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也必须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与“思”,要打破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教学关系,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课程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建设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他们成为实践问题的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尽可能地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师生创造和再创造的场所;教师作为指导者,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并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清自我目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行动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1)行动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学习即程序性知识、提问、行动和反思的过程。行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问题并付诸行动,通过反思进一步积累经验,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反思,即回顾、思考、探索问题核心,赋予经验意义和解释,它是行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原理。(2)学习型组织。上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和舍恩界定了“组织学习”概念,并提出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高级发展阶段,这种学习方式能对组织规范进行探索与重建。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深化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认为团体是学习的最佳单位,组织成员是不断成长的、可以通过学习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而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必须具备五项技能,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可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既基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又与大学教育应承担的创造功能暗合。
行动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高职院校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行动与反思中成长起来,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关注整个过程,通过与学生分享教学设想,使得学生对课程目标和他们的研究目标做出回应,努力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研究目标。师生共建的学习型组织尝试建立共同目标,采用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具备注重学习与反思、鼓励平等交流、开放进取、激励创新、强调行动的特征,通过持续的自我超越、不断改善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践。这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经验的交流、梳理与整合,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个人内隐经验的外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行动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强调的是,其中教师与学生的问题“交流”应是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交流、质疑与反思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某些问题,获得深刻的理解,而且比传统教学法下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因为与具体问题情境相联系的理解将以更便于提取的方式存储于人脑中。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
现在,团体逐渐成为最关键的学习单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既缘于团体在社会组织的实际作用,又缘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指导是建立在教师具备课程意识的基础上。课程意识是影响教师课程教学行为的核心因素,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和角色。有研究表明,高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即教师对自身的课程意识评价与学生所感受到的课程意识状况有显著差异;相对于教师的看法,学生对教师课程意识状况的评价明显要低一些。高职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首先应具有课程意识,即教学中的实践主体意识、生成意识、研究意识、权利意识和资源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并组织教学。
课题生成与分组,凝聚团体心智模式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态,教师可交替采用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组建学习型组织,把学生组成小组是一种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组员人数以5人为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讨课程范围内感兴趣的话题,生成讨论课题。教师一方面要确立主体意识和资源意识,有意识地将独特且有价值的经验、体验有机融合于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构建研究主题,尊重且给予学生选择权,即学生有权表示拒绝和反对。这一建构过程有助于学生展开自己的心智模式,加以检视和改善,从而改变心中对于问题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在与教师共同寻找教学途径的过程中凝聚团体心智模式,在课题生成的过程中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另外,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促使学生粗略翻看教材,实现新旧知识的初步联系,使学生既能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初步认识,又能在学习和讨论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更新,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案例学习、师生教学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成创造性学习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基于行动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强调行动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案例的结合,将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互动,共同在案例讨论中掌握知识要点与难点,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而讨论案例的过程也实现了这样一种愿望:让学生学习聆听他人,师生一起思考,形成学习愿景和创造性学习。因为案例讨论的行动促使学生思考,思想的碰撞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愿景,最终形成创造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引导,尊重和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共同愿景的形成。另外,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重视隐性备课,注意个人学养的提高,要广泛阅读,积累有价值、有争议、新鲜有趣的案例。
建立提问互动、合作学习机制,鼓励通过交谈和实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被要求形成遵从的思维方式,学生相应减少了主动提问的行为。发现并提出需要探讨的实际问题是行动学习法的关键。第一步往往是学习小组成员直接提出自己在思考案例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解决的难题,之后小组成员进行交谈,可以在讨论中相互质疑,以发散的多样化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展开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流想法。由于团队学习需要练习,教师应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以及充分的信任。学生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高度信任感的气氛中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间,教师担当“过程顾问”的角色,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教师对发展动向的引导、学习团队的互助、伙伴关系的建立等在这一阶段都十分重要,这一过程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学习型组织结构的稳固和良性循环。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保障。
通过反思与系统思考,进一步积累经验反思、探询是深度交流的基础,行动学习理论更强调反思。系统思考和反思能让学生看清结构与形态变化,帮助学生了解惯用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无效,以及效果较高的环节可能存在何处。系统思考是一种从整体看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个人反思与小组探寻,师生依据整合的建议和思想提出完善的方案,而当方案再返回到团队实践活动中时,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思想与实际操作互动的过程。师生不断地获得经验,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提出修正方案并实施,直到问题得到更满意的解决,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整体意识在团队活动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课后作业的合作完成机制、课堂讲解与小组互评行动学习理论强调行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在行动中实践和巩固。对于较难解决的复杂问题,可采取课后作业的合作完成机制。教师强调组员彼此用心聆听,激发组员智慧,倡导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业完成后,安排各小组成员在下一节课利用5~10分钟讲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他小组成员针对他们的讲解提出针对性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此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辅导者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畅所欲言的环境,通过小组交谈及讨论使之更具建设性,进而引发深入的群体学习。
