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话题作文(精选16篇)
我藏在一根柱子的后面,静静地等待目标出现.嘿!终于出现了!他走到家门前,拿出钥匙,匆匆忙忙地进去,又匆匆忙忙地出来.我不禁心生疑惑,他要干嘛去呢?怎么走的这么急?
带着疑问,我尾随他穿过一条条马路,掠过一条条,街道,经过一条条小巷,终于看到他停了下来,走进一间屋子里.!我的天,怎么走这么久呢?他到底要干嘛?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咦?这是哪里?怎么这个地方这么简陋?不想再思考,解开谜团要紧。我立刻伏在门外,小口小口地喘着气,偷听着他们的对话:
“小明!乖孩子!你又来啦!走了那么远,看定累了吧!快点过来坐”我听见了说话声还附和着笑声。又是夸奖的话!他有这么乖吗?我又不服气了。
“王奶奶,我不累,这点路程对我来说只是小事情罢了,没什么的。他顿了顿,低下头,”王奶奶你在补衣服啊?我来帮你吧!“
他坐下来,从椅子上拿了一根针和一条线,有模有样地开始缝了起来。“王奶奶啊,以后这种事就交给我吧!您不要这么操劳了。”他侧着头,仿佛在喃喃自语,阳光落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衣衫。
我不禁在心里调侃他,哟!还会缝衣服呢!
“唉,小明啊,你从小父母就不在你身边,他们总是很忙,忙得连新年都没法回来看你。你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过日子,真是让人心疼啊!没有父母的陪伴,你还这么懂事,真是难为你了,孩子。”老奶奶叹了口气,转过头看着小明,那眼神里充满了慈爱。
他笑了笑:“要不是王奶奶在我小的时候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还总是哄我睡觉,陪我玩。总是包容我的任性。”他顿了顿,咽了咽口水,接着说:“所以啊,我这些这么优秀的品德都是您遗传的啊!这应该是您的功劳啊!”
“小孩子真会开玩笑!哈哈哈!”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老是把我当小孩子看!我长大了,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了。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要好好报答您!”
“好好好,报答我,报答我。真是个好孩子……”
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打碎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动了动身子,轻轻地跳了几下,疏通了一下筋骨,准备离开的时候。屋子里传出来一句话:“外面的人是李大婶吗?”
我狠很地掐了一下自己的肉,懊恼极了。怎么这么笨啊?这都会被人发现?真是蠢死了!
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转过身去,小声地说:“我不是李大婶啊,我只是刚好路过而已。”
王奶奶笑了笑:“原来不是啊,不好意思啊,小姑娘,要不进来喝口水吧”
我连忙摆摆手,笑着回应:“不用了不用了,我还赶着回家呢!”
“奶奶,我缝好了,你看看!”我往他那边看过去,他拿着一件补好的衣服,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兴奋啊!那件衣服好像真的看不出有补过的痕迹。我暗暗地在心里佩服他,连衣服都补得这么好,看来真不是徒有虚名的啊。再对比一下自己,唉,真的差了十万百千里啊。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连忙跑了出去:
“咦?刚刚的那个小姑娘呢?”
“什么小姑娘啊?”
“哦,没什么,可能她走了吧!”
“好吧。奶奶,你还有什么没做完的吗,都留给我做吧!”
“好,好……”
别人家的孩子?她疑惑地皱起了眉。是苏阿姨的儿子,还是沈伯伯的女儿?———不过,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不是自己。想到这里,她沮丧地叹了口气。母亲的训斥还在继续:“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上网,一回家就写作业,周末还帮妈妈做家务。你一样都做不到,我怎么没有个这么乖的孩子?”以一声长长的叹息作为这次会话的结尾,她母亲揉了揉眉头,带着一脸的疲惫轻声说道 :“回去写作业吧。”
她乖巧地退出了母亲的房间,想起母亲疲惫的神情,忽然不忿起来:不就是考试满分吗?我也可以做到。别人家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握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
她学习越来越刻苦,考得越来越好,可不知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依然牢牢压在她头上,仿佛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不光会念书,还孝顺的很,又乐于助人,每每想到母亲说起“别人家的孩子”时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她就满心不甘———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完美吗?我也可以做到!
