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推荐7篇)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篇1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二运集团公司宣传信息工作,推进宣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以及渠道畅通,为二运集团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参考,根据《广州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宣传信息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司的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宣传信息工作以贯彻落实科学展观,围绕党在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坚持服务企业经济建设、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各时期推进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本单位在经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精神风貌以及问题建议,为二运集团公司的决策服务,为二运集团公司的宣传思想工作服务。

第三条 本规定中的信息宣传渠道是指《二运信息》、二运集团公司网站。

第四条 本规定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

第五条办公室作为大型分公司宣传信息工作的管理

部门,负责分公司宣传信息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分公司属各部门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宣传信息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宣传信息工作人员应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做好宣传信息的采编和报送工作。

(二)各部门要完善宣传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三)组织开展宣传信息工作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及时了解和指导本单位各部门的宣传信息工作。

(四)适时向本单位相关部门提出信息报送约稿需求和通报信息采用情况。

第三章 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

第七条大型分公司宣传信息工作主管领导由分管信息工作领导担任,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

第八条各部门宣传信息工作由各部门领导委派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并确定1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第九条各部门要配备1名以上的专(兼)职信息员。信息员要求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扎实,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应熟练掌握电脑、数码相机及摄影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采编和报送信息。

第四章宣传信息工作制度

第十条各部门每月至少上报1篇信息稿,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报道。稿件以及时、真实、准确、有效为原则,体裁不限。

(一)及时:要快速反映信息,一些重大事情可以先写短讯,然后再报详细材料或通讯。

(二)真实:要反映整体情况,有正面情况,也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反映群众的正面思想认识,也反映各种负面思想认识。

(三)准确:信息一定要事实可靠清楚,绝不能闭门造信息、模糊不清或敷衍了事抄信息。

(四)有效:对老问题要有新认识、新看法,从中发现新动向、新趋势。

第十一条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报送的信息进行分类使用和统计。根据信息报送情况择优选登在分公司网站或公司刊物上,并选送广州交通集团、市交委、市政府、市委等上级部门。

第十二条各部门应向办公室提供信息员的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等资料。如有关人员因各种原因发生调整或变动,应及时将相关情况报送办公室。

第十三条各部门应结合二运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和部门实际,主动挖掘和报送信息;对上级信息部门的约稿信息

必须认真、及时组织报送。

第十四条各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宣传信息报送审核程序,分管宣传信息工作的领导应检查、督促本单位的宣传信息工作,并负责对本单位提供的信息内容把关,以防止出现宣传信息误报的情况。

网站信息发布流程图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暂行规定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根据实施情况适时修订。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二O一二年六月五日

第六章 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

第十五条二运集团公司宣传信息工作考核与各单位经营业绩奖励挂钩。公司党群工作部对各单位报送的信息采用月度百分制考核办法从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时效三方面进行统计评分(具体参照《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宣传信息工作考评办法》)。公司党群工作部在每月初通报上月各单位信息报送量、采用量以及得分情况。

第十六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通讯员的积极性,二运集团公司采用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给予一定的稿酬。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篇2

我国专利法将“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称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是我国专利制度的重要内容, 主要以国家层面的《专利法》及其配套实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 以及各地方性专利法规及科技促进条例、管理条例共同构建[1]。2010年6月, 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其中提出, 要“制定职务技术成果条例, 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职务发明人权益, 提高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随后, 政府有关部门展开了相关立法调研和起草活动。近期,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条例”) ,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职务发明条例牵扯到众多领域的发明创造, 如农业、林业、集成电路、植物新品种等。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科技发展史表明, 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到实现产业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时间。与以往相比, 当代信息技术创新更加活跃, 计算机、微电子、软件、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 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工艺和性能加快更新[2]。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产出也非其他领域所能相比。据统计, 截止2011年6月30日, 涉及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36.4万件, 在全部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华为和中兴是目前我国内陆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 分别申请了30 370件和24 753件。这一方面是由于通信领域内的竞争中知识产权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两家企业自身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以此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3]。信息技术领域每年产生大量的专利, 其中包含大量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非职务发明专利, 针对条例的征求意见稿, 结合职务发明制度, 笔者谈几点看法。

2 约定优先原则

条例总体贯穿着约定优先的原则, 包括权利归属 (第九条) 和奖励报酬 (第十九条第一款) , 但是另一方面, 第十九条第二款又规定, 任何取消或者限制发明人根据本条例享有的权利的约定和规定无效。实践中, 信息技术领域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规定, 研发人员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都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包括一些不容易界定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发明创造。根据“取消或限制发明人权利的约定和规定无效”的条款, 可能使得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有可能会被监管机关认定为侵犯发明人的权益而被无效。

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单位自行实施、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职务发明获得经济效益的, 应当将所获得经济效益的有关情况通知给发明人”。实践中, 不仅专利的效益难以分别统计, 即使有统计结果也是经营信息, 属于商业秘密而不能告知发明人。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中一般会规定, 研发产生知识产权后, 企业给予发明人一次性报酬, 对后续取得的经济效益一般不会告知发明人。根据条例, “一次性报酬”的付酬方式也侵犯了发明人获得奖酬的权利和经济效益知情权, 从而属于被无效的范畴。

条例中没有明确说明企业规章制度或与发明人协议的无效范围是否包括优先受让权、申请知识产权知情权、经济效益知情权、技术秘密补偿权、发明报告制度中的一些权利, 还是仅限于署名权与获得奖励和报酬权, 建议在条例中进一步明确。

