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精选8篇)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1

2010年4月 日

同志们:

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动员全体干群,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同志还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把握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009年,街道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求真务实,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概括起来,重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农村经济发展有新飞跃。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种植业产值7076万元,同比增长9.1%;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9239万元,同比增长 20.8%,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0元,同比增长16.1%,粮食总产达到1.4585万吨,比去年增长1%。

2、农业基础设施有新改善。结合财政农桥、林业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着重解决农村道路、河

道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了7座财政农桥建设任务,疏浚二级河道2条,总长为8.22公里。疏浚三级河道12条,长度总计8650米,共拆坝建桥58座,新建涵洞9座。新建硬质化道路 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水稻机插率达60%。

3、新农村建设有新亮点,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拉开框架。柏木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登记农户 户,主干道施工结束,大力实施“四位一体”管护工作,4、农村改革创新有新突破。国家政策性支农惠农补助全部实行了“一卡通”发放。年内协议流转土地832亩,流转所涉农户915户。流转程序规范,台帐资料齐全,同时,加强对土地流转后跟踪管理,及时了解流转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土地流转农户的补偿费兑付情况,为便于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年内筹备制定“靖城街道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

5、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健康发展,农民保率达到 %以上,共为农民补偿看病住院资金 万元。农民养老保险率达 %,发放养老金 万元。

总的来看,去年街道 “三农”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政策、新举措的推动下,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结果,是街道办全体干群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得益于五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基本要求,把“三农”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二是始终坚持促农增收的基本任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

道;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五是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的基本方法,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这些经验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街道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是兄弟镇农业发展态势迅猛,有赶超我们的趋势;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三是特色产业基地分散,规模不大,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四是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比例偏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够,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有利形势,克服不利因素,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农民增收不回落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二、把握重点,明确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省、市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优化农业布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通过街道办上下的努力,实现农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的目标。在工作中,我们要抓住“六个重点”:

1、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稳定过去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全年街道办农口部门资

金不低于500万元,整合部门涉农资金;加强农业投入管理,提高自己使用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机肥补贴等惠农政策,街道办另配套农机具补贴10万元、机插秧以奖代补10万元、林业绿化补助资金 万元。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柏木中心村,总面积368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0642元,园内现有花卉苗木项目4个,规模养殖项目19个,休闲渔业项目1个,蔬菜大棚120亩,目前已完成前期的规划论证,力争3年内将园区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生态效益并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格局。

3、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结合点,是强化农业基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必须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一是要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申报一批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论证,支持企业注册各类特色特色农产品商标,使一大批体现地方特色、绿色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二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到江阴、无锡等地建立外销窗口。加强与超市对接,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超市。三是继续实施多功能农业工程。多渠道开发农业的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延伸农业广度、扩展农业深度,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4、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主要内容,必须强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编制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万顷良田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引导你们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耕地造成污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和领域。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必须高度重视,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年内要建成柏木、正西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并有首批农户搬进新居。二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0年财政农桥建设任务完成。

6、强化农业科技体系支撑。确保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大力探索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种养模式。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一防治,设施蔬菜等为突破口,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二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抗灾工作,增加防疫经费,对重大动物疫情实施免疫全覆盖,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抓好防汛物资准备,落实防御措施,确保安全度汛,积极发展避灾农业。

7、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篮子的前提下,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规范管理,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巩固和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成果,确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提高农民进入社保的意识,逐步引导农户进入社保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三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你们人均纯收入要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四是要抓好农村的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要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领导下访包干制度,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领导,转变作风,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保持农村长期繁荣稳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既面对发展机遇,更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三农”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村主要干部要进一步重视“三农”工作,在工作精力、财力安排、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村书记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也要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三农”各项工作的落实。

2、建强组织,强化保障。把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强化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堡垒作

