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与文学修养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秘书与文学修养(推荐7篇)

秘书与文学修养 篇1

摘要:法律文秘专业培养文秘和法律复合型人才,就业口径宽,需要具备较强的办公室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而且要熟悉常用的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原理解决常见法律纠纷。所以在这个现代社会,秘书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而具备一定的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处理文案和待人接物方面如果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将会提高整个人的档次,做事情也会事半功倍,更能在竞争者中间出类拔萃。

关键词:文学修养 人际关系 提高

在这个识经济的时代,对于秘书这个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现代秘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秘书这一职业是一项有着历史悠久的工作。了解秘书工作和文学素养,有助于培养秘书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丰富秘书的各种知识,更好地构建秘书的知识构造;培养秘书的创新思维才能;提高秘书的文字表达才能。秘书要提升自身品位,就要勤于读书,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要有目的地精读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注重培养秘书文学素养的意识,加深秘书对自己的认识,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现代文秘品位有助于促进领导活动,改善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文学修养对秘书工作的重要性。

文学修养对秘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学修养高的秘书在工作中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对于办公,接待等方面也会变得很融洽。而且秘书作为一项服务性的工作.需要接触广泛的人和事,这就需要现代秘书必须拥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才能顺利的完成领导的重托,发挥出秘书的参谋作用。

(一)秘书工作的广泛性需要文学修养做铺垫。

1.文件的处理需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毫无疑问秘书的工作是协助领导,而对于秘书而言,协助领导就意味着每天都需要面对和处理相当繁重的文件工作,繁杂而不同类的文件就需要秘书拥有的知识面要广,基础知识尤其要扎实。只有以文学修养为知识基础,思路清晰,才思敏捷才可以处理好大量繁杂的文件,才可以更好的配合领导的工作。

2.日常事务的处理需要用文学修养来协调。日常事务往往会比文件的处理

更加的繁琐和复杂,在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往往会面临领导的批评,同事的冷嘲以及客人的责难,这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情绪,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抱怨自己的工作,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很不顺意、而良好的的文学修养不但可以陶冶自身高尚的情操,还可以使秘书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自身的意识.改善自身的感受,使原本乏味的秘书工作更形象生动更有艺术效果。

(二)文学修养对于秘书处理临时问题和管理工作时的重要性。

1.文学修养对秘书处理临时问题有很深的影响。秘书工作中会遇到许多临时问题,文学修养的体现非常重要。比如:当秘书人员正在接待来访者的时候,突然来了电话,这时,如果丢下正在交谈的来访者而与来电者谈话,显然是不合适的,会使来访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秘书人员应当用语歉疚,请来电者原谅,让其等一会再打来。每个单位的来访者中,总会有一些不受欢迎的人。如为一事纠缠不休的人,提出一些无理要求的人等等。对于这些不请自来的不受欢迎的来访者,秘书应做到: 首先,要以礼相待,显示出自己的涵养和礼貌。其次,在了解来访者的意图之后,迅速请有关部门出面接待,并及时向上司请示、汇报。接待来访中的意外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秘书人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摸索和积累接待经验,本着不违背原则、不怠慢来访者的宗旨,机智灵活地加以妥善处理。

2.文学修养对秘书管理艺术的影响。

秘书在工作中的管理艺术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档案管理:文书档案的价值,关键在于档案的质量,而档案资料的质量,又取决于文字秘书和文档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为此,本例就从文字秘书自身的文学修养谈起,进而就文字秘书的文学修养与文书档案管理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较好的文字秘书的文学素质修养,是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条件。秘书人员除了具备一般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外,还应有自己特殊的文学知识修养、技能修养、品德修养、作风修养方面的要求。文学知识修养、技能修养好不好,是一个文字秘书称职不称职的问题;品德修养、作风修养好不好,是一个文字秘书合格不合格的问题。因此,文字秘书要自觉地、全面地加强这四个方面的修养,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德才兼备、既合格又称职的国家特殊岗位上的工作人

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仅通过文字的抄写、记录和文稿起草做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同时,由其经手、处理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字材料,也为文书档案提供了准确的、丰富的、详实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因此,较好的文字秘书的文学素质修养,是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2)文字秘书同时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文字秘书兼做文书档案管理,主要是做文书材料的立卷、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缩微、鉴定、检索、保护、利用、信息和统计等环节的工作。这些环节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制约,而利用则是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其它环节都为利用服务,为利用打基础和创造条件。做好文书档案工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根本任务。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保证文书档案在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即作为机关工作的参谋作用,作为宣传教育的素材,作为历史的凭证,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条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通过机关办公部门的内设机构即文档室进行的,而这类文档室对于较小机关而言,则具有综合性,它不仅是管理文书档案,同时统管了诸如人事、科技、会计等档案,门类更多,内容更丰富,工作更复杂,这样,要求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要求为机关中心工作的利用创造方便的条件,而且要求提供的资料迅速、准确,这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文字秘书在加强秘书工作文学修养的同时,又必须具有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有关理论、业务、纪律、技能等方面的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

(三)文学修养对秘书人际关系的影响。

作为一个秘书必须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秘书是非常总要的。而秘书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业的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单位健康有益的发展。

1.秘书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由于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原来越来越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便利,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际交往。秘书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愉悦的工作气氛,这样能使公司充满活力与生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让工作中的人心情舒畅,这样的结果是管理者和员工都希望看到的,所以需要秘书处理好人际关系。台湾资深秘书石咏琦所在的秘书协会曾对境内外工作