3“大发明”概念

条例中规定的“发明”,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的, 属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或者技术秘密保护客体的智力创造成果, 这是新设定的“大发明”的概念, 与专利法中所说的发明创造含义不同。大发明, 不仅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 还把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技术秘密也纳入其中。本次征求意见稿将“软件著作权”移出本条例中所定义的知识产权的范畴, 并规定“计算机软件职务作品”参照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既不同于著作权, 又不同于专利权, 但其保护制度既具有部分著作权保护的特征, 又具有部分工业产权, 特别是专利权保护的特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具有独创性和非公认的常规性, 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样采用登记制度, 不进行实质性审查;而且很多布图设计都是电脑自动生成的, 若将其也纳入条例调整范围, 可能会造成企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的激增, 加重企业管理负担。

技术秘密属于商业秘密, 现在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该法对商业秘密的定义是,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企业中的技术秘密很难界定, 可以包含很多技术信息, 若用职务发明条例调整技术秘密产生的法律关系, 则企业可能要补偿众多发明人。条例中没有明确什么是技术秘密, 如果将其限定为经过发明报告、由企业认定的技术秘密, 则可以使条例相对容易实施一些, 建议在条例中予以明确。

4 发明报告制度

条例中有很多关于企业应为行为的规定, 如:第十二条规定, “发明人主张其报告的发明属于非职务发明的, 单位应当自收到符合第十一条规定的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第十四条规定, “单位应当自发明人报告职务发明之日起六个月内决定是否在国内申请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或者予以公开, 并将决定书面通知发明人。”第十六条规定, “单位拟停止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程序或者放弃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 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发明人。”

若对于发明数量较少的领域, 这样的规定和时间期限应该行之有效, 比如说植物新品种领域, 一般一个育种人若干年能培育出几个新品种已然不易, 发明报告、通知的规定都比较容易适用。但在信息技术领域中, 一个创新型企业每年上百件、千件专利申请并不少见。信息技术企业不但有新的专利申请, 还会有大量的发明创造被舍弃掉, 或者公开让它进入公知领域阻碍竞争对手申请专利, 或者转为商业秘密保护, 若针对每一项发明创造都需要履行发明报告、申请知识产权和通知的程序, 企业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会相当繁重, 尤其对于第十六条的规定, 企业放弃知识产权, 需在一个月前通知发明人。是否申请、放弃知识产权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及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实践中很少有企业去征求发明人的意见, 因为专利审查程序中有可能不是企业策略性的放弃, 而是专利局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该专利申请不具备授权前景, 企业会根据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临时作出放弃决定, 则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提前一个月前通知发明人。信息技术领域很多企业设有专门的专利部门和人员, 在处理申请程序有关的事务时作出的决定比发明人会更加客观、全面, 更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

5 职务发明的奖励报酬

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及利益分配是我国《专利法》及《实施细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践来看, 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能够较快实现产业转化的专利很多都是由职务发明创造产生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职务发明的专利保护制度在《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中并没有作理想化的大幅度修改、调整[4]。这次在制定条例时, 在第十八条规定, “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自行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的, 应当根据该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度等及时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规定了单位获得或使用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时, 应向发明人支付报酬的比例。专利法第十六条对职务发明的奖酬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 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章规定了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同时规定, 本章关于奖金和报酬的规定, 中国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但是, 职务发明条例中对“单位”未作限定, 则一般理解不仅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 还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而且奖酬数额比例也比实施细则规定明显提高, 若条例颁布, 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优先适用条例, 专利法实施细则可能也要随之修改。

信息技术领域有些企业每年有成千上万件专利, 逐一计算贡献大小、计算奖励和报酬难以实现。现在很多专利都是交叉许可, 还有很多是打包的、一揽子许可, 而交叉许可往往也涵盖未来某一时间段内产生的专利, 即使只就某领域进行许可谈判, 所使用的专利也仅是策略性的选取;另外, 许可协议往往有保密条款, 单位很难做到将数千上万件一揽子许可的专利通知其发明人同时也不能违反保密条款的规定。实践中, 企业对发明人的奖酬不拘泥于现金、股权的方式, 还有公司嘉奖、创新奖励、将专利作为晋升条件等。条例中规定, 获得奖励和报酬是发明人的最低保障, 那么则意味着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与发明人协议都要符合条例关于奖酬程序、方式、数额的规定, 否则就可能被无效。

日本和德国是职务发明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 按照德国法律的规定, 职务发明报酬的计算对应多项技术指标与参考因素, 能够非常客观地体现出发明成果的实际价值。但是, 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暂时还不足以制定一个全面的计算标准;同时, 有关标准过于详细可能会造成法律实施的成本过大, 从而影响当事人对法律的认可程度, 进而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我国借鉴日本的模式更为合理:法律对职务发明报酬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之后, 有关具体的规定则倾向采取提倡或是诱导的方式促进企业自觉地遵守法律, 并在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与参考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法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比, 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参考、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依据, 有利于企业自发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更好的实施[5]。

6 行政处罚

条例第六章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设定了对违法企业的监督检查、警告、罚款等处罚方式, 虽然这都在行政处罚法的框架之内, 但这样的规定无疑会使企业有制定规章制度被无效、动辄侵犯发明人权益而被施以行政处罚的担心。著作权法规定, 对侵犯作者署名权的行为仅承担民事责任, 不在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列举的行为之内。专利法第十七条规定,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没有规定侵犯署名权则侵犯了公共利益而承担行政责任。建议条例将发明人署名权纠纷仅限定在民事权利纠纷范畴内, 避免行政监管对民事权利行使过多的介入和不必要的干预;再对行政监管和处罚增加一些限制条件, 如依当事人申请、举报、投诉, 监管机关才可进行行政干预, 增加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救济权。

