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精选6篇)
外三科 季晓燕
2014.05.16
一、外科引流技术
1.概念: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2.引流的目的:
(1)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
(2)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4)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3.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4.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
5.外科常见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
6.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2)妥善固定导管
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3)保持引流通畅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
(4)加强无菌管理 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5)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
二、胃肠减压管
1.概念: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臵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
2.护理要点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臵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臵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臵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臵。
三、注意事项
(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臵管时间延长。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
(3)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
(4)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避免受压、扭曲,留有一定的长管,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胃管脱出。负压引流器应低于头部。
(5)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如引流出胃肠液过多应注意有无体液不足和电解质的平衡,结合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一般胃肠术后6~12h内可由胃管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以后引流液颜色将逐渐变浅。若引流出大量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应警惕有吻合口出血。对肠梗阻病人,密切观察腹胀等症状有无好转,若引流出血性液体,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对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出现有鲜血引出时,应立即停止吸引并积极处理出血。
(6)每日给予雾化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腊油,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粘膜的刺激,减轻病人咽喉部疼痛。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7)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腮腺炎。口腔不洁可能成为术后吻合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因禁食等因素,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易引起吻合口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
(8)当病情好转,无明显腹胀,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应先将吸引装臵与减压管分离,钳闭减压管,嘱病人屏气,迅速拔除减压管。若为肠内减压,使用双腔管者,腹胀消除后,将双腔气囊内空气抽尽,双腔管仍留在肠内1~2d,待肠梗阻解除后再拔出。
三、导尿管 1.种类及用途
三腔单囊导尿管应用于膀胱造瘘、尿道、前列腺、膀胱手术。二腔单囊导尿管应用于导尿,尿道手术。蘑菇头导尿管应用于膀胱造瘘。
2.护理要点
(1)固定:各种导管引出体应妥善固定,外接的引流皮应固定于床旁,翻身或搬动病人时,应防止它脱出。导管与引流接管的接口处也需固定,应在巡视病人中随时注意检查固定情况。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保持引流管的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导管如需冲洗,应严格无菌操作,敷料污染需及时更换,引流口周围的皮肤应加保护,引流袋的水平不要高于导管出口的水平,以免引流液倒流。
(3)随时检查导管引流液是否通畅。导管及引流管的通路必须保持通畅,避免堵塞,必要时作间隙或持续冲洗,引流管不宜过长,避免扭曲、折叠阻碍引流,对平卧的病人引流管的高度不要高于引流出口的皮肤。如发现引流不畅或完全无尿液流出,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要注意导尿管有无滑脱,连接管有无滑脱,导管有无阻塞(身体压迫导管、导管扭曲、管腔内组织碎屑,血块等梗阻)。
(4)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随时与医师联系,及时处理。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后病人回病房后应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交接,观察术后注明标记接上引流袋,妥善固 定位臵不得高于切口平面。加强巡视病房,行膀胱冲洗时严密观察速度不可过慢,防止血块阻塞尿管、如有阻塞不畅,挤捏无效应使用50m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推注,反复抽吸通畅为止。观察切口敷料也十分重要,一旦湿润应提示有引流管阻塞的可能应及时处理,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为医生提供准确数据,便于决定拔管的时间。在护理中还加强基础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尿道口应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1~2次,引流袋应每日更换一次。严密监测T、P、R的变化。
四、T型引流管
1.应用: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常规放臵T型管引流。2.目的:(1)引流胆汁(2)引流残余结石(3)支撑胆道。3.固定方法:术后除用缝线将T型管固定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受到牵拉而拖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4.保持有效引流 :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臵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避免T型管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一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严格无菌下低压冲洗。
5.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较少,常呈淡红色血性或褐色,深绿色,有时可含有少量细小结石和絮状物;以后引流量逐渐增加。呈淡黄色,渐加深呈橘黄色,清亮;随胆道末端通畅引流量逐渐减少。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若引流量较多,常提示胆道下端引流不畅或阻塞。
6.胆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应如何解释?
