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共15篇)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
(一)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让文明礼仪携手共创美好明天。——题记
伴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讲文明、用礼仪,已经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儿女也因此感到骄傲,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吗?
对于文明礼仪的理解,古人曾这样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事实确实是这样,从我们呱呱落地到慢慢地学习说话,那些“叔叔、阿姨、对不起、谢谢”无一不标志着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从我们迈入学校时,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用礼仪的孩子,当看见老师时,向老师问好;不随意践踏草坪,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有责任地捡起;不能和同学打架,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是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常常这样嘱咐我们,可做到的同学又有多少呢?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看着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我怎能不感叹一句:悲哉!为何我们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啊!
在这文明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做行动的矮人,否则只会损中国五千年来的形象,让自己没有颜面。我们是生在新时代,是祖国的花朵,讲文明、用礼仪,是我们成才的标志,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讲文明用礼仪。
记得一个校长曾写过这样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一个人的仪表就代表着自己的整体形象,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仪表不仅要得体,还要大方和端庄,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文明的青年。
让文明在我们心中驻扎、成长、争做文明小青年,文明谈吐,文明举止,文明做人,文明做事,只有这样才会让中国传统美德弘扬久远,才会共创美好的明天。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
(二)文明美德不仅是先辈的传承,将来我们也会变成先辈,他将是我们永远的呼唤和追求。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传统美德,人人具备礼仪修养的文明古国。他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而又独特的文化,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照耀着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走进校园,环顾四周,美丽的校园环境清洁,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空气是那么的新鲜。仰望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此时,你是否会改掉你那出口成脏的坏习惯呢?看到地面飞舞的垃圾,你是否会弯下腰来捡起它吗?你是否会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不贱踏粮食吗?你是否会参与废纸、塑料袋、非金属等的回收利用和杜绝浪费一切的好习惯吗?
这些不良行为你曾经有过吗?如果有,那就让我们在国旗下暗下决心,从今日起,力争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有修养的文明人。文明礼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遇见老师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他人家门先打招呼;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
大家团结起来,把先辈们传承给我们的文明目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与行为去创造一个宁静、讲文明、有礼貌的校园环境。不让自己的脚乱踢墙壁和乱踩那些有灵性的一草一木;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语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学生;用我们的一双双不说话的小手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让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在是一个和谐、欢乐、充满爱心的世界——校园。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那么,遥望明天,我们仿佛看到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我们的校园更清洁了、漂亮了。
同学们我们一起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
(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文明一直是我们大家呼吁的对象。尽管如此,陋习这种现象还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打架、骂人、乱扔废纸等陋习还是很多的。所以我在此呼吁大家要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那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昨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的战胜。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而且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他更不会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会动手捡拾纸片等,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现城市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强弱并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普遍认为,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 其内涵包括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以城市特质和历史遗存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识别力, 以及由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等[1]。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关系
(一)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目标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版) ,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形式,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显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创建文明城市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必然结果, 两者是局部与整体、内涵与表征的关系。
(二)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标志
文明城市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精神层面, 文明城市表现为城市精神的凝聚力;物质层面, 表现为文化载体 (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等) 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行为层面, 则表现为市民心理和行为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城市展示自身形象主要靠文化魅力, 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一个宜居城市, 当然也就不会是一个文明城市。
(三)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今, 国家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间的竞争, 尤其是发达城市间的竞争;而城市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文化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文化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更加持久有效的条件。文明城市的发展, 不仅要在经济上领先, 更应在文化实力上领先。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已进入文化增值时代,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含量越高, 物质生产中产生的附加值就越大, 竞争力就越强[2]。
三、以文化软实力为牵引推进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
(一)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特征凝集
在城市发展历史中, 沈阳市成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凝集沈阳城市文化特征, 可以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必要的文化积淀。
1. 史前文化
沈阳新乐遗址上曾生活的“新乐人”, 已进入考古学定位的新石器时代。新乐文化填补了沈阳地区、辽河中下游地区新时器时代文化的空白, 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距今7 000多年前, 并成为沈阳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的源头。
2. 多民族文化
在城市发展史上, 肃慎族, 东胡、秽貊、高句丽、鲜卑、契丹、渤海、女真、蒙古、以及后来的满族等少数民族都在沈阳文化中留下了印迹。虽然, 各少数民族生活在沈阳市及其周边的地区, 但中原先进文化一直是沈阳城市文化的主体。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影响与渗透, 是沈阳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3. 盛京文化
“盛京”之名称始于清朝建国, 终于清朝亡国。在这一时间段,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称为盛京文化, 也可称为清文化。独特的盛京文化如皇家的珍藏宝库、众多的庙宇与宗教的多元化、众多的学府和文化名人影响深远。
4. 现代工业文化
作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 沈阳工业以其重要地位、重大贡献和辉煌成就谱写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重要一页, 是沈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也是沈阳的独特品牌和亮丽名片。
(二)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观念表达