用。不断丰富基层组织的民主形式,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增强村级集体功能。

3、转变作风,加快发展。“三农”工作是很具体的,也是很艰苦的。做好“三农”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为保障。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于“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带着感情去做好“三农”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倾听农民的心声,真实地掌握民情,多做农民想做的事情。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三农”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很具体地、有针对性地去抓。在工作中要以目标为载体,来达到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要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 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 迎难而上, 顽强拼搏, 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6年增产, 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 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会议指出, 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 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 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 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 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会议强调,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会议指出,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 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 强调指出, 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 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 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 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 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 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 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 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 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 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 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 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支持农村住房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 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 推动草原生态建设,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五、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会议强调, 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任务新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 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 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 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振奋精神, 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 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广西、青海等省、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在大会上发了言。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3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政府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4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把握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今年省委会的第一次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守盛书记和家毫省长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全国农业、扶贫等会议的贯彻落实意见。今天家毫省长亲自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下午金龙副书记还要作总结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过去一年“三农”工作,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克服自然灾害频发和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单,为全省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0亿斤,增产15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1/6。生猪出栏6220万头,同比增长5.4%。猪、牛肉类产品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出口达8.5万吨,创汇5.12亿美元,跃居全国第一位。油菜、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农产品产量均有增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增加值增长4.6%,为近五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休闲农业、森林旅游等新型业态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实现经营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09.96亿元,增长3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60元,增长11.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2、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加快。“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顺利实施。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全省累计流转耕地138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47.3亿元,增长9.8%。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亩产1026.7公斤,四期攻关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4.6%,粮食“危仓老库”改造超额完成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林业生态保护利用、气象预测预警等取得明显成效。

3、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增强。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0亿元,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战胜了多次暴雨山洪和沅水流域超标准洪水,实现了防汛抗灾工作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8320公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到99个县。完成营造林1347万亩。新增沼气用户5.8万户。长株潭地区17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稳步开展,湘江流域禁养区规模养殖退出工程进展顺利,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粮食、供销、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4、农村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3万家,114家合作社进入国家示范社行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新进展,沅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扩大。中部林权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启动。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扶贫机制创新力度加大。

5、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205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274个村。解决了3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0万人。开展了新一轮农村民居改造、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灌渠修整、村庄绿化美化。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能有这么好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得益于省直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三农”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决不可忽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我省“天花板”的情况和全国一样,“紧箍咒”比全国还要紧。具体表现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更紧。人均耕地少,只占全国的2/3,而且,污染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环境压力达到极限。二是生产和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棉花种植需调整优化。我省口粮生产没有问题,但饲料粮主要靠外调。三是农业要素成本快速增长。稻谷、生猪、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四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青壮劳动力已大量进城务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今后还有大量青壮劳力转移就业,“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增加。前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镉米舆情**,给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和严峻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好,增长潜力比较大;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等。面对这些机遇,因此新常态下湖南农业不能有任何闪失,发展不仅不能减速,而且还要稳中有增。农业上不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不利局面,改革发展就会失去支撑。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明确今年“三农”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跨越

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三农”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出的“五新”要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用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合作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善农村环境,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体目标: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关系,真正从指导思想和发展的路径上,由过去的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物质投入为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上来,由生产导向型转到消费导向型上来,促进“两型”农业加快发展。