多:肝细胞功能差;炎症感染后有炎性渗出液者;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液倒流;胆总管下端梗阻。
少:肝细胞坏死,没有制造胆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导致肝血流量减少,胆汁分泌相对减少
7.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
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
白色:由于长期梗阻,胆色素和胆盐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泌的黏性物质所代替
红色:胆道内有出血
脓性及泥沙样混浊:胆道内感染严重及泥沙样残余结石 8.预防感染;长期臵管者,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1-2次。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红肿,糜烂。行T型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袋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剂对胆道的刺激和继发弹道感染。
9.拔管指征:
(1)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
(2)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日、清亮无脓液、结石、沉渣、异物等;
(3)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
(4)夹管试验无不适;
10.夹管试验:
开始时每日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至全天。T管造影后应开放引流2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避免逆行感染
11.健康教育
(1)选择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餐前,便后洗手,水果等彻底清洗后再食用。
(3)带T形管出院的病人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更换引流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五、腹腔引流管
1.应用:普外科手术后,在切口内和腹腔内,常常要放臵引流管,以引流出切口内、腹腔内积液,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切口的愈合。
2.护理要定
(1)妥善固定
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应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所接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临床上我们通常将胃肠减压管的负压吸引器放臵于一无色透明塑料袋里,将袋子系于枕头口的绳子上,或者系于上衣纽扣上,这样可以防止半卧位的患者胃管自行脱落。医嘱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起身时松开袋口,取出负压吸引器,防止脱落,翻身时亦应注意;一般的切口负压吸引球,理顺引流管,将引流球放臵于切口旁;对于腹腔引流管所接引流袋我们通常用小别针将引流袋别于床单边沿或用绳子系于床边的小孔上,接负压吸引器的直接将其放于引流口旁。带有多根引流管者,应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并贴于引流管上以利辨认。
(2)保持通畅
各引流管妥善固定后应定期检查有无受压、扭曲或堵塞,以保持引流通畅。受压和扭曲者予解除,堵塞者可由上至下挤压引流管,如仍不通畅应视病情并遵医嘱予生理盐水冲洗。
(3)观察
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并记录。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如大量血性液体引流出为出血;引流出混浊伴脓栓为感染;引流液逐日减少为好转,逐日增多应查明原因;失血的患者留臵尿管引流尿液少,提示失血严重致肾血管灌注不足,可协助判断是否发生休克及其严重程度。
(4)更换 每日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以便辨认每日引流液颜色、性状和准确计量,防止连接处血块等堵塞。
(5)无菌
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行走时引流袋应低臵于引流管口出口。
六、胸腔闭式引流管
1.主要目的是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渗液、血液;重建胸内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臵;促进肺复张。
2.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检查管道装臵的密闭性,胸壁伤口引流,用无菌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应用双重 钳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并通知医生处理。
(2)保持引流通畅:随病人呼吸,水封瓶中引流管内的水柱液面会上下波动,平静呼吸时在4-6厘米水柱左右。注意观察水柱的波动幅度,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经常由近及远挤压引流管。若水柱突然不动则提示有阻塞物。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通过观察,有助于了解和判断胸腔内脏器的病理改变和治疗效果。一般开胸术后24小时内胸腔引流的血性液不超过500毫升,以后引流液递减、色泽变淡。若引流量持续或进行性过多且色泽鲜红,要警惕活动性出血,应严密观察并及时通知医生。
(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水封瓶应臵于胸腔水平以下60厘米左右,病人活动时避免提高引流瓶使引流液逆流。定时倾倒引流瓶中的液体并更换生理盐水为底液,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观察并记录引流气体的情况:气胸病人臵管后胸膜腔内的气体逐渐引出,积气较多时平静呼吸水封瓶中即有气泡溢出,以后逐渐减少,仅在深呼吸甚至咳嗽时才有气泡溢出。
1 临床资料
2009~2012年本院共接收肝胆手术患者50例, 男23例, 女27例, 患者年龄最小32岁, 最大74岁。单纯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22例, 同时放置腹腔引流管和“T”型引流管者28例。
2 护理方法
2.1 腹腔引流管