通过表达沈阳城市观念, 可以强化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我认同, 唤起市民的“文化自觉”, 增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动意识。
1.运用城市地理形态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城市地理形态尽管不是城市文化之魂本身, 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之魂生动深刻的表达。就地理环境而言, 沈阳市三面环山, 东有大青山、天柱山、北有辉山;市区有浑河、蒲河流经;城郊有卧龙湖等湖泊。但沈阳先天缺乏滨海旅游资源及独特景观, 也不具备类似杭州或桂林一样的典型“山水城市”特征。但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农业观光、度假、休闲资源丰富。因此, 可利用森林城市、农业观光的自然地理条件, 展现出绿色的、自然与人和谐的新沈阳城市形态与特征。
2.运用城市历史进程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沈阳有2300年建城史, 素有“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之称,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 沈阳不具备南京、洛阳一样十分典型的“历代古都”或“历史名城”的特征, 因此, 运用城市历史凸显沈阳城市文化, 应强调其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特殊联系性。例如, 通过强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凸显沈阳“清代发祥之地”这一与其他历史城市的迥异之处;通过强调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凸显沈阳作为“东北军旧地”的特殊性[3]。此外, 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工业文化特点鲜明。
3.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史, 同时也应该是观念发展史。城市观念是城市的精神主旨, 是把握城市本质的很好视角, 城市确立了城市核心价值观, 可为文明城市创建赋予地域特色。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应具备三要素:一是延续沈阳历史文化血脉;二是符合沈阳目前实践需要;三是引领沈阳未来发展方向。
凝聚城市观念, 还要把城市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既需要政府和市民的有机互动, 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良性联动, 做到城市价值观进社区、进课堂, 主动运用城市价值观引领城市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4.运用城市雕塑表达城市精神
城市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个性、艺术形态、艺术语言述说历史故事, 展示时代风貌, 勾勒未来蓝图, 用艺术美去陶冶人们的情操, 启迪城市精神的思考, 构筑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形象[4]。故此, 沈阳市可从城市雕塑的规划整顿和创新发展,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景观形象的方向为出发点, 融合城市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统一为基础, 把雕塑本身的内容形态和城市本身的人文历史和相关环境对应融合起来, 使城市雕塑在沈阳市景观环境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和发展。
(三)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产业的活跃程度, 直接影响城市的品牌、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可见, 推进沈阳文化产业发展, 是增强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手。
1.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经营沈阳品牌项目
自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以来, 沈阳市加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彰显了文化强市的“文化效应”。比如沈阳市杂技演艺集团完成转企改制, 以《天幻》系列大力开发海外市场,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业绩突出领先全国。因此, 要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城市特点, 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培育出更多知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势项目, 打造产业亮点, 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 能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 并形成文化产业链, 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2.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沈阳市的公益性活动
文化产业是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截至2013年底, 沈阳全市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万场次, 受益群众1 000余万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 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赢得口碑、赢取市场[5]。
3.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打造沈阳市的独特气质
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反映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承载着该城市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文化产业要具有本地独特的风格与气质, 必须依托并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 同时,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吸收整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 形成沈阳市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沈阳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必须转换成活动、转换成项目, 继而转换成产业, 才能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动沈阳市的快速崛起。
参考文献
[1]吴忠, 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 2011, (5) .
[2]王世平.哈尔滨实施文化立市框架设计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3]郭舒, 等.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3, (1) .
[4]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这天,因为一些原因,我晚晚地才从校园出来。轻轻打开雨伞,举过头顶,慢慢走在只能看见一点灯火的小路上。
“嘀嘀……”一辆小车从前面飞过。糟了,没躲掉。啊,身上沾到水了,被淋成了一个“落汤鸡”。
看到身上,头上的水,我不禁只能无奈地笑笑。算了算了,也许别人也不是故意的呢。但其实心里早已把他给骂了一顿。
继续走着,迎面跑来一个女孩子,她低着头,不知在看些什么。而我呢,也被其他无所紧要的事情吸引,全然没注意到这个即将要与我相撞的女孩?
自然,跟预想的一样。我们撞到了一起,“哎哟,好疼。”只见面前的女生捂着头,脸上满是惊讶。
“啊啊,对不起。你没事吧?我不是故意的。”我随即把头低下,想着要挨一顿骂了吧。
“没事没事,我也撞到你了。你没事吧?”我抬起头,只见她微笑着,眼睛里仿佛有星星。真的是太好看了,我一下愣在原地。
“我看见你身上有一些水,来,把这个拿过去用吧。”她伸出手,递出一个很好看的小手帕,如果仔细闻,好像还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不用不用,这个手帕你应该还要吧,我没事。”我抬起手拒绝道。
谁想,她直接抓过我的手,把手帕放到我的手上。“我不要了,就当是给你的礼物吧,毕竟是我没注意撞到你了。”
“可这……不是你弄的啊。”
话刚出口,只见她已经我出我的视线,消失在远处的路灯下。
我握着手中的手帕,感觉到丝丝暖意。
走在宽敞的道路上,人来人往,可每天人看见马路上有片片痕迹,许多垃圾,果皮。现在有很多人衣着很漂亮,但是出口带脏字。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个男孩把喝完的可乐瓶踢进垃圾桶里,可是没有踢进,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将可乐瓶扔进垃圾桶里。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就是这一点点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这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要去吉他班,刚没走多长时间,在路上,看见了令人惊奇的这一幕:一位年轻人,从我身边走过,正吃着“鸡蛋不翻”,刚吃完就随手把塑料袋丢在了地上,一位9、10岁小女孩看见了这一幕,连忙走过去,弯下腰,把那位年轻人扔的塑料袋捡了起来,把扔进了刚要过来打扫的清洁工老婆婆的垃圾车里,不一会儿,这就围了一群人,都夸小姑娘助人为乐,讲文明,爱干净!为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也在批评那位扔鸡蛋不翻塑料袋的年轻人,小姑娘开心的笑了起来,笑得是那样好看!而那个扔鸡蛋不翻塑料袋的年轻人却脸红地快速向远方跑去了!
我想对那个扔鸡蛋不翻塑料袋的人说:你应该要讲文明,不能随手扔垃圾,要像小姑娘一样讲文明!
我想对那个小姑娘说:“你真棒!”我为你竖起大拇指!
文明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要像小姑娘一样讲文明。自己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要随便乱扔垃圾!
一伸手的距离
文明离我们有多远?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
早上,我去补课。路过一家早餐店时,看到门口满是垃圾: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旁边的一位清洁工正在仔细地打扫着。风一吹,垃圾跑得到处都是,那位清洁工只好重新扫。我不由得想:如果那些人将自己的垃圾顺手扔到垃圾箱里,这位清洁工就不用再费这么大力气打扫了。
我继续往前走,一辆深蓝色的小汽车从我身边驶过。它渐渐地减慢了速度,在一个垃圾桶旁边停了下来。车没有熄火,车里的人还没下来。但是把车停在两边都是树的路边干什么?难道是有事要临时下车?还是要停车等人?或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打断了我的思路,推翻了我的猜测,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只见从副驾驶的位置上伸出了一只手,手里还拿着一个空水瓶,接着又伸出了胳膊。难道要把手中的空瓶子扔到垃圾桶里?可是胳膊不够长,只好探出头来,原来是一位大姐姐。这位姐姐伸直了胳膊,可还是够不到垃圾桶,于是她探出了身子,才将瓶子扔了进去。
那位姐姐将身子缩了回去,汽车也慢慢地开走了,最后消失在远方。
刚才在早餐店门前所见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眼前。那位姐姐可以停下车子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为什么那些人却不能将自己的垃圾伸手扔到店旁的垃圾桶中呢?