1、在稳定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能上下功夫。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是我省的优势。调结构、转方式,必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基础在地,关键在技,核心在人。要坚守5655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着力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用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展种粮补贴改革试点,将新增补贴向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另一方面要调动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抓粮的积极性。中央已决定“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各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充分认识,抓粮食生产也是抓财政增收,抓转型发展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生猪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要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稳量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牛羊草食动物、水产、油料、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提高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2、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新常态下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拓宽视野,实行“四化”联动、城乡互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拉动,优化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加快发展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一产业。要在优化区域布局、产业、产品结构上做文章。进一步明确洞庭湖生态农业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湘南特色农业区、大湘西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农业区四大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各区域优先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产品及项目,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优势产业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打好特色牌,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和产品。做强二产业。以两个“百千万”工程为平台,加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水产、果蔬、林产、茶叶等千亿产业。关键是要把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抓上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突出培育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三产业。着力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生物质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农业,传承农耕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完善粮食收储体系,推进“智慧粮仓”建设。加快培育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农超对接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电商、物流、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3、在加速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新常态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竞争是自主特色品牌的竞争,谁拥有了自主品牌,谁就把握了未来细分市场,也就把握了经济发展主动权。美国之所以能主导世界经济,主要是90%出口额来源于品牌经济。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在全球100个有影响力品牌中,我国只有1个(华为),出口商品大多是贴牌和代工,赚的是血汗钱。我省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却是农产品创汇弱省,尽管肉类、茶叶外销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出口大多靠转口贸易,靠卖原料,在国内市场影响力也不大,关键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因此,各级特别是各县市区要下决心,加速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农产品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制定和完善品牌培育保护政策,着力创建高知名度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县、“135”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有品牌特色的县域经济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县域加工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围绕品牌集群发展。要认识到,抓品牌建设,既是抓硬实力,也是抓软实力。今后看一个地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评价县域经济的影响力、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是否培育和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4、在科技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超级稻、优质稻、生猪、油菜、油茶、茶叶、竹木等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快水稻、油菜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巩固水稻育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继续加强农业配套组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机械研发,大力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农机,加快水稻农机农艺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及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支持农林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行创新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导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开展精准式与多极化相结合的全方面配套服务,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5、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和技术管控保障体系。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以粮食、蔬菜主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大畜禽屠宰监管力度,省里已将畜禽屠宰职能划转省农委,各地要抓紧抓好职能移交工作,做到无缝对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农村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治水。要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我省重点防护区整体防灾能力提高到二十年一遇以上,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涔天河灌区、莽山水库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十二五”国家规划内和洞庭湖区省级规划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治山。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由一般造林绿化转到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上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实施森林资源禁伐减伐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裸露山地”绿化攻坚力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切实加强“四水”源头水土流失重点防御,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激励机制。治地。实施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三同时”制度,着力强化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沃土工程”,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抓紧抓好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逐步扩大耕地修复治理规模;做好“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养殖区划定工作,稳步实施湘江流域禁养区生猪规模养殖退出计划。严格城镇和工业“三废”排放管控。开展农业环境容量评价,完善并严格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快发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清洁低碳进农家、有机生态进农业、绿色环保进农村步伐。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三)坚持“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要发展家庭经营促增收。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引导农民闯市场,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二要引导农民创新创业促增收。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稳定就业,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三要增加农民财产权能促增收。强化村级“三资管理”,落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盘活现有农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发展多形式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能力。按照依法有据、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原则,切实抓好浏阳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房、林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综合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非经营性集体资产,探索建立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努力实现折股量化,让农村集体每个成员获益。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财务审计,有效防控农村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确保村级财务安全规范运行。四要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要及时足额落实到村到户;继续加强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发展农民合法权益。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1、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置、稳定放活,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守住“三条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动摇。当前要抓紧抓好三件事:第一,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下指标,不能搞一刀切。第二,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和服务业。“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而不是代替老乡。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明确上限控制,严格准入门槛,加强监管,防止“非粮化”,严禁“非农化”。第三,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工作,长株潭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的19个县市区,要整县启动;其他县市区分两年做出安排,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确权任务。农村承包土地确权,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范围。各市州、县市区要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现在起,全省各地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时机,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入户调查核实工作。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户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单位和形式,动摇了以农户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就动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基础。坚持农户家庭经营,要注重支持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承包农户的升级版,是我们今后支持发展的一个方向,家庭农场搞多大的规模比较适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我省有种粮大户14万多户,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培育家庭农场要从这些规模种养大户中抓起。二是加快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农民合作联社。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多元主体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服务行业。