邻居们都发现她变了。她变成了一个谦逊懂礼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热心肠的好姑娘,变成了一个孝顺的贴心女儿。她母亲提到“别人家的孩子”的次数终于越来越少,但她还是一直不知道,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是谁。应该是苏阿姨的儿子吧,听说他很孝顺,她总是这样认为。
直到有一天她去苏阿姨家做客,偶然听见苏阿姨训斥她儿子:“你看看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 样 , 乖乖地待 在家里呢?”她忽然明白了,“别人家的孩子”原来并不一定真实存在 ,难怪会这么完美。那不过是望子成龙的父母用来激励孩子的借口罢了。
但她依然感谢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她,让每个孩子变得更好。
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无瑕的白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更不用说是完美的孩子,那个从来不玩游戏的孩子可能也不爱学习,那个从来不聊QQ的孩子可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那个长得好看的孩子可能从来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那个我们当作“别人家的孩子”的孩子,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好,只是我们不合理地整合了他们所拥有的好品质。我们在心理上虚构出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下,被自卑包围,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严重影响着孩子的顺利成长。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束手无策,心灰意冷,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这时自卑感变成了阻碍个人積极成长的障碍力量和破坏力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老妈总爱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但偏偏这个“别人家里的孩子”是我的邻居。我们经常碰面,所以见到他,我总是默不作声,生怕老妈又拿我和他比较。
这次期末考成绩出来后,老妈拿着成绩单向我走来,我本以为老妈这次不会再拿我和他比较了,因为我期末考语数英科都考了全班前三,可是我错了。“你看看别人,语数英科四门科目全部免考,你考得是还不错,但你怎么没有免考的份呢?而且人家还主动要求他妈妈给他买练习册、试卷,我买给你你都不怎么写。果然,多写练习是有好处的。”老妈滔滔不绝、唾沫横飞,仿佛唐僧在我面前念紧箍咒呢!唉,学霸的世界我不懂,还是好好加油吧。
现在暑假来临,妈妈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也少了许多,可是最近老妈看我没长高多少,又拿我的身高和他比。“你看看人家,长得又高又壮,你却长得像个‘矮冬瓜’,爸妈已经不高了,你要为爸妈争口气呀!”长得矮又不是我的错,谁叫你们基因不好。
不过,我还有一个特长――吉他。可是在得知他会弹钢琴后。我真觉得他是老天爷派来针对我的,我已是“伤痕累累”,没有一点能比得过他,我已没有力气再说些什么了。
试卷发下来了,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当我把试卷给妈妈看时,妈妈的脸沉了下来。不用想就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又要出现了。果然,妈妈拿着试卷在我面前挥舞着,大声说道:“你看看你,考这么几分,别人家的孩子都是90多分哪!这么简单的题目,别人家的孩子就算没学过这单元,也比你考得好……”我低着头,大脑里开始搜索“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真的那么厉害吗?不学也可以比我考得好?但妈妈的怒吼又排山倒海似的来了:“你看看这道题,又是粗心错的!你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那么细心呢?”唉,“别人家的孩子”害苦了我!
又开家长会了!妈妈一进门,就开始劈头盖脸地数落我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被老师表扬了那么多次!再看看你,同是一个老师教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厉害呢……”听着妈妈的唠叨,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妈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样样都好,她怎么就没有想过别人家的妈妈是怎样的呢?
别人家的妈妈在孩子考差后,不仅不批评,还会安慰、鼓励;别人家的妈妈在孩子看电视时,不仅不责骂,还和孩子一起讨论电视情节……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很乖巧会疼爱父母为父母分忧,他们都是学霸在校是学习的榜样,促使不少的家长为超越别人家的孩子而将孩子送进不计其数的补习班。在各方面的打压之下,孩子尽管有过反抗都比不过别人家孩子的力量。也只能进入各科兴趣班或是学习班。都不曾替孩子考虑过。当今的风气似乎孩子不上各种班就是父母认识的不到位对孩子的不关心。
也正因这样的补习风气,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童年是该有的快乐与玩耍的时间,我想父母不用这样的操之过急。孩子的童年本就属于他们,不然等成年后,孩子发现自己的童年一片空白。这不就是一件悲哀的事吧?我们大可放手一搏,让孩子们自己成长,过着属于他们的童年,也希望他们的童年中别人家孩子的影子能少则少。多建立对孩子的自信,不断地鼓励孩子追求进步,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在那里度过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勾勒蓝图,奔向未来。而且,如果他们愿意,他们随时都会回去,重温欢乐,或重头再来。
如果你不想你的童年有遗憾,也请你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耕作好你的童年“场所”,方便你随时回去看看,做些修正。
七岁,独自赶路
孙见喜
一年级时,有个星期六下午,娘领他到三十里外的县城去看姨,并说好星期天下午回来,不误他星期一上学。可是到星期天下午,姨说什么也要留娘再住一天,娘动摇了,不想走了,并要说服儿子。平娃执意不从,姨便下保证说,星期一早上挡个车,一碗饭的时间就回去了,误不了上课。熬到星期一早上了,三人去挡车,偏巧就没有挡住,眼看日头一竿子高了,姨就留他们吃过早饭再走。这时,平娃对娘说,你去帮姨做饭,我在这路上看人家骑自行车,饭熟了就回来。可是,饭熟了,人不见了,老姊妹方知上了大当。娘急急包了两个蒸馍,上路追赶,她知道儿子对学业是多么重视!