文明离我们有多远?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只是有人不愿伸一伸手。于是,就远离了文明。
——请伸一伸你的手吧!因为,我们离文明并不遥远,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
由小见大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情感心理因素在人们的认知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情感传播是“传播活动主体思维采用情感逻辑的结构和指向方式,通过情感主体活动影响传播受体,以情感为基础和传播纽带力求达到传播活动的目的和需求”[2]这样的一种活动,简单来说,情感传播即是以情感元素为内容基础的信息传递活动。
情感传播体现在不同主体间的人际传播时,倾向重情大于理、法,前人对此的研究有林柳生、郭联发关于《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理的比较研究,[3]方莉《回归历史语境辨析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情法关系》对华夏文明思想中情与法冲突的解答。[4]情感传播还体现在主体自我的内向传播,即人的思维倾向于以主体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向思维。刘研在《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中提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表达和接收复杂而丰富的次级情感信息的能力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5]而自我价值的自信、自爱、自尊的建立离不开一个人与自我的沟通。
根据福尔瑟姆(G.J.Folsom)对文化的定义,“人类所生产的一切产品的总和,它包括工具、符号、大多数组织机构、共同的活动、态度和信仰”,[6]文化是人类情感的评价标准,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中国人的情感伴随着中国人文历史的发展。“人文”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指代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7]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塑造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以春秋战国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为开端,其中儒家文化在几千年里都占据正统地位,道家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与儒家难分伯仲,佛家思想尽管在东汉末年才传入中国,但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情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对于情感问题的讨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特点。[8]可以得出,从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文明中去挖掘古代的传播情感思想,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情感心理,以古看今,促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流传播活动的进行。本文将以华夏文明的三个典型代表儒、道、佛三家的传播思想作为内容,探讨其中关于传播和情感的种种观点,归纳总结,取长补短,汲取对现实传播活动有益的精华。
二、中国人的情感传播深受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情感传播深受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影响,这与儒道佛三家在中国出现时间早、发展历程长、社会地位高是紧密相关的。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商周文化典籍,开启了中国古典情感思想的先河。到了宋明时期,儒家礼教糅合了道、佛两家思想,建立宋明理学,发展“三纲五常”成为天理、人际最高原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占据着统治思想的地位。儒家思想中以血缘、人情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和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成为当时乃至现在的人们传播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儒家所倡导的情感传播通过“礼乐”来塑造,要求合乎伦理规范,符合“善”。“儒家的道德情感极力排斥迷狂式的激情及动物性情欲的宣泄,强调其社会性、理性,这对于造就绵延至今的圣贤人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9]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注重行礼,“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篇》)可见,“礼”是交往中的敬重。长期以往重“礼”的原则延续到当今的中国社会,人人都心知肚明: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在与他人交往时的礼尚往来,不是物质交换那么简单,全都是人情传播在其中的作用。礼的功能在于感染、感动和感受。[10]
道家思想成型于春秋末期,汉朝建立之初成为治国思想,唐宋时期发展至鼎盛。道家思想主张顺乎自然,提出了与儒家有所不同的传播情感论,无论是与自我对话,或是与他人交往,都关注自然的一面。这恰好与儒家情感强调社会理性的情感相对应。儒家重视群体意识,强调人社会性的一面,因而体验情感重视以外见内,从外在的他人来认识、感受内在的方式。而道家重视个体意识,强调人自然性的一面,体验情感则重视本体自在自为。[11]中国人中的一类人,崇尚道家养生,关注人自身,也关注大自然。“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益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人的喜怒哀乐就如同大自然的春秋冷暖,而不是为物所困的情感。[12]这才是真正的情,才是人之常情。如此之情,也就是庄子所谓的“性命之情”。而人之性命之情就应该像人之本性一般,虚无恬淡而常因自然。[13]“心静自然凉”这句当今人们常说的口头禅,可追溯到老子提出的“虚静”修道,“静胜躁,寒胜热”(《老子》第四十五章)的心静心态上的自然,又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治国方法论上的静胜。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经由西域传入中土。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影响的东传佛法,主张以善恶观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思想,强求因缘际会、因果报应,追求至高佛性,佛家思想在中国本土化之后,通俗易懂,具有劝善化俗的社会功能。[14]如今佛教寺院遍布全国,拥有众多信徒,佛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佛家的理想人格是超尘绝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15]首要一点是讲世界万物都是虚空,即“万法皆空”。人生的喜怒哀乐都抛弃身外,“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故谓泥洹。”(《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性作为至高之性,爱憎之情不牵累,则无求无欲、与世无争。中国人中信佛、学佛的这部分人,懂得不要有“我执”的存在,懂得一切因缘际会,一切事物都会有因果存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遇人遇事不会过多牵动情绪、牵累情感。正佛家因缘际会、因果轮回的理念,还影响了一代代人用实际行动去行善、去关爱他人并时时抱有感恩,与他人进行着真情的交换。
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方面都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影响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坚持对自我的内省观感、对他人的行孝行仁的传播,最终得以塑造一个内圣外王、拥有仁义礼乐品质的理想人格;[16]道家思想影响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四处游览山水间,与宇宙直接情感交流,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淡泊清净,超越一切乃至生死;[17]佛家思想则影响了这样一群人,注重心性的修养,不执着,不向外索取,他们传播慈爱给予人幸福,传播怜悯拔出人的痛苦。
三、与自我的情感传播
在自我领域,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米德的观点,人一生下来并不存在自我,随着从外部世界获取实践经验,人才学会了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考虑,并形成了他们对于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18]中国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反映了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情感传播的特点。中国人自我意识特点在于知情意统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的,因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特点与西方科学倡导纯形式、逻辑的理性思维不同,而是以主体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向思维为主。中国文化心理十分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体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国人在把握事物时,习惯以直接体验追求意义;在思考问题时,主观情感色彩浓厚;观察理解自然现象时,也自然地把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界。[19]