实践活动环节中的学习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产学研相结合的活动、院系学生活动、党团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月、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周、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等,进一步锻炼学习型组织成员的能力,实现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养成组织成员共同的整体性思考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是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行动不仅是“学”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习机制的纽带。教师指导下组成的学习团队共同讨论问题,互相提问,群策群力,互相支持,分享知识与经验,共同完成目标。实践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总结,同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行动中的反思”以及系统思考。这样的环节既能检验学生前期的学习成果,又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善。这样,教师与学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不止于传统的传、帮、带,而是形成互相促进的状态,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这种有效机制下产生的创新,既是个体的创新,也是集体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斯坦伯格.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M].易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王静静.大学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陈曙光.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5]麦金太尔.教师角色[M].丁怡,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也必须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与“思”, 要打破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教学关系, 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课程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在课程教学中, 建设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 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使他们成为实践问题的研究者。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应尽可能地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课堂成为师生创造和再创造的场所;教师作为指导者, 必须具有课程意识, 并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清自我目标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行动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 (1) 行动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学习即程序性知识、提问、行动和反思的过程。行动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问题并付诸行动, 通过反思进一步积累经验, 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反思, 即回顾、思考、探索问题核心, 赋予经验意义和解释, 它是行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原理。 (2) 学习型组织。上世纪7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和舍恩界定了“组织学习”概念, 并提出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高级发展阶段, 这种学习方式能对组织规范进行探索与重建。1994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深化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 认为团体是学习的最佳单位, 组织成员是不断成长的、可以通过学习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而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必须具备五项技能, 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可见,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既基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又与大学教育应承担的创造功能暗合。
行动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高职院校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在行动与反思中成长起来, 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 教师作为指导者, 应关注整个过程, 通过与学生分享教学设想, 使得学生对课程目标和他们的研究目标做出回应, 努力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研究目标。师生共建的学习型组织尝试建立共同目标, 采用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 具备注重学习与反思、鼓励平等交流、开放进取、激励创新、强调行动的特征, 通过持续的自我超越、不断改善的心智模式, 学会系统思考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践。这样,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经验的交流、梳理与整合, 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个人内隐经验的外显,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行动意识,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强调的是, 其中教师与学生的问题“交流”应是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交流、质疑与反思的过程。这样, 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某些问题, 获得深刻的理解, 而且比传统教学法下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因为与具体问题情境相联系的理解将以更便于提取的方式存储于人脑中。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
现在, 团体逐渐成为最关键的学习单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 既缘于团体在社会组织的实际作用, 又缘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指导是建立在教师具备课程意识的基础上。课程意识是影响教师课程教学行为的核心因素, 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 它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和角色。有研究表明, 高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 即教师对自身的课程意识评价与学生所感受到的课程意识状况有显著差异;相对于教师的看法, 学生对教师课程意识状况的评价明显要低一些。高职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首先应具有课程意识, 即教学中的实践主体意识、生成意识、研究意识、权利意识和资源意识, 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并组织教学。
课题生成与分组, 凝聚团体心智模式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态, 教师可交替采用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组建学习型组织, 把学生组成小组是一种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 组员人数以5人为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讨课程范围内感兴趣的话题, 生成讨论课题。教师一方面要确立主体意识和资源意识, 有意识地将独特且有价值的经验、体验有机融合于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构建研究主题, 尊重且给予学生选择权, 即学生有权表示拒绝和反对。这一建构过程有助于学生展开自己的心智模式, 加以检视和改善, 从而改变心中对于问题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 在与教师共同寻找教学途径的过程中凝聚团体心智模式, 在课题生成的过程中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另外,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促使学生粗略翻看教材, 实现新旧知识的初步联系, 使学生既能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初步认识, 又能在学习和讨论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更新, 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案例学习、师生教学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成创造性学习在知识学习过程中, 基于行动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强调行动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案例的结合, 将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互动, 共同在案例讨论中掌握知识要点与难点,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而讨论案例的过程也实现了这样一种愿望:让学生学习聆听他人, 师生一起思考, 形成学习愿景和创造性学习。因为案例讨论的行动促使学生思考, 思想的碰撞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愿景, 最终形成创造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合理引导, 尊重和鼓励学生, 促使学生共同愿景的形成。另外, 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重视隐性备课, 注意个人学养的提高, 要广泛阅读, 积累有价值、有争议、新鲜有趣的案例。
建立提问互动、合作学习机制, 鼓励通过交谈和实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传统教学环境下, 学生被要求形成遵从的思维方式, 学生相应减少了主动提问的行为。发现并提出需要探讨的实际问题是行动学习法的关键。第一步往往是学习小组成员直接提出自己在思考案例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解决的难题, 之后小组成员进行交谈, 可以在讨论中相互质疑, 以发散的多样化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 展开心中的假设, 并自由交流想法。由于团队学习需要练习, 教师应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以及充分的信任。学生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高度信任感的气氛中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间, 教师担当“过程顾问”的角色, 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教师对发展动向的引导、学习团队的互助、伙伴关系的建立等在这一阶段都十分重要, 这一过程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学习型组织结构的稳固和良性循环。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保障。