这一年,他刚刚七岁,有胆量独自走完三十里路。他心里明白,来时是顺着公路走到县城的,回去也只要顺着公路,终能回到家里。
娘整整追了二十里,才看见他的小影影。待赶上了他,离村只有两里路了。他虽然迟到了,但终于赶在放学前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学校,便不能算作旷课,便不能影响他当优秀学生。此后,娘带他走亲戚,再也不敢耽误他的学习了。这是他用自己的力量争得别人的承认。在他成人之后,这个思想也常常指导着他的行动。
(节选自《贾平凹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赏析
曾经读过一首小诗:“我是谁/妈妈说/我是她的贴心小棉袄/爸爸说/我是他的小公主/奶奶说/我是她的心肝宝贝/爷爷说/我是他的乖乖小甜心/ 我说/我是谁?”有心的小孩子,童年时已经开始追寻自我。童年的平娃,七岁时有胆量独自走完三十里路,那是因为他要回到他心灵的家园,他用自己的力量争得承认。童年最大的自由,不是不做作业,随便玩乐,而是拥有做回自己的权利。
达尔文的校外兴趣
[俄国]涅克拉索夫 著
学校里学的是古文,读的是古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著作,并且还要背诵。背诵对达尔文来说是很容易的,但两天以后他就把所背会的东西同样容易地忘掉了。只有贺拉斯的某些诗篇使他得到唯一真正的快乐。学校还讲授古代史和地理,这两门课讲授得都很扼要。
达尔文对别特列尔的这所学校十分反感。在这所学校里,他是一名中等生,可能还是一名落后生,所以他认为在这所学校的那段时间是一个“空白”。
但是,达尔文却有各种各样的校外兴趣。例如,他曾跟一位家庭教师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当他了解了对定理的一些明确的论证方法时,他就感到非常满意。当有人向他说明如何使用晴雨表上的游标时,这也使他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他做的主要事情还是搜集。他一面照旧收集矿石,一面努力设法找到一些有新的名称的新矿石。他还收集各种昆虫。他在十岁时就对地方动物志相当熟悉,而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之后,就开始对鸟类习性进行观察,并做出各种标记。他在这样小的年纪就十分喜欢“在刮风天的傍晚沿着海滨散步,观赏那些沿着奇怪而又错误的路线飞回家去的海鸥和鸬鹚”。
在达尔文快要毕业时,他的哥哥伊拉司马斯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一个棚子里搞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达尔文经常帮助他,并且认真地读了几本化学方面的书籍。当他在实践中了解到了实验方法的奥妙之后,便对化学入了迷。但是别特列尔的学校反对他从事这一工作:别特列尔博士曾当众斥责他白白地浪费时间,而同学们则给他起了个“瓦斯”外号。
在毕业前不久,达尔文又迷上了打猎。在他十五岁时,他曾去探望住在伯明翰附近的萨缪埃利的姑父哥尔顿(他的妻子是他父亲的妹妹),姑父常带着他这个侄子去打猎,并给了他一支猎枪。当他们打猎归来时,姑父开玩笑地对他说:“鸟儿正站在树上笑你哩。”达尔文也笑了起来,可是这个玩笑刺伤了他。不久哥尔顿来到芒特,达尔文把他叫到花园里,以胜利的姿态表演给姑父看,他是怎样射中抛到空中的手套的。
至于谈到他当时的文学兴趣,正如他后来所回忆的那样,他常常坐在学校深深的窗户洞里入迷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他还阅读诗人汤姆逊的《四季》诗以及刚刚出版的拜伦和华尔德·司各特的长诗。
当他对诗歌失去兴趣而感到不快时,就骑马到城外郊游,这使他有机会欣赏大自然的风景,这种娱乐他一直保持到晚年。
还有一个特点应该指出:看来在当时达尔文就具有一种温和可亲的、善于交际的性格。他在同学当中有许多朋友,他对他们非常留恋,非常热爱。
(选自《生来就是博物学家:达尔文传》,韦清豪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赏析
少年达尔文反感他所读的学校,但是却有着丰富的校外学习兴趣,如学习几何、化学、搜集、文学、郊游等,他对这些事物感兴趣,并且投入了身心去学习、消化、取得成果,这为他后来研究生物学提出进化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的幻想和实验