(一)通过情感体验认识自我
儒家通过情感体验来获得对人、对自身的认识。孔子闻见的经验,多来自主体情感意向的需要。[20]例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讲的是,看见贤人,应该学习他的美德并努力追赶,看见不贤之人,则应该从内在自我反省,多多检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多感受,选择符合道德规范的“善”的言行跟从;“我欲仁,仁斯至矣”(《论语·述而》),孔子用情感体验得来的经验理解自我,我想要仁德,仁德就会到来。孟子的“四端”说,是另一个通过情感体验来获得认识得例子,他认为扩充感官的四端为一种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能够得到“仁义礼智”的真知。[21]
道家也十分重视自我体验、自我关注式的内向传播。道家的“内向传播智慧更倾向于消融社会性对自我超越的干扰,注重自我内心通过向”道”的复归而实现自我升华。”[22]道家提倡的“道”是万物的根源,道不是一般的认识对象,不能通过一般的方式方法去认识它,而是应该通过“体道”(直觉体验)的方式来领悟“道”的。[23]老子主张“静观”的悟道思想。“静观”是一种直觉体验,缺少情感因素,可谓是人类的第六感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性思维,出于情感而又超越情感。老子认为,要使心中致虚无物,静而勿扰,才能获得宁静的体验和内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万物虽然纷纷扰扰,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是道。这个道,是从“静观”式体验中获得的。
佛家思想也主张情感的直觉体验对于个人修身养性的作用。佛家注重人内传播的作用,主张人们需要个人经历感性体验,经过主体的自我觉知,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认识。[24]这与西方社会心理学“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理论有所不同。“镜中我”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的镜子。每个人都从他人眼里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25]我们得到自我认知,均是通过他人的反应得来的。而佛家不这样看,佛家认为,佛性应该在自我中寻找,个体与本体实现统一,在现实自我中实现超越,最终达到境界。禅宗六祖慧能反复强调“自心即佛”,佛性在众生心中,众生自己的本性应向自家归依。
(二)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
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寄情于山水,从祖国大好河山之间激发凌云壮志、爱国抱负,也有失意的文人墨客,寄身心于自然,抒发内心的愁绪。从诗词到绘画,山水是人们笔下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创作下,山水变得富有灵性,带上了人的情感。中国人已习惯了将人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大自然的一花一木。
儒家所倡导的山水之乐是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论语·先进》中,当孔子问学生们有什么志趣的时候,曾点答到,待春天到了,几个青年和孩子在舞雩台迎风而舞,再伴着歌声归去。孔子听到他描绘的这般,暮春时节到大自然游览吹风、载歌载舞的情景十分赞许,反映了儒家向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山水之乐。可见,主观情感色彩浓烈的“乐”体验对儒家人内传播自我成就的达成十分重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乐之者所代表的情感体验,被孔子放在了比知性更高的地位。外在的知识对自我而言没有内在体验来得重要。“乐”作为内在的体验,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人生境界达成。
道家庄子所说“鱼之乐”的故事,也反映了这种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的自我体验的意识。庄子与惠施游玩于濠梁之上,庄子看见鱼儿在水中出游从容,断定鱼有一种乐趣。惠施认为,你不是鱼,怎会知道鱼之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又怎能知道我不知道鱼之乐呢?(《庄子·秋水》)如果从现代认识论的逻辑推论来看,单从鱼的“出游从容”简单推导出“鱼之乐”的结论是十分不严谨的。因为鱼是否“出游从容”尚无法判断,又何故以人的情感标准来看待鱼呢?但是,庄子并不是在做一个严肃的逻辑判断,他是将个人之乐投射到鱼的身上。人感到情绪状态良好了,看世上万物都是美好快乐的了。这也是庄子倡导的物我同一的自我体验。[26]
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的境界在佛家思想中达到了极致。在佛家思想中,最寻常的小花小草都包涵着人类主观情感的全部智慧。“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佛家从一花一草这样平常的事物中去参透包容整个世界的智慧和道理。“一花一世界”与拈花微笑的故事有关,故事出自《佛典》,众人向佛祖问法,佛祖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正当众人感到不解的时候,只有迦叶尊者微笑起来,原来是他悟出了宇宙奥秘不过在一朵花中。再大再深奥的道理,从一花一草这样的小事物中就能够读懂获得,体现了佛家思想的平常心,万事万物是平常的,道理真知也是平常的。
(三)对自我情感的控制
中国人对于自我情感的控制是比较谨慎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往往不过分表达、外露自己的情感,有极端者甚至到了压抑自我的程度。儒道佛三家都倡导情感是需要控制和约束的。
儒家的道德情感强调个人要想拥有仁德,就必须抑制自身情感欲望,遵从社会礼法。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情感必须脱离了非理性的欲望,倡导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并且他批评感情用事及不能克制冲动的鲁莽行为。[27]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也?”(《论语·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的冲突而破坏认知世界和社会关系的人,岂不是人心的迷惑吗?情感会影响礼法的倾向性,不符合礼法的事情和行为,不要去关注,情感上要秉持否定的态度。《论语·颜渊》中,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不明,孔子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孔子眼里,首先从情感上屏蔽不该接触的事物,就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影响。[28]
道家也提倡,情感传播中对情感的需求要有所取舍,强调感官的零负担。与情感有关的内向传播主要有知和、知足两方面的传播内容。知和关注的是个体的自我和谐,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庄子·人间世》),主张通过“坐忘”、“心斋”、“养和”等方法培养一个有利的身心环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老子认为,像眼花缭乱的色彩这样的外界纷杂的种种对人不利,会损害人自我内在的和气。知足强调的道理类似,对情感的需求知足常乐,即所谓“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只有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才能够活得长久。[29]
佛家主张的情感传播则在更大程度上劝人抛弃自身的情感。佛家理想人格“佛”应该泯灭七情六欲,对一切不憎不爱,永远保持平静安宁的心境。“色之性空,非色败空”(《不真空论》),佛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的一切都是暂时、相对的意义,宣扬个人应该将“空”人内传播给自身。具体来说,个人抛弃遇到事物引起的外在的喜怒哀乐,将“空”传递给内在的我,就能“性自清净”、心超尘世之外达到涅槃寂静之状。[30]
四、与他人的情感传播
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生活幸福、身体健康。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就需要个人与个人之间不断的信息沟通、思想沟通和情感沟通。人是具有感情的动物,人际关系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播分不开。
(一)建立正向的情感传播
尽管儒道佛三家对于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怎么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不同的具体的看法,但是在大方向上都倡导人际关系间的情感传播应该是正向的、积极的。
儒家主张秉持仁心与人交往。仁心是情感的道德化的结果,所以仁是具有强烈情感基础的一种品性、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31]这个理念在人际情感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亲人、爱他人乃至爱天地万物。这是一种泛爱众、博爱的境界,强调以道德感情来关爱他人。以现代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人类有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的观点来看,这种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传递喜爱、亲密、关心,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表现属于主动的感情需求型。[32]具备这样仁爱特征的人也更会受到别人的爱戴,即得到正向情感反馈。第二,家庭伦理为上的情感传播观。孟子曾经说过“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可见,在孟子心目中,人际关系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前提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从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做起。从现代心理学上依恋的概念来看,依恋是人类各种人际关系中心理相容性最高、人际关系质量最高的一种,最早就是形容母子、家人之间的感情。[33]爱有差等的传播观主张人们重视家庭中的人际情感传播。[34]