通过反思与系统思考, 进一步积累经验反思、探询是深度交流的基础, 行动学习理论更强调反思。系统思考和反思能让学生看清结构与形态变化, 帮助学生了解惯用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无效, 以及效果较高的环节可能存在何处。系统思考是一种从整体看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个人反思与小组探寻, 师生依据整合的建议和思想提出完善的方案, 而当方案再返回到团队实践活动中时, 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思想与实际操作互动的过程。师生不断地获得经验, 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提出修正方案并实施, 直到问题得到更满意的解决, 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整体意识在团队活动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课后作业的合作完成机制、课堂讲解与小组互评行动学习理论强调行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在行动中实践和巩固。对于较难解决的复杂问题, 可采取课后作业的合作完成机制。教师强调组员彼此用心聆听, 激发组员智慧, 倡导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业完成后, 安排各小组成员在下一节课利用5~10分钟讲解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他小组成员针对他们的讲解提出针对性问题, 做进一步探讨。此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辅导者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畅所欲言的环境, 通过小组交谈及讨论使之更具建设性, 进而引发深入的群体学习。
实践活动环节中的学习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产学研相结合的活动、院系学生活动、党团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 如综合实践活动月、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周、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等, 进一步锻炼学习型组织成员的能力,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 养成组织成员共同的整体性思考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是高职学生学习型组织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 行动不仅是“学”的重要途径, 而且是学习机制的纽带。教师指导下组成的学习团队共同讨论问题, 互相提问, 群策群力, 互相支持, 分享知识与经验, 共同完成目标。实践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总结, 同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行动中的反思”以及系统思考。这样的环节既能检验学生前期的学习成果, 又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善。这样, 教师与学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不止于传统的传、帮、带, 而是形成互相促进的状态, 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这种有效机制下产生的创新, 既是个体的创新, 也是集体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斯坦伯格.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M].易进,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 1998.
[3]王静静.大学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陈曙光.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麦金太尔.教师角色[M].丁怡,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关键词: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177-02
探究性学习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让他们学会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语文的勃勃生机,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宽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情景。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状态,思维极易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能够产生积极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
1、把激情带进课堂。
教师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学生的情感,用精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学生的情感。
2、把笑容带进课堂。
教师要进行“微笑教学”。一方面教师带着愉快的心情看待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表达了对学生的爱心和期望,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营造乐于探究的氛围。
3、把意趣带进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4、把民主带进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想法,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做到不轻易否定,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
二、构建模式、活化课型,以“学的课堂”丰富学生探究学习的活动
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旨在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索”、“求知”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学习内驱力。而“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并以师生的生命焕发为旨归。在“学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个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型。
1、探究式课型
这类课型强调学生自行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起到引路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造成问题态势,但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的问题转,而是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具有渐进探索的特点。探究式课型的结构为:初探发现问题—深究语言材料—引证发现结果
2、研读式课型
这是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思促读为主要手段进行探究品析的课型。它多适用于朗读的课文教学中,学生的探究越深刻、感受越细微,朗读的效果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并在读的过程中增强发现、品析和感悟的能力。研读式课型的结构为:初读感知—细读深究—精读顿悟—熟读成诵
3、情境式课型
它借助于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加深感受和理解,进而能深入地探究出情境外难于领略的东西。情境式课型的结构为:再现情境—设定目标—自行探究—解决疑惑
4、体验式课型
教师要饱含深情,通过导语、过渡语、小结语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语境中,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刻的道理和情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和感受力。体验式课型的结构为:创设语境—移情体验—深入探究—感受升华
三、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从教育的价值论角度看,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还要研究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追求长期的发展价值,使人通过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形成,让人生得到发展和提升。
1、查找整理资料
一是指导学生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如:正确、快速使用工具书和网络的方法,以及图书馆、档案室书目的检索方法、网络资料的搜寻下载方法;阅读时可应用“浏览式搜寻法、筛选式搜寻法、辨析式搜寻法”等方法。二是指导学生掌握信息资料处理的方法。三是指导学生掌握资料的交流利用方法。引导学生从背、读资料到讲给同伴听,指导通过办小报、专题交流会、资料汇集张贴等方法进行交流,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2、独立思考质疑
首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进一步思考后所产生的新问题、新困惑。教师把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作为十分重视的教学目标,而非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环节,鼓励学生敢问、乐问。其次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再者,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可在课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认真读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中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学会预习,在自学卡上把问题记下来,教学时,把质疑问难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将学生的思路不断拓展,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问题探究活动。
3自学探究解疑
2、安排小组在业余时间到校电子备课室的电脑上搜集资料,同时开放学校阅览室,供同学搜集资料,查阅书籍。
3、作为教师,为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我利用家校通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得到他们的配合。
4、在信息的处理上,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文字记录、音像影像资料的收集、动手制作,实验操作等,有时还进行模拟表演,短剧编排,各种比赛,实地考查等创新形式,以利于交流和展示。