总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也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应当被给予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可建立适合自己的职务发明管理制度, 使之灵活反映不同的商业环境、研发战略和研发基础, 激发企业的创新和投资积极性。希望立法者本着“遵循市场经济, 减少行政干预”的原则, 保证企业独立处分自己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肖冰.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公平的价值取向及立法完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3) :51

[2]江泽民.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10) :1590

[3]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R].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1

[4]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关于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的完善[J].电子知识产权, 2010 (4) :46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篇3

山西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运用大数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完善社会治理、服务改善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大数据发展应用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大数据发展应用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创新驱动、应用引领、共享开放、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大数据发展应用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将大数据发展应用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大数据发展应用重点领域,解决大数据发展应用重大问题。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数据发展应用工作的统筹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大数据发展应用相关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本行业大数据发展应用专项规划,应当与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报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大数据发展应用工作评价机制,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信息系统的统筹整合、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数据安全管理、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等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章 发展应用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城乡宽带、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和接入能力,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数据中心。

通信运营企业应当加强骨干传输网、无线宽带网及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建设和改造升级,提升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提高业务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构建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省大数据发展应用;设立大数据发展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大数据发展应用。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设立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

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拓宽大数据企业融资渠道。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大数据发展应用重点领域,制定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前沿技术专业人才。支持建设大数据相关领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以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学术交流、产业合作、柔性引进“候鸟型”人才等方式,积极利用国内外大数据人才资源。

第十一条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设立大数据学院或者相关专业,开设大数据相关课程,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支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产教融合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开展大数据发展应用技术研究,建立大数据发展应用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和培训基地。支持各类园区与高等院校合作建设大数据特色基地。

第十二条 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企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投资融资、土地使用、政府采购及大用户直供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数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主要完成人或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以及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 政府投资的大数据工程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科学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公共机构已建、在建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应当实现互联互通,不得新建孤立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不得设置妨碍互联互通的技术壁垒。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等研究制定大数据领域相关标准。

鼓励企业参与大数据领域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集中统一的省级政务云平台,为省级公共机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环境、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支撑软件和运行维护服务。省级公共机构新建信息系统应当在省级政务云平台上部署,已建信息系统逐步向省级政务云平台迁移。鼓励其他机构信息系统向省级政务云平台迁移。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统筹省级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及省级公共机构的政务云平台使用需求。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政务云平台的,建设方案应当报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宏观调控、商事服务、市场监管、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大数据融合应用,提升相关行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

推动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开展大数据深度应用。

开展能源、制造等领域工业企业大数据的示范应用,积极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

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资源的数字化,鼓励开展旅游大数据应用创新创业示范。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共机构应当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劳动就业、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十九条 推进大数据精准扶贫,以国家扶贫信息系统扶贫对象信息库为基础,实现对扶贫对象应扶尽扶、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推动相关行业部门精准扶贫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大数据关键技术、解决方案、重点产品、配套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研究,培养大数据骨干企业,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第二十一条 推进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大数据相关技术发展。支持国内外大数据知名智库、行业机构举办研讨会、论坛、培训等交流活动。鼓励高端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山西提供专业化人才服务。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教育、科技、质监等部门应当支持建立实验室、研究院等大数据研发平台或者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建设大数据产品试验检测、成果鉴定评价、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资质认定、标准研制推广、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章 数据资源管理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公共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采集、共享、开放、应用和交易。

第二十四条 公共机构应当遵循“一数一源”和“谁采集、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数据资源采集、维护、更新。省级公共机构的公共数据资源应当在省级政务云平台汇集、存储,设区的市级政务云平台公共数据资源应当汇集到省级政务云平台。公共机构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采集数据,应当征得被采集人同意,说明数据的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不得损害被采集人的权益。

通过公共平台可以获得的共享数据,公共机构不得向相关单位和个人重复采集,上级部门和单位不得要求下级部门和单位重复上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措施,实现对省级公共机构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

引导公共服务企业主动共享开放公共数据资源。第二十六条 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当符合统一的格式标准,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通过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统一开放平台获取的公共数据,与纸质文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七条 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实行负面清单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共数据应当向社会开放。

依法不能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数据,其目录应当向社会公布,涉及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大利益关系的,经申请根据有关规定可以向该特定对象开放。

第二十八条 实行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风险评估制度。

提供公共数据资源的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保密、安全管理等规定,对公共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的建设、运营单位应当对通过平台共享开放的公共数据进行风险审核,发现可能存在风险的,告知提供单位;提供单位应当予以处理并反馈。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数据资源交易机制,探索设立数据交易服务机构,制定数据交易规则、数据交易备案登记等管理制度,规范交易行为。

数据交易遵循自愿、公平和诚信原则,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行数据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鼓励和引导数据交易当事人在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服务机构进行数据及衍生产品交易。

第三十条 数据资源的采集、共享、开放、应用和交易,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大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指导本省行政区域内大数据安全保障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预警通报和应急管理等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大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第三十三条 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开发、应用、交易、服务等单位负责本单位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开展安全评测、风险评估,防止数据丢失、毁损、泄露和篡改;制定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补救措施,告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鼓励公共机构、行业、企业间数据风险信息共享。第三十四条 鼓励大数据保护关键技术和大数据安全支撑技术的创新和研究,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数据安全关键技术攻关。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公共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具有处分权限的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公共机构新建孤立的信息平台或者信息系统的,公共机构设置妨碍互联互通的技术壁垒的;

