的戾气化掉,心就变得更柔软。
王凤仪立志无论遇何种打击,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一年王善人在一家做活,遇到两个朋友,两人一连损了他三天,王凤仪每天从早听到晚,一声不吭。晚饭后到郊外,仰天大笑,把阴气放出去。他因此说:“有气不生消魔难,有冤不报是修行。”
22岁时给人扛活,王凤仪因为干活卖力尽心,东家和领头都对他好。但是伙计中有一个人常欺负他,王凤仪却不理会。有一个伙计替他鸣不平,休息的时候当着众人对他说:“王老二(凤仪),你太老实了!想你这样,怎能在外边闯呢?你不用怕他,谁再欺负你,就和他斗一斗,我帮着你。”王凤仪说:“我哪是怕他呢?我离开家一百多里,在这扛活。我好好做活我吗还天天挂念我呢!若再和人打架,万一传到我妈耳朵里,不就更不放心了么?我是怕我妈惦念我,着急上火,才学老实,我哪是怕他呢?”欺负他的人听了,当即面红耳赤,再不敢欺负了。
王凤仪年轻时愤世嫉俗,好争理,看不惯兄弟打麻将输掉一年的辛苦钱。24岁肚子上生疮,到29岁疮肿胀流脓,已不能干活。一次他听人讲善书,讲到“三娘教子”,他顿悟,原来“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自觉心里一下子豁亮了,立刻跑到院子里呵斥自己:“王树桐啊,王树桐!就算人家耍钱不对,你生气就算对吗?气出病来,他们就不耍钱了吗?”心想怪不得自己是愚人,愚人才争理啊!哭着往家走,数落自己一路:“你专看人毛病,那怎算对?人家不对就生气,那怎算对?”最后问到自己都笑起来,自悟从前皆非。第二天醒来,觉着肚皮痒,发现12年的疮痨,竟结了疤,以后完全好了。
王善人说:“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女子性如棉 温柔意绵长
王凤仪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于兴办女子义学。他所兴办的女义学一时遍及“白山黑水”之间和长城内外。几十年间,创办了700余所女子义务学校,推助女子教育发展,被称为“王善人”。
他提出女道,女子該如何为人、为妻、为母等,不依赖男子而自立。他认为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一家有一个好媳妇,孝敬公婆,扶持丈夫,教养儿女,乐益三代。
他提出姑娘性如棉、志为根、心存众人好处、做一家的贵星;媳妇性如水、意为根、身子要勤、心感一家恩、做一家的喜星;老太太性如灰、志为根、身子要稳、心存众人的道、做一家的福星。“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用棉花纺线,绵长不断,姑娘的意也要像那样长。”
“会当媳妇准生贵子。”王凤仪尤其强调媳妇性子要像水一样温柔,“你看那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媳妇的要能性如水,怎能不合道呢?随贫随富、可高可低、总不变它的本性,人能这样就算得道,也就是媳妇佛。”
王凤仪举赵伯心的例子,年轻时在女义学教书,后来嫁给王家,翁父是双眼瞎,脾气暴躁,婆母是出名的刁妇、又抽大烟,丈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落失踪。她的婆母对她百般虐待,夜晚叫她拿茶倒水侍候到半夜,白天还得教书养活全家,日常不得一饱,这样过了二十年,终于把公婆感化过来,不但不再讨厌她,反而喜欢她了,公婆去世,她依礼殡葬,众人都佩服她能行难行的道,王善人称她是“女状元”。
东北一位女企业家刘芳(化名),过去性格很急,对他人要求高,嫉恶如仇,黑白分明。年轻时因求学、创业的缘故,很少顾及父母,婚后生活中也忽略与丈夫的磨合与互相包容。夫妻间索取多于奉献,在外创业回来总要对方理解自己,她说这是女企业家、女强人们常有的问题。四年前,受王凤仪思想的启发,明白原来自己遭遇的病痛与不顺,都是自己的性情造成的,凡事不怨他人,而找自己的不是,夫妻相处中,更多想着“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该为我做些什么”,身心都有很大转变。现在她是凤仪思想传播的义工,以自己的例子劝化他人。
“‘柔’是每一个人能成就每一个人,实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是一种方法论,是真正的有为,是很有力量的。社会处于大转化的阶段,每个人跟每个人有一种深切的关联,是共同一体,个体与群体生命需要做一个共同转化。”逄飞提出他对柔的理解。如今王凤仪的思想已经为更多人所熟知,这让逄飞觉得欣慰:“以王凤仪思想为代表的民间思想特别要珍惜,是大变动时代的民间思想的自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