(1) 所有的操作都必须在无菌要求下进行, 引流管要比出口平面低, 避免造成逆流, 让患者受到感染[1]。对引流口的引流液渗漏情况进行了解, 观察患者附近的皮肤有无红肿破损。 (2) 详细记录引流液情况, 对性质、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如果引流液的情况出现了变化, 则很可能是存在并发症, 患者如果有腹胀和发热症状, 要对引流管堵塞和脱落情况进行检查。 (3) 固定好引流管, 不要让其受到挤压和折叠, 患者病情允许的话, 可以抬高床头, 促进引流。 (4) 患者的主诉是对患者的病情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5) 一般患者的引流管在其没有进行引流后的24 h就可以拔除了, 从时间上看, 大约是术后的3 d左右。
2.2“T”型引流管
(1) “T”型引流管是在胆总管的下方, 从戳口穿出, 在腹壁处缝好。将引流管固定好, 让其通畅, 避免挤压和扭曲。引流袋的位置在腹部切口高度的下方, 平时的活动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平卧状态需要在腋中线以下, 防止逆流, 过度引流会导致胆汁流失, 也是要注意的地方。当“T”型引流管堵塞后, 需要进行加压冲洗, 但是术后1周是禁止该操作的。 (2) 更换引流袋, 使用碘伏擦拭接头部位。 (3) 观察记录胆汁的量、色、质及有无沉淀物。胆汁正常为金黄色或墨绿色, 清亮而无杂质, 术后初期, 由于胆道炎症、水肿、胆汁分泌功能低下, 每天引流量维持在150~200 ml, 随着炎症的消退, 胆汁分泌功能逐渐恢复, 引流量也随之增加, 可达300~600 ml, 至胆道下端梗阻消失时, 胆汁流入肠道部分增多, 而排出体外部分减少[2]。如果引流量没有减少, 表示患者的胆道存在远端梗阻的症状, 其胆汁有比较严重的流失情况, 老年以及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 会有食欲不佳、乏力、血糖低等症状。突然的胆汁减少以及无法引出的时候, 可能是“T”型管脱位、阻塞造成。应立即行“T”型引流管造影。“T”型引流管的引流需要根据患者的引流液性质、颜色进行病情判断, 胆道炎症和消退由棕黄色转为金黄色, 随着炎症的消退, 胆汁变为澄清, 沉渣减少。术后1~2 d胆汁显混浊的淡黄色, 以后逐渐加深, 清亮, 显黄色。若呈褐色, 混浊, 则可能有出血, 感染, 应报告医生。术后2周左右, 患者的腹痛、黄疸等都消除了, 为患者进行夹管以及胆道造影对其下端的堵塞情况进行了解, 患者没有堵塞的情况则可拔管, 在此之前需要自饭前和饭后进行夹管1 h, 对患者饱胀、腹痛、黄疸等情况进行观察。
3 并发症护理
3.1 引流管脱出
为了避免引流管的脱出, 在接引流袋后, 要对其进行固定, 将其缝合在缝线结扎部位, 引流带挂在可见处, 不影响活动的地方。翻身的时候, 应该将其拎起, 引流袋必须比引流管出口低。对处于麻醉中的患者, 要防止无意识拔管。
3.2 引流管阻塞
引流管术后会被胆液、血块堵塞, 所以要进行疏通, 操作时必须要轻, 防止导致其抽吸, 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4 小结
术后放置引流管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临床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能够起到引流和支撑的目的, 避免并发症。基础护理确保引流管通畅, 防止出现梗阻以及感染等症状。临床中提供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是为了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比较好的恢复, 尽早的恢复健康状态, 改善生活品质。
摘要: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引流管护理方式。外科手术使用肝胆引流管的目的是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避免出血梗阻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临床中选择肝胆引流管护理是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的方法, 对改善并发症情况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
参考文献
[1]翁小杰.从护理投诉谈加强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1 (5) :46.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75-01
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常规手段。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主要目的是对肝胆道残留物进行有效冲洗,避免肝胆管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着医疗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患者对其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提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质量不仅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治疗,还能使患者避免再次手术。本文主要对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12例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并探究預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全文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12例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1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男性77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在(1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5.4)岁。按手术类型划分,胆道探查、引流患者占74例,肝叶切除占7例,结石性胆囊切除占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占7例,胆管损伤修复及重建患者占9例。其中采用T管引流患者22例,采用腔外引流患者54例,采用烟卷引流条引流患者28例,腹腔引流联合T管引流患者占8例。
1.2方法
1.2.1各种引流管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引流管类型主要有:烟卷引流条、双套管、三套管、“T”管。