两年以上的秘书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办公室大小,人员多少,秘书所做的工作如何繁琐,技能如何熟练,到头来决胜因素的取舍,往往系之乎人际关系是否良好。所以说“秘书的成败往往不在效率第一,而在于人缘第一。所以说人际关系对于秘书的工作时至关重要的。

2.文学修养对秘书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对秘书具有很强的重要性,而文学修养对秘书的人际关系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秘书处于单位的枢纽地位,主要从事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秘书作为领导的左右手,要帮助领导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那么必定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秘书人员与他的工作所接触到的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秘书的人际关系。秘书人际关系的好坏是秘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而文学修养在其中要起很大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提高秘书的文学修养。

要提高秘书的文学修养。第一是品格的修养,第二是文化艺术的修养。秘书工作人员的素养,既包括合理的知识储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又包括成熟的职业性格、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这些素养也是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博览群书是提升秘书文学修养的基础。

一个秘书想要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博览群书是文化基础,只有做到博览群书他的文学修养才不会狭隘。首先,对中国文学的考察。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儒家文化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其中的某些成分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活力。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中的某些理论及道德原则仍适用于秘书群体及其工作。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对于秘书来说,由于其职责的要求,在工作中保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西方文学的研究。近年来,马基雅弗利从世俗政治的考察出发,首先提出了统治者为了政治上的正当目的可以不讲道德的论点。而这里的“德”就是要求秘书要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大局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坚持按政策制度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大道直行,坚持真理,永葆气节。

(二)不断吸收各所在行业领域环境中的养分。

秘书只有不断吸收各所在行业领域环境中的养分,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秘书。秘书工作之所以能向社会各领域扩展,就是因为它能够吸纳相关行业环境资源,丰富了其综合辅助和服务的能力,适应了不同行业领导和管理的需要。

(三)注重回归本职工作,增强社会实践。

注意培养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等。秘书人员在工作中,既要体现出在协助领导形成领导意图过程中的主动性,又要体现出在领导意图形成之后的服从性,还要体现出在执行领导意图过程中的创造性,从而使领导意图经过秘书人员的努力能够得到准确无误的传达、贯彻、执行。只有回归到秘书本职工作,在秘书工作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才能出色完成秘书工作,从整体上提升文秘品位。

(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也是一种文学修养。在工作中无论是教训还是表扬,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只有善于总结,不断的在总结中完善自我,在以后的挫折中能不气馁,自然大方。那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以前的不足,发扬以前工作上的优点,在做好领导的参谋时,更能弥补领导的疏忽和错误。参考文献:

秘书与文学修养 篇2

一.加强文学修养有助于拓展秘书的知识结构

秘书被称为“杂家”, 工作综合性极强, 秘书要胜任这份工作就要求秘书的知识结构必须是“见多识广”的。根据文学修养的认识功能, 即“文学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 扩展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 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那么, 在秘书知识结构构建中文学修养将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 文学作品帮助秘书扩充社会知识。文学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社会, 也教育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如《子夜》, 可以帮助秘书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孔雀东南飞》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故事让秘书感受到了古代青年反抗封建婚姻的光明力量;《红楼梦》, 可帮助秘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萌发。

其次, 文学作品利于秘书积累其他知识的积累。因为文学作品当中的艺术形象在秘书品读时, 就无形中渗透在秘书的脑海中, 秘书的知识面无形中也得到了扩展。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惊天地、泣鬼魂的语言就能让秘书看到当时国难当头、人民置身苦海的现实生活, 从而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国人为自由而战、舍己为人的宽广胸襟和亲情、爱情与爱国情三者冲突中的痛苦抉择;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衣食住行等等, 秘书在阅读时就能从作者对封建社会的荒淫、无耻及罪恶的批判, 深深领悟到中国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还可扩充到民俗、饮食、医药、管理、诗词等多种知识;英国作家霍金的《我们的宇宙图像》就能给秘书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

秘书的工作角色决定了秘书需要广泛了解社会和人生, 而文学作品又是各种知识的重要载体, 是秘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一条特殊而重要的途径。总之, 秘书要想使自己的秘书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秘书的工作中, 为领导提供超前服务、在工作中体现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思维, 是时代对秘书提出的要求。而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是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助于秘书的创新意识的养成。因为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培养人们创新意识的作用。秘书人员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感悟个时代优秀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奋发向上精神, 鞭策自己提高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二是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因为一旦缺乏想象力, 工作就会教条刻板, 起草文件就会缺乏高度和深度。而文学创作不乏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秘书品读文学作品, 其实就是在和优秀的心灵沟通, 思想得到陶冶和洗涤, 想象力自然而然得到锻炼, 创造思维也就得到提高。比如从马致远《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这12字6意象构造出的意境中, 秘书就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到作者寂寞凄悲的心情。《孙子兵法》作为兵家谋略名著, 就可以帮助秘书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著作中的谋略精髓移植到现代管理中来。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相互不可缺。各领域相融合的的现代社会, 秘书的工作已从简单事务发展为多职能、多身份, 从“机械型”发展为“智能型”, 其中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成为秘书工作的要求之一, 也就是要求秘书要有前瞻性和发散性思维, 要想领导之所想, 想领导之未想, 创新工作方法;要开阔思路, 谋新策、出新招、创新意, 提高工作效率;要多留心, 多借鉴, 多研究,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秘书在处理事务时缺乏前瞻性和发散性思维, 就不能充分、全面地领会领导意图, 那么处理事务将无法做到灵活、周全。那么, 阅读文学作品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秘书工作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培养。