3、切实抓好水利、国有农林场、供销合作社改革。要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和精准补贴机制,简化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和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国有农场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明晰国有农场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抓好国有战略储备林建设;认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大力实施“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要用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要素平等互换、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实行城乡建设两驱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百城千镇万村”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今年重点整治4000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300个美丽乡村。现在财政、农业、住建、环保等部门均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专项经费,要统筹谋划,整合资金,分期分批,连片推进,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整体效益。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农村要像新农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更加注重古村名镇的保护,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已为数不多的宝贵遗产,传承农村文明。真正做到,既重视生产发展,又重视文化发展;既重视村庄建设,又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切实抓好扶贫攻坚。坚持以湘西自治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今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把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精准帮扶、进退有序的工作机制,对8000个重点贫困村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重点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实施好特色产业、安居、雨露计划等重点扶贫工程,创新扶贫金融服务方式,扩大扶贫信贷投入规模,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继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移民后扶政策,大力推进移民产业建设,改善特困移民居住条件,依法推进移民安置工作。

春节临近,当前要做的工作很多,有几件事我强调一下。一是尽早启动“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省直农口和涉农关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谋划一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重大项目,并及时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二是抓紧抓好“三冬”生产。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造林绿化,抓紧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森林防火,严格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不出大的问题。三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和农村维稳工作。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做好困难群众过冬和节日生活安排,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让全省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的春节。

副县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5

刚才,同志传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十一五”特别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全面部署了“十二五”和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我完全赞同;分别在会上作了很好的发言;会议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在此表示祝贺;等镇现场签订了减轻农民负担责任书会后,希望各镇、各部门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项一项抓出成效。“十一五”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克服目际金融危机、多种自然灾害等重大挑战,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狠抓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十二五”期间,我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要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就必须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我县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绿色产品和珠三角市场,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谈四点意见。

一、要在强化农业农村工作责任上务求更大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连续8年出台关于强农惠农的1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今年2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个重点,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陕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断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化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一减一缩进两市”(减少农业,缩小农村,抓农副产品进超市、抓劳动力进城市)的思路不动摇,以全局的意识服务农业,以科学的态度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吃透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意见》《关于贯彻中央一号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期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实施意见》等指导农村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晰我县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二、要在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上务求更大进展

(一)要紧抓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机遇,在推动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二是以深化富县强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为突破,推动乡镇转变政府职能;三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为着力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以完善财政激励机制为保障,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这项改革工作,省政府实行财政激励措施,对在6月底前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得到省有关部门核准的,省财政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前天,县委召开了会议,传达学习了省的会议精神,决定成立改革工作机构,抓紧组织调查摸底,及时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力争在6月底前争取得到省有关部门的批复,率先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让全县上下都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镇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要结合“一个中心,两条经济带,三大主体功能区,四个经济增长极”的总体规划要求制订,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要做大特色产业基地,在发展优势产业上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41家,带动3.7万户农户实现增收。但是,这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我县贫困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不广。因此,要突出春甜桔、蓝塘土猪、茶叶、山楂、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推动连片发展、聚集发展。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主动调优结构、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强力打造农产品生产“第一车间”,带动农户发展和基地建设。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机械化,尽快从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确保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要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在打造品牌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品牌是解决农业发展效益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力争在测土配方、高产栽培种植、生态健康养殖、资源循环利用等主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水果(春甜桔、荔枝、龙眼、三华李)、茶叶、油茶、蓝塘土猪、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使之成为具有特色品牌的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挥现有农贸专业批发市场作用,拓展产品市场。加快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继续推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大中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配送经营,逐步把营销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要重视农业项目招商,在拓展农业功能和劳务富民上取得新突破。今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农业项目关系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突破,也是各级各部门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以生态保护为重、不适合发展工业的镇,要增强机遇意识、项目意识和发展意识,把争取农业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的重头戏,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认真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县直相关涉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我县生态环境的优势,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加大在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方面的招商力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把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家乡,促使更多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另一方面要抢抓省“双转移”机遇,继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走得出去,从而实现“输出一人,搬出一户,致富一家”目标。此外,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继续抓好封山育林、森林围城(路)、树木园林业科技普及、珍稀树种致富、高山油茶产业发展等“五大绿色工程”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务求更大突破

今年是扶贫“双到”工作的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双到”、镇村改造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最核心的环节抓起,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重点是落实“三个坚持”。