(二)公共机构向相关单位、个人重复采集或者要求下级部门、单位重复上报可通过公共平台获得的共享数据的;

(三)省级公共机构的公共数据资源未在省级政务云平台汇集、存储的或者未通过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与其他公共机构实现共享开放的。

(四)对应当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或者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未开放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非法采集、共享、开放、应用和交易数据资源,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他人权益的,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直接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大数据发展应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不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具有处分权限的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其发展应用及相关活动,是指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公共数据,是指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企业为履行职责收集、制作、使用的数据。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公共服务企业,是指提供公共服务的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民航、铁路、道路客运等企业。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篇4

各党支部:

现将2012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发给你们,请阅后提出修改意见,周二(3月6日)下班前提交电子稿报系部。

2012年3月5日

2012年学院党委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12年学院党委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第十六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吉林省高校工委2012年工作要点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巩固示范校建设成果,为促进学院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学院各项议事制度,坚持学院重大事项党委集体决策制度。修订和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

2.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抓好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坚 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领导班子。

3.学习并全面落实吉林省纪委、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学院健康和谐发展。

4、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二、落实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定岗定编定职责,完善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2.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抓好抓实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基本技能训练这两项主要环节,延续并发扬具有“吉林工业”特点的教学传统,巩固和扩大社会影响力。在面向化工行业的同时,拓展新的行业服务领域,增强学院发展后劲,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各类技能人才。

4.加强与全国化工类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协作,重点培育特色专业,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与全省高职院校交流与协作,重点增强通用工科专业实力,提高省内竞争力。5.在示范建设基础上,培育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创建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优秀课程,推进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继续建设和利用好教学资源库,改进教育教学手段。

6.加强实践性教学。抓紧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实验实训体系,重点抓好示范性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财政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尽快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7.进一步健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院系教学监督机制、督导机制,建立教学工作的科学评价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8.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突出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柔性引进和聘请兼职教师工作。

9.发挥吉林化工职教集团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拓宽行业服务领域,提高技术培训能力,努力构建特色培训项目。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做好学院第二届党员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召开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党员大会。

2.认真贯彻落实省高校工委《关于在全省高校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突出活动主题,分解各项任务,抓好“五个结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和落实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坚持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式,增强党性观念。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开展既丰富多彩又凝心聚力的各项主题活动,提高党内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先锋作用,富有成效的开展党内创先争优活动。

4.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落实2012年学院发展党员计划。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学院干部队伍组织和思想建设。

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强和完善以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和品行为重要标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有关方案,切实做好学院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为学院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2.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

3、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加强师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为重点,抓好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雷锋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教育机制。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工作方法、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加大学院形象宣传力度,扩大学院知名度,为学院深入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编修校史,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提炼学院的文化和办学特色。

5.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关心关爱教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努力打造学生爱校的自豪感。

六、做好招生和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抓好单独招生;完善大学生就业网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协调,提高就业率。

七、加强教研、科研工作。完善科研运行机制、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发挥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动作用,提升教职工的学术水平和教研、科研能力,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创造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八、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会及群团组织工作。

1.做好统战工作,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制度,落实统战工作各项任务和要求,充分尊重和调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2.全面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继续发挥女工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及时为教职工提供服务和帮助。

3.加强对团委和大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调动大学生积极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进一步落实老干部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提高为离退休职工服务质量,使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九.加强校园基本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1.加强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实训大楼的建设。2.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程,创建良好校园环境,突出学院数字化、生态化、花园式校园的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最终稿 篇5

——2011年1月18日在戴村镇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毛夏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完成十五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增长1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28.5%;实现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3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82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950元,增长12.9%。一、二、三产的比例为5.6: 67.1:27.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政府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长

我们牢牢抓住经济复苏和市场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注重转型升级,注重提质增效,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1.工企业创出新高。实现工企业总值122.1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产值62.3亿元,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8.23亿元,增长24.1%;实现工业利润3.18亿元,增 长27.8%;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增长26%。龙头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产值超4亿元企业2家,超3亿元企业1家,超1亿元企业2家。新增市级最具成长型企业2家、市级重点培育成长型企业1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3A企业2家。招商引资进一步增长。完成协议内资1.95亿元,实到内资1.06亿元;完成协议外资804万美元,实到外资453.61万美元,均超额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实到外资增幅列全区第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区十大管理创新企业1家、杭州市管理创新示范企业2家,新增发明专利、著名商标等8只,5个项目被列为市、区级科技创新项目,1项目获省级新产品新技术三等奖,九龙厨具、华诚机械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8%。节能降耗进一步深化。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新报批工业项目容积率明显提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5%,位列全区前列。4个项目列入区重点节能项目,2家企业列入区清洁生产企业。环保执法“雷霆”行动扎实开展,有序推进13家金属加工企业的整治和工业功能区的环保治理,海尔希公司迁建工作有序开展。