烟卷引流条: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其面纱材质微孔间隙的虹吸作用以及腹内外压力差来引流患者腹腔内残留液体。常用于肝胆外科手术,烟卷引流条一般适用于腔体内血液、体液不多患者,置留时间在48h内。
双套管和三套管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外界装置与引流管相连接,通过吸收装置的负压吸引患者体内残留液体。三套管在双套管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双套管及三套管引流效果好,适用患者腔体内血液多、液体浓稠情况。
“T”管:“T”管形似字母“T”,“T”管一端接连在无菌引流袋,另一端接连在胆总管上。T管常适用于胆肠吻合术、胆总管损伤修复术等手术,引流时间可长达3周。
1.2.2护理方法
要定时对引流管进行观察,防止引流管脱落,并观察引流袋的放置是否影响患者翻身。每小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一次,防止引流管发生扭曲、折叠或堵塞。此外,患者活动时,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或家属,引流袋不能高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物返流。
做好对引流物的观察。由于正常成年人胆汁每日分泌量一般在700-1200ml左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估算患者胆汁流量,以“T”管为例,每天流量一般为250ml-300ml。一旦发生异常,需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脱落。同时认真观察引流物颜色及状态,了解引流物的气味。一般正常引流液颜色为金黄色,一旦呈现出白色,则表示胆道发生阻塞;若明显出现红色,则表明胆道出血;若流物呈现出浅黄色,表明有腹水。此外,引流物无异常气味,如有异常气味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腔体出现厌氧菌感染。
外科手术后引流管并发症主要有:引流管脱落、引流管堵塞、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道感染等几种并发症。引流管脱落:造成引流管脱落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擦碰后松动、插管置留时间长致使皮肤固定线松动等。因此在护理中要叮嘱患者翻身、活动时严格注意,定时检查引流管固定情况。引流管堵塞:由于引流管直径有限,引流管容易被腔体内浓稠度过高的坏死组织堵塞,此外引流管折叠、扭曲也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影响引流。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引流量的观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协助处理。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导致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主要为术中解剖游离过多胆总管或引流管末端裁剪不够光滑。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软质引流管,并做好裁剪和固定工作,避免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发生溃疡。胆道感染:导致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操作过程不够严格,有细菌侵入。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在每日更换引流袋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每天对引流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1.2.3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里状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情况,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必要性向患者解释清晰,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11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在引流管护理中未出现引流管脱落、堵塞情况;出现渗血2例、感染3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36%,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
3 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是有效排除患者腔体残留液体、血液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患者不仅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护理工作中做好对引流管的护理、对引流物的观察、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引流管脱落、阻塞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极大提升手术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112例患者中,无引流管脱落、阻塞现象发生。仅出现渗血2例、感染3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健康出院。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施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提升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卜喜元.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J]. 中外医疗,2011,08:128.
[2]方盈波.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防治[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5:255-256.
[3]唐海英.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策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595-3596.
[4]梁园园.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J]. 中国医疗前沿,2013,22:100-101.