三.加强文学素养有利于秘书写作水平的提升

写作能力是秘书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 而文学素养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1.文学素养决定着秘书人员写作的深度和感染力。

秘书的文学素养, 即秘书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秘书认识事物的深度受到其文学修养水平的影响, 而认识事物的深度则会影响其具体的文字操作能力的高低, 影响写作质量。例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来进行文字表述, 即使事件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人对事件本身的理解力、对事件性质的穿透力、感染力一定是不同的。有的抓住关键, 一针见血, 详略得当, 一目了然;有的则如蜻蜓点水, 避重就轻, 误导读者;有的甚至语言表述错误, 造成事实偏差。这些都是文学素养水平差别所致。

2.文学素养的高低反映文书写作审美意识的强弱。

公文写作要求基本的深刻、到位外, 写得规范、精彩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 秘书公文要写得好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而要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是分不开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秘书人员就能较全面把握公文内容、较深刻理解公文精神, 从而有利于秘书写出具有较高审美效果的公文。如果一位秘书驾驭语言的能力、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十分欠缺, 那么所写出的公文将是无法恭维的。在实践中, 简练、明了、恰当、严谨等是秘书在写作中要形成的审美标准, 而这些无不源于公文写作者的文学修养。

3.文学修养影响着写作效率。

秘书每天都离不开大量的文字工作, 离不开写作, 小到电话记录、请示、工作反馈, 大到年度工作总结、来年工作计划等, 起草写作无时不在。所以写作对于秘书来说是“家常菜”。如果缺乏较高的写作能力, 要么写起来要么内容空洞、平淡无味, 要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 这道“家常菜”都无法出锅或尴尬出锅, 那影响工作效率则是自然不过了。

例如:清政府曾向德国借款修筑胶济铁路, 条约中有一款:“沿铁路线左右三十里内煤铁等矿, 德国有权开采。”清政府的原意是:沿线左右加起来共三十里。文中的“左右三十里内”与“沿线左右加起来共三十里”的差别, 使清政府白白地丢失了一倍土地的矿产开采权。

由此可见, 秘书的工作依赖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依赖于文学修养的提升, 这对于一个秘书而言实在是重中之重。如果将秘书写作比作大海中的冰山, 那么隐入水下面的就是文学修养, 露出水面的就是秘书写作能力, 下面的积蕴越深厚, 上面表现的现象和内容才能越久远、越丰富。

四.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提高秘书说话艺术

秘书的工作又具有上传下达的特点, 起着桥梁式的沟通作用, 说话艺术的提高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例如秘书在与人沟通时, 就要懂得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言语措辞, 懂得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不同的表达方式, 也要懂得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沟通形式, 如委婉式、直截了当式、赞誉式、迂回式等。

而文学作品的熏陶和积淀, 会在表达时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现出说话是有条理有文采的, 还是思维混乱的;表达是幽默含蓄的, 还是直截了当的;谈吐是优雅的, 还是尖酸刻薄的;是具有亲和力的, 还是态度冷漠拒人千里之外的;是团结合作的, 还是自私小气的;等等。所以秘书必须重视“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指,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对性格、气质以及处事的态度的影响是不能小看甚至不能忽略的。加强文学修养, 秘书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才能更好地提高说话艺术。

五.加强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

秘书是上级和下级、外部和内部工作之间的一个枢纽和桥梁, 因而秘书人际关系的好坏将极大影响着秘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文学修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 较强的文学修养有利于秘书更好地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 使工作氛围更融洽愉悦, 工作效率提高。

另一方面, 较强的文学素养有利于秘书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能做到有礼、平和、诚信、大度, 在人际相处中更懂得运用倾听、赞美等表达技巧, 更能善解人意、勇担责任。

《三国演义》杨修才华横溢, 却始终不受曹操重用, 最终还被杀死, 给历史留下了“食之无味, 弃之有味”的“鸡肋”典故。秘书从这一典故中就要领悟到做人要懂得摆正位置, 办事要懂得掌握分寸的道理, 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秘书的工作角色。在秘书与领导的微妙交际中, 既要尊重领导, 服从安排, 又不唯命是从, 还要在听从安排时多一个心眼帮领导检查错误, 防止领导出现错漏;或者秘书在面对多位领导时, 既不能有亲近谁, 漠视谁, 服从谁, 不服从谁的表现, 又要在多为领导有分歧时, 懂得如何灵活、巧妙地劝解、化解矛盾。这时候, 秘书的高文学修养就能发挥作用了。

论绘画创作与文学修养的内在影响 篇3

关键词:修养;绘画创作;艺术;影响;作品

众人曰:艺术之最高境界乃“修养”二字,此言为高度概括。对于绘画而言,从表现形式上看与文学有很大区别,但究其本质,皆为对人生的表达感悟。文学修养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土壤。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创作,皆关乎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艺术家期待自己的创作不断磨砺取得进步,其文学修养也变得更加重要,为了能使创作有所突破,仍需提升个人修为。故文学审美和绘画审美能力在“美学”上是互为影响互为联系的。因此生活是艺术创作之源泉,文学是绘画创作之土壤,两者密不可分。