2.农业经济稳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增长13.1%。粮食产量达到6700吨。农业产业化有新起色。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区两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8500万元,实现利润518万元。三清茶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清茶品质提升”项目列为镇街产学研活动科技项目。农业示范基 2 地建设初具规模,粮食、茶叶、水果、蔬菜、苗木、畜牧等各类特色基地发展势头良好。新增流转土地3086亩,占地近800亩的杭州得闲休闲农庄正在建设之中,杭州农博园、月亮湾农业项目已签订合作意向,这些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对我镇现代农业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水利建设有新突破。投资2000余万元的七都溪二期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投资近300万元对仙人坞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投入300万元疏浚永兴河河道910米。新农村建设有新气象。“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深入开展,全镇共有30家企业与22个村结对共建,落实到位资金60余万元。欠发达村结对帮扶、“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工作有序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取得新的成效,新增整治村2个、生态村1个、园林绿化村1个、弱电“上改下”试点村2个,4个村通过市级“1250”工程验收,沈村村被确定为区级新农村特色村创建对象,马谷村被列为市级生态特色村创建对象。扶农惠农有新举措。农技服务得到加强,完成机械化插秧1300亩,发放惠农资金78.4万,落实农机补贴26万,完成农民技能培训上百人次。农业综合工作有新加强。成立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立村级服务站22个,镇村二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成功创建区级动物防疫示范镇。深入开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评星晋级活动,9个村通过验收,1个村完成股份制改革。

3.三产服务全面提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25.6%,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067万元。商贸业有新的亮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有序开展,发放补贴97 3 万元,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中球冠集团再次入围省百强民营企业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进入省服务业重点企业行列。文创产业有好的开端。成立了杭州浦阳江文化创意产业园,相继举办了一系列档次高、参与广、有创意的活动,提升了戴村的知名度。生态旅游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狮山区块名人名宅项目1-4号楼已开工建设,云石旅游度假区住宅用地223.92亩、商服用地21.45亩已正式挂牌,三清文化园规划方案通过评审,仙女湖区块新农村建设安置用地基本完成收储,正按照风情小镇的要求编制规划。生态公墓建设正抓紧选址规划。生态旅游开发全面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

(二)城乡建设统筹发展

我们深入贯彻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部署,结合戴村实际,以城市化为引领,加快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

1.城乡规划更加合理。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集镇雨污水专项规划》的修编上报工作,正在编制《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参与制定《临浦新城概念性规划》,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奠定了基础。

2.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戴尖线二期已推进至平山桥,狮山盘山道路、19座电力铁塔已竣工,杭黄高铁地质钻探、220kv变电所已投入建设,萧山电厂蒸汽管建设前期工作及钱江通道86亩土地征用顺利完成。新安装戴尖线二期中段和永富公路路灯63盏,新建公交候车亭9只。黄海标高25米以上行政村实现双路供水,凌桥炮塘等12处地质灾害点得到妥善治理。

3.用地环境更加规范。全年完成农转用项目185亩,复耕建设 4 用地31亩,出让工业用地103亩,新建标准厂房26905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7亩,办理供地手续189亩,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拆违控违强势推进,拆除各类违建23777平方米,完成区下达任务的297%,违建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4.居住条件更加优越。第二个商品房楼盘茗香庭已顺利结顶。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进展顺利,南三村第一年培育计划全面完成。规范农村住宅样式,引导农民集中建房,报批农民建房用地13亩,完成347户住房改造任务,8户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救助得到落实。

(三)民计民生保障有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七件实事全力推进。两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已全面完工,东风河整治、十五都畈改造、垃圾中转站改扩建正加紧实施,“二中合一”和永兴小学迁改建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启动建设。

2.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均衡发展,校安工程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考核全面展开,代课教师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投入70万元,撤并无证幼儿园4家,学校布局得到优化。

3.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云石卫生院回购工作有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运行,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基本药物全部零差价销售,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实惠。切实抓好新农合资金征缴和参合农民免费体检工作,参合率99.4%,体检率75.4%。“最 5 清洁城乡”工程继续保持全区领先,集镇和行政村卫生面貌有效改善,新增健身苑点4个、市级卫生社区1个、省级卫生村1个,顺利通过省级卫生镇复查。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计生服务不断优化,计划生育符合率98%,人口出生率7‰。

4.社会保障提质扩面。统筹城乡就业加快推进,完成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帮扶就业486人,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41人,均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提高村干部待遇,发放在职、退职村干部工资及补助260多万元。关心帮扶困难群众,及时调整兑现老年人基础养老金和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247万元,受助人口达5246人。慈善事业得到新的拓展,新增冠名基金100万元,救助面得到进一步延伸。

5.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加强和改进政法及信访工作,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成功创建为信访“三无”镇。坚持打防控相结合,推行新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新增治安动态视频监控20只,技防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成功创建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

6.“文化惠民”精彩纷呈。完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和连锁图书馆的建设,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强化村级广场文化建设。完善美德档案馆运行体系。《戴村镇志》八卷六本编辑完成,《生态戴村书画集》编辑出版。充分挖掘戴村特色文化,积极申报中国三清茶之乡,茶亭伤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创建势头 6 不减,新增区级文明村、文化村6个,市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1个。

(四)自身建设不断深化

一年来,围绕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树立良好形象。

1.各类建议办理成效明显。主动接受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件,办结率100%。

2.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议,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积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加强预算管理,压缩机关日常开支,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3.行政效能建设不断优化。“两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办事服务中心办理事项8649件,办结率100%;招投标中心受理项目22个,节约资金150万元。全面推进投资项目代办制,全力抓好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企务公开工作。

与此同时,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认真做好双拥优抚,服务国防建设,将19名青年送入军营。民兵预备役建设、统计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龄委、关工委、残联开展工作。派出所、银行、土管、城管执法、司法、国土、邮政、电信、供电等部门积极协助政府工作,为戴村的各项事业建设贡献了力量。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纷繁复杂,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奋发努力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全镇干部群众,向在戴村创业的外来人士,以及关心戴村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转型升级须进一步提升,投入少,增长点不多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二是财政刚性支出进一步增加,但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生态旅游开发困难和矛盾依然不少,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破难推进压力重重;四是基层基础依然薄弱,干部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矛盾纠纷、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