5、在具体的操作中,我引导学生在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时,一定要列出小组内准备运用的资料搜集的方法,如:上网搜索,请教家长或其他人;查阅书籍报刊杂志;看电视,收听广播,自己动手做一做,试一试等。
卓尼县柳林小学
夏淑珍
重视“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置疑,这些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某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是课堂教学“动起来”,“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学生自主,老师走下讲台”就符合课改精神,这将会使得课堂教学落入形式化的俗套。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当重视“过程”,即发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揭示隐含于语文课程中本质东西,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为“参与而参与”,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所谓师生平等互动,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
“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等都完全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知识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转变观念的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瞄准亮点,激疑引思。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趣情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引导。
3、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
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4、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本人自2009年参加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就读财务会计(专科)专业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经过三年来老师认真的指导和自己努力地学习,使我在对财务会计课程和相关业务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也越来越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在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应用到工作得实际中去,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作为传达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会计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有着极其悠远的历史。会计从产生时起,其主要任务就是记录和报告人们的生产活动所导致的财产数量及其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会计是由从属于生产的附带职能逐渐分离发展成独立的、特殊的、由专门人员从事的工作。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所具有的流通性和综合性而成为最主要的会计计量尺度,会计的任务也不再局限于记录财产数量的变化,还逐渐包括了对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损益金额的确定和报告。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也促进了会计记录方法的变革。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企业形式的变化,进而促进了会计职业和会计内容的演变。会计服务的对象从单个企业扩大
到整个社会,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再是企业内部的“私人事务”,而成为涉及企业外部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公共事务”。既然是公共事务,就需要遵循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公认的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完善便因此成为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产与交换的社会化,整个社会的市场分工更加细致,彼此间的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和严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范,需要会计为之提供更加广泛和周到的信息支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涵逐渐扩大和丰富,会计不再仅仅是对财务收支的记录和盈亏确认的报告,而是扩展到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各个方面。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也越重要。财务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量度,连续、全面和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及其经营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对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分配情况,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核算与记录,并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会计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的核算、记录与报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准则”,按照一定的规范来核算、记录与报告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结果,则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属于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极为广泛,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因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单位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总结经验、运用技巧、掌握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要“先知、先觉、先学”,做到“应知、应会、应变”,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不能一问三不知,成为管理工作的“门外汉”。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了要“三先、三会”外,还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内部的沟通能力。二是内外部的传达能力。三是部门间的沟通能力。
会计是一个经济控制体系,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新形势要求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会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企业开始转向注重资金管理,并围绕资金的流转过程,挖掘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要实现这一切,则要求单位财务会计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其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不断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提供信息资料。掌握收支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
施,为单位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做出努力。因为企业的经营好坏都要通过财务会计指标来衡量。单位“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就是反映企业单位经营情况的“晴雨表”,需要会计人员尽职尽责,深入第一线,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进行指标对比,分析找出盈亏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得力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资金效益最佳化,就必须加强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只有这样企业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人员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证明,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各项职能对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财力消耗及财力、人力、节约开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任何企业都要讲求生财、聚财、用财有道,为此,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管家理财核算,监督等职能,才能使企业更好的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游戏;组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
在幼兒园组织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虽然感受到了幼儿的快乐,但对其建构水平不甚满意,对幼儿仅仅满足于简单搭建且不断穿插各种角色行为感到焦虑,从而纠结与对幼儿的游戏支持只是满足其情感需要,还是有必要推进其游戏水平的提高,若加以干预会不会影响其情绪体验。
一种现象:教师多采取讲解示范法,统一过多,幼儿失去了自主探究空间、时间,但幼儿建构的物体比较形象。教师这样做的理由:孩子缺乏必要的技能,不这样教,孩子就不能完成建构活动。
另一种现象:在活动前请幼儿对建构的物体进行充分观察认识后,让幼儿自己发挥,建构的物体不是很形象,但形态各异,塑造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幼儿兴趣却很浓。教师这样做的理由:活动中最重要使幼儿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有成功感。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对比讨论的教研方法。研讨后教师认为,前一种现象教师重视的是技能的传授,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后一种现象教师注重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建构经验和技能的提高。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基于以上现象,我认为,归根结底,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主要存在:1.教师对幼儿建构行为的观察。2.教师对幼儿建构作品的评价。3.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过程中的介入。
一、教师对幼儿建构行为的观察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就是通过观察来支持引导幼儿的发展,关键是教师要看懂幼儿游戏行为中蕴含的教育价值。那么教师应观察幼儿的哪些行为呢?