谈起绘画创作,简单地理解其是一门造型艺术,只能准确描绘事物形状,但并非为绘画之最终目的,画家表达思想感情是绘画创作之根本。人类的情感是复杂而又是丰富的,各种情感皆能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表达和传递。在绘画过程中,画家使用抽象符号和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文学是以形象生动的文字来描绘的。古今中外,不同领域的学者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学作品。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让我们看清了善恶纷争、美丑是非,也丰富了我们的思想。这些经验和感触在我们心里生根助长,形成了我们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此文学修养并非吟诗作对,下笔成章即可;也并非一朝一日所能获得,有些要付出毕生精力。文学修养是无形的,体现在人的思想、气质、待人处事、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如不同画家在画同一处风景,其线条、构图、笔触、感受都不尽相同,画面最终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有些画家更讲究意境和主题升华,这些都是画家内在修养的表现。具体来说,文学修养影响着画家的绘画创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画创作离不开文学修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常以“文人画”为自豪,其强调绘画者是文人墨客、文人称之为有学之士,并非笔墨语言之爱好者;其强调绘画内容要具有文学性、哲理性、逻辑性,还强调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的了解,绝非我们平时所说的随意涂抹。因此,要了解中国绘画之精神实质,从文学修养与绘画创作的密切联系来着手,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众所周知,绘画作品蕴涵的文学性是作品的灵魂。学画之初是绘技艺,绘画成熟之时是画修养。绘画技能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理性地了解并认识世界。高超技艺娴熟后,就要注重文化修养的提高。之后还要博览群书,接受文学、历史、宗教、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滋养,特别是文学方面的修养,它能提高画家的品位,陶冶画家的性情,为绘画创作服务。如果忽视各方面文化的熏陶,那么他只能称之为“画匠”或“美术爱好者”。画家的作品需要思想性和艺术性,还需要达到形神兼备和完美的艺术效果。[1]

俗话说“松竹梅三友,诗书画一家”。宋代著名画家和文学家苏轼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学修养。其在诗书画风格上对王维诗人有很高的美学评价,他说:王维的诗作有画的意境,绘画作品也蕴含着文学的诗意,这说明文学修养与绘画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文学修养通过绘画作品来体现,绘画作品有了内容就有了创作思想和主旨,就会使人产生共鸣。当代画家张大千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国画家,诗、书、画、印务必样样精到。”可以说,张大千的文学修养直接影响着绘画艺术,他的绘画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与他高深的文学修养的分不开的。所以,绘画创作与文学作品、诗词散文、音乐舞蹈、书法艺术等门类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其存在着共通的思维方式。也即是画家内在文学修养的表现。

二、深厚美学修养对绘画创作起至关重要影响

文学修养是美学修养之范畴,绘画创作在文学和美学传播中获得发展。绘画能够广泛地传播主要是靠作品“生动”和“深刻”。“生动”在于其笔墨技巧、在于构图奇妙,“深刻”则寓意深远、让人浮想联翩,前者展现画家的灵性,后者考验画家的水平。如著名画家蒋兆和创作的《血衣》,作品中画家把具体的个别人物形象作了独立完整的艺术形象来进行塑造。个性及其鲜明和丰富,画中一名中年妇女举起血衣悲痛欲绝,白发飘散,充满仇恨,积愤如山地控诉地主阶级的罪恶。这一生动深刻的画面反映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雄壮艺术场面,让人记忆犹新,过目不忘。[2]

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画过一副命题画,题为《蛙声十里出山泉》。虽然题目给人印象普通,但在齐白石笔下没有画青蛙,而是在表现流水山泉,画了几十只游动的蝌蚪,使人浮想联翩,想到山泉那边的青蛙在叫唤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因此,笔者认为每位优秀的画家都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较广泛的艺术爱好,包括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等美学修养。深厚的美学修养对绘画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画家和艺术家自幼就酷爱书法、绘画、音乐和诗词文学,都有同样的梦想,梦想自己能成为书法家、画家或大作家等。所以有时会练练书法写写字,养成喜欢绘画创作的习惯,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多数画家作家的人物形象许多作品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出来的,如旅美画家涂志伟的作品《七步诗》[3],他取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史话,人物塑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其表现形式类似于中国名著《三国演义》的情节。画作场面宏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所以说文学作品是人们心中的风景,画作是画家心中的镜子,如果画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美学修养,他就能够很好地借助文学的手法,形成凝固的艺术语言,再借助与思想同化的感情语言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是许多画家梦寐以求的,毕生精力所奋斗的目标。

三、艺术之格调取决于文学修养之厚薄

艺术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和趣味,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对于创作者主体来说,真诚、纯洁的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容也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其格调建立在作者的生活基础、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认识上。格调的高低厚薄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用言语难以阐明,那是一种意蕴和境界,意味深长,存在着形神情理之统一,又是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一种美的诗意空间的享受。

技术精湛,品位格调高雅的艺术绘画作品,其境界隐含于画外,体现在文学和美学修养的层面。艺术修养之高低随杆立影,杆高则影深。名垂青史的大画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大文学家,人品人格的魅力无不让人敬佩。其思想和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我们去仰慕。宋代词人苏东坡堪称宋代文学成就者,其诗词享誉海内外,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词品画品气势磅礴,充满诗情画意,耐人寻味,给人一种精神振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大师的作品,无不透着他们高超的文化底蕴,或恢宏壮观,或意趣妙生。齐白石的画,笔墨洗炼,寓意深刻,他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的审美主张;这些文学美学精神之内藴,品性高雅,格调脱俗,赋予精神内涵。