道家主张建立在道义之上的人际情感传播观。道家理想的人际关系即“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道义是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情感的融洽、心理的支持都是交往的基础,以道义来要求人际交往,塑造的则是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只一味注重传播中情感的得失、利益的得失,当这种需要满足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快就会消失,因为这不是一种紧密的人际关系。道家倡导的人际传播,以道义为基础,平淡如水,蕴含经得起细细品味、推敲的亲切。现代生活中,“患难见真情”见得此意。[35]
佛家在人际情感传播上主张的慈悲观与儒家的泛爱观颇有几分相似,尽管行为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同样是倡导人们要尽可能地对众人众生施加关怀和爱护。儒家尽在人类社会层面上倡导道德意义上的爱的情感。在佛家思想中,情感传播的接收者的范围不再是局限的某个人、某群人,而是包括一切生物在内的芸芸众生。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倡导将功德回报给众生。“慈悲”二字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爱之情。信奉佛教的信徒们,只有以慈爱之心给予人幸福,以怜悯之心拔出人的痛苦,才能修佛成道。
(二)情感传播目标是关系和谐
现代社会心理学在衡量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时,经常将关系双方在情感上的联系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36]儒道佛三家都主张人际关系的双方应该通过情感投入,进行积极正向的情感传播,从而建立起真实的有安全感的情感联系,得到关系和谐的传播效果。
关系和谐理念在儒家思想有多处表现。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讨论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与人相处差别,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出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作用高于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孟子·公孙丑下》。荀子也讲人际关系的和谐,但他更多讲人际和谐与政治和谐联系在一起,“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荀子·王制》)。关系和谐是良性关系的目标、起点,更是最终的结果、归宿。[37]人际交往的以和为贵带来的人人和谐,正是当前国家政府倡导的建设和谐中国理念的理论发端和实践基础。
道家主张关系和谐的境界应是双方相忘于江湖的情感传播。庄子曾以鱼来描绘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在他眼里,与其相濡以沫的悲哀,不如淡然、相忘。关系双方所有的传播言行,均会获得对方或正或负的反馈,最终双方会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状态。庄子主张,淡然的情感传播是稳固持久关系的基础。[38]
佛家思想同样向往关系和谐。佛家主张众生平等的观念,认为应该同等看待自我与他人,[39]强调情感传播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从传播的本质结构上肯定了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观点。另外,禅宗学派强调“平常心”,即每个人自然就有平常心、本心,如果能“解脱”,返归平常,那就能进入本真境界。[40]运用到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沟通中,平常心可以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概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必太过欣喜于见到久为相见的老友,不必太过愤慨于人际相处产生的矛盾冲突,同样不必太过悲伤于关系的破碎或失去。
(三)解决冲突的情感传播方法
用诚信进行情感传播之后具有影响他人的力量。儒家认为解决人际关系冲突最应该强调一个“礼”字,克己复礼是人际传播的重要保障。孔子主张“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强调以礼待人的传播方式,才能以理服人。而克己复礼需要诚信作为动力。在人际传播中,孔子主张言行一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里仁》)。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要建立一个人与人良性传播的循环过程,即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诚信是十分重要的。[41]诚信、诚心,都是借情感传播的力量影响他人。
否定敌对情感的不争之术。争是一种为满足欲望产生的敌对情感或行为。人与人之间容易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敌对情绪,向他人传播竞争讯息或是敌对的情感。面对这种状况,道家主张用“无为”的方式来解决利益争端,用“无为”的观念来实现人的价值平衡。“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而,为了防止情感传播中产生敌对、消极的效果,首先,让人们没有过多的欲望,“无为”、“不争”是一种策略。[42]
在佛家思想中,无论是慈悲观,亦或是众生平等观,佛家养生修性主张做人包容豁达。在传播情感论方面均强调了,宽容二字十分重要,多付出关爱给予他人,多付出耐心帮助他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然而现代人却很少人能够真正做到翩翩君子的大度。也许我们要多向佛寺中袒胸露腹和哈哈大笑的大弥勒佛学习。[43]
摘要:中国人的情感是人文历史的产物,中国人的情感传播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要想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情感心理,挖掘华夏文明中的传播情感思想十分必要。本文以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儒、道、佛三家传播思想作为内容,研究其中的传播情感论,汲取对现实传播活动有益的精华。在与自我的情感传播中,中国人习惯以情感体验认识自我、将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同时又对自身情感有所控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中国人崇尚建立正向的情感传播,追求关系和谐的传播目标,并尽量避免冲突。
一、认真规划,把创建活动融入到工作全过程
天津房地产登记发证交易中心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创建工作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一是健全创建活动领导机制。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登记中心领导精心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创建合力,常抓不懈,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将创建工作落在实处,中心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文明创建活动领导机构,明确了科长为本科室创建工作责任人,将文明创建工作提上领导班子议事日程,纳入到登记中心年度责任目标之中,做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年年有计划、有安排。二是把创建活动纳入工作全过程。在实施创建过程中,登记中心提出了“六同”的工作要求,即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到基层,把任务指标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名干部职工。三是健全制度、量化创建活动标准。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干部培训、竞聘上岗、接待咨询、轮岗交流、责任追究、内部督查、考核奖惩和政务公开等制度,特别是把创建工作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制度化。
二、强化素质,以启发觉悟促进创建活动开展
把建设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队伍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对内注重培养职工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外通过倡导“零误差”服务理念,深化优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树立起文明、诚信的社会形象。全体职工把共同认可的精神、理念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
注重培养,坚持不懈地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以创建“四好班子,争做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的领导干部”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化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和工作能力水平,结合党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业务工作重点,领导班子年年开展学理论、搞调研、拿举措活动,系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新思路招法,研究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
三、突出重点,用促进发展体现创建活动成效