一、目的:
1.引流液气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液)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感染因素,促进愈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检查方法:询问、观察、检查记录。
二、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血管钳一把、一次性引流袋一只、消毒弯盘两只一底一盖(内置纱布1块、镊子1把)无菌碘伏、棉签、洗手液〗下层:污桶1(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三、操作步骤: 1.操作准备
●环境准备、自身准备、衣、帽、工作服穿戴整齐,指甲已修剪,七步法规范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回治疗车前口述: 用消毒液擦治疗车、治疗盘
检查所有一次性用物的名称、规格、质量、有效期、有无漏气,并口述。(引流袋、棉签、碘伏)2.评估
●推车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口述:×床、×××
●推车至床旁→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你可以叫×护士,我核对一下,请问你几床?叫什么名字,噢!那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床、×××),现在要给您换一下引流袋,请您配合我一下好吗?谢谢!3.安置病人体位
低半卧位或平卧位:阿姨,现在感觉怎么样,您这样躺着舒服吗?(嘱附:把手臂放在胸前)。
4.检查伤口,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阿姨,让我看一下你的伤口敷料)检查无渗血、渗液,敷料干燥。给病人整理被子,注意保暖。
5.再次检查引流袋外包装,打开取出后,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
● 关下面开关拧紧。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将引流袋挂于床沿,引流管塞于床垫下。再将引流袋外包装翻出内面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6.更换引流袋
● 挤压引流管:由近及远挤压引流管,(从近端挤压到与引流袋接口处,最后左手挤捏住不要松手),右手拿血管钳,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3—6cm。
● 再次检查碘伏,棉签。碘伏瓶开盖悬松,取3根棉签,左手拿盖,右手蘸取碘伏消毒液,左手盖碘伏瓶盖子,棉签垂直向下,不能倒转,放于弯盘内。避免跨越。
● 左手拿引流管,右手拿棉签,垂直向下拿过来,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形消毒一圈,然后向接口以上纵形消毒2.5cm 扔棉签入治疗车下层垃圾桶,避开无菌区,避免跨越。右手取第2根棉签,垂直向下,左手拿着引流管不能放下,接口环形消毒一圈,接口向下纵形消毒2.5cm,扔棉签。(每个面都消毒到。不能来回消毒)。(第一根:环形----向上;第二根:环形------向下)。
● 右手取镊子夹无菌纱布包住消毒过的接口处,用左手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使纱布内形成一无菌区,脱开连接处,远离无菌区,移至床边轻轻向上轻抖引流管。(拔出时不能触碰到纱布)反折塞床垫。
● 左手拿住引流管 提空,不能松手,右手再取第3根棉签,消毒引流管的横截面。扔棉签。
● 右手取无菌引流袋引流管,引流管盖子用力夹于左手中指、无名指,右手拔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不要触及纱布,两个连接口塞紧。● 右手取引流袋盖子套回脏的引流管接口处。
● 松开血管钳,放于弯盘内。由近端到远端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场。(注意引流管不能抬高,必要时固定于大单上)
● 整理病人,摆好体位,盖好被子。
● 妥善放置引流袋,取下旧的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关紧开关,扔入污物桶。
● 用物处理。
● 边整理床单位边嘱附(阿姨,引流袋我给您换好了,请您翻身活动的时候小心点,不能使导管扭曲、折叠,勿牵拉导管。我也会经常过来看你的,如你有什么需要可以按床边信号铃,信号铃在这边,你能按到吗?谢谢你的配合,请你好好休息,祝您早日康复!●推车床尾核对:×床、×× 8.推车处置室用物处理:
●口述: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棉签、纱布、引流袋分类扔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规范洗手,脱口罩。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一周更换1次----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需每天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等。需每天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On the tube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in the importance of work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的引流管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 作者收集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和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各种术后有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共162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种引流管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因引流管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外科手术的护理中注重引流管护理,可减少或避免由于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的恢复。Abstract:The purposei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effect of the drainage tube nursing after surgery.Method :the author collected 162 cases in all(from January 2001 to January 2004 ,and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2).To compar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s a result, there existed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s Focusing on the drainage tube nursing nursing after surgery is able to reduce or avoid the nursing accident,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and to promote clinical recovery.