1.教师要了解幼儿建构的目的
我们知道,幼儿在建构游戏活动中遵循着“先做后想——边想边做——先想后做”的次序发展。例如托、小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如果老师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或你在搭什么?孩子往往是一声不吭,继续完成他的作品,等到作品完成了,他会告诉你自己搭的是什么。所以“先做后想”就是指幼儿在初期接触建构游戏材料时对材料进行探索,一旦无意中搭建的作品印发了幼儿的想象,幼儿便会为作品命名;所谓“边想边做”幼儿开始有想要搭某样作品,但是由于搭建水平的限制,在搭建过程中因为搭不好而改变意图,直到最后搭成什么就是什么;所谓“先想后做”是指幼儿在搭建之前就有自己的设想,有计划地搭建,虽然也会因为搭建技能的限制,需要不断地完善,但最终目标基本不变。
2.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能力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能力相对于幼儿其他角色游戏要困难的多。在建构游戏中,尽管事先可以商量将要完成的建构主题,但如何搭建,搭建成什么样子,则取决于每个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内在构思。而每个幼儿的经验、想法和建构水平都不同,加上语言表达的限制,合作起来就比较困难。到了大班下学期能够实现计划和构思一个相对复杂的多体作品或者能看图搭建时,他们才会协商分工,比如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围墙,有的搭通道,最种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的作品。
二、教师对幼儿建构作品的评价
教师一般是通过对幼儿建构作品的分析评价来判断幼儿建构水平的高低。教师往往只局限于对幼儿建构技能的评价,而忽视在搭建技能中蕴含的认知发展。
我认为,分析评价建构作品有两个主指标:一是搭建技能,包括延长、垒高、架空、平铺、围合等,二是这些搭建技能中蕴含的认知发展。比如,同样是架空,有的体现出了对称性,有的则没有,有的在形状、颜色或者数量上出现了多维对称,有的只是形状对称而颜色不对称;同样是围合,有的选择同一种形状或颜色的积木,表现出形状和颜色分类的水平,有的甚至出现了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有的则还是无意阶段。因此,教师仅仅对幼儿的建构作品处于“幼儿只搭建了围墙,没有搭什么”等类似的评价方式,就认为建构水平是低的,依据是不足的。围墙是单层围合,还是多层围合,在多层围合中有交错垒高还是单线垒高,水平也是不同的。
三、教师对建构游戏的介入
《指南》中所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指导性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可能会推进幼儿的发展,也可能会干扰幼儿的游戏意愿。这正是教师感到困惑和担忧的。
1.教师的介入要适时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了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在要求相统一的结果。在游戏中,当幼儿不满足于自己已达到的水平时,他们就有了发展的内在需求,开始向新的水平挑战,因此教师的介入既要满足幼儿游戏的意愿,又要推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发现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比如某种形状的积木不够了,或是发现幼儿在改变和完善原来的搭建方法时遇到了困难,总要倒塌)在幼儿一时难以自己解决而准备放弃时,教师的介入要敢在幼儿放弃之前;二是发现幼儿的建构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或是有能力改善与提高的空间,教师可以介入,及时提出问题和设置困难,以挑战幼儿的搭建方法。在这两个关键点中,前者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挑战,后者是教师对幼儿的有意挑战,引起的都是幼儿内在需求与外在要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2.教师的介入方式是“引”,不是“教”
在考虑幼儿的游戏意愿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就要多“引”而少“教”。“引”就是教师通过提示和建议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自己决定怎么做;“教”是指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怎么做,让幼儿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去做。
教师的提示和建议必须是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若幼儿能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与他们的需要是一致的,幼儿往往乐意接受。如果幼儿的水平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或者幼儿为了改善建构行为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影响游戏意愿,那么幼儿对教师的建议不会理会。
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要因为不能成功地介入而感到沮丧,因为游戏本来就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只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即使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也会在游戏中进行小步递进,实现自我发展。所以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多发现幼儿已经能做的是什么,对于幼儿还不会做的,更重要的是耐心和等待。和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让我们一起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何燕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华爱华:《幼儿园活动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课堂上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我们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去展现自我,去尝试,去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其自主学习。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能活动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智能,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他们生动和谐地发展。在课堂上,老师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题,立足文本,师生和谐探究、赏析,放心、放手、有效指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对就业的一切新奇很茫然,每个人都想在应聘的时候有很的表现,能在众多的人群中脱颖而出,被自己所愿意去的公司聘用,可是一切都需要有公司认可的地方,怎能得到肯定呢?就业指导课就在此时发挥了作用。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确定自己的就业定位。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也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大学生不能适应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趋势,不能从客观现实出发设计自己的职业定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正好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整个课程学习下来,我收获了很多,受益匪浅。
学习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我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2014年,也就是我毕业那年全国大学生就业人数高达720万,其中广东省就业人数为47万。同时全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加大,社会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现在企业更看重的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们刚刚出来实习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几乎为零,这无疑是一大要害。作为广东这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是因为内地学生涌入广东,加大了就业难度和大量民工南下,影响毕业生就业。使得我们不得不好好的去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的学习就是来给我们的未来有一个好的基础,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生活上,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要好好的武装自己,提升自己去适应这样的竞争。同时,我们要注意心理调适,要振作精神,要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我认为大学生成功求职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己首先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说,自己本身是有用之才。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三是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二、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共同之处。要认
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是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改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第四、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还不少。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个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只有做好择业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择业前的思想准备,高度重视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好毕业推荐材料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就业竞争。