邓锡铭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年留学美国,学习土木工程学,与已故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同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我自小就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少年时期,描写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两部电影《少年爱迪生》和《伟人爱迪生》,使我着迷和倾倒。我第一次领悟到了创造发明的伟大,感受到创造发明给人带来的无穷的欢乐,由此立下志愿,以后也要像爱迪生一样,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发明家。这两部电影把我引上了科学技术的探索之路。
在青少年时代,我有过许多科学幻想,并动手做了一些实验:我做过铜丝刷子,将它放在香烟铁罐内转动,指望能通过摩擦生电,点亮小灯泡;在金鱼缸里做过虹吸现象的实验,还做了“改革”,使入水口变大,出水口变小,试图依靠虹吸现象使低水位的水升到高水位;幻想在自行车上装上小发动机,脚踏板上装电动机,以为一踏自行车,就可以永不停止地向前进,成为永久型的名副其实的“自行”车;自己归纳出“比热与原子量的关系”,以为是“新发现”而沾沾自喜,以后才知道前人早已导出了这一关系;在一个假期里,用积蓄的零花钱买来材料,兴致勃勃地做了一个利用水银柱下落来抽气的真空泵。做成后自鸣得意,窍以为是自己的“新发明”,后来才知道,英国科学家、电磁感应定理的发现者法拉第在日记中谈到,这个实验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有人做过了。
尽管所有这些青少年时期的科学幻想和科学小实验,并没有使我成为爱迪生那样的伟大人物,但是却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蓄意追求创新和变革、追求新思想的意识,以及磨炼出了遇到失败不气馁的性格。通过科学实验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并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得到启示,萌发出进行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思想,以及应用物理直觉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在进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学这门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作为自己的学习专业。青少年时期的幻想和实验对于我世界观的形成是起了巨大的作用的。
1949至1952年,我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到了系统的知识,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政治上激烈动荡、改天换地的伟大时期,“为新中国学习”的口号激励着每一位有志的青年学生。北京大学校园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名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北京大学特有的活跃的科学思想,使我学到了课本上所学不到的更珍贵的东西,对我后来的科研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节选自《院士思维》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赏析
邓锡铭先生是著名的光学、激光专家,中科院院士。在他的身上,他小时候所做的事情,我们也做过,例如拆装玩具、闹钟、自行车、电脑,例如栽花、种草、做饭、洗衣等。但我们不能停留在感到好奇的水平上,不能止步于玩够了的层次上,我们要钻研下去,要取得属于自己的成果。我们就是别人家父母、孩子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珍重!
本栏插图 鲁 璐
随着我们的一天天长大,年龄一年年增加,我们的烦恼也逐渐多了起来。“堆积如山的作业,大大小的考试,爸妈师长的唠叨……”这些烦恼使我们一次次感到彷徨;一次次感到无奈;一次次感到身心疲惫。为此,我决定向你倾诉。
在大家的记忆之中,永远存在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它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家长就时常告诉我们:“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你却在疯玩。”“别人家的孩子又考了100分,你呢?”“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弹钢琴了,你就只会看电视!”……
长大了,“别人家的孩子”依然时常萦绕在耳畔。“别人家的孩子每天都在帮父母洗碗、扫地,你就只会打篮球。”“别人家的孩子钢琴都过十级了,中招可以加分,你整天玩的游戏能加分吗?”