关键词:引流管,术后,护理,前言:引流管是手术后最常用的基本措施之一。患者常用的引流管,一般有2~3根,多者为5~6根。引流管的基本原理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伤口愈合的目标。而有些则是为了预防和观察控制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观察,并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由于各类疾病和病人的自身情况不同,放臵引流管类型不同,护士在引流管护理过程中,需要反复的看,以确认引流管的安全。牵拉引流管过程中,存在标识混乱,转移不清等情况,很容易导致意外的错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区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和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各种术后有需要进行引流的患者共160例,其中普外科手术130例,其余30例为心外科、脑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70例。引流应用时间2~14 d。1.2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78例为实验组,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的82例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的患者,前三天每天每隔一小时进行护理一次,之后每隔三小时护理一次,将护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护理单上;对照组的患者查询护理单,在相同的时间进行比对。1.3 评价指标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观察有无护理失误等问题的出现,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留引流管的目的②自身护理方法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进行χ2检验,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
2、结果
2.1 比较对留引流管的目的等内容掌握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达到掌握程度的人数分别为73人、51人,分别占到总人数的93.6%和62.2%。2.2 比较两组患者对自身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表12)表12 比较两组患者对自身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组别 例数 掌握 未掌握 实验组 78
掌握率 91%
对照组 82 43 39 52.4% χ2 =29.06 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对引流管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表2)表2 比较两组患者对引流管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不满意 实验组 对照组 78 82
55 27
满意率 93.6% 67.1% χ2 =17.57 P<0.05 2.4 两组患者管道护理失误比较(表3)表3 两组患者出现管道护理失误的对比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例数 78 82
未失误 72 50
失误 6 32
未失误率 92.3% 61% χ2 =21.67 P<0.05 2.5 临床典型病例资料
患者,男,现年59岁,胆道结石及急性重症胆管炎,紧急入院进行取石,并加T管引流。回到病房,T管引流瓶正常。2小时后,病人烦躁,值班护士认为这是由于疼痛引起的,镇痛治疗后半小时,患者高热,谵妄,医生检查发现,T形管接头阻塞,立即行冲洗吸引处理,疏通腹部内的T管,但T管仍然没有通。再次入手术室剖腹探查,发现T管管口阻塞,脓栓和结石块堵塞,立即清洗,并彻底清洗胆管,接受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
3、外科常用引流管
导尿管、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腹腔脏器内引流、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三腔二囊管等。
3.1胃肠减压管理
3.1.1保持胃管通畅,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3.1.2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应向病人解释,争取配合。3.1.3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定胃管。3.1.4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3.2胸腔闭式引流管 3.2.1病人取半坐卧位,水封瓶一般臵于病人胸部水平以下60~100cm处即在床旁地面使导管保持低位引流。
3.2.2连接胸腔至水封瓶的管道必须保持密闭状态(液面下3~4cm),并牢固固定,防滑脱。3.2.3更换水封瓶时需将近侧管道夹闭,不让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3.2.4保持引流管通畅。检查是否通畅,方法是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是否波动(4~6cm)排出液体(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气体的情况;半卧位; 咳嗽,深呼吸,活动。3.2.5拨管指征:水封瓶内无气体、液体继续排出或引流液24小时<50ml ,脓液<10ml ;病人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示肺已完全膨胀,无胸腔积液。
3.2.6拨管方法:先教会病人呼吸方法,吸气→憋气→出气。然后准备好内面敷有凡士林的纱布棉垫,在病人憋气时拨出引流管迅速堵上,加压包扎,再让病人出气。
3.3腹腔脏器内引流
分为T管、胆囊造瘘管、U管、胃造瘘、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结肠造口、膀胱造瘘。3.3.1 T管
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
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400~1000ml,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期不减少,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3.3.2膀胱造瘘
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癌肿等引起下尿路狭窄、梗阻、排尿困难者;膀胱手术后需作暂时性或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导管一般为蕈状导尿管。