另外,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我认为现在应以“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就像老师讲的“就业不只一条路,不只就业一条路”的新理念,要拓宽自己观测人生道路的眼界。大学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很多大学生就业定位出现了盲区,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明显,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就导致了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不需要人的地方挤破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说,“要走出‘大学生毕业就得当白领’的观念误区,所以正确地就业定位很重要。
一、强化读者意识,体现功能写作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这个“读者”,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具有读者意识的写作,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不会说假话、空话、套话,更贴近学生日常功能性的语言运用,此类习作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也感到很有意思。
在一次毕业班家长会前后,我曾经布置过这样三篇习作:
第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当学生拿到家长会的通知后,我发现学生的表情特别丰富:紧张、担心、犹豫、矛盾……我眼前一亮,问学生有什么话要在家长会上转告家长的,学生纷纷说有。于是,我让学生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来。第二天习作收上来一看,全班作文水平都有提高,表现在:情感真实,语句通顺,错别字很少,平均字数在400~500字之间。连平时畏惧习作的学生也写出较好的文章。家长会召开了,我把交流这篇习作作为会议的一项内容,并挑选了一篇习作在会上朗读:“亲爱的妈妈:您虽不像伟人那样有名,但在儿子的心里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这些出自孩子内心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家长,他们纷纷要求看看自己孩子写的文章。
第二篇:《爸爸、妈妈开家长会去了》
开家长会的那天,我向学生布置了习作《爸爸、妈妈开家长会去了》,并一再要求等家长走后才能写,结果这又是一篇成功的侧重于心理描写的习作。学生都写出了真实的想法,有的期待老师表扬自己,有的担心老师“告状”,有的因不知结果怎样而着急……个个写得情真意切,细腻丰富。家长会结束时,我告诉家长: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你的孩子,可以回家看看今天晚上的习作。使孩子与家长之间又一次得到沟通与交流。
第三篇:《爸爸、妈妈变了》
开完家长会的第二天一早,我布置学生一个观察作业: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有什么变化,随时记下观察内容,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一个星期后,我又布置一篇习作《爸爸、妈妈变了》。因为有了观察记录,习作内容有了,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有的写爸爸一大早起来做了丰富的早餐,有的写妈妈不再因为我的成绩偶尔退步而唠叨,有的写爸爸开始重视我的体育锻炼。一位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写道:“变了,都变了,变得使我感到更亲切,变得使我更熟悉了。”可见,习作达到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思想沟通的目的。
围绕家长会设计的三篇习作,都有明确的读者,都是为了日常的表达与交流,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指导,因为有了读者的关注、评价与交流,学生一直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因此,明确的读者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有预想读者的写作更能给写作者以动力,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选择表达,体会到习作的真正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写、不会写”这一难题。
二、依托阅读教材,打开习作思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阅读教学中不能把阅读的终极目标定位在理解,应该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很多阅读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习作内容: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从教材编写意图看,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幅与秋天有关的图画,图画内容很宽泛。应该选择一幅怎样的秋天图画?学生在选择或画秋天的图画时往往会受惯性思维的约束:大雁南飞、果子熟了、稻子黄了、枫叶红了……如何让学生从思维的框框中跳出来?本组课文对于这次习作选材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从多角度描写秋天:《古诗两首》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抒写秋之情;《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描写秋之事;《秋天的雨》描写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呈现秋之景;《听听,秋的声音》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这是秋之声。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秋,可以很好地为学生选材打开思路。
习作指导时,可以这样教:
1.请学生浏览第三组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写了与秋有关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述每篇课文写秋的不同角度。
2.组织讨论:你们认为秋天的图画中可以画哪些内容?(秋天的景、秋天里发生的事、秋天里的活动、秋天中特有的声音)
3.教师总结:如果写秋天里发生的事、经历的活动,可以学《风筝》一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写下来;如果写秋天的景,可以像《秋天的雨》一课那样从几个方面(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写秋天,也可以像《听听,秋的声音》那样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写秋天。
这种基于阅读材料的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优势,凸显一组教材中可以为习作借鉴的因素,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启发,打开习作思路,将抽象的构思过程具体化。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说:“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是不经意间渐渐发生的。你读的那些故事,故事里的语句、词汇,故事里人物说的话,故事里含有的道理和感情……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记忆里,这都是不经意的,渐渐的。你不用去想的,它们会来。”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无痕的交融,在指导学生“怎么写”时,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教材,迁移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与特点。
三、针对习作难点,点拨表达技巧
经常在部分教师的习作课中看到这样一些板书:“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仔细观察、语言生动、内容具体”,这些理性的写作概念,是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需要具体的案例、可操作的步骤、有效的提示为他们搭建习作的“脚手架”。要提高学生“怎么写”的效率,关键是教师的指导要吻合学生的习作难点,要有全程指导的意识,在习作前的观察、习作中的指导、习作后的评改等环节,努力针对学生习作难点进行表达技巧上的巧妙点拨。
如,学生观察事物的难点是不会调动多种感官,不会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教师可以呈现典型的观察日记,点拨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11月6日 星期日 小雨
今天我在窗前做功课, 忽然听到身后有奇怪的动静。转头一看,原来是小猫在爬窗帘。只见它纵身一跃,蹿到了窗帘上,离地足有一米多。它还不甘心,左前爪抓着窗帘,右爪往前探,然后两只后爪使劲一蹬,又蹿上了半米多。它发现我在看它,也毫不怯懦,低头俯视着我,“喵”地叫了一声,好像在说:“看什么看,你也来试试看啊!”我被它调皮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这则观察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可以抓住动作(如文中加点的动词),动物不会说话,观察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联想(如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0月27日 星期三 阴
我们的教室门前有一片紫色的花。它的枝是紫色的,很细。叶子上有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一阵风吹来,三角形的叶子就像一条条紫色的小船在风中飘荡。花心是几根紫色的细丝,头上顶着一颗颗黄色的“星星”。我凑过去闻了一下,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这种花可真美丽啊!