人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透过绘画作品,我们能体察和感悟到画家的灵魂和做人风范。中外艺术大师无异于高超的文化修养和高贵的灵魂。他们需要体察生活,品味事物内在本质,画作才能震撼人心使人共鸣。[4]

绘画创作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文化修养和美学素养的体现,中国的绘画创作自“传神”和“气韵”提出以后,超越了形似的束缚,趋向于精神感受。因此,绘画创作对于画家来说,绝不只是要求在简单的技巧层面,它需要深入内在的精神体悟和技艺精湛的融合,以求达到完美的统一。

四、结语

绘画创作需要丰富的灵感构思,而灵感的激发又需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任何在艺术方面的开创性发现,都离不开艺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如果没有艺术经验、修养的累积和丰富的阅历,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文学修养为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题材、素材和借鉴经验,从而让画家思绪飞扬,灵感涌动,创作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美感无穷的艺术作品。

可见,绘画创作离不开文学修养,文学修养对绘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艺术之格调取决于文学修养之厚薄。任何画家要想在艺术创作研究上不断精进,不妨首先从提升自我的文学修养做起,首先提高自己一点“文气”和内在素养,然后再谈灵感的捕捉,再谈绘画的创作。绘画创作需要热情,还需要灵感的再创造,灵感是灵通之感应。缺乏灵感再创造的绘画作品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没有文学修养的作品也是没有生气的。绘画没有灵感就如没有颜色的世界。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

总而言之,艺术创作拼的是思想,练的是修养,创的是境界,是闪光心智之纬度,精神天地之广度,创造新境界之高度的价值体系。它能体现人类智慧最富想象力,最具激情,最有活力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7.

[2]赵九杰.生活灵感状态-----浅谈油画风景创作[J].美术研究,2000,(02)

[3]张洪亮.油画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4]王家儒.灵魂的对话---美国艺术之旅[M].海南.德国古桥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汉语言文学与修养 篇4

在这种组合中,总有几块基石存在,整个理论体系便建立在这些基石之上。

文学本质便是这样的基石之一。

对文学本质的不同看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理论的基本走向,而且决定着文学理论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日益模糊、混乱的今天,重新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形象与本质

近些年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理论界不大谈文学的本质问题,有的学者干脆回避或否认文学的本质问题,然而本质问题却依然存在。

一、讨论文学的本质

首先有一个讨论的角度和出发点的问题。

因为文学是复杂的,任何复杂的事物其本质也不会是单一的。

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得出的结论也肯定不会一样。

国内一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本质,从而得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结论。

这种学说着眼的主要是从人类的整个活动中将文学区分出来,进行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探讨,未能深入到作品之中。

而文学作品乃至整个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具体、复杂、系统的整体,对其本质的探讨不能仅仅着眼于整个的人类活动,满足于将它与人类的其他活动区分开来,更应着眼于其本身,从中探索出更为符合其本性的结论。

由此可见,意识形态说虽然正确,但也不是没有局限,它透视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而且就文学本身来看,有些甚至是更重要的方面。

笔者以为,探讨文学本质的最重要的角度与出发点,应当是也只能是文学作品。

这不仅是因为在文学四要素中,作品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因为作品是文学的思想、形式、功能等唯一的具有物化形式的载体,还因为在供我们研究的文学材料中,作品是最为可靠、最为准确、最为长久、也最便于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说,文学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文学作品的本质决定的。

因此从作品切入,是把握文学本质的最好的途径。

二、作品的角度分析

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文学有两大要素,一是它所表现的生活,一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

在我们看来,表现在作品中的生活就是形象,因为形象不是别的,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即是经过作家主体的把握、转换,去掉了其物质实在,只留下其感性形式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出发,文学的本质便只可能有两个,或者是形象,或者是语言。

语言论文论认为文学语言与客观世界无关,不反映现实的生活,其主要的理由有两条。

第一,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称、描述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偏离,人们无法借助语言,从主体的此岸到达客观现实的彼岸,也不能到达主观心理现实的彼岸。

既然如此,语言所呈现的世界便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语言自己构建的。

第二,文学语言描写的世界是作家想象的结果,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虽然存在着某些滑动与偏离的现象,但这只是两者关系中的次要的一面,其主导的一面则是相应的与确定的。

文学与科学的反映对象都是生活,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

科学从现象出发,目的却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一旦抓住了这些东西,便要抛开现象,运用定义、公式、概念、判断、推理等将它们表现出来。

而文学却始终不离开感性具体的生活现象。

它虽然也要表现本质与规律,但却是通过对这些感性具体的生活的细腻描写,将本质与规律间接地暗示出来,而不是用抽象的形式,将它们直接地表述出来。

进一步考察,文学表现的,还不是整个的感性具体的生活,而只是这些生活的感性形式。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尽管有感性的存在,却没有感性的具体存在。”“尽管它还是感性的,它却不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像石头、植物和有机生命那样。

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又不像思想的那种观念性,因为它还作为外在事物而呈现出来。

”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实体,既有外在的表现形态,又有内在的物质实在。

人们可以从外观上把握它,也可以以概念的形式把握它。

然而文学把握的,只是它外在的表现形态。

因为文学无法进入生活的内在的实质,它只能提取生活外在的感性形式,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