3.3.3膀胱造瘘术后管理
妥善固定造瘘管。一般拨管前应试夹管,当从尿道排尿通畅后方能拨除。拨管后瘘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加压包扎,以利瘘道愈合,防止尿外渗。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0~12天夹管后排尿通畅则可拨管。
一般拨管前应试夹管,当从尿道排尿通畅后方能拨除。拨管后瘘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加压包扎,以利瘘道愈合,防止尿外渗。
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0~12天夹管后排尿通畅则可拨管。
4、护理方法
4.1.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保护,以防止脱出,在无菌操作环境中连接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引流液的血性和流量或体积量,及时通知医生管理。
4.2.患者活动注意事项
患者站起来,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引流管滑入或滑出腹腔,滑入或滑出应更换新管插入。
4.3.引流管的止血护理
用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患者病情已经稳定48~72小时后,将填充纱布取出或更换。
一般引流管放臵24~72小时后拔出,放臵时间不可过长太长,以免延迟伤口愈合,引起继发感染。
4.4.关于引流管的护理单的制作和使用
引流管护理单的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床号、记录引流时间、引流管留入日期和引流量等内容,在每次护理时记录。
4.5.巡视
所有留有引流管的患者,需1小时检查1次。巡视时要做到看、问以及签字。看:观察冲洗液的流速,和记录单上的记录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皮肤发红,红肿等异常。问: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根据病人的病情注意处理。签名:签署全名和询问时间。
4.6重视仪式的细节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明确工作职责,护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的主导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整体素养,很难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5、结论
5.1体会
引流管的护理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专业的态度和责任心。这期间用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措施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感染控制意识,并与病人及家属及时沟通,术后恢复顺利,引流管及早清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引流管有效的引流患者75例,顺利地拉管,不出现堵塞,感染,引流管顺利拔出。
5~6个月,无一例发生与引流管有关的并发症。
5.2加强责任感,提高护理效果
护士缺乏责任感,是对病人不负责任,增加留引流管病人的痛苦,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护士负有主要责任。病例中,病人烦躁,护士没有仔细检查病人的引流管,未能及时向医生报告,导致引流管阻塞,延误了病情的发现和处理,如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疏通引流管,可能避免第二次手术。5.3缺乏专业知识
病例中值班护士专业知识缺乏,所以当遇见患者的异常表现,不知道为什么,错误的处理导致例三患者病情被延误。这起事例表明,一些护士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缺乏;只有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步骤,充分认识到手术引流的重要性,精确护理各种引流管问题,以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
以上的问题,主要涉及护士,但医生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如医生能在护士接手后详细交代病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病例情况下,医生应彻底冲洗胆道手术,术后亲自巡视病房,检测引流管阻塞并进行早期治疗,或许能避免第二次手术。总之,医生和护士协调配合,尤其是在引流管的治疗和护理问题,不能马虎,不推卸责任。
[1] 赵秀玲,段士有.普外科常用引流管的观察与护[J].基层医学论坛,2003,1:75-76. [2] 王子迎,张巧妮,张澜,等.护理工作强度量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1-263.
[3]孙正芳.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的使用.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206. [4] 李有政.高位肠瘘17例的治疗分析.广西医学,2008,30:1599—1600.
[5]陆柳雪.胆石症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报,2000,6(17):419. [6]卫冰,汤海燕,张建国.一种实用简洁的引流液记录单.现代护理,2007,13(32):3139. [7] 何三光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1(25)1:36. [8] 郑树森,吴健.我国活体肝移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O1(04):285-287 [9] 刘萍.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J].I临床护理杂志,2006.05(04):26-27 [10] 伍晓汀,周勇.腹腔引流管的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01):35 [11] 施华.肝移植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07):891-892 [12] 刘滇生,刘静,吴淑媛,等.肝移植术中腹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07):487-488 [13] 1]胡宝林.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0—22. [14] 丁滨.刍议人文文化与护士素养[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7-49. [15] 曹志辉,郑贺英,陆广春.浅谈顾客忠诚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69-171.
[16] 胡宝林.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0—22.
[17] 潘惠英,徐仙女.肠外瘘患者的护理.家庭护士,2008,6:413-414.