根据镇第十二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精神,201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十二五规划”启动和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突出城镇规划、转型升级、生态开发、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努力实现戴村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戴村率先在南部崛起。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 8 标是:以2010年实绩为基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工业增加值增长11%,实现工企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5亿元,增长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4亿元,增长8.6%;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2%;农业总产值1.62亿元,增长10.2%,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52万元,增长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从区域层面看,《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必将极大推动戴村的发展,戴村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崛起的关键期。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统计口径的调整将给我们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扎实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任重道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下三方面:

一要坚持把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以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大力创新科技产业、高效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旅游业,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强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要坚持把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着力推进云石旅游综合体建设,抓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引导新农村建设,一如既往做好集镇管理工作,力争使戴村的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坚持把改善民生、构筑和谐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加大对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投入,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平安创建力度,强化源头防控,注重矛盾化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2011年政府主要工作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始终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一是要育龙头。要发挥十强企业的示范领跑作用,推进工业企业梯队建设,争取新增3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3家,争取规上企业销售产值均达到2500万元。大力促成华东钢业集团二号镀锌线投产,提升彩钢板项目,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巩固行业龙头企业地位。二是要扩投资。提高供地效率,强化用地保障。已供地企业要加快开工建设,已开工建设的企业要加快投产。确保限额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6亿元,争取4只项目进入杭州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3只项目进入区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三是要优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推进银企合作,扩大镇担保公司的实力,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好华东钢业上市引导和服务工作。四是要强三产。出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鼓励中球冠、欣捷燃料、浦发汽车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4.75亿 元,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5个点。

(二)以创新发展为途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坚持“三位一体”方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有序开展“退二进三”,争取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名校大院的战略合作,以争创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努力打造科技型企业。争取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市、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只,新增发明专项4项、省级新产品8只,力争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8%以上。继续鼓励广大工业企业争创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二是要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名牌和标准化战略,发展名牌标准在技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做好名牌培育工作,建立名牌培育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争取申报市级名牌1只以上,实施行业技术标准1项。三是要加快“退二进三”。特别是地处云石度假区的低、小、散的企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退二进三”,腾出用地空间。

(三)以城镇化为引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深入实施城镇化引领战略,优规划、快建设、强管理,大力改善集镇面貌,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抓高起点规划。按照城镇总体规划,深化完善分区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设计,健全城镇规划编制体系,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严格做好规划执行的过程和后续管理,确保项目严格按规划实施。二是抓高标准建设。按照“全面、系统、有用、优质、高效、适度超前”的要求,认真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03省道扩建、杭黄客专、南片污水管网建设和中医骨伤科医院病房楼建设等相关工作。大力推进“一路一溪”(戴尖线二期、七都溪三期)改造,加快推进镇域内陆家路、恒达路延伸工作,分段实施戴兴路工程,改建凌溪路路面。继续抓好220KV戴村变与35KV、50KV电力铁塔建设。此外,要做好东风河整治、东庄河整治、5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增强防洪抗灾能力。三是抓高效能管理。集中力量打造集镇中心区块,建成集办事服务、招投标、会议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加快锦绣路商业街建设,实施商业布局与环境整治两同步,并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建成区亮灯率、设施完好率。集镇管理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数字化监管、精细化执法、源头化治理和社会化参与,全面提高监管水平。有效运行杭州戴村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强势推进拆违控违,确保新违建100%拆除,历年违建逐步拆除,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不断挖掘土地潜力,加快工业和商住用地收储进程,实施低丘缓坡改造、建设用地复耕,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四是抓一体 化推进。要适应城市化发展方向,以“一区三园”建设为主要载体,按照扩大茶果业,调优水产业,做强花木业,提升蔬菜业,稳定畜牧业的总体思路,发展休闲观光型、生态高效型、规模集约型农业和数字农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提升发展。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争创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扩面提质,提升和保护“三清茶”等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结合“森林萧山”建设,创建省级森林村1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培育中心村2个,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创建整治村1个,完成农居改造125户。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成立镇畜禽养殖协会。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规范农经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力争覆盖面达50%以上。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新增流转土地1000亩。深化“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扎实推进欠发达村的结对帮扶,用足用好资金、政策和土地指标,不断夯实村级组织的经济基础。

(四)以生态优先为方向,展现城镇发展特色

生态是戴村最大的优势、后劲、财富和潜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一手抓项目推进,一手抓生态保护,经营好戴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水。一是要加快推进度假区建设。要抓紧做好云石旅游度假区土地挂牌出让的后续工作,力争剩余土地早日挂牌出让。启动建设云石度假山庄。加紧实施狮山一万伏高压线改造及供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名人名宅会所年底前对外营业。三清文化园区块要确定戴尖线至石牛山景区道路的选址规划,加紧实施云石桥改造工程,同时结合茶文化节,加快茶厂、茶楼、茶村、茶博馆、茶溪谷等相关景点的建设。仙女湖区块要进一步完成安置土地的收储,按“风情小村”的规划要求,争取明年建成李家坞安置用房一期60户。启动三个村5000穴生态公墓的选址、规划和建设,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二是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提高生态文化认同感,广泛开展 “生态系列”创建活动。以“简朴、隆重、务实、安全”为原则举办好第二届茶文化节,进一步培育和提升三清茶文化和生态文化,挖掘具有戴村特色的原生态艺术文化产品,打响戴村特色品牌。三是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加强对金属加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落实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功能区内企业污染物的排放,确保综合能耗下降12%。对限制准入区和生态敏感区域内的技术落后、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强制实行“关、停、并、转”,有序实施污染企业搬迁,改善集镇周边环境质量。