从小到大,“别人家的孩子”总与你形影不离,它让你一次又一次欲哭无泪,一次又一次无所适从。因为,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别人家的孩子”总能比你强。
“别人家的孩子”是现实的,因为你是普通孩子的一员,天资平凡,不可能登上世界的顶端。“别人家的孩子”又是虚构的,因为家长不会抛弃我们去找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当他们的孩子。
我只能说,“别人家的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失败品,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中国的悲剧。“别人家的孩子”是家长联手创造的。把孩子推进家长攀比的虚荣的陷阱中。今天,一位家长的孩子拿了100分,他觉得很有面子,向大家炫耀。明天,另一位家长的孩子拿了第一名,他可以畅谈自己的教育方法。他们不知,孩子成了他们攀比的机器。
唉!可我却又理解了家长。他们是因为我们的前途着想才这样说话的。
成长是一次痛苦的升华,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烦恼如烟,可以被行动的飓风驱散;烦恼如火,可以被乐观的清泉浇灭。
犹记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伸了个懒腰,打开电视,拿起零食,随手就吃了起来。不多时,爸爸这个“唐僧”走了过来,他一过来,我就立马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爸爸天生啰嗦,是家里的唐僧,因句句致命,故有“亡命唐僧”之称。他看见我懒散的模样,眼睛立即瞪得像铜铃。我见机不妙,正想先发制人,可话音未发,他已像念经一般,念念有词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你这么肥,还吃零食,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有像你这样的吗?快去跳绳!”话音刚落,他就以闪电般的速度伸出双手,“唰”的一声收走了零食,又“啪嗒”一声关掉了电视,这顿操作堪称猛如虎,其速度之快,真叫人瞠目结舌。我愣在那,还没反应过来,不管是手上,还是双眼_所及之处,除了空气,还是空气……半晌,我猛然醒悟过来,才发现打败我的正是那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又记得上星期六,本来高高兴兴的,却再次被别人家的孩子打了一拳。当时,我拿着平板津津有味地看着,老妈一走过来,就立马说道:“张翔作业昨天就写好了,你呢?还没写好!你看人家这么快写好了,你倒好,整天慢悠悠的!还不快去写作业!”我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就只剩一页英语黄冈了,急什么呀?”妈妈一听,就来气了,说:“可别人都写完了,你明明知道自己还有剩下的作业,还不赶紧去写?!”我听了,不好辩驳,但心里却没好气地想:那你也不看看张翔爸爸妈妈多会赚钱,你们呢?不过,我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然就要“世界大战”了。
开心就好:妈妈每次开完家长会回来,总会对我说:“某某考试考得好就是因为他很少看电视!”然后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可我同桌看的电视比我还多呢,一样能考到前三名,这样的例子她就不说了。
猎鹰:我和表哥的感情很好,每次在一起都玩儿得很开心。可妈妈总会在我玩儿得高兴的时候,对我说:“表哥是高分考上的重点中学,你除了知道玩儿,就不能向他多学习吗?” 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真的很反感,感觉表哥也有些尴尬。
水上漂:不仅仅是学习,家长是什么都想比。他们总是唠叨:“你都多大了,还是站没站样,坐没坐样,你班某某同学多懂事呀,你多学学她!”
峡谷微风: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点多!我真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免得爸妈一看到我就要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了。
喜欢闪电狗:“你看看人家谁谁,又怎么怎么……”一听到爸妈这样说,我就只想沉默。
乖宝宝:家长希望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我们变好,其实我们在被比较的时候,心里是很难过的。
泉上清(家长):其实我们也不想光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在家长会上,家长聚在一起本来是想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可到了最后,往往就变成了“孩子成绩大比拼”了。
幸运草(家长):每次开完家长会,儿子都会乖乖地在家等我回来,一副小可怜的样子。我也不是想说他,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争取更进一步。当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
无情西北风(家长):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少不了聊天。如果聊挣钱多少,那成“显摆”了,就聊不到一起去了。而话题围绕着孩子来说就没啥顾虑,自然而然就比起孩子来了。
雁南飞(儿童心理学教授):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心得是好的,但在比较之后只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向别人家孩子学,不一定能起到教育作用。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而不是比出来骂出来的。
大写的中国心(家长):人和人是不同的,自己的孩子才是独一无二的。要发掘自己孩子的特点,不一味地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而是和孩子的过去比,看到孩子的成长和优点,并适当给予表扬。
马哈哈:家长也许是对自己孩子有太大的期望,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情。当儿女的,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能忍就忍吧。努力是要努力的,但只要觉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就好了。
多多熊:对,我们还是互相理解吧!孩子要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家长也要多读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学习如何与孩子交谈,如何鼓励关心孩子吧!