[18] 周娟娟.持续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腹部手术病发肠外瘘18例一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0-21.
1 临床资料
1.1 例1患者, 男, 62岁。
因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摘除术, 手术经过顺利。回病房后各种流管接瓶完好, 术后1h发现患者血压下降、尿管内有凝血块排出, 寻找原因发现气囊导尿管牵引加压纱布松开, 气囊球压迫作用消失, 前列腺窝大出血致休克。立即牵引加压尿管, 压迫止血, 经抢救脱险。
1.2 例2患者, 女, 44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术后发生残端瘘置管引流。, 引流管固定缝线处皮肤已呈撕裂状, 在一次晨护清理床铺时由于护士不慎将引流管带脱致肠内溶液大量外溢, 只有再次在全麻下置管引流。因再次置管不顺利, 引流效果欠佳, 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1.3 例3患者, 男, 59岁, 因胆道结石并重症急性胆管炎, 急诊入院行结石取出加T形管引流术。
回病房后T形管接瓶引流通畅。术后2小时患者烦躁不安, 当班护士以为是疼痛所致, 给以镇痛处理, 半小时后患者高热, 谵妄, , 医生检查时发现T形管接头处堵塞, 立即行冲洗吸引等处理, 接头疏通, 但T形管腹内端仍不通。立即再次入手术室开腹探查, 发现T形管口被大块脓栓及碎石堵塞, 立即取出并彻底冲洗胆道, 经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
2 护理防范分析
2.1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例2护士在给病人作晨护时不负责任, 动作粗暴, 将引流管带脱, 给病人增加痛苦, 影响了疾病的治疗。例3病人烦躁不安时, 当班护士未仔细检查病人及引流管情况, 亦未及时报告医生, 导致引流管阻塞延迟发现和处理, 如能及时疏通引流管或许能避免2次手术。因此增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重视患者主诉, 加强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妥善处理是提高医护质量, 减少差错的关键。
2.2 缺乏专业知识
上述2例教训均存在这个问题;例1护士亦缺乏对前列腺摘除术过程的了解, 更不懂得导尿管的结构和作用, 只知各种引流管只要开放引流通畅, 而忽略了气囊导尿管牵引压迫止血的要性, 未加强此项护理, 致前列腺窝大出血。例3当班护士对胆道手术的目的和"T"形管引流的作用及其护理注意事项知之较少, 故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不知其所以然, 导致处理错误, 耽误病情。这些事例都说明有的护士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欠缺;只有通过加强业务学习, 了解外科手术的目的和步骤, 充分认识外科引流的重要性以及作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来加以防范失误。
2.3 交接班制度不严
例1交接亦不详细。另外, 发现有的麻醉师连病人是否放引流管亦忘记交班, 护士亦未询问和检查, 致引流管迟迟不接瓶的现象;例3如果麻醉师送病人回病房时仔细交待各种引流管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也许能提醒当班护士重视观察引流情况, 而避免发生处理不及时造成的后果;因此, 严格交接班制度是严防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要强调的是交接班书面、口头及床边同时进行, 并要重点突出, 仔细认真, 对下级医护人员还要作示范并交待注意事项。
2.4 护理制度不健全, 不能够很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没有系统地学习和加强专业知识。
近年来我科实行责任制护理, 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知识竞争性, 加强了业务学习和查房, 对于重点病人专人负责, 拟出合理的护理诊断, 提出潜在问题, 订出缜密的护理计划, 在术前强化有关医护知识, 术后在床边进行引流管护理的教学查房, 使上述类似的引流管护理失误大为减少。
2.5 上述问题主要涉及护理方面, 但医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普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推荐阅读:
普外科试题及答案05-29
普外科护理查房范文06-23
普外科专科护理常规12-05
普外科的自我鉴定09-24
普外科实习自我鉴定11-03
普外科职称考试题库11-23
普外科轮转出科小结10-15
普外科手术知情同意书10-30
2024年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方案07-07
2024年普外科护理工作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