这则观察日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可以按照“枝、叶子、花心”的顺序观察,除了眼观,还可以手摸(如“摸起来软软的”)、鼻嗅(如“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在具体可感的范例中,学生逐渐感悟到:仔细观察要用到多种方法;观察要有顺序,写出来才会层次清楚;观察要边看边想,有时还需要长期、连续的观察;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又如,动作描写是学生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学生的难点是不会把一个连贯动作分解且选用准确的动词进行表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目标定位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运用联想、夸张、反复等方法,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如何指导学生抓住动作写出人物特点?可以这样教:
1.请班级“跳绳高手”现场表演“跳双飞”,学生仔细观察动作。
2.观察后,学生抓住动作,用两三句话把跳绳技艺高超的特点写出来。
3.选择典型片段点评,关注学生怎样把一个连贯动作分解且选用准确的动词表达。
片段1:只见她猛地跃起,离地甚高,两手拼命一甩,一次,两次!那绳像是有了灵气,从她腿下飞速钻过,极快!最后她如鸿毛落地,甚轻盈,完成一次双飞!
点评:语言干脆利落,有力度感;“猛地跃起、拼命一甩”非常符合跳双飞的动作,用词很准确。
片段2:她面带微笑,一点也不着急,她的下巴微微上扬,做好跳绳的准备。她开始跳了!她腾空而起,手在空中快速甩了两下,脚迅速地点在了地上,膝盖微微弯曲,蓄力,再起跳。她像一只轻盈的小鹿在敏捷地跳跃着。
点评:展现了“跳双飞”的全过程,“微微上扬、腾空而起、甩了两下、点在了地上、微微弯曲、蓄力再起跳”观察到更多的细微动作,很有现场感,选用动词也非常准确。
教师创设了现场跳绳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作。在两个片段的比较中,直观而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动作描写的丰富性与准确性,也渗透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为学生细节描写的举一反三打下了基础。
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习作全过程中能够研究学情,敏锐把握学生习作的一个个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提高。也许有人会担心,教师教得多了,学生的习作是否会千人一面。孟子说得好,“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世间懂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和设计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停留在“知识”“技能”这个技术层面上。语文要关注学科目标,更要关注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目标,即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时内心的灵动,关注学习时呈现出的态度与责任,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宽容合作的人生态度等。语文课除了要落实课堂上学会了什么,还要思考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了没有,有没有领悟基本方法,掌握一般规律。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有效的统一。
一、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宰。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可结果往往是老师口干舌燥满头汗,学生满肚苦水,收效甚微!事实上,课堂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解难中学,应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在内容与语法方面都不难,我就大胆地放开,把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为大家讲解这篇文章。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查资料,研究时代背景,知识的延伸迁移,甚至讲课的语气、语速,都考虑到了。讲得精彩,其他同学听得也认真。教学效果特别好。在内容分析的透彻性上,比我把握得还要好。这节课还有两个好的影响是我当初没料到的:①班里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空前浓厚,能够主动去学习、思考;②班级比以前团结了,因为通过共找资料,共同备课,大家都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利于班级的稳定与发展,反过来更促进了学习。
二、通过问题质疑,激活潜在主题意识,解放学生心灵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质疑(提问)至关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要在一节课中提出很多问题,大问题中又包含很多的小问题,在提问学生时也是一问一答式,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口干舌躁,教学内容也问得支离破碎,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我想若要打破这种局面,教师就要善于归纳和提出问题,根据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主导性的问题。且问题不宜过多,宜包含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激趣、探究和操练中推动教学过程。
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在通读并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只提出一个问题:愚公移山困难重重,那么愚公是否应选择“搬家”?此问题一提出,课堂顿时喧闹起来,每个学生都刮起了“头脑风暴”,很快形成两派,在双方交战中学生的思维激烈碰撞,有的学生认为“移山”并非明智之举,迁移更具有眼光和魄力,这些见解不乏新意,我充分肯定了这一看法,但是我必须明确肯定《愚公移山》寓意的真正价值取向,即弘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探讨此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文言语句已有了深刻的理解,情节也得以梳理,人物也有客观的认识,可谓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我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开了问题多、散乱的弊端,也避免了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从而引发了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和探索,课堂便成为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流对话。
一、以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构筑中职校学习指导的理论架构
(一)树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要做一名合格的能够对中职校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要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观,首先必须学习。职业教育课程观的理论基础仍然是现代课程理论,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研究、借鉴和掌握前人的课程研究成果、课程理论和这次新课改的理念。我们要学习和研究课程变革史,要研究杜威的、布鲁纳的、凯洛夫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陶行知的、后现代主义的、马斯洛的、罗杰斯的等现代课程理论。杜威的课程哲学的4个基本命题:(1)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生活;(4)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在这4个基本命题的基础之上引申和具体化出杜威课程观的三个方面:一是儿童、知识和社会相统一的课程设计观。这一观点的结论是:儿童(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儿童(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儿童(学生)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学校教育应谋求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平衡与协调。设计课程时,必须对儿童(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做切实的研究,了解学生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可能需要。时刻注视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职业。二是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这一观点的结论是:倡导活动课程,改造学科课程,试图实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学科课程进行新的认识和改造的基础之上的。三是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课程评价观。这一观点的结论是:教育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过程相一致的。科目的工具价值应建立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反对课程实践中往往脱离内在价值去追求工具价值的做法。
要树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还必须要研究。因为课程观不是死的、一成不变的。前人的课程理论成果仅仅是我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我们站在前人的肩上不至于走弯路,但并不是我们课程观的全部。按照杜威的课程观,儿童(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儿童(学生)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研究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和我们中职校的学生以及我们中职教育自身。第一,要研究经济社会。研究经济社会首先要研究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次要研究当前的市场,要研究产业的调整、行业的更替、新技术的应用、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涌现、商品交易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等关系到学生就业形势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对高技能劳动者和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也即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第二,要研究中职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家庭社会阶层背景和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第三,要研究中职教育自身。就是要研究我们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发展问题,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其它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学习和研究,使得我们中职教育的课程观更加符合我国当前中职教育现状和中职学生的实际。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个性成长需求以及中职教育特点的课程观,就是科学的、正确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以科学正确的中职教育课程观为基础、为平台,进而构筑中职校学习指导的理论架构。