(一)坚持整合资源,打造亮点。没有亮点,对外难以展示建设成果,对内则难以树立典型,形成不了经验,发挥不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示范点的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从根本上克服“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随意性,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盲目性,从根本上改变“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怪现象,确保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必须整合涉农资金。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不能“撒胡椒粉”,要按照市提出的每县选取2个镇,每个镇1个村作为改造试点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突出试点、示范点建设,集中攻坚,强力推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宜居镇村示范点,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的新亮点。近期,计划组织镇委书记、镇长参观考察市内村级改造试点,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我县镇村改造工作。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要抓住今年中央一号文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做好各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以及小山塘、小灌区、小水陂、小电排、小堤防等五小工程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短板”问题。要加快农村电网、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群众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三)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重点难点在农民。只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才能确保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居工作站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基层接访、大接访活动,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具体来说,村、镇、县直部门要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出来的问题汇总到信访局。特别是县直部门,不要总以为信访维稳工作是镇委书记、镇长的事,要对职能范围内可能引发矛盾、引发上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这里再次提醒大家,虽然村级换届基本完成,但还要密切关注,尤其是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好,要加大对新当选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此外,要重视网络舆情,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指定专人,专门跟进网络上涉及本部门的事件,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单位“一把手”要敢于面对,保证措施到位、责任到入,防止被人利用炒作。

四、要在领导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上务求更大转变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在领导分工、干部配备上做到服务于农业农村,在谋划思路、制定措施、工作摆布上做到城乡统筹。要把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各项任务落实。要继续开展“提高执行力,奋力抓落实”作风建设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要强化基层组织。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强化财力保障,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完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设高效运转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切实抓好村“两委”新一届班子建设,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增强工作合力。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各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上多出点子,做好文章。其他部门要从自身部门职能和行业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参与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工作年度总结会议讲话 篇6

一、要在强化农业农村工作责任上务求更大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连续8年出台关于强农惠农的1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今年2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个重点,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陕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断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化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一减一缩进两市”(减少农业,缩小农村,抓农副产品进超市、抓劳动力进城市)的思路不动摇,以全局的意识服务农业,以科学的态度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吃透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意见》《关于贯彻中央一号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期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实施意见》等指导农村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晰我县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二、要在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上务求更大进展

(一)要紧抓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机遇,在推动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二是以深化富县强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为突破,推动乡镇转变政府职能;

三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为着力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以完善财政激励机制为保障,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这项改革工作,省政府实行财政激励措施,对在6月底前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得到省有关部门核准的,省财政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前天,县委召开了会议,传达学习了省的会议精神,决定成立改革工作机构,抓紧组织调查摸底,及时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力争在6月底前争取得到省有关部门的批复,率先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让全县上下都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镇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要结合“一个中心,两条经济带,三大主体功能区,四个经济增长极”的总体规划要求制订,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要做大特色产业基地,在发展优势产业上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41家,带动3.7万户农户实现增收。但是,这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我县贫困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不广。因此,要突出春甜桔、蓝塘土猪、茶叶、山楂、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推动连片发展、聚集发展。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主动调优结构、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强力打造农产品生产“第一车间”,带动农户发展和基地建设。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机械化,尽快从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确保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要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在打造品牌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品牌是解决农业发展效益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力争在测土配方、高产栽培种植、生态健康养殖、资源循环利用等主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水果(春甜桔、荔枝、龙眼、三华李)、茶叶、油茶、蓝塘土猪、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使之成为具有特色品牌的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挥现有农贸专业批发市场作用,拓展产品市场。加快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继续推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大中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配送经营,逐步把营销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要重视农业项目招商,在拓展农业功能和劳务富民上取得新突破。今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农业项目关系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突破,也是各级各部门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以生态保护为重、不适合发展工业的镇,要增强机遇意识、项目意识和发展意识,把争取农业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的重头戏,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认真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县直相关涉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我县生态环境的优势,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加大在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方面的招商力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把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家乡,促使更多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另一方面要抢抓省“双转移”机遇,继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走得出去,从而实现“输出一人,搬出一户,致富一家”目标。