比“别人家孩子”的好处
1.树立榜样,取长补短。
2.戒骄戒躁,不断向前。
3.保持竞争,激励进步。
比“别人家孩子”的坏处
1.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2.打击孩子自信心。
3.对“别人家的孩子”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
六岁那年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是我考的最惨的一次。班级一共七十五人,我考到了五十四名,这使本来要强的妈妈把我骂了一顿:“又考这么点分,你一天天的就是不给我争气,才一年级就考这点分。你看看人家XXX,每次考试都满分……”后来她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深深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
六年级下学期,学习最紧张的阶段,有些抱怨很正常,但我只是说了一句“这一天天的真累”之类的话,妈妈便训起我来:“有什么累的,人家XXX比你的补习班多了是了,人家怎么不说累?”我本习以为常,可谁知她又说了一句:“人家XXX才是应该被夸奖的对象。”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劈在了我的心上,我的委屈与不甘仅仅化作一滴水,从脸颊滑落。
那天,我学完辅导班刚回到家,爸爸就开始批评我了:“你看看别人,别人每次都考100分,99分的。再看看你,考这么一点分数。”我听得金豆豆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把头埋得低低的。回到房间里,写着作业,耳边却还回荡着爸爸的批评声。
还有一次,我刚写完作业,坐到沙发上,正在干家务活的妈妈又说起来:“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子,再看看你,一天天的好吃懒做的,你同学天天都做家务,勤劳的很。”我一下子站起来,拿起抹布,打开水龙头,触碰着那冰凉凉的自来水,用力拧干,擦起了桌子。
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我每天做作业总是做到很晚,有一次妈妈终于又忍不住了:“你看看别人徐媛媛每天那么早就做完了,再看看你,每天晚上做到十点钟。我就搞不懂,同在一个教室,差别怎么这么大。”我听了,就有一些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说着,就加快了手中写作业的速度。可是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的说:“知道有什么用,你倒是改,我真搞不懂,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看看你,真是无救了。”我终于受不了了:“天天别人家的孩子好,自己家孩子就不好了,别人家孩子好,你就去学别人的妈妈呀。”我一气之下,大声地对妈妈吼道,不知不觉又哭了出来。
多年后,小学同学聚会,有个男生过来跟我道歉,说:“小时候不懂事,经常和你过不去。”我就问:“对啊,那时候你们到底为什么呢?”
那个男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咱们这些同学都是邻居,父母都认识,你学习好表现好,每次老师都要拿你当榜样,然后就批评我们不用功学习、调皮捣蛋,接着批评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被训了,就把怒气发到我们身上,那时我爸开完家长会就拿擀面杖打我,还整天说‘你看看老蔡家的姑娘,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分,再看看你,就知道玩,我打死你这个不知道长进的东西!’”
同学挨了打骂,满肚子怨气没处发,第二天到学校看到我,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就使劲欺负我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原来如此,这都是大人乱比较惹的祸啊!
老师树立好學生标准,父母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比,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心中累积非常大的愤怒和负面情绪,孩子因此觉得自己不够好,父母不喜欢自己,更喜欢那个邻居家的小孩,所以孩子心里就不自信,不再自我肯定,失去了安全感。
我的邻居们会喜欢我超过他们自己的小孩吗?绝对不会!但是大人的做法却给了自家孩子这样的错觉。
有人曾在论坛上讲: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说明有很多父母都有这个通病,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这么做的初衷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近在眼前的标杆榜样,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打个比方,如果老公有一天回来跟老婆讲:“我同事的老婆可会做饭了,他带的饭那叫一个色香味俱全,你要跟人家好好学学。”老婆会怎么反应呢?她会下决心向老公同事的太太学习,努力提高烹饪技巧吗?恐怕大多数女人的反应会是,“她好你找她去啊!你找我干什么?”或者,“你看不上我是吧,看不上就离婚好了,你看上谁找谁去。”你看,老婆如果被老公拿来与别人比较,后果可能会严重到两口子过不下去的程度。
换一下,如果老婆跟老公说:“你看邻居家又换了一台高档车,听说他家男人又提职了,一年能赚50万,你看你,几年了职位都没动过,回来就知道玩电脑,一点不努力。”老公会怎样?会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向邻居看齐,还是会感觉很郁闷、很焦躁、很没面子?
上面夫妻两个人的感觉相加,合起来就是孩子被父母比较后的感觉。可是孩子不会跟父母讲:你喜欢那个孩子让他当你们的孩子好了,或者人家父母都当官,都有钱,你们怎么不行呢?孩子爱父母,依赖父母,最怕父母不爱自己,不要自己,所以孩子不会去对抗父母,但是他心底里会受到深深的伤害,会郁闷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没能达到爸妈的期望。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各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如果父母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对孩子非常不公平。从根本上讲,孩子的基因是父母给的,父母怎么不比比自己的基因能不能赶上别人呢?即使你有好基因,没传给孩子,也不怪孩子呀!