(五)以民生保障为根本,共建共享“和谐戴村”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投入,全面优化学校布局。建设“二中合一”工程校舍,完成永兴小学迁改建、戴村成校搬迁和云石小学旧楼改建工程,逐步完成无证幼儿园的撤并工作。继续做好校园安保工作。二是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推行收支二条线管理,药品销售零差价。力争村(社区)健身苑点覆盖面达到100%,保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的正常运行,完善医疗卫生为民便民服务体系,争取农民体检率达80%以上。深化“最清洁城乡”工程,巩固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争创市级卫生村1个,全面提升镇村环境卫生质量。坚持不懈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一票否决”和以村为主工作机制,依托计生服务站,提供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整合公安、综治办、计生办力量,强化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创建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三是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创新载体,深化“美德标兵”好村民评选,开展“我为家乡谋发展”主题教育,试点设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站,培育新农民。深化“种文化”工程,完善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争创区级文化村2个,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单位2个,宗教和谐场所2个。发挥美德档案作用,全面推行春泥计划,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稳定。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全覆盖、上水平、多层次”上下功夫,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救助为补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争取充分就业村创建率达到80%,实现劳动年龄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五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事故追究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整治,创建区安全生产示范镇。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努力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确保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安全。六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建好镇综治工作中心及村级综治工作室,试点推行“数字巡访”,建立健全镇村矛盾纠纷联动机制,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摸底和研究分析,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普法教育。畅通民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镇领导信访接待和包案制度,全力打造“平安戴村”。七是全面规范村级管理。依法有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推广上董民主票决制经验,有效监管农民建房和违法用地,提高村级工程招投标纳管率。规范财务管理,认真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各项规定,执行最严格的村级“零招待”制度,有效控制村级债务。开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和村主要干部 16 离任审计,继续开展村级财务评星晋级活动。八是全力办好七件实事。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要求,为民办好七件实事:

1.创建“中国三清茶”之乡,举办第二届“中国杭州萧山三清茶”文化节;

2.实施恒达路东伸工程; 3.实施七都溪治理三期工程; 4.实施皇天畈东庄河河道治理工程; 5.实施七都溪全线管理市场化运作; 6.新建生态旅游项目配套工程三处; 7.启动镇公共办事服务用房建设。

(六)以提高效能为中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工作执行,坚持廉洁从政,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水平。自觉接受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和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强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注重民情民意调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经济运行预警预测,规范统计工作,做好人口普查的后续工作。

二要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管理,确保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的落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事业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加强招投标中心和办事服务中心规 范化建设。突出做好资金的筹措,规范对村级的各种补助,确保资金投向合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要强化廉洁从政,提高政府廉政水平。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防体系,打造廉洁政府。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加大审计跟进力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跟踪。进一步压缩日常开支,认真落实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确保公共资源节支增效。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力度,进一步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公平高效、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进一步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和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浅谈“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 篇6

收入是会计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收入准则也是会计的重要准则。2014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并定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新的国际收入准则的核心原则是,主体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商品和服务的模式,确认金额应当反映主体预计因交付该商品和服务而有权获得的金额。为此,准则设定了收入确认计量的五步法: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单独的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履行每一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收入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

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共分八章四十三条,基本框架为总则、确认、计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列报、衔接规定、附则。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相比我国2006年颁布的现行CAS 14(五章十九条)和现行的CAS 15(六章二十八条)的规定,变化较大。首先是准则制定的理念从“收入费用观”变为了“资产负债观”,即由规则导向型的收入费用观变为了原则导向型的资产负债观;其次是准则的框架变为了财务报告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基本环节;再次是收入确认标准以控制权的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最后是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认收入代替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收入。由于这四个重要方面的变化,导致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相比现行的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具体列表分析见下页表1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与CAS 14、CAS 15的部分内容对比。

二、对现阶段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几点建议

(一)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

准则制定委员会应继续就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进行征求意见,根据我国的国情,向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工作者、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交易委员会、国资委等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继续进行充分调研,考察原准则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准则的顺利实施。

(二)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情况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5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将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要继续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就要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以及实施情况,使得收入准则修订后能顺利实施,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情况,不断完善我国收入准则的修订,将准则的应用指南等一并归入准则。

(三)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积极应对收入准则的变化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要认真研读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评估准则对具体行业的影响,积极应对。具体地说,企业要进行新修订准则与原准则对行业的影响对比分析,可以鼓励部分企业提前实施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认真总结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反馈给准则制定委员会,以利于准则制定委员会充分掌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收入准则的修订。

(四)税法的修订与完善

毫无疑问,随着新修订收入准则的实施,税法的相关条款不能滞后于准则的修订,税法的相关条款要不断跟进、完善,以利于税务人员实际操作,防止税源流失,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税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要积极反映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税法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五)会计人员提前认真学习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无疑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与实施,积极学习我国会计准则,认真执行会计准则,将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积极反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供准则制定委员会参考。

摘要:2014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收入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本文将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与现行的CAS 14、CAS 15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对收入修订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对比,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评析与前瞻——以金融工具、合并报表和收入准则为例[J].会计研究,2012,(4).

[2]IASB/FASB.Feedback summary from comment letters and outreach,2012

[3]IASB/FASB.IFRS 15.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2014.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S].2015.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S].2015.