此外,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继续抓好封山育林、森林围城(路)、树木园林业科技普及、珍稀树种致富、高山油茶产业发展等“五大绿色工程”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务求更大突破

今年是扶贫“双到”工作的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双到”、镇村改造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最核心的环节抓起,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重点是落实“三个坚持”。

(一)坚持整合资源,打造亮点。没有亮点,对外难以展示建设成果,对内则难以树立典型,形成不了经验,发挥不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示范点的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从根本上克服“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随意性,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盲目性,从根本上改变“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怪现象,确保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必须整合涉农资金。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不能“撒胡椒粉”,要按照市提出的每县选取2个镇,每个镇1个村作为改造试点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突出试点、示范点建设,集中攻坚,强力推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宜居镇村示范点,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的新亮点。近期,计划组织镇委书记、镇长参观考察市内村级改造试点,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我县镇村改造工作。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要抓住今年中央一号文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做好各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以及小山塘、小灌区、小水陂、小电排、小堤防等五小工程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短板”问题。要加快农村电网、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群众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三)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重点难点在农民。只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才能确保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居工作站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基层接访、大接访活动,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具体来说,村、镇、县直部门要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出来的问题汇总到信访局。特别是县直部门,不要总以为信访维稳工作是镇委书记、镇长的事,要对职能范围内可能引发矛盾、引发上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这里再次提醒大家,虽然村级换届基本完成,但还要密切关注,尤其是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好,要加大对新当选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此外,要重视网络舆情,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指定专人,专门跟进网络上涉及本部门的事件,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单位“一把手”要敢于面对,保证措施到位、责任到入,防止被人利用炒作。

四、要在领导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上务求更大转变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在领导分工、干部配备上做到服务于农业农村,在谋划思路、制定措施、工作摆布上做到城乡统筹。要把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各项任务落实。要继续开展“提高执行力,奋力抓落实”作风建设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要强化基层组织。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强化财力保障,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完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设高效运转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切实抓好村“两委”新一届班子建设,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增强工作合力。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各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上多出点子,做好文章。其他部门要从自身部门职能和行业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参与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7

在上述四大重点中, 保供给、促增收、城乡统筹是过去几年来一直强调的, 2013年的强调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 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是首次被提到与前三者并列的高度, 这既是政策的创新, 同时也突显出在新的发展中, 我国农村经济面临新的瓶颈, 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实现前三大目标。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3日就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

要让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韩长赋说, 这次会议再次强调, 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因为, 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 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今后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最新数据显示, 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1791亿斤, 已连续9年实现增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但是, 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 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进口品种逐年增多。

同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 农业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 而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

韩长赋对此表示,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对重要农产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 着力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 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迫切要求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他说。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做到“两个加快”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 并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韩长赋说, 贯彻落实中央要求, 推进“四化同步”, 必须做到“两个加快”: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 更多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四化”良性互动, 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 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韩长赋强调,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确保农民“收入倍增”要再拓宽渠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并力争超过。韩长赋说, 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意味着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需实际增长7%左右。

韩长赋说,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重点是稳定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为此, 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优化品种结构, 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增加农业经营收益。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 加强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推动减免流通费用, 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同时, 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空间,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 推进农民创业基地建设, 扶持农民创办小微企业,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明年力争粮食再丰收农民收入增速不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 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 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

韩长赋说, 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目标, 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 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篇8

会议指出,2012年年初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圆满实现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在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在高起点上再创佳绩,实现了“稳中有进、好上加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重要农产品生产再次全线飘红;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会议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把握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历史使命。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真正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工农、城乡关系真正到了深度调整和互动融合的新阶段,我们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况,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会议强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四化同步”,必须做到“两个加快”,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二是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要在完善农业基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上下功夫。

会议提出,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按照“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坚持“巩固基础、突破难点、管控风险、推进改革”,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3年重点完成十项工作:务必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谋划实施现代农业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做好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上一篇: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评析及其启示下一篇:“服务之星”评选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