孩子透过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形成自我认知。父母看孩子好,有很多优点,很欣赏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好很优秀,做什么都有底气。父母若觉得孩子不如人,什么都需要改进,时常贬损否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我否定,自我贬低,孩子的心中就被种下了自卑、不自爱、不自信的种子。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时时处处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努力,给予鼓励和赞赏,这是建立孩子自信的根本。孩子有了自信,他自会找到自己的所长,未来便一定能拥有成功幸福的人生。
(曾俊慈荐自《人生十六七》)
责编:高冗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总认为别人的什么都好,但其实真的如此吗?
周末,画画班课间休息时,我就与一位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我开口道:“林林,我真羡慕你,什么都好,想要什么父母都答应。”
“呵……”她只是苦笑了一下。
我说:“你笑什么,你看你每个月有100元的零花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我呢?每次我向我妈要1元钱她都不给,还问我要钱干嘛,我说放学买吃,她听了便会给我煮加倍的早餐,说把我喂饱了放学就不会饿了。”
“真的?你妈妈每天早上都亲手给你煮吃的?”林林问我。
我点了点头,我想,母亲煮饭给孩子吃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可惊讶的。
“亏你还羡慕我,每天早上我妈那是恨不得我走得越早越好,说我妨碍她睡觉,每天早上让我自己拿5元钱买碗面或手抓饼。”
“哇!林林,你妈每天都让你出去买吃,真的太羡慕你了,我妈一次都没有同意,哎!”
“出去买吃其实一点也不好,你妈妈可真好,每天亲手做早餐给你吃。你是不知道,特别像现在冬天,手露在外面,捧着饼子吃,有时路上遇上几条很饿的流浪狗的话,便会看到一场生动又形象的‘饿狗扑食’。那狗会将两只前爪抬起,搭到你的身上,张嘴一口咬住食物,便快速撤离作案现场。之后你就会看见食物被一条狗给夺走的学生,站在那里哭……”
我和林林谈了好多好多……
画画课结束了,刚出单元门就与顽皮的风儿撞了个满怀,凉飕飕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坐进了温暖的轿车内,我满脸羡慕。站在单元门那,我开始抱怨起了自己父母,从来不接我,即便是偶尔来接,还骑个四面通风的电瓶车,大冬天是要冷死我的节奏呀,哎!
对于她,我是很不屑的,但是我也明白,这其中掺杂着一抹嫉妒。
那天去学校比平时早很多。到了学校,不出所料,校园里空荡荡的,天边还挂着鱼肚白。这时候别人都刚起床吧!心里泛起了骄傲。
刚迈进教室,我的笑就僵在了嘴边。我看到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是她!
她趴在桌子上,大大的眼睛里没了白天的神采奕奕,眼皮在打架,一张一合,仿佛随时都会落下,嘴里却没停,背的应该是昨天老师没让背的不重要的内容。但说到底,我还没见过有谁背这些的。
过了十分钟左右,班里还没来人,我耐不住性子找她搭话。"你背这个干嘛,前面的都会了?"她眼带诧异的看了我一下"恩,都会了……你呢!""背了,但是没你背熟,"我说。
我看到她的脸上开了淡粉色的花,手也碾着衣角,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很可爱,像个洋娃娃。
我决心向他学习是在那次。我和几个要好的孩子到地里玩。秋天,云高高的挂在天上,麦子也都笑成了金黄色。这时,一个身影映入眼帘,是她。
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她家经济条件不好,爸爸赌博,妈妈也有病,她就从小特别懂事。成绩也特别好…
后来说的什么我没听进去,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向她学习。
看到女儿陈晨又在书法大赛中拿了奖状,陈妈妈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当妈妈逢人就夸赞她是个乖巧又能干的孩子时,陈晨却不由得低下了头。
晚上回到家,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的生活几乎从小就一帆风顺,我会画画,会跳舞,还会书法,每当学校里有才艺表演老师都会推荐我去参加,而我也经常能够取得名次,在学习方面,我也经常能够不费多大力气就取得好成绩。可是,当别人称赞我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了不起,甚至会因为得到这份夸耀而惭愧不已。我明明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可是我为什么这么不快乐呢?”
把多日以来的烦恼写在纸上后,陈晨觉得轻松多了,可是,她的反常早就被妈妈看在眼里。这天,妈妈直截了当地问她:“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陈晨摇摇头。
妈妈又问:“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陈晨还是摇头。
“那你是怎么回事?”