比如一个人,他有外部的表现形态如外貌、表情等,同时也有内部的物质实在如骨、肉、内脏等,一幅画要将这个人表现出来。

它能表现的只是他的外部感性形式,内在的物质实在是表现不出来的。

文学也是如此。

自然,文学不仅能够表现外部世界,也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如思想、感情等。

但这些思想感情本身仍有感性的表现形式和抽象的实在的区分,文学表现的,仍是那感性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思想、感情的抽象的概念。

自然,由于文学是用语言来表现自己所反映的生活的,说文学表现的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也就意味着文学语言表现的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

这种感性形态表现在文学中,也就是形象。

语言由语词构成,语词的核心是词义,词义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总是抽象一般的。

因此从本质上说,语言更适合于表现抽象的思想。

而文学语言要表现的,则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要达到这一目的,文学语言便必须采用种种手段,调动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潜能。

三、文学的形象本质

我们还可以从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存在形式的角度加以探讨。

本质并不是什么虚幻的、强加在事物身上的东西。

它真实地存在于事物的本身,决定着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

文学的本质也必然地要表现到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存在形式上来,决定着它的结构与特点,构成文学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根本区别。

反过来,确定了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存在形式同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相应方面的根本区别,也就确定了文学的本质。

总之,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科学语言执著于语言普遍一般的一面,表现抽象的思想,而文学语言则要运用种种手段突出自己具体特殊的一面,以达到表现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的目的。

论秘书的礼仪修养 篇5

(1)秘书的服饰礼仪对个人的作用

1、交往中得体的服饰可以让对方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根据心理学的人际吸引原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往往会直接影响日后的交往能否顺利进行。因为人们常以第一次交往的知觉作为判断对方人品、能力的依据,并确定是否继续交往以及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深度。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只是对第一印象的强化或弱化,因此有“公共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第一次接触”的说法。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着装,得体的着装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得体的服饰可以增强秘书人员的自信心。学会用服饰装扮自己是秘书人员改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在公务活动中被人接受、受人欢迎的重要手段。信心是力量的源泉。秘书人员具备了充分的自信心,就能在公务活动中做到彬彬有礼,热情大方,自尊而不自负,坦诚而不鲁直,谦虚而不拘谨,老成持重而不圆滑世故。我们自己试试就可以发现:当你穿着整洁的西装、打着标准的领带与人交往时,无论是走姿还是坐姿都要比着休闲装庄重许多、精神许多。

3、得体的着装可以展示秘书人员良好的文化修养。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学识基础之上的。秘书人员代表着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形象,秘书良好的形象反映着企业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秘书人员维护个人形象也就是维护企业形象,社会公众正是通过感受秘书的亲和力而对企业产生好感的。

(2)秘书的服饰礼仪对企业的作用

1、秘书作为企业(组织)的一员,其服饰反映着企业的实力和经营理念。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元化经济格局和国际市场一体化趋势要求企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人靠衣装,佛要金装。”优雅得体的服饰可以显示企业的实力,统一着装可以显示企业的团队精神,在外观上给人一种管理科学、制度严格、训练有素的印象,也可以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得体的服饰展示着企业的独特个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不同的企业因经营理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方法、不同的品位。服饰反映着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面貌,高雅得体的服饰有助于树立企业富有省略的风格形象。如海尔集团的绿色工装表明其“绿色家电”的理念,喜来登酒店员工的红装体现着朝气与热情,空中小姐的蓝色服装则给乘额以温馨感、舒适美。这些不同颜色、不同风格的着装充分体现了成熟企业的品位,突出展示了企业的文化,对于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秘书形象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其实都是素养问题。有些同志在正式场合甚至在国际交往中不修边幅,歪戴帽子斜穿衣,当众“打扫”个人卫生,这些都是礼仪修养不够的表现,都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良的印象。

人的形象是具有整体性的,一定要保持和谐。我就见到过有的秘书在上班时间,甚至是在身着制服的时候,脚上穿露脚趾或者露脚跟的凉鞋,这也是不得体的。大家都知道,在正式的公务场合或者涉外场合,男性秘书身着西装为宜,但是我也见过有人此时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手袋,简直让人“退避三舍 ”。

浅析教师的文学修养 篇6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主力军,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重要教育对象,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重点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首先是教师是否具有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素质与教书育人方式方法,教育质量的提高,教书育人的教育艺术水平的展示,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

教师的素质提高问题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教师教书育人,一方面需内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进行指导;教师为人师表,另方面又需有外在的良好个人形象和个人的社会交流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有它的传承作用,先进文化的代表作用,科学技术教育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素质的变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对象。“育人者,必先受教育”。

教师的文学修养提高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师职业与教师队伍现状,从教师职业上讲,教师的职业是语言传递为中介的职业,教师的语言形象极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职业语言一是教师的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三是形体语言。在人与人的交际中,教师是语言的传递者和运用艺术者,教师的语言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语言心理效应。教师应是语言形象的设计大师,教师应有语言艺术的基本修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素材是否丰富。教师的语言素材我们认为首先与教师本身具备的文学修养水平有密切联系,与教师的语言经验丰富与否相联系。教师在开展自身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语言文学修养的教育,不能忽视语言经验的积累与提炼。从教师队伍现状上讲,学术论文不会写,文学作品不知多少,文字表现能力差的教师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中学文学学习时间不够,大学没有文学时间的学习,就业后无时间和无要求学习是根本的原因。研究表明:教师是语言的运用者和传递者,教师具备文学修养是教师形成和发展个性化的语言教育运用与传递能力的重要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教师的文学修养的认识