[6]李现宗,张启.收入准则的国际变化及我国的应对[J].会计之友,2015,(19).

[7]宣和.新收入国际准则:全新的框架[J].会计研究,2014,(7).

[8]杜晓旭.源自客户合同的收入准则对油气行业预期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潘上永,张会莉.IASB收入确认新模型及其影响[J].财会月刊,2014,(8上).

[11]唐滢滢,汪祥耀.IFRS 15“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解析及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2014,(9).

[12]方竺乾,马晓萍,任世驰.收入国际会计准则变化探析[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宣传信息工作征求意见稿 篇7

本科生校内奖学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校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弘扬“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鼓励本科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各有所长、全面发展,实现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校内本科生奖学金包括校长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五个奖项,各奖项均由我校出资设立。

第三条 校内本科生奖学金奖励对象为我校二年级(含)以上在校参加正常学习活动的全日制本科生。第二章 名额、等级及奖励标准

第四条 校内本科生奖学金的等级划分及奖励标准:

(一)校长奖学金:10000元/年/人,每学年评选10人。

(二)学习优秀奖学金:

特等奖5000元/年/人,名额不限,满足获奖条件者均可申请;

一等奖30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二等奖20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三等奖10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三)科研创新奖学金:

一等奖10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二等奖8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三等奖5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四)志愿服务奖学金:500元/年/人,志愿服务奖学金获奖学生由校团委及各学院推荐。校团委推荐名额由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各学院推荐名额由学院自行确定。

(五)文体优秀奖学金:

特等奖10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一等奖8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

二等奖500元/年/人,名额由各学院确定。第三章 申请条件

第五条 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上一学年所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第六条 具体申请条件:

(一)校长奖学金:

1、上一学年必修课(含限选课,不含独立实践教学环节,下同)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10%,必修课成绩均在85分以上。

2、满足当学年科研创新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中两项奖学金的申请条件。

3、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生给予优先或破格考虑:

(1)为学校赢得社会赞誉、树立良好形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2)为学校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3)在思想道德建设、科研创新、志愿服务、文体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4、同一学年内校长奖学金与其他校内奖学金不可兼得。

(二)学习优秀奖学金:

1、上一学年的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在同年级同专业排序,前3%有资格申请一等奖,3%-10%有资格申请二等奖,10%-20%有资格申请三等奖。

2、学习优秀特等奖学金只在大四第一学期时可以申请,申请条件为在校期间获得过两次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再次符合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的申请条件。

(三)科研创新奖学金:上一学年创新与实践学分8分(含)以上有资格申请一等奖,4分(含)至8分有资格申请二等奖,1分(含)至4分有资格申请三等奖。

(四)志愿服务奖学金:申请志愿服务奖学金的学生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上一学年担任校内各级学生干部,且任职一学期以上,工作成绩显著。

2、属于在学校正式注册成立的各级、各类社团、协会、广播站、志愿者联合会成员,积极参加活动,表现突出。

3、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无偿献血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

出。

4、有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受到学校或社会赞誉。

(五)文体优秀奖学金:

1、上一学年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文体比赛并获得前三名或一等奖,或在校期间获得过两次文体优秀一等奖学金,再次符合文体优秀一等奖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有资格申请文体优秀特等奖学金。

2、上一学年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级及以上文体比赛并获得前三名,或为学校文体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学生有资格申请文体优秀一等奖学金。

3、上一学年在校级及以上文体比赛中取得前三名,或在校园文体活动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学生有资格申请文体优秀二等奖学金。

4、学年内同时获得多项成绩的,以一项最好成绩申请;比赛级别由体育部或校团委认定。第四章 申请、评审与发放

第七条 校内本科生奖学金每学年秋季学期申请、评审与发放一次。

第八条 申请与评审程序:

(一)本人申请。每学年秋季学期初,根据学校统一工作安排,符合校内本科生奖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可向校内有关部门提出奖学金申请。其中校长奖学金向学生处提出申请,志愿服务奖学金可向校团委或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习优秀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申请校内本科生奖学金的学生需提交《申请表》、上一学年《学生成绩单》、个人总结或事迹材料及相关证明。

(二)名额确定。学生处根据学校拨付的奖学金总额,按照各学院学

生比例,将当学年奖学金额度分配至各学院。各学院根据获得的奖学金额度、学校当学年各类校内奖学金分配比例指导意见及本学院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学习优秀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获奖学生人数。校团委志愿服务奖学金推荐名额由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达。

(三)奖学金初审及学院公示。各学院按照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及名额比例对申请各项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审查,提出初审名单并在本学院范围内进行五个工作日的公示。校团委提出志愿服务奖学金推荐名单并反馈至学生所在学院,由各学院在本学院范围内进行五个工作日的公示。学生处对申请校长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审查,提出校长奖学金初审名单。

(四)学生工作委员会审核。学生处汇总全部校内本科生奖学金初审名单报学生工作委员会审核。

(五)校内公示。经学生工作委员会审核的获奖学金学生名单在校内进行五个工作日的公示。

(六)校长办公会批准。校内公示无异议,获奖学金学生名单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确定当学年获校内奖学金学生,并由学生处存档备案。

第九条 奖学金的发放。奖学金申报、评审工作结束后,奖金由财务处一次性发放至学生本人所持有的北京银行借记卡中。第五章 附 则

第十条 学生处常年受理我校师生对校内奖学金有关工作的投诉。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获奖资格,收回奖励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授权学生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高高兴兴小乌龟下一篇:植树节主持人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