一是围绕保增长,创新举措,主动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天津市委扩大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决策部署工作中,登记中心按照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服务年活动要求,积极支持企业办理房地产抵押、融资、上市、转制等,满足企业、群众产权办证需求,采取上门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等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先后为50多家企业和单位解决难点问题100余个。对企业和单位提出的房地登记、土地抵押、面积测量、土地权属界定和物业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权属纠纷等问题给予认真详细的解答和指导。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群众购房长期拿不到房产证的历史遗留问题,登记中心在房屋补登测量工作中,深入一线,加班加点,连续作战,用两个月左右时间,累计完成了200多万建筑平方米的补登测量任务,为30000多住户办理产权证提供了保障。由于天津市蓝印户口政策调整,外地在津购房需办理蓝印户口人员增加,涉及的商品房项目登记测量和房屋初始登记任务量集中、压力大,登记中心科学安排人员,统筹协调,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集中完成办理蓝印户口涉及的商品房初始登记项目30多个,100多万建筑平方米,不但为上万户外地在津购房人员办理蓝印户口、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扩大内需,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是围绕渡难关,主动服务,打造良好服务环境。为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干部职工根据平时的窗口和电话咨询统计,把企业关注的抵押、登记、测绘等问题进行汇总,并建立企业服务档案,提前到企业做好政策宣传,帮助企业渡难关、保发展。对外地进津企业,更是主动、超前搞好服务。
为方便群众办事,中心在窗口安装了大屏幕,将办事要件、流程、收费标准以及服务规范、宣传标语滚动显示。设立了专门的接待咨询岗,确保咨询电话畅通、电话接听及时。将有关文件、办件须知和登记申请表进一步充实,统一摆放在大厅,便于办事人员随时取用。调整了窗口大厅接件岗位的布局,让办事人员少排队、少等候,方便业务交流,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围绕上水平,转变作风,强化落实抓好服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打破常规,采取特定审批措施,在审批程序上,随时受理、随时审核、随时审批;在审批方法上,实行联合审核、联合审批,审批时限平均缩减了2/3。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登记、测绘项目,登记中心领导主动与相关区县和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加大内外督查督办力度,实行服务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定期召开服务对象和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每周对办事单位进行电话回访,每月与社会监督员沟通,主动听取意见,虚心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
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正在放风筝,可是风筝挂到了树上,只有踩在椅子上才能拿到,她为了不使椅子弄脏,拿出一张白纸垫在椅子上面,然后取下了风筝。这则广告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文明有时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记得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我身边坐着一位叔叔,边吃瓜子边看电影,可他的周围地面上却很干净,我正疑惑着,突然看到他在自己座椅的扶手上挂了一个塑料袋。原来,文明就是一个塑料袋的重量。
只要你留心,你会发现这样的文明现象还有许多许多,公园里,大街上,自己的家里都有文明,只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微小的行为。那么,你又做了什么文明事呢?一片碎纸片,你捡起来了吗?一个残疾人,你帮助他了吗?一张笑脸,你回应了吗?一声你好,你说出口了吗?其实,文明有时就是一份关爱和尊重。
言为心声,行为内现,这是古人的德行,折射了耀眼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儿女用源源流长的文明谱写了传奇的篇章,使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所谓文明,一定是这个国家有过辉煌的历史,而中华文明能够经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有幸得以保全,是前辈们的努力才能让文明延续至今,但大部分的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华文明以精神文明为主干。而“人”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中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此,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社会人伦,统治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耕种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推及天下,以成“大化”。“礼”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例如君臣之礼、宾客之礼、父子之礼……不是虚礼,而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礼,尊重彼此之礼,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看出礼的重要性。礼仪是评判一个人道德的标准,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故而我们应该约束自身行为,严于律己,做到文明守礼。
现如今,中国文明在几千年历史长河的传承中,文明守礼似乎越来越远,一些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国家与人们做出极大努力,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一系列对中华文明的传扬中,唤起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而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觉醒,一部分人充耳不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例如前几年热度不减的“中国式……”、“碰瓷”……
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民众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而我认为,文明就意味着高素质。当我们不再有“_到此一游”,不再有“碰瓷”,不再出现任何“中国式……”的字眼,不再将不文明行为带出国外,外国也没有了用汉语写上的“请中国人不要……”的警示标语;当我们能够约束自己不做有损形象的行为,不在因为一些人、一些不文明行为给中国扣上一顶“中国式……”帽子。在经过那些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向人民大众宣扬的节目,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文明渐渐的被唤醒,那些不文明现象开始慢慢的减少。
生活中时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些场景: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街道上车辆有序来往,为违规车辆、没有闯红灯,横穿马路的行人、没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对比这两种场景,哪一种更和谐,更美好温暖呢?相比之下,无疑第二种是文明社会,试问一下,这样的社会,国力会不强大吗?文化不繁荣吗?文明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也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国力的强大。
关键词:道德讲堂为载体;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近年来,烟台栖霞市公路管理局按照上级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内容,改革形势,创新手段,全力打造道德讲堂载体,以道德讲堂建设促进全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道德讲堂建设与文明创建同促进、共发展,全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级文明单位和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烟台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我局道德讲堂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围绕“道德讲堂”活动目标,全局结合工作实际,把“道德讲堂”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把“道德讲堂”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不断创新“道德讲堂”工作机制,拓宽建设渠道,丰富建设内容,延伸建设内涵,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落实好,全局干部职工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先后成立了“道德讲堂”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专门活动办公室,制定了“道德讲堂”管理制度,将全局综合会议室设为栖霞公路局道德讲堂主会场,将桃村公路站设为道德讲堂分会场。组建了青年骨干宣讲队伍,宣讲队伍结构合理,有专门主持人和宣讲员,制定了场所管理与设施维护制度、内业资料整理制度等,及时做到制度上墙。同时,我局将每周五下午设立为固定学习日,每月至少举办一次道德讲堂。