文学修养是一个人的文学知识、文学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虽然说文学修养偏重文言写作的技巧,但写作技巧不等于文学修养,文学修养中的文学知识,是一个人文学修养的基础,一个教师的文学知识是教师思考教学过程,把握教学细节和从阅读者心理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指导方法的知识;文学写作能力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技技巧,具有好的写作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一部分语文教师在书面语言上的表达水平不高,少数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写作水平超过语文教师的原因就在于书面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问题;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体验,是对作品的语言表达细节的感受,有文学欣赏水平的教师重视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文学在人的生活与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或媒介的艺术,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日常语言是有所差别的。文学语言对于提高人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文学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必然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以人性和审美为精神主导,以教育、知识、趣味娱乐为辅助,承担着人们宣泄情感、传输思想的任务,是人类精神文化中历史悠久而有独特意义的重要部分。文学以语言为工具,通过构建鲜明、生动、具体、可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意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因此一定的文学修养能保证我们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文学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现实和梦幻生活的写照。文学的三个特点是:意象的间接性-----文学以语言为中介来塑造审美意象;概括的广泛性-----语言艺术可以是反映上至天文地理,下到三教九流,古今中外,宇宙之大,芥草之微,宏观的宇宙万物,微观的内心活动,都可以得到表现,很少受到时空的限制;思想的丰富性-----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会对所描写的对象加以直接或间接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这就更加增强了文学艺术形象的思想的容量。所以文是培养人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与途径。中国文学的精神是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文静如水的精神。文学与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学的人文性、情感性、社会历史性决定文学影响人的发展。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充实与丰富的世界,文学对人的精神世界充实、丰富与完善是必要的,所以,文学是人格的升华需要的学问。

文学是人参与并从事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有认识、教育、美感和普及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评论孟子主张要“知人论世”。作家的思想倾向、感情愿望、审美观点在作品中都是反映出来的。文学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与电影、电视等形式概括生活和反映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称文学为“人的生活的教科书”。作家体验生活收集素材与教师教育的资料收集有许多的相同之处。文学的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剪裁、渲染、烘托等,与教师教书育人有异曲同功之处。生活是文学修养提高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文学修养提高的重要环境,离开生活,一个人的文学修养的提高是很困难的。韩文公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煜。”有文学修养的人必是生活丰富的人。

二、文学修养对教师教育的作用

文学对于人的作用总体上讲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保证人们尽可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培养自我形象思维能力,提升人格的作用。现在大学教育兴起了加强人文教育的人文讲座,分析这些讲座主要包括:人才与素质、科学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五个部分。文学与艺术讲座可谓是最影响人的修养的讲座,如:北京大学褚斌杰《诗经》导读讲座,夏 田《幽默与人生》讲座和王立平《音乐与人生》讲座等。教师在许多地方都被人们称为读书人或教书先生,中国古代人们读书主要是读文学类的书,对与文学相关的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和参与与提高文学修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读书人的主要活动。现在有的教师认为参与各类读书活动在今天看上去是否已没在必要了,各类媒体提供的学习机会太多,人与与的读书交流费时费功夫,然而,读书是学习,活动也是学习,当前教师读书较少地读文学史类的书籍,这是整体上影响教师文学修养不高的原因之一。

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这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必然要求。教师教书育人首先要懂得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着和支撑着中华民族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懂得历史,懂得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懂得帝王将相的兴衰替变,就能以史为镜知兴亡,以人为镜知得失,进而使自己察身自省,做到慎独、自警、自律。教师教书育人其次要懂得文学,要对不分阶级、不分国家与民族的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一个大体上的了解,透过文学,开阔自身的眼界,渊博自已的知识,让教书育人的讲话艺术更为精湛,更为完整和凝练,更能吸引学生和提高教育水平。事实表明:只有教师具备了各方面的文学知识和文学才华,教师才具备了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自然形成。军事上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引此说教育上不想成为优秀教师的教师不能成长为好教师。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做一个好教师应当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教育梦”,有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教育英雄”群体互动。曾经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探讨语文课的教学改革的文章。主要观点是老师要教会学生读书。教师在教会学生读书之前,本身应当广泛地涉猎文学名著,博采众家之长,成为一个文学修养素质较高的人。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在教师的教育中不是那么的遥远,但也不是那么的清楚。文学修养对教师教育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文学修养不仅能使教师的“教育”充满魅力,还能将教师的“教育”函意阐释得更加淋漓尽致。通过教师的文学修养的提高,人们将看到“文学”与“教育”之间原本存在的然而又长久被忽视了的密切关系。

三、提高教师文学修养是当前教师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每一个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和宣传党的教育思想的政治责任,每一个教师都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更好地负好自己的教育责任,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都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加强文学素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1、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儒雅的气质,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亲和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文学知识,如白居易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孔孟之道的学而时习之,以及屈原、林则徐、毛泽东等人的诗词等,学生就能从中看到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教师教育形象。通常,见了教师,听了教师的教育,应当给人有“儒雅”二字的评价。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它应既有学问,又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滋育他的“儒雅”,对于他的举手投足、教育教学都会流露出“儒雅”,能在不知不觉间倾倒他的学生,使学生愿意亲近他,愿意聆听他的教育。这也就是所谓的“教育亲和力”。