(二)中职校学习指导的理论架构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习的价值取向,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职业技术教育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和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态。因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生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从大处来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从小处来说为毕业后就业、立业和创业而学习,或者说为更好地谋生及提升社会阶层、谋求向上流动、实现个人价值而学习。
其次,倡导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改造学科课程,实现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充分利用经验课程,为学生设计好经验课程,尽可能地将所授的书本知识与动手活动(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在活动课程这方面具有普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将学科知识设计成多样的、贴切的经验课程,在经验中、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中学,指导学生体验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力量,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再次,教育应该是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过程。学习的内在价值(或欣赏价值)与工具价值是相统一的。中职教育所开设学科内容的工具价值也应是建立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学科内容的内在价值是附庸于工具价值的,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掘、体味其中的内在价值(欣赏价值),使中职教育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变的更加有生活意义,使中职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愉悦,生命更有价值,更符合青少年个性成长的内在需要,真正实现“教育即生活”。
二、中等职校开展学习指导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首先必须要有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艰苦性,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学生毕竟是学生,特别是中职校的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均是比较薄弱。虽然学生是主体,但他们并不会寻求老师的指导,而我们每一个中职校的教师们都要主动肩负起学习指导的责任。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十分熟悉所教学生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各课程科目的特点及与所教课程的关系、专业就业的形势、市场产业需求的信息等,还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本专业的高技能劳动者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等等,如数家珍。利用一切机会,课上课下、课前课后,不断地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时刻明白学成之后的去向。
(二)以快乐教学为载体,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快乐教学在普通基础教育只能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来讲将可以大展身手。人都喜欢愉悦,希望生命有价值,何况中职生,正值青春萌动、好玩好奇与青春感、成人感并存,他们进入中职校学习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他们的理想选择,因此他们很容易觉得不快乐,觉得憋屈,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怕学厌学,和老师顶牛等等学习心理障碍。那么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和同情学生们的本能和需求,我们的任务就是使他们学习着,并快乐着。首先,要使学生们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的,教师们就必须充分挖掘并指导学生发现课程中的内在价值(欣赏价值),教师们要善于在死板的、抽象的、机械的知识技能中挖掘并指导学生发现出灵动的、形象的、美的、富有人情味的因子来。这就要求中职校的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能够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发现知识技能的内在价值,学会知识技能的工具价值;通过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价值,则会进一步丰富知识技能的内在价值。另外,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除了指导学生挖掘并发现课程的内在价值外,还要通过不断指导、训练、调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健康状态来实现。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实现学习着,并快乐着的目的。
(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学习指导、促其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的基本途径。中职校教学的特点或者说优势,就是已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因而我们教师可以按照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要首先学会学习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成长。根据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弱,而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特点,应大力提倡和尽量采用活动课程,或者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大力提倡和尽量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应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从注重师生单向交流转向注重生生、师生多向合作;教师从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听讲转向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自学,从而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它可以分为如下四步进行:(1)设问激趣,自学探究。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自学探究;(2)释疑导拨,合作探究。教师要针对学生自学探究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大班集体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题;(3)说理强化,实践探究。它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概要性地阐明概念的准确内涵、问题的实质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4)正面评价,加深探究。教师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与探究学习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促其牢固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并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从知识获得及应用来说,前两步应属于知识的获得阶段;后两步属于知识的应用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既向学生提供科学用时、自学探究等一般方法的指导,也提供观察、想象、记忆、理解等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J].北京:教育与职业,,(7).
[2]宋业存,于达莎.中等职校开展学习指导浅论[J].江苏:职教通讯,2004,(6).
[3]袁华.关于中等职校教学中“启而不发”现象的思考[J].江苏:职教通讯,2004,(6).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论文】推荐阅读:
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运用论文06-17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毕业论文)10-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现代教学法的应用论文09-20
大学物理课程中电场教学研究论文07-2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06-2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06-06
我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看法07-06
对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认识10-10
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初探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