2.主题明确,氛围浓厚。截止目前,全局已举办了三十余期关于“孝”“礼”“义”“仁”“智”“信”等主题的道德讲堂。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诚信做人;德与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题的道德讲堂,在全局引起共鸣,达到预期效果。开展道德讲堂,我们严格按照“6+1”模式展开,做到活动主题鲜明突出。歌曲、短片、经典、故事等都紧紧契合活动主题,增强了道德讲堂感染力。全局职工积极踊跃参与感悟环节,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生活谈心得体会,场面真实感人。活动最后环节,通过“背诵传统经典”、“发起倡议书”、“组织调查问卷”“志愿者实践”等创新环节,让全局干部职工在感受道德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活动实效。去年,栖霞市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会在我局召开,栖霞市委宣传部和全市65家省、市级文明单位参加了现场会,在与会单位中引起轰动,我局作为典型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3.因地制宜,加大投入。为了突出效果,道德讲堂会场设置了道德讲堂标识,设置了完整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6+1”流程等上墙刊板,讲堂环境庄重肃穆、整洁美观。同时,投资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在文化创新方面,总结提炼了“生态‘果道”文化品牌,制作完成《生態‘果道》栖霞公路文化形象片。聘请专业人员对全局办公楼刊板进行了设计,围绕栖霞公路文化品牌内涵——“精品”“精管”、“精和”三个方面,制作文化刊板100余块,打造了特色文化长廊,展示了我局创建成果,树立了栖霞公路文明形象。
4.活动丰富,卓有成效。为了使“道德讲堂”活动更加贴合实际工作和生活,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感恩父母”行动,引导干部职工知孝义、行孝道、崇孝德,积极践行“新二十四孝”,从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做起,切实履行好家庭责任,进一步增强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做到“修身,懂礼仪;修心,明道理;修德,做好人;修路,出精品”,自觉成为中华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全局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积极发掘和总结先进典型。同时,我们及时与栖霞市文明办签订了《四德工程责任状》,组织全局职工逐一与父母签订了《赡养责任状》,明确了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将签状情况与履行情况作为日常工作考核、年终评选先进、任职提拔的重要依据。
5.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我局充分认识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公路,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性,组织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吸纳新成员,及时参加地方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参加了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志愿先行环保活动,参加了献花圈、捡拾白色污染、清除地面垃圾等活动;参加了法规咨询活动,为社会群众提供路政管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咨询;积极包帮农村村路建设,技术人员现场为村路建设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宣传爱路护路意识,组织在公路两侧栽植树木,及时清理公路两侧白色垃圾,使公路环境更优美;参加了清理栖霞城区主干道两旁的野广告和环境卫生、清理中央护栏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特殊教育学校关爱聋哑儿童等3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我局道德讲堂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工学矛盾较大。公路行业是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的公共服务行业, 4月至10月为工程建设施工期,期间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困难较大,如何解决业务工作和开展活动之间的矛盾成为开展道德讲堂的重要难题。
2.场所设施需进一步改造。目前我局道德讲堂主会场只能容纳六十余人,场地较小,音响设备比较落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道德讲堂组织效果。
3.思想觉悟还需提升。有个别同志思想观念还未彻底转变,没有将参加道德讲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讲故事和做感悟环节,只讲好话、讲网络上的故事,脱离了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没有真正取得实效。
三、下一步我局道德讲堂创建工作打算
1.抓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培训工作,规范氛围、规范资料、规范台账,统一流程,加强制度建设。
2.抓细节。重点抓好宣讲员、主持人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及时挖掘职工中的先进典型,提炼典型事迹,宣传弘扬先进典型,为道德讲堂开展奠定基础。
3.抓落实。建立道德讲堂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日常督查,使道德讲堂常办常新,全力抓好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把“道德讲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全局形成健康、文明、和谐、良好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四、对构建道德讲堂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明确道德讲堂的内容设计。道德讲堂是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有效载体,不仅要体现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还要结合受众特点,避免泛泛而教、没有重点。比如,在机关开展“道德讲堂”,主要是面向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活动设计上就要以倡导勤政廉洁、忠诚负责、知礼守礼等为主要内容,主要是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改进作风、提升效率、搞好服务、创先争优,争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率;在企业开展“道德讲堂”,主要是面向企业负责人、职工和窗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因此就要根据参与人员和行业不同,实行分类组织,在企业家中以倡导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等为主要内容,在企业职工中以倡导敬业爱岗、自强自立等为主要内容,在窗口行业以礼貌待人、诚信服务为主要内容。在社区和村居开展“道德讲堂”,主要是面向所在社区和村居的普通居民,就要以倡导遵纪守法、关爱感恩、友善互助、孝老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2.要进一步突出道德讲堂的工作重点。作为一种全新的公民道德建设载体,在“道德讲堂”建设过程中,不论是宣讲内容、宣讲队伍还是流程设置,都要始终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这一核心,突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引导群众崇德向善,长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所以,一定要突出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这种贴近百姓的形式重点,在精神文明创建的核心部位大做文章,真正把道德讲堂打造成为提升市民素质、践行核心价值的有效载体,引领时代主流、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实现人文关怀、共建精神家园的有形平台。
“轻声慢步右行”已经逐渐成为大家都进取遵守的文明法则,文明的种子已经在学校中处处播撒,正在生根发芽绽放出了娇艳的花朵,文明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为一名小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是尊师长,礼待人。文明是一个简单的点头致意,一声友好的问候,(传递着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友谊,一种温暖,一份真诚。)文明是在公共汽车上,不细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多谢”。文明是见到教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正在理解知识教育,更应当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学好知识,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
课堂礼仪对教师教学影响很大,它关系着这个班的荣誉和凝聚力,体现出这个班的班风班貌。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等。学校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不能大声喧哗,见到教师,用普通话主动问候,爱护树木和一切设施。同学之间的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除,如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培养较强的协调精神,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文明礼仪在我们心中成长,用真诚浇灌,用热情哺育,用理解去培养,在这个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全国都弥漫着文明的芳香,我们要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飞向社会,飞进所有人心中。同学们,加油!