2、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有文采,而添加了文采的教育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纯教育活动需要有文学的根基,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人物的了解,对中国古代诗歌与小说的创作者的熟悉,对重要文学作品的精辟见解,都会使教师的教育活动增添更多的文采,从而一改“教育”严肃、枯燥的旧貌,将“教育”变成使学生得到一次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艺术。试问有谁不愿意在“享受”中了解和接受教育呢?因此注入了“文采”的教育,对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教育能否成为一门艺术,其发生的前提,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要有文采,而文采只能来自其自身深厚的文学修养。

3、文学经典的引用,将使教育说理更简捷、有力、深刻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典,我们就能注重个人身边的不习,就能向他人请教。当我们引用《战国策》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来说明学习必须进行下去的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即一百里的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了一半。古人用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学生的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引用此古语,教师费舌不多,就会将处理深刻的道理讲清。

4、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往往是纯教育性语言所无法企及的

文学作品连带作品和作者的背景,它能表现很多东西。有些不适合明说,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通过诗词却能表达出来。另外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能引起听者强烈共鸣的情感因素,也是纯教育性语言望尘莫及的。我们引用白居易“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句子,就能起到不让学生自爆自弃的教育效果。

鉴于经上四点认识,我们认为优秀的教师应当学习运用好文学,要阅读和反复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海涅、巴尔扎克、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人的作品。教师能背诵许多诗篇,能象演员一样整段地朗诵三国人物的对话片段。就会更好地密切联系学生、宣传学生、感动学生、服务学生,以及更好地搞好教育活动,做好党的教育工作。加强教师的文学修养,现在应该被提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文学修养是音乐创作之母 篇7

一、文学能激发音乐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很多音乐家由于爱好文学,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使其在文学作品中获取了创作的欲望和灵感的火花,创作了优秀的音乐作品。

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自幼受到良好的全面教育,爱好文学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会序曲的佳作,它的出现宣告了序曲的独立品格,提供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管弦乐曲的新形式。《仲夏夜之梦》的创作灵感来自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门德尔松在少年时代就对莎氏戏剧爱不释手,不止一次梦想为之配乐。尤其是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色彩、诗情画意、诙谐的喜剧情调更让他着迷,终于在1826年8月6日完成此曲。冼星海由于对我国革命音乐事业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而《黄河大合唱》凝聚着他的卓越才华和杰出的创造性,被认为是—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它以其高度的时代性和艺术性成为我国近现代大型作品的典范。作品自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国。然而,是什么触动了冼星海的欲望、灵感而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呢?1938年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带领抗敌话剧二队,东渡黄河,转入陕北抗日根据地,在黄河著名险峡——陕西宜川县的壶口渡河,亲临险峡危流,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抵达延安后,创作了长诗《黄河吟》。在新年联欢会上,作者亲自朗诵了这部诗篇。当时,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冼星海在现场,听到了朗诵,异常兴奋,无比激动,产生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我们设想:如果冼星海当时未曾听到诗人光未然亲自朗诵诗篇《黄河吟》而产生创作欲望和灵感,能创作流传至今的《黄河大合唱》吗?

二、文学提供音乐创作题材和歌词

在题材上,我们主张多样化,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的审美需要。许多音乐家由于爱好文学和熟悉文学,使得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从文学作品中取材而创作出音乐作品,成为乐场中艳丽花朵,博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赞赏。

波兰作曲家肖邦是继贝多芬之后的又一位音乐大师。他是19世纪初叶欧洲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他把毕生精力献给钢琴,他的创作绝大部分是钢琴曲,他通过钢琴倾吐自己对祖国对艺术的全部情感。他与波兰民族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的友谊,不仅使他接触到当时欧洲的进步思潮,呼吸到来自祖国的泥土芳香,而且也在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为保持和波兰文化的血缘关系,肖邦多次为密茨凯维支的诗歌谱写音乐。如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就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希维德什扬卡》而作的。在这部F大调叙事曲中,美丽的民间文学传说通过音乐的演绎而获得了新的魅力。

与文学为音乐创作提供题材有关的一个问题,便是文学也为作曲家创作提供歌词。当然,文学所提供的歌词是否适宜谱曲,需要作曲家去选择和判断。作曲家马思聪在《我谱李白诗六首》一文中谈到“什么是适宜谱曲的诗”时,便说过“抒情诗比哲理诗好谱曲;写心境诗比风采诗好谱曲:加上韵的诗比不押韵的诗好谱曲;看得懂的诗比看不懂的诗好谱曲”。可见要对歌词是否适宜作曲而作出选择判断,作曲家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三、文学提供“养料”,增强音乐艺术表现力

从文学的艺术地位和它的影响力来看,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核心因素,对其他艺术无不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甚至直接成为其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各门艺术都离不开文学,文学是渗透在一切艺术中的重要基因,它往往左右着各类艺术格调、品味的高低,只不过是它们之间联系的方式有直接间接之分,程度有疏密深浅之分而已。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也不例外。从文体的表层联系来看,有间接以文学为主题的音乐诗、交响诗,有直接同文学结合的歌曲、歌剧。如果从意象、意境的深层内涵来看,文学对音乐艺术渗透、制约就更为重大。音乐经常借鉴、吸取某些文学手法。如文学中的“意境”,就被广泛运用到音乐艺术中,并产生神奇的艺术魅力。难怪苏格拉底说:“音乐包括文学在内。”(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怎样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下一篇:学生学年考核鉴定表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