看着不说话的陈晨,妈妈着急了,在她心目中,女儿一直是一个乖巧的孩子,现在这是怎么了呢?
想了一会儿,妈妈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一定是那个叫作小斌的同学把你带坏了吧?我就说不应该把成绩这么差的学生安排到你身边去!”
陈晨开口了:“才不是呢,小斌人挺好的。”
虽然小斌的成绩很差,上课不是画画就是发呆,但他画出来的画很有意思,超人啦怪兽啦宇宙飞船啦,什么都会画,而且画得十分逼真,加之两个人都对绘画有兴趣,一来二去,他们便成了朋友。
听到女儿的答复,妈妈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了:“我这就打电话让老师给你换座位去。”
听到不能继续跟小斌同桌以后,陈晨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平日里,小斌经常用羡慕的眼神看她,说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生。只是,小斌越是这样夸赞她,她就越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有自卑的感觉,哪怕有些成绩是她付出努力后得来的,她也没觉得那是自己应得的回报。如果两人不再是同桌的话,她就不用面对小斌那种“看见大神”的目光了,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有这样一位同桌是一件幸运的事。
巴巴巴八卦
陈晨为了这事烦恼不已,她不知道有没有人跟她有相似的情况,更不知道面对这些事如何是好,见状,小智囊团决定召开圆桌会议讲述各自的观点。
@rilakkuma_123:如果我是陈晨,我就偷偷地给小斌补习,当小斌成绩变好的时候,与家长进行分享……好吧,我好任性!(小智打岔:真不愧是别人家的孩子啊!32个赞!)
@风筝不要跑:我从来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我很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对此我很郁闷。(小智打岔:当自己家的孩子也不错啊,你说是不是?)
@犯二小苏凉: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我仍然是我妈妈的骄傲。(小智打岔:你有个好妈妈。)
@秋雨微凉:我觉得小斌很可怜啊!这一切不都是因为陈晨而起的吗,谁叫她这么胡思乱想还被妈妈察觉到的?小斌不就是成绩差一点儿吗?他也没做错什么好不好?(小智打岔:嗯,小智也觉得成绩差不是错。)
@想我了吗回家吧:小学的时候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的同桌是个成绩很差的女生,但我们关系很好,师长们想把我们调开,而我也担心和她同桌时间长了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就答应了,但我要求自个儿一桌。由于成绩好,老师也拿我没办法,后来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跟那个女生的关系也依然很好。(小智打岔:不同桌也可以当好朋友!)
@甜甜甜筒:我的成绩很差,但我会画画,画得还蛮好的,妈妈每次和别人聊天都不会说我的成绩,而说我画画好,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别人家的孩子。(小智打岔:你是别人家有特长的孩子。)
最潮指导室
(生活不仅需要糖,需要盐,还需要一点儿科学——心理的!快来试一试?)
心理指导嘉宾——草帽老师。
资深教育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草帽老师:
我们时常会猜测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己是否如他人所言的那般优秀,自己的闪光点真的能被他人认可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都是由他人决定的,别人觉得你优秀,你就成为了优秀的人,反之,你就是一个不够优秀的人。
有人觉得这是自尊心脆弱的表现,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在英文里面,“self-esteem”中的“esteem”除了有尊重的意思外,还有“评估”的含义。也就是说,尊重与评估是一回事,但是,无论是哪一个,都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前者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后者是来自于别人的观点。
小孩子渴望被表扬,被认可,并以此获得自信,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孩子会变成少年,然后长大成人,在这整个过程里,我们应该学会的是从依靠他人对自己进行评价来获得尊重,转变到拥有自己的内在评价体系,从而获得自尊。因为生命本来就是需要一个人单独完成的事情。一项实验结果表明,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既缺乏自信,又容易放弃,长大后喜欢规避风险,并缺乏独立精神。
草帽老师第1话
家长过多地拿自家的孩子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误以为与他人的交往就是一种竞争关系,从而忽视了合作。
草帽老师第2话
平日里,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写日记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方式,其实写日记还能增加人的自信心,让人进入一种完全放松、自然的状态,排解社交生活中的焦虑情绪,而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博客日志等电子日记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草帽老师第3话
【别人家的孩子话题作文】推荐阅读:
孩子气作文06-26
教育孩子英语作文06-27
我是个-的孩子作文07-05
懂事的孩子小学作文10-29
好孩子的烦恼作文07-01
原来我们都还是孩子作文07-10
我和孩子共读书作文10-28
淘气的孩子小学生作文06-04
《孩子们的校园日记》作文06-04
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