关于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当我看见别人浪费粮食,我为他们感到可怜。如果他们少浪费一些粮食,那么就可以拯救一些无饭可吃的人民。我想,大概只有让他们试试无饭可吃的经验,他们才会知道粮食的可贵,才知道有粮食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并不会凭空降临在自己身上。我想,如果他脚踏实地地工作,那他所得到的将会是一种实在的幸福。愿所有人明白幸福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要存在着幸福是顺其自然就可能得到的思想,惟有紧抓住幸福,把握现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今天,是学农的第三天了。还是有人开心有人悲哀。学农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好的,但却有些苦,身心可能会承受不了。但却在锻炼着我们。百炼成钢,一定要坚持。
早饭时,我们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这是我们前几天没有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中午要野炊,烧来的自己吃,万一烧不好,就没得吃了。有备而无患,也就是这个道理。分配任务,有多项工作。而此时,我也学到了淘米的技能,当自告奋勇去捡柴时,我又明白了哪些木料好,可以生火,哪些木料不行,生不了火。在采柴火这个任务上,分量是极重的。米可以逃淘不好,调料可以配不好,可却不能有夹生饭和糊饭。于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和另一个队友努力捡着,粗细都捡。而另外的四个组员,打水、淘米、配料,也都做的井井有条,几乎没有半点瑕疵。
煮饭时间到!我们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不知道多久才能烧好的中饭,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如此做饭啊!当听说要自己钻木取火时,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可算是大家福大命大,我们点火用的是浇了柴油的报纸,所以开始烧的特别旺。尔后,我们便只能自食其力,按老师的指点加柴。其中,队员竟还找到一张报纸,于是我们塞了进去。我们的心情与火一样,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焦急。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吃到了香咸的糯米“加料”饭。而令我们兴奋的,我们没有特意去做的锅巴,竟也被我们做了出来。这应该就是大家合作的力量吧。
――题记
一个沉闷的午后,水各独自一个人听mp3里播放着燕姿的《遇见》。坐在Happy便利店前的街边栏杆上,嚼着口香糖,数着过往的车辆,孤单的摇晃着双脚。那个午后曾经跟他说要保护它的男子,刚刚前者另一个女子的手跟水各说“对不起”。
不经意中,水各看见了他――西宁。一身白色的休闲装,那么炫目的出现在她的视线里。水各眼睁睁地看西宁舔着诱人的冰淇淋,与阳光帅气的外表实在有些不相称,尤其是黑发上还粘着一片树叶,更加显得滑稽,水各忍不住望着他笑了。或许是太无聊的缘故,谁个有些恶作剧的走到西宁面前大声说:“喂!帅哥,你头上有一片树叶。”他骤然脸红,有些尴尬的胡乱抓着头发。他乱抓一气,总算把树叶抓下来了,只是头发乱了,冰淇淋也融化了。于是,洛水各理所当然的奉送了一张面巾纸,轻轻松松的熟悉起来。他们一起坐在栏杆上看过往的车辆,那个下午,因为西宁的出现,水各忽然明朗起来。之后他们在一起,因为那一片树叶和一个融化了的冰淇淋。
渐渐的熟悉。开始的开始,他们大声说笑,一起吃干饭,一起去KTV唱歌。开始的后来,暖b渐生。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在经历了上次的挫败后,水各虽有些失落,但依然满心欢喜。洛水各仿佛忘记了所有的人和事,他只为了西宁而存在。水各开始为西宁变得简单纯粹,以为他就是自己的Mr. right。
在空闲的时候,他们会手牵着手去坐地铁,从城市的这头到那头,只为了去吃很有名的小吃。他们会去郊外骑单车,放风筝,去渡过他们愉快的周末。他们像一对快乐的小鸟,被幸福包围着。
然而,一切并不是那么美好,水各爱吃辛辣的要死的水煮鱼,西宁却爱吃淡的要命的麦香鱼;水各希望看到西宁深情如斯的眼神,他却把头高高昂起。终于有一天,水各发现西宁身上有不属于自己的味道,他们俗不可耐的吵了起来。尽管,他们说好不争吵,即使争吵也要立即喊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喊停。突然,“啪”的一声,西宁刚开始送给水各的水晶球打碎了,瞬间,两个人都愣住了。
水各隐忍地哭泣。良久,他突然觉得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或许,从开始的开始到最后的最后,他们谁也不是谁的谁。他终于不想再坚持,终于不想再做无畏的挣扎,水各收拾了行李,转身离开。他始终做了逃兵。
水各到了南方的一个城市,她做了一名文员。他化精致的装,不动声色的与人交谈。他偶尔去冲咖啡的时候,他会想到西宁对他说: “水各,不要喝咖啡,我就是你的提神剂。”然后,心隐隐地痛起来。
辗转三年过去了,一次偶尔的机会,水各去了那个给过他开心与忧伤的城市,又去了那个Happy便利店。忽而,她看见了西宁,依然是一身白色休闲装,身边依着个娇小可人的女孩。“水各!”他诧异的表情让水各觉得痛苦。“你好,西宁。”水各轻声说道。她与他再次这样擦肩而过。
【关于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05-25
关于以母亲为话题的作文11-19
高中关于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09-22
关于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600字05-28
关于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500字07-12
关于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500字09-29
关于以心态为话题的优秀作文10-29
以毕业为话题的关于友情的作文1000字07-10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09-17
以文学为